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网络安全专题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针对“落实意识形态工作领导责任制有差距,未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年度领导班子述责报告”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3)10-62-02
0 引言
网络工程专业从1998年教育部批准开设以来,发展十分迅速。截止2012年,全国已有329所高等学校设置了网络工程专业,其中重点院校超过50所。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网络工程从原来计算机专业的一个专业方向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大专业。2011年教育部将网络工程专业列入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基本目录,标志着网络工程专业已经成为一个稳定发展的基本本科专业[1]。
网络工程专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普遍性的困难与问题。比如:网络工程专业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等其他信息类专业的差异区分不够明显,办学特色不够鲜明。因此,有必要从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建设入手,结合自身办学优势,制定特色鲜明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
笔者所在学院2012年获批了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重点建设“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室,改善网络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网络工程系以此为契机,结合已有的信息安全师资优势,凝练出网络安全与管理方向,并开展相应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本文以此为背景,探讨网络工程专业网络安全与管理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
1 网络安全与管理方向人才培养要求
与其他信息类专业类似,网络工程专业网络安全与管理方向的人才培养要求从素质和能力两方面入手。
1.1 基本素质
网络工程专业人才要求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2]。
思想政治素质要求政治立场坚定,热爱祖国,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崇高理想,培养高尚情操,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文素质要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高雅的文化气质,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职业道德素质要求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坚持职业道德的底线,具备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品格,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一丝不苟的作风,以及服务社会的意识。专业素质要求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工作风格,具备较好的创新思维和踏实严谨的实干精神。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要求具有健康的体魄,乐观向上的心态,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身体力行的风格。
1.2 基本能力
网络工程专业人才要求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写作能力、协同工作能力、专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2]。
学习能力是指自学能力,即知识和技术的获取能力、理解能力与应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通过专业调研、理论分析、设计开发、仿真实验等方法解决网络工程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阅读写作能力是指专业技术文档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协同工作能力包括专业表达能力、问题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专业适应能力是指在学习网络工程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基础上,能够从事并适应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与管理工作,并能适应网络工程专业技术和市场不断发展变化的能力。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1.3 专业能力
网络安全与管理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除了满足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基本要求外,还需要注重培养两方面的专业能力:网络系统安全保障能力和网络管理维护能力[3]。网络系统安全保障能力是指熟悉信息安全基本理论和常见网络安全技术的工作原理,掌握主流网络安全产品的安装、配置和使用方法,能初步设计开发网络安全产品。网络管理维护能力是指熟悉常见网络设备与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网络管理的主流模型、系统功能、以及各类管理技术与方法,能初步管理和维护网络与信息系统。
2 网络安全与管理方向专业课程体系
2.1 知识结构
网络工程专业网络安全与管理专业方向人才要求具备的知识可分为三大类:公共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相对固定,具体知识包括政治理论知识、人文社科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其中,政治理论知识包括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人文社科知识包括大学英语、大学生心理健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和职业素养、军事理论、体育。自然科学知识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
专业基础知识根据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专业能力要求制定,具体包括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技术基础、计算机系统基础。其中,电子技术基础包括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和电路基础,技术技术基础包括数据结构、离散数学、程序设计、算法分析与设计,计算机系统基础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
专业知识相对灵活,通常根据所在院校的专业特色和办学条件制定,具体包括专业核心知识、专业方向知识、专业实践环节[1]。下面重点讨论这部分内容。
2.2 课程体系
依据上述知识结构,结合笔者所在学院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和专业特色,制定了网络工程专业网络安全与管理方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由于公共基础课程基本固定不变,在此不再列出。
2.3 专业方向课程知识点
网络工程专业网络安全与管理方向可分为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两个分支。其中,网络安全分支课程包括信息安全基础[4]、网络安全技术[5]、网络攻防技术,每门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如表1所示。网络管理分支课程包括网络管理[6]、网络性能测试与分析、网络故障诊断与排除,每门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如表1所示。
3 结束语
本文以笔者所在学院的网络工程专业建设为背景,分析了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说明了网络安全与管理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的专业能力要求,进而得出与之相适应的知识体系结构和课程体系内容。最后重点介绍了网络安全与管理专业方向主要课程的知识单元与相应的知识点。接下来的工作是将该课程体系落实到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段调整,逐步完善。希望本文所作的研究与探讨能给兄弟院校的网络工程专业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网络工程专业规范[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 姜腊林,王静,徐蔚鸿.网络工程专业物联网方向课程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1.19:48-50
[3] 曹介南,蔡志平,朱培栋等.网络工程专业与计算机专业差异化教学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23:139-142
朱珠:药品进入医院需要经过遴选、采购、运输、库存、调配发放和使用等诸多环节。
在遴选过程中,要选择那些疗效确切、药理机制清晰、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相对较小的药品。
在采购过程中,需要遵守国家和地方的药品招标采购流程,选择注重品质和质量、且有资质的生产企业的产品。
运输环节不但要有技术保障,还需要有企业和物流行业的诚信保障。
库存环节要严格遵守对药品库存的管理要求,对温度、湿度、防虫、码放等的控制和检查。
调配环节需特别注意药品名称读音相似、外包装图案和标识相似的药品。有多规格和剂型的药品,在调配时也很容易拿错。借助医嘱审核支持软件、智能调节设备、条形码扫描等科技手段,有助于预防处方差错和调配差错。同时,药师严格执行四查十对、进行用药安全性审核很有必要。
患者使用环节中,如果医务人员指导恰当的使用方法,也有助于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近年来,各家医院对高风险药品和基数药品的管理体系和经手人职责逐步明确。对于具体管理药品的护士,应该做到领发登记清楚、帐物相符、邻近有效期的药品先用、能够规范摆放并全院统一标识,这也是目前等级医院评审中药品管理方面的督查项目。除了当事人和交接班管理之外,还需要科主任和护士长的管理,以及护理部和药剂科定期检查、医务处抽查,要有记录、有探讨和改进措施。
总之,构建医院用药安全体系,一是需要法规、制度和流程,二是要有医生和药师的责任心和专业知识,三是可借助科学技术上的防范措施。
《中国医院院长》: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学术协会在构建安全用药体系方面,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朱珠:用药安全体系是立体架构。药品上市前,一是在临床试验时需要足够样本、科学的观察指标、严谨的试验设计和数据处理总结;二是通过行政审批和专业审核。
药品上市后,企业要客观地把适应证的药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真实地告知医生和患者,注重不良反应的收集和报告,以及药品说明书的及时更新。
医生、药师、护士及患者的自发药品不良事件报告体系也非常重要。这些信息收集汇总后,要对信息进行分析,尽早发现不安全信号和趋势,及时公告,避免引起更大范围的社会影响和危害。
行业学会在人员培训、行业规范化流程的建立、提供学术交流平台等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还可以组织对公众用药的科普宣传。中国药学会科技开发中心就编写制作了一系列用药安全科普书籍、展板、宣传彩页等材料,还组织药师进社区,帮助居民查看家庭小药箱,并解答居民在用药方面的各种疑惑。
《中国医院院长》:沟通在政府、医院和患者三者间的意义是什么?
朱珠:从医院药学的角度来说,国外经典的药学专业教科书上有3章专门讲沟通:与患者的沟通、与医务人员的沟通、与政府和行政管理人员的沟通。
在和患者交流的时候,药师要学会倾听,学会问问题,学会抓住对方问题的关键点。
与医生及护士的沟通时,药师要使用简介语言、专业术语和准确表达,以引起医生的关注,建立信任,把正确、有价值、有帮助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医生和护士,这是一互动共赢的过程。
药师与行政管理部门的沟通是双向的,一方面药师要理解卫生行政部门在加强药品安全、抗菌药物专项治理、医疗质量万里行等活动的宗旨和要点;另一方面,药师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用大量事实、证据和数据引起政府的关注和重视,把政府的目标进一步推进;药品出现问题时,也需要及时和药监系统报告沟通。
以药师在工作中发现的药品包装问题为例,口服降压药或降糖药的包装大多是7片或14片一包装,这对需要常年用药的慢病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用药都不方便。门诊一次处方四周量,每月剩余那两三天怎么办?医院药房内的药师每天需要把锡箔板里把药品抠出来,再分成单次用药的小包给住院患者,拆下来一大堆包装材料。如果有包装大一些的药品,医务人员可以直接拆包喂给分装机器,既避免重复劳动,也降低了价格,节约了纸张薄膜等大量自然资源。这是药师迫切期望医保及制药企业的改进。
《中国医院院长》:静脉输液目前是否存在滥用?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确保安全?
朱珠:静脉输液过度使用的情况确实存在。从药学角度说,有些口服药的生物利用度接近注射剂,只要不是特别危重的患者,口服药治疗是可以的。但是现在百姓中存在一种疏通血管、软化血管、清理血管的错误认识,没病也会要求定期输一些中药制剂。或者患者急切地希望迅速退烧和消炎,希望输注使用抗生素和各种药物。事实上,这样的医疗费用高,药物过敏、配伍禁忌、操作不当引起的污染、药物不良反应等安全风险也较高。
政府推进的静脉用药集中配液的措施,即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可减少对配药人员的职业伤害,避免配药过程中不恰当的操作带来的污染隐患。同时,通过配液之前的医嘱审核,提前发现不恰当的配伍和用药,预防用药不良事件。在没有PIVA或类似条件的地方,可以在相对洁净的环境和生物安全柜,按照操作流程去配置,加强核对,标示清晰,记录完整。
《中国医院院长》:新医改下的药事管理改革举措,给医院药学带来哪些改变?医院和药师应如何应对?
朱珠:“四分开”是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的医改措施。在大学里,药学是一门专业;在医疗机构里,药师是一行业。中国的医药行业分开早已完成,医生与药师各司其职。药师是医疗团队的成员,在药品遴选、医嘱审核、处方点评、药学信息服务、体化治疗、解答患者用药咨询等方面,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如果把药剂科作为成本单位推到社会上,谁来制约过度用药和不安全用药呢?
换角度来看,医改更是机遇,它把药师从繁杂的药品搬运和调配发放中解放出来,把药师推向临床和患者身边,调用药师的专业知识,促使药师在安全合理用药方面与医生团队合作。
医生的注意力可能更多放在诊断、治疗和手术上,对药品可能没有那么熟悉。例如抗生素有那么多类别,医生不一定知道哪种药品可能有血小板降低的不良反应,或者不一定知道肾功能不好的老年患者究竟适合选择哪药。这种情况下,药师能够在安全用药、体化治疗上发挥配合作用。很多处方差错,也是药师在处方点评和审核过程中发现进而避免的。
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患者的医疗、用药和医保问题,是政府关注的民生工程。如果这些患者依从性好,用药控制好,并发症会出现得比较晚,再次入院的时间会推迟,进而降低医疗总费用。
二、网络化教学实施过程研究
网络化教学不能理解为只是一种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更不能只是把教科书等教学资源搬到网络上,而应该是在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基础之上,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充分利用网络化教学对现行教学体系进行全方位改造,从而大大提高“网络安全”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研究如何将面对面教学与网络教学进行有机结合,真正提高“网络安全”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能力,是“网络安全”课程网络化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
1.建立一体化教学体系
为更好地将面对面教学与网络教学有机结合,本校采用“课堂教学精讲、网络教学精练”的方式构建“网络安全”课程一体化教学体系。课堂教学包括理论课教学和实验课教学两部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全方位筛选,选择“网络安全”重点知识设计成教学专题,并且为每一个教学专题设计一个实践演示项目,例如计算机病毒专题、Unicode漏洞专题、SQL注入攻击专题等,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对这些专题内容进行精讲。网络教学包括理论自学、实践自练和练习自测三部分。在理论自学部分,自学内容不仅包括课堂教学内容,还适当地选择课堂教学中没有涉及的网络安全知识,例如无线网络安全、数字签名等,这些教学内容作为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由网络教学来承载。在实践自练部分,练习内容由课堂演示项目和实验课项目两部分组成,学生可以利用教学平台对这些实验项目进行多次强化练习。在练习自测部分,练习和自测内容都选自网络安全工程师认证考试试题库,学生通过练习和自测,不仅可以巩固和复习课程内容,同时可以为将来参加网络安全工程师认证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2.改革教学方式
全面实施网络教学,需要更新教学理念。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在传统面对面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但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不能保证每名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理解和掌握所有教学内容。但在网络教学中,学生将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的学习会更加自由和轻松。课堂教学内容掌握较好的学生,可以选择更深一些的网络安全知识来进行网络自学;而对课堂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的学生,可以选择课堂内容来进行网络复习。
3.改革考核方式
在考核方式上,本校摒弃了“期末一张试卷决定学生成绩”的考核方式,不再把教师的单方评价奉为标准,而是提倡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具体考核方式是:教师对学生成绩评定占40%,小组同学间的互评成绩占30%,学生对自己网络自学成绩评定占30%。考核方式的改革,可以多角度全面客观地考查学生对网络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主体意识,最终激发其自主学习动机。
4.改革交流互动方式
网络教学应该以交流互动为核心,构建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的网络学习环境。传统课堂的交流互动包括课堂提问、课上讨论以及课后答疑等方式,这些互动方式存在教条化、模式化的缺点,而网络教学可以大大拓宽交流互动途径。网络教学中的互动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和教师”、“教师和教师”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的在线交流和互动,还包括学生与教学资源、教师与教学环境等方面的互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调整教学行为,学生可以下载或上传教学资源,这些互动方式可以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体意识。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本校通过对“网络安全”课程网络化教学的具体实施,发现网络化教学存在学生网络自学情况差异较大、个别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通过管理监控平台的数据统计,74%的学生能够保证网络自学课时,而且能够经常在线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19%的学生网络自学课时较少;7%的学生从来没有登录过网络自学平台。因此,本校在下一步“网络安全”课程网络化教学研究中,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来调查学生不参与网络自学的原因,根据了解的情况,安排教师采用个别化辅导形式,鼓励和推进网络教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亲身体验网络化学习。
作者简介:廉龙颖(1981-),女,辽宁庄河人,黑龙江科技学院计算机学院,讲师。(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7)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高教学会“十二五”教研课题(课题编号:HGJXH C110918)、黑龙江科技学院青年才俊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5-0092-02
网络化教学已成为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它具有突破时空的限制和实现资源共享的基本特点,能够实现以学习者为主体的主动式学习和协作式学习。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搭建学习、实践、测试、交流、管理等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合作性和创造性。网络化教学正逐渐被教学群体广泛认同,在使用量的横向上和应用水平的纵向上,均潜在着不可估量的发展空间。
“网络安全”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主干课程。本课程几乎涉及网络应用技术的各个层面,如计算机系统安全、网络硬件安全、网络服务器安全、网络应用软件安全和网络数据安全,是学生从事网络管理工作应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黑龙江科技学院“网络安全”课程由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组成,理论课36学时,实验课12学时,共计48学时,学生仅仅依靠课堂上的学习,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因此,在“网络安全”课程教学中采用面对面教学与网络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尝试把“网络安全”课程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彰显网络安全教学的最大效益。
一、网络化教学研究过程
“网络安全”课程组将网络化教学应用于“网络安全”课程的过程如图1所示,分为四个阶段:研究、建设、实施、改进。“网络安全”课程网络化教学过程是一个循环的研究过程,通过教师对“网络安全”课程教学平台建设的研究,提出教学平台建设方案,并自主设计和开发“网络安全”教学平台,通过对网络化教学的具体实施,总结出这一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并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二、“网络安全”课程教学平台建设研究
在“网络安全”课程网络化教学研究中,通过教学平台的建设,实现提供完善的教学功能和友好方便的教学服务,是网络化教学的重要基础。平台设计重点体现“网络安全”课程“三优三强”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优化教学方案、优化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综合素质强、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的教学体系。教学平台以该课程的专题式教学资源作为设计思想,以课程理论内容和实验项目作为设计范例,目标是建立基于网络的“网络安全”课程学习平台,学生可以利用校园网或互联网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验内容的实践,不受课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性和扩展性学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网络安全知识。
“网络安全”教学平台主要实现在线课程、教学信息、师生交互等功能,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学资源与教学环境四者之间持续相互作用的在线学习管理系统。网络教学平台的主要特征是:教学个性化、实践网络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协作化和管理自动化。如图2所示,“网络安全”教学平台分别构建了课程学习平台、实验强化平台、练习自测平台、互动交流平台以及管理监控平台,实现了课程内容的在线自学、实验内容的小组协作、练习测试的自我考核、学生教师的双向交流以及对教学质量的有效监控的功能。
三、网络化教学实施过程研究
网络化教学不能理解为只是一种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更不能只是把教科书等教学资源搬到网络上,而应该是在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基础之上,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充分利用网络化教学对现行教学体系进行全方位改造,从而大大提高“网络安全”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研究如何将面对面教学与网络教学进行有机结合,真正提高“网络安全”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能力,是“网络安全”课程网络化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
1.建立一体化教学体系
为更好地将面对面教学与网络教学有机结合,本校采用“课堂教学精讲、网络教学精练”的方式构建“网络安全”课程一体化教学体系。
课堂教学包括理论课教学和实验课教学两部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全方位筛选,选择“网络安全”重点知识设计成教学专题,并且为每一个教学专题设计一个实践演示项目,例如计算机病毒专题、Unicode漏洞专题、SQL注入攻击专题等,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对这些专题内容进行精讲。
网络教学包括理论自学、实践自练和练习自测三部分。在理论自学部分,自学内容不仅包括课堂教学内容,还适当地选择课堂教学中没有涉及的网络安全知识,例如无线网络安全、数字签名等,这些教学内容作为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由网络教学来承载。在实践自练部分,练习内容由课堂演示项目和实验课项目两部分组成,学生可以利用教学平台对这些实验项目进行多次强化练习。在练习自测部分,练习和自测内容都选自网络安全工程师认证考试试题库,学生通过练习和自测,不仅可以巩固和复习课程内容,同时可以为将来参加网络安全工程师认证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2.改革教学方式
全面实施网络教学,需要更新教学理念。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在传统面对面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但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不能保证每名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理解和掌握所有教学内容。但在网络教学中,学生将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的学习会更加自由和轻松。课堂教学内容掌握较好的学生,可以选择更深一些的网络安全知识来进行网络自学;而对课堂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的学生,可以选择课堂内容来进行网络复习。
3.改革考核方式
在考核方式上,本校摒弃了“期末一张试卷决定学生成绩”的考核方式,不再把教师的单方评价奉为标准,而是提倡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具体考核方式是:教师对学生成绩评定占40%,小组同学间的互评成绩占30%,学生对自己网络自学成绩评定占30%。考核方式的改革,可以多角度全面客观地考查学生对网络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主体意识,最终激发其自主学习动机。[1]
4.改革交流互动方式
网络教学应该以交流互动为核心,构建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的网络学习环境。传统课堂的交流互动包括课堂提问、课上讨论以及课后答疑等方式,这些互动方式存在教条化、模式化的缺点,而网络教学可以大大拓宽交流互动途径。网络教学中的互动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和教师”、“教师和教师”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的在线交流和互动,还包括学生与教学资源、教师与教学环境等方面的互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调整教学行为,学生可以下载或上传教学资源,这些互动方式可以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体意识。
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本校通过对“网络安全”课程网络化教学的具体实施,发现网络化教学存在学生网络自学情况差异较大、个别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通过管理监控平台的数据统计,74%的学生能够保证网络自学课时,而且能够经常在线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19%的学生网络自学课时较少;7%的学生从来没有登录过网络自学平台。因此,本校在下一步“网络安全”课程网络化教学研究中,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来调查学生不参与网络自学的原因,根据了解的情况,安排教师采用个别化辅导形式,鼓励和推进网络教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亲身体验网络化学习。
五、总结
本校利用校园网开展“网络安全”课程网络教学,丰富并补充了传统的面对面教学形式,为学生营造了多维交互的在线学习环境。实践证明,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网络安全”课程网络化教学可以非常明显地提升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增强学生小组协作学习的自主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课堂教学的遗漏和不足,使“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更加系统,更加完善。[2]在此研究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分析网络化教学在“网络安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如何充分发挥网络化教学的特点和优势,通过网络化教学在教育中的应用体现和提升其价值。
参考文献:
2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培养的重要意义
许多的调查数据表明,网络安全问题大多都是由于管理措施不力、安全配置不正确等网络安全意识不强的原因诱发,在多数情况下网络安全问题已经不再是技术难题而是安全意识问题。例如:很多个人网络用户使用的网络虚拟身份的密码设置安全系数过低,个人信息不慎重,网络浏览痕迹不清除不处理等基本网络安全保护意识缺乏。一个只认为管理和技术就可以安全实现网络安全的人不会在思想上意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也就无法树立牢固的网络安全意识。而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与强化能够缓解和避免网络使用过程中安全威胁、安全隐患给人们社会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高校大学生是网民别的一类群体,他们获取知识信息量大且要求较高,作为年轻人,其贴近时尚,追求新事物,学习新科技,掌握新手段,领悟新知识都十分迅速,同时也是培养个人意识形态与习惯的最好阶段,高校大学生是未来国家网络安全建设的主力军,也是未来网络信息的管理者与使用者,强化和提升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培养,提高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技能,会使得很多的高校大学生在步入社会后已经掌握了网络虚拟社会中的安全防范方法,拥有网络安全意识习惯,对于保护个人、企业、事业和国家的安全都有着十分必要的意义。
3依托专业课程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
3.1专业课程是大学生教学体系中的核心重要内容
很多的高校开展教学过程中已经依据自身的培养目标建立了完善的教学体系,我校多年来已经形成了有着自身特色的教学模式,并针对各个专业制定了相应的培养方案,大多数专业的教学模式主要分为公共必修、法律知识、警务技能、学科基础、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等多个模块。其中专业课程是各系部根据行业对人才能力标准的要求选择开设的课程,这些专业课程的教学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随着近年来国际上众多国家对网络安全及其相关建设的重视,我们国家也更加进一步提出了加强“网络强国”建设的目标,与此同时开展全方位的制度、技术、文化、设施、人才等方面任务的实施。这为我国高等院校特别是对于院校中相关专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方面。公安信息系是我校成立十多年系部,多年来一直设立网络安全与计算机犯罪侦查专业,2014新设本科专业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教学要培养能在公安机关网络安全保卫部门及相关领域从事与预防网络犯罪、控制网络犯罪和处置网络犯罪相关的执法工作的应用型公安专门实战人才。在制定这些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时我们设立了《恶意代码分析与防范》、《网络安全技术与防范》、《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与监察》等专业核心课程,这些专业课程的设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实施不仅培养了大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实训能力等专业能力,同时也为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养成奠定了基础。其中《网络安全技术与防范》是专业培养方案中的重要核心专业课程,其在实现学生素能培养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年来教学目标定位以掌握网络安全相关技术为主线,强调实践应用型技能素质培养,在一定程度对于网络安全意识培养重视不够。为更好的依托专业课程教学过程强化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培养大学生网络安全优质习惯,我们将针对培养对象制定培养目标,不断努力探索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方法与措施。
3.2依托专业课程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方法
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是体系化过程,教师要依托专业课程这一核心,加之课余时间开展一系列其它形式的活动,达到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目标。目标完成的主要方法以下三个方面。
(1)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由浅入深的强化网络安全意识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有效的方法是将教育内容纳入学校所授课程中,其中《网络安全技术与防范》、《恶意代码分析与防范》等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一般分为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训教学内容,授课过程中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网络安全相关技术理论知识外,在实训操作环节注重技术实际应用的理解和训练,通过理论讲授教学与实训操作训练相结合把难于理解的技术理论知识在实训操作训练过程中加深理解,从而通过整个教学环节由浅入深的强化网络安全意识。比如,我们在给学习讲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策略篇配置过程上账户策略时,不但要求学习学习、理解和掌握账户策略在配置与使用在保护计算机系统安全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还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密码必须复合复杂性要求”或“账户锁定阈值”等内涵内容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做法。
(2)针对学生兴趣加强宣传,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教育宣传活动的展开是扩大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受众面的最佳途径。一是开展专题讲座;专题讲座可以由学校相关管理部门组织,骋请校外或行业相关领域的专家主讲,以网络安全前沿动态、技术以及网络安全方面的精彩事件或案例,并结合最新发展的网络安全技术、工具使用、网络应用等方面知识开展专题式教育。二是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及意识普及活动,依据主题活动目标,通过问卷访问、演讲、海报、游戏、竞赛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提升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三是设立网络安全学习专题的网站,网站建立是新媒体形态下知识传播的良好方式,网站中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除了展示网络安全事件、普及知识,还可以介绍新技术、新动态,网络安全学习专题网站不仅给建立、维护网站的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同时也给广大同学了解网络安全新事物,学习网络安全知识搭建了平台。
(3)组织学生参加网络安全技能大赛全国很多高校或单位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网络安全技能大赛,如单兵挑战赛、分组对抗赛,这些是很多高校大学生都希望踊跃参加的一种课外网络安全类科技活动。通过组织在校学生参加全国范围或省内各地高校大学生展开的网络安全技能大赛的过程,遴选、训练、指导参赛学生,在参加技能比赛的过程中能够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网络安全技能等多方面素养。这些不仅能够推动高等院校网络安全专业学科体制和课程内容的改革,加强网络安全实践类课程体系建设,对于推动高等院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网络安全类专业技能人才,积极响应国家网络安全重点发展的战略规划起到重要的作用。
(4)成立网络安全学生社团学生成立网络安全社团是在课堂之外有组织的一种开展教育群体性教育活动的基础,在社团中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如网络安全知识研讨;组织网络安全知识竞赛;开展校园内网络安全知识调查;参加国家、省部级等相关部门、院校组织的网络安全大赛等多种多样的内容与形式,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网络安全技能。网络安全学生社团是学生组织的团体性组织,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参与,同学们加入一个团队,集思广义,深入讨论。不但能加大学生学习研究的兴趣,而且能够扩大网络安全意识养成的受众面,让网络安全知识以快乐而又自然的方式在大学生活中传播。
为积极配合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增强广大师生网络安全意识,特别是为提高青少年网络安全自我保护意识,提升青少年网络安全问题甄别能力。近日,狮寨镇大昌小学开展了2017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教育活动。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活动中,校长何维艺就网络安全作专题讲座,针对学生的疑问作了详细的解答。活动结束后,全体师生还一起学习了网络安全的宣传材料。
学校开展网络安全主题班会,主题宣讲、观看视屏等活动,对学生和教师进行网络安全教育。
通过本次活动,师生对一些基本的网络陷阱有了清楚的认识,提高了防骗意识,学生们也意识到了沉溺网络的危害,树立了正确的上网意识,网络安全知识深入广大师生心中,校园内形成了良好的网络安全氛围。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200-02
随着国际一体化的快速推进,信息技术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信息安全成为关系到信息技术能否成功得到应用的一个关键因素。培养掌握高级信息安全高级人才已成为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一、国内外现状
关于信息安全的教材,国内外有很多,比如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系统的安全与保密》及William Stallings著的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密码学与网络安全》。这些教材一般都是基于密码学基础,介绍基础的相关网络安全知识和基本原理,比如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技术、数据加密和认证原理技术、入侵与病毒、防火墙原理和技术等内容,比较适合本科生使用。但是随着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涉及的内容也越来越多,技术难度也越来越大,比如可信计算、无线网络安全、信息隐藏和数字水印技术及组播安全等理论和模型,而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合适的教材涉及以上内容,适合研究生层次的教学。以上这些理论和技术目前只能在相关科研论文或其他文献中查到,这对我校计算机学院所开设的研究生学位课《高级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教学极不方便,也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
二、课程内容的探索
本文作者从2006年开始,已经连续8年承担计算机学院《高级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的教学,具有丰富的教课经验,并已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素材。很多专家和学者也对信息安全和研究生教学进行了探讨和思考。考虑到当前信息安全的多个热点领域和发展方向,该课程内容从可信计算TCG和可信网络TNG开始,深入分析当前信息安全领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引出现代信息技术所涉及的信息安全的各种理论和相关技术,包括无线网络安全、信息隐藏和数字水印技术、网络流量分析、盲签名/群签名、病毒传播模型及云计算安全等。同时,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论理解,在课程教学中融合一定的实例和案例分析,力求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对涉及领域的研究动向进行全面的综述,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手段的探索
本课程教学最初几年,主要采用教师课堂讲授的方式。但由于课程涉及内容广,难度大,大部分学生有畏难情绪,教学效果并不好。通过和研究生多次交流,并不断总结经验,作者认识到: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参与度是该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近五年来,通过对该课程教学手段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慢慢总结出以下有效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也得到了学生的好评。
1.基础知识介绍。我校计算机学院本科阶段,开设了《信息安全数学基础》、《密码学与安全协议》、《网络攻防》等课程,为我校毕业的研究生了解、掌握信息安全的基础知识。但我校其他研究生来自全国各高校,有的同学没有修读信息安全相关课程。为了使同学对信息安全基础知识有一个基本了解,在课程开始会利用4个课时对信息安全基础理论和技术做介绍,为后面的专题打好基础。
2.专题介绍及小组选题。信息安全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课程教师会总结当前计算机网络安全前沿较新的、较系统的、具有代表性的十多个研究方向和研究进展,并做简单介绍。教师会根据每个学生的研究方向及兴趣爱好将同学分为十多个小组,每个小组4~8名学生,包括一名组长。每个小组选取一个专题。
3.小组学习和讨论。在一定时间内,由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对所选专题进行调研、学习和讨论,要求每个成员了解掌握专题主要内容,包括涉及的关键问题、模型、算法及系统实现等四个主要方面。对调研、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如经过小组讨论还无法理解,可和教师沟通,得到教师的指导。最后,小组要按规范制作PPT,并发给教师审核。教师给出修改意见,小组再完善修改,直至定稿。这个过程锻炼了研究生的调研、学习和合作沟通能力。通过这个阶段,小组成员对所负责专题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并对小组成员进入导师实验室,对他们开展进一步研究大有裨益。
4.课堂报告。每个小组将根据教师安排,在课堂汇报所负责专题的内容。为了保证每个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小组学习和讨论,教师在上课时临时指定上台报告的学生,报告学生表现会作为其个人及其小组成员平时成绩的重要依据。在报告过程中,教师和其他小组同学可以随时就相关问题提问,有时对某一个复杂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因为是学生上台报告,并且同学们可以随时参与讨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大大增强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5.课程考核。虽然每个小组在他们负责的专题上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该课程的主要目标是每个学生需要了解各个小组报告的专题内容。课程讲解、讨论结束后,所有同学还要参加最后的闭卷考试,考试内容来源于每个小组报告的内容。这样,在每个小组课题报告时,其他小组成员还要认真听讲并积极参与讨论。每个同学在课题上的表现和积极性也将作为该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四、小结
本论文讨论的《高级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具有一定新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国内外关于高级计算机网络安全专题的教材还没有,本课程对当前计算机网络安全前沿研究方向进行系统化总结。本课程主要内容既可作为研究生学习当前计算机网络安全领域较新和较成熟的科研成果,也可作为课题研究的参考。
2.本课程涉及的内容较全面,包括可信计算TCG和可信网络TNG、无线网络安全、信息隐藏和数字水印技术、网络流量分析、盲签名/群签名、病毒传播模型以及云计算安全等理论和模型。
3.为了加强学生对相关理论的理解,本课程包含一定的实例和案例分析,力求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教学相长,通过小组合作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某一专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研究能力,增强同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还通过网上交流及讲座论坛等形式开展交互式教学。
参考文献:
[1]马建峰,李风华.信息安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现状、问题与对策[J].计算机教育,2005,(1).
[2]王海晖,谭云松,伍庆华,黄文芝.高等院校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5).
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方案》及中央、省、市网信办有关网络信息安全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加强大学生网络行为习惯养成,提升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期间,宣传部向全校广大同学发出倡议书,倡导全校大学生守法上网、文明上网、安全上网、绿色上网、健康上网,号召同学们信守网络诚信,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文明上网,上文明网。
通过开设网络文明教育实践活动主题网页,悬挂网络安全宣传横幅、开设网络安全宣传专栏、发放网络安全宣传传单等多种方式,宣传网络法律法规、网络安全知识和网络礼仪,倡导文明上网、健康上网的理念,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
团委学工处组织开展了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签名活动。各二级学院组织开展了大学生座谈会、网络安全宣传讲座、网络安全知识竞赛、班会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大力营造网络文明氛围,使更多同学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自觉践行网络文明。
通过网络安全周系列活动,学生深入了解了网络安全问题,提升了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营造了网络安全“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清明的网络安全氛围。在网络安全专题报告会现场,说:“这场报告会不仅生动有趣,而且实用,告诉我们文明上网、安全上网,警惕网络陷阱、防止网络诈骗,同时也教会我们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网络教学已经成为一种目前高职专业课重要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受到教师同行们的关注。将QQ群运用于《网络安全》课程中进行网上教学并形成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为枯燥乏味的计算机专业课注入了更多的生机与活力,深受学生欢迎。
1.QQ群功能简介
QQ群可以提供一种多人聊天交流的服务,群主在创建群以后,可以邀请朋友或者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到一个群里面聊天。同时,还提供了群空间服务,在群空间中,用户可以使用群BBS、相册、共享文件等多种方式进行交流。QQ是目前国内运用最为普遍的一种网上交流工具,现在的高职学生98%以上都有QQ,在开学时将一个班的学生组成QQ群,这就为网上教学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QQ群在网上教学中的优势
2.1 有利于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通过QQ群,与学生在网上像朋友一样聊天,可以避免平日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在这样一个虚拟的网络空间里,师生之间可以谈工作、谈生活、谈学习,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促使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
2.2 有利于组织教学讨论
高职《网络安全》课程中有许多网络安全实验,每位同学在实验的过程中都有不同的思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QQ群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网上教学活动,形成一种共同探讨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下通过激烈的对话和争论获取所需知识。在这样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生可以大胆提出自己在学习方面的疑问、见解及建议,也可以围绕实验主题和教学内容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在交流中提高,达到教学互长的效果。
2.3 有利于实现个体辅导
由于每位学生的基础和认知水平都存在着差异,导致他们在学习《网络安全》课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QQ群可以单独点击某个学生的对话框,实现对学生的单独辅导,有什么问题,学生不用跑到办公室找老师,直接可以在网上解决,更方便、更快捷。
2.4 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QQ软件本身所具有的图片发送和截图功能使网上讨论更生动有趣,比起文字的说明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比如在做黑客远程控制实验时。部分同学提交完成了实验要求,用一些表示夸奖的QQ表情,激发了学生对网络安全实验课程的积极性。
2.5 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共享
群空间为上传一些教学资源提供了条件,可以将上课用到的PPT课件,实验素材,资料包及时共享,以便于学生浏览或下载,充分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3.利用QQ群进行《网络安全》课程网上互动教学
3.1 课程导入
《网络安全》知识涵盖面广,初学者容易畏难,可以就一些实际生活中发生的网络安全或黑客攻击事件作为讨论的主题。确定这一讨论主题目的是让学生尽量抛开对学习《网络安全》课程的畏惧心理,畅所欲言地来谈自己对这些攻击事件的想法。也可根据不同的章节的内容确定相对应的讨论主题,如在讲web应用漏洞时时,可以选一些最新的网站攻击事件让学生进行分析,发表看法,再引入针对这类攻击的防范措施,方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3.2 定期交流
针对《网络安全》课程特点,配合平时教学的开展,每学期组织2-4次实时讨论,时间长度控制在1至1.5个小时之间,具体讨论时间可在群公告栏上公布。
3.2.1 学期初
着重于课程导学,包括课程的学习内容、目的、性质、要求、方法等介绍,在此阶段注重介绍课程学习的目的,以及今后可以从事的岗位类型,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克服心理障碍。
3.2.2 学期中
适合于组织网络安全攻防专题讨论。教师拟定一些与实际工作情境结合紧密的案例进行剖析,使学生对网络安全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2.3 学期末
适合组织专题复习与答疑。能够帮助学生对教材各个部门进行全面总结,指导学生进行考前练习、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等,为部分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在线解答。
3.3 讨论形式
QQ群线上交流形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经过《网络安全》课程网络教学实践,主要采取了四种形式。
3.3.1 在线答疑
在网上教学时,教师充当着重要的解惑角色,这种形式通常由学生提问,教师给予指导、解答,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获取对问题的正确认识,给部分内向学生解决学习困难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3.3.2 专题讨论
根据《网络安全》课程的特点,依照教学内容的安排,确立适当的专题,有利于导学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探寻自己的观点,激发思维,不断强化对网络安全知识的实战技能,在相互交流中得到提高,创设出一种合作式学习的访问氛围。
3.3.3 案例教学
结合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工学结合”的要求,引入部分实用性强且特点突出的网络安全攻防案例,创设学习情景,从而加深学生对各种不同类型和环境下网络攻击的防范。如在讲到网站注入攻击,引入一些知名网站被黑客注入攻击的典型案例,再请学生谈谈自己在浏览被注入攻击后的网站情况,最后引入注入攻击的判断技巧和防范措施。
3.3.4 小组PK
网络安全课程已经在日常教学中按学生自愿组合的前提下分成了六个项目小组,
在QQ群上进行专题学习时,针对学习专题,制定一些需要学生整理和分析的网络安全综合案例,让各个小组轮流派代表对本组的分析报告进行阐述,大大提高了各小组成员在线学习的积极性。
3.4 过程控制
在QQ群为工具的网上教学活动中,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推动者、引导者、评价者必须在整个过程中根据不同情况给予回应。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长时间如果得不到教师的及时反馈,学习积极性会受到抑制,再次发言的兴趣也会降低,适当的反馈能够有效推动活动的顺利开展,结合实践总结出以下两点点经验:
3.4.1 引导学生上线后主动提问
许多学生上线后不爱发言,教师可以发表一些人性化的问候语、祝福语,如:“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网上讨论。”“最近的网络安全课程听的懂吗?”“最近网络出现了哪些网络安全事件!”等等。这些问候、提问使学生产生一种被关注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此时可以很方便的引入讨论主题。
3.4.2 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充分鼓励上线学生发表观点,无论是对是错,均应当尊重,尤其对于一些不正确的观点,以鼓励为主,用合理的措辞及时指出,不能伤害学生的积极性。
4.QQ群开展《网络安全》课程互动教学的效果
在一个学期的《网络安全》课程教学实践中,QQ群在网上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是效果显著,师生之间关系拉近、教学内容的传递也更及时、更直接。部分同学更由最初的不敢提问题,到现在的敢于提出问题,勇于分析问题,学习积极性均有了普遍性提高。
相信如果其它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也能将QQ这种即时通讯软件的优点运用到其它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去,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补充,将会使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王珠珠,张伟远.我国普通高校网上教学平台及网站建设的现状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5(2)
[2]谢晓东.利用网络QQ群促进远程协作学习[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6)
[3]隗伟等.即时通讯类软件在群体学习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
在武汉市青少年宫广场上,网络安全主题展览展板一字排开,大批市民前来参观学习。广大青少年纷纷在“青年之声・青少年与网络安全”签名墙上签名留言,参与到共护网络安全的行动中来;在活动互动区,网络安全知识互动答题吸引了不少青少年驻足,孩子们争前恐后进行抢答,在激烈的抢答中学习了网络安全相关知识;在VR体验区,青少年现场佩戴VR眼镜,在互动体验中学习网络安全知识,并邀请家长、老师录制微视频分享至朋友圈;在文化交流区,主办方组织了“网络安全广场行”活动,专家精彩的演讲吸引了大批青少年聆听,他们了解了网络空间安全的奥秘,深刻感受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活动现场,由未来网携手360公司打造的“网络安全宣传车”亮相,孩子们登上宣传车并体验VR、4D体感、AR魔镜、跨屏投篮、安全之战等互动项目,在高科技的体感游戏中增强了网络安全防范意识,许多青少年都表示大开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