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云计算课程体系大全11篇

时间:2023-08-06 10:52:0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云计算课程体系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云计算课程体系

篇(1)

中图分类号:TP3-4

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逐渐地覆盖到全社会的方方面面之中,这也使得社会对计算机技术人才的知识结构的要求变得比以往更高。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社会覆盖面之广,为软、硬件及网络维护人员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特别是把“软件蓝领”的培养定位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后,对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必须进行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创新,提高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质量。接下来,本文将结合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实际工作经验,从以下几点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创新。

1 采取分层教学方法,兼顾中职生的能力差别

中等职业体育运动学校学生在入学的时候成绩存在着非常巨大的差别,与此同时,受到不同的中职生的兴趣爱好的差别的影响,他们会有不同的学习效果,不能够取得均衡的发展。在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主要采取的是班级授课制,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设计不能够兼顾到不同的学习能力的中职生的不同需要,这不利于中职生的学习。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非常有必要采取分层教学方法,兼顾中职生的能力差别。

具体来说,应该将入学时候学习成绩以及学习能力接近的中职生安排在一起进行教学,通过这种方式,教育工作者能够有针对性地激发中职生的内部学习动机。与此同时,因为班级中的中职生学习成绩以及学习能力之间的差别很小,所以,学习成绩以及学习能力较差的中职生可以借助于自身的努力来逐渐地得到提高,这也有利于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良性的竞争,达到因人施教的良好效果。

2 采取互动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出中职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在中等职业体育运动学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所谓互动式教学,也就是说,采取良好的教学方式,保证教育工作者以及中职生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参与进来,真正营造出和谐的互动氛围,保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能够在“教”的过程中探学求学、每一个中职生都能够在“学”的过程中拓展思维,真正实现互动教学、共同达到教学目标。

具体来说,互动式教学方法应该涵盖以下的三个方面:教育工作者与中职生的互动、中职生与中职生的互动、中职生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互动。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必须将这三者的密切联系起来,达到最佳的互动效果。第一,通过教育工作者与中职生互动,真正寻求出他们之间最好的教学和学习方式,从而能够建构出最适应中职生的需求的教学模式;第二,通过中职生与中职生之间的互动,保证不同的中职生之间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弥补不足,缩小不同的中职生之间在学习成绩以及学习能力方面所存在着的差别,也能够锻炼中职生的团结合作的能力;第三,通过中职生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互动,能够营造出一个非常良好的人机互动学习氛围。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发现,采取互动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出中职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取得非常良好的教学效果。

3 创新教学评价的方法,采取有利于中职生发展的教学评价手段

在中等职业体育运动学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评价中,传统的客观性的评价方式过于重视试题设计原则的客观性、易编制、易评分等因素,不能够真正通过教学评价来体现出中职生的真才实学,不能够发挥出教学评价的真正意义。因此,非常有必要创新教学评价的方法,采取有利于中职生发展的教学评价手段。因为中职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为了保证每一个中职生都能够积极地进行学习,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可以通过教学评价的方式来达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的良好效果。具体来说,可以设计一套难度系数不同的题目,将中职生根据不同的学习水平来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不同的学习小组的中职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应的试题,在此基础上,不同的学习小组的中职生公开展示他们的答案并进行答辩。对于所设计的题目,必须保证其难度能够非常接近中职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整个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保证中职生是处于求知欲大于压力的心理状态,在这种心理状态下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中职生的能力。采取这种评价方式,解决了以往的评价方式的问题,教育工作者在考试前后的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教育工作者对中职生的了解程度和专业水平直接影响到考试的效果,教育工作者必须付出较多的精力,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4 重视动手实践,提高中职生的综合素质

计算机是一种现代化的通用智力工具,其实践性是非常强的,只有重视动手实践,才能够更好地提高中职生的综合素质。在中等职业体育运动学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了锻炼中职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在上机实践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中职生积极地动手实践、主动地观察思考,保证每一个中职生都能够养成认真观察屏幕、使用帮助信息等习惯,与此同时,保证每一个中职生都能够对屏幕显示的信息进行分析并且获取相应的结论,保证每一个中职生在实践中发现新的方法,学到新的知识,从而培养中职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这也有利于培养中职生的创新精神。

5 加强师资建设,建立网络教学资源,为中职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

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教育工作者也必须积极主动地参加学术研讨会,加强学术交流,相互学习,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能力。与此同时,在教学创新过程中,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可以建立计算机互联网的教学资源库,将电子教案、各模块习题及答案、上机实验案例等教学资源建立在计算机互联网上,供中职生下载自主学习和练习。通过计算机互联网自主学习给不同层次中职生提供了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有利于中职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利用网上课堂,使中职生各取所需,能够非常有效地解决不同的中职生之间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深入地探索了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创新,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创新的征途上,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必将以高昂的热情来真正地搞好教学工作,不断地钻研和探索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使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充满魅力。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C-0105-03

一、计算机网络专业转型发展面临的问题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的相关计算机专业于2005年开始招收高职生。近年来该专业从学校的重点专业降为一般专业,招生人数持续下滑,存在着课程体系设置不能紧跟时展、不能彰显专业特色、缺乏双师技能型人才等问题,专业发展处于瓶颈阶段。下面从影响专业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校企合作等因素进行分析。

(一)学习目标不明确

通常本专业的导读是放到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周进行的,可以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办学特点、专业定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师资队伍、专业学习要求及就业前景等信息。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就会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其属于全校性开设的通识课程,主要是以就业规划、个人简历书写、面试技巧等内容为主。而对于本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前景和规划则没有针对性指导,特别是到了三年级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顶岗实习后,对经济社会发展、职业的定位有了新的认识。这时就需要有针对性地再进行专业化的、以行业发展为基础的针对性辅导。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职业纪律。

(二)专业课程设置滞后

人才培养方案中所列的课程体系中的教学内容和课时量近几年都没有改变,而市场上所需的互联网+、云计算机、物联网等方面的用人需求,没有及时体现到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办学与市场人才需求脱节。多年的课程体系一直没有变化,没有跟上当前技术发展的进度。图1为网络专业的课程体系。

虽然后来也加入了某些网络安全和云计算机的内容。但整体的符合当前用人单位对网络技术人才技能要求的课程体系结构没有形成。

(三)师资队伍能力不足

专业的教师队伍面临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实践经验不足等问题,普遍会采用通过进修培训或到企业半脱产式的挂职锻炼的方式,几年的发展都没有取得好的效果,老师去培训目的性不强,有的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指标,培训内容和自己的研究专长不符或者是培训的内容本身实践性不强。一个专业的发展,师资结构要合理配置,需要不断更新教师队伍,新技术的实践需要青年教师,高职称的教师更多是在理论与经验上的指导,特别是计算机网络这样的技术发展快速的专业。

(四)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校企合作是当前高职发展重要的人才培养“双赢”模式,学校通过企业反馈与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结合市场导向,注重学生实践技能,更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应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发挥行指委的指导作用,密切高职教育与产业的联系,与行业企业建立紧密联系,使行业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2016年统计的我院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校企合作数据(见表 1)表明,计算机专业的相关校企合作没有铺开,学校走不出去,企业不能融入,深入合作将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和挑战。

二、计算机网络专业转型发展创新思路

《国务院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中进一步明确了加快云计算机产业发展及人才培养措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出“实施云计算工程,大力提升公共云服务能力,引导行业信息化应用向云计算平台迁移”;云计算、大数据作为“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的核心。据工信部统计预测,未来3年将是我国云计算产业人才需求相对集中的时期,每年将呈现数十万的产业人才缺口,届时人才缺口将超过数百万。因此,针对我校网络专业转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云计算”专业群发展的概念,建设以实现云计算技术要求的课程结构基础,涉及云计算机中的PasS、IasS、SasS三个技术层次的专业学习与研究。提出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校企双方功能需求和资源相互融合的创新思路,以构建理论和实践更加紧密结合的创新课程体系。

三、计算机网络专业转型发展探索

将计算机网络专业转型“云计算”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仅在于技术知识的转变升级,还应注重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专业发展的内涵建设更要突显校企双方需求和资源互利互助,依托行业,以岗导学的办学思路。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技术、人力等资源以及先进成熟的技术成果,利用企业的生产条件,提高学校的科研能力,将科研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不断提升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双方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全面合作,共同构建产学研联盟的创新体系,建立产学研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推进企业与学校的全面技术合作,形成专业、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努力实现“校企合作、产学双赢”。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长效化

上好大学的第一堂课,即入学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课。首先上好第一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第一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主要以介绍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和简单认识专业框架为主,目的在于让学生及早做好职业生涯及专业规划,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和紧迫感。这个阶段的课程在学生刚入学时开设最佳,同时授课形式上要做出改变。可以开展由专业负责人主持的新生专业教育讲座,专业教育应包含两环节,一是专业介绍,从专业课程体系、专业师资队伍、专业实训室、主要就业面向的岗位群、专业学习要求、安全教育等方面来帮助他们了解大学的生活特点和基本要求,尽快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角色适应和角色转变,同时基本了解自己所学习的专业教学计划、主要课程、专业学习中的一些特殊要求、未来的就业方向等。二是邀请在校学长介绍专业学习经验和对专业的认识。主要介绍学习方法、学习经验、学习中要注意的事项,对专业的认同和对学校、学院的感受。也可邀请相关企业和行业的佼佼者,介绍他们的成长经历和专业的社会发展前景。

职业生涯规划全程化。课程安排上要改变固定在某个学期开设的模式,应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开设相关课程,并分散到每个学期进行短期授课,内容包括了解自己、认识社会、熟悉企业的用人需求方式、工作方式等,包括行业企业内的沟通能力培养、抗压能力训练等。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在第一至第五学期都应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这门课程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有效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面向云计算的课程体系规划

云计算机技术主要包括云计算平台、云存储和大数据挖掘分析等主要的云应用。学生通过三年的专业学习,掌握云计算技术基础理论、云计算平台规划设计、云平台搭建、虚拟桌面、大数据挖掘分析和云存储等多种云应用部署、运维和开发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改革教学模式。高职院校是以实践技能为培养本位,注重理论与实践互相结合,并更多地要重点凸显实践能力这个中心。因此,教学模式改革在体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同时,更多地采用企业真实项目驱动模式进行课程教学活动。

新增云计算机课程。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设置不能紧跟时展步伐,学生所学知识、实践操作能力不能满足现代行业企业技术发展的需求,是目前毕业生就业率低,不能到与专业相关的行业中就业的主要因素。要想让学生能够把所学到的专业技能与企业用工需求无缝接轨,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该邀请相关的企业或是行业专家一同讨论,这样才能更好的让课程设置紧跟行业发展需求,课程计划、课程内容及培养目标也应该根据企业需求订制,以企业真实需求来开展教学活动,表2为新增云课程列表。

新增云课程实训课时比重。本专业原有的计算机专业理论课比例仍然显得过高,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充分锻炼,引入云技术课程更需要操作能力的训练,加大实训课课时量。课程设置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协调,减少理论课时量,更多地增加实践教学课时比例,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应该开设更多的技能实训课程或者教学做一体课程,参考企业员工培训中项目驱动的形式,给学生逐级派发任务单,进一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三)面向云计算机的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师资培养。学校鼓励专业教师半脱产或全脱产挂职锻炼,每年选送新入职的缺乏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到企业学习锻炼,了解云计算机技术目前的生产、技术等现状及发展趋势,将老师培养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师型”技能人才。

专业老师的引进。如何解决云计算专业“双师型”师资短缺的问题,一是提高课酬,聘请更多相关企业的兼职人员到学校任教。充分利用校企共建的实习实训基地、委培单位和 IT 培训机构的资源,聘请企业培训讲师或者一线技术人员担任客座教师;二是从周边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聘请计算机行业专家、一线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三是聘请区内外知名高职院校或(下转第153页)(上接第106页)研究所的“双师型”杰出专家为客座教授,发挥他们在教学、科研、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优势,强有力地支持专业转型与发展。

近年学院迎来了新的大发展时机,在重视民族化和国际化办学特色的前景下,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转型发展有机遇也有挑战。后期我们将着重围绕职业生涯规划、云计算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实践探索,培养适应当前网络技术发展要求的有一定理论基础,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胜.基于项目导向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陇东学院学报,2013(3)

[2]朱景锋.关于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广西科学院学报,2012(01)

[3]曹晔.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历程与发展趋势[J]. 职教论坛,2012(25)

[4]李丽,王艳阁.“项目驱动”教学在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研究及实践――调查分析报告[J].电子商务,2010(7)

[5]戴微微,王大明.关于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0(5)

篇(3)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4-0141-02

一、指导思想

以“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高职业素质培养”双高特色为教学目标,完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信息技术处理能力课程体系”,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开设计算机信息技术处理课程的目的是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能够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用于其工作领域,成为既熟悉本专业知识又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

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他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具有在本专业领域和相关工作中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三、信息技术处理能力课程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一)确定教学模式。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我们认为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作为大学公共基础课层面上的基础性信息技术教学;二是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信息技术教学。

1.基础性信息技术教学主要涉及信息技术基础性和通用性的概念及应用,如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以及硬件技术基础等。这些是为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打基础,为后继课程做准备的.这些内容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能力、素质方面起到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2.各专业相关的信息技术应用各专业相关的信息技术应用,主要是指在专业课程中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本专业问题。如向学生逐步开设数据库技术,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工具、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造技术、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网页制作等课程的同时,也要逐步向学生开设为解决本专业问题而专门开发的专业应用软件包的使用等课程。与各专业相关的信息技术应用,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本专业领域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水平。

为此提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模式为:1+X+Y模式。如图1所示。

这里1指的是全校所有学生要必须上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全校所有学生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完全一样,理论与实践的比例是1:1,每周各2学时,开设在第一学期。X指的是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网页制作等课程,全校所有学生必修,但内容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学科性质由软件工程系和各系协商决定,开设在第二学期。Y指的是与各专业相关或面向学生兴趣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这类课作为选修课或学生所在系的专业限选课。

(二)根据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例)

(三)对课程体系进行调研

为了使各专业开设的信息技术处理课程体系真切地吻合社会各类岗位的需求,对各专业后续教学和专业知识结构起到实际的支撑作用,特制定了调查问卷,我们对行业、专业教师进行以下调研,以此做为课程体系建设的理论依据。

1.行业调查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信息技术处理课程体系调查表

您好!为了使各专业开设的信息技术处理课程体系真切地吻合社会各类岗位的需求,对各专业后续教学和专业知识结构起到实际的支撑作用,特制定了本问卷,希望通过此了解一下您对本专业的信息技术处理课程体系设置的相关想法,您所提供的信息,将对我们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请您按照实际情况和真实想法填写问卷,谢谢您的支持。

问卷到此结束,非常感谢您的参与,谢谢!

2.专业教师调查表。

您好!为了让学生利用所学的信息技术来更好地解决其专业领域问题,我院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来调节课程体系,采用“1+X+Y”教学模式,这里1指的是全校所有学生要必须上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X指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学科性质开设的专业必修课,Y指的是与各专业相关或面向学生兴趣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这类课作为选修课或学生所在系的专业限选课。现通过调查表的方式,和各专业教师共同探讨该课程体系的合理性。请您按照实际情况和真实想法填写问卷,谢谢您的支持。

(四)纳入12级(秋)人才培养方案,准备实施

各调查表统计汇总后,根据统计数据由计算机专业教师、各专业相关教师、行业人员共同探讨不同专业的12级(秋)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信息技术处理课程体系,使其内容真切地吻合社会各类岗位的需求,真切的吻合各个专业支撑后续教学和专业知识结构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洪明.大学计算机基础[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8(c)-0131-03

自1998年教育部将原来的计算数学、运筹学、控制论、信息科学4个专业整合成一个新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后,全国已有600多所高校开设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该专业是数学、计算机、信息工程等学科的交叉,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数学基础和一定的计算机技能,能够在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领域从事科研、教育、软件开发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应用型人才[2-3]。

但是,随着招生规模逐步扩大,暴露出许多问题,如专业特色不明显、专业就业方向不明确、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方面滞后于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学校教育和社会实际需要脱节等问题[4-5]。

云时代、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信息计算科学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大数据,指的是所涉及的数据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人工,在合理时间内截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人类所能解读的信息[1-5]。随着各行各业信息量的快速膨胀,今后对拥有大数据管理和分析能力的人才需求将快速增长[7-8]。

大数据时代需要分析数据及其与业务相结合的分析人才,这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相吻合,信息计算科学专业充分发挥其数学的优势,结合专业背景和社会实际需求,可以为未来的大数据市场培养熟练掌握大数据技能并擅长海量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挖掘与分析等经验的人才。为适应社会需求,该校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徐州工程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于2016年秋季招收大数据方向学生。

培养优秀的大数人才,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关键,该文根据该校实际情况,探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如何在保持数学类专业优势的情况下,融合大数据时代的技术和思想,构建合理的面向大数据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体系。

1 人才培养目标制定

依据徐州工程学院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要求,制定符合该校特色的面向大数据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目标。

(1)综合素质目标。培养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良好法律意识与职业道德规范,具备团队合作意识,具备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分析理解能力、专业文档撰写能力、创新能力、项目管理意识等各项综合素质的人才。

(2)专业技能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熟悉主流大数据管理及分析平台、数据分析算法与工具,具备较全面的大数据平台的应用开发与管理运维能力,有一定的大数据平台架构能力,有一定数据分析与算法实现能力,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大数据工程实践能力,适宜在IT企业从事大数据应用开发、大数据系统运维等工作、并具备一定行业经验认知的应用型大数据人才。

2 课程体系构建思想

为培养适应不同大数据岗位的专业人才,我们采用定制化课程体系、多元化教学模式,重点拓展和提升实践类课程建设,适当加入拓展课程。

2.1 定制化课程体系

针对大数据行业不同岗位技能要求,课程体系遵循“通用+特长”的设计思路,通过通用开发语言与特色大数据技能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利用项目驱动的实战技能训练,可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重视基础课程,加强技术主干课程,构建核心课程群。在夯实基础课程之后,考虑学生实际就业方向,开设针对性强的专业课程,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学生针对性选择实训方向,安排相应技术性课程学习,同时强化学生技术技能的运用能力。

2.2 多元化教学模式

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程效果,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通过理论课、实验课、项目实战课和职业素质课程,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综合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并通过线上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灵活高效的学习渠道、提升学习兴趣、拓展专业知识、培养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为大数据开发、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类高端特色专业人才,课程体系以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为双主体进行规划,强调技术与职业素养的双重培养,将职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软能力培养融入到日常教学中,以实现学生的职业化能力培养。

2.3 重点拓展和提升实践类课程建设,适当加入拓展课程

在保持基础扎实的前提下,拓展和提升实践类课程。除强化校内实践课程外,还要运用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进行实训项目开发,强化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的结合。

不定期聘请名企在职IT专家或业界知名人事,开展各种主题活动,拓宽学生视野。

3 课程体系构建方案

遵循“通用+特长”的设计思路,课程体系的构建重视基础课程,并加强大数据技术相关课程,划分为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以及集中实践课程四大课程模块。

3.1 通识课程

包括通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种类型,是对本专业学生进行公民基本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提升学生的政治思想水平、文化科学素养、信息技术能力和外语沟通能力等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为目标,也对本专业学生进行职业生涯与职业发展指导。

3.2 学科基础课程

该类课程是对该专业学生进行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的基础内容,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学科专业认知水平。专业基础课程一是用以铺垫专业数学基础,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质。二是强化计算机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的共用核心技术,增强学生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该类课程如数学分析、高等代数、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等课程。

3.3 R悼纬

该类课程是对该专业学生进行专业技术和专业能力训练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具备信息计算科学专业相关领域,尤其是大数据分析及应用开发领域技术工作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及相应的应用能力。该类课程包含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Linux操作系统、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大数据内存计算、大数据流式计算、大数据离线计算等。

3.4 集中实践课程

该类课程是对该专业学生进行专业创新教育和素质拓展训练的重要内容,重点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能力和方法,了解信息科学专业尤其是大数据分析及应用开发领域理论、技术与应用的新发展,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信息技术与大数据分析及应用开发中的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技术跟踪及职业能力。该类课程主要包含课程设计、项目实训、综合实训、岗位实训和毕业设计。

面向大数据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课程开设先后次序注重学生大数据方向完整的知识链构建,严格按照大数据方向具备的知识结构设计。

实践课程体系包含两条线,一个是课内实验,一个是集中实践环节。课内实验是每门课的实践练习,学科基础课中《C语言程序设计》开设了课内实验,所有专业课均设置了课内实验,课内实验的安排又划分为基础类实验和提高类实验,是对学生进行的基本技能训练。集中实践是每学期后集中开设的实践课程,如课程设计、项目实训、综合实训、岗位实训、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和项目实训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综合技能训练,岗位实训和综合实训对学生进行实战技能的训练,毕业设计既是对学生的综合技能的训练,也是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综合技能的一次检验。整个实践体系构建如图2。

4 结语

大数据专业方兴未艾,结合大数据专业,充分发挥数学优势,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为我们的专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为培养优秀的大数据人才,我们将根据实际需求及学生发展状况调整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促进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T White.Hadoop:The Definitive Guide[J]. O’reilly Media Inc Gravenstein Highway North,2010,215(11):1-4.

[2] 王胜奎,徐光辉,王家军,等.普通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9(5):99-102.

[3] 徐凤生,刘艳芹,赵琳琳,等.基于分层分类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高等理科教育,2016(3):103-106.

[4] 许梅生.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C]//Informa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USA.Proceedings of 2012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ture Computers in Education.2012.

[5] 卢春霞.大数据时代的信息与计算科学[J].亚太教育,2016(4):90.

篇(5)

信息安全课程是计算机网络等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大力发展与应用,使得信息安全问题更为突出。目前对信息安全人才需求越来越大。

一、信息安全课程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中信息安全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理论轻实践

高职信息安全相关课程结构和内容很大程度是从本科的信息安全课程体系中继承过来,虽然经过不断的课程改革弱化理论知识,强化职业技能,但课程整体结构与行业对高职学生能力的需求依然存在差距。

2、实践环节构建困难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具有职业技能与素养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对课程实践环节有很高的要求。信息安全课程实训主要分两大类,基于网络设备的安全运维和基于操作系统与软件系统的安全运维与防护。[1,2]第二类实训环境复杂,准备和实施过程中难度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只能实现一些基础实践内容,这与业界所需的能力要求相差甚远。

3、课程与行业领域脱节

由于课程结构、实训条件、教育理念等一系列因素导致目前信息安全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与教学目标不匹配,与行业领域里对高职学生的知识与技能需求脱节。

二、引入开源社区到课程体系中

1、开源社区知识特征

开源软件(Free/Libre and Open Source Software简称FLOSS)不但免费而且源代码开放,开源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以虚拟的开源社区为基础,社区集合了世界范围内的管理和开发人员进行项目开发和维护。在开源社区中人们通过方便快捷的信息通讯工具以及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进行知识交流、评价,互动相当频繁。[3]在开源社区中的知识可以作为相关课程中的学习材料。这些知识来源于社区本身,各种文献、讨论、FAQs,而这些开放性的、片段性的材料是采用松耦合方式通过虚拟社区进行整合。[4]

2、可行性

高职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课程内容与开源软件的相关性强,因此课程改革有实现的内容基础。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主要就业岗位也集中在项目推广、部署以及安全维护等方面。因此,就目前信息安全运维的发展方向而言,将高职学生带入开源社区,将开源社区引入课堂是完全可行的。综上所述,将开源社区引入高职计算机网络教育的教学体系不仅完全可行,也非常必要。

三、实施方案

1、课程分析

通过学习信息安全课程使学生获得信息安全领域相关理论与技能,这门课程在本科和高职教育体系中有着不同的侧重和应用,本科教育侧重于安全理论和相关算法,高职教育侧重网络安全设备使用和系统运维,因此对实验环境的需求也不同。

2、课程体系的改变

原有课程体系实践环境较差,将开源社区引入课程,使学生更多接触安全运维过程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和相关解决方案。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结合开源社区的特点针对目前教学体系中存在的实践内容陈旧、与现实环境匹配度低的问题,重新构建该课程的教学框架,并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社区建设来丰富、完善整个框架的实质,具体措施体现在三方面。

(1)教学内容。筛选原课程教学内容经过重组后构建新课程基本框架,包含信息安全相关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技能,从信息安全运维社区收集操作系统安全、Web系统安全等目前安全领域主流且最新和最常见问题以及相关解决方案作为重要补充,[5]这些问题往往是在实际环境当中出现,因此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2)教学方法。引入开源社区的诸多内容,如果依然使用原有的教学方法,大量来自是开源社区的有用信息很难让学生在短期内吸收,因此采用任务驱动方式进行授课,任务内容来自开源社区,解决方案亦可在社区内找到,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通过在社区中进行查询以及咨询获得帮助完成给定任务。

(3)实训平台。除了课程体系中引入开源软件与开源社区的学习模式,也引入基于开源云计算系统(OpenStack)开发的实验云进行实训教学,以此提高实训效果。通过信息安全实验云平台将开源社区收集到的相关项目或运维案例以实验实训的形式提供给学生。实验平台分为教师端与学生端,教师端实现实验的准备、安排、作业管理和讨论区管理。学生端为学生提供做相关实验的系统环境。

四、总结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更接近行业要求的知识与技能,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陈旧的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会造成学生不适应行业的要求。为了改变这种课程体系与行业要求的不匹配的情况采用开放式教育的思路将开源社区引入信息安全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训平台等几方面实现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效果良好,可以为其他课程的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 田秀霞,彭源,孙超超等.创新实践项目驱动的信息安全专业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5(23)30-33.

[2] 王小妹,陈红松.信息安全专业实验室创新实践教育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5)174-177.

[3] 肖源,杨哲伦,郝杰.开放源代码社区启发下的知识共享组织模型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1)76-84.

[4] Martin Weller,Andreas Meizsner Report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a FLOSS-like learning community in formal educational settings [OL] http:///index.php?option=com_docman&task=cat_view&gid=14&Itemid=116.2008.02.29.

篇(6)

摘要:提出结合实际,调整专业建设思路,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体系;阐述改革学生考核方式和评价模式,提升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关键词 :网络技术:职业资格:项目化:课程体系

文章编号:1672-5913(2015)17-0064-04 中图分类号:G642

第一作者简介:鲁恩铭,男,讲师,研究方向为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14760774@qq.com。

0 引言

随着3G网络、4G网络、物联网工程、云计算和云存储等技术的建设与发展,网络技术已经深入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大量企事业单位通过网络开展工作,进行服务,互联网规模不断扩大,网络商业价值倍增,企业对高技能型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生源近几年呈直线下降趋势。

2014年6月,第三方机构麦可思研究院的《2014年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显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成为最不看好的黄牌专业之一。人才供需市场出现如此悬殊的矛盾,究其原因主要是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岗位需求,专业定位和市场需求差距大,专业方向不够明确,课程体系不够完善,最终导致专业定位不准确,特色不鲜明,就业方向模糊。因此,如何让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下去,如何使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毕业生更好地和市场需求接轨,如何更好地对计算机网络专业和课程体系进行建设,适应新的形势,从而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型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成为高职院校值得研究的问题。

1 结合实际,调整专业建设思路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应该努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专业的建设应该从职业资格的研究出发来分析职业岗位的要求,见表1。确定专业建设目标,并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况和学院自身发展的需要,确定专业建设方向,从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规格,并根据职业课程改革的要求,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体系,注重职业能力培养;改革学生考核方式和评价模式,提升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从而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教学情境与工作岗位的高度吻合,并最终实现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内容一致,教学模式从学科型体系向工作型体系转变。

2 研究职业资格,明确专业建设目标

高职网络专业人才属于技能应用型人才,所以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岗位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按照职业岗位的要求,我们对本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进行大力改革,切实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就业岗位竞争能力,培养符合市场需求、适应社会发展、深受企业欢迎、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毕业生。

为了及时掌握用人单位对网络专业毕业生的岗位需求,我们对用人单位进行长期的调查和研究,先后走访长沙卓应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长沙极客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湖南迈威信息技术公司、长沙欧柏泰克科技有限公司、软通动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等20余家企业,与长沙卓应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湖南迈威信息技术公司进行深度的校企合作,并先后到广东、江苏、浙江等地调查毕业生的顶岗实习情况和就业情况,成立了以行业、企业专家为主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请合作企业的专家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习实训指导,签订“联合办学,双向培养”协议,进行深度校企合作。

通过企业行业调研,我们确定高职新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主要岗位有计算机操作人员、网络管理人员、网络安全及硬件维护人员、网络工程技术人员、网站编辑人员、网站架构和开发人员、网站广告销售人员等。

根据这些职业岗位,我们分析高职网络专业所需的关键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研究职业资格,比照现有教学标准,找出需改进之处,形成基本思路。同时,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结合本地区的企业、行业发展现状和学院本身发展的需要,制定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岗位标准,最终科学定位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一批思想政治素质高,具有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新型计算机网络的组建、管理、维护与网页制作、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与编辑,网络营销等职业技能,能够从事网络软硬件产品的安装、调试等技术服务与网页制作、网站建设、网站编辑及网站广告销售等工作的新型网络技术应用型人才。

3 基于工作岗位,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体系

高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职业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基于工作岗位,改革传统的课程体系,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体系。

基于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工作岗位,我们确定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实际工作过程有组网一管网一用网,依据3个工作过程,根据职业学院的特点,结合高职教育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要求,确定以“网络应用”核心能力为主线,组网一管网一用网为模块的“一主线、三模块”的课程体系架构思想;结合高职教育对学生的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人文素质的要求,确定核心职业能力课程,最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重构见表2。

针对每门核心职业课程,我们按照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项目课程为主体,教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将工作领域转换成学习领域,学习领域分解成项目和任务,以学习型的项目和任务为载体,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组织教学,将核心职业课程全部转化为项目化的课程,实现专业学习职业化、职业课程项目化、班级项目团队化,从而构建项目化的课程体系。以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为例,项目化之后的项目课程目录结构如图1所示。

近两年来,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招生人数企稳回升,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并对部分核心职业课程进行了项目化。我们将在今后更加深入地推进“一主线、三模块”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的项目化课程体系,不断探索和实践,使得该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

4 改革学生考核方式和评价模式,提升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体系要求考核方式和评价模式必须做出相对应的改革,建立以项目评价、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考核中心的考试观念,实施与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体系相匹配的考核方式。将以往以知识为主的期末试卷考核转为以项目实践为主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考核,体现项目化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体现以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为主的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体现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核心的评价模式。在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中,采用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水平和职业素养,为从事相关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5 共享教学资源,建好网络教学平台

建好网络教学平台,充分利用网教平台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优质公开教学视频、微课程、慕课、实验指导书、学生作品、毕业设计和毕业作品、课后习题等。由单向的教与学变为多向的教与学,教与学得到扩展;由传统的受局限的师生交流变为随时随地基于资源的、多元化的师生及学生之间的合作研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思维的多样化和能力的培养,更好地适应于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碎片化学习,更好地适应翻转课堂;用图像化、微课程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本解决高职学院的学生对所学知识没兴趣、没看懂、没印象的问题。

6 结语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处于重大转型时期,给每个高职院校带来了巨大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建设应该从研究职业资格出发,分析职业岗位和职业现状,然后基于工作岗位,确定专业建设方向,实施课程体系改革,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的项目化课程体系,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改革学生考核方式和评价模式,提升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并根据市场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适时动态地调整专业建设方向,培养出合格的、顺应时展的、适应工作岗位的新型计算机网络技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百峰.试论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1(6): 120-121.

[2]滕荣华,谢晓燕.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J].科技广场,2011(3): 246-248.

[3]雷超阳,刘军华,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2009(1): 114-115.

篇(7)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重点课题(GZB1212001)

一、 研究背景

2000年10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皇家工学院、瑞典查尔莫斯工业大学和瑞典林雪平大学四所大学以美国工程院院士Edward F.Crawley教授为首合作组成跨国研究组,经过四年的深入研究、探索和实践,于2004年共同创立的工程教育改革模式,并同时成立了CDIO国际合作组织[1]。从2000年开始,CDIO模式在全球以麻省理工大学为首的几十所大学中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在国内,汕头大学首先结合自身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加入CDIO计划,开创了EIP-CDIO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2],鼓励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给CDIO 在职业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指引[3]。

二、课程体系构建的内涵

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和教育原理的指导下,确定课程的构成要素并将其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培养目标实现的系统。国内学者对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有三种看法:一是专业设置,即由各个专业分别设置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二是专业为学生培养目标而设置的一切课程,具体包括课程体系的目标、内容、结构,顺序等。第三是教材体系,即专业内某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它包括这门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的选择、组织及最后的评价。在系统论中一般认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应包括它的目标、内容及过程。可将课程体系构成要素应认定为:课程体系目标要素、课程体系内容要素、课程体系过程要素[4]。

1.课程体系目标要素。课程体系的目标要素中具体应括三方面的目标:一是课程体系的总目标即培养目标;二是课程目标即具体一门课程的目标;三是课程体系的结构目标即一般学校制度的培养方案中的目标。

2.课程体系内容要素。课程体系的组成成份也就是一个专业应开设哪些课程;课程的联系方式、课程的组织形式、各类课程的比例关系等。其中组成成分也就是应该开设什么样课程,这是整个课程体系设计的基础。而课程联系及组织形式、各类课程的比例关系则是课程体系能否达到目标的重要体现。组织形式主要涉及所有课程开设的前后顺序。各类课程比例关系主要涉及到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关系上。

3.课程体系过程要素。课程体系的过程要素更主要是从动态变化的视角来观察课程体系构建好以后如何对其进行评价及对不恰当或随社会发展变化需要调整的部分进行有效的调整,以保证整个课程体系适应时展的需求。

三、基于CDIO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

构建课程体系,设置课程时要遵循:以就业为导向,课程的设置上以企业岗位需求为基础;以实用技能为培养核心;以案例为教学主线,采用贯穿案例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一个案例几乎贯穿整门课程,通过贯穿案例,学生将深刻体会技能点的应用场合,同时积累更多的行业知识和项目经验;以动手能力为突破点;以项目经验为学习目标,解决问题为目的,能力为前提,将分散的、孤立的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项目带动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和课程内容的完善。如下图所示为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学校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本身的资源依据CDIO大纲对课程计划标准进行确立,然后确定课程结构即课程的组合、编排顺序,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通过项目法和案例法进行教授,同时对结果进行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对课程计划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

无论是什么专业,课程都是重中之重的,一个好的课程体系能够使学生掌握好专业基础知识理论和技术实践能力,同时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人际交往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创新、系统的逻辑思维能力,自我认知、自我批评、自我提升的能力,良好的职场能力、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等等方面的诸多能力。设立以强化应用创新能力的项目课程和现有课程形成互补,构建一个综合性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重在强调实践环节,强调课程内容的动态性。

四、总结。基于CDIO 的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课题围绕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方面开展工作,能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这是CDIO 教育模式的本土化,为促进工程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和现代职教体系的建设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肖莉. 基于CDIO理念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云南:云南民族大学,2012.

篇(8)

0引言

目前在大数据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的环境下,基于企业调研数据的人才养模式是职业教育正在进行研究的一项热门课题。市场调研是构建高效课程体系的重要环节,有利于解决专业的岗位定向问题[1]。调研旨在依托行业企业需求数据,校企共同探讨研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高质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如何结合本地经济发展情况,人才需求结构,就业情况等培养出与时俱进的高质人才是专业的核心思想,同时也是专业必须面对的挑战。教育事业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而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课程和教学这一途径来实现的[2]。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就显的尤为重要,它是我们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科学组织教学的重要依据。

1基于企业调研数据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调研需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数量和规格的需求,掌握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以及职业发展情况,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教学水平,为社会企业输送合格的人才。⑴调研对象:近三年接收我校毕业生到企业工作的珠江三角洲范围内的65家企业。学校派出了全体专业教师到企业实地调研,与企业部门负责人、技术总监、人力资源部经理、我校毕业生进行座谈、讨论,参观企业现状,现场提问并发放调研问卷。此次调研中,共发出65份调研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0份,有效率92%(以下数据分析限于有效问卷)。⑵调研目的:了解企业对信息与网络专业的需求数量、品学要求、招聘途径、内部人才培养途径以及与学校合作意向等问题;另一方面,要摸清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薪金水平、岗位职责、职业生涯发展情况等。通过对调研问卷的汇总和分析,得出了以下调研结论,为我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基础。⑶调研结论:我们在企业人才市场需求情况调研表中,列出了未来三年企业需要招聘的职业岗位以及岗位需要的知识、技能、素质,应届生毕业酬薪水平等,以下数据表示选择该选项的企业家数。未来三年主要招聘职业岗位:①网络运维52家;②系统集成44家;③售后服务24家;④售前技术支持20家;⑤信息安全8家;⑥项目管理8家;⑦云计算4家。网络运维,系统集成工作岗位未来三年需求旺盛,可作为本专业人才重点培养方向,售前和售后技术工程师也有一定的需求,其他需求相对较少的职位可作为未来继续跟踪调研方向来研究。招聘应届毕业生的薪酬水平:①2000元以下4家;②3000-4000元40家;③4000-5000元12家;④5000元以上4家。薪酬调研结果显示,多数企业给出的待遇在3000-4000元之间,作为应届大专毕业生,这个待遇算是比较合理的,与其他行业比较而言算是好的待遇,也说明网络专业毕业生是目前市场需要且相对紧俏的。胜任上述岗位所需要的知识:①操作系统60家;②硬件维修38家;③程序设计48家;④平面设计2家;⑤数据库59家;⑥网页设计51家;⑦电子商务8家;⑧网络协议48家;⑨网络互联60家;⑩网络安全44家;11网络管理60家;12网络优化48家;13专业英文6家;14云计算18家;15办公软件60家。如图1所示。以上知识点除平面设计,电子商务,专业英文等知识低于10家,别的都高于40家。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涵盖了上述15个知识点,通过这次调研后平面设计方面课程将取消,电子商务,专业英文等知识将适当减少课时量,适当增加网络管理、网络互联、数据库等课程学时。对于企业提出的服务器虚拟化,存储系统知识等,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如果合适将放入明年调研的知识点。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技能:①网络联接配置60家;②撰写工程方案42家;③综合布线施工56家;④网络故障处理58家;⑤网络优化工作44家;⑥网络平台推广12家;⑦网站开发42家;⑧项目管理16家;⑨网络共享及安全55家。如图2所示。企业要求人才有比较强的技能在40家以上。对于企业提出的系统集成项目管理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如果合适将放入明年调研的知识点。小结:网络技术专业技能的培养方向主要技术技能的培养。

2基于企业调研数据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上述企业调研数据分析,与企业共同开展专业及课程体系的建设,总结出职业岗位的行动领域为网络建设、网络管理、网络应用、网页设计四大职业岗位群。在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原有的的基础上,从确定职业岗位、典型工作过程分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案、课程体系四个方面探讨基于企业调研数据的课程体系的构建。⑴确定职业岗位计算机网络建网、管网、用网工作过程为导向,本专业的职业目标主要定位在职业岗位群中要求具有熟练专业技能及较高技术应用能力的中、低职位。与此同时,专业还因材施教,推行学生创新工程,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争取获得CCIE、HCIE等高级乃至国际顶级IT职业资格证书,从而使得部分能力较强学生可以因此获得高级职位。⑵典型工作过程分析岗位工作任务分析是对某一职业或职业群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掌握具体的工作内容,以及完成该任务需要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3]。典型工作过程是指职业活动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职业工作行动,并能反映该职业最主要的本质特征工作过程,而且反映该职业典型工作内容,应包括完成至少一项工作任务计划,以及实施和评估等完整工作过程。对该职业工作过程进行准确地分析,并以此作为基础进行课程开发。本研究通过企业实际工作过程提炼出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网络综合布线、常用网络设备安装和配置等12个典型工作过程。⑶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案高职教育课程应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课程,课程内容有其独特的结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融合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关键[4]。高职教育学习领域的课程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它是根据专业对应工作岗位群及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并归纳到行动领域,根据认知和职业成长的规律,把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再根据学习领域为主题的学习单元进行学习情境设计,学习领域的表现形式为由若干个学习情境来构成,因此,设计学习情境是专业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学习领域的设置原则是:每个学习领域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各个学习领域要遵循职业的成长规律排序;学习领域组成生产经营过程。⑷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构建彰显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能力培养,体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特征,围绕建网、管网、用网来设置课程。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也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其实质就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探究性学习模式[5]。在管网、用网模块中开设了网络安全技术、数据库应用、网络操作系统配置、网络安全综合实训等主干课程,使学生掌握网络管理及应用基本理论,具有比较强的网络操作技能,具有网络安全分析与实施等能力。教学课程体系设计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体系中,其课程体系设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学习内容,并为他们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一个理论基础[6]。坚持课程教学体系必须基于职业岗位的理念,由职业岗位对网络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来构建相应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架构构建如图3所示。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集成、网络工程管理、网络设备安装调试网络集成综合实训网络技术工程师实践项目体基础技能实验课程实训教学实习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网络操作系统配置、网络设备配置管理、服务器技术安全审计与风险分析、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静态网页设计、网络数据库、动态网页技术网络组建网络管理网络应用网站设计网络管理与综合实训网络安全综合实训网站综合项目实训图3课程体系构建架构

3结束语

基于企业人才需求调研数据的高职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能够解决高职网络专业学生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脱节的问题。通过企业调研数据分析岗位需求以及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并根据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课程设置,来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能较大的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就业能力,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较易获得好的教学效益。由于经费和时间的问题,我们所获得数据仅来自于珠江三角洲的60家接收我校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企业,这些数据未能反映更广泛区域的需求。未来我们将进一步获取研究珠江三角洲更多的企业人才需求数据,以及跨区域、跨国界的企业人才需求数据,为培养符合悉尼协议按国际性工程技术人才做好准备。

作者:吴国立 单位: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信息工程与商务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Reference):

[1]王玉健.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信息化建设,2015.204(12):203

[2]龙春阳.课程群建设: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J].现代教育科学,2010.56(2):139

[3]苗晓锋.“校企共建,岗位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7(2):35

篇(9)

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校企双方需要共同开展专业建设,其重点在于企业能够深入参与到专业学生培养的全生命周期中。课程体系是一个专业的核心,现代学徒制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就需要校企双方来共同开发。在信息安全领域中,企业适合高职学生就业的岗位主要集中在网络安全服务、安全运维等领域。因此,高职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就需要围绕着这些岗位,由校企双方来共同开发。

一、高职信息安全专业课程现状

传统的高职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中,虽然其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建设也是由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经过调研企业岗位之后得出的,但是由于是学院教师单方面来构建的课程体系。因此,在传统的高职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中会出现以下问题:(一)学科体系氛围较浓。由于传统的高职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是由专业教师单方面完成的,在课程体系中难免会出现学科体系的影子。随着专业的持续开办,虽然专业带头人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多轮修改,但是其中学科体系的氛围还是会比较浓。例如,在传统的专业课程体系中,会体现C语言、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课程。这些课程很明显带有传统学科体系下注重抽象理论知识学习的身影,因此还是不太适合于高职学生的学习。(二)课程体系不能完全体现出岗位需求。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许多新兴的事物出现在人们面前,在专业课程体系中也会出现许多新知识、新技能。例如,在课程体系中增加了云计算方面的课程,并且加强了计算机网络设备调试等方面的课程。虽然,这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拓展自身的视野,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在今后的就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但是,这样的安排不但没有突出网络安全服务于网络安全运维等信息安全领域的岗位群技能需求,而且还占用了大量的课程时间,影响了网络安全专业课程的课时安排。因此,这样的课程体系不能完全体现出专业特色与岗位需求,不能完全达到企业对口岗位的技术技能需求。

二、现代学徒制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信息安全领域的企业相关岗位的技术技能需求,让专业课程体系能够更加突出专业岗位技能培养,这就需要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专业课程体系。建立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需要校企双方从分析岗位技能需求入手,共同开发专业教学标准,形成专业课程标准。(一)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分析。通过对企业的调研与交流,明确了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网络与信息安全企业,在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的技术服务和技术管理岗位,能够从事渗透测试、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网络安全工程集成等职业岗位群工作,具备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及专业标准、渗透测试技术、网络安全应急响应与取证技术、网络安全工程规划设计与实施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较强的沟通、团队协作和组织协调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因此,该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在网络与信息安全企业从事网络安全渗透测试、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工程的设计与实施以及信息安全产品的销售等工作。在岗位的确定上,我们首先将企业的岗位群划分为:初始岗位群和发展岗位群。在初始岗位群中包含:专业技术岗位和销售管理岗位。具体的岗位划分如图1所示。确定了该专业的岗位群后,校企双方要针对岗位群确定典型岗位工作任务,从八个岗位中,我们确定了30个典型工作任务,再分别对每个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深入分析,确定出相应的110条职业能力,如表1所示。(二)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根据对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的结果,我们对职业能力进行归纳,从而设计出该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该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突出了校企合作办学的特色,凸显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课程体系结构共分为五大部分,包括:公共基础课程、职业技术课程、学徒岗位课程、技能训练课程以及职业拓展过程,如图2。在课程体系结构中,公共基础课程由学院负责课程标准的制定及课程授课;职业技术课程涉及该专业的职业能力中的核心部分,因此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课程标准,授课地点为校内,教学方式为教学做一体,由校企双导师团队共同承担课程教学;技术技能训练课程为职业技术课程的延伸,对职业技术课程中涉及的职业能力进行强化训练,因此该课程授课地点为校内,教学方式为实践教学,由校企双导师团队共同承担课程教学;学徒岗位课程是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关键部分,授课地点为企业,教学方式为企业岗位实践,由校企双导师团队共同承担课程教学;职业拓展课程是学徒岗位课程的延伸,课程以各企业的实际发展方向和工作岗位特点来选择,教学方式为企业岗位实践,由校企双导师团队承担课程教学。(三)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课程标准的制定。确定好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之后,校企双方要共同制定每一门课程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中包含课程的基本信息、课程定位、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要求、实施要求及建议等六个部分。在基本信息中,要讲课程的名称、类型、学分等基本信息填写齐全;在课程定位中,主要讲课程与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相对应,并确定每门课程所包含的职业能力;在课程目标中,将课程的总体目标、具体目标描述清楚;在课程内容和要求中,将课程内容、学习目标、主要内容及参考学时标识清楚,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好基础;在实施要求及建议中,对师资、考核、教材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要求,对具体教学过程也做了相关的建议。

篇(10)

作者简介:曾宪权(1970-),男,河南罗山人,许昌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邱颖豫(1974-),女,河南许昌人,许昌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河南 许昌 461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许昌学院2012年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0201208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3-0147-03

当前,我国的工业发展正处于转折期,这一转折的重要特点是信息技术对传统工业的改造,而信息技术的应用离不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应用和发展。社会上需要大量的计算机方面的研究、开发、应用和维护人员。根据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局等五部门的人才报告显示,我国IT人才的需求量每年增长近百万。[1]但是,在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上却出现了以下尴尬的现象:计算机专业从数年前的“香馍馍”转变为目前十大难就业专业之一,超过42%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从事的是非本职专业工作,近5年计算机专业应届毕业生的行业留存率不超过68%。另一方面,企业和公司却招不到合适的计算机人才。造成这种矛盾的局面的主要原因是随着IT产业的发展,IT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传统高等院校的计算机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学校不了解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知识结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的要求,注重学生学科知识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造成了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结构失衡问题。

为解决计算机人才结构失衡问题,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应该加快转型升级,避免以考研为导向,面向市场,根据社会对计算机人才需求的结构以及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构建以IT工程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体系,面向行业,培养具备一定专业技能和素质的高层次计算机技术应用人才。结合社会对计算机人才专业能力的要求,按照“能力分解,阶梯推进”的教学改革思路,在保持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完整的前提下,构建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建立“五层结构”课程框架,将IT行业的职业化场景真正引入课程体系和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职业化”熏陶,提升工程实践能力,缩短就业适应期。

一、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从信息社会对计算机人才需求的工作性质来看,目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大致可以将需求分为三类: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从事工程型工作的专门人才和从事应用型(信息化类型)工作的专门人才。根据国际经验,研究型、工程型和应用型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之比为1∶4∶7,社会对计算机人才需求的层次结构呈金字塔形状。目前,高等学校在本科阶段对研究型和工程型计算机人才的培养已经有了一定规模和基础,但是对应用型计算机人才的专门培养几乎还是空白,高校计算机专业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根据社会的需求进行准确定位,面向行业培养应用型计算机人才。

1.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

计算机专业人员应具备的4种基本的专业能力是:计算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程序设计和软件开发能力,计算机系统的认知、分析、设计与应用能力。[2]尤其是后3个方面的能力(以程序设计能力为根本基础)是目前国内外各企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迫不及待的需求。根据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现状,结合许昌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所处的区域经济和发展前景以及我校的办学定位和科研、教学优势,我校计算机专业确定了工程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定位,面向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培养信息系统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技术人才,在IT企业从事系统集成或售前售后服务的技术人才以及从事软件产品开发和实现工作的软件工程师,以程序设计和实现能力培养为抓手,突出WEB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专业方向,强化学生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力和专业素质培养,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3]的IT行业应用型人才,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2.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

为实现应用型计算机人才的培养目标,按照“能力分解,阶梯推进”的改革思路,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整合和优化,在保持课程体系完整的前提下,整合和消减部分理论课程,适当增加应用性和实践课程学时,围绕软件开发过程所涉及的软、硬件知识,构建以软件开发工具使用、软件实现能力和IT人才专业素质为主线的能力本位课程体系,形成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4]的专业培养模式。借助河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许昌学院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搭建的软、硬件平台,构建多维实践教学体系,将原来孤立的局部实验进行优化重组,使实践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生在学习基本技能的同时,增强专业实践能力,实现工程素养的渗透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强调课程知识之间的贯通和融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依托一个完整的实际项目,采用“项目驱动式”[5]教学方法把项目生命周期中涉及的知识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培养学生综合利用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能直接感受到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图1给出了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于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核心课程。整个课程体系依托一个实际工程项目来设计,围绕完成项目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来设计理论和实践课程,构建知识技能层、课程实验层、课程设计层、综合实验层和行业知识层的“五层结构”[6]课程框架,形成以课程实验为基础、课程设计为补充,综合实验为重点,行业知识和应用能力提升为落脚点的多维实践教学体系。

(1)知识技能层:将实际工程项目需要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落实到相关课程,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为工程项目的实施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课程实验层:通过课程实验巩固工程项目需要的知识点,培养规范化的编程思想,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建立成熟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思维模式、工程意识和工程规范。

(3)课程设计层:通过课程设计将一门或几门相近的课程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提炼工程思想,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工程实践能力。

(4)综合实验层:通过参与实际工程项目,把课程设计中提炼的工程思想运用到真实项目中,熟悉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创新能力。

(5)行业知识层:结合企业实训和开发经验,学习行业知识,提炼商业模型,培养学生面向领域的工程能力和素质以及创业能力,缩短学生就业适应期。

二、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1.构建计算机专业课程群,在专业基础课教学中渗透工程思想,培养学生工程意识

传统的以学科为本位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强调知识的完整性,课程体系的设计虽然考虑了知识之间的衔接关系,但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教学过程往往以单独的课程为单位展开,不同的专业课程、理论课程和实践之间严重脱节。为了达到工程化培养的目标,需要对现有的课程进行系统规划和整合,将内容紧密耦合而且关联度高的课程形成课程群,按照课程之间的衔接和工程开发的知识来设计教学内容,将工程案例贯穿于整个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理论教学融于实践教学体系中,实现在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渗透工程化思想,培养学生实施工程项目的技术和能力。

2.围绕综合实验项目,重组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的内容,形成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

以往的实验教学内容是教师依据实验教学大纲和个人的经验来确定,课程之间缺乏内在联系,学生仅仅学到一些支离破碎的局部知识,无法形成整体知识框架,感觉到学的知识无用,从而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围绕综合实验案例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对现有的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进行重组,适当调整课程实验内容,强调知识点之间的贯通,一个课程实验的结果可以作为另外课程中的输入,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例如,在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与UML建模课程中可以完成综合实验项目的分析和设计,在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中完成综合项目后台数据库的设计和实现,在web程序设计类课程里完成项目页面设计,在C#或Java课程实现服务器端代码,在软件测试课程完成项目的测试,在计算机网络和操作系统等课程完成系统实施环境的搭建。这样,通过一个综合实验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融合,将分散的课程实验整合成一个整体,有利于学生掌握和巩固专业知识和技能,符合基于能力的工程教育要求。

当然,在实验课程整合过程中,综合案例的设计和规划是关键,以教师的科研项目或者企业真实案例项目为基础,借助专业培训机构和专业教师的力量,形成规范化的实验教学案例资源库。

3.完善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环境,建立基于云计算的实验教学平台,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随着高校校园网的建设,网络辅助教学已经成为高校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借助精品课程平台,教师向学生提供了教学资源供学生下载学习。目前,精品课程平台是以课程为单位,仍然存在知识分散、孤立的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数字化资源共享环境,借助校园网搭建基于云计算的实验教学平台,把所有课程的资源整合在统一的平台中,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利用平台建立虚拟实验室,模拟企业工作场景,自动实现角色分配和实验效果评估,在实验过程中自动关联知识点,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强化与实际项目相关的内容,形成“实践—考核—实践”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4.建立实践教学质量标准,改革实践课程评价机制,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加强实践教学各环节的监控,依照实践教学各阶段和各环节的要求,对实践教学体系的各环节的考核和评价进行改革,针对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制定了科学、规范的考核标准,改变以往通过实验报告和课程设计报告评定实验成绩的方法,加强过程监控,采用答辩、现场考核等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制定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考核和质量标准,实行准入制度,学生在进行专业实习或毕业设计之前必须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5.校企联动,建立校内仿真实训基地,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校企合作办学是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新型教育模式,是大学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的必然选择。[7]为培养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我们主动与企业对接,深入业界调研,结合学校定位,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建立细化的知识、能力与素质标准。在课程体系中植入企业课程,聘请企业工程师来校授课,利用实验场地与企业建立校内基地,实现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化,采用学生员工的方式为社会提供服务,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的共赢,使学生在校就可以了解业内的最新技术,熟悉行业工作环境。教师通过和企业工程的合作开发,工程能力也有了显著提高。

三、总结

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计算机人才,根据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能力要求,确定以工程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校企深度联合,全面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敬伟,赵岭忠,林煜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思考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2,(17):61-62.

[2]李文敬,刘之家,闭应洲.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计算机教育,2011,(2):103-107.

[3]方跃峰,王晓勇.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计算机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1,(9).

[4]杨慧炯,韩燕丽.应用型工科院校软件工程专业工程化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2,(6):19-25.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Kunming Gardening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Status Research

PENG Wenming, NIU Laichun

(The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222)

Abstract This paper by comparing Kunming four undergraduate colleges gardening training program for professional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for curriculum system and teaching content set by the institutions that exist, suggest improvements to strengthen basic education,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mprove personnel training quality, and effectively play the role for the region's landscape undergraduate training.

Key words Kunming; gardening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云南园林专业最早由西南林业大学创办于1987年,近几年云南农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和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云师大文理学院)也相继开设了该专业。随着当前城市发展和人居环境的诸多问题,园林专业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为了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转变教育理念,构建课程体系,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培养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参考国内外相关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成果,通过昆明4所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比对分析(见表1),总结其优势与不足,以期增进校际交流,发挥地区资源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 基本情况

西南林业大学各教学模块课时总数为2752学时,共158.5学分。其中理论教学为2152学时,共121学分,占课时总数的78.2%;实践教学为472学时,共29.5学分,占课时总数的17.2%;课外活动为128学时,共8学分,占课时总数的4.6%。在理论教学模块中,通识必修课时为1048学时,共58学分,占课时总数的38.1%;通识选修课时为128学时,8学分,占课时总数的4.7%;学科基础必修课时为176学时,共分,占课时总数的6.4%;学科基础选修课时为224学时,共14学分,占课时总数的8.1%;专业必修课时共为416学时,共22学分,占课时总数的15.1%;专业选修课时为160学时,共5.8学分,占课时总数的5.8%。

云南农业大学各教学模块课时总数为2928学时,共183学分。其中理论教学为2472学时,共154.5学分,占课时总数的84.4%;实践教学为456学时,共28.5学分,占课时总数的15.6%;无课外活动学分。在理论教学模块中,通识必修课时为816学时,共51学分,占课时总数的27.9%;通识选修课时为320学时,共20学分,占课时总数的10.9%;学科基础必修课时为648学时,共40.5学分,占课时总数的22.1%;无学科基础选修课;专业必修课时为304学时,共1分,占课时总数的10.4%;专业选修课时为384学时,共24学分,占课时总数的13.1%。

昆明理工大学各教学模块课时总数为2860学时,共190学分。其中理论教学为2016学时,共126学分,占课时总数的70.5%;实践教学为844学时,共44学分,占课时总数的29.5%;设课外活动为320学时,共20学分,占学分总数的10.5%。在理论教学模块中,通识必修课时为512学时,共32学分,占课时总数的17.9%;通识选修课时为160学时,共10学分,占课时总数的5.6%;学科基础必修课时为576学时,共36学分,占课时总数的20.1%,学科基础选修课时为432学时,共27学分,占课时总数的15.1%;专业必修课时为336学时,共21学分,占课时总数的8.4%;专业选修课时为240学时,共6学分,占课时总数的3.4%。

云师大文理学院各教学模块课时总数为2795学时,共164学分。其中理论教学为2375学时,共140学分,占课时总数的85%;实践教学为420学时,共24学分,占课时总数的15%;无课外活动学分。在理论教学模块中,通识必修课时为854学时,共50学分,占课时总数的30.6%;通识选修课时为96学时,共10学分,占课时总数的3.4%;学科基础必修课时为525学时,共30学分,占课时总数的18.8%,无学科基础选修课时;专业必修课时为486学时,共27学分,占课时总数的17.4%;专业选修课时为414学时,共23学分,占课时总数的14.8%。

2 优势与不足

2.1 优势

(1)西南林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属公办院校,建校时间较早,因此教学资源较为丰富,学科建设相对完善,而云师大文理学院属“独立学院”,建校时间短,底子薄,但拥有灵活的办学机制,因此可以根据市场需要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推进课程体系改革。

(2)通过图1分析,西南林业大学通识课设置比其它3所院校高出3.9至19.2个百分点,昆明理工大学学科基础课设置比其它3所院校高出13.1至20.7个百分点,云师大文理学院专业课设置比其它2所院校高出8.7至20.4个百分点,昆明理工大学教学实践课设置比其它3所院校高出12.3至14.5个百分点,昆明理工大学课外活动设置比其它3所院校高出6.6至11.2个百分点。

2.2 不足

(1)云师大文理学院和云南农业大学将生态学、建筑学课程设置为选修非必选课,昆明理工大学将生态学课程设置为选修课,云南农业大学将测量学课程设置为选修非必选课等。总体上,4所院校学科建设进展缓慢,课程体系构建滞后,削弱或回避了学科较弱的课程建设。(2)通过图2分析,西南林业大学必修课为2240学时,占课时总数的81.4%,选修课为512学时,占课时总数的18.6%;云南农业大学必修课为2168学时,占课时总数的74.0%,选修课为760学时,占课时总数的26.0%;云师大文理学院必修课为2285学时,占课时总数的81.8%,选修课为510学时,占课时总数的18.2%;昆明理工大学必修课为2492学时,占课时总数的87.1%,选修课为688学时,占课时总数的24.1%。4所院校总体上必修课比重偏大,影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3 构建措施

(1)夯实专业基础,加强绘画、工程制图、园林设计初步等课程的基础理论及应用能力教学。其中云南农业大学应增加绘画课程课时,各所院校应丰富园林设计初步课程的教学内涵,延伸“三大构成”与园林设计的关系及技能训练内容,并重视园林表现技法、园林模型设计与制作等课程的开设。

(2)结合社会需求,补充新的专业基本技能内容,合理调整课型。其中云南农业大学应将测量学、园林设计初步、园林生态学调整为必修课,适当减少农业物理学、基础生物化学、定量分析化学等课程门数及课时比例;西南林业大学应将计算机辅助设计调整为必修课,将园林植物病害防治、园林植物虫害防治调整为选修课;云师大文理学院应将园林史、园林生态学、风景区规划等调整为必修课,将园林表现技法调整为选修课;昆明理工大学应将园林生态学、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城市规划原理、风景区规划、园林史、工程力学调整为必修课,将程序设计语言调整为选修课等。

图1 各院校课程体系构建情况对比图(单位:%)

图2 各院校必、选修课对比图(单位:%)

(3)根据专业方向及个性化发展特点,合理设置必、选修课内容及比例。其中云南农业大学第1、2、3、4学期化学、农学等课程设置偏重,第6、7学期必修课较少,应加大专业必、选修课内容建设;西南林业大学必修课比例设置偏大,应按专业方向加强专业模块课程建设;云师大文理学院第2、3、4、5、6、7学期选修课较多,应加大专业必、选修课内容建设;昆明理工大学必修课少且单一,应在选修课平台中加强学科建设,丰富选修课内容,加大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4)遵循专业能力培养的内在规律,适当调整部分课程开课顺序与时间。其中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制图课程应考虑在第2学期开设,植物学、绘画应考虑在第1学期开设,园林树木学应考虑在园林规划设计前开设;西南林业大学测量与地图学应考虑在园林设计1前开设,园林建筑设计、园林设计1应考虑同学期开设,风景区规划应考虑在第7学期开设;云师大文理学院计算机辅助设计1、计算机辅助设计2应分别考虑在第6、7学期开设,测量学应考虑在园林规划设计1前开设,园林工程、园林工程概预算与施工管理应考虑在第7学期开设;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制图应安排在第2学期开课,建筑结构与构造应考虑在第3学期开设,建筑设计应考虑在第4学期开设。

(5)适当削减理论讲授时间,增加实验课内容。园林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园林职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决定了园林专业基本技能课程教学应适当调整理论讲授时间,增加实验教学内容,延长课程教学实习,昆明各院校园林本科专业实验教学需要推进实验课时低于20%以下的课程设置改革力度,加快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全面提升学生专业基本技能素质。

4 结语

园林专业是交叉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基本技能课程的种类繁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项长期的累加性工作,需要持之以恒,长期努力,不断实践。通过分析我省4所院校园林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完善,以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注释

① 西南林业大学园林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0级),云南农业大学园林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0级),云师大文理学院人才培养方案(2010级),昆明理工大学园林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0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