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核心素养下的生物课堂教学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教育部在2014年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此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新一轮课改序幕的拉开。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了课堂教学研究的重点和实施的难点,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重点科目,尤其被新课改所重视。因此,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点和精髓,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是生物教学的基础。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倡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实践相结合,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以促使生物课堂教学回归本源,进而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适应未来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的核心能力。
一、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内涵概述
素养是每个人能够适应社会和生存下去所需要的基本能力,素养不是单纯地指学生所具备的知识与技能,而是指知识与技能与人的情感和价值观融于一体的生存本能,是适应个人未来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核心素养是素养的高端表现形式,是素养中的核心能力,对每个人的未来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就高中生物学科来看,核心素养以生命为起点和基础,是从生物的总体特征和众多的概念中总结和筛选出来的,不但包括了学生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理性方面的素养,而且还包括了组织管理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及人际交往能等感性方面的素养。
二、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1.学习生物基础知识,获得学习能力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高中生的生物核心素养,需要高中生认真理解和学习高中的生物知识和理论,因此生物课堂教学是学生生物核心素养培养的平台和有效途径,那么对生物核心素养包含的内涵进行总结和提炼就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导方向,充分体现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必须与现行的教学体系和实践相互影响和促进,进而促使生物传统教学方式得到转变,使老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使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理解知识和学习知识的能力,学生具备了学习知识的能力,再学习其他科目或以后的学习中就会由被动变为主动,就会由让我学变为我要学,学生学习意识和思维方式的转变,是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表现。因此,在高中的生物课堂中,强化学生对生物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加强学生对生物生命的起源和发展,及所得出的结论的探索是高中生物教学中所必须体现出来的。
2.关注生命起源,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理念
人是有生命的,人的延续是生命的持续表现,如果没了生命人的延续也就结束了。因此,要借助生物学科中的生命的起源及发展的知识和理论,让学生学会尊重和珍爱生命,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之后永无找回。因此,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时,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要使教学计划和方案与培养核心素养有直接的联系关系,要能让学生明白核心素养培养的内涵和理念,进而使学生明白怎样学习教材中的生物知识才能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例如,教授“细胞的基本结构”的时候,通过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使学生明白细胞中生命的延续中所起的实质作用,进而使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时获得理性思维,认识到生命的重要与珍贵。
3.让学生操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不可或缺的教学活动。因此,生物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主要方式是,按照学生的水平和所掌握生物知识的程度,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让每个小组根据教材中对实验的描述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实验的开展可以是小组间的合作实验,也可以是小组内的成员独立完成。学生在操作实验的过程中,获得了培养动手能力的机会,同时也使学生有了独立探索知识和思考知识的空间和时间,无论学生能否成功操作实验,学生都会从中学到很多知识。如果学生成功了就会增强他们继续学习的信心,就会使他们认真总结成功的经验与教训;如果他们失败了,他们也会认真分析和思考失败的原因,并在下一次的实验中做的更好,进而培养他们的耐力和意志力。通过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坚忍不拔的学习精神与毅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4.利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多元化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2)11-003-01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这对于造就和培养我国二十一世纪的新一代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而我国目前基础教育的现状同肩负的历史重任和时展的要求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因此要呼吁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
它反映了一个人应该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本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
于是,新课程标准还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提出了建议。
首先,我们要关注对学生评价方式的转变。
(一)重视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建立学生学习记录在日常教学中观察学生的表现是最常用的评价方法之一。
(二)在不同的教学方式中采用不同的评价策略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把教学过程和评价策略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在不同的教学方式中采用不同的评价策略。
(三)根据学生实际操作情况,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对实验操作技能的评价可利用实验操作检核表等工具。利用检核表评价操作行为时,要依次列出需要检核的项目及操作行为要点,然后,观察被检核者是否表现了这种行为,并予以记录。检核表的制作以实验步骤和操作要求为依据。
(四)从多个侧面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评价应根据探究活动的类型来设计。例如,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评价可包括完成以下工作的情况。1. 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确定一个可以通过探究活动回答的问题,说出与问题有关的背景知识,作出一种可检验的假设。2. 制定实验计划、明确实验目的。陈述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描述观察或测量的方法,列出重要的步骤和材料器具。3. 执行实验计划、实施实验计划中规定的步骤。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重复收集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数据。4. 阐述和交流实验结果与结论,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结论。
其次,我们也要关注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一)反思性教学方式。关于生物课堂教学方式的评价长期以来缺乏统一的标准,以各个学校的评价标准有倾向性地对学生及老师进行评价和评分。这种忽视学生评价的评价方式,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片面性,不利于老师了解学生、及时调整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效果。教师是评价的主人之一,在新课程中,教师在评价领域被赋予主人的权利,拥有自我阐释、自我审查、自我修正、自我完善的权利。将教师们作为评价的主体,运用教学方式的同时进行反思,将创造性地实施课程作为教师的生活方式。教师的主体性被充分激活,使评价与课程改革关联起来,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规划和课程反思,对学习伙伴、课程资源、教学实践等活动进行自我诊断。只有基于教师主体性的评价,才能激活教师的多元成功智能,创造出更好的课程实施方案,实现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有效地改进教学方法。
(二)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技能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三)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就专门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合作学习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
(四)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探究性学习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搜集与处理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切实将“教学五步法”运用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认真研究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以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为目标,以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为主攻方向,以课程实施中的主要问题为突破口,探索生物课程教育教学规律,创新教研方式,促进我校高中部生物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生物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二、工作重点
1、深度推进课程改革,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推进课程建设,提升课程领导力。基于生物课程实施的规范化,促进课程实施的创造性,结合生物教研组自身实际,灵感运用“教学五步法”,教学设置始终围绕着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研讨出符合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课程方案。
2、发挥教师集体智慧,提升教学研究氛围
(1)学校教研组是进行教学研究的基层组织,也是教师发挥集体智慧,研究教材教法,学习教学理论,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活动基地,必须端正教育思想,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学校工作和本学科的教学实际,备课组提前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期工作计划。 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专题研究、经验交流等教研活动,这样的教研活动必须每周一次,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效果、有记录。从本组的实际出发确定集体研究课题,注意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行,尤其是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高中生物教育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高中生物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高中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改变那种死气沉沉、缺乏兴趣、缺乏活力的课堂教学环境,使之富有无限生机和活力,才能有效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实效。
在以往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简单地口头讲解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讲课,但这与高中生物学科的实验性特点是背道而驰的。2011年我在学校进行了一次调查,在400名调查学生中,有91%认为,按照以往那种课堂教学模式,由于形式单一、枯燥乏味、死气沉沉,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有时候还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兴趣是高中生学习生物最重要的原动力,作为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他们很难被动地接受某些知识,并且叛逆心理很强。这就要求高中生物教师要充分调动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激发高中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能够自主探寻新知,并且逐步提高高中生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广大高中生物教师转变以前那种陈旧、落后的课堂教学模式,立足高中生实际,营造一个高效、实用、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
一、现阶段我国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虽然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已经开展了好几年了,口号喊得也很响亮。但在新课程理念实际推行过程中,却困难重重,始终受到应试教育的制约。部分学校虽然在口号上对高中生物教学提出转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生物综合素养的要求,但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却过于形式化,华而不实,在平时具体课堂教学中根本就落实不了那些先进、科学的教学理念。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状况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高中生物教师和学生缺少沟通。许多教师也想要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但是只是流于想法而没有付诸行动,或有的流于形式而没有深入开展,以至于很多时候不能够准确理解高中生的心理活动,无法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其次,教师教学思维僵化,缺乏活力和变通。很多高中生物教师也很想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也感觉到了它的不足,但是只是浮于形式和表面,在自己的内心深处还是留恋于传统模式,教学方法也懒于变通和转变,致使高中生对学习毫无兴趣可言。
最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缺乏高效的组织。许多生物教师还是以完成课堂教学为唯一目标,忽视了对学生兴趣、能力的培养,没有积极组织课堂活动进行实践,忽视了高中生物学科实验性这一主要特征,致使高中生很难理解和掌握课堂所学的那些理论知识。
二、创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
1.转变单一、落后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高中生积极性。
由于学校对生物学科缺乏重视,导致部分生物教师没有主动地去转变教学模式适应学生,从而使高中生学习生物的厌学心理更加严重。因此,需要我们正视生物学科的价值和地位。于是我提出了“我爱生物,我更要让学生爱生物”的教学思想,把创新教学模式作为终极目标,以提高高中生生物综合素养,培养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学核心目标。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积极改进师生关系,让学生乐于与我及时交流、沟通。在课下,我会及时让他们写一些意见,把他们的一些意见写在上面,然后通过电子邮箱发给我。这样不但增进了师生之间感情,更调动了他们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2.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以往单一、落后的教学方式,有效地提高了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实效。多媒体教学将图形、声音、画面有机结合在一起。一些抽象的知识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直观地演示出来,使高中生对知识的掌握变得更加形象、易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授《细胞的分化》这一章节时,以前我必须带上厚厚的细胞分化挂图,并且要用将近半节课的时间才能把细胞分化的基本过程讲完,且同学们的听课效果也不是很理想。特别是阴天光线不好的时候,后几排的学生根本看不清前面的挂图,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现在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我把本课教学内容做成了课件,并且把细胞分化的过程制成了动画,只要用一分钟的时间就可以把细胞分化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然后用三分钟进行简单讲解,同学们就完全理解了。真正做到了化繁为简,事半功倍,无形中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有效提高高中生实践创新能力。
高中生物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实验性很强的课程,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要积极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勇于开拓高中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我们在平时生物课堂中要积极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让他们自己去积极探索、勇于发现、得出结论。我经常给高中生安排一些课后小实验,例如:让高中生分组去记录实验室里玉米、黄豆、豌豆、小麦胚芽形成过程,然后进行对比分析,看看能够得出怎样的结论。这些实践活动,给高中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己独立思考能力的平台,使他们创新能力大大提高。
1.背景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并要求学生在新课程的学习中应以探究学习做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探究性学习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进行学习,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活动中获取知识、了解科学家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法、学会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各种技能,领悟科学观念,培养科学精神。这种学习方式是对传统的教学方式的一种彻底的改革,学生将从教师讲什么就听什么,教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被动的学习者,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者。教学模式也将发生根本的改变,生物课将更多的是学生的实验、讨论、合作、交流等活动。这种学习方式的改革不仅会影响学生,也将会影响到科学教育的诸多方面,如教材的选材和呈现方式、课堂组织形式、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评价、教学资源、教学时间、师生关系等都将会随之而发生改变。在此背景下,我们积极致力于新课程下的生物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实践,提出了“高中新课程下的生物课堂自主探究性学习模式研究”的课题,旨在探索新课程下的生物课堂学习模式,着力研究在新课程下的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思维,并努力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能力,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2.目标和措施
2.1目标:通过实施研究,深化对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认识,探索其规律,进一步促进生物课堂教学改革,并构建适合新课程下的生物课堂自主探究性学习模式,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合作精神和科学素养,使我们的学生成为能适应时展需要的一代新人。
2.2措施:“高中新课程下的生物课堂自主探究性学习模式研究”,其主要措施是在生物课堂教学中,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生物课堂教学中来,并在参与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自主合作中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进而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果。并通过学生的自学、合作和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使我们的生物课堂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主动探索的基础上,进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和新的教学体系,并且进一步构建适合新课程下的生物课堂自主探究性学习模式。
2.3案例:“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学习学习活动中,教师事先没有告诉学生具体的设计和操作方法,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帮助学生自己去探究,从问题的提出、探究方案的设计、探究过程的开展、探究结论的得出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学生自主完成的,过程中教师随时提供了一些协调、引导、点拨和答疑,最后,在学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教师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因而教学活动不只停留在探究活动的形式和外壳,而是从探究活动的特性———学生的自主构建出发进行设计。结果课堂上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热情都很高,思维活跃,提出了多种不同的方案,也出现了不同的实验现象和效果。通过教师及时组织讨论,学生在知识和方法上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转贴于 3.体会
3.1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意识。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明确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起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不是“包办代替”。俗话说:“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教师要努力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充分尊重、信任、理解、帮助学生的同时,把关爱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并想方设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鼓励他们大胆质疑,积极探索,注重培养学生标新立异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得到自主发展。
3.2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愉快地合作、轻松地学习。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阵地。创新教育让学生自主学习,珍惜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主权,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成为学习的主人、自我发展的主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3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学会学习,使学生创造性地发展。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主动学习,还要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并使他们爱学、会学、乐学、巧学。这样学生就能将学习当作主动探索的过程,在自主学习中创造性地发展。在学习过程中敢想、敢说、敢于积极探索,并乐于标新立异,才能另辟蹊径地发现新问题,提出自己的新思路和新见解,才能逐步树立和培养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课本教材中设置的插图就是一个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现成资源,作为高中的生物老师,在平时的生物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加以设计,通过插图进行有效联想和拓展,借助于故事或录像,让学生在创设直观的图像情境中激发出对相关问题的强烈的好奇心,从而完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在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3”的“群落的结构”这一章节中,有四幅反映种间关系的实物插图。生物教师可以依据此插图抛出问题,运用多媒体短片介绍几种生物的基本生活的特征和活动特点,短片的观看能够解决部分问题,要深入了解就必须要继续探讨和学习后面的内容,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很客易被激发,课堂的效率就被提升。当然,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对于教材文字理解比较困难时,根据文本恰当设计插图,将语言信息转化成图像的形式,将问题形象化,有利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化解。
二、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
新课改形势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探究性课堂教学,学生在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中探究知识的形成和理解,生物实验插图经常成为生物教师借用的载体。例如,在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1”的“光与光合作用”章节中,教材中提供了一幅“恩格尔曼水绵实验示意图”,教师可根据插图进行分析后,恰当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实验的背景、实验的目的、实验的条件以及实验所需的外界辅助条件和实验结论)。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与引导下探究的欲望被不断地激发出来,学生在自身主动参与观察和分析探究活动中,得出科学的结论,享受成功满足感的同时,对生物知识的自主构建能力和生物学科的科学素养也不断提升,从而提高了学生整体的认知水平。
三、构建生物立体模型,使抽象的生物问题形象化
引言
高中生物在中学教育中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各学科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这种新的人才需求变化,高中生物的教学在秉承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要采用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这将是高中生物老师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1]
一、高中生物教学现状分析
1.课程宗旨分析
学科教学在我国教学体系实施中,科学素养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生物的科学素养,高中的生物课程对科学素养也确定了很多的定义: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与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和个人决策的所需要的生物知识,其反映了一个人学习和应用生物科学核心的内容的水平,是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技能的基础。
2.课程理念分析
在目前的生物课标中,对课堂教学的理念是:倡导探究性的学习,通过探究式学习努力,促进学生改变学习方式。生物课程作为一门科学课程,也是一个需要探不断探索的知识体系,因此可以说,探究反映了生物课程与综合科学课程的质量。在高中生物的教学实践中,一直接受到的一个理念是:生物教学要面向全部的学生,而且要考虑高中学生的全面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3.高中生物教学内容分析
在我国的生物标准中,要求考虑生物不同层次知识,更凸显生物学的核心基础,也反映了生物学领域快速增长的趋势,同时考虑社会发展和就业的要求,尽量满足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旧课程框架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有很大的限制,很难实现根本突破的,新一轮的教学课程改革的兴起,课程与教学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教学的改革必须与课程的改革相互促进、和谐统一。在新教学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发展朝向开放性、实践性、生动性,这不但符合“新课改”的一些基本的要求,而且符合高中生物教学的一些实际特点。
二、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正确认识高中生物教学是高中生物老师实施教学的关键所在,目前,很多高中老师对有效性的教学认识不是很充分,认为“只需要完成教学任务”或者“只需要让学生取得高的成绩”都是有效地教学,这些过于片面和狭隘的教学理念直接影响了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生物教学中,很多老师并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学生在课堂中被动的学习知识,导致整个课堂的情况是学生对高中生物老师讲课充耳不闻,无视老师的板书,对教学的提问和启发也毫无反应,这个课程的学习气氛较差,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教师过于干涉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行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局外者,学习自然感到学习枯燥无味,对整个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高中生物教学还存在的问题是教师的教学手段在“预设”和“生成”存在偏差,没有达到有效地平衡。所谓“预设”偏差在于教学的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都较为刻板的按照教材规定进行,教材中的内容完成之后本课堂就算教学完成;“生成”偏差在于有些高中生物老师过分的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培养,只对学生的应试能力进行培养,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较为单一,探究式和现代教学手段等教学手段基本没有得到应用,导致这个生物课堂较为淡化教材规定的教学内容。
三、高中生物教学的发展模式
1.对课堂教学方案进行精心设计
提高高中的生物的教学质量,必须明确教学的目标是学生而不是老师,要确定学生该做什么,达到学习目标所需要的时间和条件等。教学方案的设计切记形式主义,摆脱目前空泛的恶习,要通过切实的途径达到高中生物教学的目标。对生物课堂教学的内容要进行精心的优化,在不脱离的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对所有的资料选择上要更加精心,选择一些推陈出新、方法较为新颖的资料,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准确理解好教材,构建好整个学科的知识框架,根据知识的层次和内容进行分组教学,这将更加适合学生的发展需要,能有效的提高整个高中教学的有效性。[2]
2.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高中课程多而密的特点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并经常在课程上出现睡觉的现象,对这样情况教师要选择合适的话题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教师可以向学生开这样的玩笑:“睡觉的同学是注射了过量的胰岛素还是缺少甲状腺激素?”等等,这会使学生了解知识的基础上,能活跃课堂气氛。探究式教学是目前教学改革的趋势,高中生物教学也要增加相关的实践活动,重点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的能力,并让学生积极参加到教学活动中,实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结构的提高。[3]
3.突出素质教育意识
高中生物教学需要将传统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全面提高,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思路,在平时的课堂上注意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当今社会发展迅速,许多环境、人口和生态问题层出不穷,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依据生物学的原则及全体公民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因此,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优化是一个艰巨和有意义的任务。
参考文献
0 引言
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项核心任务,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就要求学校建立一套以高教学质量为主要方向的制度以及机制,在教学环节上不断地进行强化,并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是在目前的高中生物教学环境中,如何切实地构建高中生物高校课堂教学,深化高中生物教学改革,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学质量,是文章将要着重探讨的问题。
1.高效课堂的实际内涵和现状
高效课堂这一理念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让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遵守教学规律,用在尽可能有限的教学环境中创造出最大的教学规律和教学成果,以满足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实际需要。
在通常情况下,高效课堂的教学活动存在着一种可以互相影响的双边活动,那就是“教”与“学”。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可以片面地追求任何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此外就现阶段而言,在多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依旧遵循着“复习―导入―教授―练习―作业”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很容易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其自主学习能力很难得到培养和提升。
2.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2.1 课前准备
2.1.1 研读课程标准
在以往,很多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过于依赖教材和经验,将考试和教材作为一切教学活动的中心,这样做非常不利于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
2.1.2 以人为本
高校课堂的教学宗旨是教师作为主导,学生作为主体,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成效作为目标的教学观念。随着课堂教学的改革的加快,已经逐渐建立了学生发展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宗旨。在把握教学目标的上,应该首先将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学到的内容考虑进去,然后是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有一个好的心情考虑进去,最后将课堂教学是否可以推进学生之间的人际沟通。
2.2 课堂教学
2.2.1 精简教学目标
教案作为课堂教学的基础,如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保障课堂的教学质量,是备好教案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的理念应当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主。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将教授的内容和学生理解能力范围内所能接受的知识进行融合。所以课堂的教学内容不能被设置的过高或过低,要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学习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要将每一门课程的内容都即简单又内涵丰富,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有所收获。
2.2.2 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效。一个好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使学生能够快乐自主地进行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用先学后教的方法充分的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2.2.3 即时评价学生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都对自己所学习的内容有着一定的想法,而教师通过语言和动作等对学生进行鼓励,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教师在教授课程中,运用正确的教学评语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不惧困难的品质。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可以让学生在第一时间知道自己是否在知识的理解上存在误区,对自己的学习方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3 课后教学反思
2.3.1 考虑教学目标达成与否
在课堂教学后,对学生是否在课堂上获取了足够多的知识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反思。在反思中,教师要将在课堂上自己组织的活动中,学生是否和自己预期的目标相吻合考虑进去。
2.3.2 考虑教学组织是否有效
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缺点进行总结,如课堂的有利因素和不利的因素,记录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的想法和容易出现的错误,并对这些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在下次教授同样的课程时,应注意哪些和利用哪些方法,重新设计教学方案。
3.结语
在课堂教学之中,教学是“教”与“学”之间相互融合的过程,只有将两者充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当通过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创新课堂教学之中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适当地进行课后反思等手段来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一、确立生物教育教学新理念,是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1)确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新理念。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学生,不管是“白天鹅”还是“丑小鸭”,不管是“学优生”还是“学困生”,教师都应给他们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获得良性发展。“世界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学生一定会有千差万别。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个性、兴趣有别,表现在学习上的风格也一定会有差异。在学习生物学知识的时候,理解方式与理解深度一定会有所不同。教师应正视这些差异,注重激发不同类型学生学习生物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都有机会获得成功。
(2)确立“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新理念。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一些欧美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阶段的自然科学课程中就提出了“科学素养”的理念。当下,学术界达成的共识认为“科学素养是指大众对科学所了解的程度”。“科学素养”包含三个维度:其一是对科学原理和方法(科学本质)的理解,其二是对重要科学术语和概念(科学知识)的理解,其三是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的意识和理解。科学素养与生物科学素养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包含关系,生物学是科学领域的分支,生物教育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与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这正是《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将“提升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作为核心课程理念的根本原因所在。
二、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是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探究性学习的开展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授时间,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取的知识一定会理解得更透彻,掌握得更牢固。
(1)强调学生探究性学习氛围的营造。既要为学生学习生物营造“硬环境”氛围,又要为学生学习生物营造“软环境”氛围。“硬环境”涉及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仪器与设备、工具、以探究为理念编制的资料以及相应的探究活动空间,“硬环境”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提供物质支撑;“软环境”涉及校方人员、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
(2)强调教师对探究性学习的认同。探究性学习强调教师能全面了解班级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等,强调教师能对普通高中生物教学内容进行大胆重组、大胆整合、大胆取舍、大胆创新,使之更接近高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强调教师能为高中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导航”。同时,还要强调教师能深入理解探究性学习的本质,并掌握一些探究性学习的策略与技巧。
(3)强调教师从高中生物教学的实际出发,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进行设计。高中生物教材中有许多启发性的实验,教学效果很好。教师可以在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初始阶段,将教材上的这些实验按照探究性学习的要求进行改造,让学生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去探究这些实验。比如,“减数分裂”的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可以让学生模仿科学家进行探究性实验。
三、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是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障
新课程确立科学的评价观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倡导应凸显评价的发展性与激励性功能,应注重对学生生物学习潜能的评价。
(1)重视对学生生物学习过程的评价。教师应针对学生在生物课堂上的良好表现,比如兴趣浓厚,热情高涨,探究学习有成效等给予表扬、激励。对于学生在生物课堂上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也要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大胆取舍,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发展自己。其评价应关注学生发展的全过程,而非仅仅是学习结果。
(2)重视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评价。教师应针对高中学生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兴趣、爱好等诸多方面的差异进行客观的评判。
高中生物课程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科目。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的发展。实践表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教学过程的优化,关系到素质教育思想能否在课堂教学上真正落实到位。因而,学生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是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关键。笔者经过多年摸索,在教学上取得了一些心得。本文介绍如下:
一、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对教学具有指导意义,可以指导控制教学过程,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及学生实际而制定的一种具体要求和标准,是课堂教学的方向,是一堂课的灵魂,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必须明确、具体。高中生物新的课程标准提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这三维目标在课程实施中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核心,通过相互渗透构成了生物课程总目标的完整结构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教与学的活动都应围绕教学目标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组织相应的自主、合作学习,达成目标。可以说,目标达成度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就好。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只有注重教学目标的全面性,明确对各目标的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的具体要求,使之具有层次性、递进性、明确性、可操作性、可测量性。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既掌握了知识与技能,还学会了方法,增加了体验,同时还培养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制定完整的三维教学目标,才能提高目标达成的有效度。
二、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指实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一切手段、技术、途径。有效的教学方式是学生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的有力保障。在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造成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比较弱,学生的才华和智慧得不到应该有的展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当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教师要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变成能力的培养者,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给学生充分的课堂预习、消化、吸收时间;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对于一些较简单的知识,可以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讨论后解答问题。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适合采用自主学习。随着新课程实施,教师们纷纷尝试在课堂上组织切实有效的小组合作。笔者也不例外,因为在有效的小组合作与交流中,能够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达到人人参与课堂学习的目的。如“各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适合采用合作式教学。又如“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适合采用探究式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讨论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相关问题,并尝试自行设计实验,动手实验亲身体会科学实验证明过程,领悟科学研究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各种教学方式不是单一运用的,探究中有合作和自主,自主中有探究和合作,合作中也体现了自主与探究,从而达到充分挥发各种教学方式的效能,提高课堂效率。此外,在教学中可以合理使用多媒体,它使得宏观与微观、静态与动态、抽象与直观等能够方便地实现相互的转化,通过声音、图画、色彩形状等多种刺激,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从而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例如细胞分裂、蛋白质合成等微观世界的生命活动,基因工程、克隆等生物技术,借助于多媒体的手段,可使这些技术变的直观明了。
三、认真进行学法指导
好的学习方法是使学生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必要条件。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我一般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指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网络,使知识系统化。方法是供几种模式和例子,然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不同模式。教师还要经常检查,评比激发学生主动构建的兴趣。二是指导学生的做题习惯,针对学生做题总是容易粗心,我指导学生每个题目至少认真看两遍,并找出题干的关词,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且在平时的反馈练习中督促他们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联,一题多变,一题多问,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联想能力。
一、引言
初中生物课程,是一门不断地发展的实验性学科,且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初中生物课程开设的目的不是去培养生物学家或者生物科学的人才,而是旨在提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物科学的感情。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制约,初中生物课程的地位总是不及传统的语文、数学,再加之一些学校硬件条件的制约,导致生物课程在很多初中的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师兴趣不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不高。本文旨在通过多措并举的深化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创新与丰富教学实践,构建适合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体系,提高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学效率。
二、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创新与实践的主要思路
1.推进开放式教学,创新教学思路
开放式教学就是废止传统的“封闭式”的学习指导,代之以差异的、动态的、开放的学习指导。教学目标是动态的、开放的,教学内容是动态的、开放的,教学组织形式也是动态的、开放的。这相对传统教学中满堂灌、注入式的方法,严重束缚学生创造力的发展的教学模式有着巨大的进步。初中生物课程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是由课程本身决定的,因为生物课程本身就是一个更新速度快、不断发展完善的学科,需要以开放的理念对待。初中生物课程的开放式课堂教学环节包括:教学目标的开放、教学资源的开放、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开放、作业的开放、评价的开放等五个方面。比如学习绿色植物相关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开放式教学进行,把学生带进大自然中,让学生亲自观察不同类型绿色植物的异同,比如一年生和多年生植物的异同;草本和木本植物之间的异同;单子叶与双子叶植物之间各器官的区别等,通过亲自观察,加强印象;在环境的污染与保护的教学中,把学生带到校外,让学生自己调查研究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给人类的影响,在学生能真正理解环保的重要性后制定环保措施等,加深理解;考核方式也可以采取开放式,把考场挪到大自然之中,通过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科研的素养、科研的态度等方面的考核来衡量学生成绩。
2.逐步实现分层教学,注重学生差异
以往我们的教学都是讲究公平,不论学生知识背景、智商高低、情感因素等差别,一律实行统一的教学模式,其实这种方式很难实现因材施教。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一个班里几十名同学分别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小学校,受过的教育差别以及自身的智力发育、潜力倾向各不相同,这种个体与个体之间存在差异,这是我们必须承认的。所以,只要学生已经尽力,能达到自己的目标,这种教学效果就是最好的,因为教学的目的应该是不同的人在教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分层教学,这种根据学生知识体系、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的方式,是对学生差异的最大化尊重,而且能让学生树立自信,进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比如把班里学生根据生物成绩分成A、B、C、D四级,或者把整个年级的若干个班按学生具体成绩重新分小班组合上课。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的分层教学一般要把握以下几点原则,即:教学目标分层、课堂教学分层、课后作业分层、考核评价分层等几方面。
3.提高教师自身素养,端正学习态度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作为课堂秩序的第一责任人,其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我们会发现,很多年之后,某位老师曾经说过的一个观点或者一些特殊的动作,我们依然可以清晰地记得。甚至,以后的一些兴趣与价值观的取向,都明显地受到之前某位老师的引导。所以,初中生物课程教学思路的创新,还是要从教师自身的行为开始,要改变以往课堂支配者的形象,取而代之的是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丰富自己的学识,而且好学习如何与学生相处,如何与学生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教师要不断地完善与学生相处的方法,通过自身严谨的教学风格和和蔼可亲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尤其对于生物这种课程,很多需要的是一种对科学的探究态度,所以我们要给学生灌输一种精益求精、严谨务实的科研精神,让学生对生物学科有一个正确而且积极的态度。
三、多媒体对初中生物创新的影响
今天,多媒体的应用在生物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点、进化等方面知识的学科。多媒体可将书本知识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能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灵活应用信息技术和手段,培养自信心,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思维热情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最需要学生对自己的创造潜能拥有自信。拥有自信才能有积极的态度和不懈努力的精神去探索问题,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为此,每当学生感到困惑、遇到挫折而产生动摇的时候,作为教师就要鼓励学生,让他们找回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再尝试一下,你一定行。”当然学生提出的观点不可能都具有可行性和实际意义,但对于其个人来说都是新的。我们应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让学生树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2.灵活应用信息技术和手段,培养学生顽强的创新思维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