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自然灾害及应对措施大全11篇

时间:2023-08-07 17:19:3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自然灾害及应对措施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自然灾害及应对措施

篇(1)

中图分类号:U45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近年来世界上自然灾害不断,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类型多,发生频繁,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加强救灾和防灾意识、共同抵御自然灾害是人类安全发展、和谐共存的必然要求。旅游业作为整个社会中的一个产业,其涉及的各个领域无疑也会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尤其是旅游目的地发生自然灾害时,旅游业遭受的打击最为严重。因此,针对自然灾害对旅游业的影响,本文从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发生过程两方面,探讨了旅游业危机管理的原则和对策。

一、自然灾害对旅游业的影响

自然灾害是指在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系统中,某一地区在某一时期,由于某一个或某几个自然因素发生较大、较快变化,当其变化强度超过一定的阈值时,给人类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破坏或造成巨大损失的现象[1-2]。自然灾害对旅游业的影响是指自然灾害的存在和发生对旅游业的各个方面所具有的潜在和现实的危害或不利影响。主要有如下方面:

1.直接破坏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设施,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重大自然灾害的破坏力是极大的,它直接会对旅游目的地本身如旅游吸引物、旅游基础设施、旅游交通设施和接待设施等造成不可逆转的大面积的物质损害。这使得受自然灾害打击的旅游业的恢复非常困难,目的地的旅游配套设施恢复正常运转并非一日之功[3]。同时,自然灾害也给目的地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如2004年印度洋地震和东南亚海啸事件中就直接造成经济损失上亿美元,人员伤亡达到22万人[4]。

2.抑制旅游目的地游客数量增长,减少旅游收入

一方面,可能由于灾害在具体形式上截断了游客出入目的地的通道[5]。另一方面,旅游产品的营销存在异地性的特点,当自然灾害发生时,游客或潜在游客便会感觉到自己的安全可能得不到保障,因而取消出行决策,降低游客对该目的地的信心和对目的地的忠诚度。

3.影响旅游营销的渠道,损害旅游目的地的形象与吸引力

在旅游营销渠道上,自然灾害的发生常常致使许多旅行社中断提供向该旅游目的地的服务,从而影响其营销的渠道[5]。

二、旅游业因自然灾害发生过程而实施的管理措施

任何自然灾害都可以分为发生之前、发生之中和发生之后三个阶段[1],在面向自然灾害的旅游业危机管理中,由于自然灾害的发生常常是不可预测的,所以在实际中更侧重于危机管理计划的制定以及危机后的恢复,而非危机发生前的规避[8]。

1.发生之前阶段的旅游业管理

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突发性,管理者无法对其具体情况进行预测,只能通过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行业规范,成立专门管理组织等方式来积极预防。主要措施主要包括,一是遵守法律法规,制定行业规范。二是成立自然灾害管理小组。三是制定危机管理计划。四是培训从业人员。

2.自然灾害中间阶段的旅游业管理

在自然灾害发生的中间阶段,进行旅游危机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保证游客的人身及财产安全,降低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因此,在这个阶段管理措施主要有:第一,加强部门合作。通过危机管理小组的协调作用,在统一领导下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通过信息共享、强化交流、共享救灾资源等方式,来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第二,保证游客安全。保证游客安全是灾害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危机管理小组应当指定专人负责游客的疏散和安抚工作,尽可能保证游客人身安全和财产不受损失,同时,避免混乱情况下引发其它的连锁危机。第三,核查损失。在对灾害发生地现场清理的基础上,对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应进行调查与核实,为以后灾害评估和灾后重建做好准备。

3.自然灾害之后阶段的旅游业管理

自然灾害为旅游目的地带来的损失,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因此,在这一阶段就应加强灾害后恢复和重建工作。主要措施包括:第一,灾害影响评估。开展自然灾害对经济和社会影响的评估,可以了解具体的损失,为后续恢复工作打下基础。第二,灾后重建。在自然灾害结束之后,管理者应在安抚受灾群众、重建商家信心、制定新型投资计划和修订抗灾策略的基础上,制定规划,重建被毁的基础设施、复原环境受损的区域,对目的地实施重建工程。第三,市场营销。在完成影响评估后和灾后重建的基础上,为了重新使目的地走向市场,管理者应当进行市场研究,根据游客消费状况和市场需求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营销,重新恢复游客信心,以争取客源,尽早摆脱自然灾害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杨达源,闾国年.自然灾害学[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3.

[2]张金屯.应用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篇(2)

编制背景

“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边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特殊地理位置和典型的季风型大陆性气候,以及首都大城市备受关注的特征,使得北京地区的极端天气呈现出频发、突发、局域性强和高影响等特点。”北京市安监局应急处处长薛国强介绍,北京地区极端天气主要有暴雨、雪灾、道路结冰、沙尘暴、大风、高温、干旱、雷电、冰雹、大雾(霾)、寒潮和霜冻等,这些极端天气往往会引发生产安全事故和多种次生、衍生灾害,对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城市运行、重大活动保障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在2012年“7·21”特大暴雨自然灾害和“11·4”大雪自然灾害中,极端天气给全市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危害。据薛国强介绍,北京市之前应用的预警信息较为笼统,未针对各种具体的极端天气对各行业进行细化要求。因此,北京市安监局细化了具体的应对措施,做到对企业既有要求,也有服务。

“八种”“四色”预警机制

《措施》对极端天气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提示和分级预警内容进行了规范,对极端天气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和应对措施的发放形式和范围进行了细化。其中,提示性信息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分为强降雨、强降雪、大风、大雾(阴霾)、雷电、高温(高湿)、冰冻和地震灾害8种极端天气,分别针对交通、建筑、水利、客运、旅游、以及危化生产(储存、油库、加油站、烟花爆竹)、煤矿和非煤矿山等重点行业领域。季节性安全生产提示信息由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管局宣教中心负责编辑,并通过网络等方式公布,确保企业和社会公众及时了解灾害信息并开展防范和应对工作。预警信息的具体内容和范围,也以上述8种极端天气为分类依据,按照极端天气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危害程度,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4种预警模式,分别明确了具体的预警信息内容。

同时,《措施》规定,市安全生产监管局、各区县安全生产监管局和重点监管企业,应确定极端天气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范围和主要负责人的手机电话。预警信息由安全生产监管局应急工作处负责起草审批,一方面通过手机短信发送至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厅级主要领导、北京市安全监管局及各区县安全监管局局长、相关行业负责人和重点监管企业负责人;另一方面,通过网络面向社会全体人员,确保预警信息和应对处置工作信息有效传递。

篇(3)

作者:吴桂月 张亚丽 郭世界 张明宇 王培豪 单位: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河南省高校农业资源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全省水资源总量的年际变化特点与降水量基本一致,2030年在平水~中等干旱年情况下,全省总缺水量114.3~181.4亿m3,占总需水量的21%~31%。气候变暖对农业灌溉用水的影响,远远大于对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影响。气候变化诱致农业灾害频发极端气候导致农业气象灾害频发,农业生产风险增大。在河南省农业气象灾害中,主要有干旱、洪涝、干热风、风沙、冰雹及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的病虫害。干旱是河南平原地区最普遍、最频繁的气象灾害,近50年来旱灾面积大767万hm2的年份有22年,频率达45%。河南省雨涝灾害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区域性及年际变化特点。全省春涝、初夏涝频率南高北低,平均雨涝成灾面积每年在80万hm2以上。各种灾害中,以干旱、洪涝灾害的危害最重,其造成的损失约占全部农业自然灾害损失的70%左右。2009年,河南全省小麦受旱面积达290.00万hm2,超过麦播面积的1/2,其中4.33万hm2小麦出现枯死现象。目前河南省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脆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粮食生产条件亟待改善。随着气候变暖,重大气象灾害具有“提早、增多、加重”的发生趋势,气象灾害造成粮食产量减产率由正常年景的10%左右将升至20%~30%,从而使粮食增产的限制性因素增大,对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与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气候变化导致粮食生产成本增加暖干气候导致作物生育期可利用水资源总量减少,为保障粮食稳产增产,势必增加了抗旱灌溉的支出。气候变暖后,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分解将加快,造成地力下降。这意味着需要施用更多的肥料以满足粮食作物的需要,施肥量的增加意味着投入的增加。气候变暖和干旱将加重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程度,特别是小麦锈病、粘虫、草地螟等的危害加重。各种病虫出现的范围也可能向高纬地区延伸,必将增加施用农药和除草剂,增大粮食生产成本。

河南省粮食生产气候变化分区根据《河南省综合农业区划》、《河南土壤区划》、《河南省农业气候区划》、《河南省水利区划简明报告》等资料,对河南省应对气候变化粮食生产措施进行分区,把全省共分8个区:Ⅰ豫北山区粮食生产气候区;Ⅱ豫北平原粮食生产气候区;Ⅲ豫西山地粮食生产气候区;Ⅳ豫中丘陵粮食生产气候区;Ⅴ豫东平原粮食生产气候区;Ⅵ南阳盆地粮食生产气候区;Ⅶ豫东南平原粮食生产气候区;Ⅷ豫南山丘粮食生产气候区。头脑风暴法简介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的发明者是现代创造学的创始人,美国学者阿历克斯•奥斯本于1938年首次提出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原指精神病患者头脑中短时间出现的思维紊乱现象,病人会产生大量的胡思乱想。奥斯本借用这个概念来比喻思维高度活跃,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而产生大量创造性设想的状况。头脑风暴法力图通过一定的讨论程序与规则来保证创造性讨论的有效性,特点是让与会者敞开思想,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性风暴,是一种集体开发思维的方法[4]。头脑风暴法在应对气候变化粮食生产措施遴选中的应用议题: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粮食生产措施遴选及排序。会前准备:根据河南省粮食生产气候分区及各区主要气象灾害,制定应对自然灾害各种农业生产措施清单,请专家综合考虑各措施(实施应用情况、存在问题、风险、安全性、可行性)进行优先排序。确立定人选:所请专家的专业范围包括作物栽培、农业气象、农田水利、林业、环境、农业经济等专业专家。实施过程:由主持人公布议题,安排各专家针对议题综合考虑各措施进行优先排序。时间实施:一个区大概10—15min讨论时间。最后汇总各个专家们意见措施,再进行粮食生产应对气候变化适应性措施综合分析,结果见下表。

合理分配自然资源、多途径进行节水保肥等技术和措施,对稳固我省粮食生产、推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今后,河南省气候将继续向“暖而干”的方向发展,高温、干旱和强降雨等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增大,而这些气候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是不可调控的。本文运用头脑风暴法针对河南省不同的粮食生产变化分区进行分析,并筛选出各个气候变化分区的适宜性应对措施。气候变化对河南省粮食生产的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交织,在时间和空间上呈现错综复杂的现象和结果,气候变化及其粮食生产的适应、减缓措施研究涉及因素多、影响方面复杂,各项应对措施的遴选应结合自然条件、气候变化规律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条件,统筹考虑,进一步细化和重组。

篇(4)

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会给人们带来生命、财产损失,自然灾害是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一类,也常给人们带来种种危害。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做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工作,以尽可能避免其发生、减少其带来的危害。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从不同的角度,按照不同的依据,突发事件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根据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类。

自然灾害是由于自然现象的异常变化作用于人类社会,从而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秩序混乱,影响和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事件。以自然灾害发生的主导因素(地理属性)为依据,可把自然灾害分为四大类:气象气候灾害、地质地貌灾害、水文海洋灾害、生物灾害。此外,宇宙空间和太阳系的一些天体的特殊运动现象也会对地球和人类社会构成不同程度危害,这就是天文灾害(星灾)。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其形成原因和特点又各不相同,给人们造成的影响和危害在范围、程度上也不相同,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应对。

自然灾害作为突发公共事件的一类,常常会给人们带来生命和财产损失,应当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以尽可能降低其造成的危害。

二、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意义

自然灾害除了具有一般突发公共事件的突发性、公共性、危害性等特点外,还具有其不同于其他突发公共事件的一些特性。在形成原因、影响范围、时间、传播形式等多方面,自然灾害区别于其他突发公共事件,在应对时要充分考虑这些特性,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和救助手段。

自然灾害是突发公共事件的一类,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应当遵循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原则。所谓应急管理,就是通过一系列有效管理行为来预防和处理突发公共事件,以使公共组织及其成员摆脱危机状态的行为过程。应急管理是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而在事前进行的有效预防和事中处置以及事后恢复,尽可能避免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和减少其带来的损失。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按照发生的时间顺序也可以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管理这三部分。在自然灾害发生前,应当采取积极的措施以尽可能预防和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一旦自然灾害发生了,则应当立刻采取相应的措施,按照预案并结合实际情况尽快防止灾害的扩大和发展,同时展开救援工作。当自然灾害结束之后则应当做好灾后重建工作,尽快恢复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应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警、监测,做好自然灾害的预测工作,在获得其征兆时就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可能地避免自然灾害的危害。但是,在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和自然条件下,还有很多自然灾害是不能事前预测、监测到的,无法避免其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自然灾害应当采取积极的措施去应对,控制灾害的扩大,阻止其进一步的发展,尽可能地减少其危害程度。因此,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对于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是至关重要的。

三、加强自然灾害应急管理

为了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尽可能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减少其带来的损失,加强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要有效地应对自然灾害,应当进一步提高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增强防灾、减灾的意识。平时应进行关于应对自然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以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应当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民的防灾、减灾意识,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普及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减灾意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开展和做好“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群策群力,防治结合”的防灾、减灾工作。自然灾害在目前虽然不可能完全避免,但是应当树立防灾意识,尽量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一旦发生,则积极应对。可以通过培训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增强人们对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认识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及水平。

2.加强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建设

应急预案又称应急计划,是针对可能的重大事故(件)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是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而言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由于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危害性等特点,在平时加强对自然灾害的监测非常重要,但是在当前的科学技术水平下,对于某些自然灾害还是无法准确地进行预测,不能避免其发生,那么就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如果自然灾害一旦发生,有关部门则可以根据预案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自然灾害进行处置。因此,应当加强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建设,以提高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能力。

3.做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准备工作

自然灾害一旦发生,要进行应急管理,在短时间内可能就需要大量的人员、救灾物资和资金,在灾害发生前就需要进行储备,否则在短时间内难以满足救灾工作的需要。因此为了做好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工作,就必须在平时做好准备,包括人员、物资和资金等几方面的储备工作。

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其应急抢险离不开救灾人员,应对突发事件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自然灾害的应对不仅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员来应急抢险,也需要各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的参与。比如为应对洪涝灾害除了救灾专业人员外还需要医护人员,对受灾人员进行救护和防治灾后疫情等。因此,在平时就要作好人力资源准备,积极应对自然灾害。

在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准备工作中,要进行物资储备。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制度明确要求中央和地方以及经常发生自然灾害的地区都要储备一定的救灾物资,以应对突发自然灾害。

为应对自然灾害,在资金方面要在平时就作好准备工作,当自然灾害一旦发生,救灾资金在短时间内就必须筹措到,以保障资金的供给。因此,平时在资金方面要作好储备工作,确保救灾资金的来源,以保障救灾资金的及时到位。

4.完善自然灾应急管理机制建设

自然灾害的发生通常有一定的征兆,这种征兆可能会被人们通过科学的监测手段获得,采取措施,避免灾害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自然灾害,则应当尽早采取措施进行应对,控制灾害,防止灾害的进一步扩大、蔓延,以尽可能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因此,一旦自然灾害发生了,就应当对自然灾害进行积极迅速的应急处置。

突发公共事件社会应急机制由预防和准备子机制、管理和反应子机制及恢复和重建子机制三部分有机构成。在自然灾害尚未发生时要采取措施,尽量避免灾害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灾害尽早发现,及早应对。对于自然灾害科学研究工作应当继续加强,作好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报,进一步完善预警机制,尽可能准确预测自然灾害的发生征兆,采取措施避免其发生。目前,人们还不能完全准确地预测自然灾害,避免其发生,也不能够完全控制已经发生的自然灾害。因而,应当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快速反应机制,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在短时间内立刻采取积极的应急处置措施,科学合理应对自然灾害,尽可能减少其造成损失。另外,灾后重建工作也是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重要部分,自然灾害发生后应当积极进行恢复和重建。当自然灾害已经基本得到控制之后,应当采取措施尽可能减少其带来的损失,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因此,应当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的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尽量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并加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总之,应当积极应对自然灾害,作好防灾、减灾工作,尽可能地减少自然灾害给人们带来的损失。当然对于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还需要各有关方面的支持和配合,比如需要法律的支持,平时应加强科学的减灾工程,从源头上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秦伟:加强应急管理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J].时代经贸,2006,4(9):50

[2]国家突法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3]李利:什么是自然灾害[J].中国减灾,2001(3):30.

[4]自然灾害有几种形式?[J].防灾博览 2002(1):30

[5]王郅强麻宝斌: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探讨[J].长白学刊,2004(2):38

[6]盛海洋:我国自然灾害特征及其减灾对策[J].水土保持研究,2003,10(4):270~271

篇(5)

结果:接受此次调查的1640名在校大学生中,对常见型伤害(鼻出血、煤气中毒、食物中毒、中暑等)的自救互救能力高达87%左右,但在一些复杂性,具有专业医学性(骨节挫伤或关节扭伤;开放性软组织损伤(如擦伤、刺伤);意外落水;游泳时肌肉抽搐)的意外伤害时,处理能力大概在4.98%~33.57%左右。在突发性常见灾害的自救互救能力方面,除地震的正确率较高(73.2%)外,水灾、火灾、雪灾、泥石流的正确率均较低(14.5%~37.1%)。

结论:自救互救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大学生中还存在普遍的不确定、不合理性,普遍缺乏较专业性的医学自救互救能力,由此可见,国家政府教育机构要加大对大学生自救互救能力的培养以及安全教育知识的宣传。

关键词:大学生 自救互救知识 掌握 调查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529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341-01

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自然社会资源的大量采伐利用,在一定程度上是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也给自然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压力以及近乎毁灭性的破坏。导致近年来地震、雪灾、火山爆发、海啸、泥石流等多种自然灾害频繁性的发生,其给人类日常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性,直接威胁到了人类生命的健康安,给人类带来了难以磨灭的心灵创伤,然而在针对一些(火灾,煤气、食物中毒,中暑等)普通常识性灾害的同时,当代也很少有自救互救知识能力极强的大学生。为了了解大学生对自救互就知识的自身实际掌握程度,我们特地制定一份大学生自救互救知识调查问卷表格,相关研究人员,根据其收回的具有有效参考数据价值的1640调查表格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各大院校根据其得出的具体数据,从而制定出一套针对大学生自救互救的知识课程安排,有效的培养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在突发事件中的应变处理能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制定一份大学生自救互救知识调查问卷表格发送给1640名高校大学生,对自然灾害以及突发事件过程中避灾自救互救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统计,主要采用问答的形式,帮助在校学生掌握一些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的知识和应对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突发事故现场救护知识,遭遇水灾、地震食物中毒等避灾自救互救措施,传染病、环境污染防控措施和大学生必知防患措施。

1.2 方法。在本次回收的存在有效研究价值的1640份调查问卷中的1640名高校大学生,其年龄大概都是在18到25岁之间,平均(21.3±1.7)岁;男生有1100人占总人数的67%左右,女生有540人占总人数的33%左右,其中理科生有328人占总人数的20%,文科生有491人占总人数的30%,医学专业学生有213人占总人数的13%,研究生有296人占总人数的18%,博士生有312人占总人数的19%。其中有72%的学生来自城市,他们大多数从幼儿园起学校就对其进行一些常识性突发伤害的自救互救知识教育,28%来自农村的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没有接受过过多的安全知识课程教育,在其遇到突发性灾害以及日常伤害事件时,都无法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由此可见,加强对农村学生自小的安全知识教育是农村学校必须重视和实施的方案。

2 结果

接受此次调查的1640名在校大学生中,绝大多数针对常见型伤害(鼻出血、煤气中毒、食物中毒、中暑等)情况下都具备较正确、合理的应对措施,其自救互救能力高达87%左右,但在一些复杂性,具有专业医学性(骨节挫伤或关节扭伤;开放性软组织损伤,如擦伤、刺伤;意外落水;游泳时肌肉抽搐)的意外伤害时,很多学生对其的处理能力明显下降,大概在(4.98%至33.57%)左右。在突发性常见灾害的自救互救能力方面,除地震的正确率较高(73.2%)之外,水灾、火灾、雪灾、泥石流的正确率均较低(14.5%~37.1%)。其具体表现情况由表1可见。

3 结论

据国外研究调查数据表明,在灾难中青少年是高发的受伤害人群,意外型伤害是直接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1]。近年来,伴随着各种自然灾害的巨大破坏力以及社会突发性事件的频繁发生,加之其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体力充沛的身体成长期,喜欢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以及户外探险训练活动,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受伤害的概率,青少年安全一直以来都是是人类社会可持续文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必要解决措施[2]。

根据调查数据的整体显示结果得出,由于大部分学生在成长阶段中在学校和家庭都对其进行或多或少的安全知识教育,在其身体遭受一些常规性伤害的情况下,基本都是可以做出合理、正确的应对解决措施,但是在遇到复杂性,医学专业知识较强的安全隐患下,大多数学生都不能做到合理、正确的处理方式,且都没有冷静的处理心态,对其遭受的伤害也不能以正确健康的心态去面对、解决。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待其常见的伤害和灾害的能力也完全不在统一处理水平上,一般理科学生在处理灾害问题过程中具有条理性,其理性的缜密思维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冷静的对待其灾害的发生,同时做出合理,正确的判断,在自救互救的过程中起到了示范引导性的作用。且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对其常见伤害及灾害的自救与互救能力也存在不同的表现结果,男生在很大一定程度上的自救互救能力远远地高于女生,由于其男生平时多喜欢打球、登山等运动,所以在处理一般常见伤害存在一定的经验,女生则不同。

综上调查结果证明得出,自救互救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大学生中还存在普遍的不确定、不合理性,普遍缺乏较专业性的医学自救互救能力,由此可见,国家政府教育机构要各地区加大对学生安全教育知识的宣传,特别是在偏远山村地区,培养其自救互救能力。尽快使他们学会自救互救的多种技能,从而影响帮助身边的人,有利于起起到良好的社会效应。

篇(6)

蔬菜产业是长沙市农业的支柱产业,也是农民当前增收的主要途径,比较效益较高。因此,2010年春2月中下旬温度回升时,全市菜农积极播种、育苗、移栽,生产积极性高,但3月2日起,出现的强冷空气和持续低温阴雨(表1),对生产影响极大,其中5月份降雨量达323.1 mm,比2009年同期增多176.9 mm,对蔬菜生产影响很大。

1.1 低温阴雨对秧苗的影响

一是浏阳的沿溪、古港、达浒、关口等主要蔬菜基地,年前在大中棚播种的辣椒、茄子等秧苗在2月中下旬气温回升较快时生长迅速,但3月初气温骤降,阶段性阴雨持续时间长,秧苗受冻严重,生长受阻,部分秧苗冻死冻伤。

二是小中棚直播的藤豆、苦瓜、黄瓜、豇豆等蔬菜,出苗后受低温阴雨影响,死苗率达50%以上。苋菜、蕹菜、莴笋等叶类菜受冻严重,根茎腐烂,死亡率高达80%以上,部分绝收。使2010年春秧苗大多重播两次以上。

1.2 低温阴雨对大苗的影响

因为季节已到,3月下旬至4月上旬,露地栽培的茄果类蔬菜80%已移栽。但由于长时间阴雨寡照,气温变幅大,春寒时间较长,移栽的秧苗僵苗不发,生长缓慢,死苗率高,大棚内栽培的相对较好。进入5月,长沙市又连续多次遭受了强降雨,特别是5月21~22日,出现大暴雨异常天气,2天降水达166.4 mm,使得各基地内涝渍水,有的地块被淹,田间早夏菜受灾,出现沤根烂叶现象,病害发生严重。

1.3 低温阴雨对市场的影响

2010年春早夏的持续低温阴雨对长沙市整体蔬菜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导致整个早夏菜上市时间延迟15天以上,4~5月本地蔬菜上市供应量减少,蔬菜价格普遍上涨。5月上旬菜价达到上半年高峰,根据长沙市蔬菜行情晴雨表的马王堆蔬菜批发市场的统计,5月份14个主要蔬菜品种均价达2.34元/kg,同比上涨了30.25%。

2 应对措施及对策

受全球气候的影响,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极端天气现象越来越多。2008年的南方低温冰冻灾害,2010年春当地的持续低温阴雨、西南地区的持续干旱和北方的倒春寒等灾害给蔬菜生产甚至整个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直接影响了市民正常生活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目前长沙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加快,残存的近郊菜地因城市发展,水系遭到破坏,而新开发的蔬菜基地大部分基础设施不完善,应对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因此,长沙市蔬菜产业要做大做强,保持高产、稳产、质优、价稳,需要采取多方措施来应对频发的自然灾害,以保证蔬菜生产的正常进行,从而保障市场供应和农民增收。

2.1 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宏观调控能力

一是从政府到菜农必须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密切关注气候变化,提前采取得当措施,降低自然灾害的为害;二是调整栽培茬口,提早或推迟播种,尽量避开低温和雨水集中时段,以减少自然灾害对蔬菜生产的影响;三是建立健全应对自然灾害的相关储备机制。如建立健全种子等蔬菜生产物资的储备机制、园菜的储备基地、蔬菜产品的冷藏库等。遇到突发自然灾害,可根据市场需求组织储备蔬菜上市,同时及时迅速地组织菜农恢复灾后生产。

2.2 推广工厂化育苗,保障蔬菜生产需求

篇(7)

面对频发的自然灾害、人身事故伤害、校园暴力事件等,应急避险技能教育已经得到国家、社会、学校的广泛关注。将应急避险技能教育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并不断强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面对突发事件的知识和技能,以便进行有效的自救和互救行为,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

1 应急避险技能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1.1 概念

人的一生中会处于多种不同的环境,既包括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也包括地震、火灾、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环境,当然也有车祸、食物中毒等人为灾害环境。为了生存,人们要具备一定的应急避险技能,而体育教学成为传授、学习、培养这种能力的最佳选择。强化体育教学中应急避险技能教育,不仅能够系统的向学生传授正确有效的应急避险知识和技能,同时通过考试要求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掌握基本的传授内容,在紧急的情况中使应急避险技能充分发挥作用。

应急避险技能是指人体在遇到紧急情况或环境突然发生恶劣变化时,能够根据自身已积累的应急避险相关知识和技能训练,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方法进行自救,使灾害对自身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事发突然并且能够对人体造成不利影响的事件,称之为突发事件。突发事件又可以被分为公众类突发事件和职业类突发事件:公众类突发事件是指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的突发事件;职业类突发事件是指从事某一类职业的人可能容易遇到的突发事件。强化体育教学中应急避险技能教育主要是针对公众类突发事件。根据以上情况,应急避险技能可以分为公共类应急避险技能和个体类应急避险技能:公共类应急避险技能是指应对公众类突发事件的技术和能力;个体类应急避险技能是指应对职业类突发事件的技术和能力。

1.2 构成要素

应急避险技能的构成要素包括:1)应急知识,即遇到突发事件时所具备的知识,既包括对突发事件的了解,也包括基本的应对措施和方法。例如,当地震发生时,要具备对地震特征及自身所处环境的了解,根据应急知识的积累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进行自救或是救助他人。2)身体素质,即身体的健康,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够应对突发事件。突发事件往往会使人体处于较为危险的环境状况,实施自救或互救行动会极大地消耗人体的能量,这就需要健康的身体作为基础。3)运动能力,即走、跑、跳等的能力。如前文所说,突发事件会极大地消耗人体的能量,同时需要不断的进行挖、爬、跑、负重前进等能力,所以具有较强的运动能力对于应对突发事件至关重要。4)应急技能,即面对突发事件时进行有效自救或互救的技术和能力。5)心理素质,简而言之就是面对突发事件时要尽量保持冷静,勇敢的战胜困难。

2 强化体育教学中应急避险技能教育的必要性

2.1 现实需要

现代社会,灾害频发,尤其是不可预防和抗拒的自然灾害,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2005年6月,黑龙江省宁安市发生洪灾,死亡106人,其中学生102人;2008年1月10日,我国发生特大冰雪灾害,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损失严重;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死亡人数八万七千五百余人,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人民币;2008年6月中旬以来,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地部分地区遭受雨袭击,造成严重洪涝、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因灾死亡164人,失踪68人,紧急转移安置187.3万人,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73.9亿元;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等等,这些例子还有很多。

面对频发的灾害,强化体育教学中应急避险技能教育迫在眉睫,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学生们都进行过有效的应急避险技能教育,掌握了相关灾害的必要知识以及基本的应对技能,那么在上述灾害发生时相信能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2 现有的应急避险技能教育存在问题

近年来,国家制定了有关中小学和幼儿园的相关安全管理办法,但是对于学生的安全教育局限于形式,往往只是在所谓的“安全日”或者“纪念日”进行一些相关活动,难以使学生真正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不能够起到有效、长远的作用。

有些学校虽然制定了应急避险技能教育的学习内容和课程,但是大多局限于简单的课堂传授。如果想要真正的掌握应急避险的知识和技能,关键在于有效的训练。只有在模拟的实战状况中,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应急避险的知识和技能,实现教育目的。

3 强化体育教学中应急避险技能教育的可行性

体育教学与应急避险技能教育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二者都是通过进行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内容,不仅能够增强体魄,同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指导日常生活,实现教学目的。所以,强化体育教学中应急避险技能教育具有强大的优势。

首先,体育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体育教学中会涉及到跑、跳、攀爬、游泳、负重训练等内容,而在应急避险技能教育中同样会涉及到这些内容。二者的区别就是进行这些活动的环境不同,前者是在体育场馆中,而后者是在突发事件发生的自然环境中。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训练能够帮助学生熟悉、了解、适应技能,以便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熟练的运用。其次,体育教学的形式更加灵活,可以将知识的传授和实践训练相结合。例如,进行某项应急避险技能的教育时,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对某一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和应对措施有初步的了解,再将学生带出教室,在模拟环境中进行实践训练,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能够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内容,在日后的突发环境中真正发挥作用。再次,体育教师的素质更适合进行应急避险技能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教师相比,体育教师能够更好的将理论传授和实践训练结合起来,因为体育教学就是遵循这样的教学步骤。而且对于实践训练,体育教师也具有更好的指导经验和能力,具有稳定的心理素质面对学生实践训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最后,体育教学是伴随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必修课程,能够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进行适合的应急避险技能教育,而且具有一定的连贯性。

参考文献:

[1] 邓若锋. 从关注生命到生命体验——从汶川大地震来反思学校体育教学[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7):41-43.

[2] 王强,闵彬彬. 论体育教学中学生应急避险能力的培养[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9(1).

[3] 靳春菊. 学校体育应加强对学生应急避险能力的培养[J]. 体育教学,2009(9).

[4] 但艳芳. 体育教育:生命教育的本源回归[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 (1):79-81.

作者简介:

篇(8)

2 让学生明白诱发自然灾害的种种因素,揭示自然灾害的诱发机制和发生规律,明确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危害,寻求防灾减灾的方法、措施。

教学重点:

使学生明白洪水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

教学处理:

通过合理运用图片、文字等资料突破本节的重难点。

布置学生多方面收集有关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的种类、成因、危害及防护措施等材料,便于在课堂的探究活动中使用。

教学过程:

[由图导入]教师出示1998年我国百年不遇的洪水图片资料,接着让学生思考问题:我国洪灾频发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引发思考]1 通过了解,你们知道什么是自然灾害?

2 通常自然灾害都包括哪些?

教师讲述:自然灾害,是指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需要注意一是在自然界发生的,二是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危害。

[课堂训练]略。

[教师说明]认识洪水和洪灾。

洪水:是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溢流现象的统称。

洪灾:洪水溢出或者冲垮河岸、湖岸,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损害,形成洪灾。

洪水的危害:有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洪水致灾的两个基本环节:洪水的形成、对人类造成损害。

[板书]成因 洪水形成 损害

洪水的成因分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课件演示]PPI展示图片、文字资料,学生讨论得出洪水形成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1 文字材料:长江流域自6月11日进入梅雨期后,各地暴雨频繁。7月份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出现的次数最多。长江进入主汛期后,上游和中下游同时出现降雨,洪水并发,洪水量激增。

2 出示图片:长江流域水系简图、四川地震堰塞湖。

[教师总结]洪水形成的自然原因:强降水;冰凌、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堤坝溃决(“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炸毁黄河花园口大堤……);还与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排水速度有关。

影响排水速度快慢的因素有:地面坡度、土壤含水率、植被覆盖率等。

影响流域排水速度快慢的因素有:河道的顺直程度、通畅程度、纵向坡度等。(通过实例启发学生思考得出结论。)

“把庄稼种到山顶上,把水稻栽进湖中央”导出洪水形成的人为原因――破坏植被、围湖造田。

占据河道的建筑物降低河道排水速度,也会形成洪水。

过渡:洪水形成是不是就一定形成洪灾?

发生在无人区的洪水不能形成洪灾。

洪水造成的损失不仅和洪水的大小相关,还与人口和经济有关,人口越密集、经济越发达,损失越严重。

[小组讨论]针对洪灾的形成原因,我们又该采取哪些防治措施呢?

[课堂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探究,我们初步了解了自然灾害的概念和类型,理解洪灾的成因和防治措施。

[实践与探索]学生根据上述分析洪灾的方法,探索寒潮、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向父母长辈咨询,当地有没有发生过洪灾,多发生在什么时候?灾情怎么样?近些年来为什么没有发生过洪灾?

篇(9)

中图分类号 P4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1-0275-02

气象灾害是各类自然灾害中影响最为频繁而又严重的灾害,对社会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1-5]。四会市位于广东省中部偏西,地理纬度较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天气和气候系统复杂多变,干旱、暴雨、热带气旋、低温、雷电、强对流等气象灾害常有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大。现着重分析近52年(1959—2010年)来影响四会市主要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同时结合当前气象灾害防御现状提出一些应对举措。

1 主要气象灾害特征及影响

1.1 干旱

干旱尤其是季节性连旱会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四会市虽属亚热带,属广东省多雨地区之一,但因受季风气候和地理、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也常出现季节性干旱现象。例如,2004年9—12月,四会市雨量持续偏少,总雨量33.9 mm,比历史同期偏少287.9 mm,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极旱现象,造成当地农作物受旱面积约4 284.9 hm2,直接经济损失203.98万元。按照广东省气象干旱标准划分,四会市干旱主要发生在秋、冬、春季节,历年中无透雨日数≥120 d的严重干旱过程有7次,值得注意的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秋—冬—春连旱较为频繁,仅2000—2010年间严重干旱天气过程就发生4次,最长干旱天气持续日数为192 d,从2004年9月1日持续至2005年3月11日。平均而言,9月至翌年3月是四会市的旱季,平均雨量539.0 mm,占全年雨量的30.1%。

1.2 暴雨洪涝

1.3 热带气旋

1.4 低温阴雨

1.5 强对流天气

2 对策

在全球增暖的大背景下,大范围的气候灾害和突发性天气灾害有更为频发的可能趋势,如果事先没有准备好必要的应对措施,将会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5]。近年来,四会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气象防灾减灾工程体系也逐步建立起来,应对气象灾害能力逐渐提高,但社会发展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防御重大气象灾害的能力仍显薄弱,比如有针对性的气象灾害监测能力不强、联动机制不完善、防灾体系不完备、防灾减灾工程标准不高等。因此,应加强气象灾害应急对策的研究,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的评估和预警系统,努力提高气象灾害的预报预测水平,进一步扩大信息传播能力和覆盖面;结合四会市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城乡分布和工农业生产布局等情况,制定出切合四会市现状的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完善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防御应急机制,构建多部门联动的灾害应对机制;加强防汛抗旱、城市防洪、人工影响天气、防雷减灾、应急避险、通信保障和应急保障等工程性措施的建设,以切实增强各部门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重视对公众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大众防灾、避灾、躲灾意识,从而最大限度减轻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3 结语

四会市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暴雨洪涝、热带气旋、低温阴雨和强对流等,各类气象灾害季节性明显,其中干旱主要发生在秋、冬、春季节,特别是近年来出现秋、冬、春连旱现象较为频繁;暴雨年均日数6.3 d,汛期出现几率最大,是当地常见的气象灾害之一;7—9月是热带气旋影响的盛期,占全年总数79.6%,其对本地造成的影响以降水为主;2—3月是低温阴雨天气多发时期,平均每年有1.7次,主要对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强对流天气中以雷暴发生的频率最高,年均日数78.7 d,以5—8月活动最频繁。随着气候变暖,气象灾害的发生有增强之势,因而在致力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同时,必须开展全社会的减灾行动,采取有效的手段和对策,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和损失[6-9]。

4 参考文献

[1] 秦大河.中国自然灾害与全球变化[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2] 梁必骐.自然灾害的影响与防范[J].广东气象,2007,29(3):39-41.

[3] 石辉,彭珂珊.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及特点[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3(4):561-567.

[4] 刘彤,闫天池.气象灾害损失与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11,20(1):84-91.

[5] 李崇银,黄荣辉,丑纪范,等.我国重大高影响天气气候灾害及对策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

[6] 都前进,许国庆,许庆娥.主要气象灾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及防御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3):209.

篇(10)

1.针对学科特点,突出应用价值

选修5从科学层面看,是基于地理理论思维和视角、反映灾害学的内容;从教育层面看,是基于素质教育中现代公民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从实用价值层面看,是基于地理思想、地理决策和公民正常生活能力之上,具有进一步应对非常的、突发事件能力的应用价值。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减灾观,提高公民社会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在强调学科应用价值的同时,应针对地理学科特点:综合、动态地分析问题,把握分析问题的时空尺度,揭示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自然与人文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体现地理的综合性和区域性;同时将灾害系统化,即孕灾环境、受灾体、主要灾种、灾情和减灾五个子系统与地理理论、人文地理、不利自然条件、经济损失和人类反应相对展开。

2.联系身边自然灾害,激发学习兴趣

在强调地理学科特点的同时,在教学内容表达上应强化感染力和视觉感受。如汶川大地震、日本3.11海啸等纪录片、实景照片、插图、遥感影像、动态变化系列图;灾害影片,如《后天》、《龙卷风》、《天地大冲撞》、《完美风暴》、《唐山大地震》等;最新讯息“雪龙号”被困南极海域、马航失联客机海洋搜寻面临的自然灾害及地理信息技术在搜寻中的应用等。借助强烈的视觉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多种自然灾害有深刻的印象和直观感受,从而建立对自然灾害的发生、分布和危害性的科学认识,培养对受灾地区和灾民的同情与救援的人文精神,以及临危不惧的自救与互救能力。

二、树立整合的课程观

1.理清教学思路,适度调整教材章节顺序

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分布、危害、防御及树立防灾减灾观是学习自然灾害永恒的主题。由于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是相互影响的,根据自然灾害的成因可以推测自然灾害的分布、危害特点,并提出防灾减灾的措施,通过了解世界的自然灾害为学习中国的自然灾害奠定基础。因此,可将第一章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和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整合,然后再讲第二节“自然灾害的形成和分布”。在讲第二节四大类自然灾害的时候,按成因、分布、危害的逻辑顺序,并将第二章中国的气象、地质、水文、生物灾害与之相联一并学习。在学习以上内容的基础上,再归纳世界两大灾害带和第二章第一节“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这样整合既体现了从世界到中国由大到小的顺序,又避免了在第一、二章中翻来覆去讲四大类自然灾害,从而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2.将地理选修5与地理必修有效整合

必修地理是通向选修地理的桥梁,是学习选修的基础,选修地理中的大量知识和必修地理藕断丝连。因此,在学习选修5的时候一定要复习和联系必修地理相关知识。如在学习地震的时候,应涉及地震波、板块构造学说、六大板块分布图、内力作用、“3S”技术等知识;生物灾害涉及中国和世界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的分布;气象灾害与区域地理位置、地形区分布、大气环流、天气系统、人口城市、工农业及交通分布等必修地理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认真研究教材,将选修5的内容与必修地理有效对接,一边学习一边复习,尤其要注意系统地理区域化,提高学生综合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构建思维模式,重视案例开发

1.建立分析问题的模式

在《自然灾害与防治》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建立重点问题的思维模式。如自然灾害的成因从地理位置、地质构造、自然作用(内、外力作用)、地形地势、大气环流、天气系统与气候、水系水文特征、土壤特性、植被和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自然灾害的分布应从空间分布(整体分布状况、地区差异、与其它地理事物分布的相关性、变化大小趋势、局部异常和极值等)和时间分布(短期与长期的变化、周期性与非周期性变化、波动及变化幅度大小、速度快慢、频率高低、峰值及对应时间等)方面分析;自然灾害的影响应从对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有利和不利方面分析,如台风、寒潮、雪灾等;危害类问题主要从人员伤亡、社会稳定、财产损失(建筑、基础设施、文物古迹、三大产业等)、自然资源和环境破坏;防灾减灾的措施从监测预报、非工程措施(规划、立法、管理、教育)、工程措施(修建防灾工程、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救援与救助(灾前准备、灾中应急、灾后恢复)、自救与互救方面分析;灾情大小程度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灾害的种类、强度、发生时间、持续时间、频率,受灾地的人口、城市、建筑物、经济水平、资产密度、防灾减灾能力,受灾体的自身特性和易损性等方面分析;救灾物资储备基地的区位选择主要从交通(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网络且辐射广泛互不重叠)、灾发地与救灾物资储备基地的距离、通讯网络、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救灾人员和设备、地租与经济水平、应急能力和应急机制等方面考虑。当然,建立答题模式后,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清红皂白把所有的要素堆在一起。要教会学生学会如何筛选与问题相关的因素,因时、因地、因灾种、因具体材料、信息而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到同一类自然灾害在不同地区的成因、危害程度不同,同一省区或国家自然灾害地域差异显著。因此在建立思维模式的同时,又要打破思维定式,既要看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又要注意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2.强调自主学习及案例的开发

教师要有意识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变课堂为学堂。对于每一类自然灾害学习,教师只需讲其中一种或两种灾害的学习方法和模式,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如学习气象灾害,教师只需交给学生学习热带气旋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防御措施的学习方法和模式,然后分组布置学生自主学习和查询干旱、寒潮、浓雾、沙尘暴、雷电、雪灾、低温冻害、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相互交流自主学习成果,这样既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中获得知识、方法和地理技能,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节省教学时间。但是对于各类自然灾害的学习,教师必须开发典型的案例和例题进行训练。重视案例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同时看到每一个案例的局限性,把课本书当作案例学习,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最终跳出课本。例如,学习了“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后,可提供美国自然灾害的图文信息,让学生描述美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为美国划分自然灾害带;学习了气象灾害和水文灾害的危害后,让学生谈谈2013年冬季“极地旋涡”冰冻北美,五大湖的湖冰给当地带来哪些危害?“泰坦尼克号”的沉没与哪些自然灾害有关?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不断开发新的案例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体验学习的过程,总结学习灾害地理的方法。

四、认真研究考纲和课标要求

1.地理选修5的高考考纲要点

(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过程;台风、寒潮、干旱等气象灾害形成原因;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3)自然灾害与环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4)防灾与减灾。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和应急措施。

2.地理选修5的课标要求

(1)列举和举例类: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列举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举例说明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举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以1、2种自然灾害为例,列举适当的方法或应对措施。

篇(11)

中图分类号 S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0-0178-01

海原县在宁夏回族自治州区的中南部,地处宁夏中部的干旱地带,属于黄河中游黄土丘陵沟壑区,境内沟壑纵横、丘陵起伏,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7 ℃,≥10 ℃积温在2 398 ℃左右,年内无霜期在149~171 d之间,年平均降水量为389 mm,降水量集中在7―9月。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710 h,年平均蒸发量较大。干旱、暴雨洪涝、冰雹、低温冻害以及大风沙尘等海原县主要农业灾害可对农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加强研究海原县主要农业灾害发生规律及应对措施,不仅可以确保海原县农业丰产丰收,还能提升农民的经济水平。

1 海原县主要农业灾害

1.1 干旱

海原县干旱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最为严重,在各种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中属干旱灾害造成的损失最高。农业干旱就是某地区内长时间没有降水天气出现或者是降水量较少使农作物体内水分失去平衡,造成农作物生长缓慢,严重的情况下会使农作物干枯死亡,最终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1.2 暴雨洪涝

持续性的强降水天气会不断增加土壤内的含水量,很容易使农作物被淹死。如果暴雨天气持续数日会引发一系列的山洪泥石流、江河洪水泛滥,在淹没农田的同时,还会使各种基础设施受到损坏。

1.3 冰雹

实际上,在强对流天气系统中出现冰雹灾害的概率较大,冰雹天气是一种剧烈的气象灾害,出现时间短,影响范围小,但危害严重。因冰雹的重力较大,在从空中降落下来时会击打农作物的枝叶或者果实。枝叶或者果实的受损程度要根据冰雹的大小进行衡量。冰雹的直径和重量越大,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就越严重;另外,冰雹持续时间较长也会增加对农作物的危害[1-2]。

1.4 低温冻害

低温冻害对农作物生长关键期的影响较大。所谓的低温冷害就是指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外界温度急剧下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使农作物减产的气象灾害。冻害是指农作物在越冬期间,因温度较低,很容易使农作物遭受到破坏,最终造成农作物受害或者是死亡。在农作物生长关键期遇到低温冻害将会使不饱满或者空壳籽粒的数量增加,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1.5 大风

农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与风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风灾对农作物的危害主要包括有2个方面:机械危害以及生理危害。通常情况下在风速较大并且空气相对湿度较低的环境下很容易引发旱灾。在强风天气出现时很容易使农作物出现倒伏、落花落果等现象。

1.6 高温

夏季气温较高,同时也会增加空气中的蒸发速率,最终造成土壤内大量的水分缺失,很难满足农业生产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最终造成农作物枯萎,严重的情况下会使植株死亡。

2 农业灾害的应对措施

2.1 提高中长期预测分析水平

为了降低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不断提升减灾效益,海原县气象局对灾害性天气预测预报技术加强研究。在形成气象灾害的过程中是由多种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对灾害性天气进行预测需要综合多种学科知识,同时还要多部门联合。随着气象事业的不断发展,海原县的专业预报工作取得了较大成就,尤其是临近以及短期的天气预报水平较高,一些中长期的天气预报也有了一些进展。在对重大灾害性天气的成因以及成灾过程进行预报时也存在着预测能力较低的现象。海原县气象部门应不断提升对中长期天气的预报预测水平,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长发育造成的损失[3-4]。

2.2 加强农业气象服务

一直以来,农村就是气象灾害防御较为薄弱的地区,同时也是气象灾害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海原县气象局应该加大提供专业化的农业气象服务,不断建立健全海原县公共气象服务体系以及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使其不断趋于完善。有关部门还要在关键农事季节做好指导,不断拓展农业气象服务;对人工影响天气逐步加大投入力度,在干旱或者是冰雹灾害天气出现时做好人工增雨以及人工防雹作业;海原县气象部门应该利用讲座、办板报、发放小册子、高音大喇叭等多种方式不定期地到各个乡镇进行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的宣传,不断提升农民对灾害性天气的认知程度,方便人们在灾害性天气出现时可以提前做好准备,降低灾害损失。

(下转第183页)

2.3 拓宽预警信息覆盖面

借助于现有的多媒体平台,不断拓宽气象预报信息的传播渠道,在人员较为集中的区域内可以安装电子显示屏或者是高音大喇叭,使气象信息系统覆盖城乡居民,不断提升海原县气象服务预警信息的覆盖面以及人们的满意度水平;在海原县的各个乡镇抽调出一部分人员组建一支乡镇气象协理员队伍,可以在各个乡镇以及行政村分别成立气象工作站以及服务站,构建涉及县、乡、村的3级气象灾害防御体系[5]。

3 参考文献

[1] 王林凤,栗艳杰,赵明文.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气象灾害的特点及防御措施[J].黑龙江气象,2011,28(1):35.

[2] 胡英,王军,马军.湖北省房县农业气象灾害影响及防灾减灾措施[J].北京农业,2014(21):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