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采购审计的控制要点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引言
根据管理内容对整个项目的重要程度,施工项目管理审计应主要针对以下几个环节进行审核,包括:对项目的内部控制情况的审计、项目的前期策划与组织的审计、材料管理审计、工程分包合同的审计、资金的审计、工程变更的审计、税务管理的审计,本文将结合笔者所接触到的施工企业对这些重要环节的审计情况,进一步剖析管理的薄弱环节和审计的难点,提出具体的审计方法和审计要点。
一、内部控制的审计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为加强施工项目各环节和各项目管理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制约而建立的一系列程序、制度、方法、措施的总称。建设项目内部控制审计是对建设项目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可靠性、有效性和效率性进行的审计监督。
(一)审计难点
(1)以虚假形式掩盖交易实质,有些业务在程序上非常规范,从取得原始单据到各业务部门审批均依照制度规定进行审核签字,但是某些业务可能存在以某领导意志为主导,业务部门并未真正做到审核把关,其内部控制便自然失效。如:项目经理为处理一些超预算的业务接待费,按排机械管理员虚开机械租赁发票入账。
(2)管理制度是否适应适应管理模式没有量化标准,难于作出准确的判断,一般以其是否对经营业务实施控制为主要标准,因为评价管理制度的优劣不但考虑是否有效控制,还应充分考虑控制成本和控制效率。
(二)审计要点
(1)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了解,掌握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情况。在调查了解之后,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施工项目内部控制有初步的认识,此时应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等做出初步评价,初步评估出控制风险水平,确定是否采取依赖内部控制的审计策略。
(2)检查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情况,评价内部控制制度能否有助于实现项目的控制目标,该项检查主要针对合同管理、材料管理、机械设备管理、资金管理、付款审批等内容,是否符合法规、制度和合同的要求,是否建立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并评价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合理性、可操作性,重点关注所有相关工程管理活动是否有适当的授权、不相容职务是否分离、有关建设项目的经济技术资料、样品等实物是否设立的接近限制等。
(3)检查实际业务执行是否规范,内部控制的运行是否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该检查主要针对各业务的循环过程。
(4)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强弱,确定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对监督控制过程中发现的施工项目内部控制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应当采取措施,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及时纠正和完善。
二、材料管理的审计
材料费用一般占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成本的50%-60%,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成本的60%――70%,是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而且材料管理涉及到采购、验收、保管、领用各个环节,需要材料、合同、施工、质检、仓库等多部门的协作,容易出现管理漏洞。
(一)审计难点
(1)材料验收登记制度不健全,不合格材料统计不全面。
(2)材料价格随市场波动较大,价格信息不够透明,使得材料采购价格很难获得公允的价格作为参照依据,材料采购是否合理的取证存在难度。
(3)库存保管制度不健全,没有建立验收、保管、领用的管理制度,不能正确区分材料损耗的原因,到底属于采购、库存保管、加工、施工哪个环节产生的浪费。
(二)审计要点
(1)审查供应商的供应能力,通过对供应商注册资本、纳税情况、资金实力、存货量的审查,向相关人员询问供应商的业务量、信誉等相关情况,审查供应商是否满足供应要求。
(2)审查购进材料是否按合同签订的质量进行验收,采购的材料是否合格,首先检查验收记录是否完整,材料验收手续是否完善,其次检查是否对材料进行筛选和必要的质检、试验,不合格品是否退回或向供应商作相应的索赔。
(3)审查材料价格是否合理,通过对当地市场行情的询价和向周边施工项目了解,看材料价格是否过高。
(4)审查库存保管情况,看是否建立有库存保管制度和出入库领用手续,材料账面余额与库存实物是否相符,采购总量是否控制在施工需求量之内。
(5)审查材料损耗率,分析工程设计用量与实际用量的差额,查找影响材料损耗的原因。
(6)审查上报业主的材料计划是否规范,是否经过有关主管人员的审核;是否每月根据业主下达的施工计划、材料消耗定额及材料成本计划编制项目的材料消耗计划;是否按施工进度、材料的使用范围作为材料发放的依据;计划外领料是否按要求办理备案手续;是否存在通过多报计划从业主单位多提材料进行转售的现象。
(7)审查材料领用情况,是否存在公料私用;在施工用料时是否存在损失浪费和超范围领用材料的现象;对比材料实际领用与材料计划,分析材料节超情况,评价材料使用情况。
三、资金的审计
施工企业建设项目的资金活动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项目建设的血液就是资金,只有资金不停的流转,项目建设才得以进行。施工企业建设项目资金审计是对于与项目有关的财务收支活动和财务状况进行的审计、是建设单位预(概)算执行情况的重要内容。施工企业建设项目资金审计,包含资金的收支二条主线,对维护财经纪律和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项目合理使用资金,提高项目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审计难点
(1)对于账面超付款是否确实属于超付难以界定。账面超付实际是由三种情况情况造成的,分别是根据合同预付工程款、材料款、根据已完工程支付但计量延误尚未结算、确实超付,若要归类准确,除采取口头咨询外还要调阅相关合同、计量单等相关资料,但对于结算延误实际工程量已完成的情况,由于专业知识的欠缺或对于实体工程量测量存在时间性差异,则难以确定是否属于合理支付。
(2)对于项目以虚假经济业务作为依托,转移、挪用资金的行为,由于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不可预见性太多,所以核实每笔业务的真实性比较困难,只能从概预算整体上控制。
(二)审计要点
(1)资金来源是否合法;有无非法集资、摊派和收费;建设项目资金是否落实;建设资金是否及时到位;资金使用是否合规,有误转移、侵占、挪用资金的情况发生。
(2)工程款结算是否真实,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的相关制度;是否将不合理的费用摊入工程成本,单位工程成本是否准确;往来款项是否真实,是否经过函证;是否有“账外账”等违纪情况。
(3)对项目的设备采购、材料款的支付是否按照项目建设的合理需要或设计标准进行采购,有无盲目采购行为。
四、施工项目管理审计的有效实施策略
施工项目管理审计是从施工项目中标后至施工项目竣工结算的全过程审计,为保证施工项目管理审计的顺利开展,研究建议主要从审计工作机制、审计规范、审计活动、审计理论四个方面来阐述。
(一)建立施工项目管理审计工作机制
在建立施工项目管理审计工作机制方面,我们认为应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应创建施工项目管理审计的文化;其次,应提升施工项目管理审计的力量;再次,应完善施工项目管理审计制度;最后,应拓宽施工项目管理审计的范围。
(二)完善施工项目管理审计规范
在完善项目管理制度方面,我们认为应重点完善项目管理评价指标、项目管理策划书、项目考核激励办法和各项业务管理制度。通过完善项目管理制度,可以加强项目管理,使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提高工作效率,明确管理者的责、权、利,也可以为施工项目管理审计提供审计依据和审计标准。
(三)固化施工项目管理审计行为活动
一、对物资采购内部审计的阐述
企业在进行其内部审计的过程中,是属于其自身实行的监督及管理工作,它通过对企业经营活动及企业内部监控的程度的审计和评查来实现。其中,企业的内部审计中,物资审计是重点内容。
(一)审计要在物资采购的过程中进行
我们要在物资采购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审计,要做到保证现金支付及对应物品服务具有合理性。在预付款前,要有相关的合同签署,明确各项赔款措施,要保证应付金额的真实性。另外,在应付金额付出之后,要做到相对应的统计工作,以免在账面上造成企业的财务实力虚增。
(二)物资采购审计工作的原则
物资采购审计工作是要求企业根据全年的生产情况制定开支计划,以便于对其费用额度的限制,然后在物资采购过程中,要履行相关的手续,才能够进行审批。并且对费用审批的工作要进行分级化管理,并且要有专人进行负责,做到责任的承担。
(三)物资采购审计监察工作包含的内容
首先,在企业的物资采购过程中,要做到进行对采购人员的职权分离处理,要求采购的内容要由非采购的部门进行提出,而由物资采购的人员进行采购。另外,在采购过程中,要禁止付款人员要求供应商给予回扣,采购过后的验收工作也要由其它部门来实行。 除此之外,负责账务的工作人员也不得参与付款工作。对于那些巨额的款项,应该由多个部门一起完成。
其次,要完善采购计划制度,生产部门应该负责采购计划的制定,然后仓储公司的材料员对所购置的材料内容进行有效的核对。继而让采购人员去进行合理的采购,并要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
然后在订货控制制度中,要对如何对采购物品的定价、采购数量及质量所带来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在此过程中,要做到所采购的物品量应该和生产计划要求的相一致,质量如何当由质检部门进行认证,最后再由审计部门负责最后的审计工作。在采购过程中,关于购置品的价格问题上,应该由市场部门进行相关的调查,最后做出价格的确定,在购货的过程中,要明确购货单上的信息符合程度,要依照相关的采购标准及采购文件进行采购。另外还要定期的对供应商做出评价,以便于保证供应商的合格度。
在货物购入的验收工作时,要由财务部门、质检部门及采购的企业部门独立的去对各个采购物品进行质检,在质检的时候,要明确写明质检员的姓名,以便于做到最后的核实工作。
当质检过后,对于那些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物品,应该指出其所存在的问题,然后及时给负责采购部门及供应商做出通知,最后要求供应商给予货物的补足,若是不能够进行货物补足,那么就要做好退货工作,在退货时候,要填好退货记录表,办理合法的手续,并且及时的取回折让金额。
最后,就是要做好付款方面的工作,为了防止付款之后,货物得不到及时的供应,所以我们应该在收到货物之后再进行付款,或在合同中约定付款期限及违约责任,并且在付款的过程中,要做到及时、完全结清货款,以便于可以维护企业的形象。最后,在付款之后,要做到账务记录工作。
二、如何开展物资采购内部的审计工作
(一)做好企业内部的了解及测评工作
我们在采购之前,要做到对企业当前存在的基本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去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是否正常,在经营的时候,是否具有正当性及合法性。然后再对企业的采购付款流程做出检查及考核,去检测其程序的安全性,去检测在整个采购过程中,从请购到付款一系列流程中是否存在正常性。
(二)对内部控制点进行控制
整个的物品采购过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存在的主要控制点包含着采购物品的批准、合同的签署、货物的验收及最后付款、记账工作等。在这些关键点中,要设计出一份调查表,便于对于这些过程做到有效合理的检查。
(三)使用一些控制法来做到采购过程中的符合性检测
首先,要对请购及采购环节进行测试,在这个测试的过程中,要查看企业的请购单存在的内容是否具有完整性,有没有负责人的签字,在请购表中所显示的金额是否准确,然后在请购的过程中,有没有通过审核及审批部门的批准。
其次要做好检查验收工作的测试,在这个项目的审查工作中,要检查货物的验收单是否适应其内部的控制,在货物验收单中体现出来的金额是否准确,有没有得到管理人员及审计人员的标记。同时也要求验收单及时的送交到采购部门及财务部门。最后,在货物的入库的时候,还要做到入库单和验收单具有一致性,这样可以发现有没有存在物品缺失的问题。
继而要做好应付凭证及财务处理间的符合性检测,在这个检测过程中,要去检查凭单是否可以与支付凭证内容相符合,并且还要查看授权人员的签字情况,在应付账款中要做到记录的清晰明确。
最后在进行付款环节的测试工作时,要对企业支票的签发内容进行审计,在支票的信息上,查看它的金额。日期及所付单位是否与账务记录中的数据相符合。
三、对企业的物资采购的内部审计工作给出建议
(一)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控制体系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可以保证企业在进行各项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实现有效性、真实及合法性。在完善这个体系的过程中,要使得企业的内部审部门可以实行它的工作内容,可以实现监管及管理工作,以便于给企业的建设、发展工作带来保证,有效的去发挥审计工作在物资采购过程的作用。
(二)委托责任给内部控制带来完善
只有受到其它方面对企业的审计工作加以监督,才可以使得我们在审计工作中可以履行其责任,实现其工作的完成,这同时也是对审计工作的一种监督。完善我们在企业物资的采购监督工作,不仅仅可以让企业的利益得到保证,还可以使得委托单位及时有效的完成其承受的责任。
(三)改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环境
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环境包含着内部环境及外部环境两种,企业审计工作的外部环境主要存在在其特定的物质及社会条件中,它不受到企业自身的改变而改变。而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环境是指其工作处在的时间及空间因素的综合体现。
在企业内部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要对物资采购的工作进行单独的审计,设置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单独的负责。因为对于审计工作来说,它需要的是独立性,可以不受到其它的职权干扰进行办理相关活动,进行公正客观的工作。因为物资采购的审计是不同于其它的审计工作的,它需要一定的权力去进行监管,因此保障物资采购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是其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
另外,我们开展企业物资的采购活动中,还需要保证其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要求其工作可以得以高效性的实现。另外,因为审计工作涉及到其它各个方面的工作内容,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审计工作者具有多学科的知识掌握程度,可以对企业物资采购过程中触及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做到了解及掌握,才能够做到对工作的完全胜任。
四、结束语
作为企业的独立检查及评价工作,物资采购是通过审计及测评的工作来进行对其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及有效性的保障。物资在采购过程中,因为它较为容易出现问题,却又不被重视的原因,使得其成为企业内部进行审计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因此,我们企业的日常工作中,就要对物资采购的审计工作做到足够的重视,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正常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不断增大,一些建设周期长、投资额大、控制环节多的大型项目也随之增多,还采用以往的事后结算审计的模式,对一些大型综合项目显示是不够的,难以从根本上对建设项目进行管理,审计部门也难以从根本上发挥好审计的监督功效,所以我们要引进一种新模式,采用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措施,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督。
1工程审计在建设项目全过程应用的概念和意义。
1.1概念
建设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审计,就是指审计部门根据各级政府相应政策法规,运用现代审计技术、方法,对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决策、建设、竣工验收等各个阶段进行全面系统的审查和评价,是对工程建设项目实现全过程的监督的过程。
1.2意义
开展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审计的重要意义有:
(1)将审计关口前移,及早发现和纠正勘查设计、招投标、合同管理、施工变更、设备采购等环节的易发多发问题,有利于督查建设单位完善内控制度,更好地促进科学化管理;
(2)可有效遏制建设项目随意决策、随意变更、随意签证的现象,可切实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
(3)审计人员一开始就参与监督、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提出意见建议,促进建设单位及时整改、杜塞漏洞,促成建设单位领导干部正确运用权力,能够从源头上控制腐败的发生。
2工程审计在建设项目全过程中应该关注的重要阶段
工程审计需要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从投资立项到项目交付使用的过程,但需要重点关注5个阶段,能够把握好这5个阶段的工作,成为审计工作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2.1投资立项阶段
按照“二八定律”及项目建设的经验,投资立项阶段决策,直接或间接影响项目全过程的80%的因素,因此,审计机关要坚持项目经济和安全的前提下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1)工程项目的规模、建设条件是否适当, 项目的方案是否满足要求;
(2)投资估算是否合理,与建设工程的规模和标准是否匹配,是否符合当地政策;
(3)投产后各项经济条件是否得到最佳利用;
(4)工程项目中施工工艺方案、选用主要设备是否适用本项目,是否满足经济合理的要求;
(5)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否得到统一。
2.2 勘查设计阶段
勘查设计阶段是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和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工程审计过程中要格外关注:
(1)审查项目是否采用招投标方式来确定勘查设计单位,招投标的程序是否合法、公开;
(2)审查勘查设计合同内容是否合法、合规;
(3)重点审查改项目是否采用了限额设计法 ,是否根据总体的投资目标来选择设计方案;
(4)分析设计方案是否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要充分利用价值工程对设计方案进行比较,选取最优方案。
2.3 招投标阶段
工程项目招投标是建设单位按照招投标有关要求,充分利用建筑有形市场,采用公开竞争的形式, ,降低项目成本的途径,对建设工程项目质量、工期、造价三大目标的实现起着重要的作用。审计机关加强事前控制,参与招投标的全过程,确保招投标工作在公正、公开、公平的环境中进行,以防止弄虚作假、暗箱操作,以促进廉政建设。
(1)审查招标组织形式及方式是否规范,是否存在违法招标法相关规定,是否存在人为肢解项目规避招标的情况等;
(2)招标文件编制是否规范、内容是否完整,并重点审查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如工程量清单编制内容的完整性,编制说明与招标清单是否一致,是否存在重大的清单漏项重项等情况;开标、评标相关程序是否规范;
(3)重点审查施工合同管理方面的问题,建设合同是明确建设方、施工方权利义务的法律条文,也是确保工程质量、进度、成本的重要依据。因此,审计机关应该:①审查是否存在合同订立双方利益不一致的情况,②审查合同的订立是否以招标文件为依据,有无违背招标原则,超越招标内容; ③审查合同条款是否齐全严谨,对于质量要求、工期进度、结算方式、材料人工价格调整方式、索赔等主要条款是否明确; ④审查分包合同是否有超越相应的资质、能力、范围等情况,对擅自转包、违法分包等行为,有没有明确的责任追究办法。
2.4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是工程实体质量形成、投资额最大、周期最长的实施阶段。加强施工阶段的审计工作,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控制工程造价、保证工程进度,以确保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施工阶段应注意的问题:
(1) 设计变更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施工造价的多少,也关系到进度、质量和投资控制,对设计变更的管理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制度不完善,会造成工程造价失控,严重时会导致管理混乱,工程纠纷。审计机关要加强对设计变更的审查,关注其真实性、合理性和必要性,关注设计变更的程序和方式的规范性。
(2) 索赔是施工中经常产生的情况,产生索赔的原因有: 不可预见的自然和地质灾害、建设单位不正当终止工程、工期延误、通货膨胀原材料价格波动、合同条款有歧义或错误等。审计人员应对索赔事件是否成立、程序是否合规、计算是否正确进行审查、监督和评价。
(3) 材料及时设备采购占建设成本的约60%-80%,因此关注材料和设备采购对节约成本控制进度有重要的意义。应重点关注:采购材料设备是否符合项目进度质量要求,各项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采购价格是否合理,手续是否齐全;采购合同订立是否合规合法;材料设备领用手续是否合规,记录是否完备。
(4)工程进度款支付,是否满足合同要求,是否真实准确。
2.5竣工验收结算阶段
竣工验收结算是工程控制的最后一关,是对项目的整体验收和认证。要重点关注验收程序是否完整、合同履行情况,工程的清理和交接情况。对于竣工结算则按照传统事后审计的模式,关注资料的完善性,量价费的计取等。
3结语
总之,工程审计在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中的应用是一项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系统工作,是审计机关确保审计监督质量的重要步骤 ,只有把握好各个关键环节审计质量,才能保证工程审计的效能,才能有效控制工程造价节约成本,确保工程质量,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希望在以后的工程审计中有一定借鉴作用。
在财务规划中以严格规范为前提,梳理工程项目管理流程,有效规避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财务风险。要做到超前规划,在规范的基础上提高工作效率,确保项目规范高效地完成。
二、易地技术改造项目财务规划思路
依据国家、行业、公司对工程项目的管理要求,针对易地技术改造项目的特点,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针对项目管理各阶段涉及的财务事项,找出财务关键节点,设置明确的财务控制目标。建立健全项目组织机构,明确职责。进行项目财务管理流程的设计,提出相关的管理要求。建立各项内控制度,配备高素质的财务人员,确保财务控制目标的实现。
三、易地技术改造项目组织结构
设立易地技术改造项目指挥部,指挥部下设财务部,派驻施工现场进行财务管理和监督,配合企业财务处共同完成易地技术改造项目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同时设立审计部和若干专业部分别负责内部审计、土建施工、工艺设备、物流信息等事务。四、工程项目各阶段主要任务及财务规划要点工程项目管理可分为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项目招标阶段、合同签订阶段、合同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工程质保期阶段等八个阶段。各阶段主要完成任务不同,其财务规划要点也有所不同。
(一)可行性研究阶段
1.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工程项目投资的必要性、可行性、经济性,以及何时投资、何地投资、如何实施等重大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而做出科学决策。
2.本阶段财务规划要点本阶段投入少,但对企业的效益影响大,前期决策失误会导致项目失败。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设计院完成。通过财务测算分析体系中的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投资回收期、财务净现值、财务内部收益率等评价指标,分析、计算项目的财务效益以及赢利能力、偿债能力等,判断其财务可行性。
(二)初步设计阶段
1.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编制易地技术改造项目初步设计图纸及初步投资概算。设计单位通过对项目的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以及工程建设其他费、预备费进行计算,编制初步设计投资概算。聘请第三方审核单位对初步设计图纸和初步投资概算进行第三方审核,聘请跟踪审计单位对初步设计概算进行过程审核。初步设计图纸和概算通过第三方审核单位和跟踪审计单位认可后,提报上级单位审批。
2.财务规划要点
(1)财务部门审核概算指标不得超出上级批复的额度。
(2)概算指标须经过第三方审核单位、跟踪审计单位审核确认。
(3)审核工程项目设计费、跟踪审计、土地出让等合同中的财务事项。
(4)按照上级批复资金预算及合同约定的付款日期、比例、金额,支付合同款和日常费用款项。
(三)施工图设计阶段
1.本阶段的主要任务
(1)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是实现总体设计阶段构想、方案以及验证初步设计阶段工艺参数的实现阶段,施工图设计的结果即是设计的成果。
(2)划分总承包标段根据上级单位批复,对易地技术改造项目土建工程划分标段并制订招标计划。
(3)编制审核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聘请造价咨询单位计算工程量及招标控制价,编制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跟踪审计单位同步编制,并据此审核造价咨询单位的相关数据,对编审双方的差异进行分析。最后以跟踪审计单位出具的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作为招标文件的附件。
2.财务规划要点
(1)招标文件中的标段划分严格按照上级单位批复执行。
(2)招标文件中,标段工程造价不得突破初步设计中相应概算指标;总体工程造价不得突破上级批复初步设计概算。
(3)按照上级批复资金预算及合同约定的付款日期、比例、金额,支付合同款和日常费用款项。
(四)工程项目招标阶段
1.本阶段主要任务
(1)准备招标文件根据招标公司提供的招标文件范本,业务主管专业部牵头组织招标文件的充实、完善、论证工作,招标公司和第三方参与招标文件论证。形成的招标文件初稿报相关部门审核、完善后形成正式招标文件,由招标公司组织招标事宜。
(2)审核招标文件招标文件由主管专业部及相关部门审核并报经领导同意后,报上级单位相关部门审核。根据相关部门审核意见,进一步审核、充实、完善、论证招标文件。
(3)确定中标单位根据总承包标段以及相应金额标准分别由地方招标办或企业组织招标,确定中标单位候选人后,地方招标办发出中标通知书。招标文件和中标单位报上级备案。
2.本阶段财务规划要点与施工图设计阶段相同。
(五)合同签订阶段
1.本阶段主要任务
(1)合同谈判根据总承包标段以及相应金额标准分别由易地技改项目领导小组招标委员会或企业组织招标合同谈判。
(2)合同签订依据招标文件、投标文件,项目指挥部组织各专业部、招标公司及第三方充实、完善、论证合同文本。合同文本经各部门审核会签后形成合同文本初稿,报上级单位相关部门审核。上级单位审核通过后的合同文本,作为与供应商签订合同的最终文本。
(3)建立健全合同管理体系制定合同管理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形成有序的合同管理体系。
2.财务规划要点
(1)审核采购计划签订合同项目须在省工业公司批复的年度采购计划内。
(2)审核采购预算签订合同项目的采购预算,不得超出上级单位批复的年度采购计划中的金额;招标项目的年度资金预算额度,不得超出省工业公司批复的年度投资计划内的资金预算额度;工程类付款应按照已完工程量计算结算额,并与工程形象进度、采购计划、投资计划进展相匹配。
(3)审核合同价格工程类采购合同价格不得超出施工图预算指标,即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通用设备类、服务类采购合同价格不得超出初步设计概算指标;专用设备类采购合同不得超出国家烟草专卖局批复的专用设备内容和金额。
(4)审核履约事项工程建设项目中单项合同额在200万元以上的工程建设项目(不含单一来源采购的通用设备),须在合同中约定履约保证金制度。履约保证金不得低于合同总价的5%;可以采取现金和银行保函的形式缴纳,优先采用现金形式。
(5)审核付款进度工程类预付款比例控制在合同价的20%以内,材料、设备类预付款比例控制在30%以内,超过300万元(不含)的预付款须对方单位提供预付款保函(预付款保函与履约保证金合计应不低于预付款额度);工程进度款在结算审计完成前不得超出合同价的75%。支付预付款前,须确保收到对方单位的履约保证金。
(6)审核票据合同中要约定结算时必须保证提供货物(劳务)单位、合同签约单位、收款单位、票据开具单位、资金流向单位名称、账号相统一。开具的发票应符合相关法规要求;银行保函有效期须大于或等于合同履约期限;付款方式原则上一律采用银行转账支付。
(7)关注烟草机械专用设备采购合同烟草机械专用设备采用单一来源方式采购;烟草机械专用设备的附联设备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采购;设备运输费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采购。
(六)合同实施阶段
1.本阶段主要任务
(1)跟踪合同实施情况主管签订合同的专业部负责合同的执行,应及时收集合同实施的信息,进行分析,找出偏差,做出判断,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达到合同约定的各项目标和要求。
(2)建立合同变更管理程序分析和处理合同变更,有效控制合同变更的数量;对照预算进行控制,对各种合同条件和技术要求引起的争议要及时处理。
(3)办理付款手续由专业部按照合同的约定,按工程进度做好合同价款支付手续。
2.财务规划要点
(1)组织月度预算资金项目指挥部各专业部提报资金需求预算,技改财务部汇总后报上级单位审批。批复的资金预算为当月工程项目资金支付上限。
(2)监督概算执行情况项目各专业部工程变更、签证引起的工程造价增加,不得突破合同总价;确因实际工作需要增加造价的,由专业部提供变更、签证的完整审批手续。
(3)资金支付管理技改财务部按照上级单位批复资金预算及合同约定的付款日期、比例、金额,在付款依据完整齐备、签批流程完整合规的前提下,支付工程预付款和工程进度款,以及日常费用款。
(4)履约保证金管理支付工程预付款前必须收到签约的履约保证金。保函到期但尚未完全履约的,提醒专业部办理保函续签手续。
(5)会计核算管理办理并复核在建工程项目(含烟草机械专用设备)的会计核算。
(6)预算分析管理统计、分析易地技术改造项目的实际投资情况,做好月度、季度、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7)监督、管理共管账户资金支付流程的完整性。
(七)竣工验收阶段
1.本阶段主要任务
(1)组织准备验收准备工作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负责,组织有关部门组成验收准备领导小组,统筹安排验收准备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验收办公室,具体负责督促检查各项验收准备工作,验收报告编写,资料汇总上报,并定期向领导小组报告验收准备情况。
(2)验收报告及资料的准备按上级批准的设计等有关文件和年度建设计划,对已完、未完工程、设备、仪器全面清查登记,认真进行工程结算和财务清理,做好账务、物资以及债权、债务的清理工作,做到工完账清、账物相符、资料完整,编制验收报告各项附表。
(3)资料审查准备工作就绪后,将竣工验收报告及其它有关资料报送上级单位主管部门审查,并同时分送当地建委等有关单位审查备案。
(4)生产准备根据生产需要,建设单位进行人员培训和生产试制等准备工作,为验收投产创造必要的条件。
(5)竣工验收建立验收委员会负责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验收委员会主要由建设单位的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的代表,设计单位的代表,当地消防、城建规划、工程质量检查等部门的代表,上级单位的代表等组成。验收委员会应形成验收结论并须有委员本人的签名。有关资料报送项目审批机关备案。
2.财务规划要点
(1)按照实际投资分配率分摊待摊投资。
(2)做好项目各项涉税业务处理。
(3)正确估算尾工工程。尾工工程不得超出项目投资总概算的5%,超过5%的不能办理项目竣工财务决算。
(4)达到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预转资。
(5)对各项资产逐项盘点核实,编制资产移交清单。
(6)清理债权债务,做好账务核实工作。
(7)向上级单位报送自评报告。
(8)提供与易地技术改造项目有关的记账凭证、工程结算等财务资料。
(9)审核竣工结算款是否超出上级批复概算及合同金额。
(10)各专业部向资产管理部门移交资产,同时移交相应债权债务。各专业部撤消后,由企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办理质保期内的付款事宜。
(八)工程质保期阶段
1.本阶段主要任务工程质保期阶段,企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提供支付工程尾款和各类保证金的证明材料。
2.财务规划要点
一、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及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内容
1.审计对象。本文所指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对象为学校内部管理领导干部,是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学校内部管理的,包括负有经济责任事项的二级学院、系部、内设机构、直(附)属单位的正职领导干部(含主持工作一年以上的副职领导干部)以及学校资产经营公司等企业的主要负责人。高校领导干部在任期内、任期届满或任期内办理提任、调任、免职、辞职、退休等事项的,都应接受经济责任审计。
2.评价内容。根据被审计领导干部的岗位特点、职责及其所在部门类型、职能等情况,确定以部门科学发展情况、权力运行公开化、资源配置市场化、操作行为规范化、廉洁从业情况五个维度为评价内容。主要包括:(1)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所在单位总体发展、规划目标完成情况;(2)遵守财经法律法规以及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和执行情况;(3)“三重一大”决策程序的规范性、决策内容的合法性以及决策执行和效果情况;(4)货物、工程和服务采购情况以及合同管理情况;(5)支出的真实、合法、预算执行和效益情况;(6)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情况;(7)收入的依法组织、预算完成情况;(8)以前年度审计整改情况;(9)对下属单位的监管情况;(10)被审计领导干部遵守廉洁从政(从业)规定情况。
(二)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评价指标的选取。《浙江省高校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操作规程(试行)》与《浙江省高等学校内部管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这两个制度,制定依据相同,评价内容相近,而且,内部管理领导干部的权限与职责可视为党政领导干部权限与职责的下延和细分,因此本文以“浙江省高校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采用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确立了以部门科学发展情况、权力运行公开化、资源配置市场化、操作行为规范化、廉洁从业情况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根据部门职责特点设定三级指标为高校内部管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在实际运用中,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选取,应当随着环境的变化做适时的调整,使指标体系能够起到客观公正的评价。
2.指标计分设置。加分项一级指标为“部门总体发展情况”,最高可以加满20分。下设二级指标2个。扣分项一级指标包括四大方面,基准分共80分。下设15个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每一项分为优、良、中、差四档计分,分别按照该项分数的1、0.8、0.6、0的系数计分。
3.指标评分权重的设置及注意事项。高校内部部门由于部门职责、岗位性质和承担的经济责任不同,这对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指标评分权重的设置也有所不同。因此,要对审计对象实行分类管理。高校应结合部门的实际情况,赋予各部门领导三级评价指标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评分权重。
在实际工作当中,有些部门的评价指标可能会没有设置此项内容,如部门没有下属单位,就造成这些指标的缺项,对于这些项给满分或0分均不适合,因此,在实际评分时,就要将这些指标权重,按照所在层级内的其他指标权重进行比例再分配,以实现相对公平。
4.评价等级的确定。根据综合得分,将高校内部管理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评价为A、B、C、D四个等级。A等:90分以上(含90分)的,评价为履行经济责任优秀;B等:75分以上(含75分)90分以下的,评价为履行经济责任较好;C等:60分以上(含60分)75分以下的,评价为履行经济责任一般;D等:60分以下的,评价为履行经济责任较差。
被审计领导干部因廉政问题被移送司法处理或已追究刑事责任的,不再进行具体评分和评级。
5.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运用。审计部门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存在问题所应承担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领导责任,应本着“权责对等”原则、区别不同情况做出界定。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应作为干部考核、奖惩、后续管理等的重要依据。
二、实例分析
学校内部的不同职能部门,其工作流程和特点都不相同,因此,在设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当区别不同的重点和责任。现以财务处处长为例,对其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进行探讨。
学校财务处是学校经济活动的中枢,财务处长管理着学校全部资金的收和支,如何合理选择财务处长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是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财务处长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关键。
(一)财务处长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1.财务处长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及指标量化(见表1)。
2.财务处长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评价要点和评价档次说明。
(1)总体发展情况。评价要点:被审计者任期内推出的重大改革发展措施,并对部门的发展产生重大正面影响,进而取得突破性成绩,如在获得全国性、省级重大奖励,在争取财政性资金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等。评价档次说明:由被审计者提供情况,审计组对这些经济举措的合理合法与创新性进行认定,并在比较部门自身发展后酌情加分,加满10分为止。
(2)规划目标完成情况。评价要点:被审计者任期内规划目标完成情况。评价档次说明:由被审计者提供情况,审计组核实后根据建设目标的难易程度、对学校发展推动作用大小,酌情加分,加满10分为止。
(3)决策程序规范性。评价要点:是否健全部门办公会议事规则、财务公开制度;重大事项决策、重要项目安排、重大人事安排、大额资金的使用,是否都通过民主讨论、集体决策程序,是否都有会议记录。评价档次说明:“优”为有健全制度,且纳入集体决策范围的事项全部按照规范流程进行民主讨论、集体决策的;“良”为有制度,极少数事项未经集体决策,但无潜在严重后果的;“中”为有制度,多项事项未经集体决策但还未产生不良后果的、或会议记录不全的;“差”为有制度,但大多数事项未经集体决策、或某项事项未经集体决策且已经造成不良后果或者有潜在严重后果的,或没有建立制度的。
(4)决策内容合法性。评价要点:决策的内容是否合法合规。评价档次说明:“优”为全部决策内容都合法;“良”为有1项经济决策内容违反国家财经法规,情节不严重的;“中”为多项决策内容违反国家财经法规,但情节不严重的;“差”为有决策严重违法的。
(5)决策执行及效果。评价要点:决策是否得到认真执行;执行决策后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是否存在因决策不善影响资金使用效益、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情况。评价档次说明:“优”为全部决策都按计划执行,并且无不良后果;“良”为有决策未按照计划执行,或者少数决策造成了轻微的损失;“中”为多项决策未执行或者执行后有较大损失;“差”为有个别决策执行后产生严重后果或重大损失的。
(6)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评价要点:资产是否全部入账,有无账外资产,如用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有无入账,资产是否及时登记、定期盘点,账账、账实是否相符,领用是否规范;资产有无因管理不严造成损坏、偷盗等损失情况等。
(7)国有资产使用情况。评价要点:资产出租、对外投资和担保是否履行审批手续,资产处置是否履行审批手续。
(8)政府采购政策执行情况。评价要点:应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的项目是否全部纳入政府采购;限额以上自行采购的项目是否实行招投标。
(9)合同管理情况。评价要点:应签订合同的经济活动是否订立合同,是否违规签订担保、投资和借贷合同。
(10)下属单位监管情况。评价要点:是否建立对下属单位的监督管理制度并有效执行;是否存在将有关资金转移到下属单位或以各种名目违规在下属单位列支费用现象。
(11)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情况。评价要点:内部分工与牵制、现金管理、票据管理、预算管理、收费管理、采购管理、招投标管理、资产管理、科研经费管理、专项经费管理、基本建设项目经费管理、对下属单位管理、会计档案管理等主要财务管理、控制制度是否建立和完善。评价档次说明:“优”为制度全面完善;“良”为有个别制度缺失,缺陷不严重;“中”为有多个制度不完善,但无重大缺陷;“差”为有重大制度缺陷,或者重要制度未建立。
(12)内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评价要点:各项制度是否严格执行;执行制度后取得的实际效果,是否存在因不严格执行制度而造成损失浪费的。评价档次说明:“优”为全部制度严格执行;“良”为存在个别制度执行不到位,但尚无实际后果及损失浪费;“中”为存在多个制度执行不到位,但无实际后果及损失浪费;“差”为有制度执行不到位而造成实际后果及损失浪费。
(13)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情况。评价要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资料是否完整,往来款项结算、清理是否及时,有无利用往来账隐瞒收入或直接列收列支,代管款项核算是否合规等。
(14)预算完成情况。评价要点:有无编制赤字预算;预算项目是否完整、真实、细化,各项收入是否纳入预算管理并在法律规定账户核算,有无隐瞒收入、设立账外账的情况。
(15)预算执行情况。评价要点:各项支出是否按照预算执行,有无超预算、超标准现象;有无虚列支出、转移资金问题。
(16)收费政策执行总体情况。评价要点:是否按国家规定的收费项目、收费范围和收费标准收费,有无自定项目、超范围超标准收费;所使用的收费票据是否合法、合规;有无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规定。
(17)支出的真实、合法情况。评价要点:各项支出是否符合预算、是否符合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公务卡结算等有关政策规定;是否按规定标准提取;奖助学金的发放是否及时、足额、规范,是否存在挤占挪用现象,或结余较大;是否采用虚假或不符合要求的票据报销。
(18)专项经费使用总体情况。评价要点:是否专款专用,有无存在虚列支出、挤占挪用情况;专项经费的使用绩效,有无损失浪费。
(19)审计整改情况。评价要点:审计发现的问题是否已整改。评价档次说明:“优”为全部整改;“良”为有个别问题没整改,但性质不严重;“中”为有多个问题没整改,但性质不严重;“差”为整改不到位,且性质严重。
(20)领导利用职权行为。评价要点:领导是否存在利用职权和职务便利牟取不正当利益的情况,主要包括是否存在违反决策程序直接干预重大经济事项,是否在收入分配、经费开支、资产使用等方面未遵守有关规定两方面。移送司法处理或已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不再具体评分。
(21)领导个人行为。评价要点:领导是否存在一些与职务无关、但违反廉政规定的行为,如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
(22)所在部门干部、职工廉洁从业情况。评价要点:所在部门班子成员有无因与职务有关的廉政问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或被追究刑事责任;其他职工有无因廉政问题被查处。评价档次说明:“优”为未发生上述情况;“良”为有个别职工因廉政问题被查处的;“中”为有个别班子成员因廉政问题被查处的;“差”为有多名班子成员因廉政问题被查处的。
(23)所在部门财务清廉情况。评价要点:部门是否存在私设小金库,并在一定范围内私分财物的。
其中对(7)、(8)、(9)、(10)、(13)、(14)、(15)、(16)、(17)、(18)、(20)、(21)、(23)指标的评价档次说明:“优”为未发现问题;“良”为发现个别问题,但性质不严重且金额较小;“中”为发现多个问题,但性质不严重且涉及金额较小;“差”为发现存在性质严重或者涉及金额较大的问题。
(二)财务处长经济责任审计量化评价评分表(见表2)
(三)综合评价
根据计算结果的分值,确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对象财务处长最后达到的等级。财务处长经济责任审计综合评价分值为91.08,对照上述评价等级可知,该财务处长评价为履行经济责任优秀。
[关键词] 跨国企业在华机构;“避税”;审计要点
据统计,在全球5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中已有400多家来华投资,设立分公司、控股子公司或合资、合作公司,以谋求更大的市场空间与赚取更多的利润。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税收法规给予了外商投资企业许多优惠政策,例如按照北京市地税局京地税(1995)573号和有关文件规定:中关村科技园区内的企业、经有关部门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一律按1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高新技术企业自开办之日起三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三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但是笔者审计过的许多跨国公司经营成果模式类似:连年亏损,不交所得税,权益项下出现危机,总有大笔资金注入。因此,对跨国企业在华审计进行要点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一、跨国公司在华“避税”的主要方式
(一)利用关联企业间转让定价转移收入和费用
一般来说,关联企业通过转让定价进行避税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商品交易采用非市场价格
外商在与境外关联企业的购销业务中,控制商品购销权。采用与独立企业之间的正常交易价格不同的计价标准进行交易,通过压低产品的出口价格,抬高进口原材料价格,将企业的利润转移到境外关联公司。跨国公司虽然增加一定的流转税税收负担,但是可逃掉所得税的巨额负担,独享所攫取的高额利润,获得总体利益最大化。
2.外商虚报、高报境外劳务费
在我国,外商通过高报、虚列境外劳务费,或以技术援助费、服务费、专利权使用费等名义,在税前列支大量研发费用、营业费用,增加企业的产品成本,向境外转移利润。甚至有些跨国公司将设立在关联内资企业的研发部门转移到关联外资企业的。
3.机器设备购销、租赁中利用转让定价进行避税
在我国,外商通过控制机器设备的出售价格、使用租金及对专利、专有技术、商标等无形资产的转让收取的特许权使用费的高低对关联企业的成本和利润施加影响,达到增加关联企业成本,转移利润的目的。有些外资企业甚至利用虚假并购合同,虚拟出并未实际支付的未来的机器设备购销权,列支无形资产,虚增资产,虚增权益,虚列摊销费用。
(二)利用资本弱化
跨国公司进行跨国投资时,通过高负债、低投资,使资本弱化,从而增加利息支出,转移应税所得。
(三)利用电子商务软件境外采购境内使用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避税方式正越来越多地被跨国投资者利用着,特别是通过互联网分发安装得到软件使用许可,软件境外采购境内使用。例如,全球最大的影像处理软件企业Adobe公司,2006年1月份对60家跨国企业的在华机构进行调查后发现,这些企业虽然都在使用Adobe的产品,但只有10家是通过Adobe在中国的经销商采购软件产品。
境外采购境内使用这种做法不但逃避了我国政府机构的监督,造成我国软件盗版率统计的失真,而且,在中国的外资企业,还可以通过境外采购境内使用这种方式,帮助软件销售企业减少本应在中国支付的增值税,轻而易举地抵消了国内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的优惠政策,抵消了各级政府支持民族产业的长期努力,影响了政府法规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造成大量税收的流失;以不合理的低成本,获得了与国内企业同样的软件产品,违背了市场公平原则。
(四)利用我国税收征管上的漏洞进行避税
我国税法规定,生产性的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从开始获利年度起,可享受“二免三减半”的优惠。由于规定的减免期是从盈利年度算起的,有些外商就千方百计推迟盈利年度的到来,使企业长期处于无税负状态;或者在税收减免期临近期满时,设法从原企业中分离一部分出去,成立新的外商投资企业,以谋求享受新的减免期优惠。
有些外资企业还利用了税收稽查的漏洞,例如北京市严格规定了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区域,只有在实验区区域经营的企业才应享有税收优惠政策,但是在实际中有的企业注册地是在实验区区域,而实际经营地却不在此区域。
二、对跨国公司在华机构审计要点
为保护税源,维护国家的权益,实现公平税负原则,更好地发挥我国涉外税法鼓励外商投资的作用,必须加强对外商投资涉税审计工作,其主要审计要点为:
1.对于关联企业之间利用购销业务避税的,税务机关审查方法主要见下表。
4.围绕银行资金结算,审计电子商务交易。电子商务作为一种交易形式时,同样存在支付行为。目前,电子商务中的支付手段主要有三种,即信用卡支付、电子货币支付、客户账户支付,而这三种支付手段都离不开银行。因此,我们审计重点应放在企业与银行往来的电子单据上。
所谓经济合同的审计,就是对经济合同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合同签订前、合同执行中、合同执行后的审计。它是对医院各种经济活动进行审计监督和检查的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医院经济合同审计的意义
(一)减弱医院的经营风险
随着我国卫生事业改革工作的深入发展,医院作为一个提供医疗服务的事业单位,在对病患行医治病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各种经营行为使设施、技术达到最优来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同时使医院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但是由于多数医院受计划经济时依靠政府财政投入保证医院运营的影响,管理手段和经营观念与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不相适应。实施经济合同的审计,可以强化医院的经营理念,规范医院的经营手段,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减弱医院面临的经营风险。
(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作为市场经济中一个普通的经济体,医院在进行各种经济活动时,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由于经济合同不完善而造成的损害,如合同对方出现毁约的情况,甚至一些医院还曾遇到过诈骗行为,这些事情一旦发生,就会让医院遭受巨大损失。而经济合同审计工作的开展可以给医院在合同对方选择、合同内容的确定和合同履行情况等问题上提供帮助,通过经济合同审计对合同签订的三个时期进行监督审查,可以有效的维护医院的合法利益,保障各项经济活动顺利进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三)保证医疗市场秩序稳定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政府逐渐出台了一系列卫生事业改革政策,政府垄断医疗市场的局面逐渐被打破,除国有医院和集体所有制医院以外,很多民营医院纷纷发展起来,形成了共存的局面,也加剧了医疗市场的竞争。如果医院实行经济合同审计制度,不仅可以让医疗市场秩序得到很好的维护,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净化医疗市场环境。
二、医院经济合同审计的内容
(一)对合同对方的审计
医院要审查合同对方当事人的姓名和住所,确保这些内容准确完整的在合同中记载;审查人员要注意合同首尾当事人的签字或签章是否相同;若合同对方为法人单位,审查人员要保证在合同盖章处要具备法人代表的签字签章,还要检查盖章是否为该单位的有效公章;如果合同对方为自然人,要确保当事人签字署名为真实的现用姓名。
(二)对标的数量质量审计
审计人员要确保合同标的在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仔细检查标的名称是否清晰正确;确定合同对标的使用了国家规定的计量单位,对标的规格、等级严格进行审查;审查是否能够通过国家标准文件的认可,合同中执行的行业标准要通过行业标准的认可,如封存样品则要对样品的质量、功能详细说明。
(三)对合同价款的审计
对合同价款的审计内容包括:合同中是否对价款与报酬进行明确规定;若合同标的由政府指导定价,医院需要对价款或报酬约定是否符合国家规定进行审计;若合同价款由当事人约定,医院需要审查其计算方法是否准确;此外,医院还必须对运输费、包装费等其他费用的约定承担方是否在合同中约定进行确认。
(四)对合同履行情况的审计
医院要对合同规定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包括对合同履行期限的审计内容包括合同履行期限是否有明确规定,分期付款的情况是否规定了分期方式等;对合同履行地点的审计内容包括标的物验收地点是否明确约定,明确标的物所有权等;对合同履行方式的审计内容包括审查合同中是否写明交货方式、验收时间及方式、付款方式等。
(五)对合同违约责任的审计
所谓违约责任就是合同对方无法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医院在对经济合同进行审计时,一定要对违约责任以及争议解决方式这部分内容严格审查,确保合同中清晰明确的约定合同当事人违约责任以及其他违约处理事项。
三、医院经济合同审计过程中的控制要点
(一)合同签订时的审计要点
1、对经济合同立项进行审计
其审计的主要内容有:业务部门是否对合同立项的可行性进行过分析论证;重大经济事项是否通过院长办公会议集体讨论;需要上报申请的项目是否已经获批;审计项目资金是否已纳入医院年度预算计划;超预算和无预算的项目是否已由院长办公会讨论决定通过,同时审查是否对年度预算计划做出相应补充和调整。
2、对合同当事人的资格审计
医院经济合同审计要注意对合同对方资格进行审查,其审查的主要内容有:当事人的主体资格以及经营权限是否已经通过业务部门的审查,当事人经营范围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是否具有合同规定的履约能力;对合同中存在的商用条款进行审计;对业务部门给予的资质文件进行复审,确保合同当事人具有合法有效的主体资格。
3、对经济合同文本内容审计
其需要控制的关键内容有:审查合同文本内容、格式、结构是否符合合同法的规定;审查经济合同中当事人的详细信息是否真实有效;审查经济合同中涉及到的金额、数字、时间、当事人主体是否前后一致,表述称谓是否准确;对于参考范本起草的合同要注意审查合同是否填写完整,附件清单与送审附件是否完整一致;审查合同中涉及到的法律法规内容是否是当前最新的,对合同中存在的引用过期法律法规的内容及时指出并处理。
4、对合同中价格的审计
其审计的主要内容有:审查合同中的价款是否按照国家及医院关于采购招标的规定来进行确定。要确保经济合同中的价款能够严格按照国家招标采购相关法律制度,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标方式进行确定;审查是否有规避招标的现象;审查合同价款是否已经通过院长办公会讨论备案;同时要对价款的支付方式进行审查。
(二)合同执行中的审计要点
一方面着重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不定期审查,检查当事人是否按照约定内容执行合同中的义务,检查合同价款和报酬是否按约定内容支付,如因特殊情况造成合同变更或解除时,医院要审查此过程是否按照法定流程进行了处理;另一方面要对经济合同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审查。以基建合同为例:一是要审计合同当事人是否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设计施工,二是要审计合同对方变更内容手续是否齐全,资料是否准确,情况是否真实,三是要审计合同价款是否按工程进度合理拨放,四是要审计施工物资采购是否符合合同约定的内容,是否对各种设备材料按照相关制度进行保管维护。五是要审计工程价款使用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三)合同结束时的审计要点
基建工程合同在结算时的审计关键点包括:一是审计项目是否通过验收;二是审计工程结算是否通过审查,以及报送资料是否准确合法;三是审计项目工程量和费用价格是否真实合理;四是审计结算编制依据是否合规,清理工作是否彻底;五是审计工程预算执行情况是否合规;六是审计结余资金和库存物资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总之,加强经济合同审计工作对提高医院经营能力,推动医院的发展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医院要加强对经济合同审计的重视,积极采取一切支持经济合同审计的措施,充分发挥审计工作的监督评价作用,以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一)建设项目准备阶段审计要点
第一,审核正式开工建设(以施工许可证确定日期为准)之前,建设单位是否取得建设项目核准或备案文件、《国有土地使用证》(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以下简称“四证”),是否与承建方签订了《施工合同》、《廉政建设合同》等。拆除重建项目还应审查是否保存有《危旧房屋鉴定书》、《房屋拆除合同》、《消防安全许可证》、《临时占道许可证》等。查证是否存在“未批先建”等严重违规的建设项目。
第二,根据《委托设计书》委托设计的内容,将设计图纸、立体效果图、预算申报书、建筑工程结算书进行大项核对,看有无缺漏项目、重要增减项目;再根据实地走防、观察、询问员工及客户,对建设项目实际使用情况的感受及体验,能够发现通风、采光、设施配置不能满足正常使用的问题,建筑设计缺陷也会暴露出来。
第三,调阅预算申报书、预算批复书、工程预(结)算书、与项目相关的固定资产明细账,核对工程结算金额与固定资产余额是否一致,预算有无批复、结算是否通过有资质的部门审核(本行系统有咨询造价中心的,由造价中心审核;无造价中心的,以当地有资质的职能部门审核),查找、分析发生差异的原因。
第四,调阅项目招(投)标资料、开标通知书、参与打分人员的原始评分依据,核对施工合同签订时间是否在开标时间之后,邀请招标、竞标的公司是否在3家以上,基本的集中采购政策是否得到遵循(10万元以上的单项采购是否遵循了集中采购流程),综合分析对中标单位的选择是否合理。
第五,调阅施工合同审查合同条款,有无不利于建设方的具体约定,合同期间的安全问题、与施工有关的各类保险是否由施工方负责落实,合同是否经过双方有权签字人签署,合同是否经过法律合规部门审批。
(二)预算执行情况审计要点
第一,调阅建设项目设计图纸、施工图纸,核对整体建筑面积及相对独立大项(如金库、会议室、招待所、营业室)的建筑面积(选择相对容易计量的单个项目实测建筑面积及工程量),按国家公布的定额单价估算出建筑成本与建设单位编制的预算比较,核对是否存在高估价格、多计建筑面积及工程量的行为。
第二,调阅工程预(结)算书、结合现场踏勘项目,核对是否存在虚构建设项目(单项)占用预算指标,采取编制虚假工程决算方式,将资金通过供应商套出,用于非生产性装修、或购买办公设施,或用于客户营销、个别的形成“小金库”,虚构行为将导致资产虚增和固定资产账实不符问题。
第三,调阅工程预(结)算书审核工程量及部分建筑单项增减项目,与建设、施工双方记录工程增减变化的《工程量、项目变更清单》核对,看签单时间是否合乎逻辑(如地基处理增量工程的签单时间在装修之后或主体工程封顶之后),若为逆向签单,应考虑是否为虚增项目。
第四,调阅预算批复书、工程结算书、固定资产明细账、基建账户审核投资支出金额,核查是否超预算支出,有无拖欠工程款进而产生有损金融机构声誉的行为。
第五,调阅固定资产明细账,查看建设项目房屋类固定资产构成,核对是否将独立使用、计价、有固定资产归属明细科目的物品列入房屋类固定资产(如叫号机、语音对讲机、电器设备、电子设备、办公家具等)。
第六,调阅工程预(结)算书及其附件,记录超预算的增加、调整项目,核对实际支付金额,计算增加及调整工程金额与承包价格的比率,说明预算编制、建设项目设计的缺漏,部分调整项目可以证明建筑设计的缺失。
第七,审计机构实施的审计项目大部分属于事后审计,可以从现场踏勘发现一些工程质量问题,如屋面、楼地面、外墙立面渗漏,地基发生严重沉降,楼层、墙体短时间开裂等,影响房屋正常使用。充分说明施工监理、质量监督部门监督不力,承建方的施工质量不高,施工技术有待改进。
(三)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审计要点
第一,调阅固定资产明细账、建设项目档案资料,核对入账时间、入账发票、施工合同、商品房屋购销合同、交房通知、资本性支出指标通知、房屋购建申请与批复等,审核是否存在先占用规模入账,后组织施工、购入房屋的行为。
第二,调阅会议记录、资料,从中发现关于建设项目的问题线索;审查集中采购项目档案,重点分析集中采购是否存在虚假或重大违规情况、采购成本是否虚高、中标单位和被审行的关系等等,从中发现问题线索;对大额借方发生额,根据凭证、票据逐笔核实真实性、合理性,同时通过调阅相关存款账户明细账掌握款项支用情况,跟踪资金走向(包括收款方的资金走向,是否回流至被审行控制账户),从中发现问题线索。
(一)医院审计及内部控制管理的内涵
医院审计及内部控制管理是医院的常规性工作。内部控制是为确保实现目标而实施的程序和政策,同时也是确保识别可能阻碍实现组织目标的风险因素并采取预防措施的手段。[1]内部控制和审计是分不开的,我们可以用内部控制审计来表达这一意思。所谓内部控制审计,就是以审计的手段来完成内部控制,具体点说,就是以内部控制制度为基础所作的审计,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的审查、分析测试等,确定其可信程度。[2]对于医院来说,也是一样的。为了确保医院的健康、稳定发展,也需要进行审计及内部控制管理。
(二)医院审计及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性
医院审计及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性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从内部来看,有利于医院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防止乃至杜绝医院内部出现违规事件。医院本身的职责在于救死扶伤,而救死扶伤功能的发挥则是以其高水平的自我管理为前提的。再宽泛一点看,还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医院特别是县级的医院在新农合发展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而广大农村人口本身占有的医疗资源有限。因此,医院的内部的管理可以在这方面发挥作用,促进医疗资源的相对均衡分布。
二、医院审计及内部控制管理的要点分析
(一)观念上重视审计及内部控制管理
医院审计及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要点之一是观念上的改变,即要深刻认识到这一工作本身的重要性,这绝不是一句空话。县级医院实际上承担着大量农村人口的就医问题的责任,繁重的工作任务使医院的医生和管理人员都疲于应付。那么,就有可能出现忽视审计及内部控制管理的问题。事实上,二者不仅不矛盾,还可以形成良性互动。做好审计及内部控制管理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消耗,提升医院效能。而医院效能的提升本身对审计及内部管理控制也是一种促进。有了这样一种认识,才可能投入人力物力来加强制度建设,弄清楚内控的重点所在,并积极做好该项工作的考核。
(二)加强审计及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加强审计及内部控制管理离不开制度支撑,单一的人治很难将单位的各个方面很好地完成[3]。医院要与新农合政策发展同步,考虑医院发展的现实需要不断地完善其财务管理制度,这是制度建设的着力点之一。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是基础性工作之一,但仅有此制度是不够的。与此同时,医院还要有专门的内控制度建设,比如在人人都是内控人员这一大前提下,还要有专门的管理人员来承担起这一职责,做好相关工作的制度建设。
(三)抓住审计及内部控制重点
医院加强审计及内部控制管理还要抓住重点,有的放矢。这些重点内容包括财务管理、固定资产管理、采购管理等,这些也要与会计制度改革、会计责任明确等同步进行。此外,还有一些也要重点关注,比如重大基建工程的建设、设备物资的采购、新农合的报销等。医院的管理任务是很繁杂的,这意味着在进行审计及内部控制管理时任务也很繁重,在人力有限的情?r下,抓住重点本身也是一种达到事半功倍效果的手段。
(四)做好审计及内部控制考核
关键词:
跟踪审计;施工阶段;投资控制
随着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投资规模的不断增加,这就使得造价管理的过程变得复杂,管理中会出现很多障碍,如何让造价管理有序进行,实现投资的有效控制,目前跟踪审计服务模式作为投资控制方式之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建设项目中并取得较好的成效。如何使跟踪审计服务在施工阶段成功实施,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审计要点:
1对建设单位草拟的施工合同文本进行审核,并提出修改意见
施工合同非常重要,只有对合同中涉及到的项目各个方面有明确、全面的约定才能对后面的每项经济活动提供法律依据,才能减少纠纷、降低风险,有效的控制造价。施工合同中主要对施工合同的工程范围即承包人应建设完成的工程项目和工程量、工期、质量标准、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定,合同双方权利义务的规定以及涉及工程合同价款约定调整的相关规定进行审查,并要出具审核意见。另外,在合同审计过程中要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进行招标的工程一般应采用单价合同,必须在招标文件、合同中明确计价中的风险内容及其范围,不得采用无限风险、所有风险规定计价中的风险内容,要体现风险共担的原则,合同文本审核是事前控制的重要内容,起着提前防范的作用,审计人员必须充分熟悉和理解合同条款,严格审查承包商的索赔要求,利用合同条款及时解决经济纠纷,控制造价投资。
2熟悉施工现场,把隐蔽工程、工程变更项目
作为重点审计对象隐蔽工程一旦隐蔽很难发现问题,它往往是工程质量隐患及引起纠纷的主要对象,对隐蔽工程的重要部位要先拟定审核流程,执行过程中要审查隐蔽工程发生的时间及真实性,必要时可进行照相机、摄像机影像资料记录,另外,对隐蔽工程签证的内容、工程量的计算是否完整、准确也要进行重点审查。施工阶段会有很多变更,直接影响到我们预算造价的变动,也是我们造价控制的重点,所以要严格审核变更的时效性、真实性、变更工程量的计算、套价、计算规则运用是否合理,对重大变更内容是否进行经济、技术论证,施工单位是否有拆分、化整为零的情况等要进行审查。对隐蔽工程、工程变更跟踪审计是审计人员事中监督审查的重要环节,通过过程中的审核意见、确认单等可以使信息反馈及时、灵敏,偏差得到及时、有利的纠正,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使投资资金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对主要材料、设备采购进行审计,并提出修改意见
周所周知,大宗材料、设备占建设项目直接工程费的70%左右,材料价格变动直接影响我们的工程造价,因此,加强大宗材料、设备采购审计、降低材料成本是我们控制投资的关键。工程材料采购计划是采购的基础,因此要审查采购计划的编制依据、编制内容及所拟定的采购地点、采购程序是否合理,以保证材料能按时送到工地。在执行过程中,大宗材料的采购要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只有竞争才能选到性价比高的产品,这使得建设单位首先要先了解产品的规格、性能、市场上的价格行情编制招标文件,招标文件是供应商投标和招标方评标的依据,更是签订合同的依据,所以作为审计人员要审核招标文件的技术规格、付款方式、服务内容是否完整、合理。签订合同后审计人员要随时掌握供应商的供货质量和到货情况,货物的验收、入库、保管、领用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也要审查合同的预付款是否超过国家的相关规定、支付方式是否与合同规定一致。如果在材料采购、使用、验收过程中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在工程结算调整材料价差时才发现问题,这时工程价款已经支付,材料接受单是施工方签收的,而供应商只负责清点数量、不考虑价格,其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无法弥补的。
4根据工程形象进度,审计工程进度款
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流程为首先施工单位提交支付申请,由监理单位进行审核,提交审核意见给审计单位,审计单位审核并出具审核意见交建设单位进行支付。在此过程中审计单位根据实际发生的工作量审查合同约定的预付工程备料款的扣回是否按要求执行;审查计量与计价方式是否与合同一致,对工程量的审查要重点放在投资比较大、计算方法比较复杂的分项工程中,计价时要认真审核清单、定额编码、项目特征、单位及基价等内容,有无项目特征与招标文件不一致及高套、错套、重复套定额的现象;审查工程合同价款的调整包括现场签证、工程变更、工程索赔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在选择审计单位时,不但要注重审计单位的资质、实力,更要看审计人员的实践经验和业务能力,因为跟踪审计队伍的水平差异所带来的潜在经济效益与审计费相比要大的多。
5资料收集及时完整
在审计过程中有收、发文记录、项目验收、例会记录、审核意见、材料价格确认单、阶段性报告、图表等这些资料随着工程进展及审计意见的出具及时进行收集实现资料的真实性、可追溯性,为建设新工程的开展积累宝贵信息。通过具有计划、实施、检查、处置的跟踪审计模式,使审计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以达到规范跟踪审计行为,指导审计实践活动的目的,工程跟踪审计已经被人们接受、认可,越来越得到国家相关部门、企业相关人士的重视和肯定,我们对投资项目尤其是政府投资、国家投资项目进行成本控制总体效果明显,跟踪审计作为服务模式应加以研究并推广。
参考文献:
[1]曹慧明.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中国财经出版社,2005
[2]崔振龙.跟踪审计,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4
快速消费品含义就是指那些使用寿命不长,消费者消费较快的商品,其特点就是产品经过包装成一个个独立的小单元来进行销售,更加关注其商品的质量、包装、品牌以及大众化对这个类别的影响。
一、快速消费品类企业需要风险管理导向内部审计的原因
根据我们对快速消费品及其特点了解和认识,快速消费品属于冲动型购买产品,即兴采购的情况占多数。是非必要购买商品,品牌的忠诚度不高,因此,快速消费品类应该更加注重食品安全和质量安全,所以快速消费品在生产过程中要注重采购环节的质量保障。以糖果公司为例,很多糖果企业都采用较为传统的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对风险导向的关注极少,比起传统的审计方法,风险导向审计的优势是能够时刻保持合理的职业警觉,扩大审计视野,不只是依赖于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检查和评价,能够更加科学合理的进行审计工作,更需要采用风险导向审计对采购全流程实施风险监督与管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采购招投标流程需要进行风险管理
在市场激烈的竞争机制下,为了避免采购过程中出现暗箱操作,企业要对采购项目进行三分一统的方法进行管理,三分是指采购、价格、质量验收分开,一统是指合同签约、结算付款要统一,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经办人与采购商私下操作了。
(二)采购环节需要有效的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作为内部审计的前提条件,对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一定要利用科学的评估技术和专业的评估方法对企业内外部存在的风险进行预测。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内部控制分析法、调查分析法、事件分析法、数据分析法等等。
(三)为采购流程设定以风险为导向的年度计划
快消品企业应该以轮流原则编制企业的年度审计计划,即按照风险的大小决定审计的优先级,通过这种形式将审计和风险联系在一起。对存在较大风险的企业战略性计划、管理以及财务风险较大的事项实施及时的监管和审计。
(四)加强采购项目专业审计人才的培养
快速消费品类企业的发展较为迅速,其对应的审计人才缺口就越大。企业应当积极加强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领域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不仅要通过培训提高其理论和技能水平,还要增强其对采购环节的信息分析能力、内部控制分析能力及相关经验,使得内部审计人员能更好胜任采购项目的风险导向审计工作。
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在采购项目中的应用
以C糖果公司为例,其主要生产产品有乳糖果,饮用水,碳酸糖果,果汁糖果,休闲食品等六大类产品。它拥有家子公司和多家下属工厂,公司力图通过原料采购,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分销和销售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全过程。通过全过程监控全产业链,设定严格的测试标准来从而确保产品质量达标。
(一)采购项目计划阶段的应用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在采购项目计划阶段的应用主要是根据年度审计计划对快速消费品类的经营环境和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甄别出审计的重点,从而根据风险大小的顺序编制对应的审计方案。比如在计划阶段选择采购目标,在此过程中及时发现采购管理存在的风险和需要改善的地方,并对被审计单位的采购执行及设计问题进行审计,主要包括招标、合同、物资库存等几个方面进行审查。在这当中首先采用审计抽样法,从被审计单位的总体数量抽取一定比例的样本量进行测试,以样本数量断定审计的总体特点,进而通过样本分析得出审计结论。其次,要仔细审查采购申请的计划书、招标书及招标结果等,通过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严格监察被审计单位采购管理的合理合法性,确保采购项目选择目标阶段的质量安全性。最后,根据审计各个环节的结果来评估是否存在导致采购风险的因素,依据其影响因素及后果提出改善问题的建议。
(二)采购项目实施阶段的应用
在采购项目实施阶段的风险导向审计应用过程中,根据先目标、后风险最后控制的基本流程对采购项目进行审计。在C公司的经营活动进行风险评估和预测时,要制定科学严谨的审计工作计划和方案。要依据轮流原则对风险的重点区域到非重点区域依次排列好,据此制定审计计划的先后顺序。在进行审计工作以后,对重点审计的风险问题详细的记录在审计工作报告中,让企业管理者能够根据审计报告关注并了解风险高的项目,并以此做出正确的判断,制定出对企业有利的战略措施,降低企业所承担的风险。例如C公司糖果采购项目中,由于2016年某品牌糖果的“抗氧化剂”添加剂风波导致下架,C公司糖果类销售大幅下降,盈利照比往年也有所损失,为例避免进一步的销售损失,所以下架了某品牌糖果产品,C公司的竞争对手同样也所以受到了该事件的影响。究其原因,虽然有不可预知的外部因素,但是C公司的采购部门没能仔细分析核对该品牌产品标签中标注含有食品添加剂“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二丁基羟基甲苯”(BHT)(正是由于消费者发现了这个问题才引发产品问题风波),以至于没有及时对该事件做出反应。C公司应吸取教训,应当对各糖果供应商的原材料供应商的风险重点在于企业的产品成分、现金流评价,仓储能力,供货能力、食品安全等指标事先进行分析评估,以分析各供应商的潜在风险。
(三)采购项目出具审计报告阶段的应用
快速消费品类企业的风险导向审计报告的制定阶段,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要依据实际的审计结果和当下的法律法规为准则出具相应的审计报告。C公司应当对糖果采购项目的审计成果写进相关的审计报告,应当包括糖果采购项目流程、内控是否合规、相关风险分析、采购项目中的数据统计分析,其中有无异常数据出现,审计报告中应当将风险分析作为披露重点。例如糖果下架事件中,C公司在采购环节就缺乏糖果产品成分审核,这说明产品检验环节的风险控制点缺失。在审计报告中应当对C公司采购环节是否贯彻执行产品审核分析流程,进行风险导向审计,并在审计报告中加以披露。
(四)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后续阶段的应用
所谓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后续阶段即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定期对已经出具的审计报告进行后续追踪,其主要的目的就是根据审计报告提出的审计建议、改善问题的措施及遵从审计报告产生的实际效果。以C公司糖果釆购耗费审计为例,应追踪审计方式,对糖果采购业务中的采购量是否满足销售需要,采购效率情况、糖果商品销售情况、采购环节内部控制是否规范等进行跟踪审计。之后为了共同的问题和风险,应该根据公司的风险管理系统将存在的风险纳入风险库,后续阶段风险导向的重点关注的就是没能实现的内部控制目标和公司治理所带来的影响和风险,对于其它风险也应当进行持续的监控,一旦发现风险因素发生变化,要让风险处于C公司风险容量之内,而C公司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越大,则后续审计的范围就越复杂,所以要加大后续审计的力度,有助于整改情况的监督跟踪,发现问题及时回馈,及时解决,从而帮助C公司加强管理控制水平。总之,目前快消品类企业采购环节普遍没有应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然而传统审计方法侧重于财务数据审计,导致对于财务处理前发生的采购行为,其审计效果是大打折扣的。风险导向审计能有效弥补这一缺陷,本文以实际案例为分析对象,阐述了风险导向审计的应用价值和具体应用要点,以期能够对推广风险导向审计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肖振东.从审计工作报告看国家审计发展[J].审计研究,2013(05):17-22
[2]肖振东.略论审计工作报告的功能与特点[N].中国审计报,2014(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