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毕业设计过程大全11篇

时间:2023-08-04 17:00:1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毕业设计过程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毕业设计过程

篇(1)

2.毕业设计作品空洞。我们在看历届学生的作品时,会发现不少同学的毕业设计很空洞,完全停留在概念式、形式化和表象化的视觉层面,或者缺乏背景学科的支撑,因而使得设计显得缺乏内涵,没有内容。事实上,毕业设计作为大学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它需要运用跨学科的知识作为铺垫。由于科技的进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设计学科同样需要其他学科的支撑。如果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学习了园林、生态等专业的知识,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学习了家具、材料等专业的知识,那么他们的设计带给人们的将不仅仅是美的享受,而且是经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同样,如果研究装置艺术的学生了解了电子控制、传感器、机械原理等知识,那么他们的设计作品将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3.学生缺乏求知欲和探索精神。由于当前社会发展正日益加快,竞争也日益激烈,不少同学正越发浮躁、功利,越来越迷失自我。很多同学仅仅是为了分数而看书,为了拿学位而学习,不求学到多少知识,但求完成任务。如在外实习的同学,有不少直接将公司的图纸、设计作为自己的本科毕业作品,企图蒙混过关。更有甚者,直接通过网络找,付费为自己完成毕业设计。

4.与求职高峰冲突。由于毕业设计环节通常都是安排在大四最后一学期,这个时期也是同学们求职的高峰期。因此,不少同学会请假去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或去单位实习,从而牺牲了大部分毕业设计时间。与毕业设计相比,学生更重视就业和实习。

二、艺术类本科毕业设计的改革设想

1.加强毕业选题前瞻性和学术性。建议学生关注国际性设计问题,打破思维的局限,提升设计的高度。同学们可关注北欧的自然与传统、东亚的哲学与美感、美国的商业与技术、德国的严谨与创新[1]。这些关注将大大拓宽设计事业,启迪设计实施的灵感。了解产业发展趋势,以其为方向指引,选择具有实际意义的设计选题。

2.进一步加强毕业展展览方式的多元化,展板、实物、多媒体进一步结合。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展在美术界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各大高校每年都集中在5月、6月举行。展示方式的多样、艺术形式的多元和表现方法的新颖,应该是本科毕业展的重要特色。然而,与艺术类院校相比,综合性院校的本科毕业展在展览形式上较为单一。事实上,综合性院校完全可以借助自身的优势,运用优势学科的力量,将艺术设计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3.加强团队合作,特别是跨专业或跨学院的合作。团队合作式的毕业设计是一种新型的指导模式,其要求指导教师队伍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调动学生学习及工作的自主性锻炼团队协作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方式,掌握经济分析能力,技术可行性,从而使学生从单一的专业性人才向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转化。这种毕业设计模式既可以避免毕业作品的抄袭,又可以也有效地缩短大学生适应社会生存的时间。跨学科毕业设计的内容设计多个学科的专业内容,因此参与的人员也要包括多个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学生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设计团队中的重要性,任何一个成员的设计质量以及进度都会影响到团队总体的设计质量与进度。老师也要及时跟踪,合理把握设计的大方向。然而与传统的毕业设计模式相比,跨学科毕业设计难度较大,内容较多,适当提前毕业设计的布置时间。

4.加强毕业设计过程的管理,严格要求及时返校投入设计,将之列入考核范畴。学院要组织各教研室、指导教师、学生及教学管理人员认真、深入地开展中期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做好检查工作记录。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5.可实行二辩、三辩模式,防止同学心存侥幸,避免毕业设计的粗制滥造。指导教师审查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期间的出席情况,如缺席时间达到或超过1/3,则通知学生不可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环节,只能推迟到后面二辩、三辩。

篇(2)

毕业设计是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采用的一种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设计,能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技术及基本能力的练习。同时,通过毕业设计,也能使学生对某一课题作专门、深入、系统的研究,巩固、扩大、加深已有知识,培养综合运用已有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电气自动化专业是典型的工科专业,由于该专业的多数课程内容比较抽象,数学基础要求较高,因此无论是在教学方面还是在毕业设计方面都有一定的难度,对电气类毕业设计指导进行探索与改革具有实际意义。

一、传统毕业设计指导模式分析

传统的毕业设计指导模式一般分为六个阶段:教师出题阶段、学生选题阶段、资料收集阶段、研究设计阶段、论文撰写阶段和毕业答辩阶段。流程如图1所示。

教师根据自己的知识、工程经验、对专业发展趋势的了解,以及对毕业设计目的、意义的理解,拟出毕业设计题目并写成毕业设计任务书,学生选择毕业设计题目并根据题目要求自己找资料,当整个设计完成后,就进入到论文撰写阶段,最后进行毕业答辩。在整个毕业设计阶段,指导教师定期与学生见面,帮助学生解决各阶段的问题。

1.传统毕业设计指导模式的优势

传统毕业生指导模式主要有以下两个优势:该指导方式已沿用多年,指导教师已对该方式比较熟悉,能较好地把握整个毕业设计的进度;由于指导教师只是负责答疑解惑,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自我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传统毕业设计指导模式的弊端

传统毕业设计指导模式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由于指导教师人数的增长远赶不上学生数量的激增,导致出现了一个指导教师带多个毕业生的情况,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毕业设计题目高度相似、指导教师精力严重不足等。二是由于很多青年教师本身的工程背景不足,因此从题目的选型到学生的指导都出现了很多问题。三是由于学生面临考研、找工作与单位实习等诸多问题,很难完全安下心来做毕业设计,严重影响了学生投入毕业设计的精力。四是由于学生人数大量增长,导致学校所能提供的条件如场所、配套设备等,都难以满足需要。因此,在目前这种情况下进行毕业设计指导方法的改革非常必要。

二、新形势下毕业设计指导模式探索

为了更好地突破目前毕业设计中的困境,对毕业设计的整个环节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在保留原有模式优势的情况下,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

1.改革毕业设计指导方法

(1)改进毕业设计课题。坚持做到难易适中,既达到本科生毕业的要求,又能对以后的工作具有启发意义,同时又不能贪“大”求“全”,让学生无从下手,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毕业设计课题要具有综合性,特别是能融入本专业知识。根据实验硬件条件,学院指导教师主要有五个方面的选题方向:过程控制型方面、运动控制型方面、电力系统自动化方面、供配电系统方面以及电源设计方面。

(2)组成联合指导小组。将专业相近或者所出相近题目的教师组成若干个联合指导小组,比如可以将“10kV电力线路的继电保护”、“变压器的运行状态监测与保护”、“某中型工厂的供配电设计”三个毕业设计题目的指导教师组成一个联合指导小组,形成一个团队。其好处是:首先通过这种结合的方式,教师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弥补自身在理论或者实践中的某些不足。其次可以弥补教师数量的不足,以团队的力量可以指导更多的学生,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也更加方便、顺畅,体现了“1+1>2”的效果。最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也会更加频繁,更能体会自己所设计题目在一个有机整体内的位置,能从整体上进行很好地把握。

(3)建立师生双选制度。参考毕业生找工作时“双向选择”的方式,将双选制度引入到毕业设计环节,通过学校构建的毕业生网上双选平台,实现指导教师与学生的双向选择。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团队将课题上传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实践表明,经常会出现多个学生竞选一个题目的情况,此时指导教师就应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出决定。对未能成功竞选到任何题目的学生,启动调剂机制,以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指导教师,而调剂的名额也向具有丰富经验的骨干教师倾斜,以确保既不增加普通教师的负担,也能保证指导的质量。

(4)建立严格的答辩制度。采用公开的、开放式的答辩形式,答辩过程需遵循“公开、公平”的原则。毕业答辩是毕业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答辩制度的严格与否关系到毕业生的质量,关系到一个学校的学风,甚至影响到学校建设的各个方面。因此在建立答辩组时要充分考虑到指导教师的专业背景、团队情况。要求答辩组成员应至少提前一天仔细阅读毕业设计,遇到自己领域外的课题时应主动回避调整,不能边听、边看、边提问,提问时要言之有物,增加针对性,并对答辩者的回答做出正确评价。要遵照评分标准评分,力求客观正确,减少和消除个人感情与感觉评分因素,以确保成绩的真实性。

2.提高指导教师自身要求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运用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毕业设计教学还包括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思想品德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指导教师要完成这两项任务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首先,应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对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重视。从个体上看,毕业设计的成绩关系到毕业生个人的就业前途,从宏观上看,毕业设计关乎我国人才教育和科教兴国,因此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其次,指导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开展科学研究,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道路,通过参加科研或主持科研工作,提高科研水平和素质。

3.毕业设计的考核

采取校、院、系三级答辩形式。各答辩组聘请同行专家对毕业设计进行评审,校、院答辩采用主、副审制;系答辩指导教师之间交叉评审。

评审重点:审查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专业知识及综合训练的情况;审查学生文字表达、计算方法以及实验结果分析等方面的能力和图纸质量;考查学生完成课题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及工作质量;毕业设计资料的规范性、完整性。

评审后写出评阅及评分意见,并在答辩前返回各组。

成绩评定:一是毕业设计成绩采用结构分制,即指导教师评分、审阅教师评分和答辩评分,三部分的比例为40∶30∶30,最终成绩采用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对材料不够完整(包括材料中缺少指导教师审阅意见等),规范性较差的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综合考核成绩原则上不得评定为良好以上。二是成绩优良率应控制在60%以内,其中优秀率不得超过20%。各系在评分时应兼顾好、中、差比例,做到既要实事求是,又要严格要求。三是毕业环节成绩向学生公布。

4.建立毕业设计评估指标体系

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实施毕业设计教学质量评价的依据和标准,应体现科学性、导向性、可操作性、激励性和全程性。构建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框架,首先应针对不同专业制订符合其特点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方案,在此基础上可从选题合适度、能力水平和成果质量三方面构建评价基元,再具体设计评价要素,每个评价要素都规定评价内涵与评价标准。

毕业设计教学工作评估每年进行一次。评估以各系或专业教研室自查、自评与校专家组抽查复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自评是整个评估工作的基础,各部门应对照评估指标体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做好自评工作。在各部门自评的基础上,校专家组深入相关系、专业教研室进行复评。

由表1可知,本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两部分:毕业设计条件、毕业设计过程,共7个子项目,满分为100分。得分位列前1/3的部门为“好”;1/3~2/3之间的为“较好”;后1/3为“一般”。

三、结束语

本文通过分析毕业设计整个过程,在加强引导、严格管理、全面培养观念的引导下,对电气类毕业设计选题、指导方式以及评估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实践表明,充分调动了学生毕业设计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毕业论文的质量,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为相近专业毕业设计培养模式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唐湘宁,华维慧.对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模式创新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70-72.

[2]史兵,蒋建明,等.“供配电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18):163-164.

篇(3)

PDCA就是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而PDCA循环是能使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其四个阶段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手段[1],尤其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高校的办学思想、定位、培养目标的进一步明确,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而毕业设计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离校前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一次全面检查[2]。按照PDCA方法进行毕业设计质量管理,使得学校内教务处、学院、系所、教研室/课题组,直至个人的工作,均有一个PDCA循环,上一级的管理循环是下一级管理循环的根据,下一级的管理循环又是上一级管理循环的组成部分和具体保证,这样一层一层地解决问题。通过组织的力量、集体的力量,达到全校毕业设计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的螺旋上升[3]。所以,在毕业设计中进行PDCA循环管理,提出各阶段控制要素,不断完善控制要素,强化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对于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现状

首先是计划周期短,没有有效的阶段控制,学生忙于求职、毕业实习、研究生复试等,导致在实际工作中花费的时间少,平均三个月,有的只有一个月,使得设计质量难以保证。其次,学生观念淡薄,有部分学生认为毕业设计非常简单,对就业等无甚影响,因而对毕业设计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明显不足,只利用最后的一点时间搞突击,因而做出的毕业设计变成了应付差事。第三,毕业设计中,指导老师与学生数量分配上不匹配,学生人数较多,教师人数较少,指导教师的时间和精力都无法保证对学生全面了解、较好地交流并施以针对性的指导,最后结果往往是学生毕业设计的水平和质量不高。最后,教师提供有关科研方面的课题时,实验室的软硬件条件跟不上,经费需求难以满足,没有一个很好的科研环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实践需求,也直接导致设计无法实施[4]。

二、PDCA循环强化毕业设计过程管理

1.毕业设计选题控制。一个好的毕业设计题目是优秀毕业设计产生的前提,因此,抓好毕业设计出题质量工作非常重要。在毕业设计选题控制中,运用一个次级PDCA循环:毕业设计出题计划(P)—专业教师出毕业设计题目(D)—教研室组织专业教师讨论审核(C)—出题教师修改完善(A)[5]。对于选题,要符合本学科专业的发展,符合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生产、科研的实际,选择有现实价值、理论意义的课题;同时应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达到本学科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应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可以完成;毕业设计做到一人一题,每届学生的选题要不重复;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对指导教师申报的题目进行审核;采取教师与学生双向选择。

2.毕业设计任务书控制。在毕业设计任务书控制中,从下达任务书到指导学生写出高质量的开题报告,进行第二次级PDCA循环。教师按规范填写毕业设计任务书,提前将毕业设计任务书发给学生,让学生在毕业实习时有针对性进行实习,同时可提高实习效果,并要求细化毕业设计任务书中的具体内容,在工作进度计划中要求填写具体的时间节点,具体到哪一周要交什么成果,如:第4周交文献综述,第6周交初步设计方案和开题报告,第8周提交外文翻译和设计计算书、中期检查表,第11周提交设计图纸,第12周提交所有设计文本、图纸和表格。

3.文献综述控制。通过查阅文献和撰写文献综述,可使学生熟悉各种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达和写作能力。在写文献综述阶段时应强化控制,运用PDCA循环管理,由学生执行,指导教师切实做好检查与督促这一环节,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

4.毕业设计说明书、计算书控制。影响设计方案的因素很多,要求同学们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地进行分析、比较,尽可能做到“规模适当、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要考虑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及技术管理水平等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来确定处理工艺流程及构筑物型式,应优先选择流程简单、施工及运行管理方便,并可就地取材的污水处理方案,至少拟定两个设计方案,经过综合技术经济分析,优选一个技术方案进行工艺设计。按已选定的流程和构筑物型式,分别进行各构筑物的工艺设计。构筑物的工艺设计是根据处理水量及所确定的设计参数,计算出各构筑物的几何尺寸、进出水管管径以及选定机械设备的型号。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应包括:设计依据、设计规模、设计进出水水质、方案比较、设计范围、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及说明、各种构筑物的工艺设计参数、主要设备选型、主要建筑物、占地面积、预期处理效果、存在问题与建议等。要求:文字通畅,叙述简明扼要,装订整齐。设计说明书的深度要求:确定设计方案;确定土地征用范围,据以进行主要设备及材料订货。计算书的内容应包括:设计过程中的各种计算过程,包括水力计算、构筑物工艺设计计算、管径计算、设备选型的计算等等。要求:计算正确,书写认真,附计算草图。在毕业设计说明书、计算书控制阶段,指导教师将上述要求详细告知学生,这相当于计划的制定,学生按照要求对应完成,然后由学生自行检查和指导教师检查,出现问题时采取合理的措施改正,为毕业设计的质量把好重要一关。

5.毕业设计图纸的控制。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图应包括构(建)筑物、围墙、绿地、道路等的平面位置,注明风玫瑰图(指北针)、坐标轴线、厂界坐标及构筑物坐标或相对位置,标注构筑物的主要尺寸,各种管渠及室外地沟的尺寸、长度,列出厂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构筑物和辅助建筑物一览表,附图例及有关说明。污水、污泥处理工艺流程图应标出各处理构筑物的池顶标高、池底标高以及水面标高,标出主要设备,列出主要设备一览表,各种管道的管径、流向、材质,图例和必要的设计说明。同学们在毕业设计时往往存在设计图纸尺寸不全,缺少构筑物的平面定位尺寸,线条粗细不分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对毕业设计图纸绘制提出明确要求,强调“三个一致”,即计算结果和图纸中绘制的构筑物尺寸一致,单体图与总平面图的对应关系一致,平面图与剖面图的对应关系一致。这是对毕业设计整个过程的总体检查,也是PDCA循环管理中最后一次检查环节,通过几年的实践,以上措施对提高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是有一定帮助的。

对毕业设计中每一个控制因素都进行一个次级PDCA循环管理,对整个毕业设计进行一个基于PDCA循环的监控过程,强化了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提高了教师对于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与检查的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其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毕业设计中成功地进行PDCA循环管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同时可以启发教师在各种教学活动中不是仅仅依靠经验,而是广泛地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进行科学的教学管理。

参考文献:

[1]张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PDCA循环管理[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0):213-215.

[2]谢然.毕业设计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及其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5):40-42.

[3]张玉平,黄振宝.基于PDCA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9,(1):107-110.

[4]刘建慧,苑斯文.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实践实验教学,2009,(6):155.

篇(4)

G712;TS941.2-4

一、系统设计毕业设计实践教学

(一)明确毕业设计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

服装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综合实践的教学环节。岗位核心能力课程“女装设计”“男装设计”重点解决学生从事服装设计师助理所需具备的单品设计能力;“服装品牌设计与企划”主要培养学生后续从事服装设计师或企划师必备的系列成衣企划与设计能力;“毕业设计”重点培养学生就业及后续发展所需的创新、创意以及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实训项目的难度和综合度逐步递增。

(二)明确毕业设计实践教学方式

1.将毕业设计课题带入企业,由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完成,但这既影响企业生产活动,又因为学生工作任务重、时间不够,造成作品效果不佳;

2.由W生在校自主完成毕业设计,容易出现学生找工作室代工、购买成衣等现象。松散式管理导致教学环节形同虚设,难以实现教学目的。

目前,系部采取的是教师全程指导的教学方式,杜绝了购买和代工等现象,切实提升了作品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

(三)明确毕业设计选题方向

选题的合理性直接影响毕业设计教学目标的实现。首先,选题要融入前续课程的所有技能点,具备综合性;其次,选题的难度要高于岗位核心能力课程的技能难度,且各选题之间的难易程度相当;再次,选题应来源于社会和企业,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接轨。因此,系部组织教师到行业企业调研、研讨后确定选题。

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选题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服装设计大赛选题。因为大赛以发掘设计师的创新思维,追求作品的创意性与实验性为目的,这与毕业设计定位一致。另一类是以创作灵感的类型为选题。在选题中引入湘绣、苗绣、织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既贯穿学院一直以来“承袭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指导思想,又鼓励学生跨专业、跨行业进行非遗文化的创新。

(四)明确毕业设计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

成立毕业设计工作小组,编制毕业设计工作方案,召开专题会议,统筹布置,明确毕业设计的时间、任务、责任人、工作流程等,确保毕业设计工作按质按量如期完成

二、加强毕业设计教学过程管理

(一)组建教师团队,明确教学任务和要求

毕业设计教学前,组建教师团队,召开指导教师会议,每班由一名设计教师和一名工艺教师联合指导,既分工又合作,同时明确“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定位。学生是毕业设计的创作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教师在指导中不能结论性评价多,具体意见少,也不能指定学生的创作主题,帮学生找参照图甚至设计,全程高密度参与。

鼓励教师创新教学组织设计和方法手段。通过集体研讨、头脑风暴等,解读每类选题的创作路径、方法;通过创作分享会、学生陈述点评会等开拓思路,完善作品;加强示范教学,启发学生思维;采用大学城空间、微信、Q Q等方式辅导学生,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加强团队合作、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培养。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定期召开指导教师研讨会,及时了解教学进度与质量。

(二)召开学生动员大会,加强学风建设

召开毕业设计学生动员大会,一是讲解毕业设计整体安排以及相关要求;二是激励学生提高创作热情,争取多出好作品。在教学过程中,还会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不定期组织召开学生会议,及时解决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出现的旷课、拖沓等问题。

(三)严格进行四个环节的作品质量评审

第一环节是设计图评审。如由系主任、工学部主任、企业专家、指导教师以及学生代表制定毕业设计图纸的评价标准,集中评审,提出修改意见。

第二环节是面辅料选配评审。例如,由于湖南的面辅料较单一,因此毕业设计的材料全部是在广州中、大纺织市场采购。车票购买、酒店预订、面料采购等工作全部由学生负责,教师团队随行前往,把握采购进度,做好面辅料选购评审工作。

第三环节是坯样及第一套成品评审。毕业设计中期,组织对坯样及第一套成品进行评审,形式是学生展示作品,陈述设计构思及制作方法,教师团队研究问题,进行指导。

(四)做好资料上传和总结推广工作

组织评选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在学院“毕业设计开放展示周”中表演展示,并安排专人检查学生的毕业设计说明书、教师的评分记录及评语等相关资料等。

三、反思毕业设计教学管理

毕业设计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教学管理反思。

(一)反思毕业设计的系统设计。如毕业设计选题、教学方式、时间进度安排、教师安排、评价标准等。

(二)反思作品质量是否有提升。广泛了解各院校同行、企业专家及家长对作品的评价,了解学生创新思维和专业技术能力的提升,由此获得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

(三)反思有无管理服务的失职。如管理滞后、问题发现不及时、问题处理不到位等情况。

经过多年的教学管理实践,笔者认为,要切实提高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设计作品质量,必须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通过人才需求调研,合理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体系,明确毕业设计目的与定位,系统设计,编制科学合理的毕业设计实践教学方案。第二,根据专业特点,找准质量控制的关键节点,分步骤、多环节、多主体、多形式进行毕业设计阶段性评审,加强过程管理,提升毕业设计作品质量。第三,举办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设计作品展示、推广活动或毕业设计教学论坛,加大毕业设计作品的推广力度,促进学校、专业之间的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推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结束语

毕业设计是高职毕业生毕业前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其质量直接检验了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因此需要教育管理人员认真对待。总结其经验,在整个毕业设计工作中,指导教师、教研室、服装专业、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形成的三级管理机制,定期不定期地对毕业设计各个环节进行检查抽查以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050-02

本科毕业设计是培养学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自主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知识创新的主要途径,是实现教学、科研和实践相结合的训练过程,是学员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通过毕业设计,使学员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在搜集与系统整理资料及调研基础上,进行设计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学员学会利用计算机检索查阅中英文文献,学会对所掌握的材料进行综合严密的逻辑分析,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因此,毕业设计非常有益于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同时,毕业设计是在教员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在整个过程中,教员要启发引导学员独立工作,发挥学员的创新精神,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主动性与聪明才智,独立完成毕业论文,因此,毕业设计对学员独立工作能力的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使本科毕业设计产生最大化的教学效果,应当对毕业设计整个过程中影响效果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严把毕业设计质量关,提高毕业设计的效果。

毕业设计分为理论研究、工程设计、系统开发、科学实验等类型,对于不同类的毕业设计完成的成果要求也有不同,如工程设计类,除了设计图纸外,还应有相应的设计说明书;对于科学实验类,应通过实验得出实验结果,并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写出相应的实验报告;对于系统开发类,应进行应用系统开发,并撰写系统分析设计说明书。总之,对于不同类型的毕业设计要求是不同的,其成果形式也不一样。本文以毕业论文为例,找出目前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几点自己的见解。

1.毕业设计目前存在问题

(1)态度不认真

学员在毕业设计期间,相对来说时间比较自由,毕业设计对时间要求也没有那么紧迫,也没有教员和队领导监督,打游戏、微信、QQ聊天、看视频、开小差等现象时有发生,浪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另外,对毕业设计的重要性也认识不到,以为就是找资料传资料,对课题不能深入研究,平时不努力,到阶段性检查前搞突击,这样根本达不到毕业设计的目的。

(2)训练任务繁重

体能考核对学员至关重要,有一项成绩补考不合格,就面临留级,学员的思想负担也比较重。毕业设计期间,学员旅组织学员进行大量的体能训练,占用了学员很多时间。此外,各种事务性工作也比较多,如公差勤务、岗哨等,使得学员很难有安静的时间认真思考并进行设计工作,因此,对于毕业设计工作也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3)机房保障和监管不到位

有的教研室没有专用的机房供学员使用,或有机房但没有可用的电脑,或电脑性能不够好,这样不能保障学员有很好的硬件条件,影响了毕业设计的开展。另外,学员上课时教室都有监控设备,而一般做毕业设计的场地却没有,这就造成部分学员存在侥幸心理,思想放松,不认真搞研究;其次,指导教员不够重视,没有做好监督指导工作,忙于自己的教学科研工作,放任学员。实际工作中,指导教员应给予学员全面具体的指导,并让学员定期交流汇报,保证毕业设计进度,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如果学员不思进取、教员的责任心不强,就容易使毕业设计流于形式。

(4)学员知识体系不健全

部分学员缺乏系统工程的思想,不会做内容规划,也不做论文纲目,上来就写,甚至写的什么自己都不清楚。有些学员对于常用工具,如Word、Visio等操作不熟练,大部分都不会自动生成目录。如果在毕业设计前或毕业设计初期将Office工具熟练掌握,这样对毕业设计工作必会带来利益。另外,有些学员(尤其是战士学员)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到毕业设计时一旦需要,就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在毕业设计前或初期还应对所用到的相关理论进行认真学习,或积极向教员请教。

(5)抄袭之风盛行,没有自己的分析研究

部分学员对毕业设计的重要意义缺乏认识,对自身要求降低,缺乏探索精神,不爱动脑筋,认为能通过答辩就行,整个过程松松垮垮,不求上进,甚至不愿自己从网上查找资料,而是经常向教员索要资料,有相当数量的学员对资料不认真学习分析,而是整段照搬照抄,甚至认为做毕业论文就是整理资料,一旦资料不足,就怨天尤人。

2.加强毕业设计过程控制,提高论文质量

(1)提高认识,加强综合能力培养

无论是各级领导、指导教员还是学员,都应该从思想上认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通过完成毕业设计,能进一步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使学员将课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得到巩固提高,从而提高学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将来更好地服务部队。

(2)建立和完善毕业设计监管制度

开题、中期、答辩过程检查,这是我们一贯坚持的原则,但实际执行的效果不够理想,因为这期间时间跨越比较长,尤其是我院近年都采用寒假前完成开题工作,本来希望学员能利用假期时间好好查阅资料,学习相关知识,但大部分学员都做不到,开学后教员也要准备教学及其他各项工作,往往忽视了学员毕业设计,这就造成开题很久了,学员还没进入状态,还不知做什么的局面。我系今年就在开学一个月后随机对部分学员进行突击检查,结果发现了诸多问题,总的来说就是进度太慢,思路不畅,没有规划,与指导教员联系太少,因此,要确保论文质量,学员和指导教员应进行定期沟通,教员布置任务,并定期检查辅导,如此以来,学员的压力就会变成动力,也会自觉按进度完成毕业设计工作。

(3)选题更加灵活,实行双向选择

选题既要注重对学员基本能力的训练,又要充分发挥学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促进教学、科研和实践三者的有机融合。教员应充分利用科研项目资源,把部分科研项目作为毕业设计题目,给学员提供参与科研项目的实战机会,提高学员科研能力。此外,为了降低学员对指导教员的依赖性,提高创新意识与主观能动性,应积极鼓励学员结合当前本学科领域的一些难点、热点问题,自己设计研究题目,然后自己选择指导教员,并与教员进一步拟定设计题目。对于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和竞赛项目均可直接作为毕业论文的候选题目,对学员自己的立题在评定时可以给予适当的鼓励。另外,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部队实际需要,并对论文研究成果在部队试点应用,如果符合部队实际需要,可在部队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关萍,赵德深.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几点措施.大连大学学报,2009.03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6)22-0096-04

引言

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任务普遍繁重,教师除了完成正常教学任务外,还有科研任务、指导学生等,因此,教师投入到学生毕业设计上的精力有限。再加上学校对毕业设计重视不够,经费不能得到保证,基本条件受限等因素,导致学生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和监控往往容易被忽视,这些都直接影响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1]

鉴于上述原因,如何有效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毕业设计的管理和监控,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以现代信息技术来创新传统的毕业设计管理和监控模式势在必行。

平台系统构成

笔者设计的基于空间的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过程管理与监控平台(以下简称“平台”)遵循经典的三层架构,将毕业设计业务划分为表现层、功能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系统架构图如图1所示。

平台用户角色设计

1.用户角色定义

平台按照学校开展毕业设计工作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岗位、不同角色的需求,设置了毕业设计超级管理员、学院管理员、系部管理员、指导教师和学生五个角色(如下页图2)。

2.用户角色权限

①超级管理员:负责平台的初始化、创建用户角色、创建学院管理员。

②学院管理员:负责基础信息设置、参数设置、文档模板管理、用户角色管理、指导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系部管理员管理、课题维护、答辩分组管理、校优作品管理、消息等。

③系部管理员:负责课题审核、推优审核、查看统计信息、分配选题、答辩分组、消息等,系部管理员的角色可以覆盖学校开展毕业设计工作的多种职能用户,系主任、教研室主任、教学副院长、教学院长等用户均可以被赋予系部管理员的相应权限和功能。

④指导教师:负责申报课题、维护课题、确认选题学生、开题管理、设计指导、开题报告评阅、中期报告评阅、设计作品评阅、信息交互。

⑤学生:负责个人的毕业选题、申请开题、过程管理、作品提交、成绩查询、信息交互等。

平台功能模块

平台总体分为五大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选题管理模块、过程管理模块、成绩管理模块、推优管理模块(如右表)。

平台管理流程设计

平台合理规划学校毕业设计工作任务和学生毕业设计任务,囊括了学校毕业设计工作和学生毕业设计成果全流程,从指导教师课题申报,学生选题、开题,教师指导学生实施毕业设计,到毕业设计成果评定和推优,在线高效管理学校毕业设计工作。[2]毕业设计业务流程如图3所示。??

1.课题申报

指导教师申报课题,填写课题基本信息,由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学院管理员、教学副院长进行审核。指导教师填写课题基本信息,包括课题名称、类别、所属学科(基础信息导入)、限选人数、课题简介及要求、课题任务书;指导教师可以查看自己的课题详细信息及选择的学生情况,确认学生选题,在未审核之前,指导教师可以修改课题的所有信息,也可删除课题,若课题审核通过,则只能修改课题简介及要求。

2.选题

学生选题,指导教师确认选题。学生可以查看可选课题列表,通过指导教师、部门及课题类别对该课题列表进行筛选。当学生想要详细了解某课题时,可以点击进入课题详细界面;学生申请课题,指导教师确认学生选题;学生可以查看自己的选题信息;在选题未被指导教师确认前,学生可以撤销选题;在规定的时间内未完成选题的学生,由系管理员实行强制选题,即分配选题。

3.开题

学生申请开题,指导教师评阅开题报告,确认是否开题。学生填写开题报告的基本信息,如报告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并以附件形式上传报告文档;开题报告尚未评审,学生可以修改开题报告;若开题指导教师批阅不通过,必须重新修改开题报告(每一次修改及批阅都有历史数据保存);学生可以查看自己的开题信息;指导教师评阅开题报告(通过或未通过及相应评语),开题通过,学生才能进入下一环节。

4.设计过程

过程管理是毕业设计过程中教师通过空间在线指导学生完成设计的过程。学生可以向指导教师询问课题的相关问题,并记录完成设计的过程,每一个过程指导教师应给出相应的设计指导记录。学生可以查看过程记录信息(如记录内容、日期、教师指导情况等);学生按任务要求填写过程记录信息(如记录内容、日期等);学生可以向指导教师提问;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记录进行指导和批改。

5.作品管理

学生提交毕业设计作品,指导教师审阅作品。学生填写毕业设计作品基本信息,包括报告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以附件形式上传毕业设计作品(根据专业要求可以进行多个附件上传作品、源码等);作品尚未评审前,学生可以修改作品;若作品被指导教师批阅不通过,重新修改作品(每一次修改及批阅都进行历史数据保存),只有评审通过的作品才能进入答辩环节;教师可以进行在线评阅,也可以下载学生毕业设计作品评阅后再上传文档。

6.成绩评定

设计作品评定项有毕业实践过程、毕业设计作品质量和答辩成绩,推优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其中,答辩评定流程如下:①系部管理员创建答辩小组,学生和答辩小组都可以查看答辩信息,答辩小组根据答辩情况,填写答辩记录,并进行成绩评定;②答辩分组情况(如时间、地点、答辩小组成员、小组学生信息等);③答辩记录:在线填写答辩记录表,记录表除了记录学生及课题的信息外,还包括答辩时间、答辩地点、过程记录、答辩小组意见等;④答辩成绩评定:为答辩小组学生评定答辩成绩;⑤作品推优:对综合评定在一定分值以上的作品可以选择推优,填写推荐表,包括学生及课题信息,指导教师填写推荐意见等。

7.推优

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综合成绩及实践、答辩的表现等推荐优秀毕业设计学生,并填写优秀毕业设计推荐书;系主任、学院管理员(教务人员)、教学副院长逐级审核并填写推优意见。同时,为了对优秀的毕业设计作品(设计类、程序类、创作类)进行宣传和交流,教师从中选取部分特别优秀的毕业设计作品进行整理汇总,在平台创建“往届毕业设计优秀作品”专栏,这样不仅使学生能够带着一份荣耀离开母校,还能给正在做毕业设计的学生提供一些思路启发,激发他们在新的工作岗位中不断创新,为母校增光。[3]

平台空间建设

建设学院机构平台毕业设计入口、学院毕业设计专题空间、毕业设计抽查主题空间、指导教师主题空间、学生毕业设计主题空间等,能方便指导教师与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在线交流互动。

1.学院毕业设计专题空间

用于学院毕业设计工作管理、毕业设计数据展示、学生作品展示等;点击具体内容时,可以跳转至作者的个人空间查看详细内容,如学生毕业设计进展情况、师生互动情况、作品情况等。

2.学院机构平台空间

在学院机构平台空间添加毕业设计系统入口。

3.教师空间

建立管理栏目,在栏目内毕业设计工作的资源,利用插件技术使的资源与管理系统或毕业设计专题空间保持资源的同步更新。

4.学生空间

建立毕业设计专栏,将个人有关毕业设计的资源上传到空间,利用插件技术使的资源与毕业设计管理系统或毕业设计专题空间保持资源的同步更新。

平台管理插件开发

1.评论抓取插件

评论抓取插件是针对评论/留言的抓取,首先制定一个评论标准,然后在插件上配置抓取路径(需要抓取的UID用户身份证明、栏目、留言标准),再按指定配置进行抓取入库。

2.毕业答辩打分评语汇总统计插件

评委打分插件是评委在线对学生毕业设计进行打分,管理者设置评委评审对象和评审指标,定义评审指标权重值。评委评语汇总统计插件是针对评委评语进行分析。

3.通知文件推送插件

通知文件推送插件是将某一个空间文件或者通知公告获取,然后推送到另外的空间上展示。首先配置指定空间、指定栏目,然后配置定时器,在指定时间段对配置空间进行数据扫描,如果有更新的话同步更新到所有引用的空间。

手机移动端建设

使用微信作为手机移动应用服务端的载体。开通微信公众服务账号,结合微网页,为用户提供移动端的应用服务。汇聚学生、教师的毕业设计互动及管理等各方面的业务数据,以文字、图片等各种形式呈现在平台上,对毕业设计在线服务的建立起沟通和管理服务的作用,实现毕业设计在线、远程指导与管理的快速进行。

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解决方案中的难点主要集中在数据库开发和部分插件开发上面,程序设计采用Java、Struts、Spring、Hibernate、Web Service等,数据库采用MySQL,前端采用Flex4.6。

(1)采用JAVA作为开发语言平台,使用Struts、Spring、Hibernate作为整个系统技术架构基础框架,用于管理数据层、逻辑层和表现层。

(2)数据库操作层使用Hibernate 3以上版本作为数据库实现层,兼容多种关系型数据库。

(3)逻辑层需严格按照Spring框架的管理规范来开发,业务应用服务必须以接口的方式向表现层提供。

(4)表现层使用Struts1.2以上版本,AJAX使用DWR框架,客户端的数据读取和处理尽量使用AJAX来处理,以减少服务端数据处理压力,涉及到数据库的改和删尽量避免使用AJAX。前台页面的表现尽量使用标签,减少纯JSP代码。

(5)前端采用Flex开发技术,采用4.6版本的SDK,采用DeptFlexViewer作为Flex开发框架。

结束语

笔者希望借助创新毕业设计管理模式,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解决当前高职院校毕业设计工作欠规范和部分环节管理失控的问题,加强毕业设计工作的全环节、全过程监控。同时,通过基于高职院校毕业设计管理与监控平台建设及应用,突出教育信息化的应用驱动导向,实现教育信息化从“技术主导型”向“应用主导型”转变。

参考文献:

[1]陈开兵,计国民,李晓辕.高职院校毕业设计创新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5(02):39-41.

篇(7)

作者简介:相军(1971-),男,江苏涟水人,淮阴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讲师;张卫东(1980-),男,江苏南通人,淮阴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讲师。(江苏 淮安 223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淮阴工学院教改项目(项目编号:JYB20090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1-0180-02

毕业设计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的一次重要的综合训练,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精神、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也是检验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和手段。[1]长期以来,各高校对毕业设计质量都非常重视,许多学者在毕业设计的培养模式、[2]毕业设计的选题[3]和毕业设计的管理制度[4]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不容忽视的是由于毕业设计过程中管理不力,致使这些改革措施难以实现其真正的改革效果。

一、目前毕业设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

1.学生的原因

由于近些年不断扩招,每年的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2013年达到了990万人),学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增大,且联系就业单位与毕业设计存在时间上的冲突;部分考研学生由于复习功课准备复试;部分学生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村官考试等;还有一些学生思想上不重视,认为毕业设计就是走过场、走形式,随便应付一下即可。以上种种原因客观上影响了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度和质量。

2.部分指导教师的原因

高校教师面临着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多重压力。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由于毕业设计教学质量难以量化管理,在繁重的压力下部分教师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在毕业设计的指导上投入的精力和时间不足,疏于对学生的管理,致使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度严重滞后。另外,由于扩招,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数量日益增多,客观上也影响了毕业设计的指导质量。

3.毕业设计课题类型多年不变,毫无新意

以土木工程专业(房屋建筑方向)为例,有些教师多年来一直沿用“某某办公楼设计”、“某某教学楼设计”等等,每年都只是把办公楼、教学楼名称换一下,实质还是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这种情况下指导教师指导轻松,可以按照专门的框架结构设计辅导书进行指导,无需更多思考。但其后果是:学生容易抄袭,只需要把上届学生的毕业设计换个题目即可,根本不需要在毕业设计上花太多时间。

4.毕业设计管理制度不健全或监管不力

每所学校都制定了毕业设计规范,对毕业设计的选题、开题、中期检查、毕业设计答辩及成绩评定等全过程进行规范,但由于各专业的专业特点不同,毕业设计内容、深度、考核指标等均各不相同,为此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毕业设计管理细则。但有的二级学院由于种种原因尚未制定上述管理细则;有的即使制定了管理细则,在执行过程中由于领导不够重视、监管不力,也出现了执行不严甚至流于形式的情况。

二、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管理措施

1.领导重视、加大投入

组织各专业相关人员进行研讨,制定本专业毕业设计管理细则,要求管理细则具有全程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各项指标要求量化,以保证整个毕业设计管理有规可依。

建立毕业设计管理组织(见图1),严格按照毕业设计管理规范对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监控,定期形成检查报告。

加大对毕业设计经费的投入。对毕业设计经费实行统筹管理,对于与生产、工程实践密切结合的课题在保证软件、硬件投入的基础上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鼓励指导教师结合科研项目、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报课题,解决毕业设计经费紧张的问题。

2.严把毕业设计审题关

毕业设计选题提倡选用实际题目,可以是工程设计、工程管理类题目,也可以是理论分析、实验研究等题目;题目工作量要适当,过程要完整,要保证学生能够在培养方案安排的结业时间内完成规定任务。

确定的毕业设计题目要紧密结合专业特点,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尽量涵盖本专业主要课程,有利于进行工程师基础训练以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要保证毕业设计题目科学、可行。对于虚拟题目,要求有计划地更新。一般情况下,一个题目不能连续使用三年,即使是同一结构形式也要求内容有变。以框架结构设计为例,同为某办公楼设计,要求指导教师在编制任务书时修改结构形式,上年使用三跨、四层框架,当年可以改为两跨或者四跨、五层框架,以保证学生不能照搬往届同学的毕业设计。

3.加强对指导教师、学生的过程管理

要求指导教师每天的指导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周定期对毕业设计小组开会,检查学生的毕业设计并形成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学生的到位情况及异常原因,毕业设计成果质量、进度,对毕业设计质量、进度不符合要求的学生提出整改意见;布置下一阶段毕业设计工作并进行辅导。要求学生在记录册上签字,以便检查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出勤情况。要求每位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三阶段检查时上交自己的记录册。

毕业设计期间学生的管理以指导教师为主,如学生请假(如参加招聘会、考研复试、参加公务员考试等)需严格按照规定履行请假手续,指导教师和班主任要在请假条上签字。

4.建立末位淘汰制度

为了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学院除了要进行百分之百的初期、期中检查和期末成果验收三阶段的检查之外,还要实行二次答辩制度和末位淘汰制。所谓二次答辩制度,是学生按照分组(20~30人为一组)进行毕业设计答辩,把各小组成绩末二位的学生重新组织起来再进行第二次答辩。这样可以横向比较,使得评分更客观、公正。在二次答辩的基础上,根据二次答辩成绩排序,按照规定的淘汰率(一般要求淘汰率不低于1%)对确实不合格的学生给予不及格成绩,这就是所谓的末位淘汰制。末位淘汰制对保证毕业设计质量具有很好地促进作用,可以避免少数指导教师或学生不重视毕业设计而草草了事的情况。

5.建立盲审制度

为了进一步保证毕业设计质量,淮阴工学院从2013年起和兄弟高校同类学科学院签订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盲审交流协议。所谓盲审,即盲去指导教师及学生姓名,相互交流评审,其评审结果作为毕业设计成绩的重要依据。对于评审结果不及格的论文,必须进行修改甚至重新做。由于本科生人数较多,采取随机抽取的办法,在答辩前抽取10%左右的论文送审。这一制度对全体师生具有督促作用。

鉴于目前的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抄袭现象,淮阴工学院要求指导教师和学生都要签订诚信承诺书,承诺毕业设计是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的原作,任何引用的他人资料或成果均在参考资料中有注明。每篇论文在答辩前由评阅教师评阅,并签署评阅意见。如果发现严重抄袭等现象,则取消答辩资格,而且指导教师和学生负有同等责任。这一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有效地减少了弄虚作假、抄袭等不良行为,促使教师和学生认真投入,提高了毕业设计质量。

笔者指导了8名2013届学生的毕业设计,毕业设计开始之初,部分学生“沿袭”了往届学生的陋习,工作拖拉、进度滞后。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及时召集小组同学开会,重申毕业设计纪律和要求,并严格执行进度计划,每周五下午所有学生都要带着成果来接受检查。通过严格要求以后,每位学生都能及时、保质完成毕业设计阶段工作。

三、结语

多年的毕业设计实践发现淮阴工学院的毕业设计管理工作出现了一些问题。通过努力,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由于问题较多且较复杂,不可能完全彻底地解决,但只要认真对待,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和过程管理,毕业设计质量还是可以得到稳步提高的。

参考文献:

[1]童友枝.基于质量工程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模式的改革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09,8(24):1-2.

篇(8)

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中最后一项教学内容,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各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和检验,其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近年来,安徽工程大学对人才培养计划的实践环节内容进行了修订,立足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了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这些措施的实施对学风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机械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系统、全面、综合的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及训练,初步掌握产品开发、工艺革新、设备研制的方法和技能。毕业设计(论文)对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工程意识是十分重要的。毕业设计过程要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优良的工作作风和协作精神,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

一、机械各专业毕业设计大纲

机械各专业毕业设计大纲要求大同小异,以下以机制专业为例进行阐述。

机制专业毕业设计大纲要求达到以下目标:

(1)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接受工程师必须的综合训练,提高实际工作能力。这些实际工作能力包括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并分析的能力;专业外文资料阅读和翻译的能力;理论分析的能力;制订设计或试验方案的能力;设计、计算和绘图的能力;实验、研究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技术经济分析和组织工作能力;总结提高、撰写论文和设计说明书的能力等等。

(3)检验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16周15个学分,占总学分的7.4%)。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树立良好的学术思想和工作作风。

二、影响毕业设计(论文)的学风因素

自评估和更名之后,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和要求都上了一个很高的台阶,从审题、过程监督到评阅、答辩、成绩评定循序渐进,一人一题的模式让更多有特长的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也给毕业后不同去向的学生提供了宽泛的课题选择空间,为提前进入工作状态或进一步深造提供了良好的训练平台。虽然如此,毕业设计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也很多,如题目难易程度的合理性、题目的针对性、遇到问题学生心气浮躁、不能踏踏实实解决问题而过分依赖网络、老师监督辅导程度常常不到位、对提交成果的评判随意性大、没有统一的、相对明确的标准等等,这些问题表现在学生,而根源于教学管理和老师。老师的责任心决定学生的学习态度,老师的治学水平影响学生的习得能力,要把好毕业设计这一关需要一套完整的治学方略,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在学校,学风的定义就是学习风气,就是学校师生员工在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等方面的风格。学风是凝聚在教与学过程中的精神动力,它依不同特点的学校表现出独有的特色和丰富的内涵,并通过学校全体成员的意志与行动,逐步地形成和固化,成为一种传统和风格。这些传统和风格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大的作用,对学校的发展和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一般意义上来说,影响学校学风的关键因素是学生、教师、学校环境、家庭和社会因素,其中学校环境、家庭因素和社会大气候我们无法左右,所以只能从自身做起,以身试教,做一个称职的老师。

毕业设计过程是老师和学生近距离一对一授课的过程,教师的工作是如何传播知识,如何能让学生很有效的接受知识。这个传播过程并没有很深奥的理论,但敬业是首要的,一定的基本技能是必须具备的。对毕业设计的任课老师来说,要达到毕业设计大纲规定的目标,老师必须具备以下基本职业技能:

(1)具备课题所涉及到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熟悉交给学生的课题,掌握课题的难易程度和完成的方法,懂得如何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的能力;督促学生阅读和翻译与课题有关的外文资料;指导学生对课题进行理论分析、设计和计算;帮助学生制订设计或试验方案;强化学生对课题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意识;总结提高、撰写论文和设计说明书的能力等等。

(3)具备良好的学术思想和工作作风,懂得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

上述要求不仅有专业知识方面的,也有做人做事方面的,所以要带好毕业设计,老师只有具备深厚的三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时刻关注专业的发展方向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培养学生浓厚的专业兴趣,向更高的目标努力。不仅在专业上要坚持教中学、学中教,不断进取,还要在做人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老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叶圣陶先生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但是为师者不“真”,又怎能让学生学“真”?所以老师高尚的人格、整洁的仪表、和蔼的态度、丰富的学识、博大的胸怀、率先垂范、做出表率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良好的学风就会在这种互动中形成。

三、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治学方略

按词典的解释,治学就是研究学问,方略就是全盘的计划和策略,研究如何带好毕业设计,为学生上好最后一堂课而制订的计划和策略就是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治学方略。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安徽工程大学毕业设计现状,建议对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采取一些方略,具体包括两个方面。

1.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作为毕业设计中的一个环节,是经过很多学校考证了的,在各方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在一个理想的实习场所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是非常必要的。毕业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人说书本上的理论是没有用的,实际工作中一点也用不到。事实情况绝非如此。笔者和企业打交道20多年,设计的产品有发动机、卧式带锯机、农用机械还有工装夹具,最后落脚在防腐泵产品的研究中,到目前为止设计了几十个规格的产品都在使用中,还有的产品出口国外,最早的产品在线使用近20年了。这些产品的设计没有哪一个尺寸不需要计算,没有哪一个结构不需要找理论依据,只有在同类型产品不同规格系列化或者在仿制别人产品时才参照成熟产品的结构和尺寸做相应的放大、缩小或原样测绘,即使如此这也只是一条捷径,并不是设计产品正常的程序,一旦产品有质量问题就必须回归正常的设计程序查找原因,正常的设计程序必须要用到理论计算,而课堂上讲授的都是各学科的经典都是各种机械产品设计计算的基础。书本如何结合实际,关键就在如何把实际工程问题提炼出来,变成作业里面的已知条件,这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或是一个实践问题,而是需要用系统专业的眼观观察实际的事物,需要在一定理论的基础上思考总结,最后找出理论公式与实际问题之间的结合点,把一些影响不大的因素忽略掉,把理论计算公式的假定条件作为计算结果的误差来源,最后用系数进行补偿,如此就很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了。因此要想很好地运用理论就必须学到一定的程度,厚积才能薄发。同时,也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知识,才能找出实际问题的关键点,而毕业实习正好是一个机会,为学生增加感性认识提供了平台,所以毕业实习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另外,通过毕业实习还能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增强就业竞争力,也能加深了解社会对本专业的需要,培养独立进行资料收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开阔眼界及思路,为毕业设计收集资料及酝酿设计方案,也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而目前缺少理想的实习基地,没有真正意义上实施这一过程,其中的原因很多,如果单方面依靠老师寻找实习基地,会涉及到学生安全问题、经费问题、企业的认可度等等,目前还有相当大的难度,需要学院和老师各方努力。  2.毕业设计

目前我院还没有完整的关于毕业设计课题内容的的具体要求和验收标准。笔者结合其他学校的经验,将几种类型的毕业设计内容和要求总结如下:

(1)机械制造工艺工装及设备设计方面的课题。

1)以机械制造工艺规程设计为主的课题,应提交:工艺路线和工艺卡;各工艺卡上必须按要求完整填写相关工艺参数,比如机床、量具和刀具的选择、切削速度、切削量的规定等内容;必要的工装图;毕业论文按学校规定的格式和字数撰写,其中必须有关于误差分析的内容。

2)以机械设备设计为主的题目,应提交:完整的设备结构总图和全部非标准零件图;毕业论文按学校规定的格式和字数撰写,其中必须有设备结构设计的详细计算过程。

毕业设计中图纸的要求:图纸大小在能清楚反映设备结构的情况下选择最小的标准图幅打印,标题栏明细表按国家标准规定的格式填写,不可再用课程设计的简易标题栏和明细表;总图上必须标注必要的尺寸,技术要求可根据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填写;设备上所有非标准零件都必须要画零件图(标准件如螺栓、轴承等能在专业商店购买,只要有型号就行,不需要画图),零件图图幅和标题栏要求同上,零件图上要合理标注尺寸、公差、粗糙度,技术要求可根据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填写。

(2)模具设计方面的课题。

1)冲压模设计:应是具有三工位以上连续模,或将三种以上简单工序进行复合的模具。

2)注塑模具设计:应是含有侧抽芯机构的中等以上复杂程度模具。

3)模具工作部分尺寸及公差应进行详细设计计算。

4)模具典型零件的选材及热处理工艺路线分析。

5)设计中典型零件应编制零件制造工艺规程卡片(该内容可根据学生的情况删减)。

6)应用模具CAD软件设计的,应该对模具结构进行三维剖析,并有模具开合结构图。

7)必要时对设计方案和设计结果进行经济分析和环保分析。

提交结果包含:有完整的总装配图和所有非标零件的零件图。图纸内容和格式要求同(1);一份1万字以上的设计计算说明书或论文,论文里应有不少于3000字的文献综述和上面3)、4)、5)部分的内容。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 毕业设计 顶岗实习 互动平台

一、引言

毕业设计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提升学生专业素质与实践能力的综合训练。因此,该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同时,此环节也是相当复杂的,从选题、资料收集、资料整理、拟定提纲、撰写论文、修改论文、论文定稿再到答辩,需要很长的周期,在此期间老师对学生给予及时指导能帮助学生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设计。但目前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过程管理信息化程度不足,在管理各环节、各阶段上存在着工作效率低、交互性差等问题。

二、毕业设计管理过程描述——以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以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毕业班第三学年第一学期课程结束后就正式进入毕业设计阶段,直至第三学年第二学期结束,为期近半年。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是同时进行的,因此要求在学生进入企业实习的同时完成毕业设计任务。整个毕业设计指导过程如下:

1、学生选择指导教师。

2、师生见面,教师指导学生选题,向学生明确课题的目的、性质、内容及具体要求。

3、教师指导学生制订开题报告,并审核开题报告。

4、定期与学生联系,指导学生进行调研及收集必要的参考资料、查阅有关文献、督促和检查学生阅读资料文献的情况。

5、在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分阶段与学生联系交流,提出指导性意见,尽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6、定期辅导答疑,检查设计(论文)进度和质量,及时了解学生在设计(论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期间,完成毕业设计中期检查。

7、认真审阅毕业设计(论文),向学生提出补充和完善论文的意见,指导学生按时完成论文定稿,准备答辩资料。

8、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提出是否准许所指导的学生参加答辩的意见,并指导学生参加毕业答辩。

9、组织学生参加毕业设计答辩,并最后考评。

10、答辩结束后收齐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部资料、成果,按学校要求整理归档。

三、高职院校毕业设计管理现状分析——以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毕业设计的管理日趋复杂化,原有的半手工半计算机的管理模式变得不再如以前那样有效。这种传统的管理方式随着毕业设计过程质量管理的严格化以及高职教学资源的短缺,暴露出了诸多缺陷:

1、以海院为例,毕业设计的学生选题工作目前基本可以由学院教务信息系统完成,但只能实现单向选题。只能由学生选择教师,学生多教师少,谁动作快谁就能选到符合心意的指导教师,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抢”导师的怪状,公开性、公平性不足;同时,教师没有权限筛选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师的意愿无法满足。因此尚不能通过双向选择使得学生、导师得到较好的组合。

2、学生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与指导教师沟通不畅。以海院为例,在整个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由教师自由采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进行联系,而因为通常大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的同时还要找工作或参加实习,手机等联系方式也会经常有所变动,这些会导致师生联系不畅,关于毕业设计的相关公告得不到及时地传达,导致毕业设计过程中工作效率低、交互性差。

3、指导过程中相关事项的通知需要先经由系部传达给教师,再由教师通知学生,重复劳动多、效率较低、信息沟通不及时。

4、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量大,重复性劳动。对于同样的通知或同样的指导工作,教师往往重复多次,费时费力,收效还甚微。例如,同样的论文格式的指导,对于所有学生都是一样的内容,但却要重复多次来执行,效率太低。

5、毕业设计过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及文件得不到较好的记录与存档。毕业设计的管理日趋复杂化,其中涉及的各种资料越来越多,部分资料已逐渐采用电子文档形式,但仍有部分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各种规定、统计信息仍以纸质形式存储,容易损坏或丢失。同时,不论是电子资料还是纸质资料在整个指导过程中都由导师自身负责收取和保管,直至最后答辩结束后才会统一归档,期间教师个人的各种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到资料的完整性。

6、学生之间交流不足。学生分散于各个实习企业,由于实习工作紧张忙碌,联系方式经常变动,同时缺少交流的共同主题和统一的平台,导致学生与学生之间很少能够相互交流。

四、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指导过程管理改革思路——构建毕业设计在线互动管理平台

在对当前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目前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以考虑构建一个基于网络的毕业设计在线互动管理平台,以实现对整个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无纸化。同时也借此为师生搭建一个虚拟的网上交流沟通环境,在此虚拟环境中,指导教师可以基于网络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对毕业设计工作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管理,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此平台相互交流,从而提高毕业生毕业设计的质量和效率。可以在平台中实现如下功能:

1、系统管理功能的实现,包括平台成员管理、毕业设计相关通知公告管理、毕业设计相关规定管理等。

2、双向选题功能的实现,包括学生题目自主申报、教师题目申报、题目专家审批、题目补充申报、题目统选、选题分配、选题结果查看等。

3、论文开题功能的实现,包括开题报告提交与审批。

4、论文中期功能的实现,包括论文大纲提交与审批、论文草稿提交与审批、师生交流、学生之间交流等。

5、论文结题功能的实现,包括论文终稿及程序提交与审批、论文答辩成绩及总成绩录入、相关表格填写等。

这样,整个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就能将各项事务转移到统一的网络平台中来完成,减少重复劳动,保证信息、互动交流及时有效。

五、结论

毕业设计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设计可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但由于毕业设计过程周期长、细节繁琐,另外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是同时进行的,学生多在校外实习、工作,学生和指导教师沟通不便,导致学生对毕业设计不够重视,教师的指导也流于形式,最后整个毕业设计实践教学重结果而轻过程,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因而设想可以通过构建一个基于网络的互动交流平台,通过平台对毕业设计的过程进行规范化信息化管理。融入集成专业适合度、学生兴趣度和教师意愿的毕业设计选题模块,以期提高选题效率和师生满意度。同时加入互动交流模块加强学生和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

参考文献:

篇(10)

园林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等有着很高的要求。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优劣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就业和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履职能力。近年来,高校扩招、就业趋紧、网络发展等多种因素导致园林专业毕业设计整体水平下滑,迫切需要园林教育界加以重视并作出反应。

1园林专业毕业设计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1.1选题方面的问题

选题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①目前,全国各地房地产比较热,因此很多指导教师提供的选题过于集中居住小区环境设计,相互抄袭的现象比较严重。其实,此类设计题目因为建筑、道路等格局基本定型,可供学生发挥的空间有限,有些沦为简单的种植设计;②很多指导教师提供的设计题目是虚拟的,与实际脱节;③重复上届的设计题目,或者略加变通,这就可能造成复制拷盘等作弊现象;④有些学校允许学生自主确定设计题目,但又缺乏监管,导致很多学生将实习期间在实习单位的设计作品,充作自己的设计,可能并非其本人独立完成;⑤部分学校在选题环节仅仅是要求指导教师提供设计题目,供学生选择,而并没有提交设计基础现状图存档保存,这就给一些投机取巧的学生提供了机会。

1.2网络信息技术带来的问题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园林专业毕业设计带来了空前的冲击,这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①通过互联网可以查找到海量的图片,其中不乏优秀的园林设计作品,或者是已经施工完成的实例,造成很多学生不去花时间认真设计,转而到网络上抄袭设计,将一个个小的局部设计七拼八凑到一起,可能根本没有考虑其整体性,以及是否适合自己的设计基址;②在园林设计领域,如果用现有的图片资料来表达设计意图,一般称之为设计意向图。在20世纪80~90年代,园林专业毕业设计主要依靠手工作图,意向图使用得很少,而现在,园林专业毕业设计常见大量的设计意向图,可能有的学生答辩的图纸有10多幅,其中大部分是意向图,这种趋势非常危险;③网络信息技术使学生可以方便地通过扫描、手机拍摄、拷盘、电子邮件等方式来投机取巧,减少自己在毕业设计上时间和精力的投入;④现在有很多网站可以提供一整套的园林设计图,例如筑龙网、园林人资料、土木工程网等,可能会有学生直接从这些网站下载全套园林设计图,来充作自己的设计。

1.3监管环节的问题

大多数学校举行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答辩的时间在11月中旬,在此之后,部分学生会留在学校里考研、考公务员,大部分学生会找工作单位或找单位实习,然后学生们会在次年4月底5月初集中返回学校,毕业设计答辩的时间是6月上旬或中旬,也就是说,大部分学生完成园林专业毕业设计的时间是在5月份。在学生开题报告答辩之后,4月底5月初返校期间,学校对学生的监管比较困难,毕业设计监管的黄金时间正是5月份,可惜,很多学校基本上缺少监管。由于学生多使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完成毕业设计,他们会在寝室里或公共自习室里做设计,学校的制图室是供手工绘图的,电脑辅助设计是供电脑辅助设计教学用的,因此很多学校没有便于监管学生进行集中开展园林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室,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有些指导教师没有尽到应尽的指导责任,放任自流,而指导教师是天然的监管者,但学生没有将主要精力用于做毕业设计。指导毕业设计一般都有辅导教师,可惜很多学校设立辅导教师只是挂个名,没有真正参与毕业设计的指导,等于失去了辅导教师层面的监管。

1.4答辩环节的问题

答辩环节是园林专业毕业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从目标管理的角度,就是最重要的环节。在这个环节,容易出现的问题包括:①没有人对毕业设计的真实性把关。对于毕业论文,可以采取论文来审查论文的真实性。而毕业设计,其主要作品是图纸,目前还没有技术手段进行或进行真实性甄别,就必须有学院组建专门的委员会进行真实性审查,也可以建立毕业设计作弊的举报制度,但很多学校没有这样做;②毕业设计答辩的文本是另一个重要的问题,由于各种类型的设计具有相通性,因此设计说明书在文字上重复率较高。可能很多学生的设计文本并非自己所写,而是从所谓的模板拷贝而来,再稍加修改而成,这个问题很严重,不论这个模板是网上下载的,还是指导教师提供的;③毕业设计答辩之后,一般每个答辩小组会有2名左右的学生进入争议答辩,可惜很多学校毕业设计答辩要求比较正规,但是到了争议答辩环节,就成了放水送人情,常此以往的结果,就是学生认为毕业设计不必太认真,反正做好做坏都会通过。因此毕业设计答辩和争议答辩必须动真格,不能最终人人都通过。

2加强园林专业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的主要建议

2.1外聘教师指导毕业设计和参与设计答辩

即主动聘用社会上在园林设计、施工组织方面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并参与毕业设计答辩,以弥补校内多数教师在实践经验方面的不足。

2.2提高毕业设计选题的质量指导

教师要结合园林专业的特点和实际,可以从园林建筑设计、公园设计、居住小区环境设计、城市广场设计、滨水绿地设计、风景区设计、休闲农业园设计、湿地公园设计、屋顶花园设计等多方面拟定题目,也可以是关于施工组织、工程概预算、园林养护等方面拟题,题目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鼓励申报创新型题目。要杜绝陈年旧题、减少或不用虚拟题目,鼓励学生自主选题,但要避免弄虚作假。

2.3实施严格的综合性过程指导

依据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进度计划,学生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每一阶段的设计任务。完成后,交由指导教师进行检查并确认通过后,方可进行下一阶段的设计任务,每一阶段的任务学生可提前完成,但无特殊原因不能拖延进度,无故拖延进度者将受到警告、严重警告、成绩降级等惩处。对于在校内做设计的学生,指导教师要进行严格的考勤,每次指导后,应详细记录指导的时间、地点、具体内容、学生进度情况等,这样可确保学生能有足够的设计时间,也对学生起着督促、警醒作用。对于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指导老师需确定每周的联系时间,通过QQ、微信、电话等方式了解学生设计进度,学生也可将已完成的设计传送进行检查,回答指导教师所提问题以确保该设计是由学生独自完成[1]。

2.4加强毕业设计的真实性管理

真实性管理的一个有效措施是引入设计进程图。借鉴工程中的进程图概念,这里的进程图是指学生在电脑辅助设计制图完成到50%~75%时,将其利用Autocad、Photoshop、3Ds-max、Sketchup等辅助设计软件绘制的图件保存为JPG格式文件,在毕业设计答辩时,作为设计图件真实性的证明,在答辩汇报的PPT文档中展示。因为设计进程图是未完成的设计图,在网上不能下载,也很难通过成品图纸逆向操作形成,这样就可以在技术上基本保证设计图纸的真实性,至少不是扫描、拷盘、下载等方式获得。当然,加强真实性管理还可以辅助其他手段,比如强制学生及其指导教师、辅导教师在真实性承诺书或保证书上签字,另外,还要求不少于一定比例的同班同学提供真实性证明并签名,这样可以在心理、道德、信用层面威慑作弊行为[2]。另外,还可以建立健全的作弊举报制度。很多学校的举报制度形同虚设,就是因为大家都怕得罪人,即使得罪人了最后还是放水通过,毫无意义。

2.5毕业设计答辩不走过场

毕业设计答辩是整个毕业设计工作的关键环节,通过毕业答辩可以检查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考查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锻炼学生归纳、总结设计工作和成绩的能力。在答辩环节,最重要的还是要建立末尾淘汰制度或类似制度,不能设计做得好与坏,人人都能过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认真做设计。指导教师认真指导,不断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和水平。

2.6建设毕业设计管理的规范化制度

上述内容,以及前面没有谈到的一些次要问题,都需要建立有章可循的规范化制度,这样让学生、指导教师、辅导教师对自己的责任、职责、义务、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等,都能心知肚明,使毕业设计真正做到公开、公正、透明,提高本校毕业设计工作管理水平,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篇(11)

作者简介:钟苹(1977-),广西桂林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物流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五批立项“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2009A039)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4-0047-02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4号)明确了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指出毕业设计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很重要教学环节,尤其针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方针。近年来,由于学校不断扩招,学生就业困难,教学资源紧缺,部分教师责任意识不强等原因,导致了部分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水平降低,甚至出现论文粗制滥造、抄袭、买卖等学术腐败现象,毕业设计质量逐年下降,以致有的教师提出取消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看法。对此,我们需要反思高职毕业论文工作,挖掘问题的根源并找出解决的办法。

一、高职经管类毕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毕业设计定位不清

最近几年,人们意识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差异,并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不少重大成果。然而,高职经管类毕业论文的目标、选题、撰写要求等方面,仍然采用学科本位下的论文标准,强调毕业论文的学术性、理论性、创新性。无论是教师指导记录还是评阅记录、答辩记录,均充斥着“该论文逻辑性强,层次清楚”、“论文的创新程度不够,深度有待挖掘”、“文字流畅,论据充分,论证有力”等字眼,无不显示着学术论文观的理念。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其课程设置要求基础理论必须遵循“实用为主,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而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因此,高职院校很少有学生对某一学术领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即使有,文字表达又是一大难题。在课程设置中,并没有论文写作这门课程,且课程教学与实际的论文写作有着很大的差距。显然,让高职生写出有独立见解的学术论文确实有些勉为其难。

(二)毕业设计选题不当

有的教师所提出的毕业设计题目往往不能反映和跟上时代的需求,不能有效的将毕业设计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多是一些理论行研究或是学术论文题目,造成毕业设计空洞无实用价值。而有些教师每年的毕业设计的选题多是与上一届大同小异,学生往往随意找找资料,或是类似论文,就变成了自己的东西。

(三)学生忙于找工作,无力进行毕业设计

几年来,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一大问题。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学生基本上将精力放在实习和找工作上,学生花在论文写作上的时间和精力很少,许多学生为了找工作,基本上是应付了事,质量不高。国家对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重视,经常统计就业率,以此来确定该校的招生指标。在此压力下,许多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允许学生在第五个学期离开学校开展顶岗实习,但是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也刚好是安排在这个时间段,但是往往因为工作繁忙且缺乏安心撰写毕业论文的环境,更何况安排的学术论文与他们正从事的工作没有关系, 很多学生视毕业论文为一种负担。

(四)毕业指导环节松散不利于毕业设计完成

毕业设计的完成离不开老师的有效指导。但是由于教师资源的紧缺,一个指导教师往往带15个甚至20个以上的毕业生,老师不仅时间精力难以保证,也不可能样样精通,不能有效地指导每个论题。加上顶岗实习,学生不能得到教师面对面的有效指导,教师主要通过电子邮件对学生的论文写作进行远程指导。一些学生在做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很少甚至从不主动与指导教师联系,对指导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也是置若罔闻或不能正确理解,有时甚至要通过十几封邮件才能讲清一个问题。

二、基于职业能力胜任的商务管理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方案

随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进,高职经管类专业都提出了毕业论文改革为毕业设计环节。针对毕业设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基于职业胜任要求下,我院商务管理专业(连锁经营方向)制定出一套改革方案,强调以学生为行动的主体,以基于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师生及学生之间互动的合作行动为方式,运用所学的相关专业知识,通过“信息的获取与利用、决策与计划、实施、检查与评估”四个环节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一)改变毕业设计(论文)的形式

对毕业设计形式进行调整,将原来只是简单提交一份论文文稿的形式变为提交“调研方案(含调查提纲、调查问卷)+市场调研诊断报告+可行性报告(或是商业企划书、经营实施方案)”的特有毕业设计范式。以基于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运用所学的相关专业知识,通过“信息的获取与利用、决策与计划、实施、检查与评估”四个环节完成毕业设计。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设计任务内容

选题范围主要是所学专业和岗位在学习中或是社会调查中所涉及的问题,并且针对不同环节有不同针对性的任务要求。

1.设计调查方案。可以具体实习单位或是选定企业为对象,通过调研方案组织、调研问卷设计、对选题对象企业在特定业务方面的工作进行调查和分析。在这一环节可以给出类似“XXX超市柜台商品销售经营业绩调查”或是“XXXX企业客户满意度调查方案”这样的选题方向做为参考。

2.市场调研诊断。通过调研数据收集、调研数据的整理统计分析,对选题对象企业在特定业务方面的工作进行数据整理分析,提出诊断报告或是意见书。如可以提交“XXXX企业客户满意度调查报告”或是“XXX超市柜台商品销售经营业绩调查”

3.撰写可行性报告(或商业企划书或经营方案)。根据前一环节的“市场调研诊断报告”找出来的企业问题,撰写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如“三星品牌手机在手机卖场的布局陈列设计方案”、“步步高电子产品POP海报投放方案设计”、“童乐乳业酸奶产品推广营销方案设计”、“领跑体育用品连锁门店商品结构规划设计企划案”、“南城百货连锁超市商品配送优化方案设计”等企划书。学生在撰写的过程中就需要将商品销售、消费心理分析、商品陈列、门店管理、采购配送等等以前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综合的运用。

在这一环节尽量利用产学合作形式,做到真题真做,让学生参与到学校、企事业单位的相关课题和合作项目,让可行方案变成操作性的经营方案。其中的重要环节是要学生提交“企业经营成本分析”,其中主要是围绕资金筹措、经营成本费用核算、现金流控制、预期收益值、降低成本费用的方法、措施进行分析。如果无法结合真实项目实现,也可以自主创业方案为模板来分析“某店经营成本费用”。

4.成果汇报与交流。每组学生将完成的文稿制作成PPT演示稿,推荐代表口头陈述的方式进行成果展示,并对老师或是同学的提问进行解答。借此机会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心得体会。

通过这四个环节的前后衔接,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学生从查资料到选题,再到查资料、做设计方案,实际上是一个非常系统的学习检验过程。可以很好的将学生三年所学的专业课程很好的串联在一起,极好的检验了学生学习所得,也让学生明白了整个专业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三)改变完成方式

鉴于工作过程的整体性及其所涉及的较宽知识面,原来单独个体是很难完成任务的。因此,毕业设计要求团队合作,一般以6-10个人为宜,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完成毕业设计中的一些综合性项目。而学生之间的交流不仅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与提高,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对应的,指导老师也不再是一对一的指导,这就需要将3-4名不同专业教师组成指导团队共同指导学生完成。在时间上,适当提前进行毕业设计的布置和安排,统一安排在学生顶岗实习前以4-8周的时间内完成。

(四)改革考核方式

毕业设计完成方式的改变也随之带来了考核方式的变化。改革传统文本阅卷评价方式和一般答辩方式,要求学生将撰写的毕业设计与专业、岗位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结合起来,采用“PPT演示+口头陈述+回答提问”的方式进行现场评价考核。考核成绩中“毕业设计完成度”占60%,“PPT演示+口头陈述”占30%,“回答提问”占10%。通过这种形式的改变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理论、实践或技术领域成果的捕捉、提炼、归纳、概括、分析和运用能力,训练学生对专业理论或技术问题的把握能力,提高其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和技巧。

(五)完善指导和监控过程。

毕业设计的执行阶段是毕业设计质量控制的重点。鉴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性、复杂性,这对指导教师提出较高要求,需要教师有较强的工作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设计开始前将学生按人数分成毕业设计小组以便互相学习、讨论,并且要选出责任心、强理论扎实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在指导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监督和管理,指导教师要严格执行计划,将制度落实,为学生毕业设计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要加强学生考勤,处理好学生找工作与毕业设计的时间安排。要对学生毕业设计完成进度及时检查,督促学生按要求的时间完成规定的设计内容。及时解答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平时还要注意记录学生在完成设计过程中的表现。在毕业设计答辩阶段,按照统一规定,严格评分标准,规范答辩程序,做好有关记录,认真填写各种表格。毕业设计工作完成后,系部和教研室要对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检查,找出哪些工作与计划相吻合,哪些工作尚有偏差,形成完整的检查报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