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传统农业发展方式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由于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对于实现我国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探索21世纪我国农业发展的新的途径,迎接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到来,促进我国农业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具有积极意义。我国各地政府予以十分重视和支持,将其列入本地经济和农业发展规划,并筹集和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开发建设。预计在未来五至十年内我国农业现代建设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将有大量高新技术成果进入农业领域,通过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示范、推广而达到产业化规模。
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渗透理论
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就是使高新技术向传统农业领域的产前、产中、产后阶段迅速地渗透和扩散,使高新技术不断地渗透到传统农业领域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关联产业,从而造成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农业科技产业不断出现,农业关联产业不断扩大,形成和构建一个全新的现代农业产业链条,如图1所示。
图1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渗透理论示意图
一、原始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其发展策略
1.原始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
在原始的自然条件下,采用简陋的石器、棍棒等生产工具,从事简单农事活动的农业。使用石器工具从事简单活动的农业。系由采集、狩猎逐步过渡而来的一种近似自然状态的农业,属世界农业发展的最初阶段。其特征是使用简陋的石制工具,采用粗放的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实行以简单协作为主的集体劳动。大约在距今12000年前,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阶段出现了原始农业的雏形,进入原始农业的重大技术突破是驯化野生植物和动物,标志是稻谷和陶器的出现。
2.原始农业发展策略——刀耕火种
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耕作技术。这种耕作技术在近代一些民族中仍然保留下来。刀耕火种一般不施肥,也不中耕,所以种植二三年之后就要另觅新地重新砍烧种植,农史学家称之为“游耕”。但从新石器时代所出土的一些实物来看,中国一些地区的原始农业似乎在六七千年以前,很早就脱离了早期的刀耕火种阶段。而已由“原始生荒耕作制”阶段,进入了所谓“锄耕”或“耜耕”的“熟荒耕作制”的阶段。
二、传统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其发展策略
1.传统农业发展历程水平
随着人类智慧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耕作方式有了转变,铁锹、爬犁这种工具开始成为这一时代的主角,这些“先进”的农业工具催生了农业的第一次革命,使“原始农业”走向了“传统农业”发展的道路,土地产量相比原来有了“质”的飞跃,在漫长的3000年时间内,农业经济发展缓步前行。
2.古代传统农业发展策略——精耕细作
传统农业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是采用历史上沿袭下来的耕作方法和农业技术的农业。传统农业具有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在当今时代依然发挥重要作用。
三、近代农业生产力水平及其发展策略
1.近代农业生产力水平
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第一次产业革命兴起于18世纪60年代,于19世纪40年代结束。工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它在生产领域和社会关系上引起了根本性变化。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到19世纪上半期,机器本身也用机器来生产,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之后,法、美等欧美各国也相继进行了工业革命。第二次产业革命,起于19世纪七十年代,于 20世纪初期结束。其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即电气时代) 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当时,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控制论创始人维纳提出的概念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典型特征为自动化。
2.近代农业发展策略——机械化、自动化
从世界范围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在封建土地制度废除、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现代工业有了较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这一转变大体上起始于19世纪中叶,到二战时期,近100年历史。受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近代农业的发展策略是逐步实现机械化和电气化。农业工业化的积极方面是生产效率的提升,但负面影响是高能源、高消耗、高污染,造成人与自然的生态危机。
四、现代农业及其发展策略
1.现代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
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4-242-02
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要求,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大任务。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也是强化农业现代化建设产业支撑的重要举措。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和特征
农业是人类社会中最早出现的产业,从农业发展的历史阶段来看,农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农业、古代农业、近代农业、现代农业四个阶段。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
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形态,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密集型的发达农业。现代农业就是运用现展理念,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物质条件,现代经营形式和管理方式,实现农业的贸工农紧密衔接、产加销一体化的多功能、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过程。
(二)现代农业的特征
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基本特征:
1.科学化。传统农业主要依赖资源的投入,而现代农业则主要依赖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创新。现代科学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先导和原动力,不断推进现代农业向更高的层次迈进。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在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过程,是用现代科技知识培养造就新型农民的过程。
2.市场化。传统农业主要以自给自足为目的,现代农业的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为市场提供丰富多样的商品,农产品的商品率很高。现代农业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市场机制对农业资源配置起主导作用,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动力源泉。
3.产业化。传统农业是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以农户为基本生产单元的小生产,仅仅局限于种植业、养殖业等生产环节。现代农业则打破了传统农业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产业脱节的局限性,走出了生产、加工、销售和社会服务一体的产业化经营道路,实现了一二三产业互动,形成了一个与发展农业相关、为发展农业服务的产业群体。在现代农业中,分散经营的农户有效地组织起来,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
4.集约化。传统农业主要依赖资源和劳动的粗放投入,现代农业注重各类生产要素的集约投入,生产要素得到有效合理配置。主要是通过运用现代科技和装备、有效整合资源、适度集中土地和实施科学管理等,以资金与技术的集约投入来取代以资源和劳动的粗放投入,改变农业粗放经营的状况,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率、资源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5.生态化。传统农业以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来换取农业的发展,付出了过大的资源环境代价。现代农业则以高度重视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来优化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和谐、持续发展。现代农业注重资源的节约使用、循环利用、综合开发,积极推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进农业标准化清洁生产,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6.多样化。传统农业仅局限于食品和原料的供给功能,现代农业则将单一的农业生产功能拓展为生产、生态、生活和科教等多功能,除具有食品保障和原料供给功能外,现代农业还具有增加农民就业和收入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功能,承担着创造和传承文化以及保护环境的功能,发挥着科技示范、科普教育以及满足人们领略自然情趣、享受田园生活的需求。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决定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多样化,现代农业不但是效益农业和市场农业,而且还是绿色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同时又是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
二、发展现代农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要统筹产业发展。农业现代化与其它产业现代化是一种相互依存、互为基础的协调发展和良性互动的关系。要注重三次产业之间的渗透、融合,统筹产业协调融合发展。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工业和服务业,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物质和技术保障,构建起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另一方面,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延伸和拓展,实现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优化升级农业结构。
二是要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经营规模的扩大是现代化农业的必然要求,我国分散的农户经营方式对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所要求的大规模生产是一个非常不利的制约条件。要在坚持和巩固的基础上,不以牺牲农民的土地权益为代价,引导农村土地合理流转,积极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适度的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社会化服务。
三是要把科技进步作为首要推动力。农业科技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根本标志,只有推进科技进步,才能实现现代农业要求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目标,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增强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发展现代农业,要以节约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农业生产要素为核心,通过劳动力集约和技术集约,走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为主要目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四是要注重示范引导。纵观世界不同国家建设现代农业的实践,大致可分为三种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劳动力节约型模式,以欧洲为代表的节老节地复合型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土地节约型模式。历史经验表明,农业现代化并没有固定模式,要因地制宜。我国地区间的资源环境条件、农业发展水平和经济技术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在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要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加强试点示范工作,探索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区域现代农业建设的模式和道路。
五是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现代农业的建设不能以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植被破坏、水源污染、土壤侵蚀为代价,要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推行农业清洁生产,充分释放和凸显农业在维护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功能。
三、发展现代农业的措施和途径
一是要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用工业化产品提升农业。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引导企业向产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拉长产业链条,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提高附加值,培育和壮大一批产业关联度大、竞争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加强农业开放工作,拓宽眼界,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引进资金、配置要素,利用好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升农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积极推进农业基地建设,充分发挥资源、市场和技术优势,逐步实现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积极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围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产业链条,努力引进上下游关联项目,发展关联产品,主动引进同类企业集聚发展,形成规模效益。
二是要培育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建设现代农业,最关键就在于人才队伍的培养,要培养一批踏实能干,具有创新意识、具备现代管理知识的农业企业家队伍,培养一批具有工业化要求的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协作意识以及现代眼光甚至世界眼光的干部队伍,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推动农业工业化经营管理、产业化链条延伸。加快现代农业人才队伍的建设,要加大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大力发展面向农业的职业教育和新型技能培训;要整合培训资源,采取订单、定向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要推进农科教有效结合与科技服务,鼓励农业科研院所深入基层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服务。
三是要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坚持把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促进农业良性循环发展,农业资源最大限度地得以利用。要根据“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原则,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加快建设专用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要以资源节约为目标,抓好农业节水、节地、节肥、节药、节能,推广节约型农业技术。要加快农业生物质产业的开发,推广沼气,推进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要抓好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促进农产品加工向精深发展,形成种植、养殖、加工系统化,提高农产品加工过程中各种废弃物的有效利用。
四是要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强化政策扶持,完善运行机制,引导其提升服务质量,拓展服务领域,积极支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开展市场销售、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农资配送和统防统治等农业生产;要完善农业技术支撑体系。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理顺农业科研管理体制,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新体系,实现农科教、产学研统筹,加强农业科技自主研发和集成创新,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要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整合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资源,提升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完善农业科技推广平台建设,提高农民接受和运用农业科技的能力;要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网上交易、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培育农村经纪人、运销专业户和流通中介组织等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和市场服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五是要深化农村改革。要推进土地流转体制改革。在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不变、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的基础上,建立土地流转市场,采取股份合作、出租、转让等形式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引导农业生产向集约化方向发展,提高农业规模化程度。要完善支农体制改革,整合各类财政支农资金,综合运用税收、贴息、担保等经济政策引导民间资本参与现代农业建设。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和信用担保机制,拓宽农村担保品范围,推广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加快培育村镇银行、担保公司,增加农村金融供给,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吴光玲.现代农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02)
2.韩长赋.加快发展现代农业[N].人民日报,2010.11.22
3.霍子俊,胡恒洋,张俊峰,蔡平.美国现代农业发展及借鉴[J].中国经贸导刊,2008(3)
改革开放以来,以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标志,中国农业经历了一系列比较成功的发展时期。然而,由于理论的局限性和实践经验的缺乏,中国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农业的特征。农业脆弱的基础地位在中国新一轮的通货膨胀中暴露无遗。据国家统计局的信息,2007年,中国居民CPI上涨4.8%,涨幅比2006年提高3.3个百分点,而食品价格上涨成为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最主要原因。2008年,中国物价上涨的势头有增无减,仅2月份的CPI就达到8.4%,创下十二年来的新高。可以说,中国“低通胀、高增长”的黄金发展时期已经过去了。农业是食品加工工业的基础,深刻反思中国农业发展的不足,不仅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目前的通货膨胀问题,更有利于中国农业抓住契机,迅速向现代农业转变。
一、传统农业发展理论的局限性
传统农业发展理论以阿瑟·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和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为代表。应该说,这两大理论都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对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农业的发展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理论本身的缺陷,非常苛刻的理论应用前提,加上缺乏实践经验的必要总结和提炼,很容易导致发展中国家农业在经历一段短时期的繁荣之后再次陷入停滞,回到那种投入产出的低水平均衡。以《二元经济论》为例,刘易斯最重要的假设就是农村存在隐性失业,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为零或者为负数。在对农业生产没有任何不利影响的前提下,农村劳动力可以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加人工业化进程。当农村劳动力流出到一定程度时,农产品产量下降,价格上升,追求利润的动力将促使农民把现代农业的生产要素引进来,从而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然而,从发展中国家的实践来看,不仅是刘易斯的假设站不住脚,刘易斯所描述的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变的过程也过于简单。首先,正如美国西奥多·W·舒尔茨所指出的,农村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为正,不是零,更不是负数,因此农村劳动力流出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下降。其次,农产品价格的上升几乎伴随着劳动力流出的开始而开始,并不是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滞后期。因为相对于较低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工业的劳动生产率较高,即使在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农产品的相对价格也会上升。再次,农产品价格上升所带来的利润,并不能肯定把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引进来。因为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是多种要素的集合体,其中许多关键性的生产要素具有很长的生产周期。农产品市场的价格波动足以扼杀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整体引进,取而代之的是增加传统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从而使得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功败垂成。最后,考虑到经济开放的因素,农产品的进口足以阻止任何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和农业生产利润的获得。因此,无论是二元经济理论还是改造传统农业理论,它们都存在先天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在中国过去三十年的农业发展中充分暴露了出来。
二、中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978年以来,中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1985年,在中国具有深远影响的不仅全面铺开,其效应也已开始充分发挥,中国农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现在,中国农业的发展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迅猛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农产品的进口在全部进口总额中只占很小比重,这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而言,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然而,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问题和不足。总体上说,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着两大问题:一是中国农业仍是一个低收入行业,二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受到工业化能力的限制。这两大问题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维持着中国农业投入产出的低水平均衡。需要指出的是,农业的低收入使农村劳动力流出,极大降低了农业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这对主要依赖人力资本的中国农业现代化造成了致命打击。巨大的城乡收入差距,不仅意味着农村较低的消费和生活水平,也意味着农村的低储蓄和低投资,意味着改造传统农业所需要的货币资本和实物资本投入都面临不可克服的现实困难。然而资金的缺乏还不是最主要的,因为在发达的金融市场中,只要有丰富的人力资本,信用仍然能够弥补货币和实物资本的不足,但务农的低收入恰恰又让农村本已稀缺的人力资本进一步流失。现代农业需要的不是廉价的低素质劳动力,而是具有较高教育水平和相当技术含量的高技术劳动者,这种劳动力在农村很奇缺。然而在农业劳动低收入的刺激之下,不仅有一定技术水准的劳动力走向了城市,甚至具有强壮体力的简单劳动力也离开农村,这意味着滞留在农村的劳动力主体是老、弱、病、残,他们无论在劳动力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可能胜任中国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产品价格偶然性上涨所带来的经济刺激,其结果不可能是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而只能是传统农业生产要素的简单追加。农产品销售的高价格最终对应着农产品生产的高成本,而不是通过引进现代农业生产要素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更多的农业利润,从而使农业生产进入良性循环。
如果说,务农的低收入为传统农业的现代化制造了巨大障碍,城市工业化接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有限,则使传统农业维持的低水平均衡获得了必要的外部条件。受工业化产品市场容量的限制,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中国城市的发展遇到瓶颈,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进一步表明依靠城市工业化来完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不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民以食为天,廉价的劳动力大军盘踞在农村,也就为传统农业的延续提供了最好的土壤。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里,尽管中国的农业机械总三、规模化与精细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
一方面,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受到工业化市场容量的限制;另一方面,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又必须以大批农业劳动力的退出为前提,只有这样才可能产生资本对劳动的有效替代。这意味着中国必须开辟一个新的就业领域作为农村过剩劳动力的吸收器。新的就业领域只能来自农业内部,但它绝不是我们日常所理解的现代农业,在严格的意义上,按照刘易斯模式实现的现代农业应称为大田农业。新的就业领域是特种农业,也称精细农业、都市农业,它在日本、东亚四小龙甚至东南亚一些国家已取得一定的成功经验。特种农业生产满足人们特殊需要的农产品,大田农业生产满足人们日常需要的农产品。两者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就产品而言,特种农产品异质性高、产品差别化程度大,大田农产品同质性高、几乎完全可替代;就要素投入而言,特种农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而大田农业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尽管二者所需要的技术含量都很高。特种农业和大田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两个组成部分,它们代表着农业现代化的两个方向,每个发展中国家在实现农业现代化时,都应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适合自己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自主决定特种农业和大田农业在本国农业部门中的比重。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0-0291-02
2002—2011年,江苏农业发展迅速,2011年全省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 064.8亿元,比2010年同比增长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2%。农业实现总产值2 640.95亿元,比2002年(1 165.49亿元)增长126.6%,粮食产量逐年增长,保证了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进行。但总体来看,江苏农业发展还存在质量、结构和效益不统一的问题:农业生产要素投入比例失调,区域发展差异较大,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步伐缓慢[1]。该文将农业生产要素分为传统要素和现代要素,传统要素包括农业从业人员、化肥施用量和农业机械动力水平、农作物播种面积等指标,现代要素包括农业科技水平、农户生产性资本和固定资产拥有量及农村用电量等指标;将分析对象区域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3个区域,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为明显的3个区域分析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变动规律。
1 农业产出与要素投入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是指对2个或多个具备相关性的变量元素进行分析,从而衡量2个变量因素的相关密切程度。表1是江苏三大区域农业生产总值与农业从业人员、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农村用电量、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相关系数。
1.1 苏南地区要素投入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苏南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农业从业人员数、化肥施用量等传统要素投入呈负相关关系,而与农村用电量等现代要素呈正相关关系,表明苏南地区农业的生产更加依赖于电力、科技和资本要素,农业发展模式进入较高水平。此外,与苏中和苏北相比,苏南的土地集约利用的程度更高,苏南地区农业生产总值与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相关系数是最低的,基本上已经摆脱对土地的依赖。
1.2 苏中地区要素投入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苏中农业生产总值与农业从业人员数量和化肥施用量都呈负相关关系,而与农业机械总动力呈正相关关系,说明苏中的农业生产劳动力和化肥等要素已不是主导因素,但是还尚未摆脱机器化操作阶段,机械化的普及正在取代劳动力,这也是我国东部地区大部分农业生产正在经历的过程。从农业产值与农作物播种面积的相关系数看,苏中地区农业生产对土地要素投入存在依赖,但依赖程度偏低。
1.3 苏北地区要素投入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苏北地区农业生产总值仅与农业从业人员投入这一要素呈负相关关系,与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及农村用电量都呈正相关关系,这说明农业的发展处于较低级阶段,虽然摆脱了对劳动力投入的依赖,但对其他传统要素依赖性比较高,与机械投入的相关性系数达到0.98,与化肥施用量的投入相关性也超过了0.7。这种农业生产方式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农业发展正在经历的过程,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必然阶段。从农业产值与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相关系数(系数值为0.95)看,苏北地区农业生产对土地要素投入存在高度的依赖。
2 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之间的变动趋势分析
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农业发展处于不同的阶段,要素投入的转变规律存在差异,下面分区域对其要素投入的变动进行分析。
2.1 三大区域农业生产土地的投入情况
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在2002—2011年的农作物播种面积变动情况显示(图1),土地供给总量几乎不可调整,只能通过集约化利用,提高使用效率,尤其是苏南地区表现的较为明显,苏中和苏北地区近10年来基本保持不变。
2.2 三大区域农业从业人员变动情况
一般来说,随着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机器的作业会逐步取代手工劳动,这是专业化分工的必然趋势。传统农业生产更多地是依赖劳动力的投入,现在农业更多地依赖劳动力以外的要素,劳动力投入呈现出下降的趋势[2]。苏南、苏中和苏北3个区域的农业发展都表现出这种下降的趋势(图2)。
2.3 三大区域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情况
2002—2011年,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的农业机械动力投入变动情况显示(图3),3个区域整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十一五”期间,农业机械动力投入从不足1 500万kW上升到超过2 500万kW。苏中和苏北地区的增长则保持稳定,投入的后续动力不足。
2.4 三大区域农业农村用电量变动情况
农村用电量最能体现农业生产现代要素投入情况。2002—2011年,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农村用电量变动情况显示(图4),3个区域在过去10年间总体保持增长的趋势,但是苏南地区增速要明显高于其他2个区域,从2002年的300亿kW·h上升到2011年的接近1 150亿kW·h,增长了约2.8倍。苏中和苏北的增长趋势基本保持一致,但在电量使用上远低于苏南地区。
3 结论与建议
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苏南地区农业生产要素投入是以电力、科技和资本等现代要素为主导,较为接近现代农业发展方式;苏中地区农业生产要素是以农业机械投入为主导,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一种发展方式;苏北地区农业生产要素是以土地、化肥等传统要素为主导,尚处于传统农业阶段。三大区域要素投入的变动趋势分析表明,苏南地区在现代要素投入增长上要高于传统要素,农业生产基本上摆脱了劳动力、土地等传统要素的限制,科技、电力、资本等现代要素的引领作用更加明显。因此,苏南地区农业发展经验可以为苏中和苏北提供借鉴。对苏中和苏北地区农业发展具体路径有如下建议:首先构建与农业生产总量相匹配的要素投入机制,在农业产量达到一定水平时,适当增加现代要素的投入,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其次对苏北地区要提升机械化水平。机械化水平低是目前制约其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对苏中而言,要提高农业种植的信息化水平;再次三大区域都要提升农业发展科技水平,采用现代农业培育和生产技术,摆脱对化肥等有污染性要素的投入,发展绿色农业,既能适应新形势下市场需求,又能保证美丽的生态环境[3-4]。
4 参考文献
[1] 王程,王武魁,刘宇,等.生产要素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以北京为例[J].中国林业经济,2010(5):51-53.
一、再农业化的历史必然性
(一)古代东方传统农业长足发展和局限
古代传统农业发展中,东方埃及、巴比伦、中国、印度农业发展成就突出,因此率先进入古代文明。它们传统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开垦了大量农田,形成了精耕细作的耕作技术和生产经验,较高的粮食生产养活了庞大的人口,并以此为基础,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且使之延续和发展。传统农业也有其局限性。首先是传统农业带有极强的保守性;生产单位分散、生产规模狭小、生产技术墨守成现,而且脆弱的小农经济需要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来保护它们,小农经济构成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经济基础。其次,传统农业的自然经济,限制了人口流动,加之中央集权制和户籍制度的束缚,致使大多数农民安土重迁。这样,新的阶级很难产生。再次,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依靠投入大量劳动力来取得较高的收获量,这使得许多未成年人过早地投入农业劳动而失去受教育机会,同时也刺激强化了农民早婚早育多育的观念,造成古代人口的阶段性高速增长。
(二)近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工业化及局限
十八世纪以来,由于工业上的巨大成就,大大推动了传统农业的发展,典型标志就是农业工业化。十九世纪,生物学上的巨大成就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二十世纪,化学生的巨大成就,促进了农业长足发展。恰恰由于农业的良种化、化学化、机械化的应用,使农业的面貌焕然一新。工业化农业的发展,以投入大量物质和能量为标志,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将四千年的传统农业推进到近代农业,带来了20世纪农业的高速发展。但由于高能耗和化学品的污染也带来了能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调等严重问题,困扰着社会社会发展,于是人们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现代科技革命与新型现代农业
21世纪是农业发展的重要阶段,生命科学和其它最新科学技术相结合,将使世界农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生物基因库的建成,遗传工程的崛起,克隆技术和生物固氮技术的广泛应用,农业的面貌将为之一新。在新科学技术革命中,产生了一批新的技术群,如生物工程技术、新能源技术、微电子技术、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等。这些科学技术成果正不同程度地在农业中得到应用,为解决工业化农业带来的环境、能源和生态问题,呈现了光明的前景。
正是由于传统农业局限和近代农业工业化导致农业的异化,现代新型农业则要求在深刻尊重自然规律,顺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各国政府都有必要对“再农业化”进行深刻的思考。立足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市场需求、以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进行“再农业化”,将近代农业工业化推进到现代农业生态化。
二、再农业化发展理念及特点
从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趋势角度分析来看,再农业化具有明显的时代内涵,主要概括为:1、现代农业是高效益多功能的产业。再农业化突破了传统农业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供给和原料生产的局限性,而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功能,不断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拓展,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高度组织化、规模化生产,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生产率都比传统农业大幅度提高。2、现代农业是高度科技依存型的产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科学技术进步对农业生产力的贡献度超过了资源依存度,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科技贡献度一般在70%以上。现代农业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高技术为引领,以常规技术升级的效率革命为支撑,用现代科技及装备改造传统农业,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3、现代农业是生态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现代农业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将现代农业建立在资源环境可持续性的基础之上。现代农业通过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科学技术的应用,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原则下,减少了化学(化肥、农药、除草剂等)的使用量,实现对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控制,避免或减少了生态环境污染,是生态环境友好型的绿色产业。4、现代农业是高投入、高保护的产业。现代农业注重集约投入生产要素,通过增加资本投入、应用现代科技和装备、强化组织管理,改变了农业粗放经营状况,提高了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同时,现代农业是国家高度保护的产业,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历程证明了农业教育科研投入、农业科技推广、补贴、农业保险、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高保护政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由技术落后的传统农业向技术先进的现在农业过渡已经在当今世界范围内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传统农业相比,农业的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在现代农业当中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问题,由于人们盲目地追求现实利益,大量的机械化工具和大量化工产品的应用不但使当今的资源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而且使环境遭到了极大的污染。因此我们在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将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和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相结合起来,最终达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个目标。
1. 传统农业的特点
以铁器生产工具为标志农业生产形式被成为是传统农业,在我国,从秦汉到清末时期都是传统农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在过去近两千的时间内,传统农业发展的极其缓慢,并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1 生产工具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在传统农业当中,劳动人民的生产工具主要是一些诸如铁锄、铁铲、镰刀和斧头等等一些简单的铁质工具,动力来源也主要来自人力或者畜力,劳动生产率很低。
1.2进行农业生产的目的明确,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高:与现代农业相比,商品化程度极低是传统农业另外一个鲜明的特征。在传统农业当中,由于农业生产率低下,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就是自我消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制,在这种经济体制下,劳动者没有或者很少有多余的农产品作为商品可以投放到市场中去,这就决定了传统农业的商品化程度不高。
1.3 农业生产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低:在传统农业当中,由于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生产工具,人们大多都是靠长时间的实践经验来指导农业生产,抵御外部环境的能力很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看天吃饭”,所以每当遇到干旱或者洪涝等自然灾害的时候,传统农业就会出现大幅减产甚至是绝收的情况。
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
从19世纪50年代以来,伴随这工业革命的影响,世界范围内的农业生产形式开始逐渐结束传统农业形式而向现代农业形式过渡,由于生产工具的极大改善,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量对农产品的需要。但是,现在农业生产形式也带来了很多严重的社会问题,大量的杀虫剂和化肥的使用使我们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大量的机械化工具的使用和不合理的灌溉以及盲目砍伐森林,开垦荒地是社会资源遭到极大的浪费,这些社会问题已经逐步影响到了我们日常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因此如何让确立新的发展观念让农业发展与人类共存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3.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
3.1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生态农业
当今的现代农业模式主要是利用机械化的生产工具和化工产品(如农药和化肥等)来换取农产品高产量的生产模式,这种模式在提高农产品产量方面的确很有效,但是同时也会对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和对换将带来极大的破坏。而生态农业是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基础的,非常注重农林牧副渔等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旨在减少资源浪费,提倡一切副产品要循环在利用,是一种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
3.2提高人口素质,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我国的农村人口众多,并且环保意识普遍都比较淡薄,那些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已经给周围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非常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必须从各个方面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劳动工作者的素质,让他们从内心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还呀不断完善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从而改善当今农业的生产状况,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
3.3 加大和加强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的投入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既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也离不开技术支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充分相信先进的科学技术,利用科技的进步来不断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政府等相关部门也要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必要时可设立转向基金,来鼓励科研工作者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从而才有可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总之,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个复杂的工程,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政府单位要引导和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农业工作者要提升自己的素质,增强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意识,科研工作者要努力追求科技创新,提出新型的合理的农业生产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够快速地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牛文元. 持续发展导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77-83
[2] 周小萍. 中国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135-148.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5-0350-02
农业文化是一种以动植物为生产对象,以自然环境为载体,以农业活动情结为核心,以达到高效高产优质农业为目标,以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为手段,以科研、教育和管理等农业活动为形式,而在农业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产业文化。
1 农业文化的价值
在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中,由于工业文明不断发展而产生了许多消极的文化因素影响,人和大自然之间的和谐逐渐被破坏,甚至人与人个体以及社会群体之间的裂痕逐渐拉大,社会、生活、人文、经济等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均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正是基于此背景下,中国传统农业文化却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在前进中展现出其内在价值。
1.1 农业文化的经济价值
我国传统的农业文化弥补了工业社会发展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弊端,同时克服了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良后果。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既继承了传统农业文化精华,又与现代化技术融合,创造着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高效经济价值。轮作复种就是传统农业几千年来在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并应用至今的生产方式,早在东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为预防病虫害的侵袭,也为了防止土地肥力的加速衰退,于是轮作技术被发明了,即在同一块土地上按不同时令有计划地轮换种植不同的农作物;轮作的同时还有一种技术称为复种,就是为了提高同一块土地的利用率,在同一年内播种2次以上。轮作、复种能产生高效的农业经济价值,在淮河以南地区常采用多种形式的水旱轮作制,而在中原大地以北地区主要发展豆谷轮作。同样,精耕细作也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的农业文化精华,对土地的精细规划和对农作物的细心栽培能产生较高的农业经济价值,当今世界农业的发展仍然要借鉴中国的精耕细作技术。传统农业文化处处体现着循环利用、尊重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例如水旱轮作、施肥轮作和豆谷轮作。我国的传统农业文化是当今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基础,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土壤肥力的持续和稳定,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处处都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1-2]。
1.2 农业文化的生态价值
在几千年的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辛勤智慧的劳动人民总结了丰富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发明创造出成熟的农业技术和一系列符合生态发展要求的耕种制度,形成了用地养地、轮作倒茬、精耕细作等优良的传统。
我国农业文化很好地协调了农业生产的多方面关系,它的生态价值突出表现为:一是通过合理施肥、系统灌溉、土地轮种、复耕细作、修建梯田等多种农业技术方式,实现了对土地精心保护并且达到合理永续利用的目的,传统农业一贯遵循着养地用地相结合的原则,从而很好地保护了水土资源;二是人类的先祖知道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他们努力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最大限度地按自然规律办事,通过颁布相关法令法规来严格约束人们的狩猎、捕鱼和采集等行为,从而杜绝人们过度的索取自然资源;三是对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我国人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不同的地域优势,使农林牧渔各业相互依存,协调发展,这样就能够更加合理的利用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传统农业文化的生态价值正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巨大作用[3-4]。
1.3 农业文化的社会价值
农业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非常突出的贡献,这正是传统农业文化的社会价值的体现。首先,诚信为本是传统农业文化社会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础,也是构建当今和谐社会关系的重要条件。当今社会,人们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对经济利益过分追求,从而导致产生了崇尚投机的思想行为,于是诚信观念逐渐淡薄,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从传统农业文化角度出发,重塑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关系,一方面要引进以契约为主的现代业缘合作形式,另一方面更要充分利用传统血缘和地缘为主的合作传统。既要辅以制度信任,又要发挥人际信任,现代社会契约关系和传统农业文化讲求的诚信相辅相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其次,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是农业文化所倡导的优良品质。在农业社会,耕耘与收获是必然的相互关系,辛勤的付出,才会有农业的丰收果实。中华民族从古至今一直保持着勤俭的生活作风,这正是传统农业文化给我们留下的宝贵品德。现代社会提倡低碳环保的生活和消费方式,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这正是对中国传统农业文化中勤俭节约和再利用思想的传承。再次,孝道伦理是农业礼治社会的秩序基础。传统农业文化长期影响社会形成的礼治,对维系社会秩序具有重要价值。在传统的文化中,长幼有序,子女孝顺父母,亲朋友爱,这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美德,孝文化是农业文化的社会准则,孝道被认为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向心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农业文化。
2 农业文化的功能
农业文化是一种最早出现的文化,它是农耕文明产生并且逐渐发展成熟后,随之慢慢积淀形成的。农业是最古老、最原始的产业,经过成千上万年的经历、演变和发展,形成了一种文化――农业文化[1]。因此,往往导致人们在认识上产生误区,认为农业文化是一种落后的文化。事实上,时至今日,农业文化在现代社会进步中发挥着各方各面的功用。一是社会凝聚功能。农业文化是传统智慧的结晶,倡导先进、积极的农业文化时,就能用其厚重的思想底蕴把单位和个人凝聚到农业文化的旗帜下,共同为农业发展而努力。二是生产导向功能。农业文化以其独有的特质展现着它的精神和价值。农业和文化是统一的,它们共同指引着农业的发展方向,即创造高产高效优质农业。农业文化既引导着农业生产方向,同时也是社会道德的导向文化之一,它的导向功能显而易见。三是历史贯联功能。农业文化具有贯联古今的功能,它一脉传承,将原始、古代、近代、现代和未来的农业有机的联系、贯穿起来。传统农业文化是先人一辈辈积累下来的,并且传承至今,今人继承并且发展了农业文化,这种血脉关系使农业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得以发扬光大。四是产业协调功能。农业文化属于整个社会文化大系统中的一员,它能协调农业部门与其他产业部门的关系,以有利于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农业文化还能协调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让农业资源既有利当代又造福后人。同时,农业文化也协调了农业生产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使农业生产协调有序进行。五是生产服务功能。农业文化一方面服务于农业,农业文化起源于农业,伴随着农业生产活动而产生发展,同时又反作用于农业,可以促进农业生产力和效率的提升,以达到优质高效。农业文化另一方面服务于社会,农业文化的发展会让社会文化更加丰富,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提升人民道德素质,同时有利于和谐社会稳定发展。
3 农业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随着农业生产力的逐步发展进步,人类从刀耕火种、器具化农业,一直发展到现在的机械化、现代化农业。在继承传统农业文化的同时,还要不断地发展农业文化精神和充实农业文化内涵。传统农业文化有很多方面值得继承和发展:一是技术经验。对于灌溉、育种、耕种等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必须加以保护和传承。传统的耕作技术遵从中华民族美好的天人合一的思想[3],必须继承发扬。同时,还要借鉴现代化的生产科技,不断提升农业效率。二是生产制度。从古至今,农业生产制度都对维护农业生产秩序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立合法有序的农业生产制度,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基础。吸收改造传统农业生产制度的同时,发展合理合法的现代化农业制度是重中之重。三是农业配套设施。中国人创造了自己独特的生产工具和农业配套设施,并且不断地改进改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生产在进步中摸索前行。农业生产设施要遵循自然的原则,需要在保护传统农业技术和设施的基础上,研究和发展适合当代农业的先进生产方式和设施。四是农业信仰。农业信仰是农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信仰作依托,传统农耕文明就不可能实现稳定发展。传统的农业信仰值得学习和传承,同时也要引导人们摒弃迷信,相信科学,继承发展与改革相结合来充实农业文化内涵。传统农业文化与现代工业文明相互融合,相互借鉴,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丰富了精神文化的内涵。农业文化是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伴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业文化将继往开来,一直发展下去。
4 参考文献
[1] 罗凯.农业文化的基本问题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1(11):43.
最近几年,青海省省委、省政府继续完善扶持政策,将以建设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区为重点,按照“四区两带一线”战略布局,在东部地区重点打造西宁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海东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在环青海湖牧区重点打造海北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区、海南州生态畜牧业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在柴达木地区重点打造海西统筹城乡一体化农牧业发展示范区;在三江源地区重点打造三江源生态畜牧业发展示范区和黄南有机农牧业示范区。建设黄河谷地农业综合开发带、湟水沿岸高效农牧业发展带,兰青—青藏铁路沿线特色农牧产业发展轴线,并将继续以园区建设为载体,鼓励扶持各类产业化龙头企业进驻园区,努力形成产业化聚集、园区化发展、生态化建设、规模化经营的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格局。
1生态农业含义分析
1.1商品性
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品性既是现代农业的特征之一,也是生态农业的的基本特征。在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能力低下,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大多数都是自给自足。现代农业发展阶段,生产力和生产水平显著提升,农业生产者所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除了满足自己需求之外,大部分产品用来满足市场需求。生产方式的变革使得小农生产模式被规模化生产模式所取代,尽管现阶段现代农业体系中生态农业的发展规模比较小,但是相较于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要大的多,更好的体现出农产品的商品性特征。
1.2生态性
生态性是生态农业的典型特征,从传统农业向着生态农业发展在时间上是继承发展的结果,也就是生态农业不能脱离传统农业而单独发展,生态农业和传统农业的共性是生态,是和生态环境相容和和谐发展。相同的是生态农业和传统农业都是按照生产规律开展生产,如合理轮作、间作、套种和有机肥施入等,不同的是生态农业更加体现出科技性,生产过程中积极应用高科技技术,通过人工手段使得农业生产更加符合生态要求。也就是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和农业生产的适应性,而传统农业由于生产技术、设备和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只能被动的适应生态环境,无法很好的体现出生态性。
2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应用研究
2.1“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
这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是以当地的农业龙头企业为主,以农业生产基地为基础,农户广泛参与的一种发展模式,能够形成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形成过程中要选择具有地区特色和优势农业项目,更好适应市场需求。该种模式具有投资小、见效快、适合农户种植等特点,通过生产基地和农户的示范带动逐渐扩展到其他农户,促进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出来的产品有地方龙头企业统一收购,打消了农户农产品销售疑虑。同时,企业能够紧密把控市场动态,能够保证生产数量和生产质量,从而不断增加农产品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在青海地区特色农业产业主要有青稞、油菜、马铃薯等农作物,近些年,地区结合自身区位优势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种植户经济效益。“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有利于实现规模化生产经营,加速土地流转进程,同时还能够进一步降低农民群众的市场风险,增加农民收入。
2.2“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是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农民通过参股、土地使用权流转发现现代生态农业,这种模式有利于保护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同时还能够更好发挥出地区的区位资源优势,通过农民群众自发组织合作组织,农民群众自发加入,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组织化程度。“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的推广,不仅增加了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还加快了青海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进程,涌现出一大批特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目前在青海的生态农业发展中,“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是主要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形式灵活,方便管理,能够显著提升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但是这种发展模式由于政策扶持不到位,融资难度比较大,管理制度不健全,在今后发展中还需从管理、技术、资金、产品深加工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2.3设施农业发展模式
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设施农业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采用现代农业工程和机械化技术,人为的为作物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以科学施肥、科学灌溉、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要手段开展病虫害防治,以植物共生互补促进农业实现良性循环。最近几年,青海省以发展设施农业为突破口,积极发展日光温室大棚,取得了不错的应用效果,农民经济收入进一步提升。
作者:孟克 单位:青海省乡镇企业技术推广站
参考文献:
[1]对发展我国循环经济的思考[J].郝朝晖.统计与决策.2005(14).
[2]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探讨与现实应用[J].李广祖,张吉国.山东经济.2005(04).
1循环农业特点
相比传统农业模式,循环农业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综合性。循环农业强调中“大农业”的视角,突出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系统功能性,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实现农、林、牧、副、渔等各个产业的互相支持,综合发展,提高整个农业系统的综合生产能力。其次,多样性。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地区其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社会发展水平等也存在较大差异,而循环农业在传统农业有效经验的基础上合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及技术装备进行农业生产,做到不同区域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地区优势,体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再次,高效性。循环农业可以实现多种生产资料及能量的多层次、综合性、系列化的应用及深加工,实现废弃资源的重复利用,降低农业成本,促进经济增值,大大提高了现代农业生产的高效性。最后,持续性。相比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循环农业最突出的特点即生态性,循环农业可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污染,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生产的安全性,实现发展经济与生态保护的高度统一,不仅满足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且可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持续性。
2循环农业发展现状
2.1常见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现阶段我国常见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包括以下几种:首先,以沼气为重点的经济循环模式。其以农户为主体,围绕沼气技术,建设“猪-沼-蔬”、“猪-沼-果”等循环模式,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农用秸秆及农业废弃物,以沼气为可再生能源,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化及无害化。其次,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该模式是利用科学化的管理手段合理控制农药的使用量、使用时间、使用面积等,以达到减量、高效、低残留的病虫害防治目的。在这种模式下首选低残留、低毒、长效的生物性农药,提高了农作物的品质,并且可降低农药用量,减少防治成本。最后,立体循环农业模式。所谓立体循环农业模式即围绕沼气技术上畜禽粪便运送至上层的树木及底层的食用菌生产中,比如畜禽、牧草、果蔬、食用菌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充分提高各生产资料的农业经济效益,而且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真正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高度统一。
2.2循环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具体而言,循环农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观念认知存在局限性。要发展循环农业必须改变传统农业的发展理念及发展模式,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真正落实循环经济理论。但是我国循环农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很多地区的农业还未彻底转变生产理念,盲目追求高产的现象导致过量播种、过量施肥的问题屡见不鲜。并且很多地区庭院经济式、小规模的循环农业发展点较多,但是由于缺少科学规模,导致循环农业规模化发展受限。其次,技术落后。循环农业体现出较强的综合性特点,其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多种类型的技术手段,但是由于我国地区经济、资源、人力等相对落后,农业新技术的研究及技术成果的推广还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导致循环农业技术自发性发展迟缓。最后,后续服务环节薄弱。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循环农业尚未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无论是建设、使用,还是管理、服务,存在后续乏力的现象,循环农业发展服务保障工作不到位,再加之缺乏资金、运作方式不成熟等问题,导致循环农业后续服务环节薄弱。
3循环农业发展策略
针对循环农业发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实现循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1转变观念,科学规划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及培训,扩大循环农业的影响程度,加强农民对循环农业的认知,在其实际的农业生产中渗透循环农业发展理念,转变其生产观念。以发展循环农业为基础,通过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农村等加强循环农业示范点的建设,以典型引路突出循环农业示范区的辐射作用,基于宏观的角度做出地区循环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及长期规划,积极探索适宜各地区自身特点的循环农业发展道路。
3.2完善技术体系,加大绿色生产建设
加强循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做好新设施、新机械、新技术的示范与展示,使农民更好的接受新技术,通过提高技术水平突出循环农业的积极效应。加大绿色生产建设力度。可以在地方上构建示范性生态农业园区及农业加工园区,将一些农产品的加工企业集中到一个区域进行统一管理,丰富生态农业园区的功能及种类,比如蔬果加工厂、禽畜加工厂、粮油加工厂等,减少排放物对农业环境的影响;此外,还要加强农业生态园区管理制度的改革,加大排放污染物质企业的监管力度。
3.3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遵循“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原则,实现公益与经营的有机结合,促进专业与综合的协调性发展,构建一个“一主多元”的新型、高效的循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资质具全的经营组织从事农业公益服务,为农度提供标准化技术、融资担保等新型的循环农业支持服务。
参考文献
Abstract:Based on the internal relation between rural finance and rural economy,this paper researches Chinese rural finance reform during the past 30 years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financial productivity and evolution of rural economic reform. We divide it into three phases:development phase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e,starting phase of rural industrialization,and development phase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upply and demand of rural finance in different conditions of rural productivities,we sum up some enlightenment about Chinese rural finance reform.
Key Words:rural finance,rural economy,supply and demand analysi
中图分类号:F830.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10)10-0003-06
党的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与金融改革不断深入,并且在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以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的内在联系为出发点,以农村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与经济改革进展为依据,将三十年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划分为三个阶段:传统农业发展阶段、农村工业化起步阶段、新农村建设发展阶段。下文将通过分析不同发展阶段的农村经济特征与金融供求状况,总结出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几点启示。
一、传统农业发展阶段的经济特征与金融供求
1978-1985年,中国农村开始实施并完成了以为中心的一系列改革,以农业为重点,建立和普遍实行,实现了集体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推动了传统农业的发展,基本解决了农村居民的温饱问题。这一阶段,中国农村金融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形成了以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为主体的农村金融体制,促进了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
(一)传统农业发展阶段的经济特征
这一时期,传统农业生产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其经济特征如下:
1. 传统农业是农村经济的主体。农村经济以传统农业为主要内容,以家庭联产承包为组织形式,农业经济是农村经济的主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居于基础性地位。1978-1985年,中国农业发展水平整体上明显提高,第一产业创造了平均31.08%的国内生产总值,并实现了平均每年18.70%的增长,超出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0.20%;到1985年,中国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为2564.04亿元,是1978年的2.50倍,传统农业规模和速度增长显著。
2. 乡镇企业等其他经济形式初步发展。农村经济的构成中,除了居于主体地位的农业经济外,乡镇企业等其他经济形式开始出现并在农村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1978-1985年,乡镇企业年均工业总产值为933.80亿元,约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平均值的53.88%;但从行业类别来看,农业企业只占总产值的4.07%。
(二)传统农业发展阶段的金融需求特征
1. 生产性资金需求上升且金融风险较高。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基本生产性资金的金融需求上升;而且,由于传统农业的生产和经营主体是农户,其金融需求规模、对金融资源的承载能力较小,因此,其金融风险较高。
2. 其他经济形式的金融需求不突出。尽管乡镇企业作为农村经济的组成部分开始出现,但是鉴于其规模与传统农业相比差距较大且发展需要不迫切,在这一阶段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其他经济形式的金融需求并不突出。
3. 金融需求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相似性。在推动下,全国的农村经济发展基本一致,因此,全国的农村金融需求在总体上具有相似性,并未形成显著的区域特点。
(三)传统农业发展阶段的金融供给状况
1. 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是农村金融的供给主体。从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来看,该阶段农村金融是以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为主体的金融体制,主要体现在:一是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代表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主要集中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等社会效益较大但经济效益并不突出的项目。具体包括支农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费和补助村民委员会支出等五部分内容。二是以农村信用社为代表的合作性金融成为向集体农业、乡镇企业和农户提供存贷款服务的主要力量。1985年,农村信用社集体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和农户贷款分别为41.4亿元、164.4亿元和194.2亿元,基本满足了农村经济的基本生产性资金需求。三是中国农业银行的支农服务和保险公司的农业保险也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成为这一时期农村金融体制的重要补充。
2. 财政支农资金和金融机构贷款是农村金融的主要服务形式。从农村金融的服务手段来看,此时农村金融以财政支农资金和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等金融机构贷款为主要服务形式,农业保险成为农村金融服务的必要补充。1978-1985年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保持在7.5%-13.5%之间,累计财政支出达到1133.42亿元,平均年支出141.68亿元。1985年,国家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贷款与乡镇企业贷款合计782.85亿元,占全部贷款的12.48%,其中,农村信用合作社为400亿元、农业银行为221.76亿元,农业保险赔款支出为5264万元。相对稳定的财政支农投入和日渐充足的农村信用社存贷款服务,满足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基本生产的金融需求。
(四)传统农业发展阶段金融供求状况评析
以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为主体的农村金融制度基本满足了以农户为主要单位的传统农业发展的金融需求,适应了当时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以农村信用社为代表的合作性金融的存贷款比例始终在1.8以上,农村信用社实际上为农村金融资源流向城市提供了渠道。二是农村信用社在满足农户的金融需求方面,因农户金融风险较高,尽管贷款审核程序较严,仍存在贷款不良率高的问题。三是政策性金融方面主要是国家财政投资,并没有单独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财政投资支农压力较大。四是农村商业性金融发展缓慢,金融机构覆盖面不足、业务效率不高、农业保险亏损严重,如1985年农业保险赔付支出超出当年保费收入934万元,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商业性金融支农作用的发挥。
总体上看,尽管传统农业发展阶段农村金融体制存在市场体系不完备、金融服务手段单一、农村金融资源流向城市、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比率高等诸多问题,但总体上农村金融体制与农村经济的发展规模与水平是相匹配的,基本满足了当时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工业化起步阶段的经济特征与金融供求
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初见成效,逐渐步入农村工业化起步阶段,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目标也转向了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1986-2000年,初步建立了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并存的多元化农村金融体制,基本满足了农村工业化起步阶段的发展需要,但日益突出的商业性金融供需矛盾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工业经济的良性发展。
(一)农村工业化起步阶段的经济特征
1. 农村工业经济位居农村经济首位。这一时期,农村工业经济的地位和影响逐渐超出了传统农业经济,在农村经济构成中居首要地位。其中,乡镇企业作为农村工业化起步的代表,其总量、结构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农村经济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乡镇企业规模显著增长。乡镇企业产值中的工业企业产值超过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且优势明显,1986-2000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实现了年均209.43%的增长,比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年增长速度高出180.37%,2000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16150.27亿元,是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的7.77倍。
乡镇企业的行业构成逐渐优化。1986-2000年,乡镇企业的行业构成中农业企业、工业企业和服务业产值的比重分别从2.03%、82.89%、15.08%调整为1.09%、78.74%、18.92%,服务业产值在乡镇企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明显提高。
乡镇企业的区域特征日趋明显。在农业生产方式方面,东西部差距较大。东部地区的农业生产除了传统粮食生产外,开始出现大规模的家禽养殖、经济作物生产和蔬菜花卉生产,形成一批专业户和种养大户;而中西部地区基本还是以普通农户从事传统的农产品生产为主。在乡镇企业发展效率方面,东西部差异更为突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发展效率依次降低,东部地区就业人数、工资收入、乡镇企业增加值与利润总额明显高于中部、西部地区。2000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每个乡镇企业创造的增加值依次为20.75万元、9.26万元和5.71万元,地区差异显著,这与各地区乡镇企业的资金投入、产权改革与管理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2. 传统农业和其他经济形式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农业仍处于基础性地位,和其他经济形式一起共同构成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86-2000年,中国农业稳步发展,第一产业创造了平均21.64%的国内生产总值,并实现了平均每年29.06%的增长,到2000年中国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为14944.72亿元,是1978年的5.36倍,农业生产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在传统农业和乡镇企业发展的同时,农村商贸流通改革逐步展开,农产品和粮棉流通的市场体系初步建立,市场开始在农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成为该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农村工业化起步阶段的金融需求特征
1. 金融需求的种类与规模明显提升。随着传统农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金融需求类别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基本生产的初级金融需求,发展至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借贷、降低风险、稳定产品价格的高级金融需求。主要体现在:一是乡镇企业的金融需求日益超越了传统农业的金融需求,成为这一阶段农村金融需求的主体。乡镇企业金融需求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此时乡镇企业大多处于初创期与成长期之间,覆盖面广、涉及部门多,信贷需求量大,仅依靠合作金融难以满足需要。二是传统农业阶段的农业简单再生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初级金融需求仍然存在,同时现代农业阶段的农业扩大再生产及降低风险、稳定产品价格的高级金融需求基本稳定。因此,除政策性金融与合作性金融的支持外,商业性金融也应给予必要的支持。三是农村商贸流通金融需求增加。随着农村商贸流通改革的深入开展,满足这方面的金融需求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2. 金融需求呈现行业和区域特征。以乡镇企业为代表,这一时期农村金融需求开始呈现行业和区域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乡镇企业的金融需求具有行业特征,农业企业的金融需求逐年下降,农村工业企业的金融需求基本稳定,农村服务业企业的金融需求则逐年上升。二是乡镇企业的金融需求具有区域特征,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开始发展外向型经济,其金融需求规模较大、所需金融服务品种也较多,而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金融需求规模相对较小,且主要集中在银行信贷上。
(三)农村工业化起步阶段的金融供给状况
1. 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从农村金融的市场体系来看,初步形成了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并存的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
财政投资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政策性金融的主体。公共财政支出主要集中于农村的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等项目,如1998年国家用于财政支农的项目为1154.76亿元,占国家财政支出总量的10.69%。同时,从1998年起将增发国债安排的支出一并列入农业基本建设支出项目。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则主要为农业综合开发、扶贫专项贷款、粮棉流通体制改革提供金融支持。2000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贷款总额为7400.88亿元,支农力度较大,其中对东、中部地区的支持更为显著。
以农村信用社为代表的合作性金融自2000年7月开始在江苏省进行试点改革,同时在农村信用社推广农户贷款、联保贷款,对农户扩大再生产和乡镇企业的发展给予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当年,农村信用社贷款总额为10489.29亿元,农业贷款与乡镇企业贷款占农村信用社全部贷款余额的77.76%。其中,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为3587.98亿元,占金融机构农业贷款总额的73.34%;乡镇企业贷款为4568.87亿元,占金融机构乡镇企业贷款总额的75.68%。
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代表的商业性金融对农业、乡镇企业的资金支持明显提升,其中对乡镇企业的支持力度逐渐超出农业,但总的银行信贷规模与农村信用社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2000年,中国农业银行对农村经济发放贷款合计为7943.15亿元,与农村信用社贷款规模相比存在2546.14亿元的差距。
2. 金融供给的服务形式与规模有所增加。从农村金融的服务手段来看,这一阶段农村金融供给的服务形式与规模有所增加。主要体现在:一是财政投融资、政策性金融贷款与金融机构贷款是农村金融的主要服务形式。2000年,国家财政支农支出达到766.89亿元,是1986年的6.17倍;金融机构提供的农业贷款与乡镇企业贷款合计达到10949.77亿元,是1986年规模的9.99倍,实现了平均每年59.93%的增长。二是除财政投资和银行信贷外,农村信托业务、农业保险、农村金融债券等其他金融服务方式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如2000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4亿元,赔款及给付支出3亿元,实现盈余1亿元。
(四)农村工业化起步阶段金融供求状况评析
多元化的农村金融制度基本满足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扩大再生产及农村商贸流通的金融需求,对促进农村工业化起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仍存在以下三个主要问题:
1. 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的供给与能力不匹配。一是政策性金融的供给能力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服务范围相对较窄,将乡镇企业排除在外,这与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是不相称的,农发行业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二是合作性金融承担的责任超出其能力。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村经济中发挥了骨干作用,但是随着其辐射范围的扩大,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开始在农户和乡镇企业贷款中出现,不良贷款率较高,贷款监管不严、用途监管不到位的情况较为突出,如2000年发放贷款的回收率仅为86.31%,明显低于中国农业银行等商业性金融机构。
2.商业性金融的供给方式、规模与需求不匹配。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使金融资源的配置与当时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脱节,具体表现为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撤出县域与乡镇企业进入成长期同步,从而加剧了农村经济尤其是乡镇企业的金融供求矛盾。尽管1990-2000年间乡镇企业贷款从977.1亿元提升至6060.8亿元,但乡镇企业总产值与乡镇企业贷款的比重为19.2?1,乡镇企业增加值与乡镇企业贷款的比重为4.5?1,远高于工业生产总值与工业贷款2.4?1的比重,乡镇企业的金融需求未能得到有效满足。
3. 农村金融支农力度与农村经济的地位不匹配。金融机构的总体支农力度尽管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与农村经济的总体地位不匹配。一是农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远远低于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这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不匹配。二是农业贷款与乡镇企业的贷款总额明显低于农业存款与农户储蓄存款总额,农村金融资源流失严重。三是乡镇企业金融需求的行业特点未能在金融供给中得到体现。商业性金融过多地将贷款投入到乡镇企业,导致商业性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大量增加,国有商业银行开始收缩在县域的经营网点,或者只经营存款业务,不开展贷款业务,乡镇企业的资金来源受到很大影响。
三、新农村建设发展阶段的经济特征与金融供求
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家开始提倡实施城镇化、工业化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经济转入农业、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全面发展的新农村建设发展阶段。此时,尽快建立以农村经济发展需要为中心,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有机结合,金融服务手段日趋完善的农村金融体制,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新农村建设发展阶段的经济特征
1. 农村经济的构成内容更加全面。2001年以来,农村经济的构成扩展至传统农业、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三方面内容,如何推动以上三者综合发展成为这一时期的核心。首先,传统农业经济仍处于基础性地位,2001-2008年,第一产业创造了平均12.55%的国内生产总值,并实现了平均每年14.43%的增长;其次,农村工业经济居于突出地位,乡镇企业在结构调整的同时实现了新一轮的产值增长,产业集群和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乡镇企业新的发展形式开始出现,并因其辐射效应与市场竞争优势而承担了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第三,农村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稳步发展也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2001-2007年,小城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城镇化水平从37.66%提升至44.94%。
2. 农村经济区域不平衡更加明显。在经济发展方式上,各地农村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呈现出区域差异。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经济开始出现专业化合作组织,标志着农村经济的组织形式由家庭联产承包开始向专业化合作组织转化,但中西部地区则发展相对缓慢;乡镇企业的东西部差距依然存在,乡镇企业集群和龙头企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区域特征,东部较发达地区龙头企业的建设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同时农村城镇化建设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东南沿海与内陆地区差异显著,农村经济的区域不平衡日益明显。
(二)新农村建设发展阶段的金融需求特征
1. 需求主体多元化导致需求结构差异大。传统农业经济、农村工业经济和农村城镇化的共同发展,决定了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多元化特征。当前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大体可分为农户、乡镇企业和政府等不同需求类型,不同的需求主体表现出不同的需求特征(见表1)。这些不同的需求在规模、风险、管理成本、保障程度上的表现又各不相同。
2. 金融需求呈现区域性差异。由于地区间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多层次性,农村金融需求也呈现出多层次的结构。第一层次,以东部发达地区为代表,主要表现为农村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需要,主要特点是以基层政府为主体,资金需求规模大,组织性强。第二层次,以东中部等农业主产区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较快的地区为代表,主要表现为扩大生产规模和提升生产质量的需要,以农业企业或农业种养殖户为主,具有相对较为固定的需求,也有一定的资产作保障。第三层次,以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为代表,农村金融需求主要表现为应对大项支出和临时性支出等生活需求,属于非生产性质的,规模较小且不固定,风险相对较高。
3. 由农业生产需求向综合发展需求转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模式的改进,传统的农业生产已经逐步走向综合经营、综合发展,因而使农业生产性需求已经从单纯的种子、化肥、果苗等传统农业生产需求,向商业、服务业、流通业与小手工业等综合方面发展。比如,由于财政投入相对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逐步转向商业性金融机构。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小庄园、小工商业主、小运输业主、小建筑业主等,经营范围与生产规模都有所扩大,所涉足的领域也愈益宽广,直接导致其生产性需求增加。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在客观上有向城市转移的需要,其谋生与就业,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三)新农村建设发展阶段的金融供给状况
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相结合的农村金融制度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相比,供给仍然不足。
1. 供给总量不足。一是农村金融信贷投入不足。由于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具有风险较高、回报率低等特性,影响了银行信贷投放的积极性。二是农村资金流失严重。国有商业银行逐步从县域战略性撤退,限制了对农业等弱势产业的信贷投放,富余资金也被从欠发达地区抽向发达地区,大量的农村储蓄资金被集中运用于城市,造成了农村资金“失血”严重;农村信用社经营趋于以利润为导向,信贷投放也出现了明显的非农化特征,又分流了一部分农村资金。信贷投放不足加上资金流失严重,使得农村地区资金供给与需求缺口逐年增加。
2. 供给结构不平衡。由于信息不对称、委托及交易成本问题,规模相对较大、以盈利为目的的正规金融机构,一般不愿向经营规模小、缺乏信息透明度、抵押品不足的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提供信贷服务,而往往倾向于向还款有保障的借款者发放以储蓄或产品为抵押、质押的贷款。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农业和农村经济向规模化、多元化和产业化发展,农村金融需求呈现多元化态势,除部分农户为维持农业简单再生产而产生的生产性借贷需求外,农户、种养大户和民营企业开始有了新的金融需求,如消费性借贷,包括维持生活开支、小规模生产经营、规模化种养、专业化生产及教育、住房、医疗贷款等。然而,当前农村金融供给的结构与农户的多元化需求相比显得非常单一,如业务品种仍以传统的存、贷、汇为主,贷款期限设置不合理,贷款数额受到限制,贷款方式以质押、担保为主,电子化建设比较滞后,新兴的中间业务和外汇业务等种类很少。
3. 区域供给不平衡。无论是农村金融网点的分布,还是各金融机构农业类贷款的地区分布,都呈现出在东部地区分布最多,其次是中部地区,而西部地区最少,农村金融供给在区域上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四)新农村建设发展阶段金融供求状况评析
当前农村金融体制在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金融需求方面存在较大差距,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全面、稳定、可持续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现阶段农村金融体系存在以下问题:
1. 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首先是正规金融支持不足。农业发展银行职能不断调整,支农效应逐渐弱化;国有商业银行战线收缩,作为“支农”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由于受设备、人员素质等因素制约,业务基本停留在支持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资金需要层次上。其次是缺乏对非正规金融的正确引导。由于非正规金融经营手段灵活,手续简便,再加上对象都是互相了解程度较高的熟人,道德风险降低,其业务发展很快,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存在利率高、抵御风险能力差等不稳定因素,在满足农村地区金融需求方面仍有较大的局限性。由于缺乏对民间金融必要的监督和引导,农村地区直接融资发展严重滞后,农村金融供给受到相当大程度的限制。
2. 农村金融风险防范体系有待完善。一是农业保险体系尚未建立,农业贷款风险得不到合理的补偿。二是农村金融监管力量薄弱,风险隐患加大。从我国中等发达县(市)商业性金融机构分布情况看,银行类金融机构网点在县域的数量平均达到80个左右,而目前承担县域金融监管职责的银行监管分局办事处编制一般为3-4人,监管力量薄弱问题突出。
3.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有待优化。一是农村信用环境建设滞后,社会信用意识缺失。二是农村金融法制建设滞后,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和健全。同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仍较严重。
四、中国农村金融三十年改革的启示
(一)农村金融体系必须与工业化发展阶段及生产力发展水平适应,既不能落后也不宜超前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三十年的历史经验证明,农村多元化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农村金融需求的多层次性,而农村金融供给应与这种多层次的农村金融需求相适应,要尊重农村经济发展规律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建立内生于农村经济的金融体系,既不能落后也不宜超前。当农村金融体制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时,能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反之则对其产生制约。
应根据不同阶段农村经济的特点,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体制,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支持作用,满足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最终实现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相互促进和良性发展。
(二)农村经济的脆弱性决定了农村金融的高风险
从农村金融的需求主体来看,农户和中小规模民营企业占比较大,而这部分需求主体具有生产规模小、信息透明度缺乏、抵押品不足等特点,具有较高的金融风险,这使得商业性金融机构不愿向其提供信贷服务,1998年开始的国有商业银行大规模撤并县域经营网点也就不难理解了。商业性金融的退出进一步加剧了农村金融供给的不足,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应从根本上寻求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风险的途径,为切实增加农村金融有效供给创造条件。基于这种思想,本文建议今后农村金融改革应着重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加强农村金融监管,以防范控制风险;二是要着力推进农业保险,以转移、分散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三是要不断完善农村金融生态,推进农村信用环境和法制环境建设,以消除和化解风险,为农村金融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商业性金融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经济由单一的传统农业生产逐步走向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全面发展的新时期。乡镇企业作为农村工业的代表,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并因其辐射效应与市场竞争优势而承担了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中国的小城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农业生产区域性分工日益明显,多元化的农业生产格局逐渐形成,开始进入现代农业阶段。与此相应地,农村金融需求也由种子、化肥、果苗等传统单一的农业生产性需求向商业、服务业、流通业与小手工业等综合需求方向发展,呈现出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多元化、产品需求多样化、区域性差异增大的特征,这些都为商业性金融进入农村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参考文献:
[1]何广文.中国农村金融供求特征与均衡供求的路径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2001,(10).
[2]蒋定之.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三十年[J].江南论坛,2009,(3).
[3]李秉龙.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基本经验与政策集合[J].调研世界,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