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东南亚金融危机过程大全11篇

时间:2023-08-07 17:19:1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东南亚金融危机过程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东南亚金融危机过程

篇(1)

1、地产泡沫破裂,银行呆账坏账严重。当时东南亚经济增长相当程度上是靠房地产投资拉动的。东南亚国家在推动经济自由化过程中,也致力于在房地产业中引进竞争机制。由于房地产业投资回报率高,从而吸引了大量资金,导致房地产价格暴涨,形成地产泡沫,严重冲击了东南亚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2、出口大幅度下降,经常项目收支状况恶化。东南亚国家贸易结构相对单一,极易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八十年代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九十年代转向高技术产品,主要是电子产品。1996年全球电子产品市场需求萎缩,东南亚各国出口急剧下降,如泰国出口增长率从1995年的22.15%猛降到1996年的0.11%。这对主要依靠出口增长带动的东南亚经济无疑是一个沉重打击。

3、外债负担沉重,构成不合理。危机前,东南亚各国大都实行盯住汇率,并相继放开资本账户的管制。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东南亚国家经常账户几乎一直存在着赤字,像泰国外债就已达850亿美元,原本就不平衡的国际收支状况雪上加霜,货币贬值压力加大,最终诱使国外投资者发动了对东南亚国家货币的攻击。

4、汇率政策僵硬,金融调控机制失措,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金融市场。东南亚国家普遍实行了以盯住美元为主的一揽子货币汇率制度,这种制度的代价就是中央银行难以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自主、灵活地实施本国货币政策。如,1993年和1994年泰国出现了经济过热,但中央银行无法提高利率。而1995年和1996年美元利率开始上升,泰国经济陷入不景气,这时需要降低泰铢利率,泰国银行同样无法实现这一目标。

5、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使得泰国金融危机迅速波及其他国家。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使得东南亚国家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因此当泰国金融当局抵挡不住泰铢贬值被迫宣布实行浮动汇率时,国际投机势力立即冲向其他国家的货币,再加上其他国家经济中存在的问题与泰国类似,所以金融动荡遍及东南亚在所难免。

6、国际游资兴风作浪是东南亚金融动荡的外部因素。当时,国际金融市场上,日本股市复苏,美元持续走强,一部分原来流入东南亚的外资纷纷撤离,从而构成对东南亚国家货币的强大压力。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粗略统计,当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流动的短期银行存款和其他短期证券至少有712万亿美元,并且呈现出与日俱增的趋势。以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为首的国际投机势力在此次危机中兴风作浪,成为引发和加剧这次危机的导火索和罪魁祸首。

二、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1、产业的发展应以充分利用我国的比较优势为主导。在我国目前的资本和劳动力结构条件下,根据比较优势建立起来的企业,一般规模不会过于巨大,多数依靠国内自有资金即可建立起来,不会形成过渡依赖外债来发展经济的格局。而且,这样的企业竞争力强,利润率高,一般不会出现还本付息的问题。随着资源结构的升级,资金逐渐由相对稀缺变为相对丰富,劳动力由相对丰富变为相对稀缺,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自然要随着比较优势的变化而升级。这样按比较优势来发展产业,最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以及较快速地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

2、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房地产和股市的发展容易产生过热现象,很容易变成泡沫。政府应考虑经济的合理布局,增加土地的有效供给,避免经济活动过渡集中于一两个城市。在减低股市的过热方面,政府应避免采用金融抑制政策,让银行储蓄有合理的利率水平。

篇(2)

(一)东南亚地区的跨国并购呈上升态势

与近几年全球跨国并购浪潮相适应,东南亚地区的跨国并购活动经历了几多波折。在1996年以前,东南亚地区发生的跨国并购活动呈明显的波动状态,但该地区在1996年的跨国并购出售额已达到1990年的两倍。1997年至1999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东南亚的跨国并购活动呈现了连续三年上升的态势。在连续三年的上升之后,该地区的跨国并购活动又于2000年突然下降,较1999年下降35.3%。但是,在2001年全球跨国并购浪潮急转直下的情况下,东南亚的跨国并购呈现出自1990年以来的最大规模,并购额首次超过了100亿美元,达到131.4亿美元。2002年以后东南亚地区的跨国并购连续三年保持低迷状态,2005年该地区跨国并购再次兴起,达到了147.75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

不过,东南亚地区的跨国并购活动只是全球跨国并购浪潮中的一小部分。1990年至1996年,东南亚地区的年平均跨国并购额为18.15亿美元,大大低于1334.9亿美元的全球年均水平,仅占同期全球跨国并购总额的1.36%。1997年至1999年,东南亚地区的跨国并购虽然较之前有较大发展,但年平均额仅为74.45亿美元,而同期全球跨国并购的年平均额达到了5341.8亿美元,仅占同期跨国并购总额的1.39%。2000年全球跨国并购额达到了1.1万亿美元的最高水平,而同期东南亚地区的跨国并购活动较之前却有所回落,也只占全球跨国并购总额的0.5%。2001年以后,东南亚地区的跨国并购占全球跨国并购的份额一直徘徊在1.3%至2.2%之间。

(二)跨国并购在FDI总流入量中的贡献日益增大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跨国并购方式的外国直接投资迅速扩大,1995年全球跨国并购以1866亿美元首次超过新建投资,占当年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总额的56.2%,成为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2000年跨国并购金额为1.1万亿美元,占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总额的90%。而在发展中国家引进的外国直接投资中,跨国并购的比重相对较低,但仍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

在东南亚地区,跨国并购方式的FDI在FDI流入总量中的比重也呈上升趋势,跨国并购形式的FDI对吸引区域外直接投资的贡献日渐增大。1990年至1996年,东南亚地区跨国并购在FDI流入总量中的比重不到10%。1997年至1999年,该比重上升至26.2%,此后一直维持在20%以上,尤其在2001年该比重更是达到了67.1%。在受东南亚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国家(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韩国)中跨国并购的增长最为显著,1998年至1999年,这五个国家在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并购总额中的比重为68%,且以跨国并购方式进行的FDI占当年FDI流入量的份额由1996年的13%上升到了1999年的91%。在泰国,1990年至1996年只有9.6%的外国投资者涉及收购泰国公司10%以上的产权;相比之下,1997年至2001年则有61%的投资涉及到这个水平的并购。2005年,印尼的FDI流入量较2004年增长了177%,达到53亿美元,其主要原因是当年发生在该国的一项价值51亿美元的跨国并购活动,即由美国Philip Morris公司设在印尼的子公司分两次收购了印尼第三大烟草厂――HM Sampoerna公司100%股权。

(三)东南亚地区跨国并购的部门及行业构成

随着全球跨国并购活动的扩展,第三产业的跨国并购活动在所有行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已经超过第二产业成为跨国并购活动的主要行业,其中在1999年至2001年这三年间该比重分别达到了61%、73%和62%,此后该比重虽有所回落,但一直保持在50%以上,2005年第三产业跨国并购活动占到了整个并购活动的55%。总体来看,全球跨国并购活动的部门和行业趋势在发达国家的表现要明显于发展中国家。

在东南亚,跨国并购活动的部门和行业集中度并不十分明显,但东南亚金融危机后在金融、运输、仓储和通讯业的跨国并购增长较快。联合国贸发会议的统计结果显示,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最深的五个国家(印尼、马来西亚、菲律、泰国以及韩国)在1991年至1999年间的跨国并购出售额累计达416.25亿美元,其中初级产业达8.36亿美元,占2%;第二产业为211.15亿美元,占50.7%;第三产业为196.73亿美元,占47.3%。在初级产业中,采矿、采石业和石油业跨国并购占72%,农林渔猎业占28%。在第二产业中,食品、饮料和烟草跨国并购占24.2%,焦炭、石油和核燃料占12.8%,电气和电子设备占11.8%,化学和化学制品占11.7%,机械和设备占10.9%。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业并购占34.7%,运输、仓储和通讯并购占28.8%,其他行业所占比重均在10%以下。

(四)东南亚区域内跨国并购日渐活跃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一些跨国公司日渐成长并逐步走向国际化。联合国贸发会议的统计结果显示,2004年全球100强跨国公司中有两个来自东南亚发展中经济体――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和新加坡电信分别列第59 位和第73位;在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25强中,有四家来自东南亚地区,其中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新加坡电信、新加坡伟创力国际和嘉德置地分别位列第2、3、14、15位。不过,东南亚区域内跨国并购活动规模小、占整个东南亚地区跨国并购活动的比重低。

在1998年之前,东南亚区域内跨国并购活动无论在规模和范围上都很小,平均每年不足50亿美元,作为被并购的东道国只有印尼和马来西亚相对比较活跃。1999年,即使在其中考虑到东南亚金融危机对跨国并购活动的刺激作用,东南亚区域内跨国并购价值也才占整个东南亚地区跨国并购交易的11%。但是,从长远角度看,东南亚区域内的跨国并购活动势必出现增长的态势,因为跨国并购是外国直接投资的一种重要形式,这种潜在的区域内跨国并购活动应该能反映区域内FDI活动的总体模式。

在东南亚地区,作为收购者的新加坡跨国公司是东南亚区域内跨国并购的主力军。这是因为相对于其他东南亚国家严格的并购管制,新加坡的政策更有利于并购活动的开展;新加坡政府历来有鼓励国内企业进行海外资源开发的发展战略,尤其对其周边国家更加重视;新加坡的资本市场较其他东南亚国家更为发达,为并购活动提供了便利。而印尼则是东南亚区域内跨国并购最大的被收购者,菲律宾和泰国次之。例如,1997年7月至1999年3月,东南亚区域内跨国并购交易价值超过100万美元的交易数量总共为21起,其中新加坡的跨国公司参与的并购交易就有15起,且范围遍及东南亚的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等国。此外,根据东盟秘书处对1999年至2001年上半年该地区区域内跨国并购交易累计额的统计显示,新加坡作为收购者以23.29亿美元的并购额遥遥领先,而印尼作为被收购者以10.1亿美元的并购额位居第一,菲律宾和泰国分别以8.5亿美元和8.14亿美元名列第2和第3位。

二、推动东南亚地区跨国并购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不断扩张的国际生产体系是跨国并购活跃的最深层次原因。推动东南亚地区跨国并购发展的原因有多方面:一是金融危机后东南亚国家普遍的货币贬值和上市公司价值的缩水,为跨国公司的跨国并购活动提供了机遇。二是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冲击的东南亚企业急需外国投资者的资本注入,尤其对于那些濒临破产的企业的并购比新建投资更能起到快速而有效的作用。三是跨国公司在东南亚市场的投机行为。四是各国FDI体制自由化改革减少了外资进入和控股权的限制。五是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六是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分析这几方面的原因,前三者只会引起跨国并购活动在东南亚地区的短期行为,而后三者是促进东南亚地区跨国并购活动长期发展的因素。

(一)各国的FDI体制自由化改革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东南亚国家尤其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和菲律宾等国,在吸引外资方面一直处于上升态势。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外资流入量的陡然下降甚至撤资给各国的经济重建带来了许多问题。那些遭受金融危机重创而承受巨大压力、负债累累的东南亚国家的企业大都面临破产的境地,迫切需要外国投资者的资本注入。针对金融危机后经济复苏过程中出现的资金供给的巨大缺口、金融体系改革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东南亚各国纷纷将政策重心转向更多地吸引外资以促进经济发展,其中与并购有关的变化包括取消强制性的合资要求、多数股权限制和审批要求。

金融危机过后,东南亚各国的FDI体制自由化改革允许外资在更广泛的行业部门开展并购并拥有多数股权,此举刺激了东南亚地区的跨国并购交易。东南亚国家所采取的FDI体制自由化措施大多数都旨在减少外资进入的部门限制,或使原先对FDI关闭或限制的行业实现经营自由化。土地与不动产所有权、外国人就业和外汇控制等限制也被减少或取消,其中最明显的行业是石油、采矿、天然气、电力、电信、银行与保险、零售以及制药业等。各国鼓励外资银行对国内银行的并购活动,包括放宽对外国银行进入以及外商收购的限制。菲律宾于2000年通过银行向外资开放的《银行法案》,根据该法案,外资在菲银行持有的股份最高可以达到100%。泰国1998年规定外国金融机构在商业银行中所持有的股份可超过25%的限制,持有时间可超过14年,外国投资者所持有的增资股的比例可达到50%,允许拥有100%股权的年限为10年。在泰国,1997-2002年期间银行部门的并购活动占并购总数的37.5%,占FDI净额的22.8%。新加坡电信业的自由化改革步伐逐步加快,把原定于2002年4月全面开放国内电信市场的计划提前到了2000年4月,取消外商在电信业持股不得超过49%的限制,以吸引外商扩大对本国信息技术和电信行业的投资,这意味着外国公司可以拥有本地电信公司的控股权。马来西亚政府也逐步实行了对电信业的外开放政策,允许外资参与本地电信业发展,1996年开始允许外资拥有本地电信30%的股权,1998年初开始将外资持股限制放宽到49%,1999年政府再度将外资持股权放宽到61%。

(二)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取得了较快的进展,其中于2002年建立的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和2003年建立的东盟投资区(AIA)是东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两大支柱。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将推动该地区跨国并购的发展。

东盟自由贸易区主要通过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贸易便利化等措施来增强东盟做为生产基地的竞争力、增进区域内贸易、促进区域外FDI的流入、加快区域内FDI的流动以及深化区域经济合作的目标。而东盟自由贸易区关于贸易自由化的措施又间接地增强了跨国公司对该地区的直接投资,尤其是在汽车和电子行业。

据日本贸易振兴会(JETRO)2003年所做的一项对1159家日本制造业厂商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厂商认为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减税和关税程序的简化等措施将使他们增加对东盟地区的直接投资。

日本国际合作银行(JBIC)所作的另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一半以上的日本制造业跨国公司认为,东盟自由贸易区通过区域内生产网络的合作刺激了区域内贸易的发展,并将带动包括跨国并购在内的区域外资本的流入。

东南亚国家通过东盟投资区的建设,将各成员国市场整合起来,逐步减少和取消阻碍东盟投资流动和投资项目运行的投资管制和限制,消除区域投资壁垒,实施国民待遇,最终形成较为统一、自由、透明的“单一投资区”,从而促进东盟(ASEAN)和非东盟国家的投资者增加对东盟的直接投资。

目前,东盟投资区对东盟投资者在制造业、农业、林业、渔业、矿业及与上述五个行业相关的服务业中进行的直接投资提供优惠措施。

此外,东盟和东盟成员国与亚太地区其他国家签署的双边自由贸易协议也推动了本地区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例如,日本与新加坡、韩国与新加坡签订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就有助于提高竞争力,并有助于更好地应对吸引FDI竞争的加剧所带来的挑战。

(三)企业寻求国际化发展

各国努力吸引更多外资,与此相适应的是各国企业希望通过在不同区位发展业务,获得更好的“区位资产组合”,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当前迅速的技术变革使得跨国公司以跨国并购活动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成为可能,且日渐成为其对外投资的最优选择。

这一方面是因为技术的变革使创新的成本和风险与日俱增,而且还需要持续不断地吸收新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保持领先地位,而跨国并购方式的FDI则能够分摊创新成本并且获得新技术资产。另一方面,由于技术的发展变革,使得跨国公司分散在世界各处的经营活动得到了更好的管理,并为组织企业之间、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新的途径。

具有丰富资源和广阔市场的东南亚地区一直是跨国公司青睐的对象。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东南亚地区就是美、日等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争相投资的对象,在不断扩张的国际生产体系的推动下,东南亚的跨国并购活动虽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在其当年FDI流入量中占绝对优势,但已呈现上升的趋势。

东南亚区域内的跨国公司的日益壮大以及寻求更加国际化的目标也推动了东南亚地区的跨国并购活动的发展。例如,新加坡在对外开放国内电信市场的同时,也鼓励其国内最大的电信公司新加坡电信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尤其是东南亚区域内市场,新加坡电信主要通过对区域内其他国家的电信公司进行股权收购和开展战略联盟来不断实现国际化。目前,新加坡电信的主要海外投资涉及区域内的菲律宾、印尼、泰国等,持有菲律宾环球电信、印尼移动电信以及泰国亿旺资讯的股份分别为44.6%、35%以及21.4%。

三、东南亚地区跨国并购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

作为外国直接投资的一种形式,跨国并购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在总体上与外国直接投资是一致的。但是,相对于新建投资而言,跨国并购又有其自身的特点,而两者之间的根本差别在于前者涉及到资产从本国人手中转到外国人手中,并且在一开始不会增加东道国的生产能力。从东南亚地区来看,外国直接投资以跨国并购方式进入后在短期内所产生的收益较小,而负面影响较大。

首先,跨国并购在短期内增加生产和转移技术的效应比较弱。

尽管跨国并购方式和新建投资方式的FDI都为东南亚国家带来了国外的金融资源,但并购方式所提供的金融资源并不一定增加东道国的生产资本存量,而在新建投资的情况下则会增加。在初期阶段,东南亚国家的外资并购通常会立即将资金置于企业的当地所有者手中,这些资金是否用于新的生产性投资取决于其他因素,若有投资机会,就有可能进行生产性投资。例如,将所收到的资金存入被收购公司的投资帐户,专门用于新投资;鼓励新的所有者在并购完成后扩大其生产能力;鼓励被收购者将所得到的收入进行再投资等。而新建投资最初常采用“实物”投入的形式,现金投入会在以后的不同时间在接受者之间分配,新项目建成后就会直接增加东道国的生产设施。跨国并购在进入时或在进入的短期内不太可能转移新的或比新建FDI更好的技术或技能,甚至有可能由于企业战略的的转变导致当地生产或服务活动的降级、关闭或重新选址。新建方式的FDI并不会减少东道国经济的技术资产和能力,而且最初还会通过实物资产或无形资产的转移来增加东道国的技术或技能。

其次,跨国并购在短期内不会创造更多的就业。

当FDI以并购方式进入一个国家时,由于合并或收购并不创造新的生产能力,所以并购方式的FDI并不一定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相反,由于要提高企业效率、或为了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或所处行业供大于求等原因还会导致裁员。例如,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外资对泰国银行的收购中减少了不少职员。1997年外资对菲律宾的马尼拉供水厂的收购活动使其雇员人数由7370人减少到4580人。然而,新建方式的FDI在进入时必定会创造新的就业。不过,收购后就业的减少并不是一个国家的净损失。当东道国的企业面临破产而只能关闭的情况下,跨国并购在此时起到了“救命”的作用,虽然有可能会为了提高企业效率而裁员,但总体上还是会起到保护就业的作用。并购对就业的减少也可以通过政府对相关政策的制定、雇主和工会等采取措施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这种负面影响。例如,菲律宾政府在并购活动中给予工厂补贴,而这实际上是补贴了工人的工资。

第三,跨国并购可能造成对东道国某行业的集中和垄断。

篇(3)

一、何谓跷跷板效应

跷跷板效应最初由美国广告学专家艾・里斯提出,是指一个名称所代表的两种产品被分置于跷跷板两端,当一种上来时,另一种就要下去。简单地说,就是原强势品牌和延伸品牌竞争态势此消彼长的变化,同一品牌不同产品的市场表现互相冲突无法平衡。

有人提出用跷跷板效应来解释股市和期市中的特殊现象,即股市债市跷跷板效应在我国有两种表现类型:一种表现为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资金大量集中地从一个市场流入另一个市场;另一种表现为股市债市长期存在的“股市涨债市跌、股市跌债市涨”的现象。这与跷跷板效应的最初定义已经毫无关系。因此,可将广义的跷跷板效应理解为:对应的两个板块之间的此消彼长。

观察到历次金融危机中各国际货币汇率体现出的此消彼长的波动现象,在国际货币汇率波动这个领域给出跷跷板效应一个新的定义:全球各主要国际货币汇率在金融危机中波动呈此消彼长的现象,任何一方的不稳定都会影响到其他货币汇率的波动。

下面利用跷跷板效应对全球各国际货币在金融危机中汇率所体现出的异常波动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通过例证1992年的欧洲货币危机、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过程中全球各主要国际货币汇率波动中此消彼长的现象即跷跷板效应的体现,并解释其机理,找出规律: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汇率呈现此消彼长。运用规律来进一步分析此次全球次贷危机中国际货币体现出的异常现象。

二、金融危机中跷跷板效应的历史见证

(一)1992年欧洲货币危机

1992年世界经济已超越国家的障碍,正在走向区域化、全球化。北美、欧洲和日本形成了自由贸易的“黄金三角形”。以美国为核心、加拿大和墨西哥加盟的北美自由贸易区, 以欧洲共同体为核心的欧洲统一市场, 以及以日本为核心的亚太自由贸易区的形成,构成了世界经济的新的三元框架。在上述三元框架为主体的基础上, 世界经济形成了多重立体结构的格局。在这种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框架下,根据跷跷板效应,任何一方的经济力量被削弱都会导致其他两方的经济力量增强。

1992年发生在欧洲内部的货币危机造成了欧洲各国货币在汇市上巨大的波动。由图1可以明显地看出这两种货币波动呈反相关关系。欧洲货币危机虽然对欧洲实体经济影响不大,但在汇市上造成了较大的波动,甚至使英国被迫退出欧共体。1992年由于两德刚刚统一,国家财政赤字明显,通胀压力大。德国马克开始逐渐升值,但由于欧共体汇率制度的限制,包括英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的货币需要维持与马克的比价,导致英镑被动升值,1992年9月英镑受货币市场的投机冲击已无力维持升值,遂宣布退出欧共体,英镑与马克脱钩。

由表1看出,1993年第1季度国际短期资本看好坚挺的马克,抽离美国和英国而大量流入德国,而在危机缓解之后资本又逐渐回流,恢复原有份额。在汇率波动上表现为美元与欧洲综合货币此消彼长。

(二)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

1997年7月始于泰国、后迅速扩散到整个东南亚并波及世界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东南亚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大幅贬值,许多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汇市、股市轮番暴跌,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创伤,受汇市、股市影响,这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经济衰退。

由图2可以明显地看出日元和美元这两种货币波动呈反相关关系。东南亚金融危机造成了日元汇率的波动和分阶段的贬值,而东南亚局势的动荡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国际短期投资的目光转向了当时更为安全的美国,东亚国家在危机发生前吸引着大量的外资,其中包括外国直接投资, 但更多是以股票、贷款性质进入的短期外资。1997 年下半年, 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大量外资迅速从危机国撤出, 转而投向经济稳定增长的美国。由表2可看出,1997年第4季度日本的金融项目净额大幅降低,而同时期美国的金融项目净额增长了一倍多,但1998年第2季度危机缓解之后国际短期资本又迅速抽离美国,投向了更加有利可图的国家或地区。东南亚金融危机解除之后,各项指标逐渐回归正常。东南亚金融危机引起的震荡在汇率波动上短期内表现为与危机国逆向波动,此消彼长。

三、次贷危机中是否存在跷跷板效应?

2008年9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的次贷危机,对全球各大经济体的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都造成了较大影响。就目前看来,次贷危机已经严重影响了世界经济。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世界其他地区经济所受的影响也很严重。次级贷款危机向其他国家传递的路线之一是金融蔓延,全球各大经济体都出现了投资次级债的损失。同时美国的次贷危机也可能产生心理蔓延,特别是房价的重估。英国、西班牙等国更容易受到房价泡沫破灭的打击。同时,美国消费的产品远多于其生产的产品,其需求的急剧下降必然将损害其他地区的经济。

由图3可明显看出,次贷危机过程中美元和日元单边汇率上扬明显,澳元下跌明显,而欧元保持震荡走势,有相对小幅的下跌。

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后,全球各大经济体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下面结合图3和表3逐个分析各经济体受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在汇率方面呈现此消彼长的跷跷板效应:

(一)2008年年初,全球经济局势的普遍震荡导致了国际短期投资的方向重新转向了美国。从短期来看,为了弥补亏损,缓解资本充足率压力,美国金融机构纷纷从全球市场抽回投资;同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财富基金,也加大了对美国金融机构的投资力度,国际短期资本的流动方向是从其他国家流入美国,致使美元汇率表现为回升,而到2008年年末,国际短期资本重新从美国流出,美元单边表现为贬值。

(二)日本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变成了一个资本流出国,面临金融危机,很多国际资本为了躲避危机自然回流,所以日元在2008年第2季度也转而表现为升值,到第3季度之后,国际短期资本重新从日本流出,此后日元单边汇率表现为贬值。

(三)澳洲受次贷危机影响而投资环境逐渐恶化,国际短期投资迅速抽离,澳元汇率表现为不断程度的贬值,而2008年年末危机逐渐缓解,国际短期资本回流,澳元表现为升值。

(四)欧洲受次贷危机影响其投资环境时好时坏,危机过程中国际短期流动资本在欧洲不断流入和流出,极不稳定,欧元单边汇率表现为震荡波动,略有下降。

综上所述,次贷危机中各国际货币汇率波动呈此消彼长的跷跷板效应。

四、启示:跷跷板效应机理――国际短期资本流动风向标

通过以上对3次金融危机中各主要国际货币汇率波动的分析和解释,合理地解释了金融危机中发生的以往经济学原理解释不了的特殊汇率波动现象,证明了跷跷板效应影响的汇率波动确实广泛地凸显于金融危机中。从1992年和1997年这两次金融危机中可以明显看出,受危机影响的国家都经历了相似的过程:危机爆发――国际短期资本抽离危机国转而投向非危机国――危机国汇率降低而非危机国汇率升高――危机逐渐缓解――国际短期资本回流――危机国汇率回升,非危机国汇率回落。可见,国际资本流动,尤其是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在危机爆发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危机中国际短期流动资本不断寻求更加安全的避风港,迅速地流入和流出,导致了相关货币的反方向波动。而由于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使得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在各个危机国之间游走,导致了各国际货币呈现更复杂的此消彼长的跷跷板效应。

我国企业在金融危机中由于对各国际货币汇率预期有误所以导致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要正确把握一国汇率的波动,从跷跷板效应的机理分析,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国际短期资本流动。投资者的目光指向了危机中的避风港。短期资本的流入和流出对一国国际收支的冲击很大。短期资本的大规模流入导致资本项目顺差过大,形成货币汇率升值的压力;一旦外国资本大量流出,则会导致本币迅速贬值, 增加出口换汇成本,从而影响一国的国际收支。当然还有其他因素,包括一国货币的国际地位、外汇储备和货币政策等,这方面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以更准确地预期各国际货币汇率走势。

主要参考文献:

[1]肖炼.论九十年代美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新战略[J].美国研究,1990(4).

篇(4)

关键词:金融危机 投机冲击 传导

金融危机最开始表现为固定汇率的瓦解,而后则呈现出外汇市场、银行、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同时出现崩溃的复杂症状。为什么追求经济自由化和宏观经济稳定的政策框架反而导致了金融系统的危机?金融危机理论由此应运而生,其研究的主要范例包括20世纪80年代初拉美的债务危机、1994年到1995年的墨西哥危机和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也同样难逃金融危机的厄运,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扩大,欧盟各国之间所组成的最优货币区域也时常受到投机商的攻击,而频频告急(时寒冰,2011)。

鉴于金融危机巨大的破坏性,对于金融危机国际冲击传导机制的研究尤为必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的主要形式—投机冲击,然后构建了金融危机传导的时间层面和空间层面框架,最后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的具体途径。

金融危机投机冲击的经济学意义

(一)金融危机投机冲击存在的意义

金融危机所受的投机冲击往往与国际上的大量游资直接相关。国际游资的特点是流动性强、善于投机;通过左右外汇、期货、证券等市场的行情获利。国际游资是伴随着国际经济金融一体化的潮流发展起来的,其中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的离岸金融市场是其产生并不断壮大的市场依托,而乔治·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则正是国际游资经常性的、最具典型意义的载体形式(李小牧,2001)。

对于索罗斯的金融投机活动,应该从经济学意义上加以理性的分析。由于具有鲜明的高利驱动、高流动性两大特征,国际游资的资金运作较之其他市场势力呈现出更加浓厚的投机色彩。在任何一个货币、证券市场,只要存在交易,就必然存在投机,并且投机是活跃交易市场的“剂”、“兴奋剂”,只要不过度、不违规,投机是合法的也是合理的。

事实上,在市场经济中,只要有“机会”谁都会想方设法地乘机介入。索罗斯曾告诫说,“市场中留有投机空间是各国政府的错误”,“我只能一而再地对盲目信任市场的魔力发出警告”。这就说明,是各国政府自己创造了市场投机机会,谁都会看到机会进行投机去赚钱,不同的只是程度大小而已。与此相对照,在这次东南亚金融风暴中,与美元挂钩的货币中只有港元依然汇率相对稳定,就连索罗斯也不得不承认市场压力不会动摇港元的地位,而冲击港元的投机者不会因此致富。其原因就在于中国香港地区经济状况良好,正处于回升阶段,金融体系较东南亚各国健全、银行能自律配合,加上中国香港发行港币现钞有充足的美元储备作保证,而且在管理机制上,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更加完善,可及时掌握炒家的动向,因此所受影响较小。

投机与投资作为两种交易行为,二者不仅可以相互转化,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是组成一个完整市场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否则将极大地降低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

(二)金融危机投机冲击的负面效应

国际游资的投机操作也明显地存在着可能增大市场价格波动幅度的负面效应。在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下,国际游资的外汇投机活动实际上取代了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活动,它们根据自己对未来汇率水平的预测来进行即期以及各种衍生工具的外汇交易,从而在客观上或是维持了汇率的稳定,或是加速了汇率的变化。在当今国际货币体系下,各国出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都要或多或少地利用外汇储备干预市场,影响本币汇率的走势。这样,在外汇市场上就出现了一个针锋相对的博弈局面,一方是以维护国家利益为目的,掌握国家外汇储备资金的一国货币金融当局,另一方则是以牟取最大风险利润为目的、拥持庞大国际投机资金的国际游资,双方较量的结果表面上看是取决于资金力量的对比,而在更深层次上则受制于双方市场交易行为所代表的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或预期与客观实际的距离。

在本次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有关东南亚国家在集中于经济长期高速发展的情况下,累积了许多被各国所忽视的问题,诸如经济过热、持续性通货膨胀、外债总量与结构不合理、外汇与金融监管弱化、经济结构失衡等,实际上已经埋下了金融危机的隐患,在此背景下,这些国家的金融当局坚持高估本币的汇率政策,并且不切实际地加大开放其国内金融市场的力度,这又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准备了必要的条件。于是,在外汇市场上,极善捕捉时机的国际游资不仅以其惯用的“高杠率”的操盘手法调动了巨额投机资金,而且更以其比较贴近客观经济实际的判断和预期赢得了其他主要市场参与者的认同,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就是其例证。

金融危机传导的时空层面框架分析

(一)时间层面

金融危机是金融风险累积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在时间层面上有一个产生、发展和传导的过程,如图1所示。

图1表明,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经济结构的失衡,包括内部经济结构的失衡和外部经济结构的失衡等,当一国经济处于这种失衡状态中时,一旦面临外部冲击,如投机冲击等,或者受已有金融危机源头国的影响,通过贸易传染、金融联接以及示范效应等外部因素的触发,通常率先爆发货币危机、银行危机或债务危机中的某一种或两种。而率先爆发的危机,很快会诱发其它种类的危机,由此使得三种危机可能同时交织在一起,造成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而且这种过程还会以同样的方式传染给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篇(5)

关键词:

亚洲;金融危机;农产品贸易

近年来,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设想提出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对外出口贸易获得了迅猛发展,我国农产品对外出口贸易规模快速增长,并且在出口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同时也带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开辟了我国走向世界的国际化道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农产品贸易规模将会在今后继续不断扩大,我国也会继续发掘自身优势来全面提升新的贸易增长点。本文对亚洲金融危机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进行研究,同时提出亚洲金融危机的主要形成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亚洲金融危机下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机遇,提出促进农产品对外出口贸易、扩大农产品对外出口贸易规模的对策建议。

一、亚洲金融危机的主要形成因素

对亚洲的金融危机而言,其主要是起源于日本20世纪80年代所形成的泡沫经济体制。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主要是大部分依靠外资纳入,并且注重劳动密集型方面的产品进行贸易。东南亚的国家对科技教育方面的事业资金投入量相对来说较小,其管理与教育方面的人才却比较匮乏。近年来,由于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受到限制,东南亚的这些国家基本上都是依赖较为廉价的劳动力进行生产活动,所生产的大部分都是低附加值的产品,所以出口贸易也主要针对这个方面。并且,在产品出口方面,产品十分单一。对外资过分依赖,致使经济呈现出飞速增长的趋势,由此产生了泡沫经济的发展模式。同时,部分国家的宏观调控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欠缺,由此导致了金融危机的产生。

二、亚洲金融危机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分析

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农产品贸易产生了极大影响,甚至造成出口下降。1998年的1-5月,我国的农产品主要针对亚洲进行出口,出口金额达到200多亿元人民币,与1997年进行比较,下降了13个百分点。其中,对菲律宾口总额出口下降12%、日本出口总额下降16%、泰国出口总额下降46%、香港特区出口总额下降13%、新加坡出口总额29%。并且,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农产品的影响还有很多,如因为一些农业相关产品的出口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这样的现象直接导致国内生产企业有效利润产生下降趋势,且这些企业的出口订单受到影响,一些已经商谈完成的合同无法签定;还有一些国家的客户或者是企业,将东南亚国家由于金融危机导致货币发生贬值现象作为理由,所以就要国内的农产品生产企业对其出口的商品进行降价,不然就换其他的进口渠道,令我国的农产品外贸企业在国际化的竞争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进而降低了我国的农产品外贸出口获益。

1.对贸易方式的影响针对我国对进口材料及原材料需求较大的相关经营企业和单位来说,在材料出口及加工业务需要进一步整合贸易出口方式。我国很多对外出口贸易企业实行的都是亚洲出口贸易模式,即对出口数量更为注重,对材料的选择和材料的成本较为轻视,且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针对东南亚地区来说,我国原材料的购买力大幅度下降,对产品的需求度明显降低,变化程度最为明显的即为产品附加值较高的商品。由于经济形势较为严峻,很多东南亚国家对我国出口企业高附加值的产品需求一减再减,同我国出口度最大的1997年及1998年相比,在对来料的加工出口比重中,亚洲地区的出口份额下降了24%,不同的是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地区,出口份额增加速度明显加快,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对比。

2.对出口商品的影响首先,由于受到货币贬值和经济危机的影响,产品所需原材料的进口成本得到了很大提升,为企业生产带来了很大压力,因此就会对产品的市场需求产生消极影响,造成需求量大大降低。同1997年相比,在1998年的上半年中,以我国的水产品为例,针对日本和韩国的出口量分别下降了7%和28%,造成很多出口贸易企业濒临破产边缘。并且,以冷冻家禽产品为例,针对东南亚地区的产品出口量与往年相比下降了41%。在全球肉类经济贸易发展过程中,亚洲金融危机对其影响能力较小,影响范围仅局限于全球局部地区。就算如此,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能力依旧不容小觑,给货币市场造成了一定冲击,并导致其贬值。受货币贬值的影响,亚洲农产品中的肉类大部分被销往亚洲、非洲等国外市场,同时逐渐呈现扩大化趋势。国际肉类市场由于受这种趋势的影响,致使其市场价格出现大幅度下降。亚洲金融危机国家采取宏观调控措施,特别是对油料和奶制品采取抑制措施,致使市场需求减少,同时由于食用糖不是其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进出口产品,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小,市场供求状态基本持平。东南亚地区的油类产品出口量将大幅度增加,尤以印尼和马来新亚为主。

三、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下农产品贸易的机遇与对策建议

(一)农产品贸易在金融危机当中的机遇

1.对农产品出口结构的变化十分有利西方一些国家以及IMF组织(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亚洲各国家的金融援助策略方案,都是将“开放贸易的改革”作为基础的条件。如此一来,就会加大这些亚洲受援国家的农产品贸易量。例如韩国,把对大米和牛肉的价格保护在一定范围内,小幅度下降,泰国将贸易过程中的关税降低措施等。一旦我国加入了WTO(worldtradeorganization,世贸组织),那么我国的贸易环境将会在一些地方进行有利改变。并且,对我国而言,存在着地理优势,劳动力成本相对来说也比较低,由此就会对我国的农产品出口贸易方面带来更多的效益。

2.有效带动了农业的技术进步亚洲的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的农业设备及技术“供大于求”,造成了该方面的市场需求不足,令一些新研发出来的农产品相关的技术和设备价格下滑,如新型种子、饲料、添加剂及新型播种机器设备等。所以,一旦我国对这些技术设备进行引用,我国就能有效带动农业的技术进步。

3.提升了东南亚地区龙头企业的进入概率亚洲的金融危机导致亚洲大部分国家的股市出现下跌现象,大部分的企业出现了破产倒闭的现象,并且进行了设备拍卖,如此就致使地区性的食品和农业产品的生产加工企业的整体资产产生贬值。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更加容易对国外企业进行兼并,提升了东南亚地区龙头企业的进入概率,同时也为我国收购倒闭企业的二手设备提供较好的条件。

(二)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下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发展策略

1.将农产品生产产业化,优化贸易环境从传统的农产品发展水平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工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打破原始农产品发展的瓶颈,只有将农产品发展产业化才能将农业发展一体化,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节省农产品生产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他产业快速全面发展,为我国进出口贸易做好坚实后盾。并且我国政府需要对世界各国的不同贸易壁垒特点对农产品行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条款进行有针对性地制定贸易准则,并采用谈判和协商的办法,与产品进口国进行协商,旨在突破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从而有效维护合法权益,降低亚洲在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

2.建设农业基础设备在亚洲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建设农业基础设备,提升农业基础能力,进而提高金融危机“抵抗力”。用以前的旧观点来定义农业,就是靠天吃饭的产业。现如今,农业生产设备更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还适当建设了大量的农业耕地设施,如近几年水库和发电厂陆续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在种植农产品上面遇到的水、电,耕地等难题,在根本上抓好农业基础设备的建设是提高农产品水平的根本保障,为现代农产品发展打好基础。并且需要政府进行从中协调、律己,进而营造更为良好的农产品贸易环境,有效预防了金融风险。

3.培育特色的农产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常规的蔬菜水果进行特色农产品培育,在相关国家政策法规的规定下,建立优秀的农业生产工业产园,将传统的蔬菜水果进行更加系统化的管理和培育,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加大研究力度,尽可能发展特色农产品,在保证农产品生产水平的同时,为以后的农产品发展奠定好坚实基础,如将传统的水果山楂做成美味的山楂饼等,形成多样化的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农产品贸易在亚洲金融危机当中的“存活率”。

4.大力支持和发展绿色农产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我国农产品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是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的必然规律,在客观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和对外出口贸易产业的进行。随着国际贸易对环境要求的日益提高,加大绿色农产品的发展和开发是现阶段的重要任务,绿色成为现代我国农产品贸易进出口的主要色彩,健康无害、营养丰富是绿色食品的主要特征,绿色食品逐渐成为国际化食品进出口的主要发展方向,绿色食品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农业发展良好的生产环境和规范的生产技术,在食品加工时需要安全无污染,通过提高工艺水平提升相关产品的生产质量,在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条件下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全方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农产品贸易经济的发展,有效降低了金融风险。

四、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贸易产业的数量越来越多,国际贸易的增长每年呈现递增趋势,自由化和灵活性是其主要特征。根据近几年的相关文献我们不难看出,国家对进出口贸易的重视,新的政策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阶段农产品出口的现状,为我国外贸产业提供了最新挑战,也是当前局势的全新机遇。首先,在提高自身农产品质量和保证食品安全的同时,应时刻关注国际农产品贸易的走动趋势,在维护旧市场的同时,开展新的客户群和开拓全新的国际市场,将我国农产品的优势发展到最大。另外,对国外农产品局势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我国农产品选择上的优势,这样的优势在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下将大大提升我国农产品贸易的生存力及竞争力,避免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不良影响,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提升国有产值。

参考文献:

[1]张玉兰,姜雪忠.试析金融危机影响下农产品出口困境的应对策略[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2(3):65-71.

[2]祝伟民,刘永.金融危机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机制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47-52.

[3]米运生,邹海英.农业相对脆弱性与金融危机对伙伴国农产品贸易的非对称性冲击[J].农业技术经济,2012(2):28-38.

[4]王瑞,王丽萍.我国农产品贸易流量现状与影响因素: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2(4):39-48.

篇(6)

观察历史,每一轮金融危机前都有大规模跨境资本流入,导致资本流入国股价、房价持续增长,其外债规模也较几年前增长明显。与此同时,国内出现信贷泡沫,借款人未偿还债务连续三四年以上以超出利率2~3倍的速度增长。这些借款人使用借来的资金购买居住房屋和商业房产。在第一轮金融危机中,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等国政府部门及国有企业经历近十年高速增长,跨国银行争相对其授信,累积了巨大的信贷泡沫。第二轮金融危机爆发前,日本经历了持续的经济繁荣,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其股价、房价增长了五六倍。同期,北欧三国也出现信贷泡沫累积。第三轮金融危机中,泰国及其周边东南亚新兴经济体成为信贷泡沫累积的重灾区。第四轮金融危机中,信贷泡沫集中在美国、英国、西班牙、爱尔兰及冰岛等国房地产市场,自2003年至2006年底,这些国家房价上涨明显。

篇(7)

研究国际金融传递机制,对于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建立有效防范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国际金融传递可分为正常传递与非正常传递两种类型。正常传递指在维持各国汇率稳定和金融市场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国际资本的流动和影响,非正常传递指引起各国汇率剧烈波动和金融市场秩序混乱的国际资本流动,它不仅由一国的金融危机影响到另一国,而且造成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连锁反应,即危机“传染”。本文所讨论的国际金融机制,主要指后一种类型。

一、传递源与被传递对象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国际环境下,由于种种原因首先爆发金融危机的国家(地区)称为“传递源”。受传递源影响,同样的危机很快出现在其临近或周围的国家或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称为“被传递对象”。一般情况下,国际金融危机的“传递源”多发生在区域经济链条较为薄弱的环节上。那些被传递的国家或地区,往往与传递源国家在经济类型、金融体制、发展模式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具体来说,可大致分为两种情况:

(一)经济一体化区域内高度相关的投资贸易关系。以这次东南亚货币危机为例,东盟五国较为全面地进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阶段是在1976年2月五国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以区内实行特惠关税区时算起。当时东盟各国为了迅速发展经济纷纷实行50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由于当时美、日、欧占东盟进出口总额的60%,使得东盟各国经济极易受到西方经济波动的影响。为此,东盟决定采取扩大区内贸易的政策,政策的实施使得东盟五国的内部贸易、投资比重迅速上升,各国经济命运由此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同时对东盟的这些经济总量相对较小的国家来说,对外部波动极为敏感,加上各国在产业和进出口结构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及竞争性,那么一旦某国货币受到投机者冲击而汇率发生大幅波动和下跌时,自然也会迅速影响到其它国家的外汇市场,从而造成货币危机的传递。

(二)国家之间存在某种货币一体化安排。1992年欧洲外汇市场波动的背景正是国际投机势力看准了欧盟货币体系中,成员国虽然安排了相互间汇率浮动上下不超过2.25%的界限,这种货币一体化安排客观上要求各国一致的货币政策和利率水平。但由于当时东西德统一不久,德国政府对赤字融资的需要要执意维持马克较高的利率,最终以英镑为首的其它低利率货币遭受投机者抛空而跌破限界,退出欧洲汇率机制,整个西欧经济也陷入衰退。在这种一体化的货币安排下,任何一种薄弱的货币受到攻击都可能引起整个区域的市场动荡二、传递媒介、传递途径与传递过程

在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资本市场自由化的国际环境中,货币政策传递机制越来越依赖于市场价格即汇率和利率等竞争性变量。区域金融危机发生,汇率和利率成为国际金融传递的主要媒介。特别是汇率变动直接对国际和一国经济发生作用。在上述两个例子中,作为传递源的国家都因过去的刻板的盯住汇率政策不能应付国家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并都改变了汇率制度,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从而引起货币大幅贬值而发生金融危机。既然国际金融的传递媒介是利率和汇率,那么样国际金融市场特别是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就自然成为主要的传递途径。

国际金融危机传递的过程可概括如下(以东南亚金融危机为例):由于泰国周边国家的货币大多与美元挂钩,当泰铢贬值后,泰国的出口竞争力便得到加强。与泰国出口结构相似的周边国家为了维持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也会竞相使本国货币贬值。正是基于这种预期,国际投机者必然要对这些国家的货币做空头,而投机性的抛售就会对这些国家的货币产生巨大的贬值压力。另外,心理因素也会加速金融危机的传递。由于经济类型的接近,东南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与泰国类似的经济问题,如汇率制度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不良债权、经常项目逆差等,投资者也害怕当地会发生金融危机,于是干脆把资本从新兴市场撤走,从而导致其它国家的金融危机实际发生。

三、现代国际投资组合理论———金融危机传递机制的一种理论解释

投资组合理论是现资组合行为的基础理论。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随着各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当前分散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已经由证券的种类构成转向证券的地区构成上来了。马克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认为,每一种资产组合的风险可以用其收益的方差来度量,整个资产组合的风险大小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组合中各资产的风险大小、各类资产所占比重以及不同资产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么在分散投资时,在既定收益下必须尽量减少资产之间的相关度,从而降低总体风险。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由于长期的经济往来和一体化发展,其证券之间的相关系数已经变得很大,仅限于发达国家的投资组合已经无法很好地削减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投资组合必然会把部分投资换成回报。而这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往往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投资板块加以管理,一旦其中某一国的货币风险上升,国际投资组合即对自身做出修正,这种修正行为就是把属于该地区板块的证券和货币抛出,从而引起该板块对应的整个地区的货币动荡。

篇(8)

研究国际金融传递机制,对于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建立有效防范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国际金融传递可分为正常传递与非正常传递两种类型。正常传递指在维持各国汇率稳定和金融市场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国际资本的流动和影响,非正常传递指引起各国汇率剧烈波动和金融市场秩序混乱的国际资本流动,它不仅由一国的金融危机影响到另一国,而且造成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连锁反应,即危机“传染”。本文所讨论的国际金融机制,主要指后一种类型。

一、传递源与被传递对象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国际环境下,由于种种原因首先爆发金融危机的国家(地区)称为“传递源”。受传递源影响,同样的危机很快出现在其临近或周围的国家或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称为“被传递对象”。一般情况下,国际金融危机的“传递源”多发生在区域经济链条较为薄弱的环节上。那些被传递的国家或地区,往往与传递源国家在经济类型、金融体制、发展模式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具体来说,可大致分为两种情况:

(一)经济一体化区域内高度相关的投资贸易关系。以这次东南亚货币危机为例,东盟五国较为全面地进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阶段是在1976年2月五国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以区内实行特惠关税区时算起。当时东盟各国为了迅速发展经济纷纷实行50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由于当时美、日、欧占东盟进出口总额的60%,使得东盟各国经济极易受到西方经济波动的影响。为此,东盟决定采取扩大区内贸易的政策,政策的实施使得东盟五国的内部贸易、投资比重迅速上升,各国经济命运由此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同时对东盟的这些经济总量相对较小的国家来说,对外部波动极为敏感,加上各国在产业和进出口结构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及竞争性,那么一旦某国货币受到投机者冲击而汇率发生大幅波动和下跌时,自然也会迅速影响到其它国家的外汇市场,从而造成货币危机的传递。

(二)国家之间存在某种货币一体化安排。1992年欧洲外汇市场波动的背景正是国际投机势力看准了欧盟货币体系中,成员国虽然安排了相互间汇率浮动上下不超过2.25%的界限,这种货币一体化安排客观上要求各国一致的货币政策和利率水平。但由于当时东西德统一不久,德国政府对赤字融资的需要要执意维持马克较高的利率,最终以英镑为首的其它低利率货币遭受投机者抛空而跌破限界,退出欧洲汇率机制,整个西欧经济也陷入衰退。在这种一体化的货币安排下,任何一种薄弱的货币受到攻击都可能引起整个区域的市场动荡。

二、传递媒介、传递途径与传递过程

在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资本市场自由化的国际环境中,货币政策传递机制越来越依赖于市场价格即汇率和利率等竞争性变量。区域金融危机发生,汇率和利率成为国际金融传递的主要媒介。特别是汇率变动直接对国际和一国经济发生作用。在上述两个例子中,作为传递源的国家都因过去的刻板的盯住汇率政策不能应付国家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并都改变了汇率制度,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从而引起货币大幅贬值而发生金融危机。既然国际金融的传递媒介是利率和汇率,那么样国际金融市场特别是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就自然成为主要的传递途径。

国际金融危机传递的过程可概括如下(以东南亚金融危机为例):由于泰国周边国家的货币大多与美元挂钩,当泰铢贬值后,泰国的出口竞争力便得到加强。与泰国出口结构相似的周边国家为了维持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也会竞相使本国货币贬值。正是基于这种预期,国际投机者必然要对这些国家的货币做空头,而投机性的抛售就会对这些国家的货币产生巨大的贬值压力。另外,心理因素也会加速金融危机的传递。由于经济类型的接近,东南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与泰国类似的经济问题,如汇率制度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不良债权、经常项目逆差等,投资者也害怕当地会发生金融危机,于是干脆把资本从新兴市场撤走,从而导致其它国家的金融危机实际发生。

三、现代国际投资组合理论———金融危机传递机制的一种理论解释

投资组合理论是现资组合行为的基础理论。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随着各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当前分散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已经由证券的种类构成转向证券的地区构成上来了。马克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认为,每一种资产组合的风险可以用其收益的方差来度量,整个资产组合的风险大小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组合中各资产的风险大小、各类资产所占比重以及不同资产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么在分散投资时,在既定收益下必须尽量减少资产之间的相关度,从而降低总体风险。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由于长期的经济往来和一体化发展,其证券之间的相关系数已经变得很大,仅限于发达国家的投资组合已经无法很好地削减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投资组合必然会把部分投资换成回报。而这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往往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投资板块加以管理,一旦其中某一国的货币风险上升,国际投资组合即对自身做出修正,这种修正行为就是把属于该地区板块的证券和货币抛出,从而引起该板块对应的整个地区的货币动荡。

篇(9)

研究国际金融传递机制,对于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建立有效防范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国际金融传递可分为正常传递与非正常传递两种类型。正常传递指在维持各国汇率稳定和金融市场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国际资本的流动和影响,非正常传递指引起各国汇率剧烈波动和金融市场秩序混乱的国际资本流动,它不仅由一国的金融危机影响到另一国,而且造成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连锁反应,即危机“传染”。本文所讨论的国际金融机制,主要指后一种类型。

一、传递源与被传递对象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国际环境下,由于种种原因首先爆发金融危机的国家(地区)称为“传递源”。受传递源影响,同样的危机很快出现在其临近或周围的国家或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称为“被传递对象”。一般情况下,国际金融危机的“传递源”多发生在区域经济链条较为薄弱的环节上。那些被传递的国家或地区,往往与传递源国家在经济类型、金融体制、发展模式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具体来说,可大致分为两种情况:

(一)经济一体化区域内高度相关的投资贸易关系。以这次东南亚货币危机为例,东盟五国较为全面地进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阶段是在1976年2月五国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以区内实行特惠关税区时算起。当时东盟各国为了迅速发展经济纷纷实行50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由于当时美、日、欧占东盟进出口总额的60%,使得东盟各国经济极易受到西方经济波动的影响。为此,东盟决定采取扩大区内贸易的政策,政策的实施使得东盟五国的内部贸易、投资比重迅速上升,各国经济命运由此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同时对东盟的这些经济总量相对较小的国家来说,对外部波动极为敏感,加上各国在产业和进出口结构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及竞争性,那么一旦某国货币受到投机者冲击而汇率发生大幅波动和下跌时,自然也会迅速影响到其它国家的外汇市场,从而造成货币危机的传递。

(二)国家之间存在某种货币一体化安排。1992年欧洲外汇市场波动的背景正是国际投机势力看准了欧盟货币体系中,成员国虽然安排了相互间汇率浮动上下不超过2.25%的界限,这种货币一体化安排客观上要求各国一致的货币政策和利率水平。但由于当时东西德统一不久,德国政府对赤字融资的需要要执意维持马克较高的利率,最终以英镑为首的其它低利率货币遭受投机者抛空而跌破限界,退出欧洲汇率机制,整个西欧经济也陷入衰退。在这种一体化的货币安排下,任何一种薄弱的货币受到攻击都可能引起整个区域的市场动荡。

二、传递媒介、传递途径与传递过程

在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资本市场自由化的国际环境中,货币政策传递机制越来越依赖于市场价格即汇率和利率等竞争性变量。区域金融危机发生,汇率和利率成为国际金融传递的主要媒介。特别是汇率变动直接对国际和一国经济发生作用。在上述两个例子中,作为传递源的国家都因过去的刻板的盯住汇率政策不能应付国家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并都改变了汇率制度,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从而引起货币大幅贬值而发生金融危机。既然国际金融的传递媒介是利率和汇率,那么样国际金融市场特别是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就自然成为主要的传递途径。

国际金融危机传递的过程可概括如下(以东南亚金融危机为例):由于泰国周边国家的货币大多与美元挂钩,当泰铢贬值后,泰国的出口竞争力便得到加强。与泰国出口结构相似的周边国家为了维持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也会竞相使本国货币贬值。正是基于这种预期,国际投机者必然要对这些国家的货币做空头,而投机性的抛售就会对这些国家的货币产生巨大的贬值压力。另外,心理因素也会加速金融危机的传递。由于经济类型的接近,东南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与泰国类似的经济问题,如汇率制度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不良债权、经常项目逆差等,投资者也害怕当地会发生金融危机,于是干脆把资本从新兴市场撤走,从而导致其它国家的金融危机实际发生。

三、现代国际投资组合理论—金融危机传递机制的一种理论解释

投资组合理论是现资组合行为的基础理论。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随着各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当前分散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已经由证券的种类构成转向证券的地区构成上来了。马克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认为,每一种资产组合的风险可以用其收益的方差来度量,整个资产组合的风险大小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组合中各资产的风险大小、各类资产所占比重以及不同资产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么在分散投资时,在既定收益下必须尽量减少资产之间的相关度,从而降低总体风险。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由于长期的经济往来和一体化发展,其证券之间的相关系数已经变得很大,仅限于发达国家的投资组合已经无法很好地削减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投资组合必然会把部分投资换成回报。而这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往往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投资板块加以管理,一旦其中某一国的货币风险上升,国际投资组合即对自身做出修正,这种修正行为就是把属于该地区板块的证券和货币抛出,从而引起该板块对应的整个地区的货币动荡。

篇(10)

研究国际金融传递机制,对于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建立有效防范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国际金融传递可分为正常传递与非正常传递两种类型。正常传递指在维持各国汇率稳定和金融市场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国际资本的流动和影响,非正常传递指引起各国汇率剧烈波动和金融市场秩序混乱的国际资本流动,它不仅由一国的金融危机影响到另一国,而且造成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连锁反应,即危机“传染”。本文所讨论的国际金融机制,主要指后一种类型。

一、传递源与被传递对象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国际环境下,由于种种原因首先爆发金融危机的国家(地区)称为“传递源”。受传递源影响,同样的危机很快出现在其临近或周围的国家或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称为“被传递对象”。一般情况下,国际金融危机的“传递源”多发生在区域经济链条较为薄弱的环节上。那些被传递的国家或地区,往往与传递源国家在经济类型、金融体制、发展模式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具体来说,可大致分为两种情况:

(一)经济一体化区域内高度相关的投资贸易关系。以这次东南亚货币危机为例,东盟五国较为全面地进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阶段是在1976年2月五国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以区内实行特惠关税区时算起。当时东盟各国为了迅速发展经济纷纷实行50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由于当时美、日、欧占东盟进出口总额的60%,使得东盟各国经济极易受到西方经济波动的影响。为此,东盟决定采取扩大区内贸易的政策,政策的实施使得东盟五国的内部贸易、投资比重迅速上升,各国经济命运由此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同时对东盟的这些经济总量相对较小的国家来说,对外部波动极为敏感,加上各国在产业和进出口结构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及竞争性,那么一旦某国货币受到投机者冲击而汇率发生大幅波动和下跌时,自然也会迅速影响到其它国家的外汇市场,从而造成货币危机的传递。

(二)国家之间存在某种货币一体化安排。1992年欧洲外汇市场波动的背景正是国际投机势力看准了欧盟货币体系中,成员国虽然安排了相互间汇率浮动上下不超过2.25%的界限,这种货币一体化安排客观上要求各国一致的货币政策和利率水平。但由于当时东西德统一不久,德国政府对赤字融资的需要要执意维持马克较高的利率,最终以英镑为首的其它低利率货币遭受投机者抛空而跌破限界,退出欧洲汇率机制,整个西欧经济也陷入衰退。在这种一体化的货币安排下,任何一种薄弱的货币受到攻击都可能引起整个区域的市场动荡。

二、传递媒介、传递途径与传递过程

在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资本市场自由化的国际环境中,货币政策传递机制越来越依赖于市场价格即汇率和利率等竞争性变量。区域金融危机发生,汇率和利率成为国际金融传递的主要媒介。特别是汇率变动直接对国际和一国经济发生作用。在上述两个例子中,作为传递源的国家都因过去的刻板的盯住汇率政策不能应付国家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并都改变了汇率制度,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从而引起货币大幅贬值而发生金融危机。既然国际金融的传递媒介是利率和汇率,那么样国际金融市场特别是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就自然成为主要的传递途径。

国际金融危机传递的过程可概括如下(以东南亚金融危机为例):由于泰国周边国家的货币大多与美元挂钩,当泰铢贬值后,泰国的出口竞争力便得到加强。与泰国出口结构相似的周边国家为了维持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也会竞相使本国货币贬值。正是基于这种预期,国际投机者必然要对这些国家的货币做空头,而投机性的抛售就会对这些国家的货币产生巨大的贬值压力。另外,心理因素也会加速金融危机的传递。由于经济类型的接近,东南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与泰国类似的经济问题,如汇率制度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不良债权、经常项目逆差等,投资者也害怕当地会发生金融危机,于是干脆把资本从新兴市场撤走,从而导致其它国家的金融危机实际发生。

三、现代国际投资组合理论———金融危机传递机制的一种理论解释

投资组合理论是现资组合行为的基础理论。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随着各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当前分散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已经由证券的种类构成转向证券的地区构成上来了。马克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认为,每一种资产组合的风险可以用其收益的方差来度量,整个资产组合的风险大小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组合中各资产的风险大小、各类资产所占比重以及不同资产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么在分散投资时,在既定收益下必须尽量减少资产之间的相关度,从而降低总体风险。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由于长期的经济往来和一体化发展,其证券之间的相关系数已经变得很大,仅限于发达国家的投资组合已经无法很好地削减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投资组合必然会把部分投资换成回报。而这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往往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投资板块加以管理,一旦其中某一国的货币风险上升,国际投资组合即对自身做出修正,这种修正行为就是把属于该地区板块的证券和货币抛出,从而引起该板块对应的整个地区的货币动荡。

篇(11)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是近二十年来最大的两次金融危机。这两次金融危机的触发机制和传导机制也有着自己的特点。两次危机的爆发也对我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两次危机的比较

(一)危机表现

图1 亚洲金融危机前后泰国GDP变化与次贷危机前后美国年度GDP变化 (单位: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Word Bank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受危机冲击的主要国家的股票市场都出现了大幅度的跳水,经济增速也有所下滑,泰国1997年和1998年的GDP分别下降了17.1%和25.9%,同样美国2009年的GDP下降了1.77%。金融危机除了冲击证券市场和经济增速外,也使得受冲击国家的货币贬值,房地产市场萎缩。

从金融危机的表现上来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金融危机的发生给各国经济带来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

(二)危机爆发的原因

1、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共同造就的。

首先,泰国泡沫经济崩溃带来了不良债权。在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泰国的房地产市场迅速地膨胀,外国资金的流入也推动了泰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到了1997年,泰国的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大幅度下跌,泡沫的破裂产生了巨大的不良债权。

其次,泰国在危机爆发前出口减少,产生贸易逆差。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由于美元升值,泰铢又是长期盯住美元浮动,因此造成泰国的出口减少,经常项目逆差扩大。

再次,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对冲基金对东南亚国家货币的冲击。冲基金预期到泰铢的贬值,于是对泰铢发起了攻击,泰铢大幅度贬值。在对泰铢进行了冲击之后,对冲基金又对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的货币进行了冲击,使得这场东南亚国家的货币危机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

2、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也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首先,美国金融机构通过金融创新创造了多环节的资产证券化。美国的房地产放贷机构大量地发行次级贷款,抵押贷款公司又发行了以住房抵押贷款为支持的证券(MBS),并将MBS出售给了投资银行。投资银行又以MBS为基础发行了担保债务权证。这样,当利率身高,次级房贷的债务人无力偿还贷款时,就会使得整个金融机构流动性不足,金融危机爆发。

其次,贸易顺差国资金流入美国引起房地产市场泡沫。以中国为代表的贸易顺差国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这些国家用将外汇储备用以购买美国的债券,将资金注入美国市场。资金的流入推动了美国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繁荣。

图2 2001-2007年次贷危机前美国联邦基金利率(%)

数据来源:美国联邦储备局官方网站

再次,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美联储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美联储在2001年1月到2003年6月连续13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当美国经济在2003年开始反弹的时候,美联储并没有及时上调利率,长期的宽松政策进一步加剧了美国房地产泡沫。

最后,金融监管的欠缺最终使得危机爆发。在美国金融机构不断进行资产证券化和金融创新的时候,美国相关的监管机构并没有对金融创新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地监管。监管的欠缺放大了金融产品的风险,最终使得危机的爆发不可避免。

(三)危机的触发机制

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来看,两次危机的触发机制是不同的。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是由东南亚国家的货币危机引起的一场全球金融危机,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则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一场全球金融危机。前者发起于发展中国家,后者是由发达国家发展中的问题引起的。但是引起两次危机爆发的共同原因是金融监管的欠缺和危机前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裂。

(四)危机的应对措施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受冲击的主要是东亚和东南亚各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在应对危机中主要是接受了IMF的援助。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对本国经济进行了救助。作为美国债权国的中国、日本以及石油输出国组织等也因不愿看到美元资产贬值而加入到拯救危机的行列中。

二、两次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一)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从两次危机前后我国出口额变化的情况来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额的影响要远远大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原因在于:

一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受冲击的东南亚国家主要是中国在出口中的竞争国家。因此,当这些国家的经济受到影响的时候,我国出口的变化并不会很大。但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受危机冲击的主要是欧美的发达国家,这些国家是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国。当这些国家,尤其是美国的经济受到影响的时候,其进口需求减少,我国的出口必然大受影响。

二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本身的影响范围要大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受到了比1997年更严重的冲击,自然我国的出口所受的影响也将会更大。

三是,由于我国商务部公布的官方数据的限制,我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后的数据只能是年度数据,因此很有可能比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所使用的月度数据波动性更小。

(二)危机对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图3两次危机前后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年度变化(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官方网站

左: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从两次金融危机前后,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变化看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我国在两次危机中外商直接投资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由1996年的700多亿美元下降到了1999年近400亿美元。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也由2007年第四季度的350亿美元下降到2008年第四季度的不到200亿美元。由此可见,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我国直接投资的影响还是很明显的。

(三)危机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银行的资产质量、盈利能力以及资本充足率都已有显著提高。由于资产负债表更加强劲,资本杠杆率更低,我国银行无需通过减缩贷款对危机做出反应。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银行正通过提高杠杆率向经济注入流动性。2009年3月份的贷款增长率从2008年8月份的14.3%增加到29.8%。这说明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我国银行业应对危机的机制更加成熟,银行业应对危机也有着更大的主动性。

三、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一)在经济发展中要警惕泡沫经济的出现

不论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还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在危机爆发前,危机发生国都出现了由于流动性过剩而引起的房地产泡沫。房地产泡沫的破裂也是两次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的触发机制。因此,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我们也要警惕这种由于流动性过剩带来的房地产泡沫。在房地产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强对住房实际使用量的监控。

(二)加强金融机构对金融创新的监管

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都有由于金融监管不力而造成危机加剧的因素。尤其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大量热钱涌入东南亚国家的市场,推动泡沫高涨,这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是很大的。我国目前也是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很多资金由于看好中国市场而想涌入中国。但是由于我国是一个限制资本流动的国家,因此,这还没有给我国造成过大的冲击。但是不可否认,我国的资本项目将逐步开放,在那种情况下,我国一定要警惕短期资本的冲击行为,加强金融机构的监管。

除了对于热钱的监管外,我国也要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我国的金融业尚处在一个发展阶段,各种金融创新的工具将在我国逐步使用,我国在金融创新的同时要吸取美国过度创新引发危机的教训,加强监管。

(三)保持适当的外汇储备以应对冲击

从我国历年外汇占款的变化看,我国的外汇占款在2000年之后进入了一个加速增长的时期。我国现在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汇率完全浮动之前,我国保持一定量的外汇储备可以防止在资本账户开放后国际游资对于人民币的冲击。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以泰国为首的东南亚国家正是由于最终的外汇储备不足而无法抵御对冲基金的冲击,不得不放弃固定汇率制度。

(四)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增强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金融业的发展是一种虚拟经济的发展,在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虚拟经济的风险也是巨大的。只有制造业、实业等实体经济得到切实的发展才能真正的增强一国经济的抗风险能力。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都有由于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而造成经济泡沫放大的因素。因此,只有加强实体经济的发展才能够提高一国的抗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

[1]刘亮.美国次贷危机与亚洲金融危机的比较[J].金融数学与研究,2010(1)

[2]刘遵义.十年回眸:东亚金融危机[J].国际金融研究,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