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新型小城镇建设大全11篇

时间:2023-08-03 16:19:2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新型小城镇建设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新型小城镇建设

篇(1)

在党的十报告中,提出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这对新时期加快推进我国小城镇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在加速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必须立足不同地域当前小城镇发展现有基础,创新发展思维理念,才能确保小城镇获得良好发展前景。

一、小城镇发展现状分析

从我国小城镇发展现状来看,仍然存在着不少无法忽视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一)发展规划不合理

受各种因素影响,小城镇发展规划上的不合理性矛盾最为突出。由于在发展规划上合理性不够,导致重复性建设现象很严重,土地、资金、人力等资源浪费很大,各种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有的小城镇,没有纳入到城市发展体系中,未能发挥后者辐射带动效应。有的建设规模过小,容纳人口只有几千人,难以对企业和人才形成强大吸引力。

(二)配套制度不健全

支持小城镇发展的配套制度建设力度也不够,有的政策不仅无法起到促进作用,还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譬如,近年在多地试点实施的土地流转政策,因流转政策不明晰、合同制定不规范、农业生产风险大、农户观念意识弱、土地承包不稳定、政策执行不严格等问题,导致无法大面积铺开。

(三)产业带动不明显

不少乡镇领导干部发展思维意识不够超前,市场经济意识不强,没有带领小城镇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优势产业,导致近年小城镇出现经济增速缓慢、劳动力吸附性差、乡镇企业效益不好等现实问题。如果小城镇没有纳入附近城市规划体系中,又导致二、三产业发展明显滞后,即使嫁接先进地区发展经验,也因“水土不服”而难以获得很好效果。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小城镇发展对策

面对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确保其发展获得良好前景。

(一)科学规划发展布局

要统一规划小城镇发展布局,防止重复性建设,避免有限的土地等资源被过度浪费。城市群规划时,要将小城镇一并考虑于内,使其充分分享城市发展带来的各种机遇,并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构建城市和乡镇共同发展良好态势。要保持政策制定的连贯性,在充分考虑小城镇人口增长、资源基础、地理区位等条件基础上,因地制宜出台适于小城镇自身特点的相应政策,既不忙目攀比,也忌因循守旧。

要以实现小城镇规模化发展为牵引,优先发展一批发展潜力大、自身基础好的重点乡镇,在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在积累发展经验的同时,实现辐射带动效应。在扭转发展规模过小态势过程中,吸引聚集更多的乡镇企业,促进其二、三产业加速发展,从而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回乡创业。

(二)加快配套制度落实

小城镇要想获得更快更好发展,配套制度制定落地是关键。各级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突出抓好土地流转、户籍改革和社会保障三项制度的落实。

土地流转方面,应首先在国家层面做好相应立法工作,使土地流转全过程拥有法律支撑。秉持自愿有偿合规的原则,引导农民认清土地流转带来的得失,同时,通过市场化手段,建立专业中介机构负责此项事务,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专业化信息、土地交易、手续办理等服务。户籍改革方面,要实时对接国家户籍制度改革方面的有益经验,条件成熟的小乡镇应大胆放开户籍限制,而以职业和居住地等要素确定身份和落户地,促进劳动力实现良性循环。社会保障方面,要将进城农民纳入乡镇社保体系中,在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方面,建立符合当地发展基础的社保方式,从而消除农民后顾之忧,确保其获得更大的归属感。

(三)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在促进小城镇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坚决关停重污染小企业、小作坊,防止自然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特别是要做好土地资源集约化规划使用,在保持耕种土地红线基础上,使土地资源优势发挥最大化。

要抢抓小乡镇第二产业发展机遇,搞活乡镇经济发展格局,增强对劳动力和人才的吸引力,从而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应出台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小企业兼并重组,孵化一批具有行业知名度的大中企业。同时,以税收等政策为杠杆,引导城市企业向小乡镇转移,在降低企业劳动力成本和开发乡镇剩余劳动力资源基础上,为小乡镇发展注入更大动力。

三、结语

发展建设小城镇是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促进城乡协同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实现小康社会宏伟发展蓝图的必由之路。必须时刻秉持实事求是、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的精神,立足小城镇发展实际基础,创新工作方式和发展理念,推动小城镇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强劲引擎。

篇(2)

二、新型小城镇建设乡镇财政所面临任务

1.基础设施投资

主要用于城镇道路和交通、通讯、内河治理、供水、供气、供电、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绿化、公共场所等设施的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关系到新型小城建设的规模和承载能力。

2.公共服务保障

主要用于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这部分支出是乡镇财政支出的核心部分,直接体现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主要内涵和小城镇建设的质量。

3.扶持产业发展

主要是用于支持产业发展的税式支出、财政贴息、研发补贴、人才引进补贴、服务保障等方面的支出。这项支出既关系到新型小城镇能否做大做强和可持续发展,也是关系到乡镇财政能否处理好财政与经济关系的重要问题。

4.带动“三农”发展

新型小城镇建设必然产生对“三农”的多方面需求,自然带动“三农”的发展,但新型小城镇发展速度超过了“三农”发展的速度,小城镇建设目标也难以实现。为此,乡镇财政在支持乡村道路建设、农村科技推广、农民培训、农业合作组织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生态建设等方面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

5.财政管理创新

传统的乡镇财政为生产型财政,后又转向吃饭财政,公共财政的作用发挥不足,财政管理不规范,管理手段落后。新型小城镇建设使得乡镇财政收支规模、支出范围、支出项目将发生变化,公共财政的特征更加明显,预算更加规范,管理更加严格,法制化、科学化、信息化管理将成为乡镇财政管理新特点。

三、新型小城镇建设中乡镇财政面临的问题

1.财力紧张

当前乡镇财政困难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具体表现:一是财政的经济基础薄弱,大部分乡镇工业不发达,商业规模较小,税源少且不充裕。二是现行非税收入极其有限,国家规范收费之后,乡镇原有的收费项目所剩无几。三是营业税提高起征点和大部分企业营改增后,现行分税制体制下,乡镇财政收入下降。四是乡镇政府无权发行城镇建设债券。

2.刚性支出

一是保吃饭的压力。乡镇财政供养人员尽管收入不高,但对财政来说仍然是一项刚性的首要支出和沉重压力,养人支出目前仍占乡镇财政支出的70%左右。二是乡镇基础设施落后,维修改造、扩建、配套任务繁重,财政无力承担,拖欠工程款在乡镇是一种普遍现象。三是公共服务支出不断增长,财政处于低水平保障,甚至难以保障。

3.政策缺陷

一是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些年来,国家土地政策的红利基本上被大中城市所独享,土地财政成为城市财政的主要特征。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基本上是挤占乡镇非农业用地,在国家更加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的今天,新兴城镇用地也随之纳入严控之中,大量的土地收益将成为历史,土地非税收入在新型小城镇建设中将看不到优势。二是国家对“三农”的支持,仅限于农村的基础设施、农业生产、农民的生活上,而对农业人口转移中所发生的费用并没有纳入显性支出之中,农民享受不到市民化待遇,如低保、失业等支出,增加了农民改变身份的风险,抑制了农业人口的转移。三是农村土地难以实现流转,农民没有改变身份的本钱,城市人口回流农村又受到农村房屋产权转移的限制,城里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资金相互融通的渠道没有打开,导致新型城镇建设难以聚集农业人口。三是分级分税财政体制下,乡镇财政很少获得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依据的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和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乡镇财政自身无力解决新型小城镇化建设的财政压力问题。

4.理念僵化

国家实施城镇化战略以来,小城镇建设出现“重口号、轻行动,重外延、轻内涵,重眼前招商、轻整体规划”的现象。小城镇建设中遗留下来环境欠账、生态欠账、公共服务欠账很多。近年来很多人片面认识“公共财政”,财政配置资源的职能没有有效发挥,财政与生产的关系几乎被割裂开来,开辟财源的意识淡薄,财政扶持支柱产业的杠杆作用几乎殆尽。

5.管理粗放

由于乡镇发展落后,长期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基础,新型小城镇建设也不例外。尽管近些年,包括乡镇财政部门在内的管理部门吸纳了部分大学生充实到管理队伍,但特别优秀人才少见,长期扎根乡镇的干部不多。在产业中专业技术人员和优秀管理人才更是缺乏。乡镇人才的匮乏,导致各方面管理的粗放,严重影响了新型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质量。

四、新型小城镇建设的财政政策支撑

1.财政部门积极参与新型小城建设规划制定

新型小城镇建设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满足人的需求,适应人的生存,是新型小城镇建设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目前国务院已出台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但是在国家层面上具体的新型小城镇建设规划还没有出炉,地方层面上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型小城镇建设具体规划和实施方案也未见头绪。加快新型小城镇建设规划和制定规划内的新型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是科学建设新型小城镇的前提。首先是确定重点建设的乡镇。对聚集人口潜力大、产业基础好、乡镇财政状况优的乡镇优先建设。特别是交通便利的县城与县城之间,辐射区域广、跨度长、流动人口多的乡镇,更要作为重点发展对象。在制定新型小城镇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中,财政部门必须作为主要部门参与制定。财政部门既要积极保障新型小城镇建设的公共支出,也要使新型小城镇建设控制在财政可承受的范围内。

2.加快创新乡镇财政管理体制

地方各级财政分得的蛋糕有多大,不仅取决于本级全口径的财政收入规模,更取决上级政府如何切割蛋糕。小城镇发展缓慢不仅仅是市场经济下资本选票决定的,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于国家的产业政策、生产要素政策、财政政策等,财政状况制约着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为了从财力上保障新型小城镇公共建设需要,应完善现行财政体制,实施更加有利于新型小城镇建设的中央、省、市、县和乡镇的分税制以及土地收入分成制度,扩大乡镇财政留成比例。必要时,对国家规划建设的非城市周边乡镇的新型小城镇实施分成比例倒置,土地收入全部留用(弥补近些年乡镇土地红利的流失),省级和市级规划的新型小城镇上缴的财政收入全部留用。只有通过让乡镇财政获得更多的可支配财力,才能保障新型小城镇建设的速度和质量。

3.加大对乡镇的转移支付力度

推进新型小城镇建设,必须增加小城镇对农民转移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科学的城镇规划、完善的基础设施、高质量的社会文化生活,增强基本生活设施和精神生活保障,提高农民进城吸引力;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养老、就业、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增强生存和发展的保障,提高农民进城吸引力。为此,对困难乡镇应增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一是在保障社会保险和教育统筹的基础上,提高乡镇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失业补助的标准,实现乡镇居民与城市居民的同等生存和生活待遇,确保社会保障资金按时足额补助到位,坚决消除拖欠、挪用现象。二是增加乡镇的财政专项补贴,特别是公共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教育科学、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补助,改善乡镇公共服务落后状况,提高乡镇居民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活质量,缩小乡镇与城市的差距,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绝大多数乡镇缺少具有本地特色、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国家垄断产业(电信、电力、石油、盐业等)又从乡镇掠走税收和高额垄断利润。在新型小城镇建设过程中,中央、省、市财政应在预算单列新型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实行专户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真正实现城市对乡镇的反哺,使为城市发展建设做出贡献的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实现本地化的安居乐业,真正解决农民工候鸟式的生活,实现社会的稳定。

4.积极探索新型农业人口转移成本分摊机制

在农业人口向新型小城镇转移过程中,城镇增容必然带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财政压力,为此探索建立科学的农业人口转移成本分摊机制将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难题,破解这个难题的唯一办法就是解放思想,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一是尝试用农民土地流转收入换入城安置费用。二是尝试农民住宅面向城市殷实富户开放流通,实现农民住房财产与城市居民收入的转换。三是农村土地在确保集约化农业生产的前提下面向城市资本开放,吸引更多的非农资金投入农业,既实现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发展维持国家粮油安全,又增加农民收入,实现更多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就地转换身份,或有能力进入新型城镇享受市民待遇。四是增加上级财政投入,对小城镇新安置农业人口实施补贴政策,缓解乡镇财政压力。五是设立农民在小城镇创业扶持政策,包括税收减免政策、财政补助政策、小额贷款贴息政策等等,增加转换农民收入,自力更生承担进入新型小城镇的成本。

5.加大财政对乡镇特色支柱产业的支持力度

在推行多元化投融资方式、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的同时,财政应重点支持文化旅游、商贸物流、资源加工、交通运输等体现乡镇特色资源、区位优势的产业发展,通过规划引导,市场运作,利用财政的税收政策、贴息政策、国家参股政策、补贴政策等,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要重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小城镇公用设施投资运营,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挥引致投资的作用,引导更多的私人资本投资于新型小城镇,加快新型小城镇建设步伐,为新型小城镇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经济基础。

篇(3)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影响农村经济的因素

(一)居民经济生活意识

居民经济生活意识是指居民对自己经济生活的规划,以及对待生活中经济活动的态度,主要包括其消费价值观、理财意识、对农村市场机遇的把握能力和认知能力等。农村居民传统的生活意识相对保守:在消费上,往往表现得较为不喜消费,除基本生活消费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的消费,也有部分居民仍没有能力进行过多的其他消费;在理财方面,农村居民较多的是重视财产的保存即存款,害怕投资害怕蚀本,造成大量的农村经济滞留,资金流动性小;在对市场的认知上,往往由于自身知识能力较低,导致其对市场规律把握不到位,农民眼中的市场犹如一潭深水。

(二)区域性经济结构

我国农村由于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地域广阔人数分散、地势偏远等原因,造成其区域性经济结构失调。主要表现在:①农村市场畸形,农村市场上出现的商品普遍质量较低,农民能够出售的商品也多是廉价的初级原料,农村市场管理漏洞较大,农民消费得不到保障;②农村产业结构失衡、科技含量不高,农产品深加工力量不足;③农村信息网络不完善,特别是信息网络方面,由于其地域广阔,人员分布不均衡等原因,以目前的经济实力不能做到“家家通”。上述问题直接将农村变成一个封闭、滞后、独立的空间,农村经济脱离与外界市场的联系,活力较低,因此发展缓慢。

二、新农村建设的功效

(一)有助于促进农村消费观念的城镇化

城市经济之所以较为发达且发展较快,关键在于城市人口集中,其经济效应被集中扩大化,单以居民消费而言,同样是基本生活消费,盖因城市人口脱离了自给自足的模式,而变得异常活跃。新农村的建设,将农村居民汇聚在新型城镇当中,部分居民离自己的土地较远,难以独以土地为收入来源,因此只能是另寻他路谋求生存(在外务工、发展民营经营等),众多的人口聚集,其消费需求也同时被集中为一点,因此消费水平也相对提升。另外,农村居民的集中,相互之间形成了良性的信息交互,就如早期城镇发展一般,渐渐会衍生出对高档商品的需求,或者是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其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逐渐向城市居民靠齐。

(二)解决了农村居民的后顾之忧

当代住房问题是人们最为重视的实际问题之一,农村居民一生的积蓄,最终往往都是花在了维修或者翻新自家住房上,也有部分居民节俭一生为的是能够在城市中购得一套住房。因此,可以说住房问题是促使农村消费水平低,使农村群众偏于资金存蓄的主要原因。新农村所建住房有国家财政补助,农民只需花费较少的一部分钱财便能够入住,解决了多数农民一生需要操劳的问题,释放了农村居民的负担,便能渐渐开放农村经济。

(三)促使农村集群化生活模式的构建,拉动农村内需

①新农村的建设,将农村生活中心转移到“新型城镇”当中,诸如超市、小型集市等设施必将应运而生,使居民消费集中起来;②随着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触发一些休闲类产业的发展,例如茶楼、饭馆、KTV等,丰富了农村的消费形式;③住宅高档之后,居民相继会配套进行装饰装修、家具家电配置、交通工具配备等消费行为;④信息网络的完善,促使消费渠道的增多,诸如网络消费等经济形式出现,丰富了农村居民眼光的同时,也提高了农村经济流动性。

三、未来建设工作中需要注重的问题

(一)文化及道德建设

新农村的建设,从目前看来仅仅是物质上的建设,即住房和配套建筑设施的建设,而在思想上的建设略显不足。精神文明建设应当同物质文明建设同步,这样才能保证农村的协调发展。一方面,应当加强对新农村居民的宣传教育,例如科学知识的普及、政策法规的宣传等,提高农村居民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另一方面,要加强农村特色文化的建设,例如农村地域特色的娱乐节目、历史遗留风俗等,作为新农村生活经济的有机调剂。

(二)产业结构的调整

农村产业结构是制约农村经济的重要因素,随着新农村的建设,农村原有的土地应当重新被合理规划,农产品种植用地可以采用规模化管理,例如蔬菜大面积大棚种植,种植机械化,养殖集中化等。农村劳动力可以采取统一协调、集体分工。在农副产品方面,政府部门和居民委员会等应发挥统筹能力,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或者引进外来投资,发展深加工企业,深化产业结构形式。

(三)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环境

一是要严格农村商品的准入和准出制度,加大工商质监执法力度,对农村出入商品的质量、成分等进行监测,不符合相关标准的商品坚决不准予流通。二是要根据各新农村聚落的实际情况,制定并执行专门的市场管理标准,最好是建立诚信档案,对不法商人予以登记、警告、驱逐和惩治。三是要建立及时高效的信息收集渠道,建立以群众为主体的监督管理机制。

四、总结

总而言之,农村经济是我国经济的薄弱环节,也是我国经济的相对空白地带,大量的农村经济市场开发,有助于我国今后的社会发展。我国农村目前正在有选择地在进行新农村建设,这是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补充。经过上述研究表明,新型城镇(新农村)的建设,能够对农村经济产生有效的促进效果。从农村居民本身经济状况来看,要想大量迁往城市毕竟是不现实的,只能用其他方式让他们聚集起来,形成农村新型小城镇,使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与城镇接轨,尽快提高农村经济水平。

参考文献:

[1]吴尚全.小城镇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湖南大学,2007.

篇(4)

[中图分类号] [F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5-0017-01

一、小城镇建设与新型城镇化

1.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是不断提升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内涵。与传统提法比较,新型城镇化更强调内在质量的全面提升,也就是要推动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

2.特色小城镇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

小城镇是连接大中小城市与广大农村的纽带,是城乡连接枢纽,产业集聚平台,就业转移蓄水池,城乡统筹结合点。小城镇建设是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是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经济市场化、农村城镇化、城市现代化的的重要途径。

而城镇特色是一个经过冷漠之后又开始受到关注的问题。当前,各地在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对此也作了不少探索与追求,但总的看来尚属城镇建设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千镇一面、品味不高。缺乏特色的情况还相当普遍。城镇特色的重要性已为中外城镇发展的实践证明,特色能提高城镇的知名度、影响力、吸引力,增强城镇发展的效率和效益。没有特色的城镇是缺乏生命力的。

二、垫江县小城镇现状

垫江位于重庆东北部,“上接巴渝之雄,下引蘷巫之胜”,是重庆1小时经济圈和渝东北翼的重要接点,川渝东部的陆上交通枢纽。距重庆主城区120公里,重庆江北国际机场110公里、两路寸滩保税港区100公里。幅员面积1518平方公里,人口100万,辖21个镇、4个乡。有千年古县、牡丹故里、巴国粮仓之誉。是市级山水园林城市、市级卫生城市,渝东北地区重要的商贸流通、物资集散地和重庆1小时经济圈内新兴的现代化工商业中等城市。

截止2012年底,垫江县常住人口69.68万人,城镇人口26.2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7.66%;全县户籍人口967359人,户籍城镇人口220672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22.81%;县城建成区面积14平方公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53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100元;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8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2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8.8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性收入10.38亿元;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3.7%,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2.7%。

目前,垫江不断优化小城镇结构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发挥小城镇在城镇化发展中的辐射引领作用。一是澄溪镇、高安镇、新民镇三个市级中心镇“561项目”(“5”即五个一:综合性市民广场、绕城公路、自来水厂(站)、污水处理厂、垃圾收运处理系统;“6”即六个有:卫生服务体系、福利院(敬老院)、公共文化活动中心、农产品交易市场、品牌连锁超市、汽车客运站;“1”即一条主街道综合整治。)全覆盖,辐射作用不断增强。二是一般小城镇场镇建设管理进一步加强,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县财政加大投入乡镇人行道改造、行道树栽植、休闲小广场、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启动了太平镇、永平镇、杠家镇主街道综合整治,场镇面貌焕然一新。三是不断完善乡镇规划编制,确立了以县城为全县中心,以澄溪镇、高安镇为副中心,以新民镇、太平镇、黄沙乡、长龙乡为县城组团,以周嘉镇、沙坪镇、砚台镇、坪山镇、杠家镇为区域中心的发展目标,全县小城镇发展格局正式构建。

三、垫江县小城镇建设的存在的问题

1.用地矛盾突出

小城镇发展缺乏用地指标,乡镇使用增减挂钩指标又加大了用地成本,严重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

2.规划水平不高、执行不力

一是目前小城镇的规划存在单纯为规划而规划的现象,编制的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建设规划、工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的前瞻性还不够,规划理念不先进,农村发展总体规划滞后。

二是小城镇规划执行不力,建设难度加大。目前规划是法律的观念,并未深入人心,许多人对它的认识仍然停留在“规划规划,纸上划划,墙上挂挂”的阶段,各种违规建设行为屡禁不止,纠正违规建设难度大。只有先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小城镇建设才能健康、有序地进行。

3.建设资金不足

小城镇道路、通讯、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垫江县、乡两级政府财力不足,投资能力有限,且由于垫江位于重庆一圈两翼结合部,老少穷边库都不占,市上对我县的资金、政策投入都不足,致使小城镇建设进展缓慢,尚未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亮点。

4.产业规模偏小

由于城镇用地指标受限,大量城镇发展支柱产业项目落地困难,阻碍了垫江尤其是垫江乡镇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影响了城镇化进程。

5.特色亮点不明显

由于小城镇建设规划的定位不准确以及规划的执行不力,目前垫江的小城镇建设存在着照搬照抄大中城市,模仿其他小城镇建设的现象。

四、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1.高起点规划

规划上要高起点,大手笔,准确对小城镇进行定位。并且在小城镇规划中融入专项的特色规划,明确小城镇的特色和主题,挖掘地域要素,提炼历史文化精髓,找准发展方向。

2.高标准建设

在建设上要严格按照规划执行。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发挥特色小城镇的集聚效应。加快风貌特色建设,充分挖掘小城镇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民俗民风的特点。

3.高水平管理

通过创建卫生镇、环境保护模范镇等工作,完善城镇管理体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小城镇市政管理,健全完善一支综合执法队伍和一支环卫保洁队伍,全面进行环境综合整治,促使城镇管理工作迈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4.塑造城镇特色

塑造良好的特色是小城镇建设追求的目标,每个小城镇要根据自身不同的特色来建设发展。一是利用自然条件塑造特色,比如山地、滨水、平原、丘陵等,可以利用自然资源来做文章。二是利用历史文化塑造特色,很多小城镇历史悠久,本身就是一部物化的史书,历经沧桑或多或少地保留下来一些历史文化遗产,它可以提升小城镇的文化内涵和整体形象。三是利用城镇绿化塑造特色。四是利用建筑小品和环境色彩塑造特色。

5.加大资金投入

要搭建投融资平台,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金投入特色小城镇建设。建立和完善财政对特色小城镇建设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并出台相关配套扶持政策。

6.培育特色产业

篇(5)

小城镇是农村一定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加快小城镇建设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小城镇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1、小城镇建设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奠定了基础。结构问题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才能为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载体和基础,才能加快非农产业的发展且提高其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结构,壮大农村经济实力,进一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2、小城镇建设为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提供了条件。随着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非农业的发展,大量农业富余劳动力将从土地上转移出去。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实现农业小规模、粗放型生产经营方式向适度规模、集约化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设备和现代科学的管理方法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普遍应用,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

3、小城镇建设为健全完善农村市场体系提供保障。随着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必将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健全完善农村市场体系,使农业生产与市场紧密联系起来,减少农业生产盲目性,提高农业生产自觉性,形成“公司+农户”新型产业组织,推开市场农业之门,必然产生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效的连动效应,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信息和财力保证。

4、小城镇建设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人力资源准备。随着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设施逐步增加和完善,农民受教育的机会进一步增多,受教育的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不断提高,身体素质进一步增强,农民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将发生重大转变,农民的市场意识进一步增强,一批有道德、有理想、有知识、懂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民逐步成长起来,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人力资源准备。

二、用发展的思路客观评价临川小城镇建设的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区对小城镇建设予以高度重视,调整了小城镇建设的思路,加大了小城镇建设的投入,使我区小城镇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区建制镇已由改革之前的4个发展到目前的18个,占农村乡镇总数的67%;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快发展,镇内道路全部实现硬覆盖,其中柏油路占55%,建设小型自来水厂7座,农村小城镇电话全部实现了程控化;镇区内基本普及了有线电视,并且供电、排水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小城镇建设在推进我区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也必须看到我区小城镇建设与珠江三角洲和江浙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小城镇建设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小城镇建设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这些制约和限制因素主要表现在:

1、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水平较低。总体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依据和前提。没有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和详细建设规划,小城镇建设必然是盲目乱建,布局混乱,建筑呆板,工程质量较差。目前,全区共有27个乡镇,其中7个乡镇无总体规划,8个乡镇的总体规划由市、区设计单位设计,经过严格审批并具有法律效力的小城镇建设规划不足30%。因此,一些乡镇的小城镇建设由于缺乏高水平、高起点总体规划的有效指导,小城镇建设呈现出短期性、随意性,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和超前性,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对小城镇建设的迫切要求。

2、规模较小,功能难以发挥。目前,我区共有建制镇18个,平均每个城镇镇区人口不足1万人。由于我区小城镇规模较小,对资源的积聚能力就小,难以把周边的资源吸引过来,对镇域的经济也无法起到带动作用。目前,小城镇的户籍政策虽然有所松动,符合条件的农民可以办城镇户口,但也只有在一定区域内得到承认;另一方面,由于收费条件、子女上学等问题,农民对进镇落户仍有后顾之忧,因之不愿放弃土地,办理农转非的热情不高。由于小城镇人口扩张速度缓慢,也必然影响了小城镇发展。小城镇在农村一定区域经济中心的功能难以发挥。

3、建设资金严重短缺。由于我区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非农产业比重较少;乡镇企业规模较小,资产质量较差,产品科技含量较低;乡镇企业适应国内外区场的能力较弱,缺少创新力、开发力和竞争力,因而,乡镇财政实力较弱。目前,多数乡镇可支配财力有限,而且绝大部分要用于支付人头费,甚至有些乡镇财政收不抵支。加之,投资体制改革滞后,启动民间投资不力,致使小城镇建设资金严重短缺。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小城镇建设无法大规模推进。

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围绕“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思想,确定我区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新思路,推出能够有效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新举措,使我区小城镇建设有新的突破。

三、用创新的理念,推出新举措,实现临川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新突破

1、按照十六大确定的发展目标,进一步完善小城镇建设发展战略规划。根据新的形势、新的特点,以现有的城区和区级试点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制定完善全区小城镇发展战略规划,解决小城镇发展的战略重点和布局。除此以外,还应下大力气抓好国道省道沿线、城区周围的小城镇建设。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在小城镇的各类建设项目,集中有限的资金,按照建设规划,建设好有条件的建制镇。防止遍地开花,盲目建设,造成浪费,使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把当前正在进行的扶贫开发、廖坊水库移民搬迁与有发展条件和潜力的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完善小城镇的各种服务设施和配套设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既有效安置移民,解决其生产生活问题,又可使那些有潜力的小城镇做大做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2、把小城镇建设与城乡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结合起来,促进城乡经济共同繁荣。根据经济区域分工和产业梯度转移,充分发挥小城镇连城带乡的特殊优势,在符合有关政策的前提下,适当安排吸收东部地区一些已失去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大中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退出来的、有利于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其它产业,健全完善小城镇的产业体系。还可以利用小城镇科技、信息、通讯、教育、文化、交通、市场相对集中和发达的优势,为搞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农业经济服务。着力在小城镇培育各类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形成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基地,为小城镇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当前正值我国城乡社会新的就业高峰,城镇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都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充分利用小城镇的发展优势,开辟新的更广阔的就业渠道,接纳转移出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市下岗职工重新就业,是解决这一现实矛盾的重要途径。

篇(6)

中图分类号:F299,2;F8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13)06-0063-03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内容,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载体。为了探索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笔者对天津、山东两地的城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跟踪调研,

一、天津、山东两地城镇化建设模式概述

(一)天津市模式

天津市的城镇化建设是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的,分“四步走”:

第一步,以宅基地换房办法建设示范小城镇。根据国土资源部“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要求,天津市制定了《以宅基地换房建设示范小城镇管理办法》。在耕地不减少的前提下,根据农民宅基地的多少,无偿置换楼房给农民。先后启动了五批49个示范小城镇建设试点。目前49个试点已累计开工3854万平米,竣工2131万平米,完成投资1266亿元,基本建成了20个示范小城镇,43万农民便捷、舒适地享受到了城市化发展的成果,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衷心拥护。

第二步,“三区”联动发展。在以宅基地换房办法建设示范小城镇的基础上,2009年天津市政府将分散的、落后的130多个农村工业园区整合为31个示范工业园,并给予政策扶持。对整理复垦出的宅基地与周边土地统一规划建设,打造农业示范区,实现“三区”联动发展,即以示范小城镇建设为龙头,促进农民向居住社区集中,工业向示范园区集中,农业向产业园区集中。

第三步,实施“三改一化”改革。天津市政府于2011年在全市的43个村8.6万村民中。首先启动了“农改非、村改居、村集体经济改股份制经济,促进城乡一体化”的“三改一化”改革。通过清产核资和产权界定并将股权量化,保证农民对集体资产的收益权。保留了农民现有的各项优惠待遇不变,形成了农民和市民优惠待遇的叠加。

第四步,农村金融改革创新。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发展农户公司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融资能力。二是加快办理明确各类权属的权证。依法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三是扶持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健全政策性农业农村保险制度。四是研究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承包权、生产设施等抵押融资管理办法和相关配套政策。

(二)山东省模式

山东省的城镇化建设是从2009年开始的,分两步走:

第一步,以村庄集并为核心内容进行农村住房建设工程。2009年3月,山东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的意见》,决定从2009年开始以城中村、城边村、乡镇驻地村、经济强村、大企业驻地及周边村、煤矿塌陷区和压煤区搬迁村为重点,对农村住房建设集中进行改造,到2012年6月,山东全省累计新建农房320万户,改造危房61万户,建成新型农村社区8000多个,完成投资4000亿元。

第二步,开展“百镇建设示范行动”。2012年9月,山东省政府下发《山东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意见》,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梯次发展的原则,在全省选择100个镇,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市场运作,带动全省小城镇承载能力明显提升、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口规模明显扩大、城镇面貌明显改善。

(三)两地城镇化建设的特点

1.共同点。

(1)政府主导。小城镇建设是在现有法律框架内对农村资源的重新整合,是一种公益行为,因此两地政府都把小城镇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表现在成立省级领导小组,出台优惠政策,提出阶段性目标,定期进行考核验收等,使小城镇建设有序进行。

(2)科学规划。两地政府都认识到,小城镇建设不是简单的农民上楼。最终目的是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享受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在建设之初,就把经济、社会、生态等目标落实到空间布局和用地安排上,学校、医院、超市、邮电局等公共服务设施和绿地、垃圾处理、水、煤、电、气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有的小区环境甚至超过商品房住宅水平。

(3)产业引领。小城镇建设是一个载体,不但要解决农民的生活问题,还要解决生计问题,让农民有就近就业的机会。两地政府在进行小城镇建设时,都规划出相应的乡镇工业园区和农业园区,为农民就业、提高收入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4)尊重农民意愿。小城镇建设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情,但好事要办好,就要尊重农民的意愿,要得到农民的拥护和支持。天津市要求农民100%参与讨论,95%表示拥护,5%表示不反对才能进行建设。山东省强调在城镇化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农民意见、尊重农民意愿、调动农民积极性。在农民不宜搬迁,或农民意愿比较强烈不同意搬迁的情况下,不允许强制拆迁。

2.不同点。

(1)建设主体不同。天津市的小城镇建设主要是由政府投资成立的投融资公司或由其绝对控股的项目公司作为承建主体,负责项目资金的“借、用、管、还”和土地复垦、工程建设、农户拆迁等工作。山东省的建设主体则呈现多样化,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者工商企业主导的产业带动型,有大型房地产开发公司进行投标建设的商业开发型,也有地方政府作为农民集中住房建设主体的政府主导型。

(2)新型城镇化进程不同。天津市依靠大城市优势,做的是城乡统筹发展模式,目前已开始进行新型城镇化的第三步即“三改一化”试点,同时进行了农村金融改革和农村资产确权探索,城镇化程度较高。山东省由于农村和农业占比较大。困难较多,目前仅在100个示范镇进行试点。

二、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大有可为

(一)新型城镇化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根本途径,应得到金融业的支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农民人均收入增加较快,但传统的“二元结构”仍在制约着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中央提出建设新型城镇化,围绕解决农民个人的生产、生活、就业问题,通过调整产业结构、突出产业支撑和深化管理、提升农民素质等措施。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得到了农民的热烈拥护。天津市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着力打造具有薪金、股金、租金、保障金的“四金”农民。使农民同时获得了城市居民和城郊农民的叠加福利。符合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金融企业应该大力支持。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所需资金巨大,需要金融业的支持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地域辽阔。历史上国家对农村的欠账较多,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项目多、资金需求量较大。仅天津市已批准建设的49个项目,就需要资金4000亿元,按照自筹30%计算,需要贷款和社会其他资金2800亿元,没有金融业的支持是不开想象的。同时,也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三)坚持原则,积极参与

当前,新型城镇化是热门话题。地方政府积极性很高,对金融企业的支持也寄予厚望,在这种情况下金融企业更要冷静思考、沉着应对。一方面必须清醒认识到新型城镇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断创新、提升金融业的服务能力:另一方面要强化管理,有效防范风险。

1.坚持政府主导原则。城镇化建设,不能完全交给市场。政府要在编制规划、政策制定、规范标准、做好群众工作方面发挥核心的主导作用。政府的运作能力和管理效率应作为金融企业是否支持的一个重要标准。

2.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由于新型城镇化环节多、内容复杂,需要资金支持的项目多、金额大,银行、保险、信托等金融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业务范围和政策导向、业务重点有选择地进行支持,切忌大包大揽、贪大求全。

3.勇于创新原则。新型城镇化是个新生事物,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天津在很多方面实现了创新发展。比如: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创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等。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也必须随着城镇化的创新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否则支持城镇化建设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三、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和路径

(一)突出支持重点

1.大力支持小城镇建设项目。天津市示范小城镇运营模式已经成熟,市政府出台的配套支持措施有力,项目自身区位优势明显,土地级差较大,土地出让风险较小,能够自求资金和土地平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同类贷款逾期,属优质资产,应大力支持

2.积极支持示范工业园区建设。示范工业园区承载着农民再就业的功能,特色宣明,银行一方面可以为园区提供基础设施贷款,在此基础上可对进入园区的企业开展一对一的服务,拓展业务空间。

3.审慎支持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目前的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主要采取政府引导。由有实力的企业进行高水平的规模化生产,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一是由于土地多为租赁的农用地,无法进行有效抵押,二是前期一次性投入较多,投资回收期较长,存在一定的风险,可在对农村集体用地确权的基础上适时适度支持。

4.探索支持家庭农场和农户经营。家庭农场是个新概念,是农户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对新型城镇化的农民就业提供了新的渠道,符合农民意愿,可在农户联保、政府背景公司担保的基础上,探索出有效支持农民适度规模经营的新路子。

(二)提供多种服务

1.信贷。一是提供与项目建设相匹配的中长期贷款,目前大多数银行发放的此类贷款较多,在小城镇建设中发挥了突出作用:二是由于中长期项目建设的内容复杂,贷款审批时间长,为保证项目及时开工,可专门设计一种与中长期项目贷款配套的“过渡期融资”贷款,待项目贷款发放后偿还。三是根据工业园区土地整理进度,适当延长土地储备贷款期限,由两年延长至3—5年,与项目实际用款进度相吻合。四是积极参与农用资产的确权工作,探索用农用资产抵押进行经营贷款,用土地储备证抵押取得土地整理贷款的新路子。

2.理财。在小城镇建设中,由于政府制定了相当优惠的补偿条件,约有三分之一的资金用于对农民和企业的拆迁补偿,这些补偿如何运用,需要银行进行贴身服务,根据农民个人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不同的理财计划。目前各家银行针对农民的理财服务较少,是银行未来业务发展的“蓝海”,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3.网点。银行在股份制改造过程中,部分银行从农村撤走了大量机构,导致农村金融资源相对匮乏。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经济日益活跃,需要银行加快乡镇以下基层网点布局,加快电子渠道建设。天津农村商业银行推行流动网点,基本上覆盖大的村庄,深受农民欢迎,也为自身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严把贷款条件

1.精选贷款主体。小城镇建设是政府主导的项目,没有政府的强力推动和大力配合是行不通的,从天津市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小城镇建设项目来看,凡是承贷主体具有当地政府背景、公司治理结构良好的项目公司,建设速度和质量相对较好,大型国企次之,民营企业效果较差。因此贷款时首选具有当地政府背景的公司作为贷款主体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2.严格政策边界。严格把握小城镇建设贷款和房地产贷款的政策边界,加强贷款资金使用的审查和监督,在当前国家严控房地产贷款的大背景下,务必做到贷款的专款专用,防止将小城镇建设贷款挪用到房地产开发中。

3.明确还款来源。小城镇建设贷款的还款来源主要为未来出让土地的预期收入,因此要加强项目自身现金流及收益分析。凡没有稳定收人作为还款来源的,不能发放贷款。

4.落实担保措施。一是要将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整理出来的可出让土地的未来收入设定质押:二是可由有实力的企业进行担保;三是由项目公司或其母公司提供资产抵押。由于此类项目一般投资较大,建议采取综合抵押方式,

(四)加强贷款在管理

篇(7)

小城镇是农村一定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加快小城镇建设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小城镇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1、小城镇建设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奠定了基础。结构问题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才能为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载体和基础,才能加快非农产业的发展且提高其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结构,壮大农村经济实力,进一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2、小城镇建设为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提供了条件。随着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非农业的发展,大量农业富余劳动力将从土地上转移出去。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实现农业小规模、粗放型生产经营方式向适度规模、集约化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设备和现代科学的管理方法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普遍应用,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

3、小城镇建设为健全完善农村市场体系提供保障。随着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必将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健全完善农村市场体系,使农业生产与市场紧密联系起来,减少农业生产盲目性,提高农业生产自觉性,形成“公司 农户”新型产业组织,推开市场农业之门,必然产生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效的连动效应,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信息和财力保证。

4、小城镇建设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人力资源准备。随着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设施逐步增加和完善,农民受教育的机会进一步增多,受教育的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不断提高,身体素质进一步增强,农民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将发生重大转变,农民的市场意识进一步增强,一批有道德、有理想、有知识、懂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民逐步成长起来,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人力资源准备。

二、用发展的思路客观评价临川小城镇建设的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区对小城镇建设予以高度重视,调整了小城镇建设的思路,加大了小城镇建设的投入,使我区小城镇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区建制镇已由改革之前的4个发展到目前的18个,占农村乡镇总数的67;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快发展,镇内道路全部实现硬覆盖,其中柏油路占55,建设小型自来水厂7座,农村小城镇电话全部实现了程控化;镇区内基本普及了有线电视,并且供电、排水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小城镇建设在推进我区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也必须看到我区小城镇建设与珠江三角洲和江浙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小城镇建设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小城镇建设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这些制约和限制因素主要表现在:

1、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水平较低。总体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依据和前提。没有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和详细建设规划,小城镇建设必然是盲目乱建,布局混乱,建筑呆板,工程质量较差。目前,全区共有27个乡镇,其中7个乡镇无总体规划,8个乡镇的总体规划由市、区设计单位设计,经过严格审批并具有法律效力的小城镇建设规划不足30。因此,一些乡镇的小城镇建设由于缺乏高水平、高起点总体规划的有效指导,小城镇建设呈现出短期性、随意性,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和超前性,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对小城镇建设的迫切要求。

2、规模较小,功能难以发挥。目前,我区共有建制镇18个,平均每个城镇镇区人口不足1万人。由于我区小城镇规模较小,对资源的积聚能力就小,难以把周边的资源吸引过来,对镇域的经济也无法起到带动作用。目前,小城镇的户籍政策虽然有所松动,符合条件的农民可以办城镇户口,但也只有在一定区域内得到承认;另一方面,由于收费条件、子女上学等问题,农民对进镇落户仍有后顾之忧,因之不愿放弃土地,办理农转非的热情不高。由于小城镇人口扩张速度缓慢,也必然影响了小城镇发展。小城镇在农村一定区域经济中心的功能难以发挥。

3、建设资金严重短缺。由于我区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非农产业比重较少;乡镇企业规模较小,资产质量较差,产品科技含量较低;乡镇企业适应国内外区场的能力较弱,缺少创新力、开发力和竞争力,因而,乡镇财政实力较弱。目前,多数乡镇可支配财力有限,而且绝大部分要用于支付人头费,甚至有些乡镇财政收不抵支。加之,投资体制改革滞后,启动民间投资不力,致使小城镇建设资金严重短缺。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小城镇建设无法大规模推进。

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围绕“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思想,确定我区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新思路,推出能够有效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新举措,使我区小城镇建设有新的突破。

三、用创新的理念,推出新举措,实现临川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新突破

1、按照十六大确定的发展目标,进一步完善小城镇建设发展战略规划。根据新的形势、新的特点,以现有的城区和区级试点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制定完善全区小城镇发展战略规划,解决小城镇发展的战略重点和布局。除此以外,还应下大 力气抓好国道省道沿线、城区周围的小城镇建设。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在小城镇的各类建设项目,集中有限的资金,按照建设规划,建设好有条件的建制镇。防止遍地开花,盲目建设,造成浪费,使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把当前正在进行的扶贫开发、廖坊水库移民搬迁与有发展条件和潜力的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完善小城镇的各种服务设施和配套设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既有效安置移民,解决其生产生活问题,又可使那些有潜力的小城镇做大做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2、把小城镇建设与城乡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结合起来,促进城乡经济共同繁荣。根据经济区域分工和产业梯度转移,充分发挥小城镇连城带乡的特殊优势,在符合有关政策的前提下,适当安排吸收东部地区一些已失去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大中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退出来的、有利于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其它产业,健全完善小城镇的产业体系。还可以利用小城镇科技、信息、通讯、教育、文化、交通、市场相对集中和发达的优势,为搞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农业经济服务。着力在小城镇培育各类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形成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基地,为小城镇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当前正值我国城乡社会新的就业高峰,城镇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都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充分利用小城镇的发展优势,开辟新的更广阔的就业渠道,接纳转移出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市下岗职工重新就业,是解决这一现实矛盾的重要途径。

篇(8)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5-0145-04

小城镇是农村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联系城市和乡村的桥梁和纽带。衡阳市作为湖南省的农业大市,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的进程中,通过强化改革,完善政策,小城镇不断地发展壮大,社会、经济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全市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小城镇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长远的社会性大工程,仅仅凭热情和勇气是不够的,要高质量地建设衡阳的小城镇,尽快实现农村城市化的大目标,必须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研究与思考。

一、衡阳市小城镇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国家通过实施 “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放活”等战略,加大了三农投入,衡阳市小城镇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是小城镇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2009年底全市小城镇达到183个,总人口达428.45万,城镇化水平达41.22%,全市“沿路、沿江、沿边”等三沿地带小城镇凭借交通优势,发展速度加快,对周边区域产生了较强的吸纳、辐射作用。特色城镇不断涌现,各地逐步形成一批工贸型、工矿型、旅游型等小城镇。二是小城镇建设投资不断加大。几年来通过大胆改革,实行股份制、合作制、租赁制等招商引资举措,以产业的观念,市场经济的手段,努力拓宽小城镇投融资渠道,2006―2009年,各县(市)财政直接投入城镇建设资金17.23亿元,通过市场运作、引入竞争机制、进行土地开发、广告权位招标、的士牌照、公益设施命名权拍卖等经营城市资产的方式筹得资金37.82亿元,争取国债资金、国家以奖代补资金达1.55亿元,共计投入资金56.6亿元,使小城镇建设资金紧缺的困难得到缓解,衡阳市的城镇建设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三是小城镇设施水平日益提高。至2009年底,全市建制镇镇区新建街道路面长26.4公里,建成自来水厂9个,启动污水处理厂建设6个,新(改)建农贸市场24个,公厕62座,垃圾站93个,新装路灯6 500盏,100%的建制镇实现“四通”:通水、通电、通路、通程控电话。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为小城镇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四是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动力不断加强。近年来,衡阳市所有小城镇依照《城乡规划法》启动了小城镇规划编制工作,至2009年底,全市所有乡镇已编制了总体规划,并正在进一步进行规划的完善。今年,为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根据省里的统一部署,衡阳市启动了村庄布局、整治规划工作,2010年,衡阳市启动了220个村庄布局、整治规划工作,全市乡镇规划、村庄整治规划的编制总体上坚持了城乡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意保护环境和节约用地,使衡阳市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动力不断加强。五是小城镇特色日益明显。衡阳市小城镇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依托自身特点与优势,注重发挥各自产业特色、区域特色、生态特色、建筑特色,不断做大做强,涌现出一批特色鲜明的小城镇。祁东县归阳镇、白地市镇集生物医药、金属冶炼、化工、建材于一体,成为工业门类较为齐全的经济重镇。衡东县新塘镇大力弘扬衡东美食文化,当地的餐饮业发展势头强劲,“吃在新塘”品牌扬名省内外。常宁市庙前镇因地制宜,大力加强庙前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庙前旅游业的发展,使庙前经济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增长。

但是,从全国、全省的范围内来看,与兄弟市州的比较来看,衡阳市还处在相对落后的位置。一是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后续乏力。小城镇发展需要建设交通、道路、供电、通信、供排水、市场、绿化和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衡阳市大多数小城镇财力薄弱,有的乡镇负债运营,对小城镇投入缺口较大,社会资金投入潜力还没有被充分激发出来,基础设施建设后续乏力。二是整体规模不大,集聚效应没有形成。衡阳市的小城镇多数规模很小,全市人口超过2万人的城镇只有8个,很多乡镇镇区人口不超过5 000人,镇域面积不超过2平方公里,规模偏小,人气不足,导致集聚与辐射力不强,资金、物资、人才都无法汇集,制约了镇区经济的发展。三是经济实力较弱,主导产业不强。衡阳市小城镇普遍缺乏主导产业,国家级或省级的龙头企业少,现有产业规模不大,实力不强,产品研发能力低,新产品开发少,产品深加工程度不够,由于产业无法壮大,小城镇也无法兴旺,这已成为制约衡阳市小城镇经济发展的瓶颈。四是规划普遍滞后,建设无序现象比较突出。虽然衡阳市许多小城镇正根据上级要求编制建设规划,但规划普遍滞后,已编制完成的规划还是粗线条,缺乏个性和特色;城镇规划建设标准低,且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严重。五是发展不平衡,拖累整体乡镇经济的发展。目前,全市乡镇优势工业企业和特色产业的布局不均匀,优势企业大都集中在基础较好、交通便利的少数乡镇。而一些位置较偏、土地贫瘠的乡镇无论农业产业化或工业发展都相当落后。经济发展较好的乡镇,财税收入较多,乡镇财政较为充裕,但经济欠发达乡镇财政较为紧张,甚至入不敷出。据调查,衡阳市183个农村乡镇,经济欠发展的达40多个,占18%以上,而其GDP占全市乡镇GDP总量比重不到5%。发展的不平衡,严重阻碍了乡镇之间的各项资源的互补,制约了整体乡镇经济的发展。

二、衡阳市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方向

建设小城镇,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宏大的战略,这个系统工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要理清发展方向,科学定位,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向来推进小城镇建设。

(一)小城镇建设必须凸显地方特色

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加强对小城镇建设创新工作的指导,在思想上有新突破,在工作上有新方法,在发展上有新方向,花大力气、下大工夫不断提炼“湘楚文明”、“湖湘文化”的文化底蕴,彰显江南城镇建设独特的魅力,同时要因地制宜,善于从本地实际出发,在农业产业化建设、在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在发展农村服务业、在营造农村新环境、在资金筹措、在招商引资等方面不断创新,充分挖掘各乡镇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地理环境、政策环境等方面与众不同的优势,避免出现千城一面、万镇雷同的现象,努力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镇多业”的乡镇经济社会的全新发展格局。

(二)小城镇建设必须整合各项资源

小城镇发展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高度重视对小城镇规划体系的修编完善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两型社会”建设要求,按照“3+5城市群”协调建设的要求,统筹配置城乡资源,完善产业布局,全面推进衡阳市主城区、县城、小城镇、农村的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在充分整合各类资源的基础上,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三)小城镇建设必须激发乡镇整体经济潜力

我们小城镇建设要解决当前面对的困难,必须进行改革创新,激发乡镇整体经济潜力。首先要明晰各乡镇、街道基本发展类型,因地制宜实施分类指导,引导各地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变潜在优势为现实优势,变特色优势为经济优势,要尽快制定出台配套实施细则,突出政策扶持引导,激发乡镇内部活力,促进强乡镇率先发展、中间乡镇整体跨越、薄弱乡镇加速崛起。要通过加快农村土地使用和经营制度改革,完善农村承包土地合同管理,规范承包土地流转行为,积极探索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新途径、新办法,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条件。进一步深化林业分类管理体制改革和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资源开发利用。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改革原有的乡镇财政收支体制,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努力化解乡村债务。

三、衡阳市小城镇建设发展目标

在明确小城镇建设发展思路的基础上,我们必须立足于国内外发展的大环境,研究国家宏观发展战略部署,分析衡阳市在全国、全省的地位,从衡阳发展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并结合同周边地区相关城市的竞争力相比较,围绕“城乡一体、特色突出、人口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总方向,定准衡阳小城镇未来二十年的发展目标。一是通过强化中心镇、建制镇的带动功能,特别是围绕“西南云大”经济圈,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镇体系的不断发育和完善,形成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合理的城镇网络。争取到2015年,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45%以上;2020年,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 60%,城镇人口达到450万,全市所建制镇供水普及率达到90%;绿化覆盖率达到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6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达到6平方米;污水处理率达到20%;垃圾处理率达到40%。二是以“城乡一体、镇村共建”为目标,突出抓好一批现代化示范村建设,实现镇村的协调发展,相互支撑,不断扩大新农村典型示范片的范围和带头效用,实现由“传统农业小乡村―新农村示范片―新型城镇化小城镇”三步走跨越战略。到2015年,全市实现50%以上的中心村建设成为新型村庄,到2020年,全市实现 80%以上的中心村建设成为新型村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三是抓好高速公路、107国道、重要交通干线沿线重点镇的规划建设工作,重点抓好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建制镇规划建设工作,着力培育和发展矿业型城镇、旅游型城镇、绿色产业型城镇、民族文化型城镇及商贸集散与交通枢纽型城镇的建设。四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确保全市乡镇企业生产总值每年增长15%,2015年全市乡镇企业生产总值力争突破500亿元;到2020年,全市乡镇企业生产总值达到900亿元,乡镇企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乡镇规模工业企业突破800家。

四、衡阳市小城镇建设的关键措施

发展小城镇,是培育衡阳市经济新的增长点的重大举措,是带动全市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也是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由之路,更是实现衡阳市“富民强市”战略目标的客观要求。在有了思路、定位、方法后,更重要的是如何抓落实,主要启动四大“工程”,突出五个“把握”。

(一)启动四大“工程”

1.启动思想大解放工程。实施小城镇建设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成功之路,是深化农村改革,解决农村深层次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其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难度大。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各级党委、政府,特别乡镇一级的领导同志要进行一场关于小城镇建设思想大解放的讨论,同时各级媒体加强宣传与报道,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认识加快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重大意义,从而增强各级领导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转变观念、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切实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工作纳入重要日程,以此统领农村工作全局。

2.启动乡镇面貌改善工程。在2010年、2011年两年间,全市183个乡镇多渠道筹措资金,分批、分重点地启动乡镇面貌改善工程。一是举全市之力,各乡镇要加大资金筹措力度,投资两亿元,将所有主干线进行道路硬化,道路两边植树种花,美化环境,沿街要安装路灯,使街道亮化。二是投资1亿元,启动管网建设工程。主干线道路两边要铺埋污水管沟,铺设一批自来水管网,接纳道路沿线住户的污水排放,提高供水能力。三是投资1亿元,启动生态治理工程,每个乡镇建设垃圾集中填埋场,有条件的乡镇迅速启动污水处理厂建设,努力建设生态小城镇、绿色小城镇。四是调整电力、通讯线路合理布局工程,改变过去乡镇电力、通讯线路乱搭乱挂的混乱局面。

3.启动乡镇文化建设工程。一是利用国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契机,争取国家、省里的资金投入,吸引社会资金,新建、改建、扩建一批乡镇文化站、图书馆、体育活动中心等文化体育设施。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使各乡镇上下形成人人关心小城镇建设,人人投身小城镇、各方支持参与小城镇建设的浓厚氛围。三是邀请专家进行湖湘文化与小城镇建设的主题演讲活动,通过专家的演讲让湖湘文化深入人心,激发群众投身小城镇建设的热情。

4.启动人才培养工程。一是利用当前发达地区、沿海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加速转型的有利时机,通过多种方式吸引这些地方有经验、有技能、懂管理的人才,充实小城镇建设人才资源队伍;二是围绕乡镇发展的实际与建设的方向、目标,通过办理各种培训班,着力培养乡镇各方面经营能手、专业技能能手,充实乡镇实用人才队伍;三是加大对返乡农民工的培训与指导,帮助他们就业,鼓励他们创业。四是实施乡镇年轻后备干部的选拨与培养工作,让一批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从而调动他们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以干事创业来推动小城镇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突出五个“把握”

1.把握衡阳市小城镇建设的重点,抓好中心城镇、交通节点镇、建制镇、专业镇建设。(1)强化中心镇功能建设。以发展经济为先导,重点加快中心镇建设。在全市确定西渡、云集、开云、大浦、归阳、宜阳、哲桥等15个乡镇作为中心镇,市县在资金投入、政策方面予以扶持,把中心镇发展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策源地。(2)大力推进重要交通节点镇建设。将井头、车江、向阳、长江、新塘、白地市、洋泉等20个乡镇作为重要交通节点镇,赋予这些乡镇部分县级经济管理权限,以增强这些城镇的经济活力,使其逐步发育成为有影响,有特色的小城市。(3)稳妥抓好建制镇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界牌、金溪、集兵、演坡、茅市、冠市、花桥、新桥等30个经济基础较好、城乡结合较为密切的建制镇的建设,夯实小城镇建设基础,提升全市小城镇建设整体水平。(4)鼓励专业镇建设。继续鼓励发展已形成专业特色的小城镇发挥专业特色,做大做强,形成良好的口碑,培育10个有核心竞争力的专业特色明显的明星镇。

2.把握衡阳市小城镇建设的要点,科学编制规划,整合各项资源。小城镇规划立足于《城乡规划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两型社会”建设要求,按照“3+5城市群”协调建设的要求,统筹配置城乡资源,完善产业布局,坚持衡阳市主城区、县城、小城镇、农村的协调发展,在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充分整合各类资源的基础上,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规划要进一步完善小城镇总体规划和其他专业规划,努力实现全县城镇总体规划和重要专业规划全覆盖;规划要能在总体上把握,分类上指导衡阳市各个小城镇的总体发展思路和产业布局,明确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

3.把握衡阳市小城镇建设的突破口,切实加强对城镇化工程的有效投入,特别是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1)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本着“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主要靠社会资金和民间投资建设城镇的基础设施,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小城镇普通住宅开发、旧城改造和新村建设。(2)通过建立小城镇发展基金,疏通商业银行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渠道,解决小城镇建设资金建设困难的问题。(3)重新明确和界定发改、财政、建设、规划、环保、房产等部门在小城镇建设中的职能定位,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为小城镇建设保驾扩航。

4.把握衡阳市小城镇建设的核心,抓好小城镇综合性改革,激发乡镇经济发展潜力。发展才是硬道理,改革才是真办法,我们小城镇建设要解决当前面对的困难,要能够真正实现城乡统筹,又好又快的发展,唯有进行改革创新。(1)结合机构改革,改革小城镇的管理体制,鼓励迁村并镇,发展有潜力的新镇,建设一批有特色的名镇。争取在2020年使中心城镇人口规模平均达到5万;(2)我们要加快农村土地使用和经营制度改革,继续完善农村承包土地合同管理,规范承包土地流转行为,积极探索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新途径、新办法,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条件;(3)进一步深化林业分类管理体制改革和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资源开发利用;(4)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深化对乡镇财税收支的管理,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努力化解乡村债务;(5)理顺县(市、区)政府与乡镇政府的关系,原则上能下放给乡镇的管理权限坚决下放,提高乡镇政府发展本地经济的动力,增加小城镇的发展后劲;(6)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建立按居住地划分城乡人口,按职业确定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管理制度,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有序集中。

5.把握衡阳市小城镇建设的中心目标,做大做优乡镇企业,发挥并增强聚集经济和人口的作用。(1)制定扶持政策,放宽准入条件,对投资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推行特殊受理、特简程序、特许登记的“三特”登记办照服务。(2)根据区域市场资源特点,以经济结构调整为指导,发挥比较优势,选准主导产业,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吸引龙头企业和乡镇企业在镇区集中布局。(3)注重企业组织结构的重组改造,鼓励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水平,逐步实现规模经营,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9-0033-02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先生提出“小城镇”思路以来,中国的小城镇发展已将近三十年。纵观我国城镇体系,小城镇虽所处层次较低、数量庞大,却是连接我国城市和乡村的重要纽带。促进城镇化,以城带乡,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农业人口,均衡工农业间利益失调问题,实现工业化,还可以大大拓宽农产品市场空间,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近年来,宁德市党委政府狠抓落实小城镇经济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小城镇的集聚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全力推进小城镇发展步伐。通过不懈努力,各试点小城镇建设成效显著,所实施的基础设施及产业项目群,带动改善了乡镇环境,展示了新的形象,相关事业稳步发展。

一、宁德市小城镇建设的发展状况

宁德市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工作从起步实施到目前进入加快发展阶段,取得了诸多成就与发展经验。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宁德市的城镇化水平为47.9%,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比较,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2.2百分点。随着小城镇市政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加快推进,宁德市的不少小城镇焕发新貌,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也取得阶段性的成效。在2012年底福建省级试点镇考核评比中,宁德市赛岐镇和太姥山镇荣获首批省级试点镇二等奖;飞鸾镇和牙城镇分别获第二批省级试点镇的二等奖和鼓励奖。

但与全省城镇化建设进展相比较,宁德市城镇化率比福建省平均城镇化率低9.2个百分点。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看,宁德市城镇化率列全省第7位,与漳州、南平等农业产值比重大的城市城镇化水平基本一致,与莆田、泉州等工业增长强劲的城市相比城镇化水平差距进一步拉大。从全市各县(市、区)的情况看,蕉城、福安、福鼎、柘荣等城市城镇化率较高,分别达到60.3%、58.7%、52.0%、56.6%,均高出全市平均水平;其他县(市、区)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可见,地理位置较为优势和工业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城镇化水平较高,而地理位置偏远和工业经济较落后的区域城镇化水平明显偏低。总的来看,宁德市小城镇的发展水平仍相对滞后,城镇化水平偏低,发展不平衡,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二、宁德市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宁德市小城镇建设的道路上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小城镇经济基础薄弱、资源相对匮乏、现有的城镇化水平低。这些问题都是小城镇健康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些问题会成为小城镇发展的桎梏,甚至为城镇发展道路上的隐患。

(一)城镇规模偏小,聚集能力较弱

一般认为,小城镇人口规模只有达到五万人左右时,才能正常发挥城镇聚集功能和规模效益。宁德市小城镇平均人口规模小,城镇规划起点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因此,不能形成支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也就造成了不仅缺乏对企业和经济发展的凝聚力和聚集效应,而且不能有效引导周边乡村人口就地城镇化。

(二)人口外流明显,中心城区带动力不强

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看,宁德市户籍人口净流出51.09万人,占户籍人口的比重为15.3%。宁德市主城区超过二十万人的中型城市仅2个(福安、蕉城)刚达标,10-20万人小城市1个(福鼎),对周边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偏弱。为了增加收入,提升生活质量,相当一部分农村富余劳力无法就地城镇化,大都外出打工,人口外流,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和老人问题突出。一方面说明当地人力资源的流失,另一方面说明迁出地无法创造良好就业环境,提供足够就业岗位。

(三)小城镇建设质量、管理水平不高,社会化服务水平低

不少小城镇不重视城镇建设详细规划,不重视特色设计。许多小城镇建设综合开发率低,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并带动改善整体环境。小城镇“物业管理”队伍普遍存在管理人员能力不足、待遇差、素质低等问题。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滞后,综合治理能力缺乏,难以从源头上解决“脏、乱、差”现象。此外,由于城镇规模所限,相对低水平的金融、信息、技术服务水平,无法保障人才、项目引进,生产要素市场、产品技术更新、产业升级等方面均受到很大的限制,并直接影响城镇功能的提高。

(四)小城镇建设保障不到位

资金与人才是小城镇建设的重要保障,是困扰小城镇发展的大问题。小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单一狭窄,尚无法充分运用市场机制解决建设资金筹措问题,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仍以政府投资为主导。此外,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存在重复建设和违规建设,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制约机制和奖惩制度,造成小城镇建设资金的不必要浪费。人才保障不足也是小城镇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方面乡镇很难拿出经费去进行人员的业务培训与交流,以致乡镇建设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了小城镇建设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小城镇在吸引外来人才方面也缺乏足够优势。在既缺编制又少经费,同时权限不足的情况下,小城镇的规划管理难以顺利地开展工作。

三、推进宁德市小城镇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积极推进人口向城镇集聚进程

城镇化和城镇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2000年以来,全省各设区市小城镇建设有加速发展的趋势。相比之下,宁德小城镇发展水平尚未发生根本变化。针对宁德镇区人口偏低现象,加快中小城镇和中心城区的建设,争取在十年内加快形成1个五十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初步形成对周边中小城市、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城镇化绝非单纯的城市空间扩张,其实质在于社会化。

由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优势的差异,小城镇建设开始出现分化重组,可以分为这三类:一是少数发展快、潜力大、区位优势突出、符合区域城镇化布局、经济总量、人口和城镇规模等都超过或接近建制市标准的小城镇,将发展为区域中心城市;二是一些发展较快,有一定经济实力和区位优势的小城镇,在城市与农村中起到传递作用,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大量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条件优势不明显、辐射力不强的小城镇,将作为农村社区的服务中心而存在。要加快促进社会化的转变,推进城镇化步伐,必须加强相关制度建设,解决以下三类社会成员平等享受诸如户籍、就业制度、土地使用和住房制度、子女教育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

第一,解决居住农村人口仍然保持着传统社会化程度低的家庭生产方式人员城镇化问题,加大产业化经营培训和政策支持力度,创造条件保障农民财产权益,促进农村资产社会化流转和社会生产的产业化转型。第二,加快解决常住城镇的农民工,在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领域待遇问题。第三,解决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社会保障的均等化问题,促进人力资源自由流动。

(二)紧密结合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发展

乡镇企业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条件,乡镇企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小城镇建设的速度。另一方面,小城镇是乡镇企业生产活动的最好基地,它具有土地供应充足、劳动力聚集、原材料购进及产品运出便捷、生活环境优越等天然优势。乡镇企业建设要因地制宜,科学布局,统筹规划,选择企业比较集中、交通便利、便于“三废”处理的区域,有条件的要考虑污水处理。要有计划地布局企业项目,科学引导村办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实现规模连片发展。改善对落户企业的“软件”服务支持,营造良好宽松的政策环境。要简化办事程序,落实优惠政策,提供社会化服务支持,禁行歧视性政策,禁止向乡镇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不断吸引有条件有意向的村办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到小城镇中来。只有不断紧密结合小城镇建设与工业园区规划发展,才能够吸引各方面的资金投入到小城镇建设中来,推动经济发展的相对集中,形成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强有力的推动,使小城镇发展成为充分展现当地经济优势和文化特色的中心。

(三)加快产业分工,促进产业聚集

产业分工与发展必然推动人力资源的重新分配和集聚,人力资源的重新分配和集聚又进一步推进产业分工更加精细化,从而推动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形成产业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首先,产业发展要因地制宜,发挥资源优势,通过招商引资、整合各种资源,大力推进各地特色产品产业化进程,通过实现生产的粗放经营向规模化、精细化产业化生产转变来推进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的人口就地城镇化;其次,税收政策、社会保障是引导产业聚集发展、促进社会分工的重要手段,当前应适当强化对非社会化大生产单位和个人的税收征收力度,适当降低产业聚集度和精细化规模化程度高的企业的税负水平。

(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健全的管理机制是小城镇得以正常运转和发展壮大的有力保障。一是建立健全小城镇管理机构,保障专职人员编制和办公经费。二是科学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按照“小机构,大服务”的思路,县直部门下放的机构和人员要与小城镇经济管理和技术服务部门密切结合,并转变为多种形式的经济和服务实体,服务小城镇居民,企业,以及采取产业化等形式为广大农民走向市场服务。三是适当放权,集中力量抓好公共行政管理。小城镇政府可适时下放部分经济社会事务交由相关中介服务组织承担,政府重点抓好城镇规划编制及监督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生育、环境保护、社会治安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政府职能工作,其中应充分利用市场化机制推进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保障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小城镇建设是一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的工作。纵观宁德市小城镇建设发展,要实现城镇化建设由无序发展到有序发展的转化,实现城镇群众建设管理观念由自发到自觉的转化,为城镇居民提供一个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人居环境优美的生活环境,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夏家栋.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小城镇建设[J].中国城市经济,2011(11).

[2]王发典.发展中的小城镇规划建设[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7).

篇(10)

大家下午好!

我叫,是XX镇经济发展办公室的负责人。

前不久,我镇组织干部职工外出华东五市学习考察,这次考察既使我兴奋又让我担忧,兴奋的是我在中国比较发达的华东片区学习到了丰富的人文知识、感受到了飞速的发展,同时,也让我深刻的认识到我镇的落后,担忧着我镇能否快速的发展,实现xx的小城镇建设。

篇(11)

中图分类号:F29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小城镇是农村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同时也是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教、信息服务中心,是联结城市和农村的桥梁和纽带,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小城镇建设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小城镇的建设速度得到较快发展,并出现了一批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建设新颖的现代化小城镇。

一、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的农村城镇化正处在加速发展时期。农村小城镇是我国城镇体系中层次最低,数量最大的群体,它处于城市之尾,农村之首,起到连接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桥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通过减少农业人口,增加城镇人口的方式有效地解决工农两大产业间的利益失衡问题,还可以扩大农产品市场的空间范围,提高农民的相对和绝对收入水平。

一(1)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国未来城市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可能的选择方案将是走总体城市化与农村城市化共同推进的道路,即在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有计划地推行农村城市化,重点建设好一批县城镇和中心镇,使其逐步具有城市功能,成为总体城市化的组成部分。因此,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既是整体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其重要推动力量。

一(2)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工业化的发展。乡镇企业尤其是乡镇工业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乡镇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大部分分布在农村,不仅难以管理,而且无法实现相应的聚集效益。通过小城镇的发展,使目前分散的部分工业企业积聚到小城镇,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最佳配置,促进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加快发展步伐,走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道路。发展小城镇可以加强对资源利用的规划管理,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规模经营,有利于转变乡镇企业尤其是乡镇工业的经济增长方式。

一(3)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能够促进农村小康的早日实现。小康社会是一个综合性概念。衡量小康社会的指标也是多方面的。应包括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社会分配结构、社会秩序等多方面的内容。小城镇建设可以集中相当多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信息和服务事业。这对于提高农村人口生活质量,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农村小城镇建设不仅可以通过促进工业化、商品化而为农村实现小康提供物质基础,而且也可以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从而推动农村小康的全面实现。

一(4)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可以有效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我国目前不仅有1亿多农业剩余劳动力等待转移,而且数量每年还在增加。实践证明依靠大中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而乡镇企业由于正在发生增长方式的转变,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呈下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发展农村小城镇,可以促进乡镇企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转移剩余劳动力。农村小城镇通过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使土地相对集中,这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了前提条件。另外,农村非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可以为农业采用先进的、大型的农业机械设备提高机械化水平。同时,小城镇建设为农村职业教育、科技推广应用创造了条件。这将有利于农业生产、管理的科学化。

二、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措施

二(1)制定科学的小城镇规划

科学规划是保证小城镇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而规划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它的超前性和实用性。在超前性方面,规划应该要估计到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城镇发展趋势。为了保证规划的超前性,要注意两个问题:首先要注意规划的合理性;其次要注意规划的严肃性。在合理性方面,规划应该是由专业的技术部门根据小城镇的发展趋势来制定,而要避免领导干部根据自己的主观想法来制定;在严肃性方面,规划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不能随意更改,避免出现边建设边调整规划的现象。在实用性方面,合理的规划应该要考虑到规划目标是否能顺利实现。科学的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必要前提,同时政府应制定科学的规划实施计划,先期启动基础设施建设,只有把基础设施建设好了,才可能引导市场的投资和后续的特色产业发展。

二(2)实行市场运作,多渠道筹措城镇建设资金

首先,按照“政府策划,财政支持,市场运作”的思路,整合城镇资源,优化资源配置,通过经营城镇赚钱建城、谋划项目争钱建城、适度举债借钱建城和增收节支挤钱建城,努力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其次,本着“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城镇建设。将所有可经营性的基础设施项目向国有、集体、外资和个体经济开放。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小城镇普通住宅开发、旧城改造和新村建设。对能够取得投资收益回报的各类基础设施,可以实行经营权有偿转让。

二(3)构建产业体系,增强小城镇的经济实力

从实际出发,利用当地资源、环境条件发展经济,逐步形成能够体现和发挥自己优势的产业聚集,逐步构建聚集效应明显的产业体系。一是把城镇化建设与工业化结合。要以园区建设为平台,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招商引资为动力,不断壮大特色的工业体系。二是把城镇化建设与农业产业化结合。要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围绕特色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农业产业体系。三是把城镇化建设与市场建设结合。大力加强专业化市场建设,发展新型商业业态,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层次,实现以市场活流通,以流通促生产,逐步培育壮大内外相联的市场体系。

二(4)小城镇促进农业的产业化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的各项改革都必须本着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来进行,小城镇综合改革更应如此。保护耕地是发展农业的重要前提,对于那些已经进镇务工经商的农民,要帮助他们把承包地的耕种安排好,防止土地的撂荒。镇政府要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多渠道筹集资金进行各种形式的“以工补农”和“以工建农”。要处理好农业发展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关系,防止把用于农业的资金用来搞城镇。要以小城镇为载体,组建各种形式的为农服务组织,为农业提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促进农业的产业化发展。

二(5)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小城镇加快发展

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扶持政策和灵活措施:首先,管理服务方面,各级政府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导向、符合小城镇总体规划和产业布局的项目实行特事特办,对小城镇发展项目提供绿色审批通道。其次,财税方面。实行“一级政府一级财政”,对小城镇新增地方收入实行全留;在小城镇建设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和节能节水项目享受税收优惠;对新入驻的大型商贸企业、金融保险企业的部分税费给予全额拨补或半额拨补。最后,土地方面。允许转让、出租集体建设用地,对小城镇建设用地予以优先保障,在规模限制上适当放宽;实施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除宅基地之外,允许依法转让、出租和抵押合法取得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结束语

小城镇建设对于加快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我们应本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认真研究政策,结合本地区实际,加快步伐,推动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