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大全11篇

时间:2023-08-04 17:00:2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篇(1)

资金是中小企业经济运营的关键性因素,如果没有资金支持,中小企业也就失去了发展支撑,因此,融资是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经济的有效途径,但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局限及市场经济发展的制约,导致其融资困难,如何制定出加强企业融资的有效对策是当前推动中小企业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燃眉之急。

一、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分析

(一)外部因素

1、融资成本高

通常情况下,对于国有大中型企业,政府都会提供一定的利率优惠政策,对于中小企业则没有,由此导致中小企业需要支付更多的浮动利息。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贷款主要采用担保和抵押两种方式,中小企业为此还要支付担保费、抵押资产的评估费等,再加上我姑的融资渠道较少,而且不够畅通,致使大量中小企业只能够选择民间高利贷,形成了更高的融资成本,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发展成本,难以实现其经济效益的提升。

2、缺乏健全的信用担保体系

信用是进行市场经济交易的基础,但信息不对称却是存在于中小企业中的一个大问题,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实际状况缺乏了解,从而不愿向其贷款。而且我国现有的担保机构缺乏专业人才、监督不严、职能混乱等缺点导致市场上缺乏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这对于中小企业融资产生了信用制约。

(二)内部因素

1、企业的财务管理基础薄弱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社会认可度低的情况,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经营都是家族式管理,而且缺乏完善的工作保障,由此无法吸引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很多中小企业的现有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差,而且管理知识较为薄弱,很多管理人员常常是一人担多职,工作的专业性较差。此外财务人员素质较差,财务管理观念落后等也都是导致企业财务制度基础薄弱的重要问题。

2、企业的融资信用度差

诚信是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获得立足之地的关键,但很多中小企业在费劲心力得到贷款后,由于害怕贷款难,再贷款更难,因此宁愿多付利息也不愿意到期还款,由此便形成了不守信用的形象。而有效企业则采用非法集资方式来满足经济发展需要,或者是采用诈骗手段获得资金,缺乏信用,严重制约了其发展。

二、加强中小企业融资的对策研究

(一)外部对策

1、促进信贷产品创新,降低融资成本

商业银行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对金融技术进行创新,为中小企业提供多样化的信贷产品,从而实现融资服务成本的降低。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银行应当进行客观评价,把握中小企业融资的个性化需求及融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信贷产品创新设计,在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的同时也有效降低融资风险,从而降低融资成本。

2、建立专门银行,构建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

目前,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正在不断深入,在此种趋势下,很多低效的银行将被撤销或者合并,而且很多银行的贷款权限也在不断上升,由此给中小企业融资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对此,应当组建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政策性银行,这些银行机构能够充分解析地方中小企业的发展特点及经营状况,从而最大限度的克服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从而为中小企业融资构建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

(二)内部对策

1、加强技术与管理创新,奠定坚实的财务管理基础

要想促进中小企业降低经营风险,加强融资,关键在于提高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同时提高员工素质,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整合企业的各方面资源,从而形成企业独有的核心竞争力,以充分发挥企业的整体优势。对此,中小企业就必须加快技术创新,同时谋求企业转型,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中小企业除了要进行自主创新外,还应当与大中型企业合作实行联合创新,以提高企业的信用度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吸纳先进的科研技术及管理经验,以获得大量的资金支持,从而奠定坚实的财务管理基础,更好满足中小企业发展需要。

2、树立信用观念,重视中小企业的信用建设

资金缺乏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一个现象,而信用度及责任的缺乏则是导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发展困难的根本原因,因此,强化信用观念对于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此,中小企业应当将信用视为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构建完善的信用体系及奖惩制度,加强自我约束,切实提高自身的信用水平,严格遵守财务会计准则、公平竞争原则、依法纳税原则,以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从而赢得社会的认可,有效解决融资难问题。

三、结束语

长时间以来,中小企业存在的融资问题一直是阻碍中小企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要想解决此问题,关键再远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根据国内外中小企业发展经验,找出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顺利进行,实现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殷鹏程.金融危机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对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 2010

篇(2)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2-0111-07

一、国内学者对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问题的研究

(一)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理论基础

对于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相关理论,国内学者主要是以下几方面来定位的:

辛桦(2008)将融资定义为,融资(Financing)指为支付超过现金的购货款而采取的货币交易手段,或为取得资产而集资所采取的货币手段。 融资通常是指货币资金的持有者和需求者之间,直接或间接地进行资金融通的活动。

赵尚梅、陈星(2007)认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主要包括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内部融资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在资金内部进行资金的融通,是企业长期融资的一个重要来源,一般来说,主要是由流动资金和沉淀资金构成。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融资主要有合伙入股、直接投资等形式。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大多是私营企业或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在创业阶段几乎完全依靠自筹资金,初始资金都来源于主要的业主。民营企业无论是在初创时期还是在发展时期,都高度依赖自由资金融资。外部融资是指不同资金持有者之间的资金流通,其范围既可以限于国内,又可以扩展到国外。主要有借款、企业之间担保融资等,从企业竞争和发展来看,在国际资本市场全面开展外部融资将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一种趋势。外部融资对企业的资本形成具有高效性、灵活性、大量性和集中性的特点。随着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当内源融资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时,外源融资将成为企业扩大的主要融资手段。从实际情况来看,外源融资也是我国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尤其是以加工业务为主的企业。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现状

1.王艳丽和钱仲威分别从资本市场、民间和政府、金融机构三个角度来分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现状。

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的状况并不十分理想。我国在主板市场上市的企业有1 200多家,但大都是国有企业,仅有那些产品成熟、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的高科技产业和基础产业类的少数中小企业可以争取到直接上市筹资,或者通过资产置换借“壳”买“壳”上市的机会。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多数在民间融资,采取职工入股的方式筹集资金,或借民间的高利贷。尽管筹资成本较高,但由于手续简便、资金到账及时,多数中小企业还是愿意到民间融资。但由于民间资本毕竟规模不大,且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所以中小企业民间融资不是长久之计。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取得银行贷款很难。主要表现为:抵押难;中小企业很难找到合适的担保人;一些基层银行授权有限,办事程序复杂烦琐。这就使得许多中小企业视银行贷款为畏途,而不得已走上民间贷款的途径。中小企业借款的特点是“少、急、频”,加之为中小企业贷款监控成本高、风险大而不愿意放款。

2.孙苹丽、林毅夫、李永军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存在的问题,认为主要问题有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融资结构不合理、融资成本过高。

3.陈志和陈柳对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他们指出,主要原因有:金融资源分布与中小企业布局不匹配,政策力度不强;担保规模小、风险分散与补偿制度缺乏,与企业信用能力提升的需求不适应;多层次资本市场尚未形成,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不协调;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弱、信息不对称,影响银行的积极性。

(三)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国际经验

1.曹凤歧分析了美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认为其主要有商业银行贷款与金融协助(融资担保)、向中小企业投资即政府风险资本、政府资助、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等。

2.刘小川分析了德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主要有融资担保、直接贷款扶持、备用融资担保制等。

3.胡小平分析了日本中小企业融资模式,认为其主要有政府直接为中小企业提供符合产业政策的政策性贷款、政府出资成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允许企业自行组建合作型的金融机构、建立信用保证协会制度、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制度、风险资本、普通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资金融通等。

4.张杰分析了加拿大中小企业融资模式,认为其主要有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政策担保等。

5.赵敏分析了台湾中小企业融资模式,主要有中小企业银行、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中小企业融资辅导中心、其他融资辅导机构等。

6.胡赞赞、胡文捷和谢秋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四)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举措

明阳和董玉华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以及产生原因,并借鉴国外融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以下举措: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改善金融服务;采取多种融资方式,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构建多层次信用担保体系,突出解决中小企业担保难问题;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提升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等。

中小企业在各国经济中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是融资问题。出于各方面的原因,中小型企业不容易获得来自外部的资金。如何采取措施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是各国面临的急迫问题,对中国而言,这更是一个挑战。本文从融资制度方面着手,通过分析国外一些国家的融资制度,找出中国中小企业在融资制度方面的差距,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建议。

二、中小企业融资理论概述

(一)融资的定义

融资(Financing)指为支付超过现金的购货款而采取的货币交易手段,或为取得资产而集资所采取的货币手段。 融资通常是指货币资金的持有者和需求者之间,直接或间接地进行资金融通的活动。

从狭义上讲,融资即是一个企业的资金筹集的行为与过程。也就是公司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资金拥有的状况,以及公司未来经营发展的需要,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采用一定的方式,从一定的渠道向公司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去筹集资金,组织资金的供应,以保证公司正常生产需要,经营管理活动需要的理财行为。公司筹集资金的动机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通过一定的渠道和一定的方式去进行。我们通常讲,企业筹集资金无非有三大目的:企业要扩张、企业要还债以及混合动机(扩张与还债混合在一起的动机)。

从广义上讲,融资也叫金融,就是货币资金的融通,当事人通过各种方式到金融市场上筹措或贷放资金的行为。从现代经济发展的状况看,作为企业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刻,全面地了解金融知识、了解金融机构、了解金融市场,因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企业必须与之打交道。

(二)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形式

1.内部融资渠道

内部融资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在资金内部进行资金的融通,是企业长期融资的一个重要来源,一般来说,主要是由流动资金和沉淀资金构成。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融资主要有合伙入股、直接投资等形式。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大多是私营企业或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在创业阶段几乎完全依靠自筹资金,初始资金都来源于主要的业主。民营企业无论是在初创时期还是在发展时期,都高度依赖自由资金融资。

2.外部融资渠道

外部融资是指不同资金持有者之间的资金流通,其范围既可以限于国内,又可以扩展到国外,其方式主要有借款、企业之间担保融资等。从企业竞争和发展来看,在国际资本市场全面开展外部融资将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一种趋势。外部融资对企业的资本形成具有高效性、灵活性、大量性和集中性的特点。随着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内源融资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时,外源融资将成为企业扩大的主要融资手段。从实际情况来看,外源融资也是我国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尤其是以加工业务为主的企业。

三、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现状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现状分析

1.资本市场融资状况

目前,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的状况并不十分理想。我国在主板市场上市的企业有1 200多家,但大都是国有企业,仅有那些产品成熟、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的高科技产业和基础产业类的少数中小企业可以争取到直接上市筹资,或者通过资产置换借“壳”买“壳”上市的机会。由于证券市场门槛高,为筹得更多的资金,各地、各部委都竞相推荐大公司上市,这也导致中小企业进入证券市场融资非常困难。在加之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缺乏完备法律保护体系和政策扶持体系,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资本市场公开筹集资金。

2.民间、政府融资状况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多数在民间融资,采取职工入股的方式筹集资金,或借民间的高利贷。尽管筹资成本较高,但由于手续简便、资金到账及时,多数中小企业还是愿意到民间融资。但由于民间资本毕竟规模不大,且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所以中小企业民间融资不是长久之计。在政府方面,又存在这样的观念:大型企业都是国有的,贷款给他们是国家对国家的企业,不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而中小企业大多数是非国有的企业,效益不稳定,贷款回收不好,信誉差,容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所以银行一般对中小企业贷款十分谨慎,条件较为苛刻。

3.金融机构融资状况

截至2009年末,全国小企业授信户数381万户;小企业贷款余额6.52万亿元,仅占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9%。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取得银行贷款很难,主要表现为抵押难;中小企业很难找到合适的担保人;一些基层银行授权有限,办事程序复杂烦琐。这就使得许多中小企业视银行贷款为畏途,而不得已走上民间贷款的途径。中小企业借款的特点是“少、急、频”,加之为中小企业贷款监控成本高、风险大而不愿意放款。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存在的问题

1.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

(1)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单一,直接融资比例比较低

一般的中小企业的融资比例较多地集中于来自银行的间接融资,只有少数的融资来源于直接融资,而且我国对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条件很高,一般的中小企业很难达到上市的标准,而中小企业自有资金的缺乏,也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2)商业银行出于自身的考虑,很少向中小企业提供长期性融资

企业为了满足长期资金周转的需要而不得不采取短期贷款多次周转的办法,从而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因此,由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依赖内部融资和银行贷款的方式进行融资,融资渠道的狭窄和单一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做大做强。

2.融资结构不合理

在中小企业主要依赖内部融资和借款融资的情况下,各种融资方式没有达到一个科学合理的比例结构,形成了结构性失衡。在各种融资方式中资金的利用也不合理。如向银行贷款时,由于银行很少提供长期信贷,所以针对银行融资应主要解决短期流动性短缺的问题。但是在现实中,中小企业最迫切需要的是用来进行中长期投资发展的中长期资金。单一的银行贷款融资使得中小企业难以得到发展急需的中长期资金,而其他融资渠道也难以提供其发展需要的资金,所以我国的中小企业普遍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严重的还会使企业在经营中由于资金链的断裂而破产。

3.融资成本过高

融资成本是指企业取得和占有资金的代价,包括筹资费用和用资费用,前者是企业在资金筹集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后者是指企业因使用资金而向其提供者支付的报酬。由于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狭窄、单一和融资结构的不合理,使得中小企业融资只能借助于银行和内源融资,其在融资时无法根据自己的经营特点和融资渠道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资金需求的融资方式,并且由于在借款过程中的手续问题,借款过程时间过长,而且部分企业还要面临高额的招待费用,因此在资金供给与资金需求间的融资的结构性失衡决定了中小企业融资的复杂性大,融资成本高。

(三)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分析

1.金融资源分布与中小企业布局不匹配,政策力度不强

为防范金融风险,国有商业银行一律实施“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战略,大规模撤并基层网点,上收贷款权限,使那些与中小企业资金供应相匹配的中小金融机构有责无权、有心无力。同时,政府对银行开展中小企业贷款的激励机制有待创新,银行自身在机构设置、产品设计、信用评级、贷款管理等方面都难以适应中小企业对金融服务的特殊需求。我国已经设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和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基金,但每年只安排10多亿元,无法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从1994年至2009年5月,针对个人创业的小额担保贷款全国也只发放18亿元,相对于中小企业的巨大资金需求,只能是杯水车薪。

2.担保规模小、风险分散及补偿制度缺乏,与企业信用能力提升的需求不适应

据调查,中小企业因无法落实担保而被拒贷的比例高达23.8%,因无法落实抵押而发生的拒贷比例高达32.3%,二者合计总拒贷率高达56.1%。但目前面向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业发展还难以满足广大中小企业提升信用能力的需要:政府出资设立的信用担保机构通常仅在筹建之初得到一次性资金支持,缺乏后续的补偿机制;民营担保机构受所有制歧视,只能独自承担担保贷款风险,而无法与协作银行形成共担机制。由于担保的风险分散与损失分担及补偿制度尚未形成,使得担保资金的放大功能和担保机构的信用能力均受到较大制约。另外,与信用担保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用担保机构的规范发展。

3.多层次资本市场尚未形成,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不协调

据有关数据表明,2009年前两季度股市融资仅占1.6%,前三季度股市融资占2.2%。在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结构极不协调的前提下,证券市场还是以主板为主向大型企业倾斜。加之低门槛的创业板迟迟不开,地方性股权交易市场被纷纷取缔,非正规融资缺乏法律支持,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困难加剧。

4.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弱、信息不对称,影响银行的积极性

中小企业管理基础薄弱,普遍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加之关联交易复杂,财务制度不健全,透明度低,资信度不高。中小企业借款的特点是“少、急、频”,银行常常因中小企业信用信息不对称、贷款的交易和监控成本高且风险大而不愿放款。2009年,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平均不良率为32.1l%,比商业银行贷款的平均不良率高出15.7个百分点,贷款质量较差也影响了银行贷款的积极性。

四、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国际经验

资金匮乏是世界各国中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为此,许多发达国家采取各种金融支持政策和手段来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政府非盈利性的中小企业融资机构;二是商业性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对中小企业的资金融通及投资;三是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其中政府作为中小企业融资的纽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既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融资优惠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又可以通过担保或监督的形式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一)美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

为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美国政府和社会各界设立了多种多样的组织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多种服务。美国政府对国内中小企业的政策性贷款数量很少,政府主要通过中小企业管理局制定宏观调控政策,引导民间资本向中小企业投资。

1.商业银行贷款与金融协助(融资担保)

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SBA)的主要任务是以担保方式促使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具体做法有:一是一般担保贷款。SBA对75万美元以下的贷款提供总贷款额75%的担保,对10万美元的贷款提供80%的担保,贷款偿还期最长可达25年。二是少数民族和妇女所办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SBA对他们可提供25万美元以下的90%额度比重的担保。三是少量的“快速车道”贷款担保。对中小企业急需的少数“快速”贷款提供50%额度比重的担保。四是出口及国际贸易企业的贷款担保。做法与一般担保基本相同。

2.向中小企业投资即政府风险资本

中小企业管理局通过1958年建立的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向中小企业提供商业银行不愿涉足的风险投资。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可从联邦政府获得优惠的贷款支持,其融资方式可以是低息贷款,也可以购买和担保购买该公司的证券,投资方向主要是中小企业发展和技术改造。

3.政府资助

一是由中小企业管理局向那些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发展前景好的中小企业直接贷款,但数量有限;二是中小企业管理局向受自然灾害的中小企业提供的自然灾害贷款;三是向中小企业的创新研究进行资助。

4.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美国“二板市场”即NASDAQ股票市场为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大规模资本,许多名不见经传的中小企业通过二板市场融资而飞速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顶级公司和一流企业。

(二)德国中小企业的融资与担保

德国政府制订了一揽子计划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强调首先要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政府的融资支持包括:

1.融资担保

1954年,西德各州建立了以行会为基础的担保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进行担保,联邦政府拿出一部分资金,以低息长期责任贷款的方式对担保银行进行扶持,用以冲销部分担保损失。

2.直接贷款扶持

在特殊情况下,政策性银行向企业往来银行提供贷款,然后由担保银行向企业再贷款。主要通过以下四种形式进行直接贷款扶持:通过立法为中小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通过建立各种支持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社会化服务;积极鼓励和支持失业人员自主创业为促进德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积极提供财政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外来的长期融资。

3.备用融资担保制

德国融资担保主管机构——小企业管理局。政府针对占国内企业数量99%的中小企业,设立了小企业管理局(SBA),负责管理中小企业,为小企业提供创业准备、计划拟定、公司成立、行政管理、商业理财等多方面的咨询,保证了企业使用贷款资金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三)日本政府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扶持

日本政府在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方面是世界上较早也是较全面的国家。为保障中小企业融资,日本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政府直接为中小企业提供符合产业政策的政策性贷款

政策性融资是根据国家的政策,以政府信用为担保的,政策性银行或其他银行对一定的项目提供的金融支持。主要以低利率甚至无息贷款的形式,其针对性强,发挥金融作用强。政策性融资适用于具有行业或产业优势,技术含量高,有自主知识产权或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通常要求企业运行良好,且达到一定的规模,企业基础管理完善等等。政策性融资成本低,风险小。缺点是适用面窄,金额小,时间较长,环节众多,手续繁杂,有一定的规模限制。

2.政府出资成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

日本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援助以政府设立的专门的金融机构为主,专门设立了3个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以较之民间金融机构有利的条件向中小企业直接贷款。

3.允许企业自行组建合作型的金融机构

为了鼓励和规范中小企业组建合作性质的金融机构,以满足他们融通资金的需要,日本制定了《信用金库法》等法律,将信用金库的会员主要限定为中小企业或者个人,主要为其会员提供金融服务。此外,日本的企业共济制度也具有互助合作的性质。中小企业组建的这些互助合作型的金融机构在企业的融资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4.建立信用保证协会制度

为了消除因不能提供担保而给中小企业融资造成的障碍,日本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信用保证协会制度,信用保证协会可以为中小企业取得贷款充当担保人。信用保证协会制度对中小企业的顺利融资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5.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制度

日本由政府出资组建了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其业务一是办理中小企业信用保险,二是为信用保险协会提供一定的贷款。

6.风险资本

日本的风险基金很发达。20世纪70年代后,日本开始实施中小企业现代化政策,进一步提出了中小企业要实现知识密集化、高技术化的政策,同时鼓励政府金融机构向新兴的高技术型中小企业提供“风险投资“。目前,日本“风险企业“已达2万多家。

7.普通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资金融通

随着资金的宽松,银行竞争的加强20世纪70年代后,除了地方银行和专门性的金融机构如互助银行、信用金库外,都市银行开始向中小企业开展业务;到90年代初期,向中小企业的贷款额已占其贷款总额的50%以上。

(四)加拿大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1.直接融资

以创业者和“天使基金”等个人为主体的股权投资,以互助基金和银行等机构为主体的风险投资,通过证券交易所和购并市场获得的股权资本等,都是加拿大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形式。据加拿大独立企业联合会统计资料,9.6万会员企业的股权资本中拥有业主投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的企业户数分别占56%、5%、4%,另外,到2000年有3 000户左右的中小企业通过上市募集股本。

2.间接融资

加拿大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来源和渠道主要有:开发银行、出口发展公司等政策性银行和金融机构,加拿大皇家银行等全国性商业银行以及1 500多家分布在各地的中小金融机构和社区金融机构。据加拿大银行家协会统计,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总额的50%来自银行,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总额中商业银行提供的中小企业贷款占80%。

3.政策担保

加拿大中小企业担保体系最具特色,由三部分组成:一是1961年经议会批准由联邦工业部组成实施的全国性、政策性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目的是帮助中小企业以较低的成本获得银行贷款,保证银行在不能收回贷款时得到适当补偿。二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小企业区域担保体系。为帮助中小企业特别是新办中小企业解决贷款问题,政府区域经济发展部实施了包括特定行业中小企业贷款担保计划、微型企业贷款担保计划和社区创办小企业贷款担保计划在内的中小企业区域担保计划。三是促进中小企业对外出口的出口信用保险体系。加拿大政府成立了政策性的加拿大出口发展公司,为企业提供出口信用保险与买方信贷。

(五)台湾地区中小企业的融资辅导体系

中小企业在台湾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解决其融资上的困难,台湾地方政府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建立了中小企业融资辅导体系。该体系主要由以下几方面所组成。

1.中小企业银行

1975年7月,台湾地区修正公布的《银行法》中增列了“中小企业银行”一条,规定了该类银行的主要任务是供给中小企业长期信用,协助其改善生产设备、财务结构及健全经营管理。次年7月,“台湾合会储蓄公司”首先改制为台湾中小企业银行。此后一些合会储蓄公司相继改为中小企业银行。

2.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

1974年7月,由台湾地区各级行政及金融机构共同拨款捐助,设立了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保证项目主要有一般贷款、政策性贷款、小规模贷款、外贸贷款、进口融资商业本票、票据承兑等。

3.中小企业融资辅导中心

1982年7月,台湾省属7家行库成立“省属行库中小创业企业辅导中心”,筹措1亿新台币的辅导基金,选择融资困难但有策略性及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作为特定的辅导对象,对他们进行综合辅导及融资协助。

4.其他融资辅导机构

主要包括基金管理部门、各信托投资公司及票券金融公司,分别为中小企业提供长期性贷款,办理融资业务及商业本票的发行、承销和贴现业务。此外,其他非专业银行、各地区的信用合作社也对中小企业开展融资服务。从1989年6月开始,台湾有关部门的开发基金还配合7家省属行库先后办理了数期“辅导中小企业升级贷款”,对协助中小企业融资起了积极的作用。

(六)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1.设立专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

美、日两国为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都设立了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尤其是日本,对中小企业提供的融资支持更为详细和具体,操作性特别强。因此,我们不妨像它们那样,努力改善中小企业的信用环境和金融服务环境,建立合理的信用等级评定标准、授信体制、政策和程序等,拓宽金融服务渠道。首先,传统的金融服务手段如承兑汇票、信用证、贴现租赁等,对中小企业开放。其次,为了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所建政策性金融机构要以健全、完善的制度形式予以保证。

2.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体系,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瓶颈”是担保难。在美、日等发达国家,信用保证制度是中小企业使用率最高且效果最好的一种金融支持制度。美、日政府部门虽然也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直接的资金支持,但参与中小企业投资或借贷的规模并不大,而是以担保的形式提供帮助。我国也应仿照美、日,建立分层次的政府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担保体系。

根据国家经贸委中小企业司提供的资料,截至2002年2月底,全国已有12个省市开展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成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20个,到位资金约15亿元,可为中小企业解决60亿—100亿元的银行贷款担保。但这对资金缺口很大的众多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况且目前的信用担保机构形式单一,仅为各地方政府筹资兴建。笔者认为,成立多层次的信用担保机构乃是构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的选择,可以设计为由国家的政策性担保机构、商业性担保机构和民间互担保机构共同组成。国家的政策性担保机构由省级中小企业再担保机构和地市级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共同构成,并在此基础上组建全国性的中小企业融资再担保机构。其资金来源主要由政府提供,可以通过财政预算拨款和政府投资的形式获取大部分资金,其余的可以由会员缴纳的会费或认购的股份,国内外有关机构、组织、企业、个人的捐赠,向社会公开募集的资金以及其他来源所得组成。为了保证担保资金的稳定和充足,中央财政在每年的中央预算中必须编列。与此同时,还应对其服务区域加以规范。地市级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以辖区内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向区县延伸;省级再担保机构则以地市级信用担保服务机构为服务对象,实行业务指导和监督;商业性担保机构,在政府扶持的基础上,适度地以赢利为运营的基本原则,在资金筹集、运作过程、制度安排、管理创新等方面进行大胆尝试;至于民间互助担保机构,则以互助为基本点,取得双赢。

3.构建多元化的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系统支持的金融机构体系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多种原因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要求,而以前事实上形成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城乡信用合作社却在改制过程中堵死了为中小企业融资的大门。笔者认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关键还是培养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金融机构。从我国经济发展趋势看,中小企业今后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当然它们还需要更为有力的外部支撑。但现行的金融体系短时间很难突破体制上的限制,只有另辟蹊径,建立愿意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可以由地方政府支持建立,也可以由民间集资入股等形式建立(如民营银行)。从沿海地区的发展来看,一些民间金融组织(如钱庄)非常活跃,因为它们是从本土发展起来的,地缘性很强,最容易了解当地的中小企业经营状况、项目前景和信用水平,最容易克服“信息不对称”和因信息不完全导致的交易成本较高这一金融服务业的障碍。同时,委托-问题在民间金融中要少得多,也极少出现国有银行中经常存在的过度风险承担或风险回避的倾向,这些都缘自民间金融组织的股东与运作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当然,也不排除民间金融组织涉及一些非法金融活动,但这只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需要政府的规范来解决。总之,在现行金融机构不能突破现有障碍的情况下,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尤其民间中小银行,无疑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一个很好的补助办法。

4.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式,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金融支持

在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民间金融机构、担保体系还没建立或不完善之时,只能依靠现有的金融支撑机制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即使是在美、日等发达国家,也不排除大型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所以,笔者认为,商业银行应设立中小企业信贷办事机构,尽快研究制定适合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评估标准,改进银行内部的授权授信管理制度,把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审批权下放到基层行,上级行只须控制此类信贷的总额和合理的损失额,降低中小企业获得信贷的难度。同时,金融部门要尝试将主办银行制度和授信制度试点的成功经验引入中小企业,选择部分有潜力、成长性良好的中小企业进行试点,保证其合理的资金要求,真正做到“经营上开放,政策上扶持”。

5.建立风险投资基金,支持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风险投资基金作为一种新型金融中介机构,不仅能够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而且更有能力依靠专家理财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和管理水平,所以利用投资基金一举两得。鉴于此,我国应创建专业的投资公司或设立风险创业基金(不应受所有制限制),以克服间接融资过分强调资金使用安全性的缺陷。当然,风险资本投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简单投资,它在投资制度安排上让风险资本家有更大的权力去管理企业,但风险资本家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不同于一般资本家通过经营来实现其管理,而是更多地从发展战略、财务、营销策略等方面促使高新技术企业尽快成长起来,以便能以较高价格退出所投资企业,实现高额回报。所以,这就需要完善的资本市场作依托,以安排风险资本的及时退出,形成风险资本融资的良性循环。

6.完善资本市场,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直接融资具备能够得到不需偿还外部所有权、改善企业资产负债结构、有效配置社会资源等优势,所以,目前政府应着力完善直接融资体系,建立立体化、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以适应不同发展规模的企业的融资需求。我国可以借鉴美国发展NASDAQ市场的成功经验,建立为规模小、技术含量高且有市场潜力的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资本市场,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进入证券市场筹资,这样既可以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瓶颈”,又可以分散投资风险,变社会个人消费基金为生产发展基金,完善我国日益壮大的资本市场。

五、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举措

为进一步发挥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家高度重视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改善金融服务

1998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相继成立了中小企业信贷部,并两次调整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实行浮动利率,以鼓励商业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并提出了一系列鼓励和引导各类商业银行切实加强和改进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具体措施。比如,中央银行通过再贷款、再贴现和发行金融债券等形式对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中小金融机构予以支持;适当下放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权限;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可以发放信用贷款,简化审贷手续,完善授信制度,扩大信贷比例等。上述激励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国家开发银行作为国家政策性银行,积极依托城市商业银行网络开展对中小企业的转贷款业务,并对具备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试行再担保。各股份制商业银行努力实现金融理念、金融产品和服务功能的创新。广东发展银行决定3年内向非公有制企业和中小企业放贷1 000亿元,并为此精心打造了“民营100”专项金融服务方案。针对企业在“创业”、“成长”、“发展”三阶段的不同融资需求,专门设计了套餐,以有效解决企业贷款难问题。据调查,目前城市商业银行80%以上的客户是中小企业,70%以上的信贷资金投向各类中小企业。

(二)采取多种融资方式,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近年来,各级政府在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一是建立科技创新基金,通过贷款贴息、无偿资助、资本投入等方式,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发展。1999—2003年,国家共投入33亿财政资金,支持了全国4 946个科技型中小企业项目,有力地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创业与发展。二是建立产权交易市场。目前,我国已经建立200多家不同程度、不同规模的产权交易市场,其中上海、北京、天津等城市的产权交易市场已具相当规模。2003年上海产权交易所的交易额已突破3 000亿元,为各类中小企业资产重组、产权多元提供了交易平台。三是充分发挥典当、融资租赁等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融资工具作用。到2003年底,我国典当行已发展到1 000多家,资本金60多亿元,为中小企业通过典当融资带来便利;融资租赁规模也不断扩大,2003年仅浙江一省的融资租赁业务就超过700亿元。四是开通直接融资渠道。2012年5月,深圳交易所开通了中小企业板块,为优强中小企业迅速壮大提供了直接融资来源。据统计,目前已有34户完成了公开发行,总规模为8.34亿股,发行总融资额82.21亿元,平均发行规模2 452万股,平均融资金额2.42亿元,新股上市首日涨幅平均为83%。一批符合条件的成长性中小企业将获得上市融资机会。

(三)构建多层次信用担保体系,突出解决中小企业担保难问题

地方各级政府在借鉴发达国家扶持中小企业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组织推动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工作。通过几年的实践,逐步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体两翼四层”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模式。“一体”指主体,模式强调“多元化资金、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绩优者扶持”:“两翼”指商业性担保和民间互助担保作为必要补充:“四层”指中央一级,省(市、区)一级,地市一级、县(市)一级。近年来出台了担保的有关法律、政策和税收优惠等,有力地促进了担保业的形成和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3年6月底,全国已设立各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966家,共筹集担保资金287亿元;累计受保企业约5万户,累计担保总额约1 180亿元,受保企业新增销售收入118亿元,新增利税102亿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寻保难问题。

(四)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提升中小企业融资能力

培育信用需求、规范信用市场、完善信用制度、营造信用环境,对于提升中小企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抵御信用风险,提高自身的融资能力,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一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外部的中小企业征信系统和信用评价体系,向银行等机构提供企业信用信息,表彰守信用的中小企业,树立信用典型,大力宣传和推广信用管理先进模式和经验;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企业内部的信用制度建设和普及工作,加强企业内部的合约管理、营销预警、商账催收、财会管理和雇前调查等,对企业经营、管理、检测等人员开展信用和专业技能培训,培养信用调查分析、评价和监督等专业人才。目前,有关部门已在北京、山西、吉林、浙江、四川等省市进行试点,通过建立企业信用档案、信用评级、企业信用制度等,不断提升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

中小企业为中国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经济组织,然而,这一经济角色与其在整个社会资源配置中的地位是十分不匹配的,这种不匹配的状况既反应在中小企业自身融资结构的不合理,又表现为中小企业获取资金的渠道狭窄,来源匮乏,方式单一。传统的融资方式不仅不能改变中小企业资金渠道狭窄、资金来源匮乏的局面,反而使中小企业的有效资金需求得不到可靠资金来源保障的矛盾更加激化,异化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影响了中小企业的经营业绩,也直接降低了资本市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功能性作用。中小企业融资结构不合理、融资方式单一的问题,已经成为转变增长模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焦点,实际上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制度安排和金融市场资源配置面临的挑战。至此,我们可从资本市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层面,研究资本市场制度安排,创新融资方式,推进资本市场与中小企业的共同发展。

从中小企业融资来源统计分析可以看出,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还是所有者权益、保留盈余和非正式股权,因此,中小企业转向民间资本、商业信用以及非正式信贷等方式进行融资也就不足为奇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理想融资方式至少应满足三大条件:资金供给主体比传统金融机构有着天然的优势,能够获得更高的回报,因而敢于承担更大的风险;资金供给主体在给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便利的同时,能够给中小企业带来经营管理的帮助;资金供给主体能够克服中小企业融资中的成本过高的劣势。在中国现有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中,对这三个条件的满足程度并不能令人满意。因此,我们要从有利于中小企业分散和化解风险、有利于获得各种增值服务和帮助、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的客观要求出发,探求融资方式的改进和创新。

参考文献:

[1] 张震宇,等.温州民间信用情况调查[M]//北京:中国金融年鉴,2007.

[2] 辛桦.中小企业融资频频走“暗道”[N].江苏经济报,2008-12-27.

[3] 赵尚梅,陈星.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4] 王艳丽,钱仲威.中小企业融资外部环境现状分析[J].财会通讯,2009,2(445):18-19.

[5] 孙苹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J].财会通讯,2009,1(442):20-21.

[6] 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

[7] 陈志,陈柳.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改革与金融创新[J].金融研究,2000,(12).

[8] 曹凤歧.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J].金融研究,2001,(5).

[9] 刘小川.略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政府策略[J].当代经济研究,2003,(6).

[10] 胡小平.中小企业融资[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11] 张杰.信贷紧缩政策下的中小企业融资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9).

[12] 赵敏.我国中小企业间接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

[13] 胡赞赞,胡文捷.我国制度背景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J].中国商界,2008,(6).

[14] 谢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商界,2008,(6).

[15] 吴海兵,邓达清.浅析创业初期的企业融资方式[J].商场现代化,2007,(4).

[16] 郑秀杰,董丽英.中小企业创业融资新渠道探索——天使投资[J].生产力研究,2007,(21).

[17] 胡迟.金融危机形势下企业如何选择投融资策略[J].中国科技投资,2009,(3).

篇(3)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1-276-02

中小企业在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却处在一种融资弱势的地位,所以融资问题成为了制约我国中小企业进行快速发展的一个瓶颈。本文以山西省中小企业作为研究的对象,针对山西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进行了研究。山西省的中小企业目前已经进入到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山西一些中小企业在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后正在面临二次的创业,并且还有大量的技术含量较高的高科技企业目前处在创业初期,并且这些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也更加的迫切。尽管目前山西省社会资金还较为丰富,但是无论在间接融资的市场还是山西的资本市场,都不能够给山西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方面的有力支持。

一、山西省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截至2012年年底,山西省中小企业约有10.3万户,个体工商户多达90多万家,占到全省企业总数的99%以上,目前总的从业人数也达620万人。山西全省的地方生产总值一半、财政收入和全社会就业的40%、新增城乡就业人数的80%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半数都是由中小企业来创造与提供的。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存在了所有制方面的偏见,再加上中小企业本身经济方面制约的影响,例如资信能力不强、信用等级较低、财务信息不不透明等因素,导致了中小企业要想从正规的金融渠道获得资金比较的困难。截至2012年年底,山西省中小企业的贷款余额占到了贷款总额的1/3,其贷款的增幅高出了山西省各项贷款的五个百分点。而山西省企业中有99%都是中小企业,那么现有的贷款规模与比例与中小企业的数量是极不协调的,还不能够满足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资金需求。

二、山西省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形式的变化以及我国国内的经济政策,使得山西中小企业的发展遇到了瓶颈。企业面临的各种问题中,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山西省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之所以存在,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

(一)企业内部融资渠道有限

在我国,企业的融资渠道有许多种,从融资渠道的方面分类,有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但是对于那些规模小、实力弱的山西中小企业来说,内部融资和直接融资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依靠外部融资的渠道来解决资金问题,即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虽然内部融资可以为中小企业省去融资费用,使企业融资成本降低,而且不会减少企业的可流动资金。但是,企业内部融资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企业的内部融资主要依靠企业利润、净资产规模等不确定因素。由于中小企业一般处于创业阶段,企业资金储备一般不足以抵偿企业发展所需资金。而且在企业股东增加投资也只能筹集很少的资金,对企业来说也只能解决现时的问题。一个企业不能每次一遇到资金问题,就要求股东增资扩股,这是不现实的。所以说,内部融资这种方式,对于中小企业是不适应的。

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着很多不利因素,例如,一些中小企业经营者为文化水平较低的人,他们虽然在长期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营经验,但是缺乏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所需要的经营理念、经营方面的专业知识。企业经营不能一味地凭借经验,因为市场在变化,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谋得发展,必须学习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目前山西省中小企业还未建立健全现代化的财务管理体制,不利于中小企业进行融资。

(二)缺乏服务于山西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

在山西省的商业银行中,大部分的银行没有像花旗、汇丰等一些国际领先银行那样设立单独的贸易融资部门,企业融资周期比较长,耗时较多。向银行贷款进行融资,需要提供抵押担保,但中小企业净资产较少,无法为所需贷款金额提供足够的抵押。即使中小企业贸易关系可靠、物流和现金流稳定,也无法向银行贷到足够的资金。信贷问题成了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融资问题,山西省政府虽然组织各级政府成立了许多的担保机构。但由于担保机构的组建并不是很规范,反担保措施较为单一,导致了能够被担保的中小企业数量较少,担保金额也不多,山西省设立的担保机构起到的担保作用没有能够充分地发挥。

(三)山西省的资本市场不健全

山西省的资本市场发展时间较短,资本市场运行体制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至今,山西省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多层次和多渠道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资本市场。不健全的资本市场运行机制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近年来,特别是山西省的民间金融机构异常活跃,中小企业对融资的需求非常强烈,非法金融机构就趁虚而入。

目前来看,山西中小企业想要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种方式的融资只能到国内主板市场上市进行融资或者通过在海外市场上市进行融资。但是数量众多而又规模相似的中小企业在国内主板市场上市几乎是不可能的。在海外市场上市,必须满足海外资本市场严格的上市条件。例如,企业要想在海外上市需要净资产在1500万美元以上,并且市场流动值也要超过800万美元。这对于山西省的多数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高的上市门槛。此外,如果企业想在海外资本市场上市,还要受到国内的一些政策、市场等因素的阻碍。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的想法也不可能实现。因此,需要对这一问题进行综合治理。

三、解决山西省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企业自身建设,完善融资内部环境

山西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规模小、数量多等现状。如果中小企业不能为吸收外界融资来作为投资资本,那么就会面临着停滞不前甚至倒闭的风险,所以,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加强自身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山西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的贷款设置了较高的门槛,要想顺利获得资金,中小企业要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下转第278页)(上接第276页)

市场经济同时是一种信用经济,中小企业要想通过外部融资来解决企业资金缺乏问题,就必须提升企业的信用程度。一方面,山西的中小企业经营者要时刻提高自身文化素质,认真学习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另一方面,山西中小企业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一些中小企业在安排会计人员时,一人多岗的现象非常严重。企业不能违背回避原则,任用与管理人员关系亲密的人为会计人员。企业要完善运营制度,不断提高自身水平。这样,提升了企业信用,可以向金融机构申请更多的资金。

(二)金融部门设置专门服务中小企业的部门

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山西许多的中小企业被迫关门,那些没有倒闭的山西中小企业就希望通过银行贷款的资金来解决资金问题。但是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银行对未倒闭的中小企业的审核更加严格,中小企业就更难向银行贷款,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更加突出。

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的融资,促进其发展,金融机构有必要进一步推动融资业务。山西四大商业银行更加侧重于大型的企业及国有企业资金服务,专门针对山西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较少。因此,为了促进山西中小企业的发展,四大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需要向中小企业推出更多的金融业务。

首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进行调整,建立更多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信贷机构。这样,就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信贷保障。

其次,可以适当降低对中小企业信用度评定的标准。例如对于成长期的企业可以适当降低信用评定标准,对于衰退期或没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可以适当提供信用评定标准。虽然这在实施中有一定的难度,但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第三,山西省的金融机构可以建立起专业化的经营和管理体制,不断地降低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门槛,支持能够符合条件的山西中小企业发展。调整融资业务标准,强调融资条件,适当降低中小企业资信要求。对于能有效控制贸易交易或财产的融资业务,可以不要求企业提供保证金或担保。

(三)健全山西省资本市场,优化融资的环境

山西省要想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首先,资本市场要从过去服务于国有企业或大型企业的模式中脱离出来,转变成可以同时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市场。其次,资本市场的投资人不能过分关注行业和市场风险,这样的投资方式会失去市场的调节作用,从而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有经济逐渐被民营经济所取代,原有的融资制度不再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我国要完善融资体制。政府要制定相应奖励措施来鼓励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对于中小企业的金融政策,政府要完善融资体制,制定可行方案,加大政策的执行力度。

四、结语

我国政府及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能力和信用普遍存在质疑,不能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一个可靠的平台和环境。近年来,随着山西省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已经逐渐成为了山西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金融机构开始注意到了信贷市场,并开始向一些中小企业发放贷款。但是由于贷款的门槛仍然很高、条件也较为严格,仅能够解决山西省少数中小企业的资金问题。笔者相信通过山西政府、金融部门和企业自身的共同努力,一定可以处理好山西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秦海林.政府干预、信贷担保与中小企业融资难[J].生产力研究,2012(4)

[2] 梁泠曦.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现状与发展[J].中国安防,2012(9)

[3] 陈天阁.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及其融资制度安排研究[M].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

[4] 李明玉.关于完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中国金融,2012(9)

[5] 杨志军,于景慧.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中小企业发展,2012(8)

[6] 韩俊芝.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0(22)

[7] 赵婧婧.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与对策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23)

[8] 袁壮.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8)

[9] 杨鹏.民间借贷的风险及防范[J].甘肃金融,2012(2)

篇(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发展却面临着融资难问题,其获得的资金支持与其对我国经济所作贡献严重脱节。本文通过对厦门市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抽样调查,分析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针对其症结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中小企业的范围界定以及融资现状

(一)中小企业的范围界定。2011年7月4日国务院了《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将中小企业进一步划分成中、小、微企业,其划分标准是:(1)中型企业: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1 00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 2 000万元及以上(4亿元以下);(2)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3)微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

(二)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1.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一般分为两类: 一是内源融资;二是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是指其来源是企业的自有资金,具有自主性、成本低、风险小、规模受限等特点。外源融资是指企业从外部开辟资金并转化为企业投资的过程,具有高效率、高弹性、资金量大、风险大等特点。

2.中小企业融资现状。(1)内因。一是在以利润为最主要目标导向的经营过程中,我国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产品技术及质量参差不齐、财务制度不规范、内部治理结构混乱等问题。这些内部因素如果处理得不好,不但影响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信用等级、融资渠道,甚至还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发展;而对于融出资金方而言,资金的安全性无法保证,收益更是无从谈起。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是造成外源融资资源难以得到充分运用的最根本原因。二是在西方国家,企业在选择融资方式时主要是考虑控制权的分散与财务成本。据统计,在美国平均内源融资占总融资金额的71%。Mayers(1984)提出“融资顺序理论”,其认为企业的融资决策优先选择无交易成本的内源融资;其次选择交易成本较低的债务融资;可能导致企业控制权分散与价值被低估的股权融资则被企业排在末位。据《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统计,中国中小企业外源融资中银行贷款占了73%。主要原因是国内中小企业往往是作坊式或者规模较小的公司,传统家族式的管理风格使其会倾向于控制权的选择,因此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决策还是以外源融资银行贷款方式为首选,较为单一的融资模式也成为其发展的瓶颈。(2)外因。在企业实际融资过程中,规模大的公司较容易从金融机构获得融资支持,相反规模越小的企业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得支持,原因是金融机构认为规模越大的企业信用度和透明度更高。信息不对称制约着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三)融资现状。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内中小企业的融资偏好使其更倾向于内源融资以及银行贷款为主的债务融资方式,但由于其自身规模特性和管理缺陷的双重制约,不仅内源融资难以满足生产发展的要求,较为单一的外源融资也会受到规模歧视、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实际融资难的问题。

二、基于厦门市中小企业的抽样调查

(一)调查目的及样本说明。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厦门市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笔者针对厦门市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做了抽样调查。通过对50个样本的分析,找到厦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为最终的解决方案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抽样调查分析及结论。

1.行业分布。调查过程中发现,许多企业在“所属行业”选择项目上做了多重选择,表明中小企业为了分散创业初期的风险,往往会尝试多元化发展,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多元化不利于公司主营业务优势的确立,但这也是多数中小企业在生存发展过程中分散经营风险的一种方式。从行业分布上看,工业占比最大,批发业占比第二。

2.中小企业融资目的及主要途径(见下页图1、图2)。图1中,a表示补充流动资金;b表示扩大生产经营规模;c表示引进新产品新技术研究开发;d表示拓展新项目新市场;e表示其他;f表示拒绝回答。图2中,a表示通过银行贷款;b表示通过小额贷款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c表示通过证券公司等资本融资途径;d表示员工、亲友、股东、其他公司的私人关系;e表示其他;f表示拒绝回答。

从公司主要的融资目的来看,选择用于生产经营及流动性资金的企业数量最多,体现了中小企业生产发展中对资金的渴求;而从公司的融资途径来看,尤其是在外源融资渠道中,约84%的企业选择了银行贷款,符合中小企业优序融资理论;私人借款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也吸引了不少企业参与;对于证券公司的规范化的资本融资途径,仅有2%的企业选择,证券公司融资业务的性价比优势、正规性以及简便性并未得到企业的关注。

3.中小企业融资失败的原因。图3中,a表示信贷规模紧张、无额度;b表示融资成本高;c表示企业信用等级不够、抵押品不足;d表示财务不符要求;e表示手续繁琐、流程过长;f表示其他;g表示拒绝回答。

调查结果显示,融资途径中,中小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失败的比例较高,失败的原因大多集中在申请贷款流程复杂、融资成本高等方面。低成本的资金融出会要求更高的保障性,而融出资金的保障性低则资金方会要求更高的收益,银行金融机构的征信授信流程以及小额贷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高成本都让中小企业望而却步,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与机构融出资金的标准难以得到较好的匹配,融资过程的屡屡碰壁也让部分中小企业业主丧失信心。

三、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综合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以及厦门市中小企业调查问卷分析来看,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有:(1)中小企业未能意识到财务信用等级的重要性,单纯追求利润而忽略内部管理,造成粗放式的治理、混乱的财务状况等,这些与金融机构的融资标准存在较大差距。(2)内源融资及外源融资中的银行贷款仍为主要方式,在中小企业缺乏自有资金投入再生产的情况下,较为单一的外源融资模式容易成为其发展的瓶颈。同时,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没有时间和精力探索新的融资渠道。(3)由于担心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问题,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为了降低信贷风险,会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降低坏账的发生率,信用标准复杂性、规模歧视客观存在。小额贷等金融机构应运而生,但追求高收益、规范性不足等问题会给中小企业带来隐患。整体来看,金融机构体系亟待完善和发展。

(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方案。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企业、政府、金融机构合力协作,也需要政策和制度的引导和支持,在实践中不断推进不断解决新问题。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通过政策扶持及引导中小企业实现生产经营的规范化和专业化,不断加强主营业务的优势及品牌建设,在重视原始资本积累的同时,鼓励参照企业内控制度,强化自身信用体系建设。中小企业必须转变观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变传统的家族式管理方式,提升整体信用等级。

2.发挥政府职能,建立中小企业的信贷担保体系以及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可采取多种形式的担保方式,如行业联合担保,商会协会担保等方式;推动减税等实质性的扶持措施,让中小企业有足够的利润空间去成长和发展,让其更有动力和能力去重新构建自身的财务及信用体系。此外,组织建立起连接资金市场与中小企业的纽带,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如涉及企业资产、项目、应收账款抵押担保方式、区域股权交易转让等领域,可借助券商、信托等金融机构的创新业务去推动。

3.规范私人借贷等民间融资行为,民间借贷、小额贷等金融机构的规范性不足,建议将其纳入监管范围,避免由于“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引发的社会问题。

4.完善以银行为主体的融资体系,扶持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同时积极发展民营银行及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以解决目前不同金融机构给不同规模和类型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成本和效率不一样的问题。

5.大力推动以证券公司为主体的融资平台,随着证券行业服务及产品的创新,证券公司已成为投资、融资、理财等金融多元化的平台,新三板、中小企业私募债、股票质押回购等创新业务的发展使得证券公司更有动力和能力去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在规范性、融资成本、便利性、人员素质等方面,证券公司均具备较好优势,但在宣传方面需要加大力度。X

参考文献:

[1]尹丹莉.当前我国财政扶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8).

篇(5)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1

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并且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中小企业私募债是我国中小企业拓展直接融资渠道的试点,对于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积极促进作用有待时间证明。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一)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现状

目前的研究和调查表明,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现状包含着以下几个特点。其一多数中小企业是以自有资金为主进行。对于正在起步的中小企业而言,资金来源仅有自有资金,缺乏外界的资金支持。并且对于一些自主创业者或小型民营企业家而言,“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是其根本的想法,未充分利用财务杠杆,导致中小企业面对资金不足无法得到长远发展。其二民间借贷比例较高。由于银行贷款的高门槛及中小企业自身贷款额度低、高风险等特点,使得我国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始终不温不火,无法满足大批量中小企业的实际资金需求。民间贷款往往利息较高,极大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加速了大量中小企业的衰亡。其三直接融资占比低。中小企业如果采用债券融资等直接融资方式,仍然会面临较高的发行门槛以及较高的融资成本两方面问题,因此不存在成本优势。

(二)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现状

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式。其一,银行贷款。尽管银行贷款对于中小企业较难,但是目前仍是除自有资金以外的主要资金筹集方式。其二,资本市场。在国外,资本市场是企业进行融资的第二平台,我国也在逐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中小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主要包括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

二、中小企业私募债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高发行成本

中小企业目前发行私募债的成本是多方面的,包括承销费用、担保费用、律师费以及审计费等。由于私募债具有着较高的风险,自试点以来票面利率长期维持在8%-10%,最高时也曾达到15%。因此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其需要承担的发行总成本基本都在15%左右,这一较高的发行成本是在现阶段经济下行周期中任何企业都以承受的。

(二)高发行标准

虽说中小企业私募债对发行人净资产和盈利能力等没有硬性要求,但实施过程中对财务状况还是有一定要求,如:“盈利能力较强,可覆盖一年的债券利息,未来盈利具有可持续性; 偿债能力较强,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5%为佳。”将近年来的数据进行统计,已发行私募债的中小企业的发行额度最低的为3000万元人民币,上千万的融资金额对融资需求几百万的的企业而言也并不合适。

(三)高风险

国外将中小企业私募债也称为“垃圾债券”。由于其具有较高风险,这使得国内多数投资人只敢远远观望,因此我国私募债的销售现状并不理想。私募债的发行周期是在拿到交易所备案通知书的六个月之内。而根据目前所显示的数据,在限期之内,多数中小企业并未完成发行的任务。

在私募债发行时,中小企业也缺乏信用评级以及担保,因此只能采用提高利率的方式推动发行。但信用评级及担保对于中小企业也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如果评级达到了AA级及以上,便不用担心缺乏投资人,但这样优秀的项目为数不多。

2014年开始逐步爆发并扩大的私募债违约事件也给各机构投资人敲响警钟,给我国私募债市场发展带来较大冲击。

三、解决中小企业私募债问题对策

(一)规范中小企业经营

中小企业的经营状态是影响中小企业私募债市场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中小企业需要进一步规范经营、健全机制以及提升业绩,这些因素都将直接影响到私募债市场的长远发展。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应当逐步得到解决。首先,树立正面的中小企业形象,改变其在融资市场中原有的不良印象。企业的创新意识要得到重视并不断提高,经营行为也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遵循相应规范及法律法规。其次,重视企业制度的建立,力求科学合理,治理结构健全,并且提升信息透明度。最后,中小企业的财务制度要得到进一步完善。

(二)培育中小企业私募债市场

市场环境的培育也是保证中小企业私募债市场健康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结合我国私募债市场的现状,个人认为培养良好的私募债市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政府可通过相关配套工作,如:建立优惠政策,在税收和贴息上予以帮助,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其二,加快中介机构的培养,规范中小企业私募债评级及增信。鼓励证券公司等金融中介机构为中小企业私募债提供服务与支持,提高承销发行工作积极性。其三,建立中小企业私募债交易平台,提高中小企业私募债投资的流动性。其四,将中小企业私募债的投资门槛进一步降低,使得更多民间资本能够更好的流入融资市场,丰富私募债融资资金的来源,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来源体系。

(三)完善法律体系

为加快我国产业机构升级并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培育及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就需要建立更加完善、健全的法制体系。我国目前就私募债市场建立了一系列的规范和制度。例如我国推出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以及各地的《证券交易所小企业私募债券业务试点办法》等一系列政策。虽然有这些法律法规作为支撑,但中小企业私募债市场的法律体系依然不够健全,存在一定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信息披露与处罚,完善及保障投资者登记、分红及追偿等权益等等举措,从顶层设计角度巩固中小企业私募债市场良性发展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莉,万琳.对我国中小企业私募债问题的研究[J].会计之友,2014(11):51-54.

篇(6)

中图分类号:F27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8-0057-03

一、引言

宿迁市成立十余年来,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各项事业不断进步。在此过程中,宿迁市的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保持经济社会稳定、活跃市场、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社会生产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宿迁市的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明显的资金不足现象:融资渠道狭窄,融资制度不够健全,难以从银行贷到企业发展所必须的资金等。

所谓融资是指一种以资金供求形式表现出来的资源配置过程,具体表现为企业能否取得资金以及以何种形式、何种渠道取得资金。一般来说,中小企业的融资来源主要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外源融资又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方式。直接融资是指通过金融市场融通资金,如发行股票、债券等;间接融资是指通过金融中介机构如银行、保险、信托投资、互助基金等获取资金。宿迁地区的中小企业由于受到本身条件和市场发展水平的限制,中小企业可行的融资方式主要是内源融资和间接融资。解决宿迁市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不仅仅需要中小企业自身的不断完善,同时,需要政府、金融机构、社会中介、信用担保机构等多方面的外在努力与配合。

二、宿迁中小企业融资状况调查问卷分析

针对宿迁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调查问卷内容所设计的主要问题包括企业所属县(区)、企业性质、主营业务、企业年销售收入、用工情况、主要资金来源、目前融资渠道、融资成本以及融资障碍等多方面。本次调查采用邮寄问卷调查和实地问卷调查两种方法完成问卷,共发出问卷75份,到2008年8月,收回有效问卷56份。

(一)样本企业概况

白酒、玻璃、服装、木材加工和花卉等行业为宿迁市政府规划的支柱产业。因此,本次调查选择的样本企业分布于玻璃及相关业务、酒业、建筑业、纺织服装业、木材加工、房地产、花卉以及化工等行业,能很好的体现宿迁地区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下表为调查的样本企业的分布情况。

截至调查结束,样本企业成立时间在2年以内的5家,占总数8.92%;成立3―5年的29家,占总数51.79%;成立6―10年的14家,占总数25%;成立10年以上的8家,占总数的14.29%(见下页图1)。

从企业的年销售收入来看,62.5%的企业年销售收入在100万元以下;23.21%的企业年销售收入在100万到1 000万元之间;而大于1 000万元的只占所有企业的14.29%(见下页图2)。

(二)企业融资分析

融资来源方面:创业时期的主要资金来源:自有资金的42家,占总数75%;通过内部集资的23家,占总数的41.07%;通过民间借款的29家,占总数51.79%;通过向银行借款的28家,占总数50.00%;通过向信用社和农村基金会贷款的10家,占总数17.86%;其他方式的2家,占总数3.57%。而就企业现在的主要融资来源看,在56家企业里,自有资金的34家,占总数60.71%;通过内部集资的18家,占总数32.14%;通过民间借款的23家,占总数41.07%;通过向银行借款的21家,占总数37.50%;通过向信用社和农村基金会贷款的14家,占总数25.00%(有企业选择多种融资方式,因此,比重之和大于1)。

通过分析,发现样本企业资金来源结构与在创业时期的结构相比,有一定的变化:自有资金下降了14.29%;内部集资下降了8.93%;民间借贷下降了10.71%;银行借款下降了12.50%;信用社借款上升了7.14%。以上的结构分析可得出,随着企业的发展,资金的来源渠道减少,变得单一;而信用社的借款上升,表明受惠于三农扶持政策,企业获得信用社较以前容易。在房地产类中小企业里,从银行获得的贷款占所有获得资金的比重最高,达到58%。这说明在前一阶段整个房地产市场发展较好的情况下,对银行信贷资金的依赖程度比较高,也比其他一些行业容易从银行获得贷款。而其他行业的情况则不同,在宿迁市的支柱产业比如酒类以及木材加工业,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比例分别只占到所获得资金总数的20%和28.3%,远远不及房地产企业。其他像纺织服装业、花卉等所获资金比例更低。

融资用途分布方面――75%的企业用于扩大生产,42.86%的企业选择用于技术更新方面的支出,23.21%的企业用于维持正常生产支出,用于其他方面的占5.36%(有企业融资用途多方面,因此,比重之和大于1)。

融资成本方面――样本企业有38家认为,从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融资成本最高,占所有被调查企业的67.86%;其次是从城乡信用社贷款,共有28家企业选择,占总数的50%;另外,分别是民间借款、企业内部职工集资、地方性银行以及亲朋借款。而之所以从银行的融资成本高,企业认为在向银行贷款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影响因素使得企业比较难获得贷款,具体来看,23家企业认为,缺乏金融机构的支持,16家企业认为,缺少适宜的融资方式,17家企业认为银行利率偏高,13家企业认为,缺少信用担保机构的担保,9家企业认为企业负担的财务费用较大。

融资方式方面――主营业务不同的中小企业在融资方式的选择上差异不大,主要的融资方式基本上都集中在自有资金、民间借款、银行借款以及内部集资方面。其中,酒类以及木材加工企业的融资方式较多,分别有6种和5种,其他像纺织服装业、房地产业以及花卉等融资方式较少。最少的是装饰建材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是自有资金。

融资途径的选择方面――在综合考虑贷款利率、贷款条件及贷款手续等因素的条件下,42家企业中有16家选择向亲朋借款,14家企业选择向国有商业银行借款,10家企业选择向信用社借款,2家企业选择地方性银行。

综上所述,无论是创业期还是发展期,宿迁市中小企业获取资金的渠道按比例依次为:自有资金、民间借贷、银行借款、内部集资、信用社贷款等。因此,商业银行依然是宿迁市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尽管宿迁市目前已建立了多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但由于这些担保机构自身财力较弱,因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能力相对有限,融资困难依然是制约宿迁市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宿迁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融资渠道缺乏,单位融资成本过高

宿迁市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对资本市场运作机制缺乏足够的了解,对信托、租赁、私募等多种融资渠道不太熟悉,大多依靠自有资金,对外源融资使用的较少。外源融资普遍将民间借贷、银行借款和内部集资作为融资主渠道,因此,资金来源集中,融资渠道相对缺乏。

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一般相对较小,贷款成本占贷款额的比例较大,因此,交易成本较高。显然,单位交易成本越高,企业的利润空间越小;同时,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的平均利润率就越低,银行更愿意向贷款规模较大的企业贷款。这就造成宿迁市中小企业融资较为困难。

(二)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不足

宿迁市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规模较小,单个企业的营业收入、资本和技术构成偏低,没有足够的抵押品,加之银行贷款手续相对复杂,中小企业很难贷到足够的资金。说明宿迁市大多数金融机构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不足。中小企业贷款流程与大型企业相似,缺乏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以上两方面因素不利于中小企业获取贷款。

(三)中介机构力量不足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投资主体多元化,没有形成较为稳定的经营模式, 抗风险能力弱,所以,担保机构在中小企业贷款中起到很大作用。担保机构实力相对不足,担保费用较高,反映出宿迁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政策性担保机构的资金实力不足以及融资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四)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权限设置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

宿迁市的中小企业户布局分散、经营业务种类繁多。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权限设置,使得有贷款权的上级银行对大多数中小企业资信状况把握不准,同时,掌握中小企业资信情况的一线支行缺乏贷款权,这就形成了市场信息与决策权力不对称的矛盾,难以有效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五)中小企业自身条件较差

首先,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状况不佳,难以取得贷款支持。为防范金融风险,银行以企业资产信用为贷款的前提,而中小企业的资产规模都偏小,导致获得贷款较难。其次,宿迁市大多数中小企业内部管理不够规范,特别是在财务核算方面随意性较大,普遍存在财务核算不真实的问题,反映出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这就导致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难以把握。

四、解决融资困难的对策

(一)完善宿迁金融机构体系

1.完善金融机构体系是解决宿迁市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直接途径。目前,金融市场主要是传统的四大银行占主导地位,而农信社和江苏银行处于从属地位。为进一步完善宿迁的金融体系,应该积极鼓励社会资本按照国家政策的要求,发展民营中小金融机构。因为民营中小金融机构具有灵活经营的特点和优势,能够为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目前,沭阳的东吴村镇银行已经为完善金融机构体系,扶持中小企业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2.建立多层次信用担保体系。针对间接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和抵押担保问题,宿迁市应建立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宿迁市应建立以信用担保体系为主、财政支持为辅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针对宿迁市的实际情况应建立区、县一级信贷担保机构。由于区、县是宿迁市中小企业的主要聚集地,建立区、县一级的信贷担保机构,对于整个信贷担保体系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至关重要。宿迁市还应积极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到担保体系的建设中来,扶持民营担保机构的发展。

(二)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金融机构应根据宿迁现实需要,开展和创新金融产品。只有开展多种信贷业务,才能扩大中小企业贷款的选择范围,切实解决他们融资难的实际问题。宿迁市工商银行已经开展了专门的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已经有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应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为宿迁市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更适合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三)成立中小企业信用互助组织

目前,信用互助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形式,正在不断发展完善。宿迁市可以借鉴其他地区发展信用互助组织的成功经验,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信用支持。可以由宿迁市政府牵头,中小企业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则成立信用互助组织, 共同出资组建互助担保基金,为成员企业的贷款提供担保,从而为中小企业的信贷提供信用支持。

(四)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素质

从宿迁市中小企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看,深化体制改革,提高经营者素质及其管理水平,是中小企业融资能力提高的必由路径。一是结合宿迁市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宿迁市中小企业产权结构,综合应用市场经济的手段,促进中小企业的优化组合。淘汰效益较差、没有市场的企业,而对于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加以税收以及利息补贴等方面的扶持。二是加快中小企业的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提高其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的竞争能力。三是要努力提高中小企业经营者的素质,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此外,宿迁市的中小企业还应规范内部管理,完善财务制度,提高信用水平,从根本上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赵尚梅,陈星,等.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2]黄泰岩.中小企业研究热点[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篇(7)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8-0096-02

1山西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近年来,山西在推进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些举措包括:加大信贷政策引导力度,强化中小企业信贷政策效果评估,创新中小企业抵押担保方式,贷款抵押担保方式逐渐由原材料、设备、产品向仓单、技术等非物化担保方式扩展,推动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发行,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建立起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开通中小企业融资网络平台,积极搭建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间的融资平台以及大力推广小微企业融资试点经验等。通过持续的推动和努力,山西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截至2012年6月,山西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024.5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31.9%,较年初增加360.5亿元。

虽然山西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倾斜力度在不断加大,中小企业的融资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山西中小企业融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据山西省中小企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山西中小企业融资缺口约2000亿元。

2山西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2.1金融体系的结构性缺陷

山西金融体系仍然以间接融资为主,而且在银行体系中全国性银行占据主导地位,地方金融机构发展缓慢。

对全国性银行特别是国有大型银行来说,由于中小企业对资本和债务需求的规模较小,使得审查监管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较高,往往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而且,国有大型银行长期以来存在这样的观念,认为大型企业都是国有的,贷款给他们是国家对国家的企业,不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而中小企业大多数是非国有的企业,效益不稳定,贷款回收不好,信誉差,容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所以,国有大型银行一般对中小企业贷款十分慎重。特别是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的警示和国内金融资产质量不高的现实,使得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日益严格,众多商业银行特别是工、农、中、建等四大银行贷款权力上收,增量贷款普遍投向信用等级很高的大型企业和有政府背景的国有企业。中小企业受资产规模、竞争实力等的约束,一般很难获得银行信贷支持。

对地方金融机构来说,虽然他们对中小企业客户的重视程度要高于全国性银行,但山西地方金融机构目前还存在产权不合理、治理不规范、资本实力弱、不良资产多等问题,在支持中小企业方面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2.2中小企业自身的局限性

山西省中小企业中,以煤、焦、铁等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的传统企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不少中小企业处于产能过剩行业,其中属于关停淘汰落后产能范围的也不在少数。部分中小企业自身机制不完善,经营规模偏小,经营模式落后,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产品缺乏竞争力。多数中小企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生命周期短,市场淘汰率高。中小企业信息不透明。此外,部分中小企业信用观念差,财务报表数据的真实性难以判断,有的中小企业有三套报表,即银行一套,税务一套,自己留一套;一些中小企业主素质不高,贷款后不愿意归还,甚至有的中小企业通过虚假出资、转移资产等手段骗取银行贷款。由于中小企业的种种缺陷,信用风险相对高于大型企业,导致银行缺乏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内在动力。

根据山西省民营企业协会组织开展的“山西省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状况调查”显示:有53.8%的企业没有向银行提出贷款要求。其中企业认为最主要的原因为“银行办理贷款的程序太复杂和速度太慢”占36.3%;企业向银行提出了贷款申请但未获批准的情况中,银行拒贷的理由,认为是“缺乏抵押条件,也缺乏其他有效担保”是最主要原因的占28.4%;认为是“企业财务报表不规范、不真实,自身财务状况、经营状况无法满足贷款条件”等自身原因的占8.99%。由此可见,中小企业自身的局限性是其难以得到银行贷款融资的重要原因。

2.3社会配套体系的不健全

一是金融市场不健全。主板市场融资门槛高,中小企业达不到要求,利用创业板融资的中小企业也是凤毛麟角。另外,山西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发展落后,民间借贷市场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利用高利贷的融资成本非常高。因此,中小企业难以获得除银行贷款外的其他外部融资。

二是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不健全。目前,山西各级政府建立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还有待完善,社会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较弱,收费偏高,资质欠佳、主业不突出,担保作用难以充分有效发挥。这导致大部分中小企业难以获得其担保支持。

三是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和社会环境仍不健全。征信体系、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的补偿机制、中小企业贷款贴息和税收减免政策、中小企业贷款的核销政策等需要进一步完善。一些区域的金融信用环境较差,地方政府对企业逃废债的打击力度不够大。

3促进山西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建议

3.1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的担保和再担保体系

尝试建立有针对性的政策性担保公司、行业担保公司、再担保公司等。有了更专业、对行业更了解的担保公司,就能给那些为煤炭、电力、装备制造等优势行业做上下游配套的中小企业给予更宽松的担保环境,有效降低他们寻找担保合作的资源消耗,提高优势行业中小企业的审查通过率。

3.2积极整合大企业、大集团、地方龙头企业的供应链资源,给中小企业提供更多为大企业服务配套的机会

山西的龙头企业太钢集团通过产业链带动、辅业外包等方式,在其周边地区带活了一大批的中小企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山西可以在研究分析太钢模式的基础上,通过供应链的资源的整合,探索一条既有利于解决的中小企业担保难、融资难问题的特色之路,还能开拓出一条由中小企业发展助推大企业、大集团转型发展的新路。

3.3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尝试通过股权融资、引进风险投资等方式解决融资问题

由于处在中部内陆,山西省中小企业对发达地区、发达国家常用的股权融资、风险投资等融资方式还很陌生。另外,山西的中小企业所有者对新兴融资方式引起的股权结构变化比较警惕和谨慎。所以,发达地区新兴的融资方式不容易被山西的企业家接受。这种落后观念需要政府、行业组织、社会舆论共同努力,帮助山西的企业家提高眼界、丰富现代企业的运作模式。同时,还应该有前瞻性地培养适合股权融资、风险投资等新兴融资方式的资本市场。

3.4进一步完善社会征信体系建设,促进中小企业信用信息透明化

当前,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对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客观地看,这个系统只能反映企业和个人在与银行发生交往时的资金信用情况,而不能全面反映企业在经营管理、缴纳税费、质量控制、环境保护等自身管理和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信用轨迹。因此,应当尝试建立由人民银行牵头,工商管理部门、税务部门、环保部门、质监部门、担保机构共同维护、数据共享的企业信用管理的综合信息系统,同时把中小企业实际控制人的个人信用记录与企业信用记录联系起来,细化和规范企业信用记录的收集、整理和披露行为,逐步建立起一整套按照市场规则运作的企业信用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市场信用环境。

3.5通过财政、税收政策和提供优越发展环境方面积极引导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在财政配套制度上,明确更有力度的中小企业财政补贴方法、程序和标准。在税收制度上,建议在国家的税收优惠的基础上,对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应该在营业税、所得税方面进行减免。另外,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背后,还有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的综合负担比较重的原因。对此,政府应当在用地、行政审批、用工保障等方面给予各类中小企业类似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应该可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篇(8)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已上升到了一个新阶段。这一阶段中仅仅依靠企业的自有资本远远满足不了企业发展需要,而通过资本经营,利用财务杠杆,在短期内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张成为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但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十分狭窄,除少数大型知名企业,一般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十分有限。总的来说,企业所获资金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内源融资;二是企业外源融资。

在我国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普遍面临“双缺口”,即“直接融资缺口”和“间接融资缺口”的融资困境。融资过程中蕴藏的巨大的融资风险是导致其陷入融资困境的主要原因,这种风险的存在,会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加,企业利润受损;亦会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规模减少,甚至不能获得融资,导致资金来源不能满足生产经营的正常需要,企业生产萎缩、停产等。由于中小企业自身规模小、资金少,抗风险能力弱,加之国内市场体系的不完善以及当前所处的特殊的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今后中小企业还会面临更为严峻的融资风险。

二、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分析

(一)融资风险的内因分析

中小企业企业融资风险的形成既有举债本身因素的作用,也有举债之外因素的作用。举债本身因素主要有负债规模、负债的利息率和负债的期限结构等。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内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是融资的规模和结构。中小企业负债规模大,利息费用支出增加;同时,负债比重越高,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股东收益变化的幅度也随之增加。所以负债规模越大,财务风险也越大。二是融资的利息率。在同样负债规模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中小企业所负担的利息费用支出就越多,企业破产危险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同时,利息率对股东收益的变动幅度也大有影响,因为在税息前利润一定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股东收益受影响的程度也越大。三是融资的时机和期限结构。如果负债的期限结构安排不合理,例如应筹集长期资金却采用了短期借款,或者相反,都会增加企业的筹资风险。四是预期现金流入量和资产的流动性。如果中小企业投资决策失误,或信用政策过宽,不能足额或及时地实现预期的现金流入量,以支付到期的借款本息,就会面临财务危机。

(二)融资风险的外因分析

相比融资风险内因,举债之外的因素是指金融市场、国际政策等。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的场所。企业负债经营要受金融市场的影响,如负债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取得借款时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情况,而且金融市场的波动,如利率、汇率的变动,都会导致企业的筹资风险。当企业主要采取短期贷款方式筹资时,如遇到金融紧缩、银根抽紧、短期借款利率大幅度上升,就会引起利息费用剧增、利润下降,更有甚者,一些企业由于无法支付高涨的利息费用而破产清算。

从国家政策分析,国家信贷政策存在所有制歧视,政府的大企业战略使银行借贷的重点及国家的优惠政策一般放在国有企业的改革上,我国没有专门为中小企业贷款的中小金融机构,而大量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则很难获得银行信贷,更谈不上享受投资补贴和贷款贴息政策;其次,国家税收政策不公平,民营企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税赋明显过重;最后,中小企业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缺乏《中小企业信贷资金管理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等有关维护中小企业融资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

总的来说,融资风险内因和外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诱发融资风险。

三、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中小企业自身角度融资风险的防范

1.建立融资风险预警管理体系。中小企业应该建立一个融资风险预警管理体系,具有搜索信息、实时评价、发出警报、矫正误弊等功能,其运行应遵循融资原理、风险原理和预警原理。融资风险预警管理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全过程的控制管理工作。

2.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和分析模式。确定风险管理目标后,风险预警系统要求中小企业对融资项目执行前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分类和评估。中小企业必须针对融资环境和面临的融资风险再次判断融资决策的正确性,以及环境和市场是否能够保证融资的顺利进行。

3.加强资金数量合理性的管理。企业融资应以够用为宜。要重视资金结构上的配比性,企业的财务失败往往不是由于资金不能筹措而导致,而是由于企业经营中将不同时间的资金不恰当地用在了不同投资期间的项目上。在实际工作中,不同企业在不同时期应根据不同的情况,按照此原则选择适合于自己的筹资方式。

4.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治理结构。目前,中小企业中存在很多财务制度不完善,财务报告真实性低,银行利益难以保障的现象,其根源还是由于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只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自身素质,推动企业制度的多元化和社会化,才能实现企业治理结构趋于合理。

5.建立科学的融资结构体系。融资作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有完善的资本市场相配套,只有按市场要求建立严格的融资运行机制,使融资体制真正地面向市场来建立,建立多种有效、便利、快捷的融资方式才能保证企业资本结构的健康发展。

(二)社会角度融资风险的防范

1.完善法制环境、加强信用管理

完善制度和法律的保障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商业银行贷款体系,完善商业银行的贷款激励机制,加强企业信用治理。可采取的措施有:一是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法制建设。二是要完善中小企业的信用信息征集系统,加快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形成覆盖全国的基础信用信息服务的网络。三是要改善我国信用担保基金规模小、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不足的问题,使其为中小企业获取数额较大的贷款提供强有力保证。四是要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

2.对中小企业实行鼓励政策

鼓励中小企业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积极拓展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以促进筹资来源的多元化,保护和规范民间资本市场。目前在中国的金融体系中,除了官方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渠道外,还存在一个非正式的股权融资或债务融资渠道。非正式金融是指民间借贷或股权筹集的融资活动,因此也称之为民间资本市场。应该调动和引导一切积极的金融因素,以法律形式将正式金融与非正式金融进行有机的衔接,有意识、有选择地将具备一定条件的有希望、有前途的非正式金融进行引导、培养,使具有积极意义的非正式金融整体性地壮大实现。

3.设立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政策性金融服务机构

政策性金融服务机构它们贴近中小企业,容易了解贷款人,运作灵活,成本低,适合为中小企业服务。担保机构主要是靠自身的信用,即大于其本金若干倍的信用能力来为中小企业的银行贷款提供担保。对政策性担保机构进行税收政策扶持,实行一定的免、退税优惠政策,并将所免、退税项作为政府出资扩大担保机构的资本金。

参考文献

[1]蔡红远.降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2010.

[2]李勇.现阶段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探索[J].中国商界,2008.

[3]马巾英.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及其风险防范[J].国际商务财会,2009.

[4]任碧芳.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根源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

篇(9)

中图分类号:F79.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7)04-0120-02

一、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本身大多数是民营企业,且存在规模小,资产规模也较小的问题,因此大多数银行都不喜欢选择中小企业作为业务对象,因此中小企业在银行层面上的融资经常存在各种困难。由于我国市场化经济并不完善,仍存在相当多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的问题,这造成了中小企业本就困难的融资环境变得更加高成本。再加上在银行审批过程中的高手续费,使得中小企业在银行融资过程中时间成本与金钱成本就非常高,严重制约其发展。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采用直接融资的做法并不成熟,但是通过直接融资的方式,有利于改善中小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稳定他的企业经营,增强企业竞争力。资金在中小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中小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离不开稳定的资金支持。现在中小企业获得资金的主要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外源性融资,主要包括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和政策性融资;二是内源性融资,主要包括折旧和留存收益。但是中小企业大都存在内,源性融资与外源性融资比例不协调,直接融资与g接融资的比例也是严重失衡的问题,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导致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融资满足率低。有关信息显示,中小企业大多数忽略了其他的融资渠道,主要只采用了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的方式,也就是外源性融资中的间接融资渠道。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企业财务制度不规范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资金、规模、管理模式等的限制,使得大多数中小企业在财务制度方面都存在不规范的情况,很多中小企业甚至没有专门的财务部门,专业性的财务管理更是鲜有。这些中小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也只是对外提供财务、纳税报表等,有些企业的财务人员,甚至基本不到企业去,只是每月根据经营者提供的资料做账,这样造成了因资料不齐全而导致的资金、收人、支出和存货不真实、财务数据脱离企业实际经营、资金利用效率低、财务混乱等情况。

(二)企业管理水平较低

小企业面临的不仅是资金问题,更亟待解决的是企业的管理问题,因为企业管理直接关系到了一个企业的生产和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市场对企业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在经营管理方面的水平更上一层楼,因为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将会直接决定该公司的发展和命运。中小企业管理者水平一般都偏低,内部管理普片较混乱,经营管理缺乏战略思想和长期规划。由于规模都较小,所以基本上没有管理规则,管理方式一是很自由化、远离数字化,评价手段落后的情况在中小企业中尤显突出往往是哪里出现问题了,才赶往解决,或者是“集中式的专家研讨”一方面浪费资源,另一方面又不见太大成效,或者是“零散的内部报告”,一旦评价报告完成也就意味着评价活动结束了,没有带来实际应有的效果。二是专制化,重心偏向于员工工作能力的提升,对于思想素质方面却不是很在意,由于管理上的抑制,也导致员工对待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导致缺乏创新力。

(三)抵押和担保能力不足

抵押担保落实难是当前中小企业融资、特别是申请金融机构贷款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中小企业普遍都不具有足够品质的抵押品,能够作为抵押品的财产也有限,可用做抵押的土地或房屋建筑,也大多是靠租赁而来,而设备等流动性较差,很难快速变现,再加之这些企业的资产总额一般不高,且大多从事某一含金量较低的环节,这些问题的综合更是导致企业因难于满足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使获得贷款的机会大大降低,造成现有融资渠道不畅。

担保方面,能够满足银行认可的大型企业,一般不会轻易对中小型企业提供担保。而专业的担保公司,分为政府背景和民营两大块,由于大部分起步较晚,现在也正处于发展时期,数量和规模都难以满足现在我国已有中小企业担保的需求,而且民营担保公司被银行认可度差,一般只与很小一部分的城商行、小股份制银行合作,政府背景的担保公司,拓展精神不足,宁愿少做不做,不出问题,又主要立足于在本地为基建工程垫资的施工企业,对真正的众多中小企业兴趣不大,这使得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能力一直处于不足的阶段。

(四)银行信贷政策变化过快

2008年在4万亿的刺激下,金融系统短时间内新开发了多种创新信贷产品,包括联贷联保、应收账款质押、信用保险保理、订单融资、网络贷款、动产质押、结算贷、POS贷,等等,但是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风险暴露越来越大,银行采取了一刀切的方法,几乎直接停掉了所有创新产品,同时在行业上,也直接停掉了几乎所有涉船、涉光伏、涉水泥的诸多业务,令已经获得贷款的企业,现金流猛然抽断,相当部分的中小企业直接被“收死”;想新申请的企业,也被直接简单粗暴地全部拒之门外,又回到了原来必须有抵押物的传统信贷上。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制度

系统论观点认为“系统实现良性循环离不开正确的目标作为前提”,对于企业来说,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完善的财务系统。企业的财务活动是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企业的融资问题更是离不开财务分析研究。因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首先考察的就是企业的财务状况,而中小企业因为财务制度不完善,账面信息也存在很多不实或不全面的问题,这给信贷机构增加了很多的负担,影响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放贷积极性。中小企业应该自觉建立健全自身的财务制度,提高财务水平,便利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调查评定,降低他们的信息成本,提高融资能力。

(二)建立科学的经营管理机制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企业要想立足于当今的市场大环境下就必须不断发展创新,而企业发展所需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资金来源,这也就是企业的融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企业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技g能力,同时也要不断强化规范性运作,优化资产结构,不断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企业需通过改善自身的缺陷,来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为实现企业经验管理的转型,必须摆脱以往长期形成的固定观念和旧习惯的影响。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需要积极学习运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从根本上转变经营管理机制落后的现状,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学习先进的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建立起适合公司具体情况的科学的经营管理机制。

(三)发展完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我国由于信用担保制度起步较晚,所以需要加强对发达国家较完善的信用担保制度的学习,可以通过加强促进担保机构的发展,对中小企业进行政策性担保或者鼓励中小企业之间、中小企业与大中型企业之间进行互助担保,或者促进供应链的上游或下游进行商业性担保等方式,逐步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向发达国家较为完善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看齐。

(四)审慎申请银行贷款

篇(10)

中小企业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不同国家、不同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行业对其界定的标准不尽相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动态变化。各国一般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对中小企业进行定义,质的指标主要包括企业的组织形式、融资方式及所处行业地位等,量的指标则主要包括雇员人数、实收资本、资产总值等。量的指标较质的指标更为直观,数据选取容易,大多数国家都以量的标准进行划分。

2 企业融资的内涵

“融资”,顾名思义,就是资金融通,其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融资也叫金融,就是货币资金的融通,当事人通过各种方式到金融市场上筹措或贷放资金的行为。它是一种资金双向互动过程,不仅包括资金的融入,还包括资金的融出。本文研究的中小企业融资主要是从狭义上讲的融资,即是一个企业的资金筹集的行为与过程。也就是企业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资金拥有的状况,以及企业未来经营发展的需要,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采用一定的方式,从一定的渠道利用内部积累或向企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去筹集资金,组织资金的供应,以保证企业正常生产需要,经营管理活动需要的一种经济活动。

3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分类

3.1 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企业融资方式总的来说有两种,即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是指公司经营活动结果产生的资金,即公司内部融通的资金,它主要由留存收益和折旧构成,是指企业不断将自己的储蓄(主要包括留存盈利、折旧和定额负债)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内源融资对企业的资本形成具有原始性、自主性、低成本和抗风险的特点,是企业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内源融资是企业首选的融资方式,是企业资金的重要来源。外源融资是指企业通过一定方式向企业之外的其它经济主体筹集资金。外源融资分方式包括:银行贷款、发行股票、企业债券等,此外,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融资租赁在一定意义上说也属于外源融资的范围。

3.2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按照融资过程中资金运用的不同渠道,可以把企业融资方式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间接融资”的对称,是没有金融机构作为中介的融通资金的方式。需要融入资金的单位与融出资金单位双方通过直接协议后进行货币资金的转移。直接融资的形式有:买卖有价证券,预付定金和赊销商品,不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货币借贷等。间接融资,是指拥有暂时闲置货币资金的单位通过存款形式,或者购买银行、信托、保险等金融机构发行的有价证券,将其暂时闲置的资金先行提供给这些金融中介机构,然后再由这些金融机构以贷款、贴现等形式,或通过购买需要资金的单位发行的有价证券,把资金提供给这些单位使用,从而实现资金融通的过程。

3.3 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

按照股权融资过程中形成的产权关系,可以把企业融资方式分为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股权融资是指企业的股东愿意让出部分企业所有权,通过企业增资的方式引进新的股东的融资方式。股权融资所获得的资金,企业无须还本付息,但新股东将与老股东同样分享企业的赢利与增长。所谓债权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借钱的方式进行融资,债权融资所获得的资金,企业首先要承担资金的利息,另外在借款到期后要向债权人偿还资金的本金。债权融资的特点决定了其用途主要是解决企业营运资金短缺的问题,而不是用于资本项下的开支。

4 企业资本结构理论

4.1 早期资本结构理论

早期资本结构理论如果企业只采用权益资本和负债两种融资方式,那么总资本成本率就是权益性资本成本率和债务性资本成本率的加权平均成本率。而企业的目标又是实现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大化,企业的市场价值一般是由权益资本价值和债务价值组成。由此可见,在企业息税前盈利既定的情况下,总资本成本率最低时,也就意味着企业的市场价值达到了最大值。因此,衡量企业是否实现了最佳的资本结构,主要是看企业的市场价值是否最大或资本成本是否最低。杜兰特(D. Durand, 1952)将早期的资本结构理论分为净收益理论、净营业收益理论和传统理论(也称折衷理论)。

4.2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在早期资本结构理论中,折衷理论看起来比较符合实际情况,但该理论并非依据历史资料推断出来的,而是根据经验判断得出的,因此在实际中往往会产生偏差。以MM定理为代表的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出现,则将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4.3 新资本结构理论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被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即新资本结构理论。新资本结构理论是在MM定理和权衡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了博弈论、融资次序理论、信号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并深入到企业内部和制度方面对企业的资本结构展开了研究。

4.4 信贷配给理论

信贷配给是指在银行确定的贷款利率条件下,信贷市场对商业贷款的需求超过供给的状况,它是信贷市场的一种典型现象。Keeton(1979)提出了两种存在信贷配给的情况:一是按照银行标明的利率,在对贷款人进行信用评级的基础上,所有贷款申请人中一部分得到贷款而另一部分被拒绝,即使后者愿意支付更高的利率也得不到贷款;二是给定的借款申请人的借款申请只能部分地被满足。

篇(11)

一、社会资本的概念

社会资本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90年代兴起的一个国际性学术热点。罗伯特・普特南(RobertPutnam)提出“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组织的特征,例如信任、规范和网络,他们能够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效率”。亚历山德曼・波茨(Alejandro Portes)认为:“社会资本指的是,处于网络或更广泛的社会结构中的个人动员稀有资源的能力”。国内比较得到认同的是李惠斌和杨雪冬给的定义,他们认为社会资本是处于一个共同体之内的个人、组织通过内部、外部的对象的长期交往、合作互利形成的一系列认同关系,以及在这些关系背后积淀下来的传统、价值理念、信仰和行为范式。

社会资本的定义主要包括以下要素:它是一种社会关系网络;它是个人或组织在自觉或者是不自觉的社会活动中长期形成的一种显形或潜在的资源;这种社会关系网络的形成所积淀文化、信任、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会成为社会资本不断延续的背景和基础。

二、产业集群内社会资本对企业融资行为的作用机理

按照波特的定义,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聚集,通过协同作用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因此,集群内企业间所形成的社会资本特征较为明显。

(一)社会资本信任机制

信任被普遍认为是最重要的一种社会资本,它是经济活动得以稳定协调的重要因素。在产业集群组织内,信用的选择与放弃实质上是一场囚徒困境博弈。产业集群形成的社会网络关系和企业之间重复博弈的可能性约束了企业的行为边界,使企业的短期机会主义行为实施面临着很大风险。具体到企业融资行为方面,由于社会资本信任机制的作用,减少了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以及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道德风险和逆选择的发生几率,因此这种信任机制越是牢固,融资关系越是融洽。

(二)社会资本信息机制

由于信息渠道和信息系统尚未完善,通过非市场渠道――社会关系网络来传播和扩散信息,加快信息在产业集群组织内的流动与共享,对于企业融资会有很大帮助。社会关系网络具有本地互动性强、网络聚合系数较高、特征路径长度较小的特点,不仅提高了信息流动的频率和效率,同时也为知识流、经验流、技术流、资金流以及人才流等“要素流”创造了机会和便利。

(三)社会资本文化机制

社会资本的形成过程中会积淀下来一些行为准则、价值理念等,有些甚至会制度化,我们对此可理解为社会资本的文化范畴。但不同的区域会因地理、历史等因素产生出不同的文化,继而对企业融资产生不同的影响。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秉承开放性文化,观念更新较快,社会普遍信任程度高,民间金融的发展较为迅速。相反,相对较为封闭和保守的区域,信任更多的是建立在血缘、姻亲、朋友关系上的,人际信任多而普遍信任少,融资机制缺乏创新和活力。

三、集群内社会资本对中小企业融资行为实证研究――以许昌地区为例

(一)样本的选取

许昌地区共有各类中小企业大约26000多家,其中包括电力装备、烟草、轻纺、食品加工、金刚石及其制品、发制品、电力能源、建材8大优势支柱产业,成为省内产业集群特征较为明显的区域。调查样本选取许昌地区1400户企业,发出问卷1400份,实际收回985份,其中有效问卷781份,回收率为55.79%。

(二)分析方法

首先构建衡量中小企业社会资本的指标体系,然后对指标数据进行检验和因素分析,并进行主成分抽取和有关检验,接着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最大似然法的结构方程模型技术,根据各因子的得分建立中小企业社会资本与融资行为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并利用LISREL8.70软件计算。

(三)社会资本指标体系的构建

这里假设中小企业社会资本包括经济关系网络、社会关系网络以及对融资环境水平的认知,融资环境水平包括法制、金融、信用、行政以及社会环境等。问卷设计采取5点量表式进行测量,相应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中小企业信用程度的测量,本文采用银行对企业通用的5级分类法测度信用程度,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等5类。

(四)假设检验

1、因素结构分析

首先对数据进行迭代式多轮探索性因素分析,通过了KMO和Bartlett检验,数据集适合做因素分析,筛选掉因素负荷较小的指标后,进行主成份抽取和斜交旋转后得到21个指标。从分析结果来看,因素结构较为清晰,因素的测度指标的载荷系数均在0.7以上,斜交旋转后累计方差解释量达到74.124%,表明测量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同时采用Cronbacha信度效度检验,结果显示问卷同质信度系数均在0.76以上,说明问卷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

2、模型的检验和分析

这里采用最大似然法的结构方程模型技术,中小企业的融资情况用融资便利条件和信用水平两个方面反映,将以上各指标分别归为经济关系网络,社会关系网络和环境水平认知,其中经济关系网络包括企业关系、外部参与、外部关系、金融机构关系、政府关系,社会关系网络包括企业主相关信息,环境水平认知是指经营环境,根据各因子的得分建立模型。利用LISREL8.70软件,计算得出:

融资便利条件=0.44×社会关系网络+0.37×经济关系网络+0.08×环境水平认知(R2=0.24)

信用水平=0.34×社会关系网络+0.46×经济关系网络+0.13×环境水平认知(R2=0.41)

因此,社会关系网络与融资便利条件成正相关关系,且影响较大,经济关系网络与融资便利条件也成正相关关系,但影响程度相对较小,环境水平认知虽然对融资便利条件也有正的影响,但影响较小。经济关系网络与信用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对其影响较大,良好的经济关系网络有利于提升企业的信用水平,社会关系网络对信用水平的正的影响相对较小,环境水平认知对信用水平也有影响,良好的法制、金融生态以及行政环境与企业的信用水平紧密相关。

结构方程的拟合指数Chi-Square=441.23,df=26,P-value=0.000,RMSEA= 0.084,NNFI=0.91,GFI=0.97,说明模型的拟合效果比较理想。

四、对策分析

首先,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作用,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良好环境,以丰富其社会资本。在融资环境方面,可建立针对中小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多层次、全方位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针对创业阶段的中小企业,提供适当的财政支持。在发展阶段,以间接融资为主,专门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资金,并为担保机构担保提供再担保。引导扶持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的发展,扩大中小企业融资范围。同时,加强企业间联系,发展企业间互助合作担保贷款制度。

其次,基层央行应为加强金融机构和企业间的有效联系提供平台,尤其要将社会资本的信任机制传递到贷款银行。基层央行可通过履行有关职能,疏通银行和企业间的信息渠道,解决两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通过不断扩大非银行信用信息采集,研究开发“企业基本信息管理系统”等手段,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功能,推动金融机构在信贷活动中广泛使用信用报告,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建设,实现信息自动查询,为政银企互动合作搭建起畅通的信息交流平台。

最后,基层央行要积极发挥协调推动作用,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通过多层次培植“信用细胞”、大力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社区、信用企业创建活动,出台守信优惠奖励办法,给予利率优惠、手续简化和结算优先,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同时,加快推进金融改革,争取各级党政和有关职能部门对金融改革的关注和支持,加强金融改革过程中的风险监测预警,认真做好法人金融机构的风险监测预警工作,加强金融执法检查,推动金融行业自律,规范金融业务行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其仔.新经济社会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