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混凝土结构设计步骤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学好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可以选择网络课程,例如某些重点大学大学的精品课程;
2、学好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需要用心看书,需要理解好书中的概念;
3、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的原理是基础的力学知识,概念、公式多而繁琐是主要的难点,需较耐心进行学习,做好以上步骤就可学好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来源:文章屋网 )
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 A
1. 预应力混凝土筒仓发展概况
筒仓结构作为贮存散料的构筑物,具有运行方式简单、保护环境、节约用地、损耗少等优点,因而它在煤炭、电力、港口、储运等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工程中要求配置的筒仓容积也随之增大。当采用普通混凝土筒仓时,随着仓壁直径的增加,仓壁水平配筋量也越来越大,往往需要配置三排甚至四排钢筋才能满足设计要求,这大大增加了用钢量。采用预应力技术建造大型或特大型圆形筒仓,能解决普通混凝土结构钢筋用量较多的问题,而且较容易实现筒仓结构的承载力和抗裂要求,具有很好的经济效果。预应力技术运用在大直径圆形筒仓结构中,还可以减小贮料在仓壁内引起的拉应力,消除混凝土的开裂或者控制裂缝开展大小,避免因裂缝过大而引起钢筋锈蚀,降低筒仓结构的安全性及耐久性等缺陷。因此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筒仓必将是未来筒仓结构的发展趋势。
2. 预应力混凝土筒仓设计计算原则及步骤
2.1 主要采用的规范
《钢筋混凝土筒仓设计规范GB50077-200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10》、《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92-2004》及《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技术规程 DL 5022-2012》。
2.2 设计步骤
1). 根据《钢筋混凝土筒仓设计规范 GB50077-2003》中3.3.2条估算混凝土筒仓的壁厚;
2). 根据《钢筋混凝土筒仓设计规范 GB50077-2003》中1.0.3条及4.2.3条条判断筒仓类型(深仓或浅仓);
3). 依据判别的筒仓类型及《钢筋混凝土筒仓设计规范 GB50077-2003》中4.2.2条~4.2.8条计算筒仓仓壁压力;
4). 根据《钢筋混凝土筒仓设计规范 GB50077-200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10》、《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92-2004》进行非预应力钢筋和预应力钢筋配筋计算(主要由仓壁的裂缝来控制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的配筋量),并验算是否满足《钢筋混凝土筒仓设计规范 GB50077-2003》的构造要求。
3. 工程实例
3.1 工程概况
本工程某电厂两座直径为30m、单仓储量为20000t的大直径预应力筒仓,高为45.65m的钢筋混凝土筒仓,仓壁壁厚为0.50m、混凝土仓壁储料高度为30.650、漏斗中心锥高度7.00m,原煤质量密度为10.0kN/m3,内摩擦角取。仓壁厚度为500mm,采用C40混凝土。预应力筋采用1x7的钢绞线,钢绞线强度标准值fptk=1860N/mm2,钢绞线强度设计值fpy=1320N/mm2,其性能应符合行业标准《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JG161-2004)的规定。锚具采用OVM15-n群锚体系对应的锚具,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技术。普通钢筋采用三级钢(HRB400)。据《钢筋混凝土筒仓设计规范 GB50077-2003》中3.3.2条对仓壁的壁厚进行初步估算值为:,本工程的筒仓仓壁厚度暂取为。
3.2 筒仓设计原则
在预应力混凝土筒仓结构中,仅对环向施加预应力,贮料产生的环向拉力由普通钢筋和预应力钢绞线共同承担。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筒仓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验算。根据《钢筋混凝土筒仓设计规范GB50077-2003》5.1.5条第3款,本筒仓最大裂缝宽度的允许值为0.2mm。根据《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技术规程DL5022-2012》条文7.4.12条第一款规定:仓壁可采用后张法无粘结预应力或有粘结预应力,预应力强度比宜取0.7,不宜超过0.75,且非预应力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全截面的0.4%。
3.3 筒仓内力计算
3.3.1 仓壁内力计算
由知该筒仓为浅仓。据据《钢筋混凝土筒仓设计规范 GB50077-2003》中4.2.6条知筒仓贮料顶面或者贮料重心以下距离处,作用于仓壁单位面积上的水平压力:
,其中、,故,则仓壁环向拉力。
考虑环境温度作用时,据据据《钢筋混凝土筒仓设计规范 GB50077-2003》中4.1.1条,直径30m的筒仓可按其最大环向拉力的6%计算。因此考虑温度应力时,取。
3.3.2 估算非预应力钢筋及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
取筒仓仓壁根部1m宽仓壁内力作为计算单元,进行无粘结预应力钢筋的截面面积估算,计算公式可以按下式:
根据算得的1m宽筒仓侧壁内预应力钢绞线的截面面积为1218.2mm2,筒仓侧壁底部取预应力钢绞线为1x7,预应力钢绞线截面面积为。据《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设计手册》中3.6节,预应力总损失近似估算值,则。
根据《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技术规程DL 5022-2012》条文7.4.12条第一款规定:仓壁可采用后张法无粘结预应力或有粘结预应力,预应力强度比宜取0.7,不宜超过0.75,且非预应力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全截面的0.4%。非预应力钢筋的截面面积最小值为,取非预应力钢筋配筋为22@150()。
3.3.3 预应力混凝土筒仓仓壁裂缝计算
根据《钢筋混凝土筒仓设计规范 GB50077-200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10》、《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92-2004》进行预应力混凝土筒仓仓壁裂缝计算。
预应力混凝土筒仓仓壁裂缝计算公式为: ,其中各参数取值如下:
;;
;,;
;
,取;
计算所得筒仓仓壁最大裂缝为0.022mm<,满足《钢筋混凝土筒仓设计规范 GB50077-2003》5.1.5条第3款要求。预应力钢绞线及非预应力钢筋余量很大,可以通过减小预应力钢绞线的截面面积及非预应力钢筋的截面面筋进行优化设计。
经优化后的预应力钢绞线及非预应力钢筋的截面面筋取值为: 预应力钢绞线为1x7@500,;非预应力钢筋为18@150,,计算所得筒仓仓壁最大裂缝为。
4. 结论
通过对圆形预应力混凝土筒仓结构设计思路及计算方法的论述及分析,并结合工程实例,简单的介绍了圆形预应力混凝土筒仓结构设计所需要遵循的设计规范,通过工程实例的优化分析,圆形预应力混凝土筒仓结构的预应力钢绞线及非预应力钢筋的配筋面积主要是有筒仓的裂缝控制等级来决定。而且通过在混凝土筒仓结构中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可以减小贮料在仓壁内引起的拉应力,消除混凝土的开裂或者控制裂缝开展大小,避免因裂缝过大而引起钢筋锈蚀,降低筒仓结构的安全性及耐久性等缺陷。
参考文献:
[1]. GB50077-2003.钢筋混凝土筒仓设计规范[S].
[2]. 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数值计算是建立在大量的试验和经验之上的,是根据构件所受的外力分析及内部混凝土和钢筋作用产生的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在力学的基础上建立平衡方程的一个计算过程。但混凝土构件在实际服役过程中受诸如不同材料等级,不同环境和不同形态的影响差异巨大,所以建立的平衡方程和数学计算模型是在简化和等效转化各种因素后的理想化平衡方程,即便如此,方程中依然存在很多的随材料等级,环境因素和构件本身形态变化而变化的系数。综合考虑这些系数,对设计一个构件而言是一个相对庞大的数据库,并且有一部分数据是在计算的过程中需要加以验证并作为下一步计算的前提条件。因此整个计算过程很难形成一个流畅和严谨的计算思路和步骤。目前的计算大多停留在人工计算的阶段,通过已有条件查表获得相关参数,通过各种规范限制很多变量的取值,也需要人工查表得到中间变量的取值要求并核对中间变量的取值是否符合条件。整个人工计算过程相对繁杂,本文对在数据库处理环境下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的尝试加以介绍以及更深层次应用的展望。
1.以伸臂梁在均布荷载下结构设计为例
1.1传统设计方法思路分析
首先从力学上分析计算梁的受力情况,做梁的剪力和弯矩图,然后根据经验和实际情况确定梁的截面尺寸,混凝土等级,钢筋等级以及相关的设计变量,接着根据所确定的设计变量查表得出相关的设计参数并代入公式计算,与此同时根据设计要求查表进行中间变量的核对和修正,最后计算得出钢筋的设计面积,查表进行选择钢筋配筋。整个过程设计很多的查表,计算,核对修正的步骤,工作量相当大,而借助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就显得很便捷。
1.2 在Visual foxpro进行设计的具体操作
首先在Visual foxpro中创建项目并建立计算必须考虑的系数的数据库,要求以二维表的形式。二维表要求各系数和与之唯一对应的材料种类为关键字段,确保查询结果的唯一性。如普通钢筋强度设计值将钢筋牌号作为关键字段,就有一系列的诸如轴心抗压强度,轴心抗拉强度等唯一的系数与之对应。
表1.1 普通钢筋强度设计值数据表
注:fy表示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yy表示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
然后,在项目中创建表单,并将表单计算涉及到的数据表添加到表单的数据环境中。为了方便设计初始变量的可视化输入,在表单中插入伸臂梁的图例,以及插入各种设计初始变量的标签和可供直接输入具体数值的文本框或组合框。对于输出结果同样是标签加文本框或表格的形式。插入命令按钮或选项按钮组作为计算的执行标志和计算程序的载体。以下是具体程序设计的相关重点语句。
输入赋值语句:q1=val(thisform.text1.value)
查询语句:select 普通钢筋强度设计值.fy from 普通钢筋强度设计值 where普通钢筋强度设计值.牌号=alltrim(bo2.value) into cursor 'gj1'
fy=val(普通钢筋强度设计值.fy)
分支结构:if j>=f
j=f
v=e*fc*b*h0*h0*j*(1-0.5*j)
i=(m0-v)/(fyy*(h0-k))
s=j*e*fc*b*h0/fy
thisform.text11.value=i
else
j=j
s=e*fc*b*h0*j/fy
thisform.text11.value='单筋截面'
endif
输出结果语句:thisform.text10.value=s
表1.2伸臂梁混凝土设计计算表单
2.在Visual foxpro中设计计算程序介绍
Visual foxpro数据库应用技术,是一个交互式,可视化程度相当高的数据库处理技术,并且建立在计算机软件的基础之上,应用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上具有很大优势。
2.1数据库的建立和应用
应用数据库可以直接调用计算参数。将混凝土设计计算中涉及的参数以表的形式Visual foxpro中建立数据库,在表中任意的一个参数都有唯一的混凝土材料类别或其它设计变量与之对应。确保一个变量对应唯一参数,供计算机进行自动精准查询计算涉及的参数。
表2.1 在Visual foxpro下建立的混凝土设计参数数据库
注:(1)以上仅部分关键参数数据表
(2)以上部分表为配合表单计算和查询程序的需要属编者自行设计,非混凝土设计规范或相关资料直接给出的表(箍筋配置表)
2.2表单作为应用程序
以表单作为应用程序进行可视化计算。表单是Visual foxpro提供的可视化程序设计环境和工具。具有面向对象的特点和极高的交互式和可视化的优点,在表单中插入各种控件,供设计初始变量的输入,计算程序的编写和执行以及最终结果的输出。通过查询语句的编写,可以在已有的数据库中根据输入的初始变量查询到计算参数。通过执行计算语句的编写,可以进行相关的计算。通过分支结构语句的编写,可以核对和矫正与计算不符要求的中间变量,确保计算在可行的条件下进行。最终按需求输出计算结果。得益于现实中的混凝土构件在规格和模型上有相对固定的要求,因此在计算中不会影响平衡方程的主控变量,给计算的程序带来和相对稳定的模式,因此可以考虑按构件的类型区分几个大类,进行编程计算。如梁就可以按荷载类型分为均布荷载,集中力作用和两种的组合来进行各自的计算编程,也可以按梁的形式分为简支梁,伸臂梁和悬臂梁等。
表2.2混凝土设计计算表单
注:以上仅部分设计计算的表单
2.3采用Visual foxpro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的优点和不足
电算在计算的精度和速度上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但采用Visual foxpro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可以利用已建立的数据库根据输入的初始设计变量进行自动的查询相关参数并自行代入计算。计算中间步骤,自动查表核对并矫正中间变量,可以在数值上讨论混凝土计算中的各种特性和对应的限制。同时输出的可视化程度也很高,可以是文字,数值,表格还可以是对话框,可以根据计算和研究的需要以多种形式输出计算过程中的各种关键数值和最终的计算结果。
不足之处在于Visual foxpro中的表单不能进行自行的制图和出图,也不能支持大型的复杂程序的运算,只能进行简单的顺序和分支结构语句的运行计算,对计算的编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4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在Visual foxpro中的整体规划
主要解决混凝土从已知受外力情况为基础,在Visual foxpro表单中进行内力计算,选取主控内力作为结构设计的设计值,进行截面和配筋的计算。附加具体的配筋方案选择和构件结构挠度和裂缝及稳定性的验算
(1)将混凝土构件的梁、板、柱作为三大第一模型
(2)在各自的第一模型衍生出根据荷载和规格的第二模型
(3)根据第二模型计算结果生成专做配筋方案的第三模型
(4)基于三大模型计算结论下的构件结构挠度和裂缝及稳定性的验算模型
以下是各大模块中的相关表单示意图:
表2.3 板配筋计算表单表2.4 螺旋箍筋柱配筋计算表单
表2.5 纵向受力钢筋配置表单表2.6 板钢筋配置表单
注:输入已计算的理论钢筋面积和根据实际的需 注:可以进行板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尺寸大小和间距的求理想的钢筋根数就可自动按实际情况进行配筋,自动配置。
相对于人工的查钢筋面积表再人工试算显的很便
捷。
表2.7 挠度计算表单
注:可对已设计好的构件进行挠度计算,作为构件是否满足要求的依据
3.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在Visual foxpro中应用的展望
基于Visual foxpro数据库应用技术,在查询数据和计算处理数据的自动,高效,精准的优势,融入大数据的概念,结合具体实验理论和相关分析,细化混凝土构件的受力模型,建立更加细化和完备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参数的数据库,编写更加精准和高效的计算程序,提高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的精度,使混凝土结构设计在力学分析上更加精准,在材料利用上更加科学高效,在稳定性验算上更加便捷,在设计操作中更加方便,理论上更加切合实际试验理论和分析的大数据模型。
4.结语
建立在已有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的理论上,借助于Visual foxpro数据库应用技术的相关优势,在很多方面对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计算带来了便利。是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在数据库处理环境下的一个尝试,也提出了大数据概念在结构设计中的一个展望。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s calculations attempt
under the database environment
(Tong Chengyu Shi Xiaojuan Ai Haiying Liu Zicheng)
Abstract: Combining with the complexity of manual calculation to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s, the paper explores the method of calculation in a database environment.
Taking the Outrigger beams under uniform load structural design as an example, introduces the calculation in Visual foxpro, it improves the calculation accuracy and speed, make the calculation more visible. At the same time looking forward to big data concepts, it will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calculated to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s, make the mechanical analysis more precise, materials using more scientific and efficient, stability checking more convenient, design operation more convenient, theory more realistic.
Key words: database,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 calculation
作者简介:
1.佟成玉,1985年,女,天津,讲师,硕士,现从事土木工程专业教学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 A
在现代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应用日益广泛,在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与耐久性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做好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是高层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具体的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应该突出设计的内涵,体现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重要功能,对高层建筑设计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方面的关键问题进行全面思考,从短支剪力墙、结构体系、高度控制等关键环节展开对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控制和管理,进而为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目标的达成起到重点方面和体系方面的支撑作用。
1做好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重要意义
做好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工作必须要体现设计的重要功能,我们可以将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要求总结为如下几点:
1.1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
高层建筑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功能时要以突出安全性为第一要务,要确保在设计年限内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各种负荷和影响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要确保突发事件和偶然事件中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必须的稳定性和结构延性。
1.2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过程中要有年限上的考虑,要在规定的年限上实现高层建筑的稳定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功能连续,形成有益于实现设计目标的耐久性基础。
1.3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适用性
通过高层建筑设计工作的突出,要实现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在一定时间内功能的实现,这样就可以保证高层建筑整体的使用要求,也可以保障钢筋混凝土结构对于裂缝、撞击、地震、形变等各种影响因素的抵御能力。
2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关键问题
2.1短肢剪力墙的设计
高层建筑设计短肢剪力墙具有强烈的功能性,但是,短肢剪力墙的设置需要遵照一定的规范,切不可在设计中频繁采用,也不能布设过多,应该在确保高层建筑抗震目标达到的范围内,尽量降低短肢剪力墙的设计数量,这样的设计可以降低后续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和处理过程中的难度。
2.2结构体系的选择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的结构体系是整个设计工作的选择重点,通常的设计方式是:要在尽量减少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刚度的前提下,优化高层建筑的外观和内部结构,保障结构对形变和强度的范围上的满足。
2.3结构高度的控制
在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常会出现超高的问题,这不利于高层建筑物抗震性能的实现,由于不同高度会出现不同级别的设计规范形式,因此,当结构高度出现变化时,特别是出现超高问题时,要重新进行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工作。
2.4建筑结构平面的设计
若对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无特殊要求,则要尽量选用形状规则而简单的平面布置结构,以此合理分布承载力和刚度,并弱化风力影响。如对于A级高层建筑而言,不适宜将其设计为细腰形或角部重叠式的平面图形,而且出于对扭转的考虑,必须将竖向构件水平和层间最大位移控制在该楼层平均位移值的1.2倍和1.5倍之内;对于必须设计的框架结构防震缝,其缝宽、高度通常分别大于100mm和小于15m;若防震缝两侧具有不同的房屋高度,则要根据低高度房屋确定缝宽;虽然不提倡采用短肢剪力墙,但若不得不采用,则必须使其截面厚度低于30cm,且每个肢截面的高厚最大比值必须处于4-8之间。
3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要点
3.1加强抗震功能
高层建筑抗震功能主要由钢筋混凝土结构来实现,因此,需要重视抗震这一环节,要在设计工作中将抗震设计作为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重要因素和关键影响。高层房屋结构的层数多或者房屋结构的刚度突变系数较大的话,其振型数则应该多取,例如房屋结构中含有多塔结构、顶部有小塔楼、转换层等,其振型数应尽量取≥12的数,但是它的大小依然不可以大于房屋总共层数的3倍,除了含有弹性的楼板,而且在进行总刚性的分析时,它的振型数才可以取得更大些。在对建筑物的框架柱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其面积进行全面的控制,保证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的质量。在对配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不但要对建筑的配筋进行不断的加强,而对于支座的部分要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增强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
3.2高强混凝土合理运用
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关键的步骤之一是合理地使用高强混凝土,为了有效地降低建筑的用钢量,可以在建筑设计的时候使用高强混凝土,这样可以大幅度地节约建筑的成本。这样的做法可以明显地降低基本设施的实施难度和工程的造价,用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
3.3增强地基承载能力
对于建筑结构的设计而言,地基的设计是整个设计的重要部分,建筑地基的设计好坏能够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结构的质量和使用性能。因此,对于建筑地基的设计就显得的至关重要。在对建筑地基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进行宏观的把握,要严格的把握地基的承载能力,并且还要对建筑地基的变形和沉降等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对于层数较高的建筑物而言,其进行地基的设计时通常都会将其设置在地下室,这样就能够有效的对地基的沉降程度降到最小,从而有效的保证了上层结构的牢固性,提高了整个高层建筑的承载能力。除此之外,在进行建筑地基设计的过程中,还要按照相关的规定对其进行相应的规范。对于层数较多的建筑而言,通常都会对地基进行相应的处理来对高层建筑的沉降进行有效的控制。
3.4提高耐久性
必须加强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在原来的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案中,没有完全考虑建筑物在实际运作中由于环境、条件的影响,从而导致建筑的可靠指数明显降低。因此在对一般的高层建筑混凝土进行设计时,主要都集中在造价、材料上,所以只有造价小、材料少的结构设计才是满意的设计。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对工程的质量要求也相应地得到提高,所以当建筑物的特殊使用要求或者技术要求与经济成为主要矛盾时,就要果断地放弃经济这个指标。
3.5扭转问题分析和几何中心的确定
为了避免由于水平荷载和扭转作用的建筑物破坏,结构和布局应在结构设计合理的前提下,尽可能使建筑达到三心合一的目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高层建筑扭转功能取决于质量分布。为了减少结构的扭转振动,应使建筑平面尽可能采用正方形、矩形、圆形、多边形等简单形式。在某些情况下,街道景观的要求和限制,城市规划的高层建筑,不使用简单的平面结构,不规则的平面形成L形、T形、十字形等复杂形状,在突出部分的宽度和厚度比的控制范围规范允许的布局结构。同时,我们应尽可能使结构在一个对称的状态。建筑结构振动周期包括两个方面:结构的固有周期的合理控制和振动控制周期可以使周期误差的开放性降低。
4、结束语
简而言之,钢筋混凝土结构是高层建筑出现的基础,如何科学地进行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已经成为行业的重点,应该突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性,结合高层建筑的特点,把握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关键环节和难点,充分发挥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整体性和机械性能上的优势,设计出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精品,在实现高层建筑稳定和安全的同时,实现高层建筑舒适度和功能性的保证。
参考文献
[1]葛斌.浅析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设计的常见问题[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16)
[2]崔立成.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设计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1)
中图分类号: TU208 文献标识码: A
在现代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应用日益广泛,在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与耐久性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做好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是高层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具体的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应该突出设计的内涵,体现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重要功能,对高层建筑设计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方面的关键问题进行全面思考,从短支剪力墙、结构体系、高度控制等关键环节展开对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控制和管理,进而为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目标的达成起到重点方面和体系方面的支撑作用。
1做好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重要意义
做好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工作必须要体现设计的重要功能,我们可以将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要求总结为如下几点:
1.1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
高层建筑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功能时要以突出安全性为第一要务,要确保在设计年限内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各种负荷和影响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要确保突发事件和偶然事件中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必须的稳定性和结构延性。
1.2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过程中要有年限上的考虑,要在规定的年限上实现高层建筑的稳定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功能连续,形成有益于实现设计目标的耐久性基础。
1.3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适用性
通过高层建筑设计工作的突出,要实现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在一定时间内功能的实现,这样就可以保证高层建筑整体的使用要求,也可以保障钢筋混凝土结构对于裂缝、撞击、地震、形变等各种影响因素的抵御能力。
2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关键问题
2.1短肢剪力墙的设计
高层建筑设计短肢剪力墙具有强烈的功能性,但是,短肢剪力墙的设置需要遵照一定的规范,切不可在设计中频繁采用,也不能布设过多,应该在确保高层建筑抗震目标达到的范围内,尽量降低短肢剪力墙的设计数量,这样的设计可以降低后续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和处理过程中的难度。
2.2结构体系的选择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的结构体系是整个设计工作的选择重点,通常的设计方式是:要在尽量减少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刚度的前提下,优化高层建筑的外观和内部结构,保障结构对形变和强度的范围上的满足。
2.3结构高度的控制
在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常会出现超高的问题,这不利于高层建筑物抗震性能的实现,由于不同高度会出现不同级别的设计规范形式,因此,当结构高度出现变化时,特别是出现超高问题时,要重新进行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工作。
2.4建筑结构平面的设计
若对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无特殊要求,则要尽量选用形状规则而简单的平面布置结构,以此合理分布承载力和刚度,并弱化风力影响。如对于A级高层建筑而言,不适宜将其设计为细腰形或角部重叠式的平面图形,而且出于对扭转的考虑,必须将竖向构件水平和层间最大位移控制在该楼层平均位移值的1.2倍和1.5倍之内;对于必须设计的框架结构防震缝,其缝宽、高度通常分别大于100mm和小于15m;若防震缝两侧具有不同的房屋高度,则要根据低高度房屋确定缝宽;虽然不提倡采用短肢剪力墙,但若不得不采用,则必须使其截面厚度低于30cm,且每个肢截面的高厚最大比值必须处于4-8之间。
3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要点
3.1加强抗震功能
高层建筑抗震功能主要由钢筋混凝土结构来实现,因此,需要重视抗震这一环节,要在设计工作中将抗震设计作为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重要因素和关键影响。高层房屋结构的层数多或者房屋结构的刚度突变系数较大的话,其振型数则应该多取,例如房屋结构中含有多塔结构、顶部有小塔楼、转换层等,其振型数应尽量取≥12的数,但是它的大小依然不可以大于房屋总共层数的3倍,除了含有弹性的楼板,而且在进行总刚性的分析时,它的振型数才可以取得更大些。在对建筑物的框架柱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其面积进行全面的控制,保证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的质量。在对配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不但要对建筑的配筋进行不断的加强,而对于支座的部分要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增强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
3.2高强混凝土合理运用
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关键的步骤之一是合理地使用高强混凝土,为了有效地降低建筑的用钢量,可以在建筑设计的时候使用高强混凝土,这样可以大幅度地节约建筑的成本。这样的做法可以明显地降低基本设施的实施难度和工程的造价,用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
3.3增强地基承载能力
对于建筑结构的设计而言,地基的设计是整个设计的重要部分,建筑地基的设计好坏能够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结构的质量和使用性能。因此,对于建筑地基的设计就显得的至关重要。在对建筑地基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进行宏观的把握,要严格的把握地基的承载能力,并且还要对建筑地基的变形和沉降等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对于层数较高的建筑物而言,其进行地基的设计时通常都会将其设置在地下室,这样就能够有效的对地基的沉降程度降到最小,从而有效的保证了上层结构的牢固性,提高了整个高层建筑的承载能力。除此之外,在进行建筑地基设计的过程中,还要按照相关的规定对其进行相应的规范。对于层数较多的建筑而言,通常都会对地基进行相应的处理来对高层建筑的沉降进行有效的控制。
3.4提高耐久性
必须加强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在原来的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案中,没有完全考虑建筑物在实际运作中由于环境、条件的影响,从而导致建筑的可靠指数明显降低。因此在对一般的高层建筑混凝土进行设计时,主要都集中在造价、材料上,所以只有造价小、材料少的结构设计才是满意的设计。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对工程的质量要求也相应地得到提高,所以当建筑物的特殊使用要求或者技术要求与经济成为主要矛盾时,就要果断地放弃经济这个指标。
3.5扭转问题分析和几何中心的确定
为了避免由于水平荷载和扭转作用的建筑物破坏,结构和布局应在结构设计合理的前提下,尽可能使建筑达到三心合一的目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高层建筑扭转功能取决于质量分布。为了减少结构的扭转振动,应使建筑平面尽可能采用正方形、矩形、圆形、多边形等简单形式。在某些情况下,街道景观的要求和限制,城市规划的高层建筑,不使用简单的平面结构,不规则的平面形成L形、T形、十字形等复杂形状,在突出部分的宽度和厚度比的控制范围规范允许的布局结构。建筑结构振动周期包括两个方面:结构的固有周期的合理控制和振动控制周期可以使周期误差的开放性降低。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是高层建筑的基础,如何科学地进行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已经成为行业的重点,在设计中应该把握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关键环节和难点,充分发挥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整体性和机械性能上的优势,设计出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精品,在实现高层建筑稳定和安全的同时,实现高层建筑舒适度和功能性的保证。
参考文献
[1]葛斌.浅析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设计的常见问题[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16)
前言:高层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功能和稳定的必然需要,为了更好发挥出高层建筑的功能,实现高层建筑的稳定,必须加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设计是形成高层建筑质量,在初始时期控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础,要站在为社会和行业发展负责的高度看待和重视高层建筑设计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相关工作,形成对设计重点和细节的把握,提高高层建筑设计环节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工作水平。在具体的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应该突出设计的内涵,体现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灵魂,对高层建筑设计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方面的关键问题进行全面思考,从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高度控制等关键环节展开对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控制和管理,进而为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目标的达成起到重点方面和体系方面的支撑作用。
1 阐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原理和特性
1.1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原理
阐述混凝土如果没有杂质比较纯净的话,它的抗压程度将很难与其抗拉程度达成一致,形成正比,这也是素混凝土不会在有拉应力的梁板之间进行使用。但是梁板又是高层建筑中常见的结构,因此,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对这种纯混凝土进行改造,只有通过合理的加工和改造才能促使混凝土承受拉力的能力大大增强,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钢筋混凝土结构便诞生了。钢筋混凝土承受一定的拉力后,将会出现开裂现象,如果是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将会对这种拉力进行承受,使得混凝土的的抗压性能大大增强,同时也将钢筋的抗拉性能也充分发挥了出来。混凝土和钢筋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有机结合,才能促使抵抗外力的水平大大提高,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发挥出应用的作用。
1.2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性阐述
钢筋混凝土具有一定的特性,特别是在混凝土的收缩和蠕变中体现的更为明显。混凝土在出现硬化的过程中会自动的进行收缩,在这期间,钢筋内部将会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混凝土便会在这种情况下出现拉应力,这种压力在混凝土内部钢筋中产生,必须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是,特别是对钢筋混凝土进行比例分配时更应该着重关注和考虑。对于拉应力来说,混凝土具有较低的压力,尽管对钢筋进行及时的内部配备的情况下,仍然不能对这种情况有所改观。因此,必须适当的对混凝土进行压力施加。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如果混凝土能够将物理力学特性保持在零下四十摄氏度到零上六十摄氏度之间,改变将不会明显发生,甚至并不影响混凝土的正常使用。然而,若高层建筑场地周围的温度不合理,太高或者是太低均会导致钢筋混凝土不能进行正常使用,影响钢筋混凝土的使用效果。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适当的对钢筋混凝土进行处理。
2、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灵魂
高质量进行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工作必须要体现设计的灵魂,我们可以将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灵魂总结为如下几点:
2.1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
高层建筑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功能时要以突出安全性为第一要务,要确保在设计年限内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各种负荷和影响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要确保突发事件和偶然事件中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必须的稳定性和结构延性。
2.2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过程中要有年限上的考虑,要在规定的年限上实现高层建筑的稳定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功能连续,形成有益于实现设计目标的耐久性基础。
2.3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适用性
通过高层建筑设计工作的突出,要实现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在一定时间内功能的实现,这样就可以保证高层建筑整体的使用要求,也可以保障钢筋混凝土结构对于裂缝、撞击、地震、形变等各种影响因素的抵御能力。
3、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关键问题
3.1短肢剪力墙的设计
高层建筑设计短肢剪力墙具有强烈的功能性,但是,短肢剪力墙的设置需要遵照一定的规范,切不可在设计中频繁采用,也不能布设过多,应该在确保高层建筑抗震目标达到的范围内,尽量降低短肢剪力墙的设计数量,这样的设计可以降低后续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和处理过程中的难度。
3.2结构体系的选择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的结构体系是整个设计工作的选择重点,通常的设计方式是:要在尽量减少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刚度的前提下,优化高层建筑的外观和内部结构,保障结构对形变和强度的范围上的满足。
3.3结构高度的控制
在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常会出现超高的问题,这不利于高层建筑物抗震性能的实现,由于不同高度会出现不同级别的设计规范形式,因此,当结构高度出现变化时,特别是出现超高问题时,要重新进行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工作。
4、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要点
4.1加强抗震功能
高层建筑抗震功能主要由钢筋混凝土结构来实现,因此,需要重视抗震这一环节,要在设计工作中将抗震设计作为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重要因素和关键影响。高层房屋结构的层数多或者房屋结构的刚度突变系数较大的话,其振型数则应该多取,例如房屋结构中含有多塔结构、顶部有小塔楼、转换层等,其振型数应尽量取≥12的数,但是它的大小依然不可以大于房屋总共层数的3倍,除了含有弹性的楼板,而且在进行总刚性的分析时,它的振型数才可以取得更大些。
4.2高强混凝土合理运用
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关键的步骤之一是合理地使用高强混凝土,为了有效地降低建筑的用钢量,可以在建筑设计的时候使用高强混凝土,这样可以大幅度地节约建筑的成本。这样的做法可以明显地降低基本设施的实施难度和工程的造价,用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
4.3提高耐久性
必须加强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在原来的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案中,没有完全考虑建筑物在实际运作中由于环境、条件的影响,从而导致建筑的可靠指数明显降低。因此在对一般的高层建筑混凝土进行设计时,主要都集中在造价、材料上,所以只有造价小、材料少的结构设计才是满意的设计。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对工程的质量要求也相应地得到提高,所以当建筑物的特殊使用要求或者技术要求与经济成为主要矛盾时,就要果断地放弃经济这个指标。
4.4加强概念设计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应该多选择一些新颖的建筑样式,同时又要注意其抗震设计、抗风设计等基础要素。新时期应该加强概念设计,在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弹性设计上,尽量要满足延展性的需求,这是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发展的趋势。
5、结束语
简而言之,如何科学地进行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已经成为行业的重点,应该突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性,结合高层建筑的特点,把握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关键环节和难点,充分发挥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整体性和机械性能上的优势,设计出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精品,在实现高层建筑稳定和安全的同时,实现高层建筑舒适度和功能性的保证。
参考文献
引文: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强度大、稳定性高、耐久性强以及抗震性能好等优点,使其在现代高层建筑结构中得到广泛应用。要满足高层建筑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实际需求,其结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探讨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了解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重点,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来完善和提高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设计,以此提高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设计质量。
一、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设计的要点
(1)高层建筑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功能时要以突出安全性为第一要务,要确保在设计年限内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各种负荷和影响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要确保突发事件和偶然事件中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必须的稳定性和结构延性。
(2)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过程中要有年限上的考虑,要在规定的年限上实现高层建筑的稳定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功能连续,形成有益于实现设计目标的耐久性基础。
(3)通过高层建筑设计工作的突出,要实现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在一定时间内功能的实现,这样就可以保证高层建筑整体的使用要求,也可以保障钢筋混凝土结构对于裂缝、撞击、地震、形变等各种影响因素的抵御能力。
二、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1)高层建筑的地基较好时,上部结构在满足变形限值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刚度。可以通过合理的基础和上部结构设计来突破规范中对高宽比的限值。可以将塔楼较长肢的剪力墙用轻质墙隔为短肢墙,使转换层上下刚度均匀。规范中确定转换层上下刚度比的公式宜改为控制上下层转角的比值在1左右较为合理。规范中顶点位移和层间位移限值不尽合理,可以通过采取措施来突破这些限值。水平加强层在增加侧向刚度的同时,会使外柱的剪力有较大增加,应慎重设计。
(2)在抗震规范与高规中,对结构的总高度都有严格的限制,尤其是新规范中针对以前的超高问题,除了将原来的限制高度设定为A级高度的建筑外,增加了B级高度的建筑。因此,必须对结构的该项控制因素严格注意,一旦结构为B级高度建筑甚至超过了B级高度,其设计方法和处理措施将有较大的变化。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出现过由于结构类型的变更而忽略该问题,导致施工图审查时未予通过,必须重新进行设计或需要开专家会议进行论证等工作的情况,对工程工期、造价等整体规划的影响相当巨大。
(3)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结构工程师应尽可能少采用或不用短肢剪力墙,以避免给后期设计工作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4)在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中,往往为了控制柱轴压比而使柱的截面很大,而柱的纵向钢筋却为构造配筋。即使采用高强混凝土,柱断面尺寸也不能明显减小。限制柱的轴压比是为了使柱子处于大偏压状态,防止受拉钢筋未达屈服而混凝土被压碎。柱的塑性变形能力小,则结构延性就差,当遭遇地震时,耗散和吸收地震能量少,结构容易被破坏。但是在结构中若能保证强柱弱梁设计,且梁具有良好延性,则柱子进入屈服的可能性就大大减少,此时可放松轴压比限值。
三、加强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设计的措施
(1)高层建筑抗震功能主要由钢筋混凝土结构来实现,因此,需要重视抗震这一环节,要在设计工作中将抗震设计作为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重要因素和关键影响。高层房屋结构的层数多或者房屋结构的刚度突变系数较大的话,其振型数则应该多取,例如房屋结构中含有多塔结构、顶部有小塔楼、转换层等,其振型数应尽量取≥12的数,但是它的大小依然不可以大于房屋总共层数的3倍,除了含有弹性的楼板,而且在进行总刚性的分析时,它的振型数才可以取得更大些。
(2)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关键的步骤之一是合理地使用高强混凝土,为了有效地降低建筑的用钢量,可以在建筑设计的时候使用高强混凝土,这样可以大幅度地节约建筑的成本。这样的做法可以明显地降低基本设施的实施难度和工程的造价,用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
(3)必须加强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在原来的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案中,没有完全考虑建筑物在实际运作中由于环境、条件的影响,从而导致建筑的可靠指数明显降低。因此在对一般的高层建筑混凝土进行设计时,主要都集中在造价、材料上,所以只有造价小、材料少的结构设计才是满意的设计。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对工程的质量要求也相应地得到提高,所以当建筑物的特殊使用要求或者技术要求与经济成为主要矛盾时,就要果断地放弃经济这个指标。
(4)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应该多选择一些新颖的建筑样式,同时又要注意其抗震设计、抗风设计等基础要素。新时期应该加强概念设计,在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弹性设计上,尽量要满足延展性的需求,这是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发展的趋势。
(5)对于常规结构,可采用楼板整体平面内无限刚假定模型;对于多塔或错层结构,可采用楼板分块平面内无限刚模型;对于楼板局部开大洞、塔与塔之间上部相连的多塔结构等可采用楼板分块平面内无限刚,并带弹性连接板带模型;而对于楼板开大洞有中庭等共享空间的特殊楼板结构或要求分析精度高的高层结构则可采用弹性楼板模型。
(6)在高层建筑中,往往存在一些由于建筑美观或功能要求且非主体承重骨架体系以内的非结构构件。对这部分内容尤其是高层建筑屋顶处的装饰构件进行设计时,由于高层建筑地震作用和风荷载较大,必须严格按照新规范中增加的非结构构件的处理措施进行设计。
(7)对常规高层建筑,与主楼连为整体的裙楼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对于地下室部分,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地下一层的抗震等级应与上部结构相同,地下一层以下的抗震等级可逐层降低一级,但不低于四级,地下室中超出上部主楼相关范围且无上部结构的部分,其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四级。
结束语:
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设计作为现代建筑行业的主要结构形式,其优势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提高了建筑行业的整体质量。在进行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设计时,不仅要保证高层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外观效果,还应充分考虑设计安全质量的问题,这也是高层结构设计的重中之重。通过本文了解到了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设计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并对其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选型的设计、地基的设计以及结构的计算,并在实际工程中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从而进一步提高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崔立成.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设计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
二、合理统筹教学内容,编制工程师计划的培养体系
(一)加强对设计规范的学习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主要涉及的规范是《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每一次新规范的颁布[2],都迫切要求有关的工程技术人员、教师和学生学习掌握新规范。作为教师,尤其要尽可能地将新规范融入到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实践中,加强学生对规范条文的学习和理解,特别是修订部分的内容,增加了[3]结构整体性和防连续倒塌设计、结构耐久性设计、裂缝宽度验算调整、高强度材料的推广等,最好能让学生理解其修订内容的科研或工程背景,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的颁布及教学思路,对每一章给出教学要求,分为基本概念、计算能力和构造要求三方面,并分三个档次:对概念,分为“深刻理解”、“理解”和“了解”;对计算能力,分为“熟练掌握”、“掌握”和“会做”;对构造,分为“熟悉”、“领会”和“识记”。全面修改和补充计算例题等。并在内容上涉及不少注册执业资格相关规范条文和算例,为培养学生毕业后获得注册执业资格做准备。
(二)优化课程内容,处理好重点和难点的关系
在与基础课程联系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大纲合理安排并优化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重视对本课程重点与难点的处理。教师首先要明白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前需要的先导知识(包括先修基础课程)。其次结合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学生力学等基础相对较差的情况,要清楚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然后认真备课,针对具体模块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有目的的引领学生梳理学习思路、帮助学生渐渐主动融入课程内容角色;让学生掌握重点,理解难点。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涉及许多构造措施,如混凝土的最小保护层厚度,钢筋的锚固长度、搭接长度,钢筋间的净距或间距,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等。这部分内容规定性的东西多,内容比较零散,在讲授时应进行适当归纳与分类,尽量使其条理化和简单化,并介入实体模型,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三)制订本课程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培养体系
本课程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培养体系,需在土木工程专业的工程师培养体系的基础上制订。以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规范为依据,保留专业基本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行业不同单位的工作性质和学生兴趣及未来计划的发展去向增加与工程师培养相适应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统筹我院土木工程专业开设课程实际,针对设计院就业方向,还可增设施工图预算、混凝土结构工业厂房设计、砌体结构设计等实践环节,由校内教师和校外工程师综合指导。针对施工企业就业方向,还可增设工程预决算实践环节,由校内教师和校外工程师综合指导。针对咨询公司就业方向,增设工程项目现场实习,包括工程招投标流程、招投标文件编制、监理规划大纲编制等,由校内教师和校外工程师综合指导。
三、构建实践教学新模式
(一)引入工程案例教学法,营造课堂工程氛围
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引进新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本课程采用案例分析法,以教师指导下的分组讨论方式进行。教师根据课堂教学要求、内容关联性及学生兴趣选择案例,说明理论在实际中的具体运用。结合案例提供的信息,运用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知识进行针对性地分析和论证。学生在辩论中学习,充当主角。案例教学是理解和深化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提供和评估备选方案,培养学生运用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的知识和方法,模拟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知识由抽象到具体的飞跃。
(二)将实体模型引入教学实践
为增强学生对土木工程结构的空间想象力,在原有的结构与材料实验室建立比较系统的土木工程专业系列课程,如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施工等课程教学实体模型。针对本专业开设方向和课程要求,需配置包括混凝土结构和道路与桥梁工程结构在内的结构教学模型。其中混凝土结构有梁(含简支梁、连续梁、悬臂梁、矩形梁、T形梁)、楼(板)盖、柱、工业厂房等模型。将实体模型引入课程教学实践,模拟“施工现场”,将“工程搬进课堂”,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对土木工程体系概念的整体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同时为后续的试验研究,制作混凝土结构构件模型做准备。
(三)组织施工现场参观,加强感性认识
结合本学院合作办学方的优势,提供与宝坻区产学研合作项目,开辟“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如在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现场,学生能较深刻地了解主、次梁的立体交叉关系和钢筋布置应注意的问题,及钢筋的锚固、搭接、弯起等构造要求;学习预应力混凝土知识时,可组织学生参观预应力张拉工艺及过程,了解预应力筋的种类、锚具等,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这一系列实践教学,使学生深刻理解课堂教学的内容。除此之外,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培养体系中的工程实例讲座,与理论课程和施工现场参观等穿行。通过课堂视频和实体模型及工程案例教学、安排工程实例讲座、到施工现场参观实习等,让学生亲身接触实际工程,进一步增强感官认识,并逐步过渡到理性认识,大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试验研究,制作混凝土结构构件模型
钢筋混凝土结构材料性能的不确定性、离散性,使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须由钢筋和混凝土材料性能以及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来验证。利用结构与材料实验室,通过试验观识结构构件从开始加荷到破坏的过程,构件内部应力、应变的变化,裂缝的发生、发展以及裂缝的分布等特征,分析构件的受力状态,以及钢筋和混凝土在受荷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学生从现象出发,主动思考找出事物本质,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结构与材料实验室,可模拟现场施工,实现仿真教学,制作混凝土结构构件模型。结合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先修课程如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施工等,从水泥、石子、砂子、钢筋等原材料选取到配筋计算、水灰比计算、钢筋的绑扎、支模、混凝土浇筑及养护、试块制作等,模拟施工的全过程,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对其强度进行测试,并引导学生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鼓励自主实验。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我国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中存在技术标准和安全系数差距过大,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人为的错误,耐久性设计方法存在问题,设计方法中安全检测出现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措施,提高技术标准,加强安全系数,加强结构的耐久性和材料的耐久性,加强设计过程中的质量监管,提高设计方法中的安全检测,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会使问题变成优势,提高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的实施和应用。
一、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
1. 技术标准和安全系数存在着差距过大的问题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中存在技术标准的偏差,技术标准不明确并且偏差过大。在建筑设计中没有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同时又存在着安全系数的问题。根据国内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求,结构安全可靠度是“规定”荷载作用下的强度保证率。设计规范结构可靠度只是对结构构件来说的,其安全性主要取决与荷载取值,安全系数设置与荷载系数取值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关系。据调查资料显示,国内规范动荷载安全系数要比美国、英国低 14%~21%,比欧洲低 7%;强度安全系数比欧美国家低大约 15%,钢材强度安全系数低 6%。比如,根据国内规范设计的柱子若动、静载之比为 1:2,因荷载、材料影响承载力较英美国家规范设计承载力大约低 35%,而较欧洲国家也低 28%。由此可见,技术标准和安全系数存在着差距过大的问题,需要解决。
2. 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人为的错误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中存在了人为的错误。由于设计人存在的设计偏差和错误,导致设计方法存在了问题。很多设计者计算不够准确,设计过于粗糙并且缺乏设计的经验,导致设计出现了人为的错误。很多企业在对相关设计招取设计人员中没有针对不同的设计者完成其擅长领域的工作。每一个设计师都有擅长的领域,要根据具体的工作去完成,对设计师的擅长方向要进行了解。同时很多企业没有进行相关的设计管理,要在不同程度上加以辅导和监督,防止出现人为错误。很多设计师没有认真的工作态度,并且技术不过关,这使工作方法出现了问题,缺乏职业道德也使工作方法出现了问题,这些人为的问题为结构设计带来诟病。
3. 耐久性上设计方法存在问题
很多设计出现耐久性不高的现象。一项工程的耐久性是工程的关键。把耐久性做好体现了设计者的设计水平和完美地设计观念。它要求设计过程的高超技术和实施的完美结合。很多设计者在很多恶劣的条件下不能设计符合恶劣条件的设计成果,设计的成果适应不了恶劣的环境,这样问题的存在让设计失去了所谓的意义,没有很好地为工程服务,出现豆腐渣工程,是设计的败笔。对于耐久性设计方法而言,国内外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比如,我国和美国设计标准中,水泥品种分类方法、类别存在着差异性,组分含量也有很大的区别。就耐久性而言,美国规范 ACI 318-05 比国内规范 GB50010-2010更为详尽;美国规范虽然将耐久性单列出来,但却没有明确对混凝土结构所处的周围环境类别细分,只规定了不同环境下的混凝土材料应用;耐久性设计过程中,根据周围环境的类别确定实施方法,根据等级确定各指标控制度;而我国环境类别划分相对比较笼统一些。
4. 设计方法的安全检测不够
在混凝土设计方法中缺乏相应的安全检测。在设计中各步骤的安全是设计进行的关键。在每个步骤都完成后要跟进安全检测,但在设计方法中很多设计师缺乏对设计的安全检测。相关的政府也对其不够重视,出现了质量问题,为建筑带来了问题。很多设计者没有对设计仪器进行购置,设计仪器出现了不合格的现象,在根源上得不到重视让设计方法出现了问题。政府没有进行设计的安全监管和监督,使设计中安全检测出现了问题,安全监管要出台防范措施,这也是对设计方法的严格要求,防范方法做不好会导致不安全问题出现,让设计得不到安全保证,使设计变成失败,无法真正投入到运营和工作中,使设计偏离了真正的应用。
二、根据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给予的措施
1. 提高技术标准,加强安全系数
在建筑设计方法中要提高技术标准和安全系数,在设计前首先要对技术标准进行相关计划,紧跟技术标准走,技术标准的设计不要过大,也不可过小。跟着规范走,才能使设计不偏离实际同时要加强安全系数。安全系数不过关会使其他一切都为零,在设计中要突出安全的设计。要达到安全的效果可以聘请相关的设计专家制定符合标准的技术,并根据设计的技术标准制定相应的安全系数。要根据相关的产业的要求对建筑的防治自然灾害和人为的灾害进行相应的预防,有的建筑需要防水,在建筑过程中要加强对水的防范,还要加强防震的要求,建筑一定要通过地震检测,真正意义上做到安全系数第一位、技术水平过硬的原则,为建筑服务。
2. 加强结构的耐久性和材料的耐久性
在设计的方法中要加强对结构和材料的管理,加强材料的选择,材料的质量一定要过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结构上的设计方法过关。使用的材料要经过检测方可实用,结构的混凝土的量一定要到,并且混凝土的质量一定是上品,只有这样才能使结构耐久性。设计方法中要把结构的耐久性和材料的耐久性制定相关的规程,让质量有规程保证,切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让设计中规中矩、让设计完美无缺。只有这样才能使结构和材料具有耐久性。耐久性是设计的要求,同样是质量上的要求,要服从大局,让设计方法完美无缺。
3. 加强设计过程中的质量监管
在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中要加强设计工程中的质量监管。政府要投入相关的精力去完成。在设计中政府就应宣传质量过关的要求,并随时进行监督,并用相关的工程质量法作为监督的背景,投入到相关的执法中。同时设计人员也应减少人为的错误和差错,要以相关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为基础去完成每一次设计工作。要加强相关经验的积累,向经验丰富的设计者学习,并加强自我锻炼。同时公司要对每个设计师进行了解,清楚他们擅长的工作,让它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工作,公司应严把质量关,对质量不合格的人员进行惩戒,并对质量合格的优秀员工进行奖励,做到一碗水端平,对质量水平切记不能放宽要求,在相关的质量监管中把设计方法的高质量设计更好的应用到每一次的设计中,做到用质量提高实际生产率,让质量带动设计方法。
4. 提高设计方法的安全检测
在设计方法中要提高安检,每一步骤都要经过相应的安全检查,政府也要辅助进行安检。在公司安检后,政府也要相应的进行复查,让安检万无一失不存在任何的问题。设计方法中的安全检查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要加强安全措施,对不符合安全措施的设计要从开始就加以杜绝。安检是设计完成不可缺少的一步,也是关键的步骤,要编入设计流程。在政府和设计者的双管齐下监督下会让安全检测得到保证,为设计方法的正确投入做出贡献。
三、结语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的不断优化为建筑注入了更多的血液,相信在问题的解决中和不断的探索中,我国的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将得到更高层次的优化,让建筑事业得到补充和延续,让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在建筑的强化下得到高度发展,让设计带动建设,让建设带动其他产业,共同蓬勃发展。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混凝土结构设计是一个长期、复杂甚至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出现任何的遗漏或错误都有可能使整个设计过程变得更加复杂或使设计结果存在不安全隐患。因此,我们设计人员应按规范相应的构造要求严格执行,才真正确保设计质量的安全。
1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原则
1.1 整体性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整体性是指把各个部分组成一个整体,研究整体的功能和设计规律,从整体和部分中发现整体的特征。
1.2 结构性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其结构及其各要素是非常重要的。建筑结构决定着建筑的性能和质量,影响着它在建筑中的使用和其发展情况,同时它也是性能的载体,还可以反作用于结构。混凝土结构的各要素运动的稳定性与结构息息相关。
1.3 最优化性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存在差异整合,使建筑的各个部分合理的组合在一起,差异的部分相互互补,相互支持,相互需要,保证着整合后的性能。建筑结构的形成也离不开差异整合,充分体现了它的重要性,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要重视这一点。
1.4 动态性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动态原则是把握系统的内外联系,以及发展趋势,动力规律、方式等方面,使混凝土在建筑中提供更好地应用,满足需求,把握时代的发展方向,跟随时代的脚步。
2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混凝土在我国各项工程中应用广泛,具有可模型好、耐久耐火、造价低等特点,是非常好的建筑材料。然而,近年来,随着建筑业和水利等的发展对混凝土的需求不断加大,且对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跨度和高度都不断地增大,但由于混凝土容易出现裂缝,且受季节限制,致使混凝土在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2.1 基础设计
2.1.1 工程实地勘察报告缺错漏
地基基础是建筑质量的保证,影响着建筑的安全以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若地基建设出现问题,则所造成的不只是经济问题还会带来重大的人员伤亡。建筑物的基础建设过程包括勘察、设计和施工。每一个步骤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我国设计时常存在勘察不全面,内容含糊不清,地质勘探报告未经审查部门审核,导致建筑物建设当中存在极大的隐患。设计过程应要严格把关,对不合格的勘察报告要及时提出异议,未修改完善的勘察报告不能作为基础设计的依据。
2.1.2 未说明绝对标高的问题
设计单位在工程的设计阶段,要注意在基础图中要说明建筑所定的±0.00与工程地质勘察中绝对标高的关系。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一些工程未说明±0.00的绝对标高,直接影响到基础底标高的确定,为施工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2.1.3 基础垫层与保护层
设置混凝土垫层,不但可以保证基础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还可以保护钢筋。设计时,配有钢筋的柔性基础宜使用垫层,但要注意的是,垫层向外延伸的面积不能计入基础底面积。
2.1.4 基础的变形计算
(1)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建筑物,均应按地基变形设计。
(2)丙级建筑物有下列情况时,仍应作变形验算:
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130kPa,且体型复杂的建筑物;
2)在基础上及其附近有地面堆载或相邻基础荷载差异较大,可能引起地基产生国大的不均匀沉降时;
3)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存在偏心荷载时;
4)相邻建筑距离过近,可能发生倾斜时;
5)地基内有厚度较大或厚薄不均的填土,其自重固结未完成时。
2.2 结构设计
2.2.1 柱设计
⑴框架柱的截面设计
混凝土的框架柱设计中,设计人员很容易忽视角柱的自定义计算,导致配筋率不足。在多层或高层的钢筋水泥结构中,柱的截面尺寸从下到上逐渐减小,以节约资金,合理利用。柱截面的间隔数一般在3~5层,每次每侧减少尺寸100~150比较适宜,既能满足要求,又能节约成本,有利于空间合理利用。
⑵框架柱的箍筋肢距
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肢距:一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00mm;二、三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50mm。箍筋肢距一般应为每肢箍筋的水平距离,不少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将箍筋肢距都按不大于200mm,这样将会导致混凝土的浇筑发生困难,混凝土的浇筑必须使用导管,将混凝土引导到根部,自上而下浇灌。若箍筋肢距过小则无法使用导管,所以,我们要正确理解箍筋肢距,这样既方便施工又可以符合要求,从而较好地完成建筑任务。
2.2.2 梁的设计
⑴梁端按简支计算但实际受到部分约束
当梁端按简支计算但实际受到部分约束时,应在支座区上部设置纵向构造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梁跨中下部纵向受力钢筋计算所需截面面积的1/4,且不应少于2根,此举是为了避免出现负弯矩裂缝而采用的构造措施,设计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⑵侧梁纵向的钢筋配置
侧梁纵向钢筋结构对防止梁侧面的开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些设计人员并为意识到这一点,甚至盲目的增大其抗弯能力,严重影响抗震性能。梁侧钢筋的直径一般以Φ12~Φ16为最佳标准。在设计中应该注意避免抗扭纵筋的面积过大,及时做出相应调整。
⑶水平锚固长度
楼层框架梁在边柱非抗震设计上部纵向钢筋和抗震设计的上部及下部纵向钢筋,锚固段当柱截面尺寸不足锚固长度时,纵向钢筋应伸至节点对边向下和向上弯折15倍直径,锚固段弯折前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0.4la或0.4laE。设计中容易忽略。
3 混凝土结构设计改进的措施
3.1 改进钢筋锚固和连接的方式
采用基本锚固长度:根据实验表明,高强度混凝土的锚固性能被低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ft按C60取值,并且不再使用锚固性能很差的刻痕钢丝,同时当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大于5d时,在钢筋锚固长度范围内配置构造钢筋,并且完善机械锚固的方法。箍筋对约束受压钢筋的搭接传力很重要,根据汶川地震时柱子钢筋在搭接处破坏很严重的情况,为防止粗钢筋在搭接端头的局部挤压产生裂缝,提出了在受压搭接接头端部增加配箍的要求,今后设计及施工要注意。
3.2 提高结构构件的安全性
通过考虑配筋特征值调整钢筋最小配筋率,增加安全度,控制大截面构件的最小配筋率;当构件所需截面高度远大于承载的需求时,可调整其纵向受拉钢筋配比率;调整柱的轴压比限值、最小截面尺寸,适度的提高安全储备,增加四级抗震等级框架柱、框支柱的轴压比限值。混凝土结构材料性能劣化的因素复杂,受天气,气候等的影响较大,建筑的耐久性需根据以往的经验采取措施来解决。
3.3 新规范
3.3.1 提高结构安全储备
新规范在结构安全储备方面更加严格:斜截面受承载力公式的修改;调整混凝土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调整混凝土柱的轴压比限值;调整混凝土的最小截面尺寸;增加三级抗震等级剪力墙的最大轴压比;加强底层柱等等。
3.3.2 应用高性能高强度的材料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与此同时,建筑也需要实行环保政策,因此要提倡高性能高强度的钢筋,减少钢材的用量,同时促进我国结构设计的节能环保建设。通过工程实践的证明,现规范推广的HRB系列普通热轧带肋钢筋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及机械连接性,对于RRB系列预热处理钢筋者来说应该合理使用,这类钢筋由高温淬水,预热处理后提高了强度,但其延展性和机械连接性却有所下降,设计者应当合理使用。
1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不足
1.1 地基与基础设计中的问题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天然地基独立基础有时因为持力层土层分布不均匀,使基础坐落在软硬不均的土层上,相邻基础沉降差过大,导致基础变形过大;由于地下室在提高建筑稳定性、地基承载力、减少地震破坏以及解决建筑埋深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很多建筑工程中,经常会设置地下室。当建筑选址在山地上时,由于原始地貌水位较低,设计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建筑工程竣工后由于回填土体毛细现象,导致地下室底板及外墙承载力不足,出现墙体裂缝和底板涌水现象,给工程项目带来难以解决的问题和损失。
1.2 混凝土上部结构设计中的问题
在混凝土结构上部设计时,还存在一些问题,框架结构中抗震设防防线较少;因梁跨度大,梁截面高度就大,而框架柱截面较小,导致强梁弱柱情况出现;框架―剪力墙和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布置不均匀,出现单肢剪力墙刚度过大,应力集中,连梁刚度过强等;高层结构中忽视零应力区等现象。这样类似问题出现,会给建筑结构的安全带来隐患。
1.3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中问题出现的原因
原材料的生产及选购,会存在一些质检员疏忽的现象,因此也可能存在采购不合格的问题。为此进一步导致混凝土质量的降低,对本身的质量产生影响,强度性能也不足。另外是水泥的强度存在问题,这些问题是水泥混凝土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最后是水灰比例问题,这个比例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十分显著,若是对比例没有很好的关注和控制就会出现诸多的问题。
1.4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存在的裂缝问题
(1)温度裂缝。温度裂缝主要是由于外界环境温度变化明显、温差较大,混凝土会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产生热胀冷缩的物理反应,导致建筑结构中出现裂缝;(2)构造裂缝。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使用的混凝土的水灰比率不规范,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振捣不密实以及模板滑动,导致了收缩裂缝的出现。如果脱模过早、混凝土护养工作不到位或者是支架下沉等情况也会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3)结构裂缝。主要针对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来说,由于结构构件之间的刚度不尽相同,所以一些结构中容易构成刚度较弱的区域,这些地方的截面突变处,非常容易出现破损裂缝;(4)收缩裂缝。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养护过程中,水泥和混凝土会出现收缩的情况,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变硬、碳化、脱水、变小,进一步出现各种收缩裂缝,这种情况并不会消失,在二十八天的时间内持续不断的出现,这是由水泥和混凝土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2混凝土结构设计不足的应对策略
2.1地基对混凝土结构的控制
通过优化地基对混凝土结构的约束,也可以起到提升工程质量的作用,而优化约束主要通过内外两种措施进行:对混凝土内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来进行的,因为混凝土本身的内部温度就会增加混凝土的约束力,再加上外部温差,两者相加效果可就不那么简单了,这也主要是为了降低温度应力,主要措施有暖棚法、蓄水法、覆盖法等,削内增外,使混凝土的约束力减少;对混凝土的外部控制主要集中在浇筑步骤上,如在进行大面积的浇筑时若浇筑层过厚,就会使得地基对于混凝土的约束力大大增强,所以浇筑时要严格注意其厚度,也可采用滑动层技术来实现削减混凝土浇筑厚度的目的,使地基对混凝土的外部约束力进一步减小。
2.2混凝土原材料和浇筑方面的控制
混凝土原材料对于保障建筑施工质量至关重要,处于基础性地位。因此,在选择材料的过程中需要强化此方面的控制,并且严格控制检测程序。生产前要对含沙量、水泥量、水灰比例做好多个环节的控制,从严格的意义上保障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混凝土的浇筑程序也是影响质量的重要因素。混凝土的浇筑程序关乎到后期承载力的问题,因此浇筑需要使用振捣器来完成,要均匀进行点控,不能出现诸多的遗漏问题。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还需要做抹压工作,并且使用保r膜及普通的塑料袋对混凝土进行有效的保护,然后定期进行洒水保湿工作,若是混凝土被晒干,那么坚韧性就会受到诸多的影响。最后,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在此过程中需要减少水泥的使用,并且释放出更多的温度,适量减少混凝土的用量进而达到降低温度的目的,提升混凝土的搅拌性技术,能够让每种材料的融合性能更好,还能散热。控制和浇筑的温度也需要控制,在浇筑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非常大的热量,并且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尽量避免在高温环境下进行浇筑,也可以使用降低温度措施的办法,保障温度处于适宜范围内。
2.3混凝土的抗裂技术
混凝土在使用中经常会出现裂缝,严重影响着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和工程安全,其产生的原因一般不外乎温度应力、水化热、自缩现象等,而要提升土木工程的质量,肯定绕不开裂缝这一关。现在工程中抗裂技术的使用已经很普遍了,一般是从源头出发进行裂缝的控制,即混凝土的配备上。在混凝土配制中加入适量的添加剂是常用方法,主要是针对混凝土的自缩现象而言,加入添加剂可有效改变混凝土的自缩数值,进一步控制混凝土裂缝,但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添加剂种类的选取和添加剂添加的操作规范,必须严格按照规程行事,在适当的时机加入;除添加剂之外,无机纤维材料、金属纤维材料、有机纤维材料也是添加的重点,但它们不是作为添加剂加入,而是作为增强材料使用,目的是通过这几种材料提升混凝土的整体抗拉水平,而混凝土抗拉能力提升也就意味着裂缝的减少;第三种方法不需要添加任何东西,但需要科学地对混凝土的配制比例进行区分,因为不同配比的混凝土在性能上也会有所差异,所以需要专业人员对此进行计算,并进行设计和验证,保证混凝土的性能能够达到最优。
结束语
建筑结构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这后续建筑的施工以及建筑工程投入使用之后产生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关系着使用建筑人群的生命安全,以及社会影响,因此,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一定要秉承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合理设计,不断的通过学习和积累经验,来完善设计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期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