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大全11篇

时间:2023-08-06 10:51:59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健康教育干预措施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健康教育干预措施

篇(1)

糖尿病是全球常见多发病之一,属于慢性终生性疾病。目前,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提升,同时伴有多种并发症,如肾脏、神经、糖尿病足及心血管病变等,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根据大量的研究表明,应用健康教育方法,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的控制血糖,改善生活方式和行为,控制及预防并发症的出现,进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将其分成两组,即分析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分析组:其有25例男,15例女,年龄为35-55岁,平均年龄为45.6±8.92岁。对照组:其有20例男,20例女,年龄为38-60岁,平均年龄为48.1±9.40岁。两组患者病理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例数等方面对比,p>0.05,则未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干预患者;分析组:采用健康教育与自我管理措施干预患者。分析两组患者通过干预前后自我管理和糖尿病知识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

1.3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并检验t,若p

2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干预后,其自我管理能力和糖尿病知识认识水平均有所提高,但分析组相比较于对照组,具有一定优势,对比两组差异,p

篇(2)

结果:实验组患儿均不同程度缩短了住院天数2.35天(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系统的健康知识宣教及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缩短手足口病的病程,降低复发率。

关键词:手足口病 病程 复发率 护理干预 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432-02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柯萨奇A16和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和呼吸道传播,5岁以下儿童多见,四季均可发病,以春夏季节多见。其临床特征为发热,手掌、足底和口腔粘膜发生散在的水泡、丘疹或斑疹,数目不等,直径2mm—4mm,膝盖也可出现若干皮疹,口腔损害表现为咽峡、舌、腭等处水泡,溃疡,有的患儿兼有口臭,流口水,厌食拒食,烦躁和呼吸道感染,严重者可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心力衰竭,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临床上没有特效治疗方法,只有通过提高患儿的免疫力及对症治疗并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及卫生宣教从而有效缩短手足口病的病程,降低复发率[1]。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选取我科自2010年3月01日—2011年02月28日共收治手足口病病人826例,其中:男489例,女337例,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8岁。其中4-5岁153例,3岁以下635例,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413例,对照组413例即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平均住院6.6天,实验组平均住院4.25天,其中3例转上级医院治疗,其余患儿均痊愈或好转出院。无死亡病例,对照组半年内复发76例,复发率18.04%;一年内复发58例,复发率14.04%;实验组半年内复发21例,复发率5.08%;一年内复发11例,复发率2.66%。两组病例在年龄,知识结构,城乡地域及治疗方法方面均无差异。

1.2 方法。随机对病人分组后,分别对对照组病人实行一般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之外采取系统的健康知识宣教及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即:在刚入院时,就针对患儿及家属对手足口病及其药物治疗的认识程度、接受知识的能力进行评估。制订出科学的、个体化护理计划,并进行有计划的、有目的、循序渐进的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措施

1.3 结果。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对比,表明系统的健康知识宣教及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縮短手足口病的病程,降低复发率。实验组较对照组平均縮短病程2.35天,半年内复发率降低了12.96%,一年内复发率降低了11.30%见表1、表2。

2 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

2.1 护理干预措施。

2.1.1 发热护理。手足口病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无需特殊处理。护理措施: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嘱患儿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给患儿穿宽松的衣服,鼓励患儿多饮温开水,洗温水浴,如果体温超过38.5℃,可行物理降温(温水擦浴和头部冷敷及大血管经过的浅表部位置冰袋,1小时更换一次。并观察记录降温效果;遵医嘱给予锌布颗粒布洛酚口服、小儿退热栓塞肛等处理;遵医嘱给予0.9%NS5ml+注射用头孢噻钠1.0g静脉滴注及利巴韦林抗病毒等治疗;患儿出汗后要及时更换衣服,注意保暖;鼓励患儿多饮水或选择喜欢喝的饮料;每4个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和呼吸,体温突然升高或骤降时,要随时测量并记录),对持续高热的患儿要补足液体量,喝一些淡盐凉开水。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做好预防措施。指导患儿家属识别体温异常的早期表现,注意有无头痛、脉率加快、烦躁不安,及时观察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以免惊厥抽搐发生。

2.1.2 皮肤护理。给患儿选择棉质的衣服和被褥,衣服要宽大、柔软,床铺平整干燥,做到随脏随换,尽量减少对皮肤的各种刺激。为患儿修剪指甲,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防止抓破皮疹,行各种治疗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以免擦破皮疹;皮疹或疱疹已破裂者,局部皮肤可涂抗生素软膏;臀部有皮疹时,便后用温水清洗并保持臀部干燥。

2.1.3 口腔护理。患儿有不同程度的口腔黏膜损害,鼓励患儿多饮水,早晚各行口腔护理一次,每次进食前后,助患儿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漱口,已有溃疡者,可给予康复新液或西瓜霜喷剂局部喷雾,口腔涂药后,嘱患儿闭口10min,半小时后方可漱口及饮水或进食以保证疗效,减轻疼痛,促进溃疡面愈合。

篇(3)

健康教育是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功能之一。本院于2008年3-7月,在10个社区随机抽查400名居民,就目前社区健康教育活动的有关宣传、内容、讲课方法、老师的表达等进行问卷调查。然后,针对问卷结果重新设计健康讲座方案,在被抽样调查的10个社区举办10次健康教育课,课后给予问卷调查,分析居民对社区健康教育活动的满意度。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抽样调查对象均为参加社区健康讲座的居民,年龄19~45岁108例,46~59岁107例,60~89岁185例;大专及以上学历者107例,高中学历73例,初中及以下学历者220例;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1000元68例, 1000 ~2000元者 297 例,高于2000元者37例。

1.2 调查内容。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4部分:①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②健康讲座的时间、地点、内容、授课方式、老师等情况的满意度。

1.3 调查与统计方法。调查分健康教育方案改进前后两次进行,均采用相同调查内容的问卷表各400份。健康教育方案改进前的问卷调查表随机发放,健康教育改进后的问卷表集中在居民健康讲座课堂发放,并认真向居民说明问卷表填写要求,二者均当场填好表并收回。健康教育方案改进前后共发放问卷表800份,收回有效问卷调查表800份,回收率100%。将调查数据分类,建立EXCEL电子表格资料库,采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经x2检验,p

调查发现,社区居民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水平及身体状况有关。部分居民,包括患有慢性病或家庭有病人者迫切需要针对相关疾病方面的家庭护理知识,对讲课内容的满意度为51%;居民希望讲座时间能更灵活多样,对固定的时间进行健康讲座的满意度只有37%;对社区采取的固定地点讲课的满意度为46%;授课方式比较受欢迎,满意度达72%;个别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悲、焦虑、愤世、急躁、淡漠等情绪的居民,需要心理疏导;老师的讲课技巧也是社区健康讲座是否受欢迎的重要因素,调查显示,居民对授课老师的满意度只有49%。如何使居民接受社区健康教育活动;采取怎样的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式才能适合不同个体特征的居民对健康讲座的需求是办好社区健康讲座的当务之急。

1.4 干预措施。

1.4.1 加强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利用广播、海报、社区会议等组织居民学习国家卫生进社区的文件等,促使居民自觉参加社区健康教育活动、明确人人提高卫生保健知识是每位公民的责任。

1.4.2 制定符合居民的最佳社区健康教育方式。调查发现:居民知道社区举办健康讲座信息的途径多为海报或相互之间告知,知晓率48%;评价讲座内容多为政策规定的慢性病的防治等,没有个性化需求;老师多为大医院的医生教授,专业性强,老百姓听不懂老师讲课的内容等等。因此,在设计健康教育方案的时候,可采用如下方式[3]:①通过社区居委会、社区社会团体、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途径多方了解居民的生活情况、心理变化及卫生知识掌握程度等,并根据居民的需求和当时公共卫生状况,按照优先顺序整体策划健康知识课题,并在内容、形式等方面要符合居民的要求,掌握居民对健康知识需求的第一手材料;②制定社区健康教育活动计划;③健康教育活动宣传:要综合采用海报、社区活动场所、社会团体、电话、网络、宣传册、个别上门通知等形式,增加举办健康教育活动的信息转播知晓率和居民参与率;④讲课内容选择:符合居民需求和当时公共卫生要求,如慢性病或亲朋好友生病住院时针对性的疾病家庭护理知识,请社区卫生专干和居民代表在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后提出下次讲课的内容;⑤授课时间和地点:同一个课题安排两个时间段,即白天上午9-10时和晚上8-9时,上课地点多样化,可以根据需求集中在社区的健康教育室、居民家中、公园、大家休闲的场所等。⑥老师要求:有一定社区工作经验,且资历丰富的临床医务人员比较合适;⑦授课技巧:用多媒体,要图文并茂、事实鲜明、用词生动活泼而浅显易懂,课堂上注意观察和沟通的技巧,安排专门咨询和解决问题的时间,缩短授课老师和居民的心理距离;⑧及时收集和反馈授课效果信息,增加诚信度和授课效果。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居民则根据不同年龄和经济状况采用疏导、启发、关爱、承诺和必要的帮助满足他们的要求,解决心理困惑;利用社区居民中尊重健康知识获得利益的典型、寻找有说服力的健康知识事实、协同社区居委会卫生专干等力量,提高居民对社区健康教育的自觉参与率和接受程度。

1.5 结果。通过被调查对象对问卷表的各选项所作出的回答,将其对社区健康教育活动改进方式前后的满意度结果进行比较,可见改进后社区居民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

2.讨论

健康教育是一门以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与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社区健康教育的开展,存在地域和人群个体的差异,遵循运用循证护理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居民尽快掌握一般健康保健知识,亦提高居民对社会公益性健康讲座活动的满意度[4]。

社区健康教育是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功能之一,是国家医疗改革的重要举措。这项工作目前已作为国家造富于民的社会公益事业,但他的实施和完善仍需得到各级政府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因此,实施该项活动首先要理解国家相关政策,并加强和当地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卫生行政部门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联系,深入社区群众中去调查和分析居民健康状况和对健康知识需求情况,共同协商举办健康教育活动的方式方法,分工协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方案,力争举办真正实惠而居民又满意的健康教育活动。

社区健康教育是社区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的职责,而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技术普遍低,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据有关资料表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大专以上学历约36%,居民对社区医务人员普遍不太认同,导致很多常见病保健知识都需要大医院的专家教授去讲授⑵。因此,作者认为,政府引导下的现阶段社区健康教育活动,可以从下几方面加以强化改进:①积极开展全科医学教育;②培养社区专业的健康教育师;③选送社区医疗骨干力量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④针对社区常见病、慢性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举办专题讲座;⑤大医院的技术扶持等等。这样,在提高社区医务人员整体水平的同时,可以促进社区健康教育的实施。

本文结果表明,尊重居民个体需求和利益,了解居民心理变化、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既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又能解决社区存在的实际健康问题,更好地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1]。

目前社区健康教育缺少经费投入,亦缺少受过专门训练的社区健康教育师。这是一项长期的公共卫生事业,需要长期大量的人力及物力投入,才能收到预期收益。因此,它的开展和落实必须得到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减少实施过程中的实际困难,以便更快普及全民健康保健知识,提高居民自我保健意识和护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曹金金,张厚亮(综述).循证护理理论与其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国际护理杂志.2007,26.(2) :115-117.

[2] 刘亚杰,罗凤辉.对住院酒精中毒病人实施循证护理的探讨,内蒙古医学杂志,2007 ,39(2):239-241.

篇(4)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9.093

目前,中国HIV的流行正处于快速增长期,虽然母婴传播所占比例不大,但是由于育龄妇女感染艾滋病的数目正在增加,因而婴儿感染艾滋病的人数也必然会快速增加。健康教育是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措施,给予育龄妇女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使其充分了解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危害,掌握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知识,知晓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干预措施,以达到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发生率的目的[1]。在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2011年6月所收治的孕妇中,随机选择1470例孕妇开展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干预方法包括发放宣传资料、开展知识讲座等,对孕妇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孕妇对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干预效果,现将具体研究过程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2011年6月所收治的孕妇1470例,患者年龄18~40岁,平均年龄29岁。

1.2 干预方法 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包括艾滋病母婴传播途径、阻断信息、感染危害以及治疗信息等知识,通过多种方式使孕妇了解并熟悉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相关知识,普及该病的引起原因、预防措施等。对孕妇开展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开展知识讲座、发放宣传册、宣传画、设置宣传栏、提供录像及开设咨询服务等方式,对孕妇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孕妇对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干预效果。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处理所调查的数据,以P

2 结果

所有孕妇经过干预后对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干预前,1470例孕妇干预前对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的知晓率为321例(21.8%),干预后对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的知晓率为1236例(84.1%),干预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加强艾滋病相关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向人们灌输健康意识,帮助人们了解哪些行为是影响健康的,提供改变这些行为的知识、技能和服务,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对孕妇艾滋病相关知识以及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的调查中发现,孕妇对该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非常差,随着对孕妇开展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使其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得到有效提高,在艾滋病的预防中具有非常高的价值。由此可见,开展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应该给予重视,将艾滋病母婴传播及如何预防的信息传递给她们,提高她们的认识,帮助建立健康安全的行为,自觉得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3.2 推广干预措施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孕妇经过开展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干预后对艾滋病的知晓率相对于干预前具有明显的提高,干预主要以孕妇为主体,运用多种形式开展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推广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模式,将艾滋病母婴传播及如何预防的信息传递给她们,提高她们的认识,帮助建立健康安全的行为,自觉地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3.3 针对孕妇不同情况开展综合干预 孕妇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会受到本人教育程度以及民族差异方面的影响,不同的民族对艾滋病的掌握程度有不同的掌握,教育程度不等会影响到孕妇对艾滋病知识的理解[2]。所以在对孕妇开展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必须要结合孕妇的文化程度、民族等方面的因素,制定最适合的健康教育干预,有效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提出:“加强宣传教育,改变人群中危险行为,控制艾滋病病毒经性接触和经吸毒途径的传播”,“营造有利于艾滋病防治的社会环境,减少艾滋病对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的影响”。目前,我国各有关部门正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实践证明,健康教育是一项投入少、产出高、收益大的预防措施,作为妇幼保健的策略,促进母婴健康、安全的效果已得到公认并接受。应用健康教育手段,在妇幼保健的各个环节,对目标人群开展有效、可行、易接受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健康教育,给予妇女、儿童真正意义上的关怀,对有效降低母婴传播的几率也是非常关键的。目前,艾滋病的流行趋势已显示出从高危人群向低危人群扩散、男性感染为主转向女性感染率不断增高的特点。近几年,我国艾滋病相关监测数据显示,妇女感染艾滋病比例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妇女感染比例和孕产妇感染比例的增高预示着艾滋病感染从高危人群向低危人群扩散。尤其年轻妇女担负着生育后代的使命,使得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危险性更加扩大,严重威胁着儿童的健康。因此采取积极措施,预防育龄妇女感染艾滋病,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最初级的预防措施[1]。开展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的针对这一情况进行控制,提高孕妇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增加防护意识。综上所述,对孕妇开展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的预防这一疾病的发生,减少对妇女以及儿童的影响,并且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时应该结合孕妇的相关因素制定最适合的干预措施,最大程度地避免艾滋病的传播。总之,开展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糖尿病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防治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1]。在糖尿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中,饮食治疗是重要的部分。在对患者进行饮食治疗时除了需要专门营养师,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综合治疗措施中的核心,它能使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掌握控制糖尿病的基本技能、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本研究通过由经过培训的社区医生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以饮食治疗为主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并且评价健康教育效果,从而探讨一种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为社区糖尿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从银川市48个社区随机选取4个社区,在每个社区中以自愿为原则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为:已在县级及以上医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在社区建档完全;自愿参加。符合标准的有94例,将所选患者以社区为基础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患者49例,对照组患者45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通过集体讲座的方式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两次群体饮食健康教育,主要讲解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症状、饮食治疗的基本措施、并发症、低血糖以及饮食治疗的原则;糖尿病饮食的有关知识、利用血糖生成指数选择食物、科学的烹调方式和科学的进食方式。

1.2.2 干预组 干预组除了接受与对照组相同的群体健康教育外,在干预期间还对干预组患者进行个体化的饮食健康教育,一对一的饮食治疗知识的辅导,并针对个体纠正饮食中存在的不良习惯;由社区医师组织2~3次小组讨论,就饮食治疗中的一些经验和心得进行交流。

1.3 评价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表,对饮食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知识包括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症状、治疗的基本措施、并发症、低血糖处理以及饮食治疗的原则等。态度包括糖尿病可否控制和预防以及是否有信心控制血糖等。行为包括血糖、血压以及体重的监测、进食速度、吃油腻食物以及甜食的情况等。

1.4 统计方法及分析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资料录入,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显著性水平为α=0.05。

标准化效应指数[2]分析评价健康教育效果。计算方法:以净得分分析为基础(t检验),即在干预前后,干预组得分的差值减去对照组得分的差值,以判定干预的净得分或净效果是否为零。标准化效应指数不但能显示健康教育效果的改进程度,还可以用于不同研究之间的比较。一般标准化效应指数大于0.25时可认为教育有意义;当标准化效应指数为0.3时教育效果较小;为0.5时教育效果可视为中等;为0.8时,教育效果可视为较大[3];成功的健康教育,标准化效应指数大于1.17[4]。

标准化效应指数=净得分/联合标准差

净得分=得分增长值干预组-得分增长值对照组

联合标准差=(标准差干预组得分增长值+标准差对照组得分增长值)/2

2 结果

通过个体化健康教育,干预组患者对有关糖尿病知识、态度及行为都有明显改善,知识(K)、态度(A)、行为(P)及KAP总分的标准化效应指数均远大于0.8,知识的标准化效应指数最大,为1.86;其次为知、信、行总分(KAP),为1.67,见表2。表2 2型糖尿病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标准化效应指数 干预前,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实施干预3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见表3。表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情况比较

3 讨论

健康教育以其“知、信、行”的过程,通过行为理论和方法的应用来提高广大群众的认知水平,达到促进其改变不良行为,保持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目的[5]。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使其了解糖尿病防治以及饮食治疗的有关知识,提高认知能力,从而产生通过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控制糖尿病和预防并发症的信念,进而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有效地控制血糖。

本研究结果显示,健康教育后,干预组患者的知识(K)、态度(A)、行为(P)得分及KAP总分的标准化效应指数分别为1.86、1.21、1.29和1.67,均大于1.17。说明本次饮食健康教育是成功的,患者糖尿病有关知识的增加,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态度改变,进而改变了以往的不良行为。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说明个体化健康教育,通过知、信、行的过程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

健康教育不是简单的、单一方向的信息传播,而是既有调查研究又有干预的,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涉及多层次多方面对象和内容的系统活动[6]。由于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群体健康教育,一般只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知识水平,但是由于文化水平、职业、病程及对知识理解程度等诸方面的差异,能否由掌握的知识改变态度进而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差别也很大。个体化健康教育的优势在于能够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职业、理解接受能力等方面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随着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及社区医务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就近、及时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已成为趋势。

综上所述,在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的同时,对糖尿病患者在进行群体健康教育基础上增加个体化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的知识,改变以往的消极态度,从而改变不良行为,达到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立明.流行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92-210.

[2] 汪宏莉,霍卓平,余小鸣.应用标准化效应指数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J].中国公共卫生,2002,18(12):1508-1509.

[3] Michael T,Herbert JW,GR,et al.Effectiveness of Teenage Health Teaching Modules.[J].Journal of School Health,1991,61(1):26-30.

篇(6)

【中图分类号】 R 254.1 G 4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5-0546-02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on Typhoid and Paratyphoid Among Boarding Students in Quanzhou/LI Yong-hong, YANG Jin, LIN Mei, et al.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Center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Nanning (53002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and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yphoid and paratyphoi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t schools. Methods Twenty boarding primary middle schools in Quanzhou county were selected as intervention schools and another eighteen were taken as controls respectively.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measures, including health education and chlorination of supply water, were carried out at intervention schools. The changes of knowledge, attitude and practice of students on typhoid and paratyphoid and the final results of intervention were analyzed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Results The knowledge, proper attitude and health behavior of students at intervention school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an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control schools. In the duration of intervention, the cumulative incidence rate typhoid and paratyphoid at intervention schools was significant lower than controls (0.39‰ vs 2.53‰,P

【Key words】 Typhoid fever;Paratyphoid fever;Universal precaution;Health education;Students

我国伤寒副伤寒发病率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虽然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在农村推行“改水”措施,全国伤寒副伤寒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病例分布高度不均,贵州、广西等省份的病例占全国报告病例的70%[1]。广西伤寒副伤寒的流行模式是散发与暴发并行,暴发疫情主要集中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寄宿学校[2]。为有效控制学校的伤寒副伤寒疫情,广西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于2006年3月至2007年12月在疫情较重桂北地区开展了包括健康教育和饮水消毒措施的校区综合干预研究。本文就综合干预措施的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桂林市全州县的38所城乡寄宿中小学学生。根据以往5 a的平均发病率,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将项目学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学校20所,对照组学校18所。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KAP)调查对象为:项目学校的小学四、五、六年级及初中和高中一、二年级学生。干预前干预学校和对照学校各调查学生2 119和2 040名,干预后分别调查3 204和3 002名。

1.2 干预内容 综合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和饮水消毒2个方面。健康教育方面:20所干预学校除按规定开展卫生课外,每个学校设立永久性宣传标语5条以上,每个学期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乡镇卫生院防保人员对每个学校开展卫生知识讲座2次、组织卫生知识竞赛1次,每个班级每个月制作宣传板报1期、每周举办专题班会1次。教育内容包括伤寒副伤寒的病因、临床症状、治疗、预防等方面的卫生知识及防病、治病应有的正确态度和行为。饮用水消毒方面:每个干预学校安排专人负责学校饮用水的消毒与管理,采用加氯(万消灵,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消毒法对水井和蓄水池进行消毒,并通过测定余氯和定期抽样进行卫生学检验方法评价消毒效果。对照学校不进行任何干预。

1.3 问卷调查方法与内容 干预前,从每个项目学校的每个年级随机抽取1个班级;干预后,每个项目学校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个班级。调查内容包括是否知道伤寒副伤寒、主要临床表现、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病后采取的措施及平时饮食、洗手等卫生习惯等,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形成包含33个问题项的封闭式调查表。KAP调查分别在干预措施实施前(2006年3月)和实施1 a后(2007年6月)进行,采取统一调查表,由自治区和全州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实施调查,调查表由调查对象填写。

1.4 统计学分析 剔除有漏项和逻辑错误的调查表,然后双份录入采用Visual Foxpro 6.0软件建立的数据库,应用SPSS 13.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指标包括KAP中的知识知晓率、正确态度和卫生行为形成率及总答对率,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取0.05。

计算研究期间干预学校和对照学校学生伤寒副伤寒的累积发病率、综合干预措施的相对危险度(RR)及95%可信区间(RR值95%CI)、干预的保护率,组间发病率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取0.05,RR值95%CI采用Woolf法[3]计算。

2 结果

2.1 KAP调查结果 见表1,2。在实施健康教育措施前,2组学校学生关于伤寒副伤寒的卫生知识知晓率、正确态度形成率、卫生行为形成率均不高,调查项目总答对率分别为59.80%和59.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9,P=0.681)。

实施健康教育措施1 a后,干预组和对照组学校学生调查项目总答对率分别为82.80%和76.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83,P

实施综合健康教育后,干预学校学生在伤寒副伤寒知识知晓率、态度正确率及行为形成率方面较实施前均有显著提高(χ2=472.095,259.123,245.245,P值均

2.2 综合干预结果 从2006年3月至2007年12月,干预学校和对照学校学生分别发生甲型副伤寒6例和31例,累积发病率分别为0.39‰和2.53‰,干预学校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学校(χ2=23.715,P

3 讨论

广西校区伤寒副伤寒疫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卫生条件(如水源、食堂、住宿等)较差外,学生对伤寒副伤寒的基本卫生知识匮乏、广泛存在饮用生水及缺乏洗手习惯等也是主要诱因[2]。在目前彻底改善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卫生条件相对困难的情况下,增强学生卫生防范意识、养成卫生行为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如何培养卫生行为,Greenberg等[4]认为,处于学龄期的儿童更容易接受卫生知识培训。因此,在学校加强相关的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不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能使习惯成自然。我国已有相关研究证实,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可有效控制学校或农村地区肝炎、痢疾、伤寒与副伤寒等肠道传染病[5-6]。

研究结果显示,项目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不但对学生卫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及正确态度、卫生行为的形成有显著促进作用,而且能产生不能排除饮水消毒的贡献。通过1 a多的综合健康教育措施的实施,干预学校学生在伤寒副伤寒知识知晓率、正确态度和卫生行为形成率均达到80%以上,不仅较以前有明显提高,且也优于对照学校学生,说明在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的效果是显著的。至于对照学校学生在伤寒副伤寒的知识、态度、行为方面得到明显改善,主要是因为本研究中所有的项目学校均选自同一个县,干预学校与对照学校交叉分布、彼此相邻,且这些学校平时互有来往。由此,在干预学校开展的健康教育措施对对照学校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的影响,无形中也促进了这些学校对健康教育措施的开展。

以往对学校健康教育的效果多为学生KAP现况调查[7]或专项健康教育前后学生KAP变化的评价[8]。本项目通过1 a多时间,研究对象近3万名中小学生,对15 500多名学生进行了伤寒副伤寒防制的综合健康教育,结果综合干预措施的保护率为84.58%,说明综合干预措施对于防制校区伤寒副伤寒具有显著作用。虽然无法确定健康教育在综合措施中的单独效能,但从其明显改善学生伤寒副伤寒的知识、态度、行为的角度分析,健康教育对控制校区伤寒副伤寒自然有一定贡献,因此,健康教育不失为一项防制校区伤寒副伤寒的有效且可行的措施。

4 参考文献

[1] 王鲁茜,阚飙.伤寒、副伤寒的全球流行概况及其预防控制.疾病监测,2007,22(7):492-494.

[2] 董柏青,龚健,林玫,等.广西壮族自治区2001-2005年伤寒、副伤寒疫情暴发原因分析及控制对策.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8):734-735.

[3] 王建华.实用医学科研方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70.

[4] GREENBERG MT, WEISSBERG RP, O'BRIEN MU, et al. Enhancing school-based prevention and youth development through coordinated social, emotional, and academic learning. Am Psychol, 2003,58(6-7):466-474.

[5] 戴寿桂.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控制学校肝炎流行.中国健康教育,1999,15(4):17-18.

[6] 肖贵轩,杨坤,刘武垣,等.健康教育对控制肠道传染病的效果评价.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8,24(4):423-426.

篇(7)

一、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下属包括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各学院学工组。组长总体负责,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全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规划,协调各学院共同开展工作。各学院选拔专门人员负责本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及与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日常联系工作。各学院从每个班级中选拔一名心理委员,心理委员与宿舍舍长共同组成本学院心理健康协会,协会在各学院学工组、心理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二、预警机制之全员教育

新生一入学就开始向家长和新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然后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工作,根据普查结果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档案,了解新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多采取贴近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乐于接受心理健康知识。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分年级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在学生干部培训时引入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训练,提高学生干部对心理问题的鉴别能力以及对心理危机干预的能力。

三、预警机制之心理咨询

平时工作中应该不断加强和提高个别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要开展预约和急诊同时进行的制度,在学生提出心理咨询要求时应该尽快给予安排心理教师,同时根据学生的要求,经常性地开展心理相关内容的团体辅导训练。

四、预警机制之心理危机干预

(一)干预对象

对近期具有以下信号的学生,应该作为心理危机的重点干预对象,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情绪突然出现反常;对同学表达过想死的念头;和同学讨论过想死的方式;和同学表达过自杀计划;突然把个人有价值的物品送给同学。

(二)干预机制

建立宿舍和班级、各学院、学生处、学校四级预警机制。宿舍和班级:舍长和心理委员要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发现有危机可能的学生立即上报给学院心理负责人。学院:各学院心理负责人发现学生具有心理危机时,应快速向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通报,并在心理专家的指导下及时地采取措施给予干预。学生处:经过心理评估,发现当事人可能属于严重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应尽快实施干预。校领导:遇到严重危机事件,各学院可直接向有关校领导汇报,也可以报到学生处,由学生处向校领导汇报,及时应对危机事件。

篇(8)

Effect analysis of health education in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acute pancreatitis ZHONG Wei-qiu, LIANG Shu-hua, DONG Jin-yan, et al. Guangdong Province Zhongshan People’s Hospital, Zhongshan 528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in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acute pancreatitis. Methods A total of 60 acute pancreatiti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Both groups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health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 Grasping of disease knowledge and compliance behavior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proportion of knowledge grasping and basic grasping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Acute pancreatitis; Health education; Nursing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急腹症类型, 属于危急重症, 病情可迅速发展, 且并发症多, 患者死亡率较高。急性胰腺炎症状尤为严重, 危及到患者生命, 需要及时救治。在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过程中, 护理干预必不可少, 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其中健康教育干预对此类患者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选择本院急性胰腺炎患者, 观察健康教育干预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入选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2013年1月~ 2014年6月病例)均符合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1], 根据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3年)选择病例。上述患者具有上腹部疼痛、腹膜刺激征、发热、腹部压痛及反跳痛等症状, 血清淀粉酶及脂肪酶检测显示其水平升高, CT影像学检查提示患者的胰腺渗出或有不同程度坏死。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0例。观察组男19例, 女11例, 年龄最小28岁, 最大70岁, 平均年龄(42.6±9.7)岁;对照组男20例, 女10例, 最小年龄29岁, 最大71岁, 平均年龄(43.1±9.2)岁。观察组患者入院时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为(12.1±1.9)分;对照组入院时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为(12.3±2.2)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急性胰腺炎护理干预措施(卧床休息、实施胃肠减压及饮食指导、病情观察、引流管护理、镇痛干预等)。观察组在上述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干预:①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的具体临床资料进行临床评估,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干预。②疾病知识健康教育[2]。让患者了解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过程、并发症、预防措施、护理干预措施等, 消除患者对疾病等相关知识的误解, 让患者认识到胰腺炎复发的严重性, 提高患者对急性胰腺炎相关知识的认知, 利于在治疗过程中提高患者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的密切程度。③饮食及习惯等健康教育。在饮食方面对患者进行指导, 让患者了解禁食对治疗效果的意义, 让患者了解持续维持胃肠减压的临床意义, 嘱咐患者不可暴饮暴食, 避免摄入高脂、高蛋白食物, 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 嘱咐患者做到少食多餐, 嘱咐患者戒烟戒酒, 让患者知道规律饮食的重要作用。④用药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治疗过程中所用相关药物作用, 了解药物的药理作用、应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嘱咐患者定期检查, 并了解定期检查对观察病情的临床意义。⑤心理健康教育。急性胰腺炎属于突发急症, 患者容易产生焦躁、恐惧等心理, 对此类患者要实施心理干预, 及时满足患者心理需要, 缓解患者心理情绪[3, 4]。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自设问卷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对急性胰腺炎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 调查表项目包括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和症状、治疗措施、预防措施等, 总分为100分, 调查后评分超过80分为掌握, 60~79分为基本掌握, 低于60分为未掌握。调查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情况, 包括合理饮食、戒烟戒酒、定期检查、生活规律等方面。

1. 4 统计学方法 在统计学软件SPSS17.0下对两组患者问卷调查结果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观察组掌握和基本掌握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者出院后经半年随访了解其遵医行为情况比较 观察组合理饮食、戒烟戒酒、定期检查、生活规律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篇(9)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健康知识宣传教育,试验组在常规健康知识教育基础上增加传染病知识健康教育,教育内容包括国家传染病管理法规,本院、本科传染病管理办法及隔离制度,传染病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播人群及预后,隔离措施,隔离接触标准,传染病发展过程、治疗过程、预防传播具体措施、复发诱因等内容。在进行健康教育干预中,采取的教育形式为向入院患者根据病种不同发放我院自行制作的健康知识手册,按照健康教育干预计划,倡导患者了解传染病基础知识、隔离制度必要性、治疗措施、消毒方法和具体传播途径。

1.2判定标准

利用我院自行制作的调查表对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对照组与试验组进行疾病认知率调查,同时对健康教育干预后患者遵医行为配合率进行调查。主动配合:对科室隔离消毒制度能自觉执行,痊愈出院。被动配合:在护理人员监督及要求下,被动对科室隔离消毒制度加以执行,痊愈出院。拒绝配合:在护理人员监督下或自动配合执行科室隔离消毒制度,但隔离期未满就要求出院,态度强硬且劝说无效。经专家鉴定,我院自制调查表内容效度优良,可信度高。

1.3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软件SPSS13.0版本对调查数据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前后传染病患者疾病认知及遵医行为对比见表1~2。

3小结

篇(10)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49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218-02

糖尿病是当前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与生命安全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研究表明,心理社会因素影响着老年糖尿病的转归、预后及治疗效果,是老年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1]。统计表明单一药物对糖尿病的控制达标率较低。即使2-3种药物联用,控制满意率也无法达到100%[2]。这样对糖尿病患者针对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的健康教育就成为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本研究随机选取老年糖尿病病人80例,分别给予不同的干预措施,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2年7月,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泗水县泗河街道中心社区抽取四个居委,再以随机化的原则在居委内抽取有首诊血糖记录的糖尿病患者共80例,临床诊断及各项生化指标检查均符合《内科学》(第五版)糖尿病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651士73岁,糖尿病病史763士302年;对照组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654士77岁,糖尿病病史788士316年。

12 干预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法,对照组在干预前均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胰岛素+吡格列酮联合治疗,实验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针对高危因素有重点的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并在健康教育干预过程中全程监督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所有患者干预前后分别抽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IC)等,并进行统计学比较。

13 健康教育措施 ①认知干预:由公共卫生防控医师采用关怀、说服、开导、鼓励、提供保证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让病人及其家属明确糖尿病的病因、危害等,使病人正确认识和对待糖尿病的干预和治疗;②心理干预:针对老年糖尿病病人的特殊心理(孤独、抑郁、焦虑等),进行个体化的心理疏导,热心真诚的对待病人,减轻心理负担,使其保持乐观的情绪[3];③解压干预:在疾病防控医师指导下利用音乐、气功等手段进行放松训练,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和精神压力。

2 结 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FBG、2h pG、HbAlc、BMI、胰岛素用量比较 经过不同的健康教育干预后,两组患者FBG、2hpG、HbAlc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3 讨 论

国内外研究表明体内血糖水平同并发症的发生呈正相关,而引起糖尿病的因素很多,包括高糖高盐饮食、体重高、体育锻炼少、心理状态不稳等[4]。针对高危因素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有重点的健康教育是最有效的防治对策,坚持治疗和控制血糖的稳定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必要。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血糖下降显著优于对照组(P

现代医学认为,在糖尿病发病的高危因素中心理因素对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5]。对患者如不注重心理调节,而单纯的进行药物降糖治疗,血糖控制效果一般不理想。在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过程中,通过健康教育措施积极的进行心理干预,通过认知治疗让病人充分认识到自身的情绪波动对血糖的影响;药物治疗的同时通过实施健康教育干预使患者积极的心理因素充分调动,使他们学会适应各种复杂的情况,尽量避免紧张刺激以减少心理创伤的影响;通过心理疏导使患者消除不良情绪,纠正不良社会行为,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对病人的心理支持,从而使血糖水平得以控制。

总之,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可以使患者充分认识糖尿病的危害,有效的培养糖尿病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自觉采纳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把原来被动治疗变为主动配合治疗,是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静,张建华初诊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状况与血糖水平的相关性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09,21(8):553

[2] Ede|man SV,Morello CMStrategies for insulin therapy in type 2 diabetes[J]South Med J,2005,98:363

篇(11)

1.1.1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集中健康教育。

1.1.2干预组采用社区个体化健康教育。成立健康教育小组,小组成员由社区护士6人、社区医生2人、综合医院资深医生护士各1人,共10人组成。健康教育方案的制订由医院资深医护人员指导。②建立健康档案,入户评估患者的情况。如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性格、心理状况、家庭情况等。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健康教育方式,并印制成册。每月2次上门访视,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并根据病情动态变化随时调整健康教育方式。③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内容。向糖尿病患者及家庭成员反复多次讲解糖尿病相关知识,如概念、病因、治疗及并发症等;指导患者正确服药,如口服药的种类、作用特点、服药方法及不良反应,不能私自增减药和换药停药,掌握胰岛素的正确注射部位及方法,学会低血糖反应的紧急处理措施;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因为合理饮食是控制血糖的基础[5];指导患者合理适当的运动,让患者知道运动的重要性。对患者定期进行个体化一对一的心理护理。由于糖尿病病程长,病情反复,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而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对糖尿的的病情转归有着消极的影响[6]。

告知患者糖尿病虽是终身性疾病,但只要治疗正确,控制好血糖,就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寿命。指导配偶或家属给予情感支持,共同帮助患者有效控制病情。Samuel-HodgeCD[7]等提出,向家庭成员寻求帮助是有效控制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社区健康教育应坚持连续、长期、多途径反复教育,以利于遵医行为的建立及血糖控制。柴秀琴等[8]发现,教育次数和遵医行为、血糖控制效果成正比。根据老年人记忆力差、难以坚持治疗、病情易反复及生活习惯不易改变的特点,利用各种机会进行个别指导,加强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刘文织[9]认为随着人性化护理及优质化服务的不断推广,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与社会支持有关。因此,健康教育要扩大到患者的家庭成员,让家庭的每一位成员真正参与到糖尿病的防治中,以激励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同时鼓励患者多参加社会活动,放松心情。

1.2评价指标2组干预8个月后观察患者的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1mmHg=0.133kPa)的比较;患者干预后糖尿病有关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干预前后血糖指标及血压变化比较见表1。由表1可见,2组干预后FPG、2hPG、HbA1c、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本组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且干预组改善更明显(P<0.05)。

2.22组干预后糖尿病知识掌握率比较见表2。由表2可见,干预组的病因知晓、预防知晓、用药方法知晓、并发症知晓等糖尿病知识掌握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老年糖尿病是一种特殊的慢性疾病,患者多散居在家庭及社区,需要长期自主综合治疗。健康教育作为糖尿病治疗的基本措施,在其综合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社区健康教育作为医院护理工作的延续尤显重要。但常规社区集中健康教育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文化程度偏低、记忆力差、对疾病管理能力差等特点,不能做到有的放矢及因人而异,患者在接受相关健康教育时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开展个体化社区健康教育方式尤为重要。本研究表明,社区个体化健康教育的实施对老年糖尿病疾病的转归有着重要作用。与采用常规社区集中健康教育的对照组患者比较,社区个体化健康教育患者的FPG、2hPG、HbA1c、收缩压、舒张压改善更为明显(P<0.05),对糖尿病及相关知识的掌握度明显增加(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