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经济发展的周期大全11篇

时间:2023-08-02 16:30:4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经济发展的周期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经济发展的周期

篇(1)

关键词:共同周期 经济 相关分析法 协同性 差异性

研究背景

世界经济共同周期是一种经济波动现象,是将整个世界的经济活动作为一个个具有理性的个体而组成的整体,具有阶段性特征及协同性特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国家之间存在经济周期的共振现象,也存在经济波动的传播行为。随着中国经济开放度的逐步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赖不断加深,为此有必要对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以及不同代表国经济间的波动关系进行计量分析。基于此,本文通过多个国家和较长时间跨度的分析证实了中国经济周期特征,发现了经济发展趋势的协同性和隐藏于国家群体之间的差异性,从而为准确地把握中国经济增长与波动的规律性和特征性,为做出更好的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数据与方法

(一)数据来源

为了研究分析中国经济发展在世界共同周期下的特征,本文中中国经济增长率所采用的数据以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为起点,截至2008年,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1》;世界经济增长率数据来源于历年《国际统计年鉴》;样本国选择不同发展阶层、不同地区的国家,本文主要选择美国、日本、英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巴西和南非作为样本国,样本国家数据除美国外全部来自世界银行WDI 数据库,时间跨度从1978到2008年,都以2000年不变美元计算,美国的数据来自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网站。

(二) 方法定义

针对中国经济在世界共同周期下的不同发展特征,本文利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分别进行计算、比较与分析。

方法一:滚动相关系数法。该方法是基于固定样本长度的滚动相关系数法来使用分析,本文主要使用该方法计算出滚动相关系数,进而分析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周期之间的动态相关性。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假设i国的经济共同周期的指标序列是{sik},j国的经济共同周期的指标序列是{sjk},在样本范围内的滚动相关系数定义如公式1所示:

(1)

其中,Cov表示方差,var表示变量。

方法二:交叉相关分析法。该方法是基于两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本文主要使用该方法计算中国与另一样本国间的经济发展相关系数,分别计算多个不同的样本国数据,根据交叉相关系数大小进行排序比较进而分析出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与中国相关度高、中、低的国家类型(规定交叉相关系数大于0.7的为高相关度国家,交叉相关系数在0.4至0.7之间的为中相关度国家,交叉相关系数在0.4以下的为低相关度国家)。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假设中国经济变量组为U,样本国经济变量组为V,利用数学方法分别对这两组变量进行线性组合,把这两组变量化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即令x=(U1,U2,...,Um),y=(V1,V2,...Vn),计算x和y之间的交叉相关系数r,则标准化U和V的相关系数定义如公式2所示:

(2)

其中Cov表示方差,var表示变量,R为变量间转化的常数。

研究分析

(一)协同性

在世界经济共同周期中,中国的经济发展的一大特征就是协同性。所谓协同性,是指世界各国的经济周期由于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出现的经济行为的同步性,表现为一个国家与该整体经济活动所呈现出来的经济波动,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经济周期的共振现象,还存在经济波动的传播行为。为了更加深入的分析中国与世界经济周期的协同性,本文从定量的角度,运用中国与世界经济相关系数分析,采用滚动相关数法,考察二者间的相关性。

首先,针对特定的数据来源,绘制从1978-2008年的中国经济增长率与世界经济增长率曲线图,如图1所示。

通过图1中的波动振幅变化规律可知:从宏观上看,世界经济周期的波动位势比中国的稳定,这是因为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具有更大更高的提升空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投资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从微观上看,中国的波动变化规律是先动荡后稳定,这是因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还在探索经济发展之路,故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具有动荡性。但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逐渐强大并形成自己的经济发展模式,故具备稳定的经济发展趋势;世界经济在1994-1998年出现大的波动是因为东南亚金融危机而导致的经济衰退。

其次,利用方法一的滚动相关数法,计算出中国与世界经济相关系数值,绘制成表格与图形如表1和图2所示。

由图2 可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滚动相关系数一直在0.5左右波动。在1997-2001年期间相关系数是负值,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当时正是体制转轨以及国有企业改革最艰巨的时期,另一方面是因为东南亚金融危机引发的诸多国家的经济动荡,使得这段时期两者之间的经济周期的相关程度是负值。进入21 世纪之后,两者的滚动相关系数又突然升高了。因此,总的来看中国与世界经济周期的相关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从研究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协同性的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关性经历了由强到弱,再逐步转强的过程,中国经济的持续性比世界经济稍强,但中国经济的波动幅度较大且滞后于世界经济波动,对世界经济存在较强的依赖性。

(二) 差异性

在世界经济共同周期中,中国的经济发展的第二个特征就是差异性。所谓差异性是指国家之间经济波动的非同步性,可以用不同国家的发展经历的跌宕起伏来理解。通过对差异性的研究可以进行类别的归类,同时为把握国家今后经济发展的方向提供依据。

本文选取的样本国有针对性的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亚洲国家和非亚洲国家两大类,分别考察这些国家在我国改革开放推进阶段(1978-1992)、改革开方深化阶段(1993-2008)的同步相关性。根据特定的数据源,利用文本方法二交叉相关分析法公式依次计算中国与各个样本国之间的相关系数,具体的数据见表2与图3。

通过对图3的观察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中国与发达国家(美、英、日)、发展中国家(马、新、巴、南)周期的同步相关性呈现不同的类型,在1998年前中国与发达国家周期的相关性高于与发展中国家的周期相关性,总体而言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周期的同步性高于与发达国家周期的同步相关性,并且在2000 年以后差异性更加明显。

中国与亚洲国家(日、马、新)经济周期的相关性逐渐增强,而与亚洲以外国家(美、英、巴、南)经济周期的相关性下降。这一现象反映了中国政治上重视亚洲国家、经济上地区一体化程度提高的事实。中国的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向具有很大的区域性特点,中国与亚洲地区经济周期协同性现象确实是存在的,与其他学者研究结果一致。

结论

本文利用1978-2008年的经济数据,重点研究分析了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共同周期下的协同性和差异性两种特征,并对出现该特征的原因做相关分析,同时也为中国经济所处于的位置及发展趋势做好相关依据。具体结论如下:

第一,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周期高度同步且协同性在增强,与发达国家周期协同性在减弱。第二,中国经济周期逐渐从过去的短周期向中周期过渡,周期持续时间不断延长,波动幅度减缓,波峰和波谷的位势从高位型向中位型转变。第三,为了避免经济波动大起大落,政府的宏观调控仍会以微调为主,调控手段将多样化,调控重点逐渐从总量调控向结构调整转变。

参考文献:

1.薛敬孝,张兵.论东亚地区经济周期的同期性与非同期性[J].南开经济研究,2001(4)

2.王海红.基于共同周期的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协同性特征的测算[J].统计与决策,2012(11)

3.宋玉华,周阳敏.世界经济周期的协同性与非协同性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3(12)

4.刘金全.投资波动性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联性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3(4)

5.蔡莉萍.我国经济周期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科学决策,2005(11)

6.刘恒,陈述云.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态势[J].管理世界,2003(3)

篇(2)

我国经济周期的划分

研究经济周期,首先要明确我国从建国到现在经历了几个经济周期。在这个问题上,学者们的划分基本上是相同的。

施发启(2000)用转折点检验和自相关系数检验的方法对经过平滑的数据进行统计检验,得出的结果证明了我国经济增长率确实存在周期性波动,而且周期长度主要为四到五年。根据从波谷到波谷可以将我国GDP增长率划分为九个周期: 1953 —1957年 ,1958 —1961年,1962—1968年,1969—1972年,1973—1976年,1977—1981年,1982—1986年,1987—1990年,1991—1999年。

刘树成(2000)的划分除了最后一个周期是1991—1998年外,其余的与施发启完全相同。

刘恒和陈述云(2003)完全采纳了上述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划分。

有一些学者对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的经济周期进行了划分。惠琦娜(1998)认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经历了四个经济周期:1976—1981年,1981—1986年,1986—1990年,1990—1996年。黄桂田(1999)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4次经济周期:1977—1981年,1982—1986年,1987—1990年和1991—1999年。

由此可见,学者们对建国后经济周期的划分问题已经达成了共识。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点

周期长度极不规则,但是有逐渐变长的趋势;周期发生频率高。我国经济周期的长度长短不一,长的达9年(1991—1998年),短的只有4年(1958 —1961年,1973—1976年),平均长度5.2年,离差为1.7年。改革开放前,我国1955—1976年按照“谷—谷”法划分的5轮经济周期的平均波长为4.2年,改革开放后,我国4轮经济周期的平均波长约为6年。

波动幅度较大,经济周期呈现收敛趋势。振幅最大的达到48.6,最小的也有6.4,平均振幅15.0,离差为13.7。

刘恒、陈述云(2003)认为,我国1953—1976年的5轮周期波动中,有3轮为古典型周期,即在周期的谷底,国民经济的主要指标为负增长。从1977年到现在的4轮周期波动中,年度GDP增长率都没有出现绝对下降,而仅仅表现为增长率的下降。这说明,在改革开放以前, 我国的经济周期是在相当显着的波动过程中展开的, 1978 年前的波动标准差达到10.48 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经济周期的波动性开始变得平缓起来, 1978 年后的波动标准差为3.01 个百分点。我国经济周期已经由改革开放前的古典型转变为改革开放后的增长型,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增强,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以国有企业预算约束硬化和稀缺资源在国有与非国有部门之间的优化配置为主要内容的微观经济主体的市场化进程, 在市场化的过程中, 我国经济波动的微观基础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这在削弱转轨型波动的同时使成熟的市场经济波动逐步表现出来。

从经济周期波动的波形看,我国经济周期实现了由非对称性周期向对称性周期转变。1996年之前,我国已经实现的经济周期大都是非对称性的,即经济周期中呈现出经济增长率的缓升陡降或者陡升缓降的非对称过程。这些非对称性表明经济增长速度没有接近或者没有稳定在自然增长率水平附近,经济增长率变化的突发性较多,即出现过经济增长的“”和“急刹车”等奇异行为。我国经济实现“软着陆”以后,在1996年至2002年的经济周期当中,经济增长率基本保持水平的态势,这意味着经济周期的对称性正在逐步恢复,预示着未来经济周期将以稳定的增长速度进行对称性波动。

我国经济越来越受国际经济的影响。实行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 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经济波动与世界经济波动的相关性日益显现。张兵(2006)以我国经济周期的划分为标准,通过计算皮尔逊相关系数和斯皮尔曼相关系数的方法,说明了中美两国1981—1986年、1986—1990年、1990—1995年以及2001—2005年的经济周期波动具有较强的同步性。中美经济出现同步性的原因是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明,两国之间日益紧密的贸易和直接投资联系是同步性的基本传导机制。秦宛顺、靳云汇和卜永祥(2002)采用HP滤波的方法对不变价格水平的美国、日本和我国季度GDP进行处理,计算了中美和中日周期波动之间的相关系数,得出的结果表明,中美经济周期的联系为弱相关关系,中日经济周期的关系为负相关。但是任志祥和宋玉华(2004)认为,由于我国经济的开放度较低、汇率机制实质上是固定汇率、资本帐户实行管制再加上中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内需拉动、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份额相对较小等因素,中国经济周期与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 经济周期的相关性仍然较弱。中美经济并不存在周期性的衰退和复苏的同步性。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

(一)投资波动

梁军(2000)认为,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看,一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受到投资、消费和出口的影响。在这三个因素中,投资又是最直接的因素。在我国,投资是国家控制社会的经济资源、指挥经济活动的最重要手段。比如,1977年,投资增速开始回升,达到4.65,1978年达到21.96,有力地拉动了当年的经济增长,形成了一个经济周期的起点。随后,投资增速下降,1979年和1980年只有4.58和6.65,到了1981年跌入谷底,投资出现负增长。1982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达26.64,经济增长加快,投资增速其后逐年回落,1983年是12.62,直到1985年出现投资高峰,经济回升,投资增速高达39.39。

刘金全(2003)利用我国1992年第一季度到2001年第四季度数据,研究了我国投资波动性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联性,得到三个基本结论:在水平值和波动成分上,经济增长率与投资率和投资增长率之间没有显着的格兰杰影响关系,但是它们的趋势成分之间存在显着的双向格兰杰影响关系,这意味着投资和产出之间仍然存在长期的均衡联系,投资波动是诱导经济周期的重要原因;投资率和投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存在方向上的差别,存量水平上的投资率增加并未显着地促进经济增长,现阶段实际产出中的投资品成分也未明显膨胀;流量成分的投资需求增加作为GDP的统计成分形成了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投资需求仍然是扩张总需求的主要对象;投资波动具有一定程度的增长率“减损效应”和“溢出效应”,最优投资路径应该具有一定的光滑性。如果频繁地扩张投资或者抑制投资,都会具有一定的社

会成本。 李延军、金浩、王竞和高素英(2003)定性和定量地分析了经济波动的成因,认为从总体经济的构成来看,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波动是造成经济波动的主导力量,从社会需求来看,最终需求的增长以投资拉动为主,因此投资波动是引起经济波动的最重要因素。

(二)制度冲击

胡鞍钢 (1994) 利用二阶自回归动态方程模拟政治动员的冲击影响,其结论认为,党代会具有很强的政治动员作用,经济的扩张与历次党代会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与人代会也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杜婷、庞龙和杨灿(2006)运用经济计量方法对制度冲击改变我国经济周期特征进行了检验,并通过市场化程度、非国有化水平和开放度三个制度冲击变量检验了其与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相关性,其结论证明在我国受政治背景的影响而出台的重大的经济制度改革对经济的发展影响巨大而深远,制度变动冲击对经济的周期变动的方向及程度起到了较大的决定作用。

(三)总需求冲击

施发启(2000)认为,在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经济波动的原因相同。改革开放前,由于物质产品短缺,我国经济增长波动主要取决于总需求的波动。总需求由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构成。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一直实行高积累低消费的政策,因此总需求的波动主要取决于投资需求的波动。改革开放后,虽然我国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仍然是总需求波动,即总需求扩张导致经济增长加速,但是瓶颈产业和高通货膨胀的约束又使得经济被迫调整,经济增长回落。引起需求扩张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低和工业化阶段还未完成,并且需求扩张呈现明显的阶段特征。

(四)我国经济周期的特征事实

简泽(2006)考察了1952—1999年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统计规律性,概括出我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的特征事实:我国经济波动具有持续性,只是到了2—3年后才表现出回归趋势的倾向;所有的变量都呈现出显着的周期性波动,但波动程度存在差异,消费、资本存量、就业和一般物价水平的波动小于产出波动,而投资、政府收入、政府支出、进口、出口和货币供应量的波动远远高于产出波动;总需求的组成部分、就业和全要素生产率与产出共变,并表现出强烈的顺周期性,资本存量领先于产出的变动,而是工资则滞后于产出的波动;货币供应量和一般价格水平是反周期的。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事实与其基本相似,只是我国周期波动的幅度大大高于西方发达国家。

篇(3)

后危机时期亚洲所面临的第一个常态化环境就是:全球经济增长格局的分布将出现重大改变。美、欧、日G5经济体的经济呈现缓慢、浅度和曲折的复苏进程。2009年,美国GDP增速2.4%,欧洲4.8%;印度7.3%,中国高达8.7%。世界经济增长的中心正从西方移向亚洲,尤其是向亚洲新兴经济体转移。这个模式至少会持续到下一个五年,世界经济格局将由此改变。

从最新的数据来看,对于美国而言,虽然零售数据显示美国的消费规模正逐渐接近危机前的水平,而工业部门的生产指数和产能利用率则显示工业部门的状况远远低于危机之前,因此工业部门的产能过剩和调整或将持续更长的时间,这将对美国持续的经济复苏形成压力。

同时,IMF的一项最新研究也表明,未来这三大经济体的潜在增长率水平可能只维持在危机前2/5的水平。这意味着未来全球的经济增长格局将面临重大的转换,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体将在全球增长格局中占据更为重要的位置。

更为重要的一个变化体现于亚洲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上,由于这次危机是从发达经济体开始的,因此亚洲输往发达经济体的贸易流量骤然降低。相反,亚洲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将得以加强。未来发展中国家同新兴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往来将急剧增加,在全球贸易新格局中,亚洲区域内的贸易将逐步成为核心组成部分。

(二)国际金融环境:流动性过剩和低利率环境成为常态化主题

本次全球性金融危机期间,发达国家纷纷采取了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以遏制经济走向更大的表退。为了应对危机,大量的货币发行和低利率成为央行的备选工具。其中,美国的利率调整政策引领了全球降息的风潮。

然而,到目前为止,由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进程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未来发达国家经济的结构性放缓渐成趋势,因此为了减小经济下行周期所带来的冲击、美欧日央行的货币政策将被迫由危机应对时期的“紧急政策”不断走向常态化。预计在未来几年,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码的可能性虽然不大,但大幅度收缩流动性、实质性地退出现有宽松政策的可能性也不大。美国和日本已经宣布,在未来两年,将继续保持量化宽松的贷币政策,欧洲央行虽然强调主动退出,但是在债务危机得到明显改善之前,其主动退出的空间相当有限。

因此,未来几年,美欧日退出宽松货币政策属小概率事件,利率有可能在1%左右维持数年,超低资金成本和超宽松流动性环境,将成为国际金融环境的常态。

(三)国际货币环境: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漂移将在中长期内持续

本轮金触危机之前,国际货币体系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世界主要储备货币一直保持着相对的强劲走势,然而后危机时代,这种格局正逐步发生着变化。未来我们将很难看到一国贷币在国际货币领域持续保持着绝对的主宰地位,主要国际货币汇率将发生较为频繁的波动,而且强弱格局也将发生明显的变化,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将逐步发挥更大的作用。

对于美元而言,虽然到目前为止,它仍然是国际储备货币中最可靠的货币,但是我们也发现金融危机以来美元的两次反弹是发生在通常发次贷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期间,然而随着市场形势趋于稳定,美元的这种“避风港效应”将逐步消失。未来美国的财政与经常账户双重赤字以及宽松货币政策的延续都会对美元的强势形成重要压力。

同时,欧洲债务危机的爆发则反映出欧元作为一个最优货币区的货币也具有明显的缺陷,随着欧元区大规模的财政削减,中长期内欧洲经济的增长节奏将有所弱化,因此,欧元中期走强的可能性也不大,未来欧元区经济和欧元本身将经历一个艰难的调整时期。

后危机时期亚洲经济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挑战之一:考虑如何增加国内需求,减少对外需的依赖

到目前为止,在很大程度上,亚洲的增长模式仍然是出口主导,那么,在发达国家经济复苏放缓的情况下,亚洲就必须重新思考如何转换到以内需驱动的模式上来,才能使经济增长更为平衡和可持续。

因此,从中期来看,亚洲众多国家所面临的重大政策挑战是如何增加国内需求,使其成为更为重要的经济增长引擎,并减少对出口的依赖度。这也将有助于进一步解决全球发展的失衡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对于亚洲众多国家而言,全球经济衰退已凸显了过度依赖出口给一国经济发展造成的不可持续性。目前,出口在亚洲国家经济增长中所占的平均比例超过40%。由于发达经济体的复苏速度相对迟缓,同时其需求在一段时期内也无法恢复到经济危机前的水平。因此,亚洲地区如要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就必须拓展国内需求,来扭转外部需求不足的不利局面。迄今为止,亚洲各经济体的国内私人需求已大大促进了其经济的复苏,但要继续保持这种发展势头,各国还必须从政策上加以扶持。这些政策措施可能会包括:刺激消费、保持或增加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提高其服务业的生产率等。目前亚洲地区的很多国家已采取措施,在发展其金融业的同时改善和扩大社会服务业,这将有助于刺激其国内需求。此外,汇率的灵活性加大将有助于刺激个人消费,使投资重新转向国内经济行业,这也与上述一揽子政策相吻合。

(二)挑战之二:考虑如何承受更高的通胀率以及防止资产泡沫

随着我们逐步进入一个全球流动性过剩和低利率时代,那么,在没有新技术革命、新产业带动的经济复苏之前,我们需要对通货膨胀率目标和资产泡沫风险进行客观的评价。在低利率的条件下,中国及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其实还面临着货币升值的预期,这样一来,部分农产品、工业品,尤其是资产市场势必成为吸收流动性的渠道。这一点变化会影响到包括国内利率、汇率政策等诸多方面的调整。而且全球经济进入低利率时代之后,利率调整的空间和余地将不会太大。因此,在低利率、低资金成本的环境下,必须抑制投资冲动和资产泡沫,或者需要考虑承受更高的通货膨胀率。

篇(4)

一、郑州会展经济的发展渐入佳境

作为21世纪“眼球经济”主要行业之一的会展行业,正成为一颗耀眼的新星备受人们的注目,其蕴藏的巨大能量和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郑州因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深受国内外展览机构的青睐。

郑州距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两大旅游胜地,仅有一个小时的车程,“三点一线”黄金旅游,郑州居中,这对举办各种会展活动是极为有利的。通过快速、舒适、便捷的旅游网络,可以建立以城区为中心的半小时游憩带、一小时中原旅游圈。郑州完全能够形成以旅游促会展,以会展促旅游的良性互动格局。

数据显示,自2005年10月郑州国际会议中心投入运营以来,截止2008年底,共举办会展300多个。2006年以来,郑州市会展业平均每年的直接收入在7亿元左右,每年带动相关产业收入70亿元以上。2009年势头更猛,据郑州市政府会展办公室主任陈彦先生介绍,2009全年预计举办各类展会100余场,平均不到4天就有一场展会,总展览面积为130万平方米,带动相关产业收入100余亿元。

省旅游局相关人士说:“目前国内旅游发展迅速,近年来河南旅游平均一年接待人次大概1亿多人,预计2009年接待游客大概能达到2亿人左右,境外游客可能达到80多万。”

我们不妨来截取2009年4月、11月的展览会盛况:

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4月,郑州共举办留个大型展会:2009中国(郑州)太阳能可再生能源及技术设备展览会、2009年第十六届(国药会前会)即全国医药及保健产业郑州博览会(创新药交会)、郑州国药会、中国(郑州)国际家具博览会暨中部家居文化节、第九届中国(郑州)国际建筑装饰材料博览会、第四届中国(郑州)国际采暖供热空调及锅炉技术设备展览会等;2009年11月,第九届全国秋季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展览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学术会议、珠海名特优产品(郑州)展销及投资环境推介会、第二届亚洲东洋美容整形学术会议、第二届郑州国际汽车展览会。

二、会展经济成郑州“财富平台”

会展经济是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览、展销,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其主体部分是会展产业和会展市场。西方经济学家把会展称之为“诱人的城市面包”、“信息冲浪”、“财富平台”和“城市经济的拉力器”。

据测算,展览业的利润率大都在25%以上,是高收入、高赢利的产业,而它给当地所带来的相关产业的价值与展览会本身的收入之比是10:1,即在会展上投入1元钱,就将在该地相关产业中有10元的实际产出。

据相关部门统计,2008年,郑州市共举办展览88个,省会第三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住宿、餐饮也因此大赚了一大笔。相关数据显示,郑州去年住宿餐业零售额达207.5亿元,占总零售额的17.2%,零售额增长26.1%,增长速度位居各行业之首。

即将过去的2009年,尽管相关数据尚未统计出来。但我们仍可采撷一些浪花来为郑州的会展经济大唱赞歌:

仅以2009年全国第61届全国药品交易会为例,据国家统计局郑州调查队的统计——商品成交额198.89亿元。展位3000余个,展出面积6万平方米,12万人次参加,展会自营收入尽管只有3864万元,可对郑州的相关产业的拉动消费却高达4亿元人民币之巨。特别是住宿这一项就为郑州贡献了1.01亿人民币。

会展经济以能够塑造举办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为区域和城市人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获得优质资源,强化服务功能、迅速提升会展企业国际竞争力等优势逐渐取得了绿城郑州人民的青睐。

会展经济对郑州的重要性,正如一位美国市长如此评说会展经济的重要性:“如果在一个城市开一次国际会议,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城市上空大把地抛撒美元。”

郑州会展业的发展得到了国内外会展界的广泛认同,郑州先后被推选为中国最具潜力的会展新锐城市、2005年度中国最佳会展城市、中国十大会议中心等称号,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也与香港亚洲展览馆一起,被授予中国展馆新锐奖。

三、郑州会展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政府干预过多,市场化程度不够。会展行业标准缺乏。

实事求是地讲,地方政府成是会展经济的主角,其直接策划主办旨在宣传本地形象、扩大本地影响、带动本地产业发展的各种综合性会展活动。政府主导会展,会带来会展经济的短期繁荣,但由于偏离市场规律,形不成良性发展,缺乏发展后劲。

目前,我国会展行业标准还没有颁布,导致目前会展业比较混乱,主要表现在:重复办展、会展内容混乱、受众对象不明确、举办会展的中介公司良莠不齐、缺乏品牌会展企业等。

会展定位不明确,展览场馆和设施较差。会展人才的缺额较大。

四、发展我国会展经济的若干思考

调整政府角色定位,引导会展经济健康发展。

政府是会展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方。办会展确实需要政府主导,政府应重视对会展行业制度环境的建设,特别是制度创新的建设。制度创新之所以能够推动经济增长就在于:一个效率较高的制度的建立,能够减少交易成本,减少个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之间的差异,激励个人和组织从事生产活动,从而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和实现经济增长。

注重郑州会展的品牌化运作。即要注重会展的国际化、专业化、规模化及特色化。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脚步,世界任何一个角落文化与经济必然相互交融。充分发挥文化优势,发掘文化的经济功能是会展业在激烈竞争中胜出的有利条件。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注重会展业的发展,竞争也愈加激烈。纵观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会展活动大多与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紧密相连,因而具有不可模仿性、竞争优势明显。河南的省会郑州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瑰丽的黄帝古里、灿烂的楚汉文化、恢弘的官渡古战场和巍峨的少林古刹,优美的戏曲文化美不胜收。文化虽然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但它蕴涵着巨大的潜能。因此,郑州的会展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有所突破,必须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创造出独特的品牌优势。

下大气力注重人才培养。人才问题是关系到会展业发展的核心问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会展教育和研究的资助,培养更多的相关人才。

要调动郑州知名会展企业以各种形式投资于专业人才的培养。政府牵头在省会城市郑州的有条件的高校可以与知名会展企业与协会联合订单式培养专业加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要大力拓展资质认证培训、短期业务培训以及研究生教育等不同领域,以求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培养、造就更多、更好的人才。

参考文献:

篇(5)

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源自西方,是社会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文化创意产业及其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全世界的创意经济正在以每天220亿美元的规模扩大,在文化产业基础完善的美国,其文化产业的增长率达到14%,英国为12%。①2011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出达6429.18亿元,对地区经济的贡献率达到10.02%。广州的文化创意产业虽然投入力度较大,但产出成绩平平。本文运用新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从广州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出发,分析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特性,并从新经济增长模型的角度为广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与研究

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本雅明最早提出“文化产业”(Cultural Industry),他认为“文化工业”与传统文化相区别的本质就是“可复制性”,其结果是以文化产品的批量生产和销售来追求最大利润。②经过各国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世界的创意经济正蓬勃发展,研究重点从产业自身的学理研究,转移到开发文化创意产业经济潜能的实效研究。国内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最初由政府引导,先后经历了从文化事业到文化产业的演变过程。近年来,学术界出现以产业化经营为视角的研究趋势,从商业角度和经济发展视角解读文化创意产业,代表观点有金元浦(2006)的多领域产业集群③,厉无畏(2006)的“越界”产业等等④。厉无畏将创意产业价值看作人力资本、产业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共同发力的结果,创意产业链的运作流程和创意价值的实现过程是系统运作的结果,系统梳理了整个产业的资本结构、产业运作和价值流动情况。

国内的文化创意产业理论研究逐渐贴近产业实践,给产业运作带来很多科学指导,而对产业具体的发展资本研究稍显不足,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动力是产业发生和发展的基础,强调内生因素的新经济增长理论适用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

二、新经济增长模型视角与文化创意产业

1、新经济增长模型的特点

经济增长模型说明的是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20世纪出现的“新经济增长理论”,把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的 “劳动力”的定义扩大为人力资本投资。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本积累所引起的递增收益对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并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同,其生产函数反映了产出量与资本、劳动、人力资本以及技术等相关的函数形式,即:

Y=F(K,L,H,t)

其中,Y是总产出,K、L和H分别是物质资本存量、劳动力投入量和人力资本(无形资本)存量,t表示时间。⑤该理论的最重大的突破就是把技术内生化,它认为经济在长期内可以实现持续均衡的增长,并强调技术、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这种溢出效应的存在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必要条件。

2、新经济增长模型对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的适用性

新经济增长模型的出现是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的产物,文化创意产业究其根本来说是一种新经济增长模式,“不仅仅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内生性原动力,同时也是经济增长的目的”。⑥

后工业化时期工业产业特别是重工业产业持续回落,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降低。社会储蓄持续走低,社会投资也因社会基础设施的基本完善而进入了周期性的下降期。⑦卢卡斯的经济增长理论中将人力资本积累作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并使之内生化、具体化为个人的、专业的人力资本,认为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积累才是增长的真正源泉。⑧

三、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广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增长,2010年全市共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19743个,从业人员48.68万人,营业收入2277.17亿元,资产合计1965.36亿元。广州市文化产业平均每单位营业收入达1153.41万元,平均每个从业人员营业收入为46.78万元。⑨岭南文化的深厚基础为广州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2、广州市文化创意产业面临的问题

在文化价值转换力方面,广州市的创意文化价值转化能力与其他城市相比未显现出与经济地位相匹配的优势。

目前国内主要城市中,广州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的投入为1.8亿元,仅次于北京和深圳。广州市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为48.7万人,与北京和上海的差距较大。广州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OP的5.0%,产业的价值转换效能相对较低。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在政府投入上占有优势,而GDP的贡献能力却稍显不足,反映出以投资带动产业发展的方式具有局限性。(见表1)

学者张京成(2011)研究了国内60个主要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结构情况,广州位于全国第二梯队。

北京和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企业数量均在50000个以上,从业人数在100万以上,资产总额在15000亿元以上,营业收入达5000亿元。广州、深圳、杭州、武汉、成都等城市与之相比差距巨大。

结合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拥有一线经济成长能力的广州市,其文化创意产业却居于二线水平。这与广州经济发展面临资源短缺和人力成本不断攀升有关,文化创意产业的投入与产出不匹配,根本原因在于对文化创意产业自身的内生经济特性不明确,忽视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源。

四、新经济增长模型对于发展广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启示

1、重视人力资本的经济贡献作用

人力资本能够有效遏制物质资本边际效益递减,对保持经济发展速度具有重要作用。北京和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拥有全国最大规模的人力集群,这也是广州文化创意产业落后于京沪的重要原因。广州市的人才资源十分丰富,存在尚未被激发的巨大潜能。

除此之外,在人才资源的开发和运用上要着重提高人才的专业化程度,优化人才的激励机制,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吸引力,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本。

2、强化知识和技术的作用,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

新增长理论强调知识外溢对经济的内生增长作用,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专业化的知识是经济增长的强大资本,作为内生增长要素能够起到保持经济活力和产品竞争优势的优势。

知识的载体是知识产品,加强对知识产品产权的保护才能解除人才创新创造的后顾之忧,保证知识产品的创造者对知识产品自由复制、使用、传播的收益,这样才能促进知识和技术的不断创新。

3、增强政府服务功能,强化配套设施建设

对广州文化创意产业而言,政府要提供必要的硬件条件,借政府的“有形的手”有意识地“搅动”行业政策和制度,解除文化产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引导本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朝着积极有利的方向演进,在基础设施、优惠政策、创意氛围建设等方面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4、突出空间资本优势,提高空间利用水平

空间资本分为虚拟空间和物质空间。虚拟空间特别是网络技术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无法忽视的增长点,对IT业、动漫业等产业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网络基础对于这些依赖网络的相关行业同样具有内生的推动力;物质空间方面,对于文化创意产业而言,可以形成产业集聚,带来生产成本降低、办公用地租金优惠和企业信息共享等优势。

广州市近年来大力建设创意产业园区,但在空间资本的合理利用上依然存在很多不足,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结合本地空间资本的优势,提高空间利用水平,提高广州文化创意产业的文化价值转换能力。

结语

通过模型的分析我们看到,虽然广州市凭借良好的地缘优势、投资环境和消费潜力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模、资金投入等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然而产业的产出价值和对地区GDP贡献率则效果平平,仅仅依靠加大资金投入拉动产业发展会陷入得鱼而不得渔的艰难处境。要想提高产业的自我造血功能,关键要认清产业特性,重视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内生增长作用。此外,在外生环境上也要建设一个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系统,保证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发挥效果,提升文化创意产品的附加价值,进而扩大产业的发展质量,从而增强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①Howkins J.The Creative Economy:How People Make Money from Ideas[M].London:penguin,2002

②迈克·费舍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③金元浦,《当代世界创意产业的概念及其特征》[J].《电影艺术》,2006(3):11-12

④厉无畏、王慧敏,《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机理·模式·路径》[J].《中国工业经济》,2006(11):6-7

⑤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变革的经验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231-240

⑥魏鹏举,《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新经济增长模式》[J].《经济参考报》,2007(7)

⑦杨建龙,《新一轮经济增长的结构与趋势研究》[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5

⑧Metcakfe.The Design of order: notes an Evolutionary Principles and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J].Economic Joural,Vol.107,G1997

篇(6)

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我国经济进入了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阶段,贵州省的发展也迎来了经济赶超的历史机遇期,同时,加之2014年国务院所提出的“长江经济带”的建设,也为贵州省的发展提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贵州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新的理念和模式,而瑞士经济赶超先进欧美国家的成功案例,为贵州经济的发展及其赶超带来了新的思路。在此背景下,本文从瑞士经济发展模式的分析入手,对瑞士与贵州省的地理地貌以及产业结构进行了比较,论述了贵州经济在新时期的发展的重要环节,并为贵州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提供依据。

一、“瑞士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

(一)瑞士基本情况简介

瑞士是欧洲中部的一个内陆国,总土地面积41293平方公里。瑞士东与奥地利、列支敦士登接壤,南邻意大利,西接法国,北连德国。其境内多山,大约58的面积属于阿尔卑斯山区,分为西北的汝拉山区,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区和瑞士高原三个自然地形区。高原占全国总面积的32,在山区、高原、谷地上分布1494个自然湖泊,最大的是日内瓦湖,面积581平方公里。境内冰川有140个,总面积达1951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4.7。莱茵河是流经瑞士最大的河流,境内长375公里,流域面积达27963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67.6,是瑞士经其它国家通往北海和国际航道。

瑞士自然资源匮乏,几乎没有矿产资源,全国约三分之二的面积为山区,缺少大片平整的耕地,可耕地面积仅占全国土地的6.3;然而,瑞士却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国家之一。其经济是外向型经济,每年需要进口95的原料和能源,60的生活消费品,而主要工业品的70-80需要外销。瑞士工业十分发达,其机械制造、化工、纺织、钟表和食品为该国5大支柱工业部门,工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瑞士旅游业具有悠久历史,长期保持稳定和强劲的发展势头。瑞士钟表业有500多年的历史,享有“钟表王国”之称。瑞士的金融业非常发达,该产业从业人口25万,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其中瑞士银行安全、稳定、高品质的服务,以及对隐私权的尊重,成为瑞士金融业的标志。

当今瑞士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作为一种成功的经济发展模式被很多国家、地区学习借鉴。贵州省在自然地理环境上和瑞士有着很大的相似性, 其对贵州省的发展同样具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

(二)“瑞士经济发展模式”的经验

(1)永久中立的政策选择和外交理念。中立一词的产生是因为战争的存在。在国际关系中,中立是指国家在交战国进行的战争中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是在其他国家之间进行战争时不参加其事的国家地位。

追溯瑞士的历史,由于土地资源和基础性矿产资源稀缺,瑞士人民生存的需要,在与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的过程中,互相协作,互助生存;同时为了反抗外来侵略和压迫、捍卫自身利益,瑞士人民携手对外,互为盟友。使得瑞士人民各个阶层之间的关系也更为独立、民主和平等。正是在这长期的实践过程中,追求平等、自由、独立的思想在瑞士人心中逐渐根深蒂固,这就形成了瑞士确立永久中立政策的传统背景。

1815年,拿破仑帝国的解体以及维也纳会议的召开,确立了瑞士永久中立的地位。瑞士永久中立地位的确定既是其自身历史传统的结果和生存发展的需

要,也是国际社会相关利益方博弈的结果。一方面,对于一个夹在强国之间的小国而言,确保自己的中立地位、免受其他国家间战争的侵扰是瑞士发展其政治、经济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瑞士获得永久中立地位与整个欧洲历史进程息息相关,是欧洲各国利益博弈的结果,符合欧洲各国的利益需要。

自1848年制定全国宪法,设立联邦委员会以来,瑞士从此成为统一的联邦制国家。在此之后,瑞士制定了一套比较民主、健全的法律,逐渐形成了守法、廉洁、高效的政府机构,所有这一切,都为瑞士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前提,成为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2)切合基本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瑞士是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全国几乎没有任何矿产资源,所需原料和能源的95依赖进口。因此,该国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充分利用和结合本国的地理环境,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不追求完整的工业体系,而是重点发展优势产业,加强技术创新,着力向高级、精细、尖端技术发展,开创了一套比较成功的发展模式。

瑞士整个主导产业群都和本国的地理区位及资源构成相匹配。由于瑞士地处欧洲内陆,无一公里的海岸线,不处于交通枢纽地区,且多山,这使得瑞士在经济发展路线的选择上,必须克服制造业产品运输的成本劣势,必须绕开成本高的重化工业之路,而大力发展旅游、金融保险和精工制造等产业。瑞士拥有两大主导产业群,其一是以传统的食品加工、钟表、化工医药、机械制造、纺织业为主的第二产业,该产业产品注重品牌,附加值高,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其二是以旅游业、银行业和保险业三大支柱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其中70的在职人员效力于该行业。瑞士产业经济结构的模式是从瑞士本国的实际的出发,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和结合本国自然地理区位环境,从而走出了自己的经济发展之路。

(3)注重与本国经济匹配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科技创新。瑞士是一个人口稀少,但却拥有密集的高等教育网络的国家。瑞士教育网络包括12所历史悠久的综合大学、20多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以及众多的高级专业职业学校,这些高校均具有非常好的国际声誉。同时,瑞士也是全球外国学生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约占23。瑞士高度重视教育,教育经费在各级政府的预算中占很大比例( 联邦预算的8,州及市镇预算的25)。瑞士教育体系的最大特色在于:高中比例小,职业教育比例大,能提供高质量的大学教学,和最具特色的职业培训。

正是由于对教育的高标准要求,瑞士的基础科学和发明创造都极其发达。瑞士是世界上人均诺贝尔奖得主最多的国家,先后出现了2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几乎遍及各个学科,尤其是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1948年至1950年连续三年均被瑞士科学家摘取,这是任何国家都没有的“三连冠”。瑞士在经济上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与该国独特的教育体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与该国经济发展相匹配的科技创新能力、素质良好的人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贵州与瑞士的对比

(一)贵州与瑞士的自然地理概况对比

贵州和瑞士在自然地理特征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一个是地处中国的内陆省,另一个是地处欧洲的内陆国。二者均是以山地为主,山脉纵横,河流交错。瑞士西北部10为汝拉山地,平均海拔约800米,南部约60属瑞士阿尔卑斯山地,其海拔3000米至4000米,北部30左右为瑞士高原,海拔600 米至700米。与瑞士类似,贵州也是一个多山的高原,通称贵州高原,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贵州地貌的主要特征是多山地,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全省地貌可分为三种类型: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省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峰,绵延纵横,山高谷深。贵州西北部地势较高,海拔在1500米到2800米之间,中部地势稍低,海拔约在1000米到2000米之间,有较大面积的山间盆地和宽谷,是高原的主体部分。

从自然景观上看,瑞士拥有雄伟的雪山、如茵的草地、奇丽的岩洞、碧蓝的湖泊及湍急的河流,瑞士也因此有“世界公园”的美誉,成为其主要的经济支柱之一。而贵州是我国喀斯特地貌发育完整的省,高原上洞穴密集,湖泊众多,奇山异水,飞瀑流泉,加上众多的革命历史遗迹,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风情,宜居宜人的气候特点,使贵州有“迷人的天然公园”的美称,因此贵州也必将成为中国西部一个新兴的旅游胜地。

(二)贵州与瑞士第一产业发展情况的对比

从地貌上看,瑞士发展农业并不具有优越性,全国约三分之二的面积为山区,缺少大片平整的耕地,地理条件不宜于经营大规模农业,可耕地面积仅占全国土地的6.3。然而从气候和降水量上看,瑞士地处北温带,地域虽小,但各地气候差异比较大,其年平均气温8.6摄氏度,年降水量在800到1000毫米之间,降水丰沛,其气候和降水量都有利于各种动植物生长发育,且因瑞士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是发展山地“立体农业”的一块宝地。近年来,瑞士农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均不超过5,然而瑞士农业在经济发展中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为农业科学研究提供实验场所,为旅游业提供优良环境,这些作用同时也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贵州地形与瑞士相似,其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年均温14摄氏度至16摄氏度,最冷月均温一般不低于5摄氏度,最热月均温一般在25摄氏度以下,全省年降水量在1100到1400毫米之间,雨日达160天,相对湿度常达80。在此地貌和气候等因素影响下,贵州省第一产业主要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其中种植业为贵州农业的主导产业,其次为畜牧业。到2013年为止,全省畜牧业产值482.68亿元,比2012年增长14.5。林业产值69.87亿元,比2012年增长28.9(数据来源《2014年贵州统计年鉴》)。贵州第一产业的迅速发展,为贵州经济的后发赶超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贵州与瑞士第二产业发展情况的对比

瑞士经济的发展起步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850年前后,瑞士创办了大量的工厂、银行、保险公司,到19世纪下半叶,实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相继建立起机器制造业(纺织机、内燃机、发电机)、电力工业、食品工业、钟表、化学及旅游业,逐渐由一农业国发展成为先进的工业国。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瑞士工业已十分发达,技术先进,其许多工业技术在世界上已达到第一流或尖端水平。瑞士第二产业以传统的食品加工、钟表、化工医药、机械制造、纺织业为主,供职于第二产业的人员占26, 其工业发展注重精细化,产品数量有限但附加值高。瑞士的钟表业和纺织业在工业革命以后,钟表业和纺织业率先得到了发展,到现在也有400多年的历史,其技术早已处于世界尖端水平。瑞士高度重视教育和科研,坚信教育是人力资本的源泉,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动力,从而保证其人才储备与创新能力,以及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与瑞士不同,贵州自然资源丰富。以资源和原材料为基础,全省第二产业形成了以电力、化学制品、医药等支柱产业,冶金、有色金属、装备制造业、白酒、煤炭等主导产业,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贵州省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31.92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增加值最大的两大行业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与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其增加值分别为558.35亿元和495.62亿元;增幅最大的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为20.93亿元,增长幅度为29(数据来源《2014年贵州统计年鉴》)。

(四)贵州与瑞士第三产业发展情况的对比

瑞士在20世纪飞跃发展过程中,金融和旅游就是其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柱。一方面,瑞士从16 世纪开始就以外向型方式发展银行业,到20世纪50年代,瑞士法郎已可以自由兑换,再加上瑞士推行“银行保密法”,更使得大量国外资金和存款流入瑞士银行,从而大大提升了瑞士的金融实力。另一方面,瑞士的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资源非常丰富,并有“世界花园”和“旅游业摇篮”的美誉,加之瑞士政府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长期对旅游业理论进行研究和政策支持,其联邦旅游联合会和国家旅游局更是积极促进瑞士旅游业的发展,这些都使得瑞士的旅游业在各产业中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贵州第三产业在传统产业得到加强的同时,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形成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旅游、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金融、房地产等第三产业结构体系。与瑞士类似,贵州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这使得贵州旅游业繁荣发展。2013年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26761.28万人次,增长幅度25.1(其中,入境旅游人数77.70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0.2)。全省2013年旅游创收2370.65亿元,同比增长27.4。其中,国际外汇收入2.01亿美元,增长19.2(数据来源《2014年贵州统计年鉴》)。

三、瑞士经济发展模式对贵州经济实现后发赶超的启示

瑞士在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成功实现赶超先进欧美国家,跃居经济发达国家前列,这和一直以来保持中立和政局稳定,提供从事社会经济建设的良好环境是密不可分的。瑞士模式对贵州经济实现后发赶超具有重要启示。

(一)注重从实际出发,建立特色产业体系

如前文所述,瑞士是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全国几乎没有任何矿产资源,所需原料和能源的95依赖进口。因此,该国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不追求完整的工业体系,而是重点发展优势产业,加强技术创新,着力向高级、精细、尖端技术发展,开创了一套比较成功的发展模式。比如在冶金工业方面,瑞士不开办一般冶炼企业,而是支持掌握有色金属独特技术的金属冶炼企业快速发展。可以看出,瑞士所有企业和工业部门的建设,都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并获取最大经济效益为原则,这也是瑞士工业产品在国际竞争中拥有强大竞争力的诀窍。

贵州经济的后发赶超必须是立足本省的具体情况、自身优势充分发挥的基础上,一切从贵州实际出发。因此,贵州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基础,扩大高新技术产业,推进现代服务业,加速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具体而言,一是要保持生态环境优势构建特色产业体系。要坚持环境优先的原则,坚决避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主要生态区的保护力度,摒弃粗放型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二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引导外资将资金、技术投向农业、教育、信息、金融、基础设施、高新产业等领域,促进产业结构的全面优化和升级,同时,也要积极创造条件,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快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三是构建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战略。要集约发展利用本地矿产优势的新型工业,同时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推进在特色产业体系带动下的产业结构优化。

(二)高度重视金融业发展,发挥金融机构的作用

瑞士经济的飞跃发展,离不开高度发达的金融业。瑞士银行的作用不仅是一般的信贷、结算和货币发行,更是该国经济机体的动脉,是国民经济的神经中枢。瑞士银行除了掌握大量资金之外,还是巨大的信息网络平台,为国际市场的开辟、商品和资本的输出,提供了各种信息和服务。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相结合,强有力地推动经济发展。瑞士的金融机构在利用优惠贷款支持企业发展的同时,也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限制企业的业务活动。因此在瑞士,企业把金融机构看作自己的后盾,而银行则把企业当作自己实现经济效益的手段。

与瑞士相比,贵州省金融业的起步晚,发展程度低,但这也更加坚定了贵州大力发展金融业的决心。一是支持以工商、农业、中国、建设、交通等银行贵州分支机构改革发展,并鼓励其在县及乡镇增设办理信贷业务的营业机构;二是进一步加快贵州、其他农村商业等地方银行发展,积极支持贵阳银行上市,使其成为一家跨区域、有影响力的上市银行;三是稳步发展保险机构,加快设立贵州本土保险法人机构,积极引进偿付能力充足、服务良好的国内外资保险公司参与贵州保险业务。

(三)高度重视科教事业,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人才

瑞士依靠科技,使其产品具有高品质、高附加值,从而在国际竞争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瑞士高、精、尖的产业技术路线与其对教育的高标准要求、密集的高等教育网络密不可分,瑞士教育网络包括12所历史悠久的综合大学、20多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以及众多的高级专业职业学校,这些高校均具有非常好的国际声誉。瑞士教育体系的最大特色在于:高中比例小,职业教育比例大,能提供高质量的大学教学,和最具特色的职业培训。

贵州经济要实现后发赶超,须加大教育的投入,加快人才网络的建立,推进人力资源的聚集。人才网络的建立和人力资源的聚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和提高该区域的劳动力文化素质,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一是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建立支撑城镇化带动战略、产业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匹配;二是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校企合作办学政策,加强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培养、委托培养和联合培养,促进产教结合。

参考文献:

[1]方晓丘.瑞士经济发展的启示[J].福建论坛,1985,(11).

[2]高树军.瑞士科研体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8,(6).

篇(7)

1.引言

竞技武术作为武术向外推广的先导和窗口,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士所认识,预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绝不能错失其发展的任何时机。但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还不少,需要各界人士同心协力共同解决。本文以亚洲武术比赛的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等方法,探讨问题的症结及对策,为推进亚洲竞技武术的发展献计献策。

2.亚洲竞技武术发展中的问题

2.1地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目前的亚洲武术比赛以国际武术锦标赛和各大洲区域的比赛为主,亚洲地区不论在竞赛的层次(亚运会)还是竞赛的次数、规模上均处于领先地位。问题是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同是亚洲国家,发展情况也不相同,哪个国家重视、武术组织团结合作、教练员和运动员积极性高,哪个国家的运动水平提高得就快。更重要的是不断扩大亚洲之外的武术比赛规模和层次,逐渐使武术进入其它洲运会,以此促进武术进入奥运会。还要不断改革国际比赛的赛制,可采用分区、分站等形式,通过竞赛达到宣传、普及和提高武术运动的目的。

2.2武术组织部门的重视程度问题

虽然早已倡导“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在一定的范围内已形成将中华民族的瑰宝——武术奉献给全人类的共识。但在推广之初,尚缺乏长远规划和目标,也并未引起更高的领导层关注,以至于在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前后才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毕竟时不我待,诸多问题难以立即解决。

2.3竞赛项目的设置问题

现行的国际武术锦标赛的套路竞赛项目是国际竞赛规定套路,而一套国际竞赛规定套路几十个动作,运动员都是一样的,看完一个人的比赛,就知道后面一组人的演练套路的内容几乎是雷同的,就不用说规定套路了。虽然规定套路动作难度提高了,可原来武术套路演练所需要的精、气、神、力、功却退到了次要地位,动作也没什么创新和提高。

2.4理论研究水平与技术发展水平的不协调问题

现在竞技运动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科学理论作指导,毫不讳言,竞技武术是近代西方体育思想的产物。竞技武术在形式、内容、规则、规范要求上,都继承了近代体育的基本范式:竞技武术套路的改革仅限于“四击,八法,十二形”的传统规范向规则量化方向努力;而武术散打完全模仿拳击,跆拳道的竞赛模式进行改革实施。竞技武术开展十几年却出现“知者不能言”的尴尬局面,武术理论研究与技术发展严重脱节,如武术的“精、气、神”本是竞技武术的精髓,但“精、气、神”没有统一的定论,国际化发展实施艰难。

2.5宣传方面的问题

竞技武术有两种形式——套路和散打,在推广的过程中往往分两头进行,这就是把一个整体一分为二相互孤立起来。武术套路只能代表武术的一个方面,而它在对外推广时,则宣称这就是中华武术,散打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这样就造成外国人对中国武术认识的错觉。长期以来武术在国外主要是以传统武术的形式存在的,除此以外,外国人对中国武术的认识主要源于影视文学,其中的武术都属于传统武术。这些影视作品把武术描绘得高深莫测,遥不可及,无形中与竞技武术拉开了距离。必须注意恰当地利用大众传媒和电影等视觉文化武术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为武术的推广和普及做出努力。

2.6武术人才匮乏问题

现代中国年青人无论是价值观还是生活方式都存在西化的倾向。例如,擅长台球、保龄球、高尔夫球的人似乎是高素质、高品位群体的代表;练气功、习武的人则被划入老弱病残之列,真正既懂武术理论,又精通武术技艺的人才很少,不同名目的武术比赛,出场的总是那几张熟悉的面孔。在国外传功收徒的教练、师傅,更是鱼龙混杂。有些在国内进修了两三个月,就跑到国外打着某某传人的旗号,招摇骗钱,严重地损害了武术的声誉。

3.竞技武术的推广策略

3.1加强国外武术组织的统一

一些国家的武术组织尚未完全统一。这是国外许多武术团体和组织面临的首要问题,一个国家或地区允许有若干个武术组织,但不能各自为政,要统一在一面旗帜下,应学习日本的做法,最终统一在全日本武术太极拳联盟的领导下。有的国家的武术组织尚欠规范,社会地位有待提高。由于国外的武术工作者大多是业余的,因而在机构设置、组织管理、工作程序等诸多方面存在不足,加之无可靠经济来源、物力维艰,急需政府的支持和财团的资助。

3.2适当增加竞赛项目

目前在国际武术比赛中,竞赛项目为国际武术竞赛规定套路,由于参赛的国家和地区逐渐增多、技术水平日益提高,必须增加“自选套路”,给运动员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比出水平、创造佳绩。此外可将传统套路列入表演比赛项目,亦可据不同的赛制采取不同的分组,增加运动员取得成绩的机会,鼓励更多的国家和运动员参赛。

3.3加强竞技武术国际化发展的技术创新

竞技武术技术的创新要以奥运会“更高、更快、更强”宗旨为基本出发点,在保留武术基本特点要素的基础上实施国际化的创新工作。正确处理常规、特色和突破创新的关系,要在常规中创新,在特色中创新,以适应国际化发展的科学技术体系。有专家提出的竞技武术套路以“1、2、3、4、5、6、7”要素为基础的创新方案,很有开拓性;竞技武术套路创新难度、制订难度可融入同类项目的精华,富有参考性…这些思路需要广大武术理论研究者抓紧时间认真研究。

3.4向各国培养和输送武术人才

加快武术国际化进程,增加国际的武术人口,这是一项基础性工程,需要向各国人士宣传中华武术文化。在加强媒体的宣传和举办各种中华武术讲座,印发宣传武术知识有关资料及组织访问团到世界各地巡回表演,展示中华武术各门派的精湛技艺的同时还要第在青少年中普及武术教育,在中老年人群中普及太极拳的练习。如果能认真完成以上工作必然可以为各国培养、输送大批武术人才,为武术国际化发展打好扎实的人才基础。

3.5国际级武术裁判员的培养

培养国际级武术裁判员要落到实处。为了培养更多的国际武术比赛执法者,国际武联举办了多次国际裁判学习班,培养造就了相当一批国际级武术裁判。中国人数之众自不待言,其他一些国家人数也不少,亚洲的参赛国家平均约4人以上。问题是如何提高裁判的业务水平和实际能力,使其能够胜任国际大赛工作,成为名符其实的国际裁判。当然问题的原因不仅在裁判员身上(绝大多数裁判是非本职工作),管理层面上也应担当起责任来。要履行好培养职责,要依据裁判实际能力与水平,评定其裁判等级,采用升降级制,实行动态管理。待时机成熟时,亦可培养部分职业裁判。

4.结论

亚洲武术比赛中,参赛国家和地区及运动员人数呈上升趋势,但竞技水平发展不平衡,且其科学理论尚不完善,技术水平低下。因此,只有进一步做好竞技武术亚洲化发展的宣传工作,统筹规划,完善科学理论,实现理论和技术的创新,武术界同仁携手并肩,才能创造竞技武术亚洲化的辉煌未来。(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01

一、经济实力稳步提升

“十二五”期间,全区经济保持较快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总量规模明显扩大,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到“十二五”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14亿元,年均增长16.4%,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3.42亿元、24.86亿元和54.8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21821元,年均增长16.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9.24亿元,年均增长25.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1亿元,年均增长2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37亿元,年均增长1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63.2元,年均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96.1元,年均增长15.5%。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完成,部分目标超额完成,经济发展步入总量扩张、增速加快、质量效益同步提升的新阶段。

二、经济质量逐步改进

“十二五”期间,坚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到“十二五”末,产业向精细化、高端化发展。

1.现代生态农业快速发展

蔬菜产业初具规模,马铃薯产业提质扩量,草畜产业壮大提升,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0万亩,设施农业园区31个,冷凉蔬菜面积达到23万亩,种薯面积13万亩,带动全区种植马铃薯42万亩,牧草面积达到34万亩,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22万头和83万只,先后荣获“中国(西部)冷凉蔬菜之乡”和“中国马铃薯种薯之乡”的美誉。

2.工业经济提速增效明显

建成宁夏圆德慈善园,清水河工业园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不断完善,入园企业达到116家,聚集效应初步显现,马铃薯制品、清真牛羊肉加工、中药切片、保健小杂粮等传统产业得到巩固提升,邦德电动车、中能振发光伏发电、盾安和天润风力发电等新能源、新材料新兴工业快速发展,全区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8家,达到24家。

3.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

旅游业、物流业、商贸业、金融保险、电子商务、信息产业加快发展,成功举办三届中国(宁夏)・须弥山石窟文化旅游节,须弥山石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名胜风景区,成功被列入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县(区),编制完成电商业发展规划,建成2个县级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10个乡镇物流配送站、96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区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三、扶攻坚步伐加快

坚持以自治区“5.30”产业扶贫计划为重点,建立“四级联动、双到责任、两不脱钩”帮扶机制,确定了“53211”产业扶贫计划。围绕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坚持一村一规划、一户一措施,重点实施产业培育、危房改造、劳动力转移培训、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改善、社会事业发展等扶贫措施,整合项目,捆绑资金,持续“造血”,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创新推进金融扶贫工作,初步形成“财政+金融+农户+产业”的金融扶贫模式。积极拓展闽宁协作、对口帮扶和机关单位包扶等社会扶贫领域。全面完成生态移民任务。驼巷、上马泉等70个贫困村如期实现脱贫销号目标,五年累计减少贫困人口4.8万人,贫困面由37%下降到24%。

四、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

紧抓自治区实施宁南区域中心城市暨大县城建设的有利机遇,配合市政府开展了旧城改造、西南新区建设及“五城联创”活动。成立原州区市容管理局,划片区、强责任、建网络,扎实开展城市管理和自治区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强化对城乡结合部、城区背街小巷、“五小”行业综合整治力度,市容环境明显改善。建成农村人饮工程78处,40.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新修村级道路1050km。完成三营、张易等7个小城镇和毛家台子、头营、驼巷等74个美丽村庄建设。三营镇入围“全国重点镇”,新三营村入选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录。“十二五”末,全区城镇化率达到45%。

五、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篇(9)

1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航空货运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世界各大国际机场均迅速扩建货运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货运信息化电子化程度,开展空港多式联运,同时随着航空密集型产业的集聚,建设航空港经济区成为国际机场发展的趋势。自1973年联邦快递将其总部搬往孟菲斯之后,如今的孟菲斯,已经开启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航空城。在中国,有一座城市与孟菲斯遥相呼应,郑州,这座中原核心城市,在获批《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成为内地首个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之后,抓住政策优势和航空物流业发展的双重优势,成为港区建设的首要任务。

2 “它山之石”:孟菲斯的发展之路

盂菲斯国际机场(MEM)位于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是世界最大航空货运机场,同时它还是美国西北航空的第三大转运中心,也是联邦快递(FedEx)总部所在。

2.1 多式联运奠定发展基础

20世纪80年代,当现代物流业开始在美国兴起时,孟菲斯以其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成为联邦快递公司的核心枢纽。

航空货运基础设施只占孟菲斯供应链的1/4,孟菲斯通过高速公路(包括两条州际高速公路1-40和1-55)、水路和铁路与全球相联。此外有7条高速公路在孟菲斯相交,这使得美国的152个大城市到达孟菲斯都只有一晚上的行程。在铁路方面,孟菲斯拥有5条I级的铁路,6个铁路码头都具有联合运输的能力,平均每天有220班列车。在水运方面,孟菲斯是美国第四繁忙的内河码头,每年大约有63亿吨的内河运输货物,孟菲斯码头拥有44个私营站,8个政府运营站,超过30个国际货物运输公司在孟菲斯码头运营。

孟菲斯组建了一个集航空、水路、铁路、高速公路的多模式综合运输系统。丰富完善的运输系统可以满足不同需求的货物运输。

2.2 吸引企业进驻,不断注入发展能量

孟菲斯国际机场发展之初就瞄准航空货运物流,要想取得长远发展,必须拥有固定的航空物流来源,这一点孟菲斯国际机场与联邦快递均感触良深。在孟菲斯国际机场的支持下,联邦快递业务迅速拓展,成为世界最大的快递服务商,而联邦快递庞大的快递物流业务,为孟菲斯国际机场连续22年位居世界货运机场第一做出了重大贡献,在2008年仅联邦快递业务量就占孟菲斯国际机场总吞吐量的95%。在联邦快递的带动下,DHL、UPS等纷纷与孟菲斯国际机场开展合作,进一步促进了孟菲斯国际机场的发展。

2.3 着眼长远规划,持续建设高水平空港

孟菲斯国际机场在1986年就规划要位列世界货运第一,甚至计划2015年货运吞吐量要达到680万吨,不仅如此,机场还在南部和东部为FedEx和UPS未来货运的发展预留了200多公顷用地空间。孟菲斯国际机场具有前瞻性的规划,不仅能满足未来一定时期内的需求并保持较强的竞争优势,而且设施规划与布局适当采取冗余设计,具有可拓展性,以满足未来发展要求。另外,联邦政府还将出资修建两条州际高速公路,其中一条已经动工修建。这种坚持发展的眼光的规划,有助于机场的持续发展。

2.4 以物流带动多产业,开启航空城发展新模式

孟菲斯依托联邦快递的世界级枢纽,以孟菲斯机场为核心,已经形成了一个典型的空港经济区,包括轻工业区、办公商务区、高档零售区、商务酒店、餐饮服务、娱乐休闲健身、高尔夫运动和居民住宅等区域。孟菲斯完备的航空运输设施带给企业三个主要益处:速度、灵活度和联接性。未来,随着孟菲斯航空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会选择在孟菲斯开展业务。

3 “可以攻玉”: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对策初析

3.1 实验区概况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包括郑州航空港、综合保税区和周边产业园区,规划范围涉及中牟、新郑、尉氏部分区域,面积415平方公里。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区位条件优越,位于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城市带之间,是国家南北、东西交通大动脉的枢纽要冲,亚欧大陆桥和进出西北六省的门户。郑州航空港空域条件较好,便于接入主要航路航线,适宜衔接东西南北航线,开展联程联运,具有发展航空运输的独特优势。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产业基础良好,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增速居全国重要机场前列,智能手机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一批电子信息、生物制药、航空运输等企业加快集聚,呈现出航空枢纽建设和航空关联产业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3.2 孟菲斯国际机场建设对郑州航空港区发展的启示

3.2.1 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筑巢以引凤

随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建设,郑州将形成以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为依托,航空、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等无缝连接的立体化综合通运输网络,再加上郑州铁路集装箱中转站的建成和运营,在郑州市以航空运输为主体的国际多式联运将成为郑州航空港区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郑州航空港目前建立的多式联运方式仅是为客运实现便捷,货运中的多式联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面临很多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因此,应该实行标准的货运多式联运具体政策,保障“铁、公、机”实现有效连接。在铁路、公路、航空多式联运“无缝联接”中的标准化,尤其是集装箱运输的标准化,都是推广多式联运面临的问题。

3.2.2 长远规划,保障实验区长足发展

郑州航空港区的战略目标是打造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因此,航空货运物流应该走在规划的前列,在建设中分步推进和逐步完善,根据发展需要适时调整方案。货运枢纽建设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场是否能够满足客户需要,是否能吸引更多的航空公司与物流企业加入。因此,国内机场货运枢纽在建设初期应该主要发展机场核心业务功能,在保证核心业务功能的基础上逐步提供增值服务。之后,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发展特色服务、提供多式联运功能等不断吸引更多的货流,实现枢纽的进一步发展。郑州航空港区的“三区两廊”布局空间规划,其核心是航空港区,而作为产业聚集地的北部城市综合服务区、南部高端制造业集聚区应该是综合发展的完美补充。港区在规划中应遵循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的发展规律,做大做强航空货运产业,不断优化产业布局,依托富士康的带动作用,吸引智能终端产业等高新产业入驻,逐步形成全国重要的3C产品、光电产品、药品、新材料等研发生产、集散分拨、展示交易中心;建设产业集聚和区域物流中心,参与国际电子信息等产业供应链管理,为亚太乃至全球提品和服务,形成全球的供应链中心。

3.2.3 加强信息化建设,打造智慧航空城

航空经济是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信息港与航空港、物流港必须高度融合才有无限未来。当前,加快信息化进程已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郑州航空港区在全面实施规划时,应倾注更多精力支持信息化的发展。港区建设应该以“更透彻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化”为主要手段,建设融合、安全的通信信息网络,超前部署关键资源,构建全面网络化、高度信息化、深度智能化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夯实智慧航空城建设的基石。

篇(10)

中图分类号:U6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10-0020-02

在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互动中,国外有比较成功的案例,尤其是欧洲的内河港。欧洲的港口物流大致经历了传统物流、配送物流和综合物流三个阶段,而今,正进入到港口供应链物流阶段。通过港口物流的发展带动港区工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和地区参考和借鉴。

一、鹿特丹港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

鹿特丹港分为7个港区,共有100平方公里,港口水域277.1平方公里,水深6.7~21米,航道无闸,最大可泊54.4万吨超级油轮,是世界第一大港。港口及相关辅助产业总产值占全国GDP的12%,占当地城市GDP的40%,是该市的主体。鹿特丹港有世界最先进的ECT集装箱码头,年运输量达640万标准箱,居世界第四位。

通过完善物流设施强化当地区位优势。现在鹿特丹港同时可供600多艘千吨船和30多万艘内河船舶,年吞吐货物3亿吨左右。鹿特丹港高标准的深水航道和现代化的港口等基础设施为港口物流的发展提供平台,改善了港口与其他经济区域的集疏运条件,拓展了港口经济腹地。

进行园区建设,优化专业服务,提升港口城市经济。鹿特丹港拥有以提供大宗产品储存和配送服务的Eemhsven物流中心、以提供石油、化工产品专业配送服务的Botlek物流中心以及现代化园区Msasvlakte,这些物流中心均有与码头间的专用运输通道,提供物流运作的必要设备,采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并提供增值服务以及海关的现场办公服务。这些专业化的园区建设为港口物流的专业化分工服务提供了条件。

港口物流提供工业发展平台,形成物流产业链,提高港口城市工业化程度。鹿特丹港口物流主要提供拆装箱、仓储、再包装、组装、贴标、分拣、测试、报关、集装箱堆存修理以及向欧洲各收货点配送等服务,充分利用港口物流系统功能,提供一体化服务,形成完整的物流产业链。

二、安特卫普港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

安特卫普是比利时第二大工业中心,港区总面积10633万平方米,其中水域占1315万平方米,港区岸线总长99千米,港内高水位时水深18.5米,是世界第四大港。货物年吞吐量约8000万吨,比利时海上贸易的70%通过该港完成。

通过港口物流的发展,推动本港区工业的发展。安特卫普港区工业高度集中,拥有汽车、钢材、煤炭、水果、粮食、木材、化肥、纸张、集装箱等专业码头,备有各式仓库和专用设备,建有工业开发区。据统计,安特卫普港海运量约四分之一来自于港区工业,如果把港区工业所引致的各种方式的运输量统计在内,每年超过1.15亿吨。

通过港口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形成集疏运网络,拓展经济腹地。安特卫普港区各种交通方式发达,铁路线就有近4千米,拥有300多条班轮航线与世界上800多个港口相连,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水运与密集的高速公路、铁路为核心的陆运相衔接,形成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保证商品运输的畅通。

通过港口物流发展,降低物流成本,提供港口城市工业发展平台。安特卫普港作为欧洲的工业和物流中心之一,充分发挥港口能够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的优势。目前,安特卫普港区的整个工业开发区占地面积约36.74平方公里,约占港区总面积的31%,已成为欧洲最大、世界第二大石化工业中心。港口物流为临港工业的发展带来了便利,工业的发展为港口的发展带来了持久的动力。

三、启示

(一)建设物流园区,促进港区工业发展

港口物流是聚集港口资源的途径,而港区是资源集聚的节点。物流园区建设为港口物流所集聚的资源提供一个承载点,为港口与港口城市、港口城市与其经济腹地的互动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鹿特丹港注重物流园区建设,建立“配送园区”、“分拨中心”等多种功能的物流园区,延伸物流产业链,增加物流增值空间,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港口物流可以充分发挥降低物流成本的优势,促进港区工业发展。安特卫普港,拥有专业码头,备有各式仓库和专用设备,建有炼油、化工、石化、汽车装备和船舶修理等工业开发区,为港区工业发展提供条件。

(二)形成多式联运,促进腹地集疏运网络的快速发展

建成多式联运网络,扩大港口的经济腹地和物流服务范围。安特卫普港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水运与密集的高速公路、铁路为核心的陆运相衔接,形成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保证商品运输的畅通。而鹿特丹港的海运货物可以在24小时内,通过综合集疏运系统到达法国、德国、英国和比利时等欧洲主要国家。

多式联运还可以帮助客户降低物流成本。在安特卫普港,物流服务提供者对物流链整体的优化理念已在港口物流的具体实施中普遍体现。这里活跃着独立于航运公司和运输公司运作的货代公司,可以为每一批货物选择最佳的物流路线,并对整个物流运作进行整体安排、组织实施和管理,为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找到最佳方案,从而满足每个客户的特殊需要。

(三)打造有效的内河集装箱运输系统,实行城市分工协作

集装箱的发展使得内河航运进入到物流系统之中,为内陆城市走向开放,区域与区域之间进行合作、资源的配置起到很好的作用。鹿特丹拥有公路、铁路、驳船等集装箱运输,是欧洲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它的装卸过程完全用电脑控制。其内河集装箱运输拥有运费低廉(比铁路低10%,比公路低30%)、货物的送达时间较准的优点。

鹿特丹港与安特卫普港的公路、水路和铁路集疏运系统均比较完善。鹿特丹港的海运货物可以在24小时内,通过综合集疏运系统到达法国、德国、英国和比利时等欧洲主要国家。安特卫普港与比利时和欧洲的内陆水运网络相连,每年大约有52000艘次内河驳船通行,港口货物总量的90%以上都属于国际中转货物,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货物仓储和分拨中心。

(四)通过港口物流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港口物流利于港口产业的提升,催生不同产业,利于港区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由于港区产业的拓展与提升以及结构的改变,对腹地区域经济的结构具有优化作用。

安特卫普港的封闭式仓库总面积达480万平方米,这些仓库的很大部分是按某些用户的特殊要求而设计建造的,经营仓库的分拨公司提供贴标签、准组装、质量检查、库存管理、售后服务等具有高附加值的物流服务。生产商通过把物流业务委托给这样的专业物流服务公司,就能把精力集中在核心业务上,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这种通过产业细分一方面拓展和提升了产业结构,另一方面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促进企业的核心业务的发展和技术的提升。通过产业的细化、企业的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徐萍,梁晓杰,刘晓雷.欧洲港口发展现代物流的启示[J].综合运输,2008,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209-02

德国在二战后,经济陷入了低谷,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的德国是全球经济和科技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使经济又进入到快速发展期,德国所采用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功不可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既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又有较高职业道德的优秀专业技术工人,被称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

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是世界上公认的职业培训体系,其培训体系是以企业培训为主、职业学校为辅、行业协会提供服务咨询的培训模式。

德国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十分清晰,就是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基本上是由企业直接参与、高职院校共同制定形成的。学院的每一个专业都相应的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其成员大多由企业及职业院校的相关代表组成,负责制定本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的实施、实习实训的安排,因此其培养的学生有很强的岗位针对性,让学生学以致用,毕业之后就可以直接适应就业岗位的需求。

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1.专业设置的市场性、前瞻性。德国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的发展联系十分紧密,在专业设置上既立足于目前的市场需求,又积极为未来的市场需求全面规划,从而保障专业设置有了一定的市场适应性和前瞻发展性。在德国,其高职办学机构会依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企业生产部门的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其专业设置以突出应用型为主。譬如,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摄影技术等专业设置就十分具体,都是在对劳动力市场充分调研分析之后,有选择性的开设这些专业。

2.专业设置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德国由16个州组成,每个州的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时,一方面以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为风向标,另一方面也面向当地企业,从而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为该区域的相关企业输送生产一线所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例如我们前去考察的德国巴伐利亚州,有著名的西门子、克维莱、BWM发动机厂、英戈尔施塔特(ingolstadt)的奥迪汽车联盟股份有限公司(auto union gmbh)等大公司,是汽车工业、机械制造、电气和玩具工业的集中地,因此在巴伐利亚州的职业学院几乎都开设了汽车维修检测专业、机械制造生产技术专业、电子技术专业等。这些专业的开设,使得毕业的学生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和欢迎。

3.同企业生产紧密结合。大企业多数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培训师,因此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学生75%的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培训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和技术与企业目前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同步,培训项目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从而减少了费用并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毕业后零培训上岗。

4.政府和行业协会的积极参与。德国的行业协会在职业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负责双元制职业培训的行业协会主要有德国工商协会IHK和德国手工协会HWK,这两个行业协会是双元制职业培训中的重要合作伙伴。一方面负责向企业、学院、家长和学生提供培训咨询服务,负责培训企业的资质鉴定。另一方面负责双元制培训的毕业考试、考核和颁发毕业证书。在德国培训与考核相分离,考核由行业协会、企业、学校三方选出的工会代表或企业代表、培训企业培训师、培训学校教师组成考试委员会,全国统一结业考试,这种考核办法,体现了公平的原则,使岗位证书更具权威性,获得行业协会毕业证书的学生才能获得企业的认可,保证了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和经济待遇。

5.基于行动导向的跨学科的课程及课程体系。在德国双元制培训中,为了培养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从2007年开始采用基于学习领域架构的框架理论教学计划RPL,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养成行动导向的学习方法:分析、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价。学生在企业的实际技能培训和参加企业的生产实践以小组工作和项目工作的形式出现,都围绕着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式开展。

二、常州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电机电器专业人才的需求

1.常州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江苏省是制造业大省,也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2011年江苏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产值51317亿元,约占全国装备制造业总量的1/4,居全国同行业之首,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7.2%,其中,常州市功不可没。2010年,常州市共拥有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2603家,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389.7亿元;2012年,装备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3284.7亿元,这表明常州制造业在江苏省国民经济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2.常州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电机与电器方面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根据《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常州市装备制造业发展与电机电器专业关联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产业:以轨道交通与工程机械为核心发展车辆产业、以大容量、超高压变压器为核心发展输变电产业、以动力机械为核心发展农业机械产业、以冶金设备、环保设备为核心发展专用机械设备以及新能源产业,这些产业都离不开电机、电器这个核心产品,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常州市装备制造产业群的发展急需大量与电机电器专业相关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电机与电器专业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

1.校企合作,积极邀请企业参与教学。从德国职业教育得到的最大启示就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最根本职责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校企合作是实现这一职能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我们将定期邀请企业代表参与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目标的制定,有选择性的选派优秀技术人员走进学校并且参与日常教学活动,通过设立企业冠名班、企业奖助学金、签署联合培养、“订单”培养等多种形式促进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从而保证专业结构的合理性、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教学内容与同行业发展趋势以及企业需求的一致性,保证人才培养的产业适应性。针对2013级新生,我们与常州博格思众联合办学,开设了博格思众订单班,培养一上岗就能为企业创造效益的人才,并且力求与之无缝对接甚至是较前瞻性地在校内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2.重视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最明显的一种教育形式,德国的职业教育学生75%的时间在企业从事实践教学,我们目前还达不到这种要求,但我们可以通过实践教学将课堂与工作场所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避免教育内容的理论化,培养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完善实践基地和实验室的建设,使学生在仿真的工作环境中,亲自动手操作,有效解决课堂理论教学存在的弊端。

3.“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必须要有一支具有高水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熟练掌握各种技能的人才,才能展示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及人才培养质量。鉴于德国师资培养的经验,我们需要打造一支既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又具备较强技术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方面可以有选择性地从当地电机电器厂家引进专业技术人员,让他们走进课堂,走近学生,走进专业教学的最前线;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在职教师提高学历、参加短期培训、深入企业第一线挂职锻炼、参加校内外教学培训。这些手段和措施可以使教师提高实践教学水平,逐渐成为有潜质的“双师型”教师。

4.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构建。为了使电机与电器专业培养的人才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还必须坚持以“技术应用”为教育目标来构建教学内容,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依据相应的职业岗位对技能水平的要求,在素质平台课、技术平台课、专业方向课、专业提升课等四个方面进行科学的构建,将原先的“知识本位”课程模式转变为“能力本位”,着重体现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

四、结论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