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产业经济管理大全11篇

时间:2023-07-28 16:43:0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产业经济管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产业经济管理

篇(1)

中图分类号:G846;F06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4-0035-01

当前,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兴未艾,成为国家支柱性产业之一。尤其是在体育产业发达的城市,产业产生的价值是十分巨大的。作为体育运动项目之一,乒乓球运动必须不断在产业经营上研究方法,找到提升产业经济的策略,围绕良好效益增长的中心,使之在国民生产总值的占有率不断攀升。

一、乒乓球产业中的经营类型分析

首先,从当前我国的乒乓球产业类型上进行分类,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体委与企业联办的乒乓球俱乐部;二是体委与企业合作经营的模式;三是独办该产业的企业,即企业一次性从体委买断乒乓球运动场所和运动团队,组成乒乓球俱乐部,搞独资经营模式的运营。还有就是事业单位举办或者体育委员会举办的乒乓球俱乐部。

其次,对于乒乓球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部署,主要是以政府政策为传达和指导的主体,对乒乓球运动以及相关视野进行管理。乒乓球俱乐部或者协会是执行者,在乒乓球竞赛、管理、发展上具有执行功能。俱乐部和运动队作为载体和中心,承担着举办乒乓球赛事、开发乒乓球运动项目、开创乒乓球产业道路的责任。政府可以对乒乓球产业中的产品和服务给予干预和治理,帮助乒乓球运动市场化水平不断提升。

再次,乒乓球运动的产业链,是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以乒乓球产业相关的产品、技术、资本,由具有产业竞争力的企业,串联起来的链核,该链核中具有增值功能,为产业竞争提供了战略的关系链。

具体说来,乒乓球运动的产业链,包含了乒乓球运动员、业余爱好者、体校、乒乓球学员、业余俱乐部等,还包括了竞赛活动的组织管理者、体育行政管理部门、企业、体育管理部门等,还包括了政府、企业长期或者短期的资金、设备、器材等的赞助等等。从目前的乒乓球的运动产业链的构成来看,组成是相对全面和完整的,俱乐部的影响力、赞助商的资金实力、乒乓球器材市场的供应力、乒乓球的国内外品牌的增值都是构成乒乓球运动产业链的重要环节。

二、目前的乒乓球产业运营情况的分析

由于乒乓球的经营需要在固定的场所内进行,因此,对于乒乓球的专业经营是要在乒乓球的训练和运营场所内进行的。从目前乒乓球产业运营的市场前景来看,市场运营情况相当乐观,而且在经营模式和内容上丰富多彩,预示着乒乓球产业的积极和蓬勃的发展态势。

在乒乓球的管理机构、管理人员、教练配置上,由于缺乏专业的经营人才,使得一些业余乒乓球俱乐部缺少雄厚的资金支持,在设施上稍显落后,规模不够宏大,因此,资源的科学管理和有效的配置方面还需要完善,不能影响消费者的积极性。

三、乒乓球产业的群众基础

从乒乓球的消费人群进行分析,目前成人在乒乓球的参与度和接受度上占有人数最多,95%以上的成人对于乒乓球的体育消费能力表示是可以接受的。

从群众参与度的角度进行分析,群众参与乒乓球运动的热情,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90%的群众认为乒乓球是生活中不能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于乒乓球的兴趣十分高涨。因此,乒乓球产业是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

从学习乒乓球的人群进行分析,青少年学习乒乓球的接受度是相当高的。首先,乒乓球的学习费用不高,因此,一般经济基础的家庭都能承担起学习这项体育项目的费用。其次,在场地租用的费用上来看,大多数乒乓球学习和培训场地的收费标准不高,因此家长普遍能够接受乒乓球学习的费用。而且,青少年学习乒乓球的热情也是比较高的。在对家长和学生进行的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到,大多数家长认可乒乓球运动给孩子带来的快乐,同时也希望孩子能够在锻炼好身体的同时,对考取大学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四、乒乓球产业运营思索

首先,乒乓球产业运营离不开其组织架构的设置,在组织架构中,乒乓球的产业运营是有着稳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系统的,人才在其中可以正常流动,由经理、理事会、董事会等组建出不同的组织管理模式。

其次,在资金支持上,乒乓球的产业运营资金主要来自于会员的会费、企事业单位的赞助以及政府的资助,会员制度是一个较为稳固的资金来源,不仅保证了乒乓球产业的长期运行,也能够保证乒乓球爱好者的长期参与。

再次,目前,乒乓球运动的产业链条呈现的模式一般可以用金字塔型来做比喻。在金字塔底层的是广大的乒乓球爱好者和参与者,中部一般为乒乓球专业学习机构和产业运营机构,上层一般为乒乓球俱乐部,最上层为专业的乒乓球团队。

五、关于乒乓球产业运行的建议

首先,乒乓球运动产业化在目前双轨制的前提下,需要在产业道路的探索和创新上不断进行改进,这是由于现行体制下,产业化的道路尚未达到成熟。在金字塔模式的乒乓球产业链中,最上层的乒乓球队的竞技水平存在差距,使得乓乒球运动的产业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

其次,以企业为依托的多元化投资的方式,对于乒乓球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十分巨大,在此基础上,乒乓球俱乐部的自身实力也十分重要,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向着职业化、市场化发展。

再次,乒乓球产业要发展,必须要有整体环境的支持,因此,不论是政府还是赞助企业,都要给予长期的、不间断的、循环的支持,才能帮助产业链完善并且循环和协调。所以,在对乒乓球产业整体环境的准确分析基础上,产业发展必须要有新的理念作为支持,通过定位和阶段性战略目标的调整,实现产业化的发展目标。

结语

乒乓球产业的大发展需要a业运营主体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竞技水平,创造社会影响力,通过联赛的形式创造出好的成绩。这不仅需要政府给予相关的产业化建设的政策,也要为产业化运营提供更加完善的外部环境的支持;同时,吸引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加盟到乒乓球产业中来,通过整体素质的提高,保证资源的合理配置。

篇(2)

林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之一,担负着产业经济发展的重任,又承担着生态环境建设的使命。由于当前实行的林业政策,对林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林业政策根本不能够适应林业经济的科学发展。林业部门的产业化管理缺乏有效性,对私人经营林业的控制力度不够,不能很好的符合可持续性战略。我国各个地区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各地不惜对树木进行破坏性和掠夺式的采伐。因此,引导林业的发展由关注经济利益向重视产业化调整转化,对于实现林区生态环境的改善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不断地完善林业产品质量的管理体系,加强对产品生产整个过程的控制及管理,以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优化林业经济的结构,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产供销贸工林一体化生产经营体制,实现林业的自我调节,自我促进林业产业化的良性可持续循环。

一、林业经济产业化的特征

依赖性高。林业经济产业化体系所建立起的各条产业链都离不开森林资源为其提供加工或生产对象。森林经济是林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林业产业化的发展也要建立在生态环境优化的基础之上,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为经济产业的发展提供其相应废弃物的排放场所和自然净化场所,从而促进各产业的不断发展。

周期性长。森林资源培育和农业种植、牧渔养殖等其他再生资源性产业相比具有生产周期长的自然属性,同样,林业企业的建设周期也比较长。

结构性强。合理的林业经济经济管理,可以保证林业发展的经济效益,这样就可以保证从事林业工作的人员又饭吃有钱拿,这对维护社会的稳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所以经济产业化调整可以保证林业人员的基本工作,更可以保证相关人员生活的基本需求。

公益性大。林业经济产业化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林业具有外部效益、长期效益,这些效益由全社会受益。林业经济产业化调整可以保证社会自然和谐的发展。林业经济调整是当前林业发展的需要,可以保证森林资源合理的开发和保护,有效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的发展,不断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同时更好的维护生态的平衡,从而推进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林业产业化调整的具体措施

加强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林业产业结构中,由于木材生产比重大,营林生产,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的产值相对较小。对林业产业结构的改革,要调整为三产业起头发展。要立足第一产业、优化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需求的变化,森林的生态效益和游憩价值日益增加并会上升到主导地位。着眼未来,我们应该大力发展林业第三产业,开发以休闲娱乐为目的的森林旅游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的发展,林业管理的信息化进程也是不能阻挡的,不断的采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在林业管理,了解所有的林业的资源和信息,提高林业管理的水平和生产的效率。充分利用新的科技和技术做好林业结构调整才是关键,利用技术的革新增加附加值。重要的是做好林业产品不同的出口类型的调整工作,打破没有高档的林业产品的出口的情况,保证中国林业产品的不断更新和发展。

实现生产过程的社会性结合,创造了新的社会生产力。林业产业化作为一种新的经营方式,使其各个组成部分各环节均密切结合,推动更大合作,为林业的现代化建设和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制定科学的林业经济管理政策。制定有关的林业经济产业化调整政策时,一定要进行科学的研究和调查,要关注林业经营者的立场,使经营者的经营活动能够在合理的政策下进行,实现林业的经济利益和效益。同时建立林业产品的示范基地及园区,以便提高林业的发展水平,使经济增长方式从根本上得到转变,不断改善林区的生态状况、实现要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重视对林业产业化使林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通过这些龙头企业来提高林业的发展水平。发挥公益效益。使林业产业化得到有效配置,降低了林业资源的浪费。

三、优化林业经济的结构

建立产业链。产业链可以形成产业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协作、有机构成的产业组织体系,使各产业间利益分配趋于合理,从而使各产业得到协调发展。通过林业产业化的系统性经营,使林区的多资源、多产业经营有机地联系起来,使林业一二三产业全面、协调发展,即以商品林的大发展促进林业产业的大发展,以林产工业的大发展带动资源培育业的大发展,以森林旅游业的大发展带动森林服务业的大发展,把林业产业建成为国民经济中有一定比较优势的重要产业。

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不断优化林业经济的结构,不断加大对新型林业产品的研发,推进林业产品的精加工和深加工。促进具有特色的林业经济的发展,以培育出新的林业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充分地利用林业的特色产品,从根本上解决林业产品结构的不合理,才能实现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实现林业经济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登昌.麻栗坡加快林业产业化发展步伐[N].云南经济日报,2008.

篇(3)

房地产行业主要涉及了金融和土地两大产业,并且将这两大产业紧紧连在一起。土地本身就是不可再生资源,现今可供使用的土地资源又十分的缺乏,而金融资源在一定层面上讲,是可以无限使用的。如果房地产市场的经济突然中断,将会带来不可预计的损失。因此,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是十分必要的,政府应该运用各种科学手段,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各地区的房价进行一定的调节,使房价更为合理。

2房地产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2.1有效降低房地产企业项目投资决策的风险

房地产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之一,房地产行业具有生产周期长、拥有大量资金、受环境等因素影响大等特点。结合房地产行业自身的特征,项目投资决策是否有效将会是保证房地产行业持续、稳定及健康发展的首要问题。建立经济管理体系及有效地实施,提前做好投资评估测试,对投资的风险进行一定的控制,可以尽最大可能减少房地产企业投资的风险,避免房地产企业因此而陷入经济危机中。

2.2实现以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为中心的项目运作管理

想要使企业发展并且生存下去,就必须要遵循现代企业管理技术理论进行有效的成本管控。房地产企业想要发展并且生存下去,也要遵循以上理论。因此,从建立房地产经济体系方面出发,将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手段作为核心,将合同性的成本管理定为主线,建立一个完整的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体系,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体系中包括项目的设计、项目的施工等,十分全面并且系统地显现出在项目运营建设过程中核算对象的成本构成情况以及预警经济管理信息系统,最终完成预期中房地产企业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目标,达到项目运营管理目的。建筑经济管理体系的建立,可以使房地产企业的管理层在控制成本变动以及掌控投资进度时有依据可依,保证了房地产企业管理层对项目实施过程的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

2.3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大大增加企业的效益

建立房地产企业经济管理体系,不仅可以实现以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为中心的项目运营管理,还可以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大大增加企业的效益。房地产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构建可以通过客户关系管理体系,十分高效并且全面的对客户以及潜在客户资料的管理和控制。房地产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构建可以更好地做到以客户为上帝的宗旨,进一步使房地产项目运行的效率得到提高,使房地产也销售人员对销售业务流程的掌握更加熟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收入水平,并且使企业的品牌效益得到提升。

3房地产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建立的思路

3.1房地产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实施的宣传动员及物资保障

3.1.1确保房地产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实施的宣传动员力度

房地产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有先进管理知识的配合,将各个零散的小型系统整合为一个连贯且全面的管理体系。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建立是对企业内部管理体系直接进行调整,会引起企业内部大量变动,需要企业管理层的领导以及员工的高度配合才可以实施,需要企业全体人员参加,严重的说,缺少任意人员都有可能会影响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成功实施。因此,在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实施前,有必要加大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实施的宣传,使企业中的每一个都可以顺利的投入到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实施中,从而使企业经济管理体系顺利实施。

3.1.2确保房地产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实施的人员、物资条件

充足的物质资源是经济管理体系实施的首要条件,在经济管理体系实施前,人员和资金提前的合理调动是至关重要的。在企业管理层的许诺下,确保企业充足自己的运行,并且建立起一个经济管理体系实施小组,经济管理体系实施小组组要由熟练运用软件和精通管理学知识的员工组成,该小组可以在经济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协调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矛盾,督促各部门完成经济管理体系的相关任务,协助经济管理体系的实施。除此之外,该小组还应该及时做好经济管理体系维护人员的培训工作,为经济管理体系提供充足的人员。

3.2加强系统日常维护,保证系统安全平稳地正常运行

房地产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建立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对以建立的企业经济管理体系进行分析,并且不断更正、完善。因此,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日常维护工作看起来虽小,但也是不容忽视的。在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建立过程中,通过日常对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维护工作,使企业经济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从而形成符合企业特色的经济管理体系。

3.3通过培训和制定制度,提高员工素质

想要使企业经济管理体系有效的实施并且不断地完善,根据企业的情况制定相关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相关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在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实施且正式进入管理的过程中,为了使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实施的更有效果,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为企业员工制定相应的企业经济管理体系规范制度,将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实施过程分解成每一个细小的任务,具体分配到每一个员工的身上,是每一个都是任务去实施企业经济管理体系,这样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使员工尽最大可能性实施企业经济管理体系,最终使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实施更加顺利,更加完善。除此之外,在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实施的过程中,还应该组织员工进行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相关培训,只有通过一定程度的培训后,员工才可以对企业经济管理体系更加了解,便于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实施,在培训的过程中,员工还可以掌握计算机技术以及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使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经济管理体系中更好地得到应用,弥补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一些漏洞,使企业经济管理体系更有利的实施。

篇(4)

一、现房地产开发企业经济管理的基本做法

(1) 经济管理的概念

所谓经济管理,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对某一具体开发项目实施经营及管理的一整套相关的措施、制度、方法的统称。进行项目经济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确定公司与项目管理部门之间的经济关系。通过高效率的运作,采用最佳激励机制,促使项目管理部最大限度地实现该项目的盈利目标。

(2) 经济管理现行做法的一般描述 其做法是统一核算、分工管理、责任归上、奖罚不定,即项目策划由公司统一决策,财务由公司统一核算和管理,项目人员只分工负责具体的前期开发、设计委托、工程管理、广告销售等工作。通常不定量化指标.也不分解落实到岗位人头。项目搞得如何由上级负责,项目经办人员没有风险和经济责任。奖励事先亦不确定,项目完成后由公司酌情考虑;万一项目“搞砸了”公司负责,项目经理通常不受处罚。(3) 核算分析 上述做法虽然便于统一管理和监控。但随着开发企业规模的扩大和项目数量的增加,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一是项目开发责,权,利脱节。难以充分调动一线项目部人员的积极性,而恰恰是一线人员熟悉情况,了解程序,懂得规则,掌握关系。没有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高度责任感,以及通过利益机制唤发出来的工作积极性,项目成功的把握将大打折扣。仅靠公司决策层的积极性,不如充分发挥公司和项目部两个层次的积极性来得更好;二是公司内部各项目部之间互相攀比现象严重,不利于协调配合。由于没有具体的业绩衡量指标,干好干差凭感觉,就不免出现突出者遭嫉妒,平庸者乐逍遥,长期下去就会涣散斗志,影响效率;三是开发成本不易控制。由于项目管理部门本身利益与节约费用开支没有直接关系,在遇到矛盾和困难时他就不可能去操心费力、千方百计多做工作,要么矛盾上交,要么项目停顿,造成费用增加,成本加大;四是风险利益机制不完善。公司老板作为企业法定代表人无疑应该承担最终的一切风险,但如何将公司承担的风险分摊到项目经理及每个项目岗位,则是管理的艺术所在。公平而论,风险一人承担,利益大家沾, 绝对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原则。当然,完善企业的风险共担机制,也有职工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保障问题,需要一个渐进过程。

二、基本思路1.单独核算

项目管理部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部门实行单独核算。公司对各个项目单独设帐,由会计按项目统一做帐,分别核算;项目管理部设置出纳和工程预算人员。实行项目财务收支管理,互相配合,互相监督,形成公司“统一管理,授权开发,资金调控,分级负责”的经营管理机制。

2.风险抵钾

公司对项目管理部经理及主要负责人员实行风险抵押。按项目经营人员工资额的30%。逐月暂扣,作为风险抵押金,如完成预定指标,年终一次性返还:若未完成指标则作为风险金由公司扣除。建立风险抵押金制度的目的在于促使项目管理部人员积极努力工作,在心理上适当增加压力感和紧迫感。公司暂扣项目经营人员工资额的百分比以不影响其正常生活为原则。可由双方协商调整,这种办法虽然难以弥补项目亏损,但相对于权、责、利脱节的“大锅饭”体制无疑是一大进步。

3. 三定一控

所一谓‘三定一控”就是定投资总额、定费用支出、定完成利润、控制工资总额。分别阐述如下: (1)定投资总额 确定一个项目是否投资是由公司决定的,具体说来可以由公司的职能部室或三总师策划完成,报公司决策层研究决定。待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并获得批复后,再由公司选择适宜的项目经营部去实施落实。以获得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基本依据,结合公司资金实力情况综合确定对该项目的投资总额及项目管理部对该投资总额进行测算,分摊到单方造价进行反复仔细地核算,通过工程概算人员的初步估算后,提出项目资金流量表,取得公司认可。如果双方基本达成一致,则与其它测算确定后的指标一并以文字形式确定下来,作为实施项目经济管理的依据性文件执行: 若项目进行重大调整,投资总额随之发生变化,则上述分析亦可由双方协商调整。 (2 )定费用开支控制开发成本是项目经济管理的关键。某一项目的投资总额一经确定,开发成本的控制就是实现效益的主要途径。因此,成熟的开发企业无不在控制开发成本方面绞尽脑汁,并且在实践中创造了适合本企业的独到办法。尽管这些办法通常是保密的,但既然是一种办法,实行起来就无所谓保密可言了。 严格地讲,开发成本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正常的必要支出,如材料、人工费等比较便于控制;再一部分是业务费用,如前期费用、招待费、管理费等,开销弹性较大,报帐标准难掌握,控制起来难度较大。因此,一要增强经办人主人翁责任感,最大限度地节约开支。二要通过制度严格监控,堵塞一切漏洞。三要采取费用合理包干的办法,只要事情办好了,费用节约归己。笔者以为,项目费用开支基数的确定应在近几年本公司开发费用支出统计测算的基础上平均起来确定。各企业由于管理水平及办法的不同、费用开支数额差别较大,在此不宜提出统一比例。但在具体的项目经济管理时从数量上可以找出对应关系。假如投资总额为1 亿元,费用测算平均基数为500 万、则该公司费用是投资总额的比例为5 %。

( 3 )定完成利润

利润是项目经济管理的最终目标。实现利润的多少是检验项目管理部业绩的根本标志,获取利润也是公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利润指标的确定是一项硬指标,直接影响到各方面的利益,涉及到多部门的关系,一但确定,不易随意调整。利润水平既要参照市场上相似地段同类项目的一般获利水平。也要照顾到公司内其他项目管理部的基本平衡关系,差距悬殊则可能造成攀比和不协调,产生诸多矛盾。在最后确定利润指标时,公司与项目管理部有关人员要事先进行沟通,双方均需由有开发经验和懂得项目策划的人员对项目进行详细周密的测算,在双方基本认可测算方式和指标的前提下确定的利润指标更有实现的可能性。当然,由公司下达给项目管理部指令性指标亦是一种办法。

利润指标的具体确定方法可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基础,参照市场已完成的类似项目利润水平及公司内其他项目的平均获利水平,在高于项目收益保本点之上一定比例范围内综合确定。同时与公司对该项目在资金、人员及交通通讯工具的配备情况联系起来考虑。通过综合测算,可将利润水平折算到投资总额的比例来直观衡量和考核。假如投资总额l 亿元,利润水平经测算确定为投资总额的30 %,则该项目利润指标为3000 万元。

( 4 )控制工资总额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国有企业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勾,并控制工资总额。因此,

公司对项目管理部人员工资标准亦应实行平衡和控制。由公司对同类同级别人员统一核定,统一发放;奖金标准则可以根据贡献大小分级确定,分别发给。 4.超奖欠罚

即在投资总额、费用开支、实现利润三项指标的基础上,超指标奖励,未达到指标要求适当处罚。 ( l )投资总额 在项目功能、面积、标准未作重大调整变动的前提下,每节省一定量的投资,奖励节约部分的若干百分点;反之,因项目管理部工作不利原因而导致投资总额增加,每超出总投资多少,罚超出部分的若干百分点。罚款可以从人员风险抵押金和应得固定奖金中扣除,例如:某项日投资总额1 亿元.每节省100 万元,奖励给项目管理部节约部分的10%。 :若超出100 万元,则罚5 %,以此类推,比例数可适当调整。 ( 2 )、费用开支在执行正常财务制度和审批手续的前提下,每超出费用开支指标1%。,则罚超出部分的30%:每节约1%,奖励节约部分的30%一50 %。 ( 3 )实现利润每超出利润指标一定数量,可以考虑奖励超出部分的10 %,未完成指标罚欠额部分的5%。

三、实现上述房地产开发经济管理办法的条件

任何一种制度和办法的实行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环境条件。房地产开发企业属于“三高”产业,即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要求其开发企业必须具有高素质的人才,通过严密而科学的管理,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开发企业的一切制度、规章、办法都要适应房地产业的”三高”特点.都要按照市场规则及市场变化而灵活应变。采用上述项目经济管理办法,就一般情况而言,要求具备以下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

篇(5)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6-0123-02

新形势下H省的产业集群要发展,进而推动本身工业经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由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发展的转变,必须要依靠一个开放的经济环境。只有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通过竞争促进了解,通过了解推动合作,通过合作实现共赢,唯有如此,资源配置的高效率才能够实现,产业的合理选择才有保证,技术的迅速升级才有可能,产业集群的发展才能有一个广阔的市场空间。结合H省经济发展的条件,构建开放经济环境的产业集群的管理[1]。

1 重视对内对外开放,积极发展外向型集群

1.1 对外开放,积极探索产业融入国际市场的渠道

在交通运输环境方面,应加快交通干线建设,形成与区外省市联系的交通运输网络;科学规划物流网络,重视物流中心的建设,降低物流成本。在产业发展方面,积极引入国外资金,整合省内资源,发展外向型集群。在对外经贸渠道方面,通过国有外贸企业的改革、扩大企业自营出口经营和引入外商流通企业等多种手段,实现外经贸渠道的顺利转型。

1.2 对内开放,利用国内资金支持本省工业产业的扩张,依托国内市场构造产业发展的纵深

对于H省这样的省份而言,强调对内开放、强调H省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强调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仅就国内市场而言,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告别短缺经济之后,国内市场一直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国内市场的扩张速度、市场分工的深化、市场结构的调整都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生着变化。与整个国际市场相比较,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亚洲市场,是当前国际市场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世界经济的兴衰在很大程度上也要取决于中国和亚洲市场的发展情况。因此,如何在日益扩大的国内市场中占据一个有利位置,是所有市场参与者都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从H省的情况来看,在促进对内开放上,在国内市场的拓展上,尚缺乏稳定的机制和手段[2]。H省没有一家全国性的贸易流通企业,具有全国性销售网络的骨干企业也不多。在省内市场活跃的贸易流通企业,不是外资就是来自沿海地区。以每年吸引的省外国内资金为例,2012年,到位的内资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96.4亿元,占全省GDP、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分别为12.7%和24.2%。仅从这一数据上看,对内开放的重要意义就可以得到充分的说明。H省的对内开放发展较快,取得的成就也较大。相对于对外经济发展而言,H省的对内开放的发展在规模上、影响力上都更大。这与H省西部经济大省的地位是分不开的。与其他西部省份相比较,H省的经济优势、资源优势直接决定了H省在与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往来中,处于优势地位。而H省的地理位置、经济优势又使得H省对西部省份,尤其是该地区有着重要的影响力。过去的实践已经表明,对内开放不仅是H省工业经济结构条件的前置条件,也是推动工业经济实现集群式发展的关键因素[3]。

2 打破自我封闭,构建开放的集群运作机制

2.1 存在集群发展与区域经济之间的人为分割

目前H省集群主要集中在各个政府规划的工业集中发展区内,而工业集中发展区在空间规划、地理位置方面,与所在城镇均有较为明确的分界线;在集中发展区中所适用的政策和制度,均较区域外有所优惠。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创造一个有利于集中发展的空间和制度条件,从而推动集群的发展。但也在客观上隔断了集中发展区与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4]。沿海一些地区在发展以加工业为主的外向型经济部门的过程中,采取的也是建立工业园区、封闭运行的模式。在园区中,资金、管理、技术甚至原材料,都由国外提供,园区企业只负责加工制造,产品也主要输出国外。这样,除了使用当地的劳动力之外,园区经济与当地经济之间并无联系,更谈不上对当地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这种状况被称之为“另类二元经济”。一方面,园区经济在区域外需求的带动下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态势;另一方面,当地经济却在本地市场需求疲软的作用下显示出衰退的迹象。在出口创汇的压力下,一批从事初级产品加工的企业得到了发展,但这些产品在市场上除了较低的价格外,其他方面的竞争力较弱,产品的附加值更低[5]。从实践上看,在低价策略支持下的出口增长,不仅容易遭遇贸易壁垒,更是一种资源的损失和“贫困式的增长”。其产生的原因就在于,在构造投资“洼地”刺激工业集中发展的同时,没能充分利用园区的扩张效应来带动本地经济的发展。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产业组织,其经济效益的来源就在于集群本身与区域经济的密切联系。因此,在加快H省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的同时,有必要借鉴沿海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教训,以避免集群与区域经济脱节的自我封闭情况出现。

2.2 集群的产业关联性较弱

产业集群是依赖区域优势,通过产业链纵向整合、横向联系发展起来的企业集聚,其生产经营效率的高低与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产业关联密切相关。从H省集群发展情况来看:①从政策层面上认定的产业集群多数处于县(市)行政区域内,跨区域集群尚未出现。而县级工业园区由于投入不足,为相关产业提供服务的专业化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产业关联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基础。各个县(市)的产业集群存在较为明显的“同构化”现象。②目前的企业集聚还处于企业“扎堆”阶段,多数在园区内的企业并无密切的联系[6]。

3 扩大区域市场,增强区域市场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持

H省人口基数大,只要人均消费提高一点,消费总量就会有很大的变化。消费增加了,区域市场需求就会旺盛,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市场环境就会形成。人均消费的提高是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结果。因此,要提高H省居民的消费水平,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①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就业是民生之本,是调整分配关系、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为增加城镇居民收入,必须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鼓励城镇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加强劳动职业培训,引导职工转变就业观念,发展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为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必须给农民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消除针对进城务工农民的歧视性政策和制度;构建城乡统筹的劳动力市场,为农民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将农民工纳入到养老、医疗、工伤和失业保险体系中;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促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扩大覆盖面,免除农民的后顾之忧。③运用财政转移支付,扩大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鼓励其扩大消费。

4 结 论

区域市场作为H省工业产业集群的腹地,其市场规模的大小、市场体系的完善程度、市场运转的效率高低都对集群的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采取综合性政策手段,促进区域市场的发展,加快要素市场化,尽快建立和完善要素市场,是发展区域市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参考文献:

[1]张新婷,刘新艳.基于动态开放网络的产业集群创新风险的防范[J].湖南社会科学,2010(11):128-132.

[2]张新婷,刘新艳.产业集群动态开放创新网络系统的构建[J].江苏商论,2010(9):132-133.

[3]任淑华.邢台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平乡自行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为例[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287-288.

[4]王松,盛亚.不确定环境下集群创新网络合作度、开放度与集群增长绩效研究[J].科研管理,2013(21):289-290.

篇(6)

李晓霞:助教,长春大学旅游学院经济管理分院物流管理教研室教师,长春税务学院(现吉林财经大学)学士。

乔 良:助教,长春大学旅游学院经济管理分院物流管理教研室教师,长春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随着改革开放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市场正逐渐向世界全面公开,这意味着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将面临严峻的挑战,现存经济组织模式和体制将成为决定我国经济主体能否在国际市场上立足并取得竞争胜利的关键因素。

实践已经证明“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发展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经济快速高效发展的需要,企业正苦苦探讨一种全新的、高效的、稳定的发展模式。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时期经济条件下产生的经济组织形式日益突出其独特的发展优势和作用,逐渐成为很多经济主体选择的发展模式。

供应链是通过对企业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控制,从企业源头采购活动开始,到加工和生产为最终产品,最后由物流系统把最终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最终用户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功能结构的网络结构模式。供应链管理是企业站在供应链的角度,对供应链所涉及的全部活动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过程。目前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已经被大家所认识和接受,而产业集群又成为目前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因此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产业集群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

一、宏观方面

1.加大政策引导,完善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将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和我国具体的经济社会形式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这给我国经济体制带来无限发展契机的同时,也要求政府部门加大监控力度。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产业集群的构建要求政府部门从政策、制度入手,加强宏观引导,从产业发展方向上把关,引导产业集群的发展。从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土地使用政策等方面入手,优化产业集群的投资环境。

2.加强宏观规划。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产业集群的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科学规划,各地政府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资源条件和发展优势,脚踏实地的制定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加强产业发展和布局的宏观指导,引导区域间分工合作,促进产业合理布局,避免盲目借鉴。

3.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于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产业集群所在区域的资金投入,尝试实施产业集群配套用地的商业开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筹集,逐步完善产业集群内部和周边基础设施,筹划集群用地。加快产业集群内部商品的仓储、配送等物流体系、产品贸易市场等基础配套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产业集群产业发展功能配套,提高集群承载能力,增强集群产业发展潜力。

二、中观方面

1.精化分工。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产业集群的构建及其发展应该打破既定的分工布局,重新整合集群资源,进行资源分析和生产能力分析,重新定位各企业单位的分工内容,做到各有所长,各做所精,提高集群产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

2.加强中介建设。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产业集群内遵循“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原则,加强集群内行业协会、行业商会等中介组织的引导和推动。发挥这些中介协会的力量,进行有效的行业自律、自我约束、自我检查、自我监督的作用,将不合格以及不守信誉的商家给予公布,通过综合实力评比、信誉黑名单等方法督促集群的健康发展。

3.构建集群信息平台。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加快前进的步伐,强化企业与外界的沟通,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建设。作为产业集群要求企业不能闭门造车、各自为政,应该以集群为平台,从集群的角度出发共同研究开发信息平台,才能实现集群内部信息的畅通。

4.倡导集群品牌。建立产业集群品牌,充分发挥品牌优势。加强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管理,健全集群产业质量安全检测制度,加强质量监管。鼓励集群产业企业积极申报各种产品品牌和区域特色品牌,形成一批集群名牌产品。以集群为依托,强化品牌作用和意识,充分发挥品牌的作用。

三、微观方面

1.更新观念。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产业集群各企业应该从自身做起,完善集群合作,建立合作机制。供应链管理要求集群内各个企业打破固步自封的落后意识,将企业的生产、仓储等信息进行共享,让供应链各相关企业互相了解,金诚合作最终达到供应链集群的共同发展。

2.引进专业技术人员,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市场需求变化莫测,集群企业不能墨守陈规,应转变思想,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产业集群各企业应该坚持人才强企的思想,加大对于人才的培养,在引进先进专业技术人员的基础上,加大培训投入。设立科技创新奖励制度,鼓励员工积极投身于创新工作,并好做保密和产权保护工作,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3.强化供应链管理理念。供应链管理思想要求企业生产计划等宏观计划和发展方向的制定都要以供应链为核心,站在整个供应链的高度,结合上下游各企业的相关信息来制定。目前,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在多数企业还没有得高度重视和落实,多数企业仍然各自为政,在计划制定过程中忽略供应链的配合能力,结果导致计划得不到顺利实施。因此,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产业集群内各个企业应该切实入手,强化供应链管理思想,重视供应链管理的作用,紧跟供应链和集群的发展步伐。

供应链管理是目前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产业集群为当今企业关注的经济组织形式,本文将两者融合,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角度出发,为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产业集群的构建和发展提出了建议,望本文对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产业集群的构建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篇(7)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当时的管理水平也与之相适应。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管理思想有了很大发展,如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国王汉穆拉比颁布的第一部法典、古罗马建立的层次分明的中央集权帝国以及古中国的《孙子兵法》都闪现出了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火花。18世纪中叶开始的产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管理思想也发生了一次深刻的革命,计划、组织、控制等职能相继产生。在这一期间,亚当·斯密发表了他的代表作《国富论》,对管理思想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他的分工理论为管理学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理论根基。进入前工业社会,社会分工、分层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日趋复杂,资本主义国家中劳资双方矛盾日趋突出,生产力水平也日趋提高,急需一套系统的管理理论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与之适应。尽管早期的管理思想有其科学的一面,但毕竟非常零散,没有系统化,工厂主不可能完全认识到怎样进行管理才能既解决劳资关系问题,又不减少所获取的剩余价值。因此,如何改进工厂和车间的管理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时,泰罗抱着解决劳资双方矛盾的初衷,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人类的基本需要这一经济人假设,重点研究了企业内部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建立了一套企业管理理论———“科学管理———泰罗制”。与此同时,法约尔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系统地提出了十四条原则、五种管理职能,创立了组织管理理论。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与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理论性,使管理学体系初具雏形。泰罗的科学管理论和方法在20世纪初对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起了很大作用,但要彻底解决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问题是不可能的。因此,一个专门研究人的因素、以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学派———人际关系学派应运而生。它超越了泰罗的经济人假设,提出了社会人假设,为以后的行为科学学派奠定了基础,成为科学管理向现代管理过渡的跳板。在工业经济时代,生产力飞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迅速提高,市场不断扩大,企业竞争日趋激烈,这就要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以适应新的经营环境。因此,许多管理学者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积极从事管理研究,创立了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出现了管理学说丛林。如以西蒙为代表的决策理论学派以管理的关键在决策”的思路,对社会人假设进行了升华,提出决策人假设。综上所述,管理经历了传统管理、科学管理、现代管理三个阶段,每一阶段的思想理论都是前一阶段的扬弃、修正,最终形成了系统的管理学体系。二、管理学的发展趋势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管理学的实质是探求外部环境、内部条件与管理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而人类社会总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即管理主体的外部环境总是变化的。因此,为了寻求三者之间的平衡,管理学也必须动态地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进入21世纪的后工业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必将推动管理学的进一步发展。从它的发展趋势看,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管理学对人性的假设由经济人、社会人、决策人假设向复杂人假设转变。早期管理思想中,把人当作会说话的工具,认为人总是好吃懒做,好逸恶劳,毫无责任心,麦格雷戈把这种传统的人性假设称作X理论。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强调人追求经济利益的本性,使管理学与经济学的人性假设趋于一致。之后,梅奥从霍桑实验”中认识到除了对经济利益的需求外,人们对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求也很重要,因而否定了经济人假设,提出了社会人假设。其他行为科学理论的代表人也从不同侧面强化了社会人假设,其中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社会人假设发展为一个精典而又精致的需求模型。当代管理学派中对人性的假设也犹如丛林,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西蒙在他的决策理论中阐述的决策人假设。他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并且在组织中,不同层次的员工都在做决策,所以都是决策人。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可以看出,由于个人目的、个人偏好、个人利益的存在,人就会有多种需求。这些需求,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动机,因此引发出各种各样的行为来满足个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的需要。在当今社会人们受经济、政治、文化道德等方面的陶冶和洗礼,人性变得非常复杂,如果管理者不及时审时度势,引入激励机制与员工真诚合作,以满足员工的需要,充分调动他们的潜能,组织效率就不可能真正提高。因此,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管理学对人性的假设必将超越经济人、社会人、决策人假设,升华为复杂人假设。

(二)管理职能由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向信息职能延伸。传统的和现代的管理职能,构成了一个管理循环体系,使管理工作周而复始地进行,每循环一次,管理水平就提高一级。但随着全球经济由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变的进程加快,缺乏信息渗透的管理工作将显得苍白无力,要么管理节奏跟不上,要么管理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在管理工作中,强化信息职能,将是管理学发展的趋势之一。其表现有三,首先,信息职能能革新企业内部的生产力要素结构,使资源转换系统的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并同时以不断增加的柔性适应市场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快速变化。其次,信息职能能促成管理系统的优化,促进组织的创新,使组织的绩效不断上升。信息职能能提高计划与决策的科学性和及时性,成为信息时代企业生存、发展、竞争致胜的有力武器。信息职能的引入,与传统管理职能将构成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管理职能系统。信息职能为传统管理职能的发挥提供了全方位、全过程的信息,反过来,传统管理职能又促使信息职能去开发、收集、处理、传播、分配信息资源。

(三)管理学新的理论前提———“合工理论”向传统的分工理论提出了挑战。200年以前,亚当·斯密以制造针为例论述了劳动分工的作用。而且,他的这一分工理论成了近代产业革命的起点,也成了后来的管理学家创建管理学的理论前提。确实劳动分工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也有利于专业化和职能化管理。但是,这种理论发展到今天,负面效应日益显露出来。现代社会,一方面追求产品个性化,生产复杂化,企业经营多元化,如果片面强调分工精细和专业化,则使得企业的整体协调作业过程和对过程的监控越来越高,结果致使企业整体效率低下;同时,把人分成上下级关系的官僚体制,使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相反腐蚀着人的精神,摧残着人的身心健康,以至于走到了分工与协作原则初始动机的反面。另一方面,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的普及运用,使简化管理环节成为可能。同时,与市场变化和高科技发展相对应的是劳动力素质大大提高,员工不再满足于从事单调、简单的[1][2]复杂性工作,对分享决策权的要求日益强烈。与分工理论相比,合工理论显示出其强大的优势,即借助信息技术,以重整企业业务流程为突破口,将原先被分割得支离破碎的业务流程再合理地组装”回去,将几道工序合并,归一人完成,也可将分别负责不同工序的人员组合成工作小组或团队,以利于共享信息、简化交接手续、缩短时间。另外,减少管理层次,提高管理幅度,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从而打破官僚体制,减少了审核与监督程序,降低了管理成本,减少了内部冲突,增加了组织的凝聚力,大大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了员工的个人发展。

篇(8)

究和案例研究两类,后者主要关心农业产业一体化的实例,而对于前者则众说纷纭,即使农业产业一体化内涵问题至今尚未达成共识。(1)(2)

目前为止我国农业产业一体化的研究,基本上可以分为宏观、微观和介于这二者之间的三种方向。宏观研究是以国家改造农业生产的现状,提高农业部门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程度为出发点。微观研究是以农业部门(包括食品加工、流通、机械等相关部门)内企业的经营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为主要目标。第三种方向是把农业产业一体化的宏观同微观研究结合起来。(3)

我国农业产业一体化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上述的第一和第三种方向。其实,在市场经济中,龙头企业采用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方式与否,是企业自身选择经营方式和经营组织形式的问题,优先考虑企业本身能否从中获得利益,即经营理论中的企业利润最大化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完善的过程中,企业,集团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在不断提高,因此把农产业一体化的研究同企业的行为结合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去研究农业产业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是非常必要的。(4)然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至今还未出现代表性学派和理论学说。

本文拟从经营理论出发研究农业产业一体化的内涵,应用前提,作用和局限性,并通过比较分析美国、日本、韩国和泰国的养鸡业产业一体化经营实例来进一步深化和丰富农业产业一体化理论。

二、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的内涵

农业产业一体化作为龙头企业的经营方式、战略手段具有名词的和动词的两种含义,名词的含义是指龙头企业采用的经营组织形式,即在一个或数个产品连续的生产和流通阶段上,龙头企业同时从事连续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阶段的生产和流通活动。动词的含义是指龙头企业采取的经营手段,即在一个或数个产品连续的生产和流通阶段上,龙头企业利用兼并或者增添新的设备介入其他阶段生产或流通活动。如果龙头企业介入生产投入要素,原材料的生产、流通阶段,称为“前向型”(Forward)的农业产业一体化,反之,参与产品后道加工或流通阶段,称为“后向型”(Backward)的农业产业一体化。

动词性农业产一体业化属于龙头企业的合并或兼并活动,在英语中称为“Integration”,日语中被称为“统合”。这种活动是同社会分工相对立。社会分工是指在生产的连续阶段上,企业仅仅担任单一生产或流通机能;而农业产业一体化是把作为分工的结果,由市场价格机制--“看不见的手”调整的,属于企业外部活动的生产、流通内部化,由企业的计划生产、分配来取代。可以说农业产一体业化是市场经济发展到更高阶段的产物。然而,不可忽视的前提是市场行为规范确立和企业内部管理能力提高。采用农业产一体业化主要目的是通过节约产品在生产和流通阶段中的交易费用(Thecostoftransaction)来降低成本,增加一体化内部各方利益。(5)以下我们拟从市场构造的角度说明农业产一体业化通过什么方式降低产品交易费用的。

根据微观经济学理论,市场可以分为三类,(1)完全竞争市场,(2)垄断市场和(3)不完全竞争市场。一般来说,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购买农产品或生产资料的费用比完全竞争市场要高,而出售农产品或生产资料的利润又比完全竞争市场要低,原因是:

(1)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厂商)不能够获得交易商品的市场价格,品质和特性有关的全部信息。因此必须经过市场调查,质量测试以后才能获得这些信息,由此增加费用。

(2)市场交易数量的不确定性。交易数量的不确定性是指企业有可能买不到计划中的生产资料,或卖不出自己的产品。如果企业不能购买计划中的生产资料,就会造成开工不足,使设备搁置和人工费浪费。反之,企业为了确保生产不会受生产投入要素的影响,囤积生产资料,又必须增加库房费用和银行利息。

(3)商品质量的不确定性。原材料的质量同产品的品质、企业声誉和利润有密切的联系。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在各家企业(厂商)生产的同类产品中同质的不多,即使是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产品也有质量差异。生产企业往往会由于换用另一家厂商的原材料,而影响产品质量,减少经济效益。

(4)技术开发困难。生产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时,有时需要采用新型的原材料,因此必须要求生产原材料的企业也同时从事技术革新,产品开发和增添新的生产设备。可是原材料生产企业在确定新产品有稳定销路之前,有可能拒绝合作。

(5)欺骗性,由于市场道德没有完全确立、法制还没有健全,有些企业或个人从短期目标出发,以次充优,缺斤少量。甚至有些企业内部的经办人员为了贪图私利而在对外交易中损害企业的利益。(6)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企业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取得原材料的交易费用,同样,在企业出售产品的时候也由于不确定性,增加风险和交易费用,减少收益。因此,企业可以通过采用前向性和后向性产业一体化来生产自家使用的原材料,或者对自家的产品进一步深加工,销售(包括契约生产和销售),从而避免由于市场不确定性造成的损失。这就是龙头企业从经营的角度来考虑和采用产业一体化的主要原因。(7)

三、农业产业一体化的类型

从经营的角度来考察农业产业一体化类型就是研究它内部的组织结构,即研究龙头企业同被一体化企业或农户之间人事、物资、资金和信息联系方式(质)和紧密程度(量)。具体的是农业产业一体化中,龙头企业对被一体化企业或农户的人事支配力量、生产控制力量、资金占有份额、信息掌握量和技术指导力量。

根据这四个方面,我们把农业产业一体化分为“内部组织”,“中间组织”和“内部市场”的三种类型。

“内部组织的农业产业一体化”是指龙头企业全所有制形式,即龙头企业通过增添新的生产设备、流通设施,或50%以上参股的方式来参与原材料部门(前方)和产品加工部门(后方)的生产或流通活动。在内部组织的农业产业一体化中、龙头企业拥有全部或大部分的资本,掌握了企业的管理权、技术指导权和内部信息。特征是龙头企业拥有包括生产资料和产品的生产,流通,销售在内的整个系统。有些内部组织的龙头企业还掌握了复数农产品的产供销活动。这种经营组织形式的优点是龙头企业采用多角型经营战略,各部门利润的平均化可以减少企业的风险。但也面临企业规模和经济效益递减的问题。

“中间组织的农业产业一体化”是指龙头企业部分所有制形式。龙头企业虽然没有直接地从事其它阶段的生产和流通活动,但是它也掌握被产业一体化企业或农户的一部分资金,也在拥有一部分人事权,共享企业内部的信息和情报,共同参加新产品的技术开发活动。中间组织的农业产业一体化的特征是龙头企业通过掌握被一体化企业的少量的股份,参与这些企业内部的管理活动,使龙头企业和被产业化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这种半内部化性质的农业产业一体化可以使龙头企业和被产业化企业(包括农户)之间保持长期稳定和持续协作,使得企业或农户能够安心的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改造。

“内部市场的农业产业一体化”是指龙头企业通过和被一体化企业或农户缔结长期或短期的契约合同,来确保生产资料的定期、定量、定质需求和供给的经营方式。特点是龙头企业通过契约的约束来建立一种半计划性的,有一定控制权力的原材料和产品供求的内部市场。同从外部市场购买和销售原材料和产品相比,龙头企业可以避免市场变化、商品质量不确定以及欺骗性等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时,被一体化企业和农户在卖方市场中可以确保产品的相对稳定的需求。内部市场的农业产业一体化的优点是有较大的灵活性,缺点是参加双方共担风险的机制薄弱。

内部组织、中间组织和内部市场农业产业一体化的区别在于龙头企业对被一体化企业或农户生产、流通的控制程度不同。应该看到,企业采取的经营组织形式只有在同外部市场构造相适应的情况下,才能取得经济成效。内部组织的农业产业一体化适用高度成熟市场,中间组织的农业产业一体化适合于中等发达市场,内部市场的农业产业一体化适合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由于市场发展的不均衡和不对称的性质,这三种微观农业产业化形式有可能在同一个时间和空间上并存。(8)

四、农业产业一体化的局限性

农业产业一体化除了上述的积极作用以外,还具有各种局限性。首先必须注意到“企业规模效率递减”问题。采用农业产业一体化的结果是龙头企业的管理范围扩大。如果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组织形式,提高管理阶层的管理能力和企业内部以及企业内部同外部的信息传递、处理能力,不仅不能提高企业的效益,相反还有可能使企业遭受经济损失。以下试图用模型来说明企业规模和管理效益二者间的关系。设:

s=管理人员的管辖范围,即管理人数

a=企业内部效益,即部下对上司命令的执行程度,(0<a<1)

Ni=第i管理阶层的工作人员数=

n=管理阶层数

P=产品价格

w0=从事直接劳动者工资

wi=第i阶层工作人员工资=

r=除工资外的单位产品成本

产量

θ=投入量同产出量的转换系数

R=企业总收益=PQ

C=除工资外的产品总成本=

企业的纯利润是,

由于,t=

因此,

对n微分,并令其为0,从而可以得出n最佳值,

(2)

式(2)成立的条件是,α和值在0和1之间,β<s,

从式(2)中可以发现:(a)如果企业内部效益,即部下对上司命令的执行程度a增加了,最适合的管理阶层数n就可以增加,从而扩大企业的规模是有利的,

(b)基本工资同产品价格减除工资外的单位产品成本的比,即同最适合的管理阶层数n成反比例,(c)管理人员的管辖范围,即管理人数s同n成正比例,即是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增加后可以扩大有效的企业规模,(d)各阶层间的工资比例β同n成反比例。

本模型也可以通过生产平均费用提高这一点来说明企业存在规模的不经济性一般倾向。我们把投入量同产出量的转换系数θ作为n的函数。在时,企业存在规模的经济性,然而当企业规模扩大的同时企业内部的管理和信息处理能力没有相应增加,从而使,这时平均费用可以表示为

(3)

平均费用在时在逐渐减少,而当时,劳动投入量同收益的比例不变,然而,由于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导致减小(逐渐趋向于零)时,就开始出现企业内部的管理和信息处理能力同企业的规模不匹配的收益递减的副效应。

以上的模型可以看出企业规模的扩大必须同企业的管理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相适应,如果不按照规律办事,无限制的扩大企业的规模将有可能减少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选择采用内部组织,中间组织还是内部市场的农业产业一体化时,有必要充分论证龙头企业的组织管理能力是否能够同计划中的管理规模相匹配。

五、农业产业一体化中龙头企业同农户的关系

在内部市场的农业产业一体化中龙头企业为了确保生产资料和产品的定期、定量、定质需求和供给,通常的做法是同农户缔结长期或短期的契约合同。龙头企业采用契约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节约生产成本,其中包括管理费用,工资支出和原材料。由于某些农产品,特别是养殖业需要没有间断地得到精心管理,对于龙头企业来说,同雇佣三班工人在24小时轮流值班相比,生产承包给农户除了可以节省管理费用、工资支出和原材料费用以外,农户出之于自身利益考虑,在管理上更加细心,减少失败的风险率。然而对于农户来说,采用契约生产方式不仅可以避免由市场需求变化所造成的风险,而且还可以借贷到流动资本或生产资料,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和改善生产条件。龙头企业发展、扩大给农户带来更多的生产机会,而农户可以通过契约得到社会平均或以上的收益。在这些方面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是一致的。然而,龙头企业采用农业产业一体化的最终目标是增加企业利润,即通过减少市场交易费用,企业内部管理费用,劳动力支出费用和扩大设备的利用效率来达到目标,因此龙头企业必然会尽可能减少对农户的支付。同样农户加入农业产业一体化也是为了增加收入。在这方面龙头企业和农户二者的利益是对立的。农户在一体化中获利的多少,取决于他们同龙头企业的交涉力量,即一方面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另一方面取决于农户对龙头企业的依赖程度。后者受到农户同龙头企业结合方式制约。

在农业产业一体化中,农户和龙头企业结合的方式可以分为五种。(1)契约生产形式。龙头企业同农户签订合同,农户只能购买龙头企业独家提供的原料,然后按照契约规定的质量、数量以及价格向龙头企业缴售产品。(2)资本融资形式。对于缺乏流动资金的农户,由龙头企业担保向银行贷款,或者龙头企业直接借款给农户,然后农户通过向龙头企业出售产品的方式偿还贷款。(3)流动资本所有形式。龙头企业和农户共同出资生产,龙头企业提供流动资本,农户提供固定资产和管理劳动。(4)部分所有形式。农户除了提供土地以外,其它的生产资料全部由龙头企业负责。(5)完全所有形式。土地、固定资产和流动资本全部属于龙头企业所有,农户仅仅只提供管理劳动。随着农户和龙头企业结合的方式从(1)向(5)推移,农户在生产中的管理意志决定权力逐渐削弱,同龙头企业交涉的力量也逐步下降,从具有完全意志决定权的独立生产者转化为依赖龙头企业的工薪劳动者。

六、农业产业一体化成立的客观条件

龙头企业采用农业产业一体化最终目标是增加企业利润。可是在采用农业产业一体化时,如果内部和外部条件还不成熟,龙头企业仍然不可能实现它的预订目标。以下把农业产业一体化成立的必要条件归纳成七点。

(1)相关企业和部门在空间上的统一性。生产资料,产品生产和产品加工部门必须集中在交通便利的、一定距离的范围内。

(2)相关企业和部门在管理上的统一性。生产资料,产品生产和产品加工部门的生产由龙头企业统一计划指挥,协调。

(3)内部和外部信息收集和管理的统一性。一体化经营内部各企业、部门以及外部市场的信息能够得到准确、迅速地集中、分析和使用。特别是计算机联网。

(4)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管理技术的进步,每个劳动者的生产和管理能力必须明显增加,每个契约农户的生产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

(5)日常工作和临时工作分工。在农业产业一体化的最基本单元(如农户)中把日常工作和10-20天需要一次的临时性工作分离开。从而使从事后一种工作的专业人员能够在一体化经营体内部的各农场,农户之间循环工作。

(6)技术工作和普通工作分离。在整个一体化经营中只采用极少数的技术人员,指导全部技术工作。

(7)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在一体化经营内部,各企业、部门以及参加的契约农户之间形成共同、长期利益概念,同时也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9)

在探讨农业产业一体化的内涵,应用前提,作用和局限性以后,本文拟通过分析美国、日本、韩国和泰国的养鸡业产业一体化经营实例来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前面对农业产业一体化的理论研究。

七、美国养鸡产业一体化经营

第一次、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繁荣给鸡蛋和鸡肉创造了巨大的需求市场,同时也促进养鸡产业朝集约型的规模化养殖的方向发展。新的养鸡技术的开发和机械化程度的普及,在提高养鸡场生产能力的同时,饲养每一羽鸡的固定资本的投资迅速增加。然而,由于消费概念的改变,美国人均鸡蛋的消费量逐渐减少,给养鸡产业中造成很大的压力,竞争更趋激烈。鸡场的平均饲养羽数从1946年的2,209羽增加到1967年的36,999羽。70十年代后期养鸡经营规模的大型化,寡占化的倾向更趋严重,1982年51家饲养规模在100万羽鸡场的养鸡总数占全美国的57%。80年代初美国排行4位以上鸡场的饲养规模是400万羽,1985年增加到500万羽以上,到90年代它们的规模都超过1,000万羽。养鸡产业中采用一体化经营的比率从60年代的17.4%,增加到70年代的35.4%,80年代的48.0%。进入90年代超过了50%,其中在养鸡规模100万羽以上的60个养鸡场中,采用一体化经营的比率是70%。

到五十年代初期,美国养鸡产业采用一体化经营方式的已经非常广泛了。当时一体化经营的主要形式有(1)内部组织型、(2)契约生产型和(3)共同销售型三种。内部组织型是大规模的养鸡场建立自己的饲料加工厂、鸡蛋和肉鸡加工场,雏鸡的孵化场。契约生产型是以饲料产业为龙头,在掌握加工、孵化部门以后,通过契约生产的形式让农户为其养鸡。共同贩卖型是龙头企业担任加工、包装、流通和销售等生产的下游部门工作,养鸡场仅从事鸡蛋和肉鸡的生产。龙头企业在产业一体化经营内部的统制力量从(1)式到(3)式逐渐减弱。进入80年代以后,美国的养鸡产业进入垄断阶段。在采用契约生产型和共同销售型一体化经营数量减少的同时,契约农户养鸡也大量地破产。大规模的养鸡场为了降低饲料成本,进一步把一体化从饲料加工扩展的种植农场。在零售业方面为了避免零售商(如超级市场)分享利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连锁商店。九十年代,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美国的养鸡业产业一体化经营为了使用国外的廉价劳动力,向国外投资和争取世界市场,成为跨国的产业一体化。(10)

八、日本养鸡产业一体化经营

日本的养鸡产业直至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才开始采用一体化经营方式。日本的养鸡产业一体化可以分为商社和农协两个系列。虽然日本进口粮食的关税非常高,但是饲料通过保税工厂进口是免税的,有丰厚的利润。日本的商社由于其复杂的背景,插手饲料的进口业有很长的历史,如三井物产从三十年代中期就建立保税工厂,进口饲料、生产配合饲料。六十年代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食品消费结构的欧美化的同时,鸡肉和鸡蛋的需求急剧增长,饲料行业内部的竞争日趋激烈。部分商社为了促销饲料,建立种鸡场(和美国、英国、法国合资)、孵化场、肉鸡处理加工厂、鸡蛋的分等和包装工厂和超级市场。甚至有的商社还把他们的鸡肉、鸡蛋生产同系统内部饭店、旅馆的需求结合起来。另一种商社型的一体化经营是从零售业发起的。这些商社掌握大规模的超级市场和食品加工厂,为了确保鸡肉和鸡蛋的货源,他们建立孵化场、饲料加工厂。商社一般都有自己的大规模的养鸡场。日本的以商社为代表龙头企业同养鸡农户的结合方式是,农户提固定资本和劳动力,如土地、鸡舍以及管理劳动,龙头企业提供饲料、雏鸡。农户向龙头企业缴售产品时,商社资本扣除饲料和雏鸡费。

日本的农业协同组合(简称农协)是以农户为主要成员,共同出资建立起来的农户自我服务性质的组织。它的组织系统包括地区、县和中央三级。业务包括信贷、购买、销售、生产指导和共济。目的是把分散的农户通过自己的组织团结起来,提高农户的交涉力量,同时通过集中起来购买生产资料和销售农产品来增加农户的收入。50年代中期,为了对抗商社的养鸡产业一体化,全国农协的购买协会建立配合饲料工厂。其饲料的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1%。销售联合会还在东京、横滨、名古屋、京都、大阪和福冈等六大城市建立全国鸡蛋的共同贩卖系统。进入60年代,农协开始涉足种鸡和雏鸡的孵化行业。全国农协贩卖协会和各主要养鸡的大县的农协都建立自己系统内的种鸡场。养鸡农户同农协的关系是,农户购买农协的雏鸡和饲料,再把肉鸡和鸡蛋出售给农协。农协除了在当地出售少量产品外,大部分加工后的成品都通过贩卖协会在全国范围内出售。在农协采用的养鸡业一体化经营中,农户提供土地、鸡舍和劳动力,农协出雏鸡、饲料,农协回收肉鸡时根据农户育肥的成绩支付费用。(11)

日本养鸡产业一体化经营同美国相比有如下的特征,(1)美国的龙头企业是巨大的养鸡资本,而日本是农业部门以外的商业资本,商社对养鸡农户的一体化。(2)美国的饲料由国内生产,龙头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直接伸手到种植农场。而日本使用饲料中有70%以上依靠进口,采用一体化经营的主要目的是饲料资本为了促销饲料。(3)同美国相比较,日本的养鸡农户受龙头企业的剥削更加严重。美国的龙头企业在向农户贷给雏鸡、饲料和收购的肉鸡和鸡蛋时按预先签订的合同价格,不受以后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而日本在同样的情况下,龙头企业按收购时的市场价格收购肉鸡和鸡蛋,除了支付饲料、雏鸡款外,龙头企业还要扣除利息和手续费。

九、韩国养鸡产业一体化经营

韩国的经济自1962年的第一次经济开发计划到80年代末为止,得到高速度的发展。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采用向美国出口大量的劳动密集型工业产品经济结构。80年代中期深受国际贸易赤字烦恼的美国在要求韩国货币对美元汇率升值的同时,强制要求加速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进程。韩国政府在美国的压力下,1993年开放新鲜及冷藏鸡肉、1995年开放冷冻鸡肉,并在1997年全面开放了鸡肉的进口贸易。韩国政府为了提高国内养鸡产业的竞争能力,确保养鸡农户的收入,积极地扶植养鸡产业中的一体化经营。扶植方法是对龙头企业进行倾斜式经济援助,并且在农户与龙头企业签订生产和贩卖合同是给予指导。

韩国的龙头企业的种类繁多,既有以孵化场或肉鸡、鸡蛋加工厂为核心的中小型龙头企业,也有饲料加工、超级市场和食品加工业为核心的大型龙头企业。如韩一食品公司就拥有种鸡场、孵化场、饲料加工厂、零售商店和旅馆饭店。

韩国采用养鸡业产业一体化的特征是,龙头企业向契约农户提供饲料和雏鸡时的价格要低于市场价格,同时,龙头企业为了提高养鸡农户的生产力,还对他们进行技术和经营方面的指导。然而、由于鸡肉和鸡蛋在交付时的市场价格往往偏离预先签订的契约合同价格,特别是在市场价格和契约价格相差过份大的时候会造成混乱,例如合同价格高于市场价格时,龙头企业有可能毁约,反之,农户也不向龙头企业缴售产品。因此,政府机构在必要的时候直接对龙头企业和农户合同的执行进行指导、中介和调整。政府直接扶植龙头企业的是韩国养鸡业产业一体化的主要特征之一。(12)

十、泰国养鸡产业一体化经营

泰国的养鸡产业一体化集中在肉鸡部门。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泰国的鸡肉已经成为出口日本的主要产品。泰国的养鸡产业一体化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华侨资本的一体化、泰国和日本资本合资的一体化以及华侨和日本资本合资的一体化。

华侨资本的一体化属于国际化的、多角型的综合一体化。它以饲料生产业为核心,把饲料原料生产、肉鸡生产、肉鸡处理、出口结合在一起。华侨资本通过商(一般也是华侨)把玉米的种子、肥料以及生活费用贷给种植农户,到了收割季节,农户用玉米清算这些费用。华侨资本拥有祖代种鸡场和父母代种鸡场,种鸡的饲养在直营的养鸡场中进行。商品鸡由直属孵化场孵化后,一半供契约生产使用,另一半通过市场出售。龙头企业同农户契约生产有四种方式,(1)贷给农户雏鸡和饲料,(2)把所有的流动资本,包括生活费用都贷给农户,(3)农户仅提供土地,其它的包括养鸡设备都由龙头企业提供,(4)龙头企业把鸡舍都建设起来,农户仅仅是住在里面管理。在龙头企业加工厂内处理的肉鸡中契约生产约占50%,其余的则通过市场购买取得。采用这种方式目的是避免由于肉鸡市场价格的起伏所造成的风险。泰国的肉鸡加工业都集中在曼谷市周围的60公里以内,距离曼谷港只有1-2小时的路程。龙头企业在港口拥有巨大的冷库,以便随时出口。龙头企业把肉鸡处理场集中在曼谷市的另一个原因是,肉鸡出口的部位仅仅是带骨鸡腿和胸脯肉,鸡的其余部分和内脏可以在该市内销售。

泰国和日本资本合资的一体化是以肉鸡处理场为起点,前向型的产业一体化,而华侨和日本资本合资的一体化却是后向型的。泰国和华侨资本同日本资本结合的目的是,泰国肉鸡的主要出口对象是日本,同日本的食品流通、零售业的结合可以密切的掌握日本市场需求的动向、减少风险。

泰国的养鸡产业一体化特征是(1)以出口为主要目标,因此,他们的饲养和加工都集中在港口城市的周围,(2)龙头企业都从养鸡业外部,如饲料、加工处理、出口业向养鸡农户进行前向型或后向型的一体化,(3)龙头企业的加工处理部门,除了使用一体化内部的肉鸡外还从市场购入50%的肉鸡,表明一体化经营还没有割断同市场之间的联系,属于松散型的一体化,(4)龙头企业除了生产资料以外,还把生活资料都借贷给农户,农户对龙头企业的依赖性特别严重,(5)国外资本和华侨以及泰国资本的结合,垄断了鸡肉的出口业务。(13)

十一、结论和几点看法

本研究是从微观的角度、即从经营的角度讨论农业产业一体化的内涵、应用前提,作用和局限性。龙头企业获取生产资料和销售产品有两种途径,或者是通过市场购买,或者是在企业内部通过有计划的生产(包括契约生产),分配。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内,由于信息的不完全,交易费用必然增加。龙头采用农业产业一体化的主要目的是节约交易费用。

在农业产业一体化中,龙头企业的利益同契约生产农户的利益是处于对立统一的关系。龙头企业为了增加竞争能力必须按照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规律行事,因

此农户能够在得到多大的利益回报,根据美国、日本、韩国和泰国经验,在市场经济体系下,取决于农户的交涉能力,也即是说,农户对龙头企业的依赖程度越低,其交涉力量就越大。

农业产业一体化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的采用必须以客观的市场规模扩大,生产、管理和信息处理技术发展和提高到一定程度为前提。如果不具备这些内部和外部条件,龙头企业是不可能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的。因此,农业产业一体化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取得人们所预想的结果。诚然政府的指导,以及通过制定法规来明确龙头企业和农户的权利和义务也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陈吉元《农业产业化:市场经济下农业兴旺发达之路》,“中国农村经济”1996年第8期。

(2)王化兴《论农业产业化内涵的界定》,“农业经济问题”1997年第1期。

(3)“人民日报”社论:《论农业产业化》,1995年12月11日。

(4)胡定寰《中国养鸡产业一体化构造》,“农业、食品经济研究”,日本中部农业经济学会,第42卷第1号,1995年。

(5)胡定寰《改革开放后中国鸡蛋生产的发展过程》,“农业市场研究”,日本农业市场经济学会,第4卷第1号,1995年(日文)。

(6)F.H.Knight,“Risk,UncertaintyandProfit”NewYork:Harper&Row,1965.

(7)R.H.Coase,“TheNatureoftheFirm”,Economica,November1937,pp.386-405.

(8)胡定寰《微观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及其应用》“农村经济观察”,1997年第6期。

(9)杉山道雄《产业一体化的构造特色》,岩片教授退官纪念论文集“农业经营发展的理论”,养贤堂,1973年。

(10)胡定寰《国际养鸡产业一体化经营的比较研究》,“中国农村经济”1998年第2期。

篇(9)

创意经济,是凯夫斯在即将流行的《创意产业经济学》中,给我们指出的未来方向。而新创意经济,是对“创意产业第一理论权威”凯夫斯的批判,要给人们指出有区别的未来方向。我认为,北京和中关村,如果能看出我们下面将指出的凯夫斯的盲点,发展新创意经济,可以彻底解决困扰多年的“中关村问题”。

开门见山,先说结论。凯夫斯创意经济的致命伤,是没有把信息革命内生到创意经济中,所以说它是“旧”创意经济或现代版创意经济;新创意经济要把网络革命内生于生产方式来搞创意经济,所以是后现代版的创意经济。或者说,凯夫斯创意经济是创意经济第一版(“互联网除外”版);新创意经济是创意经济第二版(“互联网2.0”版)。

凯夫斯的“硬伤”

凯夫斯这种激进理论,在我们看来已经保守了。这是站在不耽误少年儿童前程的立场上的特殊思考。少年儿童在未来10年内,可能实现的最大奇迹,就是在结婚之前成为中国首富。试想,丁磊、张朝阳,在这个天旋地转的时代,如果不靠互联网,能在结婚前进入首富榜吗?门儿也没有。可凯夫斯偏偏在创意经济这么大一个关系少年儿童前程的事业上,只字不提互联网,这不充分说明凯夫斯理论过于保守吗?这里说“只字不提互联网”,当然是一种比喻。不是说凯夫斯没有注意到互联网、没有致力于互联网创意产业(如游戏、动漫之类);而是说,没有把互联网当作方法论,用于有效发动“‘创意’转化‘经济’”的商业革命。

凯夫斯《创意产业经济学》其实是很前卫的理论,但更适合30岁以上的人阅读。如果说它有值得推荐的理由,在于它是对更传统的观念的冲击。更传统的观念,还停留在物质生产和有形资产的玩法上。而《创意产业经济学》说的是文化生产和无形资产的玩法。通过这本书,人们可以认识到内容的生产与物品的生产,具有许多不同规律。区分这一点很不容易,但也仅此而已。

凯夫斯注意到了精神生产不同于物质生产的特殊产业规律,这是他的贡献。但他的一大败笔,是没有留意到,不仅内容特性决定创意的独特生产方式,而且技术革命特性也决定创意的独特生产方式,而后者是更有普遍意义的结论。新创意经济理解的创意,要比创意产业、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创意,更为宽泛,更具普遍意义。它更接近知本的原始意义,即活的精神创造,而不光是指生产内容。对于中关村来说,它要发展创意经济所面对的问题,不光是形成内容文化产业;更具战略意义的问题,是如何将中关村蕴含的创意资源,也就是人头脑中的“湿件”资源,利用互联网新的游戏规则,迅速释放成经济能量,形成区位优势,完成现代化转型。因此这里所涉及的创意,就不光限于文化产业的内容创意(或者说凯夫斯意义上的创意产业),还包括把广义的知本,也就是可以运用于各行各业的创造性的头脑活动,作为生产要素,以互联网的核聚变方式,迅速形成社会生产力,创造财富。新创意经济可以包容文化创意产业之外的许多经济形态。比如自主创新的技术研发产业,比如提升传统制造业价值的各种创意策划,比如缺乏资源的青少年和中小企业在相关孵化平台上发挥创意优势低门槛创业的行为等等。这些问题,虽然不是文化产业问题,但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来说,都是要务,是新创意经济的题目中应有之要义。

中关村拥有全国最宝贵的资源,即创意资源。中关村单个人看,都极富创造力,汇合到一起,却是一盘散沙,难以形成“经济”。单纯用凯夫斯的路子,也解决不了主要问题。中关村搞创意经济,不是缺“创意”,而是缺“新……经济”,缺少“网聚人的力量”这一新创意经济的路子。

新创意经济要重点提醒人们的,就是将创意转化为经济的新方式、新玩法,特别是跟互联网的爆炸性增长有关的新玩法。而这却正是凯夫斯的思维盲点,他光注意在互联网兴起前上个世纪文化产业中早已有之的木乃伊级、骨灰级的老玩法。

创意生产方式的特性

互联网是什么?如果回答是TCP/IP,人们可能什么感觉也没有。我们要换一种对社会、经济、文化都通用的语言,把互联网说成是从集中模式向分布模式的转变。从经济角度理解,农业经济是分布模式经济,工业经济是集中模式经济,信息经济是集中模式复归分布模式的经济。“新”创意经济的“新”,在根子上与利用这一特点有关。

篇(10)

1.1产业化组织竞争力弱

与发达地区相比,农产品加工企业无论是规模还是经济实力均比较弱,以肉食加工为主的圳通公司与潍坊得利斯集团不可比,得利斯也是一家潍坊地区的肉食加工龙头企业,目前总资产达21亿元,年销售收入高达27亿元,创利税1.6亿,安排职工就业4500人。以肉鸡加工为主的诸城外贸集团,年实现销售收入更是高达61亿元,利税2.1亿元。

1.2市场建设速度慢,规模小,担当不了龙头地位

近些年,通榆县各种市场建设速度很快,也有了一些规模,但与发达地相比真可谓小巫见大巫。如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占地43.3hm2,投资2.8亿元,是全国“十大”农贸市场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该市场为全国蔬菜的集散地,每天上市的蔬菜中只有10%的量是寿光本地生产的。蔬菜进入寿光批发市场,先进行检质,合格后检斤,然后进入市场,价格固定。不存在讨价还价问题,质量不合格不允许进入市场。但经过整理后走出这个市场就成为名牌的蔬菜进入国内大型超市和国际市场,高效益随之产生。如几毛钱一斤的大葱,经过简单加工包装,就成了日本大葱,价格也从几角钱变成一美元。

1.3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

通榆县目前农村各类经济中介组织数量少,发展缓慢,起的作用也不充分。与发达地区差距大,如山东潍坊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及市场4360多家,各类农民中介合作组织占基地农户比例12%,而且中介作用十分明显。如各类龙头企业和专业市场每年与基地农户签订生产订单,每年返还一定比例的企业利润给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和基地农户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的约束能否履行合同,有无违约以及违约责任的追纠,这些工作均由农民中介组织去实施。如果农民这种组织化程度太低,就制约了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的健全和完善。

2通榆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和建议

鉴于通榆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今后一个时期农业产业化规划和发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些工作。

2.1下大决心做好基地农户的规模化生产

通榆县是吉林省省最早的畜牧县,全县大牲畜、牛和羊的存栏数早在改革开放初,虽然存栏分别只有16万头、7.6万头和21万只,但均在全省前列。但发展到2004年这些指标虽然发展到16万头、11万头和50万只,但均下降到了全省中等水平。说明速度太慢了。通榆县号称30hm2万亩耕地,人均水平全省最高。但也就是这一优势导致全县农民养成了广种薄收的粗放经营习惯。因此,在做好基地农户规模生产上应下大决心做好以下几项工作:抓住百万亩优质高效基本农田建设这个契机,下决心把多余的耕地退出来。全县6万农户有这6.67万hm2高产稳产田足矣,其余耕地一律还草、还林、使一望无际的荒漠变碧波万顷的草原。只有这样才能大力发展通榆农村优势产业——牧业。真正回归到风吹草低现牛羊的美丽景象。到那时,每户农民精耕细作一垧地,放牧一群牛羊,或养鸡或养大鹅。牛羊等大牲畜存栏规模迅速扩大,猪鸡鸭鹅等家畜养殖大户遍地开花。到了那时候,各种大型的龙头企业才能落户通榆,牧业的龙型经济才能直正起飞。因此,没有基地规模这棵梧桐树,就根本引不来龙头企业这样的金凤凰。

2.2把精力放到培植龙头企业,形成主导产业基地

搞好检验检疫,推动标准化生产等服务上来。为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功能,要坚持国有、集体、民营、外资一起上,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引导个体私营大户、转产后的乡镇企业投资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吸引外地和国外客商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坚持按比较优势和市场需求培育主导产业。政府要搞好区划布局,对龙头企业在资金、税收等方面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和现代营销业,鼓励扶持名优产品,发挥龙头企业带动效用。

2.3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要制订农业地方标准,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操作规范。通过建立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和专业执法队伍,实现对农产品生产、加工、保鲜、贮藏、运销等各个环节的全方位质量监控。加上实施品牌战略,全县要加快推进“无农药残毒放心食品生产基地”的认证,培训懂得生产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的农民技术员,加快绿色食品认证工作。

篇(11)

海南,我国最南端的一个岛屿,也是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省,同时又被国务院批准建设国际旅游岛。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文件内容中,要把海南建设成为全国冬季菜篮子基地,从中可以看出,海南的蔬菜产业对于全国蔬菜产业的重要性。不过,要真正使海南成为全国冬季菜篮子基地,就必须要紧紧抓住海南自身的实际情况,同时与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为指导的产业经济理论相结合,在理论的指导下去实践与完成。因此,形成属于海南特色的理论,对于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显得尤为重要。

一、产业经济理论

(一)指导思想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要想发展市场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人民认识到经济的重要性,那么产业经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产业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必须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为基础的,也就是以经济理论为基础,确切地说,产业经济理论要以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为指导的。马克思在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分析的过程中指出,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中,把社会的总生产分成了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生产两大类,并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并指出这两大类之间必须要保持一定的数量关系,只有这样,我们的生产才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因此,对于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理论,不仅仅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同样对于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也是具有指导意义的,对于中国产业经济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产业经济理论的定义与意义

产业经济理论的定义,其实就是我们俗称的产业经济学,就是以“产业”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发展、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等。探讨资本主义经济在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中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构、产业内的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规律、经济发展中内在的各种均衡问题等。产业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产业的经济学,是区别去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被称之为中观经济学。通过研究为国家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为制定的产业政策提供经济理论依据。虽然产业经济理论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但是我国也是市场经济,同样适用,因此,了解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经济理论,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有同样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产业经济理论的意义,了解产业产业经济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理论意义是:通过对产业经济理论的研究,可以有利于统一的经济学体系的建立;通过对产业经济理论的研究,可以有利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沟通;通过对产业经济理论的研究,可以有利于应用经济学的学科建设。实践意义是:通过对产业经济学进行研究,得出其中的产业经济发展规律,可以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通过对产业经济学进行研究,得出其中的产业经济发展规律,可以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通过对产业经济学进行研究,得出其中的产业经济发展规律,可以有利于产业的合理布局。

产业经济学既然是以产业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那么,我们根据国际旅游岛文件的精神和内容,研究和建设海南全国冬季菜篮子基地就必须要充分了解产业经济理论的精要,结合海南建设基地的实际情况和主客观因素,找到切实可行的建设措施,为海南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海南蔬菜产业发展的优势和现状

国务院国发[2009]44号《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把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建设作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六大战略定位之一,充分发挥海南热带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热带现代农业,使海南成为全国冬季菜蓝子基地、热带水果基地、南繁育制种基地、渔业出口基地和天然橡胶基地。因此,对于海南建设蔬菜基地,国家给予了政策上的指导,也是提高海南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一个好的机遇。

(一)海南蔬菜产业发展的优势

1、国家政策和海南体制优势

海南被批准建设国际旅游岛,并且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海南在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对于海南未来发展又一个新的契机。因此,在海南未来的发展中,国家给予了海南更加优惠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国务院各部门包括农业部、科技部都会给海南农业发展方面更多的政策指导和科学技术支持。

海南是全国唯一一个省级经济特区政府,实行的“小政府大社会”,同时实行省直管县的行政体制,这对于海南在政策制定和落实方面,更能针对本地实际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监督,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的人民。

2、海南的气候、土地、生物资源和水资源优势

海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光温热充足,雨量充沛,东湿西干,南热北冷,入春早,升温快,日夜温差大,光合潜力大。

海南面积约为3.4万平方千米,占我国热带土地面积的3.4%,海南土地资源丰富,土地适应性较广,绝对大部分土地都能被农业所利用,开发潜力大。

海南河流径流充沛,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深875mm,径流量达297亿m3,人均5380m3。独流入海的河流有154条,水库面积5.6hm2。海南水资源总量为375亿m3,水资源极为丰富。

(二)海南蔬菜产业的现状

海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全省人口的一半以上,农业一直都是海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力量,农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海南经济、社会的发展。海南蔬菜产业的发展,经过对于本地实际情况的认识,调整蔬菜产业结构,加大对农业技术的投入,制定蔬菜种植的多项优惠政策,在这种情况下,蔬菜产业在海南农业发展过程中也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虽然海南现有的蔬菜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距离海南建设全国冬季菜篮子工程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和足多问题的。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海南本地经济发展基础薄弱,起步晚,发展缓慢。由于之前海南的地理位置和政府战略计划所限,海南在1988年建省以后,工业基础薄弱,人民生活水平低,信息闭塞,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低,各方面发展相对比较慢;在建省之后,海南的发展也是一波一折地,因此,对于农业省来说,这样极其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因而造成了海南现在农业的发展落后于其它省的农业。

其次,农业中农村发展落后,农民文化素质水平低,干部观念落后,相关的农业科技人员少。农民素质的高低水平直接关系到海南农业的发展,因为农民是蔬菜的直接的种植者和管理者;以此同时,科学的管理,政策的支持也是蔬菜种植的重要的外部因素。海南是一个边陲小岛,与外界的联系被琼州海峡隔断,一些先进的生产文化和生产力不能在第一时间进入人们的视线。另外,海南本地的农民受文化教育程度低,仅有少部分人接受过小学文化的教育;有些干部思想落后,责任心不强,存在消极工作的现象,这些直接影响到政策的落实;海南经济发展水平低,在农业方面的科技人才少,不能很好地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最后,与蔬菜产业相关的企业发展缓慢,不能形成一定的竞争力和生产力,不能很好得形成产销相结合的先进发展模式,从而导致了海南蔬菜产业的发展落后。海南蔬菜产业类的企业比较少,而且企业的规模、科研水平、项目资金的水平都是很低,与农户之间没建立相关的合作关系,使得企业后劲不足,不能很好地起到龙头的作用,一方面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没有带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造成两方面在发展上的的滞胀。

三、结合理论与实际发展海南蔬菜产业

(一)加快蔬菜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海南蔬菜产业结构调整,很重要的就是要加大对于蔬菜产业的资金和科技投入,结合海南实际的土地、气候、水资源、生物物种方面的情况,在人员方面充分运用现有能力和资源分批次、分阶段派人去外地学习和培训,借鉴我国其他先进兄弟省份的蔬菜种植和管理经验,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新型的蔬菜种植品种,推广新型的蔬菜种植模式和管理模式,推进蔬菜产业结构调整,使蔬菜的生产方式发生极大的转变,提高蔬菜的综合生产能力,从而达到蔬菜产业不断发展,菜农收入不断提高,海南农业不断得到发展,农业社会不断得到稳定的最终发展目的。

(二)加大蔬菜产业组织的发展

蔬菜产业组织涉及的方面比较多,这其中包括蔬菜的种植阶段、收购阶段、销售阶段等,组织的发展好坏直接关系到蔬菜产业发展的好坏,因此,蔬菜产业组织必须切合实际,并且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对于蔬菜种植阶段,可以设置农业科技服务站、农业科技和农业气象服务网络组织、农民蔬菜种植培训班等,通过这些组织提高蔬菜的质量和品种,加快农民种植水平的提高,防止不利于蔬菜种植情况的发生;在收购阶段,可以采用蔬菜中转站,通过中转站实现农民和企业的无缝转换;在销售阶段,加强对于企业的支持和监督,创造和宣传自身品牌,发挥品牌效应的作用,提高销售收入,从而为企业和本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也会海南蔬菜组织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结构模式参考。

(三)合理规划蔬菜产业的布局

合理布局蔬菜产业,可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节约能耗,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更大的回报。在海南蔬菜产业规划中,确立了琼北苦瓜、茄子、辣椒优势产业带,琼东辣椒、黄瓜、冬瓜、青瓜产业带,琼西南瓜、西瓜、辣椒优势产业带,琼中苦瓜、黄瓜、野菜发展优势产业带,琼南豆角、苦瓜优势产业带。这些产业对于海南蔬菜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起着重要的推广和带动效应,为海南未来的蔬菜产业在市场发展中做大做强提供了资源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