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叙事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开展生命教育的现实背景
1.1当代教育的本质要求。教育本就是面对生命、提升生命的事业。教育的本质是培养真正的人,教育在本质上是生命的,生命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现代教育应该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其内在潜力,淋漓尽致地发挥其个性,不断提升其价值与地位,最终形成敢于尝试、敢于拼搏、敢于创新的活生生的个体。
1.2青少年自身发展变化的迫切需要。一个真实的生命体,都是成长在具体的情景中。不管是面对外来的威胁,还是偶然的际遇,生命总是倾向于借助外界来实现自我的更新和提高。只有通过外界环境的支持和积极介入,学生的生命才会获得鲜活的成长,不可或缺的途径就是要依托于生命教育。
近年来,部分青少年面对学习、生活及情感等方面的压力,由于自身欠缺经验和抵御挫折的能力,便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国内生命教育的较为滞后,导致部分青少年对生命价值的漠视,由此产生的青少年自残,杀害他人的极端案例也与日俱增。我校也曾发生过高二学生与教师稍有冲突就跳楼、学生在校外打架打死人和被打死的事件。因此,需要积极引导学生科学理解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生命现象和生命的意义
1.3当前社会环境问题的客观要求。当前,人类面临着严重的全球性资源和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荒漠化、森林破坏等。这些环境污染及生态恶化问题已对人类的生存空间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各类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直接关系着个体的生命健康。我们邯郸峰峰有诸多重工业,污染严重,又是滏阳河的源头,水量水质的变化学生是有目共睹的。为树立学生的防灾抗灾意识,增强学生在自然灾害面前的生存能力和技能,利用各学科优势开展科学、正确的生命教育是必要的。
2.1符合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与学科特色相适应。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新课程标准摈弃了传统教学中只重知识的目标,设计了三维目标,确定把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强调:“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这实质就是关注人类的生存和个体的生命。
2.2高中地理的学科内容为生命教育提供丰富的素材。地理学科各部分内容和模块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的思想和素材,以人地关系为主轴,探讨了影响人类生存及生活的环境,探讨了各种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是一个良好的生命教育载体。例如:在宇宙之中只有地球是唯一的一颗繁衍出生命的星球吗?是什么原因使得地球如此幸运。通过学习研究认识到,地球的确是一颗非同寻常的星球,而它所环绕的太阳也是一颗很好的恒星。两个特殊的天体再加上特殊的日地关系,才使得生命的萌生和发展得以进行。只要教师精心处理,各章节内容可为生命教育的素材比比皆是。
3在高中地理教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途径
地理教师应当承担起使命,在教学中自觉融入生命教育,培养活生生的富有激情的生命体。
3.1科学确定教学目标。要形成完整的地理课堂教学生命教育目标体系。生命教育从生命现象到生存能力到生命价值,无一不涉及。我们应该将这些生命教育的内容与地理教学的具体内容分门别类,逐点研究。只要符合生命教育思想的,在教学目标设计时都应该加以考虑。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和人口与环境两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对生命现象的描述可谓浓墨重笔。地球生命的诞生、生物的进化、人口的自身生产、人口的再生产类型、人们的生育观念……详细地刻画了生命现象。通过这些教学内容,我们要让学生明白生命的物质性,生老病死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对于活着的人来说,一定要珍重生命、善待生命。众多的地理问题蕴涵着生存能力的教育目标。在区域环境与人类活动教学环节,可以设置去沙漠旅游时,我们应携带哪些生活用品,注意哪些问题?请说明理由。对问题的解决进行评价,必将大大促进和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
一、“微探究”教学是“探究”教学理念落
地的务实选择“探究”古已有之,苏轼《寄周安孺茶》诗:“高人固多暇,探究亦颇熟。”1996年《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对探究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标准,甚至认为“学习科学的中心环节就是探究”。[1]新课改一度力荐探究学习。[2]严格意义上的探究学习虽然具有很高的教育教学价值,特别是对人的科研能力具有极强的培养与训练价值,但却由于其自身的复杂性和费时多而难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经常性地使用。微探究教学是在课堂教学中选择1-2个“小切口、精提炼、高质量”的探究任务展开学习活动以达成课堂教学效能的最大化或最优化。我们把“小切口、精提炼、高质量”的探究任务称作“微问题”,包括课前预设的微问题和课堂生成的微问题。进而,在理解学生基础、需要、动机的前提下,结合课标要求、技术手段、教师特长,对微问题探究活动进行有目的地规划,使得微问题的形式、内容和学习活动变得可操作、易实现、高效率,这就是“微问题设计”。与探究教学相比,微探究教学有诸多的更新或创新之处,试比较如下(见表1)。微问题设计是落实微探究理念的核心。微问题设计涉及的内容广博,本文主要从微问题价值评估和提高主体参与性两个维度加以探讨。
二、如何进行微问题的选择
价值是探究的源头,微问题的价值决定了微探究的方向、深度、广度,影响课堂的效度、学习的达成度,考察微问题的价值就是要保证微问题的质量,屏蔽掉没有价值或者价值不高的问题,所以选择有价值的微问题是展开微探究的前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没有主体参与的课堂就不可能形成生动活泼、有滋有味的课堂,也就没有了理性探究与生成、感性发散与升华。西方有一句名言:“TellmeandIforget,showmeandIremember,involvemeandIunderstand”(告诉我,然后我又忘记了;让我看,于是我记住了;我参与,最终我才明白其中的道理)。微问题的价值评估主要看四个方面。一看是否是学习重难点等关键所在。重点问题仔细梳理,难点问题要创新突破。实际上,受众对于不易理解的问题并不是完全不懂,多数是对其中某一个环节或某一个概念不明白。抓住这个关键环节或概念,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这个节点解决了,则整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比如,2009年带学生参加大市的研究性学习竞赛,有现场展示和答辩环节,课题是“大卖场区位分析——以龙江金润发超市为例”。学生研究发现的众多区位因素中包括“一公里范围内人口密度、人口消费水平”。三个评委对该研究性学习成果给予了高度赞扬,但他们都没有地理学科背景,对学生的分析结果提出了一点不确定性的质疑,学生们一时语塞。当时笔者判断,评委们是对地理学中“区位”这个概念不理解,他们以为“区位”就是“地理位置”,怎么能扯到“人口密度、消费水平”呢?在短暂的休息时间,笔者和同学们讨论并确定了微问题:“地理学中如何理解‘区位’”的设计方案。同学们很好地向评委阐释了“区位”的内涵和外延,评委们疑窦立消,我们也顺利地拿到大赛的一等奖。二看对课堂教学的建构价值。有些问题对全课的教学框架有独特的价值,这样的微问题就必须探究。比如,人教版教材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要因地制宜地确定发展方向,再根据区域内部的地域分异特点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首先要综合考虑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第一课时主要就是让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背景。很显然,本节课以“影响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有哪些”这个微问题,以旧带新,引入新课,效果就非常好。三看是否是思维发展中的关键节点。在课堂教学中会出现对话进行不下去的情况,这时候教师要善于发现影响学生逻辑推理顺利进行的“阻断性问题”是什么?是知识性缺漏、概念理解不深刻、还是思维速度没跟上?找准关键节点做微探究。比如,高中地理中有很多地理概念,其中许多地理概念从字面看非常接近或因果关系紧密,或者内涵、外延相似,很容易混淆以致无法准确应用。常见的有太阳辐射与太阳活动、晨昏线与日界线、印度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地质构造与地貌、地形与地势、城市的地域形态与空间结构、城市郊区化与郊区城市化、农业部门类型与农业地域类型、环境效益与生态效益、地物的辐射率与反射率。[3]探究清楚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相同与不同,阻断性问题迎刃而解,关键节点就打通了,对话才可以顺畅地进行下去。四看问题的挑战性。选择的问题过于简单,如知识性问题、程序性问题、基础计算问题,这些问题用于探究学生会失去兴趣,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教育心理学中有“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就是说问题设计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经过思考、实践、讨论、头脑风暴式的活动能够解决或部分解决的问题。有些教师“微问题”设计常徘徊于浅层状态,只满足于让学生容易认知的表层意,这样的课虽然偶尔也可能会上得热热闹闹,甚至给人以精彩的错觉,但实际上对教学缺乏应有的深度。当然,微探究教学也要“深而有度”。比如人教版必修1:“垂直方向上总是下面的气压值大”,对学生而言,理解这句话的是有一定挑战性的。hbbaha图1垂直方向空气柱示意图根据大气压强公式:P=ρgh,由图可知:Pa=ρa•g•(ha+hb)Pb=ρb•g•hb因为ρa>ρb,ha+hb>hb所以,Pa>Pb,即垂直方向上,下面的压强大。有些班级,尤其是文科班女生多,侧重于形象思维,还可以通过举例。1.你潜水时下潜1米和下潜5米,哪种情况下承受的压力更大?下潜100米会怎样?2.做(看)过叠罗汉的游戏吗?上面的人承压大还是下面的人承压大?通过这组问题可以很直观地解决垂直方向的压力比较问题。微问题还可以结合学生兴趣点、知识聚合点等角度进行选择。
三、如何进行微问题的设计
微问题设计之初要考虑学生主体参与的可能性、技术处理上让主体可以参与、实践中加以调控让主体切实参与。课堂教学不能变成卡拉OK式的自说自唱,不能一路设问下去,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在参与中思考、探索、争鸣、合作。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微问题设计要渐进式展开“解答距”是心理学名词,是1982年10月华东师范大学潘洁等教授在《心理科学通讯》上发表的《试论创造性思维理论中的几个问题》中提出来的概念。为了解决数学问题分类,潘洁教授提出“我们试以从问题的刺激情境到解决的过程称之为‘解答距’”,并且提出“根据解答距的长短把问题分成了四类:微解答距、短解答距、长解答距和新解答距”。[4]最初“解答距”应用于数学、物理等学科,收到了不错的课堂效果,成为教师手中设计问题的一把利器。“最近发展区”理论为“解答距”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此外,维果斯基还提出“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好的。它能激发和引导处于最近发展区中成熟阶段的一系列功能。”[5]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之前要了解学生情况,了解学生实际发展水平,并且要有所超前,以此来引导教学。教学走在学生的前面,既会不断完善学生的智力、情感、认知结构,也会不断地改变着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教育才真正具备意义,真正是有效的。提问的目的在于开拓学生的智能,设计提问当然以后两种类型多一点为好,但也不能脱离学生实际大搞高难度的题目,使之望“题”兴叹,视为畏途。[6]那么,如何合理调配四种级别的问题呢?以下两种设计可供借鉴。(1)台阶型提问像攀登阶梯一样,通过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一个个问题,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新天地。例如学习“气旋和反气旋”时,设计以下问题。(2)搭桥型提问当学生被难题“卡壳”时,教师应及时在已知和未知之间架设桥梁,使学生顺利到达目的地。如在学习“中国的海洋资源”时,教师出示题目(双选)在伏季休渔期间,浙江舟山群岛的渔民能够从事的渔业生产活动有()A.远洋捕捞B.海产品营销C.海水养殖D.海产品加工学生对于选择答案会没有把握,即使选出也讲不出原因,只是凭感觉。这时,教师要考虑提示:“渔业是第几产业?”,学生回答:“第一产业(农业)”。继而学生恍然大悟,原来从产业分类的角度分析,海产品营销是商业(第三产业),海产品加工是工业(第二产业)。至此,一个难以回答清晰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学生还学会了分类的思想。为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教师常常在新旧知识的交汇点上发问,这类提问“卡壳”之后,教师不应越俎代疱,自我解困,而应适度地提示思考的范围、对象,或提供旧知识,引起学生联想,打开贮存知识的宝库,让他们迅捷地以旧推新,顺利地完成回答。2.微问题设计中引入生活化元素。中学教育依然是以打牢学科知识的基础为主,过于抽象、高深的内容多数学生不易理解,也不会有多大兴趣,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鲜活元素,与时俱进的案例,不仅让课堂活泼也会让学生灵动起来。比如在学习“城市化”这一章,其中有“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的现象。结合南京和我校所在的河西片区设计问题。⑴南京有中高级住宅区吗?在哪里?⑵河西能否成为南京的中高级住宅区?为什么?⑶河西是否会出现高级住宅区?如果有,在哪里?为什么?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⑷城市是否一定会出现中高级住宅区?为什么?⑸北京、上海、南京中高级住宅区位置分布有何差异?为什么?房子、房价、投资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高中生也不可避免的会参与其中,运用所学知识原理,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理性思考和逻辑推理,有助于其成人化进程,也能提高其在家庭中朋友圈中的话语权,学生参与热情会更高,从而形成学地理、用地理、更爱地理的良性循环。3.微问题设计要重视内在逻辑高中地理要讲“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综合地理都要讲“理”。笔者在大量的听课活动当中感觉优秀地理教师各有特色,水平一般的教师都有共性,就是教师基本功不扎实。在问题预设和课堂对话中体现出对地理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发生过程理解不深,对知识原理之间的逻辑关系更是不甚了了。这样基本功不扎实的教师,无论学了多少设计问题的技巧也无济于事。形式新颖而没有内在逻辑只是花拳绣腿,课堂看似热闹实质没有内涵,学生没有发展,最终落得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优秀的地理教师在设计任何一个微问题时都会将问题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逻辑推理丝丝入扣。如学习“全球性大气环流”其逻辑如下:(1)宏观逻辑:(假设地球不公转,太阳永远直射赤道;也不自转;地表全是海洋,物理性质均一)热力环流基本原理——地球上的单圈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2)微观逻辑:a.近地面高低气压怎么判断:气流上升为低压,气流下降则为高压。b.风向如何判定:一看水平气压梯度力,高压指向低压并垂直于等压线;二看地转偏向力,南半球向左偏,北半球向右偏;三看摩擦力,近地面有摩擦力通常偏转一个锐角,高空无摩擦力最终偏转90度。c.气压带的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移动幅度约5-10度。4.微问题设计可借助人本资源人生存在宇宙中必然有着自然和社会斧凿的痕迹,因而人本身也是重要的地理课堂资源。比如在学习“外力作用”内容时,以人脸为例,打出一组图片,设计一组微问题。(1)读图比较此人青少年时期、中年时期、老年时期的面部皮肤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什么“外力作用”参与?(2)(打出某国际著名化妆品公司展示长期使用隔离霜与不怎么使用隔离霜人士的面部对比图)请你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原因。(3)从“外力作用”角度来看如何保护好你的这张脸。外力作用通常指外力(风、流水、冰川、生物等)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这些地表形态对于学生来说多数比较陌生、不太熟悉。教师运用比拟的方法,以“外力”对“人脸”的影响比作“外力”对“地表”的影响,达到认识感性、直观形象的效果。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原理分析身边的事物、环境和现象,既是生活中的地理又是理论联系实际。
四、总结与反思
微探究教学能够将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化繁为简、化整为零、化虚为实”的整合,从而达到教师课堂教学由宏大叙事到微观叙事或日常叙事的转变,规模小耗时短使其可以经常性的使用,学生课堂学习由被动陈述性知识的接受向主动程序性知识的习得转变。微探究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深层次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习水平。微探究教学与高效课堂是息息相关的,微问题的选择与设计是微探究教学的核心。必须对“微问题”进行仔细甄选和精心提炼,因为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发现有价值、有意义的微问题是保证高效课堂的前提和起点。“微探究”之“微”涵盖了问题定位和问题质量。[7]高中地理微问题的选择首先看价值,一看是否是学习重难点等关键所在,二看对课堂教学的建构价值,三看是否是思维发展中的关键节点,四看问题的挑战性。还可以结合学生兴趣点、知识聚合点等角度进行选择。“微问题”甄选之后,需要精心提炼,在“精”和“妙”上下功夫,问题的设问角度要有独到之处,能激发学习者的思维,能激起学习者获得深度体验的欲望,能产生一探究竟的冲动。微问题设计要重视内在逻辑,低起点、小坡度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入生活中的鲜活案例激发探究热情,甚至可以借助人本资源提升问题解决意识。在微探究教学中,“探究”是本,“微”是对探究的控制,使探究活动适切于最新研究和教学实际。“微”的内涵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微探究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而非全部,适合微探究的内容才使用微探究教学,从教学实践来看,一堂课中适合微探究的内容就1—2个,耗时约15分钟。在“微探究”教学实践中,要注意找准关键问题,确有探究价值;精心设计问题,培养探究能力;调动学生参与,重视过程体验。一是重视“微探究”的过程优化和有效监控。优化微探究过程是指按照教学规律和原则精心制定和选择一个最好的探究基点和实施途径,用尽可能少的教学时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过程优化需要教师有居高临下的“规划”意识,有明晰的“学生发展”诉求,每一步的任务都应很明确,内容也应高度凝练集中,教学形式和方法都需运用恰当,课堂节奏张弛有度,这样才会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也会提高与强化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教师要顺利开展教学,就需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智慧监控,必须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进行积极、自觉、主动地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对课堂上出现的生成性情境进行性、向、度的调控,以有利于既定教学目标的实现。二是微探究教学须能展示“研学共同体”智慧和教师个性风采。微探究教学不只是教学理念问题,也有教学操作问题。要搞好微探究教学面临着很大挑战,需要凝聚“研学共同体”智慧,如备课组、教研组、师徒等。微探究教学的质量如何,从某种程度上说可以窥见“研学共同体”的智慧、成果,能反映备课组、教研组、师徒等研学共同体对教学的集体意识。只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研学共同体”,教研才能从务虚走向务实,从浅层走向深层,挖掘出“研学共同体”巨大的潜力,产生巨大动力,形成巨大合力,在多元思考和多重智慧的碰撞下,让微探究更好地诠释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的真谛。高中地理微探究教学深入研究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大学科特色研究,把地理学科综合性、地域性很好地融合进去。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科特色和生命,如何更好地凸显学科特色是微探究教学落地生根的关键所在。
作者:丁兆宝 单位: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
参考文献
[1]徐学福.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的探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3(3):50-55.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柏林.高中地理教学中认知浅表化问题的自我监控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1-2):37-39.
[4]潘洁,金炜,赵敏,俞强,徐成芳.试论创造性思维理论中的几个问题[J].心理科学通讯,1982(10):37-41.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选择这一课题,基于以下几点认识:
1.地理教学信息技术化的需求
2.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3.我校一级达标验收的需要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目前我校在整合方面存在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2)整合环境下备课方式的探索和研究
(3)整合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呈现的基本特点
(4) 整合环境下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效率的主要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调查法
(1) 调查目前我校教师在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方面的现状;
(2) 调查研究过程中教师的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与教学效果,搜集资料,了解情况。
2.个案研究法
选取不同类型的研究对象进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整合的课堂实例个案研究。
3、行动研究法
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就是要创造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自然条件下进行实践,并对实践进行不断的反思,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反思四个步骤进行。
4、文献法
对国内外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研究、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和提炼,以形成信息技术环境下整合教学的理论和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是通过计划、调查、实践和总结反思等几个环节,运用调查研究、文献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积极开展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在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有效整合方面的研究,得出具有推广价值的一般规律和方法。从课前备课、课堂上师生的双边活动等方面入手,改革传统课堂的授课模式,解决好主体和客体、手段和目的、预设和生成等之间的矛盾,力争使整合达到最佳结合点,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地理学科在空间上和时间上跨越大,延时长,而现代信息技术则以它强大的再现功能、集成功能、虚拟功能等突出了地理空间分布动态变化的综合表现能力,使其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于是我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平台尝试着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教学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合作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并充分利用网上庞大的教学资源,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树立学生的主体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在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课程整合的应用模式研究的过程中我提出了“网上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二、理论依据
1.教育人本论
2.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理念
3.探究学习理论
4.合作学习理论
5.终身发展的理念
三、预期的目标
课程整合成败的标准是什么?就是要看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后是否提高了教学效率,是否优化了教学活动过程,是否更好地实现了教育教学目的。这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核心和出发点。
本文所提出的“信息技术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不仅能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而且还能利用网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鼓励积极探究,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从而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及合作探究能力的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教育理念。
四、操作步骤
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课程整合的应用模式研究之“网上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主要由趣味导课、网上学习、合作探究、组间质疑、评价激励等环环相扣的五个环节组成。
五、操作策略
1.趣味导课
该过程的设计是将本节的内容与颇有情趣的事例相结合,根据教学目的、内容、要求来设计最恰当、最生动的导入形式。且不可为使学生产生兴趣,离题万里,也不可耗费过多的笔墨冲淡教学;另外最好选择学生熟悉的话题。
主动学习的态度,从而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及合作探究能力的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的教育理念。
2.网上学习
该过程包括两步:
①学“图”:最好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利用现有的网上资源、地图或多媒体课件演示、组织、帮助学生读图、填图、回答问题。落实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形成空间概念。
②学“文”:在学图的基础上带着问题自学,小组间通过讨论、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完成自学提纲。在此阶段注意“图”简单,不宜过多。“文”中的问题不宜过难,要有剃度, 而且少而精,面向全体学生。
在信息技术组合教学中尤其显得重要,以下是《人类与环境》一章中“环境和环境问题”的教学流程设计:
标题 第十一章 人类与环境 第一节 环境和环境问题
总结、练习(环境问题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原因出现了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甚至生存的种种问题。)
3.合作探究
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充分利用网页、地图等工具,共同探究问题的答案。这样,不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学习能力强的带动学习弱的学生;小组同学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老师以适当的语言激励学生组与组间竞争,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在讨论的氛围中,使学生学会与他人相处、相容。
4.组间质疑
小组讨论提出代表性的问题,但不可与本节无关,其他同学讨论回答,这时教师选出全班同学都可参与的问题。我们所教的对象来自社会,最终还是返回社会实践中去,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学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社会实践或创设一种模拟社会生活氛围。与此同时,还尽量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活动,避免出现少数参与、多数旁观的现象。
5.评价激励
在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或基本正确时,给学生适当的肯定,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评价组间协作的好与坏,是否带动本组同学的学习,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争。
六、模式的评价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课程改革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过去存在的难以在学科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师生互动、个性化学习等问题,都可以通过“整合”手段加以解决;同时,新课程的学科课程的基本理念又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提出了理论性指导,整合的思想,是以整体的、联系的、发展的、变化的观点去分析、研究、解决学科教学中的问题,从而克服过去教与学的矛盾,使教师、学生、资源、信息技术等呈现出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的态势。
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课程整合的应用模式研究下的“信息技术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就是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平台,充分发挥并利用了网络这一现代信息技术的资源优势,有效运用了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兴趣与学习效果间的正相关性,使地理课堂教学具备了基础性、共享性、民主性、活动性、层次性、开放性等素质教育课堂的基本特征,是地理学科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各项要求的良好载体。
当然,该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尝试性的探索,还有待于进一步实验,修改和完善。不过我相信,在全体地理组教师富有创造性的努力下,通过整合可以逐步真正实现教学目标的综合化、教学过程的民主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技术的信息化和学生学习的自主化合作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得到全面深刻的改善,从而使素质教育下的地理学科教学和课程建设得到突破性进展和创造性的建树。
参考文献
[1]钟万书.《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地理教学的有机整合》
[2]祝智庭.《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模式:理论框架与案例研究》
[3]米竞.《必然抉择: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中国电化教育
[4]李子运.《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中国远程教育
[5] 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电化教育研究
[6]何克抗.《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中小学电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