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毕业设计概述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毕业设计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用于考察学生的设计水平和综合素养。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容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是近年来该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整体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具体来说,教学质量滑坡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监管机制不科学,教学方式有待创新
虽然各艺术院校都出台了针对毕业设计课程的管理规章制度,但很多院校对于这些规章制度的执行和监管并不严格。具体来说,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毕业设计涉及的各环节的检查制度并不完善,导致管理制度无法发挥实际效用,不但答辩如同走过场,相关教师也对不达标的毕业设计也存有姑息迁就的态度,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此外,很多院校的艺术设计毕业设计教学依然采用传统方式,使得学生的毕业设计间大同不异、缺少新意,难以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
2.毕业设计教学与实践环节联系不紧密
艺术设计专业对实践的要求非常高,以操作性强著称。这就是说,学生的毕业设计不能只有优质的创意,一些项目还需要具备实际的可行性。但现实情况是,就每年各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毕业作品而言,真正能够能投入实践的并不多见。具体来说,毕业设计教学与实践的脱节不但在体现在毕业设计的选题上,同时也可以从设计过程中体会到。学生常常在毕业设计初始时对选题存有很多想法,但最终却很难真正找到适用的课题。亦或者,学生的选题质量相对突出,却超出了自己完成课题的实际能力。当然,还有一些学生对毕业设计持有的态度不够严谨,资料收集不力,考察、调研不当,导致毕业设计主旨不明、内容空泛。
3.学生自身对毕业设计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毕业设计课程一般在大四下学期开展,这一时期的很多学生都处临就业、考研状态中,缺少全力以赴处理毕业设计的精力。大多数人仍然将主要的时间用于他们所认为的更重要的考研、找工作上。故有些学生在处理毕业设计作品不够投入,出现怠慢情绪,先是设计进度跟不上,最后敷衍了事,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此外,在过去的几年里,国内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严重滑坡,间接影响了艺术设计专业毕业作品的总体质量。
4.师资力量有待提升
高等院校扩招不但直接导致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下降,还引发了很多其它问题,比如最重要的,教师数量的紧缺。在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很多院校的老师必须一人指导十数个学生,同时还要负责日常的教学与科学,必然会力不从心。此外,当下很多高校的教师队伍趋于年轻化,部分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甚至是博士、硕士刚毕业,缺少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学经验,对学生的选题或指导过程要求过高,超出了学生的实际能力范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进程。
二、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实施的方法途径
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确实存在很多问题,有必要展开教学改革以寻找更加适用的教学方法。对此,各院校应结合艺术设计的专业特点和自身的办学实践,对课程教学改革采取针对性措施:
1.强化对毕业设计教学的管理与监督
毕业设计教学的规章制度需要得力的监管才能够真正发挥效用,各院校应建立学校、院系、教研室的分层监督机制,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进行定期与不定期抽检,同时将抽检的结果详细记录并保存起来。定期检查可分为三个步骤,即初期、中期及后期检查。其中,初期检查主要用于毕业设计选题阶段,用来审核课题申请和开题报告的可操作性;中期检查多采用院系抽查的方式,主要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进行,用以监督选题的完成进度;后期检查则在毕业设计作品完成以后,主要用于把关毕业设计的考核过程,对毕业设计质量、答辩及评分情况展开监督。不定期检查多由院系组织进行,一般是对毕业设计进行抽检,抽检内容包括指导老师的工作记录、学生的考勤等等,用调节和规范毕业设计教学的整体过程。
2.完善课程教学体系,发展师资力量
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一般采用单纯的导师制,一个指导老师负责约10个学生,导师则多由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教师担任。从导师的角度来看,受日常工作的限制,他们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往往难以真正应对毕业设计指导。对此,笔者建议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采用导师工作室制教学方式。导师工作室制教学有利于师资力量的整合重组,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并提升专业教学的水平,推进教育朝个性化、精英化发展。从国内艺术设计专业已有的导师工作室制教学来看,其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通过该方式培养的学生通常都具备较强的设计能力和综合水平。具体来说,导师工作室应由以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充当带头人,再由5个左右的优秀的讲师、助教和硕博士生充当主要成分。导师工作师制采用师生双向选择的方式,各工作室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研究方向和教学计划,并在合适的时候公布近期研究成果。这种工作制度既强调学生的自身努力,也有利于导师忧患意识的发展。工作室成立后,导师结合专业方向和教学实来制定选题,学生们则根据自己的专长选定课题。在不同导师的指导下,学生的综合知识能力将得到极大的发展,导师的指导水平也会充分发挥效用。需要注意的是,在指导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导师与学生间的沟通互动,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Vocational CNC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Graduate Design Reform
PAN Dong
(Shaan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Xi'an, Shaanxi 710300)
Abstract Vocational education aims to cultivate high-skilled applied talents,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training, professional and comprehensive training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carried out bold reforms on CNC technology for vocational graduate design implementation process, take the original traditional text bold reforms to the typical structure of processing and assembly, through professional comprehensive training to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to shorten vocational NC graduates distance between enterprises. The paper proposed features for professional conduct vocational graduate design reform,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cultivating qualified graduates of vocational CNC technology.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NC technology; graduate design; reform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它又不同于本科教育,高职教育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高职毕业生应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较高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最近几年数控技术专业一直是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专业,高端技能型数控人才的培养是高职教育一直研究的重要课题。高职数控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经过三个过程:基础学习阶段、专业技能学习阶段、专业综合能力培养阶段。在专业综合能力培养阶段,毕业设计又是检验专业学习情况,锻炼专业综合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1 高职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现状
目前高职数控学生毕业设计依然主要停留在文本设计,对典型零件进行数控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工装的选择设计,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而这些内容主要从理论角度出发,无法真正地实现专业综合训练,贴近实际生产的目的。
2 改革立意
针对这一现状,结合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真正使高职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专业综合训练设计的合理与否,是实现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对接的最有效途径。从这个角度出发,我院在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环节提出过多种思路,如:采用一人一题进行毕业设计,抓过程、重答辩、严审设计资料;让毕业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结合企业实际选题,由企业学校双导师进行毕业设计指导;通过理论设计然后通过数控加工仿真软件进行设计的验证,并进行分析,然后进行答辩。多种毕业设计思路通过实践,总存在诸多条件限制,而终未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改革的道路上我们通过多次探索,最终确定了一种通过机械结构设计编程加工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全过程的专业综合训练模式。这种训练模式,第一阶段是有指导老师提前选择适合数控技术专业进行综合训练的毕业设计机构,然后对所带学生根据学习情况分组确定完成的零件;第二阶段学生根据自己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零件造型设计,编程加工,待全组成员完成零件加工进行机械结构的组装;第三个阶段,学生进行所设计部分零件的数控加工毕业设计论文;第四个阶段进行毕业答辩。
3 实施
我院在2010级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执行时采用上述模式,进行了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试点。试点选取30名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进行,分为4组,根据学生综合能力高低每组题目各有差异。
第一阶段,指导老师根据学生情况选题。在试点阶段,为了保质保量完成教改全过程,除风力推料机构为我院参加全省机械设计创新大赛机构难度较大外,其他的如装卸器,槽轮机构,大力神杯相对难度都较小。风力推料机构由15人分别完成叶轮加工,凸轮轴加工,齿轮加工,偏心轮加工,底板、推杆、料筒等部分加工,其余3项目共有15人完成。
第二阶段,毕业设计学生根据设计任务进行造型、编程、加工、装配。本阶段,由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完成料单上报,所需工装清单;院部进行材料的准备,并由数控实训中心提供相应的工装,机床;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毕业设计机构的加工我们主要安排在课余时间进行,如晚自习、周末。学生进行零件工艺设计、数据计算、造型、数控编程、数控加工;在整个加工过程中,老师指导学生选用合适的刀具、夹具、量具、切削用量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最终各小组成员完成零部件加工后,进行装配。标准件:如轴承、螺钉、螺母、垫片由项目组统一购买;在装配过程中,出现问题,老师指导学生进行修正,直至完成机构装配达到预定目标。
图1 数控专业毕业设计实施流程图
第三阶段,毕业设计资料整理完善。各小组成员根据自己完成的指定零件进行毕业设计资料整理,主要内容有零件图绘制,零件结构分析,工艺规程设计,各工序工装的选择,各工序切削用量的选择,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毕业设计总结几个部分。本阶段不仅仅要对零件进行工艺设计,更重要的是提高工艺规程资料的填写、毕业设计文本资料的规范,通过本阶段的总结,真正实现毕业设计内涵的升华,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走上工作岗位做好铺垫。
第四阶段,进行毕业设计答辩。在答辩过程中我们一改以往提问基础理论知识的模式,重点让学生陈述自己在机构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方案,真正通过毕业设计让学生学会自己动脑、动手解决实际问题。图1为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实施流程图。
4 毕业设计教改效果
1问题的提出
毕业设计是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最后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教学环节,是适应当前社会需求,培养学生毕业后从事建筑设计、建筑管理等方面的一线工作。虽然毕业设计在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在最近几年中,在高职类建筑设计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时产生了诸多问题。
1.1学生毕业设计意识淡薄
因为社会就业的压力,一些学生在毕业设计时敷衍了事,投入时间远不够,设计成果利用网络下载拼凑而成。此外,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毕业设计课程不再有新颖的知识可学,不如到校外的建筑设计院去学的想法,等到相关建筑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时,他们对毕业设计又缺乏进一步思考、探索,对自身缺乏更高的追求,于是整个毕业教学就趋于一种表面形式,管理混乱、松散。所有的这些反映在设计成果上与预期教学目标相去甚远,毕业生专业培养目标大大打了折扣。
1.2教材滞后
我院建筑系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建筑设计自编教材,已经启用了十多年,一直没有对教材内容进行修改,近几年,很多建筑设计规范都做了相应的修改与调整,这就使得知识跟不上行业发展;另外,教材对有关建筑法律、建筑规范教学内容的明显缺陷。
1.3毕业设计选题与工程实践脱节
在毕业设计选题设置不够合理,选题与建筑实践脱节,简单重复昨天的故事,一个题目作几届,多年一贯制,未重视因材施教,未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放飞学生的思路,不能很好地和学生的就业方向相结合,这样做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约束了学生创作激情,促使学生消极应对毕业设计。
1.4指导形式单一、教师力量薄弱
指导形式单一,都是校内实践经验相对缺乏的教师担任毕业设计指导,毕业设计教学与工程实践脱节。在高等职业院校难觅有丰富实践经验、高水平、高学历的设计人才,难以形成有效的毕业设计指导梯队。
1.5毕业设计成果评价体系不清晰
在毕业设计最后考核既没有相应标准,成绩评定又不能完全做到公正、客观、合理、科学。对未能达到毕业设计教学要求的学生降低要求,都给予“放水”,对学生毕业设计成绩的评价持宽容的态度,从而使毕业设计质量达不到预期效果。
1.6毕业答辩缺导向性
答辩时应对学生没有向导性,学生不能很清楚、准确、有效、富有逻辑性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对自己毕业设计过程的设计思路未能进行卓有成效地梳理,答辩时成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一种机械、被动地一问一答的尴尬模式。这样的教学成果仅是让学生简单、初步地了解了整个建筑设计阶段的过程,却与建筑设计院实际工程的建筑设计要求具有很大的差距,致使一些学生临毕业时对建筑施工图尤其是其它专业的图纸识读能力很差,距离高职教育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相差甚远。
2解决问题———教学改革
在毕业设计中涌现的问题,迫使对毕业设计的教学进行探索和改革,提出“产学”一体化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即将毕业设计教学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加强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打破传统单一的师生互动模式,转换为与业主、合作单位、相关职能部门等多方共同参与设计的教学模式,在真实的设计过程中,增强学生创新和实际操作能力,强化专业技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使毕业生符合市场需求,夯实进入建筑师岗位基础。
2.1毕业设计教学内容市场化
毕业设计教学内容顺应市场要求,符合建筑发展趋势,将最新、最前沿的学科知识、建筑规范、法规引入课堂,反映前沿动态,跟上本专业领域的发展水平,使毕业生一毕业进入市场就能无缝对接建筑设计岗位,较快进入建筑岗位角色。
2.2毕业设计选题真实化、工程化
对毕业设计选题进行改革,打破学生按假定任务书设计的相对静态的传统教学模式。毕业设计选题采用真实、具体工程项目,即“真题真做”方式,与建筑设计院联合,丰富毕业设计选题,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尊崇学生建筑梦想憧憬,为学生留有足够的设计发挥空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视野,培养首创精神、提高创新意识,体验真实工程的工作步骤,积聚从实践中得到的知识或技能经验,达到毕业设计教学目标。
2.3“双师制”和“邀约制”教学模式合作化
毕业设计中积极实施“双师制”和“邀约制”教学模式。,聘请校外建筑设计院有实践经验的建筑师与我校校内教师一同参与毕业设计教学的合作模式,充分发挥他们实际工程经验的优势,提高毕业生实践运用能力,此外,邀请业主(建设单位)共同参与设计,使毕业设计过程教学中业主(建设单位)、建筑院建筑师、校内教师、其它相关专业等多方参与,在“真题真做”的毕业设计中,使学生能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完成岗前的职业培训,实现从学生到建筑院设计人员的实践能力转换,培养与岗位零距离对接的能力,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1]。
2.4毕业设计评价体系标准化
为激活毕业生学习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充实学生专业知识、完善专业技能,营造科研生产实践的良性发展,配合“产学”教学模式,结合实际工程,对毕业设计成果的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建立客观、公正、合理、具有明确导向性的评价体系,对毕业设计成果采用定性描述、定阶段与定量测评相结合,使评价具有可比性及可操作性;将校外专家、用人单位的评价纳入评价体系,使评价主体具有广泛性与多元性。
2.5毕业设计答辩规范化
毕业答辩是毕业设计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设计答辩在毕业设计中扮演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这一环节,我们采取实际工程中的建筑评审会模式,学生自己制作毕业设计PPT演示文件向评审专家答辩组汇报(由专业教师、专业负责人和建筑设计院专家组成),以促使学生能更加敏捷、综合、系统地处理问题,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自己设计思想的能力,加快学生适应工作岗位。通过答辩可以了解学生驾驭专业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毕业设计成果质量。在考核学生毕业设计成果时,坚持标准,以设计图为依据,尽量体现学生真实的设计水平。对于部分学生未完成毕业设计,或有原则性错误,或毕业设计成果不完整,答辩时概念性错误较多者,学校都要严格执行成绩评定标准。
3结语
“产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相当程度上鼓舞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开拓学校与企业间联合办学的新思路。与以往内容单一的毕业设计教学相比较,“产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对我院建筑系是一次大胆且创新的教学改革,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改革成果初见成效,对未来毕业设计新模式的开拓创新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
作者:万莉 彭敏 单位: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系
毕业设计是体现专业教学理念及成果的最终环节,但长久以来,对毕业设计内容的理解却存在很大差异。目前,在大多数艺术院校或艺术类专业中,毕业设计内容大多是专业课内容的重复,即选择某一设计主题后,用以往教学中某一方向课程或几个方向课程的内容进行表现,完成一系列的作品即可。虽然作品的数量比以往多,但形式与以往作品基本相同,这是以总结为目标的模式。此做法虽然可提高学生对设计主题的进一步把握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培养却显得不足,也没有为整个教学体系的最终环节注入新的活力。长此以往,学生对毕业设计已经没有了新鲜感。综观近年来不少院校的毕业设计展览都是年复一年的一成不变的状态。
尤为严重的是,高职高专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压力,许多高校学生在最后一个学期,几乎全部时间都用在外出找工作, 急于提前毕业上岗,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形同虚设。这种情况严重地影响了毕业生水平的提高和正常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实施。因此,本着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就业为导向的目标,很有必要建立一个全新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
一、毕业设计概念探讨
与地方经济紧密联系是高职院校最为鲜明的特点。这一特点的具体体现就是毕业生能够直接进入社会生产、服务、建设的第一线。直接为企业工作并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满足社会和企业需要,满足学生就业需要,这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的具体内涵。
艺术设计专业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及其实践为目标的。从专业发展的角度看,设计能力虽然重要,但没有创新意识也就没有长期从事专业工作的活力和动力。因此,三年教学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应该贯穿创新这个基本原则,毕业设计也不例外。在几年的教学改革中,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毕业设计的教学环节是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三年教学环节中关键的一环,是全面系统训练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设计素质能力的系统整合课程。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本来就学制短、学生文化素质差,如果不充分利用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就业前的强化综合训练,实际上就等于为社会、为企业输出了一个个半成品或者不合格的毕业生,这对社会,对企业,对学生,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教学行为。由于受大气候的影响,笔者所在院校装潢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曾经也有一届学生是在毕业设计阶段提前去找工作,到企业先上岗。但是最后发现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训,在就业岗位上,加大了企业对学生岗前教育培训的时间和难度,企业也有意见。所以,从2003年开始,我们加大改革力度,重新对毕业设计教学环节进行了整合设计。从三年级上学期期末开始,对毕业设计教学环节进行教学组织规划,规定全体学生一律不能提前离校。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由指定的毕业设计指导老师进行全程的毕业设计与制作的教学指导。从毕业设计专业考察、市场调研、毕业设计课题选定、初步设计概念、设计方案深化、装潢造型设计、装潢工艺设计,一直到实物模型与产品制作,包括装潢展示、卖场环境设计,还要有一本图文并茂的毕业设计报告书,然后开始进入毕业设计展览和毕业设计答辩阶段,最后是毕业设计公开展览与企业人才招聘会的结合,全体毕业生走向就业岗位,这才是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结束。从而建立起完整的毕业设计展览、毕业设计答辩和人才招聘“三位一体”的毕业设计教学新模式。
二、毕业设计的操作机制
在确定新的概念的基础上,毕业设计内容分为两大部分进行操作管理,即创意型和市场型。
1.创意型作品。由学生自选一个设计主题,可虚拟,也可以实项为依据,确定主题后,以体现专业特色的手法表现。其作品最终是展现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深层认识和理解,而不仅限于一个包装或招贴设计。针对装潢设计专业而言,创意型作品是用包装、广告等设计手法展现一种对传统意义的包装的全新认识和表现,是让人们意想不到的新形式,能唤起人们对包装的新鲜感觉。当然,这些还需要通过有效的展示手段辅助表达,因此,创意型作品包含三方面内容:专业设计表现、材料运用表现和展示策划表现。
这一整套设计程序的实施是以往教学中没有进行的。而从毕业设计实践操作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此产生了极大兴趣,多数学生表现出空前的积极性,毫无疑问,最终效果也是令人满意的。近年来,通过多次面向社会公开展示,得到较好的社会评价。
2.市场型作品。这在近年的毕业设计中也是重要的操作形式。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承担企业委托的设计项目,而能够圆满完成任务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从毕业设计开始,指导教师与学生就形成了一种设计团队的工作方式,每位学生都要按企业的要求确定自己的设计项目,并且在指导老师的辅导下不断深化;每一个设计工作团队每周要集中面授两次,讨论设计方案。个别辅导随时都可以与老师商量和联系,同时不定期组织学生到工厂、企业、设计博览会去考察,不定期聘请企业家、社会专业设计师为学生的毕业设计作辅导和提意见。特别是从2004届装潢设计毕业作品开始,实施了从设计创意到实物产品的整体突破,成为真正的设计产品系统开发的项目设计。
在毕业设计答辩环节也进行了重大改革。由毕业设计指导老师、企业家、专家教授、行业协会领导共同组成答辩考评委员会,每位学生在自己的个人设计作品展位前进行答辩,按照设计方案、模型实物、设计报告进行评分,让社会与企业来共同评价学生的毕业设计水平。
毕业设计答辩通过后,正式举办毕业设计作品汇报展。毕业设计作品展览与企业人才招聘会同时举行。邀请珠江三角洲的设计企业在展览会上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实际专业设计交流与考察,让行业、企业了解到学生的所思、所想、所做,让学生在用人单位面前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增进了学生、企业、学校的相互了解。由于能够比较全面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很多用人单位当场拍板,与学生签定用人协议,并多次出现几家用人单位争抢一个毕业生的热烈场面。对企业与学生来说,都是真正的双向选择。高质量的毕业设计带来了高质量的就业,这个做法,受到了国内高校专家教授和企业家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评价,也证明了我们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改革是成功和有效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毕业设计教学的质量、学生的成长水准,最终要由社会和用人单位来评判。社会及用人单位是学校教学水平、学生学习水平的试金石。真金不怕火炼。学校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水平一旦放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磨练,就会“原形毕露”,具有真才实学的人经过这样的大浪淘沙,不但显现其英雄本色,甚至还会锦上添花,越显得风姿绰约、鹤立鸡群。同样,好的学校和学科专业经过社会的多次筛选,其人才培养水平也会日益得到提高,而教学质量不高、适应能力不强的学科专业则被淘汰出局。
三、结语
2003年到2006年四届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改革实践以来,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得到社会、企业、学生各方面的认同和赞扬。通过毕业设计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关爱,这种爱是基于对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全面思考,不仅是培养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使学生获取谋生的手段,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成为社会所要求的、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富有主体精神和创造力的人。通过加强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使学生在传递、继承人类已经积累的文化知识的基础上,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通过学生个体的主观努力,把文化内涵化为自己的全面综合素质,为社会输送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作为对传统毕业设计的改革,我们的探索是一个新生事物。因为是新生的,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显现出它的娇嫩。毕业设计改革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举措,虽然在改革前经过精心的论证,但在推进的过程中仍然需要我们对其中的经验加以总结,尤其是进行理论上的提升,对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为下一步的发展作好准备。
本科毕业设计工作是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一课,也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阶段。通过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础技能,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我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建立于1998年,主要课程设置为结构陶瓷、功能材料、复合材料、耐火材料等方面,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知识,能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结构研究与材料的制备、成型与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经过近15年的建设与发展,本专业已成功培养了400余名本科毕业生,整体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但目前依然存在对本科毕业设计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不足、经费短缺等问题,导致论文完成质量较差,无法满足我校本科毕业生具有诚朴乐群、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下面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与我校现状,重点从提高对本科毕业设计的认识和教学模式改革两个方面对我校无机非金属专业毕业设计环节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1全面提高对毕业设计的认识
态度决定行动、行动决定成效,近些年经过本科教学评估等系列工作,全校上下对本科教学工作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参与教学的热情有了较大提高,但对本科毕业设计环节的认识依然存在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严重影响到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实现。如何提高对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的认识已为保证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前提。而改变大家对毕业设计工作的认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1深化教学体制改革
多年来由于高校不断扩招,而师资建设未能保持同步,导致本专业师生比失衡,加之学校岗位考核和职称晋升的管理制度,教师既要开展大量的科学研究,又要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致使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工作精力投入不够,使得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高,甚至部分老师认为本科生不是研究生,不必有太高的要求,从而放松了对本科毕业设计的要求。
针对该现象,学校应该对岗位考核与职称晋升的要求进行改革,尽量减轻教师的双重压力,可以在现有上岗考核与职称晋升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区分教学与科研岗位要求,比如对教学岗位可以尽可能地降低科研条件的要求,对于科研岗位也尽量减少教学方面的要求,每年能保证为本科生开设不低于60学时的课程即可。这样可以使教师有较为充足的时间从事科学研究,有精力指导本科毕业设计工作。此外,学校应将本科生毕业设计的结果作为岗位聘任与职称晋升的参考,从而提高教师对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的认识。
1.2促进教学科研的交叉与融合
各高校对“科研促进教学,把科研成果引入课堂”理念已达成共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数高校在具体解决教学环节正常需要的经费不足,基础条件欠缺等问题时,却又不考虑科学研究与本科教学的密切关系。在购置设备方面,教学、科研分离,为了节约成本,减少投入,购置的教学用设备仅能满足教学使用,不能满足科学研究的需要,导致设备利用率降低。
现在高等学校教师的准入条件逐渐提高,工科专业没有博士学位很难进入高校教师队伍,而刚刚毕业的博士,进入高校后由于无前期积累,需要学校提供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条件。所以教学管理部门应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在实际教学中切实贯彻好科研促进教学的理念,在教学设备的购置方面应充分考虑科学研究的需要,使教师可以利用所购设备进行科学研究,充分提高设备利用率,缓解基础条件欠缺等问题。同时将一些教学实验分配给具有类似专业背景的专业教师,教师在讲授内容的时候会很自然地将研究成果融入,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同时能切实感受到科研思想,增强其科研意识并提高其实践水平。
1.3强化学生实践意识
大学四年的最后一学期,是学生面临毕业、就业、升学问题的重要阶段。部分学生为就业而奔波,部分考研究生的同学焦急等待考研分数、准备复试等,已经找到工作的学生在这种氛围下也很难安下心来开展毕业设计工作。从而导致学生不能认识到本科毕业设计的意义所在,认为所做内容与以后工作将与从事内容不一致,无法提高自身水平,从而导致毕业设计工作质量下降。
为改善学生对待毕业设计工作的态度,平时应加强学生对开展实践活动意义的认识。需要专业教师在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各个实践环节将开展本科毕业设计的目的、意义融入进来,提高学生对本科毕业设计的认识。同时在拟定本科毕业设计内容时,应进行一些实际课题,最好能根据本科生实际情况将正开展或拟开展的科研课题拿出一部分作为本科毕业设计内容,从而强化本科生对开展毕业设计工作意义的认识。
2深化改革毕业设计模式
目前毕业设计的形式依然没有摆脱传统教学模式,毕业设计安排在第八学期、毕业设计场所在学校内部,受其内容制约,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多由指导教师给出,学生自己选题,这些题目大多是教师历年来经常带的虚拟课题,学生积极性不高,有些教师将以前学生做的毕业设计留给学生参考,使得多数学生根本不作思考,全盘照搬。虽然有些教师有实际课题,但由于毕业设计时间短而且多数学生的思想状态比较松弛,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不敢把任务交给学生去完成,只能安排给学生一些辅的工作,无法达到毕业设计的要求目标。所以改革现有教学模式,灵活开展本科毕业设计工作是改善我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的保障。
2.1灵活安排毕业设计写作时间。
在不影响学校整体教学计划和正常理论教学秩序的情况下,适当延长毕业设计的时间。通过设计 (论文)完成时间的适当提前,学生可灵活的协调自主安排就业、考研与完成论文时间的分配,有效地降低了就业找工作与备考研究生对论文写作时间的冲突。同时毕业设计 (论文)完成时间的适度延长,使学生开展实践锻炼的机会增多,有利于学生专业意识、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毕业设计可以提前到第六学期末开始,分为开题报告撰写与试验准备、试验与论文撰写答辩两个阶段。在开题报告撰写与试验准备阶段,指导教师根据生产实际或自己的科研情况,给学生确定一个较笼统的研究方向,指导学生开展文献查阅、资料收集等工作,每三周做一次文献查阅总结报告,培养学生获取文献、整理文献的能力。在第七学期国庆节过后,确定每个学生的具体毕业设计内容,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了解实验内容和过程。学生在学期末写出实验报告,总结和分析实验结果,确定具体的实验方案、路线、方法,制订下一阶段实验计划,撰写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开题报告。
有了前期的充分准备,在第八学期学生可直接进入试验与论文撰写答辩阶段。由于这一阶段学生已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能力去分析、解决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有充足时间、精力和经验进行思考和工作,因而实验会有较大的进展和突破,工作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在学期末,学生结合第一阶段开题报告,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进行毕业设计答辩。这一阶段指导教师的工作重点应放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和毕业设计答辩等环节,使学生少走弯路。
2.2开展毕业生到实习基地进行毕业设计模式。
应届大学毕业生适应能力和动手能力差,缺乏上岗能力,是企业不愿接收应届毕业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开展毕业生到实习基地开展毕业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毕业论文题目可根据实习基地单位的需要,由实习基地企业、学校和学生共同确定,可由实习基地企业人员担任副导师,指导毕业设计的具体工作,同时我校有一名教师担任正导师,对毕业论文的格式、内容配合审查,实行双导师制。通过这种工程技术人员直接参与指导检查的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利于锻炼学生与企业间的沟通合作,减轻高校扩招所带来的师资紧张的压力,可保障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
2.3实施毕业生到签约单位开展毕业设计模式。
在毕业设计开始前,有不少学生与有关单位签订了工作协议或有了工作意向,有些单位要求学生去企业进行毕业设计,学生也希望到签约单位或意向单位进行毕业设计。因此,让一部分学生在企业进行毕业设计不仅能在一定程度缓解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实验设备与学科快速发展不能同步的矛盾,也可减轻由于学校的教育经费不足而导致在毕业设计安排时出现的矛盾。同时也能使接受单位尽早培训自己未来的员工,进一步了解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学生提前了解今后的工作环境和将来要承担的工作任务。但在实施过程中须认真根据毕业生签约单位的意向和我校毕业设计的要求,确定毕业设计内容和论文题目,要求企业指定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和高职称的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同时和企业签订相应的管理协议,规范毕业设计过程,保证论文质量。
2.4实施研究生兼职副导师联合培养模式
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几乎每位硕士生导师都有3-4名研究生,这些研究生多从事导师的实际课题,开展不同的研究内容。多数有实际课题的老师所带研究生的课题工作量相对较大,如果指导研究生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确定一些本科毕业内容和论文题目,充分发挥硕士研究生的作用,组织本科生与硕士生一起学习研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研究生的工作任务,提高研究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同时也能提高本科生开展毕业设计的兴趣。通过实施研究生兼职副导师联合培养模式,不仅可加强教师、硕士生和本科生之间交流和沟通,有利于提高本科毕业设计选题质量,而且有利于培养本科生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3结论
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中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阶段,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学术前沿、接触先进科学仪器、培养科研创新能力的机会。对于我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只有全面提高对本科毕业设计的认识,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毕业论文设计的开展模式,对毕业论文的各个阶段进行有效监控与指导,才能切实使学生经过毕业设计工作后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改善,分析、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董克权,陈英俊,钱灿荣.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 高等理科教育,2007(2):119-112.
据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调查显示:从专业来看,2009届毕业生自主创业最多的本科专业是艺术设计,创业比例为7.4%。高职院校近三届(2007-2009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远远高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自主创业的专业类集中在:计算机类、语言文化类、艺术设计传媒大类。在就业严峻的背景下,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创业门槛较低,大量毕业生走上创业的道路,但由于缺乏相关的创业教育与指导,创业失败率较高。因此亟需对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创业的情况予以关注,完善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和提高艺术类大学生创业的各项技能,从而培养出优秀的艺术类创业人才,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
一、目前毕业设计实施环节中存在的一般问题
毕业设计不仅是学生对在校学习课程的总结与检验,也是面向市场、面向商业设计的过渡适应期。其根本的目的在于通过项目设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和强化学生熟练使用相关设计软件,熟悉设计与制作的一般流程,初步具备与甲方客户、与设计团队的沟通、协调、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
选题是毕业设计整个环节的第一步。受限于专业教师的职业技能,承接的社会设计项目少且单一,不能为毕业生进行毕业设计提供合理的“项目库”;专业、分院与设计公司“校企合作”展开的实效性差,流于形式与表面,企业缺乏兴趣投入一定的精力在学校专业实践教学上。在设计前期,学生无法体验与甲方客户的沟通交流,“真题真做”或“真题实做”少之又少。在毕业设计实施中,学校的专业教师自导自演,缺乏引入设计公司社会性评价。答辩环节缺乏必要的淘汰率和退出机制。学生在寻找工作的前提下,没有过多的精力与兴趣投入于毕业设计中,而学校的指导教师放任自流,仅应付于行政单位对毕业设计表格文本的检查与考核。
二、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创业的基本素质
由于初期的投资较少,对岗位技术性要求不是很高,往往成为艺术设计类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的初衷。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创业的初期,往往就是成立设计工作室。设计类创业,特别是传统平面设计类的创业项目,不是仅仅依赖街头门面来招揽客户的。考虑到成本支出,资金有限的话,初期的办公场所甚至可以在家里。创业者主要的投资是办公耗材和员工支出,而一般的设计工作室,雇用1-2名员工即可。小型的设计公司,没有大公司金字塔式的人事结构,老板一般就是做设计出身,既是老板又是设计师,同时还需要做市场,分工不细。或是若干人合伙创业,主内的就是设计师,负责技术;主外就是业务部,保证固定的客户,提供设计单子。
有别于初入职场以设计师为职业的毕业生,创业者身份的毕业生,需要各个岗位的实践技能。创业不仅仅是设计与制作,更需要市场的开发,这是企业的生存经营。自主创业需要专业技能各方面的能力积累,还需要社会经验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风险意识。
三、基于创业理念下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
设计不是自娱性的艺术,它属于商业设计。工作的流程基本上是从争取客源、分析客户要求开始,寻找基本元素――组合――调整――定稿――制作。创业者的身份应该是“懂设计,爱设计的商人”。“90% 的广告设计公司不挑食”,因为你工作目的就是让客户满意,在实现设计市场实效性的前提下,兼顾实现设计师的创意。
(一)自主选题
基于创业的教学理念,在毕业设计整个环节实施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自己走向市场,完成设计项目的“选题”。“选题”的动员可以启动地很早,或是在大二期间一次专业课程的介入;或是来自学生自己暑假在实习单位的努力接单。毕业设计项目的底线要求必须是真实的,它或是来源于学生与亲戚同学的不经意交流;或是来自于网站的设计项目外包。综合这几年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项目,大致有公司视觉识别系统、公司宣传册、房地产公司房产楼书、产品包装设计、企业网页设计等几类。毕业设计的自主性选题,虽然这是学生带有个人爱好偏向的一次主观选择,但这项目是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真实设计,能使学生获得设计过程的完整训练。
个人在主动进行课题选择时,自然尽可能贴近与毕业生职业期望一致的岗位,体现的则是相关设计职业岗位或岗位群中关键能力和基本能力的训练。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课题类型尊重多样化,最大程度的发挥不同水平学生的创造潜能。学生在启动带有独立性工作性质的选题中,自然也会根据个人的实际能力,选择深度、广度和难度适当的项目进行毕业设计。而作为毕业设计实施过程的管理方,学校专业教研室需要做的是:学生自主选择的项目是否具有典型性,其训练的实效性、可行性是否合理。在毕业设计的选题阶段,先是学生自主向各专业负责人提交拟向的毕业设计课题,在毕业设计课题小组审核同意后,继而师生双向选择进行调配,对双向选择不能落实的课题由毕业设计课题小组负责协调落实。
(二)与甲方充分沟通,明确任务书
在强调毕业设计“真题真做”或“真题实做”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模拟创业。市场中的设计项目是有条件的限定性设计,平面设计、广告设计,必须了解消费对象、产品、媒体特定、制作工艺等,室内设计必须了解客户意愿、工程预算、施工组织、施工工艺、施工材料等。室内设计中材料的选择受到类型、价格、产地、厂商、质量等要素的制约。材料并不一定是使用流行、时尚的或是昂贵的材料,而是依据设计概念界定进行的选择。在学生毕业设计的前期,需要深入市场进行调研,积累有关市场信息和工艺方面的资料。客户在设计的过程中对设计风格、造价成本、媒介材料等自然会提出质疑,而设计者应不被客户牵着鼻子走,要用创意引导并说服客户,并进一步让客户感到满意。
以往常规的做法是:在确定课题后,指导教师下发设计任务书。而学生自主选题的毕业设计,任务书的内容及要求来自于学生自身与客户充分交流后的整理。有别于其它的毕业生,刚开始是以助理设计师的岗位初入职场,作为配合、辅助总设计师进行项目设计工作,开展的仅仅是各方面具体的事务,包括如材料搜集、针对项目的资料整合、提供设计方案等,其设计的进度按照总设计师给予的工作任务准确完成,以最快的速度上交给总设计师,并按照他的要求进行进一步更改。创业者直接面对的就是市场,他完成不仅仅是创意与制作、印刷,更需要确定设计的总目标、总计划、总基调,界定设计过程的总体要求和限制。
刚毕业的平面设计专业的创业者,前期以传统的平面设计+印刷为基础,包括设计海报、展板、宣传资料等,立足之后自然延展到所有的广告领域,包括包装设计、展示展览、网站等业务范围。企业的市场经营需要接触更多的甲方客户,对外协调与设计委托方、实施方等各方面的关系,对内组织指导各项设计方案的实施。在善于协调各种关系、具备较强的策划组织能力的同时,组织实施设计制作,发挥每个成员各自最大的潜能。
据有经验的创业人士介绍,开好一家设计工作室,关键在于保证固定的客户,提供充足的单子。在客户资源上,与各广告公司建立合作,也是一种成长策略。初期靠技术、中期靠人脉,这些都是创业中的宝贵财富。有创意的设计并不一定就适应于市场的竞争,这自然涉及到设计的营销与管理的重要性。如何让设计达到预期的市场效应,首先就要对所涉及到的市场进行剖析性分析,找到最恰当的目标消费群,进行市场定位,然后确定项目的核心。一切设计行为都围绕着核心概念展开,这样才能使设计不偏离客户的想法。这需要毕业生与客户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客户的根本要求,设计师才能实现让客户满意,同时自己也能满意的设计方案。
基于设计过程项目化的毕业设计,每个阶段都需要学生一定的知识、能力、态度。学生在运用这些知识、能力和态度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就学到了相关的职业能力。学生通过一个个工作任务的完成,掌握了完成创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逐渐建构起自己从事创业的综合能力知识体系,同时培养起相应的职业品质。这个过程,是学生自导的主动跟进,而不是指导教师将毕业设计项目按照设计流程顺序以教学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
“创业就是最好的学习”,创业素质、创业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有创业就有失败。如何承受压力的心态问题,是毕业生面对的现实问题。拥有良好的心态,尤其是对创业风险具有清醒的认识,并充分拥有应对风险的心理准备,是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在自己创业前通过自主接单做毕业设计,实施设计、评价设计,为创业积累相应的经验和心理准备。
(三)设计实施
学校行政部门制定的毕业设计工作手册中,往往是这样的规定:学生按时完成各个阶段的任务,按时交由指导教师评阅。按指导教师的意见,对毕业设计进行认真修改,以达到一定质量并定稿。主动并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毕业设计工作情况。而以创业理念为导向的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设计,不惟学校专家领导、不惟设计公司老板总监,其质量评价的标准,是市场的实际需求,是甲方、社会对毕业生设计过程的检验和总结。在“市场需求驱动人才”机制的运行下,甲方客户的真实评价与设计师个人期望之间的差距成为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评判标准。
毕业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实训课程,其组织首先要理解甲方业主的期望,然后才能设计毕业设计教学活动、组织实施教学,最后输出人才到社会单位,而创业理念下的毕业设计培养模式,其对毕业设计教学及质量系统的整体效能要求更高。
学生毕业设计成绩评定,一般是由指导教师和答辩委员会的评分组成,这属于“校内循环”的两部分比例各占50%。在直接面向市场的设计过程中,答辩小组的成绩评价可以做弱化处理,其甲方、社会对学生个人设计得失的评价包括:设计理念是否合适?功能设计是否符号业主需要,技术措施是否合理,哪些部分还需要改进?界面设计是否悦目?植物种植设计效果是否呈现?家具与陈设选择是否得当?风格采用是否合适?氛围营造如何?自己最满意的地方?业主最满意的地方?自己的设计理念与业主的决策如何实现平衡?施工效果如何?材料选择?构造设计?施工工艺?通过这个工程,自己有什么新的体会?什么地方有新的进步?什么部分留下了遗憾?什么地方最遗憾?在整个设计实施和现场跟踪的过程中,设计师通过摄影手段、记工作笔记等形式进行记录、总结。基于创业理念下的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其培养方式对毕业设计教学与质量管理的整体效能要求更高。个人与社会两者间质量差距的分析,将引导毕业设计教学实施与评价的开放性,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需求;也将引导毕业设计教学系统中目标、实施、反馈、控制子系统的协调统一性。
尤其是独立学院的毕业生都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压力,大多数高校学生在最后一个学期,几乎全部时间都不在学校而在外找工作, 急于提前毕业上岗,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形同虚设。这种情况严重地影响了学生水平的提高和正常毕业设计课程的实施。因此,对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显得十分必要。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课程的概念
与地方经济紧密联系是各独立学院最为鲜明的特点。这一特点的具体体现就是毕业生能够直接进入社会生产、服务、建设的第一线。直接为企业工作并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艺术设计专业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设计实践应用能力为目标的。从专业发展的角度看,设计能力虽然重要,但没有创新意识也就没有长期从事专业工作的活力和动力。因此,四年教学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应该贯穿创新这个基本原则,毕业设计也不例外。毕业设计的教学环节是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最后关键的一环,是全面系统训练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设计素质能力的系统整合课程。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文化素质差,如果不充分利用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就业前的强化综合训练,实际上就等于为社会、为企业输出了一个个半成品或者不合格的毕业生,这对社会,对企业,对学生,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教学行为。目前包括笔者所在高校的许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毕业生都是在毕业设计阶段提前去实习、去找工作,毕业设计课程在校外和毕业实习课程同时进行,老师对毕业设计课程通过网络或电话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样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不仅没有得到很好的提高,而且在就业岗位上,也加大了企业对学生岗前教育培训的时间和难度,企业也有意见。所以,当前应加大对毕业设计课程的改革力度,对毕业设计教学课程环节进行整合设计十分必要。考虑从第7学期末,要求学生实习完回校开始,要对毕业设计教学环节进行教学组织规划,规定全体学生一律不能提前离校。由指定的毕业设计指导老师进行全程的毕业设计与制作的教学指导。从毕业设计市场调研、毕业设计课题选定、初步设计概念、设计方案深化、一直到效果制作及实物模型、毕业设计报告书等全部完成,然后开始进入毕业设计答辩和毕业设计展览阶段,最后的毕业设计展开始时与企业人才招聘会的相结合,此时毕业生走向就业岗位,毕业设计课程教学环节才结束。从而建立起完整的毕业设计展、毕业设计答辩和人才招聘“三位一体”的毕业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新思路。
毕业设计课程的具体操作思路
在确定的新的毕业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毕业设计选题内容可分为两大类型进行操作管理,即创意型设计作品和市场型设计作品。
1. 创意型设计作品
由学生自选一个设计主题,可虚拟,也可以实项为依据,确定选题后,以体现专业特色的手法表现。其作品最终是展现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深层认识和理解,而不仅限于一个包装设计、招贴设计或环艺设计。比如,针对艺术设计专业平面设计方向而言,创意型作品是用包装、广告等设计手法展现一种对传统意义的包装的全新认识和表现,以让人们意想不到的新形式,唤起人们对包装的新鲜感觉。当然,这些还需要通过有效的展示手段辅助表达,因此,创意型作品包含三方面内容:专业设计表现、材料运用表现和展示策划表现。从实践操作中看出,学生对此产生了极大兴趣,表现出空前的积极性,效果令人满意,得到较好的社会评价。
2. 市场型设计作品
在近年的毕业设计中这是重要的操作形式。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承担企业委托的设计项目,而能够圆满完成任务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从毕业设计开始,指导教师与学生就形成一种设计完成的工作方式,每位学生都要按企业的要求确定自己的设计项目,并且在指导老师的辅导下不断深化;每一个学生每周要集中面授两次,讨论设计方案。个别辅导随时要求与老师商量和联系,同时不定期组织学生到工厂、企业、设计博览会去考察,不定期聘请企业家、社会专业设计师为学生的毕业设计作辅导和提意见。
在毕业设计答辩环节的改革上。毕业设计答辩小组成员考虑由指导老师、企业专业设计人士、专家教授共同组成,每位学生在自己的个人设计作品展位前进行答辩,按照设计方案、模型实物、设计报告进行评分,让社会与企业来共同评价学生的毕业设计水平。
毕业设计答辩通过后,正式举办毕业设计作品汇报展。毕业设计作品展与企业人才招聘会同时举行。邀请地方的设计企业在作品展会上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设计交流,让行业、企业了解到学生的所思、所想、所做,让学生在用人单位面前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增进了学生、企业、学校的相互了解。由于这样能够比较全面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用人单位大都会当场拍板,与学生签定就业协议。这样对企业与学生来说,都是真正的双向选择,使高质量的毕业设计带来高质量的就业,以此来检验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改革效果。
毕业设计教学的质量、学生的设计水准,最终要由社会和用人单位来评判。社会及用人单位是学校教学水平、学生学习水平的试金石。同样,好的学校和学科专业经过社会的多次筛选,其人才培养水平也会日益得到提高,而教学质量不高、适应能力不强的学科专业则被淘汰出局。
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设计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一个极其重要的实践环节,是对各门课程理论学习与实践的全面总结,是学生从单一课程的学习到解决整个工程问题的升华,是学生对已学知识融会贯通的教学环节,对学生独立创新能力、协调工作能力和思想品德、工作态度、工作作风以及事业心和责任感等方面素质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
毕业设计的过程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过程。通过毕业设计实践环节的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做好该教学环节对于学生毕业后从事施工、监理或设计、造价等方面的工作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如何适应高职教学的特性和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做好毕业设计实践环节的教学,值得深入探讨与思考。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试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现状和内容进行分析,并提出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方案。
毕业设计的教学现状和内容构成的分析
(一)毕业设计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环节基本上沿用传统的做法,即在最后一个学期集中8~10周的时间进行。其内容是要求学生在该时间段内完成某一多层民用(公共)建筑的施工图设计。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最后所取得的毕业设计成果往往只能达到以下层次:(1)建筑部分仅仅达到方案与扩初之间。(2)结构部分只能完成某一局部楼层的梁板设计或某一框架的设计。(3)结构计算采用手算。(4)施工图表达不完整。
这样的教学成果与实际工程的施工图设计存在很大的差距,学生只能初步地了解整个建筑物设计过程的皮毛,效果不甚理想。很多学生毕业时,对施工图特别是结构图的识读能力很差,远远达不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二)毕业设计内容的构成分析
从以往的毕业设计内容构成来看,整个毕业设计的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建筑部分要求学生对某一多层民用(公共)建筑进行建筑设计。内容包括方案设计、构造设计等。与之相关的课程有《房屋建筑学》、《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结构部分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设计的建筑方案进行相应的结构设计。内容包括上部结构设计和基础设计。与之相关的课程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地基基础》、《结构抗震》、《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必要的建筑力学知识等。
施工图绘制要求学生按照规范要求把建筑、结构设计成果用施工图的形式表达出来。与之相关的课程有《制图》、《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从毕业设计内容构成和教学环节的分析可以看出,整个毕业设计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是本科教育方式的一个压缩版。
毕业设计教学的改革方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专业的细分,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面向的将是多样的建筑工程工种。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阶段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构成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才能在毕业以后很快地适应所面临的不同工种的需要,以实现“零距离上岗”的培养目标。因此,有必要把毕业设计做得更深、更细,使学生能够把握建筑工程的整局,提高识读施工图的能力,使掌握的知识能够直接指导具体的实际工作。
对于学制三年的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要在比较紧张的时间内完成比较深入的毕业设计内容,按照传统的做法的确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通过对毕业设计内容的分析,按照理论“必需、够用”的原则,在教学中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和手段,对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要求等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就可以突破传统的“本科压缩型”的毕业设计教学方式,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各门课程之间相互独立,每门课程、课程设计的目的仅仅是为满足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和学习目的,很少考虑到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连续性、互补性。局部独立性较强,整体性较差,学生在学习中得不到良好的连续性、系统性和整体意识的训练,工程整体观念模糊。
笔者根据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制中的课程特点,剖析课程设置和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教学体会,对毕业设计教学和相关课程提出“分解融合”、“整合提高”、“汇总完善”的教学改革方案,以期达到更好的毕业设计教学效果。
(一)分解融合
该阶段是把毕业设计的相关内容有意识地提前分解到各个相关课程中,消化解决毕业设计的部分内容,即毕业设计向前延伸。同时也让学生在各个课程的学习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从而使各个课程的教学环节形成连续性和系统性,即以毕业设计的内容为基线贯穿整个学制中各专业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局部学习中逐步建立和培养全局观念。具体做法如下:(1)在《制图》课程中着重培养学生建筑和结构图的表达方式。可以通过抄绘、测绘、阅读等方式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动手能力,为施工图绘制打下基础。(2)在《房屋建筑学》课程中把毕业设计项目作为课程设计题目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课程学习和课程设计中,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建筑方案的设计内容。在课程学习中着重掌握建筑构造和各种细部构造,同时在教学中让学生识读实际工程的施工图,对建筑施工图的表达初具概念。(3)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及《结构抗震》等课程中,让学生带着建筑方案进入结构课程的学习,在课程设计中解决结构的布置,掌握结构概念设计以及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构造要求,掌握最新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和识读能力,为最后的结构设计打下基础。(4)在《地基基础》课程中有针对性地解决项目中的地基基础问题,掌握常见的基础设计方法。(5)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主要解决有关建筑和结构设计软件应用的问题以及绘制施工图的方法。
在各个相关的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较多地阅读与实际工程相应的施工图来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要做好这一阶段的教学工作,还必须做好同各学科教师的沟通工作,在课程设计中加强辅导师资力量,才能为后续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整合提高
在所有课程结束后,同样集中8~10周左右的时间对学生所做的项目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整合,并从施工图设计的角度对项目进行提高。(1)用2周左右的时间对建筑方案进行细化加深,使之达到介于扩初和施工图的水平。其中包括方案的细化、构造的明确以及装修材质的确定等相关内容。(2)在建筑部分基本完善的基础上,指导教师从全局的观念对学生进行辅导,深入讲解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学生用2周左右的时间,采用电算的方法解决结构计算问题,同时整理必要的电算资料。
(三)汇总完善
在前述基础上,利用3~4周左右的时间汇总建筑、结构的设计成果,进行建筑、结构的施工图绘制。该过程可以让学生重新阅读同类工程实际的施工图,有比对性地绘制施工图,从而使毕业设计的成果进一步完善。
当然,要切实保证做好毕业设计工作,实现教学改革目标,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软硬件条件:(1)有一支具有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2)有建筑CAD辅助设计软件,结构CAD辅助设计软件。(3)有可供学生上机的电脑机房。(4)有国家颁布的与现行建筑工程相关的《规范》和《规程》以及国家和地方的标准图集等相应的技术资料。
综上所述,高职高专类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可以采用项目目标化管理方法,只要安排合理,措施到位,完全可以将毕业设计做得更加完善,从质量上有较大的提高,从而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对建筑结构有比较完整的概念,具有较强的识图读图能力,能够更快地适应将要面临的建筑工程各个工种的需要,实现教育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
毕业设计是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综合性、实践性的教学环节,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果最直接的方法和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工程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自2015年湖南省教育厅要求全省所有高职院校将毕业设计成果上传到世界大学城空间进行网上抽查工作全面开展以来,各高职院校积极响应,开展了大量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当前新形势下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例如学生基础参差不齐,选题过于单一,集中指导完成的质量和效果不够理想,毕业设计指导工作跨度时间过长等,并且有相当部分学生第二年还要用将近一个学期的时间继续做毕业设计,学校教务主管部门、二级学院和指导教师需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甚至影响了部分教师的正常教学工作。因此,针对以上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了毕业设计分层教学指导的改革策略,以提高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一、毕业设计指导的研究现状
潘冬[1](2016年)在研究中指出学生生源层次不一,毕业设计选题单一,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脱节等方面的问题,提出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分层教学的层次类型,并提出了其实施的保障条件以及分层教学实施过程。该研究虽然分析了生源的参差不齐,但未对学生入校以后的学习情况进行动态比较分析,忽略了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选题评估判断的主导作用;虽然提出了试件加工、CAD/CAM设计等模式的学习方法,但未深入研究适合试件加工、CAD/CAM设计、顶岗实习报告的学生其学习成绩与分层教学设计的关联性等问题;在师资条件保障方面,只分析了指导教师的人数、职称结构,但未深入分析如何提升教师的指导能力来保障毕业设计分层教学质量的问题。
陈桌平[2](2010年)从学生不重视毕业设计、教师指导存在的问题、教学资源短缺等分析了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因素。提出了毕业设计的教学安排、指导教师、毕业生和其他外部条件等控制要素,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对毕业设计有正确的认识;学校完善毕业设计制度,强化对毕业设计教学服务过程的监控;提高教师队伍指导毕业设计质量的能力;加大毕业设计硬件设施的建设与服务等。该研究虽然提出了毕业设计选题上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但未提出如何针对学生的学习差异性进行毕业设计选题;虽然指出了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学生因素,即学生重视不够,但未提出如何针对不同学习能力差异的学生进行选题分配与分类指导;虽然指出了影响毕业设计质量另一重要的因素——教师,但未针对某一具体专业在哪些具体核心能力方面提高教师毕业设计的指导能力。
吴佳[3](2016年)提出了分专业制定《毕业设计课程标准》,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建立由指导老师、答辩专家、行业企业、专项抽查的多元反馈机制;推行毕业设计“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的“双导师”制模式等,构建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但该研究忽略了毕业设计主体,即: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未对学生的差异性提出相应的毕业设计选题、分层评估及分层指导进行深入分析;同时也未对指导教师如何提升分层指导能力进行研究。
叶如意[4](2008年)从毕业设计时间短、学生差异大及人数多、教学资源少、任务重等方面分析了高职毕业设计改革的原因,指出了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定位的不同,要求课程体系不同于本科的学科知识体系,提出了优化课程体系的具体内容。该研究虽然从培养过程方面提出了一些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改革措施,但是未对学生差异大、人数多、教学资源少等方面提出分层次解决毕业设计问题的措施。
张福峰等[5](2012年)针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分析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三个层次:能独立完成新任务、能参照前面任务过程完成新任务、不能完成新任务。但该研究仅对某层次教学过程中的课程教学普遍现象提出方案,未针对毕业设计进行分层教学指导分析。
针对某一课程分层次教学方面的文献较多,对毕业设计分层次教学指导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例如,朱卫芳[6](2012年)提出高职课程分层教学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性、确定分层教学的切入课程、采取科学的分层走班模式、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要求注重形成性评价等。张化雨[7](2014年)提出分层教学在教学目标设计上要求教师在课程开展之前对学生自身情况和实际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在实训分层授课中提出“分类讲授-集体讲授-分类指导-分类训练-集体归纳”的操作步骤,通过分类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王春模等[8](2016年)分析了高职生源的多样化,指出了学生学业基础参差不齐,引入分类培养分层教学的三个基本理论,即“最近发展区理论”“掌握学习理论”和“教学形式最优化理论”,指出了高职人才类型定位以及三种课程架构模式,在实施阶段提出了高、中、低三个层次的课程设置和考核标准等。
总之,现有文献针对毕业设计环节分层次的教学指导文献不多,而对于某一课程分层教学的文献较为多见,特别是近三年以来分类别、分层次的毕业设计指导文献较少。因此,研究一种适合不同学习能力层次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方法以及相应的毕业设计题库及选题方法等是当前新形势下毕业设计工作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当前毕业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选题过于单一
从湖南省高职院校2015—2017届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的选题来看,有的是车削加工零件的选题,有的是铣削加工零件的选题,而对于既有车削加工,又有铣削加工,或者车铣复合加工,甚至多轴加工的零件选题不多,甚至有的选题仅在省教育厅技能抽考的题库中选取,要么仅仅只是车削零件,要么仅仅只是铣削零件,选题过于单一。因此,开发一套既有车削,又有铣削以及复合型的多轴加工零件分层分级的数控技术毕业设计题库刻不容缓。
(二)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从历届指导毕业设计的过程来看,当学生领取毕业设计任务书以后,有相当部分学生没有按照任务书及指导老师要求的时间点提交相应的成果资料,集中辅导时甚至有的学生毕业设计任务没有进展,基本上是将毕业设计任务书放在一边,等着指导老师催促进行毕业设计,“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较为严重;在集中辅导的3~4周时间里,有少数学生进展缓慢,甚至有个别学生利用这段时间玩游戏、看影视剧等,做一些与毕业设计无关的事情,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与完成进度。学生重视程度的不足既影响学生本人的顶岗实习与就业,又影响指导老师的教学工作,进而影响学院的总体工作安排。
(三)教师分层指导能力有待提高
以长沙航空职业技术院为例,目前数控技术教研室共有专任教师14人,其中,国家级“技术能手”1人,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5人,省级“技术能手”6人,高级技师5人,副教授2人,中级职称以上12人,获硕士学位以上7人,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78.6%,以青年教师为主。专任教师所取得的成绩在湖南省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水平,在某一知识和技能方面造诣较深,但对于既能指导车削加工,又能指导铣削加工,同时又能指导车、铣复合甚至多轴加工等综合型、复合型的教师不多,教师分层教学指导能力有待提高。为了满足国家和军队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更高标准的质量要求,需要不断提升专任教师分层教学指导能力,这是确保毕业设计指导工作质量与效率的重中之重。
(四)机制体制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毕业设计工作过程中,学校虽然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例如,毕业设计工作管理办法(2014年修订)、毕业设计月度检查制度、毕业设计问责暂行规定、优秀毕业设计评选办法(2016年修订)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与管理办法,并有一定的奖惩机制,但在新形势下,现有规章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例如,毕业设计集中辅导3~4周的时间里出现的新问题:(1)指导教师安排教学任务,学生的自主性、随意性较大,造成指导效果不尽如人意;(2)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重视程度不够,甚至有少数学生存在“毕业设计周可以好好放松一下”的思想,没有利用好集中辅导的“黄金周”保质保量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只能第二年继续做毕业设计,从而影响顶岗实习、学生就业、毕业证书发放、学校工作安排系列问题;(3)虽然在集中辅导周的安排中每天均有考勤,而且也安排了指导教师在现场进行辅导,但就如何有效进行质量监控、如何提升质量与效率等问题,需要创新工作方法。因此,如何解决以上问题,是否引入“巡视制度”相关政策的方法等,有待进一步研究并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有效管控。
三、毕业设计分层教学指导改革策略
在毕业设计分层教学指导方式上,创新工作方法,使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毕业设计,验证毕业设计分层教学指导方式的有效性,优化流程、完善制度,为高职院校同类专业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不同层次毕业设计题库的开发
调研数控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分析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明确职业岗位群所需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岗位核心能力。通过调研中国航发湖南通用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航空企业,确定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岗位群主要为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和多轴加工工作岗位,并且各岗位不是独立的,例如,根据零件特点数控车削加工工种中有铣削工序,数控铣削加工工种中有车削工序,多轴加工工种中有车削或铣削加工工序等。根据数控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特点,制订毕业设计选题的三个层次,要求层次的选择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提高过程,确定并开发初、中、高三个层次的毕业设计题库,题库体现不同学习能力层次学生的需要。制定的初、中、高三个层次毕业设计题库为:①车削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设计与程序编制;②铣削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设计与程序编制;③复杂曲面(多轴加工)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设计与仿真加工。
分层分级毕业设计题库开发时要注意的问题:毕业设计题库虽然按照车削零件、铣削零件、多轴加工零件的初、中、高三个层次进行开发,但是三个层级之间不是完全孤立的。例如,初级题库中为车削零件,但不仅仅只是车削加工,而应该是以车削为主,同时要有铣削加工的部位,否则题目就过于单一;同样,中级题库中为铣削零件,也可以含有车削加工的部位;高级题库中则要以多轴(四轴或五轴)加工为主,同样也有车削或者铣削加工部位。这样避免了选题的单一性,同时体现主次分明、层次有序的特点,以适合不同学习能力层次的学生的需要。
(二)适合学生选题层次的评估与确定
在开展毕业设计工作之前二级学院要召开毕业设计工作动员大会,动员大会应由二级学院领导、指导教师(含企业指导教师)、毕业生等组成,主管领导、指导教师、毕业生等均应对毕业设计引起高度重视,形成统一共识。由于学生是毕业设计的“主体”,是毕业设计过程的“演员”,因此,分析“演员”适合演什么样的电影,是赢得“观众”的重要一环,只有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才能确保毕业设计有效开展。深入分析学生从入校以来的学业成绩、在校表现、兴趣爱好等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毕业设计分层选题的合适性问题,形成评价报告,确定学生适合何种层次的毕业设计选题,让学生的实际能力与选题层次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学生建立自信、激发兴趣,形成“探索未知”的动力,在后续的毕业设计过程中,乐于积极探索、克服困难、挑战自我,为毕业设计任务的顺利开展铺平道路。
(三)指导教师分层教学指导能力的提升途径
由于学生基础的参差不齐,对应的毕业设计选题应该是分类、分层次的,特别需要教师具备指导不同层次选题及不同学习能力层次学生的指导能力,即:教师既能指导车削、铣削、多轴加工零件等所需的工艺技术、制图能力、建模能力、仿真加工、夹具设计、机床操作等相关知识与技能。因此,指导教师需要从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工作能力以及业务水平等方面不断提升分类、分层教学指导能力,确保有效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质量与效率。例如,在理论知识方面,二级学院可定期召集相关课程的专任教师开展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相关知识的专题讲座;在机床操作方面,教研室可组织专任教师学习数车、数铣及多轴加工机床的相关操作技能,或者教师跟班学习零件的加工与机床操作,以提升操作技能的指导能力;在业务水平方面,可由二级学院定期组织资深教师或者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开展毕业设计工作指导专题座谈会,分享指导心得体会,使青年教师或者指导经验不足的教师少走弯路,提高毕业设计分层教学指导能力。
(四)充分发挥“黄金周”集中辅导的有效性
毕业设计集中辅导是师生面对面交流、答疑解惑的黄金时期,学生是否充分利用好毕业设计集中辅导的“黄金周”是确保毕业设计质量的最佳时机,是毕业设计有效完成的关键要素。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设计在集中辅导的过程中,应督促学生高度重视、刻苦钻研、积极探索,使学生在集中辅导的“黄金周”时间内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为了确保毕业设计有序进行、有效开展,在毕业设计集中辅导过程中,应引入相关奖惩机制,例如,对于态度认真、进展顺利、完成质量好的学生给予通报表扬,最后进行加分奖励;对于态度消极、进展缓慢、完成质量差的学生给予通报批评,最后进行扣分处罚,甚至留级处理。学院应制定严格考勤制度、毕业设计完成质量考核等相关制度,以确保毕业设计“黄金周”集中辅导的有效性。
(五)基于分层教学指导评价标准的制定
为了评定学生分层毕业设计成果的质量,结合数控技术专业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和不同层次的题库分层分级要求,应科学、合理地制定相应的分层分级评价标准,针对学生毕业设计分类选题的初、中、高三个层次,研究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分别为“车削零件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标准”“铣削零件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标准”“多轴零件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标准”。最后根据学生毕业设计完成质量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等级。
(六)质量监控运行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一、学生的弊端
1.缺乏实际工作能力。许多学生一旦面对实际工作的时就会不知所措,捉襟见肘,更不会把自己多年下来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其一方面是由于理论基础太差,连基本的设计方法都不会,都没听过,但更重要的是缺乏实践。尤其在目前这种高速催生下发展的设计行业,在要求高效、多产的情况下,这一弊病更是一览无余。设计毕竟是一个时效性极强的专业,学校主要的教学目的也是为了培养更多的为社会服务的设计师,而不是只能说教的“专家”。任何一种理论也只有发挥在实践中才能体现它的价值与意义。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分离,也导致这一问题产生。学生面对的都是些虚拟的题目,和社会实际项目结合不够,设计的东西往往没有考虑到具体的实用性,客户的需求,在设计当中理论不能指导实践与实践相结合。
2.缺少持久的工作能力。很多高校毕业的本科生与研究生,通过几年中在学校的学习,具备了一定创新能力,但是在进入工作岗位几个月后,创造源泉就消耗殆尽。从新人到老油条之后,作出的设计也是按照原有的模式照搬套用,不能推陈出新。这也是现今艺术类大学生中普遍的现象。
3.设计趋于雷同,缺少创造力。在进入职场工作的环境艺术设计毕业生当中,在面临工作的情况下所表现出优劣趋于雷同。在这些年中的设计比赛中的作品我们就能发现。无论是内容、形式,抄袭和模仿的成分过多,没有推陈出新,而是生搬硬套。实际上就等于失去了创新。
4.缺乏团队意识。无论是广告策划、产品造型设计、动漫设计、建筑设计、园林设计、空间设计等,都属于群体性的工作,都需要大家群策群力,光靠一人的力量是难以达到尽善尽美的。真正的团队合作并不是嘴上的嘘寒问暖,手上的端茶倒水,而是在设计上给予其他队友最大的支持与帮助,光一个人的创意很好还不行,更需要其他队友的帮助、提升与深化。在团队的设计中,大家要施展自身的长处与优点,帮助队友弥补其弱项与不足。而艺术类学生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张扬个性,不顾及他人感受,团队意识差,很难维持人际关系。
二、教师之弊端
1.教师队伍素质偏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教学活动的安排与组织,传道授业解惑,对学生的正确引导,这些都是一名师者所应该做的。除此之外,对学生设计潜能挖掘,眼界的开拓,培养正确人格,人生观、价值观更是环艺教师的分内之事。
目前国内高校的环艺设计类教师,自身业务能力不高,实践项目缺乏,理论层次又不够。讲课时,照本宣科,对教育事业缺乏热情,对学生缺少爱心。心猿意马,没有将自身精力倾注在教学上,提升自身知识结构与水平。设计行业发展迅猛,日新月异,这要求教师要与国内外的市场前沿和学科前沿接轨,时刻关注其动态,并将其方向带到教学当中。
2.教师的知识解构与课程安排不相符。就拿设计类的基础课,三大构成来说,很多讲课的教师并不是设计专业的而是纯艺术类的,虽说在纯艺术范畴内有所研究有所成就,但是对于设计而言并不了解,缺少与设计相关的知识,在课堂上缺少设计理论及知识的传播与延伸。不能良好的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与创新能力。即便将一些基础的设计理论与知识授与学生,也不能教会学生如何在实践当中加以运用,发展。课后也只是单纯机械的完成作业,获取学分。无目的的学习、作业做,使得教学效果不理想,与实践脱节。不仅没能正确的引导学生,反而误导,成为今后学习的障碍与包袱。
3.课程安排不合理。现在大多高校设计艺术教育一直沿用美术艺术教育的套路,从招生到教学,都离不开美术教育的模式。课程的设置缺乏设计理论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缺少基础理论与专业之间的衔接,教学之间的不能相互渗透。学生不熟悉相应工艺与施工材料,不熟悉生产流程与环节。不了解市场与消费。只能进行一些虚拟的课题,这毕竟与商业化、市场化的实际项目存在这一定的差距。
三、解决方案
1.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灵活课堂教学。高素质的教师梯队,才是良好的教学模式的运行与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如果教师本身的观念、业务能力与教学能力都存在问题的话,不仅不能帮助学生提升,反而起到误导学生的作用,也使学校无法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学校应有计划性的安排教师进行出国留学或者在国内高等学府进修;参加与环境艺术设计有关的研讨;支持、鼓励教师们到企事业单位到考察、学习。信息社会的到来,使得社会每天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知识与理念也不断的更新。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艺术设计设计,也经受着巨大的转型,从理念到形式,再到施工技术来看,环艺设计都应该与时代的发展同步,传达时代气息。环艺教学应该破除陈旧的教育观念与落后教学方法,应吸取国内外前沿的教学成果。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更应该重视自身的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关注国内外艺术设计的前沿动态,并与自己的教学相结合。
2.优化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应突出基本形的设计教学(如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通过某种理性的方法和技巧对基本形进行分割与组合,而不是仅仅依靠感性思维获得新形。以此,为了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成为优秀设计师打下基础。另外,增加了知名设计师的构成作品鉴赏及分析、各种构成方法的比较以及各种构成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等。更重要的是,解析大师作品,通过对名作的分析,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学习理论如何在实践当中的应用。
3.优化教学方法。以引导为主,把主动权交给学生。项目或是作业当中的各种构成方法与实践当中的经典案例则要求学生广泛收集,并进行分析和评价。将学生分组,每组都要将老师布置的作业写成专题研究报告,并做成PPT到课堂上做汇报。各个组分别派一名同学上台讲解本组的学习成果。每组做完报告后,再由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其优缺点。然后由老师对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团队的协作能力、组长的协调能力和主持人的仪态仪表、主持讨论的能力等方面作出点评,进行打分。最后再由老师对本堂课的内容与知识点加以讲解、深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3.102
学生的毕业设计过程其实质是培养学生综合的专业能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精心指导学生选题与制定毕业设计方案,要给学生的一个内容齐全、简单明了、易于操作的毕业设计任务书,要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指导学生作品的设计进度与质量,要有效指导学生撰写成果报告书。教师只有按此路径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细心的指导才能提高设计的质量,学生也只有按此路径认真进行自己的毕业设计才能有效完成作品的设计的任务。
1 毕业设计任务书要具有明示性
学生的毕业设计路径为:学生的选题,学校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学生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拟定自己的“毕业设计方案”,方案经指导教师进行可行性审核后交学生付诸实施,学生按已定的“方案”进行作品设计,作品完成后写出“毕业设计成果报告”。要想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就要依次抓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万事开头难,关键是走好第一步――选题与拟定毕业设计任务书。
1.1 选题要与专业培养的目标一致
毕业设计是专业教学的基本内容,是一门专业必修的综合性实践课程,是加强学生专业能力综合训练的重要教学环节,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推进产教融合的有效手段。故毕业设计的选题必须具有专业性,即围绕专业的培养目标来进行。
1.2 选题要注重对实际工作的有用
如何选用科学的毕业设计素材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分析解决单位实际工作中问题的能力,这是进行毕业设计的价值核心所在。故毕业设计的选题必须具有有用性,即贴近社会的实际工作,从实际的各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的现状中发现问题、提炼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也就是运用归谬反证案例法来进行毕业设计命题。
1.3 任务书要对学生具有指导作用
学生的选题经指导老师对其进行专业性、实用性的审核后填写毕业设计任务书报系部审批,系部综合本专业的整体情况进行再次审核同意开题的一个书面文件,该文件对学生今后的毕业设计方案的制定、毕业作品的制作与毕业设计成果的报告均应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2 毕业设计方案要具有可行性
毕业设计方案是由学生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结合自己对选题与专业知识及专业技术的把握情况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的,该方案不但是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行动纲领,而且也是学院组织与检查学生毕业设计实施的重要依据。该方案主要体现为什么要设计、设计什么与怎样设计等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毕业设计的背景分析
运用归谬反证案例法来进行专业的毕业设计,首先就要对单位的专业工作的某一种典型现状进行分析,并对这一现状造成的结果进行归谬反正,从而得出设计这一方案的必要性,即简明扼要分析为什么要选该题目进行设计。
2.2 毕业设计的内容描述
这是设计方案的核心,也是进行作品设计的内容提纲,今后的专业毕业设计就要按照此内容架构来完成。该部分要注意简明扼要写出设计什么,一般设计至方案的二级标题即可。
2.3 毕业设计的技术路线
运用归谬反证案例法来进行毕业设计的一般技术路线为:顶岗实习中进行专业调研――专业理论的文献检索――资料的分析提炼――设计提纲的拟定――实践中分析探讨――完成毕业设计。
2.4 毕业设计的实施步骤及主要研究方法
运用归谬反证案例法来进行毕业设计一般分为三步:第一步,了解某公司的基本情况,熟悉业务、发现问题;第二步,搜集某公司的相关资料,检索相关专业理论文献;第三步,分析整理所搜集的各种资料与文献,综合提炼相关的论据在顶岗实习中进行探讨分析,在此基础上完成的毕业设计。
2.5 毕业设计的进度与具体内容
要与毕业设计步骤相一致,也可分为三段,但要进一步明确每一个时间段的具体时间点与该时间段具体要完成的内容。
3 毕业设计作品要具有专业性
毕业设计作品的制作必须根据毕业设计方案来组织实施完成。毕业设计的作品是整个设计实施过程的标志性成果,作品的质量决定了整个毕业设计的水平,故在作品的设计中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3.1 作品的外在形式注意规范性
作品的版面设计与排版除按照学院的统一规定执行外,作者应根据自己作品的特点将美感融入其中,特别是对于一些插图与表格要做到前后一致、标注规范。要做到封面与封里内容相符、目录与作品的标题相符、排版前后相符。
3.2 作品的内容架构注意逻辑性
作品的内容架构要注意相互之间的逻辑递进关系,如对一个老牌制造企业以它的“成本管控”为题进行毕业设计,首先就要利用归谬会计案例反证法高度提炼与总结成本管控的现状致使企业经济效益下滑的事实;继而挖掘分析造成现状的主要原因;再次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运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术技能在原成本管控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优化。毕业设计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逻辑递进过程,并且要特别注意三者内容的相关性。
3.3 作品的技术创新注意有用性
有用性是进行毕业设计的目的,即作品要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利。为此,在进行作品设计时首先要深入企业深度调研,了解单位的生产经营流程与制度的建设情况;再次要进行适当的、相关的文献检索,从理论上与专业技术上把握该专业问题研究的现状,从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精华,增加自己毕业设计的高度与开阔毕业设计的视野。千万不能不加分析的抄袭别人的作品,千万不要将作品写成论文或者调研报告,而是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设计或者优化对社会有用的方案。
4 毕业设计成果报告要具有创新性
毕业设计成果报告书是对前面三项工作的总结。它既要全面概述毕业设计的过程,又要精要总结毕业设计作品的主要内容、主要特点及设计后的收获等,它是毕业设计质量的集中体现。毕业设计成果报告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撰写。
4.1 毕业设计的过程
毕业设计是依照《毕业设计方案》的预定步骤逐步完成的,资料的来源应从毕业设计方案中提取,并且要与设计方案基本匹配。
4.2 毕业设计的收获
该部分是成果报告书的核心,主要结合毕业设计过程来写。可按下面的思路结合自己作品设计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
第一,设计成果对单位产生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为了凸显设计成果有用性,作者应结合自己作品的设计背景、设计内容、设计方法与设计目标进行相关的精要的概述,重点要描述这一成果给单位或社会带来了什么样与多少的经济利益。
第二,成果的形成过程对设计者各方面能力有何提升。组织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从各方面培养其专业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具体可参照以下几方面去思考:
在顶岗实习与调研的实践活动中培养了社会能力。如,受到了企业那一方面文化的熏陶,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与不同的人交往,如何发挥团队的合作精神,
在相关资料搜寻与相关专业检索中提高了专业综合分析能力。如,在搜集单位的某些专业相关资料过程中不但提高了自己的公关能力,而且提高了对资料的阅读、分析与取舍能力;在某专业理论文献检索过程中不但可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与不同的载体进行查找相关文献资料的方法,而且还可从广泛的相关阅读中开阔自己的眼界、激活自己的发散思维,与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将实际工作中的相关资料结合相关的专业理论去综合进行分析与探讨,这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综合分析能力;
在作品的设计过程中提高了逻辑思维与专业的写作能力。将在顶岗实习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在单位搜集相关的资料,将它提升到理论的高度科学的加以分析、探讨,再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具体的对策与办法,在这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但提高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有效的提高了自己的专业写作能力。
4.3 作品设计的特点
为了彰显成果的特色,要对作品的特点进行高度的有效提炼,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去考虑:
一是注重了专业性。作品在设计中结合专业实践有效地运用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再将二者有机融合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二是注重了实用性。作品的主题是基于顶岗实习单位存在的问题展开的,采用了归谬会计案例反证法,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成果的运用应该会给企业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