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科技馆科普知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分类号:G250
引用格式:虞晨琳. 国际数据管护的科学知识图谱研究[J/OL]. 知识管理论坛, 2017, 2(3): 201-213[引用日期]. http:///p/1/137/.
1 引言
随着E-Science的发展,科研行为的主要特征是基于数据的科学探索,研究数据是科研活动的驱动力,科学研究已步入以数据密集型为特征的大数据科研范式[1]。大数据时代,研究数据的内涵与特点发生改变,其来源范围广、类型多样、数据体量巨大以及数据流实时变化,被称之为科学大数据[2]。因此,以往的数据管理模式因不能适应研究数据的管理,而使得研究数据易遭到损坏与污染,数据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和长久保存,影响现阶段的科学研究行为的进行。各领域学者基于自身学术背景对研究数据管护(data curtain, DC)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笔者将对国际学术界的数据管护研究进行梳理,以期整体、全面地认识与把握数据管护研究的整体面貌。
2 数据管护定义
英国数据管护中心(Digital Curation Centre, DCC)对数据管护进行明确定义:数据管护是指贯穿数字化研究数据整个生命周期的维护、保存和增值的动态主动的管理活动;对研究数据进行主动的管理,其目的是为了确保数据在未来研究价值的威胁、降低数字老化的风险;置于可信的数字化存储库中的管护数据,可促进英国研究领域的数据共享;数据管护可减少数据创建的重复工作,并通过增强高质量研究的可用性来提高数据的长期价值[3]。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Joint Information Systems Committee, JISC)指出, 数据管护是在数字数据和研究成果的整个生命周期内, 维护和利用它们以服务当前和未来的用户的一系列活动[4]。
从档案视角解读,认为数据管护是将数字保存、数字图书馆管理、数字归档和数据管理阶段性介入活动进行融合成一个整体;数据管护实质是贯穿整个数据生命周期的管护活动,数据管护术语的产生,由于数字归档的含义在信息资源保存领域的滥用,使得数字归档的含义遭到曲解,使得数字资源的长期、全过程管理的研究需要创建新的术语来准确描述数字资源的生命周期管理的研究[5]。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学院提出数据管护是在学术研究、科学和教育活动中主动、持续地贯穿数据生命周期的数据管理活动,通过数据认证、归档、管理、保存和描述来促进数据的检索发现、长期保存和增值重用[6]。
综上所述,数据管护具有以下特点: ①数据管护是一种主动、持续和不间断的数据管理,贯穿整个研究数据的生命周期,确保研究数据管理过程是一条可追溯的连续链条; ②数据管护目的是维护和增值研究数据的价值,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和长期可用,满足现在和未来的使用需求;③数据管护促进研究数据资源的检索与发现、共享与利用、减少科研资源的重复建设。
3 研究结果分析
3.1 数据与方法
为全面把握国际数据管护研究情况,避免遗漏重要文献,本文所选取的统计数据来源于Web of Science (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以 “digital curation” “data curation” 为主题或标题进行检索,时间跨度:1900-2016年,文献类型:包括“article,editorial,letter,proceeding paper,review”5类,检索时间为2016年10月31日,并对检索结果进行去重、清洗,最终得到319条文献记录。
国外数据管护研究的文献增长趋势符合普赖斯提出的科学文献指数增长的普遍规律,拟合优度R2为0.974(见图1)。国外数据管护研究始于2000年,2000-2005年间的发文量少,发展极为缓慢,研究处于起步阶段;2006-2013年间的年发文量呈现增长态势,实际发文量都超过理论值,研究处于快速增长期;2013年之后,实际发文量小于理论值,且两者之间的差距逐年拉大,研究步入成熟期。数据管护的年发文量呈绝对值持续增长趋势,自2013年起,每年发文量均在40篇以上,2015年达到62篇。
本文所选取的研究方法是科学知识图谱,科学知识图谱是将信息可视化技术、应用数学、图形学、计算机科学等与科学计量学结合起来的交叉科学研究方法,可将科学前沿领域的海量文献数据信息转换为可视化图像,展示单凭个人经验难以直观获得的学科前沿领域的总体图景、发展态势与结构特征。具体分析方法是基于共现分析法来明确国外数据管护的研究主体;利用共被引分析展现国外数管护的知识基础。
3.2 数据管护的研究主体
利用CiteSpace软件共现图谱分析法,从学科分布、研究机构、作者分析3个维度对施引文献进行分析,以探求数据管护的研究主体。
3.2.1 学科分布分析科学知识图谱
如图2所示,计算机科学与图书情报学的节点年轮较大,表明学科的发文数量多;节点年轮颜色由蓝、绿、黄组成,暗示研究跨3个时间段,长期时间关注且持续性研究。生物化学研究方法、天文与天体物理、计算机科学、成像科学与照相技术、统计与概率、地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遥感、基因与遗传学等学科的节点被紫圈标注出来,代表节点具有较大的中心度(不小于0.1),处于在网络结构中重要的中心位置,在研究中具有重要影响力。
从学科分布来看,数据管护研究具有多学科性,应用学科和基础学科均关注数据管护方面问题,积极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为:①研究数据主要由具体的基础学科产生。研究数据来源于科学研究的观测、探测、调查和综合分析所获得的数值型的事实记录,随着21世纪的信息技术革命,新一代科学研究的手段与方式的应用,促使研究数据的生产方式步入自动式化感知式系统阶段。研究数据具有学科背景属性,基础学科多围绕学科的特定项目开展数据管护研究,以满足自身学科知识体系对研究数据的管护的特定需要。②不同学科的研究数据在管理与服务具有共同属性。应用学科夯实了数字化科研的基础以及统一了研究数据的技术标准,这些称为了数据管护中的网络基础设施的依托、信息技术的支撑、政策指导与管护理论的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计算机科学在数据管护的研究方向主要是人工智能、信息系统、跨学科应用、软件工程与理论方法,从全方面对数据管护研究进行技术支持,其研究始于2001年。生命科学与生物医学对数据管护研究力度与重视程度不亚于计算机科学,随着新一代测序工具与技术出现,基因研究产生海量的基因数据,因此,生命科学与生物医学对于基因数据管理需求增大,需要确保基因数据的及时更新、实时维护、关联和集成资源、长期保存与有效获取等,驱动科学研究的新发现。图书情报学的发文数高达84篇,科学体量较大,学术影响力较强,是推动数据管护研究进展的主力军之一。
3.2.2 研究机构分析
由图3可见,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爱丁堡大学、普渡大学、格拉斯哥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南佛罗里达大学以及圣迭戈加利福尼亚大学在数据管护研究上比较活跃。
突现是指变量值在短时间内发生很大变化,突现信息是一种可用来度量更深层变化的手段,对机构突现的研究,能够把握机构在数据管护研究上的关键转变节点。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2007年共有4篇关于数据管护的文献,主要为数据管护的人才培养和软件工具研发的研究。其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学院承担的数据管护课程(Digital Curation Curriculum,DigCCurr )项目,包括培育数据管护的研究生层次专业人才,探索数据管护课程设置[7];界定数据管护人才以及数据管护应具备技能与知识[8]。The Vidarch Project1项目捕获数据资源的相关信息,基于数据资源的元数据和上下文本信息关系,实现数据资源的全面注释[9];研发ContextMiner 2工具,帮助数据管护人在数据库中进行数据查询、编译及存储[10]。爱丁堡大学2004-2007年共有4篇关于数据管护的文献。面对生物数据爆发式增长,P. Buneman倡议对数据库进行管护,确保数据的安全可靠[11];P. Buneman同时阐释数据管护的两种不同的文化,档案专家、管护者侧重对数据资源的长期保存与可靠访问,研究者侧重数据资源的可视化、注释与关联[12];C. Rusbridge等认为DCC成立将更好地指导数据管护活动的开展[13];M. McGinley呼吁将数据管护纳入法律层面,以此将有效地指导研究数据的开放或保密[14]。普渡大学在2008年发表2篇关于数据管护文献。普渡大学图书馆在图书馆学和档案学原理的指导下,利用分布式机构知识库设施基础,开展具体学科的研究数据管理的探索,为数据管护研究提供实践案例[15];M. Y. Eltabakh研发生物数据库的可扩展数据库引擎,支持研究者对生物数据库系统进行统一的数据管理,如数据及派生信息的注释、存储、数据查询和跟踪等,促进普渡大学的研究数据管理[16]。
3.2.3 作者分析
如图4所示, 节点年轮的颜色变化反映了研究者的活跃时段,笔者依据图谱的时间分区的颜色变化,将数据管护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者分为三代研究者,以2006年和2012年作为时间分区的分界点。
第一代研究者的节点以蓝色为主,随着科研信息化的展开,研究者对研究数据管护的需求不断增加。P. Buneman团队倡议及阐述数据管护以及数据管护中心成立的意义;P. Martin团队研发基因数据库的集成分析工具,支持数据集成化研究。第二代研究者的节点以绿色为主,主要是图情及计算机领域围绕研究数据管护展开的研究活动。C. Prom团队从数据管护教育角度,主持开展数据管护课程(DigCCurr)和数据管护差距弥补课程(Closingthe Digital Curation Gap)以储备数据管护的专业人才; L. Martinez-Uribe团队研究图书馆在数据管护的角色定位、服务创新;S. Ross团队研发文本流派分类方法自动获取元数据。第三代研究者的节点以黄色为主,研究主要是针对特定学科开展的细粒度的数据管护活动,?. Sánchez-Ferrer团队基于生物基因需求,提出数据管护的具体要求;W. Los团队建立数据管护以此来推进数据资源共享开放;C. Jandrasits团队从纳米领域提出数据管护的重要性;B. Stvilia团队从基因领域出发,研究数据管护以及数据质量要求;J. Bhate团队介绍国际分子交换联盟中心(IMEx Central)实施交互质量控制、交叉管护等数据管护措施。
3.3 数据管护研究的知识基础
由图5可知,文献共被引网络主要为8个聚类。基于被引文I和施引文献、聚类标签对各类的研究内容和核心观点进行解读,发现研究内容大致可分为数据管护对科研活动的新价值、数据管护的软硬件设施的建设、数据管护在具体学科的应用、数据管护的利益相关者以及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几方面。
3.3.1 数据管护对科研活动的新价值
表1列出聚类3#scientific data的被引文献和施引文献,阐释科学数据对科研活动的新价值,这些文献主要研究了如何使用数据管护实现对数据的维护和增值,涉及到科研工作流程、数据共享及出版的管理。科学研究具有数据驱动性和开放协作性,数据共享可以支持科学研究的再现或验证,确保研究结果为公众所用,方便其他人利用现有数据开展新研究,提升研究创新水平[17]。
科学界对小研究数据潜在价值的认识加 深[18],P. Borgman以栖息地生态学为例,介绍了数字图书馆利用嵌入式网络感知中心,来支持“小科学”学科的数据管理,以便解决小研究数据向于异质、个人管理的状态或是未被保存、未被管理的状态[47]。尽管海量研究数据产生,使得数据洪流现象出现,但只有少数领域出现数据共享,C. Tenopir等2011年对1 329名科学家进行数据共享实践与理论调研,发现阻碍科学家进行数据共享首要原因是时间不足和资金缺乏,其次是开放平台、标准规范、政策制定等[19]。M. H. Cragin等承担的Data Curation Profiles项目是基于研究者角度对数据共享问题进行研究,从分享什么数据、何时和与谁分享的3个维度分析研究者数据共享行为[20];P. Borgman分析什么数据应该被共享、被谁共享、在什么条件下共享、为什么共享以及要做什么努力等方面,能帮助认识数据共享;以上研究为数据政策制定和数据实践开展提供了指导[17]。
M.J. Costello提出以数据出版代替数据共享,构建数据的引用与访问系统,激励环境、生物学科学家研究数据,解决数据可用性问题[21]。R. R. Downs和R. S. Chen.设计跨学科数据提交的工作流,便于满足跨领域研究的科研人员提交数据的需求[22]。
3.3.2 数据管护的软硬件设施建设
数据管护的软硬件设施建设包括支撑数据管护的平台的基础设施,支持数据集成和关联的软件技术。表2列出聚类2#biologist-centricsoftware的被引文献和施引文献是面向数据管护的基础设施的建设研究,这些文献主要是探讨支撑管护软件研发和平台构建、服务体系建设以及最佳实践探索。
开源数字仓储软件(Fedora)描述数字对象及之间的复杂关系,为组织机构在管理及保存数字资源方面提供基础[23]。iRODS(integrated Rule-Oriented Data System)的数据网格帮助用户高效、简易管理各类数据资源[24]。英国图书馆与信息网络办公室总结数据管护的服务框架,鉴定关键利益主体,分析其责任、权利与协作方式,确定数据管理的目标(数据的保存、访问和重用),确定实现目标的机制、流程和实践[25]。普渡大学图书馆在e-Science环境下,构建面向科研的嵌入式服务的协同结构,开展研究数据管理服务,包括数据描述、类型和格式的标准、收集、组织、归档与保存[26];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图书馆参与领域科学的数据管护的过程,表明图书馆在专业人才、基础设施与信息服务的优势将有助于开展数据管护活动[27]。以上图书馆的探索成为数据管护的最佳实践。
表3列出聚类6#annotation的被引文献和施引文献是基于数据集成和关联的数据管护,通过构建大规模知识化的科学数据网络,便于研究者深入挖掘和有效解释科研数据中各类资源对象的内涵和关系。
基因芯片数据协会组织开发了微阵列数据标准,规范了微阵列实验解释的最小信息描述[28],促进国际上基因组学的实验室及公共数据库的数据交流。C. A. Ball评述微阵列数据标准,规范了微阵列实验数据的注释描述和交换标准,辅助微阵列数据库的建设和数据分析工具的开发,促使高质量的基因表达数据的共享,为基因研究的标准化铺平道路[29]。S. A. Sansone提出以技术手段和奖励机制促进生物数据的互操作性,以提高科学社群对研究数据的充分利用和开放共享[30]。D. Howe认为生物研究数据管理和生物学数据管理的出现,解决不断增长的高质量数据需求与有限、落后的数据管理之间的矛盾[31]。B. M. Good等通过语义维基构建生物医学的语义网链接,直接嵌入维基百科编辑器来计算文章上下文的语义关系,增强维基百科文章的语义呈现,便于用户查询与发现[32]。
3.3.3 数据管护在具体学科的应用
数据管护在生物学科、化学信息学与生物信息学方面得到充分运用。表4列出聚类0#database的被引文献和施引文献是数据管护在生物学科的具体应用,这些文献主要是基于领域本体与元数据的数据描述的管护活动,为生物数据的描述和分类实现格式化,为计算机处理创造可能。
随着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基因组和转录组开始进入高通量测序,实验室和基因数据库得到海量核序列数,但是对核序列数的描述和保存格式不统一,严重阻碍了学术交流与资源共享。基因本体的出现,统一了规范基因功能注释和描述[33];生命研究数据库采用基因本体来对研究数据进行标注,通用蛋白质资源数据库(UniProt)为科学社群提供集成、高质量、可获取的蛋白质资源数据[34],PlasmoDB数据库通过疟原虫基因注释标准化,关联基因组定位、转录本信息等各种信息,方便疟疾研究者查询[35]。数据的描述、注释以及保存格式的规范,有助于研究的新发现,通过统一基因本体术语,便于集成高质量的数据资源,便于发现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证据[36]。
表5列出聚类1#QSARmodeling的被引文献和施引文献是数据管护在化学信息学的具体应用,这些文献主要是围绕研究数据建模过程的管护活动,依据数学原理,探索数据之间的关系,提取信息及发现知识等。定量构效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ship,QSAR)作为化学信息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对化合物结构与其活性之间关系的定量描述研究[37]。
建立研究数据的汇聚机制与模型,如集成计算毒理学资源(Aggregated Computational Toxicology Resource, ACToR)、京都基因和基因组学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and Genomes, KEGG)和基因型―表现型数据库(Genotype-phenotype databases),以解决数据的多源、异构带来的数据使用效率低的难题。科研信息化的推进,数据驱动科学研究的发展,数据质量直接决定研究的成败。化学数据建模分析过程采用标准规范[38],划定分析阶段,来确保QSAR模型分析结果的有效性[39]。面对预测毒理学的数据的来源涉及学科广、数据的表示灵活多样,F. Xin认为数据管护能确保预测毒理学的计算基础的数据高质量,推进学科发展[40]。A. J. Williams和S.EKINS倡议化学数据库采用数据管护,来保障数据质量,推动科研进展[41]。
表6列出聚类5#bioinformatics的被引文献和施引文献是数据管护在生物信息学的具体应用,这些文献论证了数据管护是如何支持生物信息学的研究新模式。J. Bellenson指出,微阵列芯片技术在鉴定致癌物质与环境危害的应用,促使毒理学研究的范式由假设驱动的研究转向数据驱动的实验[42],数据对科研的重要性日益显著。W. Tong等指出arraytrack具有集合毒理学的数据存储、分析和可视化的功能,支持毒物学研究的进展与新发现[43]。
3.3.4 数据管护的利益相关者以及图书馆的服务模式
表7列出聚类4#digitalcuration的被引文献和施引文献确定了数据管护的利益相关者,这些文献主是围绕数据管护利益相关者展开的角色定位、职责划定和相互协作研究。
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National Science Board,NSB)《21世界长期数字数据集合研究与教育》,明确了管理层面对长期数字数据集合管理的重视,开展数据管理研究以及教育培训,以支撑2000年以后的科学研究。基于数据在不同阶段的管理要求,提出不同机构、部门的数据服务角色定位,以实现数据管理服务角色的协作,实现数据管理服务的目标[44]。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管理的参与者,拓展和延伸数据服务,定位管理角色与职责,研究技术标准和数据生命周期理论等,以期在研究数据管理乃至科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H. R. Tibbo纳缁峥蒲Ы嵌榷壬笫邮据管护,尽管数据管护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支撑,但社会科学对数据资产的长期管护更具有指导[45]。
表8列出聚类7#science的被引文献和施引文献描述了科研新模式下图书馆的探索,这些文献主要是描述了图书馆的数据管护服务模式。L.Lyon指出,随着“信息转变”,图书馆需要审视在数据驱动科研环境下的机构目标和服务范围[46]。P. Hswe和P Hswe从学术图书馆在人员配置、基础设施及服务定位角度,论述图书馆参与数据管理的必要性和参与模式,指出图书馆将出现新的职业角色来满足数据管理的需要[47]。G. S. Choudhury针对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已有的机构库等基础设施开展数据管护服务,强调数据科学家和数据人文专家等新角色在数据管护中发挥的作用,能全面支持高校研究数据管理[48]。L. M.Delserone论述了明尼苏达大学图书馆与机构库、信息部门等协同合作,共同规划建设学校的数据管护的基础设施;同时图书馆配置专业人才队伍,满足图书馆开展数据管理与服务的要求,建设“科学馆员队伍”[49]。L. Lyon基于Research360的机构研究生命周期模型,总结图书馆开展数据管护服务的10个阶段,包括数据管理要求、计划、信息学基础、引用、培训、许可、鉴定、存储、获取、影响[46]。
4 结语
随着21世纪的信息技术革命,科学研究范式向数据密集型转变,共同推动数据管护研究的兴起。对国际的数据管护研究的分析和解读表明,研究主体具有多学科性,其中,生命科学与生物医学基于自身学科知识体系,围绕特定项目进行数据管护的研究;计算机与图情等应用学科则基于研究数据的通性,研究通用的研究数据的基础设施与技术标准规范。研究主体的机构主要集中在欧美,其中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爱丁堡大学和普渡大学在数据管护领域比较活跃,具有很大影响力。相较国外,中国对数据管护的研究相对薄弱,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在国际数据管护的专业人才培养上开展深入调研与分析,具有较强的影响力。研究主体的学者合作不够紧密,缺少稳定的、高质量的研究团队。数据管护的知识基础集中于数据管护对科研活动的新价值、数据管护的软硬件设施的建设、数据管护在具体学科的应用、数据管护的利益相关者以及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基于上述对国际数据管护研究的英文文献的梳理,望能为国内开展数据管护研究带来启示与借鉴。
参考文献:
[1] 吴金红, 陈勇跃, 胡慕海. e-Science 环境下科学数据监管中的质量控制模型研究 [J]. 情报学报, 2016, 35(3): 237-45.
[2] 郭华东, 王力哲, 陈方, 等. 科学大数据与数字地球 [J]. 科学通报, 2014 (12): 1047-1054.
[3] What is digital curation [EB/OL]. [2017-04-10]. http://dcc.ac.uk/digital-curation/what-digital-curation.
[4] BEAGRIE N, POTHEN P. Digital curation: digital archives, libraries and e-Science seminar [EB/OL]. [2017-04-10].http://ariadne.ac.uk/issue30/digital-curation/.
[5] CUNNINGHAM A. Digital curation/digital archiving: a view from the National Archives of Australia [J]. The American archivist, 2008, 71(2): 530-573.
[6] MURAKAMI Y. Metal fatigue: effects of small defects and nonmetallic inclusions [M]. Amsterdam: Elsevier, 2002.
[7] LEE C A, TIBBO H R, SCHAEFER J C. DigCCurr: Building an International Digital Curation Curriculum & the Carolina Digital Curation Fellowship Program[EB/OL]. [2017-04-10]. http:///content/ist/ac/2007/00002007/00000001/art00025.
[8] LEE C A, TIBBO H R, SCHAEFER J C. Defining what digital curators do and what they need to know: the DigCCurr project[EB/OL]. [2017-04-10]. http:///citation.cfm?id=1255183.
[9] Shah C, Marchionini G. Capturing relevant information for digital curation[EB/OL]. [2017-04-10]. https://ils.unc.edu/vidarch/Shah-JCDL2007poster.pdf.
[10] SHAH C, MARCHIONINI G. ContextMiner: A tool for digital library curators[EB/OL]. [2017-04-10]. https://ils.unc.edu/vidarch/Shah-JCDL2007demo.pdf.
[11] BUNEMAN P, CHENEY J, TAN W C, et al. Curated databases[EB/OL]. [2017-04-10]. http:///citation.cfm?id=1376918.
[12] BUNEMAN P. The Two Cultures of Digital Curation[EB/OL]. [2017-04-10]. http://inf.ed.ac.uk/teaching/courses/ad/lectures04/buneman.pdf.
[13] RUSBRIDGE C, BURNHILL P, ROSS S, et al. The digital curation centre: a vision for digital curation[EB/OL]. [2017-04-10]. http:///abstract/document/1612461/.
[14] MCGINLEY M. The legal environment of digital curationCa question of balance for the digital librarian[EB/OL]. [2017-04-10]. https:///chapter/ 10.1007%2F978-3-540-74851-9_62?LI=true.
[15] WITT M.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and research data curation in a distributed environment [J]. Library trends, 2008, 57(2): 191-201.
[16] ELTABAKH M Y, OUZZANI M, AREF W G, et al. Managing biological data using bdbms[EB/OL]. [2017-04-10]. http:///abstract/document/ 4497631/.
[17] BORGMAN C L. The conundrum of sharing research data[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 63(6): 1059-1078.
[18] BORGMAN C L, WALLIS J C, ENYEDY N. Little science confronts the data deluge: habitat ecology, embedded sensor networks, and digital librarie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digital dibraries, 2007, 7(1/2): 17-30.
[19] TENOPIR C, ALLARD S, DOUGLASS K, et al. Data sharing by scientists: practices and perceptions [J]. PloS one, 2011, 6(6): e21101.
[20] CRAGIN M H, PALMER C L, CARLSON J R, et al. Data sharing, small science and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J].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A: mathematical, physical and engineering sciences, 2010, 368(1926): 4023-4038.
[21] COSTELLO M J. Motivating online publication of data [J]. BioScience, 2009, 59(5): 418-427.
[22] DOWNS R R, CHEN R S. Designing submission and workflow services for preserving interdisciplinary scientific data[J]. Earth science informatics, 2010, 3(1/2): 101-110.
[23] LAGOZE C, PAYETTE S, SHIN E, et al. Fedora: an architecture for complex objec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digital libraries, 2006, 6(2): 124-138.
[24] HEDGES M, HASAN A, BLANKE T. Cura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research data in an iRODS data grid [EB/OL]. [2017-04-10]. http:///abstract/document/4426919/.
[25] LYON L. Dealing with data: roles, rights, responsibilities and relationships. consultancy report[EB/OL]. [2017-04-10]. http://opus.bath.ac.uk/412/.
[26] BRANDT D S. Librarians as partners in e-research Purdue University Libraries promote collaboration[J]. 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 news, 2007, 68(6): 365-396.
[27] LAGE K, LOSOFF B, MANESS J. Receptivity to library involvement in scientific data curation: a case study at the 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J]. portal: libraries and the academy, 2011, 11(4): 915-937.
[28] BRAZMA A, HINGAMP P, QUACKENBUSH J, et al. Minimum information about a microarray experiment (MIAME)―toward standards for microarray data[J]. Nature genetics, 2001, 29(4): 365-371.
[29] BALL C A, SHERLOCK G, PARKINSON H, et al. Standards for microarray data[J]. Science, 2002, 298(5593): 539-539.
[30] SANSONE S-A, ROCCA-SERRA P, FIELD D, et al. Toward interoperable bioscience data[J]. Nature genetics, 2012, 44(2): 121-126.
[31] HOWE D, COSTANZO M, FEY P, et al. Big data: the future of biocuration [J]. Nature, 2008, 455(7209): 47-50.
[32] GOOD B M, CLARKE E L, LOGUERCIO S, et al. Building a biomedical semantic network in Wikipedia with Semantic Wiki Links[J]. Database, 2012, 2012: bar060.
[33] ASHBURNER M, BALL C A, BLAKE J A, et al. Gene Ontology: tool for the unification of biology [J]. Nature genetics, 2000, 25(1): 25-34.
[34] APWEILER R, BAIROCH A, WU C H, et al. UniProt: the universal protein knowledgebase [J]. Nucleic acids research, 2004, 32(S1): D115-D119.
[35] BAHL A, BRUNK B, CRABTREE J, et al. PlasmoDB: the Plasmodium genome resource. a database integrating experimental and computational data [J]. Nucleic acids research, 2003, 31(1): 212-215.
[36] GOERTSCHES R H, HECKER M, KOCZAN D, et al. Long-term genome-wide blood RNA expression profiles yield novel molecular response candidates for IFN-β-1b treatment in relapsing remitting MS [J]. Pharmacogenomics, 2010, 11(2): 147-161.
[37] 周喜斌, n文静, 陈晶,等. 几种 QSAR 建模方法在化学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J].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11, 28(6): 761-765.
[38] FOURCHES D, MURATOV E, TROPSHA A. Trust, but verify: on the importance of chemical structure curation in cheminformatics and QSAR modeling research [J]. Journal of chemical information and modeling, 2010, 50(7): 1189-1204.
[39] TROPSHA A. Best practices for QSAR model development, validation, and exploitation [J]. Molecular informatics, 2010, 29(6/7): 476-488.
[40] FU X, WOJAK A, NEAGU D, et al. Data governance in predictive toxicology: a review[J]. Journal of cheminformatics, 2011, 3(1): 24.
[41] WILLIAMS A J, EKINS S. A quality alert and call for improved curation of public chemistry databases [J]. Drug discovery today, 2011, 16(17): 747-750.
[42] SCHENA M. DNA microarrays: a practical approach[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43] TONG W, CAO X, HARRIS S, et al. ArrayTrack--supporting toxicogenomic research at th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National Center for Toxicological Research [J].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2003, 111(15): 1819.
[44] PRYOR G, DONNELLY M. Skilling up to do data: whose role, whose responsibility, whose career?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curation, 2009, 4(2): 158-170.
[45] TIBBO H R. Placing the horse before the cart: conceptual and technical dimensions of digital curation [J]. Historical social research, 2012,37(3):187-200.
[46] LYON L. The informatics transform: re-engineering libraries for the data decad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curation, 2012, 7(1): 126-138.
[47] HSWE P. Data management services in libraries [EB/OL]. [2017-04-10]. http:///doi/pdf/10.1021/bk-2012-1110.ch007.
[48] CHOUDHURY G S. Case study in data curation at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J]. Library trends, 2008, 57(2): 211-220.
[49] DELSERONE L M. At the watershed: preparing for research data management and stewardship at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Libraries [J]. Library trends, 2008, 57(2): 202-210.
Research on Mapping the Knowledge Domain of Digital Curation
――A Bibliometric Study of Web of Science (1990-2016)
Yu Chenlin1,2
1National Science Libra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
借助动态图形的设计,一种信息类动画短片风靡起来,它的优势是将复杂难懂的数字、抽象晦涩的概念和其他信息,利用形象、直观的图形语言结合动态的方式,加上声音解释,以类动画片的形式完成整个主题的诉说,形式新颖活泼、趣味性强、认知率高,在网络上具有很强的传播性。本文通过对动态图形的研究,以一部科普色彩知识的动态图形动画《你好,色彩》作为案例进行介绍。
1动态图形的概述
1.1动态图形的概念
1960年,美国著名动画师约翰・惠特尼创立了一家名为Motion Graphics的公司,首次使用术语“Motion Graphics”(简称MG)。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内外已经涌现出一大批MG艺术家和工作室,不断创造着MG形态各异的新作品。因此,学术界对其概念的定义也各有千秋,一般都从区别与静态图形设计、传统影视动画艺术的角度去定义。
在国内针对MG的理论研究并不是很多,动画导演、插画家高路2008年发表在《数码艺术杂志》上的《在动态的世界奔跑――图形设计转向Motion Graphics》一文中,将MG解读为“动态图形”,并且指出“Motion Graphics的特征是多样化的,是一种数字设计领域的综合艺术。它应用了不同的设计类别与元素,融合了实景拍摄、视觉特效、2D动画、3D动画、图形设计、插画设计、字体设计、后期制作、音效设计、音乐制作、互动设计等等各种领域,这些相关艺术形式互相交叉,互相渗透。因此,从广义上来说,Motion Graphics是一种融合了电影与图形设计的语言,基于时间的视觉设计”。作为实践者,2011年国内首部动态图形动画短片《北京》(当学生时的毕业创作)创作者之一,LXU工作室的魏婷婷在《从信息传达角度解读Motion Graphics》一文中从另外一个角度解读了MG,她认为Motion Graphics存在意义在于其功能性,通过图形符号的变化和组合,形成意义,进而能完成解释和说明的功能,这才是Motion Graphic的核心意义,即信息传达。
1.2动态图形动画的特点
从信息传达的角度来看,动态图形动画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信息传达条理清晰。当今网络媒介下,信息传播的方式呈现出信息传播量大、信息传播含糊、信息传播杂乱等方面的特点。作为信息的整理者和传播者,如何使传达的信息具有易读性、易懂性、准确性,需要具有一定的信息挖掘、信息分析、信息整合的能力。
第二,视觉元素和谐统一。动态图形的主要存在意义在于其功能,形式要跟随功能,要在有限空间和时间里进行信息传达。因此,设计过程中应该在对于信息传达的准确性上不断琢磨,选择用最简洁的视觉语言来描述,避免过于复杂。静态设计中要从图形、字体、色彩、布局上达到一致,动态设计从视觉元素的运动方式和转场衔接上达到流畅自然。
第三,动画作品生动活泼。在当今的社会中,不管是平面设计、动态设计还是交互设计,都需要以人为本,从人的心理出发,具有情感的体验,激活受众的各种感觉神经,让受众在愉悦的氛围中接收到传达的信息,从而达到有效传达内容和实现情感对接的目的,提高信息传达的时效性和高效性。
2动态图形设计的能力要求
2.1平面设计能力
动态图形设计是遵循传统平面设计的原则和思维,因此平面设计能力是必备基本功,包含图形语言、文字设计、版面设计、符号学、色彩学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必要的图形设计语言及视觉传达知识,还要培养图形的动态表述和设计能力。
2.2动画制作能力
动态图形设计在时间表现手法上具备动画的技术手段与影像形式,需要具备动画原理、视听语言、视频剪辑等方面的知识。此外,还需精通必要的动态制作技术,具有很强的新技术学习能力。
2.3信息整合与传达能力
动态图形动画的主题包罗万象,设计者需要具备较广的知识面和较强的信息挖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在这基础上才能对信息进行归纳和整合。
前文中提到的首部国产MG动画短片《北京》,是关于近年来一个比较热点的话题――北京房价的主题。作品内容从住房的历史开始讲起,延伸到中国人的平均居住面积、房价与收入的关系、房子的生态环境等,全面、深入地分析了北京地区的住房状况。整部作品可贵之处就是设计者能从海量的信息中进行信息筛选和整合,把复杂的数据信息配以简洁生动的旁白解说,将专业知识准确合理地表达出来,将原本枯燥内容形象化,显得趣味十足。
3实例设计
3.1前期
前期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制作方案,包括文字脚本、风格设定、分镜概念设计。
该作品是学生团队自由命题创作,需要既具有趣味性和科普性,又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团队通过自由讨论和集中讨论后确定做一部向大众科普色彩基础知识的动态图形动画《你好!色彩》。文字脚本内容是在调查问卷、头脑风暴的方式和充分考虑项目背景的基础上,对收集内容进行筛选、归纳和整合后确定,内容包括:色彩的产生、光谱的确定、牛顿色环、色彩三要素、三原色、加减色法原理、间色与复色。作品中的图形设计采用扁平化设计风格,去掉了多余的装饰,可以更好地突出信息本身的内容,更加简单直接地展现信息和事物展现,并且在设计元素上具有极简、抽象、符号化等特征,让受众群体更容易理解接受,减少认知障碍。
3.2中期
中期主要任务是根据前期的策划方案绘制分镜头,包括图形设计、动态设计与制作等。根据文字内容和表现风格,通过头脑风暴进行思维延伸拓展来设计关键画面元素和图形的动态效果,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分镜头设计,包含内容有画面内容、注释、解说词、时间、镜头设计等。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制作者的水平,以及平衡好视觉效果和动态表现之间的关系。动画制作前先预录制配音,便于动画制作过程中把握好时间、运动和节奏。
[摘要]列车紧急制动阀是迫使行驶中的列车采取紧急制动的制动设备,本文主要从铁路客运乘务工作实际出发,针对列车乘务人员对紧急制动阀使用条件和时机把握不准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
关键词 ]旅客列车;紧急制动阀;问题;对策
今年来,我们在组织对一起因车门翻板故障,导致启动时车门无法关闭,以及一起旅客未乘降完毕列车突然启动的安全情况进行分析时,发现列车乘务人员均未使用紧急制动阀停车处理,反映出大部分乘务人员对列车紧急制动阀使用条件和时机把握不准,担心导致滥用紧急制动阀构成事故,为此我们开展了对紧急制动阀使用及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列车紧急制动阀工作原理的概述
列车紧急制动阀是迫使行驶中的列车采取紧急制动的制动设备。紧急制动阀的一端连通列车制动主管,另一端和大气相通。平时阀被弹簧压在阀座上,当拉动手把时,杠杆使阀离开阀座,打开制动主管与大气的通路,制动主管内的压缩空气就急剧减压,产生紧急制动作用。
二、列车紧急制动阀的相关管理规定
1.《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第十四章第337条规定:
车辆乘务员、客运乘务组等列车乘务人员发现下列危及行车和人身安全情形时,应使用紧急制动阀停车:(1)车辆燃轴或重要部件损坏;(2)列车发生火灾;(3)有人从列车上坠落或线路内有人死伤;(4)其他危及行车和人身安全必须紧急停车时。
使用紧急制动阀时,不必先行破封,立即将把手向全开位置拉动,直到全开为止,不得停顿和关闭。遇弹簧把手时,在列车完全停车以前,不得松手。在长大下坡道上,必须先看制动主管压力表,如压力表指针已由定压下降100kpa时,不得再行使用紧急制动阀。
2.原铁道部《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第二章第十五条中,将滥用紧急制动阀耽误列车,定为D11类事故。
3.《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关于普速旅客列车车门管理补充规定的通知》(运营客管电〔2015〕2号)中规定:车门无法关闭时,列车启动前应立即通知站台工作人员或司机不得开车,来不及通知且列车已经启动时,以及运行中塞拉门开启时,应立即使用紧急制动阀停车。
三、涉及车站非正常发车的相关事故
1.2014年3月31日,K2060次旅客列车在乌鲁木齐局兰新线鄯善站停车办客时,因运转车长醉酒漏乘,开车后列车长使用紧急制动阀停车,构成铁路交通一般D10类事故。定乌鲁木齐车务段全部责任。
2.2015年1月28日,Z41次旅客列车在西宁站停车办理客运业务时,因车站客运人员未确认旅客乘降情况,盲目通知司机客运作业完毕,造成3名列车乘务人员漏乘,被列车长呼停,构成铁路交通一般D10类事故。西宁站全部责任。
四、在紧急制动阀使用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对列车紧急制动阀使用条件判断上犹豫不定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对紧急制动阀使用条件的规定中,对于燃轴、主要部件伤损、火灾、坠车、线路内人身伤亡情况下,使用条件要求较为明确,且以上情况为已确定发生的事故或故障,使用紧急制动阀不会造成更大的事故后果。但对于其他危及行车和人身安全必须紧急停车时,需要凭借乘务人员的主观判断,特别是在未发生事故或故障的情况下,使用紧急制动阀必然导致耽误列车,构成事故,大部分乘务人员由于缺乏对事故后果的估计,而且对事故调查定责有关规定了解不多,不愿意被调查分析,更害怕被追究事故责任,受到处理,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会果断采取拉阀停车的措施。
2.担心站车工作关系受到破坏
从2015年“1.28”Z41次列车西宁站发车事故中可以看出,对于车站盲目发车,列车采取紧急停车措施,车站很大程度上要承担耽误列车的事故责任,部分列车长担心自己的紧急停车行为,会导致车站被追究事故责任,从而破坏站车关系,给今后工作带来不便,往往避免使用紧急制动阀停车处置。
3.紧急制动阀有关培训需要加强
一是在培训内容上。我们将《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所规定的紧急制动阀使用条件及方法作为乘务人员日常业务学习的重点,但对该规定中,在长大下坡道上,压力表指针已由定压下降100kpa时,不能使用紧急制动阀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停车操作未作要求,培训内容缺乏系统性;二是在培训方式上。我们对紧急制动阀相关业务的培训大多以抽问、考试为主,即使是开展实作演练,但由于受条件限制,也仅限于在库内进行静态模拟演练,大部分乘务人员从未实际使用过紧急制动阀,对其使用时列车运行速度、制动距离及可能带来的后果等情况缺乏基本的感性认识。
4.紧急制动阀相关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一是在应急处置方式上。2015年“1.28”Z41次列车西宁站发车事故中,列车长使用呼停的方式停车处理,说明在停车应急处置时,可尽量选择其他方式停车处理,避免因紧急制动阀使用不当,构成D11类事故;二是在风险研判上。我们在有关应急预案中,虽明确了紧急制动阀的使用要求,但对紧急制动阀使用后车内人员骚乱、受伤及治安方面的安全风险研判不足,未能针对性的制定相关措施。
五、对于存在问题的相关对策
1.深入开展教育培训
一是增强安全责任意识。通过对近期列车发车过程中盲目发车、车门漏锁等原因导致事故的案例进行学习,促使乘务人员进一步认清自身安全责任;二是强化业务学习。使乘务人员对紧急制动阀工作原理、制动距离有所了解,对长大下坡道上,压力表指针由定压下降100kpa时,结合长大下坡道停车应急预案完善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2.完善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置
对涉及紧急制动阀的应急预案进行清理,对列车紧急制动时由于惯性作用导致车辆晃动,造成人、行李、货物可能发生的冲撞、位移、破损、伤害等安全风险开展研判,制定应对措施,进一步增强相关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和现场实用性。
3.加强站台乘降组织安全风险研判
组织对站车乘降组织中车门故障、人员或物品坠入股道、旅客扒车、车站盲目放行等情况进行梳理,认真分析研判安全风险,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和应对方法,在有必要采取紧急停车时,尽量采用呼叫停车的方式,避免因紧急制动阀使用不当,构成D11类事故。
参考文献
[1]《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在第二项第1条原文引用.
[2]《〈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条文说明》.
[3]原铁道部《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
在科技馆发展过程中,将易于理解和掌握的科技知识展现给群众,一方面能够使群众对科技知识产生探究欲望,另一方面能够丰富群众的文化内涵。科技馆在日常应保持开放状态,充分发挥科普教育优势,围绕科普教育组织群众进行文化活动,由科普教育推动文化活动发展,可以实现全民素质的提升。
1科技馆与群众文化的联系
在科技发展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科技成果,科技成果以展览的形式呈现给群众,需要为群众提供参观浏览的场所。现阶段科技馆成为参观浏览的载体,群众进入到科技馆,在探究科技成果的同时,将文化与科技成果相互融合,在融合中既要向群众传播科学思想,满足群众的科学探究兴趣,也要以科学技术为依托,深入挖掘群众的科技创新潜力。在群众文化发展过程中融入科技内容,可以使群众文化与科技建立紧密的联系,并且以群众为文化活动的主体,使群众在文化活动中,与科技馆进行有效的互动,充分发挥科技馆的宣传作用和指引作用,使群众能够在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基础上,还能增强科学素养。
2科技馆对开展群众文化的创新作用
2.1科技馆向群众文化科普知识
科技馆在展示科技成果过程中,应与文化活动相互融合,让群众在科技馆学习科学知识过程中,增强群众的身心喜悦感。在科技馆运行过程中,应向不同的群众提供参与科普知识以及文化活动的机会,让群众在科技馆,将科学知识作为拓展群众文化视野的载体,这样有助于丰富群众的文化内涵和科技内涵。
2.2丰富文化活动形式与内容
科技馆在向群众进行文化知识科普过程中,应采用适合群众接受的形式,并且通过不同的形式,可以使群众更好地理解、掌握科学知识,并且在不同形式中感受文化的魅力。现阶段,科技馆在丰富文化活动形式过程中,主要采用三种方法:一是为影片播放,二是开展活动,三是知识讲解。在影片播放形式中,科技馆为群众设立影片播放环境,在播放环境中,以影片的方式向群众播放科普内容,在科普内容中,会融合更多的传统文化,让群众同时进行科学知识和文化学习。科技馆在播放影片过程中,应采用专业的设备,向群众呈现出更加真实带有科幻色彩的内容,让群众在观看影片过程中,获得科普教育,帮助群众学习到更多的科学知识。在开展活动过程中,科技馆采用不同的活动形式,如科普剧、科学实验等,活动形式中运用趣味性方法,将科普知识与活动进行融合,增强科普知识教育的趣味性,有效激发群众探究科普知识的兴趣,在产业科普教育过程中,群众文化活动能够有序地进行,在活动中,群众会形成科普意识,有助于文化活动对群众的文化意识进行引导,让群众以文化活动的视角,理解和感受科普教育,增强群众科普教育的体验感。采用讲解知识活动的形式,科技馆在每项科技成果展示期间,需要安排讲解员负责科技成果的讲解工作。在讲解科技成果过程中,讲解员以故事的形式,将讲解过程体现出文化活动内涵,一方面利用文化活动能够集中群众学习科普知识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让群众在文化活动中,可以陶冶群众的文化情感。
2.3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
我国十分重视科技教育,在许多地区投入较多的精力,用于科技教育建设,利用科技教育资源,加强基础群众文化建设。但是应注意的是,偏远地区科技教育资源有限,在进行科技教育建设过程中,应以科技馆为基础,使科技教育与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同步进行。此外,各地区应对科技馆的使用方式进行变化,采用流动式科技馆的方式,在不同地区向群众提供学习科学知识的条件,在进行科技教育过程中,突显精神文化内涵,让更多的群众在精神上认同科技教育,在参与科技教育学习中,形成良好的文化活动氛围,在良好的氛围中,可以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在文化活动中学习科技知识,并且提升群众的综合素养。
2.4加强宣传工作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群众的时间有限,多数群众会减少前往科技馆学习科学知识的机会。科技馆应采用多种方式,如免费开放,为群众提供免费参考科技馆的机会,使更多的群众进入科技馆,学习科学文化精神。此外,在以免费开放为宣传方式的同时,还应利用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媒介,通过互联网向群众介绍科技知识,使群众对学习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加强宣传工作,使科技馆可以对科普教育进行扩大宣传,引导群众参与科学教育,在参与中使文化活动体现出创新发展的特点。
3加强科技馆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作用
3.1加强科普基础建设
科技馆在向群众开放过程中,要为群众提供参与文化活动的机会,需要科技馆采用多种方式,向群众详细介绍科学文化知识,并且通过采用的方式,使科学文化知识深入浅出地传递给群众,提高群众的对科学文化知识的理解程度。为使更多的群众理解科学文化知识,科技馆在采用多种方式的同时,还应加强日常科普基础的建设,使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这样才能为群众创造良好的科学文化活动环境。许多科技馆在加强科普基础建设过程中,会在科技馆内部设立形式和主题,体现出多样化特点的展厅,每个展厅向群众展示不同的科技成果,每个科技成果,均由专业的人员向群众进行介绍,介绍内容包括科学成果的研发过程、应用过程以及创造的价值,让群众对科技成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科学文化知识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科技馆加强科普基础的建设,一方面能够使科普基础设施的形式更加丰富,使群众在参与科学文化活动时产生更多的新鲜感,另一方面有助于推动科学文化活动的发展,使科学文化知识在群众中间更好地传播。科技馆应以科普基础建设为载体,加大科普基础建设的投入,在投入过程中使科技馆的科普教育功能更加丰富,以便满足群众各类的科学文化需求。此外建立健全的科普基础体系,会为群众营造良好的科学文化活动环境,让群众在环境中,可以提高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质量和效率。
3.2加强宣传工作
在不同地区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群众对科学文化的需求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此外,群众的文化水平也会对科学文化活动发展产生影响。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需要科技馆作为基础,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宣传,采用形式丰富的宣传,如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可以将正确的科学文化知识,及时准确地传递给群众,使群众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一方面能够消除群众产生的伪科学思想,另一方面能够引导群众形成正确的思考方式,在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有助于提升群众的文化水平。只有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快速发展,使我国社会发展更加和谐。
3.3加强公共服务职能
科技馆具有公益性特点,在社会上会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在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科技馆应加强公共服务职能,有效满足群众的科学文化需求。在加强公共服务职能过程期间,科技馆应转变单一的发展理念,向科技馆内增加更多的资源,使科技馆具备多元化发展能力,多元化发展会向群众提供多元化服务,从而扩大科技馆的影响范围,让更多的群众参与科技文化活动。此外,为要加强公共服务职能,应将群众为科学文化活动的主体,以群众的角度,向群众提供合适的服务,使群众可以进入到主动状态,让群众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能参与科技馆的建设,使科技馆的科学文化教育功能不断增强。
4科技馆对群众文化活动创新发展的意义
4.1创新群众文化活动载体
在科技馆发挥科普教育功能过程中,科技馆应在原有工作形式的基础上,增加多种创新形式,以创新形式作为文化活动的载体,让群众在创新的文化活动中,既能了解多个领域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能利用创新形式,使群众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在创新形式中,科普展示、临时展览等应用较为广泛。在科普展示过程中,将应用广泛并且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科技产品,采用互动操作或者体验等方式,让群众参与到科学文化活动中,在科学文化活动中,群众观看到科技产品,会对科学知识产生探究欲望,在不断探究中,群众会了解科学知识的发展历程以及产生的效应,有助于增强群众的科学素养。
4.2使群众成为建立科学文化氛围的载体
在科技馆传统的运行模式中,由于科技馆具有公益性特点,创造是经济效益,难以维持科技馆的正常运行,并且政府部门投入的资金较少,使科技馆的科学文化氛围,无法吸引群众。在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尤为重要,科技馆应将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群众应用较为广泛的科技成果展示出来,使群众以生活角度近距离体验科技成果,使群众成为科普教育的参与者,群众在参与过程中,会自身产生参与科学文化活动的意识,在不断地参与中,群众会使科学文化活动氛围更加热烈。科技馆应做好引导工作,让群众发挥主动作用,调动群众的力量,带动更多的群众进入到科技馆,在科技馆营造的科学文化活动氛围,延伸至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此外,政府部门应加大科技馆的支持力度,采用校馆合作或者企管合作的方式,组织学生和企业职员,在科技馆参与科学文化活动,从而实现群众科学素养快速发展,将群众自身作为文化氛围的载体,进一步增强科技馆科普教育功能。
5结语
综上所述,在科技馆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科普教育功能,应将科学教育与文化活动相互融合,采用多种方式,对科学文化活动的内容以及发展形式进行优化,组织群众参与到丰富的科普活动中,在科普活动中为群众提供具有灵活性特点的科普教育服务,让群众在科学文化活动中,接受科普服务,通过服务,既能增强群众的科普文化内涵,使所形成的科学文化氛围,影响更多群众的科学思想,还能以科技馆为依托,丰富群众的科学内涵,促进群众综合素养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何钱雯.科技馆科普辅导员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策略探讨[J].科技展望,2016,(8):297.
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逐渐改善,对于文化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科技馆肩负着科普传播的社会职能,同时,科技传播因为其社会文化指向,也越来越成为群众文化传播的一部分。
一、科技馆是群众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
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及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人们了解科学的途径越来越多样,科技馆的主要职责也在从原先“向公众传授科学知识”向现在“引导公众主动思考去探索和发现科学的过程”转变。[1]这种职责方向的转变,使科技馆与群众文化目标更加一致,进而在传播手段,传播方式越来越趋同。
科普传播具有社会文化指向。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题,以娱乐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活动。科普,即科学普及,科学传播的大众化,目标是在全社会倡导科学文化,使公众具有探索科学的精神。科普传播,可归属于文化传播。文化传播,即人们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产生于社区、群体及所有人与人之间共存关系内的一种文化互动现象,是连接人们社会交往的中介和社会结构的桥梁。科学知识是一种文化,科普传播具有文化熏陶性。[2]
二、丰富服务内容和形式,科技馆在群众文化传播中的新尝试
2.1科普对象不只局限于孩子,还应该包括社会各类群体
例如针对中老年公众,目前国内很多的科技馆都有“流动科技馆进社区活动”,旨在改善社区居民,尤其是中老年公众的科普知识。每年重阳节,科技馆也有举办针对性的活动,组织中老年朋友到科技馆参观,邀请生活科普方面的专家给他们进行生活知识,健康养生,花草栽培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方面的专业科普。针对企事业单位职工,与机构中相关部门合作,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如“工会大讲堂”,“科普基地建设”,“案例研究”等。针对NGO等其他社会组织,采取机构培植,分工合作,打造品牌的形式,利用NGO庞大的支持性组织和合作性组织,将社会资源整合起来,形成群众文化建设合力。这些专题性的活动,已经越来越成为科技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新尝试。
2.2针对孩子的科普活动也不只限于参观展览,而应该拓宽传播方式
例如开展“小小讲解员”、“小志愿者”、“科普剧小演员”活动等,特别是“科普剧小演员活动”,从科普剧创作、彩排到演出,不仅提高了小演员的科普知识,还有他们各方面的能力。科普剧这种文化传播形式,将公众关心的问题与舞台表现结合起来,将科学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将互动性和寓教于乐结合起来,丰富青少年课余文化生活,提高综合素质。同时,通过科普剧表演宣传,面向社会传播科普知识,在更大范围内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2.3为满足群众文化传播的需求,科技馆展览设计也有了新的要求
要最大限度的发挥科技馆的展览功能,在展项设计时必须要重视群众文化对展览设计的需求。只有群众对科技馆展览产生兴趣,科技馆才能积极健康的发展,因此,科技馆在进行展品设计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观众的需求。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对公众感官进行刺激,达到观众共鸣;满足特殊群体的需求,坚持展览设计贴近生活。让不同的群体在特定的展览中,产生兴趣,不同程度的体验科学,亲近科学,建立科学文化的探索思维。[3]
2.4通过科技馆临时展览,紧追热点,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临时展览是科技馆常设展览的重要补充,具有针对性强和吸引社会关注的特点。紧密联系社会形势,聚焦百姓关注的焦点问题,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例如,临展厅举办“新春笔绘”、“Cosplay动漫”设计展、“花卉展览”、“摄影作品展览”、“旧物回收制作展览”等。在充分发挥科技馆展览教育功能之外,对群众文化传播也有着推动作用。
2.5科技馆需借助新媒体,拓宽受众范围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高速发展,群众文化传播的渠道也越来越多样化了,超越了时空的限制,科技馆的文化传播也不仅仅只限于线下,而应更多的借助于线上平台,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网站、电视、广播等多种传播媒介。[4]文化传播手段已到了空前发达的时代,群众文化需求也到了空前多样化的时代,两者高度契合,相辅相成。
三、结论
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需要百花齐放。科技馆作为群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养,不断尝试组织开展贴近群众文化生活的科普活动。不仅限于在场馆内,也不仅限于线下传播,而应该借助多种媒介手段,推陈出新,以更丰富的科普工作形式,扩大科技馆影响力,推动群众文化繁荣大发展。
参考文献:
[1]许燕.浅析科技馆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现实意义[J].科教前沿,2013(21):69
在小型科普图书馆不断建立和发展的今天,其图书资料的特点以及内容也出现了一定的改变。就我国小型科普图书馆的建设现状来看,小型科普图书馆图书资料具有收集、整理、提供相关的有价值的信息,提供信息的服务及查询,使图书资料的服务更直接、更有针对性。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充分体现图书资料工作对小型科普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性,综合性的图书资料面向全方位扩展,新时期对图书资料工作赋予新内容新特点。
首先,要确立图书资料与信息并重的新观念。根据小型科普图书馆的发展规划和目标,以及黑龙江省经济建设的调整,合理购置新的藏书,制定科学采购计划,充分利用有限经费,合理订购藏书,为科技工作者服务,逐步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藏书体系。
其次,要树立普及与提高兼顾的新思路。一般来讲,科技馆都有自己的小型图书馆,其中的藏书和图书资料内容大部分是科技类的图书,公众在小型图书馆可以一边休息,一边查询新的科学前沿知识。为此,小型科普图书馆应注重资料的时效性、趣味性、真实性和科学性。
最后,把集中展览与分散借阅结合起来。小型科普图书馆是科学的传播中心,向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和知识宝库。服务于社会,不仅要通过举办各种展览进行科普宣传教育,还要把借阅查询科技图书资料为群众服务工作相结合,走合作发展之路,发挥其在小型科普图书馆工作中重要性地位。
2.小型科普图书馆对科技馆教育职能的拓展
通常来讲,科技馆都有自己的小型图书馆。图书馆的图书主要内容是科普类图书。科技馆内小型科普图书馆对科技馆教育职能的拓展主要体现:科技馆内小型图书馆与公众的沟通协调是提高科普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证;小型图书馆科普图书为科学家与公众的沟通提供平台;科技馆内小型图书馆与公众的沟通协调完善素质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科技馆的图书馆与公众的沟通有效宣传科普知识,提高科技馆自身的知名度;科技馆图书与公众的沟通,贴近生活,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加强科技馆内部图书馆的建设,使之更有效地与社会沟通。并且这几方面作用可以在以下工作中充分体现出来。
2.1宣传教育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小型科普图书馆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其主要起到辅助科技馆教育工作的开展,使得科技馆的教育职能得到了有效的拓展。小型科普图书馆的建立和发展,不仅使得科技馆的教育职能更加符合现今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科普工作者的思想素质水平以及知识文化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和丰富。小型科普图书馆服务主要针对的对象就是相关的科普读物借阅者以及科技人员,这些人员通过借阅相关的科普读物,来提升自身对科技知识的了解。科技人员为了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科普知识掌握能力,急切的需要了解最新的科技资料,而小型科普图书馆作为我国科普宣传的重要机构,其应该起到积极的宣传作用,制定相应的科普宣传策略,对社会主义建设中所提出的新观点和新内容进行积极的宣传,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尽可能的加大对科技性和知识性较为突出的科普资料进行宣传,从而拓宽科技馆的教育职能。
2.2贮存与传递
小型科普图书馆主要是针对相关的科普资料进行储存和贮藏,从而实现传递的机构。小型科普图书馆主要的职能就是对科普资料进行有效的收集,整理和加工,同时根据所收集科普资料的性质,对资料实行合理的分配,并确立科普资料的管理方式,从而实现对科普资料的有效贮存。而在对科普资料进行传递的过程中,小型科普图书馆主要起到的作用就是为科普资料利用者提供有价值的资料,从而实现文献资料的高效共享。小型科普图书馆所具有的这种传递功能与贮存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科技馆的教育职能的到了拓展,在科技馆定期开展的科普资料展览时,可以进一步的提升宣传教育的功能,从而可以更好的推动科技馆的发展。
2.3提供情报推动科研
我认为数字科技馆不应是将实体场馆展品数字化克隆,也不应是科普游戏或视频堆砌成的仓库,数字科技馆与相似网站的区别见表1。
地方数字科技馆应该是什么样?
地方数字科技馆在我国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形式和内容都没有规定的要求和范本,早期建成的有山东数字科技馆和中国数字科技馆等,投资巨大。
地方数字科技馆总体内容定位和规划
大百科全书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时
假如查找一个生词或不熟悉的内容,相信多数中国人会首先想到上网“百度”一下,这个网站是以搜索为手段,由网民自由选择搜得内容为解答方式的网站。国外最受欢迎的“网络百事通”同样也不是大英百科全书网络版,而是“谷歌”(google)和“睑书”(facebook)。
不做大百科全书的果壳网,目前仅16个重点主题,加上小组和问题,看上去非常零碎,远不如某些大型科普网站系统和权威,可“果壳”短小有趣的内容却深受网友喜欢,这是为什么呢?
web2.0时代数字科技馆的核心内容:关注人与科技的关系,从网友关注的角度去做内容
百度为什么受欢迎?能找到有用的东西是关键;果壳网为什么受欢迎?提供有益有趣的科学知识是关键。
果壳网的成功是网站定位于关注人与科技的关系,并以此为核心去梳理组织内容。仔细研究“果壳”主题、小组、专题和问答,所有栏目、系列和内容都无不是从各个角度关注人和科技之间的那些事。
数字科技馆应该向“果壳”学习这种思路,依托实体科技馆的展览和活动,提供网民真正关心和需要的内容,而不是为了科普而科普——硬塞一堆生硬呆板、无用无趣的数理化知识给大家,把科普网做成知识摆设网。脱离时代背景和人文关怀的枯燥理论是很难吸引人的。
web2.0时代要求我们了解和掌握网友的个性需求,要求数字科技馆符合如下定位:以浏览者个人为数字科技馆网站服务的中心,内容更精致、联系性更强、工具性更强。不能延续以前大而全、以自身为中心的定位,百科全书式的网站已经过时。
地方数字科技馆的目标用户分析和聚集人气的方法
实体馆与数字馆共同的主要目标受众:青少年
网民是个充满活力和好奇心的群体,青少年居多。他们渴望通过便捷的方式快速获得新知识,对新鲜事物勇于探索、易于接受,理应成为网络科普的主要受众。而青少年也正是地方各实体科技馆的主要目标受众,两者目标受众是一样的。
通过实体场馆“粉丝”聚集网站人气,加强网络科普黏性
每座科技馆都有自己的忠实“粉丝”,他们热爱科学,有与科技馆及其他爱好者交流的内在需求。建议地方数字科技馆仿照“果壳”聚集“果粉”的方式来聚集自己的“科粉”。会员制是有效聚集“粉丝”的好办法,假如场馆一年有50万游客参观,经过宣传通过场馆渠道了解和参与数字科技馆活动的游客一般不会低于5%,也即25000人次。把这么多“科粉”聚集起来,保持紧密交流和沟通,对于实体科技馆的意义就不言而喻了——开展任何科普活动都不用愁人气不够。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线上、线下以及与实体馆活动结合,利用地方数字科技馆网站积分换票、换纪念品,不同等级“科粉”享受不同级别折扣、优先获得实体馆各类线下活动优先参与权等形式,不断吸引“科粉”,增强他们对实体科技馆的忠诚度,加强黏性。
通过网络科普提升实体场馆形象,吸引网民参观场馆
地方数字科技馆各种形象生动的多媒体科普知识会对青少年网民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加之网站内容与科技馆的内容相契合,必定会把这部分网民吸引到实体馆参观。如同淘宝网站里网店与实体店的相互依存关系,数字科技馆通过网络科普,提升了实体场馆的形象,与场馆和展品形成互动呼应,特别是新闻热点时事和科普有关联的,地方数字科技馆可以及时结合实体场馆内展品进行网络科普,如春晚的魔术节目就有科技馆里常有的“隐身人”展品,对于没有参观过科技馆的网民,这就是吸引他们的兴趣点。
数字科技馆的优势
从时间和功能上延伸地方场馆科普教育的时间和形式
地方数字科技馆延伸了实体科普场馆的科普时间,可24小时举办科普画展、调查投票、竞赛游戏等线上活动,随时解答观众对实体场馆常展、临展、讲座、培训等关心问题的咨询。
地方数字科技馆还可从功能上拓展科普的效果,科普知识上可以做到比实际场馆里更广的涵盖,内容更充实、更有趣;表现形式上采用文字、图案、flash、视频、增强现实等多种表现形式演绎科普知识;互动方式上运用文章、游戏、问答、社交等多种形式与游客沟通交流。
热点科普内容的及时制作和,做快速而专业
的地方科普传播者
数字科技馆要做网民最关注的科普内容,内容控制十分关键。“它对操盘者、编辑有着更高的要求,必须拥有良好的学科积淀,并且擅长挖掘学科领域的写作者,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姬十三”同样也认为,内容是果壳网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政府加强效能建设,对科普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速,而地方实体科技馆常设展区改造更新最快也需要一年的时间,临展最快也需要一个月的准备时间,那么快速有效低成本的科普传播媒介是什么?是地方数字科技馆。网络是最快速的媒介,在当前传统的纸媒、广电等已逐步被网媒所替代的大环境下,数字科技馆的免费、及时、交互、全面、方便、最接近真实等优点是上述媒体无法企及的。
果壳网在这方面也有比较成功的经验,他们根据新闻热点引出科普话题,制作专题互动,这些正是地方数字科技馆需要学习和掌握的。通过线上科普解答网友疑问,可以很好地补充馆内科普展品与社会时事脱节的短板。
政府要求科技馆把科普工作做到快速有效,而地方数字科技馆尤其适合帮助政府解决化工、食品、环保等方面的科普难题,对地方老百姓的困惑和忧虑通过科普的方式加以缓解,减少和避免出现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如何宣传推介地方数字科技馆
如果留意,你会发现果壳网宣传的主要渠道是:活动、媒体和微博。
线下活动与网友面对面,有利于扩大数字科技馆的影响,如专家报告会、科技研讨会、科普看片会等,现场宣传的优点是真实,但限于人员场地限制,一般每个月最多只能安排一到两次。
传统媒体的传播力量目前还不可小觑,除了普通新闻外,与地方报纸、电视台合作推出科普知识解答专栏或科普报告会视频等也是非常好的传播方式。
除了活动和广告,微博等社交媒体的传播功能已经日益强大,“果壳达人”们经常在新浪、腾迅和转发“果壳”信息,在优酷等视频网站上也不时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总之,酒香也怕巷子深。
@地方数字科技馆的人力安排
专职专心专业的运营团队
网络科普不是锦上添花,而是追赶时代的攻坚战。从“果壳”、山东数字科技馆、中国数字科技馆的成功经验来看,专职团队的效率高、工作延续性好、责任心强。
地方数字科技馆的运营团队最低不宜少于3人,可以勉强维持日常内容维护更新;lO人团队是较为理想的;1名程序员、1名美工、2名摄录采编、2名内容编辑、2名活动策划、1名外宣、1名主管。只有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数字科技馆的运作才会规范有效,
平等和谐沟通的工作环境
地方数字科技馆鼓励平等、开放、活泼的氛围,避免官僚、等级、身份的恶疾,这将有利于团队的成长,有利于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力,这是所有事业不断前进的源动力。
@果壳网的启示
除了上述,果壳网还有如下优点。
·“果壳”的界面不够纷繁复杂,但一定是干净整洁的;
·“果壳”的内容不够包罗万象,但帖子一定是精妙独到且新鲜时尚的;
·“果壳”很少使用严谨学术词语,但词语绝对够辛辣、够新潮、够通俗;
·“果壳”注册用户不求数量,但用户必定是高忠诚度并积极交流的;
·“果壳”从不追求访问和投票量,但网友口碑胜过任何竞价和排名;
·“果壳”运营资金相比官方少得可怜,但资金使用一定是高效务实的。
综上,建议地方数字科技馆建设运营关注以下6点。
①初建时结构合理、页面清楚明了即可,过分花哨和面面俱到难以突出重点;
②促进社交和互动,因为这是web2.0时代;
③内容可不追求“大而全”,“小而精”更有地方特色;
④需注意时效性高和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
⑤让专职人员组成运营团队来做数字科技馆,因为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⑥地方数字科技馆要用多种渠道宣传自身。
【摘要】近几年,科普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科技馆通过发展科普旅游,能扩大科普客体范围,完善相关科普及配套设施,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进一步提升科普效果影响力。
关键词 科普旅游;科技馆;科普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对旅游文化的政策支持,群众对旅游的多元化需求,科普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新型旅游形式。科普旅游强调增长科学知识,倡导科学精神,突出吸引物的知识性、教育性。而科技馆作为重要的科普文化教育基地,是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重要窗口,已成为科普旅游的重要载体。因此,“科普旅游”与“科技馆”相结合,是一种双赢组合,能充分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展前景看好。
1科普旅游与科技馆的关系
1.1科普旅游的概念
科普旅游是科学技术知识普及和旅游产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兴旅游形式,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进行理解。狭义的科普旅游是指以旅游活动为载体,以传播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为主要目的的旅游形式。广义的科普旅游是指凡是通过旅游活动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旅游形式均属科普旅游。它是以游览为主要目的,在游览过程中普及科学知识,寓教于乐、寓学于游,集娱乐性、参与性、知识性、教育性于一身的旅游活动。
1.2科技馆是科普旅游的重要载体
作为科普旅游的重要阵地,科技馆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由中央和地方政府、科学团体牵头建立的,呈现出“科普知识密集”、“紧跟科技前沿动态”、“教育形式生动、寓教于乐”和“互动学习”的独特特点,是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窗口。因此,科技馆自身的功能和定位非常符合科普旅游的要求和目标,已成为科普旅游的重要载体。
2推广科普旅游对发挥科技馆科普作用的意义
2.1优势互补,扩大科普辐射面
由于参观时间及参观需求等方面原因,各地市级科技馆的参观观众基本上都是本地市民,科普受众范围小。而且,地市级科技馆的建设规模不大,辐射范围有限,展示功能不全面,如果没有其他的吸引人的参观景区,单是科技馆难以吸引外地观众。通过开展科普旅游,可以组织更多喜爱科学的青少年与家长一起到科技馆体验,将不同科技馆的资源结合互补,更大范围的发挥科技馆的科普作用。
2.2整合资源,完善科普设施
科普旅游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技馆的建设和发展,如科普旅游的发展使得很多科技馆选择申报旅游景区评级,在申报之前,申报单位首先需要按照《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1999)中的量化标准,进行自检、自评和各项整改工作。通过申报旅游景区评级的过程会促使科技馆加强自身的软硬件建设,完善相关的科普及配套服务设施,为观众提供更舒适的参观环境,从而提高科技馆的竞争力。
2.3科普旅游对科技馆发挥科普优势的促进带动作用
科普旅游是科技和旅游有机结合的高层次文化旅游,是以旅游资源的科技成分和要素为基础,利用各种自然和人文景观,形成新的旅游活动或产品的旅游形式。在人文景观中,首当其冲的当属各类科技场馆。科普旅游是科普的极好载体,可以增强科普的教育效果,让人们人在休闲、娱乐中轻松快乐地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使得科技场馆的作用和价值得到极大的提升,教育意义得以延伸和扩展,二者相得益彰。
3科技馆如何开展科普旅游
3.1明确定位,确定发展方向
科技馆要发展科普旅游,必须要有足够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就不能仅仅把服务对象定位为当地市民和青少年,因为这对于发展科普旅游来说是不够的。想要为更广大公众提供优质服务,发挥科普主阵地的作用,为科普事业做贡献,开展科普旅游的目标市场需立足于全市广大公众,同时面向全省乃至全国人民。因此,地市级科技馆目标市场确定的原则应是:立足市内市场,开发省内市场和全国市场。
以临沂市科技馆为例,根据科技馆的展出核心内容确定的国内目标市场有:一是市内各县区市场;二是相邻地市,如日照市,枣庄市,潍坊市等;三是相邻省份,如江苏省,河南、河北等;四是国内其他地区。
3.2开拓创新,增加展示内容
在保持科技馆传统优势的基础上使科技馆的功能多元化,通过开展丰富的科普活动,特色的临时展览、主题展教活动、播放高质量的特效科普电影,增加参观的趣味性和参与性,让观众能近距离的了解科技展品,动手操作科普展品,使观众在寓教于乐中学习科学知识。此外,除大量的实物展品外,还要增加文字、图片等形式的介绍,通过增加这些信息量,提升游客的参观兴趣,扩展知识。开展不同的活动和展览,也能成为科技馆现有功能的有力补充,提升科技馆知名度、扩大社会影响。通过此举,提升科技馆对观众的吸引力,发挥科技馆的科普作用。
3.3提高服务,完善配套设施
科技馆展示内容丰富,游览时间长。为了给观众提供休闲舒适的参观环境和热情周到的服务,科技馆应积极完善与参观、游览相匹配的软、硬件配套设施。硬件方面,应完善参观、休息、用餐等设施,如在展厅各处添置休息座椅,供观众休憩;馆内要有配套餐饮服务,供观众用餐;饮水处、存包处、洗手间等其他必备设施也应提供。软件方面,要加强科技馆场所管理,加强讲解、辅导人员的培训,提高全体工作人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全体人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开展科普旅游的策划能力,提高全体人员特别是讲解员和辅导员的讲解科普知识水平,提高全体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3.4深入研究,开发旅游产品
旅游购物是旅游六要素之一,购物的重要内容是旅游纪念品。因此,能否发展好科普旅游,科技馆的旅游纪念品也很重要。结合科技馆的实际情况和展品内容,科技馆的纪念品也应富含知识性。 通过进行深入研究、特色开发,可将科技馆内科技含量高、受观众欢迎的展品做成精致的、易于携带的纪念品。如将针幕、动量守恒等展品做成微缩模型等。还可放置其他一些有科学原理的物品。这样富有科技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会让观众加深对科技馆的印象,也可满足购物的需求,进一步强化旅游者科普之旅的体验。
4科普旅游与科技场馆牵手共舞
科技馆为旅游与科普的结合搭建起了平台,科普旅游引导公众实际参与,这样可使人更深切地感受科技的神奇。丰富的科普展品、身临其境般的互动体验,是科技场馆的优势,也是吸引观众的魅力所在。这样的互动体验方式,一方面利于激发参观者的兴趣,为旅游产业拓展了崭新的形式和内容。另一方面利用科技场馆这一重要阵地,寓教于乐,通过科普旅游的形式来传播科学知识,也成为科普工作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段宁,吴高盛.我国应当大力发展科普旅游产业[J].2008.
[2]郭宗亮,丁娜娜.科技馆开展科技旅游的发展对策[J].2008.
[3]陈晓艳.科技场馆类旅游产品的游客体验质量实证研究[J].2009.
[4]杨铭铎.促进科普资源与旅游资源有效结合[J].2012.
中图分类号: G255.2;G250.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4)05-0105-07
Visualizing Library,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 Science Research Development Based On CSSCI(2000-2011)
Abstract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data in CSSCI(2000-2011), the paper makes visual analysis on the research hotspots and evolution of Library,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 Science. By knowledge mapping technology,the research evolution, core papers, core authors and research collaboration are clearly shown.
Key words knowledge mapping; Library,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 Science; CSSCI; co-citation analysis; co-occurrence analysis
1 引言
随着可视化技术的发展,知识图谱成为近年来文献计量领域的研究热点。国外学者对于知识图谱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近年来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方法与工具,其中美国学者陈超美的知识图谱工具Citespace具有较大影响力[1]。大连理工大学刘则渊教授团队较早将知识图谱理论与方法引入国内科学计量学研究[2],其团队与陈超美合作,利用知识图谱对我国科学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与评价,推动了知识图谱在我国科研评价领域的应用[3-4]。本文以知识图谱作为研究方法,通过共现图谱与共引图谱展现2000~2011年间我国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学科发展脉络,数据来源为CSSCI收录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来源期刊发文及引用信息。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评价体系[5]的提出,为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高质量期刊遴选提供了有力指导,进而为学科计量研究提供了数据来源保障。白云以CSSCI(2004~2006)中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期刊为研究对象,从篇均参考文献数、期刊基金论文占有比例等方面分析了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期刊的学术规范程度和学术含量状况[6]。邓三鸿、王昊以CSSCI(2004~2008)中49种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期刊引用数据为基础,通过被引速率考察了相关期刊的学术影响力[7]。贾洁以CSSCI(2000~2007)引用数据为基础,统计并分析了对我国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研究产生重要影响的国内外学术著作,进而分析了对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产生重要影响的出版机构[8-9]。王昊、张小琴以CSSCI(2003~2007)收录图书馆、情报学17种期刊引用数据为基础,从总体引用网络、层次引用网络、引用网络聚类等角度构建了期刊引用网络,探讨相关期刊的引用层次结构以及期刊集群规律[10]。
本文以CSSCI(2000~2011)中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来源期刊发文及引文数据为基础,通过关键词共现图谱、文献共被引图谱、作者共被引图谱及作者共现图谱可视化分析我国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研究发展历程。图谱中主要通过频次与中介中心度考察相关知识单元,中介中心度体现在图谱中某知识单元与其他成员之间的联通重要性。
2 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来源期刊关键词共现图谱及分析
本节将通过绘制2000~2011年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整体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将这12年来的学科研究内容直观呈现在一张网络图谱中,进而揭示国内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研究的知识结构及其演进。以两年为一个时间切片,参数调整后可视化图谱如图1。
图1中按照中介中心度的大小来控制节点标签的显示数量,节点大小与其代表的关键词出现频次大小成正比。图中含有外环的节点代表该关键词的burst值不为0,外环的宽度与其突变率成正比,表明这类关键词在当前年度迅速成为学科热点。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数据起始于2000年,所有2000年关键词burst均设为-。
从表1可知,高校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知识管理、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网络环境、图书馆学、信息检索、图书馆管理和竞争情报是这12年来国内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学者们使用最多的关键词,且均是中介中心度大于0.1的关键节点。
由表1和图1中的信息,本文可以将这12年我国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的研究主题归纳为如下六大领域,下面将分别阐述各个领域的发展脉络与趋势:
(1)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在这12年里一直是国内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学者研究的核心领域,位于图1的左上方,是连接其他研究领域的枢纽,包含情报学、图书馆学和科学期刊等热点关键词,主要是对情报学、图书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范式、研究对象、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研究。其中,对于图书馆学的理论研究一直是学科研究的重点,研究对象关键词为图书馆、高校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相关理论探讨关键词包括图书馆服务、读者服务、图书馆事业、图书馆建设等。
(2)文献计量学一直是这12年我国学者研究的热点领域。随着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研究对象从文献向信息的转变,其开始向信息计量学拓展,并与网络计量学产生交叉。期刊评价研究作为文献计量学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主要涉及关键词为科技期刊、核心期刊、影响因子、影响因素、网络影响因子、h指数等。结合这些关键词的出现时间可知,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从统计分析与引文分析,到社会网络分析、信息可视化、知识图谱。由此可见,国内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的文献计量学分支研究领域日益呈现出信息化、综合化的趋势。
(3)信息检索与信息技术在这12年一直是我国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学者研究的热点领域。从传统的情报检索、光盘检索、联机检索和文献检索到网络信息检索、全文检索和图像检索。2002年数据挖掘技术的出现,以及2004年Web挖掘、文本挖掘、知识挖掘、xml、语义网、本体和虚拟图书馆的出现,表明学者在信息检索研究中更加重视对新技术的应用,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本体技术在2004年成为突变点。在检索工具方面,对于搜索引擎的研究在12年间发展较快,从搜索引擎到全文搜索引擎、元搜索引擎,继而到2006年出现的垂直搜索引擎都很好得体现了这一研究进程。
(4)信息管理与信息服务从2000年至今一直是我国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学者研究的热点领域。从图1中可以看出信息管理历年来的研究主题包含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技术、信息服务和信息组织等。历年来信息服务的研究经历了从传统的情报服务、高校图书馆和图书情报工作到数字资源和数字图书馆,再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进而到交互式信息服务与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演变。在这一过程中,信息资源产生了重要变化,传统纸质资源逐渐转为数字、网络资源,学者的研究也相应随之变化,信息管理与服务的理念也产生了变化,从强调资源整合到资源共享、协同交互、智能推荐、开放存取、个性化服务。
(5)竞争情报从2000年至今一直是情报学学者研究的热点领域。涉及关键词有企业竞争情报、产业竞争情报、战略管理、反竞争情报、技术竞争情报、竞争情报系统、人际网络情报、专利情报、危机管理、危机预警、信号分析等。由此可见,国内竞争情报的研究对象主要为企业、行业,研究内容从竞争情报、反竞争情报逐步向更具实用性的专利情报、竞争情报系统、危机管理、信号分析扩展,体现了我国竞争情报的实用性发展趋势。
(6)知识管理。从表1可以看出知识管理从2000年开始成为我国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的研究热点,结合图1中知识管理节点各颜色圆环的厚度,可知往后其一直是国内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学者最为关注的研究热点,历年来相关研究主题如下:知识经济、知识创新、知识产权、知识组织、知识服务、知识发现、知识管理系统、知识检索、知识共享、知识挖掘、知识网络、知识转移、知识库和知识图谱等。
3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文献共被引图谱及分析
本节将绘制2000~2011年文献共被引图谱来揭示这12年来国内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研究的知识源流的结构特征及其演进。以两年为时间分片,经过参数调整后图谱如图3所示。
图中相关参数同上节所示,为了更详细分析对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研究产生重要影响的文献,文章列出被引频次大于70的文献33篇,按被引频次降序排列如表2所示。
表2中33篇引文可看作2000~2011年的重要知识源流,可以清楚的看到大部分是图书,表明这些著作的出版对这12年来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的学术研究具有深远影响。通过综合图3的聚类信息、表2的各个指标信息及研究热点与知识源流间的对应信息,结合对这些文献内容的分析,本文将2000~2011这12年来国内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研究的引文归纳为以下六大领域,并给出各个领域对应的知识源流演进的关键路径。
(1)学科基础理论。学科基础理论成果一直是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研究的核心知识源流,这12年来最为重要的知识源流随着时间的演进如下:1985吴慰慈的《图书馆学概论》、1994严怡民的《情报学概论》、1996年严怡民的《现代情报学理论》、1998年王知津的《从情报组织到知识组织》和吴建中的《21世纪图书馆新论》、1999年孟广均的《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进展》和徐引篪的《现代图书馆学理论》、2000年张晓林的《走向知识服务:寻找新世纪图书情报工作的生长点》、2002年吴慰慈的《图书馆学概论》和《当代图书馆学情报学前沿探寻》,2003年梁战平的《情报学若干问题辨析》、2006年周晓英的《情报学的形成和定位》和2007年马费成的《论情报学的基本原理及理论体系构建》,这13篇文献组成了学科基础理论领域知识源流演进历程中的关键路径。
(2)文献计量学。文献计量学领域的学术成果是这12年来国内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学者最为重要的知识源流。按时间顺序依次列出历年来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成果如下:1988年邱均平的《文献计量学》、1996年林被甸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和黄俊贵的《中国文献编目规则》、1997年王崇德的《文献计量学引论》、2000年戴龙基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1年俞君立的《文献分类学》、2003年李鉴的《2002年中国科技期刊出版统计》、2004年刘军的《社会网络分析导论》和邱均平的《网络数据分析》、2005年罗家德的《社会网分析讲义》、2006年姜春林的《H指数和G指数――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的新指标》、2007年邱均平的《信息计量学》和2008年苏新宁的《构建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评价体系》,这13篇文献组成了文献计量学领域知识源流演进历程中的关键路径。
(3)信息检索与信息技术。信息检索与信息技术一直是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其重要知识源流按时间的演进如下:1997年曾民族的《网络信息检索现状和性能评价》、1997年黄纯元的《图书馆与网络信息资源》、1998年孟广均的《信息资源管理导论》、1998年程亚男的《网络化趋势与图书馆发展观》和汪冰的《数字图书馆:定义、影响和相关问题》、1998年马费成的《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信息资源管理》、1999年岳剑波的《信息管理基础》、1999年吴慰慈的《图书馆自动化与网络化之现状及展望》和储荷婷的《Internet 网络信息检索:原理、工具、技巧》、2000年马费成的《信息资源管理》、2001年胡昌平的《信息服务与用户》和张晓林的《基于Web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机制》、2001年的范明《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2002张晓林的《Semantic Web与基于语义的网络信息检索》和《分布式学科信息门户中网络信息导航系统的规范建设》、2004年苏新宁的《信息检索理论与技术》。这16篇文献组成了信息检索和信息技术领域知识源流演进历程中的关键路径。
(4)信息管理与信息服务。这12年来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者对该领域研究所引用的重要知识源流按时间演进如下:1997年马费成的《信息经济学》和董小英的《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管理》、1998年孟广均的《信息资源管理导论》、1999年岳剑波的《信息管理基础》、2001年霍国庆的《企业战略信息管理》和周宁的《信息组织》、2004年戴维民的《信息组织》、2007年胡昌平的《面向用户的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这8篇文献组成了信息管理与信息服务领域知识源流演进历程中的关键路径。
(5)竞争情报。竞争情报是这12年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研究的热点内容,其所依赖的重要知识源流也经历了如下的时间演进:1995年缪其浩的《竞争情报――国外的发展动向及其对我国的影响》、1996年沈固朝的《国外企业的竞争情报源及其搜集方法》、1998年彭靖里的《国内外竞争情报研究发展综述》、2000年曾忠禄的《情报制胜――如何搜集、分析和利用企业竞争情报》、2001年包昌火的《竞争情报与企业竞争力》、2002年包昌火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2003年包昌火的《竞争对手分析》和《竞争对手分析论纲》、2004年包昌火的《略论竞争情报的发展走向》和陈峰的《竞争情报与战略管理》、2005年王知津的《竞争情报》、2006年李艳的《技术竞争情报的现状分析》、2007年梁战平的《我国科技情报研究的探索与发展》、2008年沈固朝的《竞争情报的理论与实践》和王知津的《企业竞争情报作战室研究》。这15篇文献组成了竞争情报领域知识源流演进历程中的关键路径。
(6)知识管理。知识管理自21世纪以来一直是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研究的热点内容,其所依赖的重要知识源流按时间演进如下:1998年蒋惠工的《知识管理与组织设计》、1999年王知津的《知识组织的目标与任务》、2000年张晓林的《走向知识服务:寻找新世纪图书情报工作的生长点》和蒋永福的《知识组织论:图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的理论基础》、2001年蒋永福的《论知识组织方法》、2002年张晓林的《元数据研究与应用》、2003年邱均平的《论知识管理与图书情报学的变革》、2006年马费成的《国内外知识管理研究热点――基于词频的统计分析》和邱均平的《知识管理学》、2007年柯平的《知识管理学》。这10篇文献组成了知识管理领域知识源流演进进程中的关键路径。
通过上述六大领域的重要知识源流组成的六条关键路径,可以分别得出我国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研究的知识源流的结构组成及其内容的演化历程,进一步印证了各大领域的研究主题演化脉络,同时对其进行了更深入、更全面地补充。
4 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作者共被引图谱及分析
本节将绘制作者共被引图谱以发现对这12年国内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研究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从另一角度窥视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的学科结构和发展动向。本文将被引频次270及以上的作者视为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界的领军人物,共有39位,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到邱均平、张晓林、马费成、吴慰慈和吴建中是国内图书、情报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五位学者,他们的研究对文献计量学、知识服务、信息经济学、图书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由图4可知,蒋永福、范并思、王知津、韩继章、吴慰慈、马费成、初景利、黄宗忠和邱均平具有较高的中介中心度,表明这些学者在我国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领域的知识流动和控制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综合表3、图4,并通过查证这些被引作者对应的高被引文献内容作进一步的归纳、合并和分析可以将这些被引作者划分为如下六大领域的学术群体:
(1)学科基础理论。该领域的被引作者最多,主要的关键高被引作者有吴慰慈、马费成、范并思、程焕文、王知津、黄宗忠、严怡民、冯惠玲、周晓英、王子舟、于良芝、贺德方、靖继鹏、黄俊贵、徐引篪、焦玉英等。
(2)文献计量学。该领域的关键被引作者包括苏新宁、邱均平、丁学东、王崇德、罗式胜、刘则渊、庞景安、刘军、金碧辉、戴龙基、武夷山、梁立明、叶继元、陈超美等。
(3)信息检索与信息技术。关键高被引作者有张琪玉、陈光祚、赖茂生、陈树年、邓志鸿、侯汉清、苏新宁、焦玉英、毕强、曹树金、张玉峰、周宁、董慧等。
(4)信息管理与信息服务。主要的关键高被引作者有胡昌平、孟广均、赖茂生、岳剑波、霍国庆、卢泰宏、戴维民、肖希明、黄晓斌、查先进、初景利、曾民族、李国新等。
(5)竞争情报。主要的关键高被引作者有:沈固朝、包昌火、谢新洲、王知津、彭靖里、陈峰、吴晓伟和曾忠禄。
(6)知识管理。主要的关键高被引作者有:张晓林、柯平、蒋永福、盛小平、马海群、陈传夫、丁蔚、王曰芬和Nonaka I。
可以发现,情报学理论研究、文献计量学和信息检索与信息技术三个领域拥有的高影响力作者最多,尤其是文献计量学,除了较多国内重要学者外,吸纳了较多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另外这六大领域并不是互相孤立的,研究上存在着一定的交叉,一些高被引作者同时对多个领域具有重要的贡献。
5 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作者合作图谱及分析
本节将绘制作者共现图谱以揭示这12年国内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者间科研合作状况,从另一角度揭示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的研究特征。统计发现,这12年发表文章44篇及以上的学者共计35人,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邱均平、马海群和王知津是这12年来发文量最多的三位学者。下面通过作者共现图谱来探究学者间的科研合作情况,以两年为一个时间切片,经过参数调整后可视化图谱如图5所示。
图5中中介中心度大于0.1的关键节点共有13个,但网络中的连线较少,表明合作网络的整体情况不理想。通过进一步考察,图谱中存在一些小团体,他们的内部成员绝大多数是来自同一个科研机构,如武汉大学邱均平团队(包括余以胜、文庭孝、段宇锋、李江、赵蓉英等)、武汉大学的张玉峰团队(包括何超、金燕、吴金红和王翠波等)、南开大学王知津团队(包括苏瑞竹、张桂玲、孙立立、孙立武、樊振佳等)、南京农业大学的侯汉清团队(包括何琳、李运景、薛春香、黄建年、白振田等)、南京大学的苏新宁团队(包括邓三鸿、杨建林、王昊等)、南京大学的孙建军团队(包括程慧平、成颖、李江等)以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团队(郑彦宁、武夷山、化柏林、陈峰、梁战平等)等等。各个小团体内部合作紧密,但团体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基本是通过一些在不同科研机构深造过的桥梁学者来衔接,如李江连接了邱均平与孙建军团队。整体来说,我国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科学研究合作以知名学者为中心形成了较小的师生或同机构科研合作团队,各团体间联系较小。
6 结语
本文以知识图谱作为研究方法,从关键词共现、文献共被引、作者共被引、作者合作等角度对我国图书情报学与文献学科研发展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相关结论如下:2000~2011年间,学科基础理论、文献计量学、信息检索、信息技术、竞争情报、知识管理是主要研究分支;围绕六个分支,文章通过时间线梳理了对相关领域产生重要影响的学术著作,并列出了在相关领域被引较多的学者;在科研合作方面,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领域科学合作多以师生、同机构合作为主,并形成了若干小科研团体。
参考文献:
[1]Chen C. CiteSpace II: 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 57(3): 359-377.
[2]陈悦,刘则渊.悄然兴起的科学知识图谱[J].科学学研究, 2005, 23(2): 149-154.
[3]陈超美,陈悦,侯剑华,等. CiteSpaceⅡ: 科学文献中新趋势与新动态的识别与可视化[J].情报学报,2009 (3): 401-421.
[4]刘则渊,王贤文,陈超美. 科学知识图谱方法及其在科技情报中的应用[J].数字图书馆论坛,2009,(10): 14-34.
[5]苏新宁. 构建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评价体系[J]. 东岳论丛, 2008, 29 (1): 35-42.
[6]白云.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期刊学术规范量化分析――基于 CSSCI 的统计分析[J].情报资料工作,2009,(4): 36-39.
[7]王昊,邓三鸿. 图书馆, 情报与文献学期刊被引速率分析――基于CSSCI的统计分析[J].情报杂志,2011, 30(1):27-33.
[8]贾洁. 我国 “图书馆, 情报与文献学” 图书学术影响力报告――基于 CSSCI 的分析[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0,(2): 56-69.
近日,由重庆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及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的的“重庆微政务”微博群动态2012年第一期简报对上半年成员单位的微博进行了总结,重庆科技馆作为“重庆微政务”64个成员单位其中之一,其利用微博平台,进行“微博科普”的方式和取得的效果受到肯定。
微博已成为重要的新兴舆论场,已成为重要的政务公开平台。2012年1月,“重庆微政务”微博群正式上线,截止目前,“重庆微政务”已拥有64个成员单位。重庆科技馆作为成员单位之一,微博科普内容呈现三大特点受到积极肯定,一是原创与转发相结合,内容更加丰富,二是积极设置话题,内容可读性强,三是目标受众明确,内容针对性强。通过“微博科普”的形式,重庆科技馆政务公开、推介重庆、服务群众、传播科普知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简报中表明,6月,各个成员单位共在新浪平台上信息6736条,在腾讯平台上6139条,平均每天信息200余条。“重庆微政务”整体处于活跃状态。报告中只对除市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以外的63个“重庆微政务”成员单位进行统计和分析。6月份微博数量前十的成员单位中,@重庆科技馆以244条微博排名腾讯微博平台第八位。在6月份被转发数量最多的5个成员单位中,@重庆科技馆以1585次的数量仅次于@重庆市旅游局,@重庆轨道交通官方微博,排名新浪微博平台第三名。在腾讯微博平台,@重庆科技馆的被转发数量为1320次,仅次于@重庆出版社、@重庆环保、@垫江,排名第四。而被评论数量最多的5个成员单位中,@重庆科技馆以1232条的评论数量排名第三。截止今年6月,重庆科技馆在新浪微博上的粉丝数有2636人,在腾讯微博平台有16057人,并且粉丝数量正在逐月增长中。
报告中对各成员单位微博平台活跃状况分析中认为,随着各成员单位对微博平台与微博传播特点及规律认识的深入,主要呈现为三个特点。其中,重庆科技馆因为自身科普知识传播和普及平台的特色,明确定位,以原创科普类信息微博为支撑传播最新科技创新、馆内活动资讯,同时给网友提供了反映问题的渠道。微博因为其信息更加自由,与网友互动性更强的特点,使得微博科普能够最快的跟粉丝进行互动,而互动转发又加强了粉丝与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微博集群的互转互发让便民信息更加多元、覆盖面更广。如,今年暑假期间,重庆科技馆“青少年科学梦工场”免费试运行期间,利用微博平台,对科学梦工场的课程安排和活动内容进行系统性的讲解,使得活动更加的透明和开放,扩大了受众群体。利用微博平台,原创与转发相结合的参与及关注形式,使得活动传播的途径和内容更加丰富。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7-0269-01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对于科技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地提高,科技馆作为科普知识的生力军,特别是扎根基层的中小科技馆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等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加大科技馆建设,加强科技馆展教功能是现在中小科技馆的首要任务。
1 改善展览支撑条件,弥补中小科技馆软硬件短板
由于起步较晚,实践经验较少,理论研究不足,科技馆事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和矛盾,中小型科技馆的问题和矛盾尤为突出。如果不加以重视和解决,将严重制约中小型科技馆的发展,影响大众科学素质的提高。
1.1 通过空间设计和艺术造型,弥补基础设施规模小,展厅面积不足的情况
科技馆展教面积过小,限制了展品的数量和摆放,而数量少、不成规模将直接导致对参观者的吸引力下降,甚至造成展品闲置,展厅内参观者寥寥的局面。利用有限的空间,合理布局展项和营造展厅氛围至关重要,通过布展的艺术化和展品造型的艺术化来吸引观众,以弥补展品数量少、展厅面积不足带来的人员减少的情况。
1.2 提高讲解员队伍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弥补展教资源形式单一,内容匮乏的不足
展品作为科技馆的灵魂,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存在,也是科技馆科普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各场馆普遍存在展品重复、缺乏创新的尴尬情况。科普场馆要求三年一改造,一年一更新,但许多中小型场馆由于经费不足,展品更新换代慢,且有些展品由于长期运行损坏严重,无法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科普需求。其次,缺少展品研发团队,展品研发采购和改造维修都极大依赖于少数发达地区的研发队伍,增加了展品的运营成本和维修费用。再者,展教形式相对单一。目前,中小型科技馆的主要科普手段依然依靠人工讲解。在管理上,讲解员大多是外聘人员,工作性质没有良好的延续性;科普志愿者的队伍不成规模,且人员流动性大,使公众对展品的理解没有达到最佳效果。培训专业的科普讲解队伍是提高展品活力的最好方式,讲解人员可以通过展品的科学内容延伸到某些科学小故事、小实验等来吸引观众的参观兴趣,同时也向观众传播了很多的科学知识。
1.3 逐步引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弥补人才结构不合理情况
根据我国科技馆的在编人员调查的相关资料来看,中小型科技馆的专业研究人员、技工等人员偏少,人才结构不合理。大多数科技馆的人才培训、科普巡展、展品设计、制作等都出于初级水平,急需合理调整补充。通过合理的岗位设置,引进相关的高层次技术人才,是快速提高科技馆专业技术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2 以创新和互动性为重点,改革科技馆内容供给
2.1 实现科技馆展品展项设计内容上的创新
科技馆主要就是将一些先进的科学产品和高科技技术进行展示,满足参观者对科学知识的要求。现代社会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各种先进的技术在科技馆中的应用,能够丰富参观的途径,吸引参观者的注意力。传统的科技馆主要就是对科技产品的实物或者是一些科技模型进行展示,参观者只能观看到展品的外边,或者是通过讲解员的介绍,了解一些展品的知识,不能满足参观者对科学展品的真正的需求。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虚拟技术、声光技术等提升参观者的观看品味,能够对展品进行全方位的展示和解剖,能够使参观者更加直观的了解展品的特性。
2.2 重视观众参与度和展品互动性
我国的科技馆主要就是通过讲解员对展品的讲解来进行科学知识的普及。科技馆的这种展教方式只能使参观者了解到一些比较表面的知识,并不能真正的认识到展品的特性和功能,不能起到对科学知识学习的目的。而一些发达国家中的科技馆,他们不仅要要在参观者参观的时候安排专业的讲解员对展品进行介绍,还会经常举办一些科学讲座,邀请参观者参与,还会在网络上开办科学论坛,将科技馆的展品发送到论坛上,邀请科普专家进行讲解,并且参观者还可以在论坛上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不解,观众真正的参与到科普的学习中,能够起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为了提高参观者能够真正的了解到科学知识,我国的科技馆应该丰富展品展示途径,提高参观者的参与度,使参观者能够和展品进行互动,自己发现展品的特性。
3 建设数字科技馆,拓展科技馆科普教育渠道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进步,科技馆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丰富科普的渠道。科技馆不仅可以选择在实地建立科技馆,来进行科普教育,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网络上建立网络科技馆。科技馆可以将展品网络科技馆中,供参观者观看,还可以安排科普专家在网络上进行展品知识的讲解,还可以对网络参观者的问题进行解答。因为现代社会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多数人们都可以利用智能手机上网,进入到网络科技馆进行科学的学习,可以使科技馆更加生活化,能够及时的了解到科技馆的产品更新情况,方便民众对科学知识的学习,为人们的科学学习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
4.结束语
本论文主要分析了在科技信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人们对科学知识探索欲望不断加强,科技馆为了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对科学学习的欲望,更新展教模式,补齐自身短板,提高人们学习科学知识的服务水平,发挥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平台作用,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高科技的人才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 江敏.广东科学中心\营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