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私营企业发展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关于我市私营企业 发展环境的调查报告 私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它更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为了及时反映私营企业发展情况,了解私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党政领导和各有关部门制定发展私营经济政策提供依据。威海市企业调查队近期以发放调查问卷和走访调研相结合方式,对全市40家私营企业发展环境进行了调查。 基 本 情 况 本次调查覆盖了全市三市一区及两个开发区的私营企业,抽中样本基本能够反映我市私营企业发展情况,从调查情况看,我市私营企业呈现以下特点: 一.私营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逐步提高 调查结果显示,我市被调查的40家私营企业经营者男性35人,女性5人,平均年龄为44.3岁,是一支以中青年为主的有朝气、有活力的队伍。在这支队伍中40-49岁的人最多,占55%;30-39岁的次之,占20%;50-59岁的占17.5%;其余的占7.5%。从文化程度方面看,27.5%的企业经营者已拥有大学及以上学历,大专学历占22.5%,中专高中学历占32.5%,其余的占17.5%。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占12.5%,中级技术职称占25.5%,无技术职称占一半多。任职年限最长18年,任职在XX年以上者占32.5%,4-6年者占35.5%。企业经营者任现职前所从事的工作,来自企事业单位最多,占57.5%;党政机关占10%,农民占22.5%。 以上数据尽管反映企业经营者素质在逐步提高,但与整体经济发展趋势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私营企业经营者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私营企业发展模式二元化 调查结果显示,我市私营企业的起步和发展大体可划分两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它是以个体、工商户发展成私营企业,以家庭工业为起点的模式。企业的起初投资大部分来源于自有资金,22.5%私营企业经营者任现职前是农民出身,这种模式特点是,起点低,自发性强,有活力。 第二种模式,部分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在政府出台加快私营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感召下,依然决定放弃企事业、机关部门工作,迈进了私营企业创业之门。他们把部分国有、集体中小企业转制为私营企业,或者租赁、承包个人经营,或改为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合伙投资。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大多数企业起死回生,企业效益转亏为盈。有67.5%的私营企业经营者来自企事业、党政机关。这种模式特点是,起点较高,发展较快,效益较好。 三.私营企业组织形式日趋规范 从本次调查反馈的情况看,我市的私营企业组织形式由最初私营独资、私营合伙,发展到如今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与外商合资等多种形式,其比例分别为25%、5%、50%、12.5%、7.5%。有限责任公司占据半壁江山,其比重有逐年增加趋势,组织形式日趋规范化。 四.私营企业贡献日益突出 我市私营企业经济实力不断提高,经营规模迅速扩大。对40家私营企业调查结果显示,1999年至XX年三年间企业销售收入、资产总计连续三年同时保持递增的企业占32.5%,纳税总额连续三年递增企业占30%。XX年纳税总额超百万元的企业就有3家。其中华夏集团XX年上缴税金达2300万元,私营企业税收成为我市税收的一个新亮点。另一方面,私营企业的发展,解决了大批剩余劳动力问题,在吸纳城乡劳动力,安置下岗和困难职工方面都做出贡献。显而易见,私营企业已成为一个新的企业群体,它回报社会贡献越来越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也越来越大。 五.产品市场定位区域拓宽 “拾遗补缺”,“小打小闹”是私营企业发展初期的真实写照。在调查中,百姓间流传着私营企业最初创业的模式“一个老板,一辆车,三个伙计两间房,外加保安一条狗”。随着社会的发展私营企业生产服务领域逐步延伸拓展,不少企业把目光投向区域外,去拓展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在被调查的企业中41.1%的企业产品外销出口,15%的企业产品在国内其他省市销售,13.3%的企业产品本省销售。涌现出一大批出口创汇大户,比如新泰格玩具、华隆食品、鲁东艺品、锡祺抽纱、荣韩国际贸易等。其中新泰格玩具XX年出口额达800多万美元。来料加工,全部出口等各具特色的创汇私营企业在我市为数不少。 六.产品由模仿型向创新型转变 私营企业在发展之初由于技术人员缺乏、资金少、装备差,因而主要是以模仿型产品生产为主,随着资本原始积累的形成,部分企业已注重产品质量与产品的科技含量,有的私营企业通过招揽人才,形成技术开发中心,自主开发新产品。有的企业则借助科研院所的力量开发新产品。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有62.5%的企业获取新技术主要依靠自主研究开发或仿制。借助外部力量开发新产品的企业只有37.5%,其中与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合作开发的7.5%,引进国内现成技术企业12.5%,与企业有业务关系的大企业25%,引进国外技术5%。 发 展 趋 势 一.加入wto,企业家信心倍增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私营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加入wto后,私营企业与其他类型的企业一样,将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调查结果显示,27.5%的企业认为由于私营企业经营机制灵活,在入世后将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企业会获得更多的利益。15%的企业认为私营企业规模小,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差,企业经营更加困难,32.5%的企业认为入世后对企业不会产生影响,25%的企业对入世后是否对企业产生影响说不清楚。 二.私营企业发展前景乐观 随着市委、市政府号召大搞民营经济以及各项有利于私营经济发展政策的实施,使私营企业深受鼓舞,对今后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对企业未来发展前景表示出比较乐观的态度。12.5%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发展前景相当乐观,45%认为乐观。认为乐观的企业比例占57.5个百分点。 三.私营企业发展后劲较足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国有集体经济改革的深化,私营经济面临新的竞争和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调查结果显示,企业投资意愿普遍较高,62.5%企业表示继续扩大投资,25%的企业表示不变,只有10%的企业表示不追加投资,2.5%的企业表示要减少投资。在扩大投资的企业中有52.5%的企业投资用于扩大原有生产规模,22.5%投资新项目,15%进行技术改造。 发 展 环 境 一.经营硬环境基本满足需要
下大力气改善经营硬环境是改善本地区经营环境的一项宏大系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包括在硬件环境之中,它为私营经济提供基本生存条件。问卷调查显示,75%私营企业对本地区的基础设施、资源、能源等硬件环境表示比较满意。其中对水、电、交通运输能力及便利性的比较满意度均达到或超过85%。良好的发展环境,对招商引资很重要,对发展私营经济更重要、更迫切。 二.经营软环境基本被认可 经营软环境是政策,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及政府部门服务水平等,它对私营经济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调查结果显示,私营企业对企业经营软环境基本认可,比较满意度达70%。但私营企业也提出了若干看法,好的方面:对本地政府部门的服务态度及办事效率比较满意;国家对私营企业政策连续性表示放心;不足的方面:对乱收费、乱摊牌、乱罚款现象有意见;审批投资项目手续要多简化些;对优惠政策的落实程度表示关注;经营环境仍需改善;企业运营资金仍然紧张;融资环境需要更加完善些;对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竞争压力表示担忧;企业竞争力仍待提高、活力有待加强;市场开拓力度仍显不足;对政府加强税收征管、公平税负提出补充意见;对法制建设及完善程度要求加深力度。 三.私营企业老总对经营环境的总体评价 “私营企业老总目前对私营企业经营环境的总体评价”按照评价高低程度排序如下: 私营企业老总对经营环境的总体评价(比较满意度) 序号 评价项目 比重(%) 1 政治环境 92.5 2 企业合法权益保障程度 87.5 3 政府部门为私营企业提供服务情况 77.5 4 社会对私营企业的认识 67.5 5 经济或技术纠纷及时解决 65.0 6 企业间公平竞争 55.0 7 市场竞争秩序 55.0 来自私营企业主的呼声 一.营造良好的~环境 近几年来,我市把发展私营经济作为调整所有制结构,强市富民的战略来抓,私营经济迅速发展。但是,社会对私营企业还有偏见,长期以来受公有制的观念影响,人们习惯以公有、私有标准衡量企业的好与差。我们本次走访调查了多家私营企业主,从座谈情况看,私营主们一致呼吁,要解决社会对私营企业的认识问题,通过报刊、电视、电台等~媒体,加强对私营企业的宣传,提高私营企业及企业家的声誉和社会地位,在社会营造从事私营经济光荣的氛围。他们认为通过合法经营、照章纳税,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做贡献,理应得到社会的尊重及认可。 二.优化宽松的政策环境 几年来,我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私营经济发展,把本项工作作为经济工作重点,围绕着优化环境、放宽政策、改善服务等方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是一些政策实施在下面执行中要么走样,要么难以落到实处,私营企业老总们对此意见较大,他们呼吁有关领导部门在执行落实政策上充分体现公平、公证、公开的原则。象对待其他经济成份的企业一样对待私营企业,切实做到政策平等,贷款平等,税收平等,开放对外贸易平等,社会待遇平等。同时还提出多向粤、江、浙一带的先进省份学习,“建议降低税负,出台新的利好政策,按私营企业纳税的高低追还一定比例的养老保险”;“要多为市场经济主体企业着想,多给企业一些发展空间。政策多扶持,多倾斜”。还有提出“个别外资企业打游击,钻国家减免税收政策的空子,企业减免税期限一到,马上换个地方,另选厂址,重开门户,再次享受减免税待遇,这是不合法的,政府在这方面管理力度不够,大家有意见,私营企业与其他的企业应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竞相发展”。 政策是私营经济的生命线,随着市场竞争力度加剧,私营经济发展将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各级政府部门要积极采取措施,为私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改善私营企业的融资环境 资金是促进企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大中型企业的融资状况得到改善,但是私营企业的融资环境依然紧张。资金已成为当今制约私营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私营企业管理者反映“由于各国有及商业银行长期以来对私营企业存在不合理的偏见,使得私营企业正常的贷款行为变得异常困难。不用说信用贷款,连足额抵押贷款的复杂手续都让人望而却步。至于募股融资,私营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都不如国有企业。希望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一视同仁,都作为‘自己人’看待”。另者反映,“私营企业在起步发展时期,由于投资、信贷还缺乏相应的社会诚信认可,虽然拥有好的产品和市场,由于资金短缺,这一阶段最艰难,只能靠自己筹措,三年五载谈发展壮大很难。影响了私营企业发展的进程,我们认为政府在私营企业发展前期给予更多的支持。例如信贷、投资支持。制定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如土地、厂房、税负方面优惠”。 融资难、担保难成为制约私营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所以建议金融机构在融资、结算等方面给私营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贷款审批上应与国有平等对待;在贷款担保上采取适当办法,维护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政府要实行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这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 四.创造优越的服务环境 加快私营经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服务环境。地方政府首先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对私营企业指导不指挥、参考不参与、支持不干预、服务不索取。调查结果显示,一些管理部门和服务单位办事拖拉,效率低下,有歧视现象。私营企业管理者反映“社会负担过重;政府职能部门办事效率低、环节多,相对降低了企业效率”;“除了收税,别的事无人管”;“思想还不够开放,政府的官本位思想还很严重,希望政府多办些实事,减少企业不必要的负担,让企业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下搞好生产”。 总而言之,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多倾听私营企业家的呼声,关心他们的疾苦,支持他们的工作,使他们干得舒心、顺心、放心。通过私营企业的发展,促进全市经济发展。
[1]
一
近年来,由于××市委、市政府积极营造发展私营经济的社会氛围,加大了对私营企业的扶持、引导、和服务力度,私营企业发展较快,已成为该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私营企业已占该市经济主导地位。目前,全市私营企业已发展到5844户,资产总额6.2亿元,从业人员1.84万人。2005年,私营工业总产值13.3亿元,占全市总产值的32%;私营企业出口产品交货值4.7亿元;私营企业上缴税金1.4亿元,占全市工商税收的78.7%。
(二)私营企业已初步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该市的私营企业来源于改制、招商和自然形成三个方面。改制为私营企业的,经过几年来的努力经营,艰苦运作,一些企业实现了新的跳跃式发展。表现最突出的是××化工有限公司,投产还不到两年,仅2005年上缴财政的税金就1111万元;××啤酒有限公司发展迅猛,2005年上缴税金930万元;××冶金有限公司发展势头强劲,年纳税额由改制前1996年的38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131万元。自然形成和招商引进的私营企业普遍良好,象××*制衣有限公司、××××管材有限公司、××应用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都显示出了勃勃的发展生机。随着私营企业的发展,产业规模在该市已初步形成。金属冶炼制造业、酿酒业、服装加工业、塑料制造业已成为该市的四大支柱产业。
(三)私营企业技术管理水平已有较大提高。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和国内与国际两大市场的竞争能力,××*、××*等企业,纷纷从全国各地引进技术和管理型人才,据初步统计,全市引进各类人才2200多人,这些人才的引进,提高了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升了企业档次,增加了企业活力。××、××*等企业引用了“目标成本考核制”、“成本包干制”、“千分考核制”以及其他一些先进的管理办法,主动寻求与国际市场接轨,企业发展态势良好,令人振奋,迄今为止,该市先后有42家私营企业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这是走上健康发展轨道的重要标志。
二
××市私营企业发展形势总体上是良好的,特别是有些企业呈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问题依然不少,而且有的已成为私营企业发展的桎梏。
(一)流动资金短缺,融资贷款难。在企业的诸多困难与问题中,贷款难、流动资金短缺是首要的困难、关键性的问题。1996年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以来,原企业欠贷问题解决得不够妥善。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互补性。该市工业重工业与工业的比重为1:1.1。从表面看分配比例近乎合理,实则不然。首先,重工业与轻工产品不配套,没有形成产业链。重工产品以轴承、汽车轮毂、冶金机件、钼铁为主,轻工产品以针织服装、塑料制品、酿造业、制药业为主。其次产业内部也不能相互衔接,相互依存。例如泳装业大量面料全部从广州等地购进;针织厂织出棉布、化纤布等大部分以原料形式销往西柳市场或转口国外。
(三)规模经济发展不足,运行质量不高。表现在企业过于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销售收入超过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产值合计仅7.7亿元。全市总产值42.3亿元,仅相当于外地大型私营企业一家的产值。大部分企业处于略亏损或微利状态,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普遍偏低。使企业的信誉度下降,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缓慢,市场竞争能力较弱。
(四)出品产品少、档次低。该市工业出口产品主要有针织品、泳装、轴承、汽车轮毂、钼铁、皮装五类。其中泳装、皮装、针织品主要出口俄罗斯,轴承、钼铁出口美国,年出货值4.7亿元,仅占总产值的11.1%,其中自营出口3.2亿元,占出口总额的68%,占总产值的7.5%,其余大都转口。有出口自营权的企业仅为30户,占企业总数的0.5%。出口产品档次偏低,在国外进入的也只是中低档市场。
(五)管理水平低,人才缺乏。在企业改制时转为私营企业的大都组建了有限公司,但实际上绝大部分并未真正组建公司的法人治理机构,组建了法人治理机构的也未真正运行,自然成长起来或后引进的私营企业更是如此。这种管理,增加了主观臆断,制约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另外,一些企业不注重人才的培养和贮备,出现了人才断层,特别是实用技术型人才十分缺乏。这就形成了一方面是大量的大中专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却有大量的岗位找不到适用的人才的局面,造成了人才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六)发展环境不宽松,影响投资者信心。一些执法执纪部门仍然存在着吃、拿、卡要和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不良作风,存在着厚此薄彼、以罚代管、乱收费、乱罚款等执法不严、不公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域外的上级主管部门,直接到企业检查和处罚的现象有增无减,造成了本级与上级重复检查,干扰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耗费了企业领导大量宝贵时间,破坏了××的发展环境。
三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私营企业在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培植税源、安置就业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兴城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私营企业,私营企业的发展也需要政府的扶持。我们应以更多的精力、更高的认识、更新的观念、更大的热情为私营企业创造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中国入世为私营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由于该市的企业多以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为主,所以入世后的形势是利大于弊。在四大支柱产业调整上要趋利避害。第一,金属冶炼制造业,更加快新产品的开发,增加高科技产品比重。开发产品以高精度轴承和精锻粉末冶金连杆为主。第二,酒水加工业,要扩大规模,提高产品档次和市场占有率,白酒有以营养型白酒开发为主,啤酒要壮大企业规模,降低生产成本,饮料要利用当地水果资源做深加工文章。第三,塑料制造业,要大历程开发生产国家推广的大口径塑料波纹管材。第四,针织服装业要上规模,上档次,争占国际、国内市场。要努力打造兴城泳装品牌;要抓好针织、印染加工区建设,形成纺织、印染、加工一条龙生产,增加产品附加值,要鼓励、扶持一批重点私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
(二)加快与国际接轨步伐。私营企业也要在世贸组织游戏规划下参与公正的国际市场竞争。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所谓的优惠政策将不复存在,政府的扶持也是十分有限的。而企业的好与坏,关键还在于自身,没有好的企业素质将难于生存和发展。因此,企业要炼好内功,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努力塑造诚信的企业形象。
我们调查的私营企业中有工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及住宿餐饮业共103户。调查资料显示:截止2004年9月末,103户私营企业资产总额达101.95亿元,比2002年增长64.62%,比上年同期增长12.64%,占全区私营企业资产总额的15.71%;营业收入达到75.66亿元,比2002年增长96.59%,比上年同期增长10.65%,占全区私营企业营业收入的32%;利润总额达7亿多元,比2002年增长39.8%,比上年同期增长9.17%;从业人员52035人,比2002年增长19.32%,比上年同期增长7.7%,占全区私营企业人数的2.7%;固定资产完成额31.4亿元,比2002年增长2.5倍,比上年同期增长68.8%。私营经济的发展,有力拉动了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为充分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及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部分私营企业建立“新三会”
我区私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始终遵循市场经济规则。调查资料显示,有60%以上的私营企业实行了现代企业制度――公司制。企业组织机构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日趋规范,从而有效保证了企业的健康发展。据调查,有55%以上的私营企业能够按《公司法》规定建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企业中有55%的董事长与总经理是一人担任。企业“新三会”的建立健全使企业形成了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执行机构相互制约、相互协调、高效的运转运营模式,使企业的良性发展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三)私营企业劳动人事分配制度趋于合理
被调查的私营企业中,有40%的私营企业总经理的产生是通过招聘形式,有92%的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95%的企业职工实行岗位工资制,83%的企业建立了奖惩制度,有50%的私营企业对科技人员工资收入实行了激励机制。企业的职工能进能出,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的劳动分配制度趋于合理。
(四)私营企业未来的就业空间广阔
随着我区私营经济的不断壮大,所吸纳的劳动力也不断增多,为缓解我区就业压力、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拓展了新的空间。被调查的103户私营企业职工人数截止到2004年9月末是52035人,比上年同期增长7.7%,比2002年增长19.32%,平均每户企业安排就业人员500多人。而且每户企业都安排了不同数量的下岗职工,有的企业成了我区下岗职工再就业基地。另外,随着私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企业还将进一步扩大职工队伍,使私营企业成为我区吸纳就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存在问题
(一)融资渠道不畅,资金短缺,严重制约私营企业的发展
目前,私营企业所需资金,依靠自筹的占大多数,靠银行贷款的占少数。资金来源渠道少,多数企业出现流动资金紧张的状况。由于私营企业大部分规模较小,企业实力相对较弱,又没有稳定的资金市场配合,导致很多小型私营企业承受市场风险的能力较低,易于“解体”,很不稳定。融资难是我区乃至全国私营企业普遍存在的难题,由于近几年国家实施紧缩的信贷政策,企业的信贷几乎处于封闭状态,资金的短缺严重阻碍了私营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职工素质相对低下,企业难以招聘到高素质的人才
众所周知,我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职工的工资待遇与发达地区比相对较低。据企业反映,一些能人、高人、才人极难落户。特别是随着人才市场的放开,加剧了本地区人才的大量流失,同时外地人才根本不愿来,这势必形成我区的企业招人才难、招到高素质的人才更难的状况。
(三)政府职能部门服务欠佳,服务意识、服务态度有待提高
调查中发现,一些政府职能部门的公仆意识、服务思想仍未根本转变,在工作中吃、拿、卡、要现象仍然存在,且有抬头之势。正像有的企业所说:以检查之名,行卡要之实。
(四)家族式管理普遍存在,阻碍企业的发展
虽然被调查企业从表面形式上看,有部分私营企业实行了现代企业制度,实施了公司制,企业的“新三会”也有建立。但从目前实际情况看,那仅仅是个框架,仅仅是个模式,企业真正的管理机制大多数仍处于“家族式”管理状态。企业的人、财、物管理,产、供、销等链接还都缺乏科学性、制度性,重大决策存在失误率高、风险性大等问题。真正先进的、科学的、规范的、现代的企业管理制度并未在企业中生根、开花、结果。落后的“家族式”管理制约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也难使其成为我区经济的主力军。
(五)私营企业社会参保率偏低
调查资料显示,私营企业存在社会“三保”偏低现象。在被调查的私营企业中,为职工上养老保险的状况相对较理想,企业参保率达74.8%,职工医疗的参保率达46.6%,失业保险的参保率仅达35%。究其原因主要是私营企业出于降低成本,追求利润而损害职工的利益所至。同时执法监督部门管理不到位,私营企业的从业人员流动性大、文化素质较低,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也是造成社会参保率偏低的重要因素。
三、解决办法
(一)增强私营企业的创新能力
如今,大多数企业的产品能够适应市场需求。但由于目前商品市场基本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这就需要私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有选择地针对不同市场、不同技术领域进行创新,集中优势、重点突破;政府部门应支持私营企业“借梯上楼,借脑创新”,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
要积极组织和鼓励私营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协作和联合,建立长期稳定的科技协作关系,进行产学研联合科技攻关,使私营企业能够获得有部分知识产权、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优先权和源源不断的新技术,以保持在市场上的创新优势和竞争的主动地位。
(二)提高私营企业的自身素质
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认真落实我区已出台的一系列人才优惠政策,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引进、培养各类适用人才,形成一支高素质的私营科技管理人才队伍;鼓励国有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富余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踊跃投身到私营经济事业中来;鼓励私营企业在用人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大胆探索,建立人才的使用激励机制,保障其合法权益,以多种形式调动科技人才、管理人才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素质。
(三)拓宽私营企业融资渠道
【关键词】
我国私营企业;发展现状;不足;解决的措施
1 私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1.1 内部原因
1.1.1管理方式和观念的落后
最新调查表明,现在的私营企业一般都是采用家族拥有的模式,进行家族式的管理,虽然一些私营企业已经发现了家族管理中的不足,但是还是会在一些新的开办的企业中实行家族式的管理。其中的家族成员主要是依靠血缘关系、亲缘关系从而凝聚到一起,这样便于处理企业在建立初期的资金不足、人手不够的情况;成员之间的聚合力和向心力有效的减少了企业的管理成本、激励成本和监督成本,企业的经营模式灵活,在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如果能够及时的抓住一些转瞬即逝的机会,就能够有效的占领市场的主导地位。当企业达到一定的规模的时候,随着管理范围的加大,家族成员已经不能够承担越来越多的事务,造成管理效率的低下,影响正确的决策,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而且,企业的规章制度对于家族成员来说就是一个摆设,不能够有效的促进企业的统一化管理,阻碍了企业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1]
1.1.2产权制度不完善
私营企业制度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结构比较单一以及归属不清楚两个方面。企业在建设初期一般都是使用独资或是合伙的组织形式,企业主不但是企业的拥有者还是企业的经营者,所有权和经营权过分集中。使得产权的结构单一,企业的筹资数量有限,资本文化程度不高,没能够很好的为企业的发展筹集到资金,企业的规模化不能很好的实现。产权归属不清楚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上:第一个是家族成员之间的产权界定不清楚,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家族企业的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在经济利益的影响下渐渐的有所松懈,家族成员之间的忠诚度受到资本利益的驱动变得腐蚀变质,从而使得企业整体的竞争力有所下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还有一个层面就是企业和外界产权界定模糊。一些企业在刚开始建立的时候,为了尽量的减少政治上的风险,在国有或是集体单位的名称下进行“戴红帽子”的行为,这样虽然使得企业获得了短暂的利益,但是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和法律纠纷影响重大,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持续发展。
1.2 外部原因
1.2.1企业的融资道路不通畅
现在的私营企业存在着很严重的融资问题,也就是资金问题,这也是困扰私营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在建立的开始阶段私营企业主要是依赖于自我积累和民间借贷来筹集资金,当企业的发展进入到规模经济发展的层面后,就需要外部的融资,虽然我国政府已经很明确的指出私营企业可以向银行进行贷款,还可以向当地的政府和相关部门请求帮助,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很多私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在贷款这个问题上,难度还是很大的。
影响私营企业融资难度的主要原因:一是因为国有经济在我国的经济中占主体地位,贷款给国有企业所要面临的风险小,所以,银行的投资体系和融资体系主要是依靠国有企业的力量,私营企业的贷款受到不公平对待。二是私营企业的规模比较小,主要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使得企业的信用情况不好,没有有效的信用支持,没有贷款所需要的抵押物质保证,很多的私营企业的产权不清楚,像这方面的原因导致了银行给私营企业贷款的风险变大,私营企业融资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1.2.2政府职位不到位
对私营企业发展造成影响的原因不但有私营企业的自身原因,还有政府的很多职能不到位以及政府在私营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等多方面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存在市场进入歧视
现在,私营企业在投资方面还是存在很多,私营企业和国有、外资企业在市场准入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别。尤其是在铁路、石化、电力行业等方面存在十分严重的保护主义,私营企业是不能够轻易进入的。金融、保险行业等已经向外资企业拓展领域,但还是没有向私营企业开放。对于私营企业的行业准入审批过程比较复杂,条件严格,使得私营企业处在不利的位置。有如此多原因的限制使得私营企业不能够享受到正当的国民待遇,也不利于市场经济长期有序的、健康的发展。
(2)税费负担严重
很多调查报告显示,税费的负担过于严重、过于泛滥也是制约私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把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进行对比,私营企业不但要缴纳一定的税费,还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双重征税,使得企业的税费负担过于严重。第二就是私营企业不能够像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一样享受很多的税收优惠。第三就是出现了不合理的收费现象,收费项目比较多,重复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现象十分多,使得私营企业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2]
(3)政策落实不全面
近几年来,为了更换好的提升私营企业的发展,党和国家还有各个地方政府相互配合制订了一系列的优惠方针,但是实际上,这些政策在实际操作的过程还是存在难度,落实不到位。而且,政府部门不是服务人员而是管理人员,对于私营企业的扶植力度和支持力度还远远不够的。
2 私营企业发展的解决措施
从私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来看,不但有企业自身的原因还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为了更好的促进私营企业的发展,我们不但要从企业的内部进行变革,还要从企业的外部给私营企业的发展建立公平、公正、愉悦的环境。
2.1 建立现代化产权制度
一些好的产权制度主要包含了明确的产权、合理的产权构造和流动的产权三个方面。确定产权关系就要求私营企业对产权进行划分。第一,在企业的内部冲破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枷锁,在家族之间划分产权,从而避免因为产权所引发的内耗。第二,在企业的外部,私营企业要去掉“红帽子”,遵循“谁出资,谁受益”的原则,使得企业的产权归属得到明确的划分。合理的产权结构可以消除企业对于个人和家族的依赖程度,减少企业的决策风险。企业可以实行对员工的吸收入股,进行生产要素的股份化。使用技术入股、管理入股、人力资本入股等形式,从而实现股权的多元化,而且还要调动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产权的快速流通,能够使企业长时间保持生机或动力。所以,需要逐渐的推行产权的社会化。现在的证券市场进程不断加快,为了使私营企业更好的进行市场融资,为发展资本经营提供很好的机会。私营企业要把握这个机会,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2 强化企业文化创建
第一,要建立正确的企业文化观念。企业文化是贯穿于企业的东西,是企业灵魂所在,建立好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经营业绩也有很重要的提升作用。第二,建立品牌理念。品牌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要坚持诚信原则,保证产品的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认知度,从而更好的提升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第三,要全面提升企业主的素养。企业主素养的提升是对企业文化的一种提升。企业家要努力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建立危机意识和创新意识,从而更好的引导企业进行相应的变革,使得企业的文化建设变得更加的健康,建立的更加完善。[3]
2.3 疏通企业的融资渠道
第一,不断的强化金融体制的改革,积极有效的发展私营企业有利的非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非国有金融机构受政府部门的限制比较小,主要是以经济利益为主,对于包含私营企业在内的企业要同等对待,积极发展。第二,国有金融机构要改变私营企业的观念,在贷款审批、贷款延期等方面减少手续,放松对于私营企业的金融限制,拓展私营企业的融资道路。第三,建立良好的企业信誉,还要积极还贷还息,加强企业的融资能力。
2.4 转换政府职能,给私营企业的发展建立良好的环境
(1)放松市场准入政策。要进一步放松私营企业的市场准入政策,除非国家禁止进入的区域之外,都应该允许私营企业的加入。鼓励和允许外资企业进入的区域,也可以向私营企业开放。大力支持私营企业向公共文化事业和基础设施领域进行投资建设。尽量的使私营企业入行的审批手续一切从简。
(2)规范行政部门的税费行为。公开税费征收的透明度,改掉其中不合理的税费条目,实行和公有制企业一样的税收制度,使得私营企业受到公平的待遇,杜绝出现乱收费、乱摊派的现象,减少私营企业的负担,建立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
(3)认真执行党和国家制定的有关促进私营企业发展的规定,使得私营企业的发展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
2.5 改变观念,公平的对待私营企业
目前,私营企业在促进经济、拓展渠道和增加财政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贡献,人们要转变对私营企业的看法,看到私营企业的贡献,并且为私营企业建立良好的发展环境,使私营企业受到更加公平的待遇。
【参考文献】
[1]杜海燕.现阶段我国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12(11)
1.除国家、省、市法律、法规规定外,个体私营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范围与其他所有制的企业相同,本市任何部门不得专门针对个体私营企业设立专项审批或者许可,并将其作为登记发照的前置条件。
2.允许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的科技人员以及其他技术成果持有人以其自身持有的非职务技术成果出资入股在我市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允许上述人员担任公司董事、监事、经理等职务。
3.申办生产科技型私营企业的,其首期注册资本到位率不低于50%(含以技术成果作价部分)准予登记。
4.除国家规定需提供许可证的项目外,其他不危及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项目采取“先照后证”的办法,先发给营业执照,半年内补齐需要提供的许可证。
5.申办生产科技型私营企业的,只要有资金、项目,允许先核准登记,发营业执照副本,半年内补齐资料后,再发营业执照正本。
6.生产科技型私营企业除确有违法违章行为外,一般可通过年检。
7.生产科技型私营企业符合有关法律规定的。可申请或直接通过变更形式注册私营股份有限公司。鼓励具备条件的私营股份有限公司在境内外上市。
二、加大对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在用地、金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1.鼓励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投资生产性项目,属高科技项目的,可以享受高科技项目地价的优惠政策。
2.对于市发展计划局公布的鼓励类、允许类工业项目,根据投资总量、投资强度和上缴税金的多少,按不同档次的地价标准使用土地。具体的做法为:用地单位先按国家级水平的标准缴纳地价款;3年后由有关部门核实其实际的投资额、投资强度和上缴税金总额,并根据不同的档次重新确定地价标准,具体标准由有关部门另行公布。
3.对于生产科技型企业用地采用灵活的使用土地方式,根据不同项目和用地者的需要,采用出让、租赁和临时使用的方式供应土地,具体做法是:
以出让方式使用土地的,土地使用期为50年,可一次性付清地价款后申领土地使用证;也可先缴付土地开发的前期费用,5年内分期支付地价款,付清地价款后发放土地使用证。
以租赁方式使用土地的,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使用年限,最长不超过50年,最短不低于10年。每年按规定缴纳土地租金,可以根据用地的实际情况发放有限制权利的土地使用证。
以临时方式使用土地的,使用期限最长不超过10年,用地者须每年交纳临时土地使用费,发放临时使用证。
4.对本市西部地区的农村从业人员开办个体工商户,凭当地村委会的证明,可免缴一年工商管理费。
5.企业为开发新技术、研制新产品所购置的试制用关键设备、测试仪器,单台价值在10万元以下的,可一次或分次摊入管理费用,其中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应单独管理,不再提取折旧。
6.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新产品设计费、工艺堆积制定费、设备调整费、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试验费、技术图书资料费、未纳入国家计划的中间试制、技术研究有关的其他经费以及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科研试制的费用,不受比例限制,计入管理费用。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应逐年增长,增长幅度在10%以上的企业,可再按实际发生额的50%抵扣应税所得额。具体指:
(1)盈利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比上年实际发生额增长达到10%以上(含10%),其当年实际发生的费用除按规定据实列支外,年终经由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后,可再按其实际发生额的50%,直接抵扣应税所得额,增长未达到10%以上的,不得抵扣。
(2)亏损企业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只能按规定据实列支,不实行增长达到一定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的办法。
(3)盈利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比上年增长达到10%以上的,其实际发生额的50%,如大于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可就其不超过应纳税所得额的部分,予以抵扣;超过部分,当年和以后年度均不再抵扣。
7.建立科技型企业贴息贷款资金。每年由市政府投入1000万元,委托市科技局和商业银行组成专门机构管理,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信贷担保,具体的使用管理办法由市科技局负责制定。
8.建立科技投资风险基金,符合条件的私营企业可申请使用。
9.金融机构参照对国有中小型企业的评定办法,逐步建立完善对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信贷管理办法。
灵活运用多种信用工具,为符合条件的私营企业开办承兑汇票、贴现、信用证等项业务,扩大融资范围,增加间接投入。对效益好、信誉好的个体、私营企业,要在保证银行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简化审查、审批手续。拓宽对个体、私营企业的金融服务领域和服务项目,在结算、汇兑、转账以及财务管理、咨询评估等方面提供良好的服务。
三、关于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中有关人员入户问题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均可凭有关部门证明材料,直接到公安部门办理入户手续:
1.在我市新开办的生产科技型私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每50万元可以一次性申请1人入我市户口,经验资后办理。
2.生产科技型私营企业年纳税每8万元可相应申请1人入我市户口;连续经营三年以上,并在三年内累计上缴税款20万元以上的可相应申请2人入我市户口。
3.省、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认定的科技型私营企业,年纳税每6万元可申请1人入我市户口;连续经营三年以上,并在三年内累计上缴税款15万元以上的,可申请2人入我市户口。
4.其它企业年纳税在10万元以上,可一次性申请1人入我市户口;连续经营三年以上;并在三年内累计上缴税款28万元以上的,可一次性申请2人入我市户口。
上述入我市户口的对象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私营企业、工商户业主。
(2)私营企业、工商户业主的直系亲属及配偶。
(3)有大专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职称的科技人员及中级以上技术工人。
(4)被评为省级先进或优秀积极分子及连续两年以上被评为市级先进或优秀积极分子的企业骨干。
(5)年龄50岁以下,任职两年以上的企业厂长、副厂长、经理、副经理。
以上人员需无违法犯罪和违反计划生育记录。
符合上述(1)(3)(4)(5)项规定的入户人员,准许其配偶和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子女随迁入户。
四、鼓励各类人员从事个体、私营经济活动
1.鼓励中专以上毕业生(含中专生),军队转业干部,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三资”企业的干部、职工和下岗人员开办个体、私营企业或到个体、私营企业就业。
2.市、区所属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具体承办以下人事业务:
代管上述人员的人事档案,办理相应的连续工龄计算、档案工资调整、人事材料的收集和归档。
代办全日制院校大中专毕业生见习期满转正定级手续和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资格的认定,考试和晋升的申报工作。
为上述人员出具因公或因私出国(境)、自费出国(境)留学和在国内报考高等院校等的政审或证明材料。
为上述人员办理聘用、鉴证和确认干部身份的手续。
为就业后的计划外大中专毕业生办理聘干手续,建立符合规定的人事档案。
3.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三资”企业的干部、职工和下岗人员到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就业,将保留其原级别和干部身份,计算连续工龄;其社会保险投保继续有效,鼓励本人继续缴费投保,投保年限可连续计算,退休时按缴费年限享受相应的保险待遇。
4.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且在我市个体或私营企业连续工作满一年而尚未调入我市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只要本人申请,市政府人事管理部门将委托市人才交流服务机构予以审核,并办理调入和人事手续。
五、为个体私营经济提供良好服务
1.凡上年创汇20万美元以上或年纳税3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市公安机关给予相应的往返港澳通行证签注指标。
2.年出口创汇200万美元以上的私营企业可按有关规定直接向市政府外事部门申办出国(境)证件。
3.私营企业法定代表人、骨干可参加经贸团组出访,并按有关规定向市政府外事部门办理手续。
4.原已申办因公证件的私营企业在未有新规定前,仍可续办。
5.允许私营企业申办外国人入境签证。因商务需要,私营企业邀请外国人前来我市,报市政府外事部门审批并办理邀请函电或通知签证等手续。
上述私营企业须无违法经营记录。
6.生产科技型私营企业投资者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按市、区管理地段规定入学,免收借读费。
7.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可参与各级组织、人事部门举办的人才公开选拔。
8.个体私营企业的公用配套服务,享受本市其他类型企业同等待遇。
六、依法保护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合法权益
1.认真实施《广东省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权益保护条例》和《*市私营企业权益保护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切实维护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合法权益。
2.各级政府要将个体私营经济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鼓励、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3.全面清理对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对清理后的合法收费项目,由物价部门公布,以增加收费的透明度。
4.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时,应出示物价部门核发的《广东省行政事业性收费许可证》,开具由财政部门或税务部门统一印制的票据,并在《缴费卡》上详细填写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单位、收费员姓名、收费时间等栏目内容。否则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可以拒缴。
5.重新核定与排水收费相关的污水处理费、城市排水设施有偿使用费、排污水费、超标排污费等收费标准及征收范围,改革征收管理办法,严格划定职能部门的征收范围,避免重复收费,减轻企业负担。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区个体私营经济从无到有,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党的十五大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论述以后,自治区党委、政府及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内党发[2001]1号),个体私营企业获得了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空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从1999年1月,国家外经贸部颁布《关于赋予私营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自营进出口权的暂行规定》至今,私营企业积极进军外经贸领域,成为我区对外开放和外经贸发展的新增长点,在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区私营企业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私营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制环境进一步改善
(二)企业数量增加,实力增强
(三)外贸进出口额快速增长
(四)生产经营领域不断拓宽
(五)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六)在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我区外向型私营企业在扩大对外贸易的同时,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截止2002年底,我区境外投资项目11个,占全区境外投资项目的33.3%,投资额336.3万美元,占全区境外投资额10.6%。鹿王集团分别在蒙古、马达加斯加、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设立公司5个,投资额累计1543万美元。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分别在马达加斯加、蒙古、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设立公司7个,投资额累计196万美元。
二、外向型私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区私营企业在外经贸领域已经显示出强大活力和勃勃生机,对自治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全区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私营企业在发展外向型经济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甚大。
我区外向型私营企业虽然发展较快,但与沿海发达地区、江浙一带相比,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规模上差距甚大。沿海私营经济已率先完成了第一次资本积累,正在进行以技术创新为主的二次创业阶段。浙江省2002年集体私营企业出口占全省出口总量的三成,成为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上海市有外贸经营权的私营企业已增加到2000家,2002年出口额同比增长了6倍,成为上海外贸出口的一个新亮点。我区私营企业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虽然呈现出良好态势,但获得进出口经营权的私营企业数量仍然偏少,进出口总量仍然偏小,真正形成规模和实力的大集团、大公司不多。2002年私营企业进出口占全区GDP比重仅5%,私营企业出口总额仅1.3亿美元占全区出口总额的15.3%,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不大,尚处于起步阶段。
(二)资金短缺,融资渠道不畅。
调研中私营企业反映较多的问题就是资金筹措困难。私营企业一般都是通过自筹资金办起来的,家底原本不厚,加上贷款受到种种限制,因此很难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从私营企业资金筹措的主要来源看:70%以上的企业靠自身积累、民间借贷和内部职工筹措,只有30%左右的企业靠银行贷款筹措。筹资融资难是私营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据资料显示,私营企业贷款满足率仍然低于全区平均水平,处于最难获得贷款的部分。私营企业常常因出口退税滞后,占压大量流动资金而无法进行原料收购,组织正常的生产运营,有时会出现有出口订单而不敢接、产品有市场而无力生产的现象,严重制约了私营企业的发展壮大。
(三)规模小、进出口产品科技含量低。
(四)外经贸专业人才匮乏,企业管理较为落后。
由于缺乏外经贸专业人才,许多私营企业对国家对外贸易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国际贸易规则、惯例了解不多,对产品报关、出口退税、外汇结算等业务操作规程知之甚少,虽然产品在国际上有市场,企业却无法组织正常的对外贸易活动,常常通过委托别的外贸公司或临时聘用一些熟悉外贸业务人员开展相关出口业务,无形中增加了生产运营成本,从长远看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上,除鄂尔多斯、鹿王、华蒙金河等一些大企业外,大多数私营企业在管理模式上还未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有的还延续着家族式管理、生产队长式管理和小作坊式管理模式,管理人员缺乏现代企业管理意识和发展眼光,常常注重追求短期效益,缺乏开拓长期稳定国际市场的意识,很难适应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需要。
(五)信息不灵,结构调整步伐缓慢。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经济已经逐渐迈入成熟阶段。在如此发达的信息社会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中,企业信息更新是日新月异的。而我区大部分私营企业自创业之始即存在经济结构、产品结构上的不合理,很难和外贸联系在一起。这种先天性不足,客观上造成企业只会生产,不会核算,只顾销售,不计成本。企业由于缺乏获取信息的方法、渠道和手段,使企业难以把握相关技术,在新经济浪潮面前,传统产业升级缓慢,产品雷同单一,在全国叫响的知名品牌不多,缺乏市场竞争力,整体经济质量不高,抗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
(六)发展环境仍不够宽松。
有些地区、有些部门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在思想认识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太适应,对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还不敢放手发动、放开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我区乌盟有很多从事肠衣生产外销企业,长期以来,肠衣一直按照农畜产品对待,享受13%的增值税率。从1998年开始,国家把肠衣加工企业作为工业品加工企业对待,将肠衣产品类推为工业品,增值税率相应提高到17%。之后河北、新疆等肠衣主产省区从扩大开放和实施西部大开发及保护地方民族工业的角度出发,仍将肠衣产品作为农产品对待,仍实行出口征13%退13%的零税率政策,而我区则实行征17%退13%的差额税率政策,不仅使我区肠衣生产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很多企业经营陷入困境,直接影响了我区肠衣产品的出口,而且使更多在乌盟投资兴办类似肠衣产业的投资者望而却步。此外,在出口企业征收所得税方面,今年呼和浩特市金川开发区、二连浩特市也出台了各自的征收办法,出口企业反响较大,是否可行还有很多地方值得研究。
尽管私营企业进入外经贸领域时间很短,但其所做贡献之大,生命力之强是勿庸置疑的。外向型私营企业就像一个正在成长的少年,优点与缺点同样明显,需要全社会的关心与呵护。针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发展外向型私营经济的认识。
(二)进一步改善外向型私营企业发展环境。
同时,应切实加强对私营企业的监督和管理,督促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财务、统计等各项制度,自觉遵守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公平竞争,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严格遵守国家有关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劳动用工、社会保障等法律法规。
(三)加强对外向型私营企业的财政与金融支持。
在充分利用国家西部外经贸发展促进资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等扶持外向型私营企业发展同时,自治区设立的中小企业信贷担保资金在使用上应适当对外向型私营企业予以倾斜,每年安排一定比例担保资金。同时应借鉴广东在扶持私营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的成功做法,尽快建立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贴息资金,鼓励各商业银行扩大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规模,缓解私营企业出口退税难问题。从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额资金,设立自治区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资金(广东省从2003年起连续5年省财政每年安排2500万元),资助外向型私营企业参加各类国际展销会,采用国际标准,申报国外知识产权,建立国外营销网络和研发机构,开展进出口业务培训等。要按照《中小企业促进法》的要求和国家有关部署,积极探索适合市场需要和我区特点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模式,推进和组织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鼓励各类担保机构为符合条件的外向型私营企业提供担保,鼓励企业之间依法开展多种形式的互融资担保。对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和再担保机构从事担保业务的收入,按照[2000]59号通知的有关规定办理,3年内免征营业税。
(五)继续放宽外向型私营企业的生产经营领域。
充分发挥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放宽外向型私营企业的市场准入领域。除国家明确限制的投资领域外,所有竞争性领域和对外资开放的领域,都要积极引导私营资本加快进入。鼓励和引导外向型私营企业投资我区的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扩大我区高新技术、机电产品出口份额,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积极探索和推进在电信、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旅游和体育等领域引进私营投资。依托我区口岸优势,扶持有实力、有条件企业发展现代物流业。充分发挥我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参与对俄蒙的资源开发、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大力拓展俄蒙市场,进一步扩大向北开放。
(六)加强外经贸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外向型私营企业管理水平。
上午,大家参观了*凯凯橡塑、江南线缆等私营企业;下午,王荣同志、许津荣同志分别对今年全市私营个体经济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很好的工作意见,市工商局、*、江阴申澄集团等单位和私营企业作了交流发言,市政府与各市(县)、区政府签订了20*年私营个体经济目标责任书,会议还表彰了四类“十佳”私营企业、优秀私营企业家以及扶持私营个体经济先进集体和个人。这次会议安排得很好,开得有新意、有成效。*私营个体经济发展起步早,力度大,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会议放在宜兴开,就是借这个现场,进一步统一全市各级的思想,坚定信心,明确目标,落实措施,推动全市私营个体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无论是宜兴的实践,还是其他市(县)、区的经验,都反复证明,发展私营个体经济,解放思想是首要前提。哪个地方思想解放早、束缚少,哪个地方私营个体经济的发展就快、就充满活力。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全市各级要继续高举解放思想的大旗,不断把解放思想推向新的高度、新的深度和新的广度,为私营个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活力。下面,我简要讲三点意见。
一、继续解放思想,就是要把全市上下的思想进一步统一好,切实增强发展私营个体经济的思想共识
解放思想,我们讲了多少年,是经常讲、反复讲。正是我们首先坚持了这一条,我们的改革才一年比一年深入,发展才一年比一年加快,工作才一年比一年自觉。现在看来,发展私营个体经济,第一位的问题还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加快发展。深入分析各级对私营个体经济存在的偏见和疑虑,突出的有三条。一是还不很放心。看私营个体经济总不那么顺眼,担心私营个体经济发展多了,会加速贫富两极分化,影响市场经济秩序,滋生消极腐败现象。对私营个体经济的认识还停留在“补充”的阶段,没有真正上升到“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度,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缺乏深刻理解。产生这样的疑虑,实质还是担心政治上冒风险、犯错误。二是还不很放手。限制多,监管多,条条框框多,吹毛求疵多,私营个体经济还没有真正享受“国民待遇”,还不能与国企、外资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三是还不很爱护。对民资民力重视不够,体恤不够,珍惜不够,有的地方把私营企业当作“唐僧肉”,实际工作中对私营个体企业远不如对其他所有制企业那样倾心尽力。这些问题不解决,我市私营个体经济就不可能健康发展、不可能有大的突破。
扫除阻碍私营个体经济发展的各种思想障碍,把全市上下的思想真正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和要求上来,关键是要对私营个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这个地位和作用,概括地讲,是推动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要动力。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确定了事关无锡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七项重点工作。这七项重点工作,无论是国企改革,还是利用外资,无论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还是发展旅游业、现代物流业,也无论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还是加快特大城市建设,可以说都离不开私营个体经济的发展,都需要私营个体经济的进入。没有私营个体经济的发展,这几项工作的进一步展开,就缺乏有利的社会基础和经济条件。私营个体经济具有极强的渗透力、激活力,发展私营个体经济这一着棋走活了,就可以使全局都活起来。所以,私营个体经济的发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具体地讲,至少有三条:一是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二是致富百姓的好路子,三是结构调整的生力军。从经济发展看,是增长极。去年,全市私营个体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值和上交税金已分别占全市总量的*、*和*,在去年全市*的经济增长中,有*个百分点来自私营个体经济的贡献。可以说,私营个体经济是支撑全市经济大厦的重要支柱。从致富百姓看,是好路子。到去年底,私营个体经济从业人员已达*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并吸纳了大量的下岗职工,为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事实证明,私营个体经济就是富民经济,这一块发展得越快,群众得到的实惠就越多。从结构调整看,是生力军。无论是国有企业的改革脱困,还是乡镇企业的转机改制,如果没有私营个体经济的大胆进入、及时补位,国有、集体资本退出的余地就不会这么大,国有、集体经济的活力就不会这么强,所有制结构调整的步伐就不会这么快。因此我认为,对于私营个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怎么讲都不为过;发展私营个体经济,怎么做都不为过。应当象抓开放型经济、国企改革等工作一样,狠抓私营个体经济的发展,这也是我市经济增创新优势、增强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无锡发展私营个体经济,具备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一是有传统优势。无锡是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全国乡镇企业的创始地,经商办实业的历史底蕴十分深厚,群众基础非常广泛。二是有空间优势。无锡经济总量大,开放度高,又是区域性的交通枢纽和各种生产要素的集散地,发展私营个体经济余地大、领域宽、机会多。三是有实力优势。无锡民间资本雄厚,去年底,全市居民存款余额达*5亿元,大量游资正在寻找投资机会。四是有人才优势。特别是经过这几年市场经济的洗礼,造就了一大批经商办实业的优秀人才。所有这些加在一起,无锡发展私营个体经济的确是天时、地利、人和。尽管我们起步不早,但完全可以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形成更明显的后发优势。
二、继续解放思想,就是要坚持发展与提高并重,促进私营个体经济的大跨越
什么是大跨越,一是要发展,在数量上有大的扩张;二是要提高,在素质上有大的增强。一方面,我市私营个体经济的总量还不大,占全市经济的比重还不高,发展私营个体经济潜力很大、余地很宽,必须把潜在的能量充分释放出来。另一方面,我市私营个体经济还没有真正摆脱“低小散”的弊端,优势还不很明显,市场竞争力还不强,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直接面对国际强手高水平的竞争,压力非常大,必须迅速增强自身的实力和水平。“发展”和“提高”对于我市私营个体经济来说,都很重要,都很紧迫,必须两手并举,紧抓不放。
怎样实现量的扩张?一是要全面贯彻“六放”精神。“六放”,就是要放心、放胆、放手、放开、放宽、放活,这是解放思想的成果,是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也是先进地区发展的成功经验。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对照“六放”要求,全面审视我们的思想和工作,看一看思想是否真正解放,观念是否真正转变,政策是否真正开明,该降低的门槛有没有降低,该放开的领域有没有放开,该拓展的空间有没有拓展,从而不断改变我们的发展环境,充分激发起广大人民群众潜在的积极性、创造性。二是要千方百计招商引资。要象抓外资一样,广泛出击,招商引资,以更加优惠的政策,鼓励和吸引各路英才到无锡投资经商、兴办实业,努力使无锡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乐园。三是要始终坚持先“有”后“优”。不论私营个体经济初创阶段规模是否大、水平是否高、贡献是否多,都要满腔热情鼓励发展,一切先发展起来再说,真正做到先发展再规范、先发展再提高、先发展再壮大,为私营个体经济顺利起步创造条件。
怎样实现质的提高?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创新。创新是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内在动力。要牢牢抓住创新这根主线不放,以持续全面的创新,推动和促进私营个体经济素质的不断提升。重点要抓好四方面的创新。一是制度创新。要引导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积极推动企业产权结构由单一化、个人化向多元化、社会化转变,企业组织形式由个人业主制、合伙制向公司制、股份制提升,企业管理模式由传统的家族化管理向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过渡,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要鼓励个体私营企业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国有中小企业的改革。特别要指出的是,广大私营个体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革,不仅是实现资本扩张的好机会,也是实现自我升华的极好途径。通过与国有企业的渗透融合,可以充分利用国有企业市场、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基础和优势,促进私营个体企业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升级,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希望广大私营个体企业敏锐抓住当前国企改革的难得机遇,积极参与,大胆进入。二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中心环节。私营企业要把技术创新摆上十分突出的位置,加大科技投入,加快人才引进,通过产学研联合、与大企业大集团配套、与外商合资合作等途径,不断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条件的企业要加快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积极开展自主创新,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市委、市政府鼓励和支持私营个体企业广泛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今后,上规模、上水平的技改项目可以享受贴息,建立省级技术中心可以享受补贴,创成国家驰名商标、名牌产品要给予奖励。三是管理创新。要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内部运行,切实抓好财务管理、营销管理、质量管理等基础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现代化水平。要自觉用法律法规规范企业行为,遵守市场经济的信用准则和诚信观念,坚持依法办事,守法经营,树好私营个体企业的社会形象。四是经营创新。要敏锐把握市场格局的新变化,找准市场定位,完善营销网络,积极开辟新的市场空间,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有条件的企业要大胆进军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分工与合作。要加强与外商的合资合作,借船出海,借梯上楼,打开进入国际市场的通道。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到海外投资办厂、设立“窗口”,不断拓展生存发展空间,切实增强国际竞争能力。有条件的企业要在搞好产品经营的同时,积极探索资本经营,大胆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联合、重组,积极争取企业上市,直接挺进资本市场,努力实现低成本、裂变式扩张。
实现私营个体经济的大跨越,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但主要靠个私业主自身的努力。在座的同志们是全市私营个体企业的排头兵、领头羊,要在加快发展和提高中带好头、放好样。在此,向同志们提几点希望。一是要有创业的激情。始终胸怀对远大目标的追求和渴望。不要满足于办一个小企业,而要立志干一番大事业;不要满足于当一个“小老板”,而要立志做一个大企业家;不要满足于致富个人,而要立志奉献社会;不要满足于在家门口争豪斗富,而要立志到国内外舞台上攀高比强。始终保持起家立业时那样一种闯劲、拼劲和持久的韧劲,真正象省委书记回良玉同志要求的那样,向高的攀,与强的比,同勇的争,跟快的赛。二是要有创新的勇气。创新是一个企业家最宝贵的品质。要增强开拓创新的勇气和突破常规的胆识,敢想敢干,敢试敢闯,敢为人先,以强烈的创新欲望、持续的创新实践,为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三是要有现代的理念。培养世界眼光,增强战略思考,学习和借鉴先进的发展思路、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真正学会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按国际通行规则办事,把握时展的趋势,挺立时展的潮头。四是要有良好的品质。养气、养性、养德、养智,提高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为干大事、创大业打牢根基。
三、继续解放思想,就是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职能作用,为私营个体经济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制约因素:外部环境掣肘和内部经营桎梏
记者:在分析私营企业出口增长的原因的同时,我们无法回避私营企业出口过程中所存在的阻碍因素,你们认为目前存在哪些阻碍因素呢?
李钢:在大的国际环境下,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一些发达国家以环保标准、质量标准、技术标准、卫生标准等多种形式的非关税壁垒对进口实行限制,并滥用反倾销手段保护国内市场,从而增加了企业出口成本和风险损失,而这些风险和损失都是私营企业所无力承受的。
其次是目前我国有些补贴政策仍未符合国际规范,一些政策虽然符合国际规范,但不能稳定落实,如出口退税机制仍不完善,跟不上外贸发展的需要,我国鼓励外贸发展的政策要同国际接轨,特别是鼓励私营企业加快出口的政策和体制仍有待进一步理顺。
比如说,现行规定的出口退税政策实施起来问题不少。举你们广东的例子。广东省提出了“老账要还”、“新账不欠”的出口退税政策,这很好。但是,由于调低了出口退税率,无形之中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这对中小型企业的影响尤其明显。另外,新的出口退税政策对地方财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部分经济发展不很好的地区,兑现出口退税也会存在一定困难。
又比如说,关于出口的相关政策宣传不够。不少私营企业家在了解了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对出口企业的扶持政策后,发现我们对出口企业的扶持显得很不够。也举两个简单的例子:在意大利,对出口企业再投入到生产资料的固定资产,可以从企业所得税中返还一定幅度的税金;在我国台湾地区,进出口信贷银行可以为企业进出口提供很多信贷服务,等等。
再比如说,缺乏社会化服务体系。由于部分私营出口企业的规模小,资金有限,往往无法在企业内部完成人员培训、技术开发、管理调研、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活动,需要从企业外部获得这些方面的服务。然而,从目前的情况看,为私营出口企业的发展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网络或体系尚不健全和完善,培训服务体系有待创新。
另外,民革广东省委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生存、发展法制环境做过专题调研,调研表明,即使是在私营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广东省,私营经济在发展中仍遭遇许多不平等对待,地位尚不如外资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包括所得税和出口退税),以及对外贸易方面尚未得到“国民待遇”。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到的问题,那就是我国出口低价竞销现象十分严重,很多私营企业出口在国外盲目竞争、低价竞销、不讲信誉,导致整个中国私营企业的外贸经营秩序遭到巨大破坏,贸易环境迅速恶化。
李兴浩:对大多数私营企业而言,往往都存在资金“瓶颈”问题,我这里有一份相关数据,是民建广东省委员会2004年11月完成的一份关于广东中小企业发展的调查,调查对象企业中68.67%是民营(私营)企业。在接受调查的企业中,资金缺口较大,急需融资的企业占调查企业总数的13.13%;资金略有缺口,需要融资的企业数量的比例为61.88%,只有11.88%被调查企业认为有富余资金,在寻找新的投资机会。调查结果显示了广东私营企业出口在发展中所面临的极其严峻的资金障碍,毕竟,广东的私营企业大多数是从事外贸出口的。
除了资金的问题外, 阻碍私营企业出口的因素也有很多是来自企业自身的问题。首要的难题是私营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能力问题,应该说,目前我国的私营企业还处于刚刚发展的阶段,企业规模和实力还不够强大,对海外市场环境的熟悉、外国法律法规政策的掌握及海外销售渠道的开拓等问题都有待于提高。
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又取决于一个强大优秀的外贸人才队伍和海外营销队伍,我国现有私营企业的外贸人才素质偏低,而限于自身成本的考虑,又不愿意储备更多更高级的外贸人才,即使愿意,一个强大优秀的外贸人才队伍和海外营销队伍的建立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实现的。
另外,私营企业的管理方式也存在不少问题。不少私营出口企业在发展起来后,仍然因循初创时期的产权结构与经营决策方式,导致企业的经营视野狭窄,在总体上缺乏合理决策能力和科学有效管理制度。家族式管理方式单纯依赖创业者个人作用,未能及时形成必要的利益群体和经营管理团队,使得企业家个人及家族成员与包括多数管理者在内的员工群体,在企业发展和利益分配方面认识脱节的现象日益明显,使企业前进的动力不足。尽管有些私营出口企业在发展起来后,也会聘请高学历的“海龟”进入高层管理,但是,由于实现预期目标能力、理念差异等原因,这种合作通常并不愉快。这固然有来自外部的员工和管理者的一些问题,但无疑也有私营出口企业主需要从自身反省的问题,等等。
如果私营企业出口保持在一定规模以下,这些管理问题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如果私营企业出口想要做大做强,家族式管理的钳制作用就会突出表现出来。实现企业管理方式的科学化,就将成为私营企业出口进一步成长的关键。
当然,我国私营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及自有品牌,对低端产品附加值不高等问题更是缺乏系统科学的规划,这些都会对私营企业出口造成很大的障碍。
记者:那么,二位嘉宾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呢?
李钢:这些问题的存在和出现,应该说是由两方面因素造成的:
一个是国家的政策因素。我国存在过分强调出口数量和规模的出口导向问题,忽视出口质量和效益;另一个是市场因素。这些问题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这是市场经济规律使然,所以说,私营企业的出口发展之路更多地是由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整的。
但是,在残酷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单一个体行为并不能达到整体行为的有效性,也就是说,单单依靠在经济规律作用下,企业的出口个体行为并不一定能带来国家整体出口的增长,因为,一个企业的出口的单一个体行为,追求的是个体利益最大化,为达到出口目的,实现出口利益,企业往往会“不择手段”,比如低价销售、互相残杀,最终破坏了作为整体的全体企业的出口环境和贸易条件,导致国家出口利益遭受损失。鉴于此,要规范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政府作为的强力引导和调整。
李兴浩:这些问题的出现并不单纯归咎于外部因素,企业“自作自受”的因素也不能排除。我国私营企业的发展是一个非常曲折的过程,企业素质也良莠不齐,在出口问题上存在很大盲目性,从而带来了整个私营企业出口秩序的混乱,所以,私营企业出口的规范离不开我国私营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企业素质的提高又取决于私营企业主和管理层素质的改善和提高。
政府作为:给出口多一些支持
记者:可以说,我国私营企业出口任重道远,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使中国私营企业出口变得困难重重,我国私营企业出口要做大做强,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道,而政府作为是我国私营企业出口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保障,二位嘉宾对此有何看法?
李钢:正是由于单一个体行为并不能达到整体行为的有效性,政府作为才显得异常重要,为促进私营企业出口的可持续发展,政府作为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政府必须在政策取向有所改变。虽然目前我国对私营企业的政策和待遇都比以前大有改善,可私营企业在很多领域仍面临着不可逾越的政策“天花板”,所以,只有在体制上实现所有不同性质企业的平等待遇,才能在根本上促进私营企业的发展,当然也包括私企出口的发展。
―进一步完善鼓励外贸发展的补贴政策,尽快与国际规范接轨。为适应WTO规则的规定,今后我国鼓励出口的补贴政策必须改变为用汇率、利率和税率等经济杠杆来实现;同时,政府补贴应该向初级生产要素、基础理论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的投入。人才和高新技术是私营企业在国际市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但私营企业缺乏资金又承担不了对高新技术投资所带来的风险,所以政府以各种形式对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科研投资开发进行补贴,对私营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很有必要。
―改革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尽快扭转目前我国单纯依靠数量规模和价格优势的出口增长方式,要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出口质量和效益,充分发挥外资技术的“溢出”效应,帮助私营企业提高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积极培育自有品牌,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拓展全球销售渠道,逐步走向依靠质量效益实现可持续增长。
―加强对私营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和价格的指导和协调,对出口市场进行规范化管理,尽快改善我国出口贸易环境,为私营企业出口创造条件。
此外,国际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也为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的出口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而我国的国际电子发展还有待加强。
李兴浩:其实,私营企业出口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托政府作为,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政策的鼓励与支持,这一点李钢主任已经讲得很清楚了。
然后是政府职能的尽快转变,由过去的监督管理职能向支持、促进、服务职能转变,由过去的为个别企业或个别群体单独服务向整体服务转变。私营企业的出口需要管理,但私营企业出口更需要扶持与服务,毕竟私营企业也是我国的重要纳税人。目前,我国政府的服务意识日益增强,但政府服务一定要执行到位。
第三是政府应该在法律问题上给私营企业更多的帮助,因为私营企业限于自身的规模和实力,往往养不起更多的能通晓国际贸易法律法规和各种惯例的高级人才,而政府在这方面可以无偿给私营企业以法律服务和保障,避免私营企业出口的盲目性。
第四是信息服务,可以说,信息是影响私营企业出口的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大多数私营企业在信息获得上缺乏条件,所以,政府的信息服务应走在企业出口之前,协助企业出口发展,比如周边国家的关税、国外企业的信用、海外市场的供求信息等。
协会中介:给出口架一座桥梁
记者:在国外,各种行业协会、商会及中介组织非常发达,在协助企业出口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这一点对我国私营企业出口有何启示?
李钢:行业协会通常被称为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第三部门”,它是沟通政府、企业和市场的桥梁与纽带,又是社会多元利益的协调机构,也是实现行业自律、规范行业行为、开展行业服务、保障公平竞争的社会组织,其功能是非政府公共行政的重要内容,行业协会、商会的充分发展,是一国市场经济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发达国家,行业协会或商会非常重要,政府往往只负责一些重大事务工作,而具体的实务性业务,如外贸企业登记、商品招标、许可办理、配额分配、原产地证明等,常常由外贸相关协会等机构主管;同时,行业协会是非政府组织,它还可以承担那些在世贸组织规则下不宜由政府承担的事务,在解决国际贸易争端、保护本国产业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
为促进出口发展,实施政府的出口导向战略,在发展初期,政府可以对一些大的行业协会或商会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如强制入会、扣缴特殊会费等,待其发展成熟后再逐步减少政策扶持;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制定关于行业协会的专门法律法规,以明确行业协会的地位和作用。
李兴浩:我本身就是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理事长、广东省私营企业商会副会长,所以,我对此有特别深刻的感受。在私营企业出口中,行业协会或商会可以在维护会员利益、向政府反映会员建议、提供市场和商品咨询、协助开拓市场、培训专门人才等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增加出口的有效性,特别是现代化服务手段的使用,使其服务更加便捷、周到和全面。因此,对于规模和实力都相对较弱的私营出口企业而言,行业协会的作用更为重要,只是,目前我国的行业协会或商会还有待发展。
企业自为:提升出口竞争力
记者:当然,出口的最终主体是企业,两位认为私营企业应该如何增强自身的出口能力呢?
李钢:在日趋改善的外部环境下,要促进私营企业出口的可持续发展,企业自身的科学发展才是根本保障。要确立符合民营企业自身实际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经营理念,走出“好不过三年”的私企发展困局,同时,还要选准产业,集中资源走规模化、集约化道路,坚持高科技产业方向,摈弃低层次、低效能、高污染、前景黯淡的传统产业,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李兴浩:最近几年,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国企改制的深入,私营企业的体制优势在日趋淡化,而在土地、劳动力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也日渐减弱,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私营企业到底靠什么取胜?靠先进的核心技术。技术的缺失是民营企业出口发展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像TCL、波导、华为等,都是依托自己的核心技术开拓海外市场,志高空调也一贯重视自己的核心技术研发,近几年都保持50%以上的出口增幅。
2.对外贸易方式多样但以一般贸易为主。广东省私营企业对外贸易的方式有一般贸易、来料加工、进料加工、加工设备、保税仓库和其他贸易方式,但其中主要为一般贸易。各种贸易方式的成交额均呈现增长趋势,其中也是一般贸易的成交额所占比例最大,且其增长速度保持持续快速增长。
3.高新技术的对外贸易加快发展。近年来,广东省私营企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对高新技术的研发投入比重也逐渐增大,在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能力和在技术领域的竞争力逐渐增强,在对外贸易中比重增长强劲十足。
4.与各大洲均有贸易往来但以亚洲为主。广东省私营企业与世界各大洲均有贸易往来,且其对外贸易的主要国家和地区为亚洲国家和地区,其次为欧洲和北美洲。另外广东出口至亚洲的国家和地区中中国香港所占比例最大,出口至欧洲各国比例较为均衡,出口至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美国所占比例远大于加拿大。
二、广东私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
1.外部影响因素
(1)出口成本提高给私营企业带来压力。一方面,私营企业出口产品所需的国际能源、原材料的价格在不断上涨;另一方面,由于国内通货膨胀,国内能源及原材料的采购成本也在持续上升。此外,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劳动收入水平的逐步上升,劳动力成本必将显现上升的趋势。
(2)各种贸易风险给私营企业带来风险。第一,各种贸易壁垒给私营企业对外贸易带来风险,私营企业的出口产品经常遭受反倾销调查,频繁受到反补贴调查,特别保障措施的贸易保护壁垒及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第二,汇率的变动给私营企业对外贸易带来风险,人民币的升值使我国的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下降,这将给私营企业的产品出口带来风险。
(3)政府政策影响。在税收政策方面,现行的税费负担不合理,不能体现国民待遇原则。国家对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实行两套不同的所得税制度,外资企业享受优惠待遇,而内资企业无优惠待遇,这对内资企业是一种不公平,这将不利于私营企业的发展。
(4)融资条件限制。私营企业却受到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的制约,这已成为私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许多金融机构因为私营企业的信用度较低,预防风险能力较差且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而不愿意贷款融资给私营企业,对私营企业存在着偏见。
2.私营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1)现行管理模式与私营企业发展之需不相适应。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很多私营企业都是家族企业,广东省私营企业绝大部分也为家族式企业,并采用家族式管理模式,所有权和经营权不分离,这种模式使得企业所作决策科学性、合理性降低。此外现行的管理模式中管理人员缺乏企业危机意识,不能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未雨绸缪,树立危机防范意识。
(2)企业人才紧缺且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广东省私营企业由于以前立足于国内发展而主要培养的是内销人才,忽略了对外销人才的培养,而使私营企业缺乏外向型人才。企业人才管理系统不完善,不能为高素质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发展环境,只注重于人才的使用而不重视人才的再培养。部分私营企业还存在对人才的待遇不完善,不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使得人才流失。
此外,还存在产品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三、广东省私营企业对外贸易的对策分析
1.对政府的建议
(1)加大对私营企业资金的支持力度。政府对发展基础好、企业信誉好,产品研发能力较强,有发展前途的外向型企业优先提供更加优惠的进出口资金贷款及担保。
(2)为私营企业创造更为良好的对外发展环境。政府加大政府服务力度,改善办公方式,使政务环境得到改善,更好地为私营企业办实事,保护私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为私营企业创造一个更为良好的对外发展的环境。积极帮助私营企业应对国际政策变化、应对各种国际风险,从政府的角度为私营企业提供国际资讯,协助私营企业了解更多国际动态。
2.对私营企业自身的建议
(1)加强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私营企业应积极加强自身管理制度的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模式;加快产权制度创新,同时可以借鉴国外企业实行契约化治理,以适应公司规模扩大及管理和技术提高的现代化要求。在管理制度创新的基础上,公司管理人员必须注重自身的发展,加强学习,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管理能力。同时公司还应对国家的相关规定和流程都熟练掌握,使得企业能为客户办理一条龙交易,这将对企业对外贸易能力及水平有很大的提升。
一、 产业集群的基本理论
1. 产业集群的含义。“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是指地理空间上的集聚现象,即企业集群。产业集群概念是由迈克尔・波特在其《国家竞争优势》(1990年版)一书中最早提出的,随后被学术界广泛使用。产业集群是每个国家国民经济、区域经济,甚至都市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在发达国家尤其如此。产业集群的发展优势在于:产业集群是以专业分工高度化和集中化为特征的,专业分工程度很高的企业集中在一起,具有群体效应,这也是一种规模效应,其管理费用和经营成本要比单个的大型企业低得多。因此,产业集群现象引起产业界和理论界的普遍关注。
2. 产业集群的形成原因。
(1)区域地理环境、资源禀赋是产业集群形成的最初诱因。从最初的产业集群现象来看,充分利用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来发展区域经济是形成产业集群的原始动力。像在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气候宜人的地区发展起来的农业集聚,如法国的香槟省、美国的玉米带等;在自然矿藏丰富的地区形成的工业集聚,如德国的鲁尔工业区、美国的钢铁带等就是这样的例子。
(2)溢出效应(外部经济效应)是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动力。溢出效应在传统制造业中存在较普遍。例如,在一个不发达的地区一旦建成了某一较大的企业后,小企业将纷纷而来,这主要是由于大企业的溢出效应引起的结果。伊利森和格拉泽认为,溢出效应是产业集群除自然优势以外的另一个主要动力。
(3)交易成本降低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市场决定因素。交易成本主要产生于市场交易关系及其过程中。通过有形的地理集中,使得区内企业之间的“有形的”运输成本以及“无形的”信息成本、搜寻成本、合约的谈判和执行成本等都得到降低。产业集群可以提供的便利主要有:企业可以在区内找到合适的人才,相互之间的竞争使产业趋势非常明显;产品与服务市场伸手可及,供应商和顾客同样集聚在一起,使成本更低、产业规模经济更大;创业环境和气氛;研究开发的集约性,培训设施的共享性,所有这些因素或特点都使产业集群成为必然。
3 .波特对影响企业产业集群的因素的解释。波特利用“钻石”模型(diamond),对影响产业集群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他从创新能力的角度探讨了产业的集聚现象,其整个理论分析框架包括四个方面:需求状况、要素条件、竞争战略、事业群(或相关与支持性的产业)。如果一个产业要具有竞争力,就必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较好的需求状况、要素投入的质量、促进企业在其产业内部超越其它企业的竞争压力以及特定产业供应商与顾客之间的联系。
二、浙江私营企业推动的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浙江产业集群是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主要依靠民间力量,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迅速发展起来的。下面对浙江产业集群现象做些分析:
1. 从行业特点来看。浙江产业集群主要以传统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为主,如宁波的服装、海宁的皮革、嘉善的木业、慈溪的小家电、嵊州的领带、永康的五金工具、乐清的低压电器、富阳的纸业和电缆、大唐的袜子、余姚的塑料制品等等。这些星罗棋布的产业集群,不但成为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力“增长极”,而且,这些行业中的很多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的产业基地。
2. 从企业规模来说。浙江产业集群以中小企业为主,规模普遍较小,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家庭工场,这也是浙江产业集群的重要特色之一。从动态的角度来看,随着某些中小企业日益成长,在产业集群中会出现规模较大的企业,有的甚至可能发展成为跨国公司。例如,70年代未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温州柳市镇低压电器产业集群,目前就出现了如德力西、正泰、天正等大企业集团公司。
3. 从经营方式来看。以“专业市场+家庭工场”为特色的经营模式。浙江产业集群以专业市场为依托,把成千上万个家庭工场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最有浙江特色的 “专业市场十家庭工场”的经营模式,也就是“小企业、大市场”的浙江模式。
专业市场的发展不仅为家庭工场提供了可靠的产品销售渠道,而且带动了产业集群的发展。专业市场不仅是在商品流通领域内的制度创新,更是加快了浙江产业集群地区的工业化进程。
三、 浙江私营企业推动的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1. 产品技术含量低,创新能力不强。浙江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和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加工业,由于缺乏必要的科技支撑与依托,群内产业层次低、产品质量不高的问题已逐渐显露。绝大多数企业生产的是中低档产品,而且不少是无品牌生产、名牌产品较少,产品附加值很低;绝大部分中小企业资助创新产品的能力很弱,一般都是采取模仿策略。
2. 管理理念和方法仍较落后。目前,浙江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经营者素质和家族式管理己越来越难以适应企业的发展。企业经营者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满足现状,不求进取;二是文化水平偏低,年龄偏大;三是不少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实行家族式管理,与现代市场经济是格格不入的,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3. 市场调适能力低下。群内企业对现有市场分析和定位能力不足,企业间商品的过度同质化激化了市场竞争,而企业又缺乏主动应对能力,从而使企业深陷于特定市场范围内的过度竞争,制约了集群的发展。在浙江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都曾出现过高价垄断收购原材料,低价倾销等无序竞争现象。这种恶性竞争的结果是劣质产品充斥市场,严重损害了集群的整体利益。
因此,从总体上看,浙江私营经济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与水平,还处于初级加工阶段。这主要体现在:第一,浙江现有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主要集中在低成本竞争优势上,而通过提供客户独特而优异的价值,经由产品的质量、专业功能或今后服务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性竞争优势则明显缺乏。第二,在许多劳动密集型产品上,浙江的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国内外重要的生产基地,但是技术水平,特别是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大多是通过模仿引进的,自主知识产权较少。第三, 相关支持产业比如物流产业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产业整体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四、浙江私营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模式及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浙江私营经济产业集群将面对更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需要进一部发挥竞争优势,提升集群竞争力。
1. 市场化+私营经济为主体:形成极富竞争力和成长性的区域增长模式。私营经济和专业市场有着天然的亲和力,专业市场和私营经济的互动发展,最终显现出区域分工和区域竞争优势。这一模式具体内容为:市场化+投资主体多元化+专业化特色产业区。投资主体多元化所体现的是投资人自由组合,企业组织形式丰富多样;而专业化特色产业区的形式,由一村一品 ,一乡一品演进而成。
2. 打造区域品牌,鼓励企业创牌。企业在经营中,要积极做大品牌。市场是认牌子的,谁拥有了驰誉世界的品牌,谁就能带动一大批相关企业,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因此,发挥企业集群的整体效应,打造区域性品牌,营造市场优势,为不断拓展产业空间和提高区域竞争力打下基础。品牌是在市场竞争中产生的,不是靠政府“册封”的,但政府可以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顺势而为,积极推动,加大省著名商标认定和驰名商标推荐工作力度,促使浙江私营企业形成名牌规模群。
3. 产业集群内设立相应的物流园区。产业集群的企业众多,相应的物流需求大而集中。而广大私营企业从经营成本和竞争压力以及技术等诸多因素考虑,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对物流进行过多的投入,这为在产业集群设立集原料供应、产品分销(批发)和第三方物流企业于一体的综合物流区成为必要。特别是,在大的、上规模的产业集群更加有必要设立综合物流园区,以集中物料供应和产品分销。建设和规划此类物流园区,要从宏观出发,对产业群的发展和货物流通量等情况进行必要的分析和预测,根据长远和近期的货物流通量,确定物流园区长远和近期的建设规模。在物流园区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地方政府应大力支持,负责设施及配套设施的建设。同时,随着产业集群规模和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物流园区也应该不断完善和扩大服务功能,如具有结算、需求预测、订单处理、检验和报关、征税、利用信息技术协助进行货物跟踪服务等等
4. 培养产业集群的动态创新能力。
(1)企业与企业间形成网络,促进创新。企业和其上下游的供应商、客商、商甚至竞争对手在生产、销售、产品开发、售后服务等进行合作与交流,共同解决技术难题、研制新产品、创建“区位品牌”。
(2)政府部门对集群创新起引导作用。一方面,通过改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来营造企业发展和创新的硬环境;另一方面,致力于营造一种适合创新主体发展的氛围和软环境,包括正确引导集群发展的法律法规、产权保护、金融、财政等政策、劳动力供给、可持续发展等公共政策。
(3)利用大学、研究所等和企业经常交流,形成产学研的密切合作网络,快速将科技信息和知识转化为新产品,同时通过企业反馈,解决企业在产品或工业创新中的难题。
(4)中介机构如鼓励高科技产业的创业服务中心(企业孵化器)等,为区域提供市场竞争力较强、发展迅速的企业,促进创新、创业企业的发展。行业协会联系企业技术、管理人员,举行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活动,为区域集群内的隐含性、非编码化知识传递和扩散提供条件。
5. 推进产业集群国际化经营。
(1)积极融入跨国公司产业链。引导集群区域内企业为跨国公司提供配套服务,充分借助跨国公司的技术、资金、人才和销售网络等优势,提升产业层次和企业竞争力。
(2)加快发展集群的龙头企业。集群区域内一般都有若干个带动作用较强的龙头企业,要加快作强作大,使之成为集群内的核心主体,带动配套企业共同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私营建筑经济是我国建筑经济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为整个建筑业的持续、健康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推动力和可靠的物质保障。目前,我国私营建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既有整个建筑行业内部环境的弊端,又有其自身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尤其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自身障碍,亟需我们重视并加以解决。
一、私营建筑经济发展中的自身障碍
1.企业自身管理水平较低
目前,我国私营建筑企业的管理模式大多以“家庭式”为主,这样的模式如果在企业创立初期,在权利高度集中的环境下,使用资本的效率会显著提高,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会的到有效调动。而当企业的规模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这种管理制度也会日益显现出它的弊端,尤其是在用人制度上的任人唯亲,造成决策者无法合理科学地决策,难以培植新的发展动力,最终造成个人专断的局面。除此之外,我国大多数私营建筑企业现在依然采用传统的粗放型经营模式,重项目而轻管理,综合性管理人才极度匮乏。
2.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近几年,对于整个建筑行业来说,通过原始的降低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来提高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小,基于此,建筑企业需要通过提高自身创新能力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形成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可以说,与高新技术接轨,已经成为广大建筑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就我国私营建筑企业而言,基本上均存在自身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整体的创新战略以及科学有效的创新环境和激励机制。
3.部分私营建筑企业经营策略上存在短期行为
据调查,我国私营建筑企业在经营策略上普遍存在问题,其中尤其是一些追求短期利益的短视行为。为了过度追求眼前利益,不惜采用偷工减料、偷税漏税等不正当甚至违法手段,而不是本着加强科学管理,依靠工程质量的提高,来取得竞争优势。这无疑会严重我国私营建筑企业的自身形象和信用,使得私营建筑企业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小。少数企业的短视行为,影响了整个私营建筑经济,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上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私营建筑企业应该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对策来解决造成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自身障碍,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铺平道路。
二、解决我国私营建筑经济自身障碍的对策
1.提升综合管理水平
(1)采用科学管理方法
出于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需要,私营企业要努力改善管理效率低的问题,不断改善自身的管理水平。首先,需要放弃“家族式”的公司管理模式,转而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用人机制,同时改变重项目而轻管理的管理理念,把着眼点放在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中来;其次,要努力提高员工的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得企业的管理人员能够科学合理地履行职责;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管理流程和业务规范,并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
(2)完善人力资源队伍建设
为了解决企业核心人才短缺的问题,广大私营建筑企业要努力完善自身人力资源队伍,在战略的高度上积极稳妥地解决。要不断改善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重视不同种类人才的队伍建设,不断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储备战略人力资源。
(3)提升信息化水平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组织的运营、管理、生产等各个方面的整体信息化过程。企业要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里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参与企业间的科技竞争,把生产和经营牢牢植根于科学技术的沃土之上,使企业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永远充满活力。对于私营建筑企业来说,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是改善自身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必经之路。通过信息化改造,企业可以有效地保持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2.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为了有效提升建筑私营建筑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施:首先,将企业打造成为技术创新的主题,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应努力做好自身的创新决策、创新投资、技术开发应用研究以及新技术成果转化和风险利益分担;其次,企业要在全局的高度上,重视先进建筑技术的开发和引进,结合当前建筑行业的生产特点和发展趋势,找到适合本企业应用的先进、实用的新技术;再次,企业要不断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成立专门的技术创新团队,制定详实的技术创新规划;最后,要不断加强与相关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利用科研院所的科研优势,联合开发新技术,并且要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保护技术创新所带来的科研成果。
3.调整发展思路
鉴于我国建筑行业产业集中度低,行业过度竞争、低层次竞争的现象较为严重的问题,广大私营建筑企业应转变自身发展思路,主动规避与大型国有建筑企业的直接竞争,把有限的资源合利用到自身具有优势的专业化项目中,实施专业化战略。于此同时,私营建筑企业要加大对于技术创新的投入,努力培育出在某一个领域的核心技术竞争力,实现经营业务的专业化,是自身产品在差异化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级企业,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作者单位:天津市海景实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