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物流成本核算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1-16 14:57:4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物流成本核算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物流成本核算论文

篇(1)

传统成本制度存在以下弊端,如:无法提供相关物流成本的准确信息,传统成本核算主要以计算产品成本为目的把物流成分进行分解,导致不容易看到其真实面目,因此不能为现代企业物流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具体情况如下:

①物流核算范围不够全面。现阶段,企业日常物流核算主要涉及采购、销售环节,忽略其他物流环节的核算。从现代物流的角度来说,物流主要涉及供应、生产、销售、退货等环节,其相应的物流费用也是种类繁杂。从核算的内容来说,部分企业把支付给外部的、比较明显的外部运输、仓储企业的费用归纳到专项成本中。而企业内部的物流费用经常与企业所用的生产费用等各项混在一起,极易遭到忽视,多数企业并未把其列入成本核算内。从而导致物流成本出现低估或模糊的情况,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不利于有关利益者或企业内部管理者进行决策。

②物流信息与其它成本相互混杂。根据物流信息的披露情况来说,因物流活动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始终,把有关物流费用核算整理归纳至产品成本核算中,和其他成本费用相互混杂。这种把物流信息与其他信息混杂起来,导致物流信息需要从有关会计信息中进行归纳,计算过程比较复杂其信息时效性太差,严重影响物流管理和效绩评价效果。

1.2借助作业成本法进行物流核算的优势

作业成本法不只是企业成本分配和计算的方法,也是根据因果关系对资源流动情况进行分配,便于合理控制成本。使用作业成本法先以市场的信息决定选择那些产品,判断生产所需产品必须辅助哪些作业及数量,随之对进行这些作业所需的哪些资源展开分析。物流活动及其它很多费用并不单单出现在一个部门,过去企业进行成本计算的方法是把各种物流活动与其它费用混合在一起,归集成租金或工资等形式出现,这种成本核算方法无法明确划分运作责任,严重影响生产经营评价效果。作业成本法可以有效弥补上述不足之处,作业成本法的分配标准更符合客观情况,能有效提升物流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同时,能有效对不同物流作业成本展开汇总,不用在大量的会计账目内找寻物流活动形成的费用,可以快速计算出物流成本。作业成本预测法是把作业成本库为依据,以成本动因为预测变量,在一定程度上缩小成本预测的范围,加大预测变量的相关性,确保预测更加明晰、客观,提升预测的准确性。

2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核算的步骤

作业成本法(ABC)就是以作业成本核算的方法为基础,根据作业动因理论,随之对作业展开动态追踪、认证和计量来评价作业业绩和资源利用情况。因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是具有一致性,但是TBABC具有程序简单,节省ABC中分配资源费用到作业的某些步骤,依照测定单位作业所需的时间把资源动因与作业动因进行合理融合,从而把资源成本合理分配给成本对象。把ABC内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合理融合起来,以时间为统一的度量工具,合理分摊成本,从而保障物流成本计算更加简单,更容易进行推广,具体步骤如下:

①大胆估计总作业时间。某些部门的具体产能是员工或设备实际工作的时间,管理人员根据长时间的工作经验展开估算,通常认为资源能力的提供量占据理论提供量的80%~85%左右,以实际提供量为理论提供量的80%进行计算,如此能快速估算出有效作业所需的时间。随之对单位时间成本进行计算,必须注意,单位时间成本是为总成本除去有效总作业时间。

②明确资源动因。资源动因是指资源被各作业消耗的方式和原因。资源消耗是完成某项作业需要消耗资源的总量,作业影响着资源消耗量,资源动因与资源和作业相互联系,明确资源动因的专属和共同消耗,若某项资源消耗只属于某项作业,可以直接计入某项作业成本库内。若某项资源消耗是因多项作业引发的,这是要选择最佳的量化依据把资源分解至各类作业中,这里的量化依据就是需求的资源动因。

③估算单位作业耗费时间。单位时间需要的时间是通过经验丰富的作业经理进行认真的观察和推测获取。得到单位作业耗费的时间,计算出单位作业的成本。单位作业成本就是单位时间成本和单位作业花费时间这两项指标的乘积,作业成本动因率的经济含义则是某项作业的单位作业成本。求得作业成本动因率之后,就能把作业成本计算至产品或服务之上,最后汇总出产品或服务成本。

篇(2)

1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和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面临着顾客需求多样化、高质量和低价格的挑战。如何在保证产品/服务品种多样化和高质量的同时,保证低成本优势,成为企业竞争重点之一。在提高生产系统的柔性、物资资源和人力资源成本投入的减少的同时,企业更将目光投向流通领域,即通过物流效率和效益的提高,提高产品/服务质量,降低企业总成本。因而,如何确定企业物流成本的范围及其核算方法成为企业和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1.1物流成本核算的意义

传统意义上的物流,主要是指企业的仓储和运输管理,并且两者间各自为政,是企业生产和销售的支持活动。现代意义上的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①首先,它强调了对物流各项活动的整合,是一体化的物流运作;其次,它强调了信息系统在现代物流中的重要作用;其三,它强调了物流活动的增值性。物流,既是企业成本构成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企业利润的来源。因而,准确把握物流成本的范围及其来源,根据价值链理论对企业物流流程进行流成重组和优化,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是提高企业物流能力,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前提之一。

宏观上,根据199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数据,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16.7%,而相关专家则推断,目前我国的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约为20%,上述两个数据都远远高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10%左右的水平。因而,如何提高物流活动的现代化程度,促进其合理化发展,降低物流成本等,有关国家竞争力的提高。因此,界定物流成本的范围,通过相应的方法核算和管理物流成本尤为重要。

1.2美日物流成本管理

从美国会计师协会(NationalAssociationofAccountants,NAA)下属的管理会计实务委员会(ManagementAccountingPracticesCommittee,MAPcommittee)所颁布的一系列“管理会计公告”,我们可以对美国物流成本的管理有所认识。该公告对物流成本的管理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物流成本范畴的界定、物流成本的计算、物流的作业成本计算、物流管理的业绩计量、物流信息在成本管理中的运用等问题。该公告的颁布“旨在帮助会计人员和其他人员提高对物流成本的确认、计量和管理方式”②,涉及内容已经与现代供应链管理理论的发展密切结合,形成一套先进的管理体系。

日本的物流成本管理研究是根据其本国的基本国情单独进行的,迄今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日本的研究经历了由重视职能成本转变为重视总成本,进而重视服务成本与战略的过程。1977年,日本运输省制定了《物流成本计算标准》,为日本企业进行统一的物流成本核算提供了依据。经过长期的研究积淀,日本已经开始考虑逐步将企业物流成本与企业财务结算制度进行接轨,通过企业的报表相信息需求者提供关于企业的物流成本信息。日本神奈川大学的唐泽丰教授认为,物流成本管理的研究必须经历四个阶段,即“了解物流成本的实际构成及影响因素—采用恰当的预算管理制度—设定基准值或标准值—与财务会计制度接轨”这四个阶段,而目前日本的物流成本管理研究正处于第三阶段。

1.3国内物流成本管理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引入了物流的概念,但单独关于物流成本管理的著作并不多,且集中于介绍欧美、日本等国家的研究成果上。目前,我国在物流总成本与物流服务水平的研究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缺乏对物流成本的研究。首先,对物流成本的构成认识比较模糊。我国的财务制度中没有对物流成本设立单独的科目来进行核算,而是将与物流活动相关的各种支出列于企业的各项费用内,或者仅仅将部分的物流成本随材料、制造费用等计入产品的制造成本中,使得企业的产品成本中对物流成本的反映不够全面。这样的核算方法将大量物流成本被隐藏在各种费用的名目下,使得人们对物流成本的整体构成缺乏认识。其次,物流成本的核算范围由各企业依据自身的需要进行认定,缺乏统一的统计口径,造成企业间数据没有可比性。物流成本统计口径的统一,有利于对企业的物流活动极小进行评估,从而促进其合理化,也有利于国家从宏观管理的角度进行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总的来说,我国的物流成本管理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

2物流成本核算方法

2.1物流成本界定

在物流过程中,所有的活动都必然要占用或消耗一定的活劳动或者物化劳动,这些活劳动或者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可以理解为我们所说的物流成本。具体到企业,可以定义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品从原材料供应开始,经过生产加工,到制成产品直到实现销售,以及废弃物回收利用所发生的全部物流活动的费用日本1997年制定的《物流成本计算统一标准》对我们可能有比较大的参考价值,有三种不同的方式规定:

(1)按物流范围分

供应物流费用、生产物流费用、企业内物流费用、销售物流费用、退货物流费用和废弃物物流费用。

(2)按物流功能分

运输费、保管费、包装费、装卸费、信息费、管理费。

(3)按支付形式分

材料费:耗材、燃料、工具、备用品;

人工费:人员工资、补贴、奖金、杂费、退休金、福利费等;

维护费:使用和维护建筑、土地、车辆、工具等支付的维护维修、材料消耗、税、租赁、保险等费用;

一般经费:差旅费、交通费、会议费、交际费、培训费、杂费等;

特别经费:折旧费、企业贷款利息等特殊支出费用;

委托物流费用:企业想外支付的包装费、运输费、保管费、装卸费、手续费等。

2.2物流成本核算方法及程序

(1)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对物流成本的核算,传统的会计方法是将其计入不同的帐户。产品从工厂到分销商或客户的物流成本,计入“产品销售成本”,采购物流成本计入“材料采购”,自运费和仓储费计入“营业费用”,与物流有关的利息计入“财务费用”,相关的人力、水电开支计入“管理费用”等等。但,传统的会计成本算法不利于物流成本的管理,存在下列问题:

第一,不能充分体现现代生产特点,准确反映和控制物流成本。随着生产方式从大批量生产(MassProduction)逐渐向大规模定制生产(MassCustomization)方式的转变,企业生产活动日趋复杂,产品品种结构多样,产品批量减少,批次增多,生产工艺多变,从而更多与产量无关的活动如订货作业、物料搬运、物流信息系统的维护等产生的费用大大增加。而成本会计中普遍采用与产量关联的分摊基础--直接工时、机器小时、材料耗用额等,这种“数量基础成本计算”方法使许多物流活动产生的费用处于失控状态,从而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和物流服务水平的下降。

第二,没有完全覆盖企业物流所包含的各项费用。一般情况下,企业只将外包的物流活动如运输、仓储等活动记入企业物流费用,而忽视了企业自营的各项物流费用及存在于采购、生产、销售各环节的物流费用,从而造成了所谓的“物流费用冰山说”一说。正是因为其没有覆盖各项物流费用,因而不利于物流费用的分析和控制。

第三,不能提供需要的物流成本信息。首先,传统的会计方法一般以现有会计科目将其与其他活动产生的费用混为一体,无法确认出物流活动本身产生的费用,而不同的分配率不能准确地计量出实际物流费用的比率,从而不利于物流成本的确认。其次,物流活动本身是一项跨部门的活动,将物流费用以现有会计科目统一以后,很难确认出不同活动费用的责任主体,不利于跨部门合作各项活动中业绩标准的确定,确定各部门的权责,不利于物流活动一体化的实现。其三,随着我国各个企业业务流程重组活动的展开,需要相关的物流和供应链改造活动的成本管理,而传统会计方法不能完成上述活动成本的核算。

(2)基于活动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

对物流成本的核算,可以利用基于活动的成本法(ActivityBasedCosting,简称ABC法),也称作业成本法。ABC法应用于物流成本管理的原理是:物流服务的产生源于物流作业的消耗,物流作业消耗资源并导致成本的发生。突破产品/服务本身的界限,ABC法把成本核算深入到作业层次;以作业为单位收集成本,并把“作业”或“作业成本池”的成本按作业动因分配到产品/服务。

根据ABC成本法原理和根据物流管理理论,我们可以按照下列步骤进行物流成本的分析:

第一,界定物流系统涉及的具体作业,即物流活动是由哪些作业来完成的。所谓的作业,指具体的工作单位(unitsofwork)。具体到物流活动中,由于各个企业的规模、类型不同,物流活动的复杂程度和具体作业内容也有所差异,作业单位的具体类型和数量也会随之改变。如:接收进货活动可能包括装卸、检验、搬运、分拣等多项物流作业。

第二,确认这些作业各自需要消耗的人工和物质资源。任何一项物流作业的完成,都需要投入相应的人力或者物力资源,而资源的消耗是产生成本的根源。以装卸为例,该项作业所用到的资源包括:装卸的主体——人力资源、装卸活动所需要的设备——物质资源。资源的消耗即产生成本,人力资源的消耗产生直接人工费用等,物质资源的消耗产生直接材料消耗、固定资产折旧等成本。

第三,确认各项资源所需成本,合计出总物流成本和相应作业的成本。根据资源与成本间的逻辑关系,将物流成本分配到各项作业中去,通过各项分别加总,得到各项物流成本和物流总成本。

(3)基于活动的物流成本核算程序

在现实操作中,我们可以按照物流涉及的各项组成活动——采购、运输、收货和检验、装卸搬运、仓储保管、流通加工(生产企业中可能没有)、信息处理、包装、订单管理、配送、回收以及企业内部生产活动中同时进行的物流活动、运输保管等环节的损失等,这些环节所涉及到的人工、材料消耗(包括土地使用权、房屋和其他固定资产的折旧、长期投资的分摊)、资金的占用成本和保险、税等,从各各会计科目中区分出来,进行统计。

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按上述论书在各环节按支付形态将物流成本从记帐凭证中抽出,分别统计。

第二,按管理的需要,设计不同的管理表格,将其填入。如,我们可以根据企业物流范围(供应物流费用、生产物流费用、企业内物流费用、销售物流费用、退货物流费用和废弃物物流费用)做成一级表格,每个一级表格的具体项目按同一格式设计六张二级表格,每张二级表格的物流作业再细化为三级表格。仅以供应物流费用表为例,按物流作业设计二级统计表格,竖列是支付形态,横行是各项物流作业。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二级表格的物流作业仅仅是一个粗化的划分,并未具体到实际操作的作业单元。应将包装、运输、保管、装卸、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管理和物流管理具体细化到三级表格部分。可以看出,二级表格的数据源于三级表格,一级表格的数据源自二级表格。三级表格的计算是具体到作业层次的。

第三,按照不同的管理要求汇总分析。

在此阶段,主要是根据管理需求,分析不同的数据。如,若管理层需要了解委托物流费用和本企业支付物流费用的比例,只需将相关的费用加总求其比值即可。若需了解各个细化的物流作业的费用比例及规模,只需将三级表格中的相同的物流作业费用归类后加总、求比值即可。由此可见,三级表格是核算的基础。因为其相对而言,要详尽到每一个物流作业,涉及内容广泛且复杂,且不同企业的具体物流作业有所区别,可以建立通过建立行业标准达到统一,因而在此不作具体设计。

2.3隐性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是否就是上述提到的可以进入会计准则要求的成本呢?事实上并非完全如此。因此有人提出了显性物流成本和隐性物流成本的概念。所谓的显性物流成本,是在按照现行会计准则的要求和物流理论,明确可以计入物流成本的,如大部分上面列出的项目。而隐性物流成本是会计准则中没有或不能确定能否计入的。

隐性成本的主要内容有:

(1)外企业支付的物流费用。认为如果外企业送货,支付给外企业的价格中就包含了一部分物流成本,事实上还是企业的物流开支。

(2)库存占用资金的机会成本。会计中对机会成本并不进行计量。如果计入的话,以什么利率计入?是同期企业利润率,还是以银行利率?

(3)库存积压造成的价值下降。要否计入物流成本?

(4)缺货损失,指由于库存量不能满足顾客要求而失去订单的损失,这部分成本难以衡量,而且也是隐性的。

(5)生产中的物流费用难以分离,难以计算。美国是采用一定的比例(大约为4%),那么我国的数据应该怎样衡量,怎样的比例更为合适?

上述隐性成本是否进入物流成本的核算,如果进入核算体系,核算口径也需要在在核算之前确定下来,这样才具有可比性,有助于物流成本的有效控制。

2.4物流成本核算电算化

由于物流成本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和现行的会计核算不统一,只能采用统计式的核算方法。而一条一条查询会计凭证进行确认是不现实的,工作量太大。上述三级表格的设计只是其中一种形式,其中第三级表格设计中的具体作业费用才是我们的数据来源。每个数据可根据具体的管理需要进行分类和核算。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利用对现有的电算化会计系统进行改进,从而便于企业物流成本的核算。

电算化会计系统主要是帐务处理子系统,工资核算子系统,固定资产核算子系统,材料采购及应付账款子系统,存货核算与管理子系统,销售及应收张款子系统,成本核算与管理子系统,会计报表子系统等。

主要改进思想及流程如下:

首先,根据ABC法和物流管理原理确定企业中相关的物流作业单元、资源分配和成本分配。清楚地划分企业经营活动中哪部分属于物流活动,哪部分不属于;各物流作业成本的具体属性如何。同时,确定物流活动产生的相关费用中的哪部分属于电算化计算范围。

其次,设置相应的编码以区分物流成本与非物流成本,各物流成本的不同属性,如是属于销售物流还是供应物流,是属于人工费用还是材料费用。该编码是调用和统计信息的检索和查询条件,也是我们进行各项统计分析的前提。

篇(3)

物流企业的多环节和多群体合作性决定了其具有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国家在物流企业会计核算办法中也没有制定相关的规定,各个企业在对物流成本的认识和理解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差,使得各个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对象不一致,从而使得成本内涵不统一,企业最后做出的结果没法进行比较,各个企业的相对物流成本数值没法进行真正的衡量和比较。

2.对于物流成本的核算程序欠缺

在物流成本的核算过程中,没有明确职责和权限,企业内部的监督出现了松懈,相关工作人员责任感不够,物流成本严重浪费,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物流管理成本。

3.物流成本财务核算体系有待完善

在当前的会计制度下,在许多会计科目中分散着物流成本,与其他的费用混合计算,并没有进行单独的核算,这就导致企业物流成本的核算与实践情况不配套,相关的物流成本数据在企业的账簿中查找不到,物流成本涉及的部门多,具体的账簿建立到应用存在很大困难。另外就是各种费用的混用,比如保管费用被计入物流成本费用,物流成本费用被计入采购成本费用等。在物流成本的实际计算过程中,必须根据已知信息进行重新的调整,才能使得真正的物流费用得到合理的反映。

4.物流信息报表的不完整性,不能为领导层提供正确的依据

物流成本被分散到各种其他费用中,使得缺少期间费用的核算对象,这样就造成了有投入却没有相应的产出对象,企业从会计报表中无法得到完整的物流成本信息,投资者或政府等也无法对此做出正确决策。

二、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改进对策

1.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对象应统一

对于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来说,其对象是企业的物流活动中所产生的相关费用,企业要合理的确定好物流成本的核算项目,按照物流成本的基本属性或是其他的标准,要能够做到全面真实的反映企业在物流业务中所产生的各种成本费用,在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满足本企业的前提下,做到企业间有横向比较的可能性。

2.物流成本的核算程序和方法必须要建立和健全

建立和健全企业的物流成本控制岗位责任制,在物流成本的各种流程中,明确岗位职责、权限和责任。相应的会计核算制度应被合理的制定,它是企业物流成本核算顺利进行的手段,制定核算的规范和标准,使得核算能够统一规范、计量有度。专门的物流会计核算机构应被合理设置,它能够保证企业的物流费用控制和监管,杜绝浪费。物流费用开支的内部审计工作必须要做好,防止浪费现象的发生。

3.科学合理的会计核算体系要积极构建

企业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在现有的核算项目基础上再适当增加明细账,以此来确定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科目,这样可以使得企业会计核算的额外工作量被有效的避免。会计科目确定后,就需要进行会计凭证的设计,记账凭证根据会计业务的不同而类型各异,一般采用“借贷金额式”格式。账簿在物流成本核算中,起到了计量和计算的载体功能,一般来说在选择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时,采用单轨制和双轨制两种模式。对会计科目和凭证进行科学的设置,选择正确的会计核算模式,确定账簿的各种格式和内容是物流成本核算的关键。

篇(4)

物流运输论文参考文献:

[1]刘亚茹.西安物流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08)

[2]李明,程波,易波.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物流IT战略探析[J].中国市场.2009(02)

[3]马晓斌,叶华平.物流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资源规划[J].物流科技.2007(12)

[4]楼前飞.信息化——物流发展之路[J].怀化学院学报.2007(05)

[5]刘立辉.如何构建青岛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J].物流技术.2006(09)

[6]刘立辉.构建山东半岛城市群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设想[J].物流技术.2006(08)

[7]陈会生.连锁超市配送中心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0

[8]王珊红.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第三方物流发展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3]杨建.基于供应链的港口与物流园区信息整合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

[9]杨欣.猪肉供应链安全跟踪追溯系统分析与设计[D].吉林大学2009

物流运输论文参考文献:

[1]毛宁莉.运输作业实务.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李如姣.运输作业实务.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3]李洪奎.运输作业实务.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4]阚祖平.物流案例分析.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物流运输论文参考文献:

[1]李炳金.企业控制采购成本的有效举措探析[J].中国商贸:2011(35):103~107.

[2]李文,肖虹梅.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研究[Z].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中国黑龙江哈尔滨,2011.

[3]刘秀琴.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与财务控制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09.

[4]曹慧,朱俊莹,王燕.企业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问题研究[J].企业经济:2012(1):179~181.

[5]杨晓荣.试析作业成本法在物流成本核算管理中的应用[J].经济师:2010(4):216~217.

[6]汪永兰,贾思媛.物流库存持有成本的会计核算策略讨论[J].商业会计:2011(33):51~53.

[7]甘泉.作业成本发下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物流工程专业,2010.

[8]姚常升.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企业管理专业,2009.

篇(5)

中图分类号:F259.22 文献标识码:A

一、第三方物流成本核算现状以及研究的必要性

从我国的物流企业的业务现状来看,第三方物流仍然处于由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向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转变的过程中。根据有关统计数据,第三方物流企业85%的收益来自运输、仓储等传统基础性业务,物流增值服务和信息咨询服务等现代物流服务只占15%。随着精益生产、零库存等经营管理模式的推广,小订单物流比重大幅度上升等,都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成本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我国传统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是以在制造企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已经不适合建立在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上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管理的需要。第三方物流的管理的核心是成本管理,而成本管理的关键是成本的计算。所以为了正确计算物流服务成本,加强物流成本控制,减少物流作业支出,提高其自身竞争力,探索一种新的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己经刻不容缓。

二、我国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核算及费用归集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的成本计算法的缺陷

(1)传统的成本计算法没有区分出各项物流费用。企业会计科目中,只把支付给外部运输、仓库企业的费用列入成本,而没有将企业利用自己的车辆运输、利用自己的库房保管货物和由自己的工人进行包装、装卸等费用都没列入物流费用科目内。并且在确认、分类、分析和控制物成本上都存在许多缺陷。

(2)物流成本核算方法不合理。物流企业参照制造业细分成本项目或是沿用交通运输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其缺陷是没有从企业整体业务角度来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无法提供不同业务或者不同客户的成本,也无法计算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的成本。

(3)传统的成本计算法通常并不能提供足够的物流量度.物流活动及其发生的许多费用常常是跨部门发生的,而传统的成本计算是将各种物流活动费用与其他活动费用混在一起归集为诸如工资、租金、折旧等形态,这种归集方法不能确认运作的责任。

2.物流行业的物流成本统计信息混乱

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的物流成本概念、构成要素及核算方法,不同政府部门和民间组织统计出来的物流行业物流成本数据往往出现较大差异,影响了政府相关部门的物流行业政策决策,也影响了民间的物流专业组织及物流专家的研究,经常造成理论研究与政府政策出现冲突。

三、第三方物流应用作业成本法核算的优越性

1.作业成本法的概念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即基于作业成本的成本计算法,是指以作业为间接费用归集对象,通过资源动因的确认、计量,归集资源费用到作业上,再通过作业动因的确认计量,归集作业成本到产品或顾客上去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

2.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区别

(1)传统产品成本核算对象是产品,作业成本的核算对象是作业。作业是企业使投入变成产出的一系列活动。

(2)在传统成本核算制度下所有成本都分配到产品中去,成本计算程序,与传统成本制度相比,作业成本制度要求首先要确认费用单位从事了什么作业,计算每种作业所发生的成本。然后,以这种产品对作业的需求为基础,将成本追踪给产品。作业成本采用的分配基础是作业的数量化,是成本动因。

(3)在传统成本核算制度下,间接费用或间接成本的分配标准是机器或人工小时;在作业成本核算制度下,首先要确认费用单位从事了什么作业,计算每种作业所发生的成本。然后,以产品对这种作业的需求为基础,经过原材料、燃料和人力资源转换成产成品的过程,将成本追踪到产品,因而作业成本采用的分配基础是作业的数量化,是成本动因。

3.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使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成为必要

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它在对外提供物流服务时是以与客户签订的合同为基础进行的,而实际上几乎没有两份完全一样要求的合同,这就是说物流服务产品生产的个性化极高。传统方法只采用单一的标准成本费用的分配,无法正确反映不同产品生产中不同费用的发生对产品的影响;作业成本法将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都视为产品消耗作业所付出的代价同等对待,对成本费用的分配依据成本动因的不同,采用多样化的分配标准,从而使成本的可归属性大大提高;并且能够正确反映不同产品生产中不同费用的发生对产品产生的影响。

在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管理上实现作业成本法,能够适应现代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能够更加精确的计算物流成本,为物流企业决策提供更加有力的依据和支持;将重点放在每一作业的完成及其资源消耗上,可以极大的增强成本意识,有利于了解成本何时何地如何产生,进而进行有效的物流成本控制.

四、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业成本核算的基本步骤

作业成本法应用于物流成本核算的基本理论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并导致成本的发生。应用作业成本法核算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进而进行管理可分为如下四个步骤:

1.界定企业物流系统中涉及的各个作业。定义第三方物流企业组织中生产和服务的作业。

2.确认企业物流系统中的作业中心。一般先考虑先确定一些主要作业,然后将其上下工序的一些不太重要的作业与之归集成作业中心。然后将同质性作业归集到作业中心。

3.确认动因。成本动因选择存在于作业成本法中的两个环节中,一是在作业环节选择资源动因,这一步侧重于纯粹性的考虑,兼顾实行成本;二是在成本标的环节选择作业动因,这一步是在第一步基础上通过科学地合并作业,成立作业中心,建立作业成本库之后的选择,侧重于实行成本兼顾精确度要求。

4.成本动因分配率的计算为作业成本库选择合适的成本动因,确定成本库成本动因消耗量,计算成本动因率。成本动因率等于作业中心成本库的成本除以成本动因量。

作者单位:大连交通大学

参考文献

[1]Hauser.PannekandThomPson.”APPlyingAetivityBasedManagementtoLogistics”,.GMA/KPMGBenellnlarkingStUdy,1998.

篇(6)

物流作为一种新兴行业正在蓬勃发展起来,逐渐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在这个大环境下,对于物流成本的研究就会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是一种高效的物流成本计算方法,但我国在这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有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制度不完善、核算内容混乱、核算标准不统一、核算模式传统、企业内部核算监督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文章通过对我国物流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理解,运用分析法、文献法、综合法、例举法等研究方法,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为我国的物流行业的发展做出些贡献。

1 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及其重要性

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是指通过账户、凭证、报表来实现对物流成本的系统全面持续记录核算并报告核算物流成本的方法[1].它的重要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全面展现物流成本情况

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可以全面系统地展现出物流成本情况,可以准确控制住物流企业的成本支出,使企业管理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物流成本信息并作出正确的决策。

1.2 提供准确的物流成本信息

物流成本会计核算能够提供比较准确的物流成本信息,把握住物流成本的不同构成因素,为物流企业的成本优化提供依据。

1.3 体现同比差异,为绩效考核提供依据

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可以体现出物流成本在各个环节的同比差异,这就可以为企业在进行员工绩效考核的时候提供部分依据,也能够比较容易地找出差异的原因。

1.4 物流企业对客户需求进行优化管理

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有利于物流企业对客户需求进行优化管理。它能够通过对不同客户的物流成本进行核算分析,并有针对性地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物流服务,并为有效客户管理提供依据。

2 我国物流企业在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上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虽然目前我国的物流行业正蓬勃发展起来,但与国外发达国际相比,我国的物流行业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而我国大大小小的物流企业却非常多,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点:

2.1 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制度不完善

由于我国的物流行业处于刚起步的阶段,但是物流企业却非常多,这就使得规范物流市场的必要性更加明显。然而我国目前并没有针对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方面的规章制度,只有以《企业会计准则》、《行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等来作为依据显然是不全面的。物流企业特别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经营是一个多环节、多群体合作的全程服务过程,决定了其成本确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2].我国目前在规章制度方面缺乏明确的针对性和专业性,使得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过程和结果都缺乏客观性和可信性。

2.2 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内容混乱

物流企业的物流成本构成是比较复杂的,由于我国目前物流发展的不成熟,企业在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时候并不清楚到底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核算,而核算的项目又是混乱无章。在核算内容上不但混乱,而且不全面,企业在成本核算的时候往往只是在企业外部的物流运输成本、物流仓储成本、物流采购成本等进行核算,而没有把企业的内部发生的物流费用纳入到成本核算里面,这就使最后得出的物流成本并不客观也没有真实性。

2.3 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标准不统一

近几年我国的物流行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质量上,我国的物流企业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时至今日我国仍然没有一套完整的物流成本核算的标准。企业在进行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时候,盲目地以自己的经验和理解来进行核算,结果最后的物流成本信息失去了真实性和可靠性,也无法在行业中与别的企业进行有效的比较,一个企业一套标准,这就会使我国的物流企业无法统一稳定的发展,会让物流企业之间的交流变得困难,这都会阻碍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

2.4 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模式传统

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核算模式也会影响着核算的效率和结果,核算模式主要有单轨、双轨两种。单轨制是指将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和物流成本核算相结合,在现在的核算基础上增加和物流成本对应的凭证、账簿和会计科目[3].双轨制则是将两者的成本核算分开,物流成本核算有单独的凭证、账簿和会计科目。我国物流企业一般都采用双轨制的核算模式,物流成本核算结果只能反映出物流成本的信息,无法得到变动成本或者责任成本等信息。

2.5 企业内部核算监督制度不健全

一个集体需要监督,一个企业同样也需要监督,监督可以让企业更健康的发展。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内部没有关于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方面的监督制度或者监督制度不健全。这就会导致一旦出现事故时很难追究责任人,最后对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3 关于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改进对策

我国的物流企业在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的物流行业更快更好地发展,所以对于企业和政府部门都要在改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问题上发挥作用。从各方面来看,主要有以下一些改进的对策:

3.1 政府部门应该发挥指导和保障的作用

(1)政府要制定出全面系统可行的规章制度来保障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进行,加强法律依据和保障,完善在有关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制度空缺。规范物流市场上的混乱秩序,积极引导企业从事物流并给与资金和技术保障。有了制度上的保障,就会使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有法可依,从而核算工作也就更能顺利地进行。

(2)在全社会范围内制定统一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标准。在社会上形成一种标准共识并且有制度可循的时候,企业就会更有方向性地进行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工作,从而减少方向性的错误,保障了企业的稳定发展。

(3)坚决打击物流成本核算过程中的违法犯罪行为,保障企业的合法利益,使国内有个良好的物流行业的发展环境。

3.2 企业要从多方面提升自己的能力,完善管理制度,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

(2)高效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是企业进行有效核算的前提,企业管理人员要根据自身企业的发展特征和实际情况来确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在我国一般的物流企业都是使用双轨制模式,这与我国的物流发展水平相适应,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模式。企业将物流成本核算和会计成本核算相互独立进行核算,在这个核算模式下,企业的核算成本也比较低。相对于双轨制,单轨制的模式对于企业的管理水平以及员工的个人素质有着比较高的要求。企业必须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也要加强自身的管理水平。企业需要更加完善的报表系统、新的凭证,需要收集更丰富完整的物流信息并进行整理编辑,需要应用高科技产品、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全程监控反馈。这对于企业来说尤其是那些企业实力不是很强的物流企业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但是企业想要让自己更强大,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提升,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物流企业成本会计核算模式,向发达的企业进行学习。

(3)企业要制定完善的监督体系,建立健全的责任制机制。监督是任何一个集体开展一项工程的必要环节,没有监督就没有制约,就没有责任。在开展成本会计核算的时候,如果没有监督,一旦出了事故就无法追究到事故的责任人,就无法挽回企业的损失,最后承担损失的就只能是企业。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和健全的责任制机制,对核算的整个过程进行全方位监控并作出反馈,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权限,严格贯彻落实,这对于控制企业的成本以及对于员工的业绩考核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篇(7)

 

一、引言

现代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的管理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ERP系统在企业的运用,给物流持有成本的核算提供了一个契机。ERP系统是通过各种功能模块来处理业务的,因此可以根据需要选配模块进行组合。一般来说,ERP系统由财务会计模块、资产管理模块、管理会计模块、物料管理模块、生产计划模块、销售与分销模块、质量管理模块、项目管理模块、人事管理模块和工作流管理模块等组成。这些功能模块覆盖了企业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能帮助企业实现整体业务经营运作的管理和控制。因此在考虑与其他模块相互关联的基础,在ERP系统中增加物流成本核算模块,使之共享整个ERP系统所集成的信息,对企业经营管理将产生更大效用。本文将在ERP环境下分析制造企业物流持有成本的成本习性,并探讨其核算方法。

二、我国现行企业物流持有成本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1.物流持有成本核算范围和项目难以确认。现行会计制度下企业没有单独在财务会计制度中设置物流持有成本,因此很难对企业的物流持有成本作出全面的核算和控制。通常来说企业物流持有成本产生于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回收等各个环节,主要由四部分构成:(1) 库存资金占用成本:该项目往往在企业财务分析系统中体现,然而说到控制和绩效考核,将之纳入企业物流管理体系更为合理,因为库存管理一直以来都是物流管理的重点;(2) 存货跌价损失,该项目作为资产减值损失类项目直接反映在企业财务报表上;(3) 存货损坏和丢失成本:作为费用和损益类项目反映在企业财务报表上;(4) 缺货损失:这类项目比较复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计算。鉴于以上企业物流持有成本的分布范围和构成,现行会计体制下企业还很难对物流持有成本进行合理的确认和核算。

2.企业物流持有成本表现较为隐性,通常分散在企业的各项成本费用中,而且核算起来很困难,单独核算的成本也较高。现行会计制度下很少有企业核算自身物流持有成本,究其原因:一是在现行企业财务体制下核算企业的物流持有成本与财务报告有些许冲突,同时会大大加强会计核算人员的工作量;二是物流持有成本核算的内容分布广范而分散,存在于企业的各个经营环节,没有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比如ERP,MRP,BOM等)支持,核算资料的收集将极为不便。综上,企业物流持有成本分布广泛,成本费用也分散在其他成本项目中,这样就导致企业管理人员无法获取企业物流持有成本的真实数据,无法建立物流绩效指标评价体系,也无法对物流持有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3.我国对于企业物流持有成本没有统一的会计核算标准。核算一个企业的物流持有成本,首先要确定他的计算范围,其次确定物流持有成本的核算项目;最后还要考虑其可行性和成本效益问题。不同企业不同的会计记账需要导致了对于物流持有成本核算的不同方式,这就使得企业间无法就相关的物流持有成本进行比较分析,也无法得出行业的平均物流持有成本数据,从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三、物流持有成本的构成及主要核算方法

目前国内学术在对物流持有成本的核算问题上存在许多观点,本文分析总结当今物流成本核算领域的研究,将物流持有成本设计表格(表1)核算,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依次按照供应物流成本、生产物流成本、销售物物流成本、回收物流成本、废弃物物流成本分类进行。各项物流持有成本的核算方法如下:

1.库存资金占用成本:该项目=存货平均帐面余额*企业内部平均利息率。在物流持有成本核算中,对存货资金占用成本应以平均帐面余额为基础,平均帐面余额= (期初帐面余额+期末帐面余额)/2,企业内部平均利息率以企业债务成本的加权平均成本为基础。库存资金占用成本实质上是对存货占用资产的一种以整个企业内部平均利息率来计算的资本成本。现实中,美国也是采用这种方法计算库存资金占用成本。

2.存货损坏和丢失成本:根据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属于非常原因造成的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属于计量收发差错和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因此,该类损失的数据收集较为简单。

3.存货跌价:在财务会计制度下,有“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可以直接利用上面的数据计算该损失。企业如果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算期末存货价值,可以直接利用其期末数。如果采用历史成本法计算期末存货,则要按会计制度规定,按照期末存货的跌价损失填列。

4.缺货损失:这类项目计算较为复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一般情况下缺货损失=每年订货次数*缺货数量*缺货概率*单位缺货损失。

表1企业物流持有成本核算表

 

核算范围

 

核算项目

  供应物流

生产物流

销售物流

回收物流

废弃物物流

合计

库存资金占用成本

存货平均帐面余额

 

 

 

 

 

  企业内部平均利息率

 

 

 

 

 

  存货损坏和丢失成本

计入营业外支出的损失

 

 

 

 

 

  计入管理费的损失

 

 

 

 

 

  存货跌价损失

期末存货历史成本

 

 

 

 

 

  期末存货现值

 

 

 

 

 

  缺货损失成本

每年订货次数

 

 

 

 

 

  缺货数量

 

 

 

 

 

  缺货概率

 

 

 

 

 

  单位缺货损失

 

 

 

 

篇(8)

中图分类号:F252.5 文献标识码:A

一、论文研究意义

本文之所以要研究物流成本的管理,是因为我们需要计算出物流成本来对物流活动进行管理。毫无疑问,物流成本己经成为企业应对市场竞争和维护客户关系的重要战略决策资源。

二、物流成本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物流成本管理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管理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分别是了解物流成本实际状况,物流成本核算,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收益评估和物流盈亏分析。在我国,生产企业对物流成本的构成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并确认了最需要展开的功能成本分析和动态的成本计算能力。但由于我国工业化总水平较低,许多会计核算方法成为解决物流成本问题的障碍,对物流过程进行有效成本管理仍然存在着困难,严重影响了生产企业物流合理化及管理水平的提高。从物流成本管理经历的五个阶段看,我国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大多处于了解物流成本的实际情况,及对物流活动的重要性提高了认识的第一阶段,只有少部分企业达到了物流成本核算阶段,即了解并解决物流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物流部门落后于生产部门,物流成本管理远远落后于生产管理是中国生产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社会发展现实带来的影响:(1)物流管理政策不健全。由于缺乏相关政策,物流成本核算存在很多问题,物流成本管理风险加大。所以,物流管理政策不健全使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了非常大的不确定性,物流成本的可控性非常低。(2)物流成本管理人才缺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管理的起步较晚,因此专业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也处于起步阶段。人才瓶颈在一定时期内将会对我国的物流成本管理起到制约作用。(3)现行财会制度和核算方法不利于物流成本管理。目前我国企业现有的会计核算制度主要是按照劳动力和产品来分摊企业成本的,企业现行的财会制度中没有单独的科目来核算物流成本,企业的损益表中没有物流成本的直接记录,因而较难对企业发生的各种物流费用做出准确的计算和分析,无法完整统计物流成本,使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无从下手。

企业管理经营带来的影响:(1)企业对成本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物流成本的有效管理和控制成为企业利润的新增长点,但很多企业还没有意识到物流成本管理对企业成本降低和企业效率提高的巨大影响。(2)物流量小制约物流成本的降低。虽然物流业在正在蓬勃发展,但因其仍缺乏规模性,第三方物流这种最新、最先进的物流模式仍处于起步阶段。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忽略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缺乏标准化的运作程序,无法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运输、配送各个环节仍然以手工作业为主使企业物流成本管理难以开展,物流成本较高。(3)企业物流的管理手段落后。目前,计算机虽然在企业管理中已相当普及,但在物流成本管理和控制方面还没有形成系统,更没有形成网络,在软件开发方面也相对落后,企业物流成本管理还停留在纸笔时代。在物流运作中,物流成本涉及的管理面非常广泛,需要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统一协调和管理,所以技术问题也是当今我国物流成本管理所遇到的障碍之一。

三、降低物流成本几点建议

从前面的章节我们看到企业物流成本的所包含的内容,以及影响物流成本管理社会发展现实、企业经营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三个主要方面,下面我们结合北京物流分公司的管理现状提出一些降低物流成本的几种途径:

1、通过效率化的配送来降低物流成本企业实现效率化的配送,减少运输次数,提高装载率及合理安排配车计划,选择最佳的运送手段,从而降低配送成本。

2、借助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控制和降低物流成本在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下,企业的成本控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不易也不可能实现各个环节的最优控制。企业采用信息系统一方面可使各种物流作业或业务处理能准确,迅速的进行;另一方面通过信息系统的数据汇总,进行预测分析,可控制物流成本发生的可能性。

3、加强内控管理力度,降低支出成本。一是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转变司机观念,使其能为企业利益着想,把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作为自己的责任;二是要加大考核力度,加强运行周期的管理,推行单车考核办法,让司机学会算成本帐,树立节约意识,提高车辆的运行效率,将司机个人的利益与车辆的运行效益挂钩;三是建立定点修理厂,降低单车成本。四是进一步强化车队长成本管理意识,做到“会算账,算细账”。

四、结论

虽然本文研究在物流成本管理的理论和应用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由于时间关系以作者的思维局限,论文的研究远未完善,仍然存在着一些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北京物流分公司作为一个专业化的物流运输公司,必须要通过对物流成本的有效管理能推动公司的合理化进程,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随着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日益提高和政策的日益完善,公司的管理水平也会更上一个台阶,成本的管理也会日趋完善。

(作者单位: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

篇(9)

近日,商务部流通发展司有关人士在商贸物流发展专题会上透露,去年国内物流费用总额为9.4万亿,占GDP比重的18%,比世界平均水平高6.8个百分点,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7倍,其中保管费用为2.2倍,管理费用则为6.9倍。高额的物流成本已成为我国物流行业全面参与国际竞争的一大障碍。因而笔者拟从成本会计核算的角度探讨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途径,旨在增加物流运营利润,探索一条本国物流行业走向国际化的成功之路。

1 物流成本会计核算

1.1 物流成本核算范围。要研究物流成本会计核算,首先要准确定位物流成本核算的范围与对象。

剔除行业的差异性,企业物流成本的范围大致涵盖了物流信息成本、包装成本、流通加工成本、装卸搬运成本、运输成本、物流管理成本、仓储成本、隐性物流成本等内容。其中,目前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重点在于隐性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这类成本是企业还未实际发生,未体现在会计核算内容中,却必须纳入决策与管理范畴的成本内容。具体来讲,隐性成本主要涉及产品损耗、缺货和退货损失、回程空载、存货风险成本以及存货所占用资金成本等内容。

1.2 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方法。目前,业界通用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主要有单轨制、双轨制以及设置物流成本二级账户三种模式。

1.2.1 单轨制模式。单轨制会计核算模式是将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和财会核算体系有机整合,基于产品成本核算内容适当增设“物流成本”的会计科目、凭证、账册,同时可灵活增设二、三级明细账目。在费用发生后,借记“物流成本”和相关明细账。直至期末,再结合各项物流成本余额将各项成本消耗分门别类地结转至成本项目中。

1.2.2 双轨制模式。双轨制成本核算需要设置两套账户系统,两套计算体系,将物流成本核算与其他成本核算区别开来。单独建立物流成本的凭证、账户、报表体系。每项业务记账一式两份,分别交由财务部和物流成本账户备案。

1.2.3 设置物流成本二级账户模式。基于成本费用开设二级“物流成本”辅助账户。汇集二级账户的相关物流成本,就得到最终的物流成本。

第三种模式既不改变现有的系统,成本投入少,因而是现阶段我国物流企业普通推崇的会计核算方法。

2 物流成本控制

2.1 现状分析。中国的物流成本何以如此之高?目前主流的解释是中国物流行业运营粗放,流通设施不足矛盾突出,中国幅员辽阔和产业布局结构跨区域。

然而,这种观点是经不起推敲的。我国目前还处于重化工业阶段,产业布局特点是能源性、资源性产品大多在西部地区和北部地区,加工业的市场大多在东部和南部地区,长距离、低货值的大宗商品大跨度的运输多,货运量和周转量必然高。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单位GDP的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要高得多,这是基础性因素。

物流业门槛较低,组织化程度较弱,以及信息化程度不高也是重要原因。目前中小公司占比达90%以上,我国前20家公路运输型企业市场份额不到2%。即使是发达的上海,公路货运汽车的空驶率也比发达国家高3倍。

此外,还有体制性成本偏高的问题,比如高速公路收费、乱罚款等。九三学社中央一项调研显示,全世界70%的收费公路在中国,收费标准最高也在中国;在中国,只要货车行驶在路上,就难免不被罚款,一家正规的运输企业,每年上缴税收1000余万元,盈利是300余万元,罚款就要开支200余万元。行政性高收费、乱收费、乱设卡,这类体制性成本是我国流通领域最突出、最亟待铲除的。

2.2 成本控制方法。从政府的角度来分析,为解决“营改增”给物流企业带来的税负上升问题,财政部和税务总局正积极研究相关政策,争取把公路收费也能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还有,关于物流仓储大宗用地减半收取土地使用税、物流业水电同价等政策都会进一步推进落实。除此之外还将推动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鼓励专业化、社会化物流的发展,继续开展城市物流配送示范工作等。

从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要有效降低物流成本,一方面需要利用数字互联技术、第三方物流等提高行业效率,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商贸物流的市场化,以降低物流成本为主要出发点,重点发展城市物流;降低商贸物流税负,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压低行政成本等,而更重要的是要反思交运仓储等基建领域的超前建设投资,使其增长与经济发展程度相匹配;否则,若继续把基建投资等作为拉动GDP增长的主导性力量,那么交运仓储等的“通达”便利带来的不是商贸物流成本的下降,而是经济社会流通和交易成本的上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006.9:10.

[2]杨萍,雷艳.试论作业成本法在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9(06).

篇(10)

一、降低物流成本的目标

(一)从物流全过程的角度来降低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控制应该从物流全过程的角度来控制物流成本,考虑物流各功能之间的相关性,实现物流总成本的降低,实现物流系统的合理化。控制物流成本不仅是追求本企业的效率化,应该考虑从原材料的购买、产品制成到送到最终用户整个供应链过程的物流成本效益,要求企业能有效地缩短商品周转时间,做到迅速、准确、高效地进行商品管理。这要求企业自身的物流体制高效率化,还要企业协调好与其他企业以及顾客、运输业者之间的关系,实现整个物流供应链活动的效率化。追求成本的效益化要求企业中物流部门、生产部门、经营部门以及采购部门协同,将降低物流成本的目标贯彻到企业的所有职能部门。追求物流全过程环节的合理化。

(二)大系统整体优化

利润是物流成本控制的最终目的。随着物流功能的大范围、纵深化发展及物流需求的高度化延伸,带来物流量的急剧膨胀,对社会和周围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因为,一方面,巨大的物流量在没有有效管理和组织的情况下,极易推动运输、配送车辆的增加,而车辆、运行次数的上升导致城市堵车、交通阻滞的现象;另一方面,巨大的物流量还会破坏整个社会环境。因此,企业不能限于物流系统或相关企业的效益,要从关注追求小系统局部最优转向追求大系统整体最优,还要从全社会的宏观社会经济效益方面来认识。

二、物流企业成本运作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现代物流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它具有运输、装卸、仓储、搬运、加工等功能,它提供的服务也是多样性的,由于其业务具有横跨几个行业的特点,因此,各物流企业无论被归入哪一个行业,执行哪一个行业的专业会计核算办法,都难以实现物流企业会计信息的规范、准确、可比的目的。在我国,物流服务业正处于快速成长时期,物流业务创新速度加快,物流管理模式不断变化,这种行业发展局面使得政府对整个物流行业的规范管理和物流企业自身的规范管理十分欠缺,物流行业的规范管理和物流企业自身的规范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在这些问题中,物流企业的成本核算不规范问题显得尤其突出。

(一)协调难度大

我国在制度层面上尚未建立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统一标准,物流成本的概念、范围和计算口径也极不统一。以前,我国物流管理体制存在较严重的条块分割的现象,没有专门的产业管理机构或协调机构。在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上,中央政府没能从整体上合理规划、加以引导和协调,任由不同运输方式和行业管理部门进行规划与投资,其结果是布局不尽合理、资源浪费、管理不顺、物流运行效率下降,难以形成统一的物流市场。

但是,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公安部、铁道部、交通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民航总局、工商总局联合制定的《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中已明确表示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是一项跨行业、跨地区、跨部门的综合性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各地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形成合力。此项《意见》将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条块分割的问题。

我国的物流行业主管部门应是物流行业专业会计核算办法的主要制定部门,但由于我国现代物流发展历史短,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其运输、装卸、仓储、搬运、加工等物流业务管理又分散在相关专业行业部门,因此,目前在我国作为社团性质的物流管理机构,难以代表行业研究制定物流行业“专业核算办法”.又由于物流业务涉及几个行业主管部门,哪个行业主管部门都不宜代表物流行业制定物流行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当然,由于管理体制上的原因,这些年中,也还没有哪个物流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做牵头单位,会同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物流企业的“专业核算办法”.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未曾出台任何针对现代物流企业的财务管理的规定或会计核算制度。

(二)成本信息失真

由于我国政府及物流相关组织机构至今未能制定出有关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规范,在实务中我国物流企业一般根据本物流企业业务的运作模式自行定义其物流成本,设计物流成本核算程序。

1.成本概念不明确

目前我国企业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中,没有单独的科目核算物流企业成本,理论界还没有一个统一公认的物流成本概念、物流成本的构成要素及其计算标准。一般物流成本的各个项目分散在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不同会计账户中,散见于诸如“营运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的核算中。较难对物流企业发生的各种费用做出明确、全面的计算与分析。物流企业对物流成本的定性千差万别,加上现行成本核算制度使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成本很不准确,无法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持,这使得许多物流企业仅将向外部运输企业支付的运输费用和向外部仓库支付的仓储费用作为企业的物流成本。论文格式这种计算方式下,物流企业连自己的物流总成本都无法说清,所以无论采用什么先进的物流管理模式和技术,都不可能真正实现物流企业系统的合理化。

2.成本核算不完整

由于物流企业成本的多样性,除运费、保管费、包装费、装卸费等能用单据反映和计算的显性成本外,还有大量的隐性物流成本:如采购物流费用、库存商品资金占用、物流设施设备的闲置、紧急运输等例外发货的费用、提供额外服务发生的费用、企业利用自己的车辆运输、利用自己的库房保管货物和由自己的员工进行包装装卸等费用等都没有很好的在物流费用列表中体现出来。这样显性成本所体现的只是物流企业成本的小部分。如果物流企业只重视物流的显性成本而忽略了隐性成本,很容易造成成本信息失真,会导致物流企业成本管理进入误区,降低物流管理的效益和对顾客的服务水平。

3.成本核算标准不统一

各物流企业对物流成本的计算和控制,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来把握物流成本的,缺乏统一的统计口径,全国甚至各个行业都没有有关物流成本的统计数据。仅仅是物流企业根据自己对成本概念的理解,运用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计算成本。物流企业成本计算的随意性加上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局限性使物流企业所计算出来的成本数据缺乏科学性和权威性。这样就带来管理上的问题,即物流企业间无法就成本进行比较分析,也无法得出行业平均成本。由于物流企业缺乏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物流成本计算办法,计算口径的不一致导致物流企业之间的物流成本无法进行量化比较,这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物流企业的经营业绩、管理效率和发展前景进行评估,从而不利于物流企业的融资和投资活动。

4.成本核算方法不合理

主要是间接成本分摊的不合理使现行的成本核算方法无法提供相对准确的物流成本信息,有时甚至会导致物流成本严重失真。这种现状非常不利于物流企业的成本管理与控制,更不利于物流企业的经营决策。

5.未能核算物流服务合同成本

在一般物流企业的成本核算中,通常只是根据物流服务所涉及的环节记录和计算总体物流费用,而不是针对某一特定的物流服务产品即物流服务合同单独记录和计算物流成本,这就使得物流企业很难准确把握某一物流服务产品的成本信息。特别是对物流活动的全过程缺乏有效和全面的控制,造成此消彼长,物流服务合同整体效果不佳。

物流企业由于缺少准确成本信息造成的物流管理能力低下是阻碍物流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运输和仓储的过程非常复杂,使得运营成本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当我们完成一个订单的时候,我们无法确信是盈利还是亏损。应该说,成本管理己经成为物流企业发展过程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它已经跟不上物流企业本身的快速发展。

物流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这些问题必将导致物流成本核算的失真,不利于企业管理者进行决策,因此很有必要寻求一种新的成本核算及管理方法来合理解决上述问题。

三、我国物流企业成本最低方案的现实选择

通过对营运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差异比较,从我国物流企业的业务运作现状出发,对我国物流企业采用这两种成本管理方法提出选择建议。

(一)根据战略目标定位选择

在物流企业的起步阶段,其发展战略通常确定为如何抢占物流业务市场,如何展现自身的业务品牌。在这一阶段的物流企业将目标锁定在物流业务市场份额上,至于承接某一项物流业务以后这项业务是盈利还是亏损则是考虑的次要问题。为了抢占市场,即使是亏损的业务也会承接。我国物流企业绝大多数还停留在起步阶段。此时,鉴于物流企业发展战略中物流业务的盈利能力并非首要目标,由此影响了物流业务成本信息决策有用性的充分体现,决定了该阶段的物流企业可以暂时放松对物流业务成本信息的准确性要求。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物流企业没有必要选择能够提供相对准确成本信息但核算代价大的作业成本法而应选择营运成本法。

在物流企业处于稳步发展阶段或者说在物流企业抢占的物流业务市场基本饱和阶段,物流企业的战略目标发生重大的变化。物流企业起步阶段的亏损期待发展阶段盈利的弥补,实现扭亏为盈。战略目标的改变表明物流企业开始关注其承做的物流业务的盈利状况。物流业务的盈利能力取决于物流业务收入和物流业务成本两大因素。当物流业务收入上升空间不大时,物流企业会将管理重心落到如何降低物流成本上。此时,选择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作业成本法显示了营运成本法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即作业成本核算信息的相对准确性和作业成本管理的相对科学性。

(二)根据物流业务成本特征选择

如果物流企业发生的这些间接费用的比重较低,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和重要性原则,物流企业可以考虑选择营运成本法来核算物流业务成本。由于物流企业的物流业务成本的特征与物流企业采用何种业务运作模式直接相关。如物流企业的业务运作模式是全程外包,此时物流企业履行某一份物流业务合同所发生的费用绝大多数为直接费用,直接费用比重较高,选择营运成本法来核算物流业务成本。即使有某一物流作业量也分配间接费用,也不需要选择作业成本法进行核算与控制。如果物流企业的业务运作模式选择的是自营模式,此时物流企业履行某一份物流业务合同所发生的费用属性相对复杂。自营模式下特别是全程自营模式下,“运输共同费用”、“仓储共同费用”和“营运间接费用”等科目所核算的间接费用的金额比重占物流业务总成本的比重较高,而归属于物流业务直接费用的比重较低的情形下,考虑到作业成本法下物流业务成本信息相对准确性特征,物流企业可以考虑选择作业成本法核算其物流业务成本。需要注意的是,物流业务间接费用占物流业务总成本较高比重这一业务成本特征是物流企业选择作业成本法的前提条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物流企业必须选择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与控制。

(三)依据物流企业人员素质和信息系统水平选择作业成本法能否在物流企业有效实施有赖于物流企业的软硬件条件的完善程度,其中,关键的软硬件条件是物流企业人员的素质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人员素质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水平高,可以选择作业成本法核算;反之,则选择营运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的实施首先要求成本核算观念上的重大改变,要求物流企业上到董事会、管理层,下到现场物流业务人员均能改变成本核算观念,充分认识到作业成本法核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作业成本法的有效实施对物流企业的团队合作精神提出了挑战。作业成本法在作业数据的收集、整理和传递程序上有着严格的要求,缺乏合作精神的团队很难做到作业数据收集、整理和传递程序不出纸漏,进而影响作业成本法的实施。另外,作业成本法的作业数据收集、整理和传递程序要求准确和及时,这就要求物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有运作特色,能够准确、及时反馈物流管理信息,否则就不可能在物流企业中实施作业成本法。

篇(11)

一、物流成本管理的涵义。

物流成本管理(Logistics Cost Management)是指企业物流活动中所发生的管理费用方面工作的总称,具体来说,是指从物流设计到物流运行再到物流结算的整个过程中,对物流成本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监督、控制以及对物流活动结果的评价。物流成本管理的内容具体包括:物流成本预测、物流成本决策、物流成本计划、物流成本控制、物流成本核算、物流成本分析和物流成本检查六个方面。

物流成本管理是物流管理的核心,其实质是依据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和客户的需求,以成本为手段管理企业物流,最终目标和最基本的研究课题在于利用成本指标控制物流活动,实现物流活动系统合理化,进而降低物流成本,改善服务质量,以最具经济效益的物流活动达到预定的服务水平。物流成本管理能够有效地把握企业物流成本的内涵和构成,合理利用物流的效益背反规律,科学、高效地组织物流活动,有效控制物流活动中发生的费用支出,从而降低物流总成本,提高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

二、我国物流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对物流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物流概念最初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物流成本的复杂性以及其极强的关联性,我国尚未能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建立出一套适合国情的物流成本管理理论体系,而对物流成本管理理论的研究大多在于介绍国外物流成本管理的研究成果,尚未能认识到物流成本管理理论的战略重要性,也未能从企业竞争需求战略层面的角度出发深入研究物流成本管理。随着现代物流及其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企业“第三利润源”的物流成本已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陆江在答记者问时指出,2008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高达89.89万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为18.1%,而发达国家社会物流费用与GDP的比率一般在9%~10%左右,我国高出发达国家将近一倍。这种状况表明,我国企业有很大的降低物流成本的空间,因此,加强物流成本管理,降低物流成本势在必行。

三、我国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缺陷。

目前,我国企业在对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来说,可以表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物流成本账务单独核算难度大。

长期以来,我国尚没有成型的物流成本计算标准,物流成本核算处于杂乱无章的状态。对物流成本的计算和控制,每个企业都是分散进行的,他们都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来把握物流成本。2006年9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了国家标准《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该标准明确了物流成本的构成和核算方法。

但是,由于物流成本构成的复杂性以及其核算的实际操作难度大,目前我国真正全面贯彻落实2006年新颁布的物流国家标准对物流成本单独分类核算记账的企业为数不多,大多数制造企业仍没有在财务会计报表中单独设立物流成本项目,而是将企业的物流成本列在制造成本和其他费用一栏中,因此,企业仍无法掌握物流成本的构成,也较难对企业物流活动发生的全部费用做出确切、全算与分析,造成物流成本信息的失真,形成“经济黑大陆”和“物流冰山”增加了物流成本管理的难度。

同时,在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等其他会计制度中没有专门的物流费用项日,或是有的几个项日不能全面概括物流费用。一方面,物流活动在企业会计制度中没有单独的项目,一般所有成本都列在费用一栏中,费用被归集为诸如工资、租金、公共设施和折旧等。这种归集方法存在的问题是无法确认和分配运作的责任。如果将一个企业的报表细分为发生在管理责任领域的费用和发生于组织领域的费用两部分,以获得组织与各个单位相关的财务信息,这也只能是有助于而仍不能满足总成本分析的需要。而企业的损益表,更是沿着组织预算的思路,对费用进行分类和归集。它无法克服许多与物流绩效相结合,而通常又跨组织单位发生的费用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在通常的企业财务决算表中,物流费核算的是企业向外部运输业者所支付的运输费及向仓库支付的商品保管费等传统的物流费用。对于企业内与物流中心相关的人员费、设备折旧费、固定资产税等各种费用则与企业其他经营费用统一计算。据有关资料,先进国家企业的实践表明:实际发生的物流成本往往要超过外部支付额的5倍以上。

由此可见,仅靠常用的会计方法,难以取得所需的足够数据来核算物流成本。从现代物流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难以正确把握实际的企业物流成本。

(二)物流成本核算方法不合理。

正是因为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中没有对物流成本设立单独的会计科目来进行核算,而是将与物流活动相关的各种支出列示于企业的各项费用内,或者仅仅将部分的物流成本随材料、制造费用等计入产品的制造成本中。另外,人们往往比较重视运输费、搬运费等显性成本,对于物流环节所消耗的资金利息、设备折旧、人员培训等隐性成本特别是物流活动组织不当所导致的风险和由于效率低下而增加的时间成本,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日常采用的标准会计成本法一般没有将与库存有关的成本,诸如保险和税收、租金、存货占用的资金及建设仓库所需的资本费用等计算在库存成本内,导致其被低估或模糊。而先进国家的实践证明,对于自营物流的成本支出而言,实际发生的物流成本远远高于外部支付额数倍以上。所以,从现代物流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还没有真正把握实际的物流成本,决策者也很难从现行的会计系统中获得物流成本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