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科研诚信活动大全11篇

时间:2023-07-31 16:52:0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科研诚信活动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科研诚信活动

篇(1)

前言

作为一个课程的基层组织,教研组是具体实施教学计划、组织开展教研活动、检查评估教学质量、总结交流教学经验、组织开展课外活动的工作机构,学校教研组在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骨干教师、选拔学科英才、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改革纲要及各学科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许多全新的理念,相应的,教研活动的开展也应适应新的环境,有所创新,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

一、转变教育理念

传统的教研活动往往存在以下问题,例如形式单一僵化,只教不研,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一定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教研活动容易流于形式;教师本身对于自我角色的定位还不够清晰,只是被动地参与;不同学科之间往往缺乏交流,互动性不够,教学实践和理论之间容易脱节等。

从对新课程要求的解读中可以看出,作为教研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育理念方面也应该有所转变。首先,教师应该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决策者。教师应该意识到自己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作为一个主体存在的,而不是一个单纯的执行者,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对教学资料进行取舍,布置适当的作业,选择恰当的考核方式等。在角色定位明确的前提下,教师还应该改变以往教学的权威意识,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此外,学科之间的合作应该有所加强,而不是各自独立开来,这样才有利于解决学科综合性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与此同时,教学过程中还应该由以知识传授为主体的教学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方向转变。

二、导入文化建设

解决了思想层面的问题,还应该思考如何让教师的群体文化外化为学校文化,让教研组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载体,通过文化建设来打造文化的共同体,促进教师群体的发展。这对学校和教研组都是一个新的挑战。一般存在的问题是:(一)要么二者被割裂开来,要么教研组直接将学校文化演绎为教研组文化,缺少自己的独特性和创造性。(二)教研组组长对“什么是教研组文化”及“如何开展教研组文化建设”意识模糊,组内教师也对活动不够主动。(三)教研组缺少以文化创建为核心的发展规划,工作思路和策略不够系列化,从而导致文化创建中生成的文化产品资源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四)学校缺少对教研组文化的管理制度和评价标准,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管理真空。

针对这些问题,首先作为学校的管理层,应该整体进行教研组层面的制度设计,明确教研组的文化愿景和发展目标,确立教研组文化建设的工作思路和发展路径,实现学校制度向教研组制度的重心下移。同时开展面向教研组组长的专题培训,让他们明确教研组文化的内涵及意义,培养其文化意识,并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来推动和保障其工作的开展。教研组应该组织开展多样的教研活动,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并帮助教师制定个性化的发展规划,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与展示平台。

三、变革教研模式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研的质量和实效,有必要对传统的教研模式进行变革,重点放在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导入新的教学方法,以教师本人撰写的教学案例为载体,组织教师开展参与式、讨论式的案例分析教研活动。同时针对新课程的实施新教材运用中出现的新的课题,以教研活动为平台开展课题研究。

各个学校都在积极探讨多种教研活动形式,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例如有的学校定期举办教学沙龙研讨会,为教师搭建一个畅言教改理念、抒发课程实践体会、提出课程教学中产生的疑惑、释疑解惑寻求工作良方的交流平台。有的学校在实践的基础上根据课程的不同围绕教学研究相应的课题,使得科研与教研融合,以科研带教研,教研促科研。此外定期开展经验交流,累积经典案例,及时进行课改小结也是一个很好的形式。为了促进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有的学校还定期邀请专家开设专题讲座。而网上论坛的开辟,教师与学生之间对话的开展则能够更好地促进相互之间的了解。这些都是在新形势下对于教研组改革的新尝试。

结束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课程的推进,也随着教师的专业水平进一步提升,以及学校教育科研制度的自身发展,教研活动必将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顾燕萍.教研组文化创建的七大策略[M].中小学管理,2007,(06).

[2]王金星、魏长庆.改革教研模式,落实教研职能[M].诸城教育网,2004.

[3]叶维取.略论学校文化教研的若干问题[M].瑶海教育网,2007.

篇(2)

什么叫做生态式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或许在人们心中对它的理解很陌生。有的甚至会觉得生态式教学不适应舞蹈教学。生态式教学其实就是将艺术综合的一种新式教育,比如舞蹈教学,舞蹈教学中引入生态式教学理念,舞蹈的世界本来就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引进新的元素提高了学生艺术的综合水平,从而让学生更加了解多元化艺术。新课标要求下,对生态式舞蹈教学活动展开深刻的研究。新形势下,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教育发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生态式教学适应了舞蹈教学改革的新要求,打破了舞蹈教学单一的模式,把学生的舞蹈增加了不少新的元素,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运用感情,把舞蹈中的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新式教学的理念也是为了追求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生态式教学源于生活

生态式舞蹈教学教育其实是一种与生活有机融合的一种艺术教育,它作为一种新视角出现在舞蹈教学中,是为了适应当下学生在舞蹈方面综合能力的发展,舞蹈不仅仅包括肢体动作,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表现,把美术、歌曲、京剧等因素引入舞蹈的教学中,使得舞蹈教学不再变得单一化。舞蹈还需要舞蹈情感、表现力、舞蹈内涵,这些都不是从一个学生的表面能看出来的。生态式舞蹈教学最终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舞蹈内涵,培养舞蹈内涵不仅有助学生的快速成长,开阔了学生的视角,还有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快速发展。生态式舞蹈教学活动源于生活,其实是把生态式教学引入生活,从生活的本身角度展开教学,生活中也包含了许多知识理论,比如一个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素质都是生活培养的。作为一个优秀的舞者必须懂得生活,还需要生活和舞蹈相结合进行创新,这才是真正的舞蹈的精髓。生态教学就抓住这一点要求,比较接地气,所以说生态式教学源于生活,教学模式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有利于学生道德素养的发展。

三、生态式教学源于文化

生态式舞蹈教学活动作为一种艺术的灌输教育,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教育发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生态式舞蹈教学引入了舞蹈与艺术,文化与信仰,生态式舞蹈教学把文化作为一个起点运用到教学生活中,发挥它本身的内在。舞蹈也是有历史渊源的,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笔艺术财富,追逐艺术的历史,其实舞蹈是起源于美术、歌剧、文学等层面,舞蹈是动态的,所以说舞蹈是艺术之母,起着重要的领导作用。学习舞蹈其实就要学习舞蹈的内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舞蹈的内涵,所以将生态式舞蹈教学引入舞蹈文化中,文化与舞蹈的结合使得学生更加感受到舞蹈的魅力。文化也是一个国家的象征,舞蹈文化是艺术的结合体,它使舞蹈迸发出新的火花,引入生态式舞蹈教学活动,把祖国文化最美的一面呈现给观众,不仅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教育意义,同时又为舞蹈教学增添了不同的色彩。新式教学理念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从而相信新式的舞蹈教学改变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外在肢体动作,也是从内心深处像外拓展的蜕变。

篇(3)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2-0004-03

团体的发展是个动态的过程,大多数的团体都处于一种持续改变的状态中。从团体动力的观点来看,团体可能永远无法达到完全静止不动的状态。既然如此,团体的发展应该循着某种轨迹,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地发展下去。由于学者们在研究这一发展过程时,可能各自着重在某一层面的现象描述和特征说明,导致对团体发展有不同的观点(潘正德,1995),对心理辅导活动课发展进程的研究同样如此。关于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发展进程或发展阶段问题,学术界的说法也很不一致,主要的有以下几种观点:

王淑敏(1993)认为:“班级团体发展有其阶段性,可按其发生的时间顺序分为定向阶段、规范建立阶段、冲突阶段、生产阶段及结束阶段等五个阶段。每个阶段所需的时间并不固定……随着阶段发展,团体的效能已能逐渐增高,直至结束阶段才下降。而且,在每个阶段中团体的效能并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有起有落。”廖凤池等(2002)认为:班级团体辅导(即心理辅导活动课)“设计的焦点集中在儿童生活中的一些主题,如人际关系或团体决策过程等。其实施步骤,包括场面构建、引导投入、经历过程及分享觉察四个阶段,通常在10分钟的暖身活动后,导入计划的活动,完成后进行5~10分钟的心得感想分享。台湾省中小学的班级辅导活动课程即属此类团体。”李坤崇(1998)也认为:“班级团体发展与团体咨商具有阶段性,虽然名称互异,但实质的发展历程均同。”考虑到台湾学校教师实施班级团体辅导的一些实际情况,他主张可以从“准备阶段、形成阶段、转换阶段、工作阶段、结束阶段、追踪阶段等六部分来说明班级团体辅导之历程。”

大陆的一些学者,根据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实践经验总结出的规律则是:班级团体的形成与发展“大概分成四个阶段:热身―凝聚―探索―结束评价,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任务和内容”( 李东红、熊少严,2004);“班级心理辅导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定向探索阶段―规范建立阶段―磨合转换阶段―凝聚信任阶段―成长建设阶段―结束跟进阶段。每个阶段所需的时间并不固定,在每一个阶段中效能也有起落”。

以上两岸各家的观点,大多是从一个班级成长全过程的层面(即宏观的层面)来研究团体发展进程的,这样一种进程可以长达几天、几个月、半年或者一年(王淑敏,1993);而本文则是从微观和操作的层面来进行探讨,看一看作为一节心理辅导活动课,在40~45分钟的时间里,大致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根据对大量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现场的观察和研究,我们认为,将一节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发展进程划分得过细是不便于操作的,因为“团体是一个连续性的发展过程”(Trotzer,1977), “由于团体方式与性质的不同,演化的程序可能有先后的出入,而且心理的演变难以划分明晰的界限”(朱秉欣,1975);但将发展进程描述得过于笼统模糊,又不利于辅导教师把握团体成长的阶段性动力特征。所以,根据学术界对于团体辅导进程的一般共识,我们对一节有具体课时限制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微观发展进程作如下的划分,即:团体暖身阶段―团体转换阶段―团体工作阶段―团体结束阶段。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一、团体暖身阶段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团体暖身阶段与一般团体的初始阶段有明显的不同。因为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对象是原先的建制班级,教师无法选择团体成员,学生也无法选择辅导教师。除了新入学的之外,大多数班级的成员彼此早已熟识,而且也早已存在次级团体,并形成了次级文化。这些次级团体与次级文化,对于某一次心理辅导活动课而言,可以成为其助力,也可以成为其阻力。辅导教师要关注的,只是如何尽可能地“善用次级团体或文化,化阻力为动力,化危机为转机来带领团体”(李坤崇,1998)。但这一项工作,主要靠辅导教师在上心理辅导活动课之前,作好必要的调查、研究、分析和铺垫,以了解班级的具体特质,并由此决定自己的辅导主题及其他应对策略。真正到了上课铃声一响、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序幕正式拉开之时,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便突出地表现为:学生尚未有足够的情绪和精神准备,对本节课要探索的主题和要达成的目标茫然无知,团体内开展互动、交流、分享的氛围也尚未形成。因此,这一阶段工作的重点是“情绪接纳”,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几点:

1.通过热身游戏或其他媒体手段,促成团体成员初步的互动。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热身游戏、音乐、影视等手段,营造一种轻松和温暖的氛围,帮助团体在当下形成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实体,这一过程就是通常所说的“暖身”或“破冰”。它的目的就是让全体学生既没有心理压力,感到轻松愉快,又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起学生积极参与辅导活动的情绪,增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信任感和凝聚力。

2.充分展现教师的“尊重、接纳、关爱”的辅导态度。在团体暖身期,辅导教师或许不必过于在意辅导技术,但却必须以笑容、点头等恰到好处的体态语言,来传递自己对学生的关怀、倾听、真诚、鼓励的辅导态度。如果教师在班级团体辅导活动的起始阶段,就给学生留下一种冷漠、忧郁、疲倦、焦躁的印象,那就等于自己亲手关闭了学生心灵的大门。

3.必要时,明确告知团体基本规范及辅导活动的注意事项。由于有些辅导主题可能涉及比较敏感的话题,教师应预计到辅导进程中可能出现的某些消极因素,例如封闭态度、防卫心理、调侃、攻击、起哄等,这就需要在团体初期就与学生商定必要的团体规范,以求全体师生共同遵守,做到“防患于未然”。例如,制定“说好话、守秩序、存好心、做好友”的共同公约,告知学生必须倾听他人讲话,积极参与讨论,对事不对人,必须保守团体或个人的秘密等。

二、团体转换阶段

与一般的团体辅导转换期重在处理成员的焦虑、抗拒心理和团体的内部冲突有所不同,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团体转换阶段肩负着由“团体凝聚力初步形成”向“运用团体动力解决团体共同关心的某一发展问题”转移的重要任务,这是一个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成员探索成长困惑的欲求、逐步催化团体动力的过渡时期。这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展开主题”,具体说来包括:

1.以形象具体的方式,提出某一个被团体成员共同关心的问题。当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热身活动被调动起来之后,辅导教师就须围绕辅导活动的主题,选择某一种形式(例如案例、游戏、歌曲、影视片断、小品表演等),将问题情境呈现在学生面前,借助学生的情绪和团体的气氛,切入辅导主题,而本次活动的辅导目标,也同时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被学生所感知。在这样一种富有感染力的具体情境中,团体动力会很快被催化出来,辅导现场能够生成十分活跃的参与氛围,学生往往就是在这种真切而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去体察、去联想、去分析、去反思的,这当然有利于他们在具体的角色关系中去辨别是非曲直,并产生深刻的心理体验。

2.鼓励全体学生参与互动讨论,积极对他人的意见予以回馈。这一阶段应将全体成员主动介入团体活动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因此,辅导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学生比较熟悉和共同关心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对其他同学的意见积极作出回馈,其基本方式是缩小团体规模,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发表意见。在团体转换期,应尽可能少用全班分享的发言形式。因为它不利于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主题活动中来,也就不利于团体动力的进一步催化。而如果这一阶段的团体互动氛围不能被有效地激活,后一阶段的团体动力就有可能受阻。

三、团体工作阶段

团体工作阶段是团体基本成熟后进入解决实质性问题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在一节心理辅导活动课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大约需占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一般来说,经过5分钟左右的初期热身和10分钟左右的转换期活动阶段之后,各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已经从“共处一组”的“虚体”变成了相对稳定、持续互动的“实体”,现场中彼此信任、接纳的氛围已经基本出现,这时的团体动力才真正开始有效运作,此时即可进入以“自我开放、面质、回馈”为基本要素的团体工作期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问题探索”,具体说来包括:

1.设置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思考。辅导教师要针对团体目标,继续设置为达成目标、满足学生成长和行为改变的较为深层的活动,以帮助学生发现内心的矛盾与冲突。当学生进入了师生共同创设的具体情境时,他们会通过心理换位等方式体验到具体角色的情感,或者引发了对自身经历的回忆,由此对自己在成长中遇到的困惑有了新的体验和感悟,并理清了自己的问题及其相关心态的来龙去脉,或者引起了他们改变自己的动机与愿望。所有这些不同的想法、感受、矛盾,在他们的脑子里会产生一系列碰撞与冲突,而这就是他们自我认识、自我反思和自我成长的开始。

2.继续催化正向的团体动力,促进学生的自我开放。这个时期,团体中已经呈现出一种让学生感到心理上比较安全、比较温暖的氛围;小组成员间的信任感逐渐加强,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小组成员之间觉得彼此已经有紧密的情感联系;班级团体的活动目标对每个学生来说,也是有吸引力和被认同的。因此,辅导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比较深入的、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况的讨论话题,以促进团体成员的进一步自我开放,使学生更倾向于实质意义上的讨论,更能表达自己内心想披露的经验或感想,更为接近内在的自我,更能自由地给予他人回馈,并且可以没有防卫地接受回馈。

在学生深入自我开放的过程中,往往会引发某些团体成员的情绪宣泄。他们在释放自己持续压抑的痛苦或不如意的经验时,可能会出现爆发性的宣泄方式,如泪流满面,甚至痛哭失声等。此时,教师只需予以倾听、接纳,学生的情绪则自然会逐渐舒缓。一般而言,情绪宣泄会使学生将压抑或掩饰的痛苦、愤怒、沮丧、憎恨与恐惧加以解除,让身心更为舒坦。“情绪宣泄是常见的蜕变历程,虽然会给团体带来短暂的沉默与压力,但雨过天晴后学生将更舒服”(李坤崇,1998)。

3.鼓励团体成员之间不同观点的交换,在支持与面质之间取得平衡。班级团体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拥有众多的资源。到了团体工作期,在班级成员彼此建立信任的前提下,每个人的经验、体会及生活应对策略开始互为资源,从而为真诚、坦率的资源交换或给予提供了机会。通过持续不断的回馈、相互的协助和真诚的面质,每个人都在帮助别人,每个人也在被别人所帮助,共同分享彼此的经验、知识与技能。此时,即使团体成员之间出现意见的冲突,也会被团体内部所了解、讨论和解决。而辅导教师则应充分运用倾听、接纳与支持,来协助学生探讨自己未曾觉察的部分或潜能,在学生规避问题时予以建设性的面质。如果团体仅仅停留在“支持”的层面,仅仅注意积极的回馈,而不愿相互鞭策成长,则团体的动力将会趋弱。

4.引导学生关注团体目标,鼓励学生相互倾听,共同研讨有效策略。团体工作期是团体成员相互激荡最为频繁、各种不同意见争鸣最多的时期,如果学生不能专注倾听,团体将无法深入讨论。所以辅导教师在这一阶段要特别注意调控局面,引导学生关注团体目标,时时提醒学生把握讨论的方向,专注于探讨“此时此地”的事情与感受,不要旁生枝节;同时要鼓励学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思路与策略。这一阶段中,辅导教师的角色要从团体中心位置向外退移,而学生的角色则逐渐向团体中心位置靠拢,“团体成员的独立性越来越清晰地表现出来,他们依靠自己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团体因此形成自己的动力,并且依赖自己的动力向前推进”。

四、团体结束阶段

团体结束阶段是心理辅导活动课历程的最后阶段,它并非是可有可无的,恰恰相反,结束阶段的团体经验对团体的成效有决定性的影响。如果团体结束阶段是成功的,那么学生就比较愿意将自己在团体中的所学带入现实生活中;当他们结束这一次班级团体辅导时,记忆中留下的都是对团体的欣喜、激动、感慨等正向情绪,而不是对团体的不屑和愤怒,这些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将起到重要的作用。这一时期的工作重点是“问题解决”,具体说来包括:

1.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澄清团体经验的意义。心理辅导活动课结束之前,应留出一定的时间,由师生共同进行总结整合。一次好的总结整合,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再次明确团体活动的主题、目标和意义,帮助学生达成共识,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认识层次,使学生从中得到新的感悟。

2.鼓励学生将认知、经验加以生活化与行动化,使自己的收获向课外延伸。团体活动的终点,应该是新生活的起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自己在团体中获得的经验、体会、感悟、决心运用于课外的实际生活,作为再度出发的动力。在团体气氛十分融洽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在团体内作出“承诺”或者订立某种“契约”,这对于他们履行诺言、身体力行、将团体经验实践于个人生活,会具有正向的效果。

3.设置富有新意、余音袅袅的团体结束活动,为本次主题探索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团体结束期应力求有一个富有韵味的尾声。例如,具体化的优点轰炸、正向具体的终结赠言、寓意深刻的名人名言、感人肺腑的歌曲音乐,以便给每一个团体成员留下深刻的、美好的记忆,激励他们将课堂上的活动体验与课后的生活实践更好地衔接起来。

总而言之,“团体的形成与转换是迷人的,其起承转合的历程,有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我们只有身临其境,上下求索,方能体味个中的奥秘。

注释及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3-0311-01

1大学生科技活动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摇篮的高校,卓有成效地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调动大学生参加科研的积极性,激发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迎接挑战的主动性,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科技素质,已成为各所高校的重点工作。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增强大学生创新意识,开展创新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高校学生科技活动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然而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由于目前大学科技创新活动主要以“课余活动”的形式开展,它作为第二课堂的一部分,在资金、师资、设备、场地和参加人数等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影响了它的发展规模和综合效应;

(2)学生参与热情高,但主要以短期的科技活动为主,长期研究坚持下去的少;

(3)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时间不足。就目前高校实际情况开看,大学生的主要精力是学习课程知识。在大学四年中,大一学习数理外等基础课,大二英语过级,大三主要专业课程,大四成绩好的忙于考研,其他的大多为找工作而忙碌。由于一年级学生对大学生生活有一个适应的转变过程,且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要参与科技活动显得力不从心;大学四年级的学生,考虑就业问题比较多;而大二、三年级学生接触的专业知识只是专业基础知识,由于专业知识相对不足与缺乏,因而学生难有高水平的专业成果。另外,课时多,学习任务重也是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综上,大学生一方面在认识上崇尚科学,态度积极,体现出比较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而另一方面又在行动上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随波逐流”,体现出主体意识不强、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投身实践的勇气和能力欠缺等消极状态。

2大学生科技活动融入课程设计的意义

2.1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Curriculum Design)过程,其涵义为是建立在分析与设计基础上的深思熟虑的精心规划和预先制订,是一次理论知识的再学习过程。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课程设计的教学作用主要体现在灵活运用理论知识来设计实际应用系统。以此拓宽知识面,系统地进行工程实践训练,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设计乃至毕业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设计主要在是工科类专业开设,目前课程设计教学是工科类本科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组织实施好课程设计教学,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取得了不少的成果。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的培养计划中都是以一些考试课程为主,学生也主要重视这些课程。而作为一种教学辅环节的课程设计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专业知识的一种非常好的手段,而课程设计环节中却出现这样的情况:

(1)目前,国内高校对课程设计环节重视不够,课程设计多为考查课。各工科由于多为考查课,学生认为“不出意外,都能通过”,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部分学生不太重视或有畏难情绪,互相抄袭现象非常严重。像许多课程设计是纯纸上谈兵的类型,教师布置题目之后,大部分同学都等待一些勤快的同学做出来之后抄袭,一个班的版本也就是一两个。出现这种现象,此次课程设计的目的完全没有达到,彻底归于失败。

(2)课程设计的时间短,安排不合理。课程设计一般是1到2周,这样的时间,对于完成一个对学生有所帮助的课程设计是不够的。并且课程设计的时间往往是期末考试结束后学期的最后一到两周,学生急于放假回家,对课程设计就是本着及格就好的态度。

2.2大学生科技活动与课程设计相结合的意义

(1)把大学生科技活动与课程设计相结合,使课程设计成为大学生科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科技活动由“课外”变为“课内”,可以有效解决科技活动参与率的问题。

篇(5)

学校要充分认识到课程改革和科技教育的重要性,设立专门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坚持有利于培育普通高中学校特色、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的原则,加快选修课程建设,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学校专门开设了新课程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教师校本培训项目,动员全体教师积极开设各类科技教育选修课。

此外,要以制度形式确保科技教育活动在新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学校出台了《科技辅导员奖励制度》《学生科技竞赛奖励制度》,鼓励全校教师开设科技选修课程活动,同时在班主任考核、教师学期和年终考核中增加科技创新方面个人成果及辅导学生成果方面考核栏目。为了形成学校科技教育特色,除外出参观培训,学校还积极与上级相关科技部门联系,将省市区的科技教育活动请入校园,通过一系列的科技活动,提高教师对科技教育的认识,吸取科技教育的技巧和经验,在实践过程中体现科技活动的创造性、创新性的特点。

二、正确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科技选修课程学习

1.开设科技类兴趣特长选修课发展学生潜能,提高综合素质。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包括体育、艺术、健康教育、休闲生活、知识应用等课程,旨在发展学生潜能,提高综合素质。开设科技创新活动选修课,十分适合当前开展的课程改革。学校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科技创新教育的意义,了解科技活动的具体内容,明确科技创新教育的实质是以造就创造型人才为根本目的。利用大型宣传画廊、黑板报、广播站和校园网等多种媒体进行宣传报道科普知识,展示获奖作品、公布科技成果、取得科技竞赛成绩等,并宣传发动和科技课报名等工作,使学校科技创新活动能正常有序地开展。

2.开设科技类知识拓展选修课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包括必修拓展课程、大学初级课程、学科发展前沿课程、学科研究性学习等,旨在让学生形成更为厚实的知识基础。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等为基本的学习载体;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和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课程,研究型课程意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3.开设科技类社会实践选修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科学人文素养。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包括调查探究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科学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社会实践类活动作为选修课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有了充分选择的权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这一类选修课题,通过查找资料、调查研究、探索实验、撰写报告等。对来自自然、社会、环境、学科、生活等方面感兴趣的问题,从进行人力、物力、财力及可行性等方面的论证,这些课题有与学科中某一问题有关的,也有的是社会问题和人文环境的,还有些调查研究和方案设计的,通过实验、研究,直至得出结论,让学生撰写科普小论文。

篇(6)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27-0043-02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21世纪建设祖国的重任将要压在他们的肩膀上。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笔者对本地学生的形态发育水平、营养状况、体能素质等进行了相关调查,发现学生的运动速度、爆发力、运动的耐力以及肺活量等都在急剧下降,如果以这样的体能素质,必然无法胜任建设祖国的重担。那么该如何提高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呢?在这样的形势下,大课间体育活动逐渐发展起来了,并且在全国各省市中小学得以推广。笔者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就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涵

大课间体育活动和体育课所开展的活动有所区别,它针对我国传统体育教学活动作了一些改革。在每天上午第二节下课后的课间操时间内,把做课间操的单一模式改变成多种活动模式,延长其活动的时间,由以前的5分钟延长为25~30分钟,活动内容不再局限于课间操,而是采用多种活动形式,增加了许多活动项目。大课间体育活动填补了体育课的不足之处,它能够让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每天达到一小时,在有序的、系统的、有计划的安排下,学生在参加多元化的课间体育活动时,可以享受到更多的快乐,所以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来。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之后,学生能够有效地调整自己学习和休息的时间,身体也比以前强健了。

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成效

1. 改变教师的教学观,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把动作要领示范、讲解之后,通常就会做壁上观,不再和学生一起活动,只是偶尔在旁边指导一下,这种教学观念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之后,体育教师应教学的要求,不可能再做旁观者了,他们的角色发生了变化,除了是“主持人”的角色之外,还兼有“活动合作者”的身份,完全脱离了“教授”的角色,他们和学生一起“疯”,一起玩。当教师加入这个队伍后,以其优美的动作、熟练的技巧以及坚强的意志激发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兴趣,学生纷纷仿效教师的标准动作,活动的效果大大增强,由此可见,教师的加入会给大课间活动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当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发生变化之后,他们的视野放宽了,能够从大局出发,统筹策划好大课间体育的活动程序。教师的体育知识面拓展了,教学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体育教师的总体业务水平也提高到新的一个台阶。

2. 锻炼了学生的意志,树立了终身锻炼的体育观

学生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虽“历经磨炼”,但是从中享受到了活动的快乐,认识到了体育活动对身体的重要性。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团结合作,培养了学生协调解决困难的团体精神,培养了学生在困难面前永不低头的顽强意志。学生于大课间体育的户外活动中,能够呼吸课外的新鲜空气,接触温暖的阳光。各种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身体健康了,各种疾病“望而却步”了,终身体育锻炼的观念深深地“植入”了学生的大脑内。

三、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教育观念没有彻底改变

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施之初,因其新鲜性,所以得到学校领导和教师的重视,可是在实施一段时间之后,学校领导和教师迫于升学的压力,只好颠覆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教学观念,把大课间体育活动当作普通体育课中的点缀物,不但不积极参与,有时还打压学生的积极参与性。

2. 活动内容没有贴近学生实际

大课间体育活动和体育课的区别在于:体育课的授课内容是以教材为主,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重在开展学生喜欢的活动。有些学校在设计大课间体育活动时,并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没有尊重学生的选择,没有考虑学生的个性,设计了统一单调的体育活动。学生因此不喜欢这些体育活动,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打消了。

3. 学校的硬件设施不够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上午第二节课后举行的,实施对象是全校的学生,这就要求学校的硬件设施一定要跟进,否则整个活动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在此次课题活动的调研过程中,发现有很多学校场地不够,大课间体育活动无法满足全校学生的参与,只好分期、分批活动;有些学校经费不足,无力购买大课间体育活动所需的器材,导致已设计好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无法开展。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学生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四、解决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 全校师生思想要一致,高度重视大课间体育活动

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出现自然有其存在的道理,它摒弃了体育课活动的不足,是全校性的活动类体育课。它的活动理念、活动组织形式等都比体育课要“高出一筹”,对于学生身心健全发展具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全体师生要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全民”参与到大课间体育活动中来。

2. 活动内容要贴近学生

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的设计所要面对的是整个学生群体,所以要切忌形式单一,而应该贴近学生的实情,和其它学科或者考试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例如可以开展健美操、韵律操以及传统游戏的活动等。在开展健美操活动时,可以和音乐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活动开展之初可以让学生自行下载伴奏带,自编健美操的动作,自排队形等。活动的时间长短、活动的难易程度、活动量的运动负荷等都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果运动负荷过量,既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同时也会挫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除此以外,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不能一成不变,而应该适应时展的变化,不断更新,使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活动与效果有机统一起来,激发学生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热情和兴趣,学生才能享受到其乐趣,身心也才能得以健康发展。

3. 灵活利用学校的现有教学设施

在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施的过程中,不能因为学校的场地、设施的不足而中止此活动的开展,而应该发掘学校现有设施的潜力,充分利用它们,促进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例如,学校操场容纳不下所有的学生参与课间体育活动时,我们可以把学生分散到各个区域内开展活动,比如,教学大楼面前的空地上、学校食堂、学生礼堂以及会议室,等等。学校运动器材不够的情况下,可以开展一些器材自行制作的课间活动,例如扔沙包、跳绳比赛、跳皮筋比赛以及踢毽子比赛等。

总而言之,开展好大课间体育活动,将对学生健康的一生产生积极影响。学校和体育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体育活动,把大课间体育活动进行到底。

篇(7)

时代呼吁教育创新,教育创新,就要有创新性教学,以培养具有主动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人才。但是,应试教育下的语文课堂,缺乏生机,欠缺活力。一个偶然机会,笔者接触到肖家芸《语文“活动式”教学》一书,深受启发。

一、概念

所谓语文“活动式”教学,即“以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内在需要为基础,以学生语文主体能力综合(知、能、情、意)发展为目标,借助学生听、说、读、写、思等言语实践活动,来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操作性的全程教学形式”①。其基本理念是“教学活动化”和“活动教学化”。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

传统语文教学的侧重点是教师如何教,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存在。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主体性、主动性。而语文“活动式”教学提倡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让课堂成为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是一个有生机、有活力、有生趣的高效课堂,是一个学生高兴学、学得会、记得牢、能融会、善贯通、有提高、会应用的活动课堂。

三、心理学依据

心理学研究表明,多种感觉器官一起上阵参与记忆,多种感官协同活动,能够提高感知的效果,这叫做“感官协同定律”。“活动式”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收获的知识记忆准确、记忆持久。

四、创新性活动

1.期末复习汉字听写大赛

笔者吸取中央电视台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节目模式及成功经验,以《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高考须识记字词、成语”为主要内容,唤回学生久违的书写热情,感受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解救学生于不书写、提笔忘字导致的母语情感淡化危机,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更为学生搭起了夯实基础、训练基本功、获得成功的平台。

2.“唱”古诗

“唱诗”这一活动最初的创意灵感来自哈辉的“新雅乐”。新雅乐是集“诗歌、音乐、舞蹈”为一体的“新乐”。当然,笔者与学生只努力做好“诗歌、音乐”的有机结合。

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学唱经典古诗词曲目,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演唱者:曹颖),《明月几时有》(演唱者:王菲),哈辉成品《礼》等。第二阶段,自主配乐唱诗。配乐方式:(1)字数吻合;(2)曲风一致,如,杜甫的《登高》,沉郁顿挫,所配曲风就应凄凉悲转;(3)曲调应简单易学,有较强的操作性。

古典诗词、文言文是国学的精华,让“消失的让人心疼的中国古典文化”在“活动式”语文课堂上流光溢彩,莫不是语文老师的欣慰!

五、在运用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活动式”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且是要面向全体学生

要避免台上活动的学生是“主角”,台下的学生是“看客”的现象产生,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融入活动中来。

2.“活动式”教学的结果不是热闹,而是效果

“活动式”教学,不是为了肤浅地取悦学生,不是为了单纯地为了活动而活动,不能只看到在“活动式”教学课堂上学生的热闹,教师应精心设计每次活动,注重每次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3.要处理好学生“活动”和教师“讲解”之间的关系

把学习、探索、体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就负责“引导”和“点拨”。

六、结论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场”中,学生不再是无从而盲目地只顾接受知识,而是以一种想学习、敢想象、能创造的姿态投入到宽松愉悦的情境“场”中,学生从思维、语言、组织、合作各个方面获得整体性的训练和发展。

“活动式”教学的开展,优化了语文课堂教学,在创造性使用教材、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达到了师生共同和谐发展的双赢目标――学生爱语文,爱学语文;教师爱语文,爱教语文。

语文课堂“活动式”教学是在新课程教改的洪流中脱颖而出的一支生力军,还需要处于教学一线的语文同仁们在切实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不断地摸索、创新,逐渐形成语文“活动式”教学的基本流程、教学模式、教学策略。

注释:

①肖家芸.试论语文“活动式”教学“场”效应的生成[J].学语文,2002(01):8-9.

参考文献:

[1]“语文活动式教学”实验课题组.语文活动式教学课例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肖家芸.语文活动式教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3]田慧生.活动教育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田慧生.活动教学研究[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篇(8)

由于学校的实验室数量严重不足,且实验室里没有多媒体教学设施,不利于开展教学,我就准备了八个水槽,放上试管架、试管等常用仪器和一些常用的试剂,放在教室的实验橱中备用,每次实验时,再根据实际需要增减仪器和试剂,而这些工作都让学生独立完成,包括仪器和试剂的选择,到实验室领、送用品和洗刷仪器等,时间久了学生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将一切实验准备工作都做得井井有条,使我们的探究实验得以顺利进行。有时,实验室里一时缺少一些用品,我就从家里带去,例如鸡蛋、纯毛线和腈纶线等。

2.不怕麻烦,将大部分简便易行的活动探究实验设计成学生分组探究实验。

在两位实验教师的大力帮助下,我开设了大部分的学生活动探究实验,而且把一些“观察思考”也设计成了“活动探究”实验。例如本学年我实施了的学生探究实验有:钠的性质、过氧化钠的性质、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铵盐的性质、不同价态硫元素的转化、镁与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铝和氢氧化铝的性质、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乙醇的催化氧化性质和蛋白质的性质,等等。上述实验多是试管实验,操作比较简单,且比较安全,是适合学生分组实验的。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体验了科学研究的过程,近距离地观察到了实验现象,增强了感性认识,培养了观察能力,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提高了学习化学的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学生总是盼着上化学课。

3.循序渐进,引导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和优选实验方案的意识和能力。

开始的实验探究多数是学生根据教师设计好的项目和步骤进行,注重操作和观察方法的培养,后来逐渐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优选实验方案。例如在实施“不同价态硫元素的转化”的实验探究的前一天,我就布置好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设计实现S4+和S6+的相互转化的实验探究方案,要求方案既要简便易行,又要效率高,还要考虑减少污染的问题。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设计了多种方案,交到了我的手中,我分类把学生的方案制作成PPT,在实验探究前,组织学生讨论各个方案的优缺点,最后选定了用铜跟浓硫酸反应实现S6+到S4+的转化,同时将产生的气体分别通过品红试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来验证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和实现S4+到S6+的转化的实验方案,并且讨论了吸收尾气二氧化硫的方法,我们实际采用了用浸有NaOH溶液的棉球塞在试管口部,将仪器迅速移到室外的方法。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设计实验方案和优化实验方案的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也空前高涨。

4.细致入微,适时调控学生的实验进程,及时予以方法上的指导,提高实验探究的效率。

学生实验时,教师要给学生限定时间,强调好注意事项,提前做好一些常见事故的处理工作,特别是防伤害、防火、防毒等问题,且教师要不断巡视各小组的实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和处理,发现学生做得好的地方要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发现学生错误的实验操作要及时给予指正。在整个探究活动中,学生自始至终处于积极的、兴趣盎然的状态之中,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5.追根寻源,引导学生进行探后归纳和总结。

篇(9)

在我们对中心现有服务模式的调查中发现,在我中心现行的“首问负责制”模式下,在客户服务方面,我们存在以下缺陷:

(一)因为工作人员专业知识不足或者职业素质不高导致服务质量下降

在办公中我们发现因为客户来进行咨询时,往往不是只针对一个问题。所以,就造成接待客户的首位服务人员经常被询问到与自己专业不相关的问题。而在我中心“首问负责制”的制度下,无论客户提出什么样的问题,都需要服务人员热心的为客户解答。对于实在解释不了的问题,就需要服务人员引导客户去其他部门进行咨询。这样,虽然保证了每个客户的所求都能得到妥善的处理、获得满意的答复,但是由于工作人员数量有限,加上在多个问题之间来不及转换,往往就造成了解答不准确和同一个问题,不同工作人员给出的解释出入较大的现象,对客户在服务质量的评价上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另外,由于工作人员自身素质的限制,并不能保证每个顾客都满意而归。在长达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的咨询服务过程中,一方面有的工作人员缺乏耐心,容易忽视后面客户久候造成的心理上躁动、不安情绪感受而忘记进行语言上的安抚;另一方面服务时间长从客户的角度来看就是业务不熟练度的表现,从而增加对服务质量的负面评价。在先关的对服务时间长短评价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对客户勾选的数据进行统计发现结果如下表:

通过上表数据分析可以看出,顾客对服务质量的评价随着时间的长短而产生明显的变化。当服务时间在10分钟之内时效果总体来说最佳,没有出现客户评价不满意现象;15分钟是服务分界点,超过15分钟之后明显呈现劣评一遍倒的现象,满意的评价仅有35%,可以想象如何服务时间经常是几十分钟,那么结果可想而知。因此,服务时间缩短上的革新刻不容缓。

(二)“首问负责制”功能缺失,导致服务不规范

“首问负责制”模式的实行很有效的解决了客户多个业务来回跑的烦恼,但是由于功能上的缺失,这种模式也存在着影响服务质量的弊端。针对各个客户在营业窗口咨询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我们都是以口头的形式进行现场答复,对于这个窗口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习惯性的引导客户到其他窗口或相关部门进行咨询。这就造成了对客户是否得到满意答案的结果缺乏有效跟踪监督的问题。由于客户进行咨询时不会持有工单,所以对事后的审查也有难度,于是经常会出现,同一个客户针对一个相同的问题连续好几天来回跑柜台,这不仅仅使顾客对我们的权威性产生怀疑,而且从另一个角度上讲,对于形成良好的客户关系也造成极坏的影响。从服务的效率上来讲,更是给客户留下了办事不认真、敷衍应付的印象,这是我们工作中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

正是意识到以上两点的存在,所以我们中心急需采取行动来对工作中的这些问题进行审视,并拿出合理的建议来改善,以期达到良好的效果,于是开展此项活动势在必行。

活动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次活动我们以客户为中心,合理运用服务资源,把提升客户的满意度,打造益电优质服务品牌作为我们的最终目标。对于此次活动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我们通过鱼刺图分析:

通过认真分析,我们总结出如下几个方面:

环境区域划分上要进一步明确。对于客户咨询的各种问题,我们要及时分类,按照几大类别进行服务分区,例如针对进行咨询、业务处理、服务建议三个大类可以进行整体划分,然后针对每个大类中的具体问题在进行细化,做到规范集中的处理,保证服务的高效率。

在服务人员的安排设置上要细化。由于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办理业务的同时进行相关咨询,导致服务人员应接不暇的现象,进而影响客户满意度的提升,所以在操作中要对这一点进行全方位改进。

弥补“首问负责制”功能上的缺陷。针对目前采取的口头方式指导客户、没有通过SG186系统形成工单的工作方式,不能形成良好的时候监督检查机制的情况,我们需要采取相关措施来对工作的流程进行完善细化,实行闭环管理,保证每个环节的衔接不会出现脱节,不会影响整个服务过程的实施。

三、根据原因进行改进工作的实施

针对以上影响服务水平的原因,此次活动采取了以下步骤和对策进行改进:

首先在服务环境上进行了开辟服务区,来为客户提供咨询、投诉、建议等服务平台,进一步清晰大厅办理业务的层次、界面的改善。同时,增建客户咨询服务室,为客户营造温馨、舒适的沟通交流环境。严格要求咨询受理员热心接待前来咨询业务的客户,当场能给客户答复的,将回复情况记录在客户咨询登记本上进行备案,以便事后工作的进行,对工作态度认真的给予表扬和奖励。

其次在人员安排上也进行了较大的改动。启动“专家聘用制”每日安排业务知识丰富的专家轮流值班接待客户,当咨询受理员被客户问及复杂疑难问题时,不急于下结论,将客户引导至专家受理处,由专家进行接待和解答,咨询员将答复情况进行登记,当专家认为需要其他部门同时配合处理时,处理意见由咨询员在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协调,最终形成完整的答复。

另外就是从制度上面抓管理,根据咨询服务区服务方式、服务标准、工作性质制定编写了《营业窗口创先争优制度汇编》等多项管理制度,明确规定了服务过程的各个细节,并对服务标准和形式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使各个服务人员有章可循、有规可蹈。

最后在模式的完善上,我们利用现代管理学制定工作流程,将SG186系统中工单形成证据,并利用95598工作平台快速衔接各部门,从而形成流程的闭环管理,服务人员要及时回复客户,对回复不及时的可按《我单位供电服务调度实施办法》进行考核管理。同时,在每月的最后一天,咨询员将本月受理情况统计填写汇总表,分析各类问题上报主管领导,以便领导及时掌握咨询受理情况和客户满意度,并对进一步改进服务质量提供借鉴和帮助。

四、活动取得的成效和经验

经过数月的实践证明,该项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不仅仅实现了前台服务质量的明显提高和客户满意度的大幅度提升,而且在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上也起到了很好的洗礼和强化作用。

如今再看各个服务窗口,可以发现拥堵在各个窗口的客户少了,找专家咨询的多了;工作人员办理业务时间缩短了,客户抱怨少了。只要是客户所咨询、想要解决的事情,我们会尽快给客户圆满答复,并都已妥善解决。每次办理完业务我们都会问客户“您对我们的答复和服务态度是否满意?”客户也会如实的将自己的满意度情况及意见回复在客户咨询登记本上。

从咨询受理区对外服务至今,客户对服务的满意程度有了明显改善,从下图中可以看出客户的满意程度变化:

但是我们还是意识到,虽然已经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在服务质量的追求上,我们仍然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一)下一步工作中,我们要遵循现代管理学PDCA循环理论,制定计划、改进存在问题和不足之处,实现服务流程无缝链接,力争客户满意率达到100%。

(二)制定更加明确、公平的奖罚制度来激励工作人员进行工作上的不断自我完善。引入竞争机制和榜样机制,形成你追我赶的群体工作氛围。

(三)不定期对服务人员进行系统全面的业务知识培训,保证每个员工都能独当一面,为提供更好的服务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四)从监督机制入手,全程进行客户服务工作的跟踪。及时将客户的建议转化成工作思路融入到工作实践中。

篇(10)

近年来,由于初中英语新课程改革推进,我在教学中也逐渐渗透了一些新课程理念和方法,尤其是英语研究性学习,我在每个学期都会设计一个教学板块进行尝试。几年下来,品尝过成功的喜悦,也体味过失败的苦涩,总体来说,进步不是很大,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科学的、系统的理论指导,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比较随意,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比较模糊,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选择和实施――包括研究进程基本上是由我决定的。学生不能充分地参与活动过程的管理,导致学习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并且大多数学生的参与研究性学习的心理动机不是从学习活动本身所获得的,而是来自外部环境――尤其是教师的压力,这样势必造成学生在学习上缺乏内在的动机、兴趣的支撑。实质上,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体是学生,离开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再有技巧的教学活动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

新课程标准要求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题、自身尝试探究知识,并以此为基础自主创造、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为此,我在近期指导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基于新课程理念,以课题的选择为契机,逐步将我的学生引入了研究性学习那新奇、愉快,充满创造力的空间,获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对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选择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

1、选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

自主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灵魂,从课题的选定、方案设计到实施,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是符合时展需要的。因而,初中英语新课标也在“教学建议”部分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建议,指出“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基于这一点,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并确定研究性题目时,就应该以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为基本立足点。通过激发学生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自由的教育环境,在民主的师生交往与互动中引导学生发现并发挥自己的潜能,促使他们在选择与确定研究性题目的过程中凸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以此为契机,引导他们把这种主体意识贯穿于整个研究性学习的始终,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能够自主、主动、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学习主体

2、选题也要有效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研究性学习的选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可越俎代庖,并不意味着否定教师的指导作用,让教师退出课题的选择,不介入,不参与。初中学生毕竟还比较小,开展英语研究性学习,所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包括课内的、课外的和自我学习方法的研究,如果完全靠学生自己探究获取费时多、难度大,况且没有教师及时有效的指导,学生的完全独立的选题也易产生盲目性,这就需要教师把握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及研究内容的难度,帮助学生选择切实可行的题目进行研究。

3、选题必须有利于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生成。

从某种意义上讲,研究性学习的主旨之一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进行的,它与传统学习方式中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旨趣不同,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因而,它特别关注学生从特定学习活动方式中获得的学习经验。基于此,在进行英语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并确定研究性题目时就应该特别注重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生成。或者让学生把已习得的知识综合运用到主动探究的学习实践中,将学生个性特长同小组协作有效结合起来,或研读文本、掌握规律,获取知识;或贴近生活,调查研究,了解社会,应用有关知识去寻求相关原因,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获得深刻的体验,从而既培养了创新精神又锻炼了英语实践能力。

4、选题要建立在英语学科特点的基础上。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其主要的学习内容是同生活紧密相接的,作为研究性学习活动,要求学生立足课堂、开拓思维,“从自然到社会生活,从身边小事到国家大事,从现实世界到历史和未来,都可以是研究性学习的对象。” 研究内容的丰富,使得有些活动脱离了英语本身的学科特点,记得我在教学中,曾结合“节日”,曾指导过一次研究型学习活动――“我身边的节日”,学生们基本上从我国传统节日――包括一些富于我们兰州地域色彩的民俗节日入手,搜集了好多资料,做得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可时候反思一下,好想在学生英语学科的素养的培养方面没起到多大作用。由此看来,一些来自社会生活中的题目虽然与学生很贴近,更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但如何将其同英语学科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是我们更要关注的问题。

篇(11)

那么,应该如何提高学生主动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呢?

听、说、读、写是获取知识,研习知识的基本方式。因而,培养和提高学生主动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应从这四方面人手。如若听说读写能奏效,还需要贯穿两大元素,即反思和实践检验。 “反思”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实践”是验证猜想,检验真理的根本方法。

一、昕课中建构网络

虽同是认真听课,但效果却不一。这是因为听课中认真听出的“味道”不一样。听课,听什么呢?我认为听课应听出教师开篇时的一段“楔子”。这是导人本课主题在一单元及课本中的位置和联系。这也是为什么要讲此课的原因及意义。在碰到材料题时,你也就不难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性了l这就是著名的知识网络拓扑结构。

例如:政治生活课本,整个中心就是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就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体现在哪里?又怎么样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这就是主线,四个单元的内容尽涵盖于此。

这是其一,其二呢?是要听出本课堂的重点。一堂课其实只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突出重点,二是突破难点,所以学生听课要听出核心。每一个问题都离不开这么几个探究方式:一是什么、二为什么“是”、三是“是”将如何(有何意义、有何作用、有何影响)、四不是“是”又将怎样(这也是反证明必须是“是”这样的必要性)。

二、诉说中运用已学

巧设课堂练习,这既是考察和锻炼学生思维方式和角度,也是对知识迁移,学生已学知识的运用。课堂练习是综合锻炼学生主动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的一种途径。

例如:我在公开课讲授《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中,巧设三个情境就是引导学生如何在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又如何处理获得的有效信息。在分析了少数民族和汉族同样拥有政治方面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同样拥有受教育、发展本民族的特色语言、文字、风俗后,引导学生自然得出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是民族平等。

三、阅读中坚持问题式读书法

要想发现问题,就离不开阅读。怎样阅读是读=};的关键!我认为阅读应坚持问题式读书法,因此我们应做到读出书中设置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或途径。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最关键的是要找到致使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则是人手解决这一问题的角度。

例如:《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为什么要讲这一框?讲这一框是什么用意?那么在这一框中又提出了什么问题?即和平与发展问题并没有解决,如何解决呢?因而阅读中应注意,书中阐述并指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如何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显而易见其答案。

四、书写中明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