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独立式住宅建筑设计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据统计2008年1至6月份,全国共发生火灾80057起,死亡862人,受伤332人,直接财产损失6亿多元,“三合一”、“多合一”场所集中的个体私营企业发生火灾3016起,死亡63人,受伤40人,直接财产损失8370万元。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经济结构、生产模式也在发生变化,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网吧、餐厅、酒吧、茶楼等小型娱乐休闲场所大量出现,各类“三合一”、“多合一”及各种人员密集场所的数量增长十分迅猛,随之而来的火灾隐患也在急速增多。如2007年10月21日晚上,一场发生在莆田市秀屿区笏石镇飞达鞋面加工厂的大火吞噬了37条生命,另有19人受伤;2007年11月14日河北省承德县蓝天足疗馆发生火灾,造成11人死亡,惨剧背后暴露出各类人员密集场所和“三合一”场所大量的消防安全隐患,更重要的是缺乏有力的消防预报警设施。
为加强消防安全工作,增强全社会抵御火灾的能力,公安部消防局于2006年7月21日下发了《关于推广应用独立式感烟报警器等消防技术的通知》(公消[2006]300号),推进科技强消,增强社会防控火灾的能力。
目前,国家虽已颁布实施GB20517-2006《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GB50440-2007《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技术规范》,但是没有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装置设计、安装以及验收技术规范,致使消防部门在对人员密集场所和“三合一”、“多合一”人员密集场所开展防火监督工作时无据可依,给防火监督、推广消防新技术工作带来很多困难。
现结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规范和河南省、重庆市及其它省市的地方规范就独立式感烟报警装置设计及安装加以简要说明。
1术语
独立式感烟报警装置是指独立式感烟探测器或由独立式感烟探测器、线路及简易控制装置组成的自动感烟报警装置,该系统内的探测器可独立工作,也可组成系统。
小型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是指独立设置或附设在其他多层建筑内的四层以下建筑面积不超过300m2地上建筑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
2设计范围
下列建筑应设计独立式感烟报警装置:
2.1小型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公共休闲活动场所等;
2.2家庭旅馆、小型百货商店、超市、小型餐饮场所等商业经营场所;
2.3别墅、豪华住宅等;
2.4幼儿园宿舍、儿童活动用房,学校集体宿舍等;
2.5小型门诊、医院的病房,养老院等;
2.6室内可燃物较多的集贸市场等;
2.7可燃物较多的私营企业、家庭式小作坊等;
2.8生产性企业集体宿舍、建筑工地工棚等。
注:以上场所的相关条件达到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2001年版)《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等其他国家标准要求时,应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3设计要求
3.1布置要求
应在相互独立的每个房间至少设置一只探测器,宜居中布置;小型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公共休闲活动场所设置独立式感烟报警装置时,应在音控室、包房、走道等部位设置独立式感烟探测器(以下简称探测器);其他场所应在可燃物较多和人员较集中的部位设置探测器;每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40m2;同一区域内,安装探测器大于20只的,宜组成系统,系统应能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应选用光电散射原理的感烟探测器,选用的产品应符合新国标GB20517-2006《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的规定,并要求通过国家消防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认证检验,同时获得公安部消防产品合格评定中心颁发的《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获准使用3C标志。
3.2功能要求
声、光报警功能,在距探测器3m远处,报警声响应大于80dB;故障状态、报警状态、电池欠压状态的提示功能;探测器采用电池供电,电池容量应能保证探测器正常工作不少于一年;自检功能,自检时应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对于互联式报警装置,当一只报警器发出火灾报报警信号时,与其连接的其他报警器亦应发出火灾报警信号。4安装要求
应在相互独立的每个房间至少设置一只探测器,宜居中布置;300m2以下的场所,按照每只探测器保护面积不大于40m2布置;300m2以上的场所探测器布置应按照GB50116-1998执行。
4.1适合安装的位置
探测器应安装于房间顶部,并宜居中;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并宜接近回风口安装;当屋顶有热屏障时,探测器下表面至顶棚或屋顶的距离应符合GB50116-1998中8.1.11条的规定;锯齿型屋顶和坡度大于15°的人字型屋顶,应在每个屋脊处设置一排探测器,探测器下表面至屋顶最高处的距离,应符合GB50116-1998中8.1.12条的规定;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当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45°。
4.2不适宜的安装位置及环境
可能会产生蒸汽和油雾的场所,如厨房等;有水雾滞留的场所,如浴室等;有大量粉尘的场所;正常情况下有烟滞留的场所;通风速度达到15m/s的场所。
4.3系统布线要求
多个探测器组成系统时,线路敷设要求如下:
传输线路采用电压等级不小于250V的铜芯绝缘导线或铜芯电缆,铜芯绝缘导线截面积不小于0.75mm2,铜芯电缆截面积不小于0.5mm2;传输线路宜采用经阻燃处理的硬质塑料管或封闭式线槽保护;宜选择不同颜色的绝缘导线,正极“+”线应为红色,负极“-”线应为蓝色。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的导线颜色应一致;非报警系统的线路不得同穿于同一管内或线槽内。
4.4系统维护
独立式窑洞是中国传统窑洞建筑中重要的一种类型,因其受地形和环境影响较小,所以分布较为广泛。在陕北、山西、宁夏、甘肃、内蒙等地,都可以见到独立式窑洞。独立式窑洞的出现是窑洞建筑的一大进步。它摆脱了山体、地形、土质对传统“挖”窑洞的束缚,从而使窑洞这一古拉老的居住建筑迈向新的历程。独立式窑洞又称“箍窑”,在营建方式上属于“加法营造”。按照建造材料的不同,分为土基窑洞和砖石窑洞这两种基本类型。按建造类型可分为:单层窑洞、下窑上房、上下拱窑三种类型。
在山西,独立式窑洞沿吕梁山区与晋中平原地区分布,由于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使得烧砖技术在山西非常普及,山西砖箍窑盛行(也有部分土坯箍窑)。砖砌窑洞种类丰富,“上下拱窑”“下窑上房”、丁字拱、十字拱、扶壁拱等特殊的类型在山西省都可以找到。笔者多次深入山西窑洞村落,了解不同类型窑洞的建窑方式,在这里简单介绍山西土基、砖石两种类型的窑洞营造技艺。
1、山西土基独立式窑洞的建造技艺主要分为以下十个步骤:
1.1 相地选址(遵循风水学原理,在地形较为平坦的地方平地起窑)2夯实基础,平整地形3放线(根据需建窑洞的孔数布局,确定平面,使用方尺和水平仪,用白灰在地面放出平面的线条)4垒窑腿(有夯土墙和制作土坯砖两种方式)5支楦(拱楦模具的制作采用杨木或者榆木,下部搭空心架,上部用木条弯成弧形)6拱楦(用土坯砖沿着模具以工字缝的方式从后向前垒砖,约2.5块砖后向前移动模具再进行垒砖,砖与砖之间用黄泥粘接)7砌窑面、窑掌8锁叉(在两窑腿相接的位置内部,用砖、石、泥土等填充,夯实)9平脑畔(平整窑顶)10盘炕砌灶、安装门窗、室内装修
2、山西砖石独立式窑洞的建造技艺主要分为以下十二个步骤:
1相地选址2挖地基(向下挖至少1米的深沟作为地基,地基要比窑腿宽)3打地基(用石块将地基填满,用三七灰土(30%白灰,70%黄土)作为粘合剂。或是干摆石头,然后向下灌三七灰土。)4起平桩(垒窑腿)5支楦(有传统的用木梁和石头临时搭建的拱楦模具,也制作好的钢板模具)6拱楦(有搭楦、拉楦、插楦三种方式)7砌口石(口石指的是窑洞外部表面,沿着窑脸拱形一圈砖石。一块砖头一块三七灰土。三七灰土内薄外厚,以此形成圆弧形状)8锁叉9砌面石(面石部位工字缝,砖窑分为单合顶和双合顶。)10平脑畔(平整窑顶)11砌筑窑檐、女儿墙12安装门窗、室内装修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离开窑洞,越来越少的人修建窑洞,窑洞的营造技艺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因为不再需要,很少有年轻人还愿意学习修建窑洞的技术,老的窑匠招收不到新的学徒,窑洞的营造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而窑洞的营造技艺作为一种古老的建筑技术,应当被保留和传承下去。但是目前关于窑洞营造技艺的保护似乎还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关于如何将窑洞的营造技艺保护和传承下去,笔者提出了以下措施:
① 将山西窑洞营造技艺申报省级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② 对目前现存的古老窑洞加以保护,保留原生态面貌。定期组织由窑洞修建匠人对窑洞加以修整和完善。
③ 将窑洞营造的过程、工艺、工具等都以图片或是影像的方式记录下来,集结成册,甚至编写入高校的建筑学教材中,方便留存和学习。
④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对窑洞营造技艺传承的重要性进行宣传,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
⑤ 举办窑洞匠人交流会,将山西各地区的窑匠集中起来,相互交流营造技艺的相关经验,也可以研究讨论古老技艺如何优化。
⑥ 窑洞民居号称是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参与建窑过程的除了窑匠,大多都是村民。将营建的过程中形成的口语化的俗语说法或者口号总结起来,那对于营造技艺的传承是非常有利的。
⑦ 公开寻找窑洞营造技艺传承人,为窑洞营造技艺培养新的接班人。
⑧ 以窑洞民居为载体,开发新型窑洞住宅小区或旅游度假村,对窑洞建筑再设计。同时,扩大技术影响,锻炼队伍,培养后继人才。使窑洞的建造技艺得以传承下去。
本案位于悉尼文化遗产保护区内,作为悉尼西区中心地带仍大量保留有原始街景的为数不多的几条街区之一,对这里的任何建筑进行改造或扩建或将引起争议,或者根本不可能。对于一个拥有两个孩子的年轻家庭来说,面积仅为100平米的原有独立式住宅太过拥挤,于是在原来的独立式住宅之外,加建一栋两层楼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方案。
在与土地规划部门进行大量沟通、协商后,我们被告知设计方案将不被批准,而后又召开理事会会议对该项目进行协商。最后悉尼市长认识到业主的居住状况并认可了我们的设计方案,即:不是通过缩小户外空间的使用面积从而延伸原有建筑一楼的使用空间,而是在此之外,额外加建第二层。我们的解决方案就是完整地保存原有住宅,同时加建一栋现代风格的两层楼住宅。这一方案最终获得了理事会规划与遗产保护部门的支持,而他们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设计师将原有方案中加建部分住宅的颜色从白色改为桉树灰,以便与住宅周围原有树木的颜色保持一致;同时住宅的设计必须考虑到邻里之间隐私保护的安全距离。为了确保邻里之间的隐私保护,我们在靠近侧巷一边的外立面开设了一定高度的凹槽式窗口,如此便便于业主在保留隐私的情况下在家欣赏蓝天和树木;而这种凹槽式设计的平面图案更是成为建筑侧立面的主要设计和装饰元素。
原本狭窄的建筑地形意味着建筑的室内布局必须简单有序。为了使相对狭小的空间在视觉上呈现出宽敞的效果,我们并没有将线性的楼梯结构设置在与老房子原有走道相同的一侧,而是与之相反的方向。为了简化施工,同时保留原有建筑的完整性,我们未对原有建筑做任何改动。在新旧建筑之间,我们插入了一条玻璃侧带,同时开设了采光天窗,这样不仅清晰地定义了两栋建筑,同时加强了两栋建筑衔接部分的采光效果。空间有限的建筑地形使得室内结构的设计还必须具有高效性。原本摇摆不定的钢结构通过加建金属楼梯后,不仅进一步简化了设计,同时还具有加固和强化的效果。户外庭院的设计由和业主有过合作经历的一位景观设计师担当。由于各方的有效沟通以及大家对建筑设计的灵活掌控,使得最后的景观设计与该项目的整体理念完美融合在一起。
由于本案位于悉尼备受追捧的区域,这里的大多数房子就像本案中的原有住宅一般,均因面积过小而经过相应的改造、修正后满足了各家庭的现代化需求。经过加建后的住宅使业主有着宽敞的厨房和用餐区以及三间卧室,同时它们与户外空间直接相连。本套住宅的设计也为解决现今居住在紧凑布局的市中心地带的人们的居住需求提供了有效参考。
1 关于节约型建筑设计应用环节的分析
1.1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社会体系不断的健全,社会对于建筑物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这种情况下,人类的生活水平提高及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消耗着社会的资源,我们的生态环境也在不断的变化,这就需要做好能源问题及生态问题的分析,更好的满足当下建筑规划策略的工作需要。
在生态工程应用中,节约型建筑设计是一个必要的应用环节。根据相关科学统计,在欧美某些国家能耗中,建筑消耗的比例是比较高的,这种情况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中也是常见的。实际上,节约型建筑的设计涉及的范围广泛,其内部存在紧密的联系,这里面涉及到先期策划、制品的选择及生产、建筑的规划与设计等。
为了满足建筑工程的应用需要,进行建筑设备的设计及选型是必要的,从而保证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自然资源的良好开发及利用,更好的进行采暖系统、空调系统等的能耗管理,实现这些环节的协调性。总的来说,建筑业也是再生能耗,占据我国能源消耗总量的相当大的比例,建筑能源消耗已经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大户。
1.2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房地产事业的发展,这也加剧了我国的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相对于国外的发达国家,国内的新增建筑面积大于发达国家的建筑面积之和,这都充分说明了很多能源消耗水平很高的建筑是客观存在的,通过对节约型建筑的建设,更有利于进行能源的节约。根据这几年,我国的直接、间接能源消耗调查,可以发现,这两个环节占据社会整体消耗的相当大的水平。国内每年新增的建筑面积相对于发达国家的新增建筑面积较多,更多的建筑是较高能耗水平的建筑,因此,进行节约型建筑的建设,更有利于进行能源的节约。
根据我国的相关科学数据显示,在十年之后,我国的国内新增建筑面积在300亿平方米之内,如果这些建筑物能够进行节能性的控制,就有利于我国整体社会能耗水平的控制,这充分证明了节约型建筑建设发展的必要性。
2 节约型建筑设计方案的更新应用
2.1 在节约型建筑设计方案的应用中,进行整体关联原则的应用是必要的,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筑的重要方式,不能仅仅的将其与自然环境对立,而是要保证这些资源的再生及其循环利用,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传统的建筑观念里,人的利益是核心的,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断的进行自然的改造,其往往忽略了生态规律,从而不利于生态平衡性的保持。这就需要对传统建筑理念进行分析,更好的进行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的应用,从而保证其节约性,更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性。
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应用过程中,进行经济高效原则的把握是必要的。目前来说,我国的建筑行业商品房建设居多,其伴随着高污染、高能耗等特点,有些,开发商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惜进行商品房的投资,有些开发商为了进行成本的控制,更是降低节能工作的成本,一切以当下利益为主。
相对于开发商的单纯利益观念,建筑设计者更加注重节约型建筑的经济性的理念。在他们看来,节约型建筑的成本,主要涉及到建设成本及其运营成本,其比高能耗建筑的整体运作成本要低。在节约型建筑投入应用后,其优势会逐渐显示。特别是针对水电等能源的消耗上。随着资源价格的上涨,该优势会更加的明显化。目前来说,我国的一些投资商对于节约型建筑抱有成见,一般情况下,即使投入成本相差不大,也能实现建筑的节能化。
2.2 在建筑物的应用过程中,进行健康舒适原则的应用是必要的,建筑的首要功能就是保证其居住的使用功能,节约型建筑的设计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如果不能进行该使用功能的应用,其再节能也会偏离建筑的使用标准。这就需要节约型建筑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更好的进行建筑物的改造,保证为居住者进行健康舒适环境的创造,保证其室内的环境质量的提升,从而既有利于人体的健康,又能保证其美观性。
2.3 在节约型建筑的应用中,进行建筑面积的科学化的确定是必要的。在我国建筑物体系中,住房建筑占据着重要的比例,很多的住房消费都是以此为比例的。在此情况下,可以针对人均住宅面积进行住房面积大小的设计,这样可以进行土地的占用率的控制,更好的实现对建筑材料、能源等的消耗。
目前来说,我国的国内城镇居民住宅面积人平均是比较少的,与发达国家对比,恩格尔系数的比例是很低的。随着我国经济体系的健全,国内住房的消费量不断的上涨。在市场选择上,其对于住宅户型面积的选择具有直接的影响,可以这样说,户型面积的选择每个人有着其自身的观点,不外乎是考虑自己的经济实力及生活习惯,从而满足日常正常居住的需要。
2.4 了解到上述问题,就需要因地制宜的进行建筑类型的选择。在住宅建筑设计环节中,我国城镇以多层为主,有些城市也有一些高层住宅。在住宅整体应用趋势中,建造公寓是种逐渐普及的趋势。只要保证其环境及配套设施的跟进性,也可以保证以多层为主,在当下形势下,这样的应用趋势不断流行。在我国的商品房建设过程中,独立式住宅设计是非常常见的,这就极大的扩大了其占地面积,为了进行节约型建筑的应用,需要做好相关的规划,或者通过国家的土地出让税率进行调控。美国是以独立式和联排式住宅为主的国家,在大城市中,高层住宅也鲜有所见。日本是个土地资源短缺的国家,所以其住宅类型在朝着节约用地的方向改变,1963年独立式住宅占到72%,到1993年已降为59.2%,而三大城市圈内只有46%。
在节约型建筑物的设计环节中,需要针对规划进行住宅区位的选择应用,这里涉及到政策应用问题,这就需要依据城市规划进行城市住宅的区位选择,避免出现乱占地的情况。需要保证住宅建设的用地控制策略的优化,可以实现旧城改造及新区开发相结合的方式。在城市规划应用中,需要避免不合理土地的利用,在城市规划上,向大型和特大型城市开发过程中,不能“摊大饼”式的接续式布局,可以在卫星城的建设中开辟新思路。而开发卫星城就需要具有吸引力的政策、与母城便捷的交通联系、完善的配套设施和相对低廉的房价。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向高层发展的速度也随之加快。在高层民用建筑中, 完善合理的电气防火设计能够有效的避免发生电气事故火灾,同时如果一旦发生火灾, 也能够使建筑物内各种消防用电设备持续可靠运行, 及时有效的疏散人员、物资和控制火势的蔓延。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是人们为了火灾的先期预报、火灾的及时扑灭、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而设置在建筑物中或其他场所的一种自动消防设施,是人类同火灾作斗争的有力工具。研究高层建筑的火灾自动报警设计,是保证高层建筑安全使用的重要内容。
1 高层建筑火灾特点
1.1 火势凶猛且蔓延极快现代高层建筑装修材料以及建筑内的办公设备大量为有机材料或可燃易燃物,这些材料一旦着火,容易引起火灾的猛烈燃烧及高速蔓延。烟囱效应,一旦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整个建筑犹如一个竖立的大烟囱,将火、烟向上抽,加快了火势的纵向蔓延。建筑内的楼梯间、各种竖井、天井、空调风道、建筑外墙的窗户等都是火灾蔓延的途径。风速也是建筑的火灾蔓延重要因素,高层建筑越高,风速越快,一旦发生火灾,就会造成火灾的快速蔓延。
1.2 人员疏散困难高层建筑是人员密集场所,疏散垂直距离远,人员疏散时间长,火灾时仅依靠疏散通道进行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十分困难。再加上火灾时烟雾影响,人员慌乱,更增加了疏散难度。
1.3 火灾扑救困难高层建筑扑救外部设施主要依靠消防云梯、灭火水枪,但受到建筑高度,周围环境限制及火灾时难以接近因素的影响,灭火能力大大减弱,并且由于火势快,等消防人员到达现场,火灾已蔓延开来。因此主要依靠建筑内部的消防灭火设施进行扑救。由以上特点可以看出,高效的自动消防系统在高层建筑火灾的预防及扑救十分重要,对火灾的早发现,早扑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 保护对象的分级及消防系统形式的选择
2.1 保护对象分级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按照保护对象的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
2.1.1 超高层建筑为特级保护对象,应采用全面保护方式。
2.1.2 一类高层类建筑为一级保护对象,应采用总体保护的方式。
2.1.3 二类高层建筑为二级保护对象,应采用区域保护方式,对于重要的二类建筑也可以采用总体保护方式。
2.2 系统形式的选择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分为区域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控制中心报警系统三种形式。区域报警系统宜用于二级保护对象,该系统可设置消防联动控制系统;集中报警系统宜用于一级和二级保护对象,该系统中应设置消防联动控制系统,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能显示火灾报警部位信号和控制信号,亦可进行联动控制。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宜用于特级和一级保护对象,系统应能集中显示火灾报警部位信号和联动控制状态信号。
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具体设计要求
3.1 探测报警区域的划分一个报警区域宜由一个或同层相邻几个防火分区组成,对于高层建筑,一般可按楼层划分报警区域,如楼层面积较大,可按防火分区划分报警区域。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的用途和性质进行考虑。出于对回路容量、总线隔离器的设置、电源布线等问题的综合考虑, 一个报警区域不宜过大,避免由于回路容量过于庞大、总线隔离器设置不合理而不能充分的保护探测器、电源回路所控制动作执行元件过多从而降低系统可靠性的情况发生。
3.2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及设置火灾探测器的种类较多,常用包括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火焰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烟温复合探测器及线性火灾探测器等。探测器的选择应根据探测区域内可能发生的初期火灾的形式和发展特征、房间高度、环境条件以及可能引起误报的原因等因素来决定。高层建筑一般场所采用感烟探测器,车库、开水间等场所采用感温探测器,对有气体消防灭火场所,如发电机房、变电所、计算机房场合采用感烟、感温探测器组合,在无遮挡大空间宜选择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在电缆隧道、电缆竖井、电缆桥架、配电装置、变压器等处宜选择缆式线型定温探测器, 这些细节的考虑都能有效的提高报警系统的可靠性。
3.3 手动报警按钮的设置手动报警按钮一般设置在公共活动场所的出入口处,比如楼梯间出入口,疏散通道出入口等。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设置一个手动报警按钮。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位置到最邻近的一个手动报警按钮的距离不应大于30m,并应注意应设置于明显的和便于操作的部位。
3.4 火灾警报装置结合高规及民规,设置火灾报警系统的场所应设置火灾警报装置。每个防火分区至少设置一个火灾警报装置,其位置宜设在各楼层走道靠近楼梯出口处,确保楼梯及走道都能听到装置报警信号。火灾应急广播及火灾警报装置应采用分时播放控制,先鸣警报8~16S,间隔2~3S后播放应急广播20~40S,再间隔2~3S依次循环进行直至疏散结束。
3.5 火灾应急广播区域报警系统的建筑可不设应急广播系统,集中报警系统宜设置火灾应急广播,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应设置火灾应急广播。现代高层建筑中的商场、医院、旅馆、高级写字楼一般设有背景音乐、广播系统,火灾应急广播可与其共用,火灾时应能在消防控制室将公共广播扩音机强制转入火灾应急广播状态,对于有开关或音量调节器控制的扬声器,应采用三线制配线,强制火灾应急广播开放。火灾时广播一般设置每层一路,当地下某层火灾时,启动地下各层及地面首层广播,首层火灾时,启动本层、二层及地下各层广播,二层以上火宅时,启动本层及相邻层广播。
3.6 消防专用电话消防专用电话应用于火灾时消防通信指挥,要求其网络应为独立的消防通信系统,不能与其他通讯系统共用。消防控制室应设置消防专用电话总机,电话分机或塞孔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特级保护对象的各避难层应每隔20m设置一个消防专用电话分机或塞孔。(2)设有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等处宜设置电话塞孔。(3)下列部位应设置消防专用电话分机:消防水泵房、备用发电机房、配变电室、主要通风和空调机房、排烟机房、消防电梯机房及其它与消防联动控制有关的且经常有人值班的机房。消防电话系统一般有总线制和多线制两种型式。对于总线制电话系统,可将同一楼层或防火分区内的所有电话塞孔并联,通过总线电话接口模块接入电话总线,其余总线消防电话分机直接接入电话总线,电话总线一路接入总线电话总机。对于多线制电话系统,同一楼层或防火分区内的所有电话塞孔并联作为一路接入电话多线制总机,其余电话分机一部一路接入电话多线制总机。
3.7 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在所有火灾起因中,电气火灾居首位。根据公安部消防局电气火灾原因技术鉴定中心的资料,电气火灾大部分是由电气线路接地电弧性短路引起的,因此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能够及时发现电气线路的漏电故障,避免大部分火灾的发生。根据高规及民规的规定,保护对象为特级的建筑物的配电线路,应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除住宅外保护对象为一级的建筑物的配电线路宜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对保护对象为二级的建筑物或住宅,可采用独立型独立式剩余电流动作报警器,不设置独立系统。漏电火灾报警系统一般由剩余电流动作报警器、传输总线、漏电火灾报警控制器组成,其应具有如下功能:(1)探测漏电电流、过电流等信号,发出声光信号报警,准确报出故障线路地址,监视故障点的变化。(2)储存各种故障和操作试验信号,信号储存时间不应小于12个月。(3)切断漏电线路上的电流,并显示其状态。(4)显示系统电源状态。剩余电流动作报警器分独立式和非独立式两种,一般安装于各个楼层配电箱的进线处。对于配电回路较少的二类高层建筑,一般可采用独立式剩余电流动作报警器,并通过消防编码模块接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对于一类高层建筑和配电回路较多的二类高层建筑,由于报警点数较多,应采用非独立式剩余电流动作报警器,通过传输总线将各报警器连接至漏电火灾报警控制器,形成独立的总线式报警系统。漏电火灾报警控制器一般安装在消防控制室或值班室。
结语高层建筑的消防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电气人员在设计时应与建筑、给排水、通风空调等专业密切配合,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在火灾初期及时准确报警,灭火时正确控制各种相关设备的启、停,最大限度的发挥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的作用,把火灾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GB 50096-1999,住宅设计规范[S].
引言
东方夏威夷“东鼎苑、明鼎苑、鼎丰苑”工程位于人杰地灵的上海松江区。翻开松江的历史,松江自古至今一直都是上海城市文明的发源地,这里有著名的方塔园、醉白池等。随着改革开放及松江新城区的规划的实施、松江大学城的建成,给这座昔日的有辉煌历史的古城,又增添了许多文化上的氛围。文章结合该项目实例,侧重建筑和城市组织结构的连续性,对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互相渗透和互相影响在该项目中的呈现进行了深入分析。
1 工程概述
东方夏威夷项目位于松江新城区,与松江大学城临近,基地位于新松江路南侧、滨湖路东侧、江学路西侧、北翠路北侧。基地占地面积42861.8m2,总建筑面积为216833m2,南侧为城市景观绿化带,北侧及西侧为住宅区,东侧为正在规划中的商业公建区。本项目基地地处新城区核心商务区,毗邻新城区的主干道路和城市景观绿化带。建筑主要功能为住宅小区,辅以商业配套等。小区交通方便,周边配套齐全,地块共规划建设9幢高层住宅,一栋独立式住宅,一栋地下车库及门卫,垃圾房等。项目在深入研究地区特征、自然环境、植物种类以及当地人的生活习俗之后,选择丰富的树种,保证园林的多姿多彩,将建筑、景观设计有机结合,共筑生态绿色家园(图1)。
2 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互相渗透及影响
在该项目中,在建筑设计当中非常重视景观设计意识的融入与体现。在设计建筑主体之前,为了保证建筑设计可以和景观设计完美的融合,对建筑周围的环境进行详细认真的考察,掌握了第一手的资料和信息。通过树立景观意识,在高质量完成建筑本体设计的同时,也努力达到最优秀的景观效果。依据本小区的规划设计方案,在初步设计中继续贯彻方案设计的理念和构思,并使其更加深化和完善,力求创造出一个功能完备,设施齐全,生活舒适方便,环境优雅美观的高品质小区。具体而言,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互相渗透及影响重点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总体设计
项目在“高效、创新、合理”的原则下,注重外部景观利用及基地自身环境特点的挖掘与开发。由于基地南侧的400米宽新城中央绿化带是本项目最有利的景观资源,整体规划围绕“中央绿化带景观资源”展开。本地块住宅小区内由9栋高层住宅、1栋独立式别墅及部分沿街商业组成。高层住宅层数由南向北依次增加,最南侧为21层,中间一排为23层,最北侧一排为26层,前后排相互交错,以利于后排高层住宅也能共享“中央绿化带景观资源”(图2)。
在该项目中,在设计风格统一的前提下,开放的大空间和私密的小空间采用了互补的构图手法。小区在总体设计上力求与项目拥有的自然水资源内外呼应,园林设计理念源自于水,一个以水系为脉络、丰富生物群落为基础的和谐生态家园是设计的重要目标,注重打造将生态引入庭院,让居民足不出户便可切实感受到的绿色家园。
出于灵活的布局与精心的设计,建筑的排布注重与水景结合,实现住宅对景观的充分吸纳。建筑与水的不同形式的结合形成各种丰富优美的水景休闲空间,建筑与水的结合也共同创造出住宅小区的各种美丽画面:在住宅建筑成为景区的远景中,区内既有开阔大气的大场景,又有精致婉约的小路,小桥流水,亲水平台等。主景观步行流线结合贯穿全区的水景空间展开,区内水道将众多的景点一一呈现在行进的过程中,实现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戏剧性场景。
2.2 单体设计与景观协调
建筑是环境重要的有机构成部分,而环境是建筑存在的基础,所以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没有一味被动地适应环境,而是通过积极主动的建筑设计来促进周围的景观向着有利于发挥建筑实用性和观赏性的方向发展,进而实现建筑和环境的完美融合。在该项目中,建筑户型设计秉承规划设计的要旨,注重景观资源的利用。主卧室转角阳台设计、客厅大进深阳台设计、观景浴缸设计等均传达景观设计的第一性。高层住宅房型以强调居住舒适性为设计原则,户型面积以175m2至240m2为主。受政策影响,8、9号楼为70到90m2的小户型。大房型设计注重功能分区,主人与保姆流线分明,活动区域分明。房型设计同时注重动静分区,流线合理,厨房、卫生间等全明设计,客厅、卧室均采用大面宽,合理进深。
项目中的高层公寓的景观特色表现得比较突出,楼梯设计采用板式结构,楼梯扁薄,阳光、清风、景色可以通过梯间落地窗进入建筑。在部分楼宇的交通厅设一处开放的空间,其目的在于形成大气微循环,有利于贯穿楼宇之间的空气流动,并形成了一个融入户花园、公共走道和空中绿化的空间,提供了一个邻里共享的绿化空间。
2.3 立面设计与景观协调
建筑造型力求超越居住建筑的固有形式,追求简洁、流畅、大气的风格,具有强烈的现代感。外墙采用玻璃与石材的材质对比,冷色与暖色的色调对比,阳台内墙面与阳台栏板的凹凸对比,不仅形成了光与影的和谐韵律,同时也造就了外立面明快、活跃的气氛。利用阳台及窗户的造型,采用现代手法进行诠释,将景观意识充分融入建筑设计上,形成立面上的前后错落,以丰富街道的景观变化,从而开阔了空间视野,无论是沿南北墙面看还是从山墙看,均有良好的空间视线和景观,具有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同时散发了现代建筑的气息。
3 景观设计中建筑设计意识的融入和体现
3.1 科学控制景观的生成
景观生成过程是景观理性途径的应用,科学的景观生成过程应是对功能、经济、生态效应、技术等因素进行严谨的逻辑分析及推理。项目规划由一系列的广场、中庭等构成丰富的空间体系及绿化体系。住宅区有相对独立的绿化庭院,以绿体为主,强调景观空间的尺度进深感。绿化种植和景观节点相结合的极具特色的环境,以及室内外一体的灯光处理和高品位的室外环境小品,提升了建筑的品质。
大面积的草坪,线性的曲折小路,极尽能动变化之能事。同时穿插高差变化,倾斜草坪、宜人小岛,绿树成荫的小山以及艺术性几何元素构成的小品布置等等,为人们提供了视线吸引和引导作用。在风格上,既有大气的构图形式,又有亲切、灵秀的写意山水,最大限度的赋予环境一种生态的艺术感染力(图3)。
3.2 生态补偿性设计
在通用设计有些不同的是,生态补偿设计是指在进行设计时,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与最终结果对地球生态造成负干扰而应用的补救性的设计手法。
在该项目中,绿化种植以本地树种为主,适量种植热带植物和景观主题树种。采用观花、观叶、观果植物的有机结合,科学配置植物类型,合理塑造土坡地形,形成生态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了保证任何一个季节都有植物景观,进行了如下设计:1)春季:以嫩绿色或颜色鲜艳的植物为主,使用开花植物,创造色彩丰富,鲜花烂漫的效果,例如:白玉兰、含笑、茶花。2)夏季:以深墨绿色且叶面光亮的植物为主,植物种植创造出密集、厚实的感觉,例如:鸳鸯茉莉、蓝花楹、荷花。3)秋季:采用金黄色系的植物,种植果实的植株,表现金黄色的强饱和度色彩,例如:银杏、枫树。4)冬季:选用暗灰绿色,或者叶面带白色绒毛的植物,并点缀人工材质,实现冬天的灰白苍茫,例如:木棉、梧桐。
4 结语
近年来,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中,单纯依靠建筑设计,缺少景观设计的补充和融合,那么再好的建筑设计也满足不了人们真正的需求,因此,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融合将是无法避免的趋势,也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目标和新的动力。
0 引言
住宅空间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不仅仅是工程技术上的问题,还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态、文化、心理、行为以及美学等领域。住宅规划设计师为人们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人与自然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现在这个多元化发展的社会,不同职业和不同性格的人们,对居住环境也有着不同的见解和要求,住宅空间的设计应该如何来适应各种不同居民的需要呢?这个问题成了现在住宅空间规划设计中的一个十分现实而又迫切的问题。面对这样一个我问题,我们应当时时刻刻追寻“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原则,以这一原则为
标准不断完善和创新。
1 人性化的概念
人性化是指让技术和人的关系协调,即让技术的发展围绕人的需求来展开。这里所指的技术是广义上的意思,不单单指的是某一领域。对于设计而言,人性化是为了设计出更加符合人们生活、生存的环境。但是随着人们的生活压力不断地增加,迫于人们对生活的压力,盲目的去追求社会利润,而放弃了人类最根本的生活环境。所谓住宅建筑的人性化设计理念,就是住宅作为一种人类共同需要的商品,应该充分满足商品购买者,即居住者对住宅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使居住者安全、健康、舒适和愉悦。作为住宅建筑的设计者,就应该充分考虑和满足居住者的上述需要,从住宅设计的各个方面进行考虑,调整设计思路,即从大处着眼,又从小处
着手,设计出符合住宅居住者的人性化需求的产品来。
2 合理的居住环境
一个合理的空间,既不能让使用者感觉空间不足,更不能浪费。用适合的尺寸来约束着这个空间,让使用者充分利用住宅室内现有的空间,在满足居住者更多需要的同时,还可以不过多增加造房费用,减少购房者的购房支出,也是住宅设计人性化的具体体现。例如:现在人们对时尚的追求和购买力的增强,人们对储藏空间的需求也日益增强,买回很多东西却没有地方储藏,如果随地乱放,影响了整个居家的环境,就不会有人愿意购买,对整个市场经济带来很不好的影响。因此,在住宅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储藏空间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建造内置壁柜,空间较大的住宅还可设置走入式壁柜。另外,还可充分利用壁柜、吊柜、坡顶、阁楼、楼梯间的
顶层空间等,使空间得以充分利用。
3 设计和人性化的结合
虽说现在住宅空间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还没有到解决不了的地步,我们作为新一代的设计师,坚决做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改善现在居住环境的不足。在此我还是以人们一天生活得习性来一一讲解:
3.1 门厅
回到家,开门,大门打开的那个弧度内最好不要有东西挡住,鞋柜可以放在开门够得到得地方,方便居住者换鞋。另外最好有一面大镜子,可以在出门前观看自己的衣着是否得体。但要注意镜子不宜放置正对大门,以免半夜回家被自己吓着,这也是风水学中居家风水的一忌。另外如果一进门就能够看穿整个房间,在风
水中有不聚财一说,这就需要有屏风或者装饰稍稍抵挡一下,因为
居家讲究一定得隐私性。但进门区域不用太大,2~3个平方就足够了。3.2 客厅
进门后进入客厅,客厅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个很重要环节,客厅的使用率也是居家生活中频率最高的,应当加以重视。客厅不仅仅只是自家人休息娱乐的场所,也是会客聊天的区域,所以一定要注意充分采光。客厅大小一定要得当,一般使用面积不小于16平方米,可布置家具的墙长度不小于3米。另外,客厅与阳台是最有发展潜力的空间,也是形成套内重要自然景观之所在,应当引起设计师的高度关注。目前客厅主要有开敞式和独立式,目前采用较多的是开敞式客厅。
3.3 厨房、餐厅
进屋休息一段时间,需要吃饭,厨房的设计。厨房一般都是独立式的,也有些是敞开式的,在中国还是前者居多。独立式最好的优势是能够有效隔绝污染和扩散。厨房内应设有足够的操作面积和贮存空间,合理布置各种管线,以保持空间的完整性。厨房的使用面积应不小于6平方米,净宽不小于1.5米左右。吃饭的餐厅应设于离厨房和客厅较近的地方,现在的住宅一般都把餐厅和客厅合并一起了。当然最好还是要适当分离一下,以免相互干扰。餐厅的面积一般不小于8平方米,一面长度不得小于2.8米。
3.4 阳台
阳台是住宅空间中的景观之一,从房子的外观上看就已经打破了房子外观单调、沉闷、粗糙、笨重的感觉,成为了设计的亮点。阳台又分为南阳台和北阳台。南阳台是住宅中的主阳台,常与客厅相连,成为客厅的自然延伸。北阳台是住宅中的家务阳台,多与厨房相连。现阶段常在封闭阳台一端加一个半封闭的小露台,是很受欢迎的做法。阳台不仅仅是用作观景,还有个很实用的作用,晾晒作用,所以可以把洗衣机放置于阳台上,但一定要注意阳台的地面铺装的防水性。阳台没有具体的尺寸规定,一般不小于2~3个平方即可。
3.5 书房
休息一下,应该留点时间去书房充实一下。书房的私密性应较前面的空间强一些,一般根据居住者的职业特点和文化类型来设计,设有书房、电脑房、画室及琴房等。书房北置为宜,自然光线比较柔和。使用面积一般以8平方米为适宜。
3.6 卫生间
时间可不早了,也要洗漱了。卫生间在现在住宅中存在很大的问题,并且一直得不到很好的改善,都存在着面积太小、通风差、洗厕不分、管道布置不合理、开门对客厅、餐厅等较多问题。所以在住宅建筑设计中应该注重卫生间的设计方位和大小设计,一般不得小于6~7平方米,且通风性好、干湿分区明确、管道合理布置、开门尽量不要正对客厅、餐厅。即使有类似的问题存在也要通过其他工具合理分割开来。
3.7 卧室
洗漱完毕进屋睡觉。卧室分为主卧室和次卧室。主卧室有明确的独立性,私密性很强,但由于人们的一大半时间都会在卧室里面度过,应尽量朝南,远离入户门,避免直对客厅,以保证睡眠的质量和居住者的舒适使用。主卧室使用面积应不小于12平方米。次卧室使用面积10~12平方米。保姆房最好与兼有洗衣机功能的工作阳台连接,使用面积4~6平方米。
3.8 其他空间
另外还有一些不是每天都能够用到的空间,如贮藏间。贮藏间可以集中设置,也可以分散设置,与装饰巧妙结合,能更好地利用室内空间。
4 结论
住宅空间设计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综合性也很强的学科,本篇论文我注重实用、适合的原则,深入浅出的围绕着住宅空间环境设计的实际问题,而认真、仔细地阐述了现在住在空间中的实施问题,并解决其问题。
本文从小处着手,从最切合人们的生活习惯开始分析,做出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并且结合了居住者的心理感受,使住宅空间的环境不仅仅是合理的、人性化的,更重要的是让每个人都能够住得心情愉快,且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一、时代背景及概念
(一)晚清民国的时代背景
近代中国被迫打开国门以后,强势的西方文明向古老的中国袭来,传统的文明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冲击。其中建筑的设计与发展的变化显得尤为突出。上海因其地理条件,成为中国近代建筑的主流城市,随之而来的租界区的产生和发展使这座普通的县城发生巨变,在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中完成了向工业城市的转变。
(二)里弄及花园式里弄的出现
初对里弄有如下的解释:室内居民以弄堂为特色。祝允明《前闻记・弄》:今人呼屋下小巷为弄.....俗又呼弄唐,唐亦路也。《汉书・食货杂志上》:“在野曰庐,在邑曰里”。里弄就是住宅小区,弄堂就是小区里的小巷。上海里弄住宅的起源要追溯到19世纪,花园式里弄住宅多建于1925至1949年间,居住者多为上层资本家、官僚地主、上层知识分子等,1925年以前为早期花园里弄,以后的为后期花园里弄,主要分布在徐汇、卢湾、静安等地。
二、花园式建筑设计特点
建筑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产物。随着在上海西方人口的增加,各种新式建筑迅速发展,外国商人大量建造了直接照搬他们本国传统形式的住宅。上海的传统民居是江南民居的一部分,体现着江南传统民居的空间样式。
伴随着资本的输入,花园式里弄住宅作为满足大批掌握资本的人员对住宅的更高要求而出现的。由连列式里弄住宅发展而成的半独立式住宅。花园式住宅的主要特点:
(一)早期花园里弄建筑空间的主要特点
早期的花园里弄的规模不大,房浅有独用庭院,深度大于弄堂的宽度。平面布置的进深明显,房屋以砖木结构为主,楼层以三层或假三层,开间大多是半间式,整间开间为4.8米左右,半间在2.4--2.7米之间进深14米左右。居室为前后套间,底层前部为起居室,后部为餐厅。主屋上层为前后卧室及卫生间。房后有翼屋作为辅助用房,并与主屋分前后宅,期间架以木桥联通,或设木梯代桥。辅助用房层高和地坪都比主屋低。早期的花园里弄建筑的外部装饰较朴素,用色多以素色的青砖黛瓦饰面。
(二)后期的花园里弄建筑空间的主要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和人思想意识的改变,“新式石库门里弄”出现在大众视野,豪官贵族的生活方式逐渐被西式的习惯渗透,后期花园里弄考虑到节约用地,在布局上采用长排连列式,也有采用双拼式短排式的。房屋开间有的达15米,套间呈左右横向布置。房后辅助翼屋的已经移入整栋房屋之中,与前部连成整体。底部为厨房,其上为亭子间,再上是晒台。宅前主屋的底层为起居室,二、三层为卧室,都有独用卫生间。房屋层数多在三层,也有多到四层的。结构大多以钢筋混凝土构件为主,也更加注重建筑细部的雕琢和装饰,多取西洋的建筑纹样饰面。其中上方花园是这种类型建筑的优秀典型代表。
三、花园式建筑设计之反思
在当今社会的进行住宅空间营造时,尊重历史文化,汲取民国时期的里弄空间设计中蕴含的人文P怀。从营造人性化的尺度感,积极的人文空间加强人们的参与空间交流的积极性;在高密度的空间中创造出层次感,丰富的格局能够促进邻里之间的交往和归属感,曲径通幽的设计成为空间之间的渗透和平衡,故里弄空间建筑的人文关怀糅合上海人特有着里弄情结延续至今。
上海的里弄建筑开了近现代民居建筑的设计之风,继承了民族传统建筑风格,以其兼收并蓄的海派建筑风格独领。花园式建筑空间布局设计和传统的江南建筑相比都发生了巨变,创造了突破传统民居的空间格局。西方文化将里弄建筑作为媒介将西方文化输入给人们,新思想的融入中,有选择的取舍和接受新事物,吸取先进创新的文化,创建出有特色有创新的人居空间。
四、结语
民国时期的建筑是中国建筑史上的瑰宝,民国时期的花园式弄堂建筑为后来的建筑空间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在新旧交替的时代背景下,对弄堂建筑在对花园式建筑空间进行前后两个时期的具体特点,并结合相关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至今很多里弄建筑的设计格局仍然在沿用中,以发展的态度对弄里进行改造和创新,从而对现代建筑空间设计进行反思和学习,让其更适应现代居民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郁志刚.上海里弄建筑的演变及保护和更新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0.
1、“空中花园”的由来与发展
自19世纪末人类经历了工业化革命的发展,关于“空中花园”的研究不断的通过现代的设计理念进行演化、发展,以解决日益凸现的人口激增、居住条件恶化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英国霍华德于1898年提出的基于设计一个环境优美、生活品质高的居住中心,改变当时问题丛生的城市生活的“花园城市”的构想,不仅在当时得到了很好的反映,对日后的城市建设城市和城市建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作用。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国内新的建设热潮的碰壁发展和人们对城市住宅环境要求的提高,“空中花园”的设计理念被更多的国人所认知。由于此设计理念在市场上受到广泛的欢迎,因而被许多房地产开发商用来进行各种楼盘的宣传炒作。但是直到目前业界对于“空中花园”这一还没有明确的界定,一些地产商宣称的“空中花园”无论形态还是功能都与传统的阳台没有太大区别。
2、高层住宅中的“空中花园”设计理念
在建筑日渐拥挤,绿化面积急剧减少的大都市中,在高层住宅的空间里设置一定量的绿化面积被认为是目前住宅生态化技术手段之一,也是经多年实践证明的改善人民居住环境和立体化绿色生态空间的有效措施。
2.1“空中花园”是传统“庭院”设计理念的延续与提升庭院是我国传统民居设计理念的精华部分所在,现代建筑师在现代住宅建筑设计中,不拘泥于庭院的基本形式,将其形式理念提升而创新。
在现代高层住宅设计中,建筑师在户与户之间进行庭院绿化设计,庭院面积不如传统民居大,但各层或是隔层也可以围合出一个小三合院或是四合院。人们也可在庭院里配置
花草树木、金鱼池和盆景等,邻里之间能产生一种凝聚力与和谐气氛,与传统庭院一样,有一种安全稳定感和归属亲切感,满足了人们希望得到友谊、同情、理解、信任的需要。
2.2“空中花园”让高层住宅亲近自然,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中国人自古崇尚自然、热爱自然,希望与自然建立起一种亲和的关系。“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长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形态和生活方式,“回归自然”已深深地扎根于人们的观念之中。现代高层住宅一般大多位于人口密集区的城市,所以既没有乡村别墅所处的自然环境,也没有低层住宅那样容易亲近小区自然景观,而是被钢筋混凝土墙、柱架支撑于20米以上的高空之中,远离了人类所需要的自然景观。
2.3“空中花园”以人为本创造健康住宅。健康住宅是指能够使居住者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状态的住宅。“空中花园”设计在净化周围空气、隔音、隔热、愉悦身心、增进邻里之间的情感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高层住宅中的“空中花园”设计形式
3.1平面布置形式
3.1.1私有形式
私有形式是指“空中花园”属于每户的私有面积,但根据处于不同的位置可分为三种形式:(1)将传统单元式住宅的阳台进行面积扩大化,从简单拥有一间房的阳台,到两间房合用而形成一个大的绿色空中花园,建筑师意在让高层住宅的每户居民都能分享一个亲近自然的庭院,起到净化空气、隔尘、隔音等作用;(2)在两间房之间增加一个增值空间,有别于传统的日常生活阳台,单纯从面积上界定,它相当于一个卧室的大小,成为一个独立的半开敞式的生活休闲空间;(3)作为室内外的缓冲空间的入户花园,它是私人的室外休憩空间,可用来储物和栽花种草。在阳光强烈的夏日,入户花园的植物可阻挡阳光射入,同时不影响通风,夜间的空气可通过植物的净化对住宅室内起到通风、降温的效果;在阳光明媚的冬日,入户花园可成为一个吸纳阳光的太阳暖房。
3.1.2半公共形式,
半公共空间是指每层有大面积的开放式公共空间,多设于高层住宅各层的走廊或是过道上,与各个户型围合而成,具体的布置形式有很多种。这种花园打破了高层建筑中相对
较为封闭的户型和邻里关系,为人们的相互交往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机会。同时,这种半公共形式的空中花园为整日忙于工作而足不出户的上班一族提供了近距离的日常户外休息和运动场所。
3.1.3公共形式
公共形式的“空中花园”具有开放性、大众性和功能性的开放空间特质,但又有别于传统住宅小区里面集中修建的具有地表绿化系统的开放空间,最大的区别就是高度、规模
和服务对象的差异。
3.2立面布置形式
3.2.1垂直空间
垂直空间自下而上可分为四种形式:裙楼楼顶分布式、均匀分布式、错层分布式、顶层分布式。
裙楼楼顶分布式也即大多数住宅采用“高层住宅+商业裙房”的功能模式,在裙房的天台和住宅靠近裙房的位置设置“空中花园”,是一种较好的改善住宅区环境质量、增加人们对住区归属感的设计手段;均匀分布式是最多也最为普遍的设计手法,将“空中花园”安放于每套户型之中;错层分布式在形式上采取横向庭院和纵向庭院交错布置的形式,这样就保证了每个庭院都有比较充足的采光。还可采用 偶数楼层相互交错的方式,这样就将每层平台的高度升高,可以获得更大的竖向间隔和自然采光;顶层分布式大多是用于顶层为复式户型的设计。
3.2.2水平空间
水平空间的形式大致分为三种:独立式、合院式、走廊式。独立式一般属于某种户型的一部分,这类花园除了内凹式以外,也有的结合了传统阳台的优点而采用半内凹、半悬
挑的结构形式,这种形式功能多变,适用性强;合院式继承了中国传统合院式民居的人文精神,与之有相似之处;走廊式是指沿房屋内外墙体走向布置的连续或间隔型的一种花园
形式。这种花园平面狭长,是和交通体系组成一体的绿化带,为人们提供一个简易的近距离室外景观。
参考文献:
[1] 何建邦,蒋景瞳,刘若梅.地理信息标准化研究与思考[ J].地理
信息世界,1998,(2):8 -12.
[2] 龚健雅.地理信息系统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1、模块式立体绿化技术简介
“模块式立体绿化技术”是指在工程建设领域,使用绿化模块对建筑表面实施的绿化技术,具有美化建筑外表面、节能降耗和改善微环境等功能。按照绿化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屋顶绿化与垂直绿化。
屋顶绿化系统由具有蓄排水功能的绿化模块、防止基质随雨水或灌溉流失的防腐透水土工布和自动化喷灌系统等组成。垂直绿化系统包括以下几部分 : 主板和辅助板拼装构成的绿化模块、具有吸水和储水功能的防腐透水土工布、可供内设培植土的植物培植袋、可供内设绿化模块的模块承载框、固定设置于墙面上可供安装设置模块承载框的安装架和自动化滴灌系统等。各绿化模块可按需随意拆卸、更换和调整设置,植物品种可按需培植,具有可自由组合并拆装方便的特性。
模块式立体绿化技术具有施工方便、见效快、建设成本和维护保养成本均较低的优点。尤其是在景观构型方面,可以排列成各种图案,外形美观、工作寿命长、结构简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模块式立体绿化的研究意义
建筑墙体绿化的生态效益和美学价值已经得到国内外建筑学者及环保人士的广泛认同。对于建筑墙体绿化的研究,欧美发达国家起步较早,国内诸如南方的上海、广州及北方的北京、天津等大城市也已经开展了建筑墙体绿化的研究工作。墙体绿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今世界正面临着诸多严峻环境问题,诸如大城市的热岛效应、由于乱砍乱伐造成的森林破坏以及工业排放等问题造成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墙体绿化能够有效地降低室内温度减少建筑能耗、吸附尘埃净化空气、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通过合理的设计,还可以为人们提供绿色食品,甚至可以增加儿童接触自然和植物的机会,对环境有更深刻更直观的认识。另外,墙体绿化还可以创造出全新的建筑形象和别具一格的建筑空间感受,具有着广阔的利用前景。如果在建筑设计中,把墙体绿化与环保知识或产品的宣传牌、吉祥物或标志物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用来代替传统做法,可给人新颖、自然、环保、高雅的深刻感受,刺激和挖掘潜在客户,扩大绿化的影响面,加快环保设施市场化的进程。另外,墙体绿化还有助于建筑产品的增值,据统计,令人满意的景观数量和质量可以使建筑增值15%-20%。尤其是在住宅建筑和商业建筑中,由于好的墙体绿化可为人们提供更为安静惬意的休歇空间,从而使建筑升值。
模块式墙体绿化是建筑墙体绿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其采用模块化的绿化方式,除了墙体绿化共有的保护建筑围护结构、缓解热岛效应、节约能源、控制暴雨灾害、生态健康、清洁空气和吸收二氧化碳、隔音、恢复动物栖息地、提供教育设施、提高经济效益等特点外,还具有可拆卸、速成景、适用范围广、工厂流水线生产等显著优势,可以非常有效地解决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改善城市中绿化用地紧张的现状,还能够营造出丰富的建筑立面形象。
3、模块式墙体绿化构造
根据模块与墙体的关系,可以将墙体绿化模块分成两种装配方式,分别为固定式、独立式。
3.1固定式
固定式对种植模块与建筑外墙进行整体设计,在施工时,直接将种植模块作为建筑墙体的一部分进行建造,这样既加强了种植模块的牢固性和防水性,又提高了建筑立面的整体性,丰富了建筑造型,如图1所示。
图1整体式墙体绿化
3.2独立式
独立式具有两种装配方式,一种是先行建造建筑外墙,施工完毕后,通过钉入墙体的膨胀螺栓或在墙体内埋设的预制连接件对种植模块进行连接。这种装配方式较整体式的灵活多变,易于建筑立面的调整和种植模块的更替,但是这种装配方式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对墙体的保温
和防水造成潜在的影响。
另一种具有较为完善的支撑结构,通过与墙体的连接构件进行支撑,甚至可以有着单独的地基独立支撑整个构架,如图2
图2
3.3构造措施
种植模块通过支撑骨架固定在墙体上,因此需要考虑模块与支撑骨架的连接以及支撑骨架与墙体的连接。模块通常采用卡槽的方式固定在支撑骨架上,骨架与墙体的连接则较常采用膨胀螺栓钉入墙体的方式。与其他建筑装饰构件不同,由于植物需要饶灌,种植模块有其特殊性,构造的重点在于墙体的防潮和防水上。
因此,在设计和安装种植模块时,有几条注意事项:
(1)安装种植模块的墙体需要额外加设一道防水层;
(2)包含支架和种植模块在内,每平方米的荷载约为40-100kg,固定时需要考虑荷载问题;
(3)如果墙体采用非承重结构,那么支架应当固定在梁或楼板上,不应固定在填充墙体上;
(4)在门窗洞口、墙身转角以及模块的上下沿都是防水需要考虑的重点部位,在顶部要进行收头处理,底部进行排水处理。
3.4安装构架
可拆卸模块式墙体绿化的主要特点就是便于安装拆卸,因此安装构架也是结合系统的情况进行选择。
(1)小尺寸、小范围的可种植模块通常可以直接通过膨胀螺栓或预埋件安装在墙上。
(2)如果是大尺寸、整面墙体的绿化,则需要按照安装构件、种植植物、安装种植模块的顺序进行施工。
4、建筑立面设计
墙体绿化不仅可以保护建筑外墙、减少室内外热交换、净化空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提高建筑景观效果、美化工作和生活环境。因此,在进行墙体绿化设计时,应该考虑建筑立面风格,在不影响建筑的使用前提下,尽量做到模块类型和植物的种类与建筑搭配协调。另外,还要考虑连接建筑与植物的支撑体系与建筑的关系,做到和谐、统一。当采用支撑构架时,应该考虑好构造连接方式,对每个节点都要进行深入研究,力求减少对原有墙体的破坏。也可以利用支撑构架的灵活性和引导性做出不同造型,满足建筑立面景观造型效果,同时引导植物形成所需的图案造型。当采用模块型墙体绿化时,根据绿化面积所占的比例大致可分为整体式墙体绿化和点缀式的墙体绿化。
4.1点缀式墙体绿化
点缀式墙体绿化是指,绿化模块釆用建筑元素、文化符号等形式,只对墙体的局部进行绿化的方式,好的点缀式墙体绿化会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对建筑师的美学素养要求很高。通常,绿化的色彩与建筑墙面的色彩有四种关系,分别是对比、融合、隐藏和消弱。当墙体外饰面是木、砖、石等具有纹理的材料时,在选择植物时应该考虑机理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达到丰富而和谐的效果。当外立面是单调的白色,则可以以多色植物作为绿化植物,由于面积较小不会产生杂乱无章的感觉。当建筑外立面具有鲜明的色彩,最好选择单一色调的植物,通常为绿色,绿色的适用性很广,给人带来生机、有生命力的感觉,而且绿色可以与大多数颜色搭配。
4.2整体式墙体绿化
整体式墙体绿化是指墙体的大部分(除了门窗外)或全部被植物包裹覆盖的墙体绿化形式,可以形成完整的景观造型,另外,整体式墙体绿化多应用在建筑的东西墙上,可以有效的减少室内外的热交换。整体式墙体绿化,由于整面墙几乎完全被植物覆盖,应该全面考虑绿化的方式、植物间的搭配关系、建筑体型变化对植物的不同要求以及培养基质与建筑门窗的连接处理等节点设计。
5、模块与阳台的结合设计
结合模块式墙体绿化技术进行家庭阳台种植最大的特点就是室内外都可以进行种植。由于引入了模块式墙体绿化技术,对建筑的立面造型和建筑节能都产生了显著影响。因此在设计初期便要进行统筹设计,综合考虑保温、隔热、通风、采光、防水、灌概等问题。在采暖地区进行住宅设计时,为了提高冬季室内温度,减少外墙热交换,阳台基本都采用封闭式,由于采暖地区冬季气温较低,植物需要考虑保温,灌溉水管也耍解决防冻的问题,因此应将种植模块设置在阳台窗内或在阳台外加装独立的透明玻璃罩,形成“阳光房”,保护植物和灌溉水管。
南方等湿热地区更注重于建筑物的遮阳和通风,因此通常设计成开敞阳台。由于不需要考虑冬季的保温问题,模块和植物的选择更为自由灵活,设计和施工也较为简单。对于常规的住宅形体和构造影响较小。进行阳台模块式种植设计时,可根据地区、建筑形式等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当阳台不是落地窗,可以直接安装在室内的窗下墙上,如果是南方地区,也可以将种植模块直接安装在外墙表面,节省室内立体空间。在阳台外墙种植时,由于各户需求不同,无法进行整个墙体模块的统一维护和更换,需要额外考虑每户的拆装问题。因此将室外模块成组固定连接,只需握住上面的模块即可将相连的整组模块拆下来。
6、结语
模块式立体绿化工程是一项极具发展潜力的绿化工程.它能够充分利用墙体的种植空间增加绿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而自动灌溉系统能充分利用中水和自然降水可减少绿化管理的投入提高垂直绿化的效率和质量特别适用于一些办公楼,政府大楼,展览中心,私人别墅等等,为建筑垂直绿化种植的自动化、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U-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8-0277-01
一、生态住宅开发的现状
1.政府支持,规模较大,开发商有实力。各地的生态小区基本上都是在地方或行业主管部门支持下,以示范小区的面目出现,并且开发商具有雄厚实力。如北潞春小区是建设部指定的首家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由国家一级资质的北京房山房地产开发总公司承建;上海的中远两湾城生态住宅区占地两平方公里,气势宏大,由著名的中远房地产开发公司承建等等。
2.总体规划完整,各有侧重。北潞春小区的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引进环境科技,着力对生活污染进行全过程处理和利用;南京市生态住宅示范项目亚东花园城咏梅山庄充分利用太阳能,建造24小时集中供水及庭院灯系统;广州颐和山庄的主题就是“自然生态园林社区”,开发商把景观规划做到了红线以外,租用红线外共150亩的后山和西面的水塘,开发成8万平方米的后山公园和2.5万平方米的人工湖,形成独特的“山水楼盘”。
3.形式多样、价格水平各异。从各地的生态住宅看,有别墅如广州颐和山庄,有公寓如上海的三林城生态居住区,有普通住宅如天津的梅江环保型生态居住区,有经济适用房如北京的北潞春小区等,价格水平从各地看高、中、低都存在,可以说生态住宅的成本并不总是很高。
4.注重外在效应 。(1)开发商对生态住宅的理解,认为生态问题主要在于绿化在于环境;(2)因为做好绿化和环境能够给消费者留下直观深刻的印象,而高新技术材料成本相对较高,消费者却不能直接体会到好处,因此,注重生态住宅能够引起外在效应的构成因素成为众多生态住宅的一个特征。
二、生态住宅建设中需解决的问题
1.人们对这一概念的认知。大多数人认为,生态住宅建筑就是把建筑物和绿色植物拼接到一起,形成统一设计流程。这样的理解是对概念的模糊和理解的片面。实际上,如上所述,生态住宅是模式化统一化的一个整体,涉及范围广泛,而联系这些内容的是生态概念,如绿色、节能、舒适、健康。另外,认为生态住宅要应用到大量的新技术、新手段、新材料,成本很高,其实就目前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而言,完全可以利用常规手段,通过建筑各专业的密切配合,从规划、设计的层次上渐渐地地实现生态居住环境的目标。
2.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任何设计都要做到以人为本,人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主体,更是设计中考虑的第一主体,在设计中完全追求高新技术、新设计手段而采取以降低人们生活质量,牺牲人的身体健康和舒适性为代价的设计是万万不能的。在过往设计的一些太阳能节能住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服务于经济落后地区及偏远山区的,其室内热舒适度较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地不断提高,这种低标准的“生态”住宅很难再有所发展。
3.因地制宜的设计基础。西方国家多是独立式的小别墅,建筑密度比较小,分布范围广泛,而我国则多是高密度多层或高层居住小区。对于前者而言,充分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供热水、供暖都较为可行,而对于我国高层居住小区来说,就是将住宅楼所有的外表面都装上太阳能集热板或光电板,也不足以提供该楼所需的能源。而我们明明有统一的城市热网,却偏偏喜欢“借鉴”西方的独立式采暖炉,还认为这就是生态住宅。
4.整体设计宗旨。生态住宅建筑设计应结合环境、人文、经济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因素分析,不要顾一个局部而不顾整体。例如热带地区使用保温材料和蓄热墙体就毫无意义。对于寒带地区,如果窗户的热性能很差密闭性不好,那么使用再昂贵的墙体保温材料也不会达到节能的最佳效果。由此可见,整体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生态住宅的性能及成本。
三、生态住宅建设的前景和对策
1.前景广阔。生态住宅概念国外70年代已提出,最近几年才在中国房地产开发中兴起,这是与我国经济与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阶段密切相关的。保护环境,保护生态,是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重要国策,生态的观念已经渗入到各个领域,因此,生态住宅顺应历史潮流,前景广阔。对激烈竞争的房地产业来说,生态住宅以其品质和差异性特征为开发商竞争取胜提供了契机。生态住宅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的生活环境,是居住理念的重大突破,生态住宅的建设将更进一步推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生态保护的理念不落伍,生态住宅的概念也将持久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