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大学生旅游营销策略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5月24日
一、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分析
(一)“互联网+”在旅游服务中的具体运用。2015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达3,523.8亿元人民币,未来五年中国旅游市场规模将超过2.5万亿美元。互联网正在冲击传统旅游业,线上旅游如日中天,人们不再盲目跟随传统跟团游,而是选择线上极具个性主题的出游项目。
“互联网+旅游”能实现旅游产品的全媒体、病毒式营销、移动端报名、定制式线路、自助化行程等,互联网在游前、游中、游后随时发力,同时通过线上的信息展示、营销、互动、决策、预订、支付等反作用于线下旅游体验服务的加强,形成线上线下服务体验的闭环线路。游前,不再单是线上旅行服务商提供的简单的“酒店+机票”预订,而是更加注重信息咨询服务和旅游攻略展示功能,此阶段,丰富的资料和可信的评价是旅游服务的核心;途中则需要线上线下结合的高效管理,景点周边的实时交通信息、购票排队状况、景区内游客密集程度等等,实现旅游过程智慧化;游后,回味无穷,提供交流平台分享旅游心得,形成旅游攻略扩散旅游产品信息,形成“互联网+旅游”的循环效应。节省旅游成本,提供超值、超方便、超愉悦旅游体验是互联网之于旅游的最大作用功能。
(二)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分析。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不少大学们主要通过在线旅游网站以及相关APP获取旅游信息,自制智慧化之旅,形成了一定的群体特征。
1、信息搜集工具:以移动互联网为主。大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是名副其实的“拇指族”,因此其旅游信息的获取渠道主要是移动互联网及PC互联网,通过旅游APP、论坛或是交友软件(QQ、微信等)了解并认知旅游目的地信息、旅游咨询、旅游营销活动等。
2、旅游产品偏好:重视产品价格和旅游体验。大学生作为较高学历者,知识及各方面的素养都较高,易接受新事物,旅游主观意愿十分强烈,虽然没有经济收入来源,但由于家庭的经济支持增加、参加勤工俭学、各种奖学金获得等原因,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可自由支配资金,出游频率较高,但仍然重视旅游性价比,讲究经济实惠。在其旅游过程中,乐于学习并认知新鲜事物,吃、住、行等物质要求较低,享受的是游的体验,倾向于选择自然风景或是民俗风情旅游地。
3、旅游时空特征:高度季节性+近程旅游。学生自由时间多,周末、小长假、寒暑假等,因此其出游时间也主要集中在这些节假日,在学生旅游市场中,春游特征尤为明显。自由时间虽多,但每次集中的时间不长,加之学生消费能力有限及出游顾虑较多,一般表现为以省内近程旅游为主。
4、出游方式:团体出游,从众心理强。大学生作为一个集中的在校群体,校园内班集体、学生会组织、社团组织等团体较多,大学生出游不仅仅是为了认知的提升,也是为了满足社交的需求,因此以团体出游为主,宿舍团体、班内团体、组织内团体等,注重的是团体出游时热烈、青春、活跃的气氛。
5、出游心理:注重认知学习,喜爱晒图分享。大学生学习思维更为灵活,更为注重的是眼界的开阔以及为人处世的技巧,其社会认知需求强烈,通过旅游不仅仅是单纯地见识那山那水,也是在见证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形形人与事的演绎,有助于培养校园内大学生全面的社会认知能力。教育提倡知识交流与经验分享,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爱晒,晒图、晒心情、晒动态,通过晒去分享所见与所得,旅游也不例外,游前、游中、游后都会晒,通过分享增加交流,也扩大了旅游信息的受众面,无形之中实现了旅游信息的传播与旅游形象的营销。
二、大学生旅游市场在线营销策略
结合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以及互联网的优势,开发适合大学生的线上旅游产品并制定线上旅游营销策略。
(一)开发多种符合大学生需求的线上特色旅游产品。推出多种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满足大学生旅游的体验性、社交性、近郊性、优质低价性等需求,这是从根本上有效地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的途径。具体可以开发以下适合网上销售的旅游产品:
1、高校互通游:新生入学时,为加强新生之间的交流,并帮助新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组织新生游自己校园,游本市其他校园。
2、自行车自驾游:提供自行车租赁服务,可以作为一个自行车租赁平台将其他学生的自行车统一集中起来在周末时进行对外出租,赚取中介费;为增加大学生在旅游过程中的参与性和体验性设计近郊自驾旅游线路,在适合的季节推出。
3、徒步旅行:符合大学生的环保需求,围绕市内或近郊旅游景区展开,既节俭成本,又提升了愉悦度。
4、花样毕业旅行:结合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设计符合其专业特征的线路旅游产品。
5、毕业生母校追忆游:毕业生毕业后都会组织毕业周年聚会,这个时候他们已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更愿意选择与旅行社合作制定追忆旅游线路,一般追忆旅游线路要包括校园游和校园外精品游。
6、特定节日游:比如情人节、重阳节、中国旅游日等特定节日,大学生的出游意愿更为强烈,这个时候围绕节日特征设计节日化的旅游产品将更受学生欢迎。
(二)充分利用互联网营销渠道制定多元化线上营销策略
1、充分利用微营销。微时代大学生已离不开微信、微博等微通讯工具,微营销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等特征,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关注网站微信号,从而将旅游产品信息及时更新传播到关注者的微信空间,利用已关注者微信空间的信息分享实现二次传播。通过微信、微博关注,旅游信息,让大学生及时了解掌握旅游产品的更新和活动动态,而且大学生群体之间微信链条长,可以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微信好友关注实现旅游信息的二次乃至多次推广。
2、加强网络资源合作。网站通过交换链接、交换广告、内容合作、用户资源合作等方式,在具有类似目标网站之间实现互相推广的目的,其中最常用的资源合作方式为网站链接策略。旅游产品供给方网站积极与高校官方网站或学生论坛交换链接,一方面为高校教育提供实训实践基地;另一方面提升学生对线上旅游产品的认知度。
3、挖掘网络影视营销资源。网络影视是大学生在学习、工作之余的主要休闲活动,此处的网络影视营销不是在网络影视中插播宣传片,而是找出网络影视中对大学生引起轰动效应的场景或活动的实景营销。如当前很多真人秀综艺节目均选择在旅游景区拍摄,不仅展现了景区的风景特色,也开发了一系列的娱乐活动项目,这些都是大学生在移动互联网上经常观看并向往能够亲身体验的场景和活动,因此可以挖掘这些网络影视场景和旅游娱乐资源,将其置身于旅游目的地进行开发,并用微营销或网页营销传递给大学生,吸引大学生团体游或是团体素质拓展训练。
4、制造旅游网络热点事件。网络热点事件具有瞬间聚集眼球、形成舆论话题的效应,适时策划旅游热点事件吸引大学生的关注与参与,在大学生市场形成持续的吸引力。如选取旅游目的地文明旅游使者、大学生旅游志愿者等,通过选拔赛扩大旅游目的地形象在大学生市场中的受众范围与文化认可,从而刺激大学生的旅游欲望。
三、小结
大学生往往因经济条件的限制不愿意选择与旅行社合作,而自身又缺乏对旅游专业知识和旅游目的地的了解,也就导致了其很难规划和设计旅游行程,“互联网+旅游”的出现不仅解决了大学生市场难以拓展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大学生“智旅”的需求。这个“智旅”智慧,一方面指利用互联网技术,依托计算机、手机实行智慧化旅游;另一方面也是指帮助大学生明智地旅游,即在实践旅行中交流学习,在人际交往中学会为人处世,在社会深度认知提升自我境界。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消费群体也在不断的扩大中。传统的旅游项目是针对一些城市白领以及有一定经济基础的退休人员。这群人的特点是有工作或者生活压力,他们需要一种方式来释放自己,而且他们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来支付旅游费用。传统的旅游模式是由旅行社组团出游,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观念的改变,类似于自助游等旅游新模式逐渐出现。针对不同的旅游消费群体,制定不同的消费计划,已经成为各个旅行社提高业绩的重要手段。
大学生这一类群体在未来的十年内存在一个很大的旅游消费市场。他们所需要的旅游模式是打破传统模式的。研究大学生旅游消费营销策略是进一步发展我国旅游业的重要方面,也是旅行社存在与发展的关键。相对比上班族来说,大学生的空余时间要多出很多。也就是说大学生存在旅游时间的可能性。传统的旅游消费群体又的仅是在假期或者是黄金周出游,除去这一周期,很多旅行社和景点都处在不饱和的状态,而大学生这一消费群体恰好来填补这一不足。避开旅游高峰出游已经慢慢的成为大学生旅游新观念。所以,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制定大学生旅游营销策略,不仅可以给旅游产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增加新的盈利模式,而且也能缓解目前旅游业出现的假期爆满,平时无人的现状。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篇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针对大学生这一旅游消费群体,制定符合他们自身特点的旅游消费模式。对这一模式的推广和运用制定一个营销策略。基本内容分为以下几点:
(1)从我国旅游事业和旅游政策入手,分析传统模式的旅游消费模式成功的因素和不适应时展的原因;
(2)分析我们旅行社的营销模式,寻找新的盈利模式;
(3)研究当代大学生特点,作为一个新的消费群体存在的商机和挑战;
(4)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提出一个以大学生为旅游消费群体的新的营销策略。
2、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针对大学生这一旅游消费群体制定的营销策略。通过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研究,作出具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打开大学生旅游消费这一道大门,促进我国旅游事业的全面发展。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1)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研究,了解大学生旅游存在的问题和优势;
(2)通过对旅行社的调查分析,结合国家旅游政策,深入探究旅行社生存环境;
(3)通过调查研究,制定大学生旅游消费营销策略。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问卷调查法。针对大学生,作出一份调查大学生消费行为的问卷调查,主要在在杭高校中做一次普遍的调查,了解大学生消费心理,可以给研究提供一份可靠的数据。
(2)文献分析法。收集相关研究文献、期刊、报纸,对文献进行分类分析。
(3)案例分析法。寻找营销成功和失败的案例来证明研究的可行性和不可行性。作出正确的且具有创新性的营销策略。
四、研究的总体安排和进度:
总时间:本届毕业论文从2009年10月--2010年6月.
第一阶段:确定选题阶段
第二阶段:毕业论文实施(2009年11月—2010年5月)
1.2009年11月20日(第12周周五)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设计工作要求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
2.2009年12月8日(第14周周二)前根据学院有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完成任务书、开题报告撰写等工作。
3.2009年12月8日(第14周周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答辩。
4.2009年12月22日(第16周周二)根据开题论证小组修改意见,将完善后的任务书、开题报告修改后交指导教师。
5.2010年1月中旬,上交经指导老师审核的论文提纲,提纲详细至三级目录。
6.2010年3月初(第二学期),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初稿;
7.2010年5月初(第二学期),完成毕业论文,将毕业论文提交指导老师。
第三阶段:毕业论文答辩(2010年5月—2010年6月)
五、主要参考文献:
[1]柴松,王洪武.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指南[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9:31.
[2]王婉飞.浙江乡村旅游发展与创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6.
[3]刘丹平.旅游凝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87.
[4]张文.旅游影响[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56.
[5]陶虎.旅游广告——远离与创新[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68.
[6]罗明义.旅游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21.
[7](澳)赖辛格(Reisinger,Y.),托纳(Torner,L.W.).旅游跨文化行为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65.
[8]耿步健.当代大学生心理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12.
[9]李浪.心理学从书-旅游心理学[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67.
[10]高舜礼.中国旅游业对外开放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25.
[11](英)摩根(Morgan,N.),安妮特•普里查德(Pritchard,A.).旅游休闲业的广告创意与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43
[12]张小红,陈全.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24,9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6. 034
[中图分类号] F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6- 0055- 02
现代大学生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由于他们的思想观念等原因使得他们具有特殊的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因而,对于生产者和销售者来说,他们具有巨大的市场价值与影响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商家的重视。所以,每个企业和商家都有必要针对这个独特的群体来采取合适的营销策略,从而针对他们的个性消费进行有效的营销活动。本文就以“品牌营销策略与大学生个性消费研究”为题进行探讨。
1 大学生个性消费
随着我国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其中具有较强的个性消费水平的大学生们,他们的个性消费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并在消费市场中呈出稳健的增长趋势。我国的教育背景是,越来越多的高校在扩招和扩大规模,高等教育保持着一个积极发展的趋势,使得高校在校生的数量在日益增大,这就造就了一个巨大的大学生个性消费市场,并且由于中国父母“再苦不能苦孩子”的观念,更加使得高校市场的潜在购买能力是巨大的,高校学生已经成为一支不可低估的消费大军。而大学生群体作为特点鲜明的亚文化群体,具有其自身的个性或是特点,所以,针对他们的营销策略也应该是独特的,掌握他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特征是企业寻求商机的重要手段,在为大学生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也使得企业自身在发展中积累了不断强大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以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对大学生群体消费市场的研究和分析,我们的企业可以制订出相应的营销战略规划以及对产品设计和营销策划进行更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在产品性能、款式、包装、价格、广告等方面来吸引大学生群体消费策略,使得大学生群体在其个性消费中得到满足,这对于企业进一步开拓大学生群体消费市场、增强其企业产品竞争能力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消费者的购买因素既包括其自身的个体因素,又包括外部环境因素。下面分别进行分析:①大学生消费者的自身个体因素主要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经济因素。从生理因素上来讲,大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往往会充满渴望和兴趣,希望走在时尚的尖端而唯恐落后于潮流,这是他们的共性。从心理因素上讲,大学生的心理正是处于不稳定时期,因而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在消费观和消费行为上还是具有不确定性以及冲动性,往往就会因为攀比心理和炫耀心理进行购买。从经济因素上讲,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和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特别是目前大学生独生子女比例越来越高,其父母对于孩子的经济支持越来越多,所以,他们的消费需求会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商业价值。②大学生消费者外部环境因素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因素。宏观环境因素是指大规模的、具有普遍性的、影响广泛的物质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和,而微观环境因素指在特定场合或较小范围影响消费者行为的物质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和。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们的家庭的经济状况直接决定了他们的总体消费水平,并且随着消费信贷和理财观念的不断转变,大学生们的借贷能力将会不断提高,其消费能力也会随之有着更大的提升,这些都是进一步扩大大学生消费市场规模的因素。
2 现代大学生消费群体的商场营销策略
基于以上的研究,我们要制定相应的现代大学生消费群体的市场营销策略。各个企业和商家要根据大学生消费群体的特点来确定自己的核心战略,从而打造自己的品牌风格,使得自己的商品更加迎合大学生消费者的口味和要求,吸引大学生消费者的注意力,让他们感受到和体会到产品以及服务的价值,在他们之中树立自身的独特产品形象及品牌意识。具体如下:
(1)大学生个性消费的产品策略。针对现代大学生的实际消费水平和情况以及不断更新的消费需求等因素,企业要能开发出适应大学生消费不同需求的各类产品来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这就需要各个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力及经营特点来找准消费购买目标对象,以便开发出具有针对性的产品来满足不同消费层次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不断研究大学生的消费心理、购买能力、消费特点和生活习惯等来进行不同产品的需求,例如中国移动的“动感地带”推出的各种针对大学生的套餐就是值得各个企业去学习的良好的例子,它不断融入大学生文化来拉近与大学生之间的距离感。
(2)大学生个性消费的价格策略。虽然说大学生们具有较强的购买力,但是,大学生们对于产品的价格还是极为敏感,毕竟他们还没有真正在经济上独立,其消费来源的依赖性使得他们现有购买能力还是受到限制的。因此,企业和商家在制定品牌营销策略时要注意考虑到符合大学生消费能力的价格来吸引他们的购买。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调查研究的方式来制定和不断调整大学生消费品的定价,在成本费用的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企业的利润,使得大学们可以接受。此外,针对大学生群体里消费能力的差异性,各个企业和商检还可以采用差别定价法来满足不同类型的大学生消费者。
(3)大学生个性消费的渠道策略。大学生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可以说,他们对于新鲜媒体的接受是较快的,无形中也影响着他们的消费观。因此,各个企业和商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特殊地位来强化网络传播的力度,有针对性地在网络上进行产品信息的和传播,以网上购物店和实体店的形式来促进产品的宣传和销售,进一步加强企业品牌与大学生间之间的联系,发挥品牌的影响力和品牌的渗透度。
(4)大学生个性消费的促销策略。各个企业和商家在推广活动中要充分考虑到是否会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以及参与,那么,在制定相应的促销策略时就必须以其定位的消费群体为基础来用他们容易接受的语言、文化、方式等去展现本企业的产品与品牌的特色和吸引点,加大软广告的宣传,加大在校园中的活动力度,便于大学生参与和评价,及时与大学生之间进行深入的沟通,使得品牌感与消费者引起共鸣。
(5)大学生个性消费的营销需要创新。大学生群体具有文化程度较高、分析力和判断能力较强、消费能力较大等特点,各个商家和企业要以此为基础来制定各种品牌性营销策略。例如,以各种主题来进行营销,体育主题、文化主题、教育主题、亲情主题、公益主题、旅游主题、环保主题、游戏主题等都是我们可以采用的主题,只要是他们喜欢的个性化消费和容易接受新事物都是其中的因素。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大学校园这块新兴市场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不断呈现出的新特征与丰富内涵,各个企业和商家要紧紧抓住这块极有消费能力的市场,传统的营销方式与个性化营销方式的结合时最为有效的方式,只要把握了市场的发展趋势并采取有效的渠道的传播以及创新性的营销手段,我们才可以塑造出具有自己企业文化特点和内涵的品牌形象,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服务,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6)大学生个性消费的营销内容中要加强互动,体验营销。当代的大学生们是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速度高,并且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他们的消费行为更重视产品所带来的各方面的附加效应,所以,如果能够亲身参与其中的或是其消费行为所带来的实际效果,他们会很乐于购买,那么,这种加强互动的体验营销就成为了当代大学生消费群体的新的消费模式并受到了推崇和参与。
以上就是笔者就“品牌营销策略与大学生个性消费研究” 为话题,分别从品牌营销策略与大学生个性消费的重要性、品牌营销策略与大学生个性消费的具体营销策略等方面进行的探讨。总之,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也是目前很多商家和企业争相争取的消费群体,所以,我们必须根据对现代大学生消费理念、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的分析与研究,制定出相应具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以自己企业的品牌形象来征服和尽可能地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从而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主要参考文献
[1]于斐,郑垚. 企业品牌策略:出色市场基因的强力保证![J]. 广告大观:综合版,2012(12).
[2]葛幼康. 浅析大学生网络购物心理及营销对策[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一、大学生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
1.政府及旅游相关部门对在校大学生旅游市场不够重视
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在校大学生群体旅游市场不够重视,宣传力度和促销手段都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很多人都觉得在校大学生是一个高风险、低消费、不好管理的群体。旅游相关部门没有对在校大学生群体旅游市场进行深入的考察探讨也没有收集到非常准确的旅游消费信息。在面对在校大学生旅游群体的安全与健康方面,政府及相关部门一般选择的是最保守的态度,不积极鼓励学生外出旅游学习,在这方面抑制了在校大学生的出游需求,又使得旅游业不敢放心大胆地去做在校大学生群体的旅游市场。在这个旅游市场中在校大学生群体没有获得足够的推动和重视,使得在校大学生群体旅游市场陷进了不好的发展状态。
2.在校大学生外出旅游的保障性严重缺失,制约在校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
在整个旅游过程中,大学生社会经验少,是出于一个弱势群体的地位,有很多合法权益都没办法得到保障。比如“吃、住、行”的安全问题、经济消费的服务质量等问题都得不到保障[1]。
3.很多高校对在校大学生群体外出旅游的正确教导不够完善
在新闻媒体上,我们看到了很多因为旅途中出现的各种意外而引发的悲剧[2]。在大学生中也有这方面的问题。由于学校不重视学生旅游这一块儿,没有对学生进行定期的旅游常识和安全教育,从而间接导致学生旅途中死亡的概率。
4.旅游业在旅游项目的价格、开发和管理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足
在校大学生外出旅游的花费太多是在旅游交通和旅游景点方面,经过调查分析,了解到在校大学生在这两个方面的开支太高,从而会减少在校大学生群体出游的时间和次数[3]。大学生在旅游产品的开发存在着相当高的期望,但是因为旅游企业在资金和人力上存在着严重缺失,所以针对大学生旅游的产品相对就比较少。大学生群体是个比较先进、充满活力和个性化的人群,而因为旅游产品没有满足大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从而吸引大学生旅游的目光就比较少[4]。而在旅游信息的获得上旅行社和旅游景区宣传所占的比重都很小,这表明旅游企业在对旅游景点、景区的宣传工作上存在很大问题。这说明,政府及旅游相关部门对在校大学生旅游市场不够重视、在校大学生外出旅游的保障性严重缺失、高校对在校大学生外出旅游的正确教导不够完善以及旅游项目的价格开发管理上的不足,这些都是制约在校大学生外出旅游的重要原因。
二、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建议
为了更好更快的拓展在校大学生群体的旅游市场,从相关部门支持、新产品的开发、旅游安全常识教育、定价和营销策略、费用解决方式等地方提出了一些有用的建议。
1.增加强化政府和旅游相关部门对在校大学生外出旅游的政策支持
政府应该看到大力发展在校大学生外出旅游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从以下几点来支持:①政府应该从制度及政策层面来推动支持旅游相关企业积极主动的加入在校大学生群体旅游市场的开发;②政府应该联合相关部门出台多项措施,进一步深化对大学生旅游的优惠力度;③政府应该联合学校,鼓励在校大学生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适量的健康出游;④政府应该主动与旅馆、餐饮、景区景点等互相商量调节,针对在校大学生群体的住宿、饮食和门票应该适当的降低费用;⑤政府应该出资修筑在校大学生关于旅游的基础配套设施;⑥政府应该继续提高在校大学生群体旅游市场的法规建设。
2.旅游企业应该尽量努力的开发设计有针对性的旅游新产品
①旅游企业应该推出多种有特点、多元化的新产品;②旅游企业应该推出大学生群体旅游专线,尽量开发适用于大学生群体喜爱的新产品;③旅游企业应该根据旅游产品组合的重点,开拓“机动灵活”的新产品;④推出个性化旅游产品。从之前的特征研究中能够了解到在校大学生群体存在着很多有别于其他旅游群体的特征,然而在整个旅游市场中这个新群体没有占据应该具有的地位。为了更好地开发这个旅游市场,应该注重成立专门的大学生旅行社。这样才能提升出游的质量,使之保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3.高校有必要增加对在校大学生群体出游的安全常识教育
①高校应定期举行不同形式的基础旅游常识和安全教育;②高校应支持鼓励由在校大学生自己组建的旅游协会等社团的开展,正确引导和鼓励在校大学生旅游的自我管理;③高校应针对大学生旅游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和应急机制;④高校应充分意识到适当旅游对大学生知识、身心、锻炼和精神上有着正面的促进作用。大学生在旅游中进行规划并执行等活动既锻炼了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同时也能使大学生更好的认知社会,培养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各大高校应该正确指导支持和鼓舞在校大学生群体积极参与旅游活动,将旅游作为在校大学生群体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
4.旅游定价策略和营销策略的新方式
①旅游定价策略:其一,针对大学生旅游的定价应采取低价策略,以薄利多销为原则[5];其二,旅游产品明码标价;其三,根据不同的时间制定不同的价格;其四,根据不同的空间制定不同的价格。因为受到家庭经济因素的限制,在校大学生群体对价位非常在意。在校大学生群体的外出旅游人数会随着价位的涨幅而增加减少。唯有定价的合理,才可能导致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群体外出旅游,形成在校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旅游市场。②旅游营销策略:其一,增加对旅游业的形象进行传播,创建大学生旅游品牌[6],让在校大学生更好的关心支持现在的旅游业市场;其二,建立高校旅游网络,进行网络营销对于开发在校大学生旅游市场是一个非常积极健康的手段。经过前面的数据分析,我们知道在校大学生群体获取旅游信息的渠道来源多是网络。由此可以看出,旅游相关部门在景点景区宣传和旅行社宣传这两方面必须改进,在营销策略和手段上得以改善。
5.大学生旅游费用的解决方式
经过前面对在校大学生群体外出旅游的消费来源、外出旅游的购物、外出旅游的饮食和外出旅游天数等问题的分析中可知,家庭经济条件是约束在校大学生群体外出旅游的最主要原因。关于这个问题的处理方式,除了家庭、高校等外界因素的支持以外,还要依靠在校大学生凭借自己的方式使费用这一关键因素得到缓解。关于解决的方式有:①鼓舞有出游意愿的在校大学生自己打工兼职赚取外出旅游费用。在校大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劳动赚取的钱来实现自己外出旅游增长知识面,来实践自我人生价值。没有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的制约,而丢失开阔视野的机会。并且我觉得自己劳动赚的钱花起来也是比其他方式获取的费用更让人开心的;②鼓励各大高校旅游专业的师生积极加入到在校大学生旅游行为的激发行列中,为大学生量身定做经济型的旅游产品。学校自己制作的经济型旅游对于旅游本专业的师生是一个实践挑战,对于在校大学生群体外出旅游的低消费穷游起到一个正面鼓舞的作用;③鼓励经济型的旅游方式。外出旅游的方式有很多,但是在经济型的出游方式方面,旅游费用就是大幅度的降低,所以有必要鼓励经济型出游方式。比如一些学生组织一起脚踏车出游、徒步出游等方式。
作者:张冰 单位:河南省黄河迎宾馆
参考文献:
[1]常睿.长春市在校大学生旅游行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谢晖,保继刚.旅游行为中的性别差异研究[J].旅游学刊,2006,21(1):55-59.
[3]佟静,洪帅.浅谈大学生旅游市场需求与供给的矛盾[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3):50-51.
由于中国经济的大力发展,居民收入普遍增加,尤其是在二胎政策放开前的独生子女较多,学生的基本条件相对较好;另一方面,现阶段的高校学生创业、兼职等,也为其增加了经济来源;尤其是在社会开放性越来越大、活动范围不断拓展的情况下,高校学生敢于尝试新事物与体验生活,并想透过旅游开阔眼界等,所以,形成了一个独特的高校学生旅游消费群体;高校扩招政策也在推动高等教育的同时,更是拉动了该领域的发展,因此,应该针对目前高校旅游市场的新特点,分析更为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
一、高校学生旅游需求简述
高校学生的旅游动机主要是自我实现、满足偏好、半价优惠、交友、减轻学生压力、体验时尚等;大多学生主要依靠校园活动、旅行社宣传、网络、朋友组织完成获得信息,设定旅游目标;从行程方面看,多以节假日居多。目前的市场已经有诸多企业进入,但主要是处于不完善的阶段,从旅游产业与市场细分来看,还需要利用产品设计、时尚信息获取、学生心理研究、营销手段等来共同促进其发展。
二、目标市场分析
首先,在目标市场透视方面,应该抓住家庭背景、性别、年级、不同年代学生的总体倾向、文化积淀等基本信息;在这方面,可以利用现在的大数据方法,进行信息收集、旅游消费范围、消费水平、网络调查或问卷调查来实现。
其次,应该以学生作为中心,分析其心理构成要素,比如受到旅行社、文化因素、偏好、性格、心理成熟程度、交往范围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小。
第三,对该市场的发展现状要进行明确的认知,具体来说,该市场已经从初级的阶段发展到了过渡阶段,即是说目前的市场正处于各个企业“大显伸手”,进行产业化转型、资源整合、与创新发展的时期,市场潜力巨大。
比如,从我国高校学生旅游市场发展优势来看,潜力大、规模有待拓展、消费特征正在突显;而知识产权意识也在不断加强,高校学生群体更新快;但高校-旅行社间的关联度大,并未发挥出应有的市场价值;尤其是学生的认真劲、满意度等还有待旅游消费产品供应方在各方面的完善来树立口碑;关键是体验消费前景无限,正在逐渐的被学生群体所认可,所以,优势显著,有极大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另一方面,应该认识到作为学生群体的固有限因素,如消费能力、价格接受程度、挑剔性等;因此,劣势也依旧顽固,所以,对于各大想切此高校学生旅游市场这份“大蛋糕”的企业而言,品质化、多元化、创新性是其必走路径。
三、营销策略
首先,根据对目标市场实事求是的透视,应该认识到营销策略作为学生旅游项目开发的产业化的必要性;也就是说,要将针对高校学生群体的旅游市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化的分析,通过运用工业发展路径方面的产业化思路,形成一个闭环经济,从而让营销这一环节获得更多的功能性体现,即要通过产品设计、价格、品质、高质量服务、多元与创新来增加营销的“底气”,吸引到学生的眼球,以整体性来提升部分资源整合与开发能力,进一步创造新的需求,让学生反过来更愿意去旅游。另一方面,体验式消费已经渐渐透过工业品市场向着旅游市场迁移,而旅游本身就是一种体验式消费,因此,认识到此点非常重要。营销策略的计划部署,需要坚持从其根本要素出发,结合当前消费者行为倾向,并利用这一点来达到营销的目标。
其次,营销手段多样化;具体而言,需要采用诸如拉网式策略,将网络营销、人员促销、销售促进等进行综合应用;比如,建立会员制度与积分制度,进行价格优惠;引入学生、学生组织进行团体、个人促销;将工业品中的分销模式与渠道销售方法合理的引入到高校学生旅游市场;最重要的是网络营销,即需要通过电脑、手机两大途径,结合学生上网习惯,更为创新的去建立新的门户网站与网页,通过个人订购、团购等实现营销;另一个就是借助网络、微信等社交平台,可以建立起数据库,不断的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完成预测,更好的为项目开发、产品设计等提供可靠依据。
第三,服务意识要强,服务要求全面、及时;比如,预定快捷、便利,信息完整,产品组合灵活,互动性强,能够实现信息反馈与及时处理,做到善始善终。在导游方面,应该针对大学生的特点与需求,来制定细致的培训计划,让导游能够在知识方面、组织能力方面、亲和力方面、交往能力、融入能力方面全面提升,以满足市场细分的各项基础。
第四,针对高校学生旅游市场营销方面的策略,需要更多的因素融入,因为大学生这个群体,主要体现在人生的理想-现实磨合期,有一半出于理想,有一半来自现实;所以,真正要做好这个市场,就需要一些营销的艺术性、有需要在营销中做出实际的优惠;进一步讲,这个市场的开发,需要旅游企业走出俗套,不断创新,稳扎稳打,将地基打在现实的基础之上;具体来说,应该将营销提升到另一个层次,充分调动起“学生”这个要素,如通过举办创意大赛、网络征求旅游产品创意等具体活动,让学生在旅游前就参与到其中,从现阶段的发展情况分析,既有利于市场开发,又可以更好的价低营销成本,获得多方面的利益。
1.电子商务消费心理特征、变化趋势及制约因素
研究电子商务中消费心理的特征和变化趋势以及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心理因素的文献较多。应南凯在《电子商务顾客的消费心理特征》一文中专门对电子商务顾客的消费心理特征进行了分析。原莉的《谈电子商务中的消费心理》、兰亦青的《电子商务的消费心理分析》、李忠艳的《电子商务中的消费心理浅析》、裴玉玲的《浅析电子商务中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朱安平、ZhuAnping的《浅析电子商务中的消费心理及其对策》和齐新的《浅谈电子商务中的消费心理》,分析了电子商务中消费心理的变化趋势和特征以及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心理因素,并提出了电子商务中现代企业的应对策略。在《从消费心理透视电子商务》中,陈文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电子商务的心理不足。
刘源在《浅议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及其对策》中探讨了电子商务中消费心理的变化和购买行为以及电子商务中现代企业的应对策略。陈智勇在《B2C电子商务中的消费心理研究》中分析了消费者对B2C电子商务的心理障碍,并提出了B2C电子商务公司应对消费者心理变化的对策。刘洋、徐小龙的《浅析电子商务中的消费心理》,蒋薇薇的《浅谈电子商务下的消费心理》中,作者均分析了电子商务中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心理因素。牟永泉的《对电子商务营销购买者消费心理分析》、赵永欢的《探究电子商务消费心理》和吴吉义的《电子商务模式下消费心理和购买决策过程分析》也探讨了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消费心理,吴吉义又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电子商务模式下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左臣真、罗贤春在《应对电子商务B2C模式中消费心理的策略分析》中分析了电子商务B2C模式中影响消费的因素,指出消费者眼见为实的购物特点和讨价还价的心里约束,随后对提升电子商务B2C模式发展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2.基于电子商务消费心理的营销策略
针对电子商务消费心理而提出营销策略的相关文献主要有:蔡利的《基于顾客网络消费心理的网络营销策略研究》、王岩等的《浅谈电子商务中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陈枭的《现代大学生电子商务中购买消费心理探究》、朱雯的《基于网络消费心理分析的网络灯具营销策略》、廖晓丽的《从消费心理看电子商务和企业营销》、黄国安的《基于网络消费心理的电子商务营销策略》和杨云峰的《网络消费心理与行为研究》。王岩等首先阐述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及特点,通过对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心理及行为的分析,提出了现代企业在电子商务中促进消费者购买行为发生的策略。
陈枭阐述了当代大学生电子商务过程中的几个心理特征,并提出了满足大学生电子商务消费心理的营销策略。廖晓丽分析了当代消费者心理变化趋势和特征,阐述了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心理因素,并提出现代企业在电子商务中应采取的策略。黄国安在分析网络消费心理的基础上提出电子商务营销策略。杨云峰则首先从消费者的角度入手,分析其心理特征、行为特征、风险感知等;其次从营销者的角度分析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对网络营销的影响,以及营销者在网络营销过程中存在的心理优劣势,并就营销者针对消费者的心理行为采取的营销策略进行了研究;最后,就如何利用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来提高个性化推荐的效果提出了解决思路。
奥运会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且最受欢迎的体育盛会,受到了各国人民的关注。在“更快、更高、更强”奥运精神的指导下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已经不是单纯的体育盛事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与营销紧密结合,成为了展示人类经济,文化和文明的盛会。奥运营销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奥运会能否成功举行无论奥运筹办资金的来源,还是奥运项目本身的推广,都离不开成功的奥运营销策略。
一、根据市场和环境确定经营思想,建立现代经营观念体系
企业在市场营销活动中需要着力研究市场的需求状况,注重消费者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还要在市场,社会营销观念的基础上建立起创造需求,生态营销,关系营销,绿色营销,服务营销,大市场营销相结合的新营销体系。
可口可乐公司借助奥运赞助商的声势,在过去几年中,该公司与世界自然基金会联手推出了一系列声势浩大的节水活动。最新它们在中国的节水项目加快了进展。在该项目的各种预算中,有一项是在五年内斥资2000万美元来改善中国七大流域(包括长江)沿岸居民用水的水质和水量。可口可乐还与绿色和平组织(Greenpeace)合作在奥运场馆放置环保的自动贩卖机和冰箱。可口可乐公司发言人ChristinaLau表示,奥运会是给公司环保行动提速的方式之一,但这些项目都有长期目标,不会在2008年后就戛然而止。可口可乐为世人送上营销创新的经典之笔――“QQ火炬在线传递”。这个相当简单的创意,却带来了巨大收益。仅仅几天时间,QQ火炬在网上已呈燎原之势。通过网络平台,可口可乐与几亿人紧连在一起共享奥运风情,大幅度地提升了可口可乐品牌的美誉度。在火炬图标的带动和启发下,后来又出现了“中国心”图标行动。同时,将奥运与公司产品相结合,为奥运推出全新包装,做到了“我跟奥运走”,既抓住了消费者对奥运的热情,又留意了公司长远的发展壮大以及潜在的市场需求。在提升公司形象的同时,也宣传了公司,扩大了公司的影响。
二、营销整体化,特色化,多元化
以21世纪市场营销“市场竞争无形化,营销目标多极化,营销决策整体化,营销策略特色化,营销渠道网络化,营销过程信息化,营销沟通双向化,营销服务系统化”的新特征为向导整体的,富有特色的,多元化的展开营销策略。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阿迪达斯抓住北京奥运会这一绝佳的时机,成功的拿下了08年北京奥运会的赞助,着眼于所有参与奥运会的人员(包括现场观众和主办国人民)以及媒体记者,以奥运与运动作为主线,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进行“全程追踪”。把借助体育明星的效应和赛场间接广告以及网上宣传等方式相结合,并为2008年北京奥运制作专题广告,历届传统的特许产品有纪念章、恤衫、棒球帽等具有庆祝和纪念意义的产品加大宣传力度,成功的扩大了阿迪达斯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同时,阿迪达斯还抓住了“后奥运时代”,加快了产品更新发展的步调,以迎合消费者的求新求奇,追求个性的消费心理,稳扎稳打的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成功地争取了广泛而持久的效果,最终,赶超了耐克,稳居中国体育市场龙头地位。
三、将无差异性营销策略和差异性营销策略相结合
不同的市场覆盖,甚至是同一市场覆盖,应采用不同的营销策略。
奥运门票的销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无差异主要体现在:每个人(不管是哪国人,哪个民族人)都有相同的购买门票的权利,机会也是均等的,有相同的奥运纪念品,和除座位外同等的待遇,都是奥运热爱者和爱好者。差异性主要是指作为的差异性,依据赛场不同座位的不同视觉效果,抓住观众对视觉效果的追求,对某些座位的需求,实行不同的价位制。在满足消费者心理要求的同时,充分发挥了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作用,也有效地调节了消费者之间的心理矛盾和心理顾虑。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门票效益。
此外,就是座位的和通道的特殊设置。体育场内设有残疾人专用通道,专用椅等等这些特殊设施。大大地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同情心和怜悯。体现了奥林匹克对观众的尊重和理解。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四、充分发挥集群效益和带动作用
一个经济亮点的出现,往往能过带动一个产业的兴起和发展!2008年北京奥运会就是2008年甚至至今一个独特的旅游,文化亮点。
旅游:由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进出境旅游观光人数增加同比增长25%,入华旅游的人大幅度的增加。我国旅游业出现了新,带动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壮大,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财政收入,有力的拉动了我国GDP的增长。
国际形象:给我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让各国更多人了解和来到中国,是纠正他们对我国的不好认识和印象的好机会,增强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树立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
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迎来一个大飞跃时期这种飞跃不仅是观念的传播,更让大多数中国人兴奋的是,传统文化产业将会给中国带来真金白银。
近几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结出了很多硕果。奥运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同时,奥运的发展也依赖于经济的发展。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特别是学习经济类专业的我们应该时刻关注以奥林匹克运动会为典型的体育事业对经济的发展,学会自主分析体育与经济的联系。在了解和关注体育事业的同时巩固自己的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大学生消费群体不仅是当今消费市场十分重要的消费群体之一,而且在将来的市场里,大学生消费群体更加会成为潮流一族的代表者。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消费需求,并且消费群体大,购买需求强。针对大学生这个独特的消费一族,企业和商家更应该去探究和考虑怎样去制定更加有效的营销经营策略才能成为大学生消费市场的领军者。
1.大学生购买行为的特征分析
1.1易受影响和冲动
示范效应和从众行为是大学生购买行为的一个显著特征。大学生每天都和同学、朋友进行密切接触,因此他们又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他们希望并主动与群体保持一致,并以这种一致获得群体的认同。大学生们群体生活的方式和现代的网络、通讯设备,使得任何一个小小的火种都可能在大学生中迅速引爆流行。大学生购买行为的冲动性表现在消费上的连续性。如果消费一次后感觉很满意,很可能会连续消费同企业的相同或不同产品,并且还会推荐自己的朋友消费;若不满意很可能不再消费,而且这样的感觉因为大学生之问信息的迅速交流,会感染到周围的同学。同时冲动性的另一面是冲动消费,容易受广告等宣传的影响和商家宣传和促销方式的引导(尤其在黄金周等时期),消费具有冲动的特点。
1.2追求时尚和个性
大学生站在先进文化的最前端,容易接触到、也容易接受新事物,消费观念超前且变化比较快,比如对网上购物容易接受,对“花今天的钱圆明天的梦”的新兴消费方式也比较容易接受。随着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变化和时尚物品花样的发展,受大学生群体问示范效应的影响,消费逐渐向多元化发展,但目前来讲仍然处于一个集中的水平,消费产品的种类主要集中停留在时尚、电子、影像、文化、娱乐、交友、旅游、培训上,但具体物品变化较快,比如在TI'消费产品上,可能在一段时期内流行的是CD机,而另一段时期可能就是MP4了。
另外,大学生消费最大的特点还在于追求时尚化,追求时尚的东西,喜欢新奇的和浪漫的事物,消费品追求个性的张扬。追求时尚也是大学生消费具有自目示范效应的原因,这对于企业来说也比较容易把握大学生产品的方向。大学生消费有一个趋势就是从实用化向时尚化过渡,消费的大头已经不再是学习用品、书籍之类的东西,已经转变成了电脑网络、手机、旅游等比较前卫的带有时尚气息的产品。
1.3注重品牌和价格
名牌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很大,通常大学生在购买东西时,非常看重品牌。没有牌子的东西一般不会去关注。在大学生的心目中,品牌既是一种质量的保证,也是一种品味的象征。他们有着非常强的品牌意识,在他们看来,有品牌才会有质量。他们认为一个品牌的建设需要很长时问。他们认为“一个品牌能生存卜来,就表示市场肯定,有相对可信度,同时建立一个品牌,产品质量是保证。另外,良好优质的售后服务也是非常关键的。”同时大学生有很高的品牌忠诚度。一旦尝试了某个品牌,觉得很好用,一直都会使用这个品牌。当然,对于类似于服装之类的时尚商品,大部分同学表示,毕业之后不会再买现在喜欢的品牌。而且,大部分大学生是上了大学之后,从开始关注一些品牌,对一些品牌的忠诚度也是在之后才慢慢形成的。可见,大学阶段对于大学生的品牌意识和忠诚度的培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
2大学生购买行为对校园营销的启示
从大学生购买行为的特征看,大学生市场具有独特的商业价值,呈现出大规模、低成本,高质量的特点,使得校园营销极具商业价值。简要地说,企业开展产品和品牌推广,近期可以影响甚至改变大学生的购买行为,产生实际的营销结果,远期可以长期地改变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意义非常重大。
2.1广告策略
第一,广告定位。鉴于大学生追求时尚新异的消费特点和心理,可知新颖别致的商品比较能够吸引大学生,所以应将广告定位于心理诉求在感情的传递和表达上,力求达到“动之以情、诱之以物”的效果。
第二,结合广告宣传举办一些推销活动,帮助缺乏商品知识和消费经验的大学生们了解商品性能,引发购买。比如发送精美礼物、发放洗化样品或品尝(如甜点、饮料等),让这些同学切身体会到物品能给他们提供的满足和价值,刺激他们的购买欲。
第三,充分利用校园的媒体等资源。高校市场应该具有明确的广告战略,广告应该具有针对性。由于受学校文化娱乐设施的限制,较为有效的促销手段是利用校园广播、阅读率较高的校园海报、宣传单、条幅等。
第四,找合适的校园形象代言者。大学生喜欢追随时尚和新鲜好看的事物,且很易受周围同学的影响,如果商家能选择合适的校园形象代言者来做时尚、休闲、青春等类型示范,让同学感到物品的价值与时尚及商品能给他们带来的满足,进而刺激同学们的购买欲,引导他们购买。
2.2.产品策略
注重产品外观、质量和性能。品质好的产品易被大学生认同和接受,因此,企业应面向大学生推出功能多样、实用、具有良好性能的产品,以满足大学生求实的。同时,根据相应的目标市场进行商品差异化定位和营销,开发出不同类型、风格和档次的产品,争取在款式、质量等方面塑造产品的特色和优势,以适应不同消费层次的大学生需求。对于部分家庭富裕的大学生,商家可以注重开发他们求新、求异的消费潜力,进行合理引导,适当增加优质优价的高品位产品以满足其需求。
2.3通过产品体验激发学生立即采取购买行为。产品体验主要是现场展示试用,在进行现场展示时主要是场地的选择,场地的选择没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每个学校都会有人流最多、最合适做路演的场地,但通常配套的设施甚至包括电源接入等都是不完备的,在一些学校过于商业化的宣传和布展是受到限制的,因此在考虑路演的规模和形式上需要综合这些特殊的因素。
2.4利用主题活动拉近和大学生间的距离,树立企业形象。具体来说可以开讲座、举办晚会、比赛、秀等。讲座的话题自然可以天马行空,重要的是要有吸引力,针对大学生关心的话题或社会的热点,比如打国产牌、国货牌、招聘牌;还可以与学校教学活动相结合,讲到学生的课堂上去。演讲人一定要有足够个人魅力,诙谐生动深刻睿智,兼而有之,否则学生可不给你面子,讲着讲着可能就剩下看场子的人了。晚会、比赛、秀这些活动与音乐和体育结合在一起。在操作上与学校的自身活动相结合,把一次活动当一次升级版的路演来做。同时,深入挖掘校园音乐娱乐流行元素。街舞之所以能成为赛事,是因为已经有众多的学生在跳,周杰伦之所以能为动感地带代言,是因为在青少年中已经有强大的号召力。最后,整合更多的资源和外部元素把校园营销活动做的丰富多彩,从而有力的占据这个市场。
3.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人的消费方式和观念更加多元化。大学生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人群,商家不仅要吸引学生购买自己的商品,还应引导学生如何消费。企业只有生产适应大学生消费能力的产品,符合他们追求新颖、时尚潮流的产品,才能在市场角逐中拔得鳌头,成为最大的赢家。
参考文献
[1] 任超敏.基于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对高校超市的营销策略分析[J].商,2014(16).
一、大学生信用卡消费的现状分析
(一)信用卡办卡动机分析
我国第一张针对大学生而设定的信用卡产品是由金城信用和广发银行在2004年联合推出的,发展到至今已有10年的时间。在此期间,各个银行也相继推广了各种不同特点的大学生信用卡产品。
在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进行调查问卷后发现,40.2%的大学生拥有信用卡,而其中有实质性持卡消费行为的只占29%。不难发现,睡眠卡、闲置卡的数量占了不少的比重。
图1 信用卡办卡动机
其中,42.5%的学生认为信用卡便于支付的功能是他们开卡的动机;22.6%的学生认为消费过程中信用卡消费有优惠折扣的功能是他们的开卡动机。目前,各个发卡行之间的竞争压力逐渐增大,为了追求营业利润,他们在卡的设计上不断创新,通过与商家合作让持卡消费者拥有更多的优惠,特别是对于消费总量高的大学生群体而言,在这一点上确实有效地提高了大学生开办信用卡的数量;17.4%的学生开卡的动机的用来透支消费,“先消费,后付款”的消费理念也在开卡动机中占据了一部分;然而有16.1%学生只是把开卡当成获得礼品的途径,在申办后并没有去刷卡消费,导致了闲置卡的数量增多,造成了一些资源的浪费。
(二)信用卡消费偏好
大学生在信用卡消费偏好方面所涉及的范围相对比较小,主要是在商场消费,餐饮消费,娱乐旅游和学习等几方面的消费。在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进行调查问卷后发现,在大学生信用卡消费偏好中,商场消费占了较大比重,达到了43.8%。随着当今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大学生对物质追求也不断增大,例如iphone、ipad、电脑等数码电子科技产品和服装方面,在商场消费中也占了较大的比例。而在餐饮消费、娱乐旅游消费方面分别所占的比例是22.1%、15.2%,在学习方面的消费更是较少。(见图2)
图2 信用卡消费偏好
(三)信用卡消费频率
在针对广州个别高校中有过持卡消费的大学生调查中发现,一个月刷卡消费的次数在1~3次的大学生占了42.3%,1~3次的消费频率也是在所有消费频率所占比重较大的,而在信用卡的消费金额上面,300~500元的消费金额所占比例也最高。(见表1)
表1 信用卡一个月的消费频率
数据来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学生的调查问卷
二、大学生信用卡消费存在的风险分析
众所周知,大学生是一个基本没有固定收入的消费群体,其收入主要是来源于父母的生活费,而大学生又是一个具备高等教育的群体,在银行信用卡营销策略上,他们成为了“潜力股”。但是在银行激烈的竞争中,有些发卡行为了业务收入和营业利润,追捧着“只追求发卡数量,忽略发卡质量”的理念,造成了在信用卡开卡门槛上不断降低,大学生只需要填一张申请表和身份证及其复印件即可办理信用卡,加上在营销方式上更是不断“创新”,导致了许多睡眠卡,闲置卡的存在,毫无疑问,“零门槛”会导致许多潜在的信用风险。
(一)透支风险
在攀比现象严重的社会当中,大学校园也不例外,追求时尚,攀比心理严重等现象层出不穷,而信用卡的出现,“先消费,后付款”的消费观更是加剧了大学校园的攀比现象。情绪化、非理性的消费行为让本来无固定收入的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无法偿还的风险,最终导致透支风险。
(二)使用风险
虽然银行信用卡营销工作人员在学生开卡时有具体讲述信用卡使用的各项条款及注意事项,但是学生在过后并没有对各项条款进行仔细阅读,而且学生在刷卡时容易忽略安全性,容易导致由于使用时的不注意造成的欺诈风险,在刷卡时,应该注意刷卡机的安全性以及周围是否有监控摄像,防止密码被盗取所造成的人身损失。
(三)成本风险
盲目追求发卡的数量的背后只会导致银行坏账率的提高,许多睡眠卡也导致了银行运营成本过高、资源配置不合理,同时,礼品赠送间接也导致了睡眠卡数量的增加,如何制定一个合理的营销策略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增加发卡的质量成为了发卡行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规避风险和提高大学生信用卡消费的对策
(一)银行方面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078-02
前言
会展业又称MICE产业,是包括会议业、展览业和奖励旅游业在内的巨大综合性产业。根据国际会展业权威人士估算,国际会展业的产值约占全世界各国GDP总和的1%,加上相关行业从会展中的获益,会展业对全球经济的贡献则达到8%的水平{1}。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国内外都将会展业作为重要发展产业。苏州电博会创办于2002年,经过10年的成功演绎,苏州电博会目前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IT专业展会之一{2}。其举办地苏州国际博览所在的苏州工业园区人口密集度高、覆盖群体广。因此,继续以10年前的营销思路和手段来推广苏州电博会,已明显不能满足电博会长期发展的要求。
大学生是社会的特殊群体,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技能。所具有的创新和追随潮流等特点促使他们对于新兴科技产品都有很强烈的购买欲望。但是,其相对局限的购买力又限制了他们的实际支付能力。会展这一较为前沿、新潮的活动对于大学生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大学生自身的特点能够很大程度上促进会展的发展。以苏州电博会为例,苏州在校大学生数量相当可观,他们形成社会宣传效应能够为电博会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由于大学生群体鲜明的“高素养、高需求、低收入”特点,与苏州电博会的特点又没有完全吻合,所以,如何制定出更为人性化,更加切合大学生自身特点的会展营销策略,提高大学生的关注度、感知度和参与度,提升电博会知名度及发展空间,是笔者此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一、概念界定
1.游客感知及其影响因素。游客感知,包括交通、食宿、安全、文化、环境质量等内容{3}。感知的全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通过亲友介绍、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各种途径,对旅游目的地形成一个预期的感知;(2)实际游览之后,通过对景区景点及相关服务的感受,对服务质量、付出与所得价值等进行全面判断,得到了一个相对真实的感知;(3)比较预期和实际的感知,通过个中差距来对整个旅游过程进行满意、一般和不满意的评价。感知过程受到旅游者自身特征,如性别、年龄、阅历、收入以及受教育程度,环境、社会参考群体、服务质量等因素的影响,而这些评价最终会影响到重游率等潜在游客行为。
2.会展服务营销特点及产品特征。会展营销具有有形产品营销和无形服务营销的双重特性。这种特性使得会展营销由传统的产品营销4Ps组合要素扩充到7个服务营销要素,即产品、价格、渠道、促销、人、有形展示和过程{4}。其中前四个要素针对有形产品营销,后三个要素则是无形服务营销的侧重点。7大要素的有机组合,是提高顾客满意度、制定科学营销策略的基本方法。
会展服务产品具有三个特征:(1)服务产品综合性。会展服务可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种。综合作用于顾客心理感受到的舒适程度和满意程度。(2)服务质量全面性。会展服务是一个全面的过程,包括展前、展中、展后各环节。(3)服务过程互动性。在会展活动中,服务生产的全过程需要顾客的主动参与。(4)服务产品时间性。顾客对服务的需求表现出周期性,高峰期和低谷期差别很大。
二、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本文选取苏州大学在校大一至大四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选取原因有两点:一是苏大的地理位置,苏州大学三大主要校区距离展会地点——苏州国际博览中心较近,调研对象不受地理位置的影响。二是苏州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专业设置齐全,文理兼顾,对象分布较为均衡,整体标准较高。
2.研究方法。
(1)资料收集方法。本文主要采用问卷法、访谈法、文献法和观察法等多种方法收集资料。
问卷法:深入实地调研,将事先设计的《大学生会展感知度问题研究》调查问卷发放给苏州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7份,有效回收率为93.5%。
访谈法:主要按照访谈提纲与苏州大学在校大学生本人进行交谈。
文献法:通过电子数据库(如中国期刊网)、相关部门网站来收集资料。
观察法:主要是通过参观苏州电博会,实地考察电博会正对大学生群体的营销状况。
(2)资料分析方法。本报告主要采用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统计方法。其中,问卷资料主要通过SPSS统计分析软件录入分析;访谈资料主要依据访谈提纲,将所获取的观点整理、归纳、提炼;文献资料的分析主要采用内容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汲取和借鉴文献资料中相关的素材和观点;实地观察的所见所闻,主要用文字进行总结,并将相关图片进行归类整理。
1前言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全国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激烈剧增。由附表可以看出,1998年全国各类高校在校生规模为360万人,到2004年底,达到了1400万人,是1998年的3.9倍。高校在校生这一特殊消费群体的扩大,孕育了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若按每年每人近2000元用于消费品支出来计算,就有大约300亿元人民币的市场消费总量,这无疑为相关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然而,面对如此巨大的高校市场,我国企业界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开发大学生市场上,多是零售或餐饮企业,资金投入量少、经营规模小、营销深度不够、营销行为具有明显的短期性。因此,研究高校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并采取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是值得探讨且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
2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
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与普通青年相比既具有共性,又有其个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注重情感内涵
生活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大学生对产品的要求与其同龄人一样:赶时髦,追潮流,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比较注重商品的色彩、造型、式样以及包装,希望商品能美化环境、树立形象、陶冶情操。由于大学生文化素养较高,其求美的方式往往比一般社会青年更含蓄,讲究自然美、朴实美,更注重产品所赋予的文化、情感内涵,看重形式产品之外的附加价值。比如喜之郎水晶之恋果冻,除了本身作为食品的功能外,它还附加了一层情感内涵——“爱情”观念,因而深受大学生的欢迎。
2.2倡导优良服务
作为大学生来说,他们的购买不仅仅停留在物的层面上,也体现在追求附着于实体上的文化和品味上。良好的服务态度、经营作风会使他们获得“天之骄子”的优越感,重新认识自我、定位自我,体验作为时代文人的成就感,从而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对商品的青睐度。因此,企业应树立“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理念,重视产品的销售以及售后服务,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为他们留下良好的产品印象,产生今后还想购买的欲望。
2.3消费动机兼有冲动性和理智性
由于大学生的价值观、消费观没有完全稳定,消费经验不够丰富,加之求新、求美的个性,因而在选购商品时,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再加上部分同学喜欢集体结伴购物,选购商品时难免受到同伴影响,忽略对商品全面认真的分析比较,导致大学生在消费时带有浓厚的感彩,冲动性购买较多。
另外,大学生的消费又具有理性,首先,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和普通的工薪家庭,父母的供给有限,因而他们必须有计划地安排收支,谋求在有限经济条件约束下的最大购买利益,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需要;其次,随着大学生年龄的增大、信息的增多,他们选购商品时会考虑得更全面和细致,表现出较成熟的价值取向。比如,以购买电脑这样昂贵的商品为例,购前不仅查阅相关资料,获取有关价格、性能和市场的信息,甚至还会找专家咨询后再决定购买。
2.4消费行为的实用性与前卫性
由于受有限收入的限制,加上消费观念的不断趋于成熟,大学生在选购商品时,比较注重商品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希望商品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效用,追求经济实惠,物美价廉。
大学生有他们这个年龄段所特有的购买心理:追求前卫。在受外界环境的刺激和诱导下,容易产生与时尚同步甚至超越的心理欲望。因此,大学生特别注重商品的款式和式样,以达到引人注目的目的。前卫性还体现在消费方式上,由于我们已经进入了网络电子时代,许多大学生都有校园IC卡、交通IC卡、银联卡、上网卡甚至运动健身卡等,“刷卡”使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潇潇洒洒,方便快捷;同时对网上购物、“花今天的钱圆明天的梦”这些新兴消费方式比较容易接受和采纳。
2.5消费结构多元化
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时代。步入这一时代的大学生们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尽管书籍仍是主要消费对象,但已不是首选,更不是唯一的消费项目。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种消费类型:
(1)学习投资型。平时生活上省吃俭用,但在学习投资上毫不含糊。如买学习资料、订报刊、参加各类英语、考研培训班等。
(2)时尚信息型。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电脑、手机、数码相机已成为了大学生的“新三样”。
(3)娱乐休闲型。周末选择唱歌、跳舞,假期选择旅游作为主要消费项目,享受大自然、享受生活成为大学生的普遍愿望。
(4)其他消费。几个要好的同学和老乡偶尔聚一聚联络感情,购买礼物送人也逐渐成为大学生消费项目中的一个部分。
3高校市场的营销策略选择
抓住高校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特点,分析自身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企业就可以抓住商机,有的放矢,准确定位目标市场,制定相应的营销组合策略,开发“高校市场”。3.1产品策略
企业开拓高校市场,首先必须针对高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时掌握其消费需求的变化特点,开发出能够适应高校学生需求的各类产品。
一般来说,品质好、价格适中的新产品易被大学生认同和接受。因此,我国企业应面向大学生推出经济实用、功能多样、具有良好性能的产品,以适应大学生求实的心理。同时,基于高校大学生家庭经济收入和年级这些结构性差异,具有多元化经营能力的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力及经营特色,进行市场细分,然后再根据不同的目标市场进行产品差异化定位和营销,开发出不同类型和档次的产品,争取在款式、包装方面塑造产品的优势和特色,以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大学生需求。
我国企业除产品开发外,还要注重服务创新,以激发大学生的消费欲望。在提供一般的同时,提供热情、富有人情味的服务和指导,体现对大学生的关怀与尊重,搞好产品咨询、信息传递与介绍工作,为其当好参谋,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
3.2价格策略
实用是当代大学生的基本消费特点。一般来说,物美价廉、经济实惠是许多大学生购买商品的基本准则。因而,价格中档偏低、薄利多销是企业的最佳选择。当然,对于少数家境富裕的大学生,企业也可以在满足基本需要的基础上,着重开发他们求新、求异的消费潜力,合理引导,适当增加一些优质优价的产品以满足其需求。
鉴于高校市场实际情况,我国企业应采取中低档的定价策略,并在产品销售的同时辅以价格折扣、优惠、送礼等促销手段,吸引更多的大学生。也可选择差别定价法,对相同类型的系列产品制定不同的价格,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大学生群体的需要。
3.3分销策略
大学生的时间观念较强,购买商品时希望购买方便、节约时间,因此,他们选购一般商品时习惯于就近购买。企业在进行分销渠道设计时,应尽量将销售网点布置在学校附近或校内,减少流通渠道的中间环节。这样的话,一方面可降低商品价格,另一方面也可以直接、便捷地掌握市场动态。可以考虑下面两种分销形式:
(1)零售终端。直接将超市、零售店设在校园附近。根据我们调查结果显示,武汉的大部分高校校园内都设有校园超市,学校附近也有零售商店。这些企业将目标市场直接指向校园,为师生服务,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2)厂家直销。厂家可以考虑在高校直接设立零售网点,当然这依赖于校企之间关系和企业的沟通能力与技巧。可根据大学生爱热闹、猎奇的心理,通过卖场欢快气氛和文化品味的强化,以增强对大学生这一消费群体的吸引力。如有可能,众多商家联盟,营造兼有休闲、购物、观赏功能,集吃、穿、用、娱乐等消费于一体的富有特色的“购物一条街”,往往会令大学生流连忘返。
3.4促销策略
促销是企业市场营销的重要环节,适当而到位的促销将是企业竞争力的体现。因此,我国企业针对高校市场的竞争也会体现在促销的组织上。针对大学生消费者,企业可采用以下几种促销策略:
(1)广告策略。由于受到学校文化娱乐设施的限制,电视广告对大学生的促销作用一般不大,有效的促销手段是利用阅读率比较高的报刊、杂志、校园海报、宣传单等。针对大学生求新求异的消费特点和心理,将广告定位立足于心理诉求,在感情的传递和表达上,力求动之以情、诱之以物,以新颖别致的商品吸引他们。同时,结合广告宣传举办一些推销活动,如派发赠品、现场表演等,帮助缺乏商品知识和消费经验的大学生们了解商品性能,引发即兴购买。
(2)公共关系。高校市场的公关活动应主要以传递品牌形象、建立品牌忠诚为首要目标。企业可以通过在高校中设立奖学金、资助贫困大学生,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品牌的美誉度;另外,赞助学生活动也是一种较好的公关形式,比如赞助高校各种形式的竞赛、讲座和各类社团活动,既有利于拉近企业与大学生之间的距离,又有利于企业及其产品的宣传,增强产品在大学生中的认知度。
另外,企业可充分利用因特网来本企业产品的各类信息。在学生经常访问的网站,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信息的和传播,结合网上购物,促进产品的宣传和销售,开展“无纸化”促销。
总之,我国高校培养着未来的消费者,是一个极具战略意义的市场。因此,着眼于这个市场的我国企业,应该深入调查、详细分析高校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以大学生的品位、价值取向为依据,结合企业自身条件,搞好新产品的开发;同时围绕既定的品牌形象,不断创新服务,制定灵活、务实、多样的市场营销策略,开拓“高校市场”这块热土,满足大学生消费需求,从而实现企业持续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叶万春.市场营销学[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