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大全11篇

时间:2023-08-04 17:00:2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篇(1)

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294-02

Health education problems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YANG Qiaozhen

(ObeectivetOinvestigatethenursinghealtheductionproblemsandimprovementmeasures)

Methods clinical forhealth education work Ofthe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analysis,enacted tOImprove the health education measures.Results through patient Set tO overcome the disease'scontidence,tOchangethebadhabits:tOcooperatewiththetreatmentandnursingmasterOfself-healthcareandpromotionofhealth.

Conclusions trengthenthecareofhealtheducationandhealthknowledgetOmeetpatientneeds,byacloserelationship,thesatisfactionofthehealtheducation.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他通过卫生知识的传播,致力于引导人们养成有意健康的行为使之达到最佳健康状态,是联络卫生知识与行为改变的桥梁[1]。实施健康教育措施,达到解决病人的心理、社会、文化及精神方面的健康问题,已成为医院和护理人员的一项重要职责。通过在医院临床工作中,发现健康教育在各个科室护理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现就这些现象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性措施

1 存在问题

1.1 患者的生理、情绪因素 患者身体上方的疼痛,心理上的烦躁,在加以陌生的环境,使他们难以集中精力和护士进行交流,甚至再此情况下认为与护理人员交流时多余的,持怀疑态度,从而影响健康教育的开展。

1.2 患者文化水平层次不齐,接受理解能力局限 医院位于地州上,主要面向的是边区一带的农民,很多病人文化水平低,文盲半文盲占一定的比例,他们的思想还保留于以往经历医院就把一切交给了医务人员,听医生的照医生的做就好,没有从自身思想上认识到健康教亨的重要性,缺乏了追求健康教育家的积极主动性。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缺乏与护理人员交流和书面文字的阅览,或者对于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的不理解以错误的看法,从而使健康教育实施起来困难,使其有效性降低。

1.3 护士自身素质的缺陷 就目前我国状况来看好,护理人员有中专、大专、本科,但现以前两者就业居多,这就出现了一部分护理人员自身业务水平低,专业知识欠缺,不能向病人做有效的健康教育,或另有一部分护理人员知识将书本交给患者,要求患者死记硬背其重点,以应付检查,只是进行表面化工作,使健康教育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我国以往的健康教育只重视专业教育忽视了人文教育,是心理护理和沟通技巧方面的知识欠缺,这正是开展健康教育的基本素质,所以和病人交流时语言单凋、刻板,缺乏生动感,往往只是照本宣科,而不能进行真正的沟通,使健康教育效果较差[2、3]

1.4 健康教育的单一独立化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一部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需要医院各部门领导,全体医务人员共同参与,齐心协力抓教育,突重点,为患者提供健康知识,满足患者健康需求。如果某一层面对健康教育认识高度不够,则不利于此项工作的展开。另外医院的护患比例失调,护理治疗占用大量时间,则把认为不足为重无关紧要的健康教育单一独立化,使其无法取得良好的成果。再一方面院领导的重视度、监督力度不到位,使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产生了偏差,无法积极弥补,进一步产生负性影响。

2 改进措施

2.1 抓重点、突出中心 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开展健康教育的前提,是健康教育质量的保证。护理人员在首接病人的过程中,要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病人隐藏的感情和情绪,同时还应控制自己的情绪,进行有效的沟通。设身处地的站在对方的位置,并通过认真的倾听和提问,确切的理解对方的感受,重点抓住患者的不良情绪,不愿接受健康教育的中心问题,打破患者的错误思想,积极主动的获取对自身疾病有意义方的健康教育知识。

2.2 多层次、个性化护理 根据病人不同的文化层次,不问性别,年龄和病情,采用不同的措施针对病人目前最担心、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给予详细的解释与疏导。特别是对于来院的文盲半文盲,由于他们接受文化程度的能力有限。护理人员应用友善的态度去理解病人,以家人的身份与患者交流,语言应通俗易懂,避开专业词汇,细心认真的传授健康知识,同时还可采取同病室患者现身说法,把有效的健康教育传播开来。或者医院可以利用―些空间进行橱窗教育,利用一些简单的图画文字方式,使他们理解和学会―些简单的疾病防御知识和护理技巧。针对易于接受新事物,理解阅读能力较高的患者,护理人员除口头给予他们认真讲解健康教育外,还可推荐他们阅读相关资料,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满足其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总之通过不同的方式针对不同的个体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

2.3 提高护士自身素质 护理人员是进行健康教育的主导,怎样进行有效地健康教育,这取决于护理人员的知识,业务水平。因此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得学习科室的相关病种,不断获得相关新知识,新技术,提高其业务水平,并端正态度,加强责任心,把自己的微笑,服务真正落实患者,这是进行健康教育成败的关键。

2.4 转变观念,扩大健康教育的范围 根据健康教育程序制定合理计划和科学工作方法,选定病人及家属为其进行教育的目标:建立教育的方法;选择教育内容;执行教育计划:评价教育效果。[4]使健康教育不断走向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科室内应制定详细的健康教育计划表,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制定合适的健康教育方法、计划。根据临床护理工作量多,人员比例失调,院方可进行调整,把有限的资源用于临床工作中。同时护理部门应加大监督力度,按时评价教育效果,使健康教育形成以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并使教育贯穿于患者,家属甚至更大的范围,使患者终身受益。

总之,健康教育是护士的基本职业。南丁格尔说:“人事各种各样的,由于社会职业、地位、民族、信仰、生活习惯与文化程度的不同,所得疾病和病情也不同,要使千差万别的人都能达到治疗和康复需要的最佳身心状态,本身就是一项精细的艺术。[5]作为一名有临床护理经验20年的护理人员,则更应该把患者的切身利益、把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为目的健康教育落实于我们的实际行动中。使患者真正得到全方位的护理。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起草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行本)[J].高血压杂志,2000,(1):94-112.

[2]姚爱群,高莉.浅议整体护理中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全科医学,2000,3(6)480-481.

篇(2)

1.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已形成。围绕办园理念定位,坚持做到扎实开展一日保教常规活动,以此促进健康教育活动的有效实施。

2.提供幼儿足够活动空间,保障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幼儿园不断改善健康教育条件,扩展和软化了户外活动场地, 安装了校园广播,进行了时间调控分年龄段坚持每天的早操和户外活动,积极创建了有利于幼儿健康教育发展的物质环境。

3.教师健康教育意识与时俱进,有效开展安全保健活动。各年龄班将安全保健纳入健康教育活动内容,每周坚持安排两次安全教育活动,幼儿的安全意识得到增强。

4.培养了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形成了积极锻炼身体的良好情感态度。一是根据幼儿喜爱游戏的特点,通过各种新颖有趣的体育游戏,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二是我们将社区实验挖掘的民间游戏融入课程供教师选择,并自制多种数量充足的体育小器械,满足幼儿活动需要。

二、当前我园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幼儿在基本动作发展和技巧方面呈现发展不均衡和不稳定性增长趋势。造成该结果的的原因有三点:

一是班额大,老师指导难度大,幼儿活动随意性较大。

二是专业器械投入不够。尽管有数量充足的小型器械,但供幼儿进行钻爬投掷的体育器械严重不足,幼儿体育活动中几乎没有开展这些方面的活动,导致幼儿的钻爬投掷技能差,动作发展较弱。

三是过于重视兴趣而忽略体育基本技能的教学。目前,幼儿园的体育活动似乎走进了一个怪圈:“就是兴趣为重”,多以游戏形式开展,基本上看不到体育教学活动。

2.幼儿园健康教育评价标准的不全面性。在幼儿健康领域发展水平评价中,评价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单一,体现出评价缺乏科学性、系统性。

三、努力方向及对策

(一)以一日活动为依托,加强精细化管理,促进我园健康教育基本性的发展

1.深化宣传教育。幼儿园对教师、家长、幼儿进行全方位的宣传与教育,举办家长学校,邀请儿科专家做讲座,利用宣传窗、家园联系栏、班级论坛等做好预防幼儿各种季节常见病和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工作。

2.强化日常管理。认真落实《重庆市幼儿一日活动行为细则》,注重学习与督促相结合,坚持行政领导每周进三次以上班级督察保教常规、每月一次保教常规大检查、每期一次饭堂评比。

3.各年龄班有目的、有计划、较为系统地安排或渗透健康教育的内容,丰富幼儿有关健康的常识、健康的情绪体验。

4.提升保教人员素质。幼儿园积极开展各岗人员的学习研讨活动。

(二)在现有健康教育评价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建立多角度健康教育评价新机制

1.对环境的评价。(1)符合健康卫生要求的幼儿生活活动的物质环境。(2)提供、创设丰富的健康领域教学的机会、情景、环境。(3)提供丰富的器材、宽阔的场地。

2.对幼儿的评价。以现有评价标准为主,修改完善评价内容。

3.对教师的评价。以自评为主,园评以自评为依据,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及日常保育岗位检查、幼儿健康状况及家长反馈的基础上进行全面评价。

(三)以户外体育活动为突破,挖掘本土教育资源,在优化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凸显本园健康教育的特色

1.统筹安排健康教育活动,均衡体育活动形式,保证体育课的有效开展。根据各年龄班的课程容量,合理安排体育活动内容,均衡体育活动形式,坚持按规定严格保障体育课的活动次数,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游戏和体育活动,保证幼儿各种基本动作和技能的发展及健康快乐的情绪体验。

2.挖掘本土资源,优化幼儿户外活动环境,保障幼儿体育活动的开展。创设能满足幼儿全部需要的、进一步体现现代复合型的活动场地,添置固定的大型器械作为整体环境中的一个要素,构建一个具有农村特色的复合型幼儿活动环境。如,将活动区域可划分为:平衡区、钻爬区、跳跃区、玩沙区……并充分挖掘本土资源,鼓励教师从木头类、竹子类、稻草类、民间类等,自制多种数量充足的体育小器械,满足幼儿的活动需要。

篇(3)

[中图分类号] R181.3+7[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3-256-01

在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实际工作中,主要是针对患者的健康需求,通过教育活动,使患者掌握日常护理技能,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改变过去不健康的行为习惯[1]。通过对我院患者所接受的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效果评价进行分析,现总结出健康教育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以及管理对策与各位同仁交流。

1 存在的问题

1.1 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对教育角色的认知也不够全面 虽然开展整体护理后患者的健康教育被纳入了护理工作范畴,但由于受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目前许多护士的思想还停留在以疾病为中心的生物医学模式阶段。把完成治疗、单纯被动地执行医嘱及各项护理技术操作.看成护理工作的“硬指标”,而将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当成“软指标”。而且有的护理人员对教育角色的认知也不够全面,尤其是对健康教育程序的概念认知模糊。

1.2 健康教育缺乏技巧 病人刚人院,对环境的变化及角色的转变还未适应时,护士就行人院宣教,忽略了病人真正的需求;病人身体状况存在疼痛不适、呼吸困难等情况下,很易使病人对教育者及教学内容感到厌倦或抵触;对病人的感知能力、文化背景缺乏了解时,难以达到预期疗效。

1.3 教育内容与形式简单化 护士不能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语言指导多,操作指导少,方式单一,内容不适用,对不同需求的患者缺乏系统的、有一定深度的并符合患者个体化需要的内容,使护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1.4 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 临床护士普遍专业理论技术水平低,知识面狭窄,且知识结构陈旧.更没有接受过有关健康教育课程的系统培训。护士缺编又严重,而患者的护理需求又不断增加,整体护理引进后,护理工作量逐渐增多,护士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加上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及较频繁的大小夜班轮转,使护士身心疲惫。工作繁忙时段护士根本无时间去对患者进行具体的健康指导,更谈不上客观地评估患者的健康需求。上述因素极大地制约了护理健康教育质量的提高。

2 管理对策

2.1 转变护理观 护理人员要从狭义的传统的护理中跳出来,更新观念,解放思想上约束,进入全新的具有现代健康观,现代医学观、整体观、系统观、社会观、心理观、预防观的“大护理观”[2]。在未来的医院中,有无卓有成效的健康教育系统,将成为衡量医院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3]。所以必须建立一个科学、规范化的健康教育管理体系,才能保证健康教育工作持续、稳定、有效地开展。

2.2 加强护理人员沟通能力的培养 沟通是护理人员与患者交流的一种治疗性护理工作。在与患者沟通时,要注意积极倾听,尊重患者权力,语言有针对性,使用恰当语气、语调、力求适时适度、通俗易懂。在患者沟通中,护士通过自己的责任心、爱心、同情心及耐心,来创造一个充分信任感的气氛,并通过自己扎实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增加患者信任感,与患者建立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这样护士才能准确收集到患者的相关信息,及时解疑答惑,解决患者所需。

2.3 掌握健康教育的时机达到有效指导 护士熟悉患者在疾病的各个阶段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的内容贯穿于患者住院的全过程。另外,有些患者出于自身疾病、相关知识类型及心理状态的不同,对健康教育时间的选择也不尽相同。因此。护士还要根据患者的需求分时段进行宣教,避免在同一时间内一次性灌输,只注重形式不注重效果[4]。

2.4 加强护理人员的素质培养

2.4.1 加强护理人员人文素质的培养 人文素质的培养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要培养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的能力,就要学习护理伦理学、心理、人文知识等其他方面的知识,并能学会关心他人[5]。在医院营造一种充满爱心的尊重,关心满足患者的需要为中心的文化环境,使患者真正得到人文关怀。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护理工作者要有持之以恒的工作信念和态度,突破思想观念、方式、方法上的局限,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大力推进健康工作,担当起医院健康教育、健康保健、健康促进的重任。

2.4.2 规范训练提高开展健康教育能力 通过举办各种不同类型的学习班,提高基础理论水平。组织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系统讲解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让大家深刻理解其概念的内涵,把握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思路特别是实施健康教育的阶段性。另外要进行严格的专科训练,突出教育内容的知识性,通过系统的专科疾病知识的培训,使之建立全程专科疾病的健康教育模式,从而掌握教育方法的技巧和原则,其重点是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因治疗方案而异,实现教育的个体性和针对性,设计出适合个体需求的教育计划。

2.5 应用临床健康教育路径 避免健康教育的盲目性各病区制定专科健康教育路径,指导护理人员按计划和时间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通过路径,护士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何时做,逐项落实,以防遗漏,克服了以往健康教育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使健康教育工作连续、规范、具体[6]。

3 小结

健康教育实施效果与护士的专科知识掌握程度、健康教育时机、患者个体因素以及护士沟通技巧等因素有关,并直接影响着整体护理质量,护理部每月对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效果评价进行分析,探讨在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边调查、边分析、边改进”对策,有针对性地加强护士专科知识培训;因人、因时实施健康教育;制定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引导护士掌握沟通技巧等,使患者健康教育有效性得到不断改善,整体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 吴燕华.在深化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9(4):87―88.

[2] 黄平.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素质的培养[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40(8):71.

[3] 郑淑君,张振路,何穗芬,等.医院健康教育服务部作用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37.

篇(4)

我国是正在发展前进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教育目标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为基本原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教育对于国家整体实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教育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教育水平决定了我国社会整体发展的水平。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重点内容,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教育平衡、维护国家稳定、融合民族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滞后

由于意识的封闭,很多学校对心理学、心理咨询有误解。认为从事心理学或者心理咨询工作的人主要是与思维形态不正常的人打交道,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不准确或者有局限。在不同的发展区域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对心理健康的理解阻碍了教育活动的实施和开展。很多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比较晚,到现在还未能实现每一个学校必须匹配一个心理咨询员的任务,也无法解决编制问题,地方很多学校不重视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建立、开展和宣传等工作。学校方面对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滞后,从基础上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和实施。

2.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必要的重视

很多学校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些学校还没有建立心理健康工作专门机构,管理机构也不完善,而且没有编制,影响专任教师的专业发展。很多学校领导认为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或健康教育讲座会占用其他课程时间,加重学生的负担。根据2013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尚有72.7%的中学、22.4%的小学没有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很多学校未能达到每一个学校要配备2~3名心理健康教师的要求,有的大部分是学校医保人员、体育、语文、政治课程教师承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部分教师虽然参加国家级三级心理咨询师培训并获得证书,但毕竟不是学心理学专业的,所以心理学综合知识和心理咨询综合方面的素质偏低。

3.地区经济发展状况阻碍了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处于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经济发展的困难无法给予教育更多的物质支持。开展心理教育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更主要的是心理教育需要学校的教师和学生都能够保持一种基本正常的心理状态。但是,经济落后的地区,人们的思想和精神面貌受到一定限制,心理教育开展的土壤缺乏健康的元素。

二、有效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途径

1.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对整体教育的积极作用

我国对于学生的教育培养一直以来都是实施长期培养政策,这不仅是我国教育政策的具体化体现,更是对人口素质关心的重要表现。学校开展心理教育,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观念束缚。我国特有的国家形态不同于西方的国家制度,对人才的培养能够影响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多个层面。在学校教育时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走向社会后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积极心态,能够维护我们多民族国家的安定团结。

2.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建设

在正确认知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地区政府需要给予学校建设一定的支持。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单纯理论上传授,更需要现代化教育的辅助设置。如丰富的心理健康教材、多媒体教学环境,最重要的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众所周知,教师对于教育活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心理健康教师能够影响学生成长的多个方面。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建设,需要从硬件上入手,更要从软件上做足工夫,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必要教育科目。

3.建立与地区教育特征相符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核心问题,就是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一定要适应地区的基本特征,如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生活水平高低,社会整体发展状况,区域性的生活习惯等。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育有利于社会进步的人才群体,那么,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要遵循各个地区的发展习惯,尊重历史溯源的独特文化,形成心理健康教育与东方文明古国特质的融合,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给予社会化教育的积极作用。

篇(5)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农村小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电视、网络、电子游戏等也在慢慢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家庭方面: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很多农村孩子成了“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这些都给农村小学生的心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一些小学生产生了心理障碍或心理方面的问题。从我校的情况来看,现在农村小学生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1看电视成瘾,迷恋上网,玩电子游戏

由于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在家由祖辈监管,一方面,因为爷爷奶奶对孩子的监管不严,另一方面,祖辈的溺爱,致使一部分孩子沉迷于看电视,甚至有的孩子放学后偷偷到网吧去上网、玩电子游戏。这些对孩子都产生了较坏的影响。去年,我县就有几名小学生在双休日里在自家平房(一层)顶上玩游戏,他们模仿武侠剧中的情境,有一名孩子说他是“大侠”,他会飞,他能从屋顶上飞下去,他纵身一跳,幸亏跳到地上没有造成严重的事故,这就是他们沉迷于电视武侠剧所给他们带来的不良的思维方式酿成的后果。

1.2任性、娇纵、以自我为中心

经常有老师告诉我,现在的孩子真是太难管了,有的孩子太任性了,犯了错误不愿认错,不服管教,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去年,在本地区就发生了这样一件惨痛的事件:一名小学生因留着很长的指甲,老师和家长劝其剪去,可是这个孩子却说那是他自己的生活方式,别人干涉不了,在受到家长严厉批评后,结果离家出走几天。发生这样的惨剧,一方面,是家长、老师的教育方式有问题,没有很好的对孩子进行心理疏通,另一方面,是这个孩子任性、偏执等不健康的心理所造成的,这样的事情发人深省,教训告诉我们要更加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3自卑、自闭、交往能力差

有的学生由于家庭的特殊情况,或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够理想,总认为别人看不起自己,心理上自卑,行动上自闭,在班级活动中表现不踊跃,课外不愿和其他学生玩耍,身上缺少了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与他人交往能力不强,这样的学生在幼小的心灵上产生了障碍,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多观察、多开导、多鼓励、多帮助这些孩子,让他们与其他孩子一样具有阳光的心理,快乐的童年。

农村小学生产生上述心理问题的原因,笔者认为:一方面,是社会原因,社会应更加关注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关注“留守儿童”,努力为孩子创造健康成长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是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农村学校教育要把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起来,认真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此外,还有家庭方面的原因,农村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缺乏科学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知识,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忽视了“留守儿童”精神上对父爱、母爱的需求。

2怎样实施好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1关注“留守儿童”

就我校的“留守儿童”情况,笔者做了初步调查,调查显示,父母都外出打工的占57%,父母有一方在外打工的占29%,父母外出打工3年以上者占26%,从没有去过父母工作地的占22%,很少与父母电话联系的占5%。长期的留守,得不到父爱、母爱,对这些孩子的成长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在农村看到小孩子由祖辈带、儿童满地爬、接受不到应有的教育、孩子心理健康没有人关怀等种种现象,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些留守孩子对父母呵护的心理需求。这也需要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给予广泛关注,这已引起我们当地政府的关注,我们县的领导及社会各界人士已对农村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在春节和“六?一”对他们进行慰问,给他们送去慰问金和学习用品,这做得很好,但笔者认为还需要更进一步加大力度,除了从物质上对他们帮助,精神上还应给他们更多关爱,建议平时各位领导应抽出时间多给结对的留守儿童打打电话,多一些精神上的鼓励,心理上的开导。

学校和教师也应更加关注这些孩子,平时多观察他们的言行,多了解他们的心声,多给他们生活和学习上更多的帮助以及心理上的疏导与教育。

监管“留守儿童”的祖辈们应多关心这些孩子,严格要求他们,多听听孩子的想法,改变教育方式。外出打工的父母们应经常和孩子保持联系,倾听孩子的心声,多给予孩子精神上的抚慰。

2.2办好家长学校,指导家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我校是通过定期举办家长学校,指导农村家长转变教育观念,使他们了解和掌握一些简单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要求他们多了解和关心孩子,多和孩子沟通,密切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给孩子进行一些心理疏导,让他们学会一些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争做一名合格家长,通过家校配合来共同做好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协调、统筹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解决这个问题。加大《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要充分发挥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的职能,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外出务工人员子女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要成立农村义务教育执法监督组织,监督外出务工人员落实好孩子的监护人,做到外出务工人员学艺致富和保障教育孩子成长两不误。

篇(6)

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已成为危害健康的重要原因,是21世纪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1],全面有效的控制糖尿病,并非单纯用药可以达到,糖尿病教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农村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教育和疾病防治的相对滞后,患糖尿病的人数和潜在高危人群呈不断上升趋势,而患者接受糖尿病教育途径匮乏,故住院期间对其进行积极的健康教育指导,对于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2],减少医疗费用,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1 存在问题

1.1 心理问题

首次确诊的患者普遍心理压力大,情绪不稳定,认为糖尿病是慢性病,难以彻底治愈,尤其是年轻患者不愿接受患病的现实,担心影响以后的生活质量。另长期性治疗的费用巨大,农村中老年人往往收入有限,或完全依赖子女,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

1.2 饮食教育

1.2.1 认为农村病人无条件讲究吃喝,尤其是按食谱和称量饮食。

1.2.2 认为所谓控制饮食就是一个字“饿”,尽量少吃主食,而且很多东西都不能吃,对食物的恐惧感行成厌食症,久之形成营养不良,对身体造成极大危害。

1.2.3 听信某种食物治疗糖尿病就无限制的吃,认为吃的愈多,对治疗糖尿病愈有利。

1.2.4 认为用药就可以不控制饮食,或者饮食过量用增加药量来对抗。

1.3 运动

1.3.1 很多患者认为平时干农活就是锻炼,不必要再进行运动锻炼。

1.3.2 运动过量而进食量不足,易发生低血糖。

1.4 用药 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长期用药的经济负担导致很多病人遵医行为差,血糖不能长期控制在良好水平,而长期的高血糖又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造成更大的经济负担,形成恶性循环。

1.5 自我监测 自我检测意识差,部分病人从不检测血糖,只凭自我感觉,或感到症状严重时才到医院检查。

2 对策

2.1 心理疏导

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使病人明白糖尿病虽是终身性疾病,但并不可怕,通过系统治疗,配合控制饮食、运动锻炼,完全可把血糖控制在良好水平,可以象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不会影响个人和家庭的生活质量。糖尿病若控制良好,其期望寿命与正常人一样[3]。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2 饮食教育

2.2.1 首先了解患者平时的饮食习惯,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为饮食教育奠定基础。

2.2.2 住院期间,向病人及照顾者讲解控制饮食的重要意义,教会其掌握正确的饮食方案,食物交换份的应用,因农村病人相对接受糖尿病教育的信息渠道少,住院期间专业规范的教育对病人以后的饮食控制无疑是终身受益的。

2.2.3 在饮食教育时,结合农村病人的特点,制定合理可行的方案。农村病人经济状况相对较差,告知病人可以利用自己拥有的耕地播种有利于糖尿病控制的农作物及蔬菜,如荞麦、大豆、玉米、高粱、苦瓜、冬瓜、萝卜、青菜等。可以自己养鸡、鸭。在三餐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食物,既平衡膳食,又不至消费太高,还有利于降低血糖。需要向病人说明的是应尽量减少进食粥类食物,研究提示粥类食物其淀粉糊化程度较非粥类食物高,越是淀粉糊化程度高、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其GI值越高,对血糖影响越大[4]。

2.3 运动

2.3.1 农村糖尿病人普遍认为经常进行田间劳动,可以不再进行体育锻炼,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劳动是一种体力活动,对增强体力锻炼身体有一定效果,但限于田间劳动大都是局限于身体局部反复活动和固定姿势的动作,对身体的影响只能局限在某些部位组织和器官,所以不能代替运动和锻炼,而且糖尿病人更注重的是三餐后的锻炼,有利于降低餐后血糖。

2.3.2 运动的频率和时间 三餐后30分钟运动,运动时间40—60分钟,频率最好是每天每餐后都运动,至少保持一周五天,晚餐后必须锻炼。

2.4 药物

用药时间的长短要根据血糖监测结果,有医生调整药量。不可自行减量或停药。当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即可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时,征求医生意见可以停药。但停药后要经常监测血糖,临床上有很多发病后维持五年以上不用药即可控制血糖的病例。

2.5 自我监测

糖尿病人自我监测非常重要,农村糖尿病人这一点做的很不够,高血糖是引起糖尿病症状和导致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必须经常监测血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血糖监测的间隔时间及频次,在用药期间,至少每星期监测血糖一次,血糖平稳停药后每月监测一次,每半年应全面监测一次,监测项目包括血压、体重、腰围、臀围、尿常规、血脂、尿微量蛋白、心电图、眼科检查等,以全面了解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

[1]包玉倩,贾伟平.糖化血红蛋白在诊断糖尿病中的意义.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1,27,367.

篇(7)

随着医学模式的变化和心身医学的发展,护理模式和护理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1].优质护理的开展和模式病房的建立,对护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因素,直接影响健康教育的效果,现分析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1. 影响因素

1.1 教育者(护士)方面的因素

1.1.1 缺乏教育意识及动力 部分护士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护理观念中,认为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之外的一项任务,因此,常抱有一种应付的心态。缺乏主动性,更吴积极性。

1.1.2 缺乏教育的知识与技能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病人各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护理人员在校所学的知识已不能满足和适应现代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

1.1.3 缺乏良好的护患关系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实施健康教育的基础,护患之间若不能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就无法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

1.1.4 缺乏教育的方法与技巧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教育时间不当;②一次性教育内容太多;③教育形式单一;④忽视患者需求;⑤不注意教育效果及病人反馈。

1.2 学习者(患者)方面的因素

1.2.1 受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 身体状况如听力、视力、反应速度与水平的下降,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与理解。

1.2.2 受患者文化程度的限制 部分病人无文化或文化程度低,对教育内容无法理解,甚至对自身存在的不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及行为不以为然或不愿意改变。

1.2.3 患者学习态度 部分病人学习态度消极、冷漠,认为自己是来医院看病治病的,这些知识不需要了解。更无需掌握,甚至对护士产生反感和敌对情绪,直接影响健康教育的效果。

2 对策

2.1 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护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健康教育是新时期新的护理模式中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好这项工作是护士应尽的职责,也是患者应该享受的一项权利。

2.2 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通过自学、培训、进修等方式不断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拓宽知识面,要有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还要掌握相应的行为科学、人文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2.3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进行健康教育的根本保证。护士应以亲切、热情、积极的态度主动去建立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的护患关系。才能提高患者对医疗的依从性,提高健康教育的可信度。

2.4 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 良好的沟通技巧可以拉近护士与患者的距离,提高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2]。①充分尊重和体贴、关心患者;②语言通俗易懂,避免使用医学术语,所使用的词句意思表达必须使患者完全明白;③因人而异,注意采取不同的接触方式;④利用不同时机,营造轻松自然的学习气氛。

2.5 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

2.5.1 选择适当的教育时间 教育时间不当,病人根本不愿意学习更谈不上有教育效果:①入院时,只需要简单地介绍医院环境、主管医生、护士、特殊饮食以及用药注意事项等;②进行治疗护理时,由于治疗护理工作本身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容易分散注意力,因此,所教内容不宜过多;③充分利用治疗完后,撤除治疗工具的时间段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因此时患者治疗护理已经完成,去向稳定,对学习较易接受。④掌握教育时限。据研究。人的注意力大约10分钟后开始逐渐下降,因此,一次性教育时间不宜过长,以10-15分钟为宜。

2.5.2 循序渐进,动态教育 结合患者疾病不同时期的表现、用药、休息、保健等方面,分阶段循序渐进地开展健康,一次以1-2个方面的内容为宜,有利于患者对所学内容的消化及掌握。

2.5.3 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 对文化层次较低的患者,以口头讲解或动作示范的形象教育为主,对文化层次较高患者,根据其需要,以讲解及文字材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育,尽可能充分利用教学设施组织小讲座、请专家讲课等多种教育形式。

2.5.4 重视患者及家属参与 护士在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耐心倾听其感受、想法,千万不可“只听不说”,应主动询问患者希望了解哪方面的知识,根据患者关心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才能取得好效果。

2.5.5 重视教育效果及反馈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学习卫生及疾病相关知识,改变患者影响健康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主动配合和护理,促进康复。因此,护士在进行教育后应及时了解患者接受效果。可以让患者对所学内容复述或演示,从中发现不足,再及时给与指导,而不是单纯只问一句“你记住了吗?”要将知与行结合起来,不仅要让患者获得相关疾病和卫生知识,更要能改变患者的态度和转变其不利于健康的行为方式。才能使健康教育具有实际意义。

在现实工作中,患者自身的影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难以改变的,所以作为护士,只能多从自身因素、方式方法等各方面不断改善[3]。才能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使健康教育真正成为一种治疗方法,对临床各种治疗起到增效作用。

参考文献:

篇(8)

一、当前我国中小学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够,师资力量匮乏

当前,各级主管领导及中小学校长对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学校的开课情况很不理想,上课效果也较差。有统计显示,我国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约为29.5%~99.93%,总体上并不理想。这一方面是由于主管领导和校领导没有充分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我国农村地区约有85%的中小学从未上过健康教育课。此外,我国从事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非常薄弱,在数量和质量上远远满足不了健康教育的需要,也难以满足中小学生对健康知识的需求。

2.对“健康”的认识不够准确

健康是人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重要目标。但对健康的认识方面,有的人流于片面,有的人比较肤浅。很多人认为,健康就是身体没有病,不需要去医院,这种认识是不够准确的。而对健康概念的准确理解对于开展中小学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根据中小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进而提高健康教育水平。

3.中小学生缺乏健康意识和必要的健康知识

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约有23%的中小学生存在着不吃或漏吃早餐的现象,有63.5%的学生有滥吃保健品的习惯,有三成以上的学生喜欢吃洋快餐或烧烤等垃圾食品,有45.6%的学生视力下降情况严重,超过2/3的学生存在睡眠不足等问题。另外,有的女生健康知识比较缺乏,出现女生第二特征后觉得紧张、焦虑和不安,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和处理,长期下来容易出现身体及心理问题。

二、开展健康教育的有效对策

1.充分重视健康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

各级主管领导及学校管理人员应积极转变教育及教学观念,真正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健康教育落后的现状,努力提高开课率,在课时上加以保证。另外,还要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通过开展培训、讲座等方式提高健康教育教师的素质。一方面,要提高这些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另一方面,还要提高他们的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时积极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真正提高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的质量。

2.实现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日后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必须要具备强健的体魄和健全的心智,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学校体育教育是在我国学生的整体健康状况较差的情况下提出来的,在开展学校体育教育的时候要积极转变观念,使学校体育教育成为培养“健康人”的重要平台。在教学实践中,要将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切实提高中小学生的健康水平。

3.采取多项措施上好初中女生的健康教育课

开展健康教育除了要从整体上提高教育水平之外,还需要针对特殊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做到整体提高、重点兼顾。初中女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她们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开始出现女性第二性征,上好健康教育课对她们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实践中应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初中女生健康教育课的质量:其一,充分了解初中女生的生理特点,鼓励她们多参加体育活动;其二,系统全面地讲解生理卫生知识,提高她们的健康知识水平;其三,根据初中女生的特点,开设诸如健美操、艺术体操、踢毽子、排球等特色体育活动,提高她们的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质量。当前,我国中小学校在开展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对健康概念认识不全面、缺乏健康意识及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不良等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应促进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质量,针对初中女生等特殊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真正提高中小学健康教育水平。

篇(9)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一种高效而满意的 、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1、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物质精神环境,保持愉快的情绪。

幼儿的心理不成熟,特别容易受伤害,他们需要成人在生活和教育活动等方面给予他们精心的照顾、爱护和帮助。创设良好的物质精神环境,使幼儿在快乐、温馨的氛围中感受外界给予的关爱,消除恐惧感。为幼儿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

2、培养幼儿尊重别人、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孩子们在交往中常常会碰到一些困难,不仅要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同时还应支持孩子帮助其他的朋友克服困难,如朋友摔到了急忙扶起来,同伴的玩具不见了帮着去寻找等等。要让孩子知道乐于助人的人就会有很多的朋友。

3、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大胆、活泼、开朗的性格和坚强的意志。

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活动满足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心理需要,健康教育,不仅给幼儿强健的身体,同时还培养了幼儿积极向上的情感、和谐的个性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培养幼儿热爱周围人和事物的情感,适当满足幼儿成功的欲望,增强自信心,学会正确对待成功和挫折,教幼儿初步学会排解自己不愉快的情绪,培养幼儿喜欢与别人分享快乐和勇于克服困难的健康心理。

二、当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幼儿从来到人间,进入家庭就是家庭的核心,家庭和社会就开始了长期的教育和正确指导。学前期,是人的一生中身心各方面发展最迅速、最重要的时期。断奶、认生、入托、入园等;再加上社会的急剧变化、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际关系日益复杂、家庭环境与居住环境的改变等,都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学前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紧张因素或不利因素,致使学前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偏重于身体健康

偏重于身体健康,把身体的三项指标作为幼儿健康的标准。现在不少幼儿园往往把测查幼儿身高、体重、血色素三大指标作为衡量幼儿健康达标的依据。从幼儿园的管理者到教师乃至于家长,对此都十分重视。

(二)择人发展

只重视发展好的幼儿,忽视了发展相对滞后的幼儿。在观察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对本班发展好的幼儿常常在各种活动中都给与更好的机会,而对班级中发展相对滞后的这部分幼儿关注却不多,这样就影响了这些孩子的自信心,使其的心理环境会向着不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偏重于技能培养

偏重幼儿的知识技能培养,或略了幼儿的情绪、情感、态度、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家长到教师普遍比较看重幼儿的知识技能的培养。大多数幼儿园都开办了英语、美术等特色班,家长们也热情极高的送孩子到各种特色班学习,有的甚至每天指导课程排得满满的,根本不考虑孩子的兴趣和承受能力。

三、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策

(一)在多样化的途径中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大部分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心理问题突出的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情绪不稳定、行为控制力差、意志力薄弱、怕苦怕累,个别幼儿甚至性格孤僻等,幼儿身心发展的稚嫩性使他们比成人更需要得到及时的帮助,需要在多样化的途径中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1、重视理论的指导和学习,提高幼儿心理健康工作者的专业水平

理论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要使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地开展,理论的作用不可忽视,我国的各级教育部门应转变观念,多引进一些外国的或是教育翻译的有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资料,为一线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指导,因此,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进行心理学知识的培训是解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专门师资缺乏的重要途径,可以把这种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培训作为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的一个内容,让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掌握有关心理卫生、心理治疗、心理辅导和咨询的理论与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将幼儿心理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2、创设良好地环境,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认为,人的生存、发展是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进行的,环境是一门隐性的课程,对人起着迁移默化的作用。

3、寓教于乐,全面渗透

游戏是幼儿的生命,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游戏始终贯穿于其中,通过这种具体且形象的活动方式,幼儿的心理不断地得到成长与发展。幼儿在游戏的体验和训练中,不断地表现自我,悦纳自我,通过不断地与他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见学会自理、自控、自律,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内涵,提高自己的社会化水平。

(二)行为疗法

幼儿心理健康指导要做好教育和矫治两方面的工作,幼儿行为偏差或异常行为的矫治方法主要依据治疗理论和方法技术,结合幼儿实际,采取有针对性的矫正措施。在众多的方法中,行为疗法较适合学前儿童,结合幼儿园开展行为疗法的实际,以及幼儿发展的特点,现将有关方法介绍如下:

1、积极强化法

所谓积极强化,是指在一定的情景中,当个体做出某个行为之后,随即出现的行为或事物如果导致个体增加从事这个行为的机会,那么该个体便获得了积极强化。

在行为塑造中,我们可以告诉儿童每个具体的步骤,我们希望他做的行为,并通过这每一个步骤来最终实现我们期望他达到的目标。

2、代币管制法

它是积极强化的另一种形式,指利用代币作强化刺激来进行行为矫正的方法。这种方法出了在强化上比较有力以外,指向也非常具体明确。代币管制法可用以矫正幼儿的多动、攻击行为、胆怯、孤独、不良习惯等多种问题行为。

篇(10)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1―0026―01

小学是我国义务教育的基础,在我国教育教学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小学生年龄较小,心理还不成熟,“三观”也没有形成,所以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但是当前我国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还不成熟,在实际的工作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这对心理教育实际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困扰。较为乐观的是目前各学校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解决指日可待。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当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 心理健康教育者缺乏专业性。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很强,不是所有教师都可以胜任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不仅需要坚实的基本功底,还需要有实际的经验,这样才能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专业性的指导。但是当前在我国很多学校中,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已经普及得较为完善,但是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做得不是很好,很多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担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多数是经验较为丰富的教师,而非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在对小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以道德教育为主,忽视心理学教育,这就导致有些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无法得到切实的帮助。

2. 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化严重。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体,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也是多方法并存的,如果把心理健康教育当成一个单独的学科进行单一的说教,不仅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不到效果,还可能加重学生的逆反心理。比如,当前在很多学校出现了将心理健康课中的概念、定义硬性传授给学生的现象。小学生年龄尚小,对这些概念无法充分地理解,起不到效果不说,只能徒增学生的压力,导致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产生抵触心理,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室也会成为“面子工程”,起不到真正的作用。

3. 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与家长的合作。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完成的,如果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上单打独斗,势必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家庭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是非常关键的,但是当前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很多家庭都是双职工,家长由于忙于工作对孩子的照顾较少,尤其是对孩子心理上的关心较少,特别是孩子到了五六年级逐渐进入了青春期,如果家长持续缺乏对孩子的心理关心,就会导致孩子的心理渐渐扭曲,向着不良方向发展。另外,有一些家长生活中经常吵架,或者经常带有消极情绪,这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解决策略

篇(11)

1 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健康教育意识 对大多数社区医生来讲,健康教育更多的是负担,只有极少数人从中感到乐趣。

1.2 缺乏健康教育的技能及方法 有些医生在做健康教育时,常常“单口相声”或单纯的知识宣传。

1.3 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 有的医务人员专业知识缺乏,难以满足居民的需求。

1.4 缺乏对居民观念的培养 目前,社区居民的健康观念往往是:有病先忍,忍不住了买点药吃,吃不好又忍不了再看病,看病要上大医院,预防没有,保健只是有钱人和有权人的权利,对保健与健康的关系存在模糊的认识。

1.5 缺乏与居民交流的技巧 有些医务人员在做健康教育时常常照本宣科。

2 对策

2.1 树立健康教育意识 在社区“六位一体”的全科医学服务中,健康教育占有相当重要位置,健康教育的效果直接影响人群疾病发生率。在社区居民中开展健康教育是预防疾病最简单、最易接受、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全科医务人员应当把居民的健康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光荣史命,把社区的健康教育作为快乐的事业。

2.2 提高健康教育的技能及方法 在上课前要了解你的听众的一般情况。在上课时要记住一点,我们对居民实施的健康教育,不是培养医生,也不是培养护士,只是想让他们知道一些预防保健知识,所以,在讲课时没有必要告诉他发病机制、症状、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危险因素等。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与医院里的健康教育不一样:(1)社区医务人员是在居民生活区域里工作,不是在医院也不是在工厂,所以每次来的人群都相对比较固定,即都是本社区的人,所以讲课要有连续性、要深入浅出,让每个人都好操作。(2)我们的教育对象有健康的、亚健康的、患病的,因此,不要单纯讲某种疾病。(3)在年龄上,老少都有,所以讲的内容要让参与者都能有体会和感受。(4)从领域上,可以讲生理、心理的,也可以讲社会的等。制定的健康教育题目应注意新颖有吸引力,要通俗易懂,不要用很多的专业术语。为吸引居民常来听课,每次最好设计一个独特的结尾。

2.3 医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对医务人员的服务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要做一名称职的社区医务人员,就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储备,厚积薄发。比如,一名社区医务人员要认真学好“吃、喝、玩、乐”四种技能,我们在讲课时可以结合现实生活的小事来讲,把这些浅显的东西和它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到一起,把医学保健知识贯穿在其中。

2.4 加强对居民健康观念的培育 让健康教育在社区得到重视,必须首先转变居民的健康观念。转变居民健康观念的目的,就是通过普及自我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激励社区居民为自己的健康负责。反思居民对健康教育讲座的参与性差,可能我们不是讲浅了,而是讲深了;我们觉得很简单但对居民来讲是复杂了;不是讲少了而是讲多了,居民当时听了感觉特好,但回家后就什么都不清楚又说不上来了,也就不知道该怎么做,所以老百姓就不爱听。

2.5 注意与居民交流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