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高中音乐教研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音乐教学中,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情愿的参与你的课堂,这样我们才有开展课堂教学的前提。那么怎样激发学生情愿甚至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呢?笔者在几年的音乐教学中发现“情感”这个方面是个非常好的切入口。歌德说:“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灵。”音乐是情感的教育,音乐教育过程是情感的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我们应该把握音乐情感的独特教育功能来感染着学生。
一、创设教学情境、引导情感投入,让学生重视音乐课堂
这是踏进的高中第二堂音乐课,从班的第一堂音乐课中我了解到了该班学习氛围是很好的,学生很好学,但是我还是观察到有一部分的同学不情愿的参与课堂活动,在小组合作的环节,看其他科目的书籍或不配合讨论。在课后与学生交谈中我无意的了解到这些学习好的同学都喜欢了解跟他们文化学科有关联的音乐。于是我就专门为了班准备了一节《红旗颂》。
著名的音乐家黄自说过:“艺术是生活的表示,一个时代的艺术,就表示一个时代的生活。伟大的艺术都不失为名族与社会的写照。”20世纪前半业,中国人一直为踏上“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光明之路而艰苦斗争。对于中国的历史,这些学生们都很了解,可是怎样用音乐来表现中国近百年的历史与现今的中国发展呢?在一上课,我就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同学们都被我这个问题一下难倒了。课室里一下子就炸开了锅,有人说把几首爱国的歌曲接并起来,也有人说拍一段视频陪一些背景音乐表现出来…看到学生的积极思考,我知道我提出的问题引起的学生的关注,于是我卖了个关子,播放了影片《南京!南京!》中的一段中国老百姓被虐杀的视频和建党90周年的记录短片,看着学生们的神情慢慢的变得严肃起来了,毕竟大家都有颗爱国的心,这个时候创设的教学情境起到了效果,于是我马上介绍作曲家吕其明创作的交响乐《红旗颂》,在激昂起伏的乐声中,同学们沉醉了,接着往后的活动环节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真正的做到全员参与课堂教学,高质量的完成了本课设计的教学目标,再最后我专门提问了一位在第一节课中不参与教学活动的学生对我们这堂课进行总结,他说:“这堂音乐课让我有着心灵的震撼,我们的爱国情怀被激发的淋漓尽致,音乐比文学、比电影更真实的反映着历史。”在音乐教学的课堂中我们把握音乐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直观的亲身体验,让他们的情感完全的投入到音乐中,以便更好的往下开展教学。
二、发挥音乐感染力,点燃情感导火线,激感碰撞与爆发
音乐是由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因此把握教学中的音乐特征,激发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让这种发自内心的情感体验在课堂甚至课外流淌着。音乐可以宣泄一种情绪,创造一种氛围,表达一种无法用语言替代的心声这就是音乐所独有的感染力,引导学生直接与音乐作品释放情感的碰撞,当情感在这一刻相互共鸣时,就会爆发。把握住在班第二堂音乐课的成功,我接着为他们设计了以亲情,爱情为主题的的鉴赏课。《母爱》这一爱永恒的主题,从婴儿出生时的《摇篮曲》到儿童时期的《小背篓》到上学时期的《母亲》,用旋律感染着学生,并引导学生用音乐的要素去分析音乐,知道摇篮曲这种音乐体裁等。在听到廖昌永老师的《母爱》时,有部分同学更是眼里闪着泪光。看到这样的情况我灵机一动,下课时宣布下周的音乐课以小组为单位以母爱为主题,举行高一班歌唱比赛。第四堂音乐课,歌唱比赛一个比一个精彩,还吸引了其他老师的围观,最后我以一首毛阿敏的《天之大》让全班的同学的情感到达了爆发点,掌声震耳。
三、主动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利用网络平台,让课堂在融洽的音乐氛围活起来
一、创建浓厚的音乐课堂气氛
在实际教学中,音乐教师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一节课如果学生配合得较好,整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的达成度就高。气氛浓厚的音乐课堂,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在强调营造浓厚的音乐课堂气氛的同时,音乐教师必须转变枯燥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应巧妙的运用富有生动感染力及艺术生动形象力的教学辅助手段和工具,如借助多媒体课件、各种音乐器材等,更好的传递音乐艺术情感,从而营造一种浓厚的音乐学习及欣赏气氛。音乐教师如果主动的将情感投入到音乐教学中,能够从思想上和心灵上与学生达成音乐情感共鸣,采用各种手段有针对性地设计音乐艺术鉴赏的背景,让学生真正融入到生动形象的情感世界中,从内心深处切实感悟音乐艺术的美妙。
二、多途径地有效培养学生的情感
音乐教学作为一门“聆听”艺术的教学,对内在艺术情感的培养教育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高中音乐课上,音乐教师应适当地引导学生学会聆听音乐,从而进一步深入感悟到音乐艺术暗含的情感,从不同音乐旋律和节奏中感受到音乐的独特之美,感悟创作者的艺术创作情感。通过有目的地在教学中引导去聆听和感悟音乐,可以更好地推动学生领会音乐艺术情感,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欣赏能力。通过对音乐艺术的静心领会,在音乐教师适时的正确引领下,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入地感受到不同的音乐作品,感受到作品背后所蕴藏的丰富情感及意境。同时,通过运用各种形象生动、感染力的启发手段,教师可以对音乐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不断地凸显和丰富、让学生在聆听、清唱中感悟作品的创作意图,增强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艺术审美力。在实施情感教育的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可对各种相关辅的教学工具加以综合运用,如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音乐视频、利用在线网络倾听音乐、观赏图像文字等,让学生全方位的领会音乐作品,与创作者和教师达成情感上的共鸣。
三、综合运用多种音乐教学方法
学生在学习每个音乐艺术作品时,需要认真的结合各种音乐学习方法如聆听原曲、练习、演唱等多种形式,进行音乐情感教育也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让用心聆听歌曲,带着学生反复练习,鼓励学生用心去感悟每一首歌曲,用自己的真实情感进行演唱,对歌词激情朗读,这是学习每个音乐作品时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对于优美诗情般的歌词,通过让学生激情的朗读,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让学生对歌曲印象深刻;通过随堂练习演唱,在实际唱的过程中,让学生更为充分的对艺术的情感进行领会,对培养学生生动形象的思维能力大有帮助,将音乐艺术生活化、情感化,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
四、培养一支优秀的音乐教师队伍
为了实施情感教学,首先必须培养一支优秀的高中音乐教师队伍,最为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情感作用。实施情感教育的音乐教学,需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情感,全身心地投入音乐情感教学中,将情感真正融入到音乐教学课堂中,产生情感效应,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此外,音乐教师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及心理素质,对各种音乐艺术作品有着专业的审美力和鉴赏力,深入的透彻的感知作品,并巧妙地将这种感知传授给学生。在音乐教学之前,教师应结合自己的音乐专业知识,结合教材认真备课,对教学内容透彻了解,明确音乐教学背景,在全面了解音乐作品时,能够感悟到创作家的情感以及作品所蕴藏的寓意,做好教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更好地培养学生音乐情感表达。音乐教师应具备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具备传授艺术情感及艺术审美力的能力,在对艺术作品透彻了解的同时,基于自身对艺术情感的领悟基础上,向学生传授创作家的情感及艺术,提高学生情感领悟力。因此,在实施音乐情感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恰当地对学生进行情感引导,运用各种特色的艺术形象及艺术感染力,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最大限度地表现音乐情感的内涵。
五、结论
综上所述,研究高中音乐情感教学,符合新课标的要求。音乐艺术与情感世界紧密相联,音乐教学实质上是一种艺术情感教育。通过对高中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概述,强调有针对性地采取音乐情感教育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高中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及渗透能力,有效地培养了高中学生内心世界的艺术情操,从而科学地建立了一套规范性和统一性并存的音乐情感教育模式,有效地培养了高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审美观,推动了高中音乐教学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景霞.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学策略浅析[J].都市家教,2011,(2).
音乐课是从听觉上给学生带来愉悦的课程。在音乐学习中,学生们可以从内容及情感上对音乐进行欣赏,感受音乐的艺术之美,促进学生对美的欣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新课程标准颁布后,要求中学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如何创新音乐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音乐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作者从高中音乐教学现状着手,探讨创新音乐教学的途径。
一、高中音乐教学现状
(一)高中音乐教学不被重视
受高考成绩的影响,社会普遍认为,只要高考成绩好,学校的教学质量就优秀。所以,高中阶段的课程安排,都是围绕着高考来设置科目,全部课程教学安排都以高考科目为主,忽视了人文学科的教学安排,高中音乐教学就是被当做高中课程教学中可有可无的课程。在学时安排以及教学设备的配备上都无法与高考科目相比。
(二)高中音乐课程基础薄弱
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缺乏对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有些音乐作品脱离现实,没有注重对学生情感世界的熏陶,教学目标不明确。作为非高考人文科目,高中音乐课师资队伍相当薄弱,高中音乐教师多数为附带兼任音乐教学,学习进修的机会少,教学能力偏弱。
(三)高中音乐教学效果较差
高中音乐教学内容出现繁杂、知识无序的状况,音乐的艺术特点突出不够,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脱节。而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单纯地教授音乐知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有些内容学生被动的接受,导致整体教学效果不佳,达不到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目的。
二、创新高中音乐教学的途径
作者认为要充分利用好高中音乐教学这个平台,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学习产生兴趣,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其综合素质。
(一)选取趣味性的音乐素材
音乐素材的选取影响着音乐教学质量的好坏。在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要选择趣味性的音乐素材,音乐素材具有趣味性,学生才会产生学习兴趣,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因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他们就会乐意学习,并表现出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敏锐的感知力。
首先,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各种情境,用灵活的教学手段贴近学生的生活、学习。比如,在讲授肖邦钢琴音乐时,可针对学生喜欢周杰伦的特点,选择周杰伦《十一月的肖邦》中的“夜曲”导入教学。在学生聆听音乐时,老师要介绍周杰伦的创作过程,其创作灵感源于肖邦,并且可以将音乐创作过程中的趣事、励志故事讲给学生听,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引起学生对肖邦及古典音乐的兴趣。其次,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要使音乐教学贴近生活,选择学生熟悉并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为教学服务。在选择音乐素材时不仅有流行音乐,也要有民族音乐等其他乐种,引导学生在音乐的世界中了解更多的社会生活、风土民情等,拓展学生见闻,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打好基础。
(二)借助多媒体技术创新音乐教学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融入高中音乐教学之中,这给高中音乐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作为高中音乐教师,应紧跟时展的脉搏,利用多媒体技术创新高中音乐教学。
多媒体能同时编辑、展示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等不同形式的信息,能全面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共鸣器官,把光、色、音、像有机地结合,使音乐教学冲破时空限制,让音乐课堂散发无穷魅力,为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一是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将多媒体课件插入多媒体播放系统,激发学生欣赏兴趣,学生在欣赏音乐时更加形象和直观,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开拓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二是通过利用多媒体音乐教学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精神氛围。同时用多媒体来拓宽他们的思路,在教学活动中利用多媒体美丽的画面和清晰的声音设置情景,使学生们身临其境,从中体会音乐的抑扬顿挫、宛转悠扬、激情澎湃等等,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音乐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激发学生音乐创作的灵感。这样,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创新了教学途径,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感受到音乐的无穷魅力。
(三)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音乐能力的客观差异对所有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他们充满自信地乐于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另外,每一个学生都可以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感。要把全体学生的参与发展不同个性灵活结合起来,创造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空间。在教学工作中,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最佳的环境,教学过程中要给不同个性的学生留有自己学习的空间,使每个学生的音乐素养都能得到发展。
三、结语
总之,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弘扬我国音乐文化而开设的课程,高中音乐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发挥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重要作用。这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耳听、目视、口唱等多渠道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欣赏、体会音乐意境的能力,活跃学生思维,充分发展了他们的聪明才智,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桑潇.关于中学音乐教育创新的思考[J].济南:科技信息,2010(34):306-309.
影视音乐是电影和电视剧中的独特语言,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逐渐成为独立的作品,并且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和一般音乐的素材做比较可以发现影视音乐对于大中学生具有素质教育的功能。将影视音乐渗透到音乐教学中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以及自助学习还有研究性学习都十分有利,从中就能逐渐构建出具有信息化且充满活力的教学课堂,使学生的智慧以及想象力都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同时提高其综合的人文素质,使音乐教学的目的得以实现。
一、引发学生的心理期待
1.导入新课
首先让即将导入的新课程具有悬念,利用好奇心教学生学习,这样学生终身都将不断地学习。一个优秀的影视音乐可以以独特的价值以及魔力还有优势来创造具有独特审美以及思维的空间。可以通过对影视音乐进行听辨从而导入新课,这样能够有效地引发学生心理上的期待,唤醒其学习的兴趣以及求知的欲望,并且使兴趣持续的时间更长,从而将其转化为学习动力。
2.知识吸引
在利用影音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音乐为本,并且从音像出发,使音乐先入为主,随后辅助简单生动且具有一定启发性的提示与讲解,让知识本身去吸引学生。鼓励学生勇敢地谈论自己的审美体验,并且积累感受以及鉴赏音乐相关的经验。简单说,就是在音乐课堂中创设一个影视音乐的情境,这样能够将知识点最大限度地强化。
3.集中注意力
想要使学生一直处于积极主动以及兴奋的状态下去学习和参与教学活动,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地改进或更换教学方法。给学生视听或者是提示影视音乐,这样可以使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随着这些画面渗透到学生的大脑中,将其听觉所引发的激情再次燃烧起来,从而使大脑吸取到新鲜的兴奋点,将学生的音乐细胞激活,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不仅不会感到乏味或者是疲劳,还能使课堂的知识量以及运用量以及课堂思维量这些教学容量更加充实。
二、提升综合人文素质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高中生心理和个性都逐渐趋于成熟,要让学生独立地进行自主活动,并且迅速地增强其逻辑以及抽象思维的能力,同时进一步提高其概括和组织的能力,使其感受到较为强烈的情感体验。而影视音乐能够为其提供创新以及感受体验上较大的空间。可以为熟悉喜欢的音乐填词,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创作的兴趣,还可以创作较为简单的伴唱,可以根据音乐体验,来即兴创作,从而表达出自己的情绪或者是感受。也可以给定一个画面让学生为影视片段去选择合适的音乐。
2.提高情商
音乐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人们具备一个健全的人格以及美好的情操。例如,可以给高中生播放电影《贝多芬传》,这样可以使学生在了解贝多芬精神的同时,在其音乐作品中感受到其优秀品质,懂得一定的道理,进而懂得去调控自身的情绪,有利于战胜生活以及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根据高中生不同年级心理发展方面的特点,使其影视音乐直观的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这样不仅能够抓住学生耳朵,同时能触动学生的心弦,从而引感上的共鸣。
例如,在学习到《优美和壮美》时,对《中国军魂》和《美人吟》的音乐片段进行导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进行这一课程的开始阶段就对其埋下伏笔,创建出音乐的磁场,让学生在听觉上更有欲望,更期待教师播放声乐。这时,教师可以适机播放《隐形的翅膀》《好汉歌》等影视曲目。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走向讲台,在大舞台上跟着音乐合唱,有兴趣的学生还可以伴舞,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欲望,在欢乐的气氛中学习到应有的知识。
3.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保持本国的文化特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影视音乐承载着民族文化,因为其故事情节具有民族特点,所以影视音乐对于引导并强化学生的民族意识十分有利。
通过对影视音乐在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中的功能的研究和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影视音乐是电影和电视剧中的独特语言,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逐渐成为独立的作品,并且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大量的现代教育技术,弥补了传统音乐在教学上的不足之处。影视音乐在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我国高中音乐教学起到了促进作用。
高中音乐教育课程标准指出:“感受与鉴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方式,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同时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由此可见,欣赏教学在音乐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鉴于此,高中教育工作者必须从欣赏教学的角度探究高中音乐教育,扫除音乐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阻碍,以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推动高中音乐教育取得突出成就。
一、高中音乐教育中欣赏教学的重要作用
1.音乐欣赏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力,进而促进学生智力的提高。想象力的培养能够使学生智力得到开发,通过音乐听觉感受激发学生的视觉印象,逐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力,促进学生智力开发。高中学子在欣赏式音乐氛围中,逐渐养成善于想象的习惯,必将有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高中教育成效。
2.欣赏教学是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对高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大有裨益。从课程性质看,音乐是一门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学科,人的灵感和创造性思维直接影响自身的音乐造诣。高中音乐教育是学生打好音乐基础的重要阶段,通过强化欣赏式音乐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音乐细胞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而提高音乐创作能力,为学生今后的音乐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高中音乐教育中欣赏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1.高中音乐教育对欣赏教学不够重视,音乐欣赏性学习缺乏核心主题。首先,当前,我国许多高中学校在音乐教育中忽视欣赏教学的重要性,欣赏教学并未被高中音乐教学普遍采用;其次,某些高中学校的音乐老师认识到欣赏教学的重要性,但在欣赏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较多。例如,将欣赏教学单纯理解为让学生听音乐,将整堂音乐课布置为缺乏目的的欣赏课,忽视欣赏教学核心内容的选择,只漫无目的地播放音乐,教学随意性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容易形成听觉疲劳,丧失学习音乐的兴趣。
2.音乐欣赏教学条件落后,未能将音乐欣赏与音乐实践有效结合,影响到高中音乐教育效果。一方面,当前,我国一些高中学校音响设备缺乏,不能较好地满足音乐欣赏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采用泛听式音乐欣赏教学,未能使学生将音乐欣赏与音乐实践活动有效结合,不仅凸显出音乐欣赏教学的空洞性,而且影响到学生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三、高中音乐教育中强化欣赏教学的具体措施
1.高中音乐老师应高度重视欣赏式音乐教学,明确欣赏教学核心目标。欣赏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手段,能有效推动学生音乐学习不断进步,高中音乐老师一定要提高思想认识,从音乐课程的教学标准出发,重视并开展欣赏式音乐教学。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老师应该转变欣赏教学方式,摒弃泛听式欣赏教学,明确欣赏教学的核心要点,以音乐为本,从音像入手,以听为主,开展有针对性的音乐欣赏教学,不断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创造力和学习兴趣,推动高中音乐教育质量的提高。
2.在欣赏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模式。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必须改变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解放音乐教学思想,凸显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欣赏教学中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实现音乐鉴赏、审美和创作能力的提高。具体来讲,音乐欣赏教学应注重以下步骤和环节:
(1)会听。听音乐是音乐欣赏教学的第一步,在听音乐之前,老师应该预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目的去听,使学生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会听音乐,这样才能使学生听出成效。
(2)擅唱。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会吟唱,通过吟唱自然地实现音乐情感的交流和诠释,更好地了解音乐作品。
(3)勤思。学生要在音乐氛围中养成勤于思考、想象的习惯,不断激发学生音乐思维,培养音乐创作能力,实现音乐欣赏教学的目的。
3.夯实学生音乐基础知识,提高音乐修养,为音乐欣赏教学创造前提条件。欣赏教学是在学生具备乐理知识的基础上开展的,否则,欣赏教学便无从谈起。因此,高中音乐教育必须使学生积累基本的乐理知识,懂得音符、调式、节拍等乐理知识,使学生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更好地体验和欣赏音乐。
4.完善音乐欣赏教学设备,保证欣赏教学活动正常开展。音响多媒体设备是音乐欣赏教学必需的基本条件,高中音乐教育一定要注重添置和完善音乐教学设备,为音乐欣赏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扫清障碍。
5.将音乐欣赏与音乐实践充分结合,更好地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和创作能力,促进音乐欣赏教学目标的实现。音乐欣赏并不能仅局限于听,将音乐实践融入音乐欣赏教学中,实现音乐欣赏与音乐实践的结合,更符合音乐欣赏规律。结合音乐曲目,自觉吟唱和挥动节拍,做表演动作,这样将使学生身体器官得到全面调动,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欣赏中,提高音乐欣赏教学成效。
总而言之,音乐欣赏教学是增强音乐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高中音乐教育必须高度重视欣赏教学工作,强化欣赏教学的目的性,转变欣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积极为音乐欣赏教学创造良好条件,从而推动高中音乐教育不断进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4.083
在高中阶段音乐教学作为培养高中生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对高中生开展审美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计作为开展音乐教学工作的基础,直接影响着音乐教学的效果。只有在充分考虑高中生学习能力及音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音乐教学目标进行科学设计,以此明确高中音乐教学的目标,高中音乐教学工作的开展才能得到保证,对提升音乐教学质量和效率也极为有利。
一、高中音乐教学目标的设计依据
根据美国布鲁姆等人的研究结果可知,对于高中音乐教学工作的开展,应在充分考虑下述领域的基础上,对教学目标进行科学设计: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音乐知识和技能、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因为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及其所产生的内心感受都会以外在的行为进行表现,通过观察高中生的行为,可以对高中生理解音乐知识的程度有一定的了解,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后续的音乐教学,而这也为高中音乐教学目标的设计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能够使音乐教学目标更加明确。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执行,高中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发生了改变,高中音乐教学的标准也越来越高,相应的音乐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求也应得到相应的提升,以使高中音乐教学水平能够得到提升,而这也是高中音乐教学目标的设计依据之一,有利于更好地开展音节教学工作。
二、高中音乐教学目标的设计方法
(一)内容设计
这里的内容设计是指高中音乐教学目标的内容,也是对教学目标的细化设计,以使高中音乐教学能够分阶段进行,进而明确高中音乐教学工作的开展流程。在小学和初中音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高中音乐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进行相应的提升,并以学生音乐学习能力为前提,适当的提高音乐教学的专业性,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确保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能力可以得到全面的提升。比如,在对“音乐风格”这节内容进行教学的时候,高中音乐教师应选择适宜的音乐作为教学材料,如《二泉映月》、《怒放的生命》等,并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教学目标的内容进行细化设计,以使教师能够依据教学目标的内容选用适宜的教学材料,制定科学的教学程序,据此提升高中音乐教学的结构性与层次性,从而确保高中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能够得到提升。
(二)难度设计
难度设计是指高中音乐教学目标的难度,这直接影响着高中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因为不同高中生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的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而这种差距会导致高中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无法全面考虑每位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针对这种问题,为了更好地保证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在设计音乐教学目标的时候,对于教学目标的难度应在考虑全班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对音乐教学目标的整体难度进行设计,但对高中音乐阶段性教学目标进行模糊化设计,以便在此基础上对开展高中音乐教学工作的整体框架进行设计。而对阶段性教学工作的框架,可依据学生的能力进行设计,并且可以根据实际课堂教学效率对阶段性教学计划进行改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真正理解音乐知识,从而提升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三)核心设计
核心设计是指高中音乐教学的核心,高中音乐教学的目标是音乐知识,而这也代表高中音乐教学的核心是音乐。从当前音乐教学现状来看,高中音乐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并没有体现音乐在教学中的核心价值,对音乐知识没有做到全面教学,导致学生对音乐一知半解。音乐知识不仅仅是指五线谱、唱法、合唱等知识点,还包括中外音乐史、器乐、和声学、曲式学等内容,在设计高中音乐教学目标的时候,教师可选择上述音乐知识中的任何一点作为教学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音乐性,以此拓宽学生的音乐知R面。
(四)主体设计
主体设计是指高中音乐教学的主体,也是影响高中音乐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高中音乐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只是课堂教学知识的被动接收者。然而,随着新课标的执行,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高中音乐教学的主体也发生了变化,学生逐渐取代了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逐渐成为了高中音乐教学的重心,而教师由过去主导音乐教学工作,逐渐变成了音乐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基于对高中音乐教学的主体设计,突出学生在音乐教学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并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点来设计教学目标,以便使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能力可以得到全面的提升,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好地发展。
三、高中音乐教学目标设计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引导高中音乐课堂教学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从音乐知识和技能、教学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充分考虑,并依此为基础,依据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对高中音乐教学目标进行科学设计,以此明确音乐教学的目标,可以为高中音乐教学材料和内容的选择奠定基础。在高中音乐教学中,依据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利用科学、适宜的方法开展音乐课堂教学,可以使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得到科学的引导,不仅有利于提升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也极为有利,而这也为高中音乐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支持依据。
(二)有利于提升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效果
自古至今,从先贤、大家到普通的教学工作者,都一贯提倡、努力践行因材施教,使之成为了一条普遍遵循的教学原则。不同门类的学科、不同类型的教学平台、无数差异的受教群体和个体,提供了异常丰富、发展变化的“材料”,使之成为一个永远值得探究的课题。因为声乐教学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合作性、实践性、操作的主观性以及不直观性,因材施教对于声乐教学无异于一条生命线,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阶段、每一天、每一节声乐课,以致每节课上半节课和下半节课,学生的反应都很难准确预知,必须根据学生每时每刻的变化进行不同的教学,教师使用什么方法、选什么样的练声曲、选什么样的作品、对施教过程中问题的解决办法等等都要根据学生的反应进行调整。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高职院校的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声乐教学要同时面对几十、上百的学生,因材施教的实施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探索高职院校声乐教学因材施教方法和模式,成为各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部门、教学研究人士尤其是教师十分关注的事情。
全面、准确地识“材”,客观、系统地
梳“材”,确立因材施教的落脚点
首先,高职院校艺术专业学生的声乐及音乐基础综合状况是很不理想的。学生录取批次为第三批A类或B类,为最低批次,且不对学生进行任何的专业招生考试,只要达到分数线的学生有学习相关专业的意愿,就可以入学。学生怀着对艺术或音乐的兴趣而来,抱着“学成后能当个音乐教师”,或找个从事与艺术相关的工作的意向而来。从学生资质角度分析,他们对音乐有兴趣、有热情,但缺乏对学习音乐及音乐技能的规律和困难的基本认识;对接受职业教育和就业方向目标清晰;年轻,接受能力强;对自己的音乐能力有较“低调”的认识,一般不会过于好高骛远,学习会比较努力。但作为学习音乐的人才,存在着明显的先天不足,文化及综合素质偏低,声乐基础知识、对声乐的认识几乎为零,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相关音乐知识和音乐能力,如乐理、钢琴、视唱、音乐欣赏和艺术综合修养偏低或完全缺乏等等。面对这样的学生,必须要充分考虑施教的“材”,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才”?即我们常说的培养目标。以音乐教育和表演艺术(音乐方向)专业为例,主要培养学生有一定的歌唱和音乐教育技能,为小学、幼儿园、青少年宫、地方剧团或企事业单位提供合格的教师,成为有一定音乐特长的文艺人才。遵循高职教育“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必须与歌唱实践同步进行。
其次,高职院校声乐教学的现状也是必须要全面认知的“材”。学制三年,对于声乐教学显然是很有限的,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不仅要提升学生声乐水平,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声乐教学很特殊,它可以有大方向的教学计划或规划,但因为声乐教学的个体差异性,教学过程千变万化,不宜对教学过程做很具体的实施性计划。人们常说“有一百个人就有一百种声音”,很形象地道出人的声音差异性;加上学生的领悟力、文化素养、音乐素养、气质及性格等方面的差异,需要教师高度集中注意力,在千变万化的教学问题面前,准确地判断学生的优缺点,及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再次,当今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学的课型,一年级多为合班教学,一般为10~20个人1班,亦可以5~6人1组实施小组教学。2~3年级时,班型逐渐缩小,三年级多会采取针对个别学得好的学生进行小课教学,以选修课的名义开“专长班”;
又次,在课时分配上,以10个人、2节课连上为例,90分钟加上课间,分配到每个学生只有10分钟。包括给学生练声、听学生唱、找出问题,讲解原因,布置新的任务,10分钟显然是捉襟见肘的。
最后,在教学内容上,10个人10种状况,就算按学生的能力或嗓音条件就近分成4个小组,1次课要对至少4首不同的作品进行指导,是很难做到的。教师常常在午间和下午放学后还在给学生上课。
教学元素的内容适应于“材”、分解适
度于“材”,确保教学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
教学目标通过让学生练声及演唱一定量的声乐作品,理解科学的发声原理,掌握并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有质量地演唱一定难度的声乐作品,对声乐作品有一定量的掌握和积累;培养相应的社会应用能力,科学发声和歌唱的能力,科学、客观的声乐鉴赏、审美和评价能力;一定的声乐和音乐表演和指导能力;熟练的小学、幼儿园音乐教学能力;自弹自唱能力;声乐自学能力;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
授课形式(1)合班课。用于声乐理论教学及最基本的声乐发声实践教学。比如:认识歌唱器官和它们在歌唱中的功用、歌唱的发声原理与特点等。歌唱的任何技术的学习和掌握都需要经历“自然不自然自然”的过程。因个体的差异,有的学生可能一个星期就能掌握,有的学生可能一年也不一定能学到“皮毛”。因此,在合班课里不适宜对学生要求过高,只需学生对教师的示范或掌握得比较好的学生的示范有一定程度的认可,并掌握所讲授的概念和原则,教学目标就达到了。比如讲吸气的位置,学生能从理论上知道,气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吸到什么样的位置就够了,至于学生能否做到,不宜做过高要求。(2)大课。大课一般用于初级声乐教学,以10~15人为宜。建议教师按学生的声乐基础程度、嗓音条件和特点分成3~5组。练声环节集体开声,时间以10分钟为宜,之后可1组继续练声,留下1组听第一组练声,其余组可安排自行练声,下一次课的练声环节由不同的组轮流做“第一组”;作品演唱环节每组作品相同,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挑选学生可能完成最好或完成最不好的段落进行检查,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即有明显优点或明显不足的学生进行示范练习,要求其他学生仔细听。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指出示范学生的优点或缺点,并讲解原因;教师可根据学生上课情况,按组布置作业,示范并讲解作业要求。(3)小组课。大部分高职院校用于二年级声乐教学。建议教学组织模式与“大课”相同,但各环节时间可以延长,讲解可更加详细。上面三种集体课,特别需要教师把握课堂观摩与旁听,利用有效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声乐理论、实践及思维方法教育。(4)个别课。这是因材施教最能得到体现的教学形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别情况进行练声、歌唱教学和作业讲解与示范。也可适当增加课时数,以加强教学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教学内容(1)选曲程度要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的情况,从基础做起,重视加强基本功的训练,重视学生正确的发声理念的建立,建立科学的、正确的歌唱审美观,以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切忌演唱能力不能驾驭的歌曲,否则会浪费教学时间,容易造成“成就”的错觉,其实一无所获,也容易引发“不良定型”。(2)选曲风格需要全面。高职院校的学生选曲,不宜按常规的唱法划分,并过早定论。鉴于学生的就业特点,选曲风格需要全面;学生唱歌的过程也是作品积累的过程,对声乐作品风格尽量全面了解,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3)选曲内容要丰富。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体裁、不同演唱形式以及不同人群喜爱的歌曲都应在选曲范围内教学手法(1)示范与模仿。示范包括教师示范和学生示范,正面示范和反面示范。两种示范需要有效利用集体课的优势,要求学生在对比过程中进行思考,然后,教师再结合个体提出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或者让学生自己讨论,再进行改进,教学效果非常好。(2)一主兼顾。因为上课人数较多,声乐的技术问题和演唱的情感问题会同时出现,而且问题会非常多,按高标准要求,一个问题不解决都不能放过。但是在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急于解决所有问题,而是应抓住不同阶段学生出现的最典型、最普遍及最严重的问题进行解决,这样声乐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就不至于手忙脚乱,顾此失彼。在解决主要问题的同时,教师需要客观地告诉学生还存在的其他需要逐渐解决的问题,这样既有利于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己的歌唱水平,巩固歌唱技术,又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将认真、客观、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维方式教给学生。(3)灵活使用两种教学语言。第一种是科学地、真实地叙述情况的语言;第二种是形容性、诱导性和比喻性的语言。在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学中,一定要多用“第二种语言”。例如,一个学生气息不深,不会用横膈膜向下和小腹扩张的感觉去吸气,要么就是“挺肚子”,如果教师总是说“横膈膜”要放下,没学过声乐或声乐基础不好的人都会很茫然。但是如果教师要求学生像“闻花”一样的去吸气,学生会在“闻花”的动作中很快找到横膈膜下降的感觉。教师应该多使用类似这样的“第二种语言”。(4)要充分利用合唱进行声乐教学。基于高职院校声乐课班型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声乐和视唱能力后,结合合唱进行声乐教学,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合唱中,不仅可以充分进行声乐教学,还可以同时进行和声、听力、歌唱审美、视唱、音准以及合唱指挥等技能的培养。
善扬其长,施教于短,把培养学生的
自主学习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课堂教学是基础,但“功夫在课外”。因施教之“材”的特殊性,一定要把培养学生较好的自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一定的歌唱审美和评价能力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培养高职院学生声乐自我学习和练习的能力,一是要注重基础、基本功训练,要求学生深刻理解声乐学习循序渐进的特点和规律,拒绝好高骛远,防止出现“不良定型”。二是注重声乐理论知识的灌输和理解,并学会灵活、合理地运用。三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解要透明、清晰、准确、透彻及公开,切勿故弄玄虚,不得要领。四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学要以鼓励为主,批评要客观、中肯、到位。学习的每个阶段,特别是学习结束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及长处和短处进行详细、明确的指导,善扬其长,施教于短,为其自主学习指明方向。五是其他与声乐学习相关的能力要强化训练,视唱、练耳及钢琴配弹能力要跟上。自主学习的主要方法,一是自己练习,学生需要坚持每天进行自主的练声和练唱,且要求无论从技术上和情绪上与课堂教学尽量保持一致,所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不宜过难;二是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能有效地补充学生课堂学习和实践的不足,比如,学生参加课外的合唱或小组唱训练等;三是课外模仿,一种是视、听模仿,主要对象是大师的声乐示范课以及与声乐教学内容相当的歌唱家的演唱;另一种是“教与学”模仿,即学生互为老师,互相指导和评价。当过教师的人都有一种体会叫“教学相长”,将“教与学”模仿植入学生的学习中,既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相吻合,又结合了学生的声乐学习特点,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声乐水平、声乐评价及审美能力;四是社会实践,适当地组织演出,不论规模,甚至可自组团队在校园为同学演唱,指导或参与学校及社会团体的演出和排练。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改革,给在声乐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提出了新的难题。只有做有心人,全盘考虑学生的需求、人才的需求,遵循声乐技能训练的规律,因材施教在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学课堂里才能得到较好体现。
参考文献
在高校的教学当中,音乐教育在以往得到的关注度并不高,但是近年来的国家教育,比较崇尚的是综合素质培养,并非单纯在专业学习上巩固。所以,高校对于音乐教育的态度,开始发生了转变,体验式教学的应用,也获得了一定的平台。
一、高校音乐教育现状
(一)重视程度提高,方法手段没有改变
高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教育机构,在以往的教学当中,对于音乐教育的关注度非常低,甚至是很少开展音乐教育。当国家对教育做出全面改革以后,高校针对音乐教育的态度出现了一定的转变,相比以往而言,的确是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对于方法、手段而言,还是徘徊在传统的层面上,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1]。首先,高校音乐教育在开展过程中,多数情况下都是存在音乐课程,但是没有专业的教师予以指导,学生也很少去上课,导致音乐教室表现为“形同虚设”的情况,无法让学生的音乐素质有一个明显的提升。其次,对于音乐教育的手段而言,还是集中在大合唱的层次上,个体学生的音乐才能没有得到重视,音乐特长的培养、兴趣爱好的延伸等,都没有被纳入到音乐教育范围内。
(二)音乐教育体系不健全
一般而言,高校在开展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是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针对学生的音乐专业素质、综合素养等做出提升。可是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很多高校对于音乐教育,表现为体系不健全的情况,而学生自身在音乐方面的素养,可以用参差不齐来形容。第一,高校音乐教育在实施过程中,总是在表面上努力,没有对学生开展系统化的教育,从音乐发声到音乐知识的讲解等,全部集中在课堂上,没有进行大量的实践锻炼,以至于学生在音乐的兴趣上表现低迷[2]。第二,高校在音乐教育的内涵上,出现了比较混乱的局面。例如,有些学生比较爱好一些乐器,但是校内教师并没有组织学生学习,也不给予任何的指导和建议,促使很多学生外出报班学习,这就促使学生的音乐进步,没有按照系统化的标准来开展。
二、体验式教学的应用对策
(一)提高教师的素质
高校音乐教育当中,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方法,在于将学生作为主导,促使学生在不同的音乐领域中,加强自身的体验和感悟,由此来提升学习兴趣,朝着自己喜欢的方向去钻研和锻炼。为确保体验式教学能够正常的开展,必须将教师的素质提升[3]。第一,高校内部的所有音乐教师,必须组织考核评定,观察他们的态度和手段,如果出现测评不合格者,则必须进行调离处理,避免对教师团队构成威胁。第二,在实施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为教师打分,观察教师是否能够将体验式的内容贯彻落实,是否在积极的思考教学手段。第三,教师自身应该积极的前往社会调查研究,并且找出各种体验式的教学手段,在与学生积极的商讨以后,决定如何进行教学,确保体验式教学的师生和谐。
(二)规范学生的行为
就现阶段的教育工作而言,高校音乐教育还处于成长阶段,想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得到更好的结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去努力。在体验式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有必要将学生的行为做出规范。例如,当培养学生的不同音乐风格时,必须要在专业的音乐教室当中,给予学生足够的音乐设备,促使学生在专业的环境当中体验不同风格带来的冲击和体验,这样才能达到内心的深刻记忆和后续的努力学习。在每一个班级当中,不可能要求所有学生多朝着一个音乐风格来培养,但是互相之间不能出现干扰的现象,禁止出现言辞激动和行为极端问题。教师有必要在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的行为做出规范,要求学生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但是只能保留,要尊重他人的喜好。
(三)交互式体验
现阶段的高校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中,虽然相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自身呈现出了强烈的片面性特点。例如,有些学生比较喜欢摇滚风格的音乐,就直接在该领域中研究和锻炼,对其他领域丝毫不了解,以至于自身的局限性特别突出,无法达到一个全面的进步。为了避免学生在体验式教学方面走向错误的道路,应该在日后加强交互式体验的教学。例如,教师在了解到学生喜欢的风格以后,可以与学生做出比拼,让班级内部的5—7人作为代表,进行评判分析。在音乐风格的演奏上,教师执行的是综合演奏、突出重点风格;学生执行的是单一演奏风格,在进行比拼的过程中,目的要让学生了解到,交互式的体验能够进一步的丰富自己的音乐体系,在各项技能的掌握上也会有所提升,推动学生的音乐视野更加宽广。
(四)深入社会体验
高校音乐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体验式教学不应该总是集中在学校内部,还应该让学生深入社会去体验,包括各项兼职的参与,专业单位的工作等等,都可以让学生对音乐教育、对体验式教学有一个新的认知,只有将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他们才能在接受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以一个平和的心态和积极进取的思想来完成,而不是单纯的集中个人思维上。值得注意的是,深入社会体验,教师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和指导,避免造成体验方向的偏差。
三、结语
本文对高校音乐教育中体验式教学应用展开讨论,现下的音乐教育获得了很大的改善,整体上的工作正在不断的健全。日后,应该积极的投入更多手段、方法,要促进学生多项能力的巩固,培养终身音乐兴趣爱好,提高个人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刘伟.体验式教学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Z2:95-96.
高中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的音乐素养,缓解学生的精神压力,让学生进行良好的艺术欣赏,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在新课改的指引下,高中音乐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欢快曲目的欣赏和学习,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优化教学课堂,从而提高高中音乐教学的质量。
一、高中音乐概述
(一)高中音乐的价值
高中音乐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熏陶学生艺术气息,强化学生音乐情感的首要方法。音乐具有其特殊的性质,可以让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是人类文化的传承和延续,音乐欢快的节奏可以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是一种带有浓厚感彩的精神活动。高中音乐教师要进行课堂优化,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以提高学生审美理念为出发点,通过音乐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潜力,凸显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能够充分的发挥和发展。高中音乐教学的基本目的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让学生能够长期受益。
(二)当前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现状
随着新课改的步伐,高中音乐也越来越被社会和教育界所认可,然而,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高中音乐教学的教学效率还没有相应的提高。学生和教师的大部分精力还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上,这就使得音乐的教学长期得不到足够的重视,高中音乐教师的积极性不强,基本上是根据教材的内容按部就班的进行,学生常常在下面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的学习中去。这样,就使得音乐教学的作用不能充分的发挥,也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一下课,所学的知识就被抛到九霄云外了,这就造成了目前高中音乐教学质量低下的状况。
二、优化音乐教学方法,提高音乐教学效率
(一)转变教师思想,重视高中音乐教学的作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兴起,教师应该转变以往的思想,明确高中音乐教学在高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虽然,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大,但是学生的素质发展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优化音乐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在高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音乐表演和音乐鉴赏,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体验音乐中蕴含的丰富感情,让音乐优美的旋律打动学生的心扉,促使学生产生良好的情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引领学生进行丰富的音乐教学实践,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度,锻炼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让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荣誉感进一步增强。此外,音乐也是文化习俗的重要载体,通过民族音乐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利于学生增加民族的自豪感,热爱音乐。学习具有民族风情的世界音乐,可以有有效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内涵,欣赏不同音乐的特点和艺术性。所以,高中音乐教学是提高学生音乐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艺术教学。
(二)通过音乐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美感
音乐内容中融入的文化和情感是其独有的,也是文化课程不能替代的。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音乐的特点,用音乐的情感打动学生,用音乐的美感教育学生。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来增强学生的音乐体验,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形象的从多媒体视频中感受音乐的情感,体验音乐的艺术美。首先,教师要注重渗透道德教育。比如在进行《铁蹄下的歌女》的欣赏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有关这首歌的视频,体验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同时,组织学生进行《舞台上的歌星》有关视频的欣赏,让学生进行对比观看,加深学生的感受,让学生在多媒体的帮助下,理解歌曲中所包含的情感和美感,促进学生更加深入的思考。其次,要进行情境的渲染。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音乐气氛的烘托,情境的渲染,达到由境生情、入境入情的教学效果,强化音乐艺术的感染力。比如在音乐中呈现歌曲的内容,再现歌曲中描绘的情境,如在《谁不说俺家乡好》这首歌欣赏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有关的视频“白云、流水、麦田、果树、蓝天、松柏”等,将学生置于音乐的情境中,从而感染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音乐教学要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比如在欣赏乐器合奏《春江花月夜》曲子的时候,教师可以选取有关的景物,诸如:月上枝头,江边望月、渔歌晚唱等图画,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体验出音乐中的美好。
(三)创设互动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深入体验
互动情境教学是能激发学生兴趣,活跃教学气氛,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方法。教师结合教学的内容进行相关教学情境的创设,起到教学铺垫,引入新课的作用。在教学伊始,教师可以借助问题、多媒体、故事等方法来进行教学情境的构建,以集中学生的精力,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踊跃的进行教学参与。当然,教师也可以在教学的环节中进行情境的创设,对教学的重点内容进行强化和突出。音乐的情感是以学生的实际感知为基础的,因此,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手法进行教学情境的构建,引导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指引学生进行音乐作品的深入体验,进入音乐艺术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张贞.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路径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6,29.
引言
音乐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灵魂,是一种声音,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欣赏与学习音乐作品获得满足感,才是成功的音乐教学。音乐作品蕴含着丰富的个人情感,音乐教学,是美的教学,是情感的教学。在高中音乐教学活动中重视学生音乐感知能力与欣赏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情感体验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是每一位高中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一、利用音乐要素,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渗透情感体验
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需要师生利用好音乐要素。节奏、单调、音色、强度是重要的音乐要素。利用好音乐要素,丰富高中学生的音乐学习情感体验,有利于教学效果的优化。
每一种音乐要素在音乐作品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节奏是音乐作品的框架,在骨骼一样存在。节奏的变化,能够带动欣赏者情绪的变化,像节奏缓慢的音乐能够让聆听者心境平台,节奏轻快的音乐能够让聆听者情绪高涨。音乐作品节奏变化下,聆听者的心理与生理都会产生变化,不同节奏音乐作品所对应的情感体验也不尽相同。音乐节奏快,学生心跳会加快,情感体验的动感性强。节奏较慢,学生情绪稳定,情感体验较为平和。像在学习民乐合奏《喜洋洋》时,学生的情感体验是欢乐与积极的,他们能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学习与生活的动力,从中感受美好。在学习钢琴独奏曲《葬礼进行曲》时,受到音乐作品节奏的影响,学生的心情是低沉的,他们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悲伤。借助音乐要素的力量,丰富学生的音乐课堂情感体验,有助于音乐艺术魅力的展现,更能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二、丰富教学手段,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渗透情感体验
在音乐课堂中,高中学生在外部音乐的影响下产生想象,心理有所反应,能够与音乐作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更为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传达的思想。这一过程,是学生感受情感与释放情感的过程。将情感体验渗透到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作品自身的体裁与曲式结构,了解一定的音乐历史知识,在拓展学生音乐学习视野的同时,给学生产生情感体验更多素材支持,让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不断提高。
像我国经典音乐作品《梁祝》,无论其节奏还是旋律,都能够给学生丰富的感知,给学生美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教师给学生讲一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让学生分析音乐作品风格、节奏与曲式与故事之间的联系,能够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更能让学生的情感体验真实化。同样,在欣赏舒伯特著名作品《魔王》时,教师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加强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欣赏魔王、父亲与孩子,通过扮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中所体现的父亲的惶恐与孩子的无助,感受魔王的邪恶。创新音乐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情感体验的途径,有利于音乐情感教育的成功化。
三、结合实际生活,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渗透情感体验
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听的音乐相比,高中音乐课本中音乐作品不太接地气。高中音乐课本内容包罗万象,大多数作品都是古今中外的名曲或者民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持有传统教学观念的音乐教师认为学生所喜欢的流行音乐不入流,不能拿到课堂中欣赏。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了这种观点。无论什么形式的音乐作品,都具有音乐价值,只要符合社会公认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就具有欣赏意义。灵活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实际爱好,做好情感体验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对音乐艺术的尊重。
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歌剧茶花女中《饮酒歌》之后,教师可以留出一小部分时间,让学生聆听他们喜欢的流行音乐,以此来减缓学生学习紧张感,拓展学生的音乐欣赏面,也开拓教师的眼界。鼓励学生以值日的方式,在每一节课中轮流向大家推荐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像《下一秒》、《最美的太阳》等,鼓励学生自由欣赏。给学生展示个人音乐欣赏取向,促进学生产生音乐欣赏共鸣,让音乐学习更接地气,才能让情感体验为学生接受,为学生喜爱。在欣赏过后,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就音乐欣赏的观点交换意义,提高情感体验的多样化。
四、利用言传身教,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渗透情感体验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渗透情感体验,不只需要学生全身心地去欣赏、去感受,也需要教师的引导,需要教师言传身教式的推动。教师在音乐课堂中所用的教学语言,教学举止,都关系着学生情感体验的态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保证个人吐字清楚、发音准确,能够把握好语言的节奏,用合理的抑扬顿挫表达个人兴奋与急切等情感。像在欣赏《歌剧〈卡门〉序曲》后,教师应当减缓个人语言表达的速度,以此让学生感受到个人悲伤与沮丧的心情。另外,教师要灵活调整个人说话音量,利用音量的加强与减弱去表达真实情感,增加教学行为的感染力,让学生的情感得以真实地调动。在高中音乐课堂中,教师的情感变化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感变化,无论是语言还是面部表情,都十分重要。教师要将有声语言与无声语言有机配合起来,恰当地传情达意,带动学生产生情感变化,融入到音乐作品所创设的情境中去。
结语
综上所述,情感体验是高中音乐教学活动的一部分,更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利用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构建更有活力的课堂,才能促进学生音乐学习情感的丰富。在音乐教学中,鼓励学生释放情感,与音乐作品交融在一起,才能从整体上提高高中音乐教学的情感性与审美性。
参考文献:
[1]罗巧.情感体验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渗透[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11:185+208.
[2]韩彦,邵玉琪.浅议情感体验在职业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的运用[J].内蒙古艺术,2011,02:110-111.
在舞台表演课程教学中,教师亲身表演示范与讲解,是提高其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最为直接的教学手段。学生在初步吸收表演知识的同时,建立了表演意识和感知,这样较容易带动学生的表演兴趣,便于学生进行模仿学习,更直观地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从而达到启发学生目的。
2.学生示范
实际上,形象的动作比简单的语言描述所获得的教学效果要好很多。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动”起来,这个“动”并不是随意的动,教师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尽量采用启发式教学,这样很容易发现个别学生具有很强的表演天分,教师可以让此类学生示范,以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利于整体的掌控课堂气氛,引导个别表演欲望较弱的学生较快地进入表演状态,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及时纠正做错总结经验,相互找缺点,继续发扬优点,改正不足之处。教师也给予正确的评价,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和闪光点,以肯定和鼓励为主,让学生建立自信并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以达到学生相互学习之目的。
二、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与实践性
在高师音乐教育中,舞台表演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往往与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舞台表演能力成正比,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作为授课基础,才能比较清晰地了解和掌握舞台表演艺术的教育教学规律,才能在舞台表演教学与实践过程中达到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之目的。在舞台表演课堂训练中,我们应该合理、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且教学内容应丰富多彩,适合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有计划地进行教学和训练,才有利于舞台表演教学质量的提高。
1.生活体验
艺术来源于生活,通过一些现实生活中比较具体、形象、生动的举例说明,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表演知识,在理解后自己能形象自如地表现出来。在此教学过程中,分别给学生一些学习任务,带着目的去观察和体会生活中的事,鼓励学生把自己体会到的东西写下来,并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来,无论做得好与否,教师都应该给学生予以肯定,并指出不当之处。让学生充分了解舞台上的表演跟生活是息息相关,只有丰富的生活体验,我们的舞台表演才会更动人。
2.音乐与动作
在课堂训练的过程中,音乐与动作的训练十分重要。音乐可以让学生释放自己、解放天性,在优美的音乐中忘掉紧张和胆怯,渐渐融入和沉浸到音乐中去。音乐与动作的学习和训练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学习训练过程,教师用语言在规定的音乐中引导学生做相应的动作,进行即兴创编、游戏活动或情景表演等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亲自带着做动作,或者让学生轮流做自己想做的动作,让学生相互观察,模仿个人觉得较好的动作跟着一起做。实际上,在音乐与动作的训练过程中,学生们挺喜欢这种以音乐为中心的动作表演,这也是笔者在实践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例如:以民乐《小河淌水》作为背景音乐来引导同学们做动作,跟随音乐进行动作的模仿及情感的熏陶。让同学们尝试为音乐配上形体动作,跟着音乐的起伏、呼吸,来实现音乐与动作的协调统一。如在儿童歌曲《粉刷匠》中扮演一个聪明能干的粉刷匠,让学生充分体验这首歌曲,回到童年、回到属于自己孩童时的那份天真与活泼。因此,教师在选择音乐方面,应该选择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体会在不同音乐中动作的变化,让学生尽可能在不同的音乐中进行规定的情境表演,在音乐中真正解放自己。
3.综合素质训练
(1)形体与气质训练
每个人在舞台上的一招一式直接影响着他在舞台上的整体形象,如出场、敬礼、进场,或者是一些有意无意间的一些小动作等,也直接影响观众的欣赏角度和欣赏注意力。在训练过程中,把学生分组进行气质训练,如站姿、坐姿、行姿、敬礼、微笑、眼神交流等多项气质训练,让学生面对镜子展现自我,迈开自信的步伐。把在训练中表现较自信、较好的同学请出为大家做示范,让学生们相互学习,对不自信的同学提出不足并要求反复练习,让学生们在训练中找到自信。
(2)律动训练
在律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选择一些节奏型较强的舞蹈音乐来进行训练,学生们相互选择搭档,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相互配合,边唱边跳。通过对这些律动训练和肢体协调训练,增强学生自身音乐节奏感和韵律感,提升自我对音乐的表现力。
(3)应变能力训练
这一项训练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手脚协调能力、集体配合能力、记忆力、注意力和观察模仿能力,这些能力都是在舞台上所必需的舞台应变能力,在训练过程中可采用肢体配合节拍练习、节奏动作游戏、命题模仿游戏等。在教师的规定节奏型或者是学生的自编节奏型中进行手脚协调训练,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模仿训练等,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善于记忆,注意观察,重复表演,语言叙述,以达到训练舞台应变能力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语言训练
在舞台表演教学中,语言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此训练过程中采用绕口令、朗诵练习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语言应变能力。在训练过程中用一些经典的绕口令、经典剧本、古诗词、现代诗词,或让学生自行创编与表演,以达到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的目的,并在训练过程中注意“依字行腔”“字正腔圆”“收声归韵”。
三、舞台表演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在舞台表演教学与实践中,需要教师具有较丰富的表演知识、高超的表演技术技巧、综合表演素养,也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这样才能使舞台表演教学和实践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了解学生的特点和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针对学生间的差异情况进行集体教学、个别辅导、单独训练等,这样才有助于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和舞台表现力。舞台表演基本功的掌握也必须有正确的方法,现代舞台表演艺术的发展,在各个专业领域里都已形成一套系统而科学的训练方法。因此,舞台表演基本技术与技巧的学习,需要在有经验的教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进行,不讲方法、急于求成的学习是不可能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的。舞台表演的基本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具有把学到的知识、技术灵活地运用到具体的表演中去,这也需要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总结学习经验,不断训练,创造性地将舞台表演知识与技术运用到舞台实践中。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学生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这种具有高度灵活性与创造性的表演技巧比基本功的训练更难,在这种高难度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学生的舞台表演技术的指导,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