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图书分类管理方法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为了让高校图书馆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借鉴现代企业6S管理模式,结合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工作,完善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和质量控制,有助于全面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最大限度地方便读者获取信息,提高读者的满意度,并将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价值发挥到极致。
一、6S管理简介
(一)6S管理的起源
6S管理指的是在生产现场,尤其是空间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相关的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的方法。6S管理最早源于日本企业,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etsu)、素养(Shit-suke)和安全(Safety)这六个词语的首字母缩写。在生产企业中用6S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品质量和空间利用水平,最终达到提升员工的职业素养的目的。高校图书馆的日常管理与质量控制与企业有诸多相似之处,6S管理方法的目标与图书馆管理的价值取向高度统一,因此6S管理方法可以应用于高校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当中,通过借鉴6S管理方法的相关内容,可以形成独具图书馆特色的6S管理方法。
(二)6S管理要素
6S管理由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和素养六个要素构成。其中,整理、整顿、清扫、安全是6S管理中的四项基本行动要素。整理是改进工作现场的开端,通过物品的分类和整理来达到扩大工作空间、改变原有混乱次序的目的;整顿是去除一些不需要的东西,将可用物品在方便取用的前提下进行调整和定位;清扫是指保证工作现场中的工作环境和设备处于一种可使用的良好状态;安全则是通过制定一些具体的规则和制度来提升工作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防止意外发生;清洁是将整理、整顿、清扫和安全这些基本行为进行制度化规范,通过规范与制度的约束来保证工作现场的良好状态;素养是整个6S管理中最为核心的要素,素养指的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提高员工的文明礼貌水平,促进员工遵守规则,养成良好的习惯。6S管理的六个要素中,整理、整顿、清扫和安全是为了改善现场而进行的行动,清洁是为了将现场改善上升到制度和系统的高度,素养则是为了提升人的意识。
二、6S管理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
(一)图书馆设备账物相符
图书馆的账物设备要做到100%相符,将可以使用的设备分别放置在图书馆不同的功能区内,对于已经损坏的设备要进行及时的清理和销账,以免浪费空间。账上的图书馆设备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盘点,对于损坏的设备要进行及时维修,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图书馆区域划分合理
对图书馆内现有区域进行合理划分,根据其功能进行明确定位,保证各个区域互不影响、互不干扰,有利于图书馆的管理和协调工作。对于各个区域要设置明显的标识,统一阅览室和书库相关区域的温馨提示语,给使用者一个明确的指示。
(三)图书馆图书分门别类
对图书馆内的物品进行合理的摆放,做到定点、定位、定库存放。对于书刊、报纸、工具、耗材等要分门别类进行管理。设置外文书库、过刊书库、现刊书库、报纸书库、社科书库、综合书库、光盘存放室和各类辅助用具的存放室等,将相关的书籍和物品分门别类,对于暂时无法确定是否使用还是废弃的物品可以放入库房等待处理,做到取放明晰,便于管理。
(四)图书馆清洁制度
建立完善的图书馆清洁制度,对书库、阅览室、自习室等进行每天清洁,对于书架、报架进行每周清理,每个月进行一次全面卫生清洁。通过馆员、勤工俭学学生的共同努力,保证每日、每周和每月的清洁工作都能按时进行,确保图书馆内清洁卫生和设备检护工作有序进行。
(五)图书馆布局的合理布置
图书馆的布局包括三个方面,硬件布局、软件布局和人文环境的建设。硬件布局指的是图书馆的空间设置要宽敞明亮、区域设置要科学合理,便于使用者操作,确保使用者有足够的人均面积,确保使用者和设备的安全。图书馆内的窗户要使用防尘、防晒的双层窗帘,适当保证馆内的正常通风。按照消防要求放置灭火器,在规定区域内设置消火栓,定期检查灭火器和消火栓是否处于正常使用状态。软件布局指的是有关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工作标准、入馆须知均要上墙,保证使用者清楚知晓,便于按规章制度有效执行。图书馆的环境建设还要兼顾人文氛围,通过放置绿色植物、传统字画、鼓励语等为使用者创造一个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阅读环境,还可以在图书馆内设置饮水区,设置自助打印机等设备,使读者感受到无处不在的方便。
(六)图书馆相关制度定点放置
将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打印出来、装订完成后,定点放置在显眼的位置上。规章制度包括图书分类管理规定、清洁规定、分类规定、工作人员的管理、义务馆员的管理条例等。
高校图书馆引入6S管理方法有利于规范现场管理,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与其他服务企业一样,需要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提供优质服务。将6S管理方法应用于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十分可行,能够更好地提升为读者服务的水平,使图书馆沿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1 管理理念与方式落后
在图书馆管理实践调研中我们发现,当前部分中职校园图书馆依然采用传统的管理理念与方法,严重的影响了图书馆教育作用的发挥。在图书馆管理理念中,管理者依然将图书馆作为行政管理的一个部分,未将其作为教育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进而开展相关的教育性林论与实践研究,影响了其教育作用的发挥。在管理模式中,其主要问题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1)管理机构单一。在当前的图书馆管理中馆长一般负责整体管理工作,而在馆长之下并没有设立服务、技术研究相应的机构或专人,开展专业化的支持工作。这种机构支持的缺乏,造成了图书馆管理单一老化现象严重。(2)技术支持不足。在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图书馆管理方法依然停留在人工管理形式中,许多先进的图书管理技术并没有在实践中得以应用,影响了整体管理效率。(3)行政化管理痕迹严重。由于我国的图书馆管理专业长期处于行政管理状态,因此虽然教育改革以推进多年,但是管理实践中行政式管理痕迹依然严重,无法确实推进新型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方法。
1.2 图书馆资料收藏体系与措施有待改善
图书馆资料收藏体系是否完善决定了图书馆作用发挥,以及其能否为中职教育提供教育服务的基础。但是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目前部分中职图书馆资料收藏体系依然有待完善。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1)藏书老化、重复现象较为严重。部分图书馆为提高藏书量,因此短期内采购了大量图书对藏书进行补充。但是大量的补充中经常会出现图书技术内容与数据老化,以及图书重复购买问题的出现。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会严重影响图书馆的藏书质量。如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中职技术书籍依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出版,其大部分技术内容已经严重落后。特别是计算机、数字化技术类书籍,其技术换代内容较快,也是当前图书馆藏书老化、重复现象存在的重灾区。(2)非书资料较少。图书馆资料收藏体系中,除了传统的图书与档案收藏外,视频、音频、软件类的非书资料应占据着较为重要的位置。如中职计算机专业需要软件系统资料、专业课程微课资料等,都应是图书馆非书资料收藏的主要内容。但是由于部分图书管理者忽视了这部分内容,造成其收藏数量达不到学生使用要求。同时在研究中我们还发现,部分图书馆在图书与资料收藏中依然采用传统的资料收藏措施,没有形成数字化收藏模式,影响了资料收藏质量与管理效率。
1.3 信息化技术推进不足
在部分图书馆管理与服务过程中,信息化技术应用依然推进不足,进而影响了其管理服务质量与效率的进一步提升。这种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信息化管理技术使用不足。在图书馆管理过程中,部分管理者不论是在图书、人力还是日常工作管理中,都没有发挥出专业软件、网络办公等,信息化管理优势作用,进而造成管理质量与效率的降低。如图书管理中,大量的图书分类、检索工作依然使用人力模式,没有使用专用的相关软件,就是这类问题的主要表现。(2)信息化服务技术应用不足。在图书馆服务过程中,部分图书馆依然采用人工办理登记、咨询、借阅等服务工作,严重的影响了图书馆服务工作效率。
2 信息化技术支持下的中职图书馆发展方向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对中职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在信息技术推进下,中职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呈现出以下发展模式。(1)自动化。在信息技术支持下,中职图书馆通过专业化人力管理、图书管理软件等技术支持,可以完成自动考勤记录、读者意见咨询、图书资料归档检索等管理工作。同时读者在图书借阅中,图书馆计算机系统也可以完成图书资料的自动检索、信息咨询等工作,进而全面的提高了图书馆管理服务效率。(2)网络化。网络化发展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目前的中职院校图书馆发展中,其网络化管理与服务发展包括了以下三个内容。一是管理者可以通用网络平台,与其他图书馆、档案馆等相关部门进行合作,实现图书资料的共享;二是读者可以通过手机、计算机等网络阅读平台实现图书的借阅服务,最终形成网络图书馆管理模式;三是图书馆与读者间可以通过网站、QQ等网络平台实现信息交流咨询服务等工作的开展,继而为读者提供更加有效快捷的服务工作。(3)人性化。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中的人性化特征都可以得到很好地体现。一方面在图书馆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很好的降低了管理与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同时其沟通更加简单有效,是其在工作效率提升的同时工作量大度降低。另一方面在服务中,读者会感觉到图书馆服务效率与便利的提升,阅读更加舒服与简单,进而感觉到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的开展。
3 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措施研究
在信息化技术支持下,中职图书馆在管理与服务创新中应突出信息化技术与人性化理念的突出,进而形成以下的工作模式。
3.1 以信息化平台为基础,创新管理模式
在图书馆管理创新中,信息化平台的建立是其管理创新开展的基础。在实践管理中,其创新措施包括了以下三点。(1)建设双向的网络管理平台。在图书馆信息化管理中,双向化的网络平台的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对外管理中,图书馆应以网络图书馆建设为目标,建设起资料共享、远程借阅等多项功能的网络图书管理平台,建立起校内校外一体化图书服务管理平台。如在中职院校各类职业技术实习基地的建设中,图书馆可以利用技术资料优势为实习基地建设提供策略性与技术性支持,弥补基地建设理论化支持不足的经验。在图书馆内部管理平台中,管理者应建立信息化考勤、图书调配等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实现。如在书库建设中,我们可以建立图书借阅数据库,对每本图书的借阅、库存进行统计,进而形成有序化的图书借阅管理数据库。(2)实现图书信息化管理模式。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将图书馆内的纸质图书与非纸质进行数字化处理,形成数字化图书库系统,进而实现图书数字化管理与借阅模式。二是利用数据库对图书书籍进行分类管理,对于技术数据落后与重复性的图书及时处理,对于馆藏缺乏的书籍资料及时进行补充提醒,逐步完善?D书馆资料馆藏体系。三是与校外图书馆性数字资料的共享模式,实现各类数字化资源的共享,提高图书馆资料的使用效率。(3)与院校管理网络进行有效连接。图书馆是中职院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管理者应将图书管理信息网络与院校整体网络进行有效连接,使之可以在院校各项整体管理中(如财务管理、教育技术发展、思政管理等),发挥出管理促进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网络化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中,我们必须做好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工作,提高图书馆网络与计算机的安全性,避免以安全问题造成计算机系统故障以及泄密等问题的出现。
3.2 以“人性化”为目标,创新服务工作
中图书分类号:X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32-0075-02
在数字化、信息化的现代,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信息化管理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安全生产是企业搞好生产经营的前提,没有安全生产,一切工作都可能是无用之功,而设备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保证。江苏天明化工有限公司作为一个民爆企业,产品主要是民用炸药,现有粉状乳化炸药和胶状乳化炸药生产线各一条,而在炸药生产过程中,由于炸药的特殊性,对安全、质量都有很高要求,安全可靠、性能优良的设备及新的设备管理理念将对企业的生产提供必要的保证,新的信息技术手段的需求在炸药生产企业里也显得更为迫切。在此前提下,企业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就成了企业信息化道路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促进企业信息化管理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从而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在炸药生产企业中的进一步融合。
1 炸药生产线设备的情况
设备是生产现场的物质基础,是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设备是为保证正常生产所配置的技术装备、仪器、仪表、试验、检测、控制设施等的总称,是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保证,设备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安全、质量、效益等多方面。
炸药生产线的生产设备由于其产品的特殊性,对安全有很高的要求,它不同于我们平常所讲的普通设备,它们都属于民用爆破器材专用生产设备,有严格管理制度和要求。我们平常根据设备的重要程度把设备分为三大类:A类为重点设备;B类为主要设备;C类为一般设备。而我们炸药生产线的设备,首先从安全考虑,根据使用场所的危险程度,将民用爆破器材专用生产设备分为0类、Ⅰ类、Ⅱ类和Ⅲ类,并且工信部对0类、Ⅰ类、Ⅱ类民用爆破器材专用设备实行目录管理,有严格的安全使用年限要求。如在胶状乳化炸药生产设备中,0类的设备有精乳器、螺杆泵,Ⅰ类有粗乳器、敏化器,Ⅱ类有凉药钢带、装药机,Ⅲ类有自动包装机等;粉状乳化炸药生产设备中,0类设备有乳化器、螺杆泵,Ⅰ类有三流式雾化器、星型阀、旋风分离器,Ⅱ类有装药机、冷却塔,Ⅲ类有自动包装机等。当然,在炸药生产线设备中,除了这些事关安全和质量的设备外,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专用生产设备,如硝铵粗碎机、螺旋输送机、溶化釜、储存釜、齿轮泵、输送泵、计量泵、纸筒机等,以及一些其他常用的普通设备,如引风机、除湿机、空气压缩机、压缩空气冷冻式干燥机、水浴除尘器、真空泵、皮带输送机、自动捆扎机、冷却泵、电机、微机控制系统、报警系统等。
2 设备管理体系的运行
企业的设备管理是指企业根据经营方针和目标,从设备的调查研究入手,对有关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选购、安装、调试、使用、维护、大修改造、直至报废的全过程,相应地进行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管理活动的总称。笔者认为,设备管理可以分为软件管理和硬件管理两个方面;软件管理主要包括组织结构、设备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设备档案和台账、各种记录、考核、评比和奖惩等;硬件管理就是大家平常讲的设备实物管理,它包括设备的制造、安装、调试、使用、维护、保养等。
设备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重要的一个部分,和其他管理工作一样,一般分为三个层次:领导层、管理层、作业层。它首先要求领导重视,这一层次的设备管理涉及全局,比如设备的规划、关键设备的技术升级、管理体系的运行等,只有领导重视才能把这项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才能使企业健康持久地发展下去;管理层主要负责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包括设备的软件管理和监督、指导设备运行状况等,是企业的主要管理部门,要能根据设备的不同重要程度,实施设备的分类管理,突出重点,照顾一般,采用不同的管理与维修对策和措施,就像在我们企业中,不但按照一般的设备管理方法,还依据工信部的要求,对民用爆破器材专用生产设备按0类、Ⅰ类、Ⅱ类和Ⅲ类进行特殊管理,对安全影响大的几台设备作为关键设备;如精乳器、螺杆泵、敏化器等,制定更加严格的操作程序和维修保养及使用制度,有全面的监测监控设施,确保关键设备安全有效运行,以提高整个生产线的本质安全度;作业层是对生产现场的设备操作与管理,根据设备及人员情况,实行所有设备定人定机制度,确保每台设备都有人管理,而关键设备和重点设备又实行车间、班组、员工三级管理,生产线安排维修人员定期保养、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听、看、摸等方法及时发现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变维修为预防,使设备长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况,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因此设备管理工作贯穿生产工作的全过程,设备管理作为一种基础工作尤为重要,需要全员参与,齐抓共管,因为设备管理工作做不好,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安全工作,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影响到企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在我们民爆企业中,甚至于影响企业的生存与稳定,由此可见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 信息化与设备管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信息化已经渗透到生产管理、经济生活的各个角落,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代表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根据工信部要求:鼓励企业采用自动化、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加快现有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在我们企业中,积极按照工信部要求,信息化技术已经得到了初步应用,已经建成了生产经营动态监控信息系统,实现了产品生产全过程及动态流向监控,构建了网络化的视频监控系统,可以通过网络实时查看生产线运行情况,在生产线和总控室有两套控制设备对生产线的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生产线采用微机控制,通过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蒸汽电动调节阀、流量计、计量泵等进行自动控制,监测冷却水断流情况、炸药温度、基质温度、凉药温度和精乳器电流,视频监控系统监控电机转速、螺杆泵压力和物料温度等,由红外探测仪监测液面高度,由变频器根据温度、压力、流量等调节配比泵转速,当超温、超压、超载时系统能及时报警,当断水、超高高限时系统能自动连锁停机,监控系统还能及时将所采集生产工艺数据和影像、声音数据进行实时显示和记录储存。
这些信息化技术同时应用在公司的设备管理上,将设备运行数据及设备状况通过微机进行管理,例如通过网络化管理设备台账、档案、维修保养记录,对民爆专用设备严格按照工信部要求进行年限管理,对生产线设备进行实时监管等,根据设备分类进行不同的管理,通过电脑进行分析,把设备管理从以前的静态管理、事后维修转变为动态管理、预知维修,从而把设备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为企业信息化与自动化升级创造了条件。
4 设备信息化体会
①设备信息化对不同行业有不同的特点和重点,因此所采取的管理措施也不尽相同,对于我们炸药行业的监控,重点是要加强安全方面的管理,设备从规划、采购、安装、维修等每个环节都要将安全因素考虑进来。才能构建安全可靠的符合实际的设备管理平台。
②设备管理必须与现场管理紧密结合,利用信息化先进的管理理念,将设备操作、维护、保养等各种工作要素贯穿各个环节,形成以改善为核心的、覆盖设备寿命周期的、全员参与的新型设备维护系统。
③设备管理信息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管理的方方面面,因而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所有管理者、管理部门共同参与。
④注重“人”的素质与信息化平台的一致性,不断提高员工工作能力,让员工适应现代化的管理方式,更好地为企业创新升级服务。
⑤设备管理信息化不但要加强生产线设备的管理,同时还要加强信息化设备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