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金融资本深化理论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反应经济发展规律。相关学者指出,金融资本深化理论政府和国家适当放松对金融环境的管理,通过引导金融环境的自动发展,使各行各业的资本和政策得到协调的。另外,金融资本深化是以实现劳动生产力最大化转化为基础的,因此能够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金融资本深化理论分析
金融资本深化论也被称为金融自由化理论,该理论适合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环境、市场机制和政治环境,通过统筹分析金融资本深化理论能够使发展中国家进一步明确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与金融资本深化相关的技术革新、产业升级、产业结构和劳动生产力等方面以适度引导取代过度干预,挖掘通货膨胀内涵,掌握通货膨胀变化规律,使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环境和经济环境得以显著改善,具备较高的发展活力和生存活力。要想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明确金融资本深化对区域经济产生的影响,一般来说,区域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按照地域特征、产业特征、生产结构等进行的经济产业划分,从这一角度上来看,金融资本深化的过程,也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要素进行深入影响的过程,弗里曼德的中心-外围理论、赫希曼的非均衡增长理论、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这也为金融资本深化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影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金融资本深化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一)促进技术革新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市场机制不断改革和优化,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金融资本深化可以通过促进技术革新,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资本深化展现了金融资本的变化过程,通过分析金融资本变化趋势,能够进一步探究其与实体经济的联系,支持了发展中国家按照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活力。在金融资本的不断深化基础上,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必然结果,而技术革新则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因此,金融资本深化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企业技术革新的效率。近年来,我国科技环境不断改善,5G、云计算、物联网已经在各个重要领域中得以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实质性的应用效果,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技术的革新实现了企业生产模式的革新,也带动了企业的发展步伐,提高了企业的经济产出能力,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策略的支持下,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将得以实现。
(二)推动产业升级我国作为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对金融资本深化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可以明确,金融资本深化可以通过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统计调查显示,2018年,我国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河南省、四川省、湖北省、湖南省,河北省、福建省的GDP总值分别为97277.77亿元,92595.4亿元,76469.67亿元,56197.15亿元,48055.86亿元,40678.13亿元,39366.55亿元,36425.78亿元,36010.27亿元,35804.04亿元。其中,广东省GDP同比增长6.3%左右,这与我国广东地区产业升级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目前,金融资本深化,主要包括以证券市场主导的直接金融资本深化和以信贷市场主导的间接金融资本深化,在我国相关政策的支持下,金融环境大大改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同类型企业设定了优良的竞争氛围,企业要想持续保持稳定的经济产出态势,必须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紧紧跟随经济发展趋势,在金融资本深化的带动下,不断革新产业模式,实现创新发展,由此也实现了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三)重建产业结构相关统计调查显示,2019年1~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分别为5.7%,5.3%,9%,5%,5%,6.3%,5%,4%,5.8%,4.7%,6%和7%,2019年,全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环境监测及治理服务投资增长比例分别为37.2%和33.4%,进一步展现了我国在调整产业结构上取得的显著成就,这与金融资本深化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金融资本深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产业结构重建,跟随市场机制和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使产业结构更具稳定性和合理性。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资本深化主要在信贷市场和股票市场中得以体现,通过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对企业的融资模式、财务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企业要想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必须有效地更新内部的财务格局,合理延长经济利益链条,寻求利益均衡点。
从关注发展不发展,到关注怎么发展,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发展问题已由快慢问题转变为质量问题。如何出名师、育英才、创一流,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亟待回答的问题。新时期,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必须强调质量优先,必须把质量提升摆到更加核心、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
以质量为核心,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出显著的规模效应,办学水平、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各类发展项目进一步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解决了规模问题后,质量问题逐渐凸显。在大众化时期谋求高等教育新的跨越式发展,迫切需要从以规模扩张为基本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上来。
以质量为核心,是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的发展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又反作用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尤甚。高等教育既要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又要借助经济社会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内部的改革和发展,实践证明,内涵式发展是关键,质量提升是核心。
以质量为核心,是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多样化高等教育需求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必须是有特色的发展,这种特色集中体现在办学的自主性、创新性和个性上。各高校依据自身的文化积淀、学术传统、学科特色以及地区和行业特色,依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对大学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凝练出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既是对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的积极响应,也能有效杜绝千校一面、后劲不足的低水平发展方式。
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陕西省高等教育在盲目追求外延发展与迫切需要内涵式发展之间显现出诸多矛盾。这些矛盾集中反映了在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在规模与质量、结构与效益、行政与学术权力、质量与创新之间的不协调;反映了教育硬实力迅速增强与软实力之间发展的不统一。
一.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意义
“内涵”是形式逻辑关于概念的基本特征的界定,“学校的内涵发展是一种以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制度、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育质量、办学特色等内部因素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选择。它关注的是学校长远的发展、合理的发展、科学的发展。走内涵发展之路,已成为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和高校综合实力提升的焦点。”
高校内涵式发展主要是指以坚持以人为本为先导,以提高质量为特征,以转变办学理念、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加强大学软实力建设和提高办学国际化水平为主要内容的发展模式。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学校的资源配置和发展规模、办学质量和和发展速度之间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
二.地方院校坚持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
2010年,陕西省普通高校达到78所,比2005年增加6所,独立学院12所,成人高校19所,民办高等教育机构10所。其中,大部分为省属普通院校。地方院校是陕西省高等教育体系的中坚力量。
1.地方院校坚持内涵式发展是探索特色办学道路,提升自身办学水平的必然选择
探索学校办学特色,突出学科专业特色和行业特色,不仅是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三十条)第二条关于“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中对地方本科高校建设的具体要求,也是地方院校在现有发展资源的基础上,走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2.地方院校坚持内涵式发展是发挥高校三大职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直以来,高校肩负着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任务,地方院校更是担负着培养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纵观发展环境,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关中―天水经济区推进实施以及陕西省实现经济转型、推动自主创新、引领文化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进程中,普通地方院校担负着特殊而崇高的历史使命。这类高校只有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才能在我省教育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在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的强大推动下,在教育投入大幅增加的保障下,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为建设教育强省输入文化水平高、专业技术强、综合素质过硬的高质量人才。
三.地方院校内涵式发展路径探讨
1.转变办学观念,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正确处理发展规模与质量的关系
正确的发展观决定了地方院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学科规划、服务领域、发展规模等等。在出色的完成为地方发展培养优秀人才、科学研究两大任务外,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培养我省发展需要的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是其最根本的任务。因此,我们要主动的转变办学观念,树立科学全面的质量观,在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协调发展的前提下,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发展目标。地方院校应该以提高质量为出发点,推动治理体系现代化、主动调整学校结构,明确办学定位、深挖办学特色,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逐步将学校的发展模式由外延向内涵上转变,使地方院校的更快更好地发展。
2.积极培育优良校园组织文化,为全面深化改革,走内涵式发展道理奠定基础
坚持把促进公平作为教育政策的基本导向,形成更为普惠的公平教育。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教育公平,就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不断缩小校际差距、城乡差距和群体差距,保障困难群体公平受教育机会,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要大力发展和普及学前教育,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支持城镇小区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健全学前教育办学机制和管理制度,努力提高学前教育整体发展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要高水平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使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更加科学合理;不断加强农村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要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实现多样化、优质化、特色化发展,以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要全力推进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要全面加强特殊教育,大力推进普教、特教融合教育,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要健全各级各类学生资助政策,逐步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纳入资助范围,完善奖学金、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减免学费、生活补助、勤工助学等政策,绝不能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
坚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建设更高水准的优质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振兴,教师为本。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任务和根本途径。面对提高教育质量,建设人才强区的新任务,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地位和关键性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突出。要逐步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转移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质量上来,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要树立人人成才的质量观,从重“教的立场”转到重“学的立场”上来,把“人人成才”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任务,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欣赏学生,关注成长。要大力实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计划,着力提高教师业务知识水平,不断加强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心态教育,全面推行教师岗位管理,健全绩效考核奖惩、末位调整等制度,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着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引导教师精心教书、潜心育人,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和引路人。要建立健全教师交流机制,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切实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制度,逐步扩大各级各类教师中、高级职务岗位数额,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要建立健全政府、学校、家长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体系,力争做到教育过程的公平,教育评价的公正,教育结果的公平公正,引导学校走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自2008年4月1日起,教育部颁布的《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开始实施,《办法》明确规定,“独立学院是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公益性事业”,这意味着多年以来独立学院“半公半民”的模糊身份宣告结束,其正式作为民办高等教育的一种办学模式确定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经济的发展,独立学院的不断壮大,立法环境的逐渐完备,当独立学院通过评估,摘除了母体高校的“名牌光环”时,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我国独立学院走向真正独立的必由之路。
一、独立学院加强内涵发展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持续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飞跃。作为高等教育的一支生力军,独立学院也乘着时代的东风,一路突飞猛进,取得了巨大发展和有目共睹的成绩。然而高等教育的这种以扩大规模为主旨的“跨越式发展”,在极大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愿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譬如学生管理失范、教学质量不高、办学权责利不清晰,等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育部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将从规模扩张转移到深化改革、提高质量上来,“内涵发展”已成为高校当前改革发展的主旋律。在全国独立学院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周济表示:“新形势下,独立学院的主要任务不是增加学院数量和扩大办学规模,而是稳定规模、规范管理和提高质量。”这意味着独立学院要从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从注重学生人数增加、校园面积扩大、办学规模扩张,转向注重加强专业学科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育学院特色。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独立学院也须构建和践行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具体来讲,一是要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扩大办学规模是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是更深层意义上的发展,因此必须紧紧把握教学这一生命线,发展壮大独立学院。二是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原则,办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高等教育。三是抓住“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个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按照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注重统筹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因此,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施内涵发展战略,是当前我国独立学院发展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民办高等教育增强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然选择。
二、独立学院如何走内涵发展之路
既然“内涵发展”已经成为现阶段独立学院增强核心竞争力、应对新形势的关键之举,那么独立学院该如何走好内涵发展之路呢?
(一)确立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
一流大学搞科研,培养研究型人才;高职大专练技术,培养一线工人。而依托母体高校发展起来的民办独立学院的生存空间在哪里呢?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呢?
根据市场调研,目前最缺的人才是既能动脑又能动手的应用型人才,企业最欢迎的就是进机关能管理,到技术岗位能设计,下车间能干活,对企业忠诚度高的大学生。而且,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对劳动力整体的技术与职业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目前,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的实用人才十分短缺,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制造、加工等传统产业和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领域,这些具有“一技之长”的应用型人才的严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
十报告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在记者见面会上表示,人民期盼有更稳定的工作。
【观点】
观点一:“更高质量的就业”,主要是指充分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良好的就业能力、合理的就业结构、和谐的劳动关系等等。
观点二:如果存在大量失业人员,相当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即使少数人就业状况再好,对整个社会而言,就业质量自然不能说是好的。
观点三: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最根本的还是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战略思想。
一问 更高质量=找份好工作?
记者:就业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十报告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一表述备受社会关注。人们想知道,“更高质量的就业”意味着什么?
信长星:十报告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是对就业工作的新的更高要求,也是总体要求,报告关于就业工作的相关论述和具体要求都是围绕这一总体要求展开的。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一新理念的提出,反映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就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顺应了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记者:那么,“更高质量的就业”究竟是什么样?如何理解其内涵?
信长星:可以这样理解,十报告中提出的“更高质量的就业”,是从宏观层面讲的,主要是指充分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良好的就业能力、合理的就业结构、和谐的劳动关系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就业工作中,不仅要注重就业规模的持续扩大,还要注重就业质量的不断提升,增强就业的稳定性。
记者:提起“更高质量的就业”,有人认为就是找一份“好工作”。对此,您怎么看?
信长星:党的十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是在“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这样一个就业总方针下,针对整个就业工作的总要求。既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过程,要去“推动实现”。实现这一目标,要靠发展,靠亿万人民的辛勤劳动来创造。
十报告同时还强调,“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常言说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工作本身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政府要努力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引导树立合理的择业观,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让劳动者人尽其才。
二问 质量和数量,哪个该先抓?
记者: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我们还面临哪些难题和挑战?
信长星:党和国家一直重视在扩大就业的同时提升就业质量。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积极就业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形成,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实现重大突破,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大幅提高;职工工资水平稳步提高;劳动关系协调机制逐步完善,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
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在扩大就业和提高就业质量方面还面临一些难题和挑战。
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我们扩大就业、稳定就业的不利影响仍在持续。
从国内看,经济增速趋缓,就业形势更加复杂,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压力依然很大;社会保障体系在体现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等方面均有待加强;劳动者利益诉求发生新的变化,劳动关系调整体制机制尚不完善;部分劳动者就业能力难以适应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就业公共服务能力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为此,我们还需要加倍努力。
记者:过去我们一直强调就业数量的增长,每年会确定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等一系列发展目标。如今,在就业总量压力仍然很大的前提下谋求“更高质量的就业”,该如何处理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之间的关系?
信长星:这两者是有机统一的,不可偏废,应当扩大规模、提升质量并重,让“量”与“质”协同发展。
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过去、现在和将来,解决好就业问题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长期矛盾和短期问题相互叠加、城镇就业压力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压力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交织的基本状况难以改变,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仍然面临着巨大的现实压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的前提,还是要在发展的基础上扩大就业规模。
国际上评价就业质量时,一般也是先要看就业机会的获得。如果失业率较高,大量劳动者得不到就业机会,就谈不上提升就业质量。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存在大量失业人员,相当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那么即使少数人就业状况再好,对整个社会而言,就业质量自然不能说是好的。
我们要推进就业“量”与“质”的共同发展,互促共进,良性互动。
三问 就业上台阶,有啥好办法?
记者:在未来一段时期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应采取哪些措施加以推动?
信长星: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最根本的还是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战略思想,坚持科学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创造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机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同时不断优化就业结构,不断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和就业保障水平。
从就业工作的角度讲,要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首先,千方百计创造充分的就业机会。坚持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中扩大就业,在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中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其次,努力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深入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统筹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工作,有效防止和消除就业歧视,促进公平就业。大力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做好工作,切实营造更加有利于就业创业的宽松环境。
“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观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追求
教育公平已成为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诉求之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首要任务。然而,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更迫切要求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整体质量,因此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指向全面的战略目标,包含着“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两个基本要素。各级政府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
鉴于上述原因,不同地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体现为不同的工作重点:欠发达地区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的任务更为艰巨;发达地区在办学条件标准化、保障教育基础条件公平的前提下,缩小校际差距、缓解择校热、尊重教育对象的差异,才是教育公平更为本质的要求。因此,如何解决“当前社会需求与教育供给总量的短缺性矛盾,转变为优质教育供给不足产生的结构性矛盾”,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责任型政府的职能则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积极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方位保障体系的建设,以落实责任型政府之职责。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当前政府的职能重点正在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向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发展。在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方面,需要发挥各级政府统筹公共服务的资源配置优势,来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是政府对资源配置统筹作用,重点将转向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包括需要优先关注与教育效果和教育质量密切关联的教师、课程等资源的配置,从配置策略上需要从单个要素优化向不同要素组合方式优化发展,从配置目标上应体现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扩大。
三是教育更注重对个体差异的尊重,鼓励学校从实现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同质化”办学向“多元化”办学理念的转变。教育公平不再局限于统一性的平等,也承认差异性的平等。为不同能力和不同个性的学生创造适合的教育机会和条件,应成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价值追求。
《规划纲要》提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预示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将由“单纯的机会公平”向追求“有质量的教育公平”发展,推进的关注点从受教育机会转向教育的过程和结果。
“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完善与创新内涵发展的机制
实现“有质量的公平”是我国不同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任务。尽管不同地区对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处于不同的历史阶段,但都面临着工作重点如何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上的共同任务,都要注重鼓励和引导每一所学校从自身实际和内在发展机制出发,寻找适合本校和学生实际的办学路径,义务教育要实现向内涵式发展方式转型,必须建立推进机制。
一是要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注重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质资源的辐射与共享机制。教育的发展水平往往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当城市发展已进入城乡一体发展的新阶段,实现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就成为义务教育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加大政策倾斜的力度,就是要推动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向郊区农村辐射,通过建立合作交流、定点帮扶、城郊结对等联动制度,提升薄弱学校办学水平,促进校际均衡发展。就是要实施市区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和特色学校对远郊和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学校进行委托管理,让优质教育资源发挥更大的辐射和示范的作用,让农村学校从“生源流失”转为“生源回流”,实现这些学校的高起点和高水平起步发展。
近几年大学生就业数量逐年增加,2013年毕业生总数达到699万,被称为是“最难就业季”。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党的十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无疑给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高质量的就业,既是国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共同愿望,也是当前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内在要求。同时,大学生是国家最宝贵的人力资本,大学生的就业关系到个人前途、家庭和谐、企业发展与社会稳定等方面。因此,推动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的就业刻不容缓。
一、“更高质量就业”的内涵
宏观方面高质量就业体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情况和资源配置效率;围观方面,高质量就业体现在就业者的主观感受和评价,能否从工作中获得幸福感与成就感。“更高质量就业”的特征主要包含五个方面:“一是由低层次岗位流向高层次岗位;二是就业前景好、专业对口;三是劳动有保障、薪酬合理;四是员工要具有较好的职业发展空间;五是企业对员工的满意度”。总的来说更高质量就业体现在两方面:对个人而言,是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能最大程度地按照自己的兴趣、能力就业,并能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效力于社会的进步;对社会和国家而言,高质量就业意味着人尽其才、实现平台岗位与优秀人才的完美结合。
二、推动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的影响因素
(一)个人与家庭。学生的个人素质与能力是决定其就业质量的内在因素。一个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的学生找到满意的工作的机率要大的多。其次,还有学生的家庭因素,如父母的职业,亲属的职业及社会层次等。就现实情况来看,一个父母均是国家公务员的学生要比父母仅是普通农民的学生找到满意工作的机率要大的多。
(二)高校与社会、企业。学生的就业质量与所就读的高校层次,专业前景正相关。国企,外企及一些大型企业在招聘时会考虑求职者院校是否211,是否为重点院校,在此范围外的学生即便再优秀,也很少有机会去申请这些职位。另外,高校的专业设置是否合理,专业结构是否适应现今的经济形势都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息息相关。高校是否重视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能否对对学生进行全程的就业指导,也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就企业的层面来讲,因为求职者众多,而岗位少。存在着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高消费问题。因而,造成目前社会上专科生的工作本科生在做,本科生的工作研究生在做造成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
三、当前形势下推动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具体对策
提高就业质量应坚持重规模与重质量相结合的原则,从以侧重扩大就业规模向扩规模与提质量并重转变。提高就业质量也是一项长远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企业与大学生的共同努力。
(一)政府做好宏观调控与政策保障工作。政府需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就业市场,为大学生营造公平有序的就业环境。另外,还需要做好就业的宏观引导工作,为学生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保证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能够与有经验的劳动者公平的进入劳动力市场。政府还应该拓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渠道,为学生的自主创业提供政策支持;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为城乡大学生构建公平、良好的就业平台;提高我国的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立统一的信息于岗位匹配的平台;大力加强公共就业服务组织的基础建设;与教育部门相配合,根据就业质量及时调整招生计划,减少我国的结构性就业难题。
(二)高校设立合理的专业结构与做好就业服务工作。作为培养大学生的主要执行机构,高校应该使招生、培养、就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机制。高校应认真研究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在人才培养上制定相应的长期发展战略,根据产业结构调整适时调整自己的专业结构。招生与就业方面,应做到以出口带动入口,根据学校设置的专业的就业质量情况,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结构及招生数量。另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培训、就业指导等全程的就业指导服务,尽早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利用大学四年的时间将自己打造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为提升就业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企业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与创建企业文化。从企业来说,应该为大学生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对于已经入职的学生,企业要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为员工开辟多重职业发展道路,帮助和鼓励员工进行职业生涯的自我管理。并为员工提供培训、轮岗等发展机会,实现人尽其才。企业还要注重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为员工创造开放的、融洽的工作环境,搭建内部交流平台,使新入职的毕业生建立归属感,提高凝聚力。
(四)学生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是决定就业质量的根本因素。在校期间,大学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提高专业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非专业素质,比如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全面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核心与关键。大学生要通过提高自己的素质与能力,来适合高质量的就业要求。另外,大学生还要注重提高自己的环境适应能力、培养创新能力,要有主动创业的意识。还要明确社会及单位的用人标准,做好职业发展规划,使自己能够达到社会与企业的要求,为更高质量就业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 崔光宝.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J].人力资源,2013 (02).
[2] 赵雷.大学生就业质量现状与改善对策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3(06).
[3] 史淑桃.大学生就业质量趋势下行的原因及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09(03).
关键词:
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投入;路径
内涵式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也是世界教育强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经过了大约30年的规模发展阶段,于20世纪80年代先后进入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目标的内涵发展阶段。1984年法国通过的《高等教育法》,强调“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提高教育质量”;1999年,29个欧洲国家在意大利博洛尼亚提出欧洲高等教育改革计划,目标是整合欧盟的高教资源,打通教育体制;2009年,奥巴马政府出台了《美国恢复和再投资法案》,全面推进从早期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改革,旨在提高教育的持久发展水平。提高质量,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迫切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党的十报告强调“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012年,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提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2014年,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全国高等院校要走在教育改革前列,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可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在遵循高等教育内在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质量为核心,通过体制创新、结构优化、效益提升等多方面举措,实现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协调发展。
一、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对教育投入的要求
内涵式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内涵式发展对高等教育投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拓宽高等教育投资渠道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目标,敞开大门办学,走出去、引进来,积极与科研院所、企业、社会组织及国外相关机构等开展多方面的合作,优势互补,互相促进,是高质量的发展模式,因此必然要求教育投入渠道多元化,广泛吸收各方资金。
(二)完善公共财政拨款模式
现阶段实行“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的财政拨款模式,综合定额部分以生均定额经费为拨款标准,是以“量”为基数的平均拨款;专项补助部分也没有制定明确的完成质量拨款标准或绩效考核拨款标准,对拨款使用“质量”的考核流于形式。这样的拨款模式不利于提高教育经费使用的“质量”。只有将“以质量为核心”纳入公共财政拨款模式,将教学质量、科研质量、管理质量与财政拨款直接挂钩,引入绩效拨款,实行竞争拨款,才能真正促进高校深挖潜力,苦练内功。
(三)侧重扶持特色学科专业
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各级各类人才,目前我国大学“同质化”程度严重,办学层次特征不清晰,专业设置陈旧、雷同,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脱节。因此,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在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上,政府就应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要,重点支持有国际竞争力、前沿性、战略性的特色学科、优势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进一步下放区域教育自,合理定位各层次高校发展方向,支持地方高校特色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二、江苏高等教育投入的现状分析
(一)投入总量居全国前列,但相对投入滞后
自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实行全面扩招以来,江苏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多年来全省高校数量和在校大学生人数均居全国首位,2014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1%,率先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增长,2013年全省教育经费总投入2166.78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1692.81亿元,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投入612.29亿元,三项均居全国第2位。因此,从投入规模来看,江苏是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省。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江苏高等教育存在相对投入尚显滞后的问题。2013年江苏省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9753.37亿元,居全国第2位,但全省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仅为2.83%,居全国第30位,且自2001年以来全省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又如,2013年全省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例为78.13%,在全国仅排第26位;普通高校教育经费占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经费总投入的比重为28.26%,居全国第10位;普通高校生均教育经费29995元,居全国第6位,生均公共财政教育经费16587元,居全国第8位。因此,从反映高等教育投入的各项比较指标来看,江苏省高等教育相对投入尚显不足,与全省经济总量在全国的地位不匹配。
(二)财政性教育投入增长放缓,多元化筹资体制不够完善
近年江苏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增长逐年减缓,如2010—2012年的平均增速为22%,而2013、2014年公共财政教育支出仅分别增长8.35%、8.50%,同期政府财政经常性收入却分别增长12.43%、10.22%,出现了公共财政教育支出的增速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速的现象。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也由2010年的17.86%下降为2014年的17.53%。伴随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增速的放缓,全省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增速下降,2013年全省普通高校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较上年增长0.7%,而教育经费总收入却增长4.05%;地方普通高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增长率由2010年的20.8%下降到2014年的6.01%。按照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学校设立基金会接受社会捐赠等多渠道筹措经费的高等教育投入机制的要求,江苏省高等教育还需扩大事业性收入(以学杂费为主)、社会捐赠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然而,以学杂费为主的事业收入因受收费标准和招生数量等因素的制约,多年来变动幅度不大,占高等教育经费总收入的比例保持在30%~35%。另外,由于我国尚未形成促进全社会对教育赞助捐赠的有效机制,社会捐赠对全省高校教育投入的影响极低,2010—2013年捐赠收入占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总收入平均不超过2%。总而言之,目前江苏省高等教育多元化筹资渠道尚不够畅通。
(三)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高校投入存在差异
江苏省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70%的高校分布在苏南地区,苏中地区占12%,苏北地区占28%;优质教育资源分布极不均衡,“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985高校”有90%集中在苏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决定了教育供给能力的差异。江苏省三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与此相对应,三大区域的教育投入水平也呈现不均衡状态。如:2012年苏南地区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是苏中的1.8倍,是苏北的2.2倍;2012年苏南地区普通高校生均事业性经费是苏中的1.90倍,是苏北的1.52倍;2013年全省普通高校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增长放缓,但苏南地区却增长明显,苏中三市均不同程度下降,苏北五市则与上年基本持平。一直以来中央部属院校有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拨款,近年来各级各类高校的经费投入差距有所缩小,但这类院校的教育投入仍高于地方本科院校。例如,从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总收入的比例来看,2012年地方院校与中央部属院校相差23.74个百分点,2013年相差13.35个百分点。另一方面,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育经费投入虽然增长较快,但与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还有一定差距,近年生均教育经费基本维持在0.65∶1的水平。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缓慢,学杂费收入趋减,虽然公共财政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小幅增长,但教育经费总收入呈下降趋势。
三、内涵式发展背景下江苏高等教育投入的路径
新常态下,高等教育投入既要保证“投入规模”的适度增长,又要关注“投入质量”的提升。江苏省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必须坚持高等教育投入总量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坚持高等教育投入结构与教育协调发展相适应,坚持高等教育投入管理与公共财政改革相适应。
(一)坚持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举措拓展高等教育投资渠道
《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要明确各级政府承担的教育责任,明确公共财政教育投入与GDP的适度比例,明确各级政府教育拨款增长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比例关系,要确保生均高等教育经费实现逐步增长,确保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与财政教育投入总量的适度比例。总之,高等教育财政投入要与江苏省在全国的经济发展地位相匹配,要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目标相匹配。因此,必须拓宽高等教育投资渠道。一方面,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制度,从政策上保障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的路径畅通。比如,积极鼓励捐资助学,建立全社会捐赠助学的激励机制;积极鼓励股份制办学,大力发展中外联合办学、校企联合办学,推动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积极鼓励产学研联合,制订科技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落实“实业兴教”“科技兴教”,将高校科研优势转化为吸引产业资本投资的法宝。另一方面,创新融资方式,引入PPP模式。近年来流行于国外公共产品领域的PPP模式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在这种模式下,政府从公共产品的提供者转为监管者,可以减轻财政负担,社会主体则可以降低投资风险。在教育领域,PPP模式已经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互联网+”的课程创新和网络教学体系建设等方面,体现为直接吸纳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成立“民办公助”的混合所有制学校。PPP模式在我国已引起了广泛关注,进入实践探索阶段,江苏省可积极尝试将PPP模式引入高等教育投资领域,创新高等教育融资方式。
(二)建立省内高校教育联盟,加大区域间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一方面,应组建省内高校的“教育联盟”,各高校图书资源共享、实验室互相开放、学生跨校选课、教师互派、学分互认,充分实现不同高校的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共同发展。应鼓励省内不同区域高校因学科专业同质而结盟,鼓励优质高校的对点帮扶结盟,也要鼓励高校间的强强结盟,使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提高经济不发达地区高校的教育质量,提高教学科研成果产出率,提高全省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益。另一方面,要建立省内教育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苏北、苏中经济不发达地区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提高苏北、苏中地区高校的生均财政补贴,缩小与苏南地区的差距;要向苏北、苏中地区高校的优势(重点)学科培育、品牌专业建设、创新创业工程等重点项目倾斜,增强苏北、苏中地区高校的整体实力,最终促进区域间高等教育协调发展。
(三)推行高等教育经费绩效拨款模式,健全经费监管机制
全省现行以生均定额为基数的财政拨款模式,没有将高校教研质量和办学效益的评价作为财政拨款的考量依据,难以实现高等教育投入数量与产出质量的统一。因此,为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应借鉴国际经验推行绩效拨款模式。财政预算拨款应划分为基础拨款和绩效拨款两部分,可设定绩效拨款占总拨款额的一定比例。采用这种做法应循序渐进,开始时绩效拨款比例设定低一些,等实施办法成熟后再提高绩效拨款比例。同时,应制订高等教育投入绩效考核办法,明确绩效考核的范围、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等,明确高等教育经费绩效拨款与考核的关系,切实将考评结果与绩效拨款相挂钩。健全高等教育经费监管机制。伯顿•克拉克认为中介组织是20世纪高等教育的重要发明,它可以在中央和基层单位之间发挥缓冲的作用,可以有效地保持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平衡。因此,加强对高等教育经费的监管,首先,应在政府与高校之间设立一个独立机构,作为绩效评估机构和拨款的具体执行机构,这个机构应是公益性组织或非营利机构,以保证拨款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其次,各级政府要将教育行政权与监管权分离,成立独立的教育监管机构,代表政府实施监管。如省级设立教育经费监管中心,对全省高等教育经费实施统筹管理和监督,地市级则设立相应级别的监管中心,设立监管中心的目的就是要实现教育经费管理的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最后,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建立高等教育经费信息公开制度,增加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频率,建立高等教育收支公告制度。这些信息要及时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介向社会公开,使高等教育投入与经费使用情况始终处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只有将政府的专门监管和社会监督结合起来,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使用效益。
作者:黄建元 王静梅 单位:南京财经大学校长办公室 南京中医药大学财务处
参考文献:
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趋势下,高等职业教育的普及化进程也日渐加快,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的各个行业都提供了许多的人力支持,对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但是近年来由于高职院校的盲目扩大招生,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高职教育的教育水平在不断下降,渐渐使高职教育面临了一种生源不断萎缩,并且资金短缺的现象,综上所诉,高职院校不断进行内涵建设主体功能建设是势在必行的,只有充分做到对内涵建设的不断重视,才能够有效的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充分适应现今社会的要求,为社会提供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
1高职教育现状
1.1高就业率下的低满意率
就目前这几年我国高职就业率而言是非常巨大的,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0%左右,但是,高就业率下的低满意率也是不能够被忽视的,在2012年至2013年麦可思研究院作出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显示,2011届和2012届高职院校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仅达56%,换言之,毕业大学生在推荐需要入学的新生时并不会建议其去自己的母校就读。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基本为学习实践环节较弱、所授知识较为落后、课堂教学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等。
1.2社会认可度低下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许多家长和学生而言,接受高职教育都是无奈之举,很多家长和学生错误的将高职和职高混为一谈,认为高职就是一种编制外的教育。其次就是讲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进行不全面、错误的对比,认为高职教育培育的人才都是低层技术人才。其次就是许多家长认为子女的能力不足,总是以成绩论英雄,就算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也会让子女选择“专升本”的院校就读。以上所述的种种原因导致高职教育存在这一系列的发展挑战。
1.3重视物质忽视精神
许多高职院校办学时间短,经验少,资历浅,在对学校进行建设时主要考虑的都是学校的硬件基础设施,对本校的精神文化及人文化教育重视程度低,这也就导致高职教育院校中建筑富丽堂皇,但是学校学风弱,教风弱,这在很大程度上对高职教育也是不利的,基本不符合大学所需要的培养目标。
2高职院校内涵建设
2.1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框架
要做到完全完善的对高职内涵建设首先要明确内涵建设的基本框架。高职改革的基本路线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做到这一改革需要充分立足于校企合作,并且要将工学相结合,要将专业建设作为高职培育模式的平台。
2.2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主体
质量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主体,也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生命线。只有将高职院校中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下功夫抓人才培育的质量,才能够办出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高质量高职教育。要实现高质量的教育,就需要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时能够分把握住需求与优势互动的原则,需要高职院校在充分了解自己院校的特长的情况下设置完善的教学专业。要保证所设置的专业是有市场、有前景、有能力的。
2.3课程建设
课程教学是高职院校的服务产品,也是决定人才教育规格和培养素质的重要因素,课程建设需要在设置课程的基础上有序进行。课程建设也是教学是否能正常运行的最重要因素。课程建设需要充分的考虑职业的本位思想,将培养专工人才作为建设的中心环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更要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建设。构建出一种基础宽、技能精、正对性强、适应面广的课程教育体系。
2.4师资力量建设
提高师资力量建设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目前,由于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薄弱,师资力量构成结果不合理,导致整体的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低下,难以适应高职教育是对技能教育的要求,师资力量的薄弱是高职教育遇到发展瓶颈的最重要因素。
2.5实习实训
高职教育的特征是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要保证将就业作为教育培养的路线,要强调培育的针对性,要将技术教育和应用能力想结合,在教育中需要让学生定期经常的进行企业实训,将校内校外实训的基础教育都放在重要地位,要在提高实训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
3.高职教育内涵发展要求
现金社会我国的高职教育已经进入了告诉发展的黄金时期,为了使高职教育的发展更加有力,必须要高等教育事业转型发展形势,开阔教学视野,不断的解放思想,将强校园内涵建设,全方位全方面的提高办学质量,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转变发展方向,将传统教育转变为更加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新型教育模式。高职教育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根据社会及学校的发展趋势改变自身的发展策略。将实训与教育相结合,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高质量人才,不断提高高毕业率、高就业率条件下的高满足率。
由于我国高职院校所处的环境不同,办学质量不同,办学历史也不同,所依托的行业和企业背景也是不相同的,所以各个高等教育院校都需要根据自己的特色不断的调整教学方向,凝练出自身的教学特色,将优势发挥出来,不断的满足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不同需求。办学特色是高职院校的发展有命脉,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办学教育特色,让高职教育在经济社会的大发展状况下,充分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不断的让高职教育更加被认可,发展的更加优秀。
4结语
近20年来,我国的高职院校教育已经完成了规模化发展,这非常有效的提高我国大学的入学率。但是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仍旧面临这非常大的挑战,在面对机遇的同时若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就会对高职院校的发展起到很强的阻碍。要有效的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内涵建设能够充分的解决高职院校定位不准、错位管理等很多实际问题,这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也是关系到高职教育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最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市场的竞争、事业的发展,关键是人才的竞争,21世纪审计事业的发展更需要高素质的审计人才。
一、高质量审计与高素质审计人才关系
审计环境对审计证据、合理的职业谨慎、公允反映、独立性、审计方法、审计人员的道德行为等都具有内在的、必然的影响。脱钩改制后的会计师事务所具有更大的独立性,然而其外部环境中的一些不利因素将影响高质量的审计工作:
首先,有些企业在法人治理结构上极易发生“内部人”控制现象,当审计人员与管理层出现意见分歧时,容易发生购买审计意见行为。其次,有些企业对会计信息弄虚作假,经济利益驱使其串通某些审计人员作弊,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再者,有些企业缺乏高质量的审计需求,在选择会计师事务所时,只考虑审计费用,忽视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和执业质量。最后,当会计市场供求失衡变为买方市场时,同行间无序、不正当的恶性竞争就会变本加厉,行政干预的指定垄断,经济拉拢的佣金回扣日益泛滥,会计师事务所就会面临严峻的考验和巨大的冲击。
所以,开展高质量的审计工作,离不开高效有序的审计环境。在良好的法制环境下的审计,其质量肯定要高于法制程度不高条件下的审计,而注册会计师行业法制化的进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发展和完善,需要社会各界的努力和配合,在规范审计工作、提高审计质量的过程中更离不开高素质审计人才。
二、会计师事务所人员素质与高审计质量的冲突
由于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忙季人员严重不足,淡季人员又无所事事,因此,许多会计师事务所都采取了忙季临时招聘试用或兼职人员的办法,这些人员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等方面的情况参差不齐,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会计师事务所的整体业务水平,有时甚至会损害会计师事务所的整体形象。而会计师事务所的在职审计人员素质不同程度上存在如下问题:
1、 思想观念有误区。
没有树立“以质量取胜”的良好思想作风,实际工作中,不注重审计质量,偷工减时,片面认为只要项目做得多就会给会计师事务所带来巨大利益;为了节约审计成本,让只接受过有限专业培训,缺乏执业经验的新手担当重任;为了不失去客户,对客户管理层过于宽容,过分信赖客户内部审计的工作;为了开拓业务,在对客户的经营业务不够了解的情况下接受委托,一旦客户管理层的诚信度不够,迟早会影响到会计师事务所的信誉,甚至会涉及官司。
2、业务水平不很高。
首先,知识面不宽。审计人员基本上都能较熟练地掌握会计、审计等专业知识及部分常用的经济法规,对于较为特殊的行业的会计知识不太了解,真正懂得经济学原理的人很少。其次,知识的深度不够。实际操作能力较强,理论知识较为薄弱;国内知识较为丰富,国际准则及国际惯例等知识较为贫乏;对国际会计学界的新问题、新思路、新动向等了解不多。最后,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较差。从发展的眼光看,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业务不应只局限在年度审计业务上,更应该扩展到财务顾问、管理咨询等方面。除了要具备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外,还要善于把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运用。
3、职业道德失水准。
会计师事务所将自身利益凌驾于实施高质量审计带来的公众利益之上,听命于客户管理当局甚至有求必应;审计人员对非常熟悉或信任的客户不能保持适度的怀疑;当客户以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相威胁时,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生存以丧失职业道德为代价迎合客户;有些审计人员对道德和非道德行为的界限认识不清,不能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为了牟利会计师事务所采取各种不正当的手段招揽客户,不仅会计师事务所的信誉受到整个社会的质疑,而且严重威胁着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生存和发展。
三、全面有效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员素质
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已呈现出终身化的趋势,在职审计人员素质的全面有效提高,不再是几次短时间的培训、辅导,而是必须要经常地、系统化地进行。
1、加强思想作风建设。
同行间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而会计师事务所应始终坚持“以质量求信誉,以信誉求发展”。要摆正和客户的关系,对客户做客观分析,项目要有取舍,对风险要做事前评估;从领导至每位员工都有明确的质量责任制,并把质量的考核与职务、工资、奖金挂钩;配备高素质审计人员,提高社会公信力;加强专业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从精神面貌、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管理水平、社交能力等诸多因素入手,构筑自身的文化内涵。
2、提高业务素质水平。
在人员聘用上,要严把进人素质关,全部要求大学本科以上的会计和审计专业学历,不仅注重学识、经验、业务水平,同样注重思想作风、道德品质;要体现用人价值关,只有用足用好人才,会计师事务所才能出业绩、出效益。在人员培训上,审计人员应加强自身修养,注重业务实践的锻炼;会计师事务所要真正重视审计人员的后续培训,如上岗培训所有业务人员,及时全面地掌握必需的政策法规,执业规范、执业技能及职业道德要求;不定期举办国际会计师讲座,与国外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学习他们先进的审计方法和风险意识;选拔一批人员到国外的会计师事务所学习;定期召开人员经验交流会,对专业人员进行案例教育。在人员晋升上,搞好质量奖罚机制,让加薪、晋级与其审计项目的质量评分直接挂钩,质量分比重大于业务数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