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乡村教师的重要性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前言
教育是人类活动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教育可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类别,其中小学教育占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
(一)学校小学教育的重要性
1.小学教育在身体素质方面的重要性
小学教育除了学习基础知识外,还重在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在小学时期培养孩子对预防疾病和身体健康的保护是很重要的。
2.小学教育在学习知识方面的重要性
小学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熟练掌握学习技能,开发智力的重要时机。
3.小学教育在思想品德方面的重要性
小学是锻炼孩子坚强的意志,培养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的重要节点。
(二)学校小学教育的意义
小学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铺路石,不仅关系到未来个人的前途发展,还关系到民族的兴衰,“万丈高楼平地起”小学教育尤为重要。
二、广西偏远山区小学教育及管理现状
广西地处中国南方沿海,四周地势多为山地与高原,多山的地形环境和复杂的水文特征影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带给偏远地区农村的小学教育不可磨灭的影响。与城市相比,偏远山区的小学教育有很大的不同。
(一)城市小学教育的发展现状
随着全球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学校教育更加严格,也越来越多样化。从小学开始,学校和家长就注重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发展的全面性了。
根据政府规划的城市小学的建设标准,除了基础的教学教室外,城中的小学还另设有美术教室、音乐教室、计算机教室等多功能教室。学校的选址大都在交通方便、地势开阔、环境优美的地带。学校的师资力量雄厚,大多数教师教龄长,毕业于高校,有专业的从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城市的小学教育偏向人性化,更注重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除了培养孩子的基础教育知识外,课外的拓展活动也成为了小学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项学习。小学教育在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上越发趋于完善。
(二)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现状
由于地理位置的偏远和经济发展的滞后,农村的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广大群众关注的重点,偏远山区的小学教育管理有以下现状:
1.乡村学校生源缺少造成学校教育困难
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扩大和城市教育资源的丰富,使得农村的大量人力物力向城市输出。这些输出使农村人口不断减少、人口出生率降低、劳动力缺少。生源萎缩,学校招生困难,乡村学校教育管理艰难。在广西,很多偏远山区一个乡里只有一所小学,整个学校人数几乎不过百。据数据统计,在一个辖管7、8个村,人口达4千多人的广西中等山区张乡只建有一所小学,每年中途离校的多达3、40人,而每年招收的生源不过20几人。张乡10年在校学生人数为160人,11年为120人,12年为100人,每年几乎以20多人的速度在递减。
2.乡村小学教师老龄化,师源缺乏问题严重
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生活环境艰苦,乡村教师工资待遇低、发展机会少,这些造成了农村优秀教师的大量流失。在广西一些偏远的小山村里一个学校只有一两位教师留守,山区的教师年龄普遍偏高。据统计,在广西偏远山区50多岁的老龄化教师队伍占教师队伍80%的比例。偏远山区学校资源不足,经济实力差,无法吸引年轻的高素质的教师来教学。而在城市中更多优质的教师队伍流向高校,使得城市乡村教育更加二元化。乡村学校师资队伍因没有新鲜血液加入,思想守旧,教学理念陈旧,使得乡村教育更加落后。
3.乡村学校办学经费不足,基础设施落后
农村里的孩子想要走出大山,走向城市,只有受教育读书这一条途径,小小的教室,已经成了他们放飞梦想的地方。可是有时候因为学校的办学经费不足,学校设施落后,硬件设施跟不上,软件设施如图书以及与教学课本相配套的资料等缺乏,使得孩子们的教育不完善,教学素质低下。这样不平等的教育条件也体现了教育的地域局限性和不公平性。
三、广西偏远山区小学教育及管理的对策
解决广西偏远山区小学的教育管理问题,改善学生的教育学习环境刻不容缓。针对偏远山区的教育管理问题,本人有以下几个简要的对策概述:
(一)政府的资金投入要满足乡村教育的发展需求
偏远山区小学的资金投入不足,难以吸引高素质教育人才进入乡村教师队伍。因资源的分布不均,政治、经济、文化资源与教育资源集中投入在城市里,使得每年都有许多骨干教师从乡村学校流向城市学校,所以加大政府对乡村教育的投资是很重要的。
(二)建立有效的教育机制,改善校园环境
降低乡村小学生的生活学习费用,义务教育贯彻始终,让贫困生也有学上,以此扩大生源。改善教育机制包括改善校园硬件和软件设备条件,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加大教育资源投入。
(三)加强建设标准化的师资力量,提高校园的教育质量
提高偏远山区教师的工资待遇,适当放宽教师编制,招聘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多样化教学,让孩子全面了解不同课程的知识,对紧缺的课程教师可选择区域性的调配。
四、总结
作为一名乡村初中英语教师,肩负着艰巨的教学任务,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帮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英语单词的记忆,增加学生的词汇量,使学生增强学好英语的信心。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之下,乡村初中英语教师怎样才能够提高学生英语单词的记忆能力,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究的问题。笔者从事乡村初中英语教学工作多年,现结合教学实践就乡村初中学生英语单词记忆能力的提高问题,谈谈笔者的看法。
1.要想使乡村初中学生提高英语单词的记忆能力需要英语教师为学生创设轻松的英语学习环境,使学生保持良好的英语学习心态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可以使学生的心情放松,身心愉悦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处于学习的最佳状态。
在进行英语单词的学习时,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小活动或者小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记忆相同的单词,然后检验记忆的效果,并为学生做出评比,对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表彰。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高涨,学习欲望会更加强烈,记忆能力相应的也会提高。同时,这样对成绩较差的学生也会起到一个促进作用,激励他们不断努力。
轻松学习环境的创设还需要教师多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每位学生都希望受到教师的关注,得到教师的表扬。教师对取得进步的学生多给予赞赏的语言可以使n堂气氛更活跃、高涨。学生受到教师的表扬,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得到了满足,感受到学习英语不是困难的事情,会更加心情愉悦的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
2.乡村初中教师要想提高学生英语单词的记忆能力需要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单词记忆方法
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教师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自主学习。在英语单词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教会学生单词学习的方法的重要性。只有掌握了单词的学习方法,在单词的记忆过程中才会更加容易,更加高效。学生的英语成绩才会显著提升,学习英语的兴趣也会更加浓烈。
2.1 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单词的读音规律记忆单词。英语是一门语言,"说"在英语学习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英语学习中学生首先要读准单词,这是学好英语的第一步。注意英语单词的发音准确,不仅可以提高英语口语能力,对学生英语单词的准确记忆也十分有利。许多单词都可以通过读音拼写出来。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首先要教会学生英语音标,让学生会读单词,并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字母以及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以读促写、以读促记。例如:c在一些单词中发/k/的音,如cow,cold等。ow在一些单词中发/au/的音,如how.now等。英语教师一定要在课堂的开始就让学生认识到学好音标的重要性,通过熟练掌握音标和读音规律让学生把单词记忆清楚,提高英语单词的学习效率,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学好英语的信心。
2.2 教师可以对单词进行分析、总结,让学生通过其构成规律记忆单词。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相同的字母或者字母组合,他们通常具有相同的意义。要想学好英语单词,就需要对这些单词的形态进行区分并加以记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英语单词的学习中进行总结。
对此,舆论有两方面意见,一是光靠工资待遇解决农村教师问题,太“物质化”,这和教师要有“奉献”精神不合拍;二是国家哪有那么多钱来支付这笔费用。
要解决乡村教师缺乏吸引力的问题,还只有提高待遇这条路,就是职称评审,也是和待遇挂钩的。从全世界范围看,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有效的办法,就是各地区、各学校的教师标准一致。而且,为吸引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有必要适当提高乡村教师的收入,高于城市。笔者前不久到加拿大考察,各学区负责人告诉我,学区内小学、初中、高中的生均成本是一样的,任职年限相同的教师待遇也是一样的。在美国,乡村教师的待遇要高于城市地区,由于待遇高、乡村生活成本低,教师才愿意到乡村任教,这也为教师轮换制提供了前提。
我国教育主管部门也曾提出,要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在实行义务教育绩效工资时,明确规定要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倾斜,可具体的执行情况很不乐观,总体看来,乡村教师的待遇还是远远低于城市。而在没有解决乡村教师待遇的情况下,教育官员和舆论都要求乡村教师发扬奉献精神,试图以此吸引并留住教师,但效果甚微,因为这是完全背离职业精神的做法。发展教师队伍,必须从职业角度出发,保障教师待遇。如果待遇都无法保障,如何让教师有职业荣誉感?
医疗文书书写是临床医生的一项重要基本功,让乡村医生学习医疗文书书写是十分重要的。为了加强乡村医生的医疗文书书写能力,也为了使乡村医生在今后能更好地从事临床工作。我校在2012年的乡村医生注册培训的实践课程中开设了《医疗文书书写》课程,将其纳入乡村医生注册培训实践体系的研究当中,收到较好效果。
1乡村医生书写医疗文书的重要性
医疗文书是指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专业技术规范要求制作的反映医疗服务关系、患者健康状况和医疗措施、过程及其结果等方面信息资料的规范文件。医疗文书是医疗机构极其珍贵的财富,是病人的医疗档案,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医疗行为及过程的客观记录与文字见证,是医患双方构成医疗契约的重要证据,也是医疗机构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水平的体现等等。乡村医生书写医疗文书是诊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规范了乡村医生的医疗行为。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人们维权意识的日益增强,医疗纠纷不断增多,规范医疗文书的书写更是乡村医生自我保护的主要依据。
2乡村医生医疗文书书写中存在的问题
乡村医生书写的医疗文书主要是门诊病历和处方,为了了解乡村医生医疗文书书写的情况,在培训之前我们对乡村医生平时书写的门诊病历和处方进行了一次调查,经过统计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以下三种情况:
2.1缺门诊病历中缺主诉占18%,缺现病史占56%,缺过去史占79%,缺体格检查记录占8%,缺辅助检查记录占69%,缺诊断占15%,缺治疗意见记录占30%。处方书写中主要缺一般项目,缺皮试。
2.2漏主要为病史中的重要阳性或阴性症状、既往史中的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手术外伤史、重要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等,体格检查中的主要脏器,首页填写、医生签名。
2.3简病史过于简单,诊断不明确,用药明显不合理,书写字迹潦草,个别门诊病历记录仅几个字或十几个字。处方中写错药名、用量、用法,中外文混写、中药西药混合开在一起。
3乡村医生注册培训开设《医疗文书书写》课程的实践探索
3.1课程开设
3.1.1课程设置和目标本门课程为乡村医生注册培训的实践课程,名称为《医疗文书书写》,学时数为10学时,讲习比4: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乡村医生全面掌握村级医疗机构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要使用或记录的医疗文书。学习结束后,能熟练正规地书写门诊病历、各类门诊处方等。
3.1.2教学内容医疗文书书写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医疗文书书写的意义和作用,村级医疗机构医疗文书的种类、书写格式及具体内容;重点讲解村级医疗机构中门诊病历、门诊处方的书写格式、特点和示例。
3.1.3授课教师本课程由县中医院院长助理,原卫生局医政科科长郑国新同志担任授课教师,郑科长具有多年的医政科工作经历,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可以结合在多年的工作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结合临床生动形象的传授给学员,保证了课程的权威性、规范性、实用性和生动性。
3.1.4课程设置本课程开设后,本着学为实用,面向临床工作的需要为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门诊病历和门诊处方书写为主,全面掌握村级医疗机构医疗文书的内容。授课中授课教师着重将完整的门诊病历、门诊处方的书写等的意义、规定、格式讲深讲透。并且还精心制作课件,示例举例,使乡村医生在理论上充分了解医疗文书书写在医疗、科研、医院管理、防病和在法律上的重要地位,深入掌握门诊病历和门诊处方的书写。在上课之前要求每位乡村医生先自己书写一份门诊病历和处方,让学员带着问题听课。授课教师从问诊开始到查体、诊断最后写出完整门诊病历、处方和村级医疗机构的其他医疗文书,完成一个病人在门诊就诊的整个诊疗过程的医疗文书书写,教师在授课时还进行病历示例的分析、乡村医生书写的门诊病历和处方中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讨论。同时把亲身经历的经验和教训传授给乡村医生,这样既复习巩固了本次课程中的内容,又给乡村医生灌输了临床思维的方式、方法。
3.2考核以能力考核为主,以阶段考核和课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例如在讲完主诉、现病史、过去史后进行随堂考试,要求乡村医生写出 3个不同的主诉,3 个不同的现病史、过去史,教师逐一批改、纠误、评分。课终进行实践考试,考试方式为老师出10个社区常见病种,如慢性支气管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胃肠炎等,要求每位乡村医生自选一个病种,完成一份首次门诊病历,并开好门诊处方。
3.3实践效果本门课程培训结束后,通过对参加培训的136名乡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实践考核,以及对131份课程开设后乡村医生书写的门诊病历和处方与课程开设前书写的门诊病历和处方进行比较,对医疗文书书写课程的效果进行评估。
3.3.2课程开设病历书写对比131份课程开设后乡村医生书写的门诊病历和处方与课程开设前书写的门诊病历和处方进行比较,根据临床病历书写质量评估与标准进行比较,经计学处理发现P值小于0.01明显差异,说明本课程开设后乡村医生的医疗文书书写水平有明显提高。
3.4分析与探讨现代医学教育及临床工作日新月异,病人对医生诊疗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医疗文书不仅是医疗活动的真实记录,也是医疗质量的体现,更是司法证据之一。医疗文书的书写是临床医生日常的工作,也是临床医生提高诊断水平的重要途径,医疗文书书写在临床技能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临床医生知识程度、分析能力、学术思想、医疗作风的具体体现。长期以来,乡村医生这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年龄偏大,文化层次较低,法律意识淡薄,对医疗文书的书写不够重视,使得许多乡村医生不会写完整的门诊病历,甚至不会写门诊病历,开设本课程就是为了使乡村医生全面掌握医疗文书书写相关内容,规范医疗文书书写,这对于他们今后的临床工作非常重要。通过实践证明在乡村医生注册培训实践课中开设医疗文书书写课程是必要的、可行的。
参考文献
[1]赖雁,曾俊,代吕霞,等.临床医学专业开设《医疗文书书写》课程的实践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09,8(7):792-794.
[2]华春,赖瑞南.浅析农村个体医生如何应对医疗纠纷[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29(10):44-45.
2.学生对阅读语段的整体把握不到位。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学生往往心浮气躁,没能静下心来认真阅读整体文段便开始答题,甚至是一看到长长的阅读语段就感到头大,对阅读语段产生厌恶的情绪。
3.答题时没有对题目进行认真审读。对每题考查的侧重点是什么,该朝哪个方向回答,出题者的本意是什么等都没有系统的思考,以致造成答非所问,徒劳无功。
4.没有通读语段。学生往往是看一问题,读一文段,答写一题,或看一下题目再去阅读与该题目有关的语段。这样就造成对阅读材料的把握散乱,出现为答题而阅读的被动阅读现象,没有主动从阅读语段中把握信息,往往造成理解的片面。
5.乡村学生因懒惰造成阅读能力偏低。现在的学生缺乏以前学生的勤奋与刻苦,很多问题都懒于思考,懒于自我解决,而依赖于教师讲。
要解决乡村中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偏低这一问题,我认为可采用以下策略。
一、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阅读产生了兴趣,才有提高阅读能力的可能。这一点非常重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让学生明确阅读目的、阅读能力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不要为答题而阅读,而要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为目的。通过讲述及举例向学生道明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体现在:与人沟通时,能正确理解对方的话意;阅读信息时,能正确把握信息的内容;阅读报纸杂志时,容易理解且速度较快。这些重要性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并不是架空的大道理,学生易于接受,也易于明白,从而增强阅读兴趣。2.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阅读量。鼓励学生到图书室借书,利用课外时间多阅读,特别是要求学生利用寒暑假阅读一定量的名著。教师可帮学生拟定一个计划,让他们按计划阅读。这样,学生不仅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而且阅读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此外,班级也可订购一些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优秀杂志,如《读者》、《青年文摘》、《辽宁青年》、《青年科学》等,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杂志很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即在阅读教学中把“以教师讲问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中心”。要实现这种转变,首先教师要明确学生的语文能力,尤其是阅读能力是从学生的语文实践中得来的。一般来说,语文能力高的学生阅读面也比较广,这是他们重实践、多阅读的结果。其次教师要学会设计语文实践活动,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备课,努力设计好读、写、背、练以及合作探究等活动。再次教师要减少讲与问,把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围绕教师设计的问题去读、去写、去练、去探究,遇到困难时教师再给予指导,这样比教师满堂讲、满堂问的效果会更好。
中图分类号:G65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5-0021-01
随着国培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国培项目送教下乡活动相继得到开展。国培项目送教下乡活动的有效开展,极大提升了乡村教师的满意度。基于此种情况,近年来国内关于国培项目送教下乡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作为一所县教师进修学校,本校积极承担了国培项目送教下乡的重要职责,并有的放矢地开展了国培项目的送教下乡培训。
一、国培项目送教下乡培训的具体实践
(1)实践中采取的具体策略。为提升国培项目送教下乡培训成效,在国培项目送教下乡培训实践中主要采取如下策略:一是一丝不苟接受培训,誓把理念铭记于心。国培项目的送教下乡需要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教研员队伍。为了让教研员更好地适应国培项目送教下乡活动的现实需要,本校专门对参与国培项目送教下乡培训的教研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教研员掌握了更多与送教下乡培训相关的专业知识。除此之外,在正式开展国培项目送教下乡活动之前,负责该项目的领导嘱咐教研员在送教下乡活动中应始终做到以人为本,并有区别地对乡村教师进行培训。二是积极动员鼓足干劲,精细调查,摸准需求。国培项目的送教下乡培训需要在了解大多数乡村教师的教W困惑及具体培训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国培项目送教下乡培训,方能更好地提升培训质量。对于此点,学校在正式实施国培项目送教下乡培训之前进行了充分考虑,并做好了充分准备。本校在正式开展国培项目送教下乡培训活动前,曾先后组织辖区各乡村学校的校长召开座谈会,在座谈会期间积极了解了各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及教师的培训需求情况。除此之外,学校还针对乡村教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问卷调查活动,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乡村教师的实际培训需求。三是积极完善培训方式,不断提升培训质量。为提升国培项目送教下乡培训活动质量,本校在具体培训过程中采用了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如培训讲师一改往日的以理论培训为主的培训方式,通过集体研讨、试讲、听课、评课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了培训质量,让培训更贴近乡村教师的教学实际。除此之外,对于乡村教师在具体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及典型问题,培训讲师积极组织全体乡村教师进行集体讨论,不仅能有效解决乡村教师在具体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困惑,而且能帮助乡村教师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质量。
(2)实践取得的具体成效。在上述一系列国培项目送教下乡培训策略的有效践行下,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参与培训的乡村教师对国培项目送教下乡培训表现出较高满意度。对参与国培项目送教下乡培训的171名乡村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171名乡村教师中,78.3%的教师对国培项目送教下乡培训非常满意,21.7%的教师对国培送教下乡培训满意,无人表示对国培项目送教下乡培训不满意。
二、国培项目送教下乡培训的若干反思
(1)培训讲师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在国培项目送教下乡培训中,很多乡村教师提出了自己在具体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希望培训讲师(教研员)能帮助他们解决。但由于部分培训讲师(教研员)的理论素养不足,实际教学经验不足,提出的解决策略无法令乡村教师感到满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培项目送教下乡培训的有效实施。因此,在未来的国培项目送教下乡培训中,应抽选出更多综合素质较高的培训讲师(教研员)并对其进一步加强培训,从而让其更好地胜任培训讲师这一重要岗位。
(2)部分乡村教师参与培训积极性不高。在国培项目送教下乡培训实践中发现,部分乡村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部分乡村教师仅将参与培训当成一项任务来完成,并未从内心深处真正想要参与培训。对于此点,在今后的国培项目送教下乡培训中,应首先通过培训端正部分乡村教师的思想,让其充分认识到参与送教下乡培训的重要性。
(3)国培项目送教下乡培训未完善制度。国培项目送教下乡培训需要一套完整的制度支撑。制度不仅能用来规范培训学员,而且能用来规范培训讲师。国培项目送教下乡培训实践显示,由于之前准备不足,在一系列相关制度的制定方面仍然相对欠缺,所以对于培训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无法用制度予以有效解决。
三、结束语
总之,在国培项目送教下乡培训实践中,采取的策略主要为:一丝不苟接受培训,誓把理念铭记于心;积极动员鼓足干劲,精细调查摸准需求;积极完善培训方式,不断提升培训质量。通过相关策略的有效实施,参与培训的乡村教师普遍满意。但仍有几个问题亟待解决:培训讲师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乡村教师参与培训积极性不高,国培项目送教下乡培训未完善制度。国培项目送教下乡培训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培训讲师在具体工作实践中需要积极发现问题并不断解决问题,才能不断提升国培项目送教下乡培训的有效性。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落实“五五”普法规划和人大常委会决议,大力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教育农村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进一步增强宪法和法律意识。引导农村干部群众依法管理、依法办事,不断提高农村法治化管理水平,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使各级农村领导干部和群众进一步增强宪法和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牢固树立依法管理、诚信守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观念;努力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好形势,为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化进程和建设和谐濉溪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任务内容
“法律进乡村”要求乡村干部每年的法制教育集中培训学习时间不少于2天,以会代训不少于7天。其他村民不少于1天。乡村干部和村民法制教育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土地承包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婚姻法》、《物权法》、《继承法》、《合同法》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与农村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参考资料为《农民法律知识读本》。
四、方法措施
(一)加强对乡镇干部、农村“两委”干部(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乡村教师的法律知识培训工作。乡镇干部、两委干部、乡村教师是“五五”普法规划确定的重点普法对象。要对“两委”干部、乡村教师普遍进行学习法律知识轮训,通过集中培训、以会代训和自学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两委”干部、乡村教师的法律素质和法制宣讲能力。
(二)举办农村法律大集,开展法律宣传活动。在每个乡镇大集日主办一次法律大集活动,由县普法领导小组牵头,抽调相关的单位和人员,组成新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宣讲团,以乡镇为单位确定固定地点,举办法律服务大集活动。
(三)乡镇成立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依托司法所建立法律知识宣传服务平台。村建立法律知识宣传服务组,由党支部书记任组长,选2名有威信、有文化、有法律知识和宣传能力的教师或村民担任法制宣传员,具体负责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村民法律知识的咨询与解答工作。
(四)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以基层司法所为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开展好新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把进城务工人员作为乡村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之一。对外出打工的农民,在他们出村前要组织他们集中学习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应有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外出打工遇到问题时如何通过法律渠道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学会如何依法维护自身的权利。
(五)加强对农村青少年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带动乡村普法对象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以农村学校为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充分发挥乡村教师普法骨干作用。要充分发挥中小学政治课、法制课的作用。实现一个小学带动一个村,一个中学带动一个乡的法制宣传效果。
五、具体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乡镇要充分认识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要把“法律进乡村”作为“五五”普法活动的重要载体,将其摆上重要日程,给予必要的经费和物质保障,大胆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制定计划和制度,抓好落实。各乡镇要做好本级规划的制定工作,做好实施规划的组织、协调、指导、检查工作。要结合实际,制定“法律进乡村”具体实施方案、细则,明确目标任务和措施。要健全完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责任制,做到有部署、有检查。
(三)加强指导,树立典型。要对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的试点村牛街水田村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召开“法律进乡村”试点工作会议,及时总结经验,推广“法律进乡村”括动的好做法和好典型,注重发挥典型的示范辐射作用 。对表现优异的乡村和个人予以表彰。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6-0091-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6.055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在新时代新形势下的进一步实践成果,其将互联网和传统行业进行有机结合,实现共赢,推动传统行业发展,使传统行业迸发新的活力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育行业也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将会使教育进入智慧教育时代。 在“互联网+”作用下的乡村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获取数量庞大的信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提升工作效率,借助于互联网沟通手段和互联网中信息的传播,可以积极调动家长在教育中的作用。三方协助共同推进乡村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学科产生浓厚的感情,让学生快乐学习。尤其是对学科有初步认识和学习习惯养成关键时期的小学教育阶段,对相对枯燥的数学产生兴趣尤为重要。现在乡村小学数学教育形式比较单一,通常是通过教师口述与板书结合的形式,学生一般兴趣不高。在“互联网+”时代下,互联网上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如大量的文本、音频和视频资料,学生可以上网搜索到丰富的学习资料。另外,现在远程教育发展迅速,学生可以课下观看学习视频,查看教学课件,通过了解数学的相关知识和趣味故事,对数学产生兴趣。
二、提升教师工作效率
乡村小学教师一般身兼数职,既要传授知识,又要照顾学生的生活,工作负荷大,提升教师工作效率,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整体幸福指数,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为教学事业服务。受限于地理位置和工作任务,乡村数学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较少,利用互联网,教师可以足不出户地学习名校的教学视频,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互联网上有大量的教学资料,教师可以制作精美的课件,生动形象地讲述知识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其次,一些重复性的工作可以大大简化,如以前教师经常挑灯夜战,精挑细选为学生出卷子,在“互联网+”时代,利用互联网上丰富的试题资源,教师出卷速度明显提升,并且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定制不同的试卷。如针对平时计算不精确的学生,教师可提高计算题目比例,针对平时思路不够灵活转变的学生,提高实际应用题目的比例等方式,为每一位学生私人订制试卷。在“互联网+”时代,智能评卷系统的出现,虽然目前只能应用于选择题和一些步骤简单的题目,但是这也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得益于数据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的数据分析,及时调整授课计划。此外,以前学生答疑往往占用教师的大量时间,现在出现了许多线上的答疑应用以及一些线上的远程教育课堂,学生可以直接拍照上次题目提问或者直接语音问答,提高问题的信息量,一方面学生可以从多方面寻求答案,减少教师的工作时间;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智能分类技术,对待答疑题目进行分类,教师可以线上分享解题思路、技巧和答案,提高答疑效率。
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教师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面对乡村小学教育的条件,创新思维是教师工作中感到吃力的一部分。随着“互联网+”的到来,互联网上形式多样的信息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份信息滋养的沃土,让学生创新思维的种子生根发芽,拓展学生思考的广度和深度。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启发、引导学生去互联网中发现相关信息,且互联网中信息的发掘是主动式的,需要用户自己去挖掘,这对学生培养自主获取信息的能力也可以起到积极作用。在现在的小学教学中,可以在课堂上对知识点和案例进行讲解后,引导学生去互联网上寻求相关内容回来与大家分享。如在讲解《认识基本图形》课时,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各种基本图形的特点后,布置课后任务,引导学生去互联网上寻找相关图形,自己绘制相关图形,或者在互联网上找到复杂图形,让学生去寻找简单图形。这样不仅可以深化学生的知识点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其发现其中的乐趣,更加喜欢数学学科。
三、调动家长在教育中的作用
“互联网+”时代可以实现社会的各个部分的互联。有人说提升乡村小学教育质量首先要提升教育理念。乡村学生家长教育理念落后,对教育不重视,而且受限于自身能力,很难为学生的功课出力。随着“互联网+”的到来,互联网也为家长带来了便利。互联网为家长和教师提供了沟通的桥梁,以前需要家长会才能交流的教师和家长,现在可以通过聊天软件或者相关应用实时沟通,教师可以快捷方便地传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新的教育观念,双方可以更加明晰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教师发现学生计算题目精确率不高时,可以通过给家长发送题目的方式,提醒家长监督学生完成相关内容。而且,家长可以依靠网络,监督学生功课的完成程度,通过自身从互联网上学习,辅导学生功课。
“互联网+”的到来给乡村小学数学教育带来新的活力。“互联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师的工作效率和调动家长在教育中的作用,给乡村小学数学教育带来改变,改善乡村教育环境,让更多乡村学生学到知识,为社会做出贡献。
菲利普,科特勒曾在《营销就是区别的艺术》中提出营销就是创造出真正的差异,包括心理、感情上的差异,而品牌就是这样一种方式。在消费者品牌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品牌化、人性化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营销的差异不仅仅体现在产品和服务上,更体现在品牌所承载的形象和气质上。企业品牌的个性化差异能够聚集自己独有的客户群体,形成品牌忠诚度,在营销中凝聚强大的力量。
从起步到成为中国太阳能光热第一股,在成功地塑造坚实的产品品牌后,太阳雨渐渐注重企业品牌的打造。责任、温暖和关爱—直以来是太阳雨品牌形象的主旋律。历年“一年一大事”的营销策略也紧密围绕这条主旋律,每一年的大事虽各有不同,但都采取线上高举高打、线下活动配合的模式,同时,以三个“度”进行把控,打造营销的三度空间,创造品牌的真正差异,在众多促销活动中脱颖而出,这三个“度”分别是:概念的高度、情感的温度和销售的力度。
概念的高度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概念,促销活动也是。概念的高度是一场活动的灵魂,最美乡村教师这一话题具有丰富的概念高度。首先,物质文明不断丰富的今天,精神文明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在略显浮躁的当下,人们开始思考什么是美、什么是最美,而乡村教师身上可贵的奉献、关爱和不图一己之私的朴实品质,让人们肃然起敬,是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最美,这样的概念高度,折射出时代主流价值观的方向,引导人们反思和重新审视自己,洗涤灵魂,返璞归真。
其次,乡村教师这一特殊群体是中国乡村教育的中坚力量,关系到中国乡村教育的发展,党和国家一直以来都给予高度的关注和重视,企业的参与体现了社会责任,塑造了企业品牌,消费者自然对品牌就有了认可和尊重。
同时,与央视和光明日报社等权威媒体合作,扩大了传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实现了品牌传播的高举高打。
情感的温度
人是情感动物,在营销活动的开展上,自然要把人当人,冷冰冰、充满铜臭味的降价、打折、狂甩等促销方式在品牌化和人性化的今天寸步难行。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阶梯层次,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个理论可以很好地诠释消费需求和行为,生理和安全等基本需求已经得到普遍满足,而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不断凸显。
在参与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很多动人的事迹,其共同点就是舍弃原本优越的生活,来到条件艰苦的乡村,心甘情愿、全身心地投入到乡村教育事业中,这些真实的故事首先深深打动了太阳雨的每一位参与者,消费者通过太阳雨的促销活动必然感受到这种情感的温度,在好的产品和服务的基础上,以情动人,让参与其中的消费者不仅得到物美价廉的产品和服务,更收获一份温暖的精神满足。
销售的力度
企业的本质属性是经营和盈利,任何促销活动都必须落脚在销售的达成上,在销售中不断壮大品牌的力量。一场促销活动在具备了概念的高度和情感的温度后,还要匹配相应的促销产品和促销方式。
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与变化之中,少数民族为了自身的发展,教育教学也应与时俱进,而不是一成不变。这就应该引起一名教育者的深思。昭苏县的双语教学是和时代齐头并进还是停留原地,都应立足于昭苏实情和对双语教育的实践。要紧密结合昭苏双语教育实践中所产生的问题,形成一套完整的解决双语教学问题的方案。
一、昭苏县双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昭苏县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先后共同生存着哈萨克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汉族等多个民族。汉语作为国语成为各民族交流的主流语言,各个民族共同影响、共同发展,促进了昭苏县的繁荣稳定。早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就已开始实行“双语”教育,昭苏县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因为要与外界交流、合作,要发展,肯定离不开汉语,学习汉语成为各民族发展的必然趋势。昭苏县结合我国和本区发展汉语的需求,对双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次双语教学改革主要是培养民汉兼通的少数民族学生,对大力推进本地区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少数民族教学质量,提升民族素质,改善各民族的生活水平,使昭苏县各民族更加团结、稳定、和谐、富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为此,昭苏政府非常重视双语教育的发展,每年在资金和教学设备及教师补给等方面都有大力支持。教育部门紧紧抓住有利时机不断改进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了大量的双语教师,不管是县级还是乡村双语教学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喜中有忧,乡村双语教育仍然存在大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二、乡村教师缺乏持久的积极进取的学习毅力
近年来,随着务工人员的增多和乡村教学质量的降低,不管是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还是蒙古族,经济条件一般的将孩子送到兵团学校求学,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将孩子送进县城学校甚至市级学校求学,而汉族家长大部分将孩子寄宿在县级或是市级学校教师的家中,孩子的生活起居都有老师看管,有一部分家长会在县里或是市里购买房子让自己的老人带孩子上学,这样的局面就使得乡村学校学生人数猛然降低,有些乡村学校一个班人数只有5到6人,甚至还要少。大部分乡村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轻松,懒散的管理体系使得乡村教师丧失了积极学习、不断上进的心态。虽说教育管理机构和政府大力培养双语教师,可是乡村大部分的双语教师仅仅是会说几句简单的汉语,他们出去接受培训,本身就弄不明白汉语言的内涵,再有自己又缺乏学习的劲头,所以培训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不是全面完善自我的一个全新的过程。同时这些接受培训的双语教师回到自己的工作单位之后,他们很少和汉族教师交流和相互学习,而是长时间和自己民族的教师在一起用自己的民族语言交流,放弃了继续学习的机会,久而久之,他们的汉语水平又回到原来的阶段,双语教学的质量就值得我们深思。
三、农牧民较低的文化素质严重影响了双语教学的推广和提高
昭苏县是一个地域偏远、以牧业为主的小县城,农牧民的整体文化素质比较低,他们的素质影响了下一代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态度。这里的少数民族大部分从事牧业,在家里放牧、秋季割草的时段,学校的少数民族孩子就会被家长留在家中帮助他们从事劳动,少则一两星期,多则一个月甚至更长,同时少数民族女孩会面临抢婚这种陋习的困扰,他们在求学阶段有可能会被掳走而退学。在校的少数民族学生虽说可以和教师、同学用汉语交流,但是回到家中就没有了交流的环境,他们缺少用汉语沟通的机会,从而影响了他们汉语水平的提高,双语教学的目标就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
四、乡村学校淡薄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乡村学校管理松散,大部分教师工作态度懒散,没有形成良好的校风,因此就不会有良好的学风,此时要谈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全成为了无稽之谈。教师之间没有相互学习的习惯,竞争也就无从谈起,教学中大家长时间形成了你好我好的好好局面,教师之间缺乏竞争使得学生也就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
五、昭苏县乡村学校双语教师短缺,影响了双语教学的开展和推广
昭苏县各个学校的编制基本满员甚至超编,那为何却缺乏双语教师呢?这是因为各个学校35岁以上的少数民族教师比较多,他们都是在编教师,但是他们很少有人会说汉语,那么在双语教学被推广之后这些教师中有大部分就无法任教,可是学校又无岗位再招聘其他专业的年轻双语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是会简单说汉语的少数民族教师就会被无条件地安排超负荷的工作量,他们只能是硬着头皮去上课,课堂效果就无法言表。同时汉族教师也被安排在双语班任教,他们不懂也不说少数民族语言,在课堂上常常忽略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的掌握程度,自己在哪儿讲得天花乱坠、津津有味的,学生却如同听天书。
语言是信息交流的工具,德国著名释义学家伽达默尔认为,语言本身就是一种世界观,人因为有了语言,所以有了一个“世界”,同世界有了一种“关系”,对世界有了一种特殊的“态度”。当然,他的“世界”是泛指使用同一种语言的小范围。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各地区各国家之间信息的沟通和交流是推动地区及国家进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昭苏县是多民族居住区,信息的传递、沟通必须借助多种语言进行。因此针对昭苏县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个人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措施:
一、根据乡村教师缺乏学习的持久性,昭苏县政府和教育机构可以完善教师的考核制度。对已派出去学习的双语教师和已经接受了双语培训并回学校的双语教师要定期考核,不仅仅限于SHK水平的考察,同时乡村学校管理者也要加大教师之间“结对子”的完善,不仅要让少数民族教师向汉族教师拜师学艺,也要求汉族教师向少数民族教师拜师学艺,形成相互学习的关系。学校也要定期对“结对子”的教师进行考核,但要切记所有的考核必须付诸行动,而不是流于形式。
二、农牧民的文化素质严重影响了双语教学的推广和提高。我们知道影响孩子接受教育的因素很多,但是主要的是三方面:社会、学校、家庭。双语教学推广过程中社会和学校已经积极地展开了,但是家庭因素没有改进那就无法进一步实现双语教学的推广和提高。因此,昭苏县政府和教育机构在要求学校积极开展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在农牧民闲暇的冬季可以实施宣传教育,一方面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另外一方面可以让家长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支持孩子接受教育,而不是被动地将孩子送入学校。
现阶段的乡村虽然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但是相比基础雄厚的城市来说,在很多方面仍然需要优化。信息技术在社会上的作用越来越大,未来的学生必须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企业的青睐。乡村信息技术教师在专业的成长方面,并不像城镇教师一样能够随时去进修,学习最先进的教学方式和引进最先进的教学仪器。乡村信息技术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当中,一般是采用传统方式来教学,并且在专业知识方面没有加入太多新的东西。本文主要对乡村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的进展成长策略进行一定的分析。
一、概述
乡村信息技术教师在发展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专业知识,部分城市对乡村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化培养,并没有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现阶段的乡村信息技术教师在专业化的成长当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大部分的乡村信息技术教师都能够意识到学生需要接受最专业的教育,但是碍于自身的能力有限,并且自身的知识储量固定,因此没有办法给予最好的教育,可以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2)部分城市并不重视乡村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尤其是在我国的一些偏远地区,由于城市和乡村的差距较大,因此前者基本上不愿意和后者共同发展,在客观上造成了专业化成长的阻碍。(3)教育部下达的一些文件和政策,只有少数能够传递到乡村当中,绝大部分的文件都是下发到城市当中,乡村在级别上的劣势,对乡村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成长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就我校情况而言,在2004年11月前,整个学校就只要一台办公电脑,2004年“农远”项目下来,进行强化培训后,老师才知道电脑是个怎么回事。在2006年的时候,组建了校园局域网,并且对微机室、办公室、多媒体教室的电脑使用制度与物品借用制度进行了完善,加强计算机网络的维护,确保了校园网络运行的健康、安全。同时也加强了对老师信息技术的培训,让老师了解一些网络知识与常用软件,并且可以进行熟练的操作,提高了老师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水平。
二、乡村信息技术教师专业进展成长的问题
(一)自身定位的问题
很多的乡村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专业知识的时候,并不知道此项科目该如何定位,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了较大的问题。首先,信息技术在中学还没有找到正确的定位,有些乡村定义为基础学科,有些乡村定义为高等学科。在没有得到统一的情况下,乡村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根本就无从谈起。其次,初中学生,尤其是初三学生如何适应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也成为现阶段的重要问题。初三学生面对升学的重要阶段,而且乡村能够得到的升学名额较少,因此大部分的学生在这个阶段并不去理会信息技术,而且三大主科的教师也将信息技术的课程时间剥夺。就我校情况而言,在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和其他学科的整合,鼓励老师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软件的水平,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结合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教学软件,提供一些原创性的教学资源,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2011年国家薄改项目下来,所有的老师的教学比赛都要使用多媒体技术。除此之外,为了可以帮助老师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一定要建立教育资源库,对教学资源进行集中管理,充分发挥校园教学资源库的作用。经过三个学期所有老师的积累,现阶段我校各学科的教学课件非常丰富,为老师提供了可靠的教学资源支持。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程度不尽如人意,专业发展方向不明确
乡村信息技术教师在现阶段的专业教学当中并没有体现出信息技术的双专业性,即教育专业性和学科专业性。大部分的教师仅仅能够做到一点,并且在总体上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另外,现阶段的乡村配套设施没有达到教学要求,无论是硬件配备还是软件设置,都与城市相差较大,应用的是旧设备。
(三)教学人员混杂
上述两点是乡村信息技术教师专业进展当中的两个严重问题,不仅在很多方面没有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准,同时在客观上影响了当地教育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仅仅是上述的两个问题,那么现阶段的情况并不会如此恶劣。经过详细的统计,全国有一半以上的乡村信息技术教师并不是专业人士,有很多人都是学过一点就过来教课。这种问题有一定的时代性原因。
三、乡村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的进展成长策略
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才能得到一个理想的结果:
(一)学科定位
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从小学开始,一直延续到大学,可见其重要性非同一般。在进行学科定位的时候,乡村信息技术教师要从三个方面出发:第一,从为学生信息化服务方面来提升专业发展。第二,从为学科信息化服务方面来提升专业发展。第三,从为学校信息化服务方面来提升专业发展。从以上三个方面出发,不仅可以将学科定位的问题解决,同时能够结合乡村信息技术教师的自身优势和劣势来教学,逐步减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帮助学生学习到一些先进的信息技术知识。
(二)校本读研
乡村信息技术教师在专业化的成长方面,并不是一点优势都没有。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乡村信息技术教师对当地的情况比较了解,而且熟知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因此可以采用校本读研的方式来解决自身的缺陷问题。大量成功案例说明:经验型教师正是通过不断的行动研究而较快地成长为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反思型教师的。中学教育科研未来的前途并不在于是否能为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贡献什么知识或为教育实践提供什么有效的工具,而在于它将成为中小学教师成长发展的手段,成为中学教师成长发展的一种方式,甚至是一种新的生存的状态。从以上阐述来看,校本读研是一项较为可行的措施,并且对现阶段的专业化成长问题,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
(三)自身定位
采用上述的措施,的确能够对乡村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的进展成长产生一定的效果,但是并不能完全地解决固有问题。在今后的教学工作和专业成长当中,还需要乡村信息技术教师对自身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位。教师要比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强化自身的各项素质。乡村信息技术教师毕竟是乡村众多人员当中佼佼者,无论是专业素质还是教育素质,都有一定的基础,通过不断的学习,相信会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四)校本培训
信息技术教师的需求各不相同,校本培训的内容也应灵活多样。所以在校本培训中必须处理好各个内容之间的关系。校本培训的内容也可以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在设计培训内容时,在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论方面做适度拓展,必须且具体到教师某一点上学科知识的欠缺。校本培训对于乡村信息技术教师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个环节。从主观上来说,部分乡村教师也许在投入之前是城市教师,但是长期远离城市,自身的思维和教学方式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本文对乡村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的进展成长策略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从总体的情况来看,未来的教育工作仍然艰巨。我们不仅仅要从实际的情况出发,更要建立区域性的教学研究项目,让大量的乡村信息技术教师共同研究,缩小互相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成长。另外,国家在下达教育政策和条文的时候,应该尽量保证下达到每一个乡村,避免因为主观上的问题影响到乡村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成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