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生态环境的特点大全11篇

时间:2023-08-04 17:00:4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生态环境的特点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生态环境的特点

篇(1)

所谓生态环境,这里是指人与自然,乃至社会及其他人和谐相处的有利于每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学习化的外部环境。1979年,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著名教育家劳伦斯・克雷明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提出了“教育生态学”,他认为应该运用生态原理去研究教育在物质和精神环境中的发展规律。本文中的音乐课堂环境不是指物质环境(类似教室的布置,桌椅的摆放等外部硬件设施)而是指精神环境。音乐课堂“生态环境”强调的是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在这种环境下的音乐课堂是开放的,不确定的。它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以人为本,注重师生人性化、个性化的特点。在音乐课堂的“生态环境”下,学生健康成长,能在最佳“生态位”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生态气候”的滋润。

二、音乐课堂“生态环境”的基本特点

1. 教育氛围民主性

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看,一堂课良好的教育氛围是教育内部育人功能得以良好发挥的环境条件,它驱使内部运行机制启动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长流不息。在音乐课堂“生态环境”下的教育氛围应该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作为与学生一起活动的参与者,创设与音乐作品的风格、情绪相适应的感染力极强的艺术氛围,让学生在充满音乐美的氛围和自由的空间里自主学习,自由想像,尽情享受音乐之无穷魅力。

2. 教育过程动态性

“生态环境”下的音乐课堂教育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具有动态性。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模式程序的选择是以学生心理特点、参与学生的数量、发生的环境、师生的知识背景、教学设备、媒体的条件等为转换的。在生态的音乐课堂中,师生、生生多向互动,围绕音乐共同参与,通过对话、讨论、沟通、合作等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教学成为一个连绵不绝、不断发展的过程。

3. 教学目标多元化

我们知道,受传统的课堂教学目标的制约,音乐课堂往往表现为知识的掌握和音乐技能技巧的训练,很少关注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更不会注重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生态环境”下的音乐课堂,把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放在首位,又因为音乐审美教育大多体现为“润物细无声”式的潜效应,学习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学习结果更为重要,因此更关注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两个教学目标,呈现出鲜明的目标多元性特征。

4. 学习方式自主化、个性化

21世纪,新的教学哲学观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人才培养应从以学科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生态环境”下音乐课堂的学习方式将改变过去教师灌输,学生接受的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方式,代之以自主性学习、体验性学习、个性化学习,真正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

三、 音乐课堂“生态环境”的构建

1. 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重视师生互动

教育生态学认为,在课堂中也有“花盆效应”,生态学上称为局部生态效应。也就是在空间上思维受到很大的局限性和约束力。传统的音乐课堂中,常常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以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竞争力差,缺乏想像力和创造力,这就是所谓的“花盆效应”。“生态环境”下的音乐课堂,追求一种无权威的学习机制,追求自由、和谐、宽松的多向交流氛围。平等、信任的师生关系,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可以消除学生的胆怯与依赖心理。学生不怕失败,就能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积极地探索与思考。教师要把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益,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作为课堂教学的信念。教师应将情感投入贯串教学活动始终,举手投足都要带有亲和力,要用自己的面部表情、目光投视作为情感沟通的媒介,送给一时不能回答或答错问题的学生以信任、鼓励的目光,送给不敢发言的学生以关心、期待的目光,送给正确回答问题并有创意的学生以佩服、赞许的目光……以此给学生亲切、温暖感,促使他们愿学、乐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音乐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应创设美的音乐氛围和丰富的音乐活动,在活动交流中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2. 设计丰富的音乐活动,强调学生间合作交流

“生态环境”下的音乐课堂,教师要尽量地把音乐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音乐活动,包括音乐鉴赏活动、音乐表现活动、音乐创作活动等,让孩子们在听、唱、舞、玩、奏、演中全身心、全方位地参与音乐活动,从而使他们获得音乐审美体验。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个体参与音乐活动,更强调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学会共处,学会与他人合作”是新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是做事、做人的基础。学会与人交往、合作,学会与社会共处不仅仅是人生的技巧,而且还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根本。在“生态环境”下的音乐课堂中,教师所设计的大量音乐活动要靠小组内成员的合作来完成,靠集体的力量来完成。学生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每个人都是课堂活动的能动体。例如学习了《七子之歌》后,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创作设计: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期盼台湾早日回归”的内容,集体进行创编。有了前面的感情基础,同学们一下进入了角色,有的创编故事情节,担任解说;有的创作音乐,担任演奏员;有的分角色进行表演;有的激情洋溢地朗诵;有的声情并茂地演唱。当各小组展示时,形式丰富多彩,人人参与其中。在这充满生命力的合作教学中,音乐学习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3.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篇(2)

1.1.1宏观生态监测

宏观的生态监测,是指监测范围较大的生态监测类型,一般以一个区域作为监测的整体,如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的生态系统等。宏观的生态监测主要以区域内的生态系统的分布、面积和具有特殊意义的生态功能的变化为监测的对象,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和生态制图技术等,还包含生态统计和生态调查等手段。宏观生态监测的结构大多以图件的方式进行显示,通过与自然底图和专业图件之间的对比和分析,对宏观区域内的生态系统变化进行监测和评价。

1.1.2微观生态监测

微观生态监测是指监测范围较窄,其主要内容为监测生态因子在人类活动下的影响变化情况。微观的生态监测按照具体监测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是污染性生态监测,主要以农药和工业污水、重金属等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监测,重点监测其在食物链循环中的传递;二是干扰性监测,以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情况作为监测对象,如草场的过度放牧与草原沙漠化,生产能力下降之间的关系,树木砍伐对森林生态系统内部动植物生态结构的影响,工业污染物的排放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影响,湿地过度开发对湿地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等;三是治理性生态监测,主要是以人类对以遭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恢复治理的过程为监测对象,如退耕还林、沙漠化土地治理等生态环境的治理工作。

1.2生态环境监测的特点

生态环境监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是因为生态监测工作涉及到很多学科,监测的对象包含有农林牧副渔等;生态环境监测具有长期性的特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变化过程是十分缓慢的,生态环境自身的平衡调节也是潜移默化进行的,因此,生态环境的监测工作也需要长期性,需要在长期的监测结果基础上对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变化进行分析和总结,较为典型的例子为北美酸雨的发现;复杂性,生态系统本身就十分复杂,生态环境监测又包含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方面,因此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分散性,生态环境监测的时间和空间跨度都较大,导致其监测工作具有一定的分散性,表现在监测站点分布广泛,间隔较大和生态监测的时间跨度大,有时需要周期性的监测。

二、生态监测的指标和技术方法

2.1生态环境监测的指标体系

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的建立,首先要确定指标确定的原则,主要的原则包括有:代表性原则,可以反映生态系统的主要问题;敏感性,选择在生态环境内部和对外界环境变化较为敏感的因素作为监测指标;可操作性,选择具有可操作性和监测简单的因素作为监测指标;选择性原则,根据每一个生态系统的特点选择具有自身特点的选择性指标进行监测。生态监测的指标体系设置,首先要考虑不同生态系统的类型,选取能够代表生态系统基本现状和变化特征的因素作为生态系统监测的指标。一般情况下,对于陆地生态系统,选择气象、土壤、水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作为监测要素;对于水文生态系统,选择水文、水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质、游泳动物、底栖动物和微生物作为监测的因素。不同的生态系统需要根据特点进行监测指标的选择。

2.2生态监测的技术方法

生态监测的技术方法既是指通过现代仪器等对生态系统中的检测指标进行测量和判断,从而对生态系统监测指标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对生态系统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判断。生态监测技术和方案的制定,大致包含以下几点:生态问题的提出,监测站的选址,监测方法和监测内容的确定,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的确定,监测范围和监测周期的确定,数据的整理等。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整理主要包含有观测数据、统计数据、文字数据、实验分析数据、图形及图像数据,建立数据库对监测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进行数据输出。

三、生态环境监测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的起步较晚,在理论和技术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但是随着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国家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的科技和资金投入不断加大,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在我国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如在2003年,江苏省率先建立生态监测部,对省内环境进行监测;2010年,安徽成立全国首个煤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国家级实验室,对煤矿区的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和保护研究;2012年,山东建立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补水的生态监测工作,对黄河三角洲的湿地保护和恢复工作进行监测。我国先后在全国建立了十几个生态环境监测站,为微观生态监测的发展奠定基础;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对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对生态退化、土地沙化和流失等问题进行监测;利用资源卫星技术,对全面重点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进行动态的监测;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农作物产量、森林农牧的产量等进行监测,为宏观生态监测奠定基础。3S监测技术成为当前生态环境监测的主要发展趋势。相对欧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生态环境监测存在着理论研究落后的问题,需要加强研究。此外,相关的生态监测体系不完善和专业人才缺失,也是制约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主要问题。

篇(3)

1、生态环境监测的定义

上世纪60年代后,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生态环境监测从一般意义上的环境污染因子监测开始向生态环境监测过渡和拓宽。

生态环境监测采用的是生态学的多种措施与方法,从多个尺度上对各个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格局的度量,主要通过监测生态系统条件、条件变化、对生态环境压力的写照及其趋势而获得。可以说生态监测是运用可比的方法,在时间与空间上对特定区域范围内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组合体的类型、结构和功能及其组合要素等进行系统地测定和观察的过程,监测的结果则用于评价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从方法原理、目的、意义等多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在监测对象上,生态环境监测既不同于城市环境质量监测,也不同于工业污染源监测。从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历程来看,现今的生态环境监测主要侧重于宏观的、大区域的生态破坏问题,其反映人类活动对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的全貌、综合影响的优点。

生态环境监测可用作对农田、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湖泊、海洋、气象、物候、动植物等进行监测。不难看出,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的拓宽,除开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措施外,环境监测的理论和实践定能作为生态监测得以发展和完善的基础保障。景观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森林生态学、淡水生态学、海洋生态学、荒漠生态学、脆弱带生态学、地球化学、气象学、物候学、环境经济学等理论与实践对生态环境监测也是大有益处。

2、生态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

2.1生态环境监测主要原理

生态环境监测最主要原理便是“准确性原理”,即监测活动及其所获得的生态环境信息是生态环境历史和生态环境管理的记录、书写,也是生态环境历史的“镜像”写照,同时更能体现环境及环境管理的真实性及环境信息的权威性。为满足“准确性”的要求,生态环境监测还衍生出了以下3个基本原理。

2.1.1代表性原理 即监测是以有限的点位、断面代表“无限”的生态环境整体,以有限的采样频率代表时刻变化着的生态环境变化信息,以有限的数据信息量代表“无限”的生态环境内部信息。

2.1.2完整性原理 监测通过采用环境“要素”和“相素”、环境“压力”组合监测模式来反映环境及其内涵信息的完整性、复杂性,同时体现了生态环境监测的系统性。

2.1.3规范性原理 监测通过实现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化、技术标准化和技术规范化来反映环境及其内涵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同时体现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可溯源性、精密性。

2.2监测对象

近几年来,生态环境监测的内涵已获得极大的丰富,传统的“水、气、声、渣”已不能代表环境监测的对象特征。生态环境监测的范围和对象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2.2.1生态环境监测范围 包括区域的、流域的、全国的。按照不同的需要和目的,能够组合成不同的监测范围。

2.2.2生态环境“要素”监测 包括各种环境要素、生态系统中的各环境介质、环保部门主管、监测对象(如各种排气、排水、固体废物等)。

2.2.3生态环境“相素”监测 包括同一环境要素或同一环境介质中的多相监测,水环境监测中的水相、生物相、沉积物相监测,环境空气监测中的气液相、固相等。

2.2.4生态环境“压力”监测 广义为“源解析”监测,通过广义的“源解析”监测,可以解答环境变化与污染源排放之间的关系,找出环境管理的主要对象和目标等。

2.3生态环境监测指标

生态环境监测的本质是环境“要素”和环境“相素”中目标污染物各类信息的生产过程,即环境信息的生产过程。现阶段的环境监测内容包括综合性指标、物理学指标、化学指标、生物学指标、生态学指标、毒理学指标等,或者分为环境质量指标、自然生态指标、环境保护建设指标等。

3、生态环境监测的技术和方法

3.1生态环境监测程序

3.1.1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 生态环境污染随时间、空间变化,受气象、季节、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应根据监测区域呈现的特点,进行周密的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主要调查各种污染源及其排放情况和自然环境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象气候、土地利用情况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3.1.2确定监测项目 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结合该地区污染源及其主要排放物的特点用以选择,并且还要测定一些气象与水文项目。

3.1.3数据处理与结果上报 因监测误差存在于生态环境监测的整个过程,唯有在可靠的采样和分析测试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的办法来处理数据,方有可能得出符合客观要求的数据,处理得出的数据应经仔细复核后才可上报。

3.2监测的方案与技术路线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方法就是对生态系统中的指标进行具体测量和判断,以获得生态系统中某一指标的关键数据,通过统计数据,来反映该指标的状况及变化趋势。在选择生态环境监测具体技术方法前,需根据已知条件,结合确定的技术路线,确定最理想的监测方案。技术路线和方案的确定大致包括以下几点:生态问题的提出,生态监测台站的选址,监测的对象、方法及设备,生态系统要素及监测指标的确定,监测场地、监测频度及周期描述。一些特殊指标可按目前生态站常用的监测方法。生态监测具有着眼于宏观的特点,是一项宏观与微观监测相结合的工作。对于结构与功能复杂的宏观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

4、开展生态监测的建议

4.1发挥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优势

生态环境监测的理论具有广泛的内容,环境监测的实践丰富了生态环境监测体系,要发挥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优势,使其成为开展生态监测工作的基础保证。

4.2合理选择监测指标

我们现有的监测能力、技术与设备水平有限,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结合本地的特点,从由于经济发展过快对生态环境形成压力和影响生态系统变化的因子中,选取易监测、针对性强、能说明问题、对特定环境敏感和属于污染的因子开展监测,以此表征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待今后条件具备时,逐步加以补充、扩展。

4.3充分利用先进技术

当前许多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还没有在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中发挥作用,如3S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并广泛得到应用,要使其和生态监测密切结合,并以最少费用获得必要的生态环境信息,在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中发挥效用。

5、结束语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实施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体系发展和完善的必然趋势和要求,这一项复杂的工程,向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必定更深层次地为环境管理部门服务,为经济区建设营造良性循环、天地人和的生态环境,促进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单从生物指标监测来了解环境质量已不能达到要求,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必定会作为环境监测的重要方式。

篇(4)

一、生态环境监测概述

上世纪60年代后,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生态环境监测从一般意义上的环境污染因子监测开始向生态环境监测过渡和拓宽,生态环境监测采用的是生态学的多种措施与方法,从多个尺度上对各个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格局的度量,主要通过监测生态系统条件、条件变化、对生态环境压力的写照及其趋势而获得,也可以说生态监测是运用可比的方法,在时间与空间上对特定区域范围内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组合体的类型、结构和功能及其组合要素等进行系统地测定和观察的过程,其监测的结果则用于评价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从方法原理、目的、意义等多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而在监测对象上,生态环境监测既不同于城市环境质量监测,也不同于工业污染源监测,从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历程来看,现今的生态环境监测主要侧重于宏观的、大区域的生态破坏问题,其反映人类活动对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的全貌、综合影响的优点,生态环境监测可用作对农田、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湖泊、海洋、气象、物候、动植物等进行监测,我们不难看出,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的拓宽,除开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措施外,环境监测的理论和实践定能作为生态监测得以发展和完善的基础保障,景观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森林生态学、淡水生态学、海洋生态学、荒漠生态学、环境经济学等理论与实践对生态环境监测也是大有益处。

二、生态环境监测程序

一是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生态环境污染随时间、空间变化,受气象、季节、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应根据监测区域呈现的特点,进行周密的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主要调查各种污染源及其排放情况和自然环境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象气候、土地利用情况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状况;二是确定监测项目。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结合该地区污染源及其主要排放物的特点用以选择,并且还要测定一些气象与水文项目;三是数据处理与结果上报。因监测误差存在于生态环境监测的整个过程,所以唯有在可靠的采样和分析测试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的办法来处理数据,方有可能得出符合客观要求的数据,处理得出的数据应经仔细复核后才可上报。

三、监测的方案与技术路线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方法就是对生态系统中的指标进行具体测量和判断,以获得生态系统中某一指标的关键数据,通过统计数据,来反映该指标的状况及变化趋势,我们在选择生态环境监测具体技术方法前,需根据已知条件,结合确定的技术路线,确定最理想的监测方案,技术路线和方案的确定大致包括以下几点:生态问题的提出,生态监测台站的选址,监测的对象、方法及设备,生态系统要素及监测指标的确定,监测场地、监测频度及周期描述,对于一些特殊指标可按目前生态站常用的监测方法,生态监测具有着眼于宏观的特点,是一项宏观与微观监测相结合的工作,对于结构与功能复杂的宏观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

篇(5)

描述生态资源退化的最著名的理论模型就是美国学者G?哈丁的"公地悲剧"理论,哈丁的理论假设是,当一个牧场向所有牧羊人开放时,由于经济人的本性,每个牧羊人都试图扩大自己的牧羊量,而当过度放牧时就引发了公地的悲剧-牧场的退化和损毁,公共生态环境资源可能就是这样一个大牧场。

一、 生态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的属性及特点

生态环境资源是能维护自然环境生态功能并能为人类所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等的统称,是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矿藏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

 

首先生态环境资源具有一般公共产品的属性。

关于公共物品的一般属性,国内学者有多种阐述和解释,但笔者认为,对任何种类的公共物品我们都应从以下几个特性上来描述其公共物品属性的强弱

(1)、消费的非竞争性,典型的公共物品都不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2)、消费的非排他性,即任何人都不能因为自己的消费而排除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另外,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强制性也往往是公共物品的重要属性。国防、街道上的路灯等通常被认为是同时具备这这些特征的公共物品的代表。

另有一些产品、服务,它们在消费上不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而是只有其一,人们称之为准公共物品。在共有的湖泊上捕鱼具有非排他性,但却不具备非竞争性。只要湖泊是共有的,就不能排斥任何一个捕鱼者在湖中捕鱼;但是捕捞者增加必然会减少湖内可供捕捞的鱼的数量,这会增加每一个捕捞者的成本,因此,捕鱼者之间是存在竞争性的。

生态环境资源与其它公共物品一样,大部分具有较强的公共物品属性,消费上具有非排他性的特征,但通常具有竞争性。这些公共物品一般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提供,例如一些河流、湖泊的水资源,生态系统服务中生命支持系统的各类生态服务,等等。

其次,生态环境资源在公共产品的属性也有其特殊性。其一,纯天然的生态环境资源是大自然的造物,其提供者是生态自然和生态过程本身,也就是说,这种公共物品的提供者不是人类主体,也不具有其他公共物品之使用上的主观目标性;其二,生态环境资源在空间上跨度大,在时间上存在着产权在代际之间的共享性,等等,这种时空分布上的复杂性导致其产权在时空的跨度上的复杂性,关于这点,我们在下述外部性问题讨论时论述。

二、公共生态环境资源之外部性

生态环境资源是一种特殊的公共物品,当它被看做大自然造物主的原始产品时(纯自然生态资源),对其提供者而言,它没有外部性问题;但当它作为生产原料、或生态环境基础,而加入到"二级产品"的生产活动中去时,就产生了外部性问题。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与私人物品的外部性产生不同,公共物品外部性产生的主要机制是消费者的"搭便车"和过度占用。

经济学上的外部性是指,一种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对不直接相关的他人的成本或收益之影响,使他人或整个社会无补偿受损或无偿受益,其中,对影响者有利的外部影响称为正外部性,又称外部经济,例如,栽树和养护树林、这种经济活动对他人、对社会有一种利益的外溢;对影响者不利的影响为负外部性,又称外部不经济,如过度开发地下水的经济行为,会引起地面下沉、海水入侵、水土流失、污染等等。经济活动的外部性表现出来的特征是,一种经济行为的效果没有从货币或市场价格机制中反映出来,形成所谓的个人成本(收益)与社会成本(收益)的不一致性。

对于大多数典型的公共物品来说,其消费是非竞争性的、受益是非排他性的,所以可能对其提供者产生外部性。以公共安全为例,其一,受益上具有非排他性,即不可能阻止不付费者对这一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消费,对公共产品不付任何费用的人同支付费用的人一样能够享有公共产品带来的益处。其二,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即一个人对这一公共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从对该公共产品的消费中获得的效用,换句话说,多增加一个人消费者对该公共产品不会引起产品成本的显著增加;另一方面,消费者的"搭便车"倾向是外部性发生的人性原因。不同于产权分割较清楚的私人产品,公共物品在消费上的非排他性使"免费获取"更为方便、容易。

由于"搭便车"行为的普遍存在,致使公共物品提供者的生产成本与收益不一致,由此产生外部性。正由于这一原因,公共物品不宜于私人(企业)提供,为克服上述的外部性,公共物品更宜于政府提供。然而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之消费仍然存在着外部性,这种外部性与其他外部性不同,主要表现为消费者对公共资源的"挤占",从而导致过度使用和公共资源的浪费和损坏。

公共生态环境资源由于其在涉经济活动时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因此会产生一般性外部性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对环境资源的无偿使用或低价使用,以及无补偿的损坏或低补偿的损坏,经济活动的成本被转嫁给社会他人。

三、生态环境资源的外部性的特点

对公共生态环境资源的外部性,更需要揭示的是其与其它公共品不同的生成特性。这主要表现在:

1、"无主性"或提供者的特殊性造成的特点

相对于其它公共物品,生态环境资源更似一种"无主"的生态公共产品(它不像其它公共物品有人类主体作为生产者、提供者),特别是像原始森林、自然矿产、江、河、湖、泊、地下水,等天然资源以及各类生态系统服务,它们是大自然的造物,其提供者是生态自然和生态过程本身,因此便造成,

其一,天然的生态环境资源本身不存在外部性问题,因为外部性是相对于提供者而言的,而天然的生态环境资源提供者是生态系统本身,对大自然来说是无法计算其"个人"成本(收益)与所造成的社会成本(收益)是否一致,如果非要说什么外部性,那就是纯生态资源和生态服务是一个没有回报而完全的"正外部性",是大自然提供的"初级产品"。

其二,但当这种"初级产品"被作为原料纳入到人类 的经济活动中,这种涉生态环境资源的经济活动却有着极强的外部性,由于缺少其他公共物品所拥有的具体的提供者-政府各层组织机构或公共社团,(例如公共安全、教育的提供者),同时又由于缺少政府组织提供公共物品过程的那种财政收支平衡的制约,因而导致生态环境资源相较与其它公共物品更容易被无偿地攫取利益和无补偿地转嫁损害。"二级产品"的价格中可能极大地忽略了自然资源损耗成本和环境损坏补偿成本,这时候产品提供者的外部性就产生了-生态成本被转嫁给不相关的社会他人。

   

其三,由于生态环境资源消费上存在着更为显著的不可分割性(如空气、公共水源),"搭便车"在这里的具体实现形式就是尽可能地多占用、多利用甚而过度利用,免费利用和低成本利用就成了涉公共生态资源经济活动外部性产生的主要原因,这对生态大自然来说只有一种结果-生态损坏和生态退化,而对其他人的影响则通过这种损害与退化来传递。简而言之,由于生态环境资源提供者的特殊性,其涉经济活动的外部性产生的方式主要是"挤占",过程主要表现为过度利用和浪费,结果是生态退化和生态损毁;其损害转嫁的直接对象是生态环境资源自身,间接受损者才是社会他人。

2、生态环境资源产权难以划分所造成的特点

即使是公共产品,也可以通过一定的产权安排减少外部性问题,例如公共安全、教育的消费,政府组织可通过权、责、利的划分和落实来克服其使用中的外部性,而生态环境资源的产权分割在操作中却有更大的难度。

生态环境资源产权难以界定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从自然形态来说,生态环境资源往往为公共自然资源,面积大,区域广,有行政划界的切割甚至国界线的分割。如河流、湖泊、地下水,公海,还有类似像海洋渔业资源中洄游海洋动物资源等等,其产权界定中存在很多技术难度。

其二,从产权制度来说,产权结构的复杂性,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等产权权能的可分离性,加大了产权的划分和产权之权、责、利的落实的难度。 例如,虽然在我国现有条件下,主要生态环境资源在法律上均为国家所有,但是抽象的法律上的所有权并没有构成对生态资源环境在使用上的有效约束,而是往往表现为现实中的"产权虚置",造成权、责、利不清,导致大量的公共生态环境资源的浪费和退化。

   正因为上述产权划分及权、责、利落实的多重难度,才使涉生态环境资源的经济活动具有很强的外部性。

3、公共生态自然资源外部性的时滞性

生态环境资源的利用对周围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缓慢渐变的过程,其受经济活动影响的正外部性(利益外溢)和负外部性(损害外泄)往往短期内难以察觉或难以计量,难以用市场价格反映,如森林覆盖率提高、覆盖面积的扩大对周围环境的改良优化作用,这种正外部性的利益外溢是逐渐缓慢发生的,而当森林受毁坏时其对周边气候、水土环境的影响也是这样;另外,在相当长时间内,环境损害变化虽是缓慢渐变的,但当超过一定的阀值后,损害程度就会迅速增长,但这时再补救为时已晚。更严重的是,生态环境资源的修复有时具有不可逆性,或至少具有不对称性。

与时间上的迟滞性相关,生态环境资源之利用的外部性还存在于代际之间。生态环境资源之产权具有着代际共享性的特征,尽管这种共享是不完全的,但基本环境资源肯定有一定的代际继承性,因此所有对环境资源的无补偿、无修复的过度开采、利用、改变都会造成对后代的亏欠,是当代人对后代人的损害转嫁。

面对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种种困境,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公共环境资源较之私人物品总是更容易遭到破坏?这是一个是似而非的困惑,而笔者把这个问题的答案简单概括为:是生态环境资源较强的外部性属性和经济人的自利性两个特点共同决定了这个结果。

在这里笔者特别强调了生态环境资源"无主性"这一特征,与任何其它公共产品不同,它的提供者不是人类主体而是大自然生态环境本身,而生态环境本身之自然特性使其产权分割和其权、责、利的落实难以实现,致使其更容易被无偿地攫取利益和无补偿地转嫁损害,于是便产生了生态损害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由于自利的人性是一种普遍的存在,而对"无主"的公共资源的"挤占"和争夺又是自我利益最大化的捷径,加之千百年来天然资源免费使用的长期心理习惯,这时,每个牧羊人都试图在"公地"上放牧更多的私羊,于是在"挤占"中浪费和过度利用公共生态环境资源就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生态损坏和生态退化就有了现实性,"公地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参考资料:

1、廖卫东,生态外部性求解的产权制度优化,[J].《当代财经》,2004年第12期

篇(6)

(一)生态环境成本在煤炭产品成本中的比例较高

煤炭的生产过程,既是煤炭产品的生产过程,又是生态环境破坏、资源枯竭的过程。煤炭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既要支付产品生产本身的成本,又要支付环境破坏、资源枯竭方面的费用。

(二)生态环境成本比别的企业高

随着煤炭生产的发展,煤炭资源越来越少、大范围的地表塌陷、大量煤矸石的堆积,导致大量耕地的占用和破坏、大量废水废气的排放,引起周边耕地的劣化和空气污染。因此煤炭企业因资源环境破坏而付出的代价和保护资源环境而支付的费用与其他行业相比更高。

(三)生态环境成本呈上升趋势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在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的同时,环境意识逐步强化,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这必然导致煤炭企业环境保护的投入和支出的增加,致使企业环境成本构成内容和数额的逐步增加。还有煤炭企业生产活动特点决定了煤炭环境成本随着开采年限的延长不断上升。另外,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发生的成本、投资和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大。

二、煤炭企业生态环境成本的构成

煤炭环境成本具有突出的行业特点,结合煤炭再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和煤炭环境成本的特点,要对煤炭环境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和计算。

(一)资源耗减占用成本

资源耗减占用成本是一种补偿成本与机会成本相统一的环境成本。指由于企业的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使自然资源的储量逐渐减少,减少的资源价值即为自然资源耗减成本。资源是有价值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使用和消耗自然资源必须支付成本,即付出代价,其数额应大于或等于资源自身的价值。对于煤炭企业来讲,环境资源不仅是组织生产活动的潜在基础,而且是一种生产要素,因此煤炭生产活动的开展是以资源的减少和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发生变化为前提的。因煤炭企业生产耗减、占用资源导致生态环境系统状态发生变化和他人失去利用煤炭资源与环境许多机会,而必须由煤炭企业进行补偿的价值即为资源耗减占用成本。

(二)生态环境损害成本

生态环境本身所固有的价值,即可供人类直接利用、消耗的价值。另一方面,生态环境系统本身对人类生存环境提供着某种服务的价值,是自然要素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固有价值在自然资源上的体现,即自然要素对生态系统的功能性价值,也称之为生态环境价值。这种价值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价值量会越来越大。煤炭生产活动不仅占用和消耗煤炭资源,还会引起其他生态环境资源的破坏,如煤炭伴生资源(铜、铁、硫等)、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的破坏,同时还会引起生态环境系统生态环境价值的损失。因此煤炭生产活动造成的生态资源破坏和生态环境价值损失而需要进行补偿的成本,称为生态环境损害成本。

(三)环境保护与污染预防成本

为保护和预防生态环境资源不受损害,避免环境污染和环境事故所发生的成本费用,煤炭生产必然造成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资源的破坏。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资源破坏的程度,就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就会产生环境保护与预防成本。

(四)环境恢复和治理成本

为了恢复和治理被污染、破坏的生态环境资源而发生的成本费用称之为环境恢复和治理成本。在煤炭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排放废水、矸石等废弃物,从而产生土地、空气、水源等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地带来地表塌陷、河流改道、山体滑坡等生态环境的破坏,对此需要治理环境污染,恢复和改善被破坏的生态环境,使之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居住的需要。这些成本和费用必须通过环境成本来补偿,其主要由治理费用和弥补破坏、污染所造成损失的补偿两部分组成。

(五)环境影响成本

在煤炭生产过程中,由于废水、煤矸石等废弃物的排放而损害农作物,降低耕地质量,秧及水生物;由于采空区的形成,需要搬迁村庄,修建铁路和公路,对此需要进行赔偿,发生成本费用,称为环境影响成本。(六)自然资源再生成本

要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以总体资源不枯竭为前提,所以煤炭

企业必须要付出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寻找和研制代替煤炭资源的新资源,这种投入即为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成本,另外煤炭资源枯竭进行停产、转产而应予以补偿的价值,这部分成本称为自然资源再生成本。

(七)环境改善成本

为了改善和美化矿区环境,需要进行植树、绿化以及构筑各类景观设施;为了改善工作环境,采取措施隔离噪音,降低粉尘等,这部分成本费用,称为环境改善成本。

(八)不确定性成本

不确定性成本指与不确定性环境问题相关的成本。其主要包含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生产力降低成本,潜在环境负债成本等。

三、煤炭企业生态环境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煤炭生态环境成本受社会、经济、历史、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它不仅是煤炭企业微观生产活动中与生态环境有关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而且是因生产和消费煤炭产品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成本、生态环境资源质量退化成本,煤炭资源消耗占用成本以及因煤炭生产活动造成的灾害和影响成本、人类健康损失成本等。笔者将影响煤炭生态环境成本的主要因素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水平加大了煤炭生态环境成本

经济发展水平对煤炭生态环境成本的影响表现在两个基本方面:一方面,在煤炭资源是主要能源的情况下,经济发展规模越大,煤炭资源的消耗量越多,环境污染越严重,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程度越大,治理环境和恢复、改善生态环境的支出越高,即煤炭环境成本越大。另一方面经济越发达,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们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越高,社会对生产活动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的约束越多,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也越完善,对煤炭资源的开采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无论从社会(国家)还是从煤炭企业来讲,对生态环境的投入越大,煤炭生态环境成本也就越高。

(二)科学技术进步严重影响着煤炭生态环境成本

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煤炭企业生态环境成本影响表现出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出现了大型采煤、掘进机械,产生了垮落式、放顶式采煤技术,煤炭产量不断提高,开采的深度也越来越深,三废排放量越来越大,煤炭资源的丢弃越来越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越来越大,所有这些都将使煤炭环境成本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煤炭环境污染的保护技术、洗选煤技术等越来越先进,这些技术的发展,都将使煤炭环境成本不断降低。从总体上来讲,随着煤炭企业环境保护意识的强化,环境保护由侧重于事后治理不断向事前预防、事中延伸,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情况下,煤炭环境成本则越来越低。

(三)煤炭环境成本随着矿井开采年限增加而提高

随着煤矿开采年限的增加,生产活动的区域范围会不断扩大,开采深度不断延深,致使井下排水量不断增加,煤矸石等固体废物的排放量不断加大,空气污染程度不断提高,塌陷区面积不断扩大,对周边的环境影响加大,致使煤炭环境成本随着开采年限的增加而上升。

(四)煤炭资源供应量和能源结构制约煤炭生态环境成本

根据有关研究,环境系统的资源供应量存在一个临界值,这个值就是环境系统自净力。在临界值范围内活动,环境系统的资源供应量是无限的,超过临界值范围,资源供应量是有限的,而且随着人类活动空间不断拓展和活动量不断增大,环境资源供应量越来越少,环境质量不断退化,进而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由此可知,煤炭资源供应量和能源结构对煤炭环境成本具有直接的影响。煤炭资源供不应求的程度越大,在一个国家的能源结构中的比例越高,煤炭产品相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量越大,社会对煤炭生产活动的限制越低,在进行社会经济政策选择时,就往往以牺牲生态环境价值为代价,换取煤炭生产的快速发展,由此煤炭环境成本越高。

总之,煤炭生态环境成本既有与其它行业环境成本相同的属性,如环境影响成本、环境保护与预防成本等,同时,因为煤炭生产的特殊性使其又有自身的特点,如资源耗减占用成本、自然资源再生成本等,而且煤炭环境成本变化与服务年限有关。煤炭环境成本的构成是复杂的,只有正确分析煤炭企业的生态环境成本,合理地确认与计量,才能实现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达到社会、企业、环境“三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金平.矿区直接环境成本评估[J].能源环境保护,2003(1).

[2]谢琨.企业环境成本分类及会计实施[J].四川会计,2002(5).

篇(7)

(一)生态环境成本在煤炭产品成本中的比例较高

煤炭的生产过程,既是煤炭产品的生产过程,又是生态环境破坏、资源枯竭的过程。煤炭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既要支付产品生产本身的成本,又要支付环境破坏、资源枯竭方面的费用。

(二)生态环境成本比别的企业高

随着煤炭生产的发展,煤炭资源越来越少、大范围的地表塌陷、大量煤矸石的堆积,导致大量耕地的占用和破坏、大量废水废气的排放,引起周边耕地的劣化和空气污染。因此煤炭企业因资源环境破坏而付出的代价和保护资源环境而支付的费用与其他行业相比更高。

(三)生态环境成本呈上升趋势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在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的同时,环境意识逐步强化,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这必然导致煤炭企业环境保护的投入和支出的增加,致使企业环境成本构成内容和数额的逐步增加。还有煤炭企业生产活动特点决定了煤炭环境成本随着开采年限的延长不断上升。另外,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发生的成本、投资和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大。

二、煤炭企业生态环境成本的构成

煤炭环境成本具有突出的行业特点,结合煤炭再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和煤炭环境成本的特点,要对煤炭环境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和计算。

(一)资源耗减占用成本

资源耗减占用成本是一种补偿成本与机会成本相统一的环境成本。指由于企业的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使自然资源的储量逐渐减少,减少的资源价值即为自然资源耗减成本。资源是有价值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使用和消耗自然资源必须支付成本,即付出代价,其数额应大于或等于资源自身的价值。对于煤炭企业来讲,环境资源不仅是组织生产活动的潜在基础,而且是一种生产要素,因此煤炭生产活动的开展是以资源的减少和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发生变化为前提的。因煤炭企业生产耗减、占用资源导致生态环境系统状态发生变化和他人失去利用煤炭资源与环境许多机会,而必须由煤炭企业进行补偿的价值即为资源耗减占用成本。

(二)生态环境损害成本

生态环境本身所固有的价值,即可供人类直接利用、消耗的价值。另一方面,生态环境系统本身对人类生存环境提供着某种服务的价值,是自然要素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固有价值在自然资源上的体现,即自然要素对生态系统的功能性价值,也称之为生态环境价值。这种价值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价值量会越来越大。煤炭生产活动不仅占用和消耗煤炭资源,还会引起其他生态环境资源的破坏,如煤炭伴生资源(铜、铁、硫等)、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的破坏,同时还

会引起生态环境系统生态环境价值的损失。因此煤炭生产活动造成的生态资源破坏和生态环境价值损失而需要进行补偿的成本,称为生态环境损害成本。

(三)环境保护与污染预防成本

为保护和预防生态环境资源不受损害,避免环境污染和环境事故所发生的成本费用,煤炭生产必然造成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资源的破坏。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资源破坏的程度,就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就会产生环境保护与预防成本。

(四)环境恢复和治理成本

为了恢复和治理被污染、破坏的生态环境资源而发生的成本费用称之为环境恢复和治理成本。在煤炭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排放废水、矸石等废弃物,从而产生土地、空气、水源等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地带来地表塌陷、河流改道、山体滑坡等生态环境的破坏,对此需要治理环境污染,恢复和改善被破坏的生态环境,使之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居住的需要。这些成本和费用必须通过环境成本来补偿,其主要由治理费用和弥补破坏、污染所造成损失的补偿两部分组成。

(五)环境影响成本

在煤炭生产过程中,由于废水、煤矸石等废弃物的排放而损害农作物,降低耕地质量,秧及水生物;由于采空区的形成,需要搬迁村庄,修建铁路和公路,对此需要进行赔偿,发生成本费用,称为环境影响成本。

(六)自然资源再生成本

要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以总体资源不枯竭为前提,所以煤炭企业必须要付出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寻找和研制代替煤炭资源的新资源,这种投入即为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成本,另外煤炭资源枯竭进行停产、转产而应予以补偿的价值,这部分成本称为自然资源再生成本。

(七)环境改善成本

为了改善和美化矿区环境,需要进行植树、绿化以及构筑各类景观设施;为了改善工作环境,采取措施隔离噪音,降低粉尘等,这部分成本费用,称为环境改善成本。

(八)不确定性成本

不确定性成本指与不确定性环境问题相关的成本。其主要包含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生产力降低成本,潜在环境负债成本等。

三、煤炭企业生态环境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煤炭生态环境成本受社会、经济、历史、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它不仅是煤炭企业微观生产活动中与生态环境有关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而且是因生产和消费煤炭产品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成本、生态环境资源质量退化成本,煤炭资源消耗占用成本以及因煤炭生产活动造成的灾害和影响成本、人类健康损失成本等。笔者将影响煤炭生态环境成本的主要因素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水平加大了煤炭生态环境成本

经济发展水平对煤炭生态环境成本的影响表现在两个基本方面:一方面,在煤炭资源是主要能源的情况下,经济发展规模越大,煤炭资源的消耗量越多,环境污染越严重,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程度越大,治理环境和恢复、改善生态环境的支出越高,即煤炭环境成本越大。另一方面经济越发达,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们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越高,社会对生产活动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的约束越多,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也越完善,对煤炭资源的开采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无论从社会(国家)还是从煤炭企业来讲,对生态环境的投入越大,煤炭生

态环境成本也就越高。

(二)科学技术进步严重影响着煤炭生态环境成本

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煤炭企业生态环境成本影响表现出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出现了大型采煤、掘进机械,产生了垮落式、放顶式采煤技术,煤炭产量不断提高,开采的深度也越来越深,三废排放量越来越大,煤炭资源的丢弃越来越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越来越大,所有这些都将使煤炭环境成本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煤炭环境污染的保护技术、洗选煤技术等越来越先进,这些技术的发展,都将使煤炭环境成本不断降低。从总体上来讲,随着煤炭企业环境保护意识的强化,环境保护由侧重于事后治理不断向事前预防、事中延伸,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情况下,煤炭环境成本则越来越低。

(三)煤炭环境成本随着矿井开采年限增加而提高

随着煤矿开采年限的增加,生产活动的区域范围会不断扩大,开采深度不断延深,致使井下排水量不断增加,煤矸石等固体废物的排放量不断加大,空气污染程度不断提高,塌陷区面积不断扩大,对周边的环境影响加大,致使煤炭环境成本随着开采年限的增加而上升。

(四)煤炭资源供应量和能源结构制约煤炭生态环境成本

根据有关研究,环境系统的资源供应量存在一个临界值,这个值就是环境系统自净力。在临界值范围内活动,环境系统的资源供应量是无限的,超过临界值范围,资源供应量是有限的,而且随着人类活动空间不断拓展和活动量不断增大,环境资源供应量越来越少,环境质量不断退化,进而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由此可知,煤炭资源供应量和能源结构对煤炭环境成本具有直接的影响。煤炭资源供不应求的程度越大,在一个国家的能源结构中的比例越高,煤炭产品相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量越大,社会对煤炭生产活动的限制越低,在进行社会经济政策选择时,就往往以牺牲生态环境价值为代价,换取煤炭生产的快速发展,由此煤炭环境成本越高。

总之,煤炭生态环境成本既有与其它行业环境成本相同的属性,如环境影响成本、环境保护与预防成本等,同时,因为煤炭生产的特殊性使其又有自身的特点,如资源耗减占用成本、自然资源再生成本等,而且煤炭环境成本变化与服务年限有关。煤炭环境成本的构成是复杂的,只有正确分析煤炭企业的生态环境成本,合理地确认与计量,才能实现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达到社会、企业、环境“三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金平.矿区直接环境成本评估[J].能源环境保护,2003(1).

[2] 谢琨.企业环境成本分类及会计实施[J].四川会计,2002(5).

篇(8)

Abstract: economic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auxiliary traffic construction, traffic construction also will greatly promote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traffic construction force of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but also affects the perimeter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landscape distribution, some areas of the ecological system in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and use produced during change. In this paper, the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highway construction condition analysis,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environment put forward reasonable measures to protect the ecological system.

Keyword: ecological system; Highway construction;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S8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生态环境时人类生存的基础,良好的生态系统不仅可以净化空气水质、调节气温,还能降低噪音污染、防震减灾。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破坏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而生态环境与公路建设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又有着越来越紧密的联系,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和景观结构造成了极大地影响,植被退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日趋严重。可见对公路建设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与周边生态系统变化的科学分析尤为重要。

山区公路建设与生态系统保护

随着我国新时期对西部地区交通建设的进一步加强,西部地区正迎来公路建设的新。而我国西部地区多为山区(山地、丘陵和地形崎岖的高原),生态环境脆弱,以往的山区公路建设已经引起生态系统的退化,加之短时期内大规模公路建设,必定引起生态环境退化,进而引发大量环境问题。为保护我国西部山区生态环境,必须对公路建设周边的生态系统特征深入研究分析,并对生态承载力度科学评估,为在建及处于营运期的公路周边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拟建公路的规划、设计和周边生态系统的养护措施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山区公路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周边植被面积及密度明显减少;

动物栖息地减少,动植物物种减少,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水土流失,可种植土壤面积减少;

破坏原有自然景观及历史遗迹;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对周边空气及水质造成污染;

施工过程中的噪音影响动植物生长。

山区公路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产生的原因及应对办法

1、未深入分析建设公路周边生态环境特点及生态承载力情况。应在建设前期对周边生态系统特点及生态承载力进行科学分析,以调整公路建设及营运的各项指标;

2、对公路建设周边生态环境保护没有足够的重视,存在“先破坏,后治理”的思想。要知道脆弱的生态环境一旦受到破坏,就很难恢复,山区生态系统更是应该防范在先,时时治理。

3、对公路建设区域周边生态环境没有统一科学的保护措施。应明确建设公路路段生态环境及区域生物种群情况,严格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及公路建设统一保护措施对周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治理;

4、建设期为对相应的生态系统维护措施有效执行。要加强建设期间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对相应生态系统保护措施的有效执行,确保周边生态环境不因执行错误和执行漏洞遭到影响;

5、生态保护技术工艺落后、单一。应研发和引进有效的生态环境防护技术和工艺,确保不做无用功。同时注重生态保护的地域性,采用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绿化方式,选用相应的植物,而不是“整齐划一”地进行简单生态保护。

荒漠区公路建设及生态系统保护

我国荒漠面积最大的省区是新疆。新疆生态结构单一、生态环境脆弱,加之新疆荒漠类型错综复杂、病害多,使其相比其他地区更易受公路建设的影响而遭到破坏。对以新疆为主的荒漠区公路建设周边的生态系统研究和保护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一)荒漠区环境特点及公路建设特点

1、荒漠区气候干旱、土地贫瘠、植被单一且分布稀疏,生态系统结构单一、环境稳定性差,极易受到公路建设的影响而出现环境退化、生态系统失调等问题,且反过来会影响公路的长期、安全营运,引发滑坡、泥石流和山洪等公路交通地质灾害。

2、荒漠区公路建设环境特点

(1)公路建设领域生态环境脆弱,植被稀疏,在公路周边开展生态恢复和生态建设难度高;

(2)荒漠区域公路建设缺乏水资源,难以供应公路建设过程所需水量,公路建设在缺水情况下艰苦进行,产生的尘土反过来又对环境造成污染;

(3)荒漠地区土质类型多而复杂,公路建设需要针对性地解决不同土质对应的路基问题;

(4)公路养护任务和环境保护任务艰巨。

(二)荒漠区公路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使荒漠区原本不高的植被覆盖率降低;

造成大气污染;

使水质、土质发生改变;

水土流失、边坡稳定性差;

更易引发灾害;

影响荒漠区动植物物种分布和生存环境,破坏地区生态平衡。

(三)荒漠区公路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产生的原因及应对办法

1、公路建设过程中需要砍伐树木、缩减草地面积、破坏植被和景观结构,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占用草地、砍伐树木等破坏绿色植被的方式。同时鉴于荒漠区野生动物分布少、珍稀物种种类相对多的特点,在建设途中应根据不同动物特点和生活习性设置野生动物保护区,并在保护区周边设置警示牌、减速标志、安排专人负责巡查监督;

2、公路建设过程中将丘陵等地区路基挖成人工地形,破坏原有自然地形,从而引发水土流失、泥石流等问题。建设过程中不要轻易挖动原有土壤,避开灾害易发区;

3、公路建设环境保护制度不健全、工作人员环保意识淡薄。应制定荒漠区公路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宣传和教育,使其对公路建设中的环保问题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认识。

高寒草原公路建设及生态系统保护

青藏高原是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高寒草原分布地。近年来,由于人类缺乏科学性的滥用资源,致使青藏高原的环境不断恶化,甚至使原来产草量很高的高寒草甸退化为毫无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黑土滩”。而人类的这些危害性的行为中公路建设是对其影响最大的。以高寒草原地区公路建设为切入点,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采取一定措施,是改善和保护高寒草原地区生态系统的有效方法。

(一)高寒草原地区生态系统状况

高寒草原地区在公路建设前的地上地下生物量分布情况是地下生物量大、地上生物量小,而进行人工植被恢复的生物分布量是地下生物分布量远低于原先地下生物分布量、地上生物量又远远高于天然环境下的地上生物分布量。显然,经人工恢复后的植被远不及天然植被分布合理、状态稳定,也就是说,即使人工对路周生态环境进行恢复,还是远远不能使其恢复到以前的生态效果。还有一方面也能说明人工恢复生态环境效果差,原先天然状态下的高寒草原物种群落主要是青藏苔草、高山蒿草等多种群的优质、稳定植被,而经人工进行生态恢复后的植被种群只有少量的上述植被,大多植被知识杂草和毒草,这种恢复后的生态环境不仅生物种群质量低,而且构成的生态系统并不稳定,更易受人类活动及外部的影响,随时都有退化的可能。

(二)高寒草原公路建设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提高对高寒草原生态保护的认识

作为我国一种珍稀资源,高寒草原对我国环境及资源影响甚大。它的退化和失衡应引起我国社会尤其是公路建设界地高度警醒,应该认识到高寒草原生态系统一旦失去平衡,是很难恢复的。

2、尽量减少公路建设过程的生态破坏面积

要吸取以往公路建设教训,在施工过程中避开植被密度大的地区,并在挖动土壤是严格控制挖动规模,不可随意乱挖、乱取。

3、有效利用施工中挖动的天然植被

将施工工程中挖取的天然植被移植到边坡等环境扰动区域,同时做好植被养护工作,时扰动区的环境尽快得到改善,早日恢复。

4、加强公路建设生态保护的过程管控

应不断加强公路建设中生态保护的环节和质量把控,进一步落实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工作。

参考文献:

[1] 赵艳纳.高速公路路域生态景观恢复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9.

[2] 吕鑫,李玉梅.植被护坡的设计选择[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2):278-278.

篇(9)

1.1政府垄断的单一模式

政府在城镇生态环境治理中既是资金的提供者,也是城镇生态环境主要的执行者和维护者。政府的治理方式主要有管制、强制执法和严格征税等,而这容易造成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发生。这种单一模式存在着内在的缺陷。首先是资金的短缺。城镇生态环境治理需要充足的资金,这关系到治理的效率和效果。在政府垄断的情况下,城镇生态环境治理的资金只能依靠政府来提供。近些年来,政府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了对城镇生态环境治理的投入,但这只是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金短缺的状况。由于政府在城镇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失灵,不仅会导致政府寻租,还会导致城镇生态环境陷入“治理—破坏—再治理—再破坏”的恶性循环,使过度治理和治理不足并存。在政府垄断城镇生态环境治理的情况下,由于缺乏竞争机制,容易使政府陷入官僚制困境,从而不可避免地产生城镇生态环境治理的低效率,甚至是无效率。此外,政府垄断还会导致城镇生态环境治理的边际效用递减,影响治理效果。

1.2政府与企业结合的二维模式

在城镇生态环境治理方面与企业进行合作治理,既可以克服政府失灵,又可以弥补市场自身的缺陷,这是实现城镇生态环境有效治理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城镇生态环境的治理过程中,政府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的,而企业则是以追求营利为最终目标,出售产品和服务获取最大利润。在政府与企业的二维治理模式中,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者,为了公共治理发挥最大效用,会允许或授权企业参与到生态环境的治理中来,因为企业既拥有政府无法比拟的雄厚的技术基础和专业设备,又能够实现城镇生态环境的源头治理,而政府只需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管。在这二维治理模式中,政府最主要的任务是提供相应的政策工具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提高企业的积极参与性,从而实现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双赢。

1.3政府、企业和社会联合治理的多元模式

在多元的联合治理模式中,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到城镇生态环境的治理中来,三者之间形成了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相互监督的关系。政府在城镇生态环境治理的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和完善法律法规,吸引企业参与到生态环境治理中来。而社会组织作为政府的“减压阀”和“稳定器”,与政府相比,社会组织更具专业性和灵活性,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对城镇生态环境更为敏感和关注,能创造出比政府更低的公共治理成本和带来更高的效率。与企业相比,社会组织更具有志愿性和公益性。鉴于目前我国社会组织发展规模较小,力量薄弱,政府可以通过购买等形式给予社会组织鼓励和扶持,发挥其在城镇生态环境治理中应有的作用。此外,社会组织是由具有不同利益动机的群体组成的,不能作为统一的整体从社会的全局考虑问题,这就需要政府给予引导和规范管理,使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在这三种模式中,多元治理模式可以对城镇生态环境进行全覆盖,实现城镇生态环境的全方位治理。政府政策工具的选择是多元治理模式有效运转的重要前提,因此,政府要从多元治理模式出发设计政策工具。

2城镇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工具选择的种类

对城镇生态环境治理的政策工具应该进行分类,以方便政府确定选择的范围。国内外学者对政策工具分类有着不同的分类方式。在这里,我们将借鉴华中科技大学徐顽强教授提出的公共政策工具的类型所作的分类,将政策工具划分为七大类,并按照政府介入程度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即管制、直接供给、市场性政策工具、财政性政策工具、社区治理、志愿者组织、个人与家庭。下面,按照不同的政策工具在城镇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重要程度,对主要的政策工具分别进行描述:

2.1政治性工具

政治性工具就是政府在政治权威和公权力的前提下,运用法律、法规等约束和规范公民、社会组织等相关主体的行为,促进社会管理目标的实现。政治性工具主要包括管制和直接供给。管制首先是确定一个政策目标,然后对政策目标群体某些特定的进行强行要求和禁止。其中管制的内容有经济管制和社会管制,经济管制主要是对自然资源产品价格、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修复效益,以及对一些高污染企业的进入和退出行为进行管制。企业参与城镇生态环境治理,对政府来说,经济管制是不可或缺的政策工具;而社会管制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对一些污染企业进行取缔。直接提供就是在公共预算的前提下,由政府直接提品和服务,在政策工具中属于消费性支出政策。城镇建设用地和绿化用地等更多地要靠政府直接提供。政府直接提供的社会性需求领域较为广泛且处于政府内部运作,必须掌握重要的信息和资源,允许内部化交易,是一种成本较低的政策工具。但由于政府是参与生态环境活动的唯一主体,可能导致治理成本过高,而且,还存在着在治理过程中由于政府部门职能交叉使工作人员执行困难。更为重要的是,在现行财政体系和转移支付不足的情况下,根本不能对城镇生态环境进行高效治理。

2.2经济性工具

经济性工具就是在市场规律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利用工商管理技巧和经济刺激措施来指导和规范社会目标群体行为,实现社会政策目标的手段。政府运用经济性工具,既给予企业充分的自,又能不同程度介入其决策的形成过程。经济性工具主要有市场性政策工具和财政性政策工具这两种,其中市场化政策工具的内容包括市场自由化、市场促进化和市场活泼化。市场自由化主要是允许更多的参与者(企业、社会组织)进入到城镇生态环境治理中来,解除市场管制。市场促进化主要是创造市场化的产品,政府可以发放污染许可证,允许企业排放一定量的污染物,但要其付费。市场活泼化主要是通过契约外包,与营利或者非营利性组织签订契约,来提供垃圾清理、街道清洁、道路绿化等公共服务。总之,市场机制的政策工具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提高社会治理效率,促进城镇健康发展。在财政性政策工具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征费、课税等方式,对企业污染造成的负外部性成本行为(如空气污染)征收税费,约束企业行为,从而达到政府治理目的。

2.3社会性工具

社会性工具建立在自愿基础上,很少或几乎没有政府的介入,以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分配社会福利为目标。其主要包括社区治理、志愿者组织、个人与家庭。城镇社区内的垃圾处理、绿化等,可以由社区居民自行规划,政府可在此基础上给予相应的补贴。志愿者组织又被称为“社会中介组织”或“民间组织”,可以弥补政府和市场在城镇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失灵。城镇大部分生态环境的治理,志愿者组织都可以参加,如街道清洁、植树种花、生态文明宣传、垃圾回收、环保巡逻纠察等。志愿者组织参与城镇生态环境治理有利于减低政府公共治理成本,但这必须以志愿者组织的发育状况为前提。总之,随着公民社会的崛起和第三部门的发育,社会性工具的使用将会得到不断的加强。

3城镇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工具选择的的依据

在消费特点上对城镇生态环境进行分类是政策工具选择的依据。从消费特点上对城镇生态环境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纯公共产品的生态环境、俱乐部产品性质或公共资源性质的生态环境。

3.1纯公共产品性质生态环境的政策工具选择

纯公共产品性质的生态环境在消费过程中,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较为典型的是空气、环境保护、免费公园、公共座椅、公共厕所等。俱乐部产品性质或公共资源性质的生态环境,大部分的生态环境都属于这一类,如公共草坪、矿产资源、公共牧场、公共池塘、公共河流、公共渔场等等。对于这类性质的公共产品,政府应该选择政治性政策工具来进行治理。

篇(10)

中图分类号:TU98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16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城市资源的使用量,破坏了城市原有的生态环境,同时,各种污染源的出现,也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为社会服务人员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管理者要加大园林绿化建设力度,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1 生态园林的定义

生态园林是以生态学为参考,建设城市生态系统。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条件,种植在不同的地区,形成植被群落,让其互相协调,保证在每个生长季节都有植被生长,产生季相色彩[1]。这些植被包括乔木、灌木、草本等,在互不影响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阳光、土壤、水分等,减少群落中植被生长的冲突。

随着各项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增加了环境污染,城市生态环境受到非常严重的破坏,这种情况让人们注意到优化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保持城市生态平衡。

2 生态园林在城市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2.1 吸附空气中的有毒气体与粉尘

生态园林的建设,可以改变城市大气环境,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空气中有毒气体和粉尘[2]。

现在,很多城市周边都开办了化工厂,在城市内部,行车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导致大量的有毒气体排放,增加空气的粉尘数和噪音,这些都会对人体造成慢性伤害。针对上述内容,社会服务人员在城市中种植一些可以吸收有毒气体的树木,比如土杉等,过滤城市空气,避免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并且,还要适当调节植被的种植密度,让植被在适当的距离生长,通过树叶的微震吸收车辆发出的噪音。对于空气中的粉尘,可以种植林木,因为林木叶子的表面有很多被毛,还有较为粘稠的油脂,能够吸附空气中的粉尘。除以上几种污染源外,化工厂也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病菌,绿色植被可以利用自身的净化功能吸收病菌,消除它的有害性。通过这几种方式,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调节生态平衡。

2.2 以“生态平衡”为主导,建设生态园林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个稳定的系统中,其结构与功能处于协调的状态,能量的输入输出基本平衡,让整体效益达到最高[3]。而生态园林的建设,可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生态平衡,所以,社会服务人员在展开园林建设时,要客观分析城市当下的生态环境,合理安排植被的种植,把多种自然景观加入到城市建设中,让城市更具观赏价值。

2.3 根据“生态位”的原则,建设生态园林

生态位指的是某个物种在一个系统中起到的作用,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内的地位。它可以让城市根据特定的环境,选择适合种植的植物,提高城市生态园林的整体功能。所以,社会服务人员必须按照“生态位”提出的要求,建设生态园林。首先,要根据生态位的特点,挑选符合这一特点的植物种植,形成生长群落,减少竞争,合理利用土壤、阳光等,建设符合城市特点的生态园林。同时,还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地域特点,选择主要针对这一地区的植物进行种植,比如,气候比较干旱的地区,可以种植一些抗旱耐寒的植被,增加植被的成活率。

另外,大多数城市都会选择一些可以有效吸附空气中的污染物,抗虫性较强,不需要精细照顾的植被,最为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主要种植物。生态园林的建设,必须注重植被生长的差异性,以差异性为基准,划分种植区。像是槭树与杜鹃,因为槭树的树干很高,可以吸收上层的阳光和深层土壤的养分,杜鹃是林下灌木,只要零散的阳光和浅层的土壤即可满足生长条件,种植在一起后,不仅可以保持形成群落的良性发展,还可以提高城市的整体观赏性。

3 总结

生态园林是以生态学为原则,构建城市复层次、多结构的园林。特别是在城市环境的保护中,要首先从生态园林的角度入手,利用城市发展的有利因素,优化城市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所以,社会服务人员在建造园林时,要根据独特的地域特点,选择适合的植被,提高城市的观赏性。

参考文献

篇(11)

这些问题在新疆、青海、甘肃、内蒙等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仅以黑河下游弱水三角洲地区为例。50年代以前,该地区曾分布连片茂密的沙枣、胡杨、红柳、梭梭、芦苇、芨芨草等灌丛草甸,到70年代末,沙枣、胡杨林减少了5.76万hm[2],植被覆盖率大于30%的灌丛草场减少了327.18万hm[2]。三角洲内的以红柳、梭梭、芦苇及芨芨草为主的灌丛草甸也大面积退化并逐渐被枸杞、骆驼刺及红砂等旱生或超旱生荒漠草甸所取代。与此同时,土壤盐碱化和沙漠化在黑河流域也迅速发展,下游地区有35.09万hm[2]的水域、森林草场变成盐碱地和沙漠,土地年退化面积1.1~1.3万hm[2]。

2 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2.1 西北地区的长期干旱化趋势是其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

有关研究表明,中国西北地区正处于干旱快速发展的时期,并且将来还会向持续干旱化方向发展。而造成这种长期持续干旱化的原因则是晚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的持续隆升。它使中国宏观气候由纬向分带变为经向分带为主,从而使现代四大水文循环系统,即太平洋水文循环系统、印度洋水文循环系统、北冰洋水文循环系统与鄂霍次克海水文循环系统,成为控制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基本因素,中国西北地区正好处于四大水文循环的空缺带,其地理位置决定了西北内陆河流域内近地表大气层水分含量少,降水稀缺,水分收支失衡,地下水位下降,气候长期向干旱化方向发展,且主要靠封闭性流域水文循环系统和水分垂直循环系统维护其生态系统的水分均衡。流域内蒸发力大的气候条件和相对封闭的地形条件则决定了流域水文循环系统中水分的最终去向只能以蒸发输出方式为主,由于基本没有盐分排泄去路,流域将始终处于盐分积累过程中,尤其是在局部流动系统和区域流动系统的汇区,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中的含盐量不断增高。

由于西北地区土壤的水、盐背景值及其分布是决定植物生态种群自然选择的关键因子,因此总体上的水资源极端匮乏造成了西北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2.2 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2.2.1 水资源系统性的认识不足导致过度开采

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系统一般都与其他表流域系统的范围相一致,跨越不同的行政区划,且在系统内水资源量的分布极不均匀;地表水系统与地下水系统间转化频繁,水力联系密切,相互影响与制约作用强烈,牵动系统中的一个环节,都可能对其它环节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导致其空缺。而在以往的水资源开发中,缺少对水资源的系统特点的认识,对其采取上、中、下游分段评价与开采,导致了水资源量的重复计算,中上游地表水和地下水过量开采和下游河道断流,下游地下水位下降,使原本就极不均衡的水资源在人为作用下分布更趋于极端化,最终导致了流域水资源系统的失稳,使下游自然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2.2.2 水资源分配中没有考虑自然生态用水

在部分地区,虽然认识到了水资源的系统性,对其使用进行了统筹规划,但只考虑到人工生态用水、工业用水与生活用水,没有考虑自然生态用水,所以现有的流域水资源分配一般是在中游大量引用地表水或提取地下水进行农业灌溉,而对下游则只考虑分配其生活用水,没有为其自然生态用水预留配额,导致下游地区地下水位下降至生态水位以下,地表植被迅速恶化。

2.2.3 对自然生态用水机理不清而导致配水有效性低

一些地区虽然定期为流域下游分送一定水量,但由于对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不清,尤其是对下游植被年内需水量的动态规律不清,导致配水多集中在下半年,对下游地表生态的保护和恢复作用不大,并易加剧盐碱化。另外,年度配水量也不足以使下游地下水达到生态水位,难以为地表植被利用,因此大部分为无效水。

3 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面向生态环境的水资源开发模式

3.1 流域水资源的开发与分配必须要面向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必须要求有足够的水量来维系。鉴于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系统特点及生态环境特点,在进行水资源开发时,必须考虑其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确定面向生态环境的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和分配方案,即将水资源作为一个动态系统,考虑其时空分布及内部各种水资源间的相互转化,在维护现有流域水资源系统的宏观稳定态及流域生态环境平衡的基础上确定水资源的开发方案,对开发出的水资源也要进行统筹安排、系统分配,以获得最大效益。

3.2 面向生态环境的流域水资源开发与分配的基本模式

为了对流域水资源进行科学分配以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分析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建立其耦合模型,进行水资源开发方案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其基本思路是:建立流域水资源系统模型和生态地质环境系统模型,将水资源的开发作为水资源系统的输入,由水资源系统模型得到其输出,该输出同时是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的输入,再由生态地质环境系统模型得到其输出,即流域生态环境可能的变化。其过程见图1。通过上述耦合关系的分析,继而可以对流域水资源开发方案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评价。为此,需要开展的研究如下:

3.2.1 流域生态地质环境调查与系统分析

调查内容包括流域内现有植被的种类、分布、生长状况及其所对应的水、盐等对植被影响较大、易受外界干扰的浅地表地质环境因子。根据植物在不同的地质环境因子下的生长状况,分析不同植物的生存域,即植物对水、盐等地质环境因子组合的适应范围。从而确定地质环境因子的变化对植被演替的作用,以及地质环境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尤其是地下水位这一受水资源开发影响最大的地质环境因子对其它环境因子的影响,建立生态地质环境系统模型,模拟各种输入对其产生的影响及其相应输出。

3.2.2 流域水资源系统分析

将整个流域的地表水与地下水作为一个系统。研究其结构特点和环境特点,分析其动力学机制,建立系统模型,研究各种输入下水资源系统的输出。

3.2.3 流域水资源系统与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的耦合模型

附图

图1 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分析

将水资源的开发作为水资源系统的输入,由其内部结构分析该输入对水资源系统的作用,预测其输出,如地下水位及地表径流的变化等。并将其作为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的输入,通过分析地下水位对其它各地质因子的作用以及它们一起对植被的作用,确定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并以此作为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的输出。

3.2.4

流域水资源开发方案的生态环境效应预测

利用上述耦合关系,对流域水资源开发方案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预测性评价,为确定合理的流域水资源开发方案提供生态环境方面的依据。

3.3 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3.3.1 水资源系统的滞后与延迟效应

水资源的开发所造成的水资源系统的改变并不能立即反映在它的输出中,而是有一个滞后,因此中上游的水资源开采并不能立即反映为下游地下水位的变化。不同的流域水资源系统,甚至同一流域水资源系统在不同的开发方案下,其输出的滞后也有长有短。而西北干旱区植被的需水量在年内差异较大,所以在进行分析时必须考虑这个滞后时间。水资源的开发对流域水资源系统的影响还具有延迟效应,在常年开发的情况下必须考虑各个阶段水资源开发对水资源系统的累计影响。因此,正确的考虑水资源系统的滞后效应与延迟效应,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3.3.2 水因子的涨落特点

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中的植被系统所具有的宏观稳定态较少,但作为一般系统,它也具有多态性。当水因子缓慢涨落时,植被系统产生适应,通过自组织保持当前稳定态或从某一稳定态向其它稳定态演替。但当水因子涨落幅度及速度较大,超过植被系统的适应范围和适应速度时,它来不及适应,现有稳定态难以保持,而新的稳定态也难以形成或保持,可能直接向其终态(沙漠化)方向演替。因此在水资源开发时,应保持水因子的正常涨落幅度和速度。另外,还要注意水因子与其它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在某些地区,水因子的涨落可能会对风因子和土壤因子等产生放大效应,对植被系统产生不可逆转的破坏作用。

3.3.3 植被的生活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