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水利工程行业发展前景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如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先进的技术普遍应用到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中。水利工程建设也充分发挥着视频监控技术的先进性。通过视频监控技术对水库、河道、闸站等区域进行监控,在监控中心掌握各个部位的实际情况,不断提高水利行业的工作效率,同时不断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将对视频监控系统在水利行业的应用实践以及水利视频监控系统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水利行业应用特点
水利是指对自然界的水进行控制、调节、治导、开发管理和保护,以防治水旱灾害,并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各项事业和活动的总称。所以,水利行业是水力资源的开发及防止水灾的水利事业。水利行业包括供水预测、防水工程、河道整治工程、水库工程水利计算、水电站动能设计、经济评价等方面。因此,监控系统在水电行业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各种关于水利方面的建设,其应用具有复杂性、针对性性、重要性。复杂性体现在水利行业中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如防水工程的各种建设、设计方面的内容,水利工程经济评价、水资源的运用等方面,这些都使得整个水利行业本身的运作系统非常复杂。而在水利行业发展进程中,水利建设是最基本的方面,包括工程建设、工程设计、水利工程建设经济评估等重要方面,水利行业应用实践体现在能够通过有效利用水资源,对水灾水患起到重要的防治作用,能够解决人们用水问题,还可以降低居住环境受洪水侵袭的几率。
二、水利视频监控系统的主要应用
视频监控系统应用在水利行业中的意义重大,可以有效推动水利行业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水利工程发展中采用视频监控系统,可以为领导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直观的图像信息,同时也能够有效降低人力资源的浪费,也可以逐渐改变水利工作人员的观测工作内容和测量工作的环境,减少了从事水利工程监督工作人员的数量,提高了劳动的效率,基本可以实现自动控制与监测工作。视频监控系统在水利行业主要应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水库智能化管理。视频监控系统应用在水库的管理中,可以实现工作人员对水库的智能化管理,在水库中建立视频监控系统,借此对水库中比较容易出现问题的部分包括各个闸门、水库蓄水库、大坝周边环境等相关部位实施实时监控,并统一连接到视频监控中心,促使水库工作人员能够有效地掌握水库各个部分的实际运行情况。水库处于稳定的状态下,无需工作人员的监管,不会给工作人员增加工作量。在水库出现问题的情况下,视频监控系统将会发起报警信号,提醒水库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能够在监控中心迅速掌握水库出现问题的部分,并分析问题是如何出现的。工作人员能够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管理水库。水库中应用视频监控系统进行智能化管理,大大提高了水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河道实时监控 水利行业中河道存在很多不良的因素对河道进行整治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工作项目之一。河道整治工作包括调整和稳定主流位置、改善水流条件、泥沙运动、调整河床冲淤泥部位等。采用视频监控系统对河道进行实时监控,能够有效地掌握河道运行情况,对于河道整治工作的效用显著。将视频监控设备安装在河道两侧较高的位置,对整个河道的各个部分进行全面监控,工作人员通过视频监控系统能够准确地分析河流主流位置偏移情况。
三、水利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趋势
视频监控系统的在水利行业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重要,应用方面不断扩大。视频监控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水利视频监控系统应用前景愈加广阔,发展趋势朝着流域型或属地型联网监控、水利专用的智能视频检测技术、3G视频监控业务三大方向发展。
3.1 流域型或属地型联网监控
以往水利视频监控以单个水利工程设施监控为主,往往附属在闸门控制系统中,为本地工作人员服务。而流域性或属地型联网监控能够进行长远的、大区域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便于工作人员了解整个区域内水利的实际情况。从技术的角度来说,流域型或属地型联网监控的服务器功能更加全面、系统结构更加完善,实现服务器分布式部署,服务器级联和备份等可以实现有效的控制,提高服务器的转发效率以满足大流量视频数据的转发和分发,并确保不堵塞现有水利专网的正常运行。
3.2 水利专用的智能视频检测技术
水利专用的视频检测技术的应用是水利行业中未来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技术,视频检测更加地准确及有效,并针对检测结果提出具体的改善措施。水利专用的智能视频检测技术作为水利行业未来的重要应用技术,在使用上注意几个方面:其一,在应用前应当先充分适应所使用的场景,采用视频处理算法设定最佳的特定场景,并对实际场景进行优化。其二,应用水利专用的智能视频检测技术需要选用最为适合的测量方式。当前的两种测量方式包括集中检测方式和分布检测方式,集中检测方式是在软件平台上处理检测,分布式检测方式是在摄像机视频处以镶嵌的方式进行检测,此种方式能够应用和水利专用的智能视频检测技术相结合。
3.3 3G视频监控业务
3G视频监控业务是当前应用发展的一种新的技术随着社会上很多行业开始应用3G网络技术,水利视频监控系统也逐渐采用3G技术。3G视频监控系统通过采用摄像头将监控对象的进行视频数据的采集,并对其正确地编码,将编码通过3G传输到控制中心,无任何线路的传输,依旧能够实现监控作用,并具有多种功能。3G视频监控系统中应用多种软件,具有多种功能,如集中管理,能够进行集中用户认证,通过认证服务器对用户进行认证,从而保证仅为用户提供浏览控制权限;集中目录管理,系统摄像机、报警设备统一编号授权及优先级管理;虚拟网络矩阵技术,此项技术能够将视频监控的图像进行切换及显示解码等,从而进行报警、调用图像等工作。因此,3G视频监控业务是水利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也是一个重要方向。
四、结语
水利行业在我国水资源的运用和防治洪水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提高水利行业中的相关技术水平,是水利行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我国水资源管理水平,加强水患灾害控制防治力度的必然要求。对此,采用视频监控技术对水利工程进行全面控制,促使工作人员能够更加准确地掌握水库、河道等区域的实际情况,同时也可以对水利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地分析,并制定有效的改善方案。
参 考 文 献
[1] 蔡江宇,林宏基. 基于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监控中心的设计与实现[J]. 福建电脑2007,(01)
2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工作内容和原则
2.1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工作内容
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监理的控制和管理主要分为四项内容,分别是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和安全生产。其中,质量控制是核心,安全生产是保障,进度控制是条件,投资控制是基础。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理工作中,监理人员应该树立质量意识,没有质量的进度是负进度,没有质量的投资是浪费。在处理好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三者之间关系的同时促进合同管理目标的最优实现。
2.2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工作的原则
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工作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监理原则,并遵守守法、公平、公正、科学、诚信的职业准则。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工作以主动控制(事前控制)、动态控制(事中、事后控制)的工作原则为核心,以完成合同目标为宗旨,对施工阶段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目标控制。督促施工单位按照设计文件、技术标准及合同要求完成各项工程建设目标。
3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工作的重点与难点
3.1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工作的重点
3.1.1把好材料、设备进场检验关
材料和设备质量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监理人员应相关规定对进场的各类材料进行检验和试验。对重要设备的监理应包括驻厂监造、出厂验收、到货后现场检验及测试等内容。
3.1.2抓好隐蔽工程验收关
隐蔽工程的质量关系到工程建设完成后的运行质量,对于施工阶段的隐蔽工程,监理人员应进行全过程旁站监理,并做好现场旁站记录。
3.1.3处理好参建各方的关系
监理人员应尊重业主,遇到问题要多与业主沟通、交流。对施工单位采取监督与帮助相结合的工作方法,严格监理,热情服务。
3.2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工作的难点
3.2.1协调工作任务重、难度大
水利工程项目因投资规模大、施工范围广,建设周期长等特点,需要协调、征地、拆迁等筹备工作量大。通常情况下,业主确定的开工时间较为紧迫,工期压力较大,在多专业、多界面的交叉施工中,施工作业面及参建各方关系的协调是监理工作的难点。
3.2.2工程变更的处理和认定
因水利工程项目的特殊性,在业主与施工单位签定施工合同后,仍会发生各种工程变更,特别是合同外增加工程项目、地质条件及设备材料型号变化引起的价格变更等。这些变更都会引起合同价款和增减,通常业主方与施工单位很难达成一致意见。因此,对工程变更项目价格的确认也是监理工作的难点之一。
3.2.3工程进度难以控制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一般都是在野外露天的环境下作业,施工环境差,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及地质、地形、地貌和工地周边建筑物的限制,工程进度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和干扰。因此,如何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确保工程按期完工也是监理工作的一大难点。
4当前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4.1对建设监理制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足
部分业主对工程建设监理的作用和意义缺乏科学认识。有的业主是迫不得已,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和办理开工手续;有的业主认为是“多此一举”,仅把监理当作检查质量的工具;有的业主认为监理人员是自己的雇员,必须为自己的利益服务,经常用不成文的“地方惯例”来决定工程上的许多实际问题,使得监理单位常常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导致监理工作被动,建设监理制的作用难以发挥。
4.2业主过分依赖监理人员,施工单位为难监理人员
优良的水利工程项目是施工单位“干”出来的,不是监理“监”出来的,也不是业主“管”出来的,施工单位才是建设工程的直接生产者,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和效益。有些业主把监理看成是质检员,过分依赖监理人员,只要有工程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就找监理人员说事。有些施工单位中标进场后,没有履行合同承诺,不按合同要求设立工程项目部、配备相关人员,工地现场管理混乱,施工方案无法实施。而此时,有的业主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沉默不语,现场监理机构孤掌难鸣,导致工程建设不能走上正常的轨道。有些施工单位故意为难监理人员,某一工序或部位施工完成后尚未进行自检,就让监理人员去验收,不仅增加监理单位的工作量,其自身的质量体系也不能有效运行。
4.3监理单位管理水平和监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部分监理企业人员不稳定,有监理任务时临时拼凑人员,而被拼凑的人员往往缺乏必要的管理能力和法律知识,运用现代管理手段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能力较低,同时离退休人员多、实习生及应届毕业生等临时人员多。监理人员不稳定,致使监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较难提高,不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
4.4工程建设中存在不规范行为,监理合同得不到认真履行
当前,一些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还不能完全按照工程建设规范要求施工,仍然存在“边设计、边施工”及业主、设计、施工单位同属一家单位的现象,造成工程建设职责不清,责任不明,管理混乱,监理人员的决定和意见不能落实,监理效果不够理想,工程质量监督出现漏洞,在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中互相推卸责任。
4.5监理服务报酬取费标准低,不利于监理行业的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住建部于2007年的《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发改价格【2007】670号,对建设工程监理及相关服务收费有明确的标准和规定。实际工作中,很多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和地方财政投资项目不能按照规定的标准取费,以拦标价或最高限价的方式压低或降低监理服务费。造成监理企业经营困难,不利于引进较高专业技术水平、较强组织协调能力、较丰富管理经验的人才,影响行业发展前景和服务水平。
5做好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5.1知法、懂法、守法,规范建设监理市场
近年来,我国水利工程建设领域已经建立完善的法律休系,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我们必须以《合同法》、《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水利工程施工监理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培育规范的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市场。严格监理市场的准入管理制度,合法经营、公平竞争,打破垄断和地区保护;杜绝无监理资质或超资质等级和业务范围的企业和个人承揽业务;杜绝监理人员无证上岗现象;杜绝分包和转包监理业务行为。
5.2监理单位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提高人员素质,规范监理行为,是一切监理工作的基础。目前,一些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工作中,明显暴露出监理人员特别是总监理工程师人才乏陈的现象。监理单位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在加强管理工作的同时,重视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以增强自身实力,从而达到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目的。为此,监理企业要加强队伍建设,培养综合型、高素质的总监队伍,确保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的有效落实;加强监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以适应工作的需要;加强对现场监理工作的检查、监督。
5.3监理单位要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监理单位应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以良好的工作业绩和优质的服务争取市场、占领市场,以质量求生存、以服务求发展。由于监理总体目标的实现有赖于监理机构的总体布置和科学管理,是一种高智力的劳动,因此该机构要求各类技术人员在数量、业务能力、专业搭配上合理,特别是对总监理工程师的技术水平、组织能力、职业素养、责任意识等有较高的要求。同时,监理单位应充分认识到水利工程项目技术的复杂性和功能的多样性,认真分析影响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的主要因素,编制好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并增强其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5.4加强信息管理,善于沟通协调
监理工作的顺利完成,需要业主的指导与支持,需要同设计单位的沟通与协作,更离不开施工单位的理解与配合。特别是业主和设计单位的支持与配合,关系到每一项施工方案的实施。如不能得到支持,好的设计理念和施工方案将不能得到贯彻执行,监理工作的成绩也无法取得。监理单位及人员应爱岗敬业,加强信息管理,善于沟通协调,通过自身努力使业主充分相信监理,并支持监理工作,其他参建单位能够积极配合监理工作,从而达到“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
Abstract: The economy of water resources including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and so on. Since the economy of water resources from the last century, put forward a comprehensive business philosophy so far, it has many experience. This preliminary study and analysis of the related to China's current situa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economic system. And for some of the water industry in China under the planned economy system, puts forward some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 water economy; water industry; policy
中图分类号:TV5
一、 我国水利经济体制的现状
1.“政事不分,事企不分”严重 我国的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的现状基本上是“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有数量众多的所谓事业性质的企业,但企业的相关管理还是处于市场经济的边缘地位,不能够作为企业的独立单位直接进入市场。纵观我国水利建设的现状,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现有的水利行业在生产、交换、分配以及消费等相关环节都不能与社会化大生产的趋势相互协调,同时这与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水利行业的相关要求不能很好的协调,而有些水利管理部门单位还都不能维持简单的生产。扩大与再生产也成了极为困难的事情。水利行业中面对的诸多问题正逐渐成为一项制约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的“瓶颈”。受计划经济体制的约束,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机构条块分割。责权不能很好的分开,而水利建设的现代化管理程度相对较低.管理和相关的控制条件也不能得到很好的统一以及相关部门不能很好的互相衔接配合等众多问题,尤其对于一些管理机构大多数属于地方水利部门下属事业单位。这种运行体制在计划经济时代,受国家相关政策的严格保护,因此在水利工程管理的运行方面所面临的种种弊端很难引起相关管理者以及有关部门的重视。
2.相关的水利管理思想观念不能得到很好的转变 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是一个国家垄断性的服务行业,有关部门担心相关的成果改革不好会进而影响到我国的“国民生计”,因此相关的水利管理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同时整个水利系统的相关的干部职工没有很好的市场经济意识。虽然近些年来我国的水利水电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多卓有成效的业绩,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推动了我国了水利体制的改革与发展,然而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还面临着管理发展还相当不平衡,有关的水利建设的价格体系以及资产经营管理体系建设不能很好的配套。某些水利单位还普遍存在着计划经济下的相关的管理思维方式,水利建设过程中忽略了市场的相关融资渠道,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更多的注重投入,而忽略了相关存量资产的盘活。
3.在水利建设过程中缺乏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相关的水利经济管理人才在我国众多的水利行业的相关管理者,绝大数都是源自于水利系统的技术人员,这些管理者有着丰富的水利工程建设经验和学识。但市场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也正逐渐进入市场经济时代,而这项水利工程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着不能及时熟悉、认识、新的经营管理模式的现象,并且不能及时转变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理念.不能及时、迅速的改变相关的管理模式,进而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缺乏对于我国水利行业发展前景的远瞻性和相关的市场应变能力。
二、对于水利工程建设中相关思考与对策
1.采取措施进而加快水利资产相关的经营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改变过去计划经济时代那种极为分散的管理运营体系。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将水利资产进行条块分割,会产生并且强化生产集中性与资产分散之间的相关矛盾,进而极大的影响着我国水利资产的整体优势的最大化发挥。为改变水利工程管理的弊端,可以从下面几点做起。第一,尽快完善并且确立水利部门相关的法律地位,同时要采取措施推动和进一步深化我国水利国有资产产权相关的界定工作。要运用市场经济发展的思路,采取众多办法加强和完善我国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系的相关建设,转变实物管理使之向价值形态管理方向转变,并且逐步形成一个中央、地方的相关水利部门进行出资,相关的水利建设企业作为主要的资产经营主体,充分发挥良好运作的资产运营管理体系。第二,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大我国水利经济体制的相关改革。在转变相关的水利水电建设的思想观念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原则。此外为了防止国家相关资产的流失,进一步发挥相关的水利资源优势,可以做下面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和做好相关的价格收费的基础性工作,各行各业要遵循为社会服务的相关宗旨。但是服务并不等于无偿服务,同时服务也不是不计经营成本。在制定相关的水价过程中要遵循相关的原则并且尊重相关的价值规律。通闸费、河道维护费、水土保持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采砂费的收取都是我国水利部门利用有关的工程设施和资源开展的合法的经营活动。这些收费不仅是行政事业性的服务,而且也是具有经营性意义的收费项目。因此在进行费用的确定过程中既要考虑相关的运行成本,又要充分考虑相关投资的回收。
与此同时,还要着重抓好价格收费体系中的人员配置、机构建设和有关管理制度的建设等,这样才能促进管理、定(调)价以及相关收费等几个环节相互配合,形成一条完善合理得当的收费网络。二是要进一步理顺水利工程的相关的经济关系,进而做好相关的资产评估工作。总起来看,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是以块为主,人、财、物全都由中央、省、地(市)、县进行四级的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有着相关的优势,但也存在着众多弊端,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极其容易出现画地为牢,增加相关矛盾的问题。水资源有其独特的自然规律.在开发和利用水利资源的过程中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同时还要严格遵循水利资源的合理配置的基本原理。要充分调整和优化配置水利资源的资产结构,严格按照相关的经济规律办事,并且还要充分兼顾各方的相关利益。
2.进行水利工程经济体制的改革,逐步实现树立建设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公有制经济可以有众多的实现形式,一切能够反映生产社会化规律的各种相关经营方式都可以大胆的引用并且进行勇敢的尝试,具体尝试可以采用股份制也可以采取股份合作制。
3.进一步建立一个具有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特点的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体系 在水利建设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劳动力。因此,相关的部门和政府机构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动员各方面的建设力量.增加实际投入的建设主体,对政府、受益单位以及水利产业经营单位等各方面的利益和职责进行严格的职权划分,使各方机构能够很好的实现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并且促使各方充分承担起各自应有的责任。要从机制上进行改革,大胆改变以前水利投资过程中存在的不受益、不讲效益、等众多弊病,并且还要严格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和市场价值原则,建立一个主动投入的新型的管理机制。充分按照“谁建、谁管、谁受益”的相关原则,进而打破在地域、行业以及体制之间存在的相关界限,进一步鼓励有关单位、外商以及相关的个人严格的按照相关的产业规划要求进行独资、合资、合作等众多形式进行水利产业的经营管理工作。首先,相关部门要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对相关的水利企业,特别是一些大型水利企业的投资管理力度。其次要对传统的投资方式、相关的资产结构进行改革。积极开辟新的筹资、融资渠道,努力进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植。同时可以将一些具有相当经济实力的水利企业进行重组,增强之间的联合,进而组建起一个新的诱惑力的水利企业集团。
三、结术语
通过本文的论述,分析了经济体制的现状 ,对其更好更快的稳步提升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意见和改革措施。发展水利必须深化水利运行机制,在相关水利人员管理方面,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的队伍建设,加强对我国水利建设的监督工作,在工作中根据实际需要,认真总结积累经验,不断的开拓创新。只有这样我国的水利经济才能稳步健康不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玉章.水利经济浅析[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1(10).
中图分类号:TV62;TV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6-0131-01
引言:施工监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特别是水利工程,其施工监理具体一定的动态性,面对的问题也更为复杂。作为一名监理工作人员,他的作用就是对工程项目进行质量、投资、进度控制,同时负责各项组织、管理、协调工作,从而保证建设项目在合理的投资范围内,保质、保量并如期完成。
一、水库工程施工监理的目的和中心任务
在工程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监理工程师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监理专业知识的认真学习,为求在工程施工中做好建设单位委托的监理任务。监理目标的成功实现才能确保监理任务的顺利完成,而监理目标规划和监理目标控制工作是实现监理目标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切实完成监理的中心任务,监理工程师应对监理目标的确定和规范加强重视。监理目标的确定应确保科学合理,同时尽可能的体现出监理的实施效果。
二、监理实施细则
1、金属结构和启闭机安装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在金属结构和启闭机安装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督促安装单位按照批准的安装施工措施计划和合同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安装。加强技术管理,严格执行工序质量“三检”制度,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严禁开工。以保证所有部件安装尺寸和公差及焊接质量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而且要求所安装的材料品种、规格必须符合设计图样要求。
2、土方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施工过程中,为确保放样质量,监理部要求承建单位在监理工程师直接监督下进行对照检查和校核。清基时,严格按图纸要求深度进行开挖,如发现仍未清理干净,需继续开挖至无腐质层为止。分层碾压时严格控制每层铺土厚度、宽度及碾压遍数;并对各单位接头与结合部位进行重点控制;碾压后每层土料必须进行土样抽检,检查土样含水率、干容重及压实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渠道或坝堤成形后,对其横断面形状、尺寸、纵断面高程、堤顶宽度、上口宽、渠底宽、内外边坡的坡度进行检查;并且对渠堤顶及渠底纵坡标高进行测量,检查其标高是否与设计标高相符。各单位工程完工后,组织监理人员检查渠道及坝堤两侧外坡角线以外20m以内的地面是否恢复原始地貌。
3、混凝土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运至工地用于主体工程的水泥,应有产品出厂日期,厂家的品质试验报告,袋装水泥储存时间不超过3个月,散装水泥储存不超过6个月。如超过该期限,使用前应重新送样检验。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含气量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泄洪面和边墙迎水面的模板应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避免有可能导致气蚀的错台及局部凹凸;模板安装前应检查模板质量,安装时必须按混凝土结构物的施工详图测量放样。如发现模板变形走样应立即采取纠正措施,同时停止混凝土浇筑。检查钢筋布设,混凝土保护层是否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要求预留。检查伸缩缝止水材料的型式,结构尺寸,材料的品种规格和物理力学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浇筑应保持连续性,如因故中止且超过允许间歇时间,按施工缝处理。混凝土模板在拆除期限结束时方可让承建单位拆除,混凝土拆模后,应及时养护,混凝土表面应经常保持湿润状态直到养护期满。在炎热或干燥气候条件下,应采取措施避免太阳曝晒。
4、坝体防渗工程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承建单位应对分批购进的材料按照设计技术指标要求进行检验,严格控制土工膜合成材料和粘接剂的质量,决不允许不合格的残、次品上渠道或坝堤。土工膜合成材料施工前,监理和施工单位共同进行焊接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作业。土工膜合成材料铺设焊接完毕后,经监理检验合格后,在24h内必须进行覆盖,且所上土样严禁含尖碎石或块石。
三、水库工程施工监理质量控制
1、加强行业的内部监管,切实履行监管职责
对于监理行业的内部监管要到位。水利工程的监理工作要按照我国政府制定的相关行业法律规范进行操作,监管部门要注意对监理单位的资质检验;监理企业的管理职能要贯穿于水利工程施工的始终,并始终保持建立工作开展的独立性,防止无关因素的侵扰;对于施工各单位和部门的协调工作也要由建立企业完成,在此过程中,要尽量协调各方面关系,避免发生冲突;建立工作开展之前,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在取得施工方同意后,严格按照计划执行监理任务,如果有需要改动的地方,要及时通知施工方,以免发生不必要的麻烦。
2、提高监理企业和人员的从业责任感
(1)监理单位要对其员工的监理资质进行合格性评估,保证人员具备基本的从业资质,在此基础上,再加大专业技能的培训力度,同时注重员工综合素质的培养。
(2)监理企业也要加强自身的队伍建设,从领导层到基层员工,都要培养强烈的责任感,并严格坚守从业原则,将监理工作真正落实到位;企业和人员之间要建立相互监督的管理机制,并严格按照行业标准开展监理工作。
(3)对于监理工作的效果也要及时反馈和总结,以积累更多的管理经验。
3、灌输监理意识,强化监理队伍发展
监理始终贯彻于行业当中,是行业的参与者之一,监理单位必须深刻认识到监理在水利建设中是以怎样的分量存在着,通过对监理行业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监理工作应如何进行,并发动探讨工作,准确找到对监理工作的发展有着决定性影响要素,做好内外业管理,提高责任意识,以优良的业绩和全面的服务去争取市场份额。另外对业务自身训练持以加强,使自身素质与监理规范化得到双重提升,对监理工作而言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目前在水利工程建设领域中,监理环节始终存在这样的问题,很多监理人员尤其是主监这样的高级管理人员,在人才上呈现出严重不足的想象,匮缺精英监管人员,所以在有限的资源内,在水利工程对现有监理队伍实施综合性培养,以素质的提高为目的进行加强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能够使监理的落实工作得到保障。同时在业务培训以及检查监督方面也应当对监理人员实施工作力度的加强,从而满足工作需求,但前提是必须保证以上方面在规范制度的合理约束内进行,否则会使检查与监督工作偏离正轨,造成强化工作效果不明显。
4、注重人才的引进和行为管理
人才是行业发展的灵魂,要想提高监理工作的效果,就必须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建设一支具有真正实力的专业管理团队。监理企业要划拨专门的人才培养和引进资金,并做到知人善用;在引进人才的同时,也要防止人才的流失,要积极创造优良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的待遇,并创造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使监理团队对于人员有更大的吸引力;对于人员的监理行为和操作要进行科学的监管,并进行必要的改进。
5、完善物质资料和设备的监管程序
水利工程建设中施工设备保持良好的性能是保证施工进度的关键,对于施工设备的管理要科学合理,设备的使用要严格参照操作标准进行,还要定期做好保养和维修工作,尽量降低设备的损耗和维修次数;对于施工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也要加大管理力度,对于物料的挑选,进场,保存,使用等步骤要进行全程把控,并定期进行质量检验,防止不合格材料流入施工现场。
结语:水库防渗加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可变因素较多,施工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投资及进度。因此,这就需要监理人员具有认真的工作态度、良好的专业水平和临场的处理能力。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种主要工程建筑行业,其发展前景非常光明,对于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要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建设就要依靠先进的技术。这个工程对技术的要求很高,每一项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顺利竣工都必须在良好的技术保证下才能实现,所以在对工程进行管理时存在很大的技术难度。因此我们做详细的分析,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的管理工作进行探讨,我们从国内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和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对所存在的问题分析研究、针对问题提出相关建设性意义或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探讨,力求为国家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和管理行业提供帮助。
1、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及管理作用和地位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及管理是将水能转换为电能的综合工程设施生效的平台。一般包括由挡水、泄水建筑物形成的水库和水电站引水系统、发电厂房、机电设备等。水库的高水位水经引水系统流入厂房推动水轮发电机组发出电能,再经升压变压器、开关站和输电线路输入电网。
1.1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的作用和地位
水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它的利用是社会进步到现阶段的产物,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实施中,技术是它的根本,只有技术作保障才能在艰巨的重大工程中完成工程建筑的施工,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将直接关联作用到水电水利的效益和产生的影响,它并不只是简单的一个工程而已,它是构成整个水电水利工程的一个重要要素。
只有将技术含量高与社会相紧密联系的技术用到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中,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1.2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管理的作用和地位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在施工过程中若仅有技术和资金等硬件,而没有管理的软件,则它将会成为一盘散沙,没有目的没有纪律没有指挥的工程将会是没有灵魂的走肉,并不会发展成为任何的大项目并运用于人类,只有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中把管理运用好,管理好了各种设施及整个建筑工程的实施,才能使建筑工程的每块发挥作用,从而使整个建筑工程达到质的提升。
所以综上所述,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中技术和管理都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只有把管理和技术同时运用好,才能使工程发挥作用。
2、建立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的管理和技术相糅合
2.1 技术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存在工程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施工技术复杂,质量要求高,工期限制紧 ,以及工作环境艰苦、不安全因素相对较多等特点,技术管理是对水电厂生产中的一切技术活动进行科学的管理和严密的组织,使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效益的保障是安全,安全的核心是管理,管理的结果是效益。运行管理单位,实行企业管理,一是内部生产经营管理粗放,缺乏激励机制,二是传统就业制度过于包容,致使企业人员文化程度低、技术素质差,大部分职工末受正规培训,缺乏应有的知识。
加强技术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应做到以下几点:
2.1.1建立健全技术组织管理制度。
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技术经验交流,工作总结,技术革新及合理化建议等活动。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活动成果进行分析、归类并进行技术攻关。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加强技术管理对设备的运行状况、检修及事故或故障等进行统计分析,有利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减少设备损坏率,起到增收节支的作用。技术档案应由专业人员负责管理,确保其资料的完整性、系统性、准确性,应认真收集和整理归类有关文书数据、图表,机组的原始数据资料(设计、施工、安装、调试、试运行记录、设计文件图纸资料、运行、检修、试验、检验记录等)。
特别注意收集散落在各工作面、车间、班组的数据,并将其分类汇编归档,同时还应建立健全文档查阅制度。
2.1.2加强运行管理,完善管理制度。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程,结合实际,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岗位责任制》、《生产事故调查实施细则》、《生产管理办法》、《电厂及变电站通讯中断事故处理办法》、《反事故措施计划》、《工作票、操作票签发制度和工作许可制度》等以适应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在运行中严格执行“两票”“、三制”(操作票,工作票,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和设备缺陷管理制),做好设备运行记录,改正不良的习惯操作行为。同时还应建立运行分析制度,即对运行中通过仪表指示、运行纪录、设备巡检和操作等反映的各种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及时找出产生各种问题和现象的原因、规律,并采取相应措施及对策。
2.1.3 提高维护检修管理,加强技术监督。在“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前提下,结合本厂实际进行挖潜,技术更新,技术改造工作。逐步把恢复设备性能转变到改进设备性能上来,延长检修周期,缩短检修工期,保证设备的检修质量。要努力学习新技术,掌握新工艺,熟悉新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及使用方法;改革传统的检修方法和步骤,充分利用网络计划技术,制定检修网络图,使检修质量提高,工期缩短,耗材降低,工力减少。运用各种科学试验方法进行技术监督,对各种设备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验和检测,了解掌握设备的技术状况及在运用中的变化规律,保证设备有良好的技术状况。加强仪表监督、绝缘监督、金属监督和技术监督。技术监督还是一个薄弱环节,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2.2 强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生产和经济运行考核制度。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中经济考核由于其生产过程复杂、业主及管理方式的不同,目前还没有比较有效和公认合理的标准。国家电力公司时期曾推出过水能利用提高率指标,并纳入到达标创一流标准的评定,但因该法对水量和综合出力系数的计算存在较大误差或不确定性,其程序的计算结果难于取得管理方和相关部门的认可,结果没能切实推行。
从维护水电厂正常生产秩序的要求出发,水电厂生产运行指标应能充分体现各项工作的成效,反映设备管理维护和水能利用的水平,至于具体工种、岗位的工作成效应作为发电厂对各部门和员工的考核指标,它们综合起来反映发电厂宏观的生产和经济运行管理水平。
3、对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和管理之间存在的问题的建议
综上所述的问题,我们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之后,从两者的协调性、管理机制考虑,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并以此解决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及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3.1加强施工技术与管理的协调性
为增加企业收益,施工技术与管理之间的协调是非常重要的。施工技术在运用时,相关人员应该主动接受上级部门的管理与监督,并积极与管理人员沟通。就当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施工技术与管理的协调性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主要因为人员之间配合不到位。另一方面原因是人际交往的复杂性。因此,企业如果想做到利益最大化,就必须明确施工技术各个环节的管理要求,并明确责任人,从上向下的协调好各个方面。因此增强施工技术与管理之间的协调性是十分必要的。
3.2完善相关管理机制
目前我国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管理方面上的机制还不够完善,甚至存在现行法律法规没有涉及到的问题,因此完善相关机制是解决当前问题的最有效的途径。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健全技术组织管理制度、加强运行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维护检修管理、加强技术监督、强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生产和经济运行考核制度措施解决问题。
4、结语
尽管目前在这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但是我坚信,只要我们水利战线上从业人员的不断努力,加之国家的重视以及目前水利行业发展的良好势头,我们有理由相信,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和管理会有长足的发展。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社会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依赖也在不断度提升、不断演进。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本身具有规模大、投入资金多、工程意义大等特点,就对工程施工管理提出了特别高的要求。由技术进步加快了各类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实施进度,同时也呼唤更为合理高效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方式,适应行业发展水平。笔者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事业多年,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也有着一些深入的反思。以下本文将笔者近些年来在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的相关经验进行一下梳理,并做一些粗浅的探讨,与同行人士共享。
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概述
(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的含义
将水能转换为电能的综合工程建设必须仰赖一定的管理系统组织好人力、物力及资源的调配,安排好工程实践的周期,才能实现项目的和谐高效运转。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管理从阶段性上划分包括整合各方资源编制详尽的进度计划,然后将工程划分成合理的阶段,分阶段设定具体进度目标,进而构建一个依托进度控制实践控制的施工进度管理控制系统等不同的管理过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的具体内容一般包括工程的招投标、人员的调配、挡水及泄水建筑物形成的水库和水电站引水系统、发电厂房、机电设备调配、工程的资金流、各类耗材等[1]。
(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的目的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旨在将工程中涉及的技术和资金等硬件进行有效整合,通过有目的、有纪律、有指挥的工程安排调配,实现其高效的运转,从而为服务社会整体进步做出贡献。通过运用各种有效的管理手段,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才能协调好各种设施的运作,安排好工程周期的实践,部署好各项工作任务的展开,真正发挥管理和技术上的共同优势,实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方面的双赢[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还致力于通过细分施工的不同阶段,控制好不同的节点,计量避免窝工 、延误工期等有损项目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现象出现,为项目增值。
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需抓住的关键点
(一)管理需要与技术相糅合实现效益最大化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往往对施工的技术质量指标要求严格,同时施工工作环境也往往很恶劣,人员安全难于保障,因此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管理必须对工期进行严格限制。目前技术的进步使得很多难以解决的难题得以解决,很多工程的施工及效率如果借助新的技术可以实现质的飞跃。因此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一定要关注各项最新的技术革新,多关注行业发展、科研新局势,不断用技术的力量辅助管理的高效运转,通过技术的提升来带动管理整体效果的提升。借助科学的管理和严密的组织揉和技术上的优势,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才能迈向新的高度。
(二)以组织管理与运行管理提升管理整体控制力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从宏观角度控制好整个工程的实施实效是十分关键的,因此必须提升管理中对整体的控制力。笔者认为,需要从组织管理与运行管理双向完善来达到这一目标。从组织管理的角度,需要落实厂站、车间、班组三级技术管理工作网,将人员、物资及资本的运转纳入统一整体中看待。从运行管理的视角,需要将制度落实到技术信息的收集、事故及故障分析、整理、反馈各个环节,近可能地实现对整体工程施工各个环节的事前预控,以此辅助管理体系高效运转。统筹好组织管理及运行管理涉及到的资源、技术及设备,不断吸收已有经验,从基层实践开始控制好工程的整体实效。
(三)强化施工过程里的的生产和经济运行考核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涉及多环节、多部门、周期长、跨单位的项目,如何在整体上保障项目的实施效率成为一个难点。此外,在各个不同工序之间的衔接、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意见平衡方面,水利水电工程的生产与经营也面临着诸多的难点。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需要强化施工过程里的的生产和经济运行考核,以此敦促和提升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实施的整体效率。制定灵活的绩效考核体系,以能充分体现各项工作成效的指标考核综合评定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宏观的生产和经济运行管理水平。经常针对工程的实施开展不同环节和侧重点的开展调查分析,及时发现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漏洞,及时调整管理策略,实现工程整体效率的提高。
三、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需要避免的误区
(一)避免重视局部环节忽略整体工程实效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是一个综合的系统过程,需要在管理的过程中统筹整体的发展需求,进而从宏观角度考虑到各方利益制定及采取既符合社会效益有能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管理方式与方法。有鉴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普遍规模庞大,建设周期绵长,涉及的施工技术及阶段性十分复杂,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管理实践也大多采取的是分段式的,责任到不同个体的分散管理模式。这种分散的责任到不同个体的管理模式容易使得每个阶段的管理者被眼前的事故、环境、周边形态蒙蔽,在采取管理策略时只考虑局部环节的效益而忽视工程整体的效益实现。笔者认为,这类情况是需要客服与避免的。
(二)避免因循死教条规制不懂变通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的关键点在于综合平衡好工程的各个节点以及不同工种之间的任务衔接及配合,控制好工期进度。经过许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本身有一套经过前人总结经验留下来的已有实践模式,为现实中的各个不同项目实施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范本。然而,由于时代在不停的变迁,水利水电工程的技术革新层出不穷,同时各个不同地域的水利水电工程也具备不同的实践基础环境,因此盲目的套用那套已有的管理经验虽然可以节省重新设计管理制度的时间,但是对具体项目来说却未必是最适合的管理模式。笔者认为,当代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需要避免因循死教条规制不懂变通的模式,要不断的结合时代特点探索新的管理方向。
(三)避免混淆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本身是服务社会整体发展需求的重大项目,其需要满足的是集体利益的最大化。然而,实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却往往是本着从工程建设主体的角度出发,保障工程建设主体利益最大化的目的而实施的。这个过程里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冲突。落实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实践的具体工作细节中,可能发展成为管理者实践的障碍。笔者认为,服从集体利益大于个体利益的原则是必须的,水电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需要避免混淆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应以更为高的姿态、更为长远的目光,对待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
良好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其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的双赢。只有高效科学的管理技术辅助工程实施,才能最大限度的达到工程的预期目标。当前,随着各项管理理论的不断完善以及相关管理技术的不断提升,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正逐步的趋于科学化与合理化[3]。本文以笔者浅陋的经验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需抓住的关键点以及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需避免的误区,以此供同行参考。希望同行业的理论研究人士及管理实践人士能够携手在未来不断钻研及总结经验,共同推进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走向更为合理高效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V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1-0191-01
前言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种主要工程建筑行业,其发展前景非常光明,对于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要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建设就要依靠先进的技术。这个工程对技术的要求很高,每一项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顺利竣工都必须在良好的技术保证下才能实现,所以在对工程进行管理时存在很大的技术难度。因此我们做详细的分析,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的管理工作进行探讨,我们从国内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和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对所存在的问题分析研究、针对问题提出相关建设性意义或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探讨,力求为国家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和管理行业提供帮助。
1、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和管理现状及问题探讨
如果想全面而客观地了解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的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对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这一行业本身的了解是必须的,然后再根据所做的对其施工技术和管的调查进行分析。因此本节就施工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1.1施工技术方面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是对技术要求非常高的,其技术主要包括预应力锚固技术、施工导流技术、土坝防渗加固技术、外加剂的使用技术、坝体填筑技术等技术方面。每一项技术都必须是科学有用的,并对相关人员要求很高。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是工程建筑质量好坏的重要保证。但是,我们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我国目前的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还有些落后,很多时候无法满足工程建筑的要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施工技术的落后成为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与此同时,我们在进行深层分析和讨论之后还发现,施工技术反面还有另一些问题,如施工技术的运用不灵活、与之相关的创新技术应用的不够及时、对传统技术依赖性较强等。另外,作为国家基础工程建筑行业,其发展关乎国家的基础建设,这些问题都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其进一步的发展。所以重视施工技术并发现其问题是比较重要的,这对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今后的发展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1.2管理方面
正如上文所说的,在现代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人们越来越重视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和管理两者之间的联系。如果仅有先进的施工技术,而缺乏合理有效的管控机制,那施工技术的先进性就难以体现出来。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施工技术作为主要对象,那管理又失去意义。我们根据调查分析发现,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管理是比较混乱的。在管理中的问题主要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机制两个方面,这些问题都是制约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管理的因素。
2、对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和管理之间联系的探讨
现在的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单纯的考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影响工程建筑的质量和效益。我们需要明确每个技术环节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措施,这样既保证了施工技术起到最大作用,也可以使各环节之间更好的衔接,还能形成有效合理的管理机制。
2.1预应力锚固技术的管理
预应力锚固技术是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在保证预应力延伸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而做好对该项技术的管理,会直接提升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效益,也能有效地减少在预应力延伸方面问题的出现。另外,做好预应力锚固技术的管理工作,也能保证建筑物的质量。
2.2施工导流技术的管理
施工导流是一项工程建设的重要的防护工程,因此也决定了施工导流技术在众多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技术中的地位,因为能否运用好该技术直接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进度和安全。对施工导流技术进行合理的管理,可以使工程建筑的成本降到最低,并且保证工程建筑的进度和安全,这对追求利益最大化也是很有帮助的。
2.3土坝防渗加固技术的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必然会与水有关系,因此在施工中土坝防渗加固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这项技术可以处理坝体的渗透或变形,避免渗漏现象,从而保证整个坝体的安全。加强对土坝防渗加固技术的管理,可以使该项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整体中最大化地发挥作用。另一方面,配合施工导流技术的管理,最大限度的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安全。
2.4外加剂使用技术的管理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离不开相应外加剂的使用,因此外加剂的使用技术也就应运而生。其主要包括处理外表、修补、改善色泽、增强强度、抵抗变形等方面,换句话说就是用科学手段对工程建设本身的完善。对外加剂使用技术的管理可以使各种外加剂的使用合理化、科学化,从而达到最佳的性能。同时还能有效杜绝使用外加剂时的浪费等现象。
2.5坝体填筑技术的管理
首先,各级政府的科学决策离不开高水平的咨询服务,特别在国家机关行政体制改革之后,原有的一些职能部门被相继裁撤,封闭的决策体系势必向更开放的方向转变,给民间咨询业的崛起创造了条件。当今社会现象的综合化特征使得政府在任何一个领域的决策都有可能对全局产生无法估量的影响,都必须慎之又慎。现代经济活动的特点需要外部咨询,咨询业为政府的决策科学化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证。
其次,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要求跨行业、跨学科的协同研究,一批新兴学科(如控制论、系统论)的产生,对经济发展战略、发展目标的选择、经济政策的决策方式、企业的组织管理和经营方式等,产生了重大影响,从而使一些重大的经济课题和建设项目所涉及的科学建设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变得错综复杂。这样就需要跨学科、跨行业的学者专家协同作战,共同攻关。西部的企业发展,特别是特色经济的发展需要大学的积极参与。
国家《关于加快发展信息咨询业的规划思路》中明确指出:“抓好骨干信息、咨询业的建设,要以现有的大型信息、咨询机构为基础,通过内引外联、兼并等手段,创建一批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特别要培育“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权威性综合或专业信息、咨询业发展的龙头”。现代工程技术咨询,从只重视土木建筑方面的专业咨询发展到工程资金筹措,经济分析,偿还期限,原材料、设备、能源的供应,生产的工艺、流程,经营管理方式,市场预测等方面;从微观领域向宏观领域延伸。这一切为我们建立有综合咨询能力的企业集团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二、随着西部大开发力度的加大,必将为工程技术咨询业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
目前,国内的经济增长势头日趋强劲,发展前景日趋向好。政府、企业的咨询需求,将形成一种有效的咨询市场。如果高校特别是西部高校抓住这个良好的历史机遇,无论对于国家的西部开发,还是地方的经济建设,乃至学校的跨越式发展都将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现代化的工程技术咨询企业的业务范围主要涉及:(1)各种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各类工业、农业、林业及城建、环保、公益项目及高新技术项目的咨询服务,包括投资机会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社会评价、概算评审等前期咨询业务;(2)各类项目实施阶段的工程设计、选址、设备采购、环境评价、工程招标、合同谈判、施工监理、人员培训、竣工验收以及后评价等项目全过程或单项业务的咨询服务;(3)国民经济建设中有关工程建设、产业结构、行业发展、产品开发前景及建设布局等方面的专题研究;(4)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咨询;(5)开展与投资建设、企业经营有关的市场调查、政策咨询、投资顾问、财务策划、企业诊断与管理咨询、技术改造咨询、信息服务及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开发等;(6)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承揽国外各类工程项目;为国内客户海外投资提供咨询服务或;为国外客户到国内投资提供信息咨询;为中外企业进行投资合作、技术设备引进牵线搭桥。专业涉及:建筑工程(民用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交通工程(公路、铁路、市政工程、高架、桥梁、地铁、机场场道、隧道工程);水利工程(给水、排水、港口、水利);资源工程(有色、冶金、地质、矿业);能源工程(电力、热力、燃力);材料工程(建材、化工);信息工程(网络、电信、广播);生态工程(农业、林业、生物、制药);环境工程(水土保持、城市污染)等。涉及如此之宽的学科领域,非现代化的综合大学不可为。
西气东送、西电东送、西北欧亚大陆桥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泛亚铁路网建设等都需要现代化的工程技术咨询业的积极参与。高校都应该积极发挥作用,西部大学应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力争在建设中求发展壮大。工程技术咨询企业(集团)的组建,就是在这种新形势下的战略出击。我们不能大量的等待或依靠外来力量来搞建设,西部市场必须成为西部大学迅速发展的立足点。通过科学、有效的咨询服务,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地方发展发挥促进作用,为项目建设优化技术方案,为银行贷款减少预期风险,为企业改造提出诊断建议,为工程实施强化规范管理。面对即将推开的大开发时代,如果我们依然漠视,依然裹足不前,不但有负于各级政府的厚望,且同时学校也将错失历史伸出的机遇之手。
三、大学工程技术咨询企业(集团)的建立是大学自身建设的需要
我们的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高校对社会的贡献不仅仅是人才的贡献,知识的贡献,更应该是科技的贡献和产业的贡献。高校科技产业由小型化、分散化逐步走向集团化、规模化,由高校自主创办逐步走向与社会联办,由单一经营逐步走向多品经营,由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在目前1500多家高校科技企业中,脱颖而出了北大方正、清华同方、东大阿尔派等一批名牌高科技企业。由于咨询业起步晚,加上认识上的不足,高校科技产业的另一条腿――咨询业却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没有使之得到应有的培育。与高科技企业相比,同是知识密集型企业的咨询业投入少、市场面广、风险小,是科技服务社会的最便捷、最大众的方式。一批高校工程咨询企业虽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高校的咨询业总体上是布局散乱、实力弱小、专业服务面窄。高校工程技术咨询企业(集团)应该以学校的优势学科为依托,充分利用学校的无形资产和现有资源,抓住机遇,迅速成长。
工程技术咨询将成为广大教师、科技人员参与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模式,是知识与经济相结合的纽带。对于学校自身的建设而言,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可以大大加速科研成果的生产力转换过程。科研项目的立项、进行、评估和生产力的转化都需要与市场紧密结合,以往的大量科研纯属关门学问,既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的科研成果甚至成为无效劳动。通过专业化的咨询服务,可以使之得到根本性的改观,可以使科研与市场紧密结合,大大加强科研的针对性,又可以将以往部分成果直接用于项目的实施,从而提高教学、科研的有效性。现代科技发展为咨询业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预测技术、专家系统等等,提供了方法论基础,而高校在这方面的优势是无可比拟的。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资料和劳动对象,它是自然综合体,也是人类生产劳动的产物。它既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是“财富之母”。
我国国土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而且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这为中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中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而且各类土地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特别是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如何将现有的土地资源合理高效利用,如何将土地工程研究体系化、规范化,这是摆在土地工程从业者面前的紧迫课题。
应运而生,开展土地工程
科技创新成果卓著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实施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结合当前陕西省建设占用耕地指标趋紧现状,为充分发挥规模骨干型土地工程建设企业在土地整治领域内的巨大作用和优势,确保土地整治与现代农业无缝对接,真正意义上不断加强土地工程建设,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在原“陕西省地产开发服务总公司”基础上,改制组建了省政府直属公益性企业“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陕西地建”。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注册资本金5亿元,内设6个部门,下设 4个分公司、5个子公司和2个控股公司。主要承担省内国土资源综合开发项目的投融资及建设、异地占补平衡造地、大中型土地开发整治项目建设、土地一级市场和建设用地开发、土地勘测规划和土地工程科学研究等相关业务。
陕西地建是国土资源部和陕西省确定的土地工程科技创新研究基地之一,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土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土资源部第一批国土资源高层次创新型科技团队、领军人才和杰出青年科技人才,陕西省院士专家工作站5大科研平台,是陕西土地工程行业高层次人才聚集地。截至2013年8月,陕西地建拥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75人(博士20人);土地工程中、高级职称以上人员50人;享有政府特殊津贴、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重点领域领军人才、陕西“三五”(第一层次)人才称号1人,外聘技术专家30人,引进院士专家5人,入选国土资源部第一批国土资源高层次领军人才1人,创新团队1个,杰出青年1人。
这支极富科学精神和国土使命感的攻坚团队自成立以来,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科技项目,解决了一批重大土地工程技术难题,成果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7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发明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1项,出版专著5部。
他们的创新成就不胜枚举,其中最为耀眼的,则是砒砂岩和沙土混合复配成土的技术创新项目。
2008年10月,总书记在毛乌素沙漠的大纪汗村视察后,要求陕西省相关部门帮助当地农民向现代农业发展。
按照胡总书记嘱托,省国土资源厅立即安排部署,由陕西省地产开发服务总公司负责实施。然而在这片只有沙子和砒砂岩的土地上,拉运黄土成本每亩高达7000多元,造什么样的地,怎么造地?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全部被调动起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西安理工大学也积极加入合作研究,探寻出路。用沙和砒砂岩能不能造地?一项前无古人的研究试验开始了。
砒砂岩,在陕西榆林被当地人称为“红胶泥”,它一旦就风化,一遇风就起尘,一遇雨水就松散,随水大量流失,被称为“环境癌症”;而沙结构松散、漏水漏肥,不能形成土壤的团粒结构,它们也是导致土地资源生态退化的“罪魁祸首”。
两者能不能结合起来,变两“废”为一“宝”,陕西省地产开发服务总公司总经理韩霁昌研究员陷入思索。在这一灵感的启示下,他安排富平实验基地,不惜代价从榆林拉回砒砂岩和沙进行配比研究。于是,实验室忙起来了,田间实验组忙起来了,各种分析、模拟数据开始产生……
经过研究发现,砒砂岩是岩石,也是成土母质,它含粉粒(0.25mm以下)特别多,粉粒是形成土壤的最基本元素,这种粉粒形成团粒结构最快,板结性很强,板结可以保水不渗水。砒砂岩和沙一个保水一个漏水、一个板结一个透气,刚好形成互补。通过实验室试验发现:两者混合,随着砒砂岩混合比例的增加,土壤沙粒含量降低,粉粒和粘粒含量增加,土壤质地由沙土向沙壤转化;随着混合土壤中砒砂岩比例的增高,混合土壤的有效水含量开始提升,混合土壤的持水性能逐渐增强;混合直径2cm~4cm的砒砂岩岩块最有利于水分吸收和保持且有利于沙地保肥。
根据砒砂岩与沙成土组合方案的室内相关研究结果,经过三年反复试种观察,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选取沙土比例、灌溉水量、种植作物种类以及农艺处理等4个专题试验因素,研究人员在富平实验基地14块试验田中进行不同配比,试验在各种水旱条件下它们胶结作用和结构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从2009年3月开始,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5种比例混合的砒砂岩与沙为培养介质,种植了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的土豆、玉米、大豆等多种作物,并进行了详细的数据记录分析。研究人员通过砒砂岩与沙不同混合比例的多项指标对比研究,分析比较砒砂岩与沙在不同混合比例的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特征,发现二者按照1:2 ~1:5的比例合理配置后,形成松散透气、结构适宜的胶结土层,对作物生长最有利,而且随着作物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剖面中粉粒和粘粒及土层有向下运移的趋势。土壤有机质含量呈现出随着种植作物季数的增多而增加的趋势。砒砂岩与沙的复合土壤具有较好的保水、保肥性能。利用不同比例砒砂岩与沙成土的复合土壤种植作物具有广泛性和适宜性。
把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就能造出耕地?这对祖祖辈辈生活在毛乌素沙漠的农民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原本就无法耕种的沙丘,再把有害的砒砂岩倒在里面,这是胡来!村民怀疑过,疑惑过,误解过,还极力反对过,村民甚至还跑一千多里路,到省国土资源厅告状,要求立即停工。
顶着村民不理解的压力,公司施工人员一边耐心解释,一边用研发事实证明科学的权威性—经过榆林市大地种业公司和中稷农业公司集约化经营后,首次种植的土豆亩均产量达到3000公斤以上,比该村耕地种植的土豆产量翻了一番。
良田终于造出来了,当初的质疑声变成了阵阵赞誉。
随着这项国际领先成果的推广应用,榆林毛乌素沙漠腹地,大片沙荒地变成良田的梦想成为现实。
2011年9月4日,历时三年完成的科研项目—毛乌素沙地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核心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
由国际地理联合会副主席、中科院院士刘昌明研究员任组长,水利部原副部长索丽生教授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九林研究员为副组长的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成果丰富,理论充分,技术先进,具有原创性和重要的推广价值,达到了同类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
刘昌明院士手捧着在项目区亲手刨出的果实硕大的土豆激动万分,表示了对该项技术成果的认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权教授饶有兴趣地的把几块鸡蛋大砒砂岩装进随身携带的样品袋里,准备带回去进一步研究;索丽生教授和孙九林院士则对项目区的水资源给予更大的关注,详细询问机井的深度、水量以及当地的蒸况。经过实地走访调查,专家们见证了当地村民对利用砒砂岩与沙成土技术造地给他们带来实惠的感激之情。
专家讨论时,为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研究确立了今后发展的方向,达成了一项共识:这项研究成果对荒漠化非常严重的中国北部,尤其是到处都是砒砂岩和沙的毛乌素沙地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更加深入地研究下去!
2012年10月,“毛乌素沙地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核心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被评为2012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应时而谋,推动土地工程学科
发展目光超前
在多个土地工程项目的建设实施过程中,陕西地建人以他们顽强的攻坚能力,赢得了一场又一场胜利。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支队伍不仅注重实战,在学科理论体系建设中更有一番创见。
在土地工程学科建设方面,以韩霁昌研究员为学科带头人的科研团队,首次提出并推动将土地工程作为应用性一级学科建设的实践,获得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认可,并出版发行了《土地工程概论》,对土地工程学科体系构建、学科基础、研究方法、工程设计方法与原则等进行了系统阐述,为解决土地工程建设技术难题和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2013年7月30日召开的全国土地整治复垦开发科技创新成果交流与现场推进会期间,韩霁昌研究员作了题为《土地工程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学术报告,深入地阐述了他牵头建设土地工程学科的初衷:
“土地工程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解决土地利用问题,把未利用土地变为可利用土地或把已利用土地进行高效利用,能动协调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过程。土地工程学科作为土地工程的学科支撑,是一门新兴的、交叉性的综合学科,是运用系统的学科原理和技术体系彻底解决土地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的应用性学科。
土地工程学科的提出是土地工程行业发展的必然,顺应了社会、经济和时展的潮流,土地工程的实施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建立完善的学科体系可以从基础上解决土地工程无学科理论支撑的问题,全面促进土地工程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土地资源的高效、持续、科学利用。”
这一想法,显然是韩霁昌研究员脑海中经过千百遍深思熟虑的思维成果,他的脑海中,已经勾划出清晰的学科脉络:“土地工程学科体系的构建必须遵循其内在逻辑关系,以土地资源为研究基础、以土地整治工程为技术载体、以土地利用与保护为管理手段,涵盖整个土地工程的理论、技术、建设与管理。学科应该参照水利工程学科按工科一级学科建设,同时建立土地信息与土地资源、土地整治工程、土地利用与保护三个二级学科。”
而业内的呼声,亦使他对于学科的构建充满信心:“保障发展、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是土地工程科学研究的主要目标。可喜的是,目前研究土地工程、建立健全土地工程学科的重要性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关注,随着全国土地工程项目的全面建设,土地工程技术逐步成熟,土地工程学成为一级学科将指日可待。”
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司长姜建军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姜建军司长在讲话中强调一要加强土地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国土资源监管水平。二要加强成果实用性,积极创造成果实际应用的条件。科研要充分听取应用部门的意见,特别是基层一线的意见,切实提出实践需要的成果;以先进性带动实用性,不以牺牲实用性追求先进性。三要加强土地工程学科建设,努力构建土地工程学科体系。目前,我国现行的“学科分类与代码”中,还没有“土地工程学”学科的位置。我国“硕士、博士生专业目录及名称代码”中,仅在一级学科公共管理之下设“土地资源管理”二级学科。土地工程学科作为重要学科的突出地位并没有得到体现,土地工程学科在我国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与社会经济的需求极不适应。陕西地建作为省级单位,富有战略眼光和进取精神,建设了高水平的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充分体现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希望大家能认真考察、好好学习,根据自身特点,建设各具特色的土地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推动土地科技创新与土地学科建设。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厅长王卫华指出:“土地工程学科研究起步晚,起点低,但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他分别从当前市场需求、国土资源管理和土地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深入总结了当前环境下,对于土地工程学科理论体系建设的迫切需求:首先,建设土地工程学科不仅能为土地政策落实提供科学的应用工程指导,更是为土地资源综合性开发提供系统学科依据,让每年投资数千亿元的土地整治市场有章可循,有科学的学科体系支撑;其次,只有把握了土地工程的内在变化规律,才能保障土地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而土地管理工作中所有的这些技术方法和保障措施,都需要有土地工程学科作为基础,统领各项土地管理工作科学、规范的进行;再次,近年来,土地管理的学科建设也有了一定的进展,但面对目前土地管理中的大量工程技术、工程管理等问题却无法覆盖,工科类技术支撑不够。因此,亟需建立土地工程一级学科,建立国土资源行业的工程技术队伍培养体系,传承国土资源文化,加强土地工程领域研究,保证土地政策落实,支撑行业科学、稳步发展。
此次会议准备期间,7月26日至29日,中国工程院石玉林、山仑、茆智、王浩、南志标等5位院士围绕土地工程学科建设及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土地科技创新等问题到集团进行参观和指导。会议期间,陕西省副省长庄长兴到驻地看望了与会的两院院士,并就土地工程学科建设等有关问题与院士们进行了交流,指出了加快建设这一新学科对国土资源工作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建立土地工程学科得到了与会专家们的一致支持:
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孙鸿烈表示,“我国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地工程作为有效缓解水土流失的主要手段和方法,正有力解决这一问题。今天,能够看到土地工程学科不断发展壮大,成果不断推陈出新,我感到很高兴,衷心支持土地工程学科建立,希望共同推动土地工程事业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九林说:“霁昌研究员撰写的《土地工程概论》一书已经出版,我们很支持这个事情。建设完成土地工程学科还有很多的路要走,要靠我们在座各位进行努力,希望尽快发展,用于土地复垦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