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议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早在2003年,我国便启动了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广泛展开,一批又一批“非遗”项目得到抢救保护与传承。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复杂的文化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创新思路、创新方式、创新成效。笔者认为,让“非遗”走进校园,堪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条可行而有效的途径。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理论依据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是一种活态文化,主要依靠口传身授而得以生存与传承,通过人的传承活动得以保护和发展。我们应坚持以传承人为核心的理念,不断发现和保护传承者,尤其注重发现和培养新一代传承人与传承群体,从而使“非遗”传承链得到良好的恢复与持续性发展。
在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存续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与珍贵的民族文化创造。新形势下,应当重新审视和正确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观,对存续于“非遗”中的民族精神传承与文化符号传达赋予新的科学认知。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的历史教育、信仰培养、道德渗入、文化认知、技艺传递以及丰富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功能与作用;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传播民族基因、培育一代新人的文化效力,从而增强使命感与主动性、积极性,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广泛开展。让“非遗”在广大校园中得到有效地保护、传承与发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实践验证
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启动以来,全国不少地区积极探索“非遗”进校园的方法和途径,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笔者调查发现,山东省临朐县文教共同探讨,大胆实践,不断取得新的成效,堪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成功例证。
临朐县历史悠久,文脉昌盛。境内沂山风光旖旎,灵气所钟。自黄帝始先后有16位帝王登封过沂山,留有历代帝王重臣、贤达名士诗词碑碣300余幢。流传下沂山祭仪、沂山庙会、沂山传说等诸多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县文化与教育部门每年组织中小学生参与和观摩沂山祭仪文化活动,游览沂山历史遗迹,倾听沂山民间传说,增进了青少年地域历史文化知识,引发了其爱家乡、爱祖国、爱历史文化的热情,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
临朐历代文化名人辈出,著作颇丰,不少优秀文化创作在民间代代口头流传。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挖掘整理了《昌国》《庄农日用杂字》《蚕丝韵言》等民间传说专集,以作为课外读物提供给当地中小学校,被中小学生广泛传阅。很多学校还将其引入课堂讲说,引发了广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进了学生对民风民俗民生与民间历史文化的认知。
“周姑子戏”是临朐县独有的传统剧种,曾在当地民间产生过广泛影响。“临朐周姑戏”被审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后,当地文化部门积极挖掘整理与推介,组织老艺人进校讲教,示范演唱,组织学生开展“周姑戏演唱比赛”活动,丰富了学生戏曲音乐知识,传承了特色地方传统剧种。又如“太乙拳”“抵功拳”是流传数百年的中华传统武术,经文化部门推介,一些学校将其引入校园体育项目,再如“手绘年画”是临朐民间传统美术的特有产物。县二小等学校将其纳入美术教育课目,采用请老艺人授课、举办年画作品展览等方法,先后培养了一大批手绘年画青少年传承人。
临朐县文化与教育部门还不断联手开展民间游戏、民间谚语、民间技艺、民谣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校园活动,受到学校、学生及家长的认可与赞赏。社会普遍反映:“非遗”走进校园丰富了学生知识,推进了历史认同,传播了优秀传统价值观,对于培养历史文化传承新人及丰富校园文化均具有很好的教益与作用。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堪为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行和有效途径。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障碍与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仍面临一些障碍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一些教育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作用意义认识不足,尤其在当前以应试为主的教育机制作用下,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尚未纳入应试课题,更未编入教育计划,因而无章可循,无的放矢。不少校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元素、内容及保护价值认识不清,导致责任感、主动性普遍缺失。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处于缺少计划、缺少组织、缺少机制、缺少管理的松散萎靡状态,号召力保障力明显不足。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项目内容资料的选择确认整理滞后,“非遗”教材及读物普遍缺失。第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存在重挖掘、轻保护重申报、轻传承;重文化部门单方面保护、轻与社会组织联合保护的弊端,与教育机构及校园尚未形成共识与合力。第四,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限于兴趣、形式、课余,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内涵掌握不准、元素失真,未达到真正意义的“非遗”保护与传承。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思考与建议
(一)政府各机构尤其教育系统应当广泛宣传落实国家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精神。认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基础文化教育工程,是政府及教育文化部门的共同使命。增强校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感、自觉性,为“非遗”走进校园搭建平台,铺平道路,结出硕果。
(二)各级教育机构与校园应主动联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职能部门,选择项目,认定内容,编辑教材读物,出台计划措施,创新科学方法,让“非遗”进校园开展的灵活多样,扎实有效。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3-0226-01
戏曲是我国特有的民族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戏曲的传承和发展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今天,很多地方戏曲普遍面临市场萎缩、后继乏人的窘境。如何更好地传承发展地方戏曲,值得我们思考,本文结合桂林地方戏曲现状和教育的现实状况,“就地方戏曲进校园”,浅谈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桂林地方戏曲进校园实践现状
桂林是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多姿炫丽的民族文化和独具特色的地方艺术,国家级非遗项目桂剧、彩调、广西文场等地方戏曲、曲艺就发源于桂林。桂剧是广西汉族地方戏曲之一,属中国十大戏曲剧种之一。彩调又称“调子”“采茶”和“嗬嗨戏”,是广泛流传于广西城乡的主要剧种之一。广西文场简称“文场”,是流行于广西桂北一带地区的清唱艺术,被称为曲艺百花园的一朵奇葩。
近年来,桂林市积极开展地方戏曲进校园活动,市区部分小学开设彩调、文场等地方艺术课,荔浦县在中小学中将广西文场作为音乐可教材来学唱;临桂县将彩调写入乡土教材。专业剧团派出专业老师在大、中、小学举办地方戏曲讲座,教授学生唱地方戏曲,把地方戏曲演出送进校园;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免费到中小学开展地方戏曲培训班;国家级传承人开展教师培训。文化部门积极搭建演出平台,在每年的“漓江之声”、“周末大家乐”等活动中开辟少儿专场供中小学生展示地方艺术;教育部门每年也举办艺术节和地方艺术展演,提供展示平台。
二、地方戏曲进校园实践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稳定的经费支持。桂林属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足。缺乏稳定的专项经费来源和支持,以致“地方戏曲进校园”实践成效起伏不定。有时甚至成为一次性活动;作为“地方戏曲”重要实践载体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也举步维艰。
(二)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桂林城乡师资队伍总量不足,编制核定缺乏弹性,缺乏受过专门训练专业教师,在“总量不足,引进无门”的前提下,抽选老师专门负责传承任务,难度极大。
(三)缺乏传承的长效机制。缺乏长效机制,难以形成持续推动力,“地方戏曲进校园”多呈“昙花一现”。
(四)缺乏统一的监控系统。对在学校中开展地方艺术传承,国家的相关政策弹性空间较大,教育部没有下达具体任务和考核标准,目前各学校开展“地方戏曲进校园”大多出于被动或临时应对,缺少统一的部署和安排。教材的编写,师资的配备,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资源的挖掘等也没有得到统一安排和持续多方支持。
(五)部份学校、家长、教师对地方戏曲进校园的认识不足,制约地方戏曲在学校教育发展。长期以来部份学校、家长、教师认为地方戏曲是一种不合时宜的、陈旧的东西,没有必要学习,更没有必要保护,因而在采取消极应付或抵制的态度。
三、地方戏曲进校园的路径探索
(一)打造一支熟悉地方戏曲的师资队伍。首先加强对音乐教师进行地方戏曲的专项培训,找名家或到专业学校培训学习。其次学校应有计划地定期召开地方戏曲教育研讨会,制定学校戏曲教学的发展规划。第三,与文化部门联合邀请专业演员来校兼职地方戏曲教学,或请传承人来校讲座,让学生亲身感受原汁原味的地方戏曲文化。
一、侗族多耶在校园传承的意义
侗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文化色彩鲜明,文化形态多样,多耶是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多耶更是侗族节日和盛大庆典的压轴戏。曾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不仅应始终保持一种崇敬感、自豪感,还要主动地去承担传承、传播、弘扬的义务。
中华传统文化注重人的价值,强调以民为本,“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注重 “和而不同”,强调社会和谐;注重“协和万邦”,强调亲仁善邻;注重团结统一,强调独立自主。侗族多耶正好契合中华传统文化的这些精髓,它以“欢乐、友谊、安定、团结”为的主题,传达“平等、和谐、大同”的理想。加强多耶的校园传承,有利于侗族青少年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本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把多耶引进校园对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彰显地方教育特色,营造校园文化,塑造青少年的心灵,培养学生的特长和爱好,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实施素质教育,完善课程结构,促进学生成才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发展三江县侗族文化和旅游事业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于2016年9月,以三江中学高一年级以及高二年级艺术特长班为研究对象,高一年级抽取1601和1602共计125人,高二艺术特长班共54人。年龄在15―19岁之间。
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我们课题组成员以封闭性问题的问卷为调查手段,利用《侗族多耶文化进校园》调查表进行调查。高一发出问卷125份,收回问卷124份,有效问卷100%,高二年级发出54份问卷,收回52份问卷,有效问卷52份。其中高一研究对象中男生51人,女生73人,采取现场发卷、现场填答、现场回收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收回之后,数据全部采用Excel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处理。
(2)实地考察和民间访谈。主要到黔湘桂侗族聚居地区采访或走访侗族传统文化民间传承人,考察侗族传统文化引进校园做得早,做得好的学校。
三、多耶在校园传承现状及形成原因
从学生问卷调查和民间采访了解到,多耶在校园传承情况不容乐观,学校对多耶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艺术创作、传承弘扬等方面的研究还处在一个极低的水平,尤其对多耶的文化内涵和现实功能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目前,三江县中小学只有三江县实验学校开展过较为系统的多耶课程――有课程实施人、开设多耶课程。据三江中学在校生问卷调查表显示,参加问卷调查的同学虽然65%以上是侗族,但会多耶的同学高一仅占25%,高二艺术特长班同学尽管有不少音乐生,但真正会多耶的也只有不到40%的学生。这些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多耶文化在学生群体中认知度低,学校和社会传承意识淡薄的现状。制约多耶引进校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农耕文化的衰落,文化生态环境的变迁
多耶是一项集体歌舞活动,起源于集体劳动,农耕活动是多耶诞生的沃土,更是多耶得以延续和传承发展的基础。但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极大的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大量青壮年进城务工,不仅使侗寨流失了大量的多耶传承后备人才,还改变了侗寨的文化环境,以前晚辈喜欢在农闲时间向长辈学习多耶或其它侗族文化,而现在青少年更热衷于网络、时尚活动等。农耕文化的衰落,侗族魍澄幕生态环境的变迁,让很多青少年长期与多耶诞生的土地隔离,缺乏劳动的体验和农耕土壤的养育,多耶失去了延续的生命力。
通过高一调查表发现,接近65%的学生出生在侗寨,民族为侗族,接近七成的同学父母双方或一方也是侗族,但随着与外出务工的父母在三江县城或其他城市上学多年,现在已经有32.3%的学生不会或基本不会说侗话,而多耶常常喜欢用一些深刻的比喻,这些比喻往往都是用到侗族方言里一些寓意比较深奥,内涵丰富的语言,而这些方言,他们基本听不明白,这成为他们学习多耶的最大障碍。
2.外来文化的冲击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国内外的优秀文化和糟粕文化同时涌入侗寨,并对侗寨传统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尤其是糟粕文化对侗族那些尚未形成传统文化意识形态的青少年的影响与冲击最大,多耶、侗族大歌等优秀的侗族传统文化已经基本被外来文化同化殆尽。当前的中小学生,独生子女是学生群体的主体,他们热衷于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文化,沉溺于网络游戏,推崇欧美和日韩偶像剧,而对于对侗族传统文化的态度却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漠视,甚至排斥,他们对多耶不感兴趣或知之甚少,有部分同学竟然一无所知。调查表显示,79%的同学从不或偶尔去看多耶表演,仅有25.8%的同学愿意去参与多耶。
2017年2月25日和3月2日,我们课题组成员分别到贵州省从江县、三江县梅林乡(侗族大歌传承基地)和良口乡和里村采访,发现会多耶的人群平均年龄在65岁以上。在采访过程中问到她们是否担心多耶在不久将来会失传时,她们感到很担忧,因为村里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习多耶。原因主要有几个:一是他们认为多耶不够时髦,古板而单调,觉得多耶应该是老年人的活动。从学生的调查表中不难发现,有超过75.8%的同学表示,相对于多耶而言,他们更喜欢现代舞蹈,甚至有15.3%的同学明确表示不喜欢多耶。他们普遍认为街舞、拉丁舞等现代舞蹈更加适合年轻大众的审美需求。二是多耶文化尚未进行深层次产业化开发,不能转化成经济效益,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三是长时间外出打工或在学校读书,没有时间和精力学习多耶。
据课题组成员对学校近四年来举办的各类晚会的节目单进行统计发现,近年来我校学生在晚会舞台上很少主动表演多耶等侗族传统节目,取而代之的都是充满现代气息的歌舞节目。记得学校高三一次艺术特长生毕业汇演结束后,学校一位资深艺术老师对同学们说道:“我真想看到一个侗族传统艺术节目的表演,可惜等了一个下午却没有等到。”从老师无奈的语气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漠视态度。
3.学业压力大
当代中小学生学习压力普遍比较繁重。从三江县中小学生走访来看,作业压力、考试压力和升学压力是当前高中学生的主要压力,为了应付考试,学生主要精力都放在文化课的学习上,每天有一大堆作业要做,根本没有心思顾及其它活动。调查表显示,三江中学仅有32.3%的家长支持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侗族多耶,多数家长认为子女上高中最主要的目的是升学,考上一所理想大学是学生和父母的共同目标,如果因为学习多耶而影响学习成绩将得不偿失。此外,学校有部分教师对学生学习多耶也持不赞同态度,他们认为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多耶是不务正业的表现。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有42.7%的学生反映,从小学到初中,学校从来没有开过多耶课程或组织多耶表演。
4.缺乏浓郁的传承环境
多耶历来都是以 “口传心授 ”为传承方式,这种传承方式需要学习者经过长时间的耳濡目染和熏陶才能学会。课题组采访了三江县梅林乡多耶传承人得知,她七岁开始从她奶奶那里学习多耶,此后的60年通过在各种场合表演、与她人交流才得以不断的丰富多耶的内容、形式和唱法。
据调查发现,会多耶的同学占问卷调查总人数的25.8%,这些同学要么是家住在三江县旅游区,这些旅游区为了发展旅游的需要,村寨逢年过节都会组织一批中小学生参与多耶活动,比如三江县林溪镇、梅林乡等地的同学;要么是初中或小学就读于把多耶等传统侗族文化引进校园比较早的学校,如三江县梅林乡中小学、三江实验学校、贵州省从江一中、从江县西山镇顶洞村小学以及黎平县中小学等。尤其是西山镇顶洞村,全村每年正月初四都要举行一场盛大的全村老少均可参与的大型多耶活动,顶洞村小学还要求每个学生从小就要学习多耶,受到全村浓郁的多耶氛围的影响,每个小学毕业生至少学会50首不同内容的耶歌。然而,三江县多数侗族乡镇,多耶在民间的自然传承方式却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多耶传承处于濒危状态下,学校教育的传承方式就更显出了它的重要意义。
5.学校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和适合学生的多耶教材
多耶要引进校园,在学校传承下去最重要的环节是要有一只专业的教师队伍,三江中学目前能够单独谱写耶歌,教授多耶歌舞的只有两位老师,一位是柳州市侗族大歌校园传承人杨芸香老师和学校工会主席杨健老师,其他部分老师只会和唱,大部分老师根本不会多耶。另外,由于侗族以前没有文字,多耶大多是口传却没有文字记载,因此授课没有专用的文字教材,多耶的曲调虽然简单,但男女不同,各地有异,例如,流传于侗语南部方言区的耶歌,女队二声部合唱(也有一声部的),拉腔较长,有的地方每句都重复唱一次,有的地方只重复唱句尾三字。男队只一个声部,由“桑耶”(耶师)领唱一句,众人重复句尾三字或重驼句。即使同是三江县境内,多耶的音调和韵律也有较大差别,例如,独峒、八江、林溪一带多耶音调比较圆浑,阳刚之气十足,而以梅林为代表的融江河地区音调则比较婉转清脆。而且不同场合多耶的类型和内容也是有讲究的,譬如在春节祭祀时多 “耶萨”,也叫“耶堂”,是礼俗性歌舞;在庆典时多 “耶卜”(即“祝贺耶歌”),如迎宾、重大工程落成等庆典;在村寨间“月也”时多 “耶索坐”(即“星宿耶歌”)、“耶花”(即“爱情耶歌”)、“耶短”(即“猜谜或问答耶歌”)、“耶斜散”(即“散场耶歌”)等。这些种类多样、内容丰富、唱法各异的多耶光依赖传统的口授是不能持久的,多耶跟其他教学科目一样需要教材辅助教学效果才会更好。因此,没有一套系统的多耶教材,缺乏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是三江中学多耶文化引进校园的瓶颈。
四、多耶引进校园传承的实践
多耶引进校园符合国家传承传统文化的要求,符合时代的需要,也是多耶传承、弘扬、普及的最佳途径。学校传承多耶有民间自然传承没有的优势:其一,学校是大量青少年聚集地,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可塑性强,是人格养成和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时期,也是多耶传承的黄金年龄,对他们进行多耶教育只要遵循认知规律和特点,效果比民间传承更显著。其二,学校有提供多耶的宽广场地,多耶是一项集体歌舞活动,参与的人数越多,气氛越热烈,感染性越强。其三,学校有完善的现代化教育技术,能为多耶教学提供了先进的条件。其四,可以保持传承的连续性。多耶引进校园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1.营造富有浓厚的多耶气息的环境
传承传统文化是一项庞大的系统的持续的工程,不是一两天就能见效或完成的,它既需要长者或老师的系统教授,更需要长时间的文化熏陶,因此,营造浓郁的充满民族气息的传承环境显得十分重要。
(1)鼓励学生走进传统节日,身临其境感受多耶。为满足发展旅游业的需要,三江县打造了“天天唱大歌,月月过大节”的民族文化品牌,尤其是每年举办的多耶节,它是桂湘黔交界地区和广西乃至全国最成功、最有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传统节庆品牌之一,多耶节围绕着“民族特色、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文化内核展开各项活动。多耶节对外展示了民族团结、开放繁荣、充满活力、发展前景广阔的侗族地区形象,对三江县乃至桂湘黔侗族集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对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成为三江县乃至桂湘黔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助推器和推介旅游的“金字招牌”,每届活动均吸引众多海内外游客前来观看体验。还有,梅林乡每年二月初二举行的民俗活动,良口乡和里村每年二月初五举行的三王宫庙会等传统节日等。学校要利用好这些文化资源,组织学生经常观摩或参加这些传统节日,让更多学生亲身感受侗族文化的魅力,从小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喜爱传统文化的感情。这些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传统活动对多耶的传承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调查表显示,高一年级经常去看或参加多耶活动的仅占21%,高二艺术特长班却占了42.3%,由于艺术特长生经常有机会参加这些传统活动,有的甚至还在活动中担当主持人,因此,高二艺术特长班会多耶的学生比高一年级多了将近15%。由此可以看出,利用传统节日对多耶进行潜移默化地教育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立足课堂和校园文化建设,播撒多耶的种子。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环境能为多耶文化的培养提供广阔的空间,徜徉在一个随时随地都能学到新知识、新学问,能获得审美感受的校园中,更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拥有浓厚的多耶氛围的校园,对学生直接的影响和感染最为显著。学校可以利用多媒体和校园广播在课间播放多耶,在校园文化长廊上展示多耶的图片。也可以学习三江实验学校,把多耶引进学校大课间活动,我们还可以利用学校每年举行的民族体育运动和文化艺术节组织全校范围的多耶比赛,提高学生参与多耶的积极性。总之,要时刻向学生展示多耶的魅力,不断的向学生昭示着多耶的启蒙教育,让多耶的种子在学生的大脑中、心灵中逐渐生根发芽。
近年来,我区各地积极探索,大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通过文化课程优化传统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化修养。为此,三江中学要鼓励多耶教育与相关学科教学有机结合,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并通过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譬如借鉴我校体育课把竹竿舞“请入”课堂的成功经验,也把多耶引进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的课堂。
2.开发适合中学生的多耶校本教材
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要保持系统性、整体性,主要保证是课程和教材体系的健全。组织专家学者系统研制、开发一本适合三江中小学多耶教材是多耶引进校园,实施多耶教学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传统的多耶内容很多与学生当今生活实际相距甚远,且很多内容寓意过于深奥与隐晦,学生难以理解。还有一些类型的耶,如“耶花”,主要形式是男女对唱,以男女互倾爱慕之情为主题,这不符合在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编制一本充满时代气息,符合当代学生主题的多耶教材对于学生学习多耶十分重要。合适的教材应该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易于识记,朗朗上口,这样的多耶教材更有实效性,更易于操作。
3.为学生创造多耶歌舞创作平台
多耶引进校园,要在校园健康持续地传承下去,除了让学生学会多耶之外,其核心任务应该是为侗乡培养一批能独立创作多耶歌舞的传承人才。因此,我校要以特色高中建设为平台,在艺术特长班中培养一批能写耶歌,会谱耶曲,会编耶舞的多耶接班人。我们要利用好学校社团,让更多喜爱侗族多耶创造的学生参与,利用旅游推介等活动,鼓励学生在各类外表演活动中展示自己的多耶作品,达到宣传与传承多耶的目的。学生只要获得创作的成就感,就会不断地激发他们继续创作的激情和潜能。
4.政府和教育部门重视
2014年3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我区也通过特色高中的建设作为平台,为传统文化进校园提供了契机。对此,三江县教育部门应提高对开展侗族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认识,组织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贯彻有关传统文化的系列讲话精神和三中全会精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评价督导机制,促使社会、学校、家长形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进多耶等侗族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使多耶的传承工作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规范进行。为进一步推进多耶进校园工作,我认为教育部门具体要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第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每年教师的各类培训中,增加侗族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培训,加强全体教师的多耶及各类传统民族文化教育。在现有音乐、舞蹈、体育和美术等学科教师队伍中,选出优秀人才,进行重点培训,培养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热爱侗乡多耶的骨干教师。
第二,指导学校开展多耶教学工作。研究制定相关的评价标准,将多耶教育纳入校本教学计划或艺术教学计划,定期开展评估和督导工作。学校可以单独开设多耶课程,也可以利用音乐、舞蹈等课为平台开设课程,适当增加课时,把多耶课程真正落实到学生课堂之中,且要保量保质。在中小学各类考试中适当加入多耶等侗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内容。
三江县各级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积极谋划,部署安排各类传媒有计划、多形式、系统性地加大宣侗族多耶力度,拓展多耶的传播途径,让多耶面向更广泛的年龄群体,尤其要鼓励和支持多耶民间艺人、民间艺术表演队伍进校园传播多耶文化,通过这些途径来丰富与普及学生的多耶知识,增强多耶的艺术感染力。
多耶在校园传承是一项具体的、发展的、持续性与长效性的庞大工程,因此,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要有科学的规划和实际内容。未来,以学校为主体的传承单位还要不断完善和改进各项措施,使多耶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不断迈上新台阶,让学生从小就在多耶文化蔚然成风的校园环境中成长,培养学生热爱多耶,热爱家乡的感情,更好的承担传承和弘扬多耶的重任,为民族、为社会、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格桑吾珠,浅谈侗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J],艺术研究,2015年4月.
[2]高娃,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探索与实践[J],基础教育参考,2012年9月.
[3]K甲宗,侗族多耶[J],民族艺术,1987(4).
[4]袁善来,“多耶”与侗族文化.艺术研究[J],文艺评论,2015(3).
[5]杜方芳,从把侗歌引入课堂看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6(3)第二十卷.
[6]徐建波,侗乡“多耶”的起源、传承及现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5年10月.
[7]三江县民委,三江侗族自治县民族志[M],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
一、调研的背景及意义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给大学生提供欣赏高雅艺术的机会,旨在引领青年学生提高审美修养,提升精神境界。2015年是“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开展十周年之际,为了解这一活动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以及在校大学生对这一活动的认知与期待,并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中落地生根,特开展此次调查研究活动。
二、调研的形式及对象
本次调查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在校学生随机抽样。受调查学生专业类别分布:理学、工学、管理学的学生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78%,7%和6%;其次是经济学学、文学,分别占5和4%。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各占49%和51%。本次调查性别分布符合中国药科大学男女比例:男生占32%,女生占68%。
三、调查的结果及分析
1.大学生对“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认知
(1)“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在大学生中知晓程度较高。在被调查的学生中,约69%的知晓学校有这类活动开展。
(2)获取活动开展的方式多样。其中宣传海报、同学转告、校园网络这三种途径是在校大学生获取活动消息的主要途径,分别占40%,14%和13%。而通过院系及学生会通知,或者校园广播及电视方式获取活动消息的比例较少。依笔者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学校团委主管这类活动宣传,可调用的多媒体工具缺乏。同时,作为一项教育考核指标,学校较难下放活动的宣传渠道,致使活动的宣传形式单一,缺少活力。
(3)参加活动意愿较强,但也存在着问题。调查中,知晓学校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大学生中,约有66%愿意前去欣赏演出,但我们也看到,有很多知晓这类活动却没有去参加的学生占34%,比例不小。
(4)未参加的原因。大学生未去参加这类活动的原因主要有不感兴趣,没有时间,以及没有同学陪同而最终放弃。找到合适的形式,尤其是让广大在校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是引导在校大学生参与到其中的重中之重。
(5)对活动的喜爱度。如果按喜欢打五分,不喜欢打一分进行计分的话,那么经过统计,在校大学生对“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喜爱度为3.62分,因此,在校大学生对“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较为喜爱。
2.为高雅艺术寻找新的形式,赋予其经久不息的生命力
(1)学校宣传是向在校大学生展现高雅艺术魅力的最为有方式手段。普通高等院校是对大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主要根据地,与此同时,它也是在校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最前线。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思想相较于20世纪呈现出多样化、活跃化和自我化的特征。这要求高校在宣传时注意把握时代气息,采取多种与时俱进的形式来吸引当代大学生的眼球。
(2)现有高雅艺术形式不够丰富,大学生期待高雅艺术能够出现更多、更好的表现形式。在调查中,话剧、交响乐、影视作品展映以及歌剧,排在大学生喜爱和期待出现的活动形式的前四位。而相对具有本土气息的地方戏曲和昆曲却排在后半段,这与活动组织者想要达到的效果有一定的差距。组织者可以对这方面进行调查与研究,对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进行再包装,以期贴近现实生活,反映当代社会的精神风貌。高校高雅艺术水平还有很多提升空间,尤其是在传统形式上面的再创新。
四、“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文化艺术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潜移默化的、最有力的工具。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文明、和谐、自由三项价值取向,在广大高校学生中最受关注和期待。因此,笔者建议“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内容以文明、和谐和自由这三项价值取向为导向,选择和编排活动内容,并运用在校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加以包装,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引领大学生展现“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精神面貌。
某校为了打造校园文化特色品牌,将地方戏曲剧种吕剧引入了课堂。但是由于缺少专业的吕剧教师,只能由学校的音乐教师和外聘的民间艺人任教。孩子们倒是对这种与众不同的学习内容非常喜欢。可是音乐教师却叫苦不迭,本来课时量就不大,现在又凭空增加了很多,而且还要现学现卖,况且这种戏曲唱腔的学习也非易事。再就是外聘的民间艺人来学校任教,学校要支付一定的薪酬。如果由学生来承担,就违反上级某些收费规定;如果由学校来负担,这确实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去留之间,左右为难。
思考:有位校长说:“我们也想开设一些地方传统文化课程,但没有教师和教材,我们也无从下手。”的确,师资问题是制约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瓶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首先,学校要主动和社会上的一些文化团体建立合作关系,聘请一些传统文化名家或者非遗文化传承人来学校授课,以保证教学质量;其次,学校要深入挖掘本校的教师资源,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与培训,逐步培养出一批校内的传统文化教师,以满足教学需求;最后,上级政府或者财政部门要给予学校对外合作与教师培训以必要的资金支持,让学校有更多的底气和能力将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引入校园。另外,相邻的学校也可以通过抱团合作开展活动,通过优势师资的校际走教方式,实现师资的互补和资源的共享。
案例二:盲目引入,追风逐利
一次培训会上,朋友谈起了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话题,朋友对他们学校的做法满腹怨言。前几年盛行经典古诗文进课堂,他们学校就轰轰烈烈地搞《三字经》《弟子规》……后来,周边的很多学校又开始搞起了书法、戏剧什么的,于是,他们学校也不甘示弱地让学生学起了围棋;而今又开始酝酿着如何将中华武术引入课堂了。还不止如此,每换一种“文化特色”,学校都邀请各级领导到校“指导工作”,并且大会小会地宣传学生获得了什么等级奖励,学校打造了什么文化品牌,传承和发扬了什么优秀文化……
思考:传统文化进课堂不是搞噱头,更不是作秀。教育部语文出版社社长,原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说:“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应按照教育规律办事,科学规划、统一安排,让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融合起来。”首先,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我们选择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易于学生接受和学习。其次,要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地方特色文化是地域发展历史的缩影,选择这样的文化内容有根基,有资源,有氛围,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与拓展。最后,要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不管选择哪种文化内容,其最终目标依然是育人。能够培育学生良好品质、激发学生家国情怀、完善学生道德修养的文化内容应该成为我们的首选。当然,传统文化进课堂贵在坚持,切莫朝令夕改,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案例三:操作随意,有形无实
在一次县域校园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上,某校长介绍说他们学校打造了“太极拳进课堂”的特色课程,在各年级都开设了太极拳课,学生人人喜欢太极拳,人人会打太极拳。现场参观环节,该校确实随处可见有关太极拳的知识图片,学生也做了精彩的表演。但是在问及学校有没有专门的太极拳课程教材、有没有各年级段的教学工作计划、有没有指导学校太极拳课程实施的总体方案等问题时,答案却都是否定的。所谓的“太极拳进课堂”,无非是体育教师学了套太极拳招式,然后学生照着学了学做了做而已。
思考:既然是传统文化,一定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也一定有其深刻的思想内核,如果我们的工作有形无实,花拳绣腿,根本无法实现主席所提出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的目标。作为学校,首先要结合传统文化的内容,按照学段或者年级段进行科学划分和设置,从低到高,循序渐进,建立一套比较系统的教学流程。其次,要明确各年级传统文化教学的目标计划,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都要有整体规划和阶段目标,构建一套较为完备的目标体系。最后,要定期邀请相关名家或学者(而非领导)对学校的传统文化课堂教学进行论证和指导,以保证我们的教学工作向着定位更准确和方式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案例四:评价滞后,关注度低
某校在学生各阶段的学业水平测评中,都把“传统文化”这门地方课程定为开卷甚至是“免测”科目。本地中小学使用这一套必修的山东省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材。这套教材涵盖了国学经典、风土人情、民谣谚语等各方面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内容,可以说对于学生了解家乡历史,增强爱国情感,提升人文修养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虽是必修课程,可很多学校实行的却是“自修”甚至是“免修”,由于其不参与上级对学校以及学校对学生的学业考察,因此,这门课程一直未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与认可。
2013年11月24日至28日,在山东考察结束时,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充分发挥传统文化资源优势,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指示。为实现提出的“中国梦”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精神,职业学校必须强化育人意识,保证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中职学校应坚持“以生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强化“三德”教育和感恩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让感恩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信念。而这些都离不开中职校园文化建设。当前,各校都在着力校园文化建设,但尚未形成有特色的模式。笔者认为,将优秀传统文化贯串于中职德育教育中,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创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智慧的结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一方面,西方文化逐渐渗透到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另一方面,由于长期缺乏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有相当一部分的国民不仅对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还无端反感传统文化,以至于一些国民道德失范,信仰缺失,给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和不稳定的因素。当前中国的社会、经济、教育的现实状况,迫切需要在学校大力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方面,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将会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因此,学校应高度重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中职校园文化建设中。
(一)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接或间接地传承和包涵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富民强”、“自强不息”、“以和为贵”等思想,从国家层面上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需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儒家“天人合一”、“隆礼重法”等思想,从社会层面上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传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从个人层面上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闪耀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来源。
(二)有利于塑造平等、诚信、与人为善的人生观、价值观
中职生都处在15-18岁的青春躁动期,尚未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此时,他们对新事物的探求欲和模仿力很强,不论是有益的还是无益的东西,他们都会不计后果地去尝试。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学校是学生除了家庭、社会教育外,汲取知识,塑造人生观、形成价值观的最重要的场所。因此,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引进校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每个学校都必须重视的工作。学校通过重视这项工作,能更好地处理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和创新性,养成感恩、孝悌的好习惯,也可以帮助中职生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塑造个人良好品格
从诸子百家以来的哲学家、教育家,到近现代的每一位伟人,都非常注重道德品行的修炼与提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良好品德有潜移默化的改造作用,古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每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和心理素质,助其成为品德高尚、具有良好品格的人。我校这几年,从新生入学的第一天开始,就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三个一”活动,即学唱一首歌《感恩歌》、熟读一本书《弟子规》、上好一堂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活动,规范了学生的行为,陶冶了学生情操,培养了学生感恩社会、国家、父母、长辈、他人的良好品德,学生素质得到较大的提高。总之,我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的成长,并养成其良好的品德。品德修养的提高,对学生今后生活、学习、乃至就业都有极大的帮助。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彰显人文性
中职生将来要走入社会、走进企业,成为企业的有用之才和社会的良好公民,这就需要学校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彰显人文性。在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值得继承的精华:如仁、义、礼、智、信、孝、勤等。对学生进行《弟子规》等传统经典文化的系统教育,让优秀传统的经典文化净化洗礼学生的心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培养其高尚人格。通过组织青年志愿者和义工活动,通过班会、国学班、第二课堂讲座等形式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让学生重新定位自己,重塑自信。
二、中职校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没有明确的、权威的定义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阐释,如何区别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也没有标准可言,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传统的文化正慢慢被遗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深入研究、独特见解的专家、学者没有机会、没有渠道走入校园为学生授课。从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通常年纪大、见识广博,而中职学生年纪小、视野狭隘,新、老一辈没有机会进行交流,两代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出现断裂,极大地阻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存和弘扬。
(二)盲目推崇中华传统文化,认为传统文化都是好的。这样导致了封建主义思想死灰复燃,固步自封,缺少创新、与时俱进的思想;或是盲目推崇西方文化,照搬西方的文化,脱离中国的实情,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无用,淡忘了儒道的传统思想,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浮华世界中飘渺的概念,过度追逐物质生活上的享受,从而忘记了精神文明的建设,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心灵愈加空虚,都市中患上忧郁症、轻度自闭症的人群数量不断增加。中职学生走上这两种极端,都会对生活、学习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会扭曲人生观、价值观。因此,需要学校、老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建设轻松、愉悦、平等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建设投入更多的关注。
(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只停留在普及教育上,并未走向深入。职业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实用人才。过去在专业设置、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上,学校、教师花的精力较多,而在校园文化建设和传统文化教育上关注的较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没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于生活和学习,理论和实践,很难做到“知行合一”。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中等职业学校要建成符合学校教育目标所要求的校园文化,就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和精心的打造。根据学生心理、生理的特点和实际要求,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教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先后、轻重之分,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同时,“教什么、怎么教”,需要教育有关部门做出规定,并将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课程体系中。
三、常创常新,做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相协调
笔者认为,在中职校园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此,要有一个系统的学习计划,有一个有效的管理机构,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和工作方法,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
(一)中职学校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制定一个系统的学习计划。
这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学习传统文化内容的安排。不同年级、不同学期安排学习的内容侧重不同,要充分发掘中华传统文化中与时代特征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内容。同时对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作出通俗易懂的表达,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从而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发展;二是中职教育培养理念的认识。中职教育要把“人人成才”的观念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各环节和育人的活动和实践中。学校应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入手,形成一套系统的规范的教育内容,并将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课程体系中。
(二)建立一个有效的管理机构,保证校园文化工作计划有序推进。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德育的副校长或副书记为副组长,学校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抓的良好局面。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工作计划、实施方案,不定期召开工作联系会和交流会,适时对工作加以评估和检查,为这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证。
(三)一套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是保证工作有序开展的关键。
校园文化工作措施应依据计划和各时段教育的实际需要制定,并在人、财、物上给予有力的保障。同时要积极探索与校外活跃的文化组织、机构合作,通过邀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领域知名的专家、学者走进校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座。几年来,我校多次邀请专家、学者进校园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优秀传统文化讲座,通过征文比赛、朗诵比赛、摄影大赛,运动会、大型团体操和文娱晚会等丰富的课余活动的形式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贯穿到中职生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去,让校园成为学生的一方乐土,为创建乐教乐学的和谐校园奠定基础。
(四)为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中职校园文化中长久有效地开展,确保工作有落实,必须有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
可以在各班开展校园文化推广示范班评比活动,并把该活动列入班级半学期或年终考评分数之一;在学生层面上可以执行学生个人星级评比,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评选德育优等生,根据学生的星级在毕业时可以优先推荐就业等等。总之,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中职校园文化建设,要向品牌化、长效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中职生必将能在良好的氛围中,树立良好的品格,形成学得好,就业好,发展好,人人成才的局面,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中职校园文化建设中才能发挥真正作用,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文吉昌.论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3,(12).
[2]王碧昱,梁宗宪.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现代渗透意义[J].中国轻工教育,2014,(1).
[3]罗冲.浅述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传统文化教育[J].中国报业,2011,(4).
近几年来,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引起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问题。“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作为一种生动、有效的途径,对发展艺术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大力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如何推广高雅艺术,让高雅艺术走进大学校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教育家孔子主张六艺施教:礼、乐、射、御、书、数,将乐放在第二位。在19世纪末的学堂乐歌时期,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到了上世纪8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步入了正轨,艺术教育再一次受到重视。1996年,原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其中包括对高校艺术教育的定位、任务、规划等7个部分的内容,为普及高雅艺术走进大学校园做了充分准备。2005年,随着《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开展普及高雅艺术活动的通知》的下发,正式在全国拉开了“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帷幕。该文件对“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宗旨、主要内容和形式、时间安排、组织工作以及活动经费等做出了明确的安排。至此,“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在全国各高校内蓬勃开展起来。
伴随着“十二五”教育规划的出台,艺术教育再一次作为工作重点摆在了我们面前。“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新思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校园的文化氛围,还有利于提高参演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有幸多次直接或间接参与了河南省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将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对如何推广高雅艺术,让高雅艺术走进校园提出几点建议。
一、坚持长期开展,提高对高雅艺术的认识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高雅艺术应该是全民共享的,绝不是只有少数人才看得懂的“阳春白雪”,不应该与现代社会相脱节。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高雅艺术在艺术教育中的作用,将艺术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经常性、有计划地将高雅艺术引进校园。这样才能逐步普及与提高学生对高雅艺术的认识。
就河南省而言,虽然每年都会有十几场演出,但针对省内众多高校及2000余所中学而言,依然是僧多粥少。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想要真正理解和欣赏高雅音乐,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普及高雅艺术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的任务。长远来看,高雅艺术不仅要走进高校,还要走进中学,走进小学。孩子的音乐审美和欣赏水平在幼儿时期就已经基本形成,所以将高雅艺术引进中、小学校园,培养低龄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趣味,对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起到关键作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应得到足够的重视,长期、深入地开展下去,以适应不同年龄学生审美情趣的方式引入校园,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有机会近距离了解和欣赏高雅艺术。让高雅艺术走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在每一位学生的心中都能够扎根和传播,从而达到培养全面的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二、加大各种投入,使艺术形式多元化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单凭个人或某个院校、某个单位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要加大经费的投入,有了充足的经费,“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才能正常开展,艺术教育工作才能顺利完成。在经费充足的保障下,各高校可以加强学校音乐厅、艺术馆的建设,为活动的开展提供合适的场地;购买一些艺术器材,方便乐团的建立;可以邀请专家讲学,请著名的指挥家、音乐家、书画家等来校作讲座,从音乐、美术、文学等各个方面进行普及讲解,让学生不再觉得高雅艺术触不可及,在零距离的接触中提高对高雅艺术的欣赏能力;可以邀请交响乐团、舞剧团、歌剧团等
业演出团体为高校学生做专场演出,让高雅艺术的形式更加多元化。
高雅艺术的推广需要载体,“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还需要媒体与宣传部门的大力支持。媒体的导向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媒体的宣传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欣赏的取向。我们应该合理地利用电视、电影、网络等现代化传播途径,用新颖的方式传播高雅艺术,推广高雅文化,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关注高雅艺术并感受其艺术魅力。各高校应该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学校网站的作用,营造一种高雅的校园氛围;也可以利用橱窗文化,在宣传栏中介绍莫扎特、舒伯特、肖邦等,以专题的形式介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音乐与艺术,提高大学生对高雅艺术的鉴赏品位。
三、结合当地文化,突出地方特色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应注重弘扬民族的优秀艺术与文化。西方的古典艺术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其价值不可小觑,而中国的民族传统艺术也非常丰富,国画、戏曲、民歌、各种民族器乐等,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与精神食粮。所有优秀的艺术作品都可以陶冶情操和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所以“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应该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成果中的精华,不断拓展大学生的视野,在一次次的聆听、欣赏与学习中,逐步将高雅艺术融入日常生活。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演员或是艺术人才,也不是要把京剧、国画、芭蕾舞等艺术形式生搬硬套地引进学校。而是应该结合高雅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结合各地方的实际情况,把高雅艺术与本土文化结合起来,突出地方特色,发扬传统文化。尤其是在一些本土文化浓郁的地方,例如:在陕西地区,要让学生了解花儿、秦腔及剪纸等艺术;在河南地区,要让学生了解豫剧、宛梆等本土特色艺术;在江浙地区,要让学生了解越剧;而在北方,可以更好地普及京剧;在少数民族地区,更要让民族文化进入校园,参与到高雅艺术活动中。所以,“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在传播高雅艺术的同时,让中国的特色文化也得到了传承,让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学习了优秀文化、提升了精神境界,还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 四、注重实际教学,加强艺术教育
虽然“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能够有效地推广高雅艺术,但要让广大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接受高雅艺术,关键在于建立一个长效、科学的管理体系。学校应建立健全机制,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加强艺术教育。
1.加强课程建设
学生艺术素质的提高和审美能力的提升,只靠几场音乐会和几次专家讲座是难以实现的。笔者在省内几所高校对在校大学生做了问卷调查,据调查显示,将近30%的大学生在学校没有选修过艺术类课程。所以,要加强学校的课程建设,开设不同类型的艺术类课程,如戏剧鉴赏、交响乐赏析、美育概论等艺术类选修课,并且记入学分。要以艺术欣赏为主,艺术史、艺术理论和艺术技法为辅,合理地分配各类课程的比重,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兴趣出发,自主选择选修科目。只有科学规范的制度做保障,艺术教育才能更加系统化、科学化,才能扩大高雅艺术的传播,“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才能长久不衰地开展下去。
2.加强艺术团建设
大学生艺术团是高雅艺术实践活动的一支主力军,河南省每年都会举行大学生艺术节和艺术展演活动。各高校应积极组建大学生合唱团、乐队、舞蹈队、话剧社等团体,以有一定艺术基础的学生为主,带动广大学生积极参与,举办各种活动,如校园歌手大赛、戏剧节等,将高雅艺术充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受到艺术的感染和熏陶。鼓励学生走到台前、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开展艺术实践,普及和宣传高雅艺术。问卷中显示,70%以上的大学生都参加过各种社团,这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增强了学生对艺术的理解,还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领域,激发了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了艺术教育的水平。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实现高雅艺术进校园,离不开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艺术教师,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完成高质量艺术教育的重要保障。有了充足的教育资源,“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才能顺利地开展。有了专业教师的辅导,学生的艺术活动水平就会大大提高。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欣赏能力将得到正确的引导。学校应调动艺术教师的积极性,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高雅艺术的普及和推广中。教师经常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耐心的讲解,使学生从好奇到喜欢
、从娱乐到认知,在欣赏高雅艺术作品的同时学会思考人生,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
总而言之,通过艺术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普遍开展,进一步发扬人文精神,培养有着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丰富的知识面和正确的审美观、充满创新和探索精神的新一代大学生,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也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大力普及高雅艺术,让高雅艺术走进校园的每个角落,是时代进步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赵娜.高雅艺术进校园与我们的对策[j].大舞台,2010(2).
关键词:彝族文化;中小学校;调查思考
一、板底中小学概况
贵州威宁彝族自治县板底面积99.4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250米。距威宁县城38公里,距326国道线7.5公里。有八个行政村,50个村民组。居住着彝、汉、苗、白、穿青等民族3238户14378人,彝族有9595人,占总人口的66.7%。板底乡是一个以彝族为主,多民族混杂而居的县镇形成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格局,民族文化历史悠久,并且保留完整。
板底中学创建于1970年9月,目前,在校学生有404人,8个教学班。校园占地面积932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998平方米,图书18482册。现有专任教师44人,已评职20人,大专19人,本科24人,中师1人,学历合格率为97.3%。2006年4月,板底中学教师队参演的《撮泰吉》和《铃铛舞》应邀参加了毕节大方“国际杜鹃花节”;2007年3月,《铃铛舞》参加了“多彩贵州”舞蹈大赛威宁赛区、毕节地区赛区的比赛,在威宁获得了“特等奖”的桂冠;2009年11月,《月琴演奏》和《铃铛舞》被邀参加了省彝学会第四届会议暨彝族年活动在我县举行的彝族年活动;2010年暑假《阿西里西》舞蹈队参加了多彩贵州舞蹈大赛。板底中学把“民族文化进校园”当作对外展示形象、宣传自己的最佳手段,在此过程中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板底小学占地面积约1.4万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师47名(有3名被借用到乡政府),其中汉族12名,布依族1名,白族1名,苗族1名,土家族2名,彝族30名,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其中双语专业毕业13人,现有18个班级,在校学生974人,其中彝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98.4%。由板底小学师生排练表演舞蹈《阿西里西》曾荣获过2007年多彩贵州舞蹈大赛威宁赛区原生态类三等奖;2009年在威宁赛区荣获优秀奖并代表毕节地区参加全省半决赛。2010年代表威宁县参加云南楚雄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彝族文化展演”等等。目前板底小学在努力的打造千人铃铛舞和千人月琴队,每个星期二、四下午两节课进行专项训练,把千人铃铛舞和学校的广播体操一起交叉播放形成具有彝族特色的课间活动。
二、板底中小学存在的问题
1、对民族文化进校园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刻
爱德华.伯内特.泰勒首次全面的提出文化的概念,即“文化它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个人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性的复合体。”[1]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之所以作为民族而存在生活至今,就在于它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不管是饮食、住宅、服饰,还是婚丧嫁娶、文学艺术,都凝结着文明的火光、民族的烙印,并延续着消逝的历史,承载着生活的智慧,集中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民族文化进校园,不仅仅是让学生唱唱歌、跳跳舞,而是要全方位的注重本民族的生活习俗、语言文字、肢体动作、视觉听觉等所蕴含着的文化符号以及负载的教育功能。通过研究和实践使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合理化。
民族文化进校园就是通过培养具有一定的民族文化知识和民族意识的学生,让他们从小就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的意识,从小就接受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素质,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的高度。让他们今后更好的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重任。并使国家提出的在中小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与民族传统教育,找到了很好的契合点,使素质教育在民族自治地方得到了进一步推进和提高,推进民族地区教育、文化、旅游、经济全面发展的另一个高度。
在全球一体化、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如何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构建与完善由正规文化教育课程和非正规文化教育课程所构成的整体课程体系。让人类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为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在板底中小学中彝族文化内容和形式单一,培训的内容就是歌舞。中学主要是民歌对唱、《铃铛舞》、《撒麻舞》、傩戏《撮泰吉》;小学主要是《阿西里西》舞蹈、月琴合唱、千人《铃铛舞》,其实中小学传授的内容是重复的,只是在规模上有点变化。注重学校课程,忽略地方课程,虽然国家提倡素质教育,其实还是应试教育,所以这也其中一个客观原因。中学一个星期一次“民族文化兴趣爱好培训”,小学一个星期两次彝族歌舞培训,时间少内容单一这是板底中小学对“民族文化进校园”这一重大课题的认识不够,而造成对民族文化的挖掘不够深刻。
2、民族文化的师资力量缺乏
根据对板底中小学进行调研时, 普遍反映缺乏民族文化教学师资的问题。目前对民族文化进行开发创作的师资主要是:学校教师相互推荐,或者聘请当地本土专家和民间艺人。其实民族文化除了音乐、舞蹈之外还有文学、宗教、习俗、剪纸、刺绣、雕刻、体育、戏剧等许多内容, 如此全能的教师的确缺乏。在校彝族教占师全校教师的16%,在校的彝族教师几乎是70年代出生的,并且都是理科教师,缺乏活力。
板底小学全校18个班级974人,在编教师45人(但实际在岗教师仅有29人)。板底小学有29个彝族老师占全校在编教师的62%,但是年龄结构老龄化1950年――1979出生的有12个,占彝族教师的41%;80年代出生的几乎是小学语文专业(或者汉族语言文学)专业和小学数学(或者综合理科)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有三个音乐专业的老师,但是舞蹈、体育、美术就没有专业的老师。民间艺人请进课堂又不懂教学,有的甚至连汉语都表达不清楚;有一定民族文化知识理论体系的当地学者,虽然能承担某些课程内容的讲授,但是学校又没有经费聘请,依赖外地专家更不可能。只有让本校有特长的老师出去学习、培训 ,才能更进一步的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挖掘本民族的文化精髓。由此可知:目前板底中小学教学师资匮乏,民族文化教育方面的教师更是严重的缺乏,彝族文化进入板底中小学其实还处于初级阶段,甚至可以说是计划阶段。双语教师的匮乏也已成为制约板底中小学教学的一个“瓶颈”,解决师资问题迫在眉睫。教学处于表象, 很难达到教学效果。
3、与彝族相关的书籍、教材、音像、设备等的缺乏
目前配发的只有彝语文1-3年级教材(贵州省民族文字教材编译委员会编译、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但在调研的过程中才发现板底小学都没有用彝语文教材,双语老师的在编人数是15个,但是实际教学中彝语只作为一种教学语言的辅助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文字一直没有用。也就是说贵州省民族文字教材编译委员会编译、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的这6册书没有在教室里“流通”。为什么有教材不用呢?这个教材适合板底小学的学生吗?这些问题还要做进一步的研究才能解答。目前板底小学招收了“双语学前示范班”,但是用的教材也是普通学前班用的教材,“双语学前示范班”的目的就是让农村孩子从牧童转向学生;从母语转向汉语;从山地撒野转向学校规矩的一个转型过渡期。目前板底中小学的学生中几乎不懂彝文,课内外读物中没有彝族文学作品,更不用说是彝文字的文学作品。在课间十分也不播放彝族音乐,也不跳彝族舞蹈,学校的音像都是为过节、演出所用,板底小学只有几把破旧的月琴,彝族传统体育器材和乐器也没有。
4、经费紧缺
板底中小学的校师生对民族文化始终是情有独钟,并极力宣扬的,但资金紧缺问题困扰和限制了更深层次的活动,无法经常下乡搜集整理、排练更多深藏在民间的歌舞、文献、器乐等,更无法记录一些珍贵的现场,无法把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民间歌曲、儿童文学等编印成册,广泛传播。据笔者调研时发现板底小学经常聘用本土专家进行教学,尤其是民间歌舞和手工艺这个部分的特长土专家,但是每个月就只有600元人民币的代课费。很多人都不愿意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这600元上面,所以只要在外面找到合适的工作就“跳槽”了。板底中学每年用在民族文化活动上面的经费不到1000元,多余的经费谁出?一般是谁排练,谁带队就谁出。一个中学老师的工资一个月就2000左右,还要养家糊口。谁还愿意多次来排练和带队?板底小学虽然有民族宗教局给的民族文化进校园――双语教师的专项经费,但是那个经费就几千元,请两个老师还不够开支。目前板底小学组织了千人铃铛舞和千人月琴对,一千对铃铛就要3万元,一千把月琴要15万,这些钱从哪里来呢?
三、彝族文化进校园的内容和建议
1、“撮泰吉”的传承和创新:
“撮泰吉”彝语的音译,在20世纪80年代由罗德显和杨全忠搜集、整理、翻译出来的。在彝语中,“撮”意为人,“泰”意为变化,“吉”意为玩耍游戏,一般译为“人类刚刚演变的时代”或“人类变化的游戏”,简称“变人戏”。演员共有13人,6人扮人物,3人扮狮子,2人扮牛,2人敲锣打钹。“撮泰吉”作为原始戏剧――古傩戏,它具有纪实性的特征用抽象的或者表意性动作,表现先民的农耕活动、迁徙发展、民族融合、繁衍生育、图腾禁忌等过程,为人类学、民族学和戏剧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这部古老的傩戏可以开发成儿童游戏,“游戏是点燃儿童求知欲和创造精神的火种 。”[2]游戏是儿童的主导活动,就其本质而言,游戏是一种社会性活动,是儿童以自己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途径,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撮泰吉”作为彝族古老的傩戏是当地传统文化背景的戏剧,由于“撮泰吉”具有很强的本土性和现实性,这使富有情趣的傩戏能有效引发儿童参与的兴趣,尤其是里面人们用沙哑的声音说话,牛耕地等情节都是儿童喜欢模仿的情节。戏剧诱导儿童与同伴、教师共同游戏和学习,并在游戏中轻松完成教师的各项要求,有效实现增强体质、发展心智以及促进合作交往等教育目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娱乐性、教育性与趣味性,且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既能较好地满足儿童好玩、好动、好模仿的心理特点,又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成长。让他们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本民族优秀的文化资源的熏陶,从而激发儿童对本民族生活乃至文化的关注与热爱,强化民族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儿童心智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
2、搜集整理民间文学
彝族民间文学源于彝族地区,是人们生活的一面镜子,它可以折射出一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是历史的一个缩影。彝族文学是一个彝族人民共同的财富,也是彝族社会生活的艺术再现,有诗歌、史诗、叙事诗、儿童文学、故事等。尤其是故事,它贯穿着真善美假丑恶、勤劳勇敢、懦弱懒惰、诚实正义、狡诈蛮横等,是一个时代彝族人民心声的写照。例如:洪水滔天、机智人物、直格阿鲁、物始记略等都叙述彝族的起源、迁徙、造物、生活、生存、斗争的过程。
把彝族民间文学引进校园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儿童文学部分更是必须的。它可以塑造少年儿童的品行,认识自我、与人相处、融入社会等。儿童文学是儿童素质教育的有力武器,它可以愉悦儿童的心情,培养儿童的文学素养,促进儿童想象力的发展和创作灵感,培养儿童健康人格和积极心态,从而提高儿童审美观。目前板底中小学课外读物稀缺,彝族文学这部分几乎没有,彝族文化进校园,彝族文学必不可少。
3、挖掘传统体育
健康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永恒的主题,少年儿童是未来的栋梁,他们的健康问题尤其受到人们的关注,但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普遍下降,肥胖的青少年越来越多。他们沉迷在电视和电脑面前,连打篮球和踢足球都上网“踢打”,不愿意去户外实战运动。体育是一种古老的强身、教育手段,对促进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作用,它不但能培养少年儿童的健身能力,有利于开发他们的智力、改善心态、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同时更能培养少年儿童遵守规则,听从指挥,热爱集体,尊重他人,敢于竞争,积极进取等优良道德品质。体育对促进少年儿童健康即身体、心理、社会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彝族传统体育运动是由民间创编,并在民间代代相传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它给人们带来健康和快乐的活动。板底一带的传统体育主要有:赛马、荡秋千、打磨秋、打鸡、跳脚、摔跤、掰手劲、扭扁担、短跑、举重等。彝族的传统体育是以娱乐为主,比赛为次,目的还是娱乐性的锻炼。目前在板底中小学体育课只开设国家教学内容,而没有把彝族传统体育引进校园,希望板底中小学引进这方面的师资,对彝族体育进行开发运用,并让学生在教师的呵护下平安、健康、快乐的成长。
5、彝族服饰及刺绣
彝族的服饰种类繁多,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彝族服饰有300多种款式。
板底彝族服饰属于乌蒙型服饰,经过几次演变后现在的服饰就有传统型和现代型相结合、凉山型和乌蒙型相结合的特点,最有特色的是“输必孜”的宇宙观。贵州彝族古代服装和四川凉山的差不多,女性都穿百褶裙,解放后才才改穿裤子的。成年男子都穿左耳、前面留有如角状的结髻,衣短袖长,大裤脚、腰系蓝裙。成年女子分发为二,髻如盘大,耳戴大环、长衣大领,袖裙细摺无数,边角有很多花纹图案(太阳、星星、月亮、太极图形、几何图形),刺绣都是特别的精细的,很多图案和符号至今都是无法解释其所代表的含义。服饰有贵贱之分,主色有青蓝,花纹颜色有白色,红色、黄色等。彝族工艺美术除了服饰之外还有漆器、银饰、纸剪、蜡染、刺绣等等
对待民族传统手工艺文化的保护,除了政府部门建立专门的保护研究机构,投入资金抢救性发掘、整理以外,更为重要的是从小培养起对民族民间工艺的保护意识,通过基础教育美术教育教学实现对传统民族民间工艺传承,形成大家的对民族手工 艺文化保护的普遍共识这样才能传承民族工艺。
四、小结
彝族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要在青少年的心里埋下“民族/族群”的种子,传承本民族/族群优秀的文化,首先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出发。学校教育本身所具有的这种文化传承功能,使它无可选择地承担着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的重要任务。通过学校教育渠道来传承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是很有必要的。彝族文化进校园,可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仅仅局限在唱歌和跳舞上面。除了板底彝族文化之外我们还可以引进云南、四川、广西等地的彝族文化,比如云南的“阿细跳月”、阿诗玛文化;四川的“达体舞”、服饰、漆器;广西的铜鼓舞等。从教育和传承的角度把彝族文化做大做强,民族文化进校园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过程,他除了各级政府的支持,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之外,当地人民要大量大胆的挖掘和保护、传承,并申请为物质文化遗产。(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成都;610041)
“本项目得到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资助”基金项目:2011年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项目编号:CX201158,并以此文感谢板底中小学各位老师的大力支持。
关键词 武术 中小学校 “实” “虚”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有着深刻广泛的民族基础,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21世纪是多元化的时代,面对国外体育文化的冲击,加上大多数青少年对武术文化的表面认识,武术开始远离校园,取而代之的是跆拳道、搏击、空手道等外来体育项目。面对武术发展的严峻形势,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武术发展的主要载体,势必将成为我们研究的主题。
一、“实”与“虚”的概念
“实”包含有:充满、符合客观存在、真诚、植物的果实、富足等含义;“虚”包含有:空、抽象的、衰弱、不自满等含义。本文中涉及到的“实”是指,武术在校园开展中客观存在的,能够显性或隐性挖掘发现的事实;“虚”是指,武术在校园发展中无事实存在,空的事物,或者是别人理想化判断产生的结果。
二、武术在中小学校园发展中“实”的体现
(一)政策实
2014年底国家体育总局将武术进校园行动提上日程,2015年4月已经确认将会有武术健身操和简单的武术套路作为校园推广的主要内容。国家体育总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武术进校园首先要推进武术段位制进入中小学课堂的步伐。在小学三年级以下普及趣味武术(段前级),三年级以上至初中分为1-3段。武术进校园将成为促进武术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价值意义实
就武术的价值意义而言,武术首先具有增强学生体质的功能。它不单单是锻炼人的体格,而是从内心得到全面的锻炼。练习武术对外能利关节、强筋骨、壮体魄,对内能理脏腑、通经络、调精神。其次,武术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在学习武术过程中,会受到坚韧不屈的精神洗礼,会学会尊师重道、见义勇为等高尚品质的培养。
三、武术在中小学校园开展中“虚”的反映
(一)认识观虚
近年来,武术在校园的开展举步维艰,其根本原因在于,大家缺乏对武术的认识。对于学校领导而言,如何提高学生升学率才是学校工作的重心,考试之外的课程无关紧要;对于父母而言,武术包含着危险,孩子在学习武术当中容易受伤,不愿意让孩子接触影响学习成绩的事情;对于学生而言,武术充满了枯燥与艰辛,青少年喜欢崇洋、攀比心理,他们更情愿把时间放在学习跆拳道、空手道等国外体育运动上;这些现象,反映了人们对武术认识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刻的体会武术的精神文化,阻碍了武术在校园的发展。
(二)师资力量虚
师资情况是衡量学校教学水平的标准,是教学发展的基石。中华武术源远流长,习武者甚多,然后能真正走进课堂的却寥寥无几,原因在于:一方面,竞技武术者注重功法、防法、技战术的练习,大部分从小习武,缺乏系统的教学理念的培养,在学历方面常常因无法满足学校教学发展的需要被拒之门外;另一方面,学院派武术者,大部分人都不是从小学习武术,接触武术的时间较短,其主要核心价值在于学习教学方法,如何将武术动作技术更快、有效地教给学生。然而,学院派武术者虽能走进校园,但因自身武术功底相对薄弱,无法做到身先士卒、充分展示武术魅力的效果,也不利于武术在校园持续发展。
(三)教学环境虚
教学环境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主要涉及到教学场地、器械。在教学过程中,武术对场地、器械有着一定的要求,首先,场地要尽量宽敞,地面上要有地毯,避免学生受伤;其次,要有压腿单杠,辅助学生们进行身体柔韧性练习;最后,墙上最好有2米左右高的大镜子。在武术器械方面,基本的刀、枪、剑、棍等要基本具备。然而,对中小学校而言,大部分学校不愿意在提高升学率之外的事情上投入太多的资源,常常借用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等场地开展教学,学生无法感受武术的精神与文化,不利于武术在校园的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
武术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也是中国独特的民族体育项目。武术对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部响应国家体育总局的武术单位制十年推广计划,为武术在校园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就目前中小学校武术开展现状而言,武术在师资力量、教材、场地、器械等方面严重不足,影响着武术在校园的发展。因此,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应制定适合中小学武术教学发展的教材,定期为武术教师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资助相应的教学器械,加强对武术宣传力度,提高学校对武术文化的认识,为武术在校园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皇甫尚锋.浅析我国当代武术教育改革[J].当代体育科技.2014.4(13).
[2] 武术进校园任重道远[N].河南日报.2010.11.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对4338个受众者进行了在线调查。结果显示。60.7%的受访者支持把京剧作为全国中小学的必修内容;而反对者仅为24.9%。这表明。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国粹之美已经成为社会的一种共识。
据报道,甘肃省京剧团在11年前就开始同省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京剧进校园活动,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在对“京剧进校园”一事达成共识的同时,公众在“以必修还是选修形式上课?”“是否应该全国一刀切”等问题上还存在分歧。本次调查显示,23.7%的人认为京剧适合作辅修课。必修似乎不妥。
此外,学习哪些京剧段子也是产生争议的焦点之一。因为在16个指定曲目中有9个是带有“”色彩的“革命样板戏”。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赵景勃支持样板戏的入选。他认为。样板戏作为一定时期的产物,是人民创造的艺术,是京剧艺术的一部分。它有简单易学、贴近生活的特点,比较容易培养孩子对京剧的兴趣,从而循序渐进理解京剧更深的内涵。
与之相反,在即将结束的两会上,诸多文艺界政协委员曾向教育部部长周济当面表达了“样板戏入选过多”的意见。政协委员、京剧艺术家梅葆玖已经起草了一份提案,建议在写进教材的京剧曲目中增加《抗金兵》、《将相和》等有内涵的传统戏剧,而样板戏“有个一两段、两三段就行了”。
事实上,这次京剧进课堂引发长期而广泛的争议,正是因为大多数公众跟本没有预料到突然出台这一新举措,也未见到相关部门公开征询家长和学校的意见。据悉,在听闻媒体报道之前,京剧艺术家梅葆玖对此事完全不知情,更不了解专家论证的情况。“我们这老一辈的人一个都没参加,我觉得这么着急就推出有点草率。”
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季度测评严格按照中央文明办2012年版《测评体系》的标准、要求进行。实地踏查了道里、南岗、道外、香坊、平房和松北六个城区,下发了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调查问卷(学生卷和家长卷)共计61余万份,其中,全市集中发放20 904份,抽样调查2 980份。结果显示:在9大测评项目38个测评指标中,有33项工作全部达到测评标准,占87%;有5项工作还需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占13%。哈尔滨市未测估算97分(详见下表)。
工作中,紧紧抓住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契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核心,整合各种资源,协调各方力量,科学谋划,强力推进。哈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各项工作不断巩固提高、深化拓展。
一是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基本形成。2012年初,及时调整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在市文明办内部增设了未成年人工作处,设立并划拨了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专项经费,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整体规划,制定了《哈尔滨市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年)》,将其作为机构职能、绩效考核和督办检查的重要内容。将其作为建设繁荣、幸福、文明、和谐哈尔滨的战略基础工程,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有效运行。
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为重点,在未成年人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在全市建立了2个国家级、21个省级和104个市级活动联系点,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的通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小学生对“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的知晓率和满意率分别达到100%和98.3%。在全市中小学普遍开展了“创编童谣、传唱童谣、感受童谣”、“向英模人物学习,弘扬哈尔滨风尚”活动,依托哈市丰厚的音乐资源和悠久的革命历史,组织了“经典音乐”进校园、“优秀儿童剧”进校园、“中华经典诵读”进校园、“党史知识”进校园、“文明礼仪”进校园等“五进”活动,让未成人在感受快乐和幸福的同时,培育高尚品质,树立远大志向。
三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主题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开展美德阳光少年星级评选,引导未成年人争当美德阳光少年,在全市中小学校广泛建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重点开展“学习雷锋,做小小志愿者”、“五小员进社区”等活动,在哈尔滨新闻网开设“冰城文明小博客”,正确引导学生开博、写博,培养了广大青少年热爱祖国、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的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
四是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不断完善。充分发挥了学校的龙头作用,社区的平台作用、家庭的基础作用,实现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效衔接。建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机统一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在全市80%以上的社区开辟了未成年人文体活动室,70%以上城市社区建立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中心,8个城区全部建成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点)。全年共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103所和试点建设城市学校少年宫10所,为实现哈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三年全覆盖奠定了基础。
五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逐步净化。在市属主要新闻媒体、都市类媒体和网络媒体开设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专题、专栏(或网页),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开展以严厉打击黑网吧、重点查处接纳未成年人等为重点的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校园周边环境定期报告制度,随时清理、整顿校园周边环境,使治理常态化、效果好。
全市涌现出了荣登中国美德少年榜张家赫、王之雨,三次入水抢救溺水男子的常伟豪市级美德少年,优秀志愿者孙慧熙等一大批优秀青少年;打造了以“原创、传唱优秀童谣”、“未成年人音乐文化大讲堂”等具有哈市特色的品牌活动;香坊区“以原创、传唱优秀童谣为载体,创新德育教育方式”做法受到中央文明办和省文明办领导的高度重视。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王世明对香坊区传唱优秀童谣的经验给予充分肯定并做出重要批示。哈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在中央文明办组织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班上做典型发言,依托城市学校少年宫,解决进城务工人员未成年子女教育的经验和做法,受到中央文明办领导的好评。《光明日报》以“呵护流动的‘花朵儿’——哈尔滨市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题予以报道。
二、需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的工作
对照2012年《测评体系》的标准和要求,哈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不断改善和提高,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我们也发现个别工作存在着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如:各区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点)是在2012年开始建设的,时间短,工作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各区、县(市)财政扶持匹配建立、自建的乡村学校少年宫运行经费保障的材料不够充分;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针对未成年人开展活动的设施、器材少,规章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等问题。
三、对下一步工作提出的几点建议
按照《测评体系》要求,针对自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要集中精力,马上进行整改,提高哈尔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深化学习雷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活动。以党的十精神宣传教育为统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建设重点,不断丰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内容。在未成年人中广泛开展美德少年星级评选、“日行一善”、“节日小报”、“心向党、跟党走”等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哈市“冰城文明小博客”注册登记工作,发动全市中小学生登记“冰城文明小博客”,开展文明上网。加强对未成年人爱国主义、中华传统美德、民主法制等方面的教育,通过教育引导、活动牵动、典型引路等方式,使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深深扎根于未成年人心中。
2.围绕中华经典诵读,继续开展“三项活动”。一是开展送经典音乐、送儿童剧、送党史知识、送中华经典诵读进校园为内容的活动,加强和改进全市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二是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充分挖掘哈尔滨讲坛的教育资源,与哈尔滨讲坛联合组织“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宣讲团,深入到首批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的乡村学校少年宫进行宣讲。三是开展以“爱祖国、爱家乡”为主题优秀童谣的传唱活动。做好优秀童谣的征集、推荐工作,挑选朗朗上口的优秀童谣在青少年中传唱,引导未成年人从小树立爱祖国、爱家乡的意识。
3.扎实推进乡村少年宫建设。进一步做好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管理和使用工作。按照中央文明办《关于做好首批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总结工作的通知》及省文明办《关于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四站八室建设的通知》,会同省文明办对第一批中央资助的乡村学校少年宫资金使用、器材配备、项目进展、活动开展、档案资料建立情况进行检查指导。进一步落实哈市《乡村少年宫三年发展规划》,加快建设的进度,到2013年底实现哈尔滨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全覆盖,181个乡镇全部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
4.规范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进一步加强区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点)建设,逐步开展针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和心理专家的作用,不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举办全市心理教师培训班。不断壮大心理健康辅导员志愿者队伍建设,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运用报刊、网络、电话等媒介开设亲子教育、心理健康、心理咨询、网络学堂栏目和专题开展教育引导,传播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知识和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哈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普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