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传承文化的重要性大全11篇

时间:2023-07-30 10:17:0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传承文化的重要性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传承文化的重要性

篇(1)

民俗是一个国家长期发展以来形成的一种民间风俗,它涵盖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凝聚着人民群众的信仰。改革开放以来,民俗文化在我国各地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也有一些地区民俗文化逐渐流失,这对于地域发展来说,十分不利。随着我国关注于民俗文化建设事业,各地地域文化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如何对地域文化进行有效传承,使之与民俗博物馆建设进行有机结合,成为地域文化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在对该问题研究过程中,探究了民俗博物馆在传承地域文化中的重要性,并注重探究在地域文化影响下,如何更好地促进民俗博物馆发展。

一、民俗博物馆建设问题

民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本身具有一定的地域文化性,随着当代社会兴起的民俗文化复兴运动,民俗博物馆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民俗博物馆在发展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民俗博物馆建设,使民俗博物馆建设更加合理,能够对地域文化进行有效反映和突出,是当下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我国民俗博物馆建设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一些地域文化特征得到了有效显现。但是民俗博物馆在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对民俗博物馆本身特性的考虑,导致在建馆过程中,缺乏针对性,使其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针对于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民俗博物馆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对以下问题进行把握:

1.民俗博物馆建设要注重立足于地域文化进行宣传,能够实现地域文化传承功能。民俗文化与实体文化有着较大的差别,其本身不具备实体形态,但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关联性。人们在长期生活过程中积累的风俗习惯,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性,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此,民俗博物馆建设,要注重对一些积极的地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体现出民俗博物馆建设的重要性和功能性。

2.加强对地域文化的有效保护。民俗博物馆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地域文化进行保护和宣传,体现出一种活化的传承特点。民俗博物馆在对地域文化展现过程中,要注重利用丰富的陈列手法,将地域生活特征进行有效表现。

3.民俗博物馆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立足于地方特色。民俗博物馆建设过程中,整体规划要从地域特征进行考虑,其本身就是一种地域文化象征,建设的外观,要注重立足于民俗文化自身特点,这样一来,才能够真正地突出地域文化特征。

二、民俗博物馆在体现传承地域文化重要性的对策

民俗博物馆在新的发展时期下,要想更好地对地域文化进行传承,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民俗博物馆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更好地适应地域文化传承和发展实际需要,这样一来,才能够体现出其在传承地域文化中的重要性。

1.挖掘民俗资源。民俗博物馆的特点在于“民俗”上,而民俗本身,是一种地域文化资源。所以说,民俗博物馆在传承地域文化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二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在进行民俗博物馆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地域优势,挖掘民俗文化资源,并将文化资源与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现况进行结合,将民俗文化更好地展现在民俗博物馆当中。传承地域文化过程中,要将民俗文化各个发展阶段的特征进行有效体现,在民俗博物馆陈列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将民俗文化景象进行活化,使其具备较强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发展特征。

篇(2)

跨文化传播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历史上的丝绸之路、玄奘取经、郑和下西洋等都是跨文化传播的典范。如今由于交通基础设施和通讯基础设施的发展,促进了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国家与国家之间、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交流往来日益频繁。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跨文化传播能力正在成为诸多学科当中日益增长的一个新知识点。在高校开设《跨文化传播》,不仅有利于培养新时代国际化人才,也有利于保定市地方文化走出的小区域范围,进行国际化交流。

一、《跨文化传播》课程设置和教学目的

跨文化传播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而《跨文化传播》这门课程就是总结跨文化传播中重要知识,对全球主要的文明文化进行介绍,了解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异同,提供跨文化交流的途径和可能,以便学生更好的进行实际的跨文化交流。

目前很多高校的跨文化传播着重点在跨文化交际,而且多数设在外语教学院系,主要应对中国学生学习外语过程中文化差异在交际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提升个人交际和外语表达能力。这一设置主要是把语言学习和文化教学联合在一起,然而,在国际化日益深入的今天,大批的外国朋友来到中国学习、工作、生活、旅游。跨文化传播能力不再仅仅是一种学习语言的需求,而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各种专业的学生都需要具备的,理解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提升人与人交往的品质,也是一个大国彰显实力的一个方面。特别是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对于国际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要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解释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就需要对国际不同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文明产物有一定的了解,并对这种文明文化所凝练的群体思维方式,对世界是认知和判断有一定程度的洞察力。

跨文化传播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在今天国际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大环境中,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了解世界重要和主要的文明文化的起源和历史发展脉络,以及这种文明文化所凝结的民众的思维方式,帮助大学生理解不同文化群体的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提升大学生对异质文化的敏感度和辨识度,提高跨文化传播的能力;对于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更是要培养一种对国际热点问题的文化解读和解释能力。

二、跨文化传播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

从课程内容的设计上,跨文化传播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文明与文化――群体文化积累和历史发展。这一部分将对目前全球主要的文明和文化进行介绍,这些文明和文化主要是:儒家文明、西方文明、伊斯兰文明、非洲文明等。

2.文明与世界观――我们和他们怎样看待世界。这一部分将对世界性宗教和一些主要的地方性宗教进行简单的介绍,宗教是世界文明的核心,体现着不同文化群体的人们如何看待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

3.文化与个人――对个人的身份认同;文化休克现象的分析和理解。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包括,文化与交际的关系,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的形式,影响交际的因素,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等。

4.跨文化交际体验――来自不同文化群体的个人之间的交流和对话的体验。

5.总结和交流――学习和体验的最终凝练。让学生们对自己的知识和体验进行总结和交流,加深对跨文化传播的认知。

本人对留学生进行了三年的《跨文化传播》课程的教学,在教学工作中深刻体会到,留学生之间文化的差异,以及他们对中国文化了解的渴望。他们普遍认为通过这门课程他们了解的自己身边的同学的文化,进而与身处的中国文化进行比较,对自身的文化和中国文化都有了很深的认识。《跨文化传播》课程是很有价值、很有意义并且很有效。但同时,学生们也多次表示,他们认为在与中国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中国学生对外国文化的辨识度和认知度都很低,让他们觉得他们是中国学生中的陌生人。

在新闻传播专业留学生《跨文化传播》课程教学中,不断有其他专业的留学生要求旁听。而在对新闻传播专业二年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中国学生中也有大批学生对这门课程充满兴趣。可见,学生们对国际重点热点的关注程度也很高,却缺乏一种系统的学习来认知。因此本人认为在高校中设立《跨文化传播》课程,并借此进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提升中国学生对其他文明与文化的辨识度和认知度十分必要也十分迫切。文明之间的交流和对话不应仅仅是国家层面进行的有关国家发展的重大事情,更应该成为普通人,特别是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关注的重要的内容。

三、跨文化传播课程教学方式

1.小班化教学

小班化教学是指在教学中以小规模的班级为单位进行授课。小班化教学由于班级学生数少,教师比较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班化教学更便于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讨论、交流。讨论时相互启发,开阔思路,扩大教学的知识总量。小班化教学的互动性符合跨文化传播课程的实用性和交际性特点,也符合跨文化传播学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的理念。

2.体验式教学

影视文学作品的内容分析――在影视作品中有许多反应文化差异的作品,例如《喜宴》、《推手》、《刮痧》、《撞车》。这些作品将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形象的影视作品体现出来,学生可以在课余的时间观看影片,对其中的内容进行课堂的讨论,对其中反应的问题可以进行课堂的分析。另外还可以从林语堂的介绍中国文化的名著如《吾国吾民》(My Country,My People)、《京华烟云》(Moment in Peking)中选一些内容作为教材。通过这些具体的影视文学作品的学习和了解,培养学会能够通过图书馆、媒体、他人和个人的观察来获得有关外国文化的各种信息,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提升对异质文化的敏感度。

3.参观式教学

组织学生对保定市的文物单位,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以及相关的文化展览进行参观学习,让学生对中国文化进行一种直观的了解,加深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印象。在跨文化传播教学的过程中,笔者曾带领学生参观《保定首届乡土艺术成果展》,发现学生们对这些艺术成果有浓厚的兴趣,提出很多问题,希望更为详细的了解这些艺术成果。这种参观式的教学可以直观的让学生对中国文化进行了解,进而与外国文化遗产进行比较学习。

4.新媒体教学

设立公共邮箱和微信群,在留学生班跨文化传播的教学中,设立公共邮箱,让同学们上传自己获得的各种与学习有关的材料,师生共享,这种方法极大的丰富了教学材料的内容,并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教学的过程中设立微信群,大家平时分享一些关于文化的信息,可以将教学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使教学更加立体和全面,这两种方法都受到学生的欢迎。“众人拾柴火焰高”,跨文化传播在中国目前尚在起步阶段,各方面信息还很不完善,借助普及率极高的新媒体扩展教学内容,拓展教学内容的体验,对于跨文化传播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跨文化传播课程特点

1.研究性

在跨文化传播课程中,头脑风暴式的现场交流互动,效果最好。这种课程的设计是布置相应的文化选题给同学,每一次的选题都与文化有关而与学生自己的文化相去甚远,让学生们在课后对一种与己不同的文化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并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研究所得。在三年的课程教学积累中,学生们对另一种文化的认知和碰撞,成为非常有趣的教学内容。学生们在这种学习的过程中普遍表示受益匪浅。既促进了对不同文化的了解,也加深了对来自不同文化群体的同学或校友的理解,在留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互相理解,互相宽容的氛围。根据这一教学经验,在中国学生的跨文化传播课程中,可以安排中国学生与留学生混班授课。相互交流,并且根据自己的观察学习,写一些习作论文。

2.实践性

在课程教学中,经常采用典型案例法,对东西方文化差异较大的文化内容深入分析,加深了学生们对不同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这些典型案例的介绍激起了学生很大的兴趣和广泛的讨论。这种案例讨论法,增强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适应性。而对中国学生采用典型案例法,一来有助于学生提高对不同文化的认知,二来可以提升学生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现在很多大学生说到诸如“Christmas Day”(圣诞节)、“Thanksgiving Day”(感恩节)、“Halloween”(万圣节)等西方节日时,学生都能讲得头头是道,包括节日的由来、主要的庆祝活动等等,但是,对于中国传统节日以及相关内容的英语表达就不是很顺畅:比如春节(Spring Festival)“元宵节”(The Lantern Festival),“端午节”(The Dragon Boat Festival),“中秋节”(the Mid-autumn Festival),中国农历(Chinese lunar calendar)等。中国作为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古国,文化走出去,不仅仅是国家层面的活动,在普通民众之中也应该从细微,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将中国文化传递出去。

五、跨文化传播课程的文化意义

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同文化,不同群体之间的人相互交流、对话历史。在中国,华夏文明起源之初的炎黄二帝与蚩尤之间就是不同文化群体的交流与碰撞的事实;许多多的少数民族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今天的中华民族,可以说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在这片土地上各种民族交流、碰撞、融合的历史。今天要了解世界的发展,中华民族的发展我们更需要对全球的文明与文化进行了解和学习。

1.跨文化传播的学习与实践有利于培养新时代的国际化人才:

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国际国内的大环境都发生的巨大的变化,这使得中国的高校教育和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这种大环境的变化需要这个时代的培养的人才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全球眼光。

跨文化传播课程的设置正是与这种国际接轨的具有全球战略眼光的人才的培养,这些年河北省对外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不仅需要熟练运用外语能力的人才,同时更需要具备国际舆论传播能力的跨文化传播人才。

《跨文化传播》是在博采众长、吸收众多相邻学科理论和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该项课程可作为文科类高年级学生的选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首先具备一种文化之间和平共存的态度,在各种文化交流与碰撞日益频繁的今天,提升对不同文化的辨识度和认知度,培养一种跨文化知识和能力,通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的培养,加强学生的国际文化素养。

特别是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建议使用双语教学,旨在培养双语兼通的优秀的新闻传播工作者。一个优秀的传播工作者必须对重大国际问题中的中国因素和国际背景有敏锐的洞察力,要能够在不同的话语体系间进行熟练转换,需要不断进行思维变换,用国际话语表达自己,和用国内话语表达国际问题,并使用感性平和的语言表达,让受众在很短的时间内了解重大国际事件的来龙去脉。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日常生活中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和分析。

跨文化传播能力是所有学科的学生都需要具备的一种软实力,具有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国际化人才也有助于保定的国际化发展。

2.跨文化传播课程的设立有助于地方文化走向国际

保定作为文明古城,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保定地区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可以通过在保定学习生活的留学生传播到自己的国家。

保定市有很多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历史沉淀的文物本身既是文化的一个产品,又是文化展示的一个窗口。保定市拥有满城汉墓、大慈阁、古莲花池、保定钟楼、直隶总督署、淮军公所、清河道署、保定天主教堂、关西街教堂、杨继盛祠堂、观音堂、大汲店戏楼、忠烈祠、慈禧行宫、刘守庙、清真西寺、东清真寺、清真女寺、城隍庙、关岳行宫、石家花园、协生印书局等4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1处省保,504处市(县)保,1600余处不可移动的文物点,有8万余件馆藏文物,凝古聚珍,是保定历史文化的积淀。

保定市这些历史悠久的文物,应该成为展示保定市文化的一个窗口,借助跨文化传播课程设计中的参观式学习,有助于保定市地方文化走向国际。

3.跨文化传播课程的设立有助于提升保定的文化软实力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格局的影响带动下,保定市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新局面。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辐射下的区域范围内,北京、天津作为首都和直辖市,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实力,石家庄是河北省省会城市,也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在其他城市中,保定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从区域层面来看:保定市位于华北平原北部、河北省中部,大部分位于海河平原。与北京、天津构成黄金三角,并互成掎角之势,自古是“北控三关,南达九省,地连四部,雄冠中州”的“通衢之地”。保定市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3000多年历史,清为直隶总督署。保定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保定市是对外开放城市。然而保定市的对外开放程度却远远无法与北京、天津甚至也无法和石家庄相比。

跨文化传播的设立不仅有助于中国学生对外国文化的辨识度和认知度的提升,也有助于中国学生提高将中国文化推向国际的敏感度。本人建议保定市可以定期举行“保定文化国际交流会”将保定的本土文化进行展示,同时邀请在保定学习的各国留学生的使领馆参加并展示他们国家的特色文化。通过这种文化交流的平台,保定丰富的文化成果,可以在许多国家产生一定的认知度和影响力,有助于提升保定的文化软实力。

4.跨文化传播课程的设立将成为保定国际交流的窗口

跨文化课程可以为保定打造一个国际交流、商贸往来的平台。河北大学的留学生来自60多个国家,这些学生与本国使馆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他们自身的身份也各不相同,有大学教师,有商业人士,有媒体人士等,他们对保定本土的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本人认为,如果保定市可以定期举行“保定文化国际交流会”,可以借此平台,在保定打造一个跨文化传播、交流、商贸的平台。这些在保定学习工作的留学生在回国的时候都希望能够购买一些富有浓郁中国特色的商品作为礼物送给亲朋好友,而在保定,曲阳定瓷,安新苇编画,高阳纺织,雄县黑陶,曲阳石雕,涿州皮影,易水砚等都是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产品。“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个人认为,保定市丰富的地方文化可以借助跨文化传播打造一个“走出去”的平台:在每一年的毕业季,召开一个“保定文化国际交流会及文化产品展销会”,一方面对保定市的乡土艺术成果进行展销,另一方面邀请这些留学生所在国的使领馆参加,并展示其本国的艺术成果。这种交流会在丰富保定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可以在保定打造一个国际交流的平台,助力保定市的国际化发展

六、总结

跨文化传播是传播学中实践性很强的一个分支,特别是在今天国家化全球化日益深入的情况下,跨文化传播能力不仅是国际化人才需要具备的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地方文化国家化发展的路径,更是一个国家对外交往的软实力的体现。跨文化传播课程对于许多学科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知识增长点。跨文化传播课程的设立也就显得更加有必要有意义。(作者单位:河北大学)

篇(3)

一、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道德意识不足引发的问题及表现

当代青年大学生是我们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继承人,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塑造他们的民族认同感,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但是现在大学生呈现出来的一些精神面貌和精神状态令人担忧。

1.社会政治经济多元化、复杂化导致大学生诚信危机

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传统道德面临认同危机而核心价值观念也要进行重构的时期。学校的品德教育与政治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处于转型期的多元化、复杂化的中国社会的需求。近年来,在有些人群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诚信危机、价值取向多元化和公德意识淡漠等问题。工业化大生产和以市场交换为基础的现代经济运行方式以及民主政治、人际交往等社会生活领域,彻底打破了血缘、地域对个人的束缚和限制。

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交往,必须依赖理性、诚信和法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全方位的,无论是陌生人还是熟人,只要相互需要和依赖,就会借助诚信形成新的社会关系。因此,诚信不分圈内圈外,必须是社会性的,必须适用于交往中的任何人。然而,现代社会由于市场体系发育不完善、法制不健全、监督不得力、宏观调控不及时,使社会出现商品交换原则的泛化,导致商品、货币的拜物教,利益多元化和利益驱动使个人的逐利欲望得到强化,不公平和不正当竞争导致分配不公的扩大和腐败现象的蔓延。在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价值观的驱使下,一些人经不住诱惑,背信弃义,以欺诈手段最大限度地去追求个人利益,导致当今社会诚信道德的缺失。

2.注重血缘关系的差序伦理道德动摇传统道德的根基

这种道德只能限定性地适用于家庭内部,无法开放性地适用于整个社会;它只是修身养性的私德,而不是社会交往中确立的公德。因此,人们对家庭生活圈和交往生活圈中的亲人、朋友和熟人可以自觉地履行道德责任,保持道德情操;而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对那些应该遵守的公共道德规则视而不见,甚至故意破坏这些规则,使得一些人的公德意识淡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利益关系和价值观念日益突出。过去依靠政治权威而形成的生活秩序正越来越向依靠经济原则和利益认同来维持的社会结构转变,经济——物质利益的驱动力无形中增强,原有的道德规范体系日益失去社会整合的效力。经济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冲击、大众传媒的膨胀和社会阶层的进一步分化,使原本相对单一的社会价值观念发生变化,走向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时代。由于人们的价值标准不同,就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行为标准,从而导致道德价值的多元化。

二、加强传统文化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1.加强以礼为形式,以仁为内容的伦理道德学说。

就个人来说,高尚的道德修养是立身处世的基础;就社会、国家来说,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国家也就得到治理了。道德是立国之本,这是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提出的道德学说,孔子还提出“孝、悌、忠、恕、信、义、智、勇、温、良、恭、俭、让”等许多伦理道德范畴。直到今天,这种道德观念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用几个字浓缩了所有中华子孙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的方方面面。可见早在两千年前,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就如此重视修身以及修德在教育中的作用,学校中曾提出“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继续丰富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和方法,把修身治人与治国紧密的联系起来。

我们可以看到,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是做人、做事的基本道德要求,但是要条条做好也是很不容易的,我们现代学校倡导的学校道德教育的重点,都已包含在内,如前面所提的“诚信”,古人尚且如此,难道在物质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却要面临道德的后退吗?因此,倡导学校学习教育伦理道德学说极为必要,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基本条件。

2.加强对大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

儒家的优秀道德教育思想是传统道德文化的精华,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形成了“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把“以天下为己任”视为“人间正道”。儒家道德中的整体意识、忧患意识、忠贞报国、爱家爱国的思想,使中华民族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通过这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引导师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可以激发师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民族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儒家提倡整体的一致与和谐,主张群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把只顾一已之利之人视为“小人”通过科学的分析,抛弃其所包含的愚忠愚孝等封建因素,将其精华部分注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之中,有助于克服师生的本位主义、个人主义思想。引导师生重视国家的权威,维护国家和学校的整体利益,齐心协力振兴教育事业。

3.培养大学生“知耻”的道德意识。

作为道德意识,耻感更多地与自我尊严的维护相联系,其产生和形成是自我尊严的反映。而这种尊严主要是以人之为人的内在价值为根据的。儒家学者历来对耻感予以高度的重视。孔子已要求“行己有耻”(《论语·子路》),“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论语·宪问》)。孟子进而将耻感提到了更突出的地位:“耻之于人大矣。”“人不可以。”(《孟子·尽心上》)。王夫之、顾炎武,也一再强调“知耻”的意义:“世教衰,民不兴行,‘见不贤而内自省’,知耻之功大矣。”(王夫之:《思问录·内篇》)“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亭林文集》卷三)人作为社会存在具有内在的尊严,有耻、知耻是对这种尊严的维护,则表明完全漠视这种尊严。

把个人与社会相连,耻感的缺乏意味着个人将解除所有道德约束,在的心态下,他既不会感受到内在良心的责备,也不会对外界舆论与谴责有所触动,一切丧失尊严、挑战社会、越出秩序的行为,对他来说都是可能的。反之,耻感的确立,则使个人在行为过程中时时关注自身的尊严,防范与拒斥一切可能对内在尊严带来负面后果的动机和行为。

4.引导大学生树立朴实无华的“立志”教育理念

篇(4)

1 苗医药文化活态传承的内涵 

2003 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五个部分[1]:①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②表演艺术;③社会风俗、礼仪、节庆;④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⑤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代代相传”、“口口相传”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特质[2]的方式传承,故苗医药知识与技能通过集体记忆和口头传授的方式继承,故苗医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3]。“活态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特征,与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文字、音像、视频等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博物馆”式“静态”保存有明显区别。在“活态传承”传承中,最核心的问题是传承人,传承人集中体现了活态传承的内容、形式与手段。 

苗医药文化的活态传承,主要是指那些掌握苗医药技艺和知识的人。他们不仅具有高超的医学技艺,是苗医药文化的载体,而且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传承着本地域的行业规矩和信仰禁忌等。“以人为本”是活态传承的基本内涵,而一定的记录手段、适宜的活态生存空间是活态传承的必要补充。 

2 苗医药文化活态传承的重要性 

2.1 有利于苗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的可持续性与再创造性 随着外来医药文化的强烈冲击,我国传统医药的生态环境被破坏,处于弱势地位的苗医药文化受损更甚。在大工化、大市场化面前,苗医药文化的基因与脉络,正成为文化碎片。只有通过活态传承,不断重组文化碎片,才能保证苗医药文化在新时期可持续生存与发展。同时,苗医药文化作为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断生长着的文化,会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地出现新问题、新现象。只有强调苗医药文化的活态传承,才能对发展中的新特点进行把握,对苗医药文化进行再创造。 

2.2 有利于弥补苗医药文化传承中的严重脱节现象 贵州省卫生厅1982年调查,“全省约有民族医、草药医30多万人”,“民族医、草药医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2009年据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不完全统计,全省有民族医药从业人员4200人,在县级以上卫生机构200余人,乡村民间医生4000人。从数量上看,贵州民族医药从业人员明显减少。从全国范围来看,2002年民族医药人员占全国卫生技术人员的0.16%,民族医药人员占国家卫生人员比例极小,与民族医药的历史地位很不相称。究其原因,民族地区在执行国家卫生政策与法规时,缺乏因地制宜的实施细则,贯彻法规“一刀切”,缺少对民族医药队伍和民族医药资源必要的保护,草医草药丧失合法存在的条件,导致民族民间医药人员大量消失。在此背景下,苗医药的生存环境与群众基础也发生了很大改变,苗医药文化传承严重脱节,而活态传承是弥补脱节的唯一方法。 

2.3 有利于突破苗医药文化传承和保护这一难题 建国以来,国家对民族医药采取了多样化的保护政策。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开始,各民族不断发掘、整理、总结、发展自己的民族医药,出版发行了一系列的文献书籍。这种用文献的方法收集、记录民族医药的方式,对民族医药的保护与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实际生活中,特别是近20年来,由于《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执业医师法》等法律法规的约束,不少地方的民族医生、民间医生被拒之门外。苗医药的实践者、传承人也被合法取缔。因此,在进行苗医药文献搜集整理的同时,强化对活态传承方式的研究,有利于解决苗医药文化传承和保护这一难题。 

3 苗医药文化活态传承面临的问题 

3.1 《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权利未能充分运用,缺乏保护和发展苗医药的实施细则 《民族区域自治法》第40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决定本地方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发展现代医药和民族传统医药。”但大部分民族自治地区和多民族省份并没有贯彻执行,没有制定“发展现代医药和民族医药”的实施细则。《民族区域自治法》第20条规定,“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事实上,《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的某些条款,明明不符合民族地区民族医药事业和民族医药队伍的实际情况,但民族地区并未利用这一条款给予的权利,提出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的意见。民族自治地区和相关省市在制定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具体办法时,大都忽视和回避继承发展民族医药的问题[4],未制定民族医药(苗医药)的实施细则。

3.2 苗医药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 一是人文环境改变。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苗族地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封闭式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年轻人正在远离乡村”,“乡村只剩下老人和孩子”;二是医疗环境改变。在外来医药文化的冲击下,苗医药自身的水平和质量,还不足以“压倒群芳”,在许多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面前缺乏足够多的比西医优越的高招,苗药资源缺乏可持续发展;三是苗医医院稀缺。全国没有一所名符其实的、独立的苗医医疗机构,仅贵阳中医学院一附院办了一个苗医门诊,黔东南州中医院有一个苗医专科,黔南州中医院有一个苗医皮肤病专科。除此外,其余大都是民间诊所,总体力量十分弱小[5]。苗医药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令人担忧。 

3.3 苗医药文化缺少认定和保护的传承人 许多民族地区没有认识到传承人在活态传承中的重要性。一是在执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等过程中,贯彻“一刀切”思想,把民族民间医药人员拒之门外,不得营业。95%以上的苗医处于非法行医的境地;二是“村寨年轻人”“因生存压力,外出打工求学,本土传统的民族医药文化传承人队伍日渐缩小”;三是民族医药队伍内部,外向性人才十分缺乏,严重制约走向世界的力度和速度。在此状况下,人们对苗医药文化的自信心日渐衰弱,苗医药文化的传承人特别匮乏。 

3.4 苗医药文化官方教育传承不够 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只有藏医、蒙医、维吾尔医纳入了高等教育体系,成立了本科层次的医学院。其它则是在一些中医学院开设了民族医药学专业,如广西中医药大学的壮医专业,贵阳中医学院苗医药专业。与此同时,民族医中的部分名医则用“师带徒”的方法培养学生。这些措施,对我国民族医药文化“活态传承”人的培养起了重要的作用。 

苗医药教育虽纳入了高等教育体系,但苗医药专业课程科目十分有限,课程专业化程度不高,人才培养目标细化不够,苗医药文化传承范式尚未全面融入到专业教育体系中。又因《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等法律法规对苗医药从业人员的约束,苗医药专业教育对“活态传承”人的培养也受到明显的影响。 

4 苗医药文化活态传承的途径 

4.1 充分利用非遗保护政策及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特权,颁布与之相应的苗医药文化管理和保护制度,从保护机制上实现点面结合 利用国务院非遗“国家+省+市+县”4级保护政策,启动苗医药遗产保护项目,实施点保护。截止2014年,国家级项目有“苗医药(骨伤蛇伤疗法)”,省级项目有“苗族医药”。然而,申请非遗保护,条件严格,数量有限。有些虽然成了保护对象,但苦于经费短缺,活态传承者们缺乏固定收入,生活遇到困难,无法保证传承活动的顺利开展。 

因此,要想实现苗医药的长远保护与全面发展,我省行政部门还要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特权,颁布与之相应的《贵州省少数民族医药保护与发展条例》或《贵州省少数民族医药保护发展实际操作指导细则》,以弥补国家《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等对苗医药从业人员的制约,组建专业的苗医药文化保护队伍,从面上全方位开展管理和保护工作。 

4.2 政府对苗医药文化活态传承人的认定和保护 以活态传承人为基础,辅以高科技的活态记录手段保存民族医药文化,是“活态传承”的重要模式。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活态传承人在苗医药传承中的重要性与创造性。 

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给予苗医药文化活态传承人资格认定,出台相应措施对活态传承人开展培训活动,鼓励与帮助苗医药文化在新时期的传承及传播。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苗医药文化活态传承机制有效运行。 

4.3 官方教育是苗医药文化活态传承教育的主体 目前,整个贵州乃至全国,苗医药人才奇缺。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官方教育是苗医药文化活态传承的主阵地。在保持苗医药原生态特点的前提下,一是通过学校培养,大力开设苗(医)药专业的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 增加专业课程科目,深化专业课程内容,在中等中医药教育中增加苗医药科目;二是深化继续教育,定期举办苗医药培训班,提高苗医药人员的理论水平、操作技能与综合素质,创新继续教育方式;三是以专题研究为载体,培养苗医药文献整理、临床、科研的专业队伍,实现民族医药跨越式创新发展。 

4.4 结合苗医药的民族性、地域性创新其传承模式 对长期生活在苗族地区,熟练掌握一种或几种苗族传统医药知识并有较高造诣的苗族民医,授予“民间医师”荣誉,纳入农村医疗体系,增强他们民族职业自豪感;通过命名一些“苗族传统医药文化乡”、划定“苗医药种植生态保护区”[6]、编制更多的“苗医药民谣”并鼓励人们传唱,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苗医药文化保护和发展意识,强化理论自信,唤起人们对苗医药文化的推广使用。建立人人有责、全民参与的良性互动活态传承社会环境,拓展集体传承模式。重视网络空间传播,传播与传承是合二而一的。通过网络传播,使苗医药从“养在深山人未识”变为走出苗山,走进城市,走向世界,进行跨文化交流,以便更多的人关注及重视苗医药文化,自觉加入到传承的行列中来。 

5 结语 

苗医药具有“简、便、效、廉、奇”的特点。随着全球“崇尚自然,返朴归真”、“民族药效”理念的兴起,苗医药对苗族甚至整个人类的健康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苗医药文化以不公开、保密、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传承,在外来医药文化的强烈冲击下,其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正逐步成为文化碎片。政府及相关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活态传承保护的重要性,把活态传承作为新时期苗医药文化建设的重点项目,保护苗医药文化适应新的生存环境。在苗医药文化的活态传承中,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努力,更需要广大苗族群众积极参与,树立民族自信、理论自信。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苗医药文化在新时期持续发展下去。 

篇(5)

作为彝族本土文化,毕摩文化有着独特、完整、活态的特点,成为了彝族原始宗教文化。

在毕摩文化中和谐成为其主旨。以 “万物有灵”为基本观点,崇尚自然、崇拜图腾尊敬祖先。在毕摩文化的理念中认为:世间的所有痛苦、疾病和灾难的存在都是由于阴间的魔鬼、大自然的神灵和社会的矛盾引起,正因如此毕摩文化将人与自然、人与鬼神、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作为社会环境的最高价值目标。

1、毕摩文化的现状

彝族是一个有着多种崇拜的民族,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大类即:祖灵崇拜、自然崇拜、家神崇拜。而且在彝族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三观,即为:三界观、万物有灵观、万物雌雄观。基于彝族根深蒂固的认识和观念,构成了彝族人民的博大精深的核心文化——毕摩文化。在大凉山腹地美姑县,关于彝族毕摩的作毕仪式及其神话传说,仍在彝族民间广为流传。①在当今社会中,提倡和谐社会,因此毕摩文化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1源远流长的彝族文化

毕摩文化的起源很早,在彝族民间有这样的传说,早在彝族的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存在毕摩了。毕摩文化的原创主体、信仰主体、传承主体都是彝族,没有严格的宗教组织制度和固定的宗教活动场所,以散乱的彝族家庭(家族)为单位自发举行,是一种全民信仰的宗教。②千百年以来,由于民族发展落后、地域封闭等各种原因,彝族人民一直延袭传承了古老的毕摩文化。在今天的现代文明时代,毕摩文化作为彝族群众的,仍然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1.2在现代备受挑战的毕摩文化

然而在通讯手段不断发展的今天,彝族本土文化也开始受到外来文化的挑战。在社会不断进入现代化的今天,彝族人民也不断步入了现代化,新媒介传媒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使得彝族的传统语言,传统的教育和生活生产模式都带来了很大的改观,这些改观中当然也存在对于传统文化的挑战。

就毕摩文化的现状而言,如果不对其进行保护,不对其进行传承和开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毕摩文化就会面临严重的挑战,也就即将消失在众多的先进文化中。所以,重视毕摩文化,让毕摩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开发,让民族的文化真正的为现代社会的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我们的追求。

2、凉山地区现存的毕摩文化

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幅员面积6万多平方公里,下辖17个县、市,总人口400多万,其中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3%,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从奴隶社会形态一步跨越千年之后进入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过渡时期,凉山彝族自治州不仅是古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还是途中流下千古佳话的地方,更是现代重要的航天基地,因此,凉山地区有着有着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由于在解放前,长期形成的封闭的奴隶社会形态,于是便构成了凉山彝族文化中的既丰富灿烂又神秘、多样、唯一的文化属性。他的独特属性也就确定了它具有较高的社会保护价值,和巨大的经济开发价值。

2.1走进大凉山

凉山彝族人民,在历史变迁的长河中,尽管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长期挑战和巨大冲击影响,由于在封闭极端的奴隶社会停滞了很长一段时间,尽管在解放后,一步就从奴隶社会跨越到了社会主义社会,然而却仍然保留着最古朴、最浓烈和最独特的民族文化。因此,凉山彝族文化具有着不可替代性,这种不可替代的特性便也成为了彝族文化的古老悠久,丰富灿烂的亮点和特色。

2.2凉山彝族文化特色

在节日文化中,凉山彝族火把节被称作东方狂欢节。火把节是彝族人民长期与自然斗争的历史写照。传说,远古时候,天神恩体古兹因利益问题与民间的民众发生了纠纷,就放出很多害虫危害人间的庄稼,彝族人民奋起反抗,举着漫山遍野的火把焚烧害虫,取得了胜利。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就演变成了人们一年一度的狂欢节日。③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火把节的节目从最初单纯的打火把,演变成了如今斗牛、赛马、斗鸡、斗羊、赛歌、选美、摔跤等丰富多彩的狂欢活动。

在凉山彝族的众多文化中,礼俗文化是在漫长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最为独特的传统礼俗。彝人古老而饶有情趣的礼俗,是彝族文化又一独特的风景线,它反映了凉山彝族特定的历史传统和伦理道德观念。彝族的毕摩文化和彝族的婚、丧、嫁、娶等礼俗是联系在一起的。彝族的很多礼俗的举行都和毕摩文化有一定的渊源关系。最特别是彝族丧葬礼仪和毕摩文化是紧密联系的,彝族丧葬礼仪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祭祖大典,都是由彝区最为德高望重的毕摩来完成的。也是毕摩最为神圣,毕摩文化能在彝区继续发挥作用的很重要的原因。

2.3神技惊人——独特的毕摩文化

毕摩是彝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又是沟通神、鬼、人的宗教桥梁。毕摩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不仅传承了文字、绘画、文学,而且都有着一些特别的惊人的技能。比如说,颂念经文后,“舌添、脚踩通红的铧口、嘴叼百多斤重的羊转圈、让人见先祖” 等。④彝族的毕摩文化,如果开发利用得当,其历史和现实意义是不可替代的。

那么应该如何合理的对凉山彝族文化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呢?又怎样才能让历史传承下来的民族文化成为为现代社会建设服务的良好的精神精华,便成为我们重点研究的课题。

3、毕摩文化的传承、开发与利用

毕摩文化在众多少数民族文化中,可以说是历史传承下来的保持较为完整的、具有独特属性的民族文化。然而,现如今真正了解或者真正传承下去的地区和人却很少,这便让毕摩文化的发展进入了困境。尤其是在凉山地区,这些年由于过度的重视经济发展,民族文化的发展一度陷入了停滞的状态。扭转这种局面便迫在眉睫了。

3.1凉山彝族毕摩文化开发中的弊端

首先没有认识到毕摩文化的重要性。在凉山彝族文化中,作为少数有着毕摩文化背景浓厚的区域,本应将珍贵的毕摩文化不断的传承、开发和利用,然而现如今看来,作为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并没有认识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或者认识到不够,缺少文化资源、文化产业的思想。这也是为什么凉山彝族毕摩文化为什么没有像丽江、大理等成为众多人所了解的文化地区的首要原因。换言之,不过是政府缺少前瞻性,只顾眼前,没有意识到保护凉山彝族毕摩文化的重要性和巨大的现实意义。

其次,机制死板,观念陈旧,使得本来丰富多彩的文化成为了死板的墨守陈规。由于在观念意识上产生的巨大差距,在各地方虽然建设有文化馆等宣传文化的场所,但是大多成为了摆设,没有发挥宣传民族文化的作用。往往是上级安排些什么,下级就去执行些什么,没有丝毫新意,没有上面的安排,自然就什么都不做。说到底,其实就是因为没有得到政府在经济和政策上的支持,造成了这种文化困顿现象。一旦有相关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这些文化馆将会成为开发宣传毕摩文化的重要场所。

然而最大的弊端还是,想要发展就要先认清定位,不得不说,凉山彝族毕摩文化便是在没有定位的情况下,急功近利的走了背道而驰的路子。于是便造成了市场无序,布局无规划、品牌无意识的开发,这种急功近利的开发手段,不但不能宣传民族文化,更有可能让真正的彝族的毕摩文化失去本土特色。

3.2毕摩文化传承、开发与利用的建议和措施

首先必须要从思想认识上切实建立起“打造凉山有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的统一认识,彻底改变那种“不愿提民族文化、怕提民族文化”的陈腐观念,以“越有民族性才越有世界性”的思想观念来前瞻性地认识我们带有古朴色彩的民族文化,来认识做大做强凉山旅游业中开发利用彝族毕摩文化的极端重要性。因而在我们的思想认识上,及时调整思路,从战略的高度、全局的高度,重新把打造彝族文化品牌这一认识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组班子、定政策、给足经费,为整合凉山旅游文化产业,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做出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规划。

其次,开发利用毕摩文化资源,最有效的办法便是将毕摩文化特色与旅游结合在一起,来寻求人、环境、文化三者最佳的结合方式。开发要做出个性,做出特色。在毕摩文化的独特性上下功夫,相信就会让民族特色也成为世界特色。又由于毕摩文化作为精品又具有独特的特殊属性,在宣传中其文化个性越鲜明、特色越突出,其文化含量就会越大,品位就会越高,便会更加具有吸引力。民族文化的价值在于将优势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的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成为文化品牌。⑤我州的旅游业应注重文化品牌的运行机制,切实把资源上升为品牌,用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文化精神来吸引海内外游客。

毕摩文化要保护,但应该在正确的倡导下合理开发,要把毕摩文化作为一种文化产业来发展。一种文化只有自己在发展过程中有一定价值,有自己的市场,这种文化才能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下去。毕摩文化是现存较为稀缺、完整而典型的原生态彝族原始宗教文化,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核心组成部分,同时是人类极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经济全球化格局下的民族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下,对正逐步走向衰落的毕摩文化进行保护和开发,无疑是必要的,而且是紧迫的。

参考文献:

[1]张晴.民族文化传承重要性[M].山东出版社, 2009.09

[2]刘心悦.彝族本土文化保护[M].江苏出版社,2010.10

[3]郭艳青.毕摩文化特色[M].河北教育出版社,2010.08

[4]徐洋.民族文化传承[M].江苏出版社,2009.11

[5]赵健.文化品牌效应[M].四川出版社,2011.06

注释:

① 张晴 民族文化传承重要性 [M]. 山东出版社, 2009.09

② 刘心悦 彝族本土文化保护 [M]. 江苏出版社, 2010.10

篇(6)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7-0252-01

高校是国家高等教育的主要物质载体,它所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应该符合社会文化发展基调,在展现他们专业能力的同时,也为社会发展建设作出相应贡献。在高校中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也是我国对未来一代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它希望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独特性、活态性、传承性、流变性、综合性与民族地域性都体现在教育内容当中。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一)重要性。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在《意见》中就指出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引入高校,实现以高校为核心的传承机制,并在实践中规范其教育思路及要求。在《意见》中还指出,要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在高校采取如资助教育扶持、表彰奖睢⒔逃鼓励等多模式,让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后继有人。

(二)可行性。高校在知识传播与人才培养方面一直都追求不断创新改进,所以在对知识的积累与教育体系形成方面具有巨大优势,即浓厚的文化底蕴与学术氛围。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该义不容辞地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当中,这也是传承中华文明、发扬民族精神、培养大学生爱国精神并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好契机。本文认为,非遗保护在高校需要大量的理论支持,高校师生人才在文化层次及内容挖掘方面都有较强的思辨能力,可以整理和应付基础非遗研究工作内容,并将其转化为理论研究能力,通过专家、学者、教师等多方力量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方向探索。所以说高校在开展非遗教育及科学研究方面是颇有心得经验和实践能力的,这一点也说明在高校实施非遗教育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1]。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传承与保护的优化策略

在高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构建教育模式体系,需要首先明确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际路径,将教育基础根植于地方文化及生态环境之中,从不同角度来达成传承教育目标。本文以云南省少数民族――傈僳族的民间舞蹈《阿尺木刮》为例来探讨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地高校的教育传承保护优化策略。

(一)将民间艺人请入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一定还需要老一辈艺人的协力支持,以云南省澜沧江地区的傈僳族地方教育为例,他们就将民间艺人请入大学校园,利用讲座形式来扩大非遗在高校校园的宣传影响力,并激发学生对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探索兴趣。该地区高校在民间艺人讲座方面主要提出两套教育方案:第一,采用教师、艺人双教师模式来展开口传心授的教学模式,主要传授地方舞蹈《阿尺木刮》的相关历史及知识文化,以理论课模式来实现对本体历史知识的传授并进行相应外延;第二,采用以学生为活动主讲人的形式,让教师及民间艺人协助学生共同开展公开性讲座活动,期间让学生主动查阅并整理讲座内容。

(二)延伸探究式课堂教学空间。探究式课堂教学空间依然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查阅网上资料、观看《阿尺木刮》影音资料来自觉主动地探索相关非遗知识,而教师则设计各种教学情境,提出各种教学问题来帮助学生明确非遗客观事物的主要属性。

(三)表演式创新教学形式。由于傈僳族民间传统舞蹈《阿尺木刮》具有着强烈的文艺色彩,是地方艺术形式中的主要代表,所以针对它的非遗教育也应该做到对学生实践操作欲望的有效激发,例如采用表演形式来作为教学过程的考核及评价标准。为此,学校及班级可以举办各种规模的汇报表演,邀请民间艺人与学生一同来表演《阿尺木刮》,在舞台上充分展示非遗文化的组合创编成果,并相应为学生给出评价分数,鼓励他们在舞蹈表演、舞蹈创编方面的优秀才华。这种以直观表演来促成的创新教学模式也应该成为高校非遗教育的主要途径[2]。

三、总结

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传承与保护的可行性及教育方法,也希望通过对新一代大学生青年的思维意识及实践行为培养来促进非遗传承的发展步伐,在丰富素质教育形式的同时也做到对地方非遗财富的代代相传。

篇(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促进和推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1972年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公约认为保护世界遗产是整个国际社会的义务;2001年《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各会员国重申坚信文化多样性是发展的源泉之一,其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就如同生物多样性对于大自然的重要性一样;2003年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强调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普遍的意愿和共同关心的事项。2005年大会通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认识到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为了全人类的利益对其加以珍爱和维护。

杜小帆认为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这些公约当中,最为重要的公约是《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这个公约从重要性上说是高于《世界遗产公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这个公约在2005年第33届文化大会上表决时,赞成票是绝大多数达148票,反对票2票为美国和以色列,弃权也2票。日本因为要推进他的动漫文化,所以很积极的在推进支持这个公约形成。杜晓帆认为现在国内对它的关注度还是不够。他可能操作上没有《世界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那么便利,但它对于我们中国乃至世界文化格局的改变都有很大的影响。公约鼓励不同文化间的对话,以保证世界上的文化交流更广泛和均衡,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尊重与和平文化建设。

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现实问题

杜晓帆提到,我们的文化传承、生活方式和文化遗产是结合在一起的,中国人要有自己所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态度,文化遗产是延续传承的。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中既有成果,也有不足。

比如,历史文化名城不断被破坏,一方面地方政府把文化遗产保护与地产经济连接在一起,造成破坏;一方面,当地民众保护意识不足,缺乏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杜晓帆提到,他曾看地方戏的演出,观众里六十岁的都很少,多是七十多数的人。这说明文化传承的力量在减弱。再如,一些地方的婚礼仪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种人生重要的仪式成为一种表演流于形式,其中的内涵已经荡然无存。杜晓帆回忆起他与当地村民的交流,村里人说他们早已不用这种婚礼仪式结婚了,因为太繁琐,完全是一种表演。显然,这和我们当初把这种婚礼仪式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初衷已经相去甚远。现在西南地区的有些地方,把丧葬的仪式拿来吸引游客,这些问题非常严重。

篇(8)

在学科建设的视野下,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教育可以给学习者创建一个立体空间,让学习者可以更好的理解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提高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传承效果和质量。此外,通过舞蹈文化的教育,可从多个角度剖析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使人们深入了解舞蹈文化内涵,挖掘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精髓,从而促进民族文化的发扬与传承。

一、学科建设下舞蹈文化的教育传承重要性

(一)学科建设视野下舞蹈文化的教育传承

在国内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传承教育内容不断丰富与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我国少数民族的舞蹈教育逐渐形成特殊文化结构的层次,已经变成学科建设下新型文化的体系。少数民族的学科建设一般包含以下两个方面:国内少数民族的舞蹈教育一般是为了让人们充分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内涵,使人们重视少数民族的文化弘扬与传承,提高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水平;国内少数民族舞蹈的文化发扬需从基础舞蹈着手,加强少数名族文化的适应性,提高说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和当下社会建设间的适应性[1]。

(二)舞蹈文化的教育舞蹈文化间的联系

文化和文化传承间有着互相支持的关系,两者息息相关。在文化与文化传承的转变、发展与融汇过程中,渐渐形成舞蹈文化的教育内容与舞蹈文化。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与舞蹈文化的教育之间的文化特点与文化性质比较一致,两者有独特文化底蕴与外部的环境因素,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民族文化的内涵与价值。目前,少数民族舞蹈教育内容与舞蹈文化具有特定的情感空间、区域与文化环境,其是一种文化的凝聚物,也是少数民族的文化灵魂,两者共同形成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体系,而且推动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对文化传承质量有着改善作用。此外,在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教育与舞蹈文化中,其中,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教育是目前传承民族文化的一种方式,而舞蹈文化的教育主要是通过口传身教方式来弘扬少数民族的文化。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教育既可以加强学习者舞蹈姿态的娴熟度,又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舞蹈文化的内涵,对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扬至关重要。

二、学科建设下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传承策略

(一)对舞蹈文化的教育内容进行拓展

我国少数民族比较多,民族的基数也比较大,各个民族间因为经济发展、地理环境与生活习性等存在差异,各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业各有特色。在少数民族的文化舞蹈传承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该合理分析舞蹈文化习俗信仰、文化背景与文化习俗,充分分析与控制舞蹈形态与肢体语言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提高少数民族文化的表现力与内涵。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教育任务比较重、学习人数比较多,导致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教学不能全面进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可选取优秀学习者,让这些优秀学习者指导基础较差的学生学习,通过这种互相学习、互相监督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教育水平。另外,学习者还要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全方面了解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相关内容,促进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弘扬[2]。

(二)稳固舞蹈文化的教育平台

国内教育可以蓬勃发展,主要原因是在教育建设过程中,具有稳定教育的平台。教育平台也是教育措施与教育方法实施基础,其不仅会影响到教育实施的质量,而且会影响到教育体系的发展,逐渐变成教育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进行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拓展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该全方面分析舞蹈文化的教育系统性、稳定性与规范性,同时针对舞蹈内容与民族文化教育内容、教育结构进行设计,进而形成教育框架。此外,教育者还要提高自身舞蹈文化的教育技能与水平,强化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教育技巧,贯彻落实舞蹈文化的教育评估与教育重点,促进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发展与传承。

(三)强化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教育原则和教育理念

1.教育的内容应该典型、鲜明

在少数民舞蹈文化教育内容选择过程中,教育者需要严格的进行筛选,同时不断地丰富教育内容,确保舞蹈文化教育风格与文化传承的要求相符合,保证学习者可以真正参与教学体系的建设。

2.育价值和文化教育内容

教育者应用将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独特魅力充分发挥出来,不断拓展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传承教育整合性与创新性,提高学习者学习舞蹈文化的兴趣,在教育中充分应用“即兴创作、发散思维”的理念,提高学习者主体意识,从而提高舞蹈文化教学效果。

3.把学习者作为教育的核心

教育者在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教育传承体系建设过程中,要以学习者为教育核心,充分应用人文主义的精神,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提高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传承教育效果。

三、结语

我国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民族舞蹈文化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在开放性与民族性方面达到高度统一。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会受社会发展影响,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促进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而且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不会被大众潮流所同化,其一直秉持着自身与众不同的特色,保留着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因此,在少数民族的舞蹈教学中,教育者应该充分掌握民族文化精髓,帮助学习者理解民族文化底蕴,从而推动民族文化发展与传承。

参考文献

篇(9)

一、在高职教育中传统音乐传承的必要性

当前,传统音乐的传承是高职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需要。我国的传统音乐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其是先人劳动智慧的结晶,是先祖遗留下?淼难だ梦幕?遗产。现今的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走上了追逐时尚文化的道路,在对时尚文化的一味跟随中,迷失了自我,从而忽略了原本瑰丽多彩的传统音乐文化。如果任由这样的发展继续下去,传统音乐就将面临着无法继续得到有效传承的尴尬局面。在当前的高职音乐教育中,教师要是能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抢救性的教学,对传统音乐进行保护性传承,那么必定能让传统音乐得到有效的延续,并能让传统音乐同当前社会文化发展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跨时代文化基础的新时代音乐文化,这将是我国所独有的一种音乐文化形式,能够在世界文化中奏响民族文化的最强音,这是我国音乐文化发展的趋势之一。

另外,当前教育对优秀民族文化进行传承是其基础功能之一,高职音乐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组成之一,也应当对传统音乐进行必要的传承,将传统音乐文化予以发扬光大,这是历史赋予当前高职音乐教育的重要使命。高职音乐教师要能够在日常教学中,对传统音乐文化进行适当的研究,通过各种有效渠道对传统音乐文化资源进行搜集整理,并对当前的音乐教材进行适当的补充,将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教学资源穿插在其中,借此来开展积极有效的传统音乐教育活动,通过这种形式来对传统音乐文化进行有效的传承,这是历史赋予当前高职音乐教师的神圣使命。

最后,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是极具现实意义的,是当前音乐人才培养的必然需要。高职院校在音乐教育中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音乐素质培养,培养出更多的具有较高水平的音乐人才,培养出更多的能够从事到音乐教育中的人才,培养出更多的对音乐有广泛爱好的音乐“发烧友”。当然,成功的对这些人才进行培养,需要以传统音乐文化的有效传承为必要前提。高职院校要引导学生对传统音乐进行不断的学习,这样才能对传统音乐进行更好的传承,才能培养起学生优秀的音乐综合素养,使学生能够将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予以汲取利用,使学生在高职教育中得到快速的成长,最终成为一名有用的音乐之才。

二、高职音乐教育中对传统音乐进行传承的对策

在当前的高职音乐教育中,我们面临着一个较为严峻的问题,音乐教育对于传统的重视程度不够,在音乐教育中鲜有传统音乐出现,其相关课程的开设处于严重不足的状态之下,并且在目前的高职音乐教育中,对传统音乐课程的课时安排极少。然而,我们要有效的对传统音乐进行传承,就是必须要有足够的传统音乐课程教学作为支撑,因此,学校要想搞好音乐教育,搞好音乐教育中的传统音乐教育,那么就必须要保证音乐课程的足量开设,如《中国音乐史及其名作欣赏》、《中国乐理》、《民族调式及其和声》等课程,都是在高职音乐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只有保质保量的将相关课程予以开设,才能谈对传统音乐的传承问题,才能谈有效传承的问题。

篇(10)

中图分类号:G119

文献标识码:B

1.从广西文学与地域文化角度探讨地域性文学传承平台的重要性

文学的创作需要依赖于地域的客观现实,同时文学的发展也会对这一地域文化环境造成影响。

所谓地域文学,其实就是对特定区域包含风俗民情、民族精神和人文景观等多种地域民族文化进行描写的一种文化形态,其能够展示该民族特定的文化心理结构和人与社会现实的复杂关系。而广西不仅拥有极具魅力的自然风光,同时也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所以其地域文化积淀深厚且历史悠久。

构建地域性文学传承平台,可以把广西各时期以来广西各民族、各区域和不同体裁的作家创作的作品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对广西的地域文化的共性和差异性进行探讨。同时,构建地域性文学传承平台,也能够把握广西文学创作的价值取向和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了解地域文化在当代得以传承的可能性。

因此,构建地域性文学传承平台,能够起到拓展当代文化视野和传承地域性文化的重要作用,并且对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2.以广西文学与地域文化为例探讨地域性文学传承平台的构建问题

(1)充分挖掘广西地域文化。想要进行地域性文学传承平台的构建,还需要做好地域文化的挖掘工作,以便为平台的构建提供充足的文化资源。就目前来看,广西地域文化十分丰富,可以为广西文学艺术的创作提供诸多材料。所以,在构建地域性文学传承平台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广西地域文化进行充分的挖掘,从而更好地为地域性文学的创作和传承提供充足的文化资源,继而为平台的构建提供更多支持。

(2)整合广西地域特色作品。在构建地域性文学传承平台时,应该对现有的广西地域特色作品进行整合,从而更好地为地域性文学研究的开展提供依据,并且使这些宝贵的地域性文学作品得以流传下来。

从作家对文学作品的创作上来看,老舍、沈从文和贾平凹等文学大家在进行地域文化小说创作时,都会使用大量的笔墨对当地的民俗民风、地方风景和历史掌故等内容进行描写,从而营造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氛围。

这类作品能够展现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可以使作家创作出的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得到提升。而在构建地域性文学传承平台时,对这些地域性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加以展现,就可以吸引更多的作家从事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文学作品的创作,从而使地域性文学作品得到更好的传承。

(3)建设广西文学创作课程。在完成地域性文化的充分挖掘和地域特色文学作品的整合后,可以通过建设广西文学创作课程进行地域性文学的传承。而构建这样一个地域性文学传承平台,可以使广西地域性文学得到推广,从而实现对广西文学和地域文化的传承。为了进行该平台的构建,广西教育部门可以联合各高校开设“广西新时期文学研究文集”等各类彰显广西地域性文化的课程。在课程内容上,可以对新时期广西文学作家作品进行评述,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作品在传承地域性文学上起到的作用。而对人文知识的展现,这些课程的设置也需要体现一定的人文精神。所以,课程的形式也需要得到进一步丰富,从而从多个渠道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使学生的人文底蕴得到进一步丰富。为此,各高校除开设专业主干课,同时也需要开设专业选修课。而构建这样的地域性文学传承平台,不仅能够使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培养,同时也能使学生更好地传承广西地域性文化。

总而言之,想要进行地域性文化传承平台的构建,就需要对地域文化进行充分挖掘,并且完成对地域特色作品的整合。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进行地域文学创作课程的建设,从而利用课程教学进行地域性文化的研究和传承,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得到进一步发展。

篇(11)

中图分类号:K928.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现代化建筑设计多数已向安全性,舒适性方向转变;在市场需求改革同时,房地产经济产业链结构也在发生重要变革,“计划型”经济制度已取缔传统“粗放型”建筑体制。而在追求现代化,舒适化的建筑设计理念中,优秀设计师逐步意识到我国本土文化在现代化建筑设计中的运用以及重要性。

一:传统文化运用于现代建筑的重要性探讨

为提升市场占有率与竞争力,努力融合现代化建筑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审美方式,现代化建筑是高度融合,高度同源,追求设计质量与设计艺术完美结合的艺术品。

我国传统民族文化有五千年底蕴,并形成儒家,道家等审美意识和理念,中国人讲求意境美与雅正之美,但现阶段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国际先进文化互动交流时期,因此,在现代化建设中深入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元素“再生”,将我国独特建筑审美理念充分融入高质量,高品质的现代化建设中,在追求舒适安全性的同时追求文化,艺术同源,创造属于我国特有的“中国风”建筑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风俗和展现中国美的重要保证,确保我国民众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根本要素。

二: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建筑中的应用

现阶段,现代化建筑主要包括钢混,轻钢等主体结构,呈现商务性与装塑性,例如:经贸大厦与环球经融中心等超高层现代化建筑均是以浓重商务气息为主,缺乏建筑灵动性。而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具有丰厚文化内涵,例如:中国结文化,符号文化等。

1. 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化建筑中的应用

所谓传统符号文化,即以图形,文字为载体的显性文化和数千年历史传承的儒,道思想的隐性文化;纵观我国古代建筑,大多数古代建筑均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并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古代建筑的形式得以传承与弘扬。

现代化建筑主要包括外观和内部质量,伴随我国施工技术的日益提高和施工结构的日益完善,内部质量得以稳固提升。同样,在外观设计中,以传统符号文化为现代化建筑外观设计理念愈发成为时代趋势。建筑体完美程度与建筑结构,色彩,光影等均有重要关系,

1.1 图案色彩符号

图案或色彩符号传递建筑主体因素和相应视觉信息,在享受现代化建筑带来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的同时,优美图案或色彩设计会带给人们文化传承方面的享受。

在现代化建筑中引入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结图案或以喜庆因素著称的红色等传统中国文化,更凸显建筑重要性和个性化,带给民众视觉享受冲击。

例如:中国馆的中华艺术宫,全体采用红彩配以倒阶梯式,以及中国传统的四方形建筑设计,在整体建筑感觉中,给人以大气磅礴的建筑特效。此外,沙特馆的月亮船建筑,正是将我国传统的木船结构融入建筑中得以借鉴与发挥。

现代化建筑的设计灵感以及设计理念多数来源于我国传统文化,其中色彩与图案等设计是符号设计最关键因素。

1.2形态符号设计

形态符号设计包括建筑结构,空间以及节奏等建筑元素;以其独特建筑形态和建筑样式向人们展示建筑魅力与建筑风范,并有效传承文化价值。据调查,现代化建筑中融合形态符号设计的建筑会得到民众广泛认可,例如:上海马靴楼建筑,其将中国传统马文化中的马靴造型作为现代化建筑的设计原型,并在无形中展示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传统文化形态符号设计不仅包括自身建筑价值,更在长远程度上对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与文化信念展示提供舞台,通过现代化建筑展示更多传统文化,让文化精髓融入日常生活中,享受中国文化带来的巨大视觉盛宴以及视觉冲击。

例如:国家体育馆“鸟巢”,其在外形结构中主要由门式钢架组成,共有24根葕架柱,外观根据普遍的鸟巢形态作为建筑原型,并依据各部位面积大小相应比例组合形成“鸟巢”。

各钢架之间看似错综复杂的叠加象征“团结统一,荣辱与共”的民族思想。鸟巢的设计融合我国古代营造法则和现代化建设理念,充分展示“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展现建筑艺术美和文化美,是现代化建筑中最成功作品。

2. 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化建筑中的应用

在以我国符号文化作为设计灵感的现代化建筑之外,传统建筑文化和中国特有建筑风格亦是现代化建筑的重要应用或借鉴要素。在地标性现代化建筑中,借鉴中国特有建筑风格与文化传承更具有实际意义。

例如:上海金茂大厦设计师,来自SOM设计事务所的史密斯称,金茂大厦设计灵感正是来源于中国塔建筑。摒弃传统木质结构,将钢混以及玻璃成功运用于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设计原型的现代化建筑中。设计结合中国文化内涵,里面分为十三个塔节点,并配以切角和方正感,给人一种似塔非塔感觉,充分展示不同文化,不同地域设计理念的完美结合。

此外,金茂大厦融合传统文化中的古塔神韵,呈现阶梯式逐层递增之势和圆润感让观赏者在任意角度均能领略“第一高楼”的风范,是继鸟巢之后中国最成功的现代化建筑。

结束语:

“鸟巢”,中华艺术宫,金茂大厦等现代化地标性质建筑均充分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在我国建筑现代化和个性化发展同时,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

参考文献:

[1] 胡冬香:《中国古建筑木构体系一脉相承之意识形态原因浅析》,《华中建筑》 2005年第6期。

[2] 杨娟.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室内设计[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