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农业信息化市场规模大全11篇

时间:2023-08-01 17:06:4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农业信息化市场规模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农业信息化市场规模

篇(1)

整个IT市场都建立在各个行业应用需求基础上,所以分析行业市场的特点,了解各个行业市场用户的需求是IT企业推动业务创新和深化行业应用的前提。

改革重组带来新机遇

赛迪顾问副总裁赵刚告诉记者,政府IT市场未来将以16.3%的增长率增长,2010年达到1034亿元的市场规模。未来政府市场几大重点领域值得关注:大部委制改革,将推进政务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与应用系统的集中、整合与共享;“十一五”规划实施,将带动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等六大系统信息化以及各部委金字工程、各地区电子政务应用进一步深化;地方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建设进入。

金融机构未来必须应对金融市场带来的新的、潜在的各类风险打造一个安全、稳定、可靠与高效的金融信息化平台,使企业在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取胜。银行信息化投资热点主要集中在发展网上银行、电话银行、自助银行和手机银行以开拓新业务新服务,引入SOA加强银行核心业务系统架构,适应银行业务创新需要,加强风险管理系统建设,加强银行IT治理与IT服务管理建设。

面对快速发展的证券市场,各证券公司原有的信息系统面临着新的压力,新一代证券交易系统升级改造扩容,证券公司集中交易与集中风险监控系统建设,网上证券交易系统,信息安全与灾备建设将成为重点。保险业务内容的衍生和服务意识的增强使保险业对信息系统的要求日益提高,电子商务与在线业务办理将成为保险公司信息化应用的亮点。

未来能源行业IT应用投资重点是大能源行业管理机构电子政务建设,能源分行业间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能源行业监管系统建设。赛迪顾问预测2008~2010年,电力、石化行业将保持快速增长,电力、石化、煤炭IT行业应用规模将分别达到214亿元、142亿元、61亿元。其中电力行业改革与供需的“拐点”将推进信息化深入发展,一体化应用系统与集成平台将成为应用重点。各大电力公司集团内部将按照所处层次各有侧重地进行信息化建设以及行业电力信息监管系统。

而石油石化行业将把ERP、MES等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范围扩大,一体化解决方案将受关注,企业应用集成与决策信息分析成为应用热点,信息安全,IT治理和石油石化勘探、计算、设计等专业应用都值得关注。煤炭行业中的安全生产信息化是投资重点,ERP、EAM的应用需求将扩大,“煤矿数字化”是煤炭信息化发展方向,支持集团企业应用的管理信息系统将受青睐。

电信行业重组在即,因此电信行业的投资热点是未来重组企业的信息系统整合,固网业务运营商的移动新业务系统建设,信息服务业务系统建设,计费系统、客服系统和BOSS系统的升级和改造,分析型CRM、MSS与ERP成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有力工具,构筑强有力的商业智能系统以及IT服务管理与IT治理都值得关注。

物流、医疗行业值得期待

未来两年,物流行业IT投资的重点是建设全国性和区域性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物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物流WMS、TMS等关键业务系统应用和RFID应用等。该市场2010年将达到102亿元的规模。

而医疗行业的IT投资重点从公共卫生领域看是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农村医疗服务网络、全国农村合作医疗系统、卫生电子政务建设;从医疗机构来看是各地医院信息化建设逐渐普及和升级,部分应用基础较好的大中型医院在业务需求促动下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内部系统的全面整合,逐步增大对临床医疗系统(CIS)、医疗影像系统(PACS)的投资比例,电子病历、远程医疗区域之间的信息共享也开始逐步建设,数字化无线移动解决方案将逐步成为大型医院的投资热点。

赵刚预计,医疗行业市场2008~2010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6.9%,201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28.3亿元。

农村和中小企业市场成亮点

2007年中小企业IT投资规模达到1829亿元,比2006年增长了15.7%。赵刚认为,中小企业市场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7.1%,201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936亿元。

政府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增加对中小企业信息化投入;另外中小企业数量持续增长,为IT应用市场提供广阔发展空间。中小企业整体运营状况良好,对IT应用的投资也将稳步提升。经济发展将会促进中小企业进一步提升竞争力,从而推动IT应用市场的发展。SaaS模式产品将受到广大中小企业用户的青睐。

2008~2010年,中小企业硬件投入重点是升级与换代,ERP、电子商务将是中小企业信息化的两大应用热点。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需求主要集中在指导咨询、新技术培训,需求比例分别高达63.3%、57.3%。机械行业的中小企业将重点建立连接厂内外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选择先进、成熟、适合企业管理需求的CAD、PDM、ERP、CRM、电子商务等系统。而纺织服装类的中小企业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纺织制造技术,全面改造纺织服装企业的生产、组织管理模式。医药行业的中小企业则要求IT产品具有高度的灵活性,要符合国家监管机制和GMP标准要求。

2008~2010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将逐步到位,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工作也具有了推广的价值,信息将进村入户。赛迪顾问副总裁赵刚认为,农村市场到2010年将达到22.5亿元的规模。

IT投资重点包括建设连接农业部到省级农业厅的网络系统,建设完成延伸到县乡的一个全国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建设三个应用系统:农产品监测预警、农产品和生产资料监管、农村市场与科技信息服务系统,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大篷车,建设国家农业综合门户网站,建立部省两级数据中心,开发整合国内、国际农业两类信息资源,建设安全保障运行维护系统及配套环境,建立健全标准规范。

相关:

各抒己见

未来政府、电信、医疗、能源等行业需求层次提高,竞争也日趋激烈。对于强竞争、高需求的金融和政府行业,企业要靠综合实力来竞争。对于弱竞争的交通等行业企业则要靠专业化制胜,在低需求层次的竞争中企业要进行差异化竞争。

――赛迪顾问副总裁赵刚

关键词解读

改革重组

篇(2)

中图分类号 TN9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3-0020-01

在我国,农业对经济建设的作用十分关键,农业信息化对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1]。2006年农业部全面部署和积极推动在全国开通“12316”三农服务热线。利用电话语音服务中心技术,广大农民通过拨打“三农服务热线”特服号码“12316”,接入电话语音服务中心后,就能获得农业部门提供的智能语音信息服务。

1 电话语音服务系统概述

20世纪30年代开始出现电话语音服务系统。经近80年的发展,系统技术构架、应用领域及服务方式等都有了很大发展。互联网、数据、语音及视频传输网络三网合一技术的发展,给语音服务系统的应用带来了更大的新型发展空间。随着电话语音服务系统技术的发展、市场规模的扩大及应用成本的降低,其使用群体也逐渐壮大。在农业信息化服务方面,国内也在开展研究和应用,并已取得了较好成效。

2 电话语音服务系统构建

2.1 系统构成和关键技术

(1)自动呼叫分配用户接入系统ACD(Automatic Call Distribution System)。ACD系统在处理呼叫时,可自动将来话分配给业务组内的空闲代表。

(2)呼叫管理系统CMS(Call Mmanagement System)。管理人员将收集到的语音服务系统数据同时生成语音服务系统状况、活动相关报表,建立管理系统。工作人员对这些数据和报表可以有效地进行管理。

(3)互动式语音应答系统IVR(Interactive Voice Res-ponse)。IVR系统是自助服务的重要设备,完成引导用户根据语音提示进行选择、自动导航、自动语音报读等功能,也是现代电话语音服务系统实现24 h服务的重要手段。

(4)计算机电信集成CTI(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Integration)。CTI自动地对电话中的信令信息进行识别处理,并通过建立有关的话路连接,而向用户传送预定的录音文件、转接来话等。CTI系统是以电话语音为媒介,客户呼入后即可被CTI系统的IVR接管,可通过电话机按键选择自助服务。坐席也可通过坐席软件管理界面有效进行呼叫处理,包括呼叫转移、呼叫中止、呼叫驻留、智能呼出等功能。

(5)文本语音合成系统TTS(Text To Speech)。TTS系统是同时运用语言学和心理学的杰出之作,其功能是将文本状态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可听的声音信息。TTS技术对文本文件进行实时转换,在其特有智能语音控制器作用下,文本输出的语音音律流畅,使听者在听取信息时感觉自然,毫无机器语音输出的冷漠与生涩感。

(6)电话语音服务系统坐席(业务代表)及管理人员。坐席代表通过语音坐席软件,人工接听及处理打入农户的服务请求,完成各种同电脑进行交互或其他的操作,减少农户的来电等待时间,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2.2 服务内容

除人工坐席及专家咨询系统外,语音服务中心需有一个强大的信息数据库,才能更好的服务。会同当地农业生产特点,组织了相关信息数据库,提供了以下特色内容:一是综合类信息。如致富信息、热门新闻、农业科技动态、农业法律知识;二是种植技术信息。如蔬菜瓜果、花卉树木、粮食作物等经济作物生育阶段的技术信息;三是品种信息。如瓜果蔬菜、粮食作物、树木花卉、畜禽、水产;四是养殖技术信息。如水产养殖、畜禽等在其生长阶段的实用技术信息;五是植保和农药、兽药信息。如农业生产的病虫害预防技术信息及常见农兽药物的简介;六是农资及农产品市场和供求信息。如主要蔬菜、农产品、农资的市场价格以及市场预测分析信息。

2.3 系统服务方式

(1)自助交互式语音应答。农户拨打“12316”三农特服号码,通过PSTN电话网接入IVR服务器,根据所拨打的系统特服号码进入后,系统自动通过交互式应答方式实现用户服务的导航,方便用户自助进行相关业务选择,可根据语音提示,按流程查询所需各类信息。

(2)坐席人工解答。人工坐席主要用于实现来电人工服务。工作流程:坐席接听用户来电;按用户要求咨询或查询用户信息和业务信息并回答。坐席人员查询数据库信息后也可以转给系统自动播放,系统具有应答、挂机、转接等业务接口功能。

(3)专家咨询。农业技术专家通过语音坐席软件的拨打电话或接听来电等方式,解答农户疑问,使广大农民朋友零距离与农业专家进行电话咨询。对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可通过系统记录供今后查询使用,并进行语音同步。在非工作时间,农户咨询的问题可通过语音留言,日后农业专家可以有针对性地予以去电解答。

(4)信息码点播功能。农户可从网站和代码手册中查取所需信息的编号代码,通过信息码拨打电话点播,快速准确地收听所需相关信息。

(5)留言信息。农户使用该系统除可以收听信息外,还可自助农产品供求等方面的信息,也可通过语音(下转第22页)

(上接第20页)

留言系统咨询生产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3 语音服务系统的主要特点

3.1 使用成本极低

广大农户通过电话设备就可以得到系统的全部语音服务和帮助功能。这种模式将开通计算机网络而需要购买电脑等的费用全部省略,同时用户无需计算机使用和网路信息检索的相关知识技能[2]。

3.2 互动性好

语音服务系统具有很好的互动性,不受计算机、网络等基础设施的限制。农户通过拨打特服号码,由系统语音引导,通过按键选择,就可以自助完成信息咨询、供求、收听解答信息等一系列服务[3]。所有信息均由TTS转换成语音或由人工直接播报,农户易于接受,互动性极好。

3.3 服务范围广

语音服务系统的使用对用户文化要求非常低,只要拥有电话(包括移动电话),拨打后就可得到服务,相对于电脑、网络,电话使用普及率高,同时系统全天候工作,服务范围比较广泛。

4 应用展望

对于绝大多数农民来说,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还是不太现实,其中不仅有难以承受的电脑价格和上网费用,也有文化水平的限制。必须根据农村实际情况,搭造不同层次的信息传播平台,促使信息化能下乡、能进村、能入户,能让广大农户大量、廉价地获取有效信息[4]。农业语音服务系统正符合这种条件要求,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信息服务方式和传播模式,是解决现今农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的有效技术措施。随着系统构建技术日趋成熟,农业语音服务系统将在广大农村基层农业信息服务中得到不断推广和普及。

5 参考文献

[1] 李林.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信息服务问题探探讨[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20-124.

篇(3)

(一)有利于及时获取产品的市场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

由于市场经济的不规律性,以及通讯、交通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容易导致农产品市场出现信息不对称现象,加大了农产品的市场交易风险。网络营销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将农产品的产品信息、供需状况、价格和市场行情等最新情况通过网络向公众,加速了农产品的信息传播,克服了传统农产品的销售模式中信息不对称的缺陷,提高了交易双方信息之间的实时性、透明性和互动性。同时,利用网络营销,可以为农民提供一个高效获取信息的平台,帮助他们能够及时获取相关农产品的养殖、生产和营销信息,并与其他同行或专家进行实时交流,交换产品信息的技术经验和营销经验,实现农业知识的信息共享,从而帮助农民制定科学的生产计划,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二)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产品效益

农产品网络营销的销售模式为农户提供了直接与需求方进行交易的平台。农户可以通过网络与需求方直接联系,无需再通过中间商,减少了农产品交易过程中的谈判成本;网络营销通过网络化的销售模式减少了对传统实物基础设备的需要,减少了店面管理费用和销售人员的费用支出;另外,农户还可以直接购买生产资料,可以减少采购成本。

(三)有利于扩大市场规模实现品牌效应

通过网络,农户或者农业企业可以将自己的产品信息到网上,拓宽产品的市场空间,增加销售产品的机会,而且还可以通过网络化的销售平台将分散化的农产品交易信息融合到一起,实现规模化。由于网络的时时在线服务模式,可以满足不同时间段不同空间不同地区的需求方的需要,只要顾客有订单需求,就可以实现马上交易,方面快捷高效。另外,网络环境下产品信息传递的速度,网络媒体的覆盖面,动画的宣传成本和效果都有很大的优势,从而能够快速加强对农产品的形象宣传和品牌建立,提高知名度。

二、以网络营销促进农产品销售在当前尚面临诸多难题

(一)农村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山东省“信息化下乡”工程虽然已经展开,但是农村地区的上网条件和网络设施建设仍然很落后,特别是在网络技术、上网速度、网络安全管理等方面都比较薄弱,无法满足网络营销的客观要求;另外,虽然已建立了一些农业网站和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但应用范围狭窄,效率低下,能真正从事农产品网上交易的网站或门户却很少,无法为农户搭建高效便捷的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无法实现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的运行。

(二)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对网络营销缺乏认识

虽然我国网民的比例比较高,但大多数都是学生或知识分子,从事农业领域或进行农产品网上交易的人数却不多,他们缺乏对网络和电脑等高科技设备的认识。他们不会利用网络去获取产品相关的供求信息。网络营销模式不仅需要农户了解农产品的日常生产过程,而且还要农户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掌握,能够利用网络对产品信息进行搜寻、收集和,最好还可以开发设计农产品网页和电脑的常规维护。由于大多数农民在网络技术方面欠缺,极大的阻碍了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推广。

(三)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

目前山东省的农业生产主要还是实行一家一户式的生产模式,单个农户生产力分散,生产规模狭小,而且不同农户在生产或技术等方面掌握的技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无法实现产品的规范化生产,更无法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和包装规格。再加上大多数农产品都是季节性产品,保质期短,不容易储存,更无法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另外,由于我国没有建立完善的农产品标准体系,无法保证农产品的规范化程度,从而严重影响农产品的网络营销的发展。(四)缺乏高素质人才网络营销这种销售模式需要具备专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较强的网页设计能力和管理网站的能力、丰富的网络营销推广经验以及了解农业生产运作和管理的人才。但目前山东省的农民劳动者的素质能力低下,农户信息化水平低下,对电脑网络和计算机通信的了解和应用十分有限。

三、破解以网络营销促进农产品销售所面临难题的对策

(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农产品网络营销保障体系建设

应充分发挥山东省政府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扶持和推动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首先,要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加快建设农村地区的网络设施,改善农村地区的上网条件和网络资源,扩大农村地区的农业信息网络覆盖率。其次,政府要建立健全农产品信息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网络监管,建设安全可靠的网上支付系统,建立一个高效安全的农产品网络交易环境,保证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安全运行;再次,政府还需要加快建设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强化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管理,加快建设农产品标准体系,实现农产品以标准化的形式开展网络营销[2];最后,政府应该要加强关于网络营销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制定统一的农产品网络营销的规范制度和市场准则,为农产品网络营销能够实施提供一个完善的法律环境和制度保证。

(二)建立健全农产品网络营销流通模式

为了帮助农产品网络营销能够成为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流通模式,可以建立以下模式,主要包括:第一,构建基于农产品分类合作组织(比如专业合作组织、土地股份合作社等)为依托的“B2B”和“B2C”模式;第二,构建基于农业企业自建站点的“B2B”模式;第三,构建基于政府农业网站的“B2G2C”模式;第四,构建基于第三方交易平台的“B2B”模式(如阿里巴巴);第五,构建基于专业农产品网络营销服务公司的“B2B”模式[3-4]。这种全新的流通模式在网络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为手段,为农户提供了一个网络销售农产品的交易平台,同时,为农户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电子交易方式,大大弥补了传统销售模式中存在的缺陷,减少了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实现农产品交易市场规模效应。

(三)培养农产品网络营销示范基地

首先在一些农业龙头企业中开展网络营销试点,并建立农产品网络营销示范基地。同时将农户联合起来成立联合组织,采取企业化经营,实现农产品的市场化流通,可以密切联系农户的切身利益,并能够很好的实现网络营销的推广。通过建立示范基地,可以实现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并建立统一的质量标准,制定统一的包装风格,同时还可以深刻贯彻政府的农业信息政策,普及农业生产知识,并通过专业的产品销售网页,推行网络营销,从而加强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提高市场份额,提升品牌效应,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建立健全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物流配送体系

为了保证农产品网络营销能够快速、高效的运行,需要建立高效的专业的农产品物流运输中心,提高农产品的运输效率,降低物流运输成本。首先,要建立网络化的农产品物流管理系统,严格标准物流运输方式,实现配送一体化的物流运输模式;其次,整合农产品的各种运输渠道资源,创新自己的物流配送体系,同时要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的作用,实现农产品的专业化运输配送[5]。最后,应该加强各企业之间的物流合作,实现知识或技术等信息的共享,充分利用相互之间优势,积极参与共建物流联盟。

篇(4)

现代农业服务业,一般是指在传统农业服务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市场机制、高新技术和信息平台相适应的新型农业服务业,主要通过对农业的产前服务(信息、金融、种子、种养计划合同服务等)、产中服务(技术、生产资料供应服务等)、产后服务(产品销售、流通、储存、包装等服务)来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产业的经济效益。

一、浙江省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浙江省在积极发展传统种养业,抓好增收致富的基础上,围绕农业外部功能的拓展,积极推进以农林牧渔服务业、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农产品流通业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有力地加快了现代农业的建设进程,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1)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提高。2011年,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为2293万千瓦,机耕面积1486.3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2%以上。机械收获面积797千公顷,年均增长6.0%;农业设施大棚数量217万只,年均增长8.8%;设施栽培面积116万亩,年均增长10.7%。(2)农业信息化发展加快。全省各市、县全面建立了农技机构,一些乡、村也设立了农技信息站,形成了全省上下联网、运行高效的系统服务网络。农技既是科技推广的载体,也是信息传导的渠道。到2011年底全省农技共受理答复各类农业技术信息377万人次,信息361万条。农技有效解决了农技人员与千家万户的连接问题,促进了农业科技进村入户。(3)现代农业服务业的特色化发展,农业观光促进农民增收。据不完全统计,浙江拥有各种形式的“农家乐”2000多家,其中专门从事餐饮的有900多家,从事餐饮并提供住宿的有900多家,其中提供休闲度假综合服务的有200多家。近些年来,浙江省旅游局、省农办等通过树立典型,积极引导浙江“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先后开展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的创建工作,促进“农家乐”向规范化服务、品牌化经营方向发展。(4)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得到不断加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突出绿色、生态、循环、有自主品牌、高效管理、优化服务的农业不断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全市农业标准与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不断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能力加强。据统计,2010年全市累计共有79种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二、浙江省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规模小,发展结构不平衡。浙江省农业生产业各行业大多以中小型企业或机构为主体,或以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形式存在,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削弱了市场竞争力。农业服务业内部发展不平衡。批发和零售业市场由于起步早,政府前期扶持力度大,行业发展比较成熟。而像农村金融、农业科技服务、农业生产业等,由于市场规模小,缺乏政策前期扶持,这些农业服务业发展比较滞后。(2)农业服务组织发展缓慢。浙江省农业服务组织的形式,主要是以县(市)农技推广中心为基础,以乡镇农技站农业技术人员为依托。以村不脱产农民技术人员为补充,已经形成多经济成分、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农业服务体系。2011年,浙江省县(市)技推广中心为137个,仅比2009年增加了57个。(3)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有待优化。长期以来,浙江省农业生产实行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分散经营体制,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村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低,本应该由社会承担的许多工作在家庭内部就可以进行,弱化了对生产的中间需求,这也导致服务业面临资源分布相对分散、业态种类较少、集聚程度偏低等问题。

三、浙江省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模式

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业、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条件选择不同的道路和模式。(1)公共服务项目采用政府无偿提供为主的发展模式。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现阶段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集中在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生态保护、社会治安等方面,这些民生类和生产类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靠企业和个人提供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必须由政府提供。因此,基础性、公益性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采用政府无偿提供为主的发展道路和模式。(2)经济欠发达地区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模式。除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外,大量的生产生活类服务可通过市场来调节,在经济欠发达的苏中、苏北等地发展现代农村服务业应充分发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在政府扶持下,由农民或经济组织组建服务合作经济组织,并根据其章程从事生产生活服务,以此发展壮大现代农村服务业。(3)经济较发达地区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模式。在经济较发达的苏南地区,走企业化发展道路,即在政府引导下,通过市场调节组建并壮大农村服务性企业,在政府支持引导下,按企业化运作、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和模式来发展现代农村服务业,提供农民生产生活中所需要的服务。这是江苏当前构建多元化新型现代农村服务体系的主要模式和关键,也是今后发展江苏农村现代服务业的方向。

四、浙江省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路径选择

在研究浙江省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的实际与问题之后,本文认为浙江省要加快现代都市农业的跨越式发展,达到“农业产业倍增”的经济目标,必须全力推进现代农业服务业的发展,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的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新路径。(1)建设完善覆盖全省的现代农产品营销体系。农产品营销体系扮演着协调者、实现者、联结者三个功能。浙江要打造现代都市农业,就要合理充分地运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必须树立“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农产品市场营销观,将农产品的经营与市场多样化和多层次需求融为一体。目前,我省农产品营销体系仍处于初级阶段,完善农产品流通和营销体系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需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直销配送、电子商务、拍卖交易等现代流通业态: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城市开办农产品超市或专卖店;引导和鼓励连锁经营企业直接从产地采购;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长期的产销联盟,提高农产品在超市、便利店、专卖店等新型零售业态中的经营比重。(2)强化农业技术服务,引领农业科技发展。大力推广以土地股份合作为核心,以农产品公共品牌服务、农业专家大院科技服务、“农业服务超市”社会化服务、农村金融服务四大服务体系为支撑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刊等媒体、农民信箱、手机短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服务,推进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信息化,为农民提供高效便捷、简明直观、双向互动的服务。(3)持续加强农产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农产品检测体系、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以及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三部分。我省加强农产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应将下列几个方面作为建设重点:一是农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尽快建立一个包括农业环境检测体系、农业生产资料检测体系、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生产过程监控体系和畜禽与良种质量认证中心等在内的体系健全、功能完善,具有较强监测能力的农畜产品质量监督监测网络。二是农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在有条件的区域和农业大县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农畜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与修订。

参 考 文 献

[1]WW Leontief.The Strueture of American Economy,1919~1929:An

Empirical application of Equilibrium Analysi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41:31~33

[2]刘峻岭.贵州省农业信息服务业发展研究[J].理论与当代.2007(4)

[3]黄瑞婵.磷化工行业产业耦合循环经济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

篇(5)

二、农业面临的多种风险

农业生产中存在多种风险,目前我国农业主要面临五种风险。

1·自然风险。农业是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而农业生产是一个生物学过程,对自然条件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来自自然界的干旱、洪涝、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病虫害等都会影响农业生产活动。我国又是世界上发生自然灾害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这些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生产已构成严重影响,从1985年到2007年,平均每年受灾耕地面积占到全部耕地的40.5%,成灾面积占到全部耕地的22.6%。

2·技术风险。技术风险是指农业技术采用后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背离的可能性。在农业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中,由于技术本身的难度与复杂性,及农民自身的人力资本投资的不足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可能发生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的偏离而使农户蒙受经济损失。农业生产是一个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相互交织的产业部门,具有周期长的特点,而农业技术和农作物品种的应用则具有区域适应性,这些都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技术风险[1]。

3·市场风险。农户走向市场,这一趋势不可逆转。在市场经济中,经营决策要受到价值规律和平均利润率规律的制约,一旦决策失误,不能实现商品使用价值向商品价值的“惊险跳跃”,摔碎的就不仅是商品,还包括商品背后的生产经营者。尤其是我国农业是在小规模分散经营的条件下进行的,市场信息本来就不灵,即使有市场信息,也因农业生产周期长,季节性强,生产和需求弹性太小,难以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这类风险严重时可能使农业经营者惨遭破产。

4·政策风险。即因国家农业政策的调整而带来的风险。如利率、税率、补贴政策、农产品收购的政策等发生变化,给农户带来的风险。假定在国家规定玉米必须按收购价格统一收购以后,由于玉米统一收购价格的常年低迷,某些农户压缩了玉米的种植面积,改种其他作物。但伴随家禽肉类的价格持续上涨,政府又出台了对作为饲料主要原料的玉米实行优厚的收购价格和鼓励其销售的奖励政策,这样一来则给减少玉米种植面积的农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于是便形成了政策风险。

5·制度风险。是指农业制度在改革、变迁和实施过程中,由于制度主体和制度客体对其制度结果的不可预见性,导致制度绩效与预期收益发生背离的可能性,进而导致损失的风险。特别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程中,如果不能适时地在农业制度主体和客体方面进行及时的调整,就有可能产生制度上更大的风险。

三、农业风险防范机制的现状及与国外经验的比较

20世纪80年代初实行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以后,我国农户成为自主经营农业的经济单位,从而成为农业风险独担的主体。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农业风险的防范与管理方面存在着严重不足,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农民利益集团的缺失

利益集团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西方政治学中,利益集团又称压力集团,通常被定义为“那些就有共同的目标并试图对公共政策施加影响的个人或有组织的实体”[2]。在美国,农场主利益集团的力量强大,他往往可以左右国会和白宫的决策,切实保护农业经营者的利益。在日本,农民具有较强的利益表达能力,在政治市场上一直处于优势地位。依托自己的得力团体———“农业协会”,虽然日本农业人口不足全国总人口的5%,却控制着全国25%的选票,从而迫使政府决策时必须顾及农民的切身利益和要求,大大减小了农业风险带来的损失。在这些国家,农民利益集团的存在有力地维护了农民的利益,农业风险防范能力根本就不是问题。但在我国,农民显然没有自己的利益集团,这一缺失,使得我国农业风险防范能力极为脆弱[3]。

2·防范农业风险研究机构的缺失

在西方发达国家,为防范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多种风险,确保农业安全。一般均设有专门从事农业风险防范的科学研究机构。例如,早在1850年开始,美国政府就在每一个州都用联邦政府无偿赠送的3万英亩土地建一所农业大学,确保其州内每一个县都有一个农业风险防范研究机构,作为农业大学的教学研究和服务延伸,便于推广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及时化解各种农业风险。法国也同样,于1975年开始为防范种种农业风险,在大学和有关部门成立农业风险研究机构,政府投入巨资资助研究[4]。但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从事防范农业风险研究的科研机构。针对我国是世界上农业风险高发的农业大国,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3·农业保险在风险防范机制中作用甚微

农业保险已经成为发达国家防范农业风险的成熟措施。它在分散风险、减少风险损失、保障农民利益、稳定农村经济和恢复灾后农业再生产方面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是一条重要的保障措施。如美国、加拿大政府都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必须从人寿保险财产保险的高额利润中划出一块用于开展农业保险,从而使风险较大的农业保险行业在国内得到普遍实行;日本对农业保险按险种不同提供不同的保费补贴,本国政府义务承担农民共济联合会的全部费用和农业共济组合的部分费用。为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很多优惠政策;法国也对农业保险提供高额补贴,农户只需交20%~50%的农户保险费[5]。而我国在此方面虽起步较早,但发展缓慢,作用甚微。我国于上世纪80年代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开始在全国一些地区推出了农业保险,当时对保障农业风险起到一定的作用。然而由于农业生产条件差异较大,农业内部各业之间以及不同地域之间农业风险各异,农业保险又存在难以控制的道德风险,赔付率高,亏损几率大的难题。有调查表明近28年来,农业保险累计保费收入仅83亿元,其中赔款支出就有74.4亿元,赔付率高达89.63%。一般而言,如果赔付率超过70%,保险公司就会出现经营亏损。保险公司有追求利润的商业动机,面对风险高、理赔繁琐的农业保险,几乎不再办理。致使农业保险的市场份额在本来就很低的基础上持续下降,从20%降到2001年的1%,2002年的0.61%,2003年降到不足0.5%。这不但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6]。

4·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尚未形成

当前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一,农业信息过于分散,互联互通程度低,服务网络的覆盖面不宽;二,信息标准不规范,信息资源整合开发程度差距大,共享程度低;三,广播、电视、电信、报刊等常规媒体传播农业信息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此外,我国农业信息渠道单一,信息传播到基层特别是在乡级以下的广大农村容易中断,并不能真正为广大农民防范农业风险服务。而早在1980年,美国就使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发展为一种新型的农业产业,现在提供网络化农业信息服务的竟有800多家服务站,农场主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再结合高新技术信息工具如全球定位系统、空中卫星摄影以及其他信息传递工具来收集大量农业数据。包括气象预报、环保法规、病虫害预报等信息,从而提早做好减灾防险准备。

5·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农技推广体系难见成效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农业对科技的需求有增无减。然而由于我国长期的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使广大农民的基本素质和农业科技知识无法达到推广农业新技术的水准要求。更多的农技推广活动仍以行政命令形式进行,带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根本没有从实际考虑农民的农技接受水平。所以一旦技术盲目推广,便已种下风险的种子,甚至还会扩大。技术风险便由此产生。在此方面做得较好的是英国政府,每年都拿出专款对农民培训和更新农业科学技术,最新农业科技成果都是免费发给农民,并派出专业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农村为农民讲解。切实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水平,为农技推广铺平道路。

6·期货市场未能真正发挥作用

期货市场具有发现真实价格和风险转移能力。发展规范化的期货市场,是加拿大、美国等农业发达国家采取农业风险防范的有效措施[7]。世界银行一直都极力提倡发展中国家利用期货市场来防范农业市场风险。但现在我国期货市场很不规则,农产品期货市场主体发育不充分,市场规模又小,风险监管力度不够,参与主体缺位,套期交易与投机交易不平衡,难以起到转移农业风险的应有功能。

四、结论与政策性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农业风险防范能力十分脆弱,其体系很不完善,种种事实说明我国农业风险防范机制严重缺失,这已是不容争论的事实。而伴随我国经济体制与经济结构的双重转型和WTO规则的束缚,必然使农业风险问题放大。因此,通过研究和分析国内外经验教训,仅仅依靠现有的防范机制是远远不够的,多元化的农业风险应对机制在我国亟待建立。笔者建议:

1·建立多元化农业风险防范机制需政府的政策支撑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应对农业风险的主要政策是采用灾害后补偿,而此政策已不能适应WTO新规则。政府应当重视对农业风险防范机制的建设,其正确选择只有利用WTO规则中“黄箱政策”和“绿箱政策”,结合中央解决“三农”问题及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参考十七大提出的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相关内容,借鉴国外政府相关理论及经验,按照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提出积极的政策措施支撑风险防范。[8]

(1)加强农民利益集团组织建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国农民是最易受伤的一族,尽管人数最多,但却没有形成能维护自身利益的集团,所以农民的利益根本无法像美、日等国家那样得到应有较为理想的维护。这也与中央政府提倡的“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宗旨相违背。因此应从政府重视的角度,给出具体的农民利益保护政策,才能降低农业风险带来的损失。

(2)投入巨资兴建农业风险防范科研机构。此领域是一种公益性很强、投资巨大的部门,只有政府部门积极的参与,才能保证资金链的延续,才能充分调动全国农业大学在此领域的教学研究,才能把水利工程、农田基础设施、农业生态保护以及防治病虫害等纳入农业风险防范科研机构,才能做好农业风险防范建设。

(3)建立农业风险专项基金制度。农业稳定的收益并不只是农民,也包括农业生产者、农产品经营者、农产品消费者和全体政府部门在内的整个社会。农业受灾的损失也不能只局限于农民,也会波及到整个社会。因此,根据享受利益与负担支出相一致的原则,由政府牵头,成立农业风险专项基金委员会,负责基金的使用和管理。风险基金可根据国家、社会和农民按照一定比例共同出资组建。主要用于农民购买农业保险的补贴,平抑农产品价格的过度波动和解决农民的灾后补偿。这一制度在西方农业发达国家已经运行多年,效果很好,值得借鉴和学习。

2·响应WTO“绿箱政策”充分发挥农业保险作用

对于农业风险,通过农业保险来进行会聚并集中承保是防范农业风险中十分重要的政策之一。国外多年来开展农业保险的先进经验已经证明这一点,且它又是世界贸易组织允许并支持农业发展的“绿箱政策”之一,具有促进农业产业化,稳定农业收入,提高农业贷款的预期收益和经济业绩。我国在发展农业保险方面,既要积极借鉴国外开发农业保险的成功经验,更要结合我国国情,发展适合我国农业和农村的保险。

(1)建立健全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目前我国的《保险法》对农业保险未作具体规定,法律在农业保险方面几乎空白。为此,国家应加快农业保险的立法,尽早出台《农业保险法》,对农业保险的地位、经营原则、实施方式、各级政府的职能角色等作出明确规定。使农业保险参与主体的行为有法可依,为农业风险保险提供法律保障。

(2)成立专业农业保险公司。在国外,日本、美国、菲律宾等早已成立专门的农业保险公司,在本国农业风险的转移和补偿上已形成成熟机制,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现有众多的保险公司争夺市场,但无一家在从事专门的农业保险。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这一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尤显迫切。

3·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和运用

只有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构筑对称的信息交流平台,才能保证农业经营者获取防范农业风险信息渠道的畅通;才能增强对自然灾害、市场变化等信息的预测、预报能力,提高农民决策水平,减少风险损失。为此根据我国现在的国情,应尽快制定出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农业信息体系总体网络实施计划,以县乡供求信息网为基础,步形成覆盖全国乃至国际农业市场的信息网络。及时准确的农业市场预测、预警信息,尽可能的把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

4·推广高科技农业,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化解农业技术风险

篇(6)

二、农业面临的多种风险

农业生产中存在多种风险,目前我国农业主要面临五种风险。

1·自然风险。农业是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而农业生产是一个生物学过程,对自然条件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来自自然界的干旱、洪涝、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病虫害等都会影响农业生产活动。我国又是世界上发生自然灾害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这些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生产已构成严重影响,从1985年到2007年,平均每年受灾耕地面积占到全部耕地的40.5%,成灾面积占到全部耕地的22.6%。

2·技术风险。技术风险是指农业技术采用后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背离的可能性。在农业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中,由于技术本身的难度与复杂性,及农民自身的人力资本投资的不足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可能发生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的偏离而使农户蒙受经济损失。农业生产是一个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相互交织的产业部门,具有周期长的特点,而农业技术和农作物品种的应用则具有区域适应性,这些都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技术风险[1]。

3·市场风险。农户走向市场,这一趋势不可逆转。在市场经济中,经营决策要受到价值规律和平均利润率规律的制约,一旦决策失误,不能实现商品使用价值向商品价值的“惊险跳跃”,摔碎的就不仅是商品,还包括商品背后的生产经营者。尤其是我国农业是在小规模分散经营的条件下进行的,市场信息本来就不灵,即使有市场信息,也因农业生产周期长,季节性强,生产和需求弹性太小,难以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这类风险严重时可能使农业经营者惨遭破产。

4·政策风险。即因国家农业政策的调整而带来的风险。如利率、税率、补贴政策、农产品收购的政策等发生变化,给农户带来的风险。假定在国家规定玉米必须按收购价格统一收购以后,由于玉米统一收购价格的常年低迷,某些农户压缩了玉米的种植面积,改种其他作物。但伴随家禽肉类的价格持续上涨,政府又出台了对作为饲料主要原料的玉米实行优厚的收购价格和鼓励其销售的奖励政策,这样一来则给减少玉米种植面积的农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于是便形成了政策风险。

5·制度风险。是指农业制度在改革、变迁和实施过程中,由于制度主体和制度客体对其制度结果的不可预见性,导致制度绩效与预期收益发生背离的可能性,进而导致损失的风险。特别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程中,如果不能适时地在农业制度主体和客体方面进行及时的调整,就有可能产生制度上更大的风险。

三、农业风险防范机制的现状及与国外经验的比较

20世纪80年代初实行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以后,我国农户成为自主经营农业的经济单位,从而成为农业风险独担的主体。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农业风险的防范与管理方面存在着严重不足,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农民利益集团的缺失

利益集团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西方政治学中,利益集团又称压力集团,通常被定义为“那些就有共同的目标并试图对公共政策施加影响的个人或有组织的实体”[2]。在美国,农场主利益集团的力量强大,他往往可以左右国会和白宫的决策,切实保护农业经营者的利益。在日本,农民具有较强的利益表达能力,在政治市场上一直处于优势地位。依托自己的得力团体———“农业协会”,虽然日本农业人口不足全国总人口的5%,却控制着全国25%的选票,从而迫使政府决策时必须顾及农民的切身利益和要求,大大减小了农业风险带来的损失。在这些国家,农民利益集团的存在有力地维护了农民的利益,农业风险防范能力根本就不是问题。但在我国,农民显然没有自己的利益集团,这一缺失,使得我国农业风险防范能力极为脆弱[3]。

2·防范农业风险研究机构的缺失

在西方发达国家,为防范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多种风险,确保农业安全。一般均设有专门从事农业风险防范的科学研究机构。例如,早在1850年开始,美国政府就在每一个州都用联邦政府无偿赠送的3万英亩土地建一所农业大学,确保其州内每一个县都有一个农业风险防范研究机构,作为农业大学的教学研究和服务延伸,便于推广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及时化解各种农业风险。法国也同样,于1975年开始为防范种种农业风险,在大学和有关部门成立农业风险研究机构,政府投入巨资资助研究[4]。但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从事防范农业风险研究的科研机构。针对我国是世界上农业风险高发的农业大国,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3·农业保险在风险防范机制中作用甚微

农业保险已经成为发达国家防范农业风险的成熟措施。它在分散风险、减少风险损失、保障农民利益、稳定农村经济和恢复灾后农业再生产方面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是一条重要的保障措施。如美国、加拿大政府都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必须从人寿保险财产保险的高额利润中划出一块用于开展农业保险,从而使风险较大的农业保险行业在国内得到普遍实行;日本对农业保险按险种不同提供不同的保费补贴,本国政府义务承担农民共济联合会的全部费用和农业共济组合的部分费用。为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很多优惠政策;法国也对农业保险提供高额补贴,农户只需交20%~50%的农户保险费[5]。而我国在此方面虽起步较早,但发展缓慢,作用甚微。我国于上世纪80年代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开始在全国一些地区推出了农业保险,当时对保障农业风险起到一定的作用。然而由于农业生产条件差异较大,农业内部各业之间以及不同地域之间农业风险各异,农业保险又存在难以控制的道德风险,赔付率高,亏损几率大的难题。有调查表明近28年来,农业保险累计保费收入仅83亿元,其中赔款支出就有74.4亿元,赔付率高达89.63%。一般而言,如果赔付率超过70%,保险公司就会出现经营亏损。保险公司有追求利润的商业动机,面对风险高、理赔繁琐的农业保险,几乎不再办理。致使农业保险的市场份额在本来就很低的基础上持续下降,从20%降到2001年的1%,2002年的0.61%,2003年降到不足0.5%。这不但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6]。

4·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尚未形成

当前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一,农业信息过于分散,互联互通程度低,服务网络的覆盖面不宽;二,信息标准不规范,信息资源整合开发程度差距大,共享程度低;三,广播、电视、电信、报刊等常规媒体传播农业信息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此外,我国农业信息渠道单一,信息传播到基层特别是在乡级以下的广大农村容易中断,并不能真正为广大农民防范农业风险服务。而早在1980年,美国就使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发展为一种新型的农业产业,现在提供网络化农业信息服务的竟有800多家服务站,农场主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再结合高新技术信息工具如全球定位系统、空中卫星摄影以及其他信息传递工具来收集大量农业数据。包括气象预报、环保法规、病虫害预报等信息,从而提早做好减灾防险准备。

5·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农技推广体系难见成效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农业对科技的需求有增无减。然而由于我国长期的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使广大农民的基本素质和农业科技知识无法达到推广农业新技术的水准要求。更多的农技推广活动仍以行政命令形式进行,带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根本没有从实际考虑农民的农技接受水平。所以一旦技术盲目推广,便已种下风险的种子,甚至还会扩大。技术风险便由此产生。在此方面做得较好的是英国政府,每年都拿出专款对农民培训和更新农业科学技术,最新农业科技成果都是免费发给农民,并派出专业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农村为农民讲解。切实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水平,为农技推广铺平道路。

6·期货市场未能真正发挥作用

期货市场具有发现真实价格和风险转移能力。发展规范化的期货市场,是加拿大、美国等农业发达国家采取农业风险防范的有效措施[7]。世界银行一直都极力提倡发展中国家利用期货市场来防范农业市场风险。但现在我国期货市场很不规则,农产品期货市场主体发育不充分,市场规模又小,风险监管力度不够,参与主体缺位,套期交易与投机交易不平衡,难以起到转移农业风险的应有功能。

四、结论与政策性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农业风险防范能力十分脆弱,其体系很不完善,种种事实说明我国农业风险防范机制严重缺失,这已是不容争论的事实。而伴随我国经济体制与经济结构的双重转型和WTO规则的束缚,必然使农业风险问题放大。因此,通过研究和分析国内外经验教训,仅仅依靠现有的防范机制是远远不够的,多元化的农业风险应对机制在我国亟待建立。笔者建议:

1·建立多元化农业风险防范机制需政府的政策支撑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应对农业风险的主要政策是采用灾害后补偿,而此政策已不能适应WTO新规则。政府应当重视对农业风险防范机制的建设,其正确选择只有利用WTO规则中“黄箱政策”和“绿箱政策”,结合中央解决“三农”问题及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参考十七大提出的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相关内容,借鉴国外政府相关理论及经验,按照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提出积极的政策措施支撑风险防范。[8]

(1)加强农民利益集团组织建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国农民是最易受伤的一族,尽管人数最多,但却没有形成能维护自身利益的集团,所以农民的利益根本无法像美、日等国家那样得到应有较为理想的维护。这也与中央政府提倡的“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宗旨相违背。因此应从政府重视的角度,给出具体的农民利益保护政策,才能降低农业风险带来的损失。

(2)投入巨资兴建农业风险防范科研机构。此领域是一种公益性很强、投资巨大的部门,只有政府部门积极的参与,才能保证资金链的延续,才能充分调动全国农业大学在此领域的教学研究,才能把水利工程、农田基础设施、农业生态保护以及防治病虫害等纳入农业风险防范科研机构,才能做好农业风险防范建设。

(3)建立农业风险专项基金制度。农业稳定的收益并不只是农民,也包括农业生产者、农产品经营者、农产品消费者和全体政府部门在内的整个社会。农业受灾的损失也不能只局限于农民,也会波及到整个社会。因此,根据享受利益与负担支出相一致的原则,由政府牵头,成立农业风险专项基金委员会,负责基金的使用和管理。风险基金可根据国家、社会和农民按照一定比例共同出资组建。主要用于农民购买农业保险的补贴,平抑农产品价格的过度波动和解决农民的灾后补偿。这一制度在西方农业发达国家已经运行多年,效果很好,值得借鉴和学习。

2·响应WTO“绿箱政策”充分发挥农业保险作用

对于农业风险,通过农业保险来进行会聚并集中承保是防范农业风险中十分重要的政策之一。国外多年来开展农业保险的先进经验已经证明这一点,且它又是世界贸易组织允许并支持农业发展的“绿箱政策”之一,具有促进农业产业化,稳定农业收入,提高农业贷款的预期收益和经济业绩。我国在发展农业保险方面,既要积极借鉴国外开发农业保险的成功经验,更要结合我国国情,发展适合我国农业和农村的保险。

(1)建立健全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目前我国的《保险法》对农业保险未作具体规定,法律在农业保险方面几乎空白。为此,国家应加快农业保险的立法,尽早出台《农业保险法》,对农业保险的地位、经营原则、实施方式、各级政府的职能角色等作出明确规定。使农业保险参与主体的行为有法可依,为农业风险保险提供法律保障。

(2)成立专业农业保险公司。在国外,日本、美国、菲律宾等早已成立专门的农业保险公司,在本国农业风险的转移和补偿上已形成成熟机制,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现有众多的保险公司争夺市场,但无一家在从事专门的农业保险。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这一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尤显迫切。

3·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和运用

只有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构筑对称的信息交流平台,才能保证农业经营者获取防范农业风险信息渠道的畅通;才能增强对自然灾害、市场变化等信息的预测、预报能力,提高农民决策水平,减少风险损失。为此根据我国现在的国情,应尽快制定出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农业信息体系总体网络实施计划,以县乡供求信息网为基础,步形成覆盖全国乃至国际农业市场的信息网络。及时准确的农业市场预测、预警信息,尽可能的把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

4·推广高科技农业,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化解农业技术风险

篇(7)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的安全和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生鲜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如何做到保质保鲜,成了广大消费者关注的热点。从菜农勾兑甲醛喷洒蔬菜保鲜,产生“甲醛蘑菇”、“翻新土豆”和“甲醛大白菜”,到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采用变质肉类重新返工,再次销售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表明加快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是提升农产品品质,保障食品安全的必由之路。同时,通过冷链物流的发展对降低生鲜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腐损率、降低流通成本、促进物流产业和我国经济发展同样具有重大意义。

一、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内涵及特点

(一)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含义

我国“十二五”《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使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或屠宰、捕捞)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最大程度地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是以制冷技术、冷冻工艺、特殊装置为保障,严格要求运送方式和时间掌控的一种特殊物流方式,相对于一般物流形式而言,其物流成本更高,要求更严格,流程更复杂。

(二)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特点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作业内容主要包括农产品的低温加工、低温贮存、低温运输、配送及低温销售四个环节。从保障作业对象质量和延长保质期的角度分析,农产品冷链物流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复杂性。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最终质量不仅取决于农产品自身的耐储藏性,而且与冷链运行过程的储藏温度和流通时间密切相关。生鲜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质量极易于受到外部温度和时间的影响,必须按照不同产品特点和具体要求,进行温度控制,这就大大增加了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复杂性。2、高成本。为了确保生鲜农产品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条件,流通各环节需要专门的设施和设备,为了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又必须采用先进的信息系统等,冷链物流建设资源投入较多。3、协调性。我国生鲜农产品的生产比较分散而消费具有一定的集中性,生鲜农产品的时效性强,每一个冷链物流环节必须做到无缝对接,因此冷链物流各个环节的组织协调性的要求更高。4、信息化程度要求高。生鲜农产品物流必须使用现代化的物流信息技术。例如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采用RFID技术,实时监测产品和储藏环境的温度,定期记录温度数据,确保产品安全。

二、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1、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710万吨,比上年增长0.9%,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540万吨,比上年增长2.0%,其中猪肉产量5671万吨,增长3.2%。全年禽蛋产量2894万吨,比上年增长0.6%。牛奶产量3725万吨,增长5.5%。2014年我国冷链物流需求市场规模进一步增加,较上一年增长了近22%,达到11200万吨左右。2、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14年全国冷库总量达到3320万吨,比2013年增长36.9%。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年要淘汰老旧车辆600万辆的任务,商用车大幅升级换代,冷藏车2014年产销量达到2万辆,与2013年相比翻了一番。据中物联冷链委不完全统计,2014年全国运营的重点冷链项目超过40个,投资额已经超过550亿元。3、冷链物流环境得到改善。2014年由中物联冷链委负责起草的《物流企业冷链服务要求与能力评估指标》、《水产品冷链物流服务规范》两项国家标准正式。《鲜活甲壳类海产品冷链运输规范》、《肉禽类冷链温控运作规范》、《药品阴凉箱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等三项行标正式立项。《道路运输易腐食品与生物制品冷藏车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2014年7月1日开始执行。行业规范和标准的制定进一步改善了冷链物流环境,加快了冷链标准化进程。4、生鲜电商发展迅速。2014年,随着我国冷链政策环境改善、互联网崛起,很多传统物流企业和电商企业进入冷链领域,不仅为冷链行业注入新的血液和基因,而且对传统冷链格局带来了巨大的冲击。2014年京东联手万家便利店,一号店则携手沃尔玛,顺丰依托“顺丰冷运+顺丰优选+顺丰嘿客”布局2500家门店,纷纷“入侵”冷链“最后一公里”。生鲜电商直接连接产、销的一体化运营模式,对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和腐损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问题

1、农产品冷链流通率偏低。我国每年消费的易腐食品高达10亿吨,需要冷链运输的超过50%,但只有10%左右的产品实现了冷链运输。相关资料显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综合冷链流通率较低,仅为19%,而发达国家的生鲜产品冷链流通率在90%以上。其中发达国家肉禽、果蔬冷链流通率分别为100%和95%,而我国仅仅为15%和5%。目前,我国生鲜农产品大都处于常温环境下流通,产品腐损率较高,价值损失较大。2、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陈旧落后。目前我国冷链运输车很大部分采用国际海运报废或即将淘汰的海运冷藏集装箱,现代化的冷冻冷藏车严重不足。中国产业信息网的《2014-2019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显示:中国冷链基础设施、设备匮乏、陈旧。我国目前的冷库总容量为3320万吨,大多数冷库仅用于肉、鱼等产品的冷鲜储藏。据估计,目前已有冷藏容量仅占货物总需求的20%-30%,冷库容量约为美国的一半、印度的60%,人均冷库容量为美国的1/9,日本的1/4。冷藏运输设备方面,全国铁路冷藏车辆仅占铁路货车总量的1.1%;公路冷藏车运输占货运汽车比例0.3%。而英国、德国冷藏保温汽车占比分别为2.6%和3%。3、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我国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规模小,信息系统建设缓慢,物流服务覆盖网络有限,冷链物流质量难以保证。根据中物联冷链委相关资料,2013年全国冷链百强企业总收入为109.02亿元,仅仅占到全国冷链总收入的10%左右,行业集中度较低。日前,我国冷链市场需求规模不断攀升,而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只约占20%。需求不足,是直接造成第三方物流企业专业化程度低、企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4、冷链物流人才缺口较大。由于冷链物流的时效性强和作业要求较高,作为冷链物流企业,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一线员工,都必须具有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随着我国冷链市场规模不断增加,与之相对应的冷链物流人才需求也大幅增加。从北京、上海等地的冷链物流企业调查中发现,企业“无人可用”是他们共同的心声,不仅管理人员面临断层,货车司机和冷库作业员工也越来越稀缺难找,冷链人才出现脱节。

三、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

(一)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

要鼓励生鲜农产品农户建造使用微型冷库,果蔬恒温气库,完成现代化冷藏库,公路冷藏保温车和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等一大批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完整的冷链物流产业链条。同时,还要引进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化的冷藏车与冷库设备,借鉴国外研制的公、铁两用,公、航两用等车辆,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的多式联运。

(二)培养适应现代物流发展趋势的复合型人才

目前,现代物流人才是我国最紧缺的人才类型之一,冷链物流人才缺口更大。学校教育没有跟上是冷链物流人才缺乏的重要原因。首先,要向冷链物流发达的国家学习科学、先进的冷链物流理论和经验,因地制宜地指导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实践;其次,建设冷链物流相关的学科,展开学术研究,形成学科体系;最后,加强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从业主体的职业培训,全面发展冷链物流相关的职业培训教育,改善当前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

(三)大力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

第三方冷链物流作为专业的冷链物流服务提供商,将成为今后物流发展的新模式。冷链物流作为基础设施、技术含量和运作要求都较高的特殊物流模式,生鲜农产品相关企业更希望与具备完整冷链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外包自身冷链物流业务。因此,相关部门要出台政策,促进冷链发展,落实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强化冷链规则的执行和监督。第三方物流企业也要积极开展工作,引进现代化的物流技术、培养专业人才,合力推动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逐步发展。

(四)做好生鲜农产品冷链“最先一公里”

生鲜农产品“最先一公里”指的是农产品产地采摘后至移交物流运输之前,为了保持农产品质量、延长保质期,需要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包括预冷、分级、加工、包装及仓储等。目前,我国生鲜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往往放弃农产品产地加工,把初加工和精加工放在综合成本居高的北上广沿海地区,使得生鲜农产品的整个冷链物流变成高成本的“长物流”,造成流通成本过高,流通过程损耗严重。因此,做好“最先一公里”,事先控制农产品质量,才能根本解决产品品质差、损耗高的难题。

作者:王红梅 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陈丽华,巩天萧.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1,(2):68-69.

篇(8)

[中图分类号] F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6-0016-01

在新技术和模式创新驱动下,电子商务逐渐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成为我国重要的社会经济形式和流通方式,并在近年来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根据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我国电子商务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网上消费群体增长迅速。初步测算,上半年交易额约为5.66万亿元,同比增长30.1%。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约1.1万亿元,同比增长33.4%,半年度环比增长7.9%,相当于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4%。电子商务正在成为拉动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和引擎。

1 剑川县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1.1 优秀的历史沿革和区位优势,农产品电子商务大有可为

剑川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总面积2250平方千米,白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92%以上,是全国白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份,是云贵高原“青铜文化”和“稻耕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位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当中的南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逐渐成为云南西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当前,剑川县努力提升生产力水平,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剑川倡导的健康、绿色、生态特色农产品是未来电子商务商品交易的市场热点,推动剑川高原生态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化,将当地优势资源与电子商务平台相结合,必将有效发挥区位优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县域品牌宣传,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1.2 政府主导,制定电子商务发展规划

2015年,剑川县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的通知》、《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关于进一步推进我省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促进市场开拓指导意见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找准切入点,联动商务、旅游、农业、电信、邮政、供销等相关部门,编制了《剑川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扶持。以剑川县内的木器木雕,石雕石材、高原特色农产品和旅游产业为重点,建立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力求充实和巩固剑川产品在国内龙头电子商务平台如淘宝、阿里巴巴、京东等的交易规模、店铺数量和品牌理念。同步搭建本地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形成覆盖全面,功能完善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体系。有效引领全县电子商务发展,为剑川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开创一条全新的路子。

1.3 政府重视,大力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

近年来,剑川县扎实开展出口农产品种植基地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努力打造全省重要高原生态特色农产品出口基地。编制《剑川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和《剑川老君山高原特色农业片区发展规划》。在全县区域化、标准化种植马铃薯、中药材、芸豆、松茸、蔬菜、香葱、地参、玛卡和水果基地5.5万亩。采取土地流转、反租倒包、协会推动、专业公司建基地等方式,整合土地资源,建成规模化种植基地。

做好“三品一标”工作。充分调动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各种植、养殖协会申请认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企业和协会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打造地方品牌意识。

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和示范社创建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稳步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273个,力争到2017年创建县级示范社40个,申报州级以上示范社12个以上,参加合作社农户覆盖面达30%以上,30%的合作社实现标准化生产。

2 剑川县农产品电子商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电子商务人才缺乏,区域电子商务意识淡薄

剑川本地具备电子商务知识的人才积累不足,未形成电子商务人才培训体系,缺少对于行业发展前沿趋势的及时跟进,难以形成持续性的人才积累和传递,将成为近年很难突破的瓶颈。相应的,区域电子商务发展意识也很薄弱,大多数中小企业对发展电子商务的认识不深,企业无自建电子商务平台,大多数交易只是通过企业下游商或者个体商户开设网店等形式来实现。

2.2 电子商务发展宣传相对滞后

当前信息爆炸的商务领域,农产品在网络营销进程中需要一定的营销资源。剑川的特色农产品需要相对较大力度的宣传和投入才能获得更多的市场认知和关注。当前剑川虽然已经有几个电子商务企业的支撑,但在国内龙头电商平台的声音仍然不够响亮,整体的商品推进仍然比较零散,缺乏对于剑川品牌的聚焦度和关注度,因此无法将剑川与电子商务形成组合搜索。

2.3 整体发展水平较低

农产品电子商务分3个层次:初级层次是为农产品交易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在网络平台上企业信息和产品信息;中级层次不仅提品介绍,还提供供求信息、价格行情、在线客服等,但未实现交易资金的在线支付,资金的支付还依靠传统的邮局或银行实现,即所谓的线上联系,线下交易;高级层次的电子商务不仅实现农产品电子商情的网上和农产品在线交易,还实现了交易货款的网上支付,是完全意义上的电子商务。目前剑川县农产品电子商务主要以第二种层次为主,如利用腾讯QQ、微信好友等平台,依靠“口口相传”的模式农产品信息,而真正的交易仍是在线下进行的;另一部门相对高级层次的电子商务也都是借助淘宝等第三方交易平台来实现;真正拥有自主技术力量搭建网上支付系统的农业主体几乎不存在。

2.4 缺乏有力的物流配送体系,可纳入交易的农产品种类较少

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是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剑川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大多为个体经营,受资金、人力、规模的限制,未具备专业的物流服务能力,难以支撑电子商务物流的配送需求。而生鲜农产品保鲜期短,在运输途中易出现受损、变质等问题。调查显示,目前剑川县涉及电子商务的农产品有中药材(鲜货)、中药材(干货)、马铃薯、水果等。以个体经营居多,没有能力做到规模化、正规化冷链物流运输,无法规避运输途中变质等风险,导致可纳入电子商务交易的农产品种类较少,限制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普及。

3 剑川县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对策措施

3.1 加大电子商务人才和企业培训力度

由政府牵头,整体联动商务、农业、科技、人力资源等部门,加大电子商务招才引智及人力资本投入,重点培育和引进电子商务发展急需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人才,扶植电子商务企业和个人。用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积极开展农村信息化普及培训,辅助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化发展。通过鼓励创业工程,培育一批个体创业型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企业,构建高效、全面的电子商务环境,鼓励经营、管理创新,带动整县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

3.2 统筹农业信息服务,包装打造剑川农产品高端品牌

篇(9)

物流进入农村,最直接的影响着农民的经济支出与收入。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因物流竞争和流通环节的减少,购买价格就会降低,减少一部分的经济支出。也因为物流进入农村,农产品也创造了时间价值和场所价值,尤其是加工价值,他们在为顾客提供了满意的服务之后,自然就为农业经济创造了利润。而农村地区的物流基础设施、物流环境的改善都直接的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在物流进入农村的同时,也进入农村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2 农村物流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的经济发展较为迅速。2002-2007年,我国亿元以上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数目从503家猛增到825家,他们进行的交易额由2616亿元增加到9300亿元!也就在这些农产品迅速的发展过程中,当前的传统农业市场经济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2.1 意识程度过于落后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其主要原因是农产品流通不畅;农村会出现积蓄大于消费,主要原因,在消费时,空间距离大,时间间隔长。大多的企业、物流公司都缺乏在这一方面的意识。而农民也因为教育发展程度不够,缺乏农村物流这一系统工程的了解。这些使农村物流成了薄弱的环节。由此农村物流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成本超过城市物流的几倍!更由于物流意识的薄弱,大部分人就近原则,在附近的商处购买,因此假冒伪劣产品也层出不穷!

2.2 结构比较松散 物流公司之间没有太多的联系,物流市场规模不大,信息堵塞,次序混乱,交通不畅,环境污染,加上一系列的批发市场没有规划的重组重建,农民不知何处去卖,市民不知何处去买。对于抢着时间卖,就会带来经济上的损失的农产品,构成了一定的经济危机,农民不得不承担一定的经济风险,甚至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2.3 政策制订不到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社会的进步,农村物流建设与发展也制约了我国农业的生产,阻碍了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制定相应的法律和政策,激励社会资源向有利于国家实现相应的战略和目标流动是很有必要的。而就目前的新农村建设而言,政府部门在向这方面也出台了一些相关的优化政策,但是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机构的建设上的投入较少,宏观调控的体制不够到位。市场无法估计需求量,农业生产过于盲目。

2.4 信息化没有深入农村 信息化对于农村,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自我国开展“金农工程”以来,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信息化已取得现阶段性的成果。农村基本实现村村通电话的景象。然而,我们仅仅停留在信息化的表面,我们没有深入的去应用信息化的成果。我国农业是一个复杂的产业,其内部有着不同的特点,机遇这些特点,来不及做及时的调整和布局。

2.5 农村物流模式比较单一 农村物流中,传统农产品流通模式“市场+供应商+销地批发市场+分销商+产地批发市场+中间商+农户”;传统的商品流通模式是“工厂+中间商+市场+中间商+市场+中间商+市场+消费者”。这样的模式比较单一,环节比较复杂,浪费了大量的劳动力,提高了商品的价格,也阻碍了商品的流通。

3 促进农村物流的对策

以统筹城乡为基础,促进社会公平有序的发展,建立和完善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各种要素的机制,我们要彻底的消除阻碍城乡之间协调发展的“不流通”环节。改善和加强农村物流已成了目前任重而道远的话题。

3.1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要加强农村物流领域的发展,加快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已成了我们的首要任务。首先,我们必须要村村通公路,这点,在我国大部分省份地区都已经达到了,但是,我们仍然有一小部分地区还没有达到这个最基本的要求。其次,建设农村区域的物流中心点。这样,就可以便于物质的存储与转换,也可以给农民信任的理由。再次,全局规划,重点突破。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展望未来,物流是我们未来的脉搏,要让他随时都能自由的跳动,输送新鲜的血液。

3.2 加大农村物流的教育 物流在中国的发展本身就比较薄弱,是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慢慢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的行业。我们国家也很缺少物流专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因此,我们国家的运输成本才可能高达30%以上。特别是农产品的运输成本居高不下。所以,我们要大力加强物流教育,当然,农村物流的教育更是要放在首要的位置。我们可以通过对现代孩子的教育,去反教育我们的家长,让他们也对农村物流有所了解,并且,也能真正投入到其中来。

3.3 物流模式多元化 以往,我们农村物流模式都比较单一,所以,农村物流的经济效益也不很明显。传统的农村物流向现代的物流模式转化是很有必要的。目前,我们国家的农村物流模式也层出不穷。“农超对接”模式就比较经典。他其实也是我们很古老的供销社的模板改编而成的。他的模式为“超市+专业合作社+农户”中间减少了很多的环节,同时,实行标价式销售。这种模式就比较适合生活用品的销售,人们消费起来会很便捷,也很便宜。还有一种就是“直销”模式,他的模式是“工厂+专业合作社+农户”,这种模式特别适合于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还有三下乡产品的销售。人们购买起来会很方便,也很放心!

3.4 信息化 其实,信息化对于农村物流而言也是很重要的。没有信息,农村的消息就闭塞,很多的时候,他们的生产就很盲目,而盲目的生产,直接会导致经济的损失,就拿水果来说。水果是很有风险的投资。时间成了风险的赌注。信息化,就可以节约时间,相应的也是经济收益的一部分。其实,不管什么农产品,我们都需要即时的市场。信息化,最重要的就是可以及时提供我们市场。

3.5 加大政府在农村物流上的投资与管理 没有国家的宏观调控,农村的物流是很难发展起来的。国家在农村的物流领域发展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一方面,只有国家才能把握全局。要以国家为主干,物流为基础,以创新的物流模式和先进的物流技术为手段,以减少农民走支出,降低农产品成本,以提高我国经济竞争为前提,结合农村现实和现代物流特点,优化现有物流资源以确保我国经济体系的顺利稳定发展。另一方面,只有国家的参与,农村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更多的企业才可能真诚的参与,才能真正的确保我国农村物流真正的得以发展。

4 农村物流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农村物流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入,农产品的市场化、专业化、商品化工业化已逐步形成。农产品的商品率也会大大提高。当然,工业化商品在农村的市场也会越来越大。

4.1 促进我国物流业领域的发展 物流在国外是一个很大的经济领域,而在国内,还属于新兴的行业,所以我国的物流领域有待继续发展。在我国农村物流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所以,发展了农村物流,也就发展了我国的物流领域。我国物流成本一般占30%到40%,一些鲜活产品的成本还可以达到60%左右。特别是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物流环节的损失率就可以达到25%到30%左右。改善这些现状,就需要我们提高物流技术。在我们提高物流技术的同时,我们的物流领域也可以得到发展。

篇(10)

摘 要:现代农业的科技信息从供给到需求的数量、质量、结构在发生巨大变化,为了有效推动农业科技信息供需系统的对接,需要农业人力资源、农业财力资源、农业物力资源、农业信息资源、农业制度资源、农业组织资源等的支撑;需要从农民参与机制、培训经费筹措机制、产业化机制、市场机制、问责机制等五个方面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开发;需要发展农村保险、租赁、证券、信托、投资咨询等机构,使农村金融组织多元化,充分满足农业科技信息供需系统对接的金融需求。

关键词 :农业科技信息;供给系统;需求系统;支撑机制

中图分类号:F06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4.004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的质量控制研究”(项目编号:14BJL004);河南省2013年度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知识溢出激发再创新的内在机理研究”(项目编号:14HASTIT005);郑州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项目编号:20141049)。

收稿日期:2015-04-29

1 我国农业科技信息供需系统对接的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科技信息供需系统对接的资源基础包括农业人力资源、农业财力资源、农业物力资源、农业信息资源、农业制度资源、农业组织资源等,需要按照“政府支持、资源共享、开放服务”的原则,构建先进共享体系,以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为主线,根据各类农业活动的需要,建立农业资源平台、数据平台、文献平台、自然资源平台、检测设备平台、环境平台建设,实现基础条件资源高效利用,稳定支撑农业活动(见图1)。

(1)资源平台。建设农业人力、农机、农资、土地、水利、财力、制度、组织等资源的共享网络,根据共同需要各种科技资源及其权益主体发挥各自功能,避免造成“见台不见物、有物不服务”的局面,通过整合价值链,使农业科技政策具有开放性和反馈性。

(2)数据平台。建设地形图、卫星遥感数据、航空遥感资料、统计图表、统计年鉴、文献文字报告、法律法规文件、气象数据、水文数据、土壤数据、肥料试验数据、电子数据等农业数据共享中心和农业数据共享网络,坚持“统一领导,统筹规划,统一标准,信息共享,服务科技,面向社会”的指导方针,推进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从需求上找准切入点,从农业数据应用效益和现实情况确定建设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科学数据整合、数据管理与数据应用的需要,在线服务提供“一站式”的数据发现服务。

(3)文献平台。文献资源平台建设的推动者和实施者是政府,应将服务农业、提高知识获取能力和信息保障程度作为核心任务,政府对农业期刊杂志、农业专业书籍、农业文献收藏、农业报刊报告等文献信息进行统筹规划、宏观调控,明确文献平台公益性定位与市场化运作之间的关系,支持将文献平台及其服务嵌入其农业龙头企业的信息化系统,积极开发个性化服务工具和信息增值服务,多渠道、深入开展文献信息服务。

(4)自然资源平台。自然资源中的植物种质、动物种质、微生物菌种、人类遗传、生物标本、岩矿化石标本、实验材料与标准物质等进行整合,按照“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平台建设方针,在不改变现有资源权属及行政管理格局的前提下,以“国有资源是核心、组织机构是基础、共享安全是前提、绩效考核是保障”为指导,以自然资源保存库、馆、圃的整合为主线,以自然资源共享平台增值服务为目标,全面构建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自然资源共享平台。

(5)检测设备平台。平台建设以提升能力为核心,以仪器设备、分析测试服务、测试方法与标准研究等为对象,以集成共享为主线,以专业测试服务为特色,致力于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统筹规划,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协作共用仪器设备的开放服务运行,充分调动专业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6)网络环境平台。农业资源基础平台要与全国网络互联与对接,形成信息资源加工处理利用体系、网络协同研究公共支撑体系、基层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示范试点。通过平台网站信息、动态、需求、政策和会议等信息,借助论坛、沙龙、讲座、见面会、培训班、研讨会或信息会等各种活动,实现互享、互补、互荐与互助。

在农业资源平台的基础上,建设交流互动平台,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综合性的信息需求,满足信息咨询、网络检索、导航、信息分析、交流协作的功能,采取防火墙、身份认证、电子签名等安全技术,确保信息不被黑客攻击,不被删除、更改等,更准、更快、更好地为农业科技信息对接服务。

2 我国农业科技信息供需系统对接的人力资源开发支持

我国农业科技信息供需系统对接出现偏离的主要原因在于,处于农业科技信息供给方的政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与作为需求方的中小型农业企业和农户而言,地位存在巨大差距。目前,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与资本收益在我国表现为重资本轻劳动,而农民主要靠劳动收入,很少有资本收益,农业行业协会和农产品协会缺少政府支持往往难以持续,农民缺乏参与动力。因此,需要从农民参与机制、培训经费筹措机制、产业化机制、市场机制、问责机制等五个方面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开发(见图2)。

(1)农民参与机制。发挥农民自主性,对农业科技信息的需求与对接要建立信息公开制度、监督问责制度、参与立法制度,参与解决农业科技信息供需对接领域事务并且坚持民意主导,对些关系到众多村民利益的重大决策,要增加农民参与决策的深度,尝试利用新的网络媒介参与,健全参与机制,确保参与全面性,保障公民监督权。

(2)培训经费筹措机制。农业科技信息供需系统对接中的需求方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较低是发生对接偏离的重要原因,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途径。依靠政府投入往往经费不足,经费随着某个培训项目的开展而投入,不能形成长效稳定的投入机制。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具有公益性质,盈利部门不愿意大量介入,但有特定领域的企业或者社会部门进入该领域。保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建立多方经费筹措机制,优化投资主体、投资配置、经费实施等子系统。首先,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国民教育、医疗保健卫生、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体现国家的职能;其次,鼓励农民自我投资。家庭投资主要表现在对下一代的投资,包括生育投资、幼儿抚养投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知识学习方面,个体投资大多在技能学习方面;第三,企业及社会投资主要表现为企业对农民工开展职业培训的投入,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捐助和赞助属于社会投资。从上述三种方式看,个人、集体和政府应共同承担人力资源开发资金,政府、集体为主承担社会保险,个人予适当付费。政府负责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农民自己负担商业保险,政府可以给予一定补贴。政府要加大投资,扩大投资主体,在制定财税方面,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项目和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形成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信贷为辅助,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经费筹措体系。

(3)问责机制。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特定要素及运作庞大而复杂,必须针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环节、内容和目标展开绩效评估考核,其量化的评估考核指标使政府掌握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实际情况,有利于进行科学决策。第三部门评估作为实施者的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和作为受益者的农民,通过评价找出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通过制度设计规范问责操作程序,以绩效目标引导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扩大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健全民意沟通渠道。

(4)市场机制。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可以构建市场机制来实现、调整和优化,通过农村人力资源市场制度来保障正常运转;建立制度来保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投资者的利益,通过合理流动实现优化配置,通过市场寻求劳动力产权投资行为,使劳动者各得其所,各尽其能;建立农村所有制身份制度、人口失业制度、户籍制度、档案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来保证农村人力资源市场制度体系,适当引导外出农民工回家创业,以此实现农业科技信息供给与需求的对接。

(5)产业化机制。政府要应引导农民进行区域化养殖种植和特色养殖种植,据此组建农业合作社,开展产业化经营和适度规模经营;政府主导大力发展各类集体农庄、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经济技术开发区,完善土地流转使用,实施符合其特征的人力资源开发措施,按照农业特色对农户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如特色动物养殖、经济作物种植、农业技术、农业生产材料、机械化农具等方面的培训,提升资源集聚效应,形成人力资源配置优化组合效应,增强市场参与能力和竞争能力。

3 我国农业科技信息供需系统对接的金融政策扶持

农业科技信息供需系统对接需要合理的金融市场支撑,除个人储蓄、票据结算、发放贷款等项目外,还要办理各种中间业务,增加贷款种类,注重发展农村保险、租赁、证券、信托、投资咨询等机构,允许民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鼓励发展新型的自助合作金融组织,使农村金融组织多元化,充分满足农业科技信息供需系统对接的金融需求(见图3)。

(1)健全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内涵丰富的农村市场体系和高度专业化的农业分工可以积累金融资源的规模,金融资源开发门类也就越多,金融资源开发结构也就逐渐优化,就可以有效防范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对农村的冲击和影响。健全农村金融市场就是要发展商品市场、要素市场、技术市场、人才市场。经济发展受制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相互作用,微观市场供求是由无数个层次的供求总和。市场经济规模的逐步扩大,社会总资本存量扩大,储蓄水平相应提高,金融资源的数量增多,金融资源开发的发展空间增大。市场规模的扩张带动农村金融资源开发逐步由小变大,产生更多的资金需求者和供给者,农村金融资源开发由弱变强,效率不断提高。良好的市场秩序、健全的金融法规、规范的金融监管是农村金融资源开发的外部要素,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受到约束,避免有害的市场投机行为,以合法手段谋取经营利润,减少金融经营过程中的外部负效用,及时控制金融风险,倡导有序的市场竞争,减少金融波动,金融机构也能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为农业科技信息供需系统对接创造优良的金融环境。

(2)完善农村金融市场机制。农业科技信息供需系统对接的金融支持功能,依赖于有效的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格局、弹性的价格机制、金融机构的进入与退出机制。有效的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格局是由许许多多的买者和卖者组成,构成各个市场主体的地位、作用、相互关系的结构。金融市场中垄断行为的危害性大,风险过于集中的资本垄断一旦陷入困境,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都受到影响,支持农业科技信息供需系统对接的农村金融资源必须保持市场竞争性。弹性的价格机制促使从事生产的最基本激励因素,价格机制的调节功能是在市场中实现的,利率是资本的价格,健全的价格机制是利率机制的基石,应当放松对农村商业性贷款利率的限制。金融机构的进退机制是指采取必要的市场进入退出限制。制度性壁垒是政府制定的限制性规定,如注册许可、特别许可等,作为高风险行业适当限制金融机构的进入是必要的,经济壁垒和技术壁垒迫使金融业进行创新,提高经营效率,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资本积累和盈利能力。市场准入机制就是以经济壁垒和技术壁垒为主,使制度壁垒透明化、公开化。金融机构退出农村金融市场主要是利用兼并、重组、收购等方式,对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金融企业进行分拆、收购,但市场强制退出是主要方式,政府强制退出是次要方式。

(3)维护农村金融市场活动。农业科技信息供需系统对接受到金融市场创新能力、金融市场深度、金融市场运行机制的深深影响。农村金融创新包括金融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金融制度创新指的是农村金融的组织体系、组织结构、金融监管与调节等方面的变革,必须改善金融资源分配状况,降低金融交易成本,增加金融市场的活力,提高金融效率。金融技术创新指的是交易手段、交易方法和物质条件的变革。金融产品创新指的是交易载体、金融资源分配形式的变革,金融创新是为了推动农村金融的结构调整,拓宽农村金融的成长空间,提高金融调控效率。农村金融市场的高效活动在于成交量大而且稳定的买方和卖方参与市场交易,有效的金融市场活动能刺激农业科技信息供需系统对接的深度。农村金融市场的高度深化,直接金融市场和间接金融市场的协调发展制约着农业科技信息供需系统对接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金融商品的种类及数量都可使人找到投资组合,能够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信息,平抑金融市场的价格波动。高效金融市场中的中介机构可以吸收社会闲置资金,完成储蓄向投资的转化,转化为生产或消费资金,实现供求均衡。有效的金融市场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 刘馨芬.促进农业高校产学研合作创新发展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1)

2 郑鹏.农超对接中合作社的盈余分配及规制[J].农业经济问题,2012(9)

篇(11)

持有类似观点的还有中国中间件领头羊,曾多次荣获中国电子政务第一品牌的东方通科技。东方通总经理牛合庆表示:“电子政务建设正在进入实现真正的互联互通的关键时刻,当前电子政务信息建设中普遍遇到信息共享,网络多、应用少、柔性差、应变难、零散多、整体少等问题,东方通科技在2006年创下了一月拿下政府行业六单的记录。而要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必须从对应用软件进行支撑的中间层软件即软件平台技术入手。”

根据权威IT咨询机构预测,2003年至2008年,将是政府信息化IT与业务整合的关键时期,而2006年和2007年,将是电子政务统一网络平台建设的主体年。因此系统整合的工具――中间件集成平台也开始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最大亮点。而来自市场一线的信息也证明了这一点。

“烟囱”林立: 电子政务面临整合挑战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础设施建设阶段,主要解决办公自动化、文档信息化等问题。表现形式主要集中在基础硬件的购买上; 第二个阶段是应用系统建设阶段,核心的标志是“金字工程”和“数字城市”。工商、税务、财政、公安等专业性比较强的政府部门开始了自身业务系统的建设,表现形式是重在应用软件系统的购买上。

这种电子政务建设的特点,主要是靠政府的各个部门,甚至强制性行政指令来推动,结果是,政府垂直管理体系的信息化水平正在不断提升,而不同垂直业务系统的横向业务集成难度越来越大。造成信息系统以行政、地域等条块分割的“烟囱”林立现象,信息资源不能共享,不能完全释放信息化的潜能,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不能很好地为创新服务型政府服务。

同时,中国独特的地域环境和发展的不平衡,也加剧了电子政务整合需求的迫切性。不同地区信息化建设水平差异很大,同一地区的不同政府机构系统建设也有很大不同。而要建立服务性政府为目标的电子政务来说,必须将信息进行共享交换,建立互连互通,跨地域、跨行业的统一平台。

从电子政务建设的趋势来看,随着中国政府正经历着由管制型政府到管理型政府,再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走向整合、开放、便捷、先进和安全,已经成为电子政务的大势所趋。

事实上,无论是政府官员、信息化专家还是第三方机构,无不认为电子政务的第三阶段――“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已经来临,并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观点。但问题是,谁来完成这临门一脚,彻底破解电子政务的整合难题?

答案是中间件技术。在信息化水平较高的一些省份率先开始的信用系统,应急联动系统等等横向系统实际上就是在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之上的很好的应用体现。

破解“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难题

尽管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涉及的部门和系统众多,系统结构和层次复杂。但不论实现哪种类型的应用系统,都会涉及到“数据共享交换”这个问题,由此延伸至业务协同、统一门户接入、安全、系统管理和维护等。同时,除了上述功能性需求而外,在建设互联互通的电子政务网络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到一些非功能性需求,如开放性、可扩展性、灵活性、可靠性等,以保证系统的建设质量和后续系统应用建设过程中和使用过程中的使用成本和扩展成本。这些,显然有赖于产品厂商是否有高度针对性的、特色的解决方案以及深入的技术服务。

基于这一认识,并针对我国的电子政务工程基础相对薄弱、范围广、变化快、非均衡的特点,东方通科技依托10多年的政府行业经验,提出了基于应用开发、信息整合、应用与服务整合以及应用与信息安全4大类中间件平台,以特色解决方案、行业解决方案包(VSP)和服务保驾的整合策略,有效满足了数据整合、海量数据传输与整合、异地多应用整合以及其他综合整合的需求,从而破解电子政务整合难题。

以农业部“信息资源库”和“全国信息联播”项目为例。在以前,由于受限于建设初期技术的先进程度,以及各个部属单位在信息系统搭建时间、应用技术以及规划上的不统一,农业部的整体信息环境内异构、信息孤岛现象普遍存在。信息共享及交换是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不但工作量大、重复劳动、而且效率不高、时效性不强,影响信息服务的效果。

而通过采用东方通的以消息中间件TongLINK/Q及应用集成中间件TongIntegrator为核心的数据交换平台,农业部“全国农业网站信息资源库”和“全国信息联播”频道的建设真正实现了跨系统的、统一的数据模型构建,在对遗留应用的影响最小化的前提下实现了其IT环境中信息资源的整合,不但解决了手工录入等繁重而重复的工作,而且加速了全国农业信息的流通和各地特色资源的互补,保证在分布式环境下实现信息共享的安全性、高效性、完整性和可靠性,也保证了业务的完整性。成都工商企业信用系统、上海静安区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北京市水务局、福建电力局DXP数据交换平台等多个项目,都通过东方通的集成中间件平台,实现了“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搭建。

从电子政务开始的实践中,已经有200多个政府行业项目从东方通中间件中受益。包括武汉轻轨自动售检票系统、天津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贵州公安数据交换平台、北京卫生监督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上海静安区公共信息平台政府门户内外网一体化信息系统、云南公安厅力保数据安全、成都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京沈高速、烟台电子政务、北京市科委网上审批系统、公安部金盾工程。打破时空限制及条块分割的制约,东方通中间件为政府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其中,TongWorkflow作为工作流中间件,是完全在J2EE体系架构下开发的纯Java产品,遵循WFMC标准,并根据我国的国情,在组织机构方面对原标准做了适当的扩充,提供了图形化的组织机构设计器; 支持东方通的TongLINK/Q做消息服务,TongIntegrator做集成组件,TongSEC安全控制,并通过TongLINK/Q或TongIntegrator可方便集成企业原有的C/S系统,是政府行业的业务流程自动化、流程再造及电子政务的理想平台。

依托先进的产品技术,创新的架构理念,以及资深行业经验,东方通科技提出的政府行业解决方案,具有技术平台的开放性、先进性,应用开发的便捷性,系统的可扩展性、健壮性和安全性的特点,不仅有效解决了电子政务建设中的整合问题,而且能有效帮助政府行业面向未来,具有强大的业务应变能力和前瞻性。

链接:国产中间件厂商将迎来发展拐点

中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整合大潮,无疑给国内中间件厂商带来全新机遇。据相关资料显示,2005年我国电子政务市场规模达到了478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6.3%; 部委、省级、地级和县级政府网站的拥有率分别达到了93.4%、90.3%、93.1%和69.3%。据分析,电子政务的投入规模今年有500亿元,其中,中间件的比例应该在3%。

三年前,在我国中间件市场,一直是国际巨头BEA和IBM制衡国内企业的发展。这其中一方面是因为中间件属于基础软件领域,技术门槛比较高,运作见效周期比较长; 另一方面,也和客户认识不够成熟理性,只相信国际巨头的惯性思维有关。事实上,中间件是一个既注重共性,同时也注重个性的领域,厂商对行业的了解程度、行业经验等,对于客户相当重要。而随着以东方通科技为代表的国内中间件厂商的崛起,特别是电子政务建设对中间件需求的到来,民族厂商已经在市场格局中迎来发展的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