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农业生产的发展大全11篇

时间:2023-08-06 10:52:0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农业生产的发展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农业生产的发展

篇(1)

摘要:

创建农业循环经济,是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应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思考的原则。要重视政府的作用,要遵循转变观念、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化加工和节约增效的基本思路。 

关键词:循环经济,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为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是新的生产方式。它强调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资源利用最大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发展理念。提倡以发展的思路解决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的矛盾,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目前,在我国循环经济在工业生产方面强调得比较多,而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则显得有所不足。树立资源忧患意识,科学利用有限资源,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不仅事关农业的长远发展,也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整体跨越式发展的一个战略性的研究课题。 

1创建农业循环经济是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

1.1当前农业生产的现状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的转变,通过现代工业的成果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如在生产过程中大量运用农业机械,施用化肥、农药,使用石油燃料、塑料薄膜,使农业劳动生产率获得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实现大幅度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环境问题:过多施用化肥、农药,使用塑料薄膜,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农药残留量的增多对食品安全性造成影响;农机具、石油燃料的广泛应用增加了对大气的污染;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导致畜禽粪便无法全部用作农家肥,排入河中又造成了新的污染,等等。上述问题如不尽快解决,将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执所必然。 

1.2农业的自身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农业生产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相连、水融、密不可分,使农业经济系统更易于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农业与人类自身消费最贴近,人类处于食物链网的最顶端,是自然的一部分,参与整个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这为循环经济要求从根本上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为直接的实现途径;农业的产业构成特点更易于发展循环经济。农业产业系统是种植业系统、林业系统、渔业系统、牧业系统及其延伸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业系统、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系统、农产品消费系统之间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协同作用的耦合体。农业产业部门间的“天然联系”、农业产业结构的整体性特征,正是循环经济所要建立和强化的,是建立农业生态产业链的基础。因此,我们更应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

1.3我国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我国是一个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和水资源平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和1/4,人均矿产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且我国农业人口多,农业环境污染相对严重。如果仍以传统粗放型高耗能、低产出、高污染的生产方式来维持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农业资源输出会更加严重,农业生态环境状况会进一步恶化,农业的有限资源将加速耗竭,农业环境和资源所承受的压力反过来对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严重的制约作用,所以,必须转变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2.1减量化原则,为循环经济的首要原则,也是最重要的原则。该原则以不断提高资源生产率和能源利用效率为目标,在经济运行的输入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尽可能多地开发利用替代性的可再生资源,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流和能源流。农业上应用减量化原则最科学、最灵活的方法应包括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节电、节油、节柴、节粮与减人等环节。 

2.2再利用原则,就是尽可能多次或以多种方式使用人们所购买的东西。坚持并灵活运用再利用原则,就必须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根据再利用原则的要求,对各类农副产品、山区土特产品、林产品、水产品及其初加工后的附产品及有机废弃物,利用生物技术、工程技术、核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进行成分分析,开发新的产品,延伸产业链,反复加工,不断增值。这样做不仅加工企业本身不再产生污染,而且可扩大企业规模,提高经济效益。

2.3再循环原则,就是尽可能再生利用或资源化,把废弃物返回工厂,在那里经适当加工后再融入新的产品中。运用再循环原则,大力发展“白色农业”——开发利用微生物资源。中外专家将微生物视作“宝贝”,给它取了个新名词:“白色农业”。利用它,可以生产出无公害绿色食品、无污染饲料、肥料、农药以及取之不尽的能源。开发微生物资源,可以缓解能源与环保的矛盾。近几十年来,中国在发展农业微生物能源——沼气方面已取得巨大成就,在利用农业废弃纤维质资源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酒精来替代日益枯竭的石油资源方面也取得进展。

篇(2)

[中图分类号] F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7)03-0014-03

Abstract: With the pilot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land circulation and approval system,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ay of moderate scale gradually has been carrying out. The agricultural means of production, capital goods input, crop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gradually have developed in the intensive direction. Agricultural producer services model should build around agricultural economic organizations by means of modern agriculture value network. The government should transform and strengthen the service consciousness and function, improve peasant quality to change the petty farmer idea, encourag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strengthen th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innovate the land circulation mode and path.

Key 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er services, development model, thought construction

一、引言

我国自从实行以来,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农业经营的模式一直作为农业生产的主流,如果将小家庭看做小企业的话,从化肥和种子供应到种植收获到生产销售等构成了传统农业链条中的主要活动,也是创造价值的主要活动,自产自销的小农意识在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效率等方面显示出其滞后性。

我国农业生产业体系构建过程中,其体系建立是附在农业产业价值链体系的发展过程中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和经营体制的发展将会与农业生产业发展相互作用,并不断促进农业与第三产业的融合,农业与生产业的融合,因此,基于农业产业价值链体系下的融合式分工构建我国农业生产业体系是非常适合和必要的。

二、农业产业价值网络构建

迈克尔・波特在1985年提出了企业价值链的理念,价值链描述了企业的价值是通过形成一个最终产品或服务的一系列基本作业和辅助作业组合形成的,在其分析过程中,生产业渗透到了每一个制造型企业的价值链环节,通过渗透,在其整个生产过程中提供了五个相互关联的投入。波特教授[1]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厂商的各种活动,包括设计、生产、销售、配销与支援等。每个活动皆有助于提升其相对的成本地位,并可做为创造差异化的基础。价值链为分析此类竞争优势来源的系统化方法,将厂商的活动分解为数个策略上的相关活动,以便了解成本行为与现有及潜在的差异化来源。

波特教授[2]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任何的产业价值链都是由一连串价值活动所构成的,企业价值链乃附属在这个体系之下。产业价值链是了解整体产业竞争优势的工具,从价值链的角度来思考成本、速度、品质、服务等竞争的概念,以获得生产体系和上、下游活动过程中最紧密配合,使企业能够降低成本或使客户能够获得更好的服务或产品,从而创造了差异性的价值,而产业价值链的每个价值活动都牵动最终客户所获得的产品或服务。

基于产业价值链的理论和思想,结合农业生产方式的主要活动,构建农业产业价值链。农业基础设施、生产资料、金融和信息服务、科技人员服务、农技服务作为农业的辅助活动,贯穿整个农业基础活动过程。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农业基础活动是创造利润的主要来源,而农业辅助活动主要是由政府进行提供的各类服务以及基础设施投入,其本身是服务于农业生产加工过程的,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辅助活动与基本活动是不相分离的,因此,辅助活动本身是不单独创造利润的。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发展过程中,在一系列农业政策的引导下,如农村土地流转、农业经营体制转变、农业组织模式创新等,农业生产业伴随着其专业化程度逐渐深化,逐渐从农业生产的基础活动中分离出来,形成辅助活动,辅助活动一方面仍然全面渗透农业生产方式的基础活动中,促进农业基础活动的利润增长,另一方面辅助活动由于其自身的专业性和外部性逐渐凸显,其本身也能够促进利润增长。

进一步分析农业产业价值链的基本活动,每一个业务过程内部其实都包含着不同的活动以及存在自身的条,进一步分析其内部链条,有助于分析农业生产基本活动创造利润过程以及研究如何实现农民增收。以我国农产品流通环节为例进行分析,我国农产品流通环节链条长、环节多、组织化和信息化程度低。小农意识所导致的农民无组织分散状态,很难获得充分的能够引导生产加工以满足零售市场需求的信息,在多环节的农产品流通链条中,农民的市场主导能力、谈判能力都非常的弱,农产品的销售价格、销售数量、销售地、等级认定等方面都不取决于农民,从更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农民仅停留在生产加工环节,而流通环节农民是无法也是没有能力参与进去的,换句话说生产加工环节是农民收入和利润的终点,虽然农业产业链在产后环节继续延伸,但是农民无法从高昂的附加价值中获得丝毫的收益和利润。此外,由于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滞后,农产品生产加工也仅停留在初级产品加工环节,农民所获得的利润也仅仅是获得产品加工的劳务费而已,因此,我国农产品流通环节的起始点就发生在产地市场初级产品采购环节,如果将初级产品在流通环节的税费、损耗等因素转嫁到农民身上以及产地市场分散农民之间的无序竞争,那么在农产品产地市场采购的价格可能还会更低,因此农民所获得的收入显然更低。

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现代农业应该是包括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在内的农业产业链的整体概念。现代农业产业价值链很难是单一的生产模式链条,在产业价值链理论的分析视角下,运用融合式分工的思想,将农业与第二、三产业进行融合,将农业与旅游、休闲、科教、体验、创意、生态、绿色健康等充分融合起来,会产生新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提高农业产品的高附加价值;另一方面,农业生产加工产业链条也逐步向两端延伸,产前通过科技进步等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品质,产后通过精深加工、包装、品牌、设计、营销推广等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进一步提升了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的附加价值。更为重要的是,不同链条之间的界限将会越来越模糊,也将会逐渐渗透。

三、以农业经济组织为中心的组织模式构建

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重视农业产业链条和农业生产业体系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发展的直接目的是农业产业价值链的发展,根本目的是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最终目的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农业生产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以及对于“三农”的作用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度,农村土地流转和确权制度、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农民组织化形式和组织程度等方面。

我国农业生产业发展模式应该建立在以农业组织化程度为主导基础上,核心围绕和服务农业组织。以家庭为中心的分散的经营方式以及小农经营的思想意识将会滞后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随着土地流转和确权制度的试点和推行,适度规模化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步推行,农业生产资料、农业资本品投入、农作物生产加工等逐步向着集约化的方向发展。以农业组织为代表的协会、股份公司等多种形式或是组合形式在整个现代农业产业链条中发挥着主导和核心作用。农业生产业只有在农业组织载体中才能发挥最大的功能和作用,才能更加具有效率。而小农户在生产资料、农业资本品投入等内部化和分工内部化导致了小农户生产资料投入等无法达到效率最大化,而且农业科技服务、农技、农业专业人员、农业信息化等利用化程度低或是利用成本较高,从而使小农户在整个农业产业链中处于从属位置,因此,专业化农业组织是实现农业生产业发展以及发挥农业生产业作用的必然路径。

在整个农业生产业体系中,农业生产业自身专业化,同时相互之间互相影响和作用,协同发展。比如,农产品质量追溯服务、农产品销售和营销、农业金融、农业物流、远程农技服务需要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农产品销售、农业生产资料等需要农业物流作为支撑;农业金融的作用体现在农产品物流、销售、农业信息化、农技服务等各个服务业的领域;科技平台建设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基础。

作为整个农业生产业模式建设的外部影响因素,科学技术和知识水平决定了农业生产业的专业化水平和程度,因而影响着相应的生产业体系建设;土地流转制度会直接影响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和小农意识的转变,土地流转制度和农业经营方式转变会直接影响农业产业组织程度,进而影响农业生产业的发展和其体系的构建。

农业生产发展模式主要在农业组织化程度基础上进行构建。每一个农业生产业本身也是服务于现代农业产业价值网络的每个环节。农业产业价值网络的每一个环节或是整个链条都会由多个或是一个、形式相同或是不同、规模大或小、影响力强或弱、结构紧密或分散的农业产业组织构成,不同的农业产业组织会选择不同的农业生产业形式,当然农业生产面向和服务程度也会因农业产业组织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比如,农业金融可能会更多服务于规模较大、结构紧密而影响力强的农业组织;农技推广可能更愿意同规模化运行的农业组织进行合作;农超对接模式中,大型超市更愿意同农业科技园区、产业园区、种植大户、农业组织合作;农产品质量和追溯服务以及标准化服务在农业组织中更容易实现。

四、农业生产业发展模式的条件和基础

随着商品化、专业化、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农民在农业生产产前和产后参与性在降低,在两端所承担风险的不确定性在不断增加,农民在整个农业产业链中的谈判能力在弱化,出现了“假种子、假化肥”、“谷贱伤农”、“种植技术落后”等问题,其根源是在小生产方式与市场机制之间的矛盾,症结出现在我国农业生产业发展的条件和基础还不够成熟,缺乏稳固和坚实的载体,而解决问题的核心就是农业组织创新建设和有效实践。

(一)转变和强化政府创新服务组织的职能

1.转变农民固化保守的思想意识。在传统农业种植方式下,农民就需要会种地,换句话,农民仅需要在产中环节发挥出农民自身的实力和专用性,但是在农业市场化、信息化、专业化的背景和趋势下,现代农业要求在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过程都需要专业化,这对于传统种植方式下的农民是非常大的挑战,而且即使在产中环节,农业种植方式转变,良种化运用、病虫害防治、化肥和农药等中间农业生产资料的合理运用、土地微量元素的最佳配置等等。最重要现实是首先转变农民在传统农业种植方式下的保守思想意识,促使其积极地通过认可、接受、学习、传播等形式向着现代农民的方向发展。因此,政府就需要发挥引导和激励作用,可以通过培训、宣传、教育、实验、指导等,培育新型农民,自觉学习,从而接受新型种植技术、良种化技术等,培养农民逐渐成为现代农业重视方式下的会种地的新农民。

2.转变服务意识、创新服务职能。一是政府职能倾向于对于国家农业政策的深刻理解和积极贯彻执行,维护农产品价格、农产品市场秩序,引导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等;二是多渠道、多层次对农业生产全过程进行服务,特别是对于农业而言相对专业化不强的产前和产后环节,比如,保证良种、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严把质量关、强化监督关、流动检测关等,通过引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积极引导和开拓农产品销售渠道等;三是强化农业公共服务建设,如加强农业水利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及推广、农村金融和保险支持等;四是扶持、引导、培育农村新型农业合作组织发展;五是政府要做好各职能部门功能的衔接、协调和整合,以指导和服务为主旨,充分发挥涉r部门的服务职能。

(二)积极发展新型农业合作组织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商品化、市场化、专业化会逐渐使个体农民失去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原有的主体和主导地位。农民需要专业的合作组织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链条中发挥农民的平等地位,提升市场交易中的谈判地位,减少虚假信息对农民利益的损害,降低农业生产资料对于农民生产经营活动可能所造成的不确定性;农业生产业需要专业的合作组织从而发挥其最大的服务效能,如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良种化的推广、农业市场信息、农业金融、农产品物流等,降低了农民与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减少了交易成本,能够更好地覆盖农业全产业链条,避免了分散农户搜寻信息、筛选信息的成本,培养专业性强的适应农业现代化的新型农民;农业需要专业的合作组织能够便于形成专业化,整合资源,引导农民走市场化、商品化之路,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以迎合市场需求。

新型农业合作组织是迎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适应农业发展实际情况而成立的社会化组织,合作形式上可以是农村集体组织、专业农民协会、各类农业合作社、乡镇企业、村办企业、民营服务实体、产供销一体化实业公司等;合作模式可以是“工厂+基地”、“专业协会+农户”、“服务组织+农户”等。

(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生产业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投入。对于农业基础建设大项目要进行综合治理,充分利用好水利资源,保证农业生产的水利要求;农业物流发展需要的是流通网络和信息网络建设,合理进行区域化分工,发达的运销系统保证农产品实现“从田间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市场信息包括价格信息、销售渠道、供需情况等是农户最关心的信息,加快通讯和网络建设,市场信息系统形成全覆盖,农户可以通过媒体、协会、各类通讯手段等途径能够接收到实时信息,降低种植风险和成本。

(四)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和路径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农民创收的根本。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就是从农民利益出发,不断随着农民人口的减少和农民城镇转移而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大力推进鼓励农地转租和股份化为重点的土地规模化的法制体系建设,保障农民的土地配置权与收益权。以土地规模化作为基础,才能够更好地保持土地资源可持续的利用能力,鼓励规模化、防止碎片化,鼓励长期利用,同时保护农民利益和环境生态;才能够建立与科研院所的农业技术的合作,更好地实现农业科学技术的结合和推广;才能够实现专业化的流程分工,根据土地适用性规划产品品种,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实现农业与终端市场的直接对接,建立现代化的农产品供求与流通贸易体系,更好地实现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相互融合,发挥农业规模化效应;才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风险,在农业产业链上更加具有话语权,同时能够营造产业集群效应,促进地方性、区域性的农业生产的发展。

篇(3)

中图分类号 X3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8-0398-01

农业清洁生产是指可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又可以合理利用资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农业技术和科学农业生产管理方式。其实质是在农业生产全过程中,通过生产和使用对环境友好的绿色农业化学品(化肥、农药、地膜等),改善农业生产技术,减少农业污染的产生,降低农业生产及其产品和服务过程对环境和人类的不利影响。农业清洁生产是一种高效益的生产方式,既能预防农业污染,又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农业生产存在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生产率低下的问题,并且仍然延续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式生产方式,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农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立足环境和资源优势,率先实现农业的清洁化生产,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生产增长方式的改变和农民生态观念的转变,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农业生产工业化和经济生态化的必然途径,是21世纪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切入点,大力推进农业的清洁化生产,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强化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

要从整体预防的环保战略高度,将农业清洁生产纳入各级农业部门重点工作,建立相应的考核和协调机制,制订符合地区实际的农业清洁生产规划。通过对当地农业污染状况的分析,制订实施农业清洁生产的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任务目标、重点工作、主要措施和进度安排。各级环保和农业部门要加强对农业清洁生产实施工作的监督管理,从源头推动农业清洁生产。

2制订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通过制订当地农业清洁生产条例,完善农业清洁生产相关产业的财政、金融扶持政策、税收减免优惠政策、风险分担政策等,在节水、节药、节肥、节能、节地以及资源循环再利用等方面实行减免税的政策扶持。政府要把增加农业清洁生产科技投入作为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的重点,加强农田病虫害的预测预报体系、测土配方实验室建设和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提高先进适用技术成果的转化率和到位率。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大户等投资主体参与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开发、推广、培训和服务,形成多渠道、多元化投融资体系[1-2]。

3加快建设农业清洁生产各项体系

制订农业清洁生产的认证管理、评价指标、技术支撑体系以及相应的农业投入替代品及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及其清洁化生产链接技术体系、农产品质量和土壤安全监测技术体系、产地环境修复和地力恢复技术体系、农业信息化技术体系6个子技术体系,制订节水、节药、节肥、节能、节地以及资源循环再利用等方面的标准,使农业清洁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科技化、工厂化发展。重点突破农业清洁生产关键共性技术,综合应用节水、节药、节肥、节能、节地等可持续农业技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系统体系。

4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农业清洁生产

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状况以及土壤类型、污染种类和污染程度,在不同类型地区选择农业生产条件较好、适宜开展农业清洁生产的区域,如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农业科技示范园、绿色无公害(或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等,优先实施农业清洁生产,建立一批污染物排放量少、资源利用率高、经济效益显著、环境清洁优美的农业清洁生产示范典型区域,带动农户全面实施清洁生产,推动清洁生产工作由点到面开展。

5政府应加强源头监管和对农业生产者的引导及指导

要对生产农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和饲料添加剂的厂家进行约束,从源头上加强管理。要求厂家必须标识清楚准确,不得添加违禁成分,并逐步引导生产厂家规模化经营,改变目前小、散、乱的现状。农民是农业生产者。一方面,农民并不了解使用的化肥、农药、农用薄膜是否含有害物质,是否符合国家要求;另一方面,农民使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是为了增产增收,要求他们科学准确地使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和饲料添加剂等,在当前仍存在较大的难度。因此,减少农资产品的污染要做到以下2点:一是只有杜绝不合格农药、化肥等产品流通,才能确保农民使用符合国家要求的产品;二是通过政府强化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用药、施肥的意识。只有将农业清洁生产技术贯穿生产全过程,才能真正把农业清洁生产落实到行动上。

(下转第400页)

(上接第398页)

6政府应加大宣传推广和教育培训的力度

强化农业清洁生产的宣传推广和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加强农民的素质教育及农业技术培训,使农民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业从业者的科技文化水平,营造全社会推进农业清洁生产的良好氛围。强化对基层农技人员的在岗培训,提高农业清洁生产推广队伍水平。重点培训村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到村任职大学生等农村发展带头人,农民植保员、防疫员、水利员、信息员、沼气工等农村技能服务型人才,种养大户、农机大户、经纪人等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实现农业科技与农民需求紧密对接。通过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农村低碳生活方式传播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使农业生产者真正成为农业清洁生产的示范者[3-4]。

7参考文献

[1] 徐鸿道.关于推行农业清洁生产的几点建议[EB/OL].(2007-03-13)[2012-02-03].china. com. cn/2007linghui/2007-03113/ amten-7954303.htm.

篇(4)

近几年来,由于农业生态环境退化、加之农业投入不足,和农业基础配套设施体系滞后,而使得农业的基础地位受到冲击,制约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近些年借鉴了国外的相关经验以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他们在农业经营的过程中,通过对生产力和更新能力的实践活动,利用开发培育发挥农业资源的对经济发展的需要, 从健康、完整的生态农业出发,向多项效益发展的经营策略。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研究,确立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探索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依据、战略阶段和战略对策,对于加速经济建设步伐,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平原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步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多样性、良好的环境等诸多方面,实现经济发展和生存环境的改善,把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渗透到农业资源的每一个领域。

一、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是基本经营制度的改变,是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可持续发展理论则是一种崭新的发展观及思维方式。农业是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生态平衡准则,因为农业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农业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和相应的发展对策,以发展为前提,逐步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转变经营方式,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业的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同步提高。生产要发展。要不断发展农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对农业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实现资源的环境良性循环。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是可持续的发展,要从根本上建立可持续的农业发展环境,营建良好的社会经济系统。

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林业发展在不断增加投人的基础上,科学技术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不断提高林业的科技含量,缩小林业科技发展水平和林业科技工作的差距,加速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适应林业大力发展林特产品加工等方面的需求,加速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从可持续的角度高度认识农业发展问题。加强领导,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律,鼓励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建立以效益为目科技创新体系,改变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不断探寻新的适合农业模式和政策,制定相应的农业资源有偿使用机制。 以促进农业生现代信息科技更新,推动农业经营实现现代化。依靠科技发展林业。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与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

(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农村各种产品的科技含量,重视科技服务体系的建立,推动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大量节约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要进行科技开发加强农业科研基础研究力争,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利用先进的信息科技手段,创办经济实体,农村经济发展的“难点”问题组织部门跨地区的联合攻关。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快推动农业经营和管理的精确化,推动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坚持科研成果指导农业的发展。

(三)现代林业管理知识的运用。农业经济管理和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洪、涝、渍灾的治理是农业发展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加强干堤建设,实行“退田还湖”、“退垸还湖”,扩充湖泊蓄水能力和调洪能力,加强农田蓄水排渍工程建设,提高抗涝排渍能力。重视农作物病的防治工作,建立健全植保组织,形成监测防治网络,对有害生物进行综合防治,以防为主。对农贸产品市场价格做出正确预测,强软科学研究,提商软科学的地位,创建管理政策的方案,实现科技成果的推广。

(四)确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就是大力发展养殖业。首席要减弱农业自然资源破坏规模的影响,使长期存在的农业自然而资源与环境破坏速度逐步缓慢,使人口总量同农业资产与环境的矛盾得到缓解。其次是在农业持续发展阶段。避免破坏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因素出现。选择合适地域,重点突破,梯次推进,重点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竞争力强的名牌产品。使农业经济的增长基本依赖于农业科技进步,最后是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明确农业经济可持续性的主体,实行生态补偿;保障农业生产者的经济可持续性。

(五)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实施人才战略

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掌握了先进技术及具备创新能力的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经营制度的重大变迁,

可以推动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农业可持续的重要战略之一。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观念,创造性的解决可持续发展中的新问题的大批优秀人才,通过产权市场竞争的过程,创建生产、流通、服务等商品经济活动的市场专门经营者群体。按商品经济的原则去优化组合生产要素,适应市场经济的创新管理知识和能力。获取企业资产的实际支配权。促进农业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篇(5)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产方式呈现在农户的面前。针对作为农户农业耕作时的新的选择方式之一的农业生产环

>> 农业生产的薄弱环节及建议 农业生产环节的农机外包服务质量研究 抓好农业生产“三大”环节 助力农业生产业发展 农业生产事故的特点及鉴定方法 泗水县旱作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今后发展建议 浅析农业生产综合服务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作用 农业科技档案的特点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发挥气象作用 服务农业生产 发挥气象作用 服务农业生产 谈农业循环经济对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皖北地区农业生产业供求评价及发展路径 浅议气象信息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论我国农村水利投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贡献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政策建议 彰武县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及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建议 气象灾害对密云县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御建议 农业生产的特点及其经营管理 我国农业生产业发展模式的思路构建 人工影响天气在酒泉市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及其发展措施 济宁市气象信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服务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50617.

[2]统计局.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xinwen/2016-02/29/content_5047274.htm,2016229.

[3]王春明.贫困地区农民就业观研究――以河北承德地区为例[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4520.

[4]汪育欣,王春明.浅谈农机利用率问题[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2,(1).

篇(6)

另外,GPRS技术能够快速的向农业用户提供各种位置、数据分析等信息,与卫星遥感技术结合,可有效地对目标位置进行定位、定向,对农业生产起到一定的导航作用,这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都可以有效的解决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卫星遥感技术是通过卫星传感器来侦测目标物体的各种信息数据,再通过智能化的数据分析和处理,具体判定和识别目标物体的一种现代化通信技术。卫星遥感技术覆盖范围较广、信息量丰富、分辨率识别率高、反应速度快等优点,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信息,方便农业用户的农业生产。

篇(7)

根据本通知有关规定,我部颁布的《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财农〔2011〕68号)和《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考评暂行办法》(财农〔2008〕144号)即行废止。

附件: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办法

财 政 部

2013年1月6日

附件:

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相关政策和财政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是指财政部设立的用于支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部有关直属垦区(以下简称各地),以关系国计民生或者具有区域优势、地方特色等条件的农业主导产业(以下简称优势主导产业)为重点,以促进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专项资金。

第三条 各地财政(务)部门应加强与水利、农业、林业及有关涉农部门(或单位,下同)的沟通协作,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以优势主导产业发展规划为平台,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积极整合相关支农资金,统筹用于支持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同时,积极推进机制创新,引导社会各方面增加优势主导产业发展投入。

第四条 各地应以优势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和区域布局为基础,安排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支持优势主导产业集中开发,推进集约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培育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带和重点生产区域,提高现代农业生产的示范引导效应。

第二章 资金分配

第五条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分配遵循以下原则:

(一)公正规范,科学合理。公平、合理、规范地分配资金,体现公平与效率;

(二)突出重点,统筹兼顾。集中资金重点支持关键环节,向优势产区倾斜,同时兼顾地区间的平衡;

(三)绩效评价,结果导向。建立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的绩效评价制度,实行以结果为导向的资金分配管理机制。

第六条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综合考虑粮食产量(产区)、地方财力、绩效评价结果、以前年度资金分配结果和其他相关因素进行分配。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对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农业部有关直属垦区给予定额补助。

第三章 方案编报与资金下达

第七条 财政部根据年度预算安排、资金分配结果和财政预算执行政策及要求,下达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并明确扶持政策和工作要求等。

补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农业部有关直属垦区的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按照部门预算管理程序和要求分别编入兵团预算和农业部部门预算。

第八条 省级财政(务)部门根据财政部下达的预算资金和工作要求,会同有关部门,结合本地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实际,确定扶持的优势主导产业和支持的关键环节,并编制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实施方案内容包括:优势主导产业发展状况、项目建设内容、资金投入情况、资金整合计划、资金具体用途、组织保障措施和项目预期效益等方面。省级财政(务)部门要以正式文件将项目实施方案报财政部备案。

第九条 各地财政(务)部门应当加强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预算执行管理,提高预算执行的及时性与有效性,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第十条 除农业部直属垦区外,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不得切块到有关主管部门。

第四章 资金使用管理

第十一条 各地财政(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紧紧围绕关系国计民生或者具有区域优势、地方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确定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扶持的立项优势主导产业。要将立项优势主导产业扶持项目落实到具体品种。不得笼统地将粮食、畜禽、水产、林业等综合性行业作为一个立项优势主导产业。

各地应严格控制立项优势主导产业的数量,对立项优势主导产业的扶持要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并按照集中连片的原则,推进产业带建设,形成规模效益,确保优势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做优。

第十二条 各地财政(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针对制约立项优势主导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和薄弱环节,区分轻重缓急,对每项优势主导产业选择一至两个关键环节给予重点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重点支持的关键环节是:

粮食类产业(主要包括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产业):重点支持以农田水利设施为主的农田基础建设;

畜禽类产业(主要包括养猪、养牛、养羊、养鸡等产业):重点支持养殖小区的建设和改造;

水产养殖类产业(主要包括养鱼、养虾蟹贝等产业):重点支持养殖池塘建设和改造;

水果类产业(主要包括苹果、柑橘等产业):重点支持果园基础设施建设、优质种苗培育及推广;

其他经济作物类产业(主要包括木本油料、蔬菜、茶叶、甘蔗、花卉等产业):重点支持种植基地建设、优质种苗培育及推广。

各地财政(务)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结合当地实际,具体确定年度所支持的关键环节。

第十三条 各地财政(务)部门对农民等项目受益主体给予直接补助的,应主要采取民办公助、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形式,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提高项目实施效果。

第十四条 各地财政(务)部门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应当遵循以农民为受益主体的原则。对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基地的农业生产环节,鼓励采取先建后补或者以奖代补方式给予扶持;对农业龙头企业加工环节,如生产设备购置、技术改造升级等方面的扶持,应严格控制,并且原则上只采取贴息的方式。

对单个农业龙头企业支持额度超过一百万元的,应在项目实施方案中单独列示资金的补助方式及资金的具体用途等内容。

第十五条 财政部从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切块分配给省级财政,由省级财政在对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对支农资金整合先进县给予奖励。各地财政(务)部门应因地制宜制定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评价和资金奖励的具体办法,合理确定奖励县的范围、数量和支持额度。奖励资金用于支持先进县发展优势产业,资金具体使用按照本办法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不得用于平衡预算、偿还债务、建造办公场所、建设车间厂房、改善办公条件、购置车辆、购买通讯器材、发放人员工资补贴等与所扶持主导产业发展无关的支出,不得用于建设农民群众不满意、没有推广价值的“示范园区”等形象工程,不得用于项目管理工作经费。

各地财政(务)部门可根据工作需要,另行安排适当的项目管理工作经费。

第十七条 各地财政(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督促项目实施单位严格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用途安排和使用资金。资金支付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各地应遵循勤俭办事原则,降低项目工程建设成本,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因此而产生的结余资金在本办法规定用途内继续用于支持优势产业发展,并由省级财政(务)部门审批或备案管理。

第十九条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各地应立足本地实际,加强对已建工程项目所形成资产的管理,建立工程项目的管护机制,明确管护要求,落实管护责任,发挥各项资产的最大效益。

第五章 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

第二十条 财政部建立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绩效评价制度。财政部负责对省级财政(务)部门上一年度相关工作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资金分配的重要因素。省级财政(务)部门负责对行政区域内项目县(市、区)进行绩效评价,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评价结果,引导项目县(市、区)管好用好资金,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第二十一条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应当规范管理,因地制宜推行公示公告制、报账制、政府采购、招投标、工程监理等监管制度,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安全有效。

第二十二条 项目实施方案及资金用途不符合相关规定,又擅自安排使用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财政部将责令有关地方进行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将追回有关资金。

第二十三条 各地财政(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弄虚作假或挤占、挪用、滞留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一经查实,应立即责令改正,追回资金,并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国家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 对违规违纪使用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并造成恶劣影响的项目县(市、区),下一年度不得纳入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扶持范围;对该项目县(市、区)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部在安排下一年度资金时,根据违规违纪性质,按其金额的一至三倍予以扣减,并予以通报。

篇(8)

(一)工业品产能过剩

随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化,国际过剩的产业资本与中国廉价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结合,使国内的工业产能出现严重过剩的局面。

以生产资料为例,2008年,我国粗钢产能6.6亿吨,需求仅5亿吨左右,约1/4的钢铁及制成品依赖国际市场。水泥产能18.7亿吨,市场需求仅为16亿吨。目前在建水泥生产线418条,产能6.2亿吨,另外还有已核准尚未开工的生产线147条,产能2.1亿吨。这些产能全部建成后,水泥产能将达到27亿吨,产能将严重过剩。平板玻璃产能6.5亿重箱,产量5.74亿重箱,约占全球产量的50%,其中浮法玻璃产量为4.79亿重箱,占平板玻璃总量的80%。2009年上半年新投产13条生产线,新增产能4848万重箱,目前各地还有30余条在建和拟建浮法玻璃生产线,平板玻璃产能将超过8亿重箱,产能明显过剩。煤化工产能过剩30%。多品硅产能2万吨,产量4000吨左右,在建产能约8万吨,产能己明显过剩。此外,风电设备、电解铝、造船、大豆压榨等行业产能过剩矛盾也十分突出。

再以消费品为例,据商务部对全国600种主要消费品的市场供求状况调查数据,2008年上半年在600种主要消费品中,供求基于平衡的有491种,占81.8%;供过于求的消费品有101朴,占16.8%,主要集中在电器、体育娱乐用品、五金工具、鞋帽等领域;供应偏紧的为:猪肉、牛肉、羊肉、大豆、豆油、菜籽油、花生油和鲜奶等8个品种的农产品。

(二)农产品供给不足

2004年以来,我国农产品进口大幅增长,出现了严重的贸易逆差。2004--2008年间,我国的农产品进口从280.3亿美元增长到586.6亿美元,增长了109%。2003年,农产品贸易顺差还有25亿美元,到2004年则出现了严重的逆差,逆差额高达46亿美元。农产品供给不足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从2004年起,连续五年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强调农业的重要性,要求各地抓好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在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从2005年开始,农业生产虽有所增长,农产品出口增幅明显高于进口增幅,贸易逆差开始减少,2006年逆差仅6.7亿美元,但2007年后,农产品贸易逆差再次迅速扩大,2007年、2008年逆差分别达40.8亿美元和181.6亿美元。

以粮食、食用植物油、棉花、糖料等主要农产品的进出口为例,2004--2008年间,粮食进口量从2998万吨扩大到4131万吨,5年进口累计16838万吨,出口累计3875万吨,净进口累计12963万吨,进口总量是出口总量的4.3倍。食用植物油进口量从676万吨扩大到817万吨,进口累计3623万吨,出口累计110.4万吨,净进口累计3512.7万吨,进口总量是出口总量的33倍。棉花进口量从191万吨攀升至211万吨,进口累计1269万吨,出口累计6.4万吨,净进口累计1262.6万吨,进口总量是出口总量的198倍。糖料累计进口594万吨,累计出口77万吨,净进口517万吨,进口总量是出口总量的7.7倍。通过分析主要农产品的进出口状况,可以发现我国的农产品供给并不充足,在国际贸易中主要是需求方,还需依靠进口弥补国内消费的缺口。2008年,我农产品贸易总额为991,6亿美元,已成为世界农产品第四大进口国和第五大出口国。

二、工业品过剩与农产品短缺对国民经济的危害

(一)国家利益受损

在当前工业品过剩与农产品短缺的背景下,中国的国家利益受到极大损害。我们知道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依靠大量的生产要素投入来实现的,为了维持经济高速增长,就必须以低廉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价格为保障,当国内的资源供给无法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时,只能依靠进口,结果就是高价进口国外的自然资源和长期压低国内人力资源的价格,以确保中国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价格优势。

以铁矿石进口为例,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2007年,我国共进口铁矿砂3.8亿吨,价值337.8亿美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17.5%和61,5%。2008年我国进口铁矿砂4.4亿吨,价值605.3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9%和79.1%。价值的增长远远高于数量的增加,即使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可以抵消一部分价格的上涨,但也远远无法消除进口价格上升带来的成本增加。另据估算力拓通过不正当手段使中国钢铁企业因铁矿石涨价多付出7000亿元人民币(折合1020亿美元)的沉重代价,相当于澳洲10%的GDP,

以石油进口为例,2007年我国进口原油1.63亿吨,价值797.6亿美元,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12.4%和20.1%;进口成品油3380万吨,比上年下降7.1%,价值164.3亿美元,增长5.7%。2008年中国进口原油1.7888亿吨,比上年增长9.6%,价值129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进口成品油3885万吨,比上年增长15%,价值3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2.7%。据IEA粗略估算,石油价格每上升1美元/桶,在目前的进口水平上中国将多支付6亿美元。

资源产品进口量的持续上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冲击也越来越大。原因在于长期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发展已经产生了路径依赖,由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尚未充分发挥,所以只有保持较快的投资和出口增速,才能实现经济快速增长,才能缓解国内严重的就业压力。一旦投资和出口增速下滑,经济增速就会下滑,失业也会增加,无奈之下只能通过补贴和压低劳动力的工资来维持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

为了化解原材料进口价格上涨压力,保持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财政部宣布2008年8月1日起,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部分竹制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1%。11月1日起,提高劳动密集型、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涉及3486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25.8%。从12月1日起,提高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机电产品和其他受影响较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涉及3770项产品,约占全部出口产品的27.9%。预计涉及出口退税额438亿元。

与此同时,农民工工资却有所下降,

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而减少的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数量约540万人,同时,外出就业劳动力下半年的月工资水平仅为1064元,比上半年减少14,2%。与2008年上半年相比,下半年工业行业就业的农村外出劳动力工资月平均减少了209元,减幅达17.O%。而下半年中部地区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的月平均工资减少369元,降低28.7%。

以财政补贴和压低劳动力的工资为代价,中国实现了出口增长,并换回了我们已经不再短缺的外汇,但这些外汇根本不具有保值性,而且时刻面临贬值的风险,尤其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动荡不安的形势下,2.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只是加大了国内货币供给量,增加了驾驭宏观经济运行的难度,除此之外,既没有增加国家利益,也没有增进全民福利,反而通过国际贸易使国家利益流失到国外。

(二)经济发展缺乏自主性

国内工业品生产过剩在国内需求不足以消化的条件下,只能依赖国际市场,而国际市场的动荡使得中国经济发展缺乏自主性。

2000―2007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由39.6%提高到63%,贸易顺差由241.1亿美元扩大到2618,3亿美元,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由12.5%提高到19.7%,拉动经济增长从1个百分点提高到2.3个百分点。外贸依存度的提高一方面反映了我国的经济开放程度,另一方面也暗含了国际市场波动会对中国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2007年美国的金融危机使中国的出口导向型企业面临严峻挑战,全球经济衰退引起的外需减少已经造成我国出口导向型企业停产减员、甚至倒闭的现象。据香港贸发局统计,2007年广东地区倒闭的企业超过万家。2008年,全国约有10万余家中小企业倒闭,广东省在2008年1―9月份内有5万多家企业关闭。我国月度出口增长率从2007年2月的51.7%下降至2007年12月的21.7%。2008年,全国工业生产增速明显回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9%,增幅比上年回落5.6个百分点,比2003―2007年平均增速低4.1个百分点。

篇(9)

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畜牧业基地。农业大省的地位和相对良好的生态环境、耕作模式,又使黑龙江省成为全国的绿色食品大省。如何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改善生态、遏制污染、实现农业清洁生产,实现人与自然的友好相处、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是黑龙江省农业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

一、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状况

黑龙江地处边疆,农业资源富饶,开发时间较短,仅有数百年的时间,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数千年或上万年的农业开发史比起来,还是刚刚起步。良好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资源环境,才使黑龙江省的绿色食品产业得以产生和壮大。

黑龙江省是全国的农业大省,绿色食品产业大省,资源丰富,物产极多。2004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313.5亿公斤,是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六分之一;畜牧业产值达到400亿元,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38.2%;绿色食品的产量突破1110万吨,占全国总量三分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县域绿色食品的认证品牌达到700余个,居全国第一位。全省绿色食品生产的监控面积达到130多万公顷,占全部农作物面积的20%。全省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实现利税近15亿元,从事绿色食品的生产的农户达到150万户。然而,由于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掠夺式的开发及负面效应,使黑龙江省的农业在取得骄人成就的同时,也在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出现了十分严重的问题。

二、黑龙江省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对构建农业循环经济框架的重要性

1.积极发展绿色食品生产,是使现代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变的一次农业革命

绿色食品是“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这种食品的生产,一定要清洁生产,而绿色食品的产业,加速了黑龙江省向生态农业迈进的步伐。第一,现代科学技术被广泛地使用。绿色食品生产靠现代科技支撑,现代农业科技以绿色农业产业为载体。绿色食品基地的建设与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的勃兴,它们的产前、产中、产后,都要以现代科技为先导。绿色食品生产使农业从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粗放型农业转向集约化农业;第二,推动了农业生产工业化、产业化。绿色食品产业使分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弱质低效经济开始走向农工商结合、农科教结合、产加销一条龙、优质高效高附加值的现代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也就是推进了农业生产工厂化、产业化;第三,绿色食品生产与经营带来了农业产业的管理革命。绿色食品的生产与经营,要求生产经营者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从人类、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彼此依存、协调一致的观点出发,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实施现代管理,从而实现农业产业管理的升级。

2.好的生态环境和农业清洁生产,是绿色食品产业赖以存在的基础

黑龙江省地处我国的北方寒带地区,无菌性好,土地有机质含量丰富,境内的黑龙江、松花江、嫩江污染程度底,特别是嫩江到目前仍是全国惟有的没有污染的两大江之一,而另一条则为的雅鲁藏布江。三江平原良好的生态基础,使得这里的农业具有良好的生态环,纯洁的水和空气、以及耕地、草原和林带山地,为黑龙江的粮食、畜禽、水产和林产品提供了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条件。相对清洁的农业耕作生产模式,又打造了黑龙江独特和环保型的农产品及绿色食品。

3.绿色食品产业的形成和壮大,必将推动生态农业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原始的绿色食品产业要得到发展,必须依赖于高级的生态农业及良性循环的农业生产生活模式。在市场拉动下不断壮大的绿色食品产业,更需要规模和水平日益扩大的生态农业和农业循环经济的支撑。从这一点来讲,绿色食品产业会在更高的层次上,以更大的力度来推动生态农业和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要求空气更加清洁,要求江河没有污染,要求耕地没有有害物质的残留,要求对有害废弃物的环保型处理和生态的恢复。人们在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创造绿色食品产业环境的同时,也就是在不自觉的建设生态农业和农业循环经济。多年来,黑龙江省对三江平原耕地的保护,对黑龙江、嫩江、松花江的防污治理,对绥化、大庆、齐齐哈尔三大草原的封育改良,对大兴安岭、伊春等林区山林的保护,无一不体现着绿色食品产业对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的推动作用。

4.绿色食品和绿色消费的理念,引导着生态农业和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走向更高的层次

绿色食品引领着人们追求饮食的安全和健康,绿色消费体现着人们对资源、环境和生产生活友好和谐的新理念。追求绿色消费,使人们和社会必须爱护资源,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经济模式。从而不断采用生物工程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最终使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得到发展。

三、绿色食品产业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的优势和途径

所谓绿色食品产业,就是指以生产并加工销售绿色食品为中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绿色食品是指遵循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特定的环境和清洁方式进行生产,经国家专门机构认定的,允许使用绿色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它的质量取决于生产的自然环境,要求选择无“三废”污染区域,要使用无毒无公害、无残留的生物农药和有机肥料,淘汰和禁用对环境和人体危害极大的剧毒、高残留化学农药和无机肥料。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就是在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经济。而以大型农机具、化肥、农药和石油为依赖的“黑色农业”,不但消耗大量不可再生的能源,同时还造成土壤流失,空气和水体污染,应该说“黑色农业”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必将为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所取代。

1.黑龙江省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优势

黑龙江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绿色农业的有利条件,可以成为我国发展绿色农业的大经济区。其一,肥沃的土壤和优越的地理环境是发展绿色农业的有利条件。黑龙江拥有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这些大平原多是一马平川黑黝黝的土地,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土质较好,耕地平坦。另外,有大小兴安岭的天然屏障,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其二,生态省的建设成就是发展绿色农业坚实的主观条件。国家确定黑龙江省为我国生态试点省。黑龙江在生态省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发展绿色农业,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三,较好的工业经济基础和科教优势是发展绿色农业的物质基础。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建立及其产品的开发,已打开了发展绿色农业的新局面。黑龙江省已建立起一批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同时,创造了一批绿色食品名牌,为发展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起到示范作用。

2.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途径

一是充分利用现有生态优势,规划、实施“绿色农业工程”。“绿色农业工程”是指以经营绿色食品的产加销为轴心,包括生态环境建设在内的系统工程。现在人们提出要建设“绿色龙江”,即将黑龙江省建设成为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中医药产业基地。这里涉及到的“绿色农业工程”的重要项目主要有:农副产品和绿色产品加工基地、北药基地等。应根据本地实际,落实好具体的工程建设项目,如生产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建设、市场体系建设、产业化布局,等等;要规划出长期及近期发展绿色农业的规划,以推进黑龙江省绿色农业产业稳步发展。

二是制定发展绿色农业倾斜的政策,依靠科技进步和加大对绿色农业的投入。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向发展绿色农业倾斜,包括技术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贷款,涉农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政府应当通过科技进步,推进绿色农业资源的深度开发,增加绿色农业产品品牌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用高新技术改造和装备传统农业产业,实现绿色农业产业高新技术化,进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是完善绿色食品供应链,加强产销管理体系建设。从绿色食品供应链的结构来看,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连接着物流配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连接着连锁超市专卖店。这里的关键是物流配送中心起着连接生产和销售的纽带作用。目前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供应链的两头(生产基地和连锁超市)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缺乏稳定、高效的物流配送中心。因此,各级政府应为培育市场创造条件,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物流配送中心,优化绿色食品供应链。

四是牢固树立发展绿色农业的新观念。要教育广大农村领导干部认清建设绿色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市场化农业、国际化农业为目标,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推进黑龙江绿色农业和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要让农民认识到化学农业和“黑色农业”已走到了尽头,而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正是未来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重要增长点,是农民增加劳动收入的根本途径,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有条件的县市可率先培育一批绿色园区并使其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从而带动广大农民积极、主动、自觉地发展绿色农业产业和生态农业产业。

参考文献:

[1]农业部课题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若干问题研究[М].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1

[2]徐云:循环经济国际趋势与中国实践[М].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7

[3]刘连馥何万云王泽富张希良:绿色食品理论与实务[М].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12

[4]王占国刘小宁: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探索[М].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1

[5]郭艳华:走向绿色文明[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7

[6]陈蓉福: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生态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J].未来与发展.2005.1

[7]楚永生初丽霞:循环经济理论对农业发展的适用性及制度构建[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5

篇(10)

[中图分类号] F2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3)06-0065-04

[基金项目] 重庆市教委2013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庆城镇化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协同性研究”(13SKT34);重庆市2012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渝东北翼产业构架及实现路径研究”(2012YBJJ139)。

[作者简介] 李晓莉(1965 — ),女,四川营山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财经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杨建平(1965 — ),重庆涪陵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财经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三峡库区是长江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生态安全是三峡工程及长江中下游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保障,是具有全局性影响的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产业化是确保生态安全的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库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重庆库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1. 重庆库区高效特色生态农业初见成效,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化农业产业带。近年来,重庆加快库区传统农业的转型,走特色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道路,把高效特色农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在库区实施了退耕还林、生态移民扶贫搬迁、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等,通过土地流转整合土地资源,整体规划,着力打造山地特色生态农业基地,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生态农业产业。库区农业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区域性的生态特色产业基地初具规模,建立了一批特色鲜明、安全生态的优质名牌产品和产业带,除了建成全国最大的柑橘、脐橙、榨菜生产加工基地外,近年来培育了集农业科技、产业、旅游与商务于一身的渝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库区凭借特色资源已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化农业产业带,为生态农业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2.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重庆市政府把培育产业化经营主体,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大举措,实行了“一贴三奖励”①,对库区龙头企业地方所得税和行政性收费全免等扶持政策,特别授信库区信贷资金,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一大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极大地推动了库区特色效益农业的发展和生态农业产业化步伐。到2011年,重庆市已有农业龙头企业18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03万个,柑橘、蔬菜、粮油等种植业大户2.61万个,猪、牛、羊、水产等养殖业大户3.07万个,上规模的农业产业化组织达到11.7万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创新技术,深化加工,开拓市场,延长产业链,实行产业化、生态化生产,并带动基地建设和农民增收,形成了“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发展格局。

3. 创新了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和经营体制,有效破解了小农分散经营利益联结不紧密、产业链断裂等难题。近几年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不断创新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和经营体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间形成了稳定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龙头企业带领大批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帮助农户解决资金、技术、市场、产品质量等制约因素,通过保护价收购农产品、股份分红和利润返还等方式,保障了企业和农户的增收,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懂经营的现代农民工人。

4. 生态农业产业化政策、标准逐步确立,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为了促进高效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近几年重庆市政府出台了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政策和措施,包括生态扶贫移民、退耕还林、税收减免、财政补贴、“一贴三奖励”、水电优惠、兴建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三权”抵押贷款等政策,大大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为了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保障,加强了农业行业标准化建设。涪陵区建立条形码电子身份证追溯系统,并率先建立起覆盖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二、重庆库区生态农业产业化

发展的制约因素

1. 现行农村经营体制、要素资源约束,制约着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2011年重庆市农业产业化率只有42%,库区农业产业化率更为低下。其原因在于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土地大规模集中,需要资金、技术、信息、人才、企业等要素资源向农业集聚。但实施以来,农业以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为主,耕地块小分散,不能实现耕地大规模集中,生态农业产业化要求的生产布局区域化、规模化无法实现,使得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无法在农业聚集,生态农业难以推广和发展。

2. 较低的城镇化水平制约着农村人口转移、土地流转,阻碍着市场信息和农业生物技术推广传播。由于缺乏信息网络和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农民不能及时取得商品市场信息,不能发挥城镇经济信息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小农生产脱离了国内外大市场,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出现了大量土地撂荒,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生态农业生物技术推广难,制约着农业生态化发展。

3. 化学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农业面源污染严重。重庆库区山地多,土壤水土养分流失严重,加上人多地少,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突出,农村贫困面大,导致对土地资源掠夺式经营,农药、化肥施用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经估算,库区农作物废弃物年产量约130万吨,其中多采用露天焚烧、填埋方式处理。畜禽业粪便年产量约为1252.49万吨,库区年禽畜粪便磷流失量平均为400多吨,不仅造成有机肥利用率低,资源浪费,而且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4 .资源环境保护、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法律保障和监管体系不完善。首先,由于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与管理体制不健全,控制污染的手段、方式、制度不完善,治污能力和技术不强,库区生态环境制约着生态农业发展。其次,生态农业的政策和法制滞后成为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还未建立国家层面的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法律制度,导致地方生态农业发展政策缺乏法律依据,各级政府难以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和扶持政策。同时缺乏生态农业技术和农产品认证标准,未能建立生态农产品生产、养殖、加工、运输、储存等技术规程及农药、化肥使用规程等相关技术标准。

5. 生物循环农业没有广泛推广,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推广不充分。生物循环农业需要运用系统工程方法、现代科学技术和大量资金支持,投入回收期较长,对企业资金形成较大压力,社会资本投向循环农业的比重小。而库区财力、人力不足,农民文化科技素质低,难以掌握较复杂的生态循环技术,影响到循环农业的普及,制约着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推广。

6. 生态农业产业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首先,生态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完善。先进的生物技术、循环技术等未得到广泛应用,实用的农业技术引入推广速度慢。其次,库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落后。受自然环境约束,库区多数地区地处偏远山区,交通通讯条件差,生产要素流动、市场信息和物流成本高,生态农业产业化投资引进困难。市场信息不灵也是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7. 生态农产品市场培育欠充分,生产者缺乏积极性。生态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没有建立起来,消费市场还没有培育起来,不能有效利用市场机制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绝大多数无公害优质农产品在市场上未能实现优质优价,生产者在优质农产品生产中没有获得相应的效益报酬,对生态农产品生产缺乏积极性。

三、促进重庆库区生态农业产业化

发展的政策建议

1. 抓住城镇化机遇,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土地流转,促进资源要素向农业集聚。通过完善土地交易所等资产交易平台,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速农村土地的流转和集中,通过整合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推动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化、区域化、规模化经营。

2. 加强区县级保障性住房建设,推动重庆万州至湖北宜昌生态城镇化进程。应适度加强重庆万州至湖北宜昌段生态城市建设,加大对开县、云阳、奉节、巫山等县级城市投入,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减轻农村人口对土地资源的重负,通过城镇化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空间支持。充分利用节能、减排技术及其设施的配套,最大限度降低城镇化对库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确保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

3. 统筹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制定农业资源开发原则。坚持生态优先,效益为重,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制定符合库区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政府应统筹规划企业、基地、市场要素,整体协调山、林、水、路、村、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把着力点放在农业资源的节约与高效利用、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农业产业链的清洁工程、循环农业以及沼气、太阳能等农村社区清洁能源建设等的发展规划上。农业工程项目及农业开发,必须符合生态农业的总体规划,防止因为局部利益而忽视整体利益。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应坚持资源环境可承载力为界限,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原则。

4. 完善库区环境保护和资源使用的法律制度,完善生态农产品质量标准建设、检验检测和认证体系建设。第一,建立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门性法律和农业生产专门管理部门,落实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保护、管理与监督,逐步实现农业生产向清洁生产方式转换,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第二,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负责”、“谁保护,补偿谁”的原则,建立大气、耕地、水资源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和耕地、水资源消耗补偿制度。建立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惩戒制度,设立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门机构,负责耕地、水资源、大气的检测、监督、治理,严格执行各项法律制度。政府层面加大宣传,增强民众的环保法律知识和环保意识,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第三,加快生态农产品质量标准建设、检验检测和认证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生态农业对水资源、土壤、大气、耕作制度的要求和标准,制定和完善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技术规程及生物农药、有机肥使用规程等标准体系。尽快完善市、县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建设,加快建成方便快捷的生态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网络。加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认证管理、服务机构建设和监管,引导生产企业申报“三品一标”食品认证,帮助消费者认知和消费。

5. 完善生态农业财政、税收、金融、价格补偿等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第一,建立库区生态农业发展专项基金。重点用于交通、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水土保持、植树造林等,对库区生态农业项目建设给予专项基金重点支持和政策倾斜。第二,完善生态农业生产要素投入补贴和环境补贴政策,引导和激励社会资本到农村开发特色生态产业,从事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第三,拓宽生态农业融资渠道,大力发展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等服务农村的中小金融机构,创新生态农业金融产品,实施差别化“绿色金融”政策,将农村信贷资源更多地投向生物技术、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扶持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建设。建立生态农业政府投融资担保平台,对生态农业建设项目给予贷款贴息优惠政策,加大生态农业保险,完善生态农产品保险机制,实施生态农产品支持价格等来保护和支持生态农业的发展。

6. 建立政府投入为主导的生物技术开发、推广体系。政府引导和激励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建产学研融合的生物科技创新平台。选择和支持一批科技实力强的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科研院校到库区建立科研基地。激励龙头企业加快生物技术引进,促进世界最新生物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推广农业科技教育,切合实际地对农民进行生态农业培训,传授生物技术和循环农业技术,鼓励农民将农用地转向生态耕作。通过“12316”信息服务平台,设立生态农业技术服务专栏,加强科研院所、企业、生产基地网络互联,将规范化、程序化的生态农业技术传播推广,指导生态农业生产。

7. 建立循环农业经济的激励机制,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政府应加大资金、技术方面的投入,建立企业和农户积极参与循环农业的激励机制,对节约与高效利用农业资源、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清洁生产以及农村沼气等制定扶持政策和奖励,特别要激励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循环农业经济的带动作用。大力推广“沼气发酵、有机肥生产,粪污还田”模式,桔杆、稻草、果渣等饲料养畜、“废弃物变废为宝”模式,“林果-兔鸡” 、“猪(羊)-沼-粮(茶、菜、果)”等循环模式。

8. 加强生态农产品宣传推介,培育生态农产品市场。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和推广生态农业知识,增加人们对生态农产品的认知和信任度,明确生态农产品较高的市场定位。同时积极建立生态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在库区产地逐步建立生态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保证生态农产品就地交易;发展库区生态农产品连锁经营、农超对接直销形式;通过建立生态农产品销售网络体系,积极培育生态农产品市场,利用市场机制推动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原,武广汉,陈雪,王海侠.“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重庆农村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开放时代,2011,(9):33-51.

篇(11)

其次,河南村的茶叶发展依托“大栗树”品牌,成为重要的原料基地,可尽快地实现经济效益,带动茶农增加收入。茶树栽培虽然投资周期较长、投入量较大,但封顶定型投产后服务年限长久,将成为河南村一项永续利用的支柱产业。

再次,规划区主要分布于海拔2200~2600米的地域内,这些地方主要农作物为荞子,大部分地块多为荒坡、荒地、轮歇地,部分为灌木混交林,该区域面积广阔,土地连片,一直以来都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利用价值。结合茶叶开发,可绿化荒山、荒地,也可以解决群众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有利于保持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最后,河南鹿龙塘茶厂生产出的绿茶品质优,口感好,容易得到消费者的青睐,近两年生产的茶叶供不应求,有望大力发展,扩大规模,增加效益。

二、种植茶叶与发展养殖业的分析

(一)茶叶成本分析

茶叶不同于其他经济作物,生产周期长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准确调查生产成本情况难度较大,因此必须讲究方法,科学把握。茶叶从育苗到老化,一般生长周期为五十年,在此期间有三个阶段,即1~5年为育苗期,6~10年为生长期,11年以上为盛产采摘期。

育苗期(1~5年)的投入也就是茶园的前期投入,每亩生产成本为3670元。根据河南的实际情况,政府一次购买成苗,1~2年苗圃期就不必投入,实际苗期只需投资3年就可以采茶了。其中,第一年投资(包括开挖茶梯、移栽、盖膜、底肥、防霜)1255元/亩,第二年投资720元(包括松土、锄草、施肥、修剪工价、农药化肥价),第三年投资720元(包括松土、锄草、施肥、修剪工价、农药化肥价),40年的土地租金975元/亩。在此期间只有投入而没有产出,按茶叶生产期与农户签订的土地租用协议37年计算,平均每年每亩摊销前期投入成本99.19元。

1. 鲜叶生产成本

按盛产采摘期茶园调查计算,2014年每亩茶叶鲜叶生产成本为1597.19元,其中肥料款198元,管理人工费用(松土、锄草、施肥)300元,前期投入成本99.19元,采摘人工费2.5元/市斤,采摘鲜叶400斤,合1000元。平均每斤鲜叶生产成本为3.99元。

2. 加工制作销售生产成本

根据财务反映计算,平均每斤成品茶加工销售成本为8.8元,其中固定资产(厂房50万元,征地费3万元,变压器、线路、电路设备等5.3万元,机械18万元,共计76.3万元)按37年分期摊销计算,平均每年分摊前期固定资产成本2.06万元,按每年加工干茶叶5万斤计算,每斤茶叶可分摊成本0.41元,平均每斤制茶工资、电费、管理费7.59元,包装费0.80元。

3. 成品茶完全生产成本

成品茶完全生产成本=鲜叶生产成本+加工销售成本+税金,每4.3斤鲜叶加工成品茶1斤,鲜叶生产成本为3.99×4.3=17.16元,加工制作销售成本为8.8元,税金暂不计,每斤成品茶完全生产成本为25.96元。2014年成品茶平均销售价格为41.54元/市斤。平均每斤成品茶盈利15.58元,成本利润率为60%。

(二)畜产品成本效益分析

1. 黑山羊成本效益分析

山羊适应性强,能采食马、牛不能利用的劣质杂草,主要用粗青饲料喂养,能有效地将饲料转化为畜产品。山羊繁殖率高,发展快、花费的劳力少。建设山羊养殖基地共投入6.4万元。其中,建设高床漏粪羊厩150平方米,投入1.5万元;组建基础羊群投入4.9万元(购买能繁母羊100只投入4.5万元,种公羊5只投入0.4万元)。

由于基地周边牧场广阔,牧草资源丰富,在放牧的同时进行补饲,可大大提高出栏率。按年出栏肉羊100只,每只肉羊500元计,收入5万元。扣除饲料、疫病预防费用1万元,饲养员工资1万元,纯收入3万元。而存栏的基础母羊仍有100只以上,经济效益还会逐年提高。

羊粪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氮、磷、钾的含量高,茶树施羊粪后,长势好,不仅减少了化肥的投入,而且是生产绿色生态茶叶的必须肥料。

2. 云龙特有的矮脚鸡成本效益分析

据测算,散养一羽成品鸡约需成本约30元,平均鸡重2.0 kg/羽计算(市场价格20元/ kg) ,一羽鸡能赚10元,以每亩林地放养200羽鸡计,仅养鸡一项可使每亩林地增值2000元。同时,由于利用鸡粪肥园,鸡吃虫草,增加了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肥力提高,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投入,不但使茶叶品质提高,而且安全,市场售价有望提高。

三、种养结合的生态立体农业模式综合经济效益分析

(一)种植茶叶经济效益分析

茶叶是多年生长的木本植物,一次性投入,长期性采摘,而且具有耐旱、耐涝、抗病虫害的特点。建园育苗期一般为5年,第6~10年为成长期,即可采摘见收,盛产采摘期约为40年,最高可达60年。建园育苗的5年中,投入不到4000元,分摊到盛产采摘期每年不到100元,达到盛产采摘期,效益就十分可观了。以2013年对河南茶厂调查情况为例,每亩当年投入仅为1597.19元,包括茶园管理人工费用、采摘费、追肥和前期投入。而当年可采摘鲜叶400斤,可以加工干茶93斤,其一占20%,18.6斤,单价120元/市斤,计2232元;特二占30%,单价60元/市斤,27.9斤,计1674元;一级一类占30%,27.9斤,单价50元/市斤,计1395元;一级二类占10%,9.3斤,单价35元/市斤,计325.5元;二级占10%,9.3斤,单价 28元/市斤,计260.4元。实现亩产值5886.9元,平均每斤销售价格为63.3元,每亩收益5886.9元,其中茶农鲜叶收益3120元,成品茶加工销售利润2766.9元。其产出和收益相当于粮食作物的10倍,是其他经济作物的5倍左右。

(二)种养结合的经济效益分析

通过茶园间空地散养鸡、养羊,充分利用林间土地空间和现有基础设施,降低了养鸡、养羊开发的基础投入成本。通过种养结合,鸡吃虫、羊吃草,鸡粪、羊粪可以用作茶树追肥,降低茶园施肥、除草和病虫防治成本,增加茶叶产值。按以上分析,养鸡每亩增收1000~2000元,养羊每年增收3万元左右。种植业与养殖业共同生产发展的“种养结合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

四、对策和建议

河南村茶叶发展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现已安稳起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刚刚起步,企业发展资金及相关技术等还有待加强,在下步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

一是茶园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薄弱,尤其是遭遇干旱时,对茶厂发展造成很大威胁。

二是随着物价和工资上涨,种好一亩茶园,投资成本大,茶厂的生产经营成本不断增加,经营压力不断增大。  

三是在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推广运用还没有完全普及,技术培训还有待提升。

四是由于茶厂位于高山地区,加之刚刚起步,道路基础设施还相当滞后,运输成本相对较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品的竞争力。

五是随着生产的扩大,规划年内新建厂房和办公综合楼建设方面还有待加强。

六是发展茶园与保护生态之间存在一定的失衡现象,盲目地开发造成大量水源林被破坏,自然环境变恶劣,也严重影响了茶园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