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6)01-0042-02
地方文化,是在特定地域内,长期受到多方因素(如历史、地理、文化等)影响,进而形成特有的当地文化,它集中体现了该地区的传统地理及人文风貌,是当地人民集体创造出来的宝贵物质及精神财富。它既包括凝聚文化精神的载体,如地方特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方言、地方戏剧等),也涵盖了地方性的人文心态、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地方的优秀文化,并将其引入地方学校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更为直接有效的素质教育,使学生能对地方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然而,针对邯郸地方文化资源开发与教学情况,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及访谈,发现了诸多问题。此次调查对象为邯郸市的400名学生及100余位教师(分别来自邯郸市6所小学、4所初中、4所高中及3所高校),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调查问卷涉及邯郸的成语典故、近现代革命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等20个问题,所设问题难度依据不同调查对象而各有差异。从问卷的完成情况看,教师及高校学生较为良好,准确率分别为93%及82%,另外,高中生完成的准确率为75%;初中生为76%,小学生为63%。另外,通过访谈,笔者发现,许多初、高中生对成语理解也仅限于其字面含义,对其背后的典故却知之甚少;对邯郸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戏曲等传统音乐并不感兴趣。从调查情况可以看出,目前邯郸地方文化在学校范围内的开发和利用还不够充分,对学生进行的素质文化教育还仍待提升。教育部制定的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校外课程教学资源之中,丰富的地方传统文化是极其宝贵的资源,它得天独厚,因地制宜,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鲜活的教育素材,使学生能够近距离地接触并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以立足于地方,合理开发和利用地方传统文化,提升学生及教师的文化素质是十分必要的。
一、传承地方传统文化
地方文化,是该地方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的财富,对于该地区的生产力、政治发展都有推动力量。而地方传统文化的流传过程中是需要不断地继承和发扬的,尤其是面对当今中西方多元文化的冲击,各种信息资源及其丰富,地方传统文化很容易在文化的洪流中忽视,如何延续和发扬地方传统文化也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许多地方性传统文化已出现断档或濒临消亡,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地方戏曲,情况不容乐观。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机构之一,学校可以充分发挥其职能,开发更多直接有效的资源,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请传统文化的传承人或相关部门专家进入学校课堂,为学生面对面展示或讲解邯郸地方传统文化,为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进微薄之力。
二、丰富教学资源
目前在中小学教育中,大部分仍沿袭我国的基础教育统一规定,虽然在教材的选择上各地区不尽相同,但在内容的选择上仍然具有较强的共性,宏观的理论较多,能够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具体实例则甚少,所以往往出现学生对某些教学内容的理解仅限于课本中的文字记录,只是理论性地了解,泛泛而谈,并不能更深入的体会或体验到,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也将会大打折扣,所以,把优秀的地方传统文化引入课堂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有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资源的机会,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提升学生道德文化素质
教育部印发的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进入教材和课堂,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地方的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为学生提供直接的素质教育资源,如在邯郸地区:成语典故及广府的太极等文化,均承载着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和人文思想精髓,这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能够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在学习优秀地方传统文化的同时,对其产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们自身的精神境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进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素质。在地方传统文化的氛围中学习,固然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地方文化的影响,但由于缺乏对当地传统文化知识进行系统地梳理及有效地渗透,有时对其认识仍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所以,对地方传统文化进行整理,纳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综上所述,地方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宝贵的物质与精神财富,以邯郸地区的地方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情况为例,笔者认为,在学校教育中,在把优秀的地方传统文化引入课堂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它不仅有利于地方文化的传承,也丰富了学校教学资源,更有利于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和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学校课程改革和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周雷.浅谈“本土艺术”走进地方高校公共艺术课堂的必要性———以河南省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04).
[2]杨国平.安阳文化进课堂的实践与探索[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3(01).
[3]欧阳琦.校园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8).
[4]曹毓民.地域文化对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影响[J].江苏高教,2010(06).
[5]白云霜,王春光.保定地方文化进课堂研究———以中学文科教学为例[J].才智,2014(25).
[6]房婷.渗透苏州地方文化激活初中化学课堂[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11).
如何在中等职业学校广泛地、深入持久地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呢?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我认为,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自然承担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为此,中等职业学校要深入挖掘地方传统文化,以此来影响教师的成长,进而影响学生的成长。
1.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
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是教师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前提,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大纲提出的德育目标要求,结合各地特点,可以制定相关的特色文化约定。比如江苏省射阳中等专业学校就对教师提出了十二项内容:热爱职教,勤奋工作;改革创新,民主和谐;团结协作,诚实守信;尊敬家长,热爱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心境愉悦,强身健体。通过对这些特色鲜明的传统文化挖掘,并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从而影响着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
2.充分发挥教师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1)中等职业学校要开设优秀传统文化课(包括辅导课、阅读指导课等)。班主任、课任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渗透,强化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挖掘教材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点。
(2)利用各科教学。通过知识传授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传统文化观念。
(3)通过各项活动深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通过主题班队会、故事会、讲演会、报告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专题性教育,也可以通过课外活动进行渗透教育。总的来讲,要注意文化行为的引导,坚持明理,激情导行,使受教育者在较高的层次上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使其形成比较牢固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强精神。
3.努力优化教育环境
(1)优化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环境。通过提高教师素质,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影响,充分利用校内各种宣传工具,大力宣扬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优良的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环境。
(2)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工程中占有特殊地位。它主要通过父母及家庭成员的言传身教与家风影响来实现。因此,应通过开办家长会等形式,提高家长的家教水平来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我国的家庭教育有着优良的传统,像流传至今的“岳母刺字”“孟母断织”等。好的家教会使子女从小就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属于中华民族的子孙,从而刻上民族的烙印,从小就接受到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陶冶,长大后,为振兴中华作出贡献。
(3)优化社会环境。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有区域性的,若没有学校所在区域的家庭、邻里、企事业单位组织的共同努力,是不能形成很好的风尚和传统的。只有社会共建,创设良好环境,才能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4.切实加强养成教育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民族精神的培养,要在“化”字上下工夫。我们不仅要重视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观念的培养,更要使广大教师深刻理解并把这些知识、观点化为自己的意志,进而体现到自己的言行和对这种言行的渴望和追求之中。简要地讲,就是要把优秀传统文化落实到教师行为规范上,并针对性地围绕“行为规范训练要求”严格抓好养成教育,使这一要求逐渐变成绝大多数教师的行为习惯。
5.重视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1)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展览室、阅览室、活动室等场地要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并办好各类园地、图书馆、文化馆、广播等,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德育环境。
(2)引导广大教师通过各种形式来实践民族传统文化。比如在清明节祭扫先辈,帮助孤寡老人,观看革命影片,歌唱中华优秀歌曲等。
【关键词】
艺术教育;传统文化;传承途径
一、艺术教育传承的重要性
(一)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象征,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我国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中华文化在世界上有着不可小觑的地位。可以说,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传统,中华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和文学等各个方面,其中最根本的文化是哲学,因为哲学是探讨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哲学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待事物的理解方式和处理方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怎样在当前的社会中继续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怎样塑造共同的精神家园,这是目前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动力源泉在于教育,所以,需要发挥艺术教育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有很重要的意义。通过艺术教育,不仅可以大力宣传丰富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可以从中汲取优秀的文化资源,不断加深大众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认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激发民族创造力。
(二)建设高校传统文化课程教育体系。党的十报告中提到需要加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即“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平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高校平台进行宣传传播,逐渐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教材中,带到课堂上来,从而使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相融合。利用高校文化传播的平台对传统文化传承,完善高校文化教育体系,与传统文化交相辉映,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由此一来,大学生可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而且有助于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和保护培养专业人才,共同构建成现代大学传承知识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教育平台。
二、艺术教育传承的方式和途径
(一)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本源、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它是区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根本标志,也是中华民族能够几千年来屹立不朽的根源,因此它也具有很深远的教育意义。一个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反映了一个民族对美好梦想的渴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倡导的“中国梦”宣传紧紧相关联。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可以展示出中国梦的内涵,激发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和强大的爱国责任感。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根基,通过宣传和普及优秀传统文化,从中可以学习到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断增强当代大学生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解。除此之外,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对建设和谐社会,培养综合性人才都有深远的意义。
(二)建立完整的传统文化体系。根据艺术教育独有的教育方式和特点,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艺术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科学设计教学环节,规划教学内容,把艺术教育的课程安排做到井然有序,突出重点,从而形成一系列有效的教育体系,通过教育平台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高校教育课程建设上,可以对课程体系充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从更深的层次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丰富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内容上,重点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自觉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传统文化内涵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后能够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为社会培养出一批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接班人。除此之外,在教学方式上,可以拓宽艺术教育的领域,可以结合我国多民族特色文化进行艺术教学,把各个地方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融入到艺术教育课程中来,比如,可以在课堂中展示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地方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地方特色戏剧等等,在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丰富和完善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课程体系。
三、完善高校教育体系,优化教育质量
(一)规范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艺术教育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教师作为教育传播的媒介,同时也是传播优秀文化的领导者,艺术教育质量和水平高不高,取决于教育的师资力量够不够雄厚。一支师资力量雄厚的队伍可以有效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十分重要。一方面来看,搭建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平台,对教师定期实施艺术教育培训,从而促进教师在艺术教育中能够有更好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来看,建立优秀的传统文化名人课,包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和研究者等等,邀请名人来亲自讲解传统文化,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提高了文化传播的质量。除此之外,可以在高校开设有关传统文化的课程,邀请优秀的高水平的专家型教师进行讲授,把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和传承传统文化相融合,对广大师生产生影响和示范带头的作用,提高教学水平。
(二)建立传统文化的教育评价体系。教学评价在教师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教学评价作为教师教学的一项重要监督手段,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艺术教学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建立传统文化教育评价体系,可以不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进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的互动性非常重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测评,定期开展监督工作,对优秀讲师进行奖励,鼓励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搭建艺术创作的平台。艺术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进行艺术创作,它能够体现出艺术创造者的思路和其想表达出的情感。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搭建艺术创作的平台,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传统文化的展览馆,充分展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让学生在参观和展览中受到文化的熏陶,还可以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此外,在科技不断发达的今天,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传播和宣传,将传统文化通过数字网络进行传播,吸引大众目光的同时,可以将传统文化艺术作品融入创新,传统和现代相结合,从而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培育良好的社会风气。
四、结语
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教育的传承,我们需要打造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精品来服务社会。高校需要贯彻文化强国的战略方针,拓宽艺术教育的渠道,在集成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创造出更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精品来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这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高校的责任。
作者:刘江婷 单位:南昌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教育传承的途径简析[J].四川戏剧,2016
[2]王洪斌,朱效刚.艺术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式研究[J].教育文化论坛,2014
[3]刘磊.高校艺术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式[J].鸭绿江月刊,2016
重庆市渝中区中华路小学:
找准课程整合关节点,
培养有中华文化根基的合格小公民
重庆市渝中区中华路小学根据“公民素养教育”的特色定位,通过找到多个整合的关节点,将优秀传统文化整合到课程中,力求做到三个“全覆盖”:学科课程全覆盖、各个年级全覆盖、教学环节全覆盖,培养学生做“有中华文化根基”的合格小公民。
优秀传统文化与国家课程的整合
学校分学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家课程,主要与语文、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整合,使之制度化、规范化。
整合点之经典诵读
充分挖掘语文国标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并编写国学读本校本教材系列,利用每天的晨诵时间开展经典诵读。一年级《三字经》,二年级《弟子规》,三年级《成语典故》,四年级古诗词,五年级《论语》选读,六年级《孟子》《大学》《中庸》选读。让孩子们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中逐渐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质朴的道德操守、高雅的审美情趣。
整合点之数学文化
学校数学教师开发了一至六年级的数学游戏与实践活动,分别是拼玩七巧板、创作剪纸、了解中国四大发明、领略算盘魅力、走进数学古代名著、挑战数学古题。学生通过阅读、游戏、实践等方式了解数学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感受前人的智慧,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
整合点之中华美食
饮食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既重要又富有代表性。三至六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开设了中华美食课,和学生一起观看《舌尖上的中国》,绘制重庆美食地图,学做饺子、汤圆、馄饨等传统美食,了解中华饮食文化,掌握简单的烹饪技巧。
优秀传统文化与地方课程的整合
重庆市教委2012年开始实施课程辅助活动,体育、艺术、科技、手工和书法每周各一节。学校将课程辅助活动纳入课表,创生了葫芦丝、国画、武术、围棋、书法这些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
整合点之艺术课程辅助活动
以弘扬民族艺术文化为基石,艺术课程辅助活动选取了葫芦丝和国画作为切入口。一、三、五年级,初步掌握葫芦丝的演奏技巧,感知民乐的表现力。二、四、六年级,则接触和认识国画,欣赏名家名作,了解并掌握一定的笔墨技巧,每个学生毕业时都能吹奏葫芦丝,会画国画。
整合点之体育课程辅助活动
体育辅助活动静动结合,围棋和武术单、双周交替进行。学生学习棋史、棋品、棋道,体验“得好友、得人和、得教训”;了解中国武术的起源和发展,学会基本的武术套路,培养勤学苦练、自律守规的民族武德。
整合点之书法课程辅助活动
学生在一、二年级学习和掌握硬笔书法的基本技巧,三至六年级学习毛笔书写汉字的基本技法。学生稳步提高书写能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感受汉字和中华书法的独特魅力。
优秀传统文化与校本课程的整合
学校构建了个性素养和公共素养相结合的校本课程体系,包括对传统节日文化和公民知识及礼仪的了解,并在广泛的公民行动中践行“公民素养教育”。
整合点之传统节日课程
学校重视传统节日和礼仪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精选“春节”“清明”“端午”“乞巧”“中秋”“重阳”这六个富有文化蕴涵的传统节日,每学期开展一次主题活动,3年一个周期,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喜欢传统节日,主动传承民族美德。
整合点之修身课程
学校创生了校本课程――修身,一周一课时。该课程脱胎于传统蒙学教育的“洒扫应对”,同时也融入现代文明礼仪,是培养学生公民素养的核心课程。一至六年级的修身课选取了“懂礼仪、会合作、知感恩、讲诚信、乐公益、观时政”六个主题,学年落实一个重点,积极宣传普及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其涵养化育功能。
二、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置入高校教育的重要性
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广西大量珍贵的民族文化正在流失或消亡。将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置入高校教育体系,无疑是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入口。2002年召开的“世界文化遗产年”大会,就明确提出将民间文化艺术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引入高校教育中。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也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基础作用。”可见,将广西各族传统文化艺术置入高等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高校教育平台构建广西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可以推动地域文化传承创新,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新层面,同时也能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从而增强学生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亦是现代艺术教育和艺术审美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源,能启迪和丰富各种艺术创作,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为广西文化创意产业建设和各类人才培养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
三、广西民族文化艺术在高等艺术教育中的传承和发展
(一)实施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加强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教育可以增进民族地区青少年的文化认同感与文化自信。从高校美术教育的层面看,实施多元化的培养模式是培养美术师资、设计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首先,广西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地域风格鲜明,为各地方院校特色艺术课程的开设提供了可能。学校美术教育是本土优秀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的主渠道,因此,课程教学特色的形成尤为重要。各地高校应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资源,开设专题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拓宽民族传统艺术教育的覆盖面。其次,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乃至热爱,而任何一种热爱,都需经过持久的培育,才能够源远流长,发扬光大。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具备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理念,具备良好的民族民间艺术素养,还需熟悉、了解本土文化艺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动向,才能充分引导和完善课程教学。同时,要尽可能突破教师界限,把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请进美术课堂,讲授技巧。再则,可以在高校建立民族艺术研究所,成立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组织工艺美术“研修班”,采用相结合的传承人培养和技法传承模式,使当下的民族艺术教学能时刻跟上时代步伐。在信息化、多元文化的当代社会,开展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教育并不只是传播本民族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更应该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开展有关民俗艺术和民族传统造物体验的教育。通过下乡写生、艺术采风、社会调查课程等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魅力,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丰富、更生动。可以多举办民族主题的艺术展演活动,譬如最近由广西文化厅、广西博物馆和广西艺术学院共同组办的“美术与时尚”设计展,就是面向全区高校大学生的广西民族文化创意实践活动。这些课外活动对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民间艺术环境,了解本地区的传统文化以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加强对广西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本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各地方高校在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学术研究的同时,可以兼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包括对地方文化遗产进行有形性保护与无形性保护。广西诸多高校都建立了地方文化研究基地,如河池学院建有“桂西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资源研究基地”,其学报还专门开设了广西少数民族研究的栏目;广西艺术学院有“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歌研究展示中心”;广西民族大学有民族研究中心、壮学研究中心、瑶学研究中心;贺州学院有“广西东部族群文化研究基地”等,这些高校研究机构为地方文化艺术的科学研究、课题开发理论研讨提供了学术研究平台,获得了颇丰的研究成果。在开展研究实际工作中,课题研究者必然要通过文字、摄影、摄像以及录音等形式,记录民族民俗文化或是传统技艺的过程,有的还要选择历史见证人、传承人、民间艺人为访谈对象,拍摄相关纪录片和编写相关著作。而这些记录、保存的方式恰是对传统艺术和技艺传承人的一种文化研究与保护。正是借助高校良好的科学研究平台,使广西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研究可以同步进行,并以最新的研究成果促进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在传承和保护中不断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新领域。
(三)广西民族文化艺术在产学中的应用与发展
随着创意经济、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在开发应用上,广西各高校可以结合本地艺术资源的综合优势,在美术绘画、视觉传达、工业设计、装饰艺术、服装设计等应用型专业中开展产学合作,以广西民族民间文化为题材,以各种不同材料为载体,系统开发广西地方特色的产品和旅游纪念品。如钦州学院与当地的坭兴陶企业合作,设计制作出了一批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坭兴陶礼品;玉林师范学院与广西北流三环陶瓷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如能将绘画艺术表现与日用陶瓷设计相结合,必将大大提升北流陶瓷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在民族品牌这一块,广西艺术学院服装专业教师以“广西民族织绣图案”为主题,以现代审美的视角解读少数民族服饰艺术,融入以“壮族花边”为载体的服装设计中,设计制作了一系列现代女性礼服,得到柒牌服装企业的高度认可,作品获得“首届中华立领杯”时尚中华创新设计赛金奖和特别配饰奖,并被选送到法国展出。总之,民族地区高校艺术教育,只有坚持以教学带动生产的教学方针,在追踪国际最新时尚潮流的同时,主打民族艺术的口号,立足将民族设计艺术与创意文化产品进行完美接轨,充分发挥民族文化资源所蕴含的市场价值和开发价值,才能将其所获成果为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服务。
党的十报告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重要地位做出了充分的说明,客观地决定了做好社会主义价值观相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在此形势影响下,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关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效果,对于学生未来人生信仰的有效培养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需要做好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模式的研究工作,全面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职学生思想上的地位,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长期稳定地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专业技能人才。
一、现阶段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发展现状
个人价值观的树立,有利于加强自身对于外界不同事物的认识,从不同的方面对这些事物的特征信息做出合理的评价,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价值观在形成的过程中具有持久性与稳定性的特点,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各种文化传统的相互作用,将会逐渐地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在明确的目标引导下,有利于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形成自己独立的价值观,并对自身的各种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增强其综合素质的培养效果。
作为所有价值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为社会的不断进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带来了积极的影响,逐渐形成并完善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未来中坚力量,高职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显得非常重要。因此采取必要的措施,不断加强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推动高职院校的稳定发展。目前各高职院校已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作为了自身德育教育的重要工作内容,为这种认同教育实际影响范围的扩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通过对高职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中的具体表现,也发现了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在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相关工作中,对地方优秀文化传统认识不足,致使学生无法通过对地方优秀文化传统的深入理解,增强自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无法形成良好的认知状态。
(2)很多高职院校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过程中,没有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及相关的教育实践活动,将地方优秀文化传统的具体内容准确地表达出来;加上高职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不同,不同的学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与平衡性,无法将这种价值观与自身的实际学习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影响了社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实施的实际作用效果。
(3)受到现代科技的影响,高职学生心理上对于地方传统文化缺乏足够的认识,致使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方面存在着强度不足、稳定性差的问题。加上高职学生的基础薄弱,喜欢追求个性独立等,往往会造成他们社会责任感缺失,缺乏必要的担当精神,各种网络信息复杂性鉴别能力不足等,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们未来的全面发展。
二、影响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水平提升的客观因素
相关的研究资料表明,某些影响因素的客观存在,对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水平的提升造成了较大的影响,间接地降低了这种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工作质量。这些客观存在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1)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不断改变。改革开发步伐的加快,对于人们价值观及追求目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公平公正、效率优先、创新意识等逐渐成为了人们价值观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对于地方优秀文化传统的影响范围的扩大造成了一定影响,无法真正地挖掘出地方优秀文化传统的潜在价值,逐渐地淡薄了高职学生的理性信念,容易造成信仰缺失现象的出现;(2)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带来了丰富的资源信息,促使高职学生的思想更加开发。但是,地方优秀文化传统的相关信息并没有引起高职学生的兴趣,对传统文化精髓、精勤俭孝、诚实守信等方面的认同方面存在着一定的薄弱环节;(3)生活环境及社会地位的改变。这主要体现在一些高职学生自小受到了西方思想文化的冲击,在追求享乐、攀比的过程中丧失了地方传统文化精髓,加剧了价值观危机的发生。
三、加强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有效对策
(一)加大地方传统优秀文化的宣传力度,提高课堂教育质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在高职院校实际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需要加大地方传统优秀文化的宣传力度,从根本上转变学生对于这些优秀文化传统的认知,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必要地展现,促使高职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意识到这些传统文化对于自身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性,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强化自己的思想意识。具体体现在:(1)高职学校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渗透丰富的有关地方优秀文化传统的相关知识,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对这些传统文化知识的求知欲,促使他们能够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取更多的资源信息,逐渐地扩大地方优秀文化传统的影响范围;(2)结合地方优秀文化传统的相关内容,利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创新教育方式,结合当下的文化发展背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实效性;(3)定期组织学生观看地方传统文化习俗博物馆,促使学生能够对自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加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
(二)注重地方优秀文化传统与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
地方优秀文化传统精髓对于现代教育理念及教学方式的转变有着较大的参考价值。因此,高职院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结合当下学校实际的发展概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入地方优秀文化传统的相关内容,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促使学生在这种文化氛围的长期熏陶过程中能够形成自身独特的价值观,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应用范围。具体表现在:(1)学校应定期组织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活动,开设专门的宣传栏,充分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2)高职院校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开展中应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组织学生开展必要的义务劳动,美化校园环境的同时加深他们对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理解;(3)充分地发挥图书馆的优势,增加更多有关地方优秀文化传统的报刊、杂志和电子信息等,为学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地方优秀文化传统提供良好的平台。
(三)加强对各种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职院校长期稳定地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整体发展现状等,高职院校应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开展中加强对各种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充分地满足学生在培养自身价值观过程中的多样化需求,为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可靠的保障。具体表现在:(1)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地方优秀文化传统的各种信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展示,强化学生的思想意识,加强他们对自身实际行为的正确认识;(2)充分地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组织开展有关地方优秀文化传统的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态度;(3)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确定学生成才的正确方向,在丰富的信息资源支持下,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品质。
结束语: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优秀文化传统在大学生、特别是在地方性较强的高职院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基于地方优秀文化传统的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有利于加强高职学生对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整体认识,并在具体的学习中能够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强化自身的思想意识,培养自身良好的人生信仰,进一步全面提高我国高职院校整体教育工作质量,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社会全面发展。因此,需要以地方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为手段和目的,对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模式进行深入地研究,促使高职院校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整体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 黄义务,沈澄.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调查的启示――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通讯,2013,(08).
[2] 张志坚,陈金龙.民族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模式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
[3] 杨玳梧.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养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4,(06).
[4] 程迪.对增强高职高专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32).
[5] 范颖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动力要素与机制探索――以高职学生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11).
[6] 杨玳梧.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养的对策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11).
[7] 李玲.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研究[J].现代教育,2015,(09).
2015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计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
党的十以来,曾多次在国内国际不同场合就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发表重要论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从以下五点人手。第一,以人民为中心,以文育人。引导和鼓励群众了解地方历史人文知识、传承特色民间工艺,帮助群众学、练地方戏曲艺术等,让百姓在参与、传承和创造中满足自身文化需求,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形成承古惠今的文化发展模式。第二,加强特色文化传承与保护,重视文化遗产保护。第三,明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系。第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第五,重视文化的现代传播和对外开放,提升文化软实力。从文化基础设施、文化特色活动、文化精神风貌等角度出发,通过现代服务方式和传播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持续地提升文化内涵,拓展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服务,“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加快数字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90082
近年来,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及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部制定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其中如何在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力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
(一)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学段有序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校园中的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各自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在中小学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以各个年级学生发展的特点和需求为出发点,有选择地进行培育。正如纲要所指出的:小学低年级,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小学高年级,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高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不难发现,针对各个年龄段的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侧重点各有区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同,“梯级式”的培养目标对于系统、全面地在中小学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立足学校教学特色,积极构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体系
课程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载体,其选取和设置是中小学推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在中小学语文、历史等学科中,蕴含着较多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例如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家乡风景名胜的介绍等,不仅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共鸣。此外,各中小学校应立足地方特色,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资源,开设校本课程,编写具有地方地域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通过它不断生发的生长点,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忽视学校少先队组织的重要作用,少先队作为少年儿童的群众性组织,也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承担者。在小学以及初中一、二年级,依托少先队组织开展主题教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的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中,这也不失为中小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另一条道路。
(三)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
教师不仅是教育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还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引领者、协调者。因而,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各地中小学校可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分三个层次开展教师培训:一是学习相关各级文件精神,如《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二是邀请专家做专题讲座;三是成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研组,集体备课,共同讨论相关课程的设计。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能够加深广大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遵循传统文化教育所特有的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真正打造一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骨干队伍。
二、集聚“家―社”教育力量
(一)引导家长共同合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引起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也离不开家庭教育。各地中小学校要重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以及成立各级各类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积极组织开展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和公益性活动,践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在家庭教育中,将传统文化传承的内容锁定在传统礼仪礼节及自立能力的养成上,突出家长的言传身教和传统节庆日的熏陶功用,家长可以将传统道德、伦理、处事之法教给孩子,用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价值观规范他们的日常行为。
(二)以社会为天地,借助各类教育资源
1.引进来:鼓励传统文化传承者积极参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文化传承者的努力。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事象、传统的民间工艺正不知不觉地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为此,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进课堂,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通过他们亲身的讲述、演绎、展示,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如何源起、如何保存至今的。
2.走出去:充分利用校外教育基地
传统文化教育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校园内部,中小学校可以借鉴全国各地青少年教育基地的建设经验,利用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遗址、名胜古迹和现有各类教育基地等场所,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建立中小学生定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遗址等公共文化机构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拓宽传统文化的教育渠道,使这些过去被忽视的教育资源成为教育的主流渠道。
3.促交流:借助新媒体的教育力量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日趋进步,互联网、手机、iPad等新媒体已渗透于青少年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各级各类学校也应转变旧的教育观念,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使传统文化教育紧跟时代的步伐。校园网站是学校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学校网站开设传统文化专栏,并根据青少年自身的特点,选取一批有代表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电子文本,拓宽适合学生学习特点的线上教育平台。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任重道远的文化传承工程,需要凝聚全社会的教育力量,真正以学校为阵地,以社会为天地,以家庭为支撑,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增强青少年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殷翊.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特质与策略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09.
[2]张媛磊.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
(一)基础教育中缺乏专门的藏族文化课程教材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双语教学乃至多语教学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而且还根据学生对汉语的掌握程度及意愿,开设有汉族班、内地班等形式,对部分藏族学生熟练掌握现代文化起到了巨大作用。不过不管采取何种方式,其目的还是为了考试,围绕考试而编写的教材,也许会接近汉语体系下的实际生活,但其大部分却与藏族社会文化背景和实际生活需要相脱离。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由于语言的关系,这些教材无法满足藏族学生带有地域性、民族性的发展需要。这样很难激发学生真正的兴趣,容易使其从心理上对教材中的内容产生排斥性。
(二)基础教育缺乏相应的民族文化传承教育体系在基础教育中缺乏相应的民族文化教育体系是藏族文化教育传承方面存在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广大农牧区对在基础教育领域传承藏族文化显得不够重视,使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存在脱节现象。在基础教育中,目前占有主体地位的评价标准还是升学率,为了提高升学率,大部分学校的通常做法是砍掉其它所谓的“副科”,然后将所有精力放到“语数外”主科上,从而不仅没有专门的藏族文化传承课程,而且在繁重的升学压力下,也很加进传统藏族文化的教学内容。这种教育体制下,基础教育阶段培养的部分是“考试高手”,部分因为藏汉语交流上的障碍,成为了似懂非懂的“半成品”,从而更相信他(她)在眼前听到或看到的一切,而对“科学知识”毫无兴趣。其次,基础教育中师资力量构成也有不尽合理的地方。现阶段虽然培养了大批藏族基层教师,可其它民族且不会藏语的教师仍占很大比例,尤其是在中学阶段。当然,这些教师专业水平是毋庸置疑的,可要将这些专业知识与藏族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教授给大部分汉语基础不是很好的藏族学生,其结果可想而知。第三,在广大农牧区,因上学路途遥远,出于学生学习时间和人身安全等方面的考虑,大部分实行寄宿制管理,与家里的传统环境相隔离,由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藏汉语交流和学习兴趣等方面原因,部分学生出现了家长总结的“上完学后,学没学到啥,却连羊也不会放了。”的现象,这是对现行基础教育体制的一种不满。
(三)在藏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基础教育缺乏互动性现今而言,的基础教育具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固定的教学场所,而且随着援助力度的不断加大,教学方法和教学设备也正呈现出多样化趋势。由于藏民族本身在传承民族文化时的传统教育形式与正式的学校教育途径不同,大多具有非正式性,如民族史诗和诗歌故事的口耳相传等,虽然风格生动、自然,较为贴近少数民族的生活实际,比较容易接受,但与正规的基础教育体系相比,不具有系统性、普及性,况且现今市场经济导向下,以经济利益为价值取向,更不利于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在基础教育中传承优秀藏族传统文化的相应对策
(一)提高教师地位,加大民族师资培训力度以前,大家都说教师是“蜡烛”,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现在教师是什么样的地位呢?地域不同,情况不一而论。不过普遍性的看法是,教师社会地位正急剧下降,很多人是不愿从事这一职业的。很多地方因为招生压力,不去思考怎样提高教学质量,而只是一味将学生地位抬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尽力贬低教师价值,这无疑也是对人们的从教积极性的严重损害。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教育是很重要的因素。教育的发展,强大的师资力量是必不可少的因素。提高教师待遇,提高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激励更多优秀人才投入教育行业,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此外,加大对已有基础教育教师的培训力度,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教育质量的提高,必须要在教师与学生密切配合下取得,而因为教师不了解藏民族风俗习惯、不懂藏语,要取得高质量的教育,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这里所谓加大师资培训力度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对培训所有基础教育教师的专业技能,提高其所教授课程的含金量。二是加大对基础教育中非藏族教师关于藏族传统文化和藏语方面的培训力度,并要求其加以适当地运用,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为取得好的教育、为在课程中将教授专业知识与传承藏族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结合起来。
(二)丰富教学内容,培养正确的政治方向在现今社会趋势下,要想骤然改变基础教育的教育格局是不可能的。不过教学方法却是多样的。对于基础教育所应担负的传承藏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任务,是可以通过丰富教学内容的方式加以适当的解决的。很多时候,为让藏族学生更好地理解所教授的内容,我们经常会用到作比喻、打比方。这就是将藏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所教课程密切结合的最佳时机。举一些藏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例子,既可以强化藏族学生对所讲问题的理解,又可以在无形中传授传统文化,不过这对教师的素质与能力都是一个更高的要求。基础教育在教书育人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要引导藏族学生克服狭隘的地方民族主义与地域主义,树立正确的民族观、祖国观、宗教观、价值观,培养其包容性的心理与积极奋斗的品行。
(三)树立“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念,促进藏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多元文化整合教育就是以尊重不同文化为出发点,在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为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平等的“文化教育”。将多元文化整合教育作为一种理念进行课程构建,“意味着在教育目标中将‘多元共存,平等发展’的观念”作为培养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发展的要求,形成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为此,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要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尊重藏族学生的文化风俗。通过藏语和藏族传统文化的学习,传承藏族民族优秀的文化,形成藏族学生的民族归属感,提升民族自尊。当然,在注重传承藏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重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念的教育,加强汉藏文化间的交流与整合,从而使藏族学生跨越文化障碍获得在社会上的更大发展。
(四)适当有效转化藏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课堂地域辽阔,文化资源丰富多彩,但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不一定等同于基础教育中学校民族文化课程资源,需要转化并注重转化的有效性。首先是要充分挖掘藏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对学生、社区或国家有益性;其次要充分挖掘藏族传统文化资源对学生文化体验的促进性;最后在选取藏族传统文化资料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心理和年龄特征并使其最恰当。具体需要考虑以下方面:1、分析所引用的传统的文化内涵。主要包括:价值取向、起源、演变、传说、神话、发展及其与生活生产、民俗活动的关系。2、分析其教育功能与价值。主要包括:是否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是否能够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是否能够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是否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五)营造浓厚的校园民族文化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着手,其中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基础,精神文化是根本。在物质建设方面要进一步从学校建筑、校园装饰和教室布置等方面体现民族风格,营造富有时代性、民族性、艺术性的校园环境,做到环境育人,让学生在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受到熏陶。在制度方面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教师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水平的评价,激励和保障机制,使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更加正规化、科学化。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要充分激发教师和学生参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热情,努力营造重视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校风和人人学文化,人人树新风的良好学习氛围。
(六)让藏族传统文化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良性互动中传承学校、家庭和社会是一个人成长的主要环境,也是藏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只有充分利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发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优势,才能更好地促进基础教育阶段藏族学生对藏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对全面掌握。除了充分发挥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教育传承藏族传统文化的主渠道作用外,家庭和社会教育也是学校教育最有力的补充。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掌握程度和态度、家长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观念、家庭的民族文化氛围等等,对学生的影响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社会教育方面,特别是现在信息技术应用广泛,新闻媒体和各种网络扩展了学生的学习资源和视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又多了一条便捷的途径。所以如何使学校、家庭、社会三者间形成凝聚力,使三者教育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为传承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打下坚实基础,则是一个系统庞大的工程。
少年强则中国强,在各种价值观念的冲击下如何对青少年进行引导以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已成为当前教育核心任务之一。同志在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十个基本思路中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大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让青少年在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感受自身文化的魅力,并提升青少年的人格品质,让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人[1]。传统文化育人成效的显现需要一个系统、长期的工程,这就需要培养一支专业化、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传统文化教师队伍。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教社科[2014]3号)中也特别强调要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作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师,如果仅仅是各类教学研究成果的单纯消费者,会让他们逐渐丧失独立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降低工作积极性和后续的成长空间,从而导致传统文化教师培养的恶性循环。因此,如果想让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持续健康地发展,应该引导教师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让教育教学研究成为一种生命状态,从研究中获得灵感,提升自我价值感,重塑教学形象和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能力,丰富教学内容并促进教学手段的不断革新。本文将从“U-G-S”模式的视角探讨如何建立中小学传统文化教师教研团队,以促进传统文化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中小学传统文化教师教研现状
一线教师应该拥有一定的从事教学研究工作的基础,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实践层面,掌握更多、更有力的话语权和实践能力,但是由于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目前的中小学传统文化教师教研工作实然和应然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1.缺乏传统文化教研的意识和氛围
“教、学、研”是现代教育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三者结合才能构成现代教育的一个完整过程。目前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体系并不健全,教学效果的优化更需要开展大量的教学研究工作。但是中小学教师教研意识普遍比较薄弱,在应试教育的培养下,他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较低,已经习惯了将自己作为教研成果单纯消费者的角色,普遍认为自己只是知识的传输者,教学才是他们的本职工作。由于历史原因导致目前的传统文化教师师资队伍不健全,每个学校平均仅有1~2名教师,部分学校由语文、历史或者其他科任教师兼任,缺乏专业教师。再加上对传统文化教学效果的认可度不高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目前的中小学传统文化教师无力、无心从事传统文化教研工作,无法在各中小学校形成开展传统文化教研的良好氛围。
2.缺乏传统文化教研的方法和指导
教学研究如果离开了专业的指导,缺乏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的引领,就很难实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转化,研究工作就会难以获得突破性进展。目前中小学校传统文化教学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无法像传统的语文、数学等科目,可以在教研过程中得到本校或者邻近学校教学名师的指导。目前的传统文化教师对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理解、教学风格、课程意识等方面都还很不成熟,仅仅将注意力放在传统文化知识的教授、完成硬性的教学任务上,对于教学情境和教学效果的提升缺乏关注能力,使得传统文化教师不知道如何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研究工作,中小学传统文化教研工作停滞不前,效果差强人意。
3.缺乏对传统文化教研工作开展的支持和保障
有学者研究指出:“一个国家与地区教育的好坏,关键的是政策的引导与法规的保障。”[2]虽然教育部下达了一系列政策促进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工作的开展,但是在地方实施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目前地方教育管理制度的制定,从招生、考核、评价等方面仍以成绩的提升为主要目标,没有把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仍以兼任为主,没有专设编制,更没有对传统文化教研工作的配套政策制度及法规的支持。如此以往不仅无法激发中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和教师教授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反而阻碍了传统文化教研工作的开展,影响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U-G-S”模式对中小学传统文化教研团队建设的意义
传统文化教师专业发展之路,仅靠个别教师的努力,力量远远不够,需要社会有关力量大力协助,资源共享。而“U-G-S”是由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与中小学校合作开展的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研修等系统性工作,其作为一种培养高素质教师的合作开放的教师人才培养模式,非常适应教师教育发展的时代需求。合作过程中,三方目标一致、责任共担、利益分享、资源优化,从而实现人的发展、组织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发展[3]。这一模式对开展中小学传统文化教研团队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U-G-S”模式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师培养建立了一个生态系统
教研团队的建设和发展首先要持续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在目前传统文化教学没有得到普遍认可的环境下,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培养体系才能为优秀传统文化教师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按照“资源共享、目标一致、统筹管理”的思路建立传统文化教育“U-G-S”合作共同体,建立了“师范院校―政府―中小学校”之间的协同培养关系。政府发挥行政与管理优势和桥梁的作用,在政策上予以倾斜,为传统文化教师的培养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搭建各种平台,将地方与高校优势资源予以整合,不仅可以资源共享,还可以形成全民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舆论氛围。高校发挥自身的研究和理论优势,提升中小学传统文化教师教育研究水准和学科实力。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小学的资源优势开展传统文化师范生的实习工作,为传统文化教师队伍的壮大储备力量,实现中小学传统文化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
2.“U-G-S”模式为传统文化教研团队建设搭建了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
教师的素质是提高学生学业成就的关键变量,而教师参与高质量的学习则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最为有效途径[4]。“U-G-S”模式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师搭建了一个向专家学者学习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专家队伍可以帮助中小学传统文化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研究、课例研究等,提高中小学传统文化教师的校本研究能力;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师提供教育教学研究方法的咨询、指导工作,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教育研究方法,提高教育研究的能力。“U-G-S”模式下各组成部分之间是一种平等协助的关系,它改变传统的以管理为主要职能的教研机构模式,建立以促进传统文化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目标的教研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共同发挥创造力,理论与实践完美的结合,在实践中开展研究,在研究中不断实践,从而促进传统文化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基础教育的改革。
三、“U-G-S”模式下传统文化教师教研团队建设的路径
针对目前中小学传统文化教师教研团队存在的各种问题,在“U-G-S”模式下,可以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以促进中小学传统文化教师教研团队的建设。
1.建立传统文化教师教研团队示范学校
虽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是近代传统文化教育全面铺开起步较晚,目前各中小学传统文化教学模式还处于探讨阶段,急需一个可以参考的范本。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建立传统文化教育示范学校,让其成为区域中其他学校前行的路标和发展的样板。对于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薄弱地区尤其是农村学校,示范学校具有可借鉴性、启迪性和可仿效性[5]。在示范校建立传统文化教研团队工作站,将传统文化教研团队的建设具体化、实践化,同时以示范学校为核心影响周边学校,起到辐射带动的积极作用。工作站由政府提供政策、经费支持,学校提供专门的场地、人员配置,高校提供指导专家。结合传统文化学科性质制定规章制度、工作计划,设立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定期开展辐射周边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研讨活动,积极探索传统文化教研团队建设的运行机制、监督约束机制等方面的模式。与此同时在示范学校进行传统文化师范生的实习,以便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作用下为传统文化教研团队培养后备力量。
2.开展网络教研平台的建设
由大学、政府、中小学共同建立中小学传统文化教研网络平台,充分发挥教学型教研、研究型教研和学习型教研三大网络教研类型的作用,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积极协助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而促进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6]。政府组建传统文化教研工作室,负责网络平台的统筹管理及后台服务工作。网络平台包括以下几个板块:传统文化教育动态信息、专题讨论、问题呈现、在线课程、校本教程分享、传统文化课题申报等。这样可以消弱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扩大传统文化教研工作开展的影响面,使信息的传递及时化,让更多的人受益。在这个网络平台里,各教研团队可将自身的研究成果在线分享,各成员可以根据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需求,传统文化教研团队专家队伍根据网络平台中出现的问题,在线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指导、培训工作。
3.以师徒制的方式组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研梯队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研队伍是由不同层次、不同研究水平的教师组成。目前中小学传统文化教师队伍教研能力基础薄弱,教研思路不明确,他们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才能获得独立教研能力。“U-G-S”模式为传统文化教研梯队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首先,由承担横向或者纵向传统文化教研项目的大学教师作为课题研究的主导者(师父),中小学教师作为协助者(徒弟)参与其中,逐步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教研的思路与方法。其次,大学教师指导中小学教师申请相关课题,在课题的申报、实施、论文的撰写过程中予以指导。最后,中小学传统文化教师组建课题小组独立申报课题、撰写论文,大学教师辅助指导。经过一系列过程之后,将主导者的角色逐渐下移到中小学校,形成一个层次分明、逐步发展的传统文化教研梯队,使得中小学传统文化教研工作可以顺利持续地开展。
综上所述,组建传统文化教师教研团队,并保证其有效地开展各种传统文化教育教研工作,才能更好地促进传统文化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向的大背景下,“U-G-S”作为共同培养高素质教师的一种合作开放的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由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学校的教师在平等互助合作的原则下,以相互探讨、相互分享、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方式和理念,建立传统文化教师教学研究团队,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研团队的建设和持续发展提供了思路。
参考文献
[1] 刘云山.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决策与信息:中旬刊,2014(4).
[2] 肖起清.农村教育问题的调查及建议[J].教育导刊,2006(1).
[3] 苗凤华.“U-G-S”模式实践过程中问题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8).
[4] 王凯.教师学习的生态转向及其特征[J].教育研究,2010(11).
一、新农村呼唤新型的农村文化:与农民“零距离”,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基础
农民是农村的核心,是新型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农民在不断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渴望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把现有的文化资源和当地的民间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让农村文化与农民“零距离”,建立一种适合农民的新型农村文化。这种文化理念需要对内在的文化挖掘、保护、传承和发扬,对外来的文化有效整合、合理利用,要让深奥的理论简明化,传统的文化大众化、普及化,用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传播方式来表达,这就是新型的农村文化。
1.发展中的新农村呼唤新型的农村文化
在农村,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其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而其原有的生产、生活习俗也在悄然变化,特别是大集体(生产队)活动减少了、社会活动(民间民俗活动)的次数、区域和覆盖面也相对减少,人们的民俗文化意识也随之发生改变,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文化艺术的欣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文化的思想、情感、格调需求也要发生变化,原始的农村文化开始与现代人的情感需求不相适应,发展中的农村呼唤新型的农村文化。
2.创建农民“口味”的农村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
新型的农村文化应产生于农村,流传于民间,与民间生活要相适应。在各民族长期聚居区,特别是各民族农村聚居地有人们通过几百年积累下来的文化产物,这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是农村人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珍贵遗产,我们应当沿袭和发展、保护和传承。
在被称为“战鼓之乡”的正定县,流行于东、西杨庄的常山战鼓因其慷慨激昂的气势、灵活多变的队式,弘扬了优秀民族文化艺术,充分展示了战鼓之乡的风采,常山战鼓成长为正定县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而其他村街等不同区域的战鼓,其鼓点和节奏又略有不同,可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可见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文化风俗。正因为民族、地域的不同,才形成了丰富多彩、风情各异的民间文化艺术。新农村文化建设要彰显区域文化特色,以地域文化优势构建和发展特色鲜明的符合农民“口味”的农村文化。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不嫌弃“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传统文化扬名正身
1.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对新农村文化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要。在广大农村部分人法律意识淡薄,竞争意识不浓,缺乏发展意识,文明、健康意识不强,具有一些传统陋习,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新风尚、建设乡风文明的要求格格不入。人们甚至错误地将经济的落后与本地的“土”文化等同起来,由此产生自卑心理、崇外思想,甚至否定了乡土传统文化,祖祖辈辈辛苦劳作的文化大餐却被丧失在愚昧落后的文化思想中。其主要原因是传统优秀文化的流失、政府投入不足、管理机制不畅、农民自身文化素质较低和文化发展失去载体。为此,针对新农村建设文化滞后问题必须从多方面切实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良性发展。
新农村文化建设不是否定传统、完全创新,切莫一概而论,要因地制宜,新农村文化建设不要嫌弃优秀传统的“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母体文化,是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对特定文化的传承、维护和弘扬是新农村全民利益所在,也是维系新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2.民间传统文化并不“土”,政府与农民“零距离”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族传统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早已得到党和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4年以来,我国先后已制订《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从法制上为传统文化扬名正身,民间传统文化并不“土”,是真正农民“口味”的文化,是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的优秀文化,得到国家和社会的认可。
在正定这个物华天宝、美丽富饶的民族聚居区,广大劳动人民在不同的生存背景下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分布在全县各乡村的龙山文化、仰韶文化以及战鼓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典型的“土”文化。
可喜的是,正定县委、县政府和文化管理部门在正定“土”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开发等方面做了不少深入细致的工作。从2006年开始,就采取得力措施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了保护。首先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并由文体局负责对此项工作具体实施,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对全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大量细致周密卓有成效的发掘、收集、整理和研究,坚持四不漏、调查摸底、逐级排查、研究上报,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民间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民间艺人办培训班,“带徒传艺”和“学艺有成”,创“非遗传习所”者给予奖励,鼓励保护和传承各种优秀的民风民俗尤其是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还将常山战鼓纳入到正定首家民办学校弘文学校的教学课堂之中,并计划推广到全县中小学教学。
正定常山战鼓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后,参加了众多公益性演出。近年来,受北京2008城市奥运文化活动协调小组邀请,参加了中华世纪坛文化广场表演、天安门广场表演、昌平永安文化广场演出以及在西柏坡举行的奥运火炬石家庄站传递等活动,共计500余人、200余家庭参加了常山战鼓的全国比赛和商业性演出200多场。从2004年正定县第一届民间文化艺术节至2009年举办第六届鼓王争霸赛和民间文化艺术节为止,举办各级各类民间艺术演艺活动达几百次,鼓手们用雄浑奔放的表演和极具震撼力的鼓声敲出了太平盛世的时代强音,敲出了正定儿女顽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展现了燕赵鼓乐文化的磅礴气势。县委县政府也曾多次表彰优秀的民间文化传承人。2010年初,再次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评选100个农村文艺家庭户,100个民间艺术带头人的文化“双百”评选活动,由政府为正定“土”文化传承人评“职称”,为传承人扬名正身,与农民文化人“零距离”,可谓是正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一大盛事。
3.民间传统文化和文化人有了可靠的法律保障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启动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已逐步建立,相关的保护法律、法规制度与措施正在实施。传统民间文化得到国家政府的保护,为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和文化人建立了可靠的法律保障,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是文化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2008年6月份正定县两项非遗项目正定县常山战鼓、正定新城铺高照(中幡)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项即正定竹马、正定宋记碗、真定府马家卤鸡、正定腊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9项包括元杂剧、赵氏剪纸艺术、刘家卤鸡制作等。目前,石家庄市国家级非遗项目8项中正定县占2项;省级31项中占4项;市级49项中占9项,正定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全市名列前茅。2008年底正定县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常山战鼓)”、这是继“全国文化先进县”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截止目前,搜集整理了正定县非遗普查线索386项,立项资源360项,包括民间文学54项、传统音乐21项、传统舞蹈32项、传统技艺66项、传统美术16项、传统戏剧29项、曲艺5项、生产商贸习俗5项、消费习俗5项、人生礼俗28项、岁时节令8项、传统体育15项、传统医药3项、民间信俗64项、民间知识9项涵盖了15个门类,极大地丰富了全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正定县已被命名的县级以上优秀传承人40名,其中省级传承人5名、市级优秀传承人4名。县政府分两批公布了“正定龙狮道具制作”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5项。
弘扬民间传统文化进入法制化轨道,以民间传统文化为基础,以传统文化传承人为骨干,全面建设新农村传统文化,这对保护、传承、发展地方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开展新农村新型农村文化建设有着积极推动作用。
三、打造新农村传统文化品牌:星级农村传统文化建设,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我国的民间传统文化资源丰富,遍布村村寨寨,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源泉,新农村文化的发展必须以此为依托,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全面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近几年来,新农村文化建设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农村文化品牌。农村民间传统文化取得了可喜的发展场面,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1.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
农村地区有其特殊性,农民的思想意识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农村中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因此,必须弘扬与人们联系紧密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要的同时,使先进文化得到发展,低俗文化得到根治。而文化事业的发展仅靠当地政府和个人是不够的,应拓展文化开发渠道,推进农村集体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以村和组为依托,开展自己的公益性传统文化活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地方政府也应重视公益性传统文化事业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粮食。同时要坚持继承与发展、实行兼容并包的文化政策,构建农村和谐文化,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新文化的需要。
正定近几年来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举办或参加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比赛, 着力打造新农村传统文化品牌。一是鼓王争霸赛,通过比赛,在全县选出“战鼓王和“优秀战鼓手”。2004年在正定镇举办了首届鼓王争霸赛。来自全县农村共50支代表队2000多人参加了比赛。通过这次大赛把正定的战鼓正式搬上了新农村群众文化的舞台。二是举办每年一次的民间文化艺术节,展示各级各类民间艺术,表彰优秀的民间文化传承人。三是开展评选农村文艺家庭户,民间艺术带头人活动,由政府为正定文化传承人扬名正身,分别颁发“带徒传艺奖”“学艺有成奖”“优秀非遗传习带头人“等奖项。
2.组织有规律性的新农村传统文化节庆活动,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
加强科学研究,合理制定城乡文化统筹发展的规划,形成以集镇为中介的城市文化辐射区,不断丰富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推动城乡文化均衡发展。同时要加强城乡互动,开展各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或者借助经济活动弘扬传统民间文化的活动,推进农村集体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达到城市经济拉动农村文化发展的目的。
政府牵头,组织有规律性的新农村传统文化节庆活动,促进新农村民间文艺队伍的状大和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新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些年来,正定县坚持每年举办全县农村文艺汇演、全县中小学生文艺汇演、歌手大奖赛、全县书画美术大赛等各种文化赛事,连续举办了7届民间文化节,每年有40余支优秀民间花会、文艺表演队伍参加,节目荟萃国家、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受到了广大市民广泛赞誉。尤其是“2010年元宵节河北省花会踩街启动仪式暨正定县第六届民间艺术节”,由河北省文化厅、石家庄市政府、正定县政府主办,在正定国际小商品市场广场隆重举行。此届艺术节以展现燕赵文化为依托,集萃了一批具有地道燕赵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除正定传统的民间花会表演之外,还特别邀请了河北沧州舞狮、昌黎地秧歌、保定寸跷、曲阳擎阁、吴桥杂技独轮车表演等共15支优秀民间花会、文艺表演队伍进行集中展演,内容丰富多样、节目精彩纷呈,充分展示了河北省民间艺术靓丽风采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博得群众阵阵喝彩。通过这些群众性传统文化活动,不仅大大丰富了新农村广大人民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需求,而且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3.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和教育事业,宣扬中国传统文化,带动新农村主导文化的发展
一方面,在农村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推广民间文化。
正定县多途径宣传推广民族民间文化,带动新农村主导文化的发展。一是举办全县性大规模的农村民间艺术展示活动。在每年的春节期间,全县各个乡镇村街上千名民间艺人,演出了《常山战鼓》《中幡》《二鬼摔跤》《车子旱船》《特色秧歌》等优秀民间艺术节目,将正定的优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做了一次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展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二是组织新农村民间文艺队伍参赛,常山战鼓等优秀民间艺术在各种全国性大赛中多次获奖。常山战鼓于2010年3月参加了第五届石家庄市鼓王争霸赛暨中国北方鼓乐展示大会,被中国群文学会授予“金鼓王”称号。三是组织大型民间文化宣传推广活动。近几年县政府在北京、上海等地举办了大型正定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活动,以此宣传和推广正定的新农村民族民间文化建设。在2009年迎国庆60华诞群众文化系列展演活动中,县政府在全县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2010年5月12日至18日赴上海参加了上海世博会河北演出周活动获得成功,为正定争得荣誉。2010年6月12日,正定县组织举办了主题为“非遗保护,人人参与”的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营造人人了解、人人关注、人人保护“非遗”的社会氛围。四是利用现代媒体保护传承民间文化。2007年初开始,我县通过县电视台、政府网站、正定风采报等现代媒体开辟“正定故事”和“村名故事”、“正定文化”等专题栏目,定期向广大市民讲正定的民间故事、村名由来等传统文化。这些举措开辟了正定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广阔天地,新农村的农民文化艺人登上舞台,讲农民自己的故事,符合农民“口味”的新农村文化稳步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也得到了保护和传承。五是推动民间文化精品生产。重点打造常山战鼓、元杂剧《墙头马上》、柏棠竹马、三角村高跷、新城铺高照(中幡)、赵向荣剪纸等民间文化品牌。充分利用“文化遗产日”,组织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系列宣传展示活动,建设民间文化艺术展馆(厅),对民间艺术表演队重新整合、编排、包装,提升其民间文化品牌,对民间文化特色村、民间文化工作者、民间艺人建立档案,颁发证书。
另一方面,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把传统文化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应开设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乡土教材课。
民族文化进校园,民间艺人上讲台,是正定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一个特色。如正定教育部门聘请常山战鼓民间艺人进入校园开展教学,培训在校学生常山战鼓专业知识,组织实地教育教学。常山战鼓传承人被聘请组织弘文中学学生战鼓队,通过教学使弘文中学2000多学生都能进行一般战鼓演示,弘文中学战鼓队参加了国家、省、市战鼓表演和比赛。
这些行动弘扬了新农村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改变了正定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后继乏人的局面,同时促进了正定新农村民族文化的新发展。
四、新农村新气象: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现与转换
1.新农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保护应是开放式的,不是封闭式的
通过民间传统文化浓郁的民间特色和鲜明的地方风格装扮多彩的新农村,我们要让凝聚着祖辈们几百年的民族文化精神永不停滞地流传就必须保护优秀的民族文化,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文物,保护不是放到博物馆,它是活态的,应该放在民间。但保护它不等于“原封不动”,不是让它停留在原始的阶段而不发展,继承与发展并存,保存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格一定要原汁原味,但民间传统文化的技法、曲段、语言、格调等是可以发展的。多年来,民间艺人、文艺文化工作者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了不懈努力,力求为新农村传统文化寻找一条可发展之路,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2.民族文化遗产是发展新农村文化产业的宝贵资源: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现与转换
新农村建设把节日民俗文化活动作为新农村文化的重要内容来广泛开展,作为传统民族民间艺术展示和传承的载体,显示农村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并从传统的区域文化传播,追求到省外、国外展示。每到传统节日,新农村的农民击打战鼓、舞龙舞狮、踩高跷、荡旱船、讲故事、演戏调曲等,这些活动必将成为新农村农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将对城乡文化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
近几年来,国家重视新农村民间传统文化建设,农村民间传统文化的发展蒸蒸日上,各地区在打造传统文化品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大批传统文化产业。传统文化产业是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现,在中国是一个新兴产业。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把具有民间特色的农村民间文艺、手工艺、民间习俗、餐饮等都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正定县是一个地处平原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名县,早就认识到民族文化遗产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宝贵资源,正定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在影视演艺业、文化旅游业、餐饮业等方面有成功的尝试,为我县非遗项目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既发展了文化产业又促进了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如正定东、西杨庄常山战鼓传承人和新城铺高照传承人已在当地办起了培训班,创建了“非遗传习所”,带动周边多个村庄的村民参加到此项活动中,共计500余人200余家庭参加了常山战鼓的全国比赛和商业性演出年达100多场,人均年创收5000余元,常山战鼓成为当地农民在传统的种养业之外的又一致富途径,作为正定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对提高非遗项目的知名度,推动产业经济的发展壮大起到积极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