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农业发展的问题大全11篇

时间:2023-08-02 16:30:39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农业发展的问题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农业发展的问题

篇(1)

摘要:介绍了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及特点,对安徽生态旅游农业兴起的背景作了论述,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安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生态旅游农业农业发展安徽0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尤其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都市生活的狭小空间,更加引发了人们对于原生态环境的向往。和自然良性互动的诉求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而水涨船高。在这种语境下,生态旅游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走入人们的视野,调剂着人们的生活。通常,旅游会在一定程度上给环境内外带来压力,进而人们提出了生态旅游农业的理念。安徽在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领域是比较早的“试水”者,有着比较成熟的发展路径和丰厚的实践经验。对安徽模式进行科学细致的解剖和分析对当前以及今后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有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也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流趋势。

1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及特质。

1.1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

所谓生态旅游农业是指20世纪首先在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旅游方式,它又被称为旅游农业或观光农业。以农业生产为依托,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环境美学的方法,在科学合理地利用现有农业资源的基础上,将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发展旅游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是一种现代旅游与现代农业相结合的高效农业,是集农业生产、产品营销、旅游观光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立体式产业体系。[1]。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发展生态旅游农业不但可以促进农业生产和旅游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更重要的是,它有效整合了两种产业的优势和特色,既增加了经济收入,又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有人将生态旅游农业定义为“朝阳产业”,这种说法恰如其分。

1.2生态旅游农业的产业特质:①和谐共生性。生态旅游农业的特色之一就是在农业和旅游业发展的不同要素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结合点。不同于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旅游农业对于环境、资源以及旅游的发展起着统筹兼顾的协调作用,既遵循了农业、旅游业的客观发展规律,又实现了农业与旅游业二者的协调发展。②规划性。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建立在科学充分的调查研究以及深入系统的分析预测基础上。在实际过程中,相关专家、学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对目标区域的实际调研拟定可行性报告,最终决定项目能否如期上马。③交叉性产业。生态旅游农业是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新型产业,兼具农业与旅游业的特征,能够充分利用资源,使农民同时获得农业和旅游业两种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④天然谐趣性。生态旅游农业的具体内容有很多,诸如生态观光、乡土民情等项目应有尽有,充分满足了游客们在紧张的工作生活之外身心彻底放松的诉求,为人们宣泄自己的心理压力提供了一条绝佳路径。

2安徽生态旅游农业兴趣的背景。

2.1地理优势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日光充足,季风明显,四季分明,以淮河为分界线。淮河以北属暖湿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这为生态旅游农业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安徽有淮北平原农业区、江淮丘陵农业区、沿江平原农业区、皖南山地林茶粮区。这些区域特产丰富,如枇杷之乡-歙县、山核桃之乡-宁国、酥梨之乡-砀山、红茶之乡-祁门等。安徽有着丰富的戏曲文化,如黄梅戏、庐剧、凤阳花鼓等。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物产,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安徽的生态旅游农业提供了独特的资源。

2.2政策扶持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农业的腾飞,成为刺激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兴增长点,增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渠道,一定程度上消化了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转嫁了农村的社会治安风险,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同时,将农村的现有资源充分调动起来,激发了农民发家致富的主动性积极性,实现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在新的载体基础上的完美对接。为此2007年安徽省出台了17号文件《关于推进旅游产业大省建设的意见》,确定打造旅游大省的发展思想,提出打造“三大板块”(即大皖南旅游区,泛巢湖旅游区,新皖北旅游区)和“六大区域”品牌(即突出黄山,打造以世界遗产和徽文化为品牌的旅游区;突出大别山,打造以原生态和红色旅游为品牌的旅游区;突出巢湖,打造以滨湖城市与商务休闲为品牌的旅游区;突出亳州、凤阳、寿县古城,打造以淮河流域文化为品牌的旅游区)。从财力上对规划编制、景点建设、旅游接待宾馆创星、“农家乐”创星等工作进行奖补。

 

2.3经济能力因素。旅游活动能否长效进行下去与个人或家庭的经济承受力有着莫大的关联性。从一定意义上说,人们的收入水平和旅游的可能性存在正相关性。从国际上来看,旅游业对于各国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尤其是在英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人们的消费收支结构中,观光旅游分量举足轻重。这种情况在我国体现的也十分明显。作为国民经济新兴产业的旅游业,近些年来伴随着经济迅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愈来愈明显。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刺激了生态旅游农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的不断减低充分证明了人们的消费结构在新时期的发展趋势:物质性消费不断走低而精神享受性消费与日俱增。绿色消费和个性消费的理念蔚然成风深入人心,而旅游在其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人们消费理念和模式的演进成为近些年来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力。

2.4国家“假日经济”政策的强力助推。安徽生态旅游农业能在并不很长的时期内取得快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政策的优越[2]。假日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闲暇时间日益增多的情况逐渐形成的。从1995年5月1日国家开始推行每周5天工作制起,国家对居民假日的每一次调整都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机遇。近年来,政府更是提出了“鼓励消费、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并推出了“五、一”、“十、一”、“春节”三个七天的假期,使我国每年的公休假日达到114天,奠定了假日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各种假日的不断增多对安徽生态旅游发展的积极作用以后会更加明显。

2.5生活压力加剧、交通布局更加合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确实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生活质量也呈现逐日向好的状态。但是,城镇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很多问题,典型的比如“城市病”现象。人口的不断膨胀以及就业机会的稀缺性存在着明显的冲突,导致人们竞争压力空前加大、心理承受力经受严峻考验,很多人都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渴望着走出紧张的“城堡”,呼吸到新鲜自由的空气。在这种背景下,生态旅游农业得天独厚的特性充分彰显。另外,随着国家基础设施投资的力度不断加大,交通、通信的发展有了实质性的飞跃。私家车的非线性增加、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等给人们的旅游出行提供了便捷渠道,人们出行的灵活性相比从前更加明显。

3安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客观问题。

3.1生态旅游农业对于外部环境的冲击。

正如前文所说,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看到成就的同时也不能无视和回避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经营模式的严重滞后以及经营理念上的急功近利。长期无序的粗放式经营使我们的环境千疮百孔,问题接踵而至。旅游资源的开发应该有一定的时间差和利用限度,若过度开发会导致灾难性后果;景区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兼顾环境的实际承载力,不能违背客观规律恣意妄为;很多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相对较差,制约了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大量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兴建虽然必要,但是没有通盘考虑也会造成对生态环境的侵害冲击,等等。[3]我们会看到,在很多林区,由于人们无度开荒,大量森林被砍伐,原本并不明显的水土流失问题一下子严重起来。另外,为了增加农业产出,提高产品的产量,人们在土地上投入了大量的化肥。若长期使用又不加以控制,必将对水质和土质产生恶性影响。

3.2经营粗放、设备滞后以及交通闭塞。

3.2.1经营理念存在偏差,重经济产出而忽视生态效益。

开发生态旅游农业要坚持科学、合理、可控,要遵循客观规律因势利导。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经营者不经论证便变更土地用途,导致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甚至可能破坏土质。很多经营者对自身的定位也缺乏深入分析,在农业自然资源的特色开发方面缺乏研判,比较优势不明显。比如说,人们在旅游消费中会制造很多垃圾,这些都要及时妥善处理,以防对环境产生更加严重的破坏。只考虑眼前经济利益而忽视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保护是杀鸡取卵的短视行为。只有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审视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才是明智的选择。

3.2.2经营粗放,深入开发陷入困境。

一个好的生态农业旅游区必须有着完善的配套设施,这是硬件方面的必然要求。但是,光有好的设施没有好的服务也是发展的一个误区。许多生态旅游农业区推出的旅游产品缺乏认知度和吸引力,根源就在于经营方式粗放,没有深入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等内在价值。另外,当前生态旅游农业景点大部分都是当时当地的人们搞起来的,群众的首创精神得以充分发挥。但是,由于文化水平、经营理念、创新精神等方面的不足,他们往往很难将其引入纵深方向,旅游开发长期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活动形式和载体单一,文化附加值严重匮乏。

3.2.3交通条件落后,位置偏僻。

旅游发展,交通现行。没有快速便捷的交通,旅游景点很难为人们充分接受。当前,安徽本省生态旅游农业主要布局在一些交通不便、位置偏僻的区域,游客抵达景区以及在景区游览都十分不便。交通条件的落后和位置的偏僻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今后,安徽要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加大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完善交通体系。

4破解方略。

4.1政府科学引导,加大扶持力度。

总体来讲,安徽省生态旅游农业发展还处在层次比较低的起步阶段,很多东西都在探索试验过程中,经营管理和资金保障上的漏洞比较多。政府部门这时候要充分发挥好自己的作用,在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问题上聚精会神一心一意,加大经营管理者们的教育培训力度,加强科学管理、创新思想的指导引导。同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该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确保生态旅游农业在科学高效的轨道上运营。例如,在兴建基础设施和配套建筑的同时,注意保留原先的有特色的建筑群,将新的发展思路和旧的资源充分整合。在资金投入方面,坚持正确的投资方向,优化投资结构,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生态旅游农业的整体层次和水平。

4.2在可持续的轨道上良性运营。

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最终出路必然是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没有疑义的。在开发过程中,要正确处理环境、资源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在前期准备以及具体实施中,要注意生态学原理的学习和运用,吸取生态农业发展理念。同时,完善生态旅游农业体系内部资源的配置和结构的调整,发挥系统的整体效应和互补效应。在整个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生态旅游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结合起来,走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社会效益高的新路。

4.3构建科学完善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体系。

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体系,是由农业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和污染的预防控制等内容构成,运用农业生态学原理、农业系统工程方法和循环经济原理,充分发挥区域生态、资源、农业产业发展优势,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要特别注意消除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从源头上加大治理力度;要大力推广沼气等清洁能源,调整农业发展的能源结构;要加大技术研发水平,通过技术手段破解农业生产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安徽省是长江、淮河的流经之地,生态建设和保护格外重要。要坚决遏制乱砍乱伐森林资源的不良势头,通过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确保森林资源完好无损,建立多种类型的生态资源保护区域,深化退耕还林工作。尤其是,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宣传力度,鼓励他们退耕还林,让他们认识到退耕还林的长远意义。

4.4整合区域资源,提高旅游农业的文化意蕴。

任何一个地方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必然拥有很多特色资源和优势领域。生态旅游农业发展要真正深入人心,就必须深入挖掘本区域的历史精髓和文化内涵,提高文化附加值和历史厚重感。实践证明,没有文化内蕴的东西是不可能长久下去的。安徽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孕育了很多特色性的东西,这是当地旅游农业发展的灵魂。事实正是如此。置身在安徽省生态旅游农业发展区内,乡村生活的闲适惬意油然而生,游客能完全放松自己的身心,享受大自然的静谧。水车、荷塘、犁等农耕文化的典型特征融入到景区中时,仿佛一切都回到了人类的原始状态,心开始沉静[5]。另外,要深入挖掘各个层次的文化,注意保持一些古镇、地方文化、民间工艺品的原始特色,减少人为因素的濡染,提升旅游农业产品的文化内涵。

4.5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优化经营模式和产业布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生态旅游农业发展也是如此。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必须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三重要素,缺一不可。在拟定规划前要全面考察目标区域,做好可行性论证,征求各方面意见。坦率讲,目前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层次还比较低,理论支撑明显不足,实践方面也是刚刚起步。成就的背后隐藏着很多问题,如方式粗放简单、利用率低等。因此,在进行旅游农业规划前要对居民收入、生态环境等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6]。生态旅游农业发展不是单个农业经营者可以完成的,可以借助于旅行社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从长远来看,这是促进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一条很好的道路。旅行社介入生态旅游农业经营之后,广大农民就不用担心由于文化水平和管理理念落后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了。另外,旅行社本身的一系列优势,比如客源较多、管理理念先进、广告优势等都可以在这个领域发展重要作用。旅行社参与进来之后,旅行社和农业生产经营者成为利益共同体,面临经营风险时,双方可以群策群力共同应对,减少经验风险降低运营成本。

5结束语。

不可否认,安徽省生态旅游农业由于相关各方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发展中的问题并不比成就少,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予以解答。长远来看,安徽省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必然走依靠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断挖掘和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在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语境下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增强发展后劲。

参考文献:

[1]徐红。对我国发展生态旅游农业问题的思考[j].合肥: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1):14.

[2]光善万,徐宜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社会动因浅析—以成都为例[j].

成都: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10):73-74.

[3]徐宜国。若尔盖草原沙化的人文因素及防治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681-12683.

篇(2)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制度创新与技术进步共同带动了农村的快速发展。但农村发展的巨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与生态资源为代价取得的,产生了一系列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对农村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客观上迫切需要解决农村发展、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1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1.1农村发展模式粗放及产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农业发展及其结构调整已逐步形成了“高投入,高产出,高排放”的农业发展格局,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大。当前农村经济增长的特征是生产要素的产出率和利用率低下,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小。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农业产量至少有1/4是靠化肥、农药和地膜等化学物品投入取得的。过量的农药、化肥等的投入造成了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并已经成为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①种植结构的变动。传统的粮食作物施肥量稳步增长的同时,蔬菜、果树、花卉等新兴的经济作物已经成为化肥消费的主体和化肥消费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化肥施用水平和化肥流失率具有正相关性,因此,种植结构演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业面源污染。②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迅猛,占农业的比重不断增加,由于设备落后,不能及时、合理地对畜禽养殖固体废弃物和废水进行有效处理,带来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并且具有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特点。③盲目的调整行为。受利益的驱动,生态脆弱地区的大量林地、草地向耕地转化,造成水土流失、水体污染,林地、草地大量减少,导致对污染物的吸附作用大大降低,致使农村生态系统遭受破坏。

1.2生态环境管理和保护的法制体系不健全

主要是:①环境立法很少涉及农村生态环境。②环保执法力度不够。

2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理念

应构建农村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农村发展中;建立符合实际的、激励和约束相容的区域农村生态环境政策、法律与管理体系。

2.1充分认识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的重要性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区域和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已显得非常必要。发达国家成功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经验的共同点是:非常重视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将之视为环境管理的重要部分,非常重视对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估。因此,应结合我国实际,借鉴国外相关经验,提高对农村生态环境管理重要性认识,充分重视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将之作为生态环境管理的重要核心部分,并纳入新农村建设之中。加强对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和重点区域农村工业污染状况的科学评估,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监测监控体系,制定切实有效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政策。

2.2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当前粗放的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加大了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程度,因此,必须转变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种植业和养殖业是农业污染的主要来源。解决农业污染的关键是建立和恢复中断的农业内部物质能量循环流动的链条,减少农业生产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失。应以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按照循环农业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利用”的要求,从投入端、中间过程、输出端3个有机的过程构建农业发展模式。把专业化的种植活动和养殖活动结合起来,实现种植和养殖两部门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实现种植业和养殖业区域性的种养平衡,减少环境污染。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保持土壤肥力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维持生态系统的功能和健康。对于农村工业发展,应将减少污染做为重要考虑因素,纳入到经济决策过程中,在农村工业发展过程中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2.3构建完善的农村生态环境公共政策体系,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

由于农村环境污染复杂,来源广泛、分散,种类繁多,表现为复合型污染,因此,有效的生态环境管理政策必须影响众多行为者,应构建完善的政策体系,并通过“连锁”机制来激励相关行为主体减少污染排放。综合运用包括产权制度、价格政策、财政政策等多种政策及补贴、教育、激励和行为标准等多种政策工具建立起有效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机制。

篇(3)

农业发展问题在我国极为重要,农业是处于战略地位的重要关注点。一直以来,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都是国家下大力气推动与维护的焦点。我国农业经过长期发展,竞争力不断提升,但是仍然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大量农民生活刚刚达到温饱,生活质量较低。我国迫切需要进行农业改革,推动农业的产业化发展。

1转变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观念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以市场需求为立足点,关注经济效益,关注科技发展,实现农业布局的区域划分,农业生产逐渐转向专业化,农业管理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农业经营一体化,农业服务覆盖整个区域。农业产业化能够顺利实施,首先需要的是转变农业发展观念。

1.1以市场需求为先导

在新时期,农业发展与市场营销息息相关。农业发展离不开运用市场营销方式将自身产品推出去,提高市场占有率。一切营销活动都是以市场需求为先导的,要满足市场需要,优化资源配置,做好产品生产的规划,生产的产品要迎合市场需要,才能有销路,才能保证农业快速发展。

1.2生产规模化

规模经济是工业发展中摸索出来的客观规律,经过长期实践,验证规模经济也适用于农业生产。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活动长期以来以一家一户为单位,产量依赖一家一户承包的田地数量,无法形成规模,阻碍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农民虽然有生产积极性,但是生产力没有明显提高。农业规模化生产能够有效降低成本,迅速推广新技术,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实现农业快速发展。

1.3注重投入产出比

农业生产管理应该以现代经营管理的理念来指导,与企业经营一样,引入现代经营管理理念,注重降低成本,提高产出,心存投入产出比的概念,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定期进行人员培训,运用新科技来不断提高投入产出比,实现集约化增长。1.4着眼国际市场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波及全球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农业生产不应闭关自守,应该紧跟时展,抓住全球一体化的时机,迎头赶上,着眼国际市场,运用各种方法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挖掘国际市场这一巨大宝库。

2提倡绿色营销

绿色营销指的是这个营销过程中,要以环保意识作为营销指导,向顾客提供安全,环保,无污染的产品,注重节约资源,符合社会责任,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2.1增长方式精细化

长期以来,我国的工业发展,农业发展均采用粗放式的增长方式,农业生产的增长以损害环境,损坏生产环境为代价。在新时期,采用绿色营销方式,改进生产方式,运用环保生产技术,研发环保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2提高产品竞争力

当前消费者消费更加理性,关注环保。绿色消费已经成为当前主流的,重要的消费观念。绿色食品风靡全球,受到人们的喜爱。我国农业发展应该抓住这一机遇,生产绿色产品,通过绿色营销,让农产品迎合顾客修,保证农产品销路。绿色农产品因为更收欢迎,价格更高,投入产出比更高,能够给农业发展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2.3提高农民收入

国外绿色食品比普通食品的价格高两成左右。我国东北的绿色大米比一般大米价格高出一成仍然受到欢迎,供不应求。我国幅员辽阔,但是资源稀缺,应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将地方特色融入农产品营销,采用绿色食品这样的科技产物增加产品附加值,能够有效提高农民收入,让农民更有积极性参与到绿色产品生产当中[1]。

3加强知识营销

转变营销观念,生产绿色农产品,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支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新时期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运用新科技推动农产品营销,加强知识营销,能够有效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实现农业快速发展。

3.1提高人员素质

科技发展的成果在农村推广,其基本条件就是具备能够使用先进技术的人。我国农业人口的整体素质一般,长期以来,这也是抑制农业发展的问题之一。农业生产技能仅仅依靠简单的个人经验,由老人言传身教代代相传,效率低下,效果较差。我国农业发展要将农业生产与营销人员的素质整体提高起来。定期进行培训,将新技术推广下去。加强基础知识的培训,引进优秀人才,不仅引进人才,还要将优秀人才的技术留下来。进行农业生产管理,产品研发,营销方面的管理需要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为农村培养跟多的优秀人才,为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2]。

3.2加大农业科研投入

农业发展离不开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不仅与人的因素有关,还与资源投入相关。我国农业发展缓慢,投资回报率较低。应该提高在农业科研方面的投入,提高生产方式与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注重引进外资,通过各种合作方式为农业科研吸收更多的投资。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农业生产技术产业化,整合资源,降低成本,逐步提高农业生产管理的水平,推动农产品销售[3]。

4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农业发展问题应该从市场营销的视角出发,以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看待农产品生产,管理,营销全过程,提高技术能力,培养合格的生产人员,技术人员,营销人员,生产绿色食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高投入产出比,优化资源配置,注重推广方式,扩大市场,实现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裘指挥,张丽,胡新宁.农村地区构建农业技术人员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成效、问题与对策——基于中部地区N市的调研[J].教育研究,2016,(06):158-158.

篇(4)

1 有机农业发展历程

1.1 有机农业的基本概念

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认为,有机农业是一种能维护土壤、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生产体系,她遵从当地的生态节律、生物多样性和自然循环,而不依赖会带来不利影响的投入物质。有机农业是传统农业、创新思维和科学技术的结合,她有利于保护我们所共享的生存环境,也有利于促进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界的公平与和谐共生。

1.2 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有机农业出现较晚。1989年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农村生态研究室是我国第一个IFOAM成员,1990年浙江省临安县临安茶厂和裴后茶园获得荷兰SKAL的有机认证[1]。1995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了《有机食品标志管理章程》和《有机食品生产和加工技术规范》,初步形成了有机食品生产标准和认证管理体系。2015年8月25日,国家质检总局《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修正版)取消了有机转换认证及其标志,进一步规范了有机产品生产。

近年来,我国有机农业发展较快。据报道,2014年我国有机生产面积已达272.2万公顷,有机产品总产值达800多亿元。2015年,全国已建成有机农业示范基地19个,形成了水稻、茶叶、畜产品、水果等示范模式,我国已成为全球第4大有机产品生产消费国[2]。

2 我国有机农业的问题

2.1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有机农业投入较大,劳动力投入较高,生产效率较低,市场风险大,使得有机农产品生产风险极大。因此有机农业的发展壮大必须要得到政府支持,弥补有机转换期间收入下降的风险,才能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但我国政府目前没有提供对有机农业统一的支持,中央没有专门的补贴资金,发展有机农业的财政资金主要由地方自行解决,但是政府也只进行前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缺乏长期、稳定的规划和政策支持。

2.2 产业化水平低,生产组织形式缺乏创新

有机农业对自然环境依耐性很强,生产的监控程序多,检测、监测费用高,使得有机农业生产管理成本大增,限制了有机农业的大发展。在市场利益驱使下,单个农户也往往追求利益最大化而采取一些不符合规范的生产措施,结果往往损坏整个有机生产行业的利益;而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化水平较低,对单个农户约束性较弱,应对市场风险能力不强。

2.3 有机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民素质较低

我国有机农业生产刚刚兴起,适应本地的生产技术并不完备国内有机农业生产研究停留在科研机构实验室水平,缺乏对有机农业生产资料的系统性研究和开发。在我国, 仅有5家专业有机农业咨询组织, 但它们大多数多专注于建立产品质量控制体系,而不是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同时,由于我国农民文化程度较低,掌握新技术的能力较弱,这也成为制约我国有机农业生产的一大瓶颈。

2.4 对有机农业认证不规范,生产过程缺乏监督

目前,我国现有59家有机认证机构,不同机构和检查员对于标准本身掌握和执行不规范,差异很大,导致有机农产品质量存在差异。对有机产品生产监督不严,生产过程中使用化学农药等现象时有报道,市民对本国有机农产品缺乏应有的信任。因此,要结合我国国情,制定适合我国有机农产品生产标准,促进我国有机农产品市场规范化发展。

3 我国发展有机农业的对策

3.1 加大对有机农业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力度

各国有机农业的健康发展都与政府的大力扶持密切相关,如德国“联邦有机农业计划”每年投入两千万欧元用于支持有机农业生产。我国也应加大对有机农业生产和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并对有机农产品给予政策补贴。积极进行政策引导和鼓励,以政策引导有机农业快速发展。

3.2 加强有机农业规范化建设

首先,要完善有机农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有机农业管理规范的国家或地区都有着较为完善的有机产品生产标准和管理办法。其次,要科学制定有机农业认证标准,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机农产品生产标准,从而促进我国有机农产品的规范发展。同时,加强对认证机构的监督管理,避免无序竞争。

3.3 加快土地流转,建立新型的生产经营组织,形成有机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篇(5)

关键词:旅游产业;发展;收入;关系。

摘要:介绍了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及特点,对安徽生态旅游农业兴起的背景作了论述,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安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生态旅游农业农业发展安徽0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尤其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都市生活的狭小空间,更加引发了人们对于原生态环境的向往。和自然良性互动的诉求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而水涨船高。在这种语境下,生态旅游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走入人们的视野,调剂着人们的生活。通常,旅游会在一定程度上给环境内外带来压力,进而人们提出了生态旅游农业的理念。安徽在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领域是比较早的“试水”者,有着比较成熟的发展路径和丰厚的实践经验。对安徽模式进行科学细致的解剖和分析对当前以及今后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有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也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流趋势。

1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及特质。

1.1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

所谓生态旅游农业是指20世纪首先在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旅游方式,它又被称为旅游农业或观光农业。以农业生产为依托,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环境美学的方法,在科学合理地利用现有农业资源的基础上,将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发展旅游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是一种现代旅游与现代农业相结合的高效农业,是集农业生产、产品营销、旅游观光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立体式产业体系。[1]。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发展生态旅游农业不但可以促进农业生产和旅游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更重要的是,它有效整合了两种产业的优势和特色,既增加了经济收入,又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有人将生态旅游农业定义为“朝阳产业”,这种说法恰如其分。

1.2生态旅游农业的产业特质:①和谐共生性。生态旅游农业的特色之一就是在农业和旅游业发展的不同要素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结合点。不同于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旅游农业对于环境、资源以及旅游的发展起着统筹兼顾的协调作用,既遵循了农业、旅游业的客观发展规律,又实现了农业与旅游业二者的协调发展。②规划性。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建立在科学充分的调查研究以及深入系统的分析预测基础上。在实际过程中,相关专家、学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对目标区域的实际调研拟定可行性报告,最终决定项目能否如期上马。③交叉性产业。生态旅游农业是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新型产业,兼具农业与旅游业的特征,能够充分利用资源,使农民同时获得农业和旅游业两种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④天然谐趣性。生态旅游农业的具体内容有很多,诸如生态观光、乡土民情等项目应有尽有,充分满足了游客们在紧张的工作生活之外身心彻底放松的诉求,为人们宣泄自己的心理压力提供了一条绝佳路径。

2安徽生态旅游农业兴趣的背景。

2.1地理优势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日光充足,季风明显,四季分明,以淮河为分界线。淮河以北属暖湿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这为生态旅游农业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安徽有淮北平原农业区、江淮丘陵农业区、沿江平原农业区、皖南山地林茶粮区。这些区域特产丰富,如枇杷之乡-歙县、山核桃之乡-宁国、酥梨之乡-砀山、红茶之乡-祁门等。安徽有着丰富的戏曲文化,如黄梅戏、庐剧、凤阳花鼓等。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物产,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安徽的生态旅游农业提供了独特的资源。

2.2政策扶持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农业的腾飞,成为刺激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兴增长点,增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渠道,一定程度上消化了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转嫁了农村的社会治安风险,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同时,将农村的现有资源充分调动起来,激发了农民发家致富的主动性积极性,实现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在新的载体基础上的完美对接。为此2007年安徽省出台了17号文件《关于推进旅游产业大省建设的意见》,确定打造旅游大省的发展思想,提出打造“三大板块”(即大皖南旅游区,泛巢湖旅游区,新皖北旅游区)和“六大区域”品牌(即突出黄山,打造以世界遗产和徽文化为品牌的旅游区;突出大别山,打造以原生态和红色旅游为品牌的旅游区;突出巢湖,打造以滨湖城市与商务休闲为品牌的旅游区;突出亳州、凤阳、寿县古城,打造以淮河流域文化为品牌的旅游区)。从财力上对规划编制、景点建设、旅游接待宾馆创星、“农家乐”创星等工作进行奖补。

2.3经济能力因素。旅游活动能否长效进行下去与个人或家庭的经济承受力有着莫大的关联性。从一定意义上说,人们的收入水平和旅游的可能性存在正相关性。从国际上来看,旅游业对于各国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尤其是在英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人们的消费收支结构中,观光旅游分量举足轻重。这种情况在我国体现的也十分明显。作为国民经济新兴产业的旅游业,近些年来伴随着经济迅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愈来愈明显。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刺激了生态旅游农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的不断减低充分证明了人们的消费结构在新时期的发展趋势:物质性消费不断走低而精神享受性消费与日俱增。绿色消费和个性消费的理念蔚然成风深入人心,而旅游在其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人们消费理念和模式的演进成为近些年来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力。

2.4国家“假日经济”政策的强力助推。安徽生态旅游农业能在并不很长的时期内取得快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政策的优越[2]。假日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闲暇时间日益增多的情况逐渐形成的。从1995年5月1日国家开始推行每周5天工作制起,国家对居民假日的每一次调整都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机遇。近年来,政府更是提出了“鼓励消费、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并推出了“五、一”、“十、一”、“春节”三个七天的假期,使我国每年的公休假日达到114天,奠定了假日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各种假日的不断增多对安徽生态旅游发展的积极作用以后会更加明显。

2.5生活压力加剧、交通布局更加合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确实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生活质量也呈现逐日向好的状态。但是,城镇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很多问题,典型的比如“城市病”现象。人口的不断膨胀以及就业机会的稀缺性存在着明显的冲突,导致人们竞争压力空前加大、心理承受力经受严峻考验,很多人都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渴望着走出紧张的“城堡”,呼吸到新鲜自由的空气。在这种背景下,生态旅游农业得天独厚的特性充分彰显。另外,随着国家基础设施投资的力度不断加大,交通、通信的发展有了实质性的飞跃。私家车的非线性增加、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等给人们的旅游出行提供了便捷渠道,人们出行的灵活性相比从前更加明显。

3安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客观问题。

3.1生态旅游农业对于外部环境的冲击。

正如前文所说,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看到成就的同时也不能无视和回避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经营模式的严重滞后以及经营理念上的急功近利。长期无序的粗放式经营使我们的环境千疮百孔,问题接踵而至。旅游资源的开发应该有一定的时间差和利用限度,若过度开发会导致灾难性后果;景区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兼顾环境的实际承载力,不能违背客观规律恣意妄为;很多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相对较差,制约了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大量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兴建虽然必要,但是没有通盘考虑也会造成对生态环境的侵害冲击,等等。[3]我们会看到,在很多林区,由于人们无度开荒,大量森林被砍伐,原本并不明显的水土流失问题一下子严重起来。另外,为了增加农业产出,提高产品的产量,人们在土地上投入了大量的化肥。若长期使用又不加以控制,必将对水质和土质产生恶性影响。

3.2经营粗放、设备滞后以及交通闭塞。

3.2.1经营理念存在偏差,重经济产出而忽视生态效益。

开发生态旅游农业要坚持科学、合理、可控,要遵循客观规律因势利导。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经营者不经论证便变更土地用途,导致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甚至可能破坏土质。很多经营者对自身的定位也缺乏深入分析,在农业自然资源的特色开发方面缺乏研判,比较优势不明显。比如说,人们在旅游消费中会制造很多垃圾,这些都要及时妥善处理,以防对环境产生更加严重的破坏。只考虑眼前经济利益而忽视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保护是杀鸡取卵的短视行为。只有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审视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才是明智的选择。

3.2.2经营粗放,深入开发陷入困境。

一个好的生态农业旅游区必须有着完善的配套设施,这是硬件方面的必然要求。但是,光有好的设施没有好的服务也是发展的一个误区。许多生态旅游农业区推出的旅游产品缺乏认知度和吸引力,根源就在于经营方式粗放,没有深入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等内在价值。另外,当前生态旅游农业景点大部分都是当时当地的人们搞起来的,群众的首创精神得以充分发挥。但是,由于文化水平、经营理念、创新精神等方面的不足,他们往往很难将其引入纵深方向,旅游开发长期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活动形式和载体单一,文化附加值严重匮乏。

3.2.3交通条件落后,位置偏僻。

旅游发展,交通现行。没有快速便捷的交通,旅游景点很难为人们充分接受。当前,安徽本省生态旅游农业主要布局在一些交通不便、位置偏僻的区域,游客抵达景区以及在景区游览都十分不便。交通条件的落后和位置的偏僻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今后,安徽要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加大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完善交通体系。

4破解方略。

4.1政府科学引导,加大扶持力度。

总体来讲,安徽省生态旅游农业发展还处在层次比较低的起步阶段,很多东西都在探索试验过程中,经营管理和资金保障上的漏洞比较多。政府部门这时候要充分发挥好自己的作用,在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问题上聚精会神一心一意,加大经营管理者们的教育培训力度,加强科学管理、创新思想的指导引导。同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该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确保生态旅游农业在科学高效的轨道上运营。例如,在兴建基础设施和配套建筑的同时,注意保留原先的有特色的建筑群,将新的发展思路和旧的资源充分整合。在资金投入方面,坚持正确的投资方向,优化投资结构,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生态旅游农业的整体层次和水平。

4.2在可持续的轨道上良性运营。

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最终出路必然是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没有疑义的。在开发过程中,要正确处理环境、资源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在前期准备以及具体实施中,要注意生态学原理的学习和运用,吸取生态农业发展理念。同时,完善生态旅游农业体系内部资源的配置和结构的调整,发挥系统的整体效应和互补效应。在整个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生态旅游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结合起来,走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社会效益高的新路。

4.3构建科学完善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体系。

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体系,是由农业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和污染的预防控制等内容构成,运用农业生态学原理、农业系统工程方法和循环经济原理,充分发挥区域生态、资源、农业产业发展优势,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要特别注意消除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从源头上加大治理力度;要大力推广沼气等清洁能源,调整农业发展的能源结构;要加大技术研发水平,通过技术手段破解农业生产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安徽省是长江、淮河的流经之地,生态建设和保护格外重要。要坚决遏制乱砍乱伐森林资源的不良势头,通过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确保森林资源完好无损,建立多种类型的生态资源保护区域,深化退耕还林工作。尤其是,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宣传力度,鼓励他们退耕还林,让他们认识到退耕还林的长远意义。

4.4整合区域资源,提高旅游农业的文化意蕴。

任何一个地方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必然拥有很多特色资源和优势领域。生态旅游农业发展要真正深入人心,就必须深入挖掘本区域的历史精髓和文化内涵,提高文化附加值和历史厚重感。实践证明,没有文化内蕴的东西是不可能长久下去的。安徽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孕育了很多特色性的东西,这是当地旅游农业发展的灵魂。事实正是如此。置身在安徽省生态旅游农业发展区内,乡村生活的闲适惬意油然而生,游客能完全放松自己的身心,享受大自然的静谧。水车、荷塘、犁等农耕文化的典型特征融入到景区中时,仿佛一切都回到了人类的原始状态,心开始沉静[5]。另外,要深入挖掘各个层次的文化,注意保持一些古镇、地方文化、民间工艺品的原始特色,减少人为因素的濡染,提升旅游农业产品的文化内涵。

4.5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优化经营模式和产业布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生态旅游农业发展也是如此。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必须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三重要素,缺一不可。在拟定规划前要全面考察目标区域,做好可行性论证,征求各方面意见。坦率讲,目前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层次还比较低,理论支撑明显不足,实践方面也是刚刚起步。成就的背后隐藏着很多问题,如方式粗放简单、利用率低等。因此,在进行旅游农业规划前要对居民收入、生态环境等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6]。生态旅游农业发展不是单个农业经营者可以完成的,可以借助于旅行社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从长远来看,这是促进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一条很好的道路。旅行社介入生态旅游农业经营之后,广大农民就不用担心由于文化水平和管理理念落后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了。另外,旅行社本身的一系列优势,比如客源较多、管理理念先进、广告优势等都可以在这个领域发展重要作用。旅行社参与进来之后,旅行社和农业生产经营者成为利益共同体,面临经营风险时,双方可以群策群力共同应对,减少经验风险降低运营成本。

5结束语。

不可否认,安徽省生态旅游农业由于相关各方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发展中的问题并不比成就少,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予以解答。长远来看,安徽省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必然走依靠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断挖掘和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在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语境下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增强发展后劲。

参考文献

[1]徐红。对我国发展生态旅游农业问题的思考[J].合肥: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1):14.

[2]光善万,徐宜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社会动因浅析—以成都为例[J].

成都: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10):73-74.

[3]徐宜国。若尔盖草原沙化的人文因素及防治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681-12683.

篇(6)

同江镇总面积9.6 万亩,其中耕地面积 6.21万亩,主要以水稻种植为主,以蔬菜种植为辅,辖7个行政村,11个自然屯,总人口5340人。全镇水稻种植面积 4.9万亩,亩产达到500kg以上,总产达到2.45万t。蔬菜种植面积0.45万亩,亩产达到2800kg以上,总产达到1.26万t。农民人均纯收入 6967 元。

二、同江镇特色农业发展状况

1.水稻精深加工创品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营养、安全消费的认识也随之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江镇发挥三江口灌区的作用,凭借利用黑龙江水灌溉种植水稻的优势,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水稻种植,建成精米加工厂,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了“稻花香”商标,生产小包装大米、精品大米、绿色大米、有机大米,开拓销售市场,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打造了“稻花香”优质品牌,传播了“稻米文化”。

2.蔬菜产业快速发展

蔬菜生产已成为全镇的特色产业,是种植业中一个增长点。近年来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突出区域特色,调整结构,增加花色品种,重点引进彩椒、樱桃西红柿、香蕉西葫芦、水果黄瓜、樱桃萝卜、紫甘蓝等新品种,优化种植模式,发展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无害化生产,推广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规程,全面实施无公害蔬菜生产,加强环境监控,禁止使用剧毒农药,严格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创建稳定可靠的无公害蔬菜和绿色食品蔬菜生产基地,以占领高消费蔬菜市场,从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向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开展专业化生产转变,从抓数量的同时向抓质量转变,从粗放经营向设施生产、集约经营转变,温室大棚生产已达500余栋。促进了全镇蔬菜产业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三、同江镇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

2.特色农产品加工和市场开拓能力相对薄弱;

3、农民增收渠道缺乏长效机制,产业化经营水平有待提高。

四.加快同江镇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

加快土壤改良开发,进一步提高对土地的利用率;加大对种植业内部的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种植合适的农作物,避免抛荒的现象发生;完善农业保险制度,降低农业风险,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农业金融、保险体制,加大信贷资金对农业投入的力度。

2.争取资金抓紧对破损、老化的水利工程的维修改造

保证灌溉渠系畅通,加强水情预测,合理调配水资源,保证农业生产用水。

3.做好农产品流通工作,不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篇(7)

在中国,随着“打工潮”的出现并不断壮大,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并离开传统农业生产,留下大量老人打理自家的一亩三分地。“老人农业”现象直接引发了三个问题:农业生产进度时常受到影响;传统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逐渐被“懒人农业”替代;农民总体年龄偏高、知识水平有限,农业生产新技术、新设备“推广难”。

在西部农业大区重庆市,不少基层干部说,由于缺乏劳动力,过去种田是“绿肥铺底,农家肥当家”,如今则是省时省力的化肥当家,田地越来越瘦;由于劳动力缺乏,农民不在农田基础建设上下功夫,水库塘堰淤塞,渠道多年失修。农业生产也不再坚持精耕细作的传统生产方式。

重庆一些基层农技干部给记者粗略计算:如果劳动力充足,每亩水稻平均2天就可以完成播种,现在由于青壮年劳力缺乏,平均已拉长到四五天。重庆万州区天河镇天河社区农民王文义说:“家里6亩土地全靠我一个人种,根本种不过来。如果春耕时还遇到寒潮、霜冻、干旱等自然灾害,要抢播抢种,劳动力短缺就更明显了。”

张红宇认为,“老人农业”现象是农业比较效益低、城镇化进程等综合因素影响的正常结果,日本等国家务农农民年龄也都在50岁以上。“老人农业”的出现会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带来不利影响,但这一难题并非无法破解。

篇(8)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6-0208-03

由于农业薄弱的基础地位和所承受的风险较大,给予农业大力的支持与保护是必要的[1]。信贷支农资金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最重要和最主要资金来源之一,对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农业经营风险较大、投资回收周期长、受季节性影响大、赢利水平低以及农村金融服务需求主体分散等因素导致农村金融因其收益与成本不对称而大举撤离农村,农村地区融资难成为普遍性问题[2,3]。目前,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金融支农规模、支农结构和支农政策等内容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从而使理论界对金融支农问题的研究内容不断拓展,研究成果日趋丰富[4-7]。近些年,天津市都市型农业发展较快,相应的,其对农村金融支持的需求程度越来越高。然而,天津市金融支农状况与同类发展省市及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天津市所有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总额度增长的幅度较小[8,9]。因此,研究天津市金融支持都市农业发展状况,探讨存在问题的原因,对推进天津市现代都市农业进程,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一、天津市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特征

(一)金融支农投入规模呈现加速增长特征

从1978—2010年天津市金融机构支出情况看,贷款总支出呈现加速增长的势头。相应的,金融机构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呈现增长的趋势。农业贷款余额由1978年的不足0.5亿元增至2000年的42.65亿元,2010年达到了413.02亿元,较1978年增长了983倍(见表1)。目前,金融支农支出占金融总支出比重为3.2%,较10年前增加0.9个百分点,总体上,金融支农比重呈现增长趋势。

(二)银行类金融机构支农呈现下降趋势

由图1可知,1978—1984年,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仅来源于银行类金融机构,没有其他金融机构支持。之后,银行类金融机构农业贷款占总体金融机构农业贷款比重下降。2009年其比重为43.6%,2010年降至20%以下。由此可以看出,银行类金融机构支农力度逐渐降低,相应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支农力度加大。金融机构支农呈现多元化特征。

(三)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衡量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通常用“戈式指标”表示[10]。表2反映了天津市农村金融发展的总体态势。从农村金融资产总量来看,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呈现出一种连年上升的态势,这一趋势在2010年表现得尤为突出。1990年农业存贷款余额为36.71亿元,2010年较1990年增加了25.5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在20年中从51.72亿元增至317.3亿元,增加了5.1倍。农业存贷余额的增速远高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增速。这一时期内,农村的金融相关比率呈现上升趋势,由0.71增至3.06。Goldsmith(1969)认为,在经济发展进程中,金融相关比率有提高的趋势,但当金融发展到一定阶段即金融相关比率增加到一定水平后,就会停止增长[10]。一般FIR增长至1.0以上即会出现停滞,天津市的FIR近几年远超过这一数值,这种现象是由于天津市特殊金融环境的影响,属于正常现象。

(四)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支农金融服务的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截至2010年,天津市共有银行类金融机构营业网点2 576个,22.6%设在农村,其中农村合作机构营业网点580个,农村新型机构1个。设在农村地区的银行类机构有四类五种,分别是商业银行中的农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中的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以及邮政储蓄机构[11,12]。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包括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目前,农村金融从业人员7 720人,占银行类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15.3%,较2006年农村金融从业人员数增长53.8%。农村金融机构、部门加强协作,积极推进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服务配套体系建设,支农金融服务保障不断增强。

二、天津市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金融支农相对规模和效率偏低

2010年,天津市中资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占中资金融机构总贷款比重为3.2%,较10年前增加0.9个百分点,金融支农比重呈现增长趋势。但是,金融支农相对规模与其他直辖市相比仍较低。“十一五”期间,天津市中资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占其总贷款余额比重平均为2.68%,低于北京和上海,更远低于重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低49.5%。另外,天津市金融机构单位涉农贷款额产生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系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资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在“十一五”期间平均为1.5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73)。可见,金融支农效率处于较低水平(见图2)。

(二)金融信贷投放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明显

据调研数据显示,天津市所有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总额度虽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是增长的幅度较小;2000—2010年天津市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平均增速19.9%,与农村经济发展对资金增长需求相比较显得严重不足。其主要原因在于,农户数量多而分散,个体资金需要量较小,需求上呈多级多元分散状态;商业银行因获取利润小,不愿涉足农村信贷市场,从而造成信贷投放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明显。

(三)农村资金大量外流

全国邮政储蓄近2/3的网点位于农村地区,长期只存不贷,造成农村资金外流严重。从天津市的情况看,目前共有邮政储蓄机构361家,其中涉农区县网点超过200个,大量资金经过上存后流出农村。此外,一些农村信用社为了多获利,也把吸收的农村资金存到县级以上金融机构,还有部分资金通过购买债券、向城市客户贷款而流出农村。

(四)农业保险严重落后于三农对风险控制的需求

由于农业存在生产周期长、受自然因素影响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等因素,现代农业稳定和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农业保险业的保障。目前,天津市县域保险发展滞后,农村保险机构覆盖面低,市场规模偏小。这是由于体制障碍保险产品的设计缺乏主观能动性、适应农村需要的农业保险品种少、农村政策性保险缺位和财政对农业金融风险的补偿机制尚未建立。

结语

天津市作为北方经济中心,其现代农业的发展应该走在全国的前列。由此,农村金融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力支撑者,其体制的全方位改革势在必行。一方面,需要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形成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和商业金融共同供给金融产品,满足天津现代农业发展的各类信贷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强制性与自愿性农业保险相结合,有侧重地进行政府贴息和担保,不断完善政策性金融体系。在金融体系全方位支持下,天津都市农业的发展必将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 赵淑杰.天津市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与对策[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2):52-55.

[2] 吕罡,刘睿,王静,等.从农户融资难浅析中国农村信贷制度的扭曲与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9):56-58.

[3] 魏晓明,刘静.农村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9,(2):40-41.

[4] 周再清,彭建刚.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支农的协调性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0,(4):79-82.

[5] 戴广香.金融危机下农村金融的支农政策研究[J].中国商界,2009,(9):65.

[6] 姜松,吴卫红,曹峥林.财政支农、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统筹——来自重庆的经验实证[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4):24-30.

[7] 万道琴.我国财政金融支农现状、问题及对策[J].人民论坛,2011,(9):138-139.

[8] 曹元芳,边俊利.关于金融业支持天津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华北金融,2006,(11):22-26.

[9] 蔡承荣,杜金向.农村金融领域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以天津为例[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10(2):66-69.

篇(9)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8-0144-02

大省向绿色食品加工大省的跨越。

一、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现状

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是黑龙江省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生态优势。黑龙江省开发较晚,所以污染少,天蓝、水净、田洁,森林覆盖率达43.6%,耕地肥沃。冬季漫长寒冷。化肥、农药施用量少,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原生态保持良好。这些无疑为发展绿色食品提供了最佳的生态环境。二是资源优势。黑龙江省是全国耕地面积最多的省份,人均耕地面积居全国之首、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寒地黑土”;水系丰富,分布适宜,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干物质积累多,是最佳的农业生产基地,发展绿色食品前景广阔。三是规模优势。目前,黑龙江省绿色农业的种植面积已达6720万亩,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5。拥有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144个,占地面积约达5390万亩,约占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面积的50%。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基地规模普遍较大,平均面积53.1万亩,百万亩以上的占20%。黑龙江省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9家,占全省的82.6%;生产品类行也由1990年起步阶段的单一原料种植向“多品类、深加工”方面拓展,产品已增加到养殖业、山特产品、乳制品、酒水饮品、蜂产品等14大类839个花色品种。截至2012年底,黑龙江省绿色食品认证数达到1640个,绿色、有机食品企业个数达到550个,职工人数为19.1万人,生产总量已达到1040万吨,实现产值650亿元。龙头企业群体规模不断扩大,全省销售收入3 000万元以上的绿色特色食品骨干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06家,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36家。到“十二五”末,绿色(有机)食品作物种植面积达到8 000万亩,实物总量4100万吨,实现产值l550亿元,分别比“十一五”末增长31.6%、49.1%和106%;有效使用绿色(有机)食品标志个数2100个,比“十一五”末增长31.3%。使绿色食品产业成为集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和经济优势为一体的低碳型优势产业,实现绿色食品原料

二、现行财税政策激励存在的问题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财政支持资金相对不足。2012年,全省财政农林牧副渔支出430.39亿元,占预算支出的13.57%;对绿色农业的财政资金支持就更少。从财政支出方面看,财政对农业的支出额也是每年递增,但是从农业资金投入增长率中除去通货膨胀率来看,财政支农资金的总量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二是尚无专门针对绿色农产品的补贴政策。目前,黑龙江省水稻、玉米、大豆、小麦4个主要粮食品种由小面积补贴变为全覆盖,补贴方式由部分粮食品种统一供应种子改为直接到户的补贴。2010年,全省良种补贴资金达26.5亿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仅12.6亿元,其中补贴机具种类涵盖9大类、24小类、64个品目。绿色农业的发展对现代化机械依赖的程度很高,如果对农机补贴不足,就难以实现绿色农业的发展目标。三是财政投入导向机制落后。目前,黑龙江省绿色农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政府财政补贴单一的方式,这远远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要。同时,与市场平均投资收益率相比,农业投资收益率明显偏低且并无保障机制,资金流向农业发展特别是新兴的绿色农业的可能性很低。四是税收优惠作用不明显。如在《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第22条规定中,列出合作社经济活动所涉及的增值税、印花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土地使用税的税收优惠规定,并未提及绿色农业。在深化绿色农业发展的产业链上的各种企业也无相关税收优惠的激励,这必然导致从生产到加工各环节都对绿色农业认识不足,使得绿色农业发展缓慢。

三、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应分析

目前,国内主要是基于C-D生产函数进行分析,但由于变量选取、数据处理、研究时段差异,研究结论还存在着分歧。因此,本文以1994-2012年省财政小口径支农支出(ZLZC)、基建农业支出czus)、科技支农支出(ZIKJ)为解释变量,分别以农业增加值(GDPl)、农民人均年纯收入(INCOME)、粮食总产量(NSZCI)为解释变量,采取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验证和揭示财政支农功能支出的真实效应,进而为绩效测度奠定逻辑基础。构建模型如下:

式中向量CON表示控制变量。影响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和粮食总产量的因素很多,很难穷尽所有变量,所以本研究只确定了几个主要控制变量,包括:农村劳动力投入(IDI),用各地区农业从业人员表示;农户自有资金投入(NHZJ),用各地区农户投资表示;农业信贷资金投入(NYXD),用各地区农业信贷表示。

面板数据的一般估计程序是,首先对是否存在个体效应进行选择,即估计混合最小二乘(OLS)和随机效应模型,构造F和LM统计量,对不存在个体效应的原假说进行检验。如果拒绝原假设,则根据Hausman统计量,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中进一步选择。然后检验模型的异方差性和自相关性。为了确认个体效应是否存在,首先将全部数据混合起来作简单的最小二乘估计(OLS),结果各变量的估计效果均不理想,不存在个体效应,拒绝了混合OLS的估计结果。根据随机效应模型残差构造的LM统计量也拒绝了个体方差为零的原假设。据此,接着分别进行固定效应估计、随机效应估计,结果两个模型估计的结构不符合预期,模型选择Hausman统计量为负值,检验结果显示上述3个模型存在严重的自相关和异方差性。因此,我们采用了纠正自相关和异方差性的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IS)的估计结果。方程整体拟合效果良好,变量显著且符号符合预期,具体结果见表1。

篇(10)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使得农业发展同其资源、环境及相关产业相协调,因地、因时制宜,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力,优化配置生物与环境关系,建立良性循环,促使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相统一,实现高产、低耗、优质、高效,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极其法律保障现状

1.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我国生态农业起步于农户,重点发展县域生态农业建设,我国已建成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102个,覆盖面广。将农业生态建设与调整农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初步建立了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生态农业建设稳步发展。2.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我国生态农业建设成绩瞩目,并呈现蓬勃发展之势,但同时也存在着阻碍生态农业健康发展的很多问题,一是生态意识差,农民受教育水平低,对生态农业认识不足,往往急于求成,使那些保护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难以推广和应用;二是理论基础和技术体系不完善,科技立项脱离实际和经济承载能力;三是缺乏保障生态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政策。法制保障的缺失直接影响了生态农业发展的成效。3.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法律保障现状我国现行的生态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主要散见在《宪法》、《土地管理法》、《农业法》、《环境保护法》以及《草原法》、《渔业法》、《水污染防治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中。从国家的根本大法到单项的法律法规,都体现了发展可持续农业,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理念和目标,在实践中起到了保护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但由于部分法律制定较早,而我国生态农业发展较晚,随着改革的深入,农业经济的发展,新问题新领域的不断涌现,有些法律法规和条例必然出现了滞后和脱离实际。目前,我国仍没有一部对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做出规划和保障的专门的法律法规。现有的涉农立法过于抽象性和原则性,操作性不强,既缺乏宏观的指导思想,也缺乏切实可行的指导生态农业发展的实际措施。另外在执法、监管、和守法层面上都存在问题和不足。

二、国外生态农业法律保障制度

发达国家在经历了现代石油农业的教训之后,认识到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性,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德国、美国、日本等首先提出发展生态农业,比我国早十几年。德国、瑞典、日本等国家在提倡生态农业的同时,重视形成与之相契合的法律,已形成了较完备的以生态农业法律为核心的,与生态农业发展相配套的法律体系,有力地保障了生态农业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德国国土面积大约二分之一用于农业生产,是世界上最早也是生态农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德国的农产品种植必须遵循八个法律法规:《土地资源保护法》、《水资源保护法》、《自然资源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种子法》、《物种保护法》、《肥料使用法》、《垃圾处理法》,此外有机产品等还要遵守相应的管理规定,2002年又制定了《生态农业法》,对生态产品贴上生态标识,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都得到保护。日本农业立法的特点具有超前性和可操作性,在管理体制上做到管理目标明确,角色定位准确,对违法做出极其严厉的处罚,井然有序。日本生态农业,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到农业生态质量安全,确保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完善我国生态农业法律保障制度,保障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农业建设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我们应借鉴,吸收国外的经验教训,学习、引进适合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方法和法律法规,成为我国生态农业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发展生态农业,我们的当务之急是构建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法律体系;重视生态农业政策和法律的配套性和可操作性;完善生态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注重生态农业教育宣传;同时要加强执法监管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而保障我国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我国生态农业的法律保障问题的研究山西财经大学2010郭方方

2.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法律制度研究山西财经大学2014王虹

篇(1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需求,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农业中的应用与融合,有效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格局,加快了农业发展模式的升级与转型。互联网+农业的模式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民生活,进一步推动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因此谋求农业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十分之必要。

1 互联网+农业发展中的问题

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模式,主要是在农产品的销售、加工和生产等环节引入互联网技术,以此加快农业经济的信息化发展。但是在互联网+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意识淡薄。互联网农业的发展需要参与主体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积极改造传统农业,但是当前部分农业企业排斥这种发展模式,农民缺乏互联网+农业的意识,无法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改造农业,制约了互联网农业的发展。

二是基础设施薄弱。由于农业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落后,互联网的应用率与普及率不高,农村信息流通不畅,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电商的发展。此外,由于各地农业电商的服务平台不够专业化,无法及时和搜集信息,致使网络技术的计算机通讯的运用相对滞后。

三是缺乏专业的互联网人才。专业人才是互联网+农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人才的缺乏限制了互联网农业的发展,目前部分农业信息人员缺乏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较高的开发能力,难以合理开发与应用农业信息资源,无法满足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需求。要想实现互联网+农业的发展,需要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使其具备现代信息产业经营技术、现代农业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为农产品的经营销售提供科学准确的信息。

2 互联网+农业发展的优势及对策

2.1 优势

互联网+农业的发展优势具体如下:①推动农业服务体系的发展。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农村企业可以通过实际的销售情况进行生产经营,重视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品牌特色,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降低产品销售风险。此外,互联网+农业的发展,能够促进现代化农业服务体系的发展,如淘宝特色项目采用原产地农产品的直销形式,强化了相关农产品服务体系的完善。②加快农村电商的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能够实现信息共享,有效提高了交易的效率,促进零售成本的降低。同时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农村信息服务的领域,能够直接服务于“三农”,使农民直接受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③加强消费者和农户的互动互联。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民的角色,加强了消费者与农户之间的互动互联,消费者可以就采摘是否科学、施肥是否适量等问题与农户进行沟通,从而推广高产优质的农产品,农户省力省时、用户放心安心,实现互利共赢。

2.2 对策

2.2.1大力扶持典型企业

部分农业企业较早完成信息化建设,积累了大量的农业资源,对农业产业具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能够灵活运用互联网,这些典型企业深入到农村市场,通过自己的实力能对农业的整体网络环境加以完善,形成互联网+农业的观念。因此政府可以大力扶持典型企业,将其作用和功效加以充分发挥,加强对企业的宣传力度,从而使农民快速接受互联网,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树立互联网+农业的意识,发挥出示范效应,加快农业信息化的建设。

2.2.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要想实现农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完善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网络延伸和网络平台来解决信息服务问题,加强基层农业设施建设,加大基础设施资金的投入力度,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及设备,从而提高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水平。此外,在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将政府的引导作用加以充分发挥,建立健全监控平台,加强监管与组织,使农民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增添生机与活力。

2.2.3加强技术人才的培养

人才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与关键,因此在互联网+农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快新型职业化农民的培育,强化农民的互联网运用能力,使其既懂农业生产又能灵活运用互联网技术,从而推动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同时政府可以鼓励农村青年或大学生村官勇于创业,对新知识和新技术加以学习和运用,定期培训指导和教育农村青年与大学生,使其具备良好的互联网思维,成为互联网农业发展的主力军。

2.2.4加强网络农业平台建设

政府部门可以加大网络农业平台的建设,形成完整的农业网络,积极优化网络环境,引导和鼓励人员参与到平台建设中,为相关人员获取专业信息提供有效途径,避免网络使用时出现障碍性因素。同时需要加强网络体系的宣传,增强信息使用的安全性,高度重视经营渠道的建设,利用互联网来扩大生产规模、拓宽经营渠道,积极与物流企业进行合作,从而实现物流配送和产品下单的一体化。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互联网+农业的意识淡薄、基础设施薄弱、缺乏专业的互联网人才等,严重降低了农业信息化的水平,不利于互联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这种情况,需要大力扶持典型企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网络农业平台建设,从而加快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