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科研能力建设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分析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定位
高职院校要想得到长远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要有一个明确且科学的发展战略,打造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为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奠定强大的人才基础,进而才能够不断为社会输送众多的应用型人才。要想实现这些目标,高职院校就必须要做好科研工作,将科研工作贯穿到院校教与学的方方面面中,充分利用科研工作创办出具有独特特色的职业院校,并且还能够促进教师队伍的强大,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同时还能够使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这也就是说,高职院校管理水平与办学水平的高低可以利用科研工作的水平高低来衡量,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成为了其实现创新发展、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与动力,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灵魂所在。
二、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内涵与体现
首先,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内涵主要是指教师从事并且能够完成科研活动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对问题的发现能力、对文献信息的检索能力、对信息的提炼加工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科研方法运用能力、撰写成果的文字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对成果的推介能力等等。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除了要体现在专著与撰写论文数量的多少上,更应该要能够体现出院校教育的特色,要做到对科研活动、教学活动与社会服务活动的深刻了解。[2]
三、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现状
就目前来说,虽然高职院校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数量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多,但是同时要注意到的是,现阶段内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能力普遍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并且其在各地区与各学校之间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发展十分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科研基础较差,这是因为我国很多高职院校都是由中职院校或成人院校转变而成的,教师的学历水平普遍都偏低,理论基础十分欠缺,进而就导致教师的科研基础十分薄弱;其次,教师的精力不足,高职院校的学生数量在不断增多,且院校中的专业越来越丰富,加上教师队伍的引进十分滞后,使得院校中很多教师的科研活动都受到了时间的限制;再次,科研方法教落后,只有以正确的方法来指导科研活动,科研活动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开展与成果,而我国高职院校中很多教师都没有掌握到正确的科研方法,存在着研究内容与题目不符、课题思路混乱等问题。[3]
四、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相关措施
1、充分利用有效的内在因素
首先,教师要结合专业特长、专业建设以及院校发展的方向和要求,选择合适准确的研究方向,只有保证了方向的正确性,才能够不断积累科研成果并提高研究深度;其次,教师要对科研活动保持高度的兴趣与积极性,自觉主动的投入到科研中,加强自身的综合素养与专业水平,通过提升自己的内在来提高科研能力;最后要树立起学术规范意识,这是每一个学术研究者都必须要严格遵守的学术道德,科研活动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教师要提高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并有效借鉴他人的科研成果,保证自己能够形成对事物的独特认识,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
1.1科技项目经费大幅提升科技项目是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支撑。“十一五”以来,里下河所承担的科技项目数进一步增加,项目经费大幅提升。“十五”期间,里下河所共承担科技项目210项,到账经费3652万元,“十一五”期间,科技项目数达到335项,到账经费达8857万元,2011-2014年,立项项目数已达到327项,到账经费超过1.14亿元。通过对立项项目梳理,有以下三点显著变化:一是项目来源明显丰富。“十一五”以来,新开辟了国家发改委专项、国家及省引智项目、省标准化项目、市环保课题等申报渠道,获得的项目经费已占到经费总数的18%以上;二是基础研究实力增长。里下河所是以应用型研究为主的科研单位,基础研究向来是薄弱环节,“十一五”以来,共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省基金22项,基础研究项目数位居全省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前列,有效地开拓了前瞻性研究思路;三是青年科技人员主持项目增多。45岁以下科技人员主持的项目占所有项目数的比例从2006年的39.6%升至2014年52.6%,青年科技人员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1.2科研条件建设支撑作用彰显科研条件是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基础[3]。“十一五”以来,里下河所始终坚持将科研条件建设作为科技创新事业的重要内容,先后设计建成建设标准一流、占地65.3hm2的万福科研基地,占地2hm2的生物农药、复配农药、种子包衣剂产品中试基地江苏省生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占地6.7hm2的扬州辐照中心等三大科技创新基地,近期还在江都小纪镇承租流转土地约400hm2,建有农业科研成果展示核心区和基础种子繁殖区,极大地改善了科研手段和条件,为科技创新创造了条件。同时,里下河所打造了一批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科研基础平台,建成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扬州分中心、农业部长江中下游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扬州试验站、国家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小麦育种与种子研究室、油菜、水稻、小麦试验站、江苏省小麦种质基因库、江苏省生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副产品基地等19个重大平台,争取建设经费达3500多万元。这些平台已成为科技创新培育基地和成果转化中心,为里下河所科研项目与经费的增长,特别是“十一五”时期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
1.3人才团队建设成效显著人才团队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根本保证[4]。里下河所始终坚持“人才兴所”的战略,将人才引进和培养作为全所工作的重点。一方面,为科技人员构建良好的后勤保障制度,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为科技人员营造积极向上的科研氛围,制定合理的激励政策,鼓励科技人员申报课题和荣誉。里下河所还特别关注青年科技人员的培养,鼓励青年人提升学历、增长见闻,进一步完善“传帮带”制度,返聘一批老专家,对青年人给予指导,同时设立年投入达100万的所基金,定向资助青年科技人员,为其快速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里下河所拥有科技人员164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高级职称人员53人,博士20人,硕士41人,人才数量与层次在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中位居前列。
1.4科研产出量质并举科研产出是衡量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实施成效的重要指标。“十一五”以来,里下河所共获得各级科技奖励64项,育成农作物新品种43个,获得品种权24项,科研成果数量与质量较以往均有显著提升。科技创新成果显著。品种创新方面,小麦品种扬麦16成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年推广面积最高达60多万hm2,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列入全国主导品种和江苏省主推品种。扬麦20替代扬麦158成为国家区试对照品种,扬辐麦4号连续3年创江苏省小麦单产最高纪录。2014年,里下河所还与国际小麦玉米改良中心签订关于小麦赤霉病穿梭育种的合作协议;水稻品种扬两优6号连续多年位列全国两系杂交稻推广面积前5位,扬粳4038、扬粳4227被农业部列为超级稻品种,被誉为“赛泰米”的丰优香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油菜品种扬油9号列入江苏省主推品种。生态农业研究方面,研发的麦秸全量机械化还田轻简稻作技术连续多年被列为江苏省主推技术,年推广面积超过134万hm2;研发的克氏原螯虾工厂化繁育及标准化养殖技术及双链型生态农业模式均通过省级成果鉴定,分别获得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奖。核技术研究方面,辐射诱变育种团队2014年获得联合国植物突变育种杰出成就奖和中国原子能农学会特别贡献奖。
1.5科企合作助推成果转化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载体。里下河所以组建的三家科技型企业作为平台,极大地推动了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成立的江苏金土地种业公司在扬州湾头、江都小纪、高邮司徒等加工基地建立了年产超万吨的种子生产线、烘干线,现拥有厂房、仓库等近1000hm2,明显增强了公司稻麦良种生产和加工能力,满足了市场对优质良种的需求,扩大了新品种在生产上的覆盖率,成为全国首批“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已连续4年销售额超1亿元,纯利润超过1000万元;成立的扬州绿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是我国最早从事生物农药研究的企业之一,目前正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产品销售到以色列等国,年创汇200多万元;成立的扬州辐照中心,主营的热缩套管产品已在全国30个省、市推广,年销售额近2000万元,是全国最大的母排用热收缩管生产厂。
2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存在问题
2.1科研投入偏低,科技创新动力不足近年来各级政府每年都在加大对农业科研的经费投入,但由于农业科研具有公益性、周期长等特点,研究问题增多、难度增大,人工成本提升,仪器设备更新加快,导致投入与需求相比差距仍然很大[5]。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由于平台较低,影响力不够,各类农业科研项目申报指标有限,渠道狭窄,更是很难获得国家或省重大科研项目的落地,空有科研亮点却不能获得稳定持续的项目支持。
2.2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不高,重大成果难以突破目前科研与生产相分离的问题并未得到很好解决,农业生产中急需的有效科技成果不足,成果转化率低。其原因一方面是转化渠道不畅,科研、生产、推广和应用是成果转化的一条链,但各步骤却是由不同机构来完成,中间的联动机制并没有完善;另外,部分农业科研人员重成果数量不重质量,没有真正从农民需求着手,成果不能适应生产,与市场脱节,无法形成可以大面积推广的重大成果;同时,成果转化需要的政策、金融及税收等支持体系不完善、成果转化的投入偏低等也制约了重大成果的产生[6]。
2.3科技基础平台利用率不高一是统筹规划缺乏。申请建设平台时,缺少顶层规划设计,造成整体衔接、功能互补不够,不能建立起布局合理的创新能力建设体系[7]。二是后续投入不足。各级平台的建设投入一般都是前期投入大,建成后没有稳定的经费支持日常维护与运转,制约了功能的发挥。三是管理不科学,运行机制有待完善。平台建成后,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无法建立开放的共享机制,造成仪器设备闲置[8],平台利用率降低。
2.4学科间协同创新不够目前的农业科研工作学科间交叉和融合更为深刻和广泛,多项重大成果都是从多学科的角度出发,运用多种理论和方法产生的。但部分农业科研人员习惯于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进行研究,各研究室、学科间缺乏交流与合作,各自为政,研究力量难以整合[9]。同时,与外单位联合攻关,共同破解重大技术难题决心不强,协同创新严重不足。
2.5青年领军人才培养亟待加强领军人才是科技工作的核心,杰出的领军人物能带动一项重大技术的突破。里下河所就是因为有一批科技领军人才的带动,才能取得当前的成就。但大多数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青年领军人才的培养进度缓慢。究其原因,一是青年科技人员影响力和知名度不高,很难获得相应的科技资源,主动性发挥不够;二是待遇不高,特别是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没有高福利稳定人、吸引人;三是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缺乏系统性的长效管理体系[11],对科技创新成果没有稳定的奖励机制,无法激发青年科技人员创新热情。
3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对策研究
3.1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创新项目建设新局面创新能力建设首要的是依靠项目带动原则,特别是重大创新项目建设,能够显著提升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影响力和创造力。目前,产学研联合是重大创新项目建设的主流趋势和重要手段。农业科研单位科技资源有限,但是熟悉地区生态特点和农业生产需求,在研发应用型成果等方面有优势,高校资源雄厚、基础研究扎实,可为科研单位提供有效的资源、材料、创新手段及科研条件,企业有资金优势,可有效提升创新成果转化效率。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应当积极主动地加入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中,实现优势互补,走出一条通过利用外部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道路[12],积极主动地推进重大项目落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3.2面向产业发展需要,助推创新成果培育目前,以追求高产、高效、营养健康、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体系正在形成之中[13]。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目的就是研发能适应市场需求、明显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农业成果,创新成果的应用不仅可以显著提升科研单位的影响力,还可以更好地创造效益反哺科研,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应该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以研发实用型创新成果为导向,强化成果配套关键技术的研究,使成果能加速适应市场,快速成为有竞争力的产业。
3.3提高科技平台利用效率,夯实创新基础一是完善科技平台管理制度,合理整合资源。进一步明确管理主体,划清管理责任[14],寻求各平台内部联系[3],合理规划,整合有限的资源,突出建设重点,细化建设目标,提升建设水平。二是充分发挥科技平台公共服务功能。根据各科技平台专业方向,提供各类技术服务,将已建成科技平台的科学仪器、图书资料等实行共享,部分面向社会开放,稳定科技平台的日常运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三是制定合理的激励政策。利用科技平台的影响力和激励手段吸引创新人才、申报各类科技项目,提高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4-0226-03
高职院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功能,在区域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今科技创新日益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成为提升国家和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更好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并在服务地方过程中促进自身发展,是高职院校必须面对而又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高职院校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意义
(一)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是高职院校推进内涵建设的重要引擎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已经进入内涵建设和竞争阶段,科技创新在内涵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引擎作用。一方面,科技创新直接涉及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师资建设、人才培养、学校管理制度革新等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问题,是推动高职院校办学上层次、上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另一方面,通过科技创新,特别是科技成果转化,高职院校与企业、社会紧密连为一体,由社会经济的边缘走向社会经济的中心,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再者,科技创新离不开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推动职业院校从市场角度审视企业的需求、理念和运作机制,促进自身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机制,形成更利于学校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
转变生产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使得社会对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要具有较高的科学素质和创业精神、创新能力,能够满足企业技术创新的需要。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和技术服务能力,并通过教学和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转化为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因此,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既是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也是重要保障。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和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程都把科技创新能力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很好地体现了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与人才培养结合的内在要求,为高职院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指明了导向。
(三)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是地方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
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需求相适应,课程与企业岗位接轨,教学与生产实际结合,科研项目来源于地方,服务于地方生产实践第一线,在推动地方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地方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是否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能否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持和服务,是高职院校参与地方经济建设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对地方科技创新体系贡献率的重要标志。参与地方创新体系建设,高职院校必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二、影响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因素
(一)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性重视不够
我国高职院校绝大多数由中专转制而成,科技创新意识淡薄。一部分高职院校对科技创新在促进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把教学作为高职教育的唯一功能。有的院校认为高职院校层次低,在科研方面难有建树,因而,对科研工作缺乏有力的推动,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目的更多是为了评奖、应付评职称,导致高职院校科研项目、技术专利、科技开发等方面的成果普遍较少。
(二)科技创新基础薄弱
我国高职院校成立时间较短、底子薄,科技创新能力与地方社会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存在许多不适应的方面。一是科研装备水平较差,科研设备与本科院校差距大,研究与技术平台建设也处在初级阶段。二是研究力量单薄而且分散,优势学科少,科技项目的集约化程度低,缺少学科交融和有竞争力、有特色的学科群。三是科研队伍实力不足,高水平领军人才匮乏,科技创新队伍建设滞后,教师科技创新能力和学术竞争力比较弱,开展高水平研究困难多。四是科技创新资金渠道单一、投入不足,经费主要依靠学校内部拨款,校外获得科研经费有限。
(三)科技创新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大多数高职院校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科技创新管理机制,对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激励不足,缺乏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一是照搬本科院校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忽视高职院校科技创新的独特性,对教师的研究方向引导不够,对应用性技术的研究开发缺乏必要的支持和鼓励,造成理论研究多、应用性研究少,重复研究多、推广应用成果少。二是在项目管理中重项目立项鉴定评奖、轻研究过程和成果转化,科技创新选题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脱节,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技创新缺乏市场推动。三是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简单,评价指标侧重于数量指标,重视显性评价忽视隐性评价,导致科技创新的功利化趋向。
三、提高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路径
(一)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
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必须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服务地方企业解决生产中的具体技术问题和重大科技问题,支撑传统支柱产业发展,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离开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发展服务这一宗旨,任何科技创新将失去它应有的意义。因此,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要坚持科学定位,要立足地方,发挥自身优势与特色,围绕地方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选择适合自身实际的路径,使自身真正成为地方科技创新的“人才源”与“智力库”。高职院校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解决技术问题、开展科技服务,必然会获得地方政府、企业的大力支持和投入,从而获得强大的持续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
(二)以技术创新为定位
科技创新主要是指科学技术的不断突破与发展,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两大部分。知识创新侧重于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的理论、原理、方法、概念、思想的创新,技术创新则是科学技术上的发现与发明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过程,或者是科技成果商业化的过程。高职院校由于自身条件限制,较难像本科院校特别是高水平大学那样具备知识创新的能力,但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训与生产实践结合非常紧密,具有开展技术创新的优势。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应扬长避短,准确定位,把技术创新作为主攻方向,注重知识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将新知识、新技术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注重解决生产实际中的技术问题,突出创新成果的实用性,给企业直接带来效益。
(三)以专业建设为核心
对高职院校而言,任何科技创新活动都是围绕着专业的发展而展开的,科技创新的重大成果,都与专业的创新或专业间的融合密切相关,因此,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核心所在。高职院校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首先要加强专业建设,发挥专业建设的龙头作用,将科技创新与重点专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凝练方向,形成特色。高职院校大多具有明显的行业性或地域性,它们的某些专业,在某个行业或某个领域拥有较强的办学实力,具备一定的科研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在这些专业和领域的优势,在建设与行业、地方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方面,深化内涵,取得突破。
(四)以创新人才建设为根本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根本,没有一流的人才就不可能建设一流的专业,也不会产出一流的研究成果。高职院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必须解决人才匮乏的问题,把人才建设作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根本。一方面,要注重引进和培养在一定研究领域内具有较大影响力、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另一方面,要加强科研人才梯队建设,汇聚和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骨干人才,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以重大项目为牵引,通过跨专业的力量整合,优化人才组织模式,建设造就学风优良、学历和年龄结构合理、富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团队。
(五)以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载体
科技创新平台包括技术(工程)研究所、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和实训基地等,是高职院校科技创新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主要载体,也是培养高水平教学科研人才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地。科技创新平台的特性在于它的集成性和核心性,不同的项目需要整合不同学科和不同方向上的力量。通过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可以优化高职院校科研资源配置,聚集分散的研究力量,促进学科专业间的相互交融,提高科技项目的集约化程度,形成有竞争力的研究领域和方向。高职院校应根据专业优势,结合地方社会发展需要,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科技创新平台为依托,凝聚优秀创新人才,积极承担科技研发项目和研究课题,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六)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
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是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条件,也是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发展完善的重要标志。高职院校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应把建立完善管理机制体制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一是完善科技创新组织机制,依托科研管理部门和各种学术组织、平台,形成科技工作网络,建立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品开发、技术咨询服务为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二是创新完善管理模式,改革项目立项、研究、鉴定、成果归档及报奖的静态管理模式,将科技管理置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系统中,建立科技合作、研究开发、推广转化的动态管理模式。三是完善评价激励体系,逐步实施科研项目的社会化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从追求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注重科技人员对创新的实际贡献,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绩效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引导教师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开展科技创新。四是完善成果转化推广机制,重视科研情报和市场需求信息的搜集与分析,提高科研创新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和合作,把“是否获得商业上的成功”作为评价技术创新的重要标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五是建立多元投融资体系,加大学校内部投入,积极争取政府、企业资金,建立投融资主体多元化、资金筹措市场化的科技创新投入格局。
(七)以校企合作为支撑
我国高职院校拥有丰富的科技成果、科研人才等科技资源,但缺少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有效载体;企业拥有设备、资金、市场以及运作经验等方面的优势,但自主创新能力整体水平不高,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普遍较低,需要外部提供支持,校企合作,共同推进科技创新,成为职业院校和企业必然的选择。高职院校应视市场需求为自身技术创新的源泉,将为本行业、区域内的企业视为技术创新的大本营,通过联合、共建、融合等方式,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优势互补,从而借助企业资源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这既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没有校企合作,高职院校不可能真正承担起通过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的历史使命。
综上所述,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既是高职院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现实需求,也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的客观需要。高职院校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托自身优势,科学定位自身科技创新领域和方向,合理选择路径,突出搞好专业建设、人才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体制机制建设、校企合作等工作。
参考文献:
[1]杨艳玲.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初探[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2,(12).
[2]刘兆媛.高职院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4).
为适应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国家提出建立创新型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以下简称“哈兽研”)响应国家号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通过科研创新平台建设这一重要途径实现目标。科研创新平台从广义讲,是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和实现技术变革的复杂科学研究系统,是突破科学前沿、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科技问题的技术基础和重要手段[1]。近年来,科研设施与仪器规模持续扩大,覆盖领域不断扩展,技术水平明显提升,综合效益日益显现。通过提供专业化服务,科研设施与仪器对科技创新的服务和支撑作用得到充分发挥[2]。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前提下,以及增加对科研经费投入的背景下,哈兽研利用科研创新平台聚集先进的实验设备、优秀的科研人员、精湛的创新团队、良好的科研项目、科学的运行管理机制和开放的学术氛围为孕育科学灵感、催生原创成果提供了无法替代的优越条件。研究所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基本单元,是国家科技创新任务承接和创新成果实现的核心骨干。研究所正在成为科技创新的基地,新产业培育发展的源泉,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科技支撑,是我国科技创新队伍中的主要力量[3]。哈兽研作为兽医学科的“国家队”,从战略高度、体制层面统筹布局,促使资源合理建设和布局,实施并建设一系列重大的科研创新平台,在此平台上已向国际、国内不断展示和增强哈兽研自主创新能力,帮助哈兽研实现转型升级,让科研成果走出“象牙塔”并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产生了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服务效益。
1哈兽研科研创新平台发展现状
科研创新平台的建设、布局、管理和运行不仅需要前瞻性、全局性和观念性的顶层设计,更需要各级部门给予的系统性、持续性经费支持。目前,依托哈兽研的主要科研创新平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以下简称“生物安全实验室”)
世界各国纷纷加快争夺烈性传染病病原研究的制高点,不断增强科技实力,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先后投巨资建设了生物安全实验室。哈兽研一直致力于有效地控制烈性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疫病防控研究,2013年,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和农业部大力支持下实施并建设生物安全实验室,力图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更有利地位。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以高标准、严要求为原则,在2015年下半年投入使用,能够研制储备埃博拉出血热、马尔堡出血热、拉沙热、尼帕病毒性脑炎、裂谷热和西尼罗热重组疫苗,对进一步提高我国动物疫病与公共卫生的防控能力和水平,提高哈兽研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与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1.2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
重点实验室于1986年批准建设,1989年对外开放,是兽医学领域最早建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及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3]。重点实验室在发展的26年间,以兽医领域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为导向,增强动物疫病诊断、疫苗创制科技储备和病原学原始创新能力,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基础性工作,在科学前沿探索中具有创新思想,满足国家重大动物疫情预警预报国家安全需求,尤其在禽流感研究关键技术创新方面成就突出,在畜禽疾病流行病学科学数据、资料和提供共享服务方面为国家动物疫情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3动物用生物制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动物用生物制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平台,其利用哈兽研具有的先进技术通过机制体制创新,破除了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之间的体制机制障碍,把具有完整、独立知识产权并具备产业化条件的科研成果用合理的企业组织化形式实现产业化,把不断进步的技术成果连续地变成产品,激发科研人员紧盯市场需求开发并转化科研成果的积极性,研制适合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的新型动物用诊断制剂[4]。
1.4国际联合实验室
哈兽研建立了国际联合实验室——中哈动物传染病研究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2014年,实验室依托单位与国内4家单位联合承担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与哈萨克斯坦塞夫林农业技术大学共同建设“中哈农业科学联合实验室及教学示范基地”。2014年12月,实验室依托单位与哈萨克斯坦塞夫林农业技术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启动联合实验室建设,以此平台为载体,开展人员培训、教学示范与合作研究等具体工作,充分发挥实验室开放交流、对外合作的职能,为中亚国家动物疫病防控提供支持。
1.5CNAS认证动物疫病诊断与技术服务中心
哈兽研动物疫病诊断与技术服务中心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成为我国动物疫病检测领域首个获得认可的国家检测实验室。该中心现经CNAS授权检测的项目有14项,涵盖分子生物学检测、血清学检测和病原学检测等方面。据了解,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制度已经融入国际认可互认体系。此次获得认可,标志着哈兽研动物疫病诊断与技术服务中心具备按有关国际认可准则开展所获得认可项目的检测工作,同时,也将得到与CNAS签署互认协议的国家与地区认可机构的认可。
2哈兽研科研创新平台在研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1汇集了一批优秀人才
哈兽研科研创新平台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和良好的科研环境,吸引和培育了一批优秀人才开展学科前沿研究,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在取得科研成果的同时,又为兽医领域培养和孕育了具有创造力的学术带头人和优秀的青年学术骨干,培育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1个,国家自然基金优秀创新团队1个,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杰青”1人,“优青”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2人,2013年“Nature十大科学人物”1人,获得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2人。这些人才的培养,充分体现了实验室近年人才建设取得的成效,提高了实验室的学术、社会影响力。
2.2培育了一批优势学科
优势学科建设是一流研究所建设的重要指标,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础[5]。哈兽研坚持建设科研创新“硬”平台,培育了兽医研究领域的优势学科,建成了禽流感、禽病、猪病和人畜共患病优势特色学科,承担重大项目的攻关,进一步发挥了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这些优势学科的科研人员,研制了阻击禽流感大暴发的禽流感疫苗、畜禽高效快速方便的诊断制剂,以及小反刍兽疫、布氏杆菌病的治疗疫苗和诊断试剂等自主创新成果。在中国工程院开展的我国20世纪重大工程技术成就的评选活动中,我国动物医学领域评出的四大成就(“马传染性贫血病驴白细胞弱毒疫苗”、“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牛瘟绵羊化山羊化弱毒疫苗”和“牛肺疫兔化弱毒菌苗”)均为哈兽研研制。
2.3组建了一批创新团队
根据科研创新平台发展目标、方向和任务的需求,组建了优势突出、组织高效的创新团队,如禽流感创新团队、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创新团队等,形成了高水平的兽医领域科技智库,为促进国家发展进行了高质量的咨询工作,并使科研内容、研发产品差异化战略得到不断优化。今后将从基础研究服务应用研究的实际需求出发,以项目为依托,充分发挥这一高端科研平台的作用,使其有效地支持研究所的发展壮大,为产业服务,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2.4产出了一批重大成果
同志强调:“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在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的资助下,消灭了牛瘟、牛肺疫,控制住了马传染性贫血病的蔓延,在“非典”攻关、禽流感阻击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另外,承担多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任务,造就了一批勇挑重担、攻关创新的团队;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00余项,获国家自然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同时,利用生物安全实验室对国际上出现的新发行传染性病原进行操作,摆脱了国外技术垄断与控制。哈兽研科研平台的科学建设和经费投入,使科技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为核心技术的研发提供了重要保障[6]。
2.5积累了一批宝贵经验
利用科研设施平台积极开展前沿问题探索,促进学科交叉与应用研究融合,进一步推进平台的开放共享,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7]。哈兽研运行的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和动物疫病远程诊断平台,可以在关联单位内访问,并能预约使用大型仪器,还能进行动物疫病现场的远程诊断,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在其他方面,鼓励科研人员在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流动和跨地区流动,摒弃狭隘利益观,对科技创新给予最有力的支持和资助。
3研究所科研创新平台发展展望
3.1创新管理机制,提高管理运行水平传统观念
认为,科研活动是科研人员进行的创新活动,科研管理人员只是为科研活动提供一些服务性质的行政事务工作,殊不知,只有加强科研管理,才能促进科研活动健康地发展,其效益比简单地增加科研投入更具有现实意义[8]。哈兽研运行了多个重大科研创新平台,实现网络化管理、专业化服务,定期举办操作培训,提供技术指导,尤其在生物安全管理方面,进行严格监管和规范处理。同时,行政管理者必须加强自身综合素质培养,转变工作方式,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协同工作意识,坚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不断提高对科研活动规律的认知度。
3.2强化评价体系建设,完善科学评价方式
目前,存在评价指标简单量化,评价主体单一、体系不完善,科技评价的监督手段欠缺等问题。建议在评价体系中,不能过分注重科研人员论文的数量和刊物级别,应重视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成果转化对社会的贡献,采用第三方评价机制,扩大社会公众参与和科技评价的范围,避免一些科研人员出现急功近利乃至科研不端行为。
3.3注重人才团队建设,激发创新活力
探寻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规律,注重加强科技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培养,确立“领军人才+骨干群体”的建设模式[9],大力实施名师工程,创新拔尖人才引进机制,把一批中青年拔尖人才放在关键岗位和重大任务中磨炼,培养具有突出创新能力的骨干队伍,带动团队发展。探索和发现是现代型研究所的强大动力,要保持科研的领导地位,不仅需要创造性科研人员也需要杰出的行政人员,必须承认行政人员的重要作用并给予其充分的支持。行政人员可以独自或与人合著发表成果、参与实施实验和调查、管理实验室、培训学生和研究人员、收集和分析数据以及开发网站和其他工具等[10]。
作者:张艳禾 刘 爽 刘益民 单位:1.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2.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
参考文献
[1]崔君红.进一步加强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使用的思考和建议[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5(1):2-6
[2]高建芳,方萍.现代科研院所科技条件建设需求及发展趋势分析——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15(4):21-24
[3]熊明民,刘建安.加强我国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3(3):17-21
[4]张金凤.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促进学科发展[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8):236-238
[5]郝新保,苏群豪.从中美两国实验室管理模式探讨我校科研平台建设[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8(1):99-101
[6]徐仕刚.重点实验室管理创新初探[J].科学与财富,2015(6):367
[7]胡远艳.科研创新平台在开放实验室建设中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2(17):140-141
关键词:
创新能力 产品设计方向 课程群
前言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结合工业设计人才的社会需求,着力于培养专业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广博丰厚的基础知识,运用这种知识的能力,还要求具有创新意识、合作能力与团队精神。基于这样的人才观,架构“产品设计方向”的课程群,对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进行系统的研究、归纳、总结,立足于产品设计方向的核心课程,将紧密相关的课程进行系统优化,使之满足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体系的需要,以课程知识的交叉融合、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衔接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使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参与意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培养,实现产品造型设计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综合训练目的,以此培养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1.创新能力的内涵
创新能力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造力是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以个^专长为核心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综合体,是其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就业能力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动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要素。这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灵魂。如何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产品设计方向课程群建设的必须考虑的问题。
案例一可折叠购物篮。从收纳和节省空间角度考虑:在形态和选材设计中从折叠水杯中获得灵感,运用TRIZ理论中的复制原理设计一款长方形可1申缩的购物篮。实用新型专利的获得认同了学生的设计。
案例二公司网页设计。学生在校期间为各类公司设计网站展示页,设计创新的不竭来源在于每天上网浏览2小时网页,保证设计的网页跟上社会的发展。各类设计方案的被采纳是学生的设计获得认可。
正如TRIZ理论中描述产品设计是要解决问题。解决常规问题的设计是常规设计,解决发明问题的设计是创新设计。所以解决问题是有方法的,获得认可是学生持续设计的动力。
2.产品设计方向课程群模式的设计
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的“HAT-CDIO”模式,即“Humanity-Art-Technology・CDIO”其内涵是:“祟尚人文精神、艺术与技术交融、创造与执行并举”。“CDIO”代表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它以产品从研发到运行的整个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学习方式。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与艺术修养,以艺术激活产品创新的灵感,以人文精神的博大精深滋养设计师的人格魅力,建成“HAT-CDIO”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该模式的指导下研究在产品设计方向课程群教学环节中以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采用大学生科技立项、“导师制”指导等模式积极研究,充分利用大学生行为在个体和群体两方面互相促进影响的作用,充分利用大学生群体中的从众心理,使榜样的力量形成强大的示范效果和导向作用,培养出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优秀的大学生群体,达到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目标。
2.1课程群的分类
深入探究不同年级学生对应逐渐递进技能学习目标,在“HAT”指导下,课程设置以工业设计史为引领的包含中外美术史、中外工艺美术史、设计美学、产品设计欣赏等“历史人文精神塑造课程群”;以艺术审美为目标的色彩构成、平面设计理论基础、广告设计、文字与标志设计、CI设计、产品交互设计等“交互界面设计课程群”;以培养学生设计创新能力建设为目标的产品造型基础、产品交互设计、产品语义设计、产品开发设计等“产品设计课程群”;形成设计表达展示课程群、基础技能课程群、建模软件课程群等基础技术课程群以及高数、英语、力学、思想教育等的通识课程群。每一课程群的建设从培养目标入手,从授课内容、授课方法、授课学时,考核方式、先后课程间的衔接等问题教师们集体研究讨论,解决了课程间断档和交叉重叠的问题。依据不同教学目标建立不同课程群,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艺术熏陶和科学技术。从而构建能够有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课程群模式。
2.2产品设计课程群建设
“产品设计”作为该课程群的主干课程,提供给学生运用其它相关课程所授知识、理论、技能的运用空间,是学生系统学习产品设计方法,开展创新思维,理论联系实际开展系统设计实践的有效途径。强化课程教学环境,发挥课程群的集群优势,―方面依托本科教学专业建设的教学环境,为专业实践教学,建构更为有利的实验硬件设施;另―方面,利用Internet网络平台,建设网络教学、师生交流,乃至国际交流的网上通道。
在以往的产品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产品设计的视觉化、审美化、表象的材质变化,缺乏与实际的联系,缺乏对产品使用功能的开发研究,缺乏对生产环节的研究。为增加产品设计教学的深入性和系统性,拟将教学课程设置为产品设计三个单元和产品造型设计基础、造型材料与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有机组合,更注重使产品符合设计过程实现、生产、使用的基本规律,使设计表现更规范、合理,注重产品材质的选择与实际产品性能、功效及其加工生产相结合。从草图构思到效果图,从工程图到模型制作,从模型制作到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批量化生产,结合以产品的使用感受与体验历程,形成了一个理论到实践的完整、系统的、有机实践过程。同时,在产品设计中引入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对CAD、Pro/E等软件的应用,给产品设计带来了新的、宽广的设计视野。具体研究方法如下:
1)建立了合理、科学的产品设计教学体系,即“理论一实验一项目实训”。将“项目实训法、小组攻关法”等教学方法运用到产品设计课程群建设中,让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大学生科研立项、竞赛项目、外观专利申请或生活实际设计。通过设计训练使学生将项目分析、设计到最终实现全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技能有机融合,进而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解决了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的问题。
2)围绕提高学生的设计应用能力,注重交流,拓展学生视野。在教学中建立理论和实践的联系,案例教学法的教学除选用经典案例外,更多地聘请著名教授、设计师举办讲座,扩展师生的视野,促进教学的横向交流,增强院校间教学的横向交流,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的综合设计意识与视野得以提升。
3)组建师生设计团队。由教师带领学生组建专业设计团队,如功能设计小组、产品形态设计小组、三维建模组小组等,实践指导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定期为专业设计团队进行授课和相关辅导。
2.3探索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课程建设
在“HAT・CDIO”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应用辐射式研究方法确定每个课程群中具体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及每个实践教学环节的形式。以立体构成课程为例:立体构成网络课建设设置了“立体课堂、模型素材、经典案例”等9大模块,构成导引、理论学习、在线测试、案例学习、实践演示和师生互动一个完整的教学环路,如图1所示,立体构成的教学体系。立体课堂视频教学部分承担理论教学任务,是实现翻转课堂的基础保障。实践演示模块也采用了视频教学模式,涵盖实践教学体系中全部内容。模型素材模块用虚拟现实技术自主开发了大量交互演示课件。是对实践演示模块的深度拓展。分步式的教学设计和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让学生熟练体验交互功能和配色功能,使学生有清晰地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强化了设计感知能力。
2.4构建实施保障平台
1)搭建专业训练平台,注重设计理论与实际课题相结合。
CDIO的通用理论与工业设计专业特点的匹配既要结合又要创新,突出人文、艺术、技术相结合的专业特点。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根据综合化模式的产品设计性质,将专业训练分成三个平台,即为改良设计训练平台、创新设计训练平台和系列设计训练平台。基础性小课题是基础教学,一般可采用快题设计的方式,跟随课堂理论教学之后进行相关训练,特点是每个课题解决一个方面的问题。结合《产品设计I、II、III》三门课程进行循序渐进三个单元的综合性课题:基于工业设计方法论的来自生活实际的模拟课题和面向应用的社会实际课题;结合矿业院校的资源与技术优势在教学和科研中积极开展矿山机械、矿用安全装置等的开发和研究,毕业设计中也进行了平巷人车、多用安全帽、截割部试验台等实际项目的研究和设计。社会实际课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设计应用能力。
2)实践基地建设,完善实践操作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学校研究与设计大赛和企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的参赛作品和毕业设计能做到有的放矢来训练使“HAT-CDIO”教学理念和模式贯穿工业设计整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在校期间掌握设计、建模、制作和展示设计能力,力争实现零就业期。
学校实训中心和现代制造工程中心以及工业设计的实验室在实践教学中发挥很大作用,很好的服务于教学、学生实践、创新活动。能满足完成校内实践教学任务的需求。校外实践基地是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场所,学生积极参加学校或社会举办的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
3)部分课程进行改革考核方式,着重培养应用能力。
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寻求更合理、更全面的考核方式。
课程改革采用全过程考核方式。考核学生在学习过成中的态度以及对问题的理解以及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即由平时课堂表现、课堂训练过程、课题设计结果评价、期末考试等组成。让学生明确成绩组成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对出勤率提高有一定效果。
例如“工业设计史”教学中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采用“平时20%+‘教’‘学’设计10%+项目研究20%+笔试50%”考核方式,使学生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0引言
随着社会进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整个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实践能力作为应用型人才应该具有的基本能力,尤其显得重要,因此实验教学在本科教学中的作用尤为突出。
1实验课程简介与意义
1.1实验课程简介
智能信息处理实验课程是对智能信息处理理论课程的实践与实验,智能信息处理理论课程也包含了一些课内实验,学时安排如下:
智能信息处理(48理论学时,8学时课内实验)+智能信息处理实验(16学时),其中理论课程讲述了各种智能信息处理的方法以及遗传算法、免疫算法、蚁群算法、粒子群算法等诸多智能优化算法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智能优化算法的理论知识。
智能信息处理实验课程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学生在应用软件MATLAB上使用这些算法,将这些算法应用在现实问题中,既加深学生对智能算法的理解,又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2实验课程意义
完成一项实验并不都是和想象中一样简单,在具体操作时学生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进行实验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就发现了一些问题。
要成功地完成一次实验,需要具备相关方面的许多知识。从实验的基本理论知识到实验中需要操作的软件和硬件的使用都包含相当多的知识,可以说成功地完成一次实验,不仅仅是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一次考验,更是检验学生所学知识的好机会。因此,多次的成功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有长足的长进,而且也能对学生所接触过和学习过的理论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和加深印象。这是一种让学生能够将自己所学所会的知识应用到现实中的教学形式,这和教学中一直倡导的实践出真知和理论结合实践不谋而合。然而,应该注意到的是,一次失败的实验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影响学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和进行动手实验的兴趣和积极性Ⅲ。因此针对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实验课程的学习而提出实验课程的课程建设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2实验课程中发现的问题
2.1实验必要知识不足
首先,在实验课程中发现学生对于相关的理论知识很模糊或者说根本没有相关的接触。再者,有许多学生对实验中需要使用的软件并不了解,因此更谈不上熟练使用。就拿智能信息处理实验课中的模糊控制实验来说,学生对于实验中需要用的神经网络算法原理并不非常熟悉,而且对于实验中最重要的软件MATLAB的使用更加生疏,甚至有的学生并未接触过MATLAB软件,因此,学生需要先了解相关程序的操作,然后才能开始进行实验。
2.2课堂学习状态不同
在智能信息处理实验课中,学生对于课堂的专注程度不同。教学方式采用的是先由老师通过投影仪讲解实验原理和具体实验步骤,然后学生再根据讲解内容进行实验操作。然而并不是所有学生都会耐心地听到所有内容讲完,有些功底比较好的学生往往并不是很耐心,很多实验能够迅速完成。当然,也有一些学生对于投影仪上讲解的内容乏味,而喜欢自己先进行实验,等到出问题了再具体问题具体研究。这些情况就导致了所有学生的听课效率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对之后的实验也是有影响。
2.3外界因素影响实验
实验中本身存在一些外界因素,以至于影响实验的成功。比如在进行遗传算法实验时,我们调用的实验函数Rastrigin在个别电脑中的MATLAB中可能被修改过,导致最后实验失败。还有在进行模糊控制实验时,由于每台电脑上的MATLAB版本并不统一,不但导致一些意想不到的实验错误,更是给解决实验中的错误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2.4学生积极性不高
在实验中,学生往往被动地去进行实验,而不去积极地进行思考。往往是教学中怎么进行实验,学生就怎么做实验。虽然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实验的成功率,可是换个思维方式来看,这同时也是从实验步骤上固定了学生的思维方式,虽然不能说所有学生都会按着步骤走从而丧失创新,但是这样的上课方式确实会使得大部分学生不去思考而一味地原搬照抄。
3解决实验问题的方法与建议
3.1完善课程制度
分析部分学生相关理论知识生疏和实验必须使用的软件不会操作的原因,总的来说是本科课程系统的不完善。就拿智能信息处理实验课来说,这是一门必修课,所有的学生都必须选这门课,而作为这门课程的相关课程比如MATLAB相关课程和智能算法相关的课程有的却是选修课程,这就导致了会有部分学生在实验课开始之前并未接触过MATLAB软件或者并未了解实验中一些理论知识,因此,当实验课程中讲到这些并且需要使用到某些软件时,学生只能从头开始,现学现用,这样的学习不仅十分不牢固,学生在实验课之后不久就会忘记这些临时学习的软件,而且这样的方式严重影响了实验进度,对于这部分没有基础的学生来说在不充裕的实验课程时间内还要先去学习软件的操作再进行实验,他们又怎么能够像可以熟练使用软件的学生那样在完成实验之后有时间思考创新。
对于这类问题,我们提出的想法是完善课程建设体系,学校既然将某些相关课程设立为选修课程,那么就不适合将它们全变为必修课,同时如果全变成必修课也会影响学生的自由选择并且加重学习负担,因此我们的想法是尽量将必修课的相关体系课程排成一类,在学生新生入学或者选课之初就尽量将所要求的必修课的相关基础课程清晰地列举在必修课程之后。让学生尽可能做到心里有数,有选择地进行选修课学习。就算没有选择相关的选修课,学生也可以在必修课开课前对其需要的选修基础学科进行自学,从而达到一定的基础,更好地完成实验。
3.2优化课程内容
对于学生听课专注度不同以及本身水平不同这一点,我们没有办法做到让每个学生都一样。我们知道,每个人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是有区别的,同样,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也是客观上存在差别的。当然,有些学生没有兴趣听课,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实验课,尤其是智能控制相关的实验课所选用的实验题材本身不具有对学生的吸引力,学生感到无聊才会无法集中注意。所以说既然无法从学生本身进行改变,那么只能从课堂内容加以优化和改良。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的想法是,可以采用半自由式课堂。所谓半自由式课堂,也就是在实验课开始之前,针对本次实验所要注意的细节和常见的错误录制视频并且制作PPT,在上课之前拷贝到每台电脑里。这样学生可以选择按照老师的步骤走一步一步听完理论概念和实验步骤再进行实验,也可以自己先进行试验,在遇到不理解的地方翻看视频和PPT。对于本科实验课程这种非小班化的教育课程来讲,学生数量过于多,如果所有人都需要教师指导才能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肯定是无法照顾到所有人。这样,如果事先录制视频,当出现了视频中没有的问题时再请教教师,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讲都是事半功倍的。当然,对于本身实验内容的选择来讲,应当尽量做到趣味性,可以在实验教学的背景讲解部分穿插相关实验的显示应用,最好是有比较震撼人心的成品实例,讲课的方式也要轻松愉快,不能按PPT照本宣读。另外,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在每次实验之后加上与本次实验相关的思考题性质的实验,难度可以呈阶梯式的增加。准备一节实验课的教学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从而进行相关优化与改良。增加思考题性质的实验一方面能够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性思维,另一方面也是避免学生浪费课程时间。
3.3加强课前准备
关于外界因素影响实验,我们提出如下措施。首先,对于实验室中做实验需要用到的软件进行统一安装,比如做算法实现的实验,有的时候需要使用MATLAB软件,那么在上课之前,首先就要核查上课人数与实验室容纳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实验设备;第二就要确保所有电脑上的MATLAB没有版本问题,版本一致才能方便授课和方便学生实验;第三,在上课前对本次实验需要用到的软件自带函数进行检查,确保实验时每台设备都能调用需要的函数,并且也要检查这些自带函数有没有被篡改,进行实验教学的时候经常发现由于实验所需软件自带函数被篡改导致实验无法顺利进行的情况,因此实验前对软件自带函数检查十分重要。对每台电脑上的本次实验需要用的软件进行检查,确保顺利实验十分重要。总的来说,就是要有充足的课前准备,确保实验的失败不是人为因素。
3.4注重学生互动
一、学习经验,加强运用,努力增强战略思维能力
能够提出高质量的政策建议,本身就是贯彻中央政策文件、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通过对先进经验的学习,进而归纳出策划、争取政策的一般规律是:
(一)着眼全局,提出观点。要提出具有敏锐性、全局性、科学性、针对性的政策观点,必须具备较强的战略思维能力。一是要有政治敏锐性。必须清楚地把握国际国内政治格局的新近变化,并且能够准确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二是要有全局观念。“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提出政策观点,不能从部门或个人利益出发,而应把自身发展放到世界大局、全国大局中去定位思考。三是要着眼长远。“不谋长远者,不足以谋一时。”提出政策观点,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急于求成,要以人为本,面向未来,统筹兼顾,确保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四是要结合实际。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人民群众的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观点。这就要求政策策划研究人员在平时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精于提炼。
(二)充分论证,形成文稿。当政策观点得到上级领导首肯后,必须立即着手形成质量较高的政策文稿。一是要进行战略分析。分析提出政策建议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可能性。二是要进行调查研究。组织召开系列座谈会,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三是要进行政策环比。了解类似政策情况,确保提出的政策建议具有创新性和地方特色。四是要做到有的放矢。明确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从而确保提出政策建议具有较高的“含金量”和可操作性。五是要做到几上几下。让提出的政策建议既集中群众智慧,又汇聚领导韬略;既符合本地实际,又达到上级要求。这就要求政策策划研究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分析判断、沟通协调、文字表达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主动请战、提前介入。
(三)抓住机会,争取支持。寻求机会甚至创造机会,争取所提政策建议得到领导支持或纳入上级战略规划、政策文件,努力将地方意志上升为上级发展战略。一是可以利用全委会、人代会、政协会等重大会议之机,以建议、议案、提案的形式正式提出。二是可以抓住领导到基层调查研究、检查工作的机会乘机提出。三是在形成比较成熟的政策建议文稿后,可以采取专题汇报、######请示等方式争取支持。
(四)分解任务,狠抓落实。战略思维还仅限于主观领域,要将战略思维变成战略管理,还有待于将战略思维变成战略决策,由战略决策再具体化为战略措施。因此,政策策划不仅要有想法,更要有办法。政策文件一旦争取成功,要立即对政策文件进行宣传解读,领会精神实质,发掘政策“金矿”,分解明确任务,策划包装项目,争取资金投入,加强督查考核。
二、把握大局,结合实际,认真策划一批重要政策建议
把**放在全国和**大局中来审视,当前**可以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一)争取**成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建区34年来,**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跨越发展,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同时也应看到,**的快速发展是在动荡飘摇之中取得,围绕**是否拆并的问题,各方反复争论了几十年,行政单元的不确定性,始终是制约**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最大心病。**地处成渝经济腹心地带,区域工业基础雄厚,产业独具特色,专业人才聚集,交通便捷高效,发展基础牢固,改革成本较低,经30余年发展,**已具有相当基础,设立**经济开发区完全具备现实可行性。2006年9月,时任**市委书记的同志到**调研,作出**区应建设“经济开发区、改革试验区、党建先进区”的重要指示后,区委、区政府立即着手论证,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设立****经济开发区的请示,在市级层面已产生一定影响,初步形成了一定共识。当前应抓住国家批准设立**两江新区的有利时机,通过多种途径,继续向市委、市政府反映,争取在**成立经济开发区。
(二)争取市里出台支持**建设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基地的政策。**因车而建,因厂设区,重型汽车产业是**工业经济的支柱和主导产业,汽车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近90%。**为支持全市汽车产业布局和打造“汽车名城”的战略部署,重汽集团公司与上汽商用车投资公司对红岩公司实施战略重组,并北部新区异地注册建厂。2009年4月16日,北部新区新基地投产后,公司总部、总装都将陆续搬迁至新基地,此举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上依红公司总部、总装厂搬迁后,将在**基地留下具备3万辆整车生产能力的生产设备、办公用房等数量可观的资产。上依红公司**基地现有的特种车、专用车以及车桥、变速箱、转向器、传动轴等关键零部件的生产能力和水平在全国同行业拥有较强竞争力,采取政策扶持、合资重组等措施,就能够极大地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基地如何盘活做强,继续焕发青春,急需引起市里的高度重视,亟待市里对**的发展予以明确的定位,在产业规划上明确把**打造成汽车关键零部件生产基地,在项目引进布局、资金安排上给予倾斜和支持,使其现有的存量资产能够发挥最大效益。
(三)争取市里支持**、大足和荣昌共同打造千亿工业高地。**、大足、荣昌三区县地处成渝两地腹心,**“1小时经济圈”西侧,是川渝经济区和西三角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共同建设好**西大门,提升渝西地区整体实力和“1圈”带动能力的历史使命。三区县均建有省级特色工业园区。**工业园区规划面积12.5平方公里,大足工业园区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分龙水和邮亭a、b两区,荣昌工业园区坐落于峰高、昌州和广顺三个街道,规划面积21.5平方公里,三个特色工业园区在地图上构成一个三角形,人文相近,地理相邻,经济相通,产业优势明显,区位交通优越,合作前景广阔,适合于大规模的联合集中开发建设,具备实现千亿工业目标的可能。三区县应加强联合,共同向市里建议集中连片打造千亿工业高地,在产业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工业项目布局、土地征用、税费减免、对外推介等方面予以政策扶持。
(四)争取市里出台加快渝西地区发展的文件。直辖以来,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加快北部新区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强民族工作加快渝东南民族地区经济社
会发展的意见》、《加快万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等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文件,而在**“一圈两翼”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且承担起对口支援“两翼”重任的渝西地区却面临“不东不西、不是东西”的尴尬。按照非均衡发展理论,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并不是同时产生和均匀扩散的,而是从一些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一旦这些区域由于初始优势而比其他区域超前发展,则由于既得优势,这些区域就通过累积因果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继续超前发展,然后通过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一圈”中的渝西地区基础设施完善,自然资源和人才资源丰富,工业体系完备,经济成长性好,只要稍加支持,该区域的经济就能以乘数效应迅猛发展。为此,渝西各区县应联合向市里提出出台加快渝西地区发展的政策建议,并选择在恰当时机正式联合向市委、市政府提出请示。
三、成立机构,加强锻炼,扎实搞好政策策划班子建设
搞好政策策划,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必须要搭建专职的政策策划班子,切实承担起区里重大政策的策划研究工作。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202-01
我国软件从业人员有50多万人,在6000多家软件企业中有60%是50人以下的小企业,1000人以上的企业仅十余家,软件出口额不到印度的10%。据统计,目前我国软件企业项目的按时完成率平均为20%左右。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项目开发能力,我分析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培养:
一、培养学生具备软件开发的基础知识
认真学习专业课程和编程基础课程,不断学习新的和先进的开发工具,只有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理论指导,编程才能游刃有余,才能写出高水平的代码,才能编写出高质量的程序。
最基础的课程是C语言,然后根据应用范围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开发工具,如果搞底层开发一般使用C和汇编;如果是大型或者游戏软件开发那就是C或C++,一般都用到VC++或者C++开发工具;网页编程可以选择ASP/PHP/JSP;电子商务方面选择.NET和J2EE;网络应用一般选择JAVA。不过像数据结构,数据库等课程无论哪个方面的开发都需要学的,另外英语和数学也非常重要。
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能力
团队精神、协作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而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则产生了真正的内心动力。培养教育学生和其他人进行沟通和协作,这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软件专业本身要求具备很强的动手能力,同学们需要相互学习、相互探讨,以此来提高个人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软件开发兴趣
兴趣是每个人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它感兴趣,才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潜力来学习,所以,培养学生软件开发能力,应先激发学生软件方面的兴趣。首先,给学生提供较为完善的实验设备,让学生第一眼就感觉很好,再鼓励学生多练习、多熟悉环境,让学生切身地感受到,能够挖掘自身的潜力;其次,根据学生的实际,抓住学生心理,由简单到复杂,让他们自己动手完成一个软件。
四、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
现代企业是高职毕业生的最主要需求者,他们对应用性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最有发言权,他们对毕业生的评价、对技能训练的改革需求不仅会影响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社会声誉,还会左右企业对基地的财力或设施、设备的支持力度。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形成“面向市场、行业主导、适时互动”的实习实训体系。根据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要求,在企业专家指导下,对接行业需求,制订覆盖本专业主要技能和职业态度、职业素养要求的模块化实习实训与教师培训实施方案,明确各模块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形成分模块的训练与考核标准。根据职业技能形成的内在规律,科学划分实习实训阶段(单元),制订不同阶段(单元)实习实训教学计划,建立实施方案与阶段(单元)计划有机结合,阶段(单元)计划又相对独立的实习实训体系,适应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不同就业需求的实训需要,提高实习实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校企合作制,创建校外顶岗实习基地
校企合作是顶岗实习基地建设的前提,通过对我国传统教育的反思,对新教育模式的不断摸索,逐步形成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教育模式。职业教育采用“技能+学历”的教育方法,在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采用“七分实践,三分理论”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教育风潮。校企合作模式,就是职业教育中探索出来的一条新道路。
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必须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岗位工作任务,因为学生顶岗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顶岗,还不能够独立地完成某个工作任务。因此,加快、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的进度、强度,是指导和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顶岗实习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12-99 -03
一、问题提出
高职教育实施的是“高端技能教育” ,职业能力是高职毕业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一观点已成为各有关方面的共识。在有关省市对中小型企业会计岗位人员工作能力基本要求的专项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对会计专业学生岗位操作能力、具备会计基本技能、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的需求所占比例高达90%以上。这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基本要求是相一致的。因此,作为高职院校要明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重点强调专业技能教育,突出职业技能训练。高职会计教育的实践性这一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决定了实践教学是高职会计专业全部课程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会计实践课程是形成学生职业能力的主“生产线” ,因此强化会计实践课程的改革是基于职业能力视角的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
目前,各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三年级都安排了大型的会计综合实训,一般为期一个月左右,以此作为就业前的实战训练,以期达到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但从各院校开设的具体情况看,普遍存在实训与实际会计工作脱节的现象。
(一)没有体现会计岗位责任制
在实际会计工作中,不同岗位的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是不同的,需要会计人员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并严格强调岗位责任制。如财务人员经常要面对许多不规范的票据,需要其认真审核把关,对于审批手续不全的财务收支单据应当退回,要求补充、更正;对于不规范甚至是错误的原始凭证有权拒绝办理,并及时上报。但是,目前高职院校会计综合实训教材中,教师没有事先将涉及的原始票据精心设计,巧布陷阱,结果学生拿到手的原始单据都是正确无误的。这样实训内容的设计显然是不利于培养学生审核票据基本技能及岗位责任意识的。
(二)没有充分展现会计工作核算流程
在社会化大生产中,每个经济组织单位都会与外单位发生诸如货物购销、劳务提供或接受、资金借贷、税费计算及缴纳、利润分配等经济业务;对内也经常发生费用报销,薪酬发放,成本核算等经济业务,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责就是正确、及时地处理这些业务。因此,作为会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经济业务交易凭证流转的操作规程。现实的会计工作核算流程是自成体系并严密规范的,如办理采购业务结算,经办人员首先要办理验收入库手续并由相关领导签字,才能到财务部门办理付款手续。因此,掌握各项业务办理和结算流程是财务人员最基本的岗位业务知识。现行的会计综合实训教材却省略了相关手续,这样实训的结果使学生不能全盘掌握业务处理流程,导致顶岗上任时出现操作上的反复。
(三)没有强化内部控制制度
从实际会计工作内控角度来看,会计人员不仅有分工,而且要不定期进行轮岗。但是目前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会计综合实训是由一个学生做一套账,负责所有业务处理环节和步骤。这种安排,与现实工作中的财务人员分工和岗位轮换的要求存在比较大的距离。
(四)没有还原会计工作的原始状态
现行的会计综合实训教材普遍存在提供原始单据的同时也提供文字题目,学生的惰性较大,基本上就是看题目,而不是分析原始单据,判断经济业务的类型并做相应的会计处理,以至于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没有应有的锻炼,到了实际岗位接触种类繁多的原始票据时犹豫不决,不敢下手。
(五)没有覆盖专业能力培养所需的全部内容
目前会计专业综合实训所涉及的课程主要是《会计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较少涉及《财务管理》、《审计》、《税法》等课程的实训。从工作内容看,也主要是会计核算的实训,缺乏预测、预算控制、内部控制制度和分析等内容的实训,达不到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全面认识会计工作的目的。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实战》课程组成员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领域进行了跟踪调查,在对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原有的实训课程进行整合,形成一门新的实训课程《会计实战》,并申报为学院专业核心课程。
二、课程定位
《会计实战》课程开设在第5 学期,是一门为期六周的大型综合实训课程。前导课程是《会计原理与技能》、《出纳基本操作》、《基本经济业务核算》、《特殊经济业务核算》、《税费核算与申报》、《成本计算与分析》、《财务软件应用》、《Excel在财务工作中的应用》等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通过前导课程的学习,学生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处理程序和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还缺乏跨行业企业、分会计岗位实际工作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特别是对实际会计工作中有关会计凭证传递处理的认知相对贫乏,对不同行业企业账务处理的特殊性要求不够了解,这些都需要通过系统化技能训练,为此在第5 学期学院开设了《会计实战》课程。该课程后续课程是《职业体验》、《毕业实习》。因此,该课程是职业体验和毕业实习前的实战演习,是一门具有把专业能力培养和职业迁移能力培养融汇的复合功能课程。
三、课程开发的理念与设计思路
(一)课程开发的理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社会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不断提高会计综合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是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会计实战》课程借助于仿真的实训环境、真实的实训器材、综合的实训内容着力培养学生建账、填制与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期末处理、报表编制、纳税申报、会计电算化应用等会计核算技能,努力提高会计档案整理、报表分析、会计工作交接等会计管理能力,强化学生对经济业务的识别、分析、判断处理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对于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如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 和职业素质养成( 如诚信、细致、严谨等) 起主要支撑作用,对学生专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如职业岗位迁移能力、行业适应能力、继续深造能力等) 的培养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设计思路
基于“专业能力与专业发展并重”的课程开发观,该课程依据实际会计工作领域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后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选择上坚持“三以”原则。即:以实用为原则,选择中等规模企业常规经济业务为设计依据;以原始单据为主要表现形式;以综合性为特征,选择涵盖企业资金周转全过程典型经济业务。在具体教学项目设计方面,遵循企业会计业务处理的基本工作流程,分析典型业务岗位工作职责,通过将会计工作任务嵌入不同工作岗位,按照岗位分工进行账务处理,采取“岗位轮换、任务循环”的模式进行循环实训,仿真呈现企业财务部门工作程序、工作要求、工作规范。具体思路如下:
1、构筑工作岗位与学习任务融汇的“两维”课程框架结构
依据会计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完成的技能要求,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和高职会计专业课程的特点,明确了实践教学的内容。框架结构如图1:
图1
2、以会计工作任务的准确分析作为课程项目设计的基本依据
高职会计专业实训课程项目的设计须满足两方面要求:一是覆盖整个工作领域;二是负载必需的本专业基本知识,也就是说要尽可能把知识点都纳入到实训项目中。实训项目是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后精心设计的结果,但是由于实践中有些工作任务范围是比较广泛的,因此需要进行项目分解和取舍,具体操作时一方面要充分考虑所选择的项目的典型性,满足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另一方面还要考虑项目之间的能力区分度。据此设计的课程内容才具有项目课程的特色,其中的学习内容也更具体,这样就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会计实战》课程设计了职业目标明确、项目任务鲜明、模块内容适当的五个项目。如图2:
图2
3、以手工电算一体化作为课程设计的主线
为全面训练学生的会计职业基本技能,比较会计手工作业与会计电算化之间的关系,验证会计手工作业数据处理结果的准确性,每一实训小组配置会计电算化系统,加深同学们理解会计手工作业是会计电算化作业的基础,会计电算化作业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4、采取“岗位轮换、任务循环”的模式进行循环实训
按照会计岗位的划分情况( 出纳岗、往来会计岗、成本会计岗、总账会计岗和财务经理岗) ,将会计工作任务分解到相应工作岗位,由学生扮演不同的会计岗位角色,完成相应岗位的工作任务,并进行岗位轮换实训。即: 将实训学生进行分组定岗( 每组5人,每人一岗,每岗一周) ,在处理经济业务时,按照分岗情况由相应岗位的学生根据经济业务发生情况操作票据传递和相应的会计处理。
四、课程建设实效
针对现行会计综合实训存在的上述问题,我院《会计实战》课程组成员对课程内容、实训组织、教学手段进行了大尺度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原始单据高仿真,加强学生岗位责任制意识的培养
为了培养学生对票据的审核能力,增强他们的顶岗能力和适应能力,我们一方面根据现行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印制了大量高仿真、彩色的原始票据,取消了文字题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迫使学生只能通过审核原始票据分析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从而提高学生的业务识别、分析和判断能力;另一方面在实训过程中有意识地插入了许有问题的票据,如车票时间与出差时间不一致、发票上没有税务部门印章、住宿发票超标等。除此之外,还设置了出差过程中丢失发票、出差补助的计算等相对复杂的问题,这些内容在前面的单项和专项实训中都未曾出现,因此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感觉比较新鲜,在任务达成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审核票据基本技能及岗位责任意识。
(二)增加学生自主设计开展的业务,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现行多数会计综合实训课程中,学生是没有自的,只能被动地按照教师事先编制的程序处理所有经济业务。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和学习兴趣,一是业务处理中增加学生自主设计环节,如某些业务不再规定付款时间和付款方式,由学生自行确定;支票、进账单、委托申请书、收费凭条等全部由学生自行填列;从银行提取现金的时间和金额由学生自行确定,老师不再予以规定,老师的责任是检查企业是否遵守现金支付和银行结算的有关规定等;企业需要的借款,均与金融企业签订借款合同,自行确定借款金额、利率、期限、利息支付方式、本金归还方式等条款,然后由银行划款,到期由企业归还并付息等。二是本次实训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老师不再提供答案。为了加深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理解,满足学生对完成作业的成就感,我们在实训结束时组织了小组之间的交叉审计,审计质量作为老师考核打分的依据之一。从反馈信息来看,学生对相互交叉审计这种形式比较欢迎,同时学生也反映不同老师对相同问题的解释不同,导致个别小组之间因对相关问题认识不同而发生比较激烈的争执。争执的背后是学生对相关问题认识的加深,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向老师提出了挑战,促使老师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注重教研活动的开展。
(三)仿真设置各职能部门、制定了相关管理办法,提升学生顶岗能力
为了强化学生对出纳岗位的认识,实训中教师充当银行角色,负责审核学生结算凭证填写的正确性,负责受理各银行结算业务;为了加深学生对采购业务和销售业务的认识,我们规定,所有采购业务和销售业务都必须经过仓库部门审核签字才能办理对外付款或委托收款手续;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顶岗能力,我们结合企业不同情况制定了差旅费报销管理办法,详细规定了不同职务人员在出差过程中的住宿费标准、交通费标准以及出差补助标准;我们还规定了付款审批的额度,5 000元以下(含5 000)由财务经理审批,5 000元以上由总经理审批(老师兼任),使得学生在校实训的体会更加深刻,也有利于学生就业后的角色转换。
(四)教师角色由主导者转变为实训的引导者和参与者
在以前的实训中,所有经济业务由教师拟定,教师既要控制实训进度,还要负责提供答案,老师是校内实训的主导者、监督者、裁判。而在《会计实战》课程改革中,付款时间、付款方式都由学生自行确定,部分经济业务如提取现金;对外结算等业务由学生自行设置;老师也不再提供答案,老师还要作为董事长协同学生处理经济业务。为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对学生提出的一般问题不予正面回答,而是给予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相互之间开展讨论。为了确保实训达到预期效果,对学生实训中存在的错误老师要深入分析可能产生的危害,不再用一句“不符合规范或制度”来简单答复学生,因此在《会计实战》课程中授课老师的角色已经转变为实训的参与者、协助者。
五、职业能力视角下进一步完善《会计实战》课程建设的思考
从学生实训总结及离校后的反馈信息来看,学生对《会计实战》实训课程的改革成效是比较满意的。通过学生在实训总结及离校后与指导老师的交流中,我们梳理了进一步完善《会计实战》课程建设实效的思路:
(一)在原有模式基础上,增设“交易关联、行业循环”的课程实训模式
由于学生就业去向是各行各业,而不同行业企业( 如制造企业、交通运输企业、金融企业等) 的经济业务特点不同,其账务处理也有着不同的要求。本课程组成员深入不同行业企业,与其共同研究,将设计包括制造企业、物流企业、商业企业、金融企业等在内不同行业相互关联的经济交易业务,构建仿真实训企业及工作场景,将会计工作任务嵌入各工作领域( 不同行业) 的不同会计工作岗位进行循环实训,力图改变过去“单一以某一制造企业经济业务为对象”账务处理的不足。如图4:
图4
图中:每个交易区域中每组学生在完成一个行业企业的全部经济业务处理后转入另一个行业企业,进行行业循环会计实训,如: 某组学生完成制造企业经济业务处理后进入物流企业进行账务处理,在物流企业中分别担任不同会计岗位的角色并进行岗位轮换实训,完成物流企业账务处理后再转入商业企业进行账务处理,依次类推,达到“交易关联、行业循环”的实训目的。
(二)扩大学生自主设计开展的业务范围,有效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会计实战》课程组成员与毕业班学生进行实训中期座谈时,学生提出能否让小组之间自主开展采购、销售、投资等业务,这样学生在自主开展业务过程中能够更加熟悉并掌握企业生产管理、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上的知识,而老师要负责监督、检查学生自主开展的相关业务的合理性。《会计实战》课程组认为学生的这种建议能够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发现自身知识的缺陷。因此在以后的改革中应尽量增加业务的自主性,减少已知性,促使学生不断思考和学习,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多方举措,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增强实训效果
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具有企业会计工作背景的教师不多,大量的教师只有短期到企业从事会计实习的经历,有的教师虽然从事过比较长时间的会计工作,但是由于所在单位规模以及岗位分工等原因,动手能力也不是很强。由于现行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很多实务问题没有作出详细、明确的规定,导致不同老师对相关问题的认识也不一致。对此,《会计实战》课程组拟采取的措施如下:①组织教师共同讨论、解决《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没有明确规定以及教师之间也不明确的问题;②组织教师下企业,把下企业锻炼作为教师晋升职称的重要依据;③要求老师在授课前自己先将实训内容手工和电算化都做一遍,从而确保教师的指导有的放矢,同时也能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兰芳,罗立明.高职会计专业实训课程体系构建[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
[2]马月.高职会计专业实训之我见[J].财会月刊,2009,(11) .
[3]俞校明,张东志.高职财经类专业项目课程开发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0,( 12).
近年来,大家开始侧重让学生进行实验设计,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进行科学实验的思想和方法。在日常科学课堂教学中,部分的实验教学虽然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但一部分教师把实验能力的培养等同于单一的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很少让学生独立进行实验设计,或者说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缺乏系统性。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能力、提升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现状分析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学生普遍存在实验设计能力不强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教师师资问题制约着实验教学
在小学,首先要保证语数外三门主课的师资;其次要保证音体美三门专业性较强的副课的师资;而科学、思想品德这几门被认为专业性不强的“副课”,50%~70%由主课教师兼职,部分学校专职科学的教师偏少。兼职教师精力有限,在科学知识、科学技能等方面并不是很专业,因此在教学中,这部分教师更关注结果,而不注重探究的过程,更不会去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2.科学教师课程理念没有完全转变
对教师而言,课堂教学就必须给学生自由的空间,依据学生的志趣、才能、资质和特长,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独特性、创造性,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大胆猜测,大胆质疑,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甚至是异想天开。但很大一部分教师还没有完全摆脱“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观念的束缚,还没有完全建立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教学观念。因此,在课堂中,实验教学往往匆匆而过,实验设计等不到关注。
3.学生实验训练时间得不到保证
实验设计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等方面,过程长环节多。科学学科在小学阶段每周只有2~3课时,一节课留给实验探究环节的时间并不是很多,老师在上课时要求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有时教师为了得到正确结论,不愿花费很多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大多时候是模仿做一下算了,得到结论就可以了。这样一来,实验教学经常匆匆而过,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自然难以提高。
4.学生缺少实验成功的体验
良好的学习环境要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培养成功心理,让学生多点成功的体验,减少失败的负面影响,鼓励进步,增强信心。但目前的教学环境下,部分老师有一种误解,经常要求实验设计面面俱到,学生很难取得成功、很难获得老师的表扬。长此以往,在多次失败的打击下,学生就会对实验设计产生厌倦、害怕甚至对抗的心理。在这种消极情绪的支配下,又怎能提高学生设计科学实验的能力呢?
二、培养策略
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课程观念,明确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重要性,把新的课程观念转化成教学行为。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了一些经验,认为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策略一:学会提出问题和确立目标
1.问题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教师首先要学会如何通过适当的情景、矛盾的冲突、知识的迁移等形式,启发学生敢于质疑,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培养学生提出科学问题的习惯,让学生敢问、愿问、会问,提出的问题有科学性、研究性。
如,教学“空气中有什么”,上课时教师点燃蜡烛,并用空杯子倒扣使它慢慢地熄灭,让学生认真观察这一过程,并思考:“对刚才的现象有问题吗?”学生纷纷举手:“蜡烛为什么会熄灭?蜡烛为什么是慢慢熄灭,而不是一下子熄灭?”他们七嘴八舌,很想通过实验来解决问题。这样一来,有了问题就有了解决问题的欲望,就想设计一个实验来做给大家看。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又会产生新的问题:“水为什么会上升?燃烧用去了多少气体?”
2.目艘馐
实验目标是实验的出发点,也是实验的最终归宿。没有明确的实验目标,实验教学成了无本之木,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从而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使后续的猜想与假设有明确的对象和目标。
如,在教学“空气中有什么”时,当学生看到教师的演示实验,把空杯子倒扣在蜡烛上,蜡烛慢慢熄灭,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其中很多问题和今天上课的内容一下子联系不起来,教师可以接着启发学生:“有办法使蜡烛不熄灭吗?”有学生说:“把杯子稍微抬高一点,让空气流进去?”还有学生说:“在杯子顶部钻个小孔。”教师可以引导:“你们认为蜡烛燃烧和空气有关吗?空气能帮助蜡烛燃烧吗?空气中到底有什么呢?”这样一来,大家目标就很一致了,学生探究欲望也被激发了。
策略二:学会文本的“学习”和“模仿”
1.解读文本
现行的小学科学教材有着大量的文本信息,同时还有各种插图。如何有效地处理这些文本信息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接收、吸收、消化与运用。文本信息处理得当,科学课堂如虎添翼。
我国现行科研体制以“课题制(也称项目制)”为主体,全国各地无论是高等院校还是科研院所,无不把项目作为一个单位的立身之本,围绕项目为中心,开展项目申报的前期论证与立项申请、组织实施项目研究及技术攻关、完成对项目成果的总结鉴定并申请奖励,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日常工作的三部曲与主旋律。在项目决定生存的大环境、大背景下,如何建设好一个单位的科研项目库,提高项目申报的成功率,多拿项目,多出成果,已经成为制约单位发展的瓶颈。这些问题,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与档案管理没有瓜葛,实际上密切关联。这里就以本单位近年来的工作实践为例,谈谈档案管理在农业科研项目库建设中的效能作用。
1 建立“三农”问题档案登记制度,发挥档案管理的能动性作用,建设开放性项目储备库,立足从“备案”研究到“立项”研究
科研项目申报过程中,最大的窘境莫过于没有项目可报。以往每到各级各类研究项目申报通知下达的时候,各单位总要召集相关研究人员来想办法、出点子,临阵磨枪,临时拼凑出几个项目来上报,但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获得立项的机率很低。为了做到未雨绸缪,使项目申报更有的放矢,近年来许多科研单位纷纷建立起自己的项目储备库,并把它当作一项常规性的工作来抓。例如,我院就明确提出,农业科研要服务“三农”,要针对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立研究课题,建设开放性的项目储备库,把它作为申报各级各类研究项目的准备。
所谓建设开放性的项目储备库,就是要求科研档案管理部门,对农业、农村、农户遇到或报告的问题,及时登记备案,并把它纳入到科研项目储备库中;进而筛选出在生产生活中急需解决的、有研究价值的重要问题,然后组建专门的课题组,立即开展研究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性研究,在找到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应对策略后,采取成熟一个申报一个的办法,正式申报各级各类研究项目,争取立项,从而实现从“备案”研究到“立项”研究的过渡。这样,既避免闭门造车,解决了农业科研与生产实践脱节的问题,又为项目储备库的建设找到源头活水;而且由于有了比较扎实的前期研究基础和相对可行的研究对策,申报立项过程往往水到渠成,命中率很高。以我院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的“欧鳗夏季暴发性疾病病因及其综合防治研究”项目为例,该项目就是在接到水产养殖户有关鱼病报告后,从“备案”研究开始,逐步过渡到“立项”研究的。
其中,建设开放性项目储备库的一个关键性环节是“备案”,即做好“三农”问题的档案登记工作,这是建设开放性项目储备库的基础,是能否找新的项目增长点的关键,同时也是后续组建专门课题组、开展科研资源配置的依据。“备案”不是机械地记录,而是能动分析和敏锐觉察的过程,因为很多时候农户报告的问题,是已经研究过并且得到解决的不是问题的问题,这就要求科研档案工作人员对单位已有研究成果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其次,农户报告的问题芜杂众多,怎样辨析出哪些是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以提交决策,这就要求科研档案工作人员对于农业科研发展动态有基本的了解。这些说明,科研档案管理部门的职能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实际上已经兼具了科研情报收集、编发等职责功能,它无形之中对科研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否则很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 发挥科研档案的储备价值和综合应用功能,发掘传统学科优势,优化科研资源配置,实现项目成果管理方式的更新升级
其实,项目库作为科研项目的统计方法和管理手段早已存在。不过,以往所谓项目库建设主要是指项目成果的管理,目的是搭建一个平台,以此来展示一个单位已经取得的项目及成果的数量和级别,证明单位的科研实力,相关数据则主要应用于总结报告、报表统计、对外宣传等。换言之,以往所谓项目库建设仅仅是一个单位科研成果档案的自然记录,这种僵化的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课题制”的需要,必须作出更新和升级。
1.1 实现项目成果管理方式的更新和升级,首先要发挥科研档案的储备价值,发掘出传统学科的优势
体现在项目申报的具体过程中,就是要能在熟悉的地方发现风景,从传统优势学科中找到新的项目增长点。 例如,我院稻麦研究所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对冬季农业开发进行过系统深入研究,并且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但是随着世易时移,原有研究团队的很多成员逐渐退休或实现研究转型,这一传统学科的优势也逐渐被淡忘和消退;九十年代中期,该所研究人员在查阅科研档案过程中,敏锐注意到这一学科的传统优势和研究潜力,立即组织相关人员成立“南方冬季农业开发”课题组,在发掘传统优势的基础上,针对新时期南方冬季农业开发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等开展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因应策略和改进措施,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该课题不仅获得立项,而且研究成果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2 要发挥科研档案的综合应用功能,优化科研资源的配置,做大做强科研产业,争取拿大项目、出大成果
以我院食用菌研究开发为例,由于很多学科都与食用菌存在密切关联,而且食用菌本身属于生活消费资源,市场转化程度高,开发前景广阔,所以我院土肥所、植保所、地热所、稻麦所等下属科研单位,都分别从各自学科角度出发对食用菌进行研究和开发,一时之间形成“百菇争鸣,百菌齐放”的繁荣局面。不过,从对科研档案数据的统计分析中可以看出,繁荣背后也潜存着发展规模小而全,拿不到大项目、出不了大成果,以及不良竞争等危机或隐忧。因此,整合食用菌研发队伍、优化配置科研资源、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成为大势所趋的当务之急。通过调集相关单位的科研档案资料,并进行相关数据指标进行量化比对,我院最终确定整合全院食用菌研发力量的最佳方案,成立了食用菌研究所,食用菌研究与开发学科从此告别小而全的发展格局,一跃成为全院的优势学科。
随着科研改革形势的发展,目前很多科研单位都把自身内部科研项目库建设细分为项目成果库、在研项目库、已申报项目库和项目储备库四个门类。档案管理的效能作用不仅仅局限在项目储备库和项目成果库建设领域,它广泛运用和作用于科研项目库建设中的全部过程和所有门类,在当前这种项目决定生存的大环境、大背景下尤其值得研究和关注。
参考文献
[1]赵美婉:《浅谈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与档案提供利用》,《山东档案》2007年第7期,第19-20页。
[2]左天凤:《浅议农业科技项目库建设》,《河南科技》1998年第10期,第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