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国内经济发展趋势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前言
钻井工程中固井作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个作用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将水、汽、油分开,保护套管,增加气井的寿命,从而使油气产量得到提高。经过上百年的努力,油井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涉及到大功率的发展、密度精确控制、自动化设备操作的。本文基于这些考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国内外固井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
1 固井技术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由于生产技术的不断积累,固井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同时也形成了很多特色的固井技术,解决了很多技术上的难题,基本上能够满足勘探的需要。
1.1 深井、超深井的固井技术的形成
这些年,随着油田勘探技术的不断深入,勘探的数量也在逐渐的增多,抗高温系统也在不断的增加,质量也在逐步的改善,并且对施工工艺也有了非常高的要求,通过国内外专家的联合攻关,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油井水泥外加剂、固井工艺技术、固井工具及附件、固井设计模拟与分析软件、水泥浆顶替技术、注水泥设备等方面的新进展,主要是油井基本水泥由一两种发展到13种;注水泥设备普遍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对配浆过程进行连续监控,注水泥设备向操作自动化、密度控制精确化、大能量和大功率方向发展;复杂地层固井技术日趋完善,
1.2 复杂的固井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近几年来,美国有一个叫哈里伯顿公司,一直致力于研究水利浆固井技术的研究工作,研究出了外加剂,用计算机控制的系统和现场施工系统,这对于复杂的系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固井的技术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不同的固井地质情况有所不同。气窜是一个非常难的难题,在国内做了很多工作,基本上弄清了原因,目前,深层次固井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但是一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储气库的建设速度,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储气库得到了发展,并且渐渐的成熟了起来,这样为安全供气提供了保障。
2 当前固井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钻井数量的逐年增加,井也越打越深,高压井、高含硫井以及复杂结构井等也越来越多,固井难度也随之越来越大,问题及难点也越来越多。这些问题和难点主要来自于天然气业务跳跃式发展、开发技术的不断深入、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等,其具体表现在窄安全密度窗口固井问题、固井质量的提高、小间隙固井技术的加强、一次性封固段固井的研究以及井深高度等均有体现。
(1)窄安全密度窗口的固井问题对于塔里木油田下的克拉、迪那气田、新疆、四川等油田均采取了地层承压堵漏、运用防漏水泥浆、采取压固井工艺、配套隔离液、低排量替浆、减少管下及固井中的压力激动等措施等,另外在异常低压系数也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并压制到正常系数一下。,但仍达不到理想效果。不仅固井质量差,而且固井中的井漏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2)面临深井一次性长封固段封井、低压易漏长封段固井技术的研究等困扰着像塔里木、新疆、四川、大庆、吐哈、吉林等油田,都面临着一次性封固段封井问题。由于封固井段较长,水泥面上下温差大,地层承压能力低,固井时易发生漏失等问题。应采取双及注入水泥固井技术又存在一定的的危险性和局限性,现有的低密度水泥浆体系也难以解决长封井段固井的问题。因此,一次性长封固段固井、低压易漏等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这些固井问题和难点需要研究单位与油田工程技术人员密切合作,携手攻关。
(3)部分油田固井难度加大,固井质量急需提高。大庆油田萨尔图、葡萄花、高台子油层发育有三百多个小层,由于固井难度的提高,导致由于套管损坏等原因造成的注采不平衡,从而引发的部分复杂区块在井桶刨面上出现异常低压的压力系数偏高等。致使保证和提高复杂调整井固井质量的难度加大,在复杂调整井固井质量优质率不足百分之四十,有的区块甚至不到百分之二十。小间隙固井问题主要出现在塔里木及四川的深井、超深井中,井眼质量差,井下状况恶劣,有的甚至无法加放管扶正器,固井时施工排量特别低,顶替效果极差等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4)井深五百米,一百八十多摄氏度的高温对水泥、外加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产外加剂的抗高温性能较差,对温度过分敏感,需要加强研究开发力度,尽快生产出性能优良的国产抗高温外加剂。
此外,一些其它因素,在钻井时影响使其多次失误,如活跃的气层等。盐层固井技术一直是固井界公认为的难题,经过多年的攻关,仍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需要从抗盐水泥浆体系、抗盐隔离液、配套施工工艺等方面深入进行研究,以期早日取得突破。
3 对下步工作的建议
近年来,固井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也存在很多困难,并且这个困难是现在和将来一段时间内都存在的,需要解决这些问题,责任非常的大,现就提出几点:
3.1 对固井工作一定要高度重视
钻井工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固井,也是油气井的最后一道程序,这道工序非常重要,他直接关系着油的质量,还有资源的保护,同时还关系着油田开口的使用寿命,关心固井发展,是固井技术发展坚强的后盾。
3.2 加强和重视施工现场的管理
要想提高固井质量,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这个工程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固井设计,和施工单位的事,这和钻井、地质等单位,共同关注的一项系统工程,是共同协调配合的关系,只有从各个方面重视,才能固好井,采取措施,降低对固井质量影响的因素。因此,这就油田质量管理体系、条例等。
4 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固井技术也在随着不断的发展,对于固井材料,工艺技术和水泥添加剂等都在发生着非常深刻的变化,研究了很多新工艺,并且运用于钻井,这样基本上能够适应勘探的需要。中国的固井技术,经过很多年的细心专研和公关,中国的固井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例如固井材料、固井工艺、固井工具等,这一系列的配套设施,随着开发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中国的固井技术,也在发生很大的变化,逐步的完善了起来。
参考文献:
[1]张绍槐.现代导向钻井技术的新进展及发展方向[J].石油学报,2003 (03).
[2]何金南,刘建立,李娟.国内外深井钻井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R].德州: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德州石油钻井研究所,2003.
[3]李娟,何金南,刘建立.国内外深井钻井技术进步与经济评价初探[J].石油钻探技术,2002(06).
[4]李国华,何金南.中国钻井适用技术与可持续发展[J].石油钻探技术,1999(05).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直接危害到人们的健康问题。我国的七大水系水质均遭到污染,最为严重的是太湖、滇池水质,检测呈现为劣V类;其次是海河,为重度污染,黄河、淮河等水质遭到轻度污染。综合我国的水环境,可以为分以下几点:①还没有有效的方法来控制遭到污染的水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都非常严重;②最主要的污染为重金属污染;③湖库水中氮、磷等浓度高,负荷大,甚至出现异常现象;④新型、复合型污染物源日趋扩大;⑤水资源超过开发限制,工业用水极度浪费。全球的水资源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上述情况也均有显现,不过发达国家都对水污染给予了有效的治理。目前,国际上对于水污染,采取了生物监测、遥感监测等技术的应用,我国也相继开发和使用了多种水质监测系统。美国开发了StreeterPhelps等模型体系和水质模型,以便对污染物在水环境中迁移转化规律进行描述。我国对于水污染数值模拟的研究开发还在进一步进行中,虽然与一些发达国家的研究水平还存在距离,不过我国所构建的湖库等水域富营养化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有着突破性进展。
2土壤环境保护形势和研究
我国工业化的飞速发展以及日趋城市化,更受到全球变化的影响,土壤环境逐步受到污染。我国的受污染土壤大部分是因农药、重金属所至,矿区、石油以及固体废弃为主要污染来源,对我国的生态环境以及食品安全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我国的土壤污染呈局部扩散至区域、从城市扩散到农村、单一发展到复合的多种交叉污染特征。土壤的浸染日趋严峻,已经不只是净土洁食的问题困扰,而是已经发展到土壤的侵蚀、荒漠化等生态问题。我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关注土壤污染,不过目前对于土壤污染的状况了解并不完全,缺少一个系统的掌握。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法国等国家为了开展土壤污染的相关调查以及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建立了一个专属的基金。通过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等修复技术手段,特别是生物修复技术,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果。我国对于重金属砷、铜等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有深入的研究,并且获得了明显的成效。对于石油污物进行了大量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也取得了不小的研究成果。不过总体来说,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3大气环境保护形势和研究
大气污染属于国际性的问题,一个地区的大气污染会对整个地球造成危害。对于大气环境的保护主要在于酸雨、臭氧、雾霾、重金属等问题的研究,大部分的污染因素是不合理的排放工业废气、废物,使大气环境污染严重。国内外先后研发了不同的大气污染模式系统来解雇大气污染问题,国际上在外街观测、物理模拟等方面取都有多项研究成果,以植物修复技术来治理大气污染是目前国际上比较尖端的研究课题。最早对大气污染进行研究的国家是美国、英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并研究出对浸染深度的定量预报。对于室内空气污染,国际上采用的手段一般为物理化学吸附、臭氧净化等技术。此外,国内外也发展了多种净化新方法,不过总体来说我国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4生物保护形势和研究
地球上的生物频临灭绝,日趋严峻,尤其是热带森林遭到大规模的破坏,在国际上已经被广泛关注。在我国,生态的恶化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出现了局部生态问题有所缓解,而区域的破坏却逐渐加深;原本出现的生态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单一的问题虽然开始被控制,可系统性问题又不断显现。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植被遭到大面积破坏导致土地退化、多种生物频临绝灭、湿地不断减少、生态灾害多现等。此外,随着全球气温不断升高,可能会导致我们的干旱地区进一步增加和土地沙漠化;沿海水平面会出现再次上升;草原、冰川等可能会加快减少,甚至消失。许多国家对生物多样性开始关注,我国最先完成了多项报告以及多项重大科研课题。
这要从分析我国传统经济体制的成因入手。建国初期,为了迅速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政府确定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由于资本高度密集的重工业具有投资周期长、作为先进技术载体的机器设备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投资规模巨大等三个特征。而当时我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经济不发达国家,其特点是:生产剩余很少,资本积累很低,市场决定的利率很高,不利于投资周期长的重工业项目的发展;可以出口的商品很少,外汇短缺,市场决定的汇率很高,不利于发展重工业所需设备的进口;由于剩余主要来自于农业,而千家万户的小农生产非常分散,导致资金动员能力很低。这样,重工业资本密集的特征与当时我国资本稀缺的农业经济的资源禀赋状况形成了直接的矛盾,因此就不可能依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推动重工业优先发展,而需要政府出面,利用行政手段扭曲宏观政策环境,人为压低利率、汇率、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以及工资和生活必需品价格,以便一方面降低发展重工业的成本,另一方面动员资源发展重工业;在要素和产品价格被扭曲的宏观政策环境下,资金、外汇、原材料及生产必需品就需要通过高度集中的计划渠道进行配置,同时还需要对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为了控制企业剩余的使用和在农村推行统购统销政策的需要,又分别实行了工业部门的国有化和农业部门的化,对微观经营严格控制。这样,以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为逻辑起点,相继形成了以扭曲的宏观政策环境、高度集中的资源计划配置制度和没有自的微观经营机制为特点的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
事实上,这种传统的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必然产物,而是由在低水平的经济发展状况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所导致的,世界上许多非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家在采取了同样的发展战略以后,也形成了类似的经济体制。
这一体制在当时的状况下能最有效地动员各种资源,使得我国在资金稀缺、物质基础落后的情况下很快地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然而这一体制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这在微观方面体现为工人、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工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在宏观上则是产业结构严重失调。针对传统经济体制下严重缺乏活力的微观经营机制,自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就从微观环节的放权让利入手,旨在改进微观激励机制,激发工人和农民的生产热情,提高微观经营单位的经济效率。微观单位自的扩大打破了传统经济结构的整体性,以更具有效率的市场结构代替传统结构的制度变迁过程就以自我推进的方式发生。在这个过程中,改革的成功使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自的扩大和来自非国有企业的竞争也提高了国有企业的效率。
18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平均每年9.8%的高增长速度,绝大多数老百姓是改革的受益者。改革所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被认为是继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之后的又一个经济奇迹,而且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因此我国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对世界所产生的影响远大于前两个奇迹。在为所取得的成就欣慰的同时,令人们更为关注的是我国目前这种高经济增长的态势还能维持多久,国外有不少学者认为中国在未来20~30年中还能保持高经济增长,林毅夫和国内的一些学者也持有这一观点,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信心。林毅夫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来自于以下的分析:在决定一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各种因素中,最重要的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有两种实现方式:
(1)自己投资进行研究和开发;
(2)向其它国家学习、模仿,或者说花钱购买先进技术以实现本国的技术进步。
技术开发研究的特点是成功率很低,一般而言,95%的科研投资没有取得任何成果,而在取得成果的技术中也仅有一小部分具有商业价值,因此发明技术的成本通常很高;相对而言,模仿和购买技术所需的成本就要低得多。发达国家由于处于技术的最前沿,因此必须通过自己从事研究和开发才能实现技术进步,因而这些国家实现技术进步的成本高、时间长;而象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由于同发达国家在技术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在选择技术进步的实现方式上就具有后进优势,可以选择成本低、时间短的模仿或购买的方式实现技术进步。因此象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由于技术变迁的成本高,如果能长期维持3%左右的增长率就已经很难得了,而技术进步实现方式上的优势则使我国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保持象目前这样水平的高增长速度并不困难。至于我国能保持多长时间的经济高速增长,则取决于我国同技术水平最高的国家间的技术差距。
日本在50年代开始经济的高速增长时,它同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要远远小于我国在79年改革开放之初同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而日本从50年代至80年代中保持了近40年的高增长速度,亚洲四小龙从60年代初至现在也维持了近40年的高速增长,因此从技术差距的潜力来说我国大致可以保持50年左右的高速经济增长,这意味着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应该还能够再维持30年。根据这一分析,对比目前我国与美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一个简单的计算就能表明,如果能把我国与美国之间7%的年经济增长率差距再保持30年,则至迟到下世纪30年代,我国的GDP总值就将超过美国,从而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强的经济。以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为例,1993年美国的人均GDP是23400美元,按官方汇率计算,当年我国人均GDP则为470美元,这一数值是美国的1/50,而我国的人口是美国的5倍,因此在93年,我国的经济规模是美国的1/10,如果我们能保持7个百分点的增长率差距,则大约在35年后即到下世纪30年代我国的经济规模就将超过美国;因为同样一美元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能购买的商品数量是不一样的,因此较客观的比较方法是购买力平价法,按此方法计算,我国93年人均GDP为2300美元,则我国的经济规模大致为美国的1/2,那么在10年后即在下世纪初我们就将达到美国的经济规模。如果上述分析成为事实,则我国将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由盛而衰,继而又由衰而盛的国家,这将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奇迹。
二体制不配套引发的问题
林毅夫接着分析了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他指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走的是一条渐进的道路,从微观经营机制出发,然后逐步推向资源配置制度和宏观政策环境。总的来说,宏观政策环境的改革滞后于资源配置制度,而资源配置制度的改革则落后于微观经营机制。宏观政策环境改革滞后是有其原因的,改革之初,由于作为我国经济骨干力量的国有企业的特点是效率非常低、缺乏竞争能力、经营能力薄弱,如果象苏联和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那样通过“休克式”疗法进行全面的改革,则国有企业必将大量破产,国民经济就可能处于崩溃的边缘,社会就可能再次陷入动荡之中。
因此,为了维持国有企业的存在,为了社会的安定,我国选择了渐进式的改革道路。这一改革方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宏观政策环境改革的滞后导致了当前我国经济体制中微观经营机制、资源配置机制和宏观政策环境三者间的不配套,由此产生了一系列非常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国有企业亏损严重、银行呆帐坏帐问题恶化、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扩大、周期性的经济波动以及粮食供求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则势必会威胁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
具体分析如下:
1.国有企业亏损。
由于宏观政策环境方面改革的落后,目前国有企业依然背负着许多政策性负担,这些负担包括:
(1)沉重的职工养老负担和各种福利负担以及债务负担;
(2)一部分国有企业产品的价格依然被严重扭曲;
(3)有些国有企业的资本密集程度过高,不符合我国的资源禀赋条件。政策负担的存在使得人们无法评价企业经营机制的高下和经营绩效的优劣,国家也缺乏对企业进行监督所需要的客观指标,国有企业总可以把任何亏损都归结为政策方面的原因所致,因为政府必须对因政策的原因所导致的亏损负责,因此企业的预算软无法硬化,当企业出现亏损时,政府就必须给予补贴。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自越大,企业以各种方式侵吞企业资产和收益的可能性也就越高。因此在放权让利的改革提高了国有企业生产率的同时,企业的盈利能力却在不断减弱,1996年国有企业的盈利状况大致是1/3盈利、1/3明亏、1/3暗亏,97年则出现了全行业亏损。
2.银行业的经营风险。
银行在收集信息和降低道德风险方面有天然的优势,因此在解决非对称信息问题时银行比其它金融机构要有利的多。因而在全球范围内银行在各国的金融体系中都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在发展中国家尤为如此。银行业的经营状况对整个经济至关重要,银行恐慌会引发整个经济的严重衰退,1997年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国家银行的坏帐率太高,过高的风险使得公众对银行业丧失了信心,由此导致了银行危机和汇率危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和金融的深化,银行在我国经济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且今后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银行业的呆帐、坏帐比例高达25%左右,甚至比东南亚各国的坏帐率还高。
1996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出现了全行业亏损。如果这一局面不加以扭转,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的银行体系极有可能受到外国投机者的冲击,由此可能导致我国的银行恐慌和金融危机,从而威胁到整个经济的发展。改革所产生的经济体制的不配套是造成银行业呆帐、坏帐比例高的主要原因。在实行拨改贷政策以后,国有企业主要是通过向银行贷款来获取资金,为了维持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的存在,政府继续把利率压低,低利率政策是目前向国有企业进行补贴的最主要手段。以1994年为例,四大国有银行当年的款额为4万亿元,其中70%以上贷给了国有企业,按70%计算,则银行向国有企业的款额为2万8千亿元,当年银行贷款利率为12%,而市场利率为25%~30%,两者间的差距超过10个百分点,这意味着1994年国有企业从银行贷款中获得的补贴超过2800亿元,而这一年国有企业的总利润只有2600亿元。
因此,如果放开利率,则将使国有企业的债务负担大为加重,国有企业在1994年就将全面亏损。正因如此,利率在我国迟迟不能放开。由于四大国有银行的资金主要是贷给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的主要债务是银行贷款,因而随着国有企业经营状况的恶化,企业还贷的可能性大为降低,从而导致银行呆帐和坏帐比例的大幅度上升,银行的经营风险随之增加。
3.经济发展中的周期波动。
由于银行利率仍然被人为压低,预算约束依然没有能够硬化,这使得改革以来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存在着周期性的经济波动。每当政府放松对信贷和投资的管制以刺激经济的增长时,企业就会争相向银行贷款进行投资,投资的增加拉动了经济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储蓄并不增加,因此政府只有通过增发货币来满足贷款的增加,而货币增加就会引发通膨胀,同时贪污腐化现象也趋于恶化,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政府就不得不推行宏观紧缩政策,砍投资,砍信贷,结果是在通货膨胀和得到控制的同时,经济增长速度就会减慢。这就是所谓“一放就活,一活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活乱循环”现象。令人担忧的是,这一波动具有周期越来越短、波动幅度和波动频率不断增大的趋势。如果这种状况趋于恶化,我国经济就可能因此而崩溃。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是放开利率,做到银行商业化和利率市场化。1994年的五个改革中,把这一点作为主要目标,但至今为止难于实行,原因在于低利率贷款是目前政府补贴企业的主要手段。
4.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问题。
我国的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区特点,东部的优势主要在于制造业,中部适合发展农业,而西部则在矿产品的开采上有优势。改革开放以来,为了给国有企业提供廉价的投入品以维持国有企业的存在,在逐步放开工业产品的价格的同时,主要农产品和矿产品的价格却依然被人为压低,这等于是中部和西部在补贴东部的发展。东部发展越快,所需的农产品和矿产品就越多,因此中西部对东部的补贴也就越多,而东部本来就比中西部富裕,因此东部发展越快,东部同中西部间的差距也就越来越大。
地区差距的扩大引起东部和中西部在对政策的需求上产生摩擦,东部希望更多的自和进一步的市场化,而中西部则希望得到更多的财政支持,因此希望中央政府更加集权,所以中央政府就难以制定和实施有关政策。东部同中西部间过大的差距使得许多中西部的农民无法安于农业生产,大量的农民纷纷涌入城市打工,民工的进城与大批城市工人的下岗问题交织在一起,使得就业问题变得十分尖锐。特别是在经济萧条时期,大批的民工滞留在城市里,无所事事,极有可能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根源。
5.我国的粮食问题。
伴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国对粮食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这一增加来自于以下几方面:
(1)酿造业等行业发展迅速,这些产业需要大量的粮食;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对肉食品的需求大幅度增加,而肉食品的生产需要耗费粮食,据估计,生产1斤猪肉需要4粮食,1斤鸡肉需要2斤粮食,1斤牛肉需要8粮食,因而饮食结构的改善会增加对粮食的需求;
(3)我国人口将继续增长,预计到2030年时人口总量将达到16-18亿人,比目前增加30%至50%,对粮食的需求也将随之而不断增加。我国是世界上耕地最稀缺的国家,而人口的增加以及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都要进一步占用耕地,所以增加粮食供给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一目标的实现一方面需要政府对农业科研进行大量投资;另一方面,粮食的价格必须足够高,使农民有采用新技术增加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然而,为了给国有企业提供廉价的原材料,同时也为了保证城镇居民一定的生活水平,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粮食价格一直没有放开,粮食相对价格偏低,农民因此缺乏生产的积极性。如果这一状况得不到改善,那么我国将来就可能象国外一些经济学家所预言的那样出现较大的粮食供求缺口,而粮食危机势必将威胁到社会的安定。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临终关怀是对无治愈希望的患者提供的积极整体的照护,包括医疗护理、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等各个方面。其目的在于确保临终患者及其家属的最佳生活品质,使患者人生的最后旅程痛苦较少,也使患者家属得到慰藉。这是一种具有高度伦理意义的服务活动。它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涉及医学、护理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众多学科。对临终儿童的关怀,在我国有广泛的需求,但也存在许多困难,这是医护人员面临的极大挑战。
1、国外儿童临终关怀的发展状况。
临终关怀起源于中世纪的修道院与济贫院,为重症的濒死者提供精心的照顾。临终关怀的提出和兴起缘起于英国的第一家临终关怀机构---圣克里斯多弗关怀院,是由英国的桑德斯博士(D.C Saunders)于1967年在英国伦敦创办的。1987年,临终关怀在英国被批准作为医学的一门专业,并将其描述为“对患有活动性、进行性、预后有限的晚期疾病的患者进行研究、治疗和关怀照顾,焦点是生命质量”.20世纪80年代欧美、日本等都通过政府和法案,纷纷建立临终关怀机构。目前临终关怀服务机构已经遍及70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统计,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儿童癌症的发病率增加了25%.据国际抗癌联盟统计,儿童癌症的发生率约为万分之一,全世界每年有超过16万名儿童被诊断为癌症,约9万患儿死亡。在美国,癌症是1岁~14岁儿童的第一大疾病死亡原因。据欧洲27个国家统计,儿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为10.1/10万~15.8/10万[1].针对儿童如此高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许多国家建立了儿童临终关怀机构,如苏格兰东部的“瑞秋之家”和南部的“罗宾之家”,英国的儿童收容所协会(Association of Children's Hospice,ACH)、儿 童 姑 息 治 疗 协 会 (Association for Children'sPalliative Care,ACPC)、美国的儿童宁养中心(children'shospice)等。英国已经有40多家儿童临终关怀院,均以团队的形式为生存期有限的儿童和青少年提供短期舒缓治疗、症状护理和临终期照顾。并为整个家庭提供情感支持。到2007年,美国已有4 700个机构提供临终关怀,其中64%的机构更愿意接纳临终患儿。儿童的临终关怀在国际上受到普遍的重视。有研究显示,临终关怀对患儿疼痛和症状的管理,舒缓精神压力和家庭生离死别的情感非常有效[2].Dickens D S[3]对临终患儿进行临终关怀和非临终关怀比较显示,86%的家庭和患儿希望有临终关怀,这种良好的非医疗有助于家长和孩子心灵得到极大的抚慰,实行临终关怀的患儿死得更安详。Klick J C等[4]提出,即便是终末期的患儿,在他生命可预见的阶段,临终关怀可减轻患儿的痛苦。不仅如此,illings J等[5]指出,在最近几年里,儿童临终关怀应以临终儿童的家庭为中心,确保提供高品质的儿童临终关怀服务,满足临终患儿与其家庭的需要。此外,2010年英国的健康和社会关怀监管部门的护理质量委员会(The Care Quality Commission,CQC)建立了有效的临终关怀教育和培训,以确保有专业的员工队伍。笔者通过对新西兰儿童临终关怀院的考察学习发现,新西兰政府同样重视临终患儿的关怀服务,大多数临终患儿都能享受到临终关怀服务,开展的临终护理方式个体化、多样化,有专门的儿童安宁病房,并与居家服务相结合,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一种转变,是门诊、住院治疗模式的有效补充。适用于各种收入家庭,通过他们的工作,能给临终患儿及其家属提供支持服务。在儿童临终院,除临终患儿的亲人外,有专业的临终护理人员陪同患儿,满足患儿情感、生理、心理等多方面需求,一直支持患儿到去世。没有无谓的抢救和机械复苏方式,绝大部分临终患儿在关爱中安详地离开。
2、我国儿童临终关怀的发展状况。
我国的临终关怀起步较晚,1988年在天津医学院(现天津医科大学)成立了我国第一家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同年在上海诞生了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南汇护理院,标志着我国大陆临终关怀事业的起步。自1998年以来,香港李嘉诚基金会先后在全国各地建立了20多家宁养院,为关爱生命,促进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2006年中国生命关怀协会成立,使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相差较大,从服务对象来讲,多限于终末期的成年人。而对儿童临终关怀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较少,但儿童的临终关怀是临床上经常面对的问题,是儿童护理的一个重要部分[4].2004年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的统计资料显示,儿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在城市为14.91/10万,农村为7.23/10万,且近年来已经翻番[6].由于经济条件等原因使我国现阶段有相当大一部分癌症患儿无条件入院治疗,而间断的门诊治疗又得不到系统、全面的诊治,说明我国有极大的儿童临终关怀需求,开展儿童临终关怀服务必要而迫切,应以较好的方式关注临终儿童的生命质量。然而,全国仅有一家专门的儿童临终护理院,即2009年在长沙成立的与英国联办的“蝴蝶之家”.这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儿童临终关怀的需求。对临终儿童全面关怀的匮乏已经阻碍了我国护理学科和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对儿童临终关怀模式的科学研究成为护理管理学研究的当务之急。针对我国国情,构建家庭式的临终关怀成为一个符合实际,并对我国家庭适用且有效的模式。正确的实施居家式的临终关怀弥补了家庭经济困难、社会医疗资源不足的弊端。能帮助患儿在临终前的一段时间内缓解疼痛,感情上得到温暖,心理上得到鼓励,精神上得到有效的安抚和慰藉。这对提高临终患儿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我国儿童临终关怀面临的困境。
3.1过度治疗普遍存在。
尽管许多家长知道患儿疾病无治愈的可能,虽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但仍然选择继续留院医治。家长一方面期盼着奇迹的出现,希望治疗能使患儿康复,另一方面希望通过治疗减轻患儿的症状,延长患儿的生命。但这给患儿带来了极大的身心痛苦。由于家长经济负担重,往往在巨大付出后,将负面情绪归咎于患儿,患儿在身体痛苦的同时,还承担精神的痛苦。史宝欣[7]指出,国内外的统计表明,普通医院在对晚期癌症患者实施医疗和护理服务的费用,远远高于临终关怀机构的费用。而临终关怀机构向晚期癌症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的服务,远远比肿瘤专科医院和综合性医院要专业和高效得多。可见,过度治疗的后果对家长和患儿都是极其不利的。所以家庭式的患儿临终关怀目前成为一个符合实际且有效的模式,这既减轻了大医院的工作负担,也减轻了家庭因患儿住院造成的巨大经济负担,有助于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分配[8].
3.2临终关怀观念尚未建立。
目前,对我国的大多数人来讲,死亡是恐怖和晦气的,是非常痛苦的事情,意味着与家庭的永久性分离。谈论死亡向来是国人的禁忌,特别是孩子的死亡,家长更是无法接受,将经历难以想象的痛苦和折磨。而临终关怀必然要和家长交流患儿的死亡,如何对待死亡等问题。由于我国的这种传统死亡观念,且人们对临终关怀的知识了解甚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临终关怀服务的开展。
3.3缺乏社会支持。
在英国、新西兰和我国的香港等地区,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住院或者居家宁养服务基本上都是免费的。美国甚至将宁养服务纳入了国民医疗保险范围。他们的临终关怀事业受到社会和政府的广泛支持,并以近17%的速度递增。我国台湾地区认为成功开展临终关怀服务应采取“三路并进”的方针,即临终关怀优质服务、生死教育和临终关怀政策,其中,推动临终关怀发展关键要依靠政府。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日趋加重,我国出现了相应的老年临终关怀模式,但儿童的临终关怀却缺少社会支持,相应的保险计划和慈善捐助很少,资金严重匮乏。儿童临终关怀人力资源短缺,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致使不能建立起像欧美国家那样健全的儿童临终关怀机构,不能保证儿童临终关怀照顾,临终儿童走得很无奈。
3.4医护人员缺乏心理学知识。
临终关怀需要心理支持,在国外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从事临终关怀的人员都必须接受培训,有专门针对心理的课程,他们也需取得临终关怀资格证才能上岗。然而,Steele R[9]1缺乏临终关怀的教育和训练。而心理护理的核心是激发临终患者潜在的生存意识,积极配合诊断和治疗,正视现实,战胜自我。临终患儿及家长的心理变化都比较复杂。而心理学又是较为独立的一门学科,良好的医患沟通不仅需要规章制度来保证,更重要的是医护人员要善于学习并掌握一定的心理学技巧,把握患者的心理分期和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护理。对不能治愈的患儿更注重对其生理的治疗和护理,然而现实中医护人员在心理护理、临终关怀方面很少关注。应将对临终患者实施的心理护理作为一种护理理念而不是形式,善于应用倾听技术,有效提高医患沟通的质量,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让患儿平静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
3.5缺少伦理和法律支持。
我国医护人员既要坚持救死扶伤的医学精神,又必须面临医疗活动与基本伦理原则之间的冲突,冲突会给医护人员带来困惑但又缺乏相关的指导,无疑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和负面情绪,医护人员一旦草率做出放弃治疗的决策,就极有可能导致医疗纠纷。故对实施临终关怀产生了操作上的伦理困境。为避免可能引起的法律诉讼以及防止放弃治疗被滥用,应由相关机构制定严格的放弃治疗范围、规则和程序,使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目前国内伦理委员会的发展历史不足20年,医疗机构如果能成立专业的医学伦理委员会,对临终患者治疗进行专业的伦理指导,解决由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所带来的相关伦理问题。这样既可以维护患者的正当权益,又可使临床医生免受伦理问题的困扰,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从法律上讲,法律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对人尊严的尊重和保护,临终关怀体现了法律的尊严价值。在英国,Hill K等[10]认为,进行临终关怀促进了自主权利的发展,并允许明智选择最终的生活护理。在我国发展临终关怀,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使更多人彻底更新观念,完善死亡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建立正确的生死观,真正实现和维护临终患儿的权益,从长远来看,对临终者的关怀体现了法律对人性的尊重,我国亟需建立和完善临终医学伦理道德法规体系,在立法上确立对临终关怀的法律保障机制,使得临终关怀观念得以普及,并得到国家和社会更大程度的支持和保障,促进相关立法的形成。
4、儿童临终关怀的特点。
儿童临终关怀与成人临终关怀一样具有重要的伦理意义,它是人道主义在医学领域内的升华,体现了生命神圣、质量和价值的统一,展示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儿童临终关怀又具有不同于成人临终关怀的特点。儿童的心理发育往往不成熟,他们对死亡的认识模糊,甚至缺乏认识,故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给予不同的心理支持。同时研究发现,对患儿的临终关怀,除了家长的安慰、关爱和耐心倾听外,无论哪个年龄段的患儿,娱乐支持能帮助患儿应付焦虑和悲伤,能使患儿重拾自信和自尊,对心理关怀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1].其次,在患者家属方面,家长心理上的创伤和悲痛往往更多,在我国,很多家庭是“4+2+1”式结构,儿童成为整个家庭的核心。家庭中失去唯一的子女的痛苦是无法想象的,儿童去世后与成人去世后引起的悲伤,最大的区别在于父母的悲伤持续时间更长,同时儿童的去世给整个家庭带来巨大的冲击,引发诸多社会、心理问题。因此,对患儿家属的深切关怀和开导变成了儿童临终关怀的重要部分。
5、我国儿童临终关怀发展趋势。
通过对国内外的儿童临终关怀发展及儿童临终关怀的特点分析,构建我国儿童临终关怀体系,对提高临终儿童生活质量,满足临终儿童需求,避免资源浪费,优化城市卫生资源,都是十分必要的。Jones B W[12]指出,儿童临终关怀和姑息治疗仍是一个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护理模式。正因为这样,我们应探索出一种更符合我国国情和民众需求的儿童居家临终关怀的模式。
参考文献:
[1]Curado M P,Edwards B,Shin H R,et al.Cancer incidence in five continentsIX[M].Lyon:France IARC scientific Publications,2007:278-329.
[2]Lindley L,Mark B,Lee S Y.Providing hospice care to children andyoung adult:A descriptive study of end-of-life organizations[J].JHosp Palliat Nurs,2009,11(6):315-323.
[3]Dickens D S.Comparing pediatric deaths with and without hospicesupport[J].Pediatr Blood Cancer,2010,54(5):746-750.
[4]Klick J C,Hauer J.Pediatric palliative care[J].Curr Probl PediatrAdolesc Health Care,2010,40(6):120-151.
[5]Billings J,Jenkins L,Black R.A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for children's hospices across London[J].Int J Palliat Nurs,2011,17(10):483-491.
[6] 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肿瘤登记年报2004[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54-58.
[7] 史宝欣.关于临终关怀产业化发展的思考[J].中国卫生产业,2006(8):28-31.
[8]Toce S,Collins M A.The FOOTPRINTS model of pediatric palliativecare[J].J Palliat Med,2003,6(6):989-1000.
[9]Steele R.Navigating uncharted territory:experiences of families when achild is dying[J].J Palliat Care,2005,21(1):35-43.
未来经济增长取决于经济的内在增长趋势、外部发展环境和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的方向与力度。从我国经济运行的内在增长趋势看,目前我国经济仍处于中长期回调阶段,但GDP增速的中长期波动和中期波动已进入周期性上升阶段,2009年四季度以后我国经济运行将进入相对稳定增长状态。目前,美欧日经济已经企稳回升,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负面冲击最大时期已经过去,虽然美欧日经济能否实现稳定增长还存在很大问题,但再度出现深度衰退的可能性较小,2010年我国出口的外部环境要明显好于2009年。从调控政策取向看,2010年我国货币政策趋于紧缩,财政支出扩张力度大幅度收缩,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对未来两年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大幅度下降。
一、我国经济的内在增长率趋于上升
从经济运行的内在增长趋势看,我国经济运行仍处于中长期回调阶段,2010年GDP增速仍面临较大的中长期回调压力,但GDP增速的中长期波动和中期波动均已进入周期性上升阶段,2010年一季度~2012年四季度期间我国GDP的内在增长率基本稳定在9%左右。
(一)未来两年我国GDP增速仍面临较大的中长期回调压力
我国GDP增长率在经过2001年一季度到2007年三季度连续27个季度的不断提升之后,从2007年四季度开始进入中长期回调阶段。受美国金融危机冲击影响,我国GDP增长率在2008年四季度和2009年一季度出现深度下滑,此后在国内强力扩张性调控政策刺激下,迅速回升,到2009年四季度当季增长率已回升到10,7%,2009年全年GDP增速回升到8.7%。从GDP增长率的中长期发展趋势看,我国GDP增速从2007年一季度开始己进入中长期回调阶段,GDP增速的中长期趋势值从2006年四季度的11.4%所持续回调到2009年四季度的9.23%。比较GDP的实际增长率和中长期趋势值可以看到,2009年一季度我国GDP实际增速的大幅度下跌,是在美国金融危机外部冲击影响下GDP实际增速严重偏离GDP中长期发展趋势的“超跌”现象,而2009年四季度GDP增速的回升,是在国内扩张性政策刺激下,GDP实际增速从2009年一季度的“超跌”状态,向正常回调状态或中长期发展趋势的回归。从GDP增速中长期趋势值的自身发展规律看,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仍处于中长期回调阶段,到2011年三季度才会达到中长期回调的底部,此后再次进入周期性上升状态。据此判断,2009年二季度以后GDP增速的回升,是在扩张性调控政策刺激下经济增速从超跌状态向正常回调状态的回归,未来两年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较大的自身回调压力。
(二)GDP增速的周期性波动将进入回升阶段
从我国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情况看,我国GDP增速的中长期波动从2006年三季度开始进入周期性收缩阶段,2009年三季度已达到中长期波动的波谷,从2009年四季度开始进入中长期波动的复苏阶段,按其自身发展趋势外推,预计到2013年一季度达到中长期波动的波峰。2010年GDP增速的中长期波动值仍为负,但将逐步回升,对GDP实际增速的负面影响逐步弱化。
我国GDP增速的中期波动从2007年四季度开始进入周期性收缩阶段,2009年一季度已达到中期波动的波谷,从2009年二季度开始进入周期性复苏阶段,预计从2010年一季度开始从复苏阶段转为扩张阶段,中期波动的波动值将从2010年一季度开始由负转正且不断提高,对GDP实际增速时拉动作用不断提高。从自身发展趋势看,预计GDP增速的中期波动在2010年四季度达到中期波动的波峰。
GDP增速的短期波动受政策因素和其他外部冲击的影响很大,波动本身的规律性较差。但短期波动的振幅较大,是实际增速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从GDP增速短期波动的发展趋势看,2009年四季度GDP增速的短期波动值有较大幅度提高,预计2010年一季度仍将保持回升态势,但一季度以后仍会随调控政策力度的改变而出现较大波动。总体看,在不考虑政策及共他外部冲击因素影响的情况下,2010年一季度以后GDP增速的短期波动振幅将逐步收缩,最终将收敛于O。
(三)未来两年GDP的内在增长率将保持相对稳定
综合GDP增速的中长期发展趋势和周期性波动,在不考虑政策因素、结构变化因素和其他外部因素的情况下,趋势外推结果显示,2009年四季度以后我国GDP增速将回归相对稳定增长状态,2010年-季度~2012年四季度期间GDP增速基本稳定在9%左右,2013年-季度以后再次进入加速增长状态。
二、未来两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将明显改善
目前,美欧日经济己经企稳。美欧日GDP环比增速已在2009年三季度和四季度连续正增长,美国季度GDP同比增速在2009年四季度恢复增长,日本和欧元区13国GDP增速的降幅在2009年四季度也大幅度收缩,降幅分别从三季度的5.21%和4.21%收缩到四季度的0.38%和2.06%。随着美欧日经济增速的企稳回升,2009年9月份以后美国、欧盟和日本进出口贸易降幅迅速收缩,其中美国进口降幅从2009年9月份的20.3%降为11月份的5.5%,12月份增长4.6%;日本和欧元区13国进口降幅分别从2009年9月份的37%和20.3%降为12月份的5.5%和8.1%。美国进口恢复增长、日本和欧盟进口降幅大幅度收缩,使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得到根本改善,2009年8月份以后我国出口降幅因此迅速收缩,从8月份的23.4%降为11月份的1.5%,并于12月恢复较快增长态势。外部环境改善、出口恢复较快增长,是2009年四季度我国GDP增速大幅度提高的主要因素。
由于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尚未完全消除,消化金融危机带未的巨额损失尚需时日,目前美欧日各国经济的企稳回升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贸易状况的改善,可持续性不强,未来美欧日经济能否恢复稳定增长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但2010年美欧日经济再度出现深度下滑局面的可能性较小,2010年我国经济
发展的外部环境将比2009年有明显改善,只是受美欧日经济复苏前景不确定影响,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出口贸易状况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考虑到2003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累计进口增速基本稳定在10%-20%之间,2009年进口增速的深度下滑,主要是美国金融危机冲击的结果,我们假定美欧日经济企稳回升之后,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欧元区13国、日本和中国香港地区)进口增速仍将回归正常增长区间。据此,我们利用1990年1月-2009年12月份数据,对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出口增长状况进行趋势外推,得到我国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贸易增速的三种不同发展趋势:
趋势之一是2010年一季度以后我国主要贸易伙伴进口恢复增长,但增速较低。2010年和2011年我国主要贸易伙伴进口分别增长7.1%和8.2%,即2010年我国主要贸易伙伴进口增速仅恢复到2003-2008年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平均进口增速(14.3%)的一半,我们将这一趋势称之为企稳状态。
趋势之二是2010年一季度以后我国主要贸易伙伴进口恢复较快增长。2010年和2011年我国主要贸易伙伴进口分别增长8.5%和10.6%,即2010年一季度以后我国主要贸易伙伴进口增速逐步恢复到2003-2008年我国主要贸易伙伴进口增速的较低水平,我们将这一趋势称之为复苏状态。
趋势之三是2010年一季度以后我国主要贸易伙伴进口恢复快速增长,但2011年迅速回调至低速增长状态。2010年我国主要贸易伙伴进口增长18.5%,接近2003~2008年我国主要贸易伙伴进口增速的高水平;但2011年再度下降到7.7%左右的软低水平,我们将这一趋势称之为软快增长状态。
三、2010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扩张力度将比2009年大幅度收缩
2005年以来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财政支出力度一直保持较强的扩张性,GDP增速因此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势头。从财政支出看,2005~2008年期间我国财政支出名义增速平均为21.8%,扣除GDP缩减指数因素之后的实际支出平均增速为14.4%。为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冲击,2009年财政支出名义增速为21.2%,低于2009年年初提出的财政支出增长25%的预算目标,但扣除GDP缩减指数因素之后的实际财政支出增速为23.1%,比2005~2008年期间的平均实际财政支出增速提高了61%,即2009年财政支出的扩张力度比前四年大幅度提高。从货币政策看,2004年4月~2008年6月期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了18次,从2004年4月的7%提高到2008年上半年17.5%;2004年10月~2007年12月期间10次上调利率,一年期存款和贷款利率分别从2004年10月的1.98%和5.31%提高到2007年12月的4.14%和7.47%。但货币政策的紧缩、特别是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主要作用是冲抵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带来的超额货币供给,金融机构贷款、特别是中长期贷款仍保持较快增长状态,2005~2008年期间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和中长期贷款余额平均增速分别为13.88%和22.88%。2009年为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冲击,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和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速分别大幅度提高到31.7%和43.5%。
一、国内外现状
1、国际非织造布工业发展近况
非织造布工业作为纺织行业的一个新兴产业近年来得到飞速发展,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纺织工业平均速度,且产品已广泛用于工业用布、服装、土工织物等许多领域。非织造布生产具有流程短、用人少、占地少、耗能少、成本低、品种多、用途广、效率高等优点。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世界非织造布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范围上讲,非织造布的生产和应用已由最初的以北美、西欧、日本为主体发展到了包括南美、中东欧、东北亚、东南亚、中东等遍及世界的各个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已逐渐成为新的增长点。
非织造布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土木建筑、医疗卫生、交通运输、家庭装饰、环境保护、服装、旅游、航空航天以及军事等各个领域。目前,全球已形成三大非织造布生产区域,即北美地区、欧盟和亚太地区。目前,现在全球非织造布总产量为900-1000万吨。北美地区和欧盟各国是非织造布工业最发达的两个区域,其各自非织造布总产量约为160-170万吨/年。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是发展最快的区域,其非织造布产能已经超过美国、欧盟,已成为世界非织造布的第一生产大国。
2、国内非织造布工业的最新发展
产业用纺织品作为我国纺织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了振兴纺织业发展,国家提出以产业用纺织品作为纺织工业新的增长点。非织造布作为产业用纺织品领域的一个分支近几年飞速发展。我国1984年非织造布产量仅5000吨,2010年产量达279.5万吨,2013年产量已达384万吨,见表1。现在全球非织造布总产量为900-1000万吨,我国的生产量约占全球的40%左右,已成为世界非织造布的第一生产大国。
中国历年非织造布产量统计(表1)
时间(年) 1984 1997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3
产 量
(万吨) 0.5 29.27 63.25 86.64 104.26 117.7 139.66 172.16 201.4 240.9 279.5 384
比上年
增长(%) 32.3 24.65 12.89 18.65 23.2 17.1 19.6 16.02 11.7
我国非织造布主要有8种不同的生产工艺,2010年各类工艺非织造布生产情况如表2所示。
2010年中国各类非织造布产量统计(表2)
分类 纺粘 熔喷 水刺 针刺 化学粘合 热粘合 气流成网 湿法 合 计
年产量
(万吨) 131.5 3.0 23.3 63.1 25.4 20.7 9.6 2.9 279.5
占总产量(%) 47.04 1.07 8.34 22.58 9.08 7.4 3.43 1.03 100
3、国内外合成革基布的发展现状
皮革产品分为天然革和人造合成革,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皮革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各国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力度,实行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恢复生态的措施,使得皮革产量逐渐下降,人造合成革正被逐步用来替代一部分真皮革。
合成革一般指以非织造布,机织布,针织布为底基。其中以非织造布做底基的合成革最具仿真性,广泛地应用于制鞋,服装,装饰等领域。非织造合成革基布主要采用针刺、水刺两种加固方式。基材在经新型树脂材料浸渍后,呈现立体交叉结构的拟革产品。
针刺非织造仿真合成革以涤纶、尼龙、粘胶或超细纤维为原料制成针刺非织造基布, 经整理或减量开纤、染色、研磨、聚氨酯(PU)贴合等特种整理, 制成高仿真、高密度、高性能的高档合成革。针刺非织造合成革基布具有高仿真、高密度、高性能等特点。进入21世纪初, 发达国家仿真合成革发展很快, 其合成革所用基材绝大部分已采用复合超细纤维生产的仿真非织造布。日本这种超细纤维仿真合成革的比例已占到合成革总量的56% , 韩国和我国台湾省也已经分别占25%和13%的份额。
自20世纪50年代起,世界人造革、合成革主产地逐渐由欧美向亚洲地区转移。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我国渐成生产人造革、合成革产品的制造中心。 近几年来,国内人造革、合成革行业产品结构不断得到优化,行业升级速度加快。在发展过程中,高端产品的市场需求缺口较为突出。一方面,PVC人造革和PU合成革产品比重过大且以普通产品为主,种类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产品附加值低,呈现出明显的供过于求状况,企业以价格竞争作为主要竞争手段。另一方面,尽管国内超细纤维合成革技术发展迅速,但是目前只有少数企业能够实现产业化生产,且差异性、功能化和高端产品产量有限,而市场需求却在高速增长,产品供不应求,每年即使从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大量进口,也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二、针刺非织造合成革基布市场前景
近几年我国制鞋业、箱包业等发展迅猛,与之相关的合成革行业也呈现出良好发展前景。由于合成革需求的强劲增长以及国外合成革产业加速向我国转移,国内合成革总产量一直呈递增态势,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合成革生产大国,合成革产能约占全世界合成革产能的80%。2013年,我国塑料人造革、合成革产量为347.02万吨,同比增长率10.69%。目前,我国共有合成革生产企业已达1000多家,近2000条干湿法生产线,合成革主要应用于鞋类、箱包和家具,约占合成革消费总量的3/4。据专家预测:未来几年内,我国合成革年复合增速将达15%左右,行业前景可期。
1、鞋类市场是合成革最大的需求市场,我国皮鞋行业发展空间巨大。据亚洲鞋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年人均鞋品消费不足2双,而欧美发达国家已经达到7-8双,以我国每年人均鞋品消费量约2.5双计算,中国鞋类消费总量将超过30亿双,这为我国合成革行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2、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服装革、家具、箱包革与室内装饰用革的产量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中高档、高附加值合成革将随其开发不断拓展应用领域而快速增长,这为我国合成革行业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
随着合成革业的不断发展,非织造革基布的应用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其中针刺非织造革基布以其良好的仿真性能,优越的物理特性,较低的生产成本,成为合成革基布的一个重要分支。针刺合成革基布以短纤为原料,经梳理、铺网,再经针刺机带有钩刺的高密度针刺技术的专用刺对基布进行反复穿刺,使得纤维之间互相缠结,织物更加密实,具有很大的针刺密度和纤维密度。国内有化纤厂家分析合成革基布的生产特点,通过对纤维生产工艺的调整,已开发出针刺皮革基布专用涤纶、锦纶短纤维,使其性能更适应高密针刺加工工艺。在相同的针刺工艺条件下,使用专用纤维作原料比普通纤维作原料其产品的撕裂强力可提高20%-25%,从而提高了针刺合成革基布的质量,增加了市场竞争优势。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仿真、高密度、高性能针刺合成革基布可广泛应用于服装箱包革、高档鞋面革、运动鞋、球革、车船座椅面料等,符合未来的市场发展趋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
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我国国际经济贸易亦呈现出了更强的全球性与区域性,世界各国、国家内各地区联系不断加强,在国际经济贸易自由化与区域化更为加剧的前提下,伴随着生态环境问题以及新发展趋势下的不协调问题不断的增多,而目前较多的研究只注重于国际贸易自由化、区域化以及国际贸易的发展秩序与协调,对于国际经济贸易的生态与协调问题研究较少,笔者将以此为研究基础对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新方向进行论证。
二、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瓶颈
1.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不断加速,我国的适应能力如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剧,其作为一个必须经历的经济过程,国际经济贸易紧密联系,国际经济的微微变化都将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世界经济总量排名位居前列,但是其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仍集中在粗放式的、低价值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国际经济贸易加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是否可以做出积极应对,是否可以紧随世界经济发展的步伐?在全球经济开放的大市场中,我国经济贸易是否能积极、有效的利用各种资源、技术和资金,并且达到优化配置?这均是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适应能力所要承受的。
2.区域化、贸易全球化化程度不断加强,我国内地经济产业何去何从?
从1980年开始,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经济全球化不断地推动者贸易自由化,贸易全球化的对象不断再扩大,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绝大部分经济行业,均主动或者是被动的加入了全球化的贸易中。国际贸易的涵盖范围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货物贸,发展到包含金融、服务、技术等在内的多种经济贸易。贸易全球化的不断加强,我国的国内经济和世界市场及国际交易紧密联系起来,而我国内地的经济行业,包括货物贸易以及非货物贸易的其他种类贸易经济竞争力如何?能否在国际经济贸易全球化不断加强的趋势之下,推动自身的加强(例如2012年——2013年我国光伏出现的困境以及欧盟对我国光伏产业设定的经济壁垒)?这将会明显的形成“最大限度地拆除国际交易阻碍,使全球资源优化配置”与“保护国内经济贸易”之间相互矛盾,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未来发展中,将势必面对的问题。
国际经济的全球化,势必会产生国际经济的区域化,由于国际贸易的不断自由化,加强国家自身的国际经济竞争实力,将在一定区域内的数个国家之间建立起相互合作与依存的贸易关系,如此的区域化设置,将会减少区域内经济贸易发展的障碍,实现区域内互利互惠,但是,在区域内经济贸易协调发展的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相关经济行业亦会产生经济贸易全球化下的经济矛盾问题,(“最大限度地拆除国际交易阻碍,使全球资源优化配置”与“保护国内经济贸易”之间相互矛盾)。
3.国际经济贸易是否面临可持续、生态化问题?
对于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可否持续、能否生态化问题,笔者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国际经济贸易引发了极大的环境问题,这不仅仅是我国将要面对的问题,是世界各国均要面对的挑战。世界经济贸易全球化、自由化不断加快,经济发展不断加速,但是随着而来的,不仅是积极影响,其所产生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资源的消耗、浪费严重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其次,虽然国际经济贸易呈现多元化趋势,但是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仍然以劳动力、资本为主要贸易方式,价值与技术含量较低,而目前世界各国对于出口商品的种类以及我国出口商品的市场,均开始向绿色方向跟进,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随之而来的就是“绿色壁垒”,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在欧盟的绿色贸易壁垒中所受到的限制于惩罚是非常严重的。因此,笔者认为,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已经或者是早已面临着可持续与生态化问题。
三、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面临的新趋势与新挑战
为了积极应对我国国际经济贸易面临的新趋势,良好的解决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可持续与生态化问题,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做出完善:
1.积极发展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强我国国际贸易行业的比较优势,达到进出口之间的协调发展。同时,结合国际经济区域化的优势,学习先进的技术与经验,实现国内经济行业的跨越式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扩展贸易空间,开拓新的国际市场。
2.完善我国国际经济贸易法律体系,加强国际贸易的法律保护。我国应当积极制定相应的国际经济贸易法制政策,维护我国正当的国际贸易权利,防止那些利用国际贸易规则制定权和解释权损害我国正当国际经济贸易利益的贸易伙伴国。
3.正确寻求我国国际经济贸易与环境保护以及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的平衡点。在完善产业机构与“绿色”贸易立法的同时,积极发展与贸易有关的多项环境服务,如环境咨询、环境评价等等服务,同时提高企业的环境技术认定标准意识,以促进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可持续化、生态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敏.国际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商业研究,2008年总第370期
经过30多年的经济变化与对外开放政策发展,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增长迅猛,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接受外商投资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外资的大量涌入对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外经济发展对外商在华投资也产生重要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国外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对外海资源依赖程度将不可避免地提高,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近年来中国世界贸易与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因此越来越吸引外商在华投资,但外国资本大量流入我国促使需求扩大,增加国内物资需求,从而形成通货膨胀压力等等相关负面影响。因此国内外的经济发展对在华投资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国内外经济的发展分析
(一)我国经济发展高速发展,但存在突出的矛盾与问题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高速,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政府有针对性出台了投资刺激计划、产业振兴计划、加大科技投入,改善民生等政策,稳定了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息,促进了经济回升。随着政策不断深入,国内内需回升明显,投资和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工业生产加快,取得明显成效;物价下降势头得到遏制;经济景气也稳步上升。
但是,在经济运行中也存在突出的矛盾与问题。从国内看,经济平稳增长也面临复杂的形势。首先,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有些行业仍在重复建设,近年来,中国出现急剧下滑趋势,导致大部分外需服务的生产能力;另外,经济增长主要以来政策拉动,支撑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强。
(二)国外经济不断变化,给我国带来机遇同时也出现更多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日益发挥着主导作用。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开放制度、积极吸引外资投资,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形势。
经济一体化为我国对外发展建立了一座桥梁。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势头强劲,更多的跨国公司活跃在发展中国家各大市场,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将更加频繁;由于我国经济目前增势良好,长期保持一个稳定快速的增长,能够更好地吸引外商在华投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大批新兴国家偿还能力下将,对外信誉度降低,然而这些国家对外信誉的降低,使得我国竞争力上升,在西方国家中占有重要优势。
国外经济发展使得我国贸易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的同时,对于中国而言,经济一体化是一把“双刃剑”,能够我国带来各种各样的机遇的同时,也使我国面临严峻的考验,例如外国资本大量流入加剧国内通货膨胀,促使人民币升值等负面影响。因此,我国在面对国外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外汇储备资产的管理,完善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等相关措施。
二、外商在华投资的布局以及发展趋势
(一)外商在华投资布局非平衡
我国的对外开放,实现的是从沿海到内地的渐进式开放战略。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以及地缘优势等原因,沿海地区开放度远远高于内陆地区。因此,外商投资也多集中于沿海地区。根据数据显示,在全球外商直接投资形势堪忧背景下,截至2012年底,在吸引外商投资中,全年东部地区使用外资925.1亿美元,同比下降4.2%,中部地区使用外资92.9亿美元,同比增长18.5%,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99.2亿美元,同比下降14.3%。由此可见我国对改善基础设施,加强中西部资源的开发,加强人才发展等方面对吸引外资向中西部转移有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投资不平衡的形势。
(二)外商在华投资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变化。具体变化如下:1、投资方式从合资向独资转变,独资可以保证掌握企业控制权,从而推进全球经营战略。2、跨国并构成为主要进入方式。3、第三产业将逐渐成为投资重点,且市场控制力将加强。4、投资区域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因此,面对外商在华投资的新趋势,必须努力优化投资环境,营造公平的市场秩序,完善相关政策,优化外资结构。
三、国内外经济的发展对外商在华投资的影响
(一)国内经济发展对外商在华投资的影响
1、经济建设成就的取得与大量外资参与国内经济建设弥密不可分中国凭借自身资源、劳动力、市场、外资投资政策等等各方面的优势而成为国际投资最为活跃的地区。因此,外商在华投资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体如下:(1)海外直接投资增加我国的资本,从而为当地资本市场提供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2)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促进先进技术、劳动技能等等技巧在我国国内的扩散;(3)海外直接投资可以促进我国新型工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产业结构转变升级,优化产业结构;(4)海外直接投资可以促进我国就业机会以及通过其海外分支结构为国内提高更好的就业条件,发掘更多人才,为我国就业质量做出了贡献。
2、国内经济发展对外商在华投资的负面影响
第一,由于我国产业结构努力优化中,但外商投资结构存在不合理,使产业倾向性更为严重等问题。外资主要投向第二产业,并且主要分布在电子、服饰、机械等方面,因此导致农业等产业未有重大的突破。外商在华对第一产业投资过小,第二产业过度投资,第三产业投资偏小的不合理投资导致我国产业结构产生偏差。第二,我国民族经济自身发展较落后,然而在大量外资投资,引进先进技术的情况下,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使得民族经济得不到快速发展。第三、我国对外商实行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使得我国自身承担的成本也在增加,使用成本过高增加了财政的压力,不利于经济的有利发展。
(二)利用外资发展新时期
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全国新批设立外商企业数量有所下降,经济危机的影响欧美国家在华投资设立企业数目大幅度下降。随着国际经济变迁,我国利用外资目的、地区分布等因素发生了变化并促进我国对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我国在引进外资的同时,重视外资整体质量,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引进技术。外资的引导,能够不断激发我国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更开放的创新体系, 重视知识产权的开发与保护,更加重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能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有助于我国社会环境的优化。通过完善外资产业准入制度,我国将以国家经济安全为落脚点,毫不动摇的把握关系国家命脉的重点产业的控制权,不断加强对外资并购涉及国家安全的敏感行业重点企业的审查和监督力度。
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面对全球经济危机的明显负面影响,跨国公司资产收缩何对未来经济前景的担忧,都促使以投资为主的跨国公司开始谨慎投资,规避风险。因此,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必然更加重视外资的质量,逐步扭转外资增速放缓的局面,发挥外资在我国经济中的积极作用,我国利用外资进入了新时期。全面落实好可续发展观,更好地引导外资流向。政府通过政策方面的调整与落实,为外资在华投资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国内企业通过自身的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将有助于我国引入优质的外商直接投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外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中国投资环境的日益改善,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以独资的形式来华投资,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给我国带来严峻的挑战。国内外经济不断变化,我国政府必须大力落实相关政策,为外商在华投资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引入优质外资,在后经济危机时代更显重要。
参考文献:
[1]黄婷婷.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01)
[中图分类号]F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0031-02
我国经济在发展中也应认识到自身在消费空间上潜在的巨大优势,在努力扩大外需的同时,应将目光同时集中于国内市场,以通过不断发掘国内市场的潜能,促进我国经济在当前相对低迷的经济发展形势下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
1关于“市场在中国”
1.1“市场在中国”的提出
“市场在中国”最早于2006年由麦肯锡研究所首次提出,这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影响力有着重要的关系,尤其是“中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以及逐步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种标志性特征之一,中国经济的发展形势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经济学家及国际性经济研究机构的关注,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由于中国经济相对较小的波动,更使得中国成为国际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而对中国经济的关注也同时发生了视角的转换,由过去习惯上在“中国制造”下将中国定义为制造业大国而逐步转化为对中国消费市场的关注,由中国拥有的广大的劳动力市场以及中国经济自身具有的发展潜能,而衍生出对中国劳动力的重新认识――在一个具有经济发展潜能国家的广大劳动力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必将同时也是一支存在巨大消费潜能的消费群体。因此,“市场在中国”逐步得到全球许多经济发展实体的关注,并企图通过在中国境内拓展消费市场不断扩大全球性的经济份额,来保持经济旺盛的增长潜力。
另外,“市场在中国”不仅是基于“中国制造”衍生出的对中国经济的新认识,而且同时是国际经济格局发展变化中对新兴经济体关注程度日益提高的结果。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新兴经济体的规模不断扩大化,并作为经济发达国家的消费市场培育体而不断得以关注,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发展也逐步受到发达国家的关注,并逐步将中国定义为新兴经济体之一而成为拓展海外市场的目标之一,基于此种经济发展趋势和情形,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仍能持续保持一定的增长率,更加成为发达国家拓展消费市场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市场在中国”的提出也是一种国际经济发展格局变化调整下的必然结果。
“市场在中国”的提出并非只是一种发展口号,而是一种全球经济尤其是发达国家在当前国际经济发展态势相对不容乐观的情况下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是在拓展海外市场中,经科学研究和分析而作出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目标,即将开发中国市场作为经济增长率提升的一个重要的着眼点。“市场在中国”的提出也充分表明了中国经济在未来发展中的美好前景,以及巨大的发展空间,表明中国经济相对较好的发展态势已经得到全球性的认可。而同时,“市场在中国”的提出也给了国内经济学家以及各企业新的发展启示,即依靠拉动内需保持经济较稳定的增长率以及良好的发展态势,将是我国经济在未来发展中重要的发展策略。
1.2“市场在中国”的前景预测
“市场在中国”是一种基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理论分析而得出的比较科学的结论,且在此基础上继续对“市场在中国”进行进一步的前景推测,可预见在未来的发展中,“市场在中国”将可以继续保持较持久的发展空间。首先,对中国经济在近些年的发展趋势进行梳理,并对照同期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发现,中国经济在未来的数十年仍将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长率。台湾曾有报道即指出,中国的GDP在2025年之前能持续保持高于5%的增长率,经济的发展表明中国在未来仍能继续维持较好的经济拓展能力,而中国居民的消费必将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而同步保持持续的增长空间,基于中国人口巨大的基数,在未来的发展中,居民随着中国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必将持续对消费市场产生较强的刺激。另外,随着我国“十二五”计划的逐步实施,在“十二五”期末时如能完成预期经济发展目标,中国经济将出现新的较大增长,对于消费空间的拓展将产生直接的明显影响。其次,经国际经济学家对中国消费趋势作出的直接分析得知,中国在未来的经济消费中,将保持持续的增长空间,且消费总能力将在2015年超过全球总消费力的10%,而相比于美国这一第一大消费体将具有比较惊人的消费增长空间,2020年将超过美国,而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消费体。而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消费体。总之,不管是由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对中国消费空间的增长情况进行推测,还是直接基于当前中国消费市场的扩展态势进行预测,中国在未来仍将继续保持良好的消费增长速度,“市场在中国”在未来也仍将具有较广阔的发展空间。
2“市场在中国”与扩大消费内需
2.1基于“市场在中国”的消费结构
“市场在中国”不仅是国外经济学家以及经济研究机构对中国经济关注下,主要满足发达国家拓展海外市场的目标,同时,也启示我国经济学家重新对借助内需的增长实现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展开认识和探析。“市场在中国”不仅是当下市场在中国,同时也是一种全球经济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基于以上分析,“市场在中国”需要我国通过不断调整消费结构来达到当前对“市场在中国”前景的美好预测,以真正发挥“市场在中国”的重大作用。
当前国内的消费还缺乏构建较大的、完善的不同层次的消费市场,要通过内需的不断增长实现国内经济较高的增长速度,应从实际出发,科学化分析和建构起系统化的消费群体,并根据消费群体的规模和需要程度采取不同的消费品供应策略。同时,应注意科学预测随我国经济发展可能出现的巨大的消费群体,并根据消费群体自身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扩大消费市场占有力度的策略。
我国目前对未来经济发展和消费空间的拓展将产生较大影响力的消费群体,主要包括不断兴起的中产阶级消费群体、城镇消费群体、农村消费群体以及西部消费群体,另外,奢侈品市场消费需求的不断提升也将在未来我国经济消费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以及农村建设力度的不断推进和西部经济的继续崛起和进一步发展,必将促使中产阶级消费群体的规模不断扩大,农村消费市场份额的不断提升以及西部消费力度的不断增强;另外,伴随我国整体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收入人群在生活品质以及对消费品的需求上将不断与发达国家实现接轨,对奢侈品的消费力度将不断加大。
此外,除全方位单纯于国内进行新的消费结构的调整外,以中国为中心,将消费群体不断衍生和辐射到周边的亚洲地区,借助中国经济的影响力以及消费方式的不断科学化,带动和影响周边亚洲地区消费群体,并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贸易消费区,将以一种泛义上的内需增长促进中国消费市场的不断发展。
2.2基于“市场在中国”扩大消费内需的建议
首先,转变发展观念,积极将目光瞄向国内市场。要想通过扩大内需来进一步拉动我国经济的增长,国内各企业应充分认清当前国际经济发展形势,以及我国在国际经济发展中的巨大潜力和对国际经济的影响,从而转变旧有的盲目看好国际市场的认识,能积极将眼光回放到国内,并通过认真研究和分析当前以及未来国内的消费空间和消费趋势,来对今后产品生产制订新的计划,以能满足不同的或者特定的国内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不仅实现企业自身发展的良性循环,且借助各企业的联合作用,实现国内经济整体的良性循环发展。
其次,构建不同层次的消费市场。鉴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了几个不同层次的新的消费群体,应根据不同消费群体的实际情况,构建不同层次的消费市场,以能在满足不同消费需求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内需的增长。针对城镇化不断发展促成的新的中等阶层的消费群体,应积极构建中等层次的消费市场,并根据中等层次这一未来庞大的消费群体的消费观,通过强大的宣传作用,打造出属于他们的消费理念,以通过耳濡目染让中等层次的人群逐步认同打造出的这一消费理念,并在日常的消费中无意识按照此种消费理念完成消费,通过消费理念对消费群体思想上的作用,久而久之形成他们特定的消费需求和方向,而这种消费方向与需求正是基于为他们专门打造的消费理念之下的。同样,针对农村的不断发展和西部经济的发展,应打造专属于他们的消费商品以及消费理念,并不断提升他们的消费层次,以促进我国整个消费结构的不断科学化。对于高收入的人群应积极向发达国家汲取经验,以不断促成和培育起奢侈品消费市场,借助高收入人群巨大的消费潜力促进整个消费力度的不断增加。
最后,应不断促进内需范围的拓展,以我国为中心,通过促使亚洲周边地区在消费上向国内市场的聚拢,实现内需更加广泛意义上的增长,并借助我国经济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促使国民对消费国产商品的热情不断提高,以此来反哺国内市场,进一步拉动内需的增长。
3结论
“市场在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并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而逐步受到越来越多的海外市场的关注,拓展中国的市场空间已经逐步使得很多海外的企业改变了基于“中国制造”形成的对中国是制造业大国的认识,而逐渐认识到中国存在的巨大的消费市场空间。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应积极转变旧有的极力拓展海外空间来实现增长的发展理念,而应主动将目光回放到国内的市场中,认识到国内需求的巨大潜能,从而能借助对内需的拉动,继续保持我国稳定的经济发展态势,并实现我国经济在未来的良性循环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定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贸易[J].经济视角(下),2012(3).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社会国际经济的必然发展趋势,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逐渐加强的社会背景下,各国要想在国际市场中占据竞争优势,就必然会采取一定的措施获取国际上的经济资源,国际经济冲突也自然无法避免。但是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维护世界经济环境的和谐稳定,仍然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国际经济冲突规避治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冲突损失,促使国际经济获得更好的发展,也带动本国经济的进步。
一、经济全球化面临的国际冲突分析
1、经济全球化的理念
经济全球化主要指世界相关超越国界的经济活动,借助于对外贸易、技术转移、相互联系和资本流动等方式而形成的全球性有机经济体。经济全球化是当前世界经济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世界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具体来说,经济全球化包含着经济领域贸易、金融、投资等方面的全球化,即通过相应的经济活动促使生产要素和生活要求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最佳的配置。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各个国家为了获得相应的生产生活要素进行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际经济冲突产生。
2、制约国际经济的因素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社会背景下,对已经出现全球化趋势的经济加以干涉是导致国际经济冲突的必要因素。在各个国家政府部门的“有力参与”下,对相关经济施加相应的控制措施主要是通过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和法规来实现的,并且这些政策法规在保护本国经济的同时,也必然会对其他国家经济的双赢产生特定的干扰效果,从一定意义上看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经济的发展。首先,政府采取一定措施控制国内经济的主要目的就是应对国外经济对国内经济产生的干扰,保护国内经济免受国外经济的冲击。其次,政府管辖和非管辖冲突主要是一种对国外经济加以控制的法律模式,在政府和法律的双重限制下,对国内经济的自由化发展倾向加以扼杀。最后,经济领域的自由和限制一直存在于国际经济冲突中,对冲突的顺利解决造成一定障碍。因此,基于“国际间经济放宽和国家上加以控制”的原则,必须进行适当的经济改革,推进国际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各个国家共同营造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
3、国际经济冲突
(1)管辖冲突。管辖冲突主要指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对相同的国际经济交往主体进行同时掌握和控制所导致的经济冲突,这一经济冲突的主要特点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国家同时享有对这一经济交往主体的主要控制权力,因此这种冲突在这本质上反映了一种权力行使方面的矛盾。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由于国际间存在着频繁的经济交往,管辖冲突也较为常见,是国际经济法所研究的范畴,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
(2)非管辖冲突。非管辖冲突与管辖冲突相对,具体指一个国家对国际上相关经济交往主体以及主体的各项经济行为行使独占性的管辖权力,并且在行使这一权力的过程中与其他国家产生利益层面的冲突。非管辖冲突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一个国家对相关经济主体的管辖行为是否与国际经济法或者国际经济义务相冲突是非管辖冲突的重点研究内容,非管辖冲突的存在不仅会导致国家间的相互限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国际经济法律关系,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和谐健康发展。
二、政府控制引发国际经济冲突的缘由
一、解析“新常态”基本内涵
于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的行程中第一次提出“新常态”这一名词。说:“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从总书记的讲话中可以分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新”意味着有别于过去;“常态”是指固有的、稳定的一种状态。新常态的基本含义就是不同于过去的、相对稳定的经济发展状态。从本质上讲,新常态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经状态,具有客观性、不可逆性的特点,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进入有别于过去的、高速增长的、新的历史时期。
二、新常态的基本特点
“新常态”战略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优结构、新动力、多风险、中高速是新常态发展战略的主要特征。
(一)优结构
在“新常态”的经济发展背景下,我国正在面临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国内的产业结构上看,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业会逐渐成为国内的产业主体。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国内服务业的增长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增加,2013年超过第二产业。同时,国内服务业还保持着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期趋势,会逐步成为我国的产业主体。从需求结构的相关资料中可以看出,消费需求逐渐成为国内的需求主体;国内消费对国内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于2012年超过了投资对国内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这表明,我国人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有了明显提高,消费需求也日益增长。以国内的铝材市场发展为例,现阶段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铝资源开采产品研发产品加工产品销售的现代产业链,已经突破了依靠廉价劳动力进行铝材加工的传统发展模式。铝材行业发展的重点在于,提高国内的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产品研发中心,打破发达国家对专业技术的垄断,在稳定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二)新动力
从驱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上看,在新常态的经济发展形势下,高新技术和产业集群逐渐成为国内经济的主要驱动力。从相关的统计数据上看,国内大型工业企业的年收入增长速度在逐渐放缓;而电信业、物流业等新兴产业的年收入增加迅速。国内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急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或生产转型,依靠国内廉价劳动力推动经济增加的局面一去不复返。近年来,我国资源、能源、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价格逐年攀升,需要在短时间内大力发展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新产业,主要以知识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
(三)多风险
在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国内经济发展的风险因素也在增加。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里,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各行业间的联系也在逐渐紧密。风险具有客观性和不确定性,其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以近年来社会关注的楼市为例,2014年炒得火热的楼市终于出现了“降温”现象,全国商品房的销售数量也有了明显的下降。在楼市降温的影响下,房地产投资商会暂缓购买新的土地,开发新的楼盘。这对于以拍卖土地为重要财政资金来源的地区来说,会导致当地的财政紧张,会相应增加地方债务的风险。同时,房地产交易的不景气,导致开发商无法及时回款,就会相应增加贷款银行的金融风险。
(四)中高速
从国内经济增长的速度来看,从过去的10%左右的高速增长模式转变为7%~8%的中高速增长模式的新常态最突出的特征。相关研究指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在度过一段高速增长后,增加速度会逐渐放缓;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在经历过8%的高速增长后,放缓至4%。有经济学学者指出,中国是一个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各个产业会持续发力,蕴藏着持久而巨大的经济发展能量,中国有望在7%~8%的“中高速”经济增速中发展一段时间。
三、新常态背景下发展中国经济的措施
(一)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有关资料显示,第三产业占国内经济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超过了第二产业,会逐渐成为国内的主体产业。面对国内第三产业持续稳定增长的情况,国内有关部门应该顺应国内的市场发展趋势,积极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肯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引导,不断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竞争,提高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我国应该积极鼓励自主创新,保护知识技术产权;积极发挥自主创新能力在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加强企业与科研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市场信息的共享;积极建立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高能源资源的使用效率;使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发展工业,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减少能源资源的消化;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保护环境,发展绿色产业;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农村的基础设置建设;以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
(二)积极推动业务集群的建设――以物流业发展为例
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积极推动业务集群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够建立统一规范的产业园区,实现技术和信息的共享,提高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实现经济的产业化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贡献。在本节中,以近年来国内平稳较快发展的物流产业为例,简要介绍物流业业务集群的建设。
国务院于2014年又了“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大力促进物流业的发展,并致力于提高物流业服务于制造业的管理水平,希望以物流业来促进制造业的发展,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目前而言,中国物流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世界水平,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并不能有效促进制造业的发展以及满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
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需要改变现有的粗放经营模式,建立集约型发展管理模式。集约型发展模式的建立,离不开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主要的发展措施就是推动物流产业园区的建设,有关部门及人员需要科学规划物流园区的发展布局,合理选址,提高物流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鼓励物流企业入驻园区,园区内部给予税收、土地等政策性优惠;促进信息和管理经验的交流与共享,为物流企业提供发展机遇。
中国物流业发展的专业化程度还很低,技术水平也较为落后;必须加大物流技术的创新和投入。积极推广现代信息技术,如GPS或RFID等,建立现代化物流服务的网络系统;促进物流行业的服务转型,建立现代化、多层次、综合性的服务体系;提高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程度,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四、结束语
新常态重大战略的提出和发展,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进入了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发展阶段。面对国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我国必须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建立业务集群,实现我国经济的整体化、产业化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才能巩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程家旗,王俊清.经济新常态下高校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J].中国高校科技,2015,Z1:112-115
[2]刘定华.破解新常态下的可持续发展难题[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5,02:21-22
[3]高建昆,程恩富.论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价值导向[J].探索,2015,01:10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