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农业发展基本情况大全11篇

时间:2023-07-28 16:42:5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农业发展基本情况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篇(1)

设施农业即保护地栽培,是指具有相应设施,能在局部范围改善环境因素,为动植物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从而进行高效生产的现代农业。设施农业在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绥中县基本情况

1.1全县种植业基本情况

全县的种植面积为159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为91万亩,果园面积68万亩,设施农业面积14万亩,设施农业面积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6%。设施蔬菜产量为126万吨,产值16亿元,设施水果产量为0.1375万吨产值为1.315亿元,设施花卉为0.06万亩,产值为0.072亿元。

1.2农村劳动力情况

农村劳动力人数为28.6万人,其中从事家庭经营的劳动力人数为20.2万人,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人数为15.6万人,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的人数为9.4万人,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人数为75392人,常年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人数为51689人。

1.3设施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品种、产量及产值

绥中县生产经营的设施蔬菜主要有:黄瓜,种植面积约为10万亩,产量为55.7万吨,产值8.4亿元;茄子,种植面积约为5万亩,产量为28.5万吨,产值3.2亿元;辣椒,种植面积约为4.15万亩,产量为13.7万吨,产值1.8亿元;菜豆,种植面积约为1.8万亩,产量为4.5万吨,产值0.7亿元;番茄,种植面积约为0.9万亩,产量为3.6万吨,产值0.4亿元;其他种植面积7.5万亩,产量13.6万吨,产值1.36亿元。生产经营的设施水果主要有蓝莓、葡萄和桃,种植面积0.19万亩,产值1.315亿元;生产经营的设施花卉主要是百合花,种植面积约为0.06万亩,产量为360万支,产值为0.072亿元。

2设施农业的发展情况

近年来,县政府十分重视设施农业建设,把设施蔬菜生产作为优先发展项目,专门出台了支持设施农业发展的政策及相关文件。县政府“六项工程”、“四项工程”、“三项工程”都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主要内容,整合全县农业培训机构和支农资金,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扶持力度;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新建、扩建的设施农业基地作为重点支持项目;把用于设施农业的新型农机具列入农机购置补贴范畴。保证支农资金向设施农业倾斜,促进了全县设施农业的蓬勃发展。截至2014年底,全县种植业设施农业已达到14.25万亩,而且近两年新增的主要是高效日光温室,涌现了一批工厂化育苗基地。2009年~2013年全县对设施小区办电支持资金就达到1800万元,新建高效日光温室2600个,新建育苗基地7个,占地1000亩。

3设施农业的培训情况

为了保证设施农业顺利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近年来,绥中县农发局针对设施农业发展情况,编写了全县设施农业技术培训计划,组织专、兼职教师,编写了培训教材;对基层技术员和农业大户进行了单独培训;对设施农业的从业人员进行产前、产中、产后的专项培训和技术指导。培训重点是加强田间技术指导,做好跟踪服务。根据农民需要,在培训过程中,培训机构还专门聘请了农业高等院校和农业科研院所的专家授课。同时收集和整理农产品市场信息及农资市场信息,对农民产品销售和对农资的购买提供帮助。

4设施农业培训存在的问题

4.1农业技术人员数量不足,工作任务重

2013年全县农村劳动力总数为28.6万人,从事家庭经营的有20.2万人,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的有9.4万人。绥中县现在有农业技术人员150人,农业技术人员与设施农业从业人员的比例为1∶626,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与设施农业发展相比明显偏低。

4.2农民基本素质低,参培积极性不高

全县设施农业生产经营仍以家庭为主,绝大多数农户的经营理念、思维方式、种养习惯均停留在最初的传统模式上。大多以追求短期效益、眼前利益为目标,农户的经营规模普遍较小,想扩大规模,又受到土地经营权流转等方面的制约。

4.3从业人员老龄化,文化程度偏低

目前从事设施农业的劳动力年龄老化,多以女性为主,文化程度偏低。全县农村现有从业劳动力以41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员为主。占农业从业人员总量的80%以上。而这部分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较低。

篇(2)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1-0367-01

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人口膨胀、耕地减少、粮食供给压力加大等问题日渐突出。普遍存在人均农业资源占有率及利用率低,劳动生产率低,粮食生产科技水平低,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所造成的减灾、防灾、抗灾害能力低的“四低”现象[1-2]。可见,基于传统模式的农业发展已经严重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现结合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就发展现代农业的问题及建议探讨如下。

1现代农业的内涵及特点

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产业体系、现代经营形式、现展理念发展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具有四大特点: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生产的局限性;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

2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是农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产业优势和规模优势日益显现。经过多年的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由单一种植业为主向优质生态农产品及深加工业发展转变,由产量、数量型增长为主向质量、效益型增长为主转变[3]。二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向纵深推进,初步构筑起贸工农相衔接、产加销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坚持以龙头企业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运用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延伸了产业链条,拓宽了发展领域。三是科技创新推广转化能力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支撑作用日益增强。建立起以镇农技推广部门和龙头企业、协会为主体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镇、村两级完善的农技推广网络。四是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田水利、道路改造和农机装备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4]。五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稳步发展。

3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体制依然存在

一是思想认识在淡化。由于计划生育、招商引资等工作任务较多,同时农业地位的低下,农业工作存在放松和部分失管现象。二是为农服务在退化,科技支撑力量还比较薄弱。镇级农技体制行政化倾向严重,农技人员在岗率低、知识结构单一、业务素质不高、服务手段落后,与农民对农技的需求不相适应,工作开展难度大,现行农技体制有待改革。

3.2农民就业创业能力低,抗御风险能力有限

农村实用人才缺乏;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关系不紧密,带动能力不强;农业标准化生产程度不高;农户分散经营,集约化生产程度不高等问题也都不同程度存在。此外,农业保险体系尚未建立,抗御自然风险的能力不强,应对市场风险机制缺乏。

4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

4.1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切实保障有效运作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是解决目前农业领域小规模生产、粗放型经营、分散性组织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管理服务的作用。

4.2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促进适度规模经营

一是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在稳定农户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是搞好土地经营权流转的一项重要举措。应健全保障机制,并且健全激励机制,鼓励农户把闲置的承包土地流转出来。二是提高规模经营质量和水平。抓好政策导向和培训,选优汰劣。三是探索新型经营形式。在坚持土地承包关系不变的前提下,要积极探索新的土地规模经营形式。

4.3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

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农业是第一产业,也是基础性产业。但就产业而言,比其他非农产业具有明显的弱势,不但点多、线长,而且短期效益不明显,任何时候都需要政府加大支持和保护力度,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4.4加大科技投入,引进农业技术人才

要整合科研力量,加大科研投入,组织科技攻关,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多方面引进农业科技人才,认真组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切实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继续开展“阳光工程”,使农民熟练掌握1~2项实用技术,真正做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5参考文献

[1] 卢良恕.论新时期的中国现代农业建设[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3):4-6.

篇(3)

近几年,农业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农业推广力度也在逐渐增加,当前的发展背景给农业种子推广中的管理服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管理服务水平直接影响着农业种子推广效率,对农业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力,所以必须要提高对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视程度。

1农业种子管理工作的内涵

农业种子管理服务工作是农业推广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发展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活的品质与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同时对种子管理服务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种子管理服务工作不仅仅是简单承接以前的管理体系与管理技术,还需对原有的种子管理体系与技术进行改良,吸收先进的方法和经验,并根据当前市场、社会、环境等需要综合分析,从而提出符合当前时展趋势的一种农业种植管理方式。农业种子技术推广过程中必须要顺应自然规律,要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规律,必须加大力度保护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还要保证农产品的质量,要为种子管理服务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1]。在种子管理推广过程中首先要确定主要目标,充分了解推广地区的基本环境概况,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开展推广工作,把种子推广具体范围作为基础,在推广地区完成土地的检验与分析工作,根据分析与调查的基本数据来制定完善的推广计划,要以种子推广管理服务的理念为依据,在此基础上来选择合适的推广方法,在推广方法制定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推广区域的风俗与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要因地制宜,从而有效地提高农业推广中种子管理服务工作的整体水平,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加高效的应用方法。

2农业种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我国农业也在快速发展,但种植业涉及的范围较广,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所以必须要加大力度开展农业种子推广中的管理服务工作,当前发展情况下管理服务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种子经营者整体素质较低

当前情况下,大多数农业种子经营者都是农民,其受教育水平较低,导致我国种子经营者的整体素质较低,这一背景导致农民买到的种子品质不仅不能够得到有效保障,种子品质不一还可能存在较严重的质量问题。针对这一情况,管理工作没有落实到实际中,导致农民难以购买到优质的种子,影响农业发展的进程[2]。

2.2经营管理创新难以开展

当前情况下很多种子销售人员并没有种子营业证,销售者只是通过组织或者农业合作社的名义来收购种子再出售给农民,并没有为农民提供比较完善的售后服务,导致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被损害,整体管理难度较大,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3提高管理服务工作水平的措施

3.1加大宣传力度

我国农村人口多,农民整体受教育水平较低,对于种子相关知识了解程度较低,在种子选择方面有很大的问题。为此必须要加大力度宣传种子技术,提高人民群众对于绿色农业的认识程度,要让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到种子推广管理服务工作中。

3.2引进先进技术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由农户对于农业生产技术的掌握程度不足而导致的,所以必须要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加高效的技术,大力推广种子管理服务工作,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与生产技术,为种子管理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3.3转变种植方法

篇(4)

一、继续解放思想,加快科学理论知识的更新。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学理论知识更新周期缩短,靠着我们本身固有的知识是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更不要说带领群众致富。农业科技知识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智力保障,基层领导干部要努力学习新知识新理论及当前中央对农村工作的政策。了解学习过程中的困难,解决突出问题。一是强化学习意识。解放思想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要有紧迫意识,时不我待,应该紧跟市场脚步完善知识结构特别是农业生产知识。我镇定期组织学习班,邀请上级专家来授课,要求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必须参加。为增加学员的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实效性,把授课地点放在农业生产的一线,同时加强中央对农村工作政策的宣讲力度,确保精神深入人心。二是强化战略意识。加强学习,认识问题,紧抓粮食生产。我镇作为我县重要粮仓,粮食生产一直是我镇长抓不懈的工作重点。在保障基本耕地面积的前提下,加强监管防止荒地占地现象,鼓励农民“单改双”增加种粮面积;鼓励农民在保证粮食产量不减少的前提下,扩大“绿色”水稻的种植面积,今年“绿色”水稻的种植面积已达1.2万亩;在不影响农业生产期的前提下,我镇积极组织种粮大户学习保产增收的农业生产知识。出台鼓励政策对出售商品粮5万斤的奖励1000元,10万斤的奖励的2000元。三是强化市场意识。加强学习,学习符合市场经济的经营管理理论。去年年底至今年初的食用油价格大幅度上涨,了解到我国食用油自给率不到六成,加上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各省农民油菜种植积极性不高和种植品种不优产量不高。我镇素来就有冬季种植油菜的历史,但近年来也出现了种植积极性不高,产量低,没有经济效益以致大量农民放弃种植油菜的打算。市场的需求就是我们的需求,针对这些情况,我镇计划于年底搞一个油菜高产试验田项目,邀请专家组织授课,选用优质品种,科学种植,确保高产丰收。要求通过这个项目来拓展农民增收渠道,要求一改过去农民自家种的油菜仅够自家的低产状况,要求达到商品化种植效益。

二、继续解放思想,不断完善现代农业生产的市场服务体系。

篇(5)

申请人姓名许洪朝,男,XXXX年X月出生,XX文化,现从事XX职业,家庭地址XXXXX,身份证号码XXXXXXXXXXXX。

二、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工程分两期,总投资3800万元。一期工程2000万元,主要以组装为主,年生产规模为5000台(套)农机,与其匹配需新建厂房15000平方米(不含办公、职工宿舍、生活设施等),电力需11000KVA。二期工程投资1800万元,规划设想为不走量的扩张,而走提升科技成分,提升产品品质发展的路子,二期工程完成后,年生产规模为8000-10000台(套)农机(含制造)。项目拟建于伊宁县城南工业园,需征用建设用地50亩。项目建成后,总用工人数为XX人,其中管理人员X人,技术人员X人,生产职工及辅助人员XX人。

三、建设项目优势

一是国家对兴办农机企业有优惠政策,伊宁县委、县政府对兴办农用中小型机械制造企业的扶持力度很大,项目具有政策优势。二是可以充分利用伊宁县100多万亩优质农田和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帮助农民增加经济收入,项目具有经济优势。三是伊宁县现代化农业发展需要大量农机,项目建成可直接为当地提供质优价廉的农机,同时提供便捷的售后服务,具有销售优势。四是项目属环保型中小企业,无三废排放,不影响环境,符合园区招商政策,具有环保优势。五是项目主要吸收当地人就业,能够获得当地群众的欢迎,具有就业优势。

篇(6)

关键词:商业银行;新农村;金融机构;金融改革

 

金融资源的匮乏影响贫困地区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影响农业先进技术的引进以及农村发展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产增收的难度将加大,提升各类商业银行在金融机构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迫在眉睫。 

 

一、农村金融机构的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银行类机构主要有四类六种,分别是商业银行中的农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中的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以及邮政储蓄机构。农村银行类机构的基本情况是:从机构网点布局看,这几类机构共有124 255个网点,其中104 671分布在县市以下地区,占网点总数的84.2%。从资产负债看,2007年末,农村银行类机构的资产总额占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28.8%;负债总额占金融机构负债总额的29.4%。从信贷支农情况看。对“三农”发放贷款的机构主要是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2007年末,这三类机构涉农贷款(包括农村信用社各类贷款、农业发展银行收购贷款和农业银行用于农村龙头企业、扶贫、乡镇企业、电网改造、基础设施贷款等)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19%,但大大低于全国的总体增长水平。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城乡金融市场发展的不平衡,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巨大潜力。在上述支农贷款中,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二、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与当前问题 

 

1 中国农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 

中国农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形成了由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构成的比较完备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这一体系从建立之初就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我国农村唯一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但由于机构不完备,建立初期承担的农业开发及扶贫贷款也于1998年3月划归农业银行管理,目前的职责仅限于对粮棉油收购提供政策性贷款,与为农业发展提供政策性融资的要求相差甚远。近几年,农村金融领域主要由农村信用社一家机构维持,农村信用社成了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但它在2003年改革前由于存在产权不清、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体制不明确、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落后等重大问题,以及历史上积累了大量的不良信贷资产,因而出现了大面积的亏损,有的年份全行业资不抵债,削弱了其支农能力。 

2 农村资金的流出 

农村资金通过邮政储蓄和国有商业银行资金的上存大量流向城市,使资金本来就短缺的农村经济发展遇上阻碍。农村邮政储蓄存款余额在过去10年中增加了10倍,其中大部分来自农村。农村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吸收的存款全部存入中国人民银行。从整体上看,在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存在“财政投入不足、金融支持不够、民间投资不继”等三大金融资源流失问题。 

3 农村保险问题 

农村保险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办法,也没有建立一个保险体系。现在的基本模式是:政府组织引导,农民自愿参加;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政策扶持;基金以县为单位独立核算、自主管理,主要通过储蓄、国债等渠道,实现保值增值。这一模式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制度设计上不具备“社会保险”的性质和特点;管理体制上存在缺陷;存在潜在兑付危机;农村养老保险给付水平偏低。 

尽管如此,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在近几年中步伐还是有所加快。如资本充足率大幅提高,抗风险能力有了质的变化。根据2002年末的监管数据,资本充足率为-8.45%,截至2005年6月末,全国农信社资本充足率达5.89%。不良贷款率下降,资产质量明显改善。2005年6月末,不良贷款率17.5%,比2002年末的37%下降19.5个百分点。结束连续10年亏损,经营效益显著好转。2005年上半年,实现轧差盈余93.36亿元,同比增盈80.7亿元。资产规模不断壮大,支农服务功能增强。2005年6月末,全国农信社各项存款达30694亿元,比2002年末增加10 769亿元,增幅为54%;各项贷款21968亿元,比2002年末增加8 028亿元,增幅为57.6%。总之,农村信用社改革已在全国大部分省份开展起来,并且在试点地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各类商业银行在金融机构中的作用 

 

1 发挥中国农业银行在新农村改革的作用 

中国农业银行是我国传统的从事农村金融业务的商业银行,但商业化的过程中,迅速进入城市并从20世纪90年代末起开始撤销了大量的农村基层营业网点,其支农能力大大下降。今后,农业银行在农村的业务重点应放在支持农村产业化过程中的龙头企业上,通过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带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业银行在农村金融中的作用。为适应农村各经济主体对商业性金融的需求,应加快组建新的农村商业银行可由个人和企业等出资组建。但我国银行业不对个人开放,虽然农村信用社改组成农村商业银行时允许个人入股,但不允许个人出资组建商业银行,这必将阻碍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事实上,鼓励私人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可使产权关系达到最大明晰化,优化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在已允许外资银行设立的情况下,国内银行业应适当对个人开放,而农村则是较好的实验点。

篇(7)

[中图分类号] S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0-0293-01

前言

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是研究“三农”问题的目的,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总体稳定大局,关系到我国是否能够快速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的伟大目标。党和政府始终对“三农”问题十分关注,始终坚持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气象和三农是紧密相连的,粤北地区即广东省北部,地理位置是指:韶关、清远两个地级市所管辖的范围。粤北地区北与江西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以山地和丘陵为主。这种地形导致粤北地区气候十分复杂多变,经常会受到干旱、低温、暴雨和台风的影响,在我国属于农业灾害多、高危险的重点地区。本文针对粤北“三农”气象服务的基本情况进行论述,提出了当前对粤北地区提供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找出了提高气象服务的有效措施。

1 粤北“三农”气象服务基本情况

广东地区的气象服务部门在工作中始终围绕掌握“三农”服务为核心,在当地农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1 实施省人大议案,加强“三农”气象服务

为了提升气象为“三农”服务的水平,早在2000年广东省人大就批准实施了《关于加强广东省气象事业建设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议案。这项议案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粤北气象部门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气象事业,尤其是在服务“三农”问题上,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服务能力。

1.2 开发农业气候资源,服务农业结构调整

在广东省地理布局上,粤北地区主要以山地及丘陵地形为主,当地传统的农业水平十分低下,农产品产量较低,农民收入并不高。气象部门对该地区的气候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显示该地区夏凉气候资源十分丰富,非常有利于开发高山花卉事业和反季节蔬菜的种植。并将此次调查结果迅速呈报相关部门,建议快速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当地气候资源。

1.3 针对农业生产需求开展农用天气预报

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要求十分严格,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受到水体、植被、地形等因素影响的很大,农业生产需要更加全面的天气预报。粤北地区气象部门充分利用省重点项目“广东省农用天气预报关键技术及防寒减灾对策”,积极利用天气预报系统,对当地的农田小气候进行准确预报。能够满足当地不同农业发展的气象需求。

1.4 强化灾害预警评估,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为了能够减少各种气象灾害给农业发展带来的损失,粤北地区气象部门加强了对灾害预警评估能力,尤其是对当地农业生产带来的灾害,对灾害进行等级划分,并且对灾害的详细情况进行提前预报,为各部门在防灾抗灾方面提供第一手资料。

1.5 增加气象信息在农村的渠道

根据广东省《广东省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规定》要求,粤北地区已经建立了应对各种气候灾害的应急管理机制,确保一旦发现各种灾害情况都能够快速、准确的向有关部门提前预警。并且扩展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渠道,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渠道各种气象信息,最大限度的使农民能够第一时间收到气象信息。

2 气象在服务“三农”当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农业事业的快速发展,农业种植水平也在逐年提高,粤北地区近年来为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引进了很多新品种,农业布局发生了一些变化,这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服务手段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农业发展的需求,必须紧跟农业发展的步伐,不断创新服务措施,提高服务能力。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2.1 缺乏针对性

在气象信息过程中基本只能够提供一定范围内的气象信息,且气象信息比较单一,对该地区种植和养殖产业的针对性不够,没有进行分门别类的预警,这种服务只能够为当地农业提供笼统的气象信息,针对性不高。

2.2 缺乏多样性

完整的气象信息应当包括气温、湿度、土壤温度、光照、风力、蒸发量等等相当繁杂的信息,因为这些因素都影响着植物的生长,虽然一些信息看似对一般植物生长影响并不大,但是对一些花卉等品种的影响十分巨大。一般气象信息是,只是对气温、是否降雨和风力等基本情况进行预报,很难精细到各种不同的因素。

2.3 缺乏准确性

虽然我国气象部门预警信息已经能够将气象预测提高到十天以内,并且准确率已经达到国际水平,但是在预报中对年份、季度和月的预报水平仍然很低,这对安排种植农作物、制定全年种植计划帮助很小。

2.4 缺乏及时性

当前粤北地区的气象部门每天定时向外各种气象信息,主要通过的传播渠道有电视和电台,受到传播渠道的限制,常规的播报只能够在规定的时间进行,很多农村不能够准时收到每天的气象预报。并且很多农民没有养成拨打12121查询天气的习惯,经常会错过天气预报,不能第一时间掌握天气的变化。

3 加强“三农”气象服务的有效措施

3.1 转变“三农”气象服务观念

在气象服务“三农”方面,不要仅仅重视气象服务,忽视农村生存、生活环境建设气象服务的状况。逐步加强农村镇集建设规划、农村能源、农村公共卫生等工程建设的气候论证和气象系列化服务,在农村要建立风能开发利用、太阳能发电等全方位的气象服务,帮助农民利用周边的气候资源提高生活质量,转变工作观念,促进农村气象服务的持续发展。

3.2 丰富“三农”气象服务产品

要真正了解农村对气象工作的需求,不断推出符合农民需求的气象产品。可以从开发专业服务和加强重要天气两个方面入手:专业服务方面,可以建立粤北地区夏凉气候资源利用示范区,将粤北地区气候特点利用科技手段进行全天候监测,准确找到适合当地气候的生长作物品种,真正将气候资源转变为经济资源;重要天气方面,对于一些对农业可能造成灾害的天气要及时、准确进行预报,加大播报频率、对气候变化进行详细描述,为农民判断提供可靠材料。要及时了解农业方面新引进的品种,针对品种生长特点,提供相应的气象服务。

3.3 气象服务信息进村入户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手机已经成为生活的必需品,加之微信、微博的大量应用,农民获得消息的渠道逐渐增多,渠道虽然增多,但是信息的准确性却很难保证。作为气象部门,可以开发自己的通讯软件,让农村可以通过使用软件第一时间了解天气情况。同时,还可以与各级政府合作,利用农村大喇叭、微信群等渠道,第一时间在农村大范围传播信息,当地政府也可以根据气象信息,迅速安排部署抗灾减灾工作。

3.4 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

气象部门工作人员要充分利用当前各种高新科技,不断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长效性,当前我国在这方面相比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国可以通过学习,不断吸取经验,提高工作质量,进一步提升天气预报的准确性。

4 总结

“三农”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尤其是我国当前还属于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总值在全国生产总值的比重仍然很大,粤北地区地形复杂,适合生长的作物品种众多,如果发展良好,对当地的经济能够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当地气候灾害繁多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发展,这就要求当地气象部门必须全面履行自己职责,加强气象服务,在做到及时通报各种气象信息的同时,还要帮助当地农村将气候资源转变为经济资源。

参考文献

[1]潘嘉念,崔健,涂悦贤等.广东气候与农业[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1-10

[2]潘嘉念,涂悦贤,李载忠.广东省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灾减灾对策[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81-192

篇(8)

1、以大任、东落堡等[!]村为主的红薯窖藏业,现已达到3800多亩,年窖藏量达到1500万斤。大任村红薯种植面积达2200亩(共有耕地2400亩);东落堡村种植面积达1600余亩;辐射小任、五里窑等八个村,所辐射各村零散种植面积预计在1000亩左右。

2、以南大位、田候等村为主的地膜花生—白萝卜、冬储大白菜现已达到1600多亩,复种达到4400亩,年产量达到20__万斤以上。

3、以东西相盖、吴村等村为主的秋菜冬储,现已达到3000多亩。

4、以东引、南引等村为主的豌豆种植,现已达到1000多亩。

5、田候绿园蛋鸡养殖,现已发展成为一个固定资产达500万元,占地面积35亩,蛋鸡存栏6万余只,日产鲜鸡蛋2500公斤,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的知名企业。

6、彩印印刷业:我乡彩印印刷业以西相盖村为主,拥有东洋印业等知名企业。

二、制约发展的现实问题

1、我乡在以往的发展中,虽大力推广特色种植、养殖业,但仍不能形成种植养殖规模,主要受以下因素制约:

一是农副产品销路问题。所产出的农副产品销售以“马路市场”、“路边市场”收购和农户自己赶集等形式为主,截止到目前我乡没有大型综合批发市场(或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现已成为制约我乡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二是思想观念问题。传统的耕作方式和栽培品种,在部分农民心目中根深蒂固,他们不愿意改变现有耕作模式,不愿冒一点点风险,即便是周围有很多成功经验,也不愿去学习、去尝试。

三是管理方面问题。由于受传统思想意识影响,造成各种专业协会、农业合作社等组织发展较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规模化生产进程,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2、我乡彩印业发展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仍不能形成大型企业,主要受以下因素制约:

一是涉及企业管理的机构多,各类检查繁杂。各种非税性收费约是企业税收的两倍,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是企业发展面临融资渠道困难问题。金融业对企业信贷支持力度不够,造成了贷款难、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资金不足;企业融资渠道单一,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由于融资渠道单一,企业资金的80%来自银行,从而导致企业长期高成本经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很弱。

三是企业扩大再生产受土地因素制约严重。企业用地资源主要倾向于大型企业,而对于中小企业几乎没有什么指标,极度制约了企业的扩大再生产。

四是企业领导管理意识落后,产品合格率低,竞争力差。技术装备落后,管理水平低,职工素质不高,产品质量较差,在如今的买房市场,市场竞争成为品牌和质量竞争的现状下要发展是难以为继的。

三、几点建议

1、希望县委协调电力、工商、土地等相关部门,充分发挥我乡特殊地理位置优势和交通优势,筹建一个大型综合批发市场(或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以解决全乡农副产品的销路问题。

2、希望县委协调科协、农林等相关部门继续加大科技知识培训力度,进一步转变传统思想意识,提高科学种植、养殖技术。

3、希望县委协调科协等相关部门积极引导农民自发成立农业技术协会或农业合作社等群众性组织,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使农民自主管理、自主经营意识的得到进一步加强。

篇(9)

前言

信宜市低产田改造关系到其农业的发展、人民的收入等方面的问题,信宜市是一个人杰地灵、物资丰富的地方,2012年,信宜市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农业定市、环境优市、开放活市”的发展战略,将农业作为建立特色产业强市的主要方向,尤其是低产田改造在水稻、玉米上的有效措施是现阶段信宜市着重关注的。

1 信宜市低产田改造的基本情况

信宜市地属广东省,是50个山区县、市之一,市内几乎70%是山地,被人们称为“八山―水一分田”的地方,由于地势东北高、西南低的格局,山地、崇山峻岭以及河流众多,因此具有优良的水资源优势,农作物以水稻和玉米为主,水田有29万亩,低产田大约3万亩。气候特征为雨量充沛,降雨时空不均匀,干湿季节明显,现阶段,导致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主要原因有:第一,土壤营养元素的失调,缺乏氮、磷等主要元素,以及铝、锌等次要元素,另外,土壤严重的偏酸性影响了水稻以及玉米对磷钾以及微量元素的吸收,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肥料的经济效益;第二,多数土地的耕地层偏沙化,使得作物的营养元素和水分不能长期存储;第三,生态环境破坏,水土流失面积较大,另外由于长期水渠道的老化,农作物的抗旱能力严重下降,这就给低产田改造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2 信宜市地产田改造中的问题

现阶段,信宜市区低产田改造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从全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信宜市的地产田改造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着信宜市农业的生产以及粮食生产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1 投资不足 当前,信宜市关于低产田的投资项目主要包括农业的综合土地开发与治理、扶贫政策系统的资金以及水利工程系统的农田水利资金项目,从一定程度上来看,与全区的总改造资金相比,低产田改造的资金的投入还不够,还不能满足低产田改造的所有任务的需求,虽然低产田改造可以相应的融入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但是由于投资力度的不够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低产田改造的资金很难分摊到农民身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低产田投资影响了粮食安全的问题,所以现阶段,信宜市的低产田改造资金仍然需要国家财政的投资作为主要的资金来源。

3.2 基础设施条件不达标 虽然信宜市的水利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由于国家政策对低产田改造投资的不足,造成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的恶劣,许多的大型泵站中的设备存在严重老化的现象,再加上维修的不及时,使得低产田改造的效益严重衰减,这是阻碍信宜市低产田改造的不利因素之一。

3.3 改造模式单一、制度不完善 信宜市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低产田改造主要是采取水利、农业、科技等措施进行,对于所在项目区的水田等实施集中的综合开发、综合治理的措施,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全方位的对低产田进行改造。另外,没有完善的投资制度,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进行低产田改造的资金来源,使得改造由于资金不足受到限制。

4 信宜市低产田改造的有效措施

4.1 加大资金投入 信宜市低产田改造的资金投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加大国家财政的投入,由于国家对农业发展的重视,应该将综合开发的资金投入到低产田改造中,各地资金配套能力与国家资金的投入密切相关,争取中央财政对低产田改造的资金投入能够满足大部分的改造要求;第二,通过部门之间的协作联合,将农业综合开发与信宜市的土地整理、扶贫等所涉及到的资金,按照国家要求形成项目,遵循统一发放的原则,集中资金,统筹规划,不断地吸引地方资金或吸引外资,允许大户承包低产田,形成多渠道、多方式的资金吸纳形式,为低产田的改造奠定基础。

4.2 创新改造模式 出台相应的改造政策,鼓励各部门积极争取国家资金的支持,在增加财政支农的基础上,为低产田改造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不断地创新低产田改造模式,严格的执行项目管理体制,以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率,实施资金和项目的公示制度,建立资金的监督机构,形成资金运行的保护机制,逐步的在低产田改造的过程中建立资金的绩效评价制度,从低产田的创新改造模式上为信宜市的农业发展提供条件。

5 结束语

虽然现阶段信宜市的低产田改造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我们相信通过对低产田改造问题的研究,并得出的解决措施一定能够从真正意义上有利于信宜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以上新理念、新创新措施的实施,积极的将低产田改造作为信宜市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一定会为信宜市的农业发展掀开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篇(10)

泌阳县是农业大县,总人口9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7万人,总耕地面积8.91万hm2,农民人均耕地面积0.12hm2。常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6.7万hm2,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0.7万hm2,粮食总产量60万t。

二、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

(一)发展现代农业是落实科学

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需要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有利于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业基础;通过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条件;通过推广应用新知识、新技术,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三)发展现代农业是实现农民

增收的需要发展现代农业,不仅能够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综合效益,直接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能够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拓展农民就业空间,实现多环节增收。

(四)发展现代农业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实质上是包括价格、质量、品牌和经营方式在内的整个农业产业体系的综合竞争。

三、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机遇

农村,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渗透和扩散,带动了高新品种、生物农药、节水工程、农业信息等新型产业的兴起。随着人们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绿色食品、方便食品需求日益扩大,将极大地拉动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四、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措施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结合县域实际情况加强实践探索,采取多措并举的办法,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结合泌阳县实际情况,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农业区域化,从一定意义上就是“特色+专业+规模”,说到底就是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应通过农业项目、资金的整合,集中投入,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提升农业规模效益和产业竞争能力。

(二)强化科技支撑和推动作用

一是发展高新技术。重点发展新品种及种子处理技术、安全生产与质量控制技术、节水技术、资源循环高效利用技术、精深加工技术、信息技术等。二是搞好示范应用工作。按照“一乡一主业,一村一主品”的建设原则,大力发展和逐步开发各具特色的主导农产品。三是完善推广体系。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公益性职能,发挥其主导和带动作用。同时,放活经营,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农技推广活动。

(三)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农业标准化生产,就是通过运用工业生产模式经营农业,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保障农产品的安全。推进标准化生产,需要保护和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加强生产过程管理,加强质量安全监测。

(四)搞好农业集约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

1.通过推广土地流转政策,培育一批种植大户,实行规模化生产,提高种植效益和劳动生产率。2.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发展一批辐射面广的中小型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农业企业群体。3.积极推进农产品深加工示范基地建设,以乡镇为主体,整建制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发挥集聚效应,实现规模效益。

(五)通过各种措施促进循环农业发展

一方面,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程,推广测、配、产、供、施一条龙服务。引导农民使用高效低毒农药,降低农药、化肥施用量,提高利用率,减少对土壤的污染;通过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努力控制和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另一方面,构建产业之间相互依存、产品和中间产品及废弃物交换利用的产业循环体系,并积极引导农业内部循环体系以及农户家庭循环体系。

篇(11)

中图分类号 S27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5-0208-02

Efficiency Analysis of Water Supply Engineering of Rainfed Agriculture Efficient Water-saving Demonstration Base of Gaoya Town in Haiyuan County

LI Xue-wen

(Haiyuan County Water Authority,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Haiyuan Ningxia 755200)

Abstract Water supply engineering of rainfed agriculture efficient water-saving demonstration base of Gaoya Town in Haiyuan County is the key engineering of Ninghxia efficient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he basic situation,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status and engineering scale of the project were introduced,and the benefit cost was analyzed from the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economic benefits,social benefits and ecological benefits,etc. Finally,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project was carried out,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water supply engineering of rainfed agriculture efficient water-saving demonstration base of Gaoya Town in Haiyuan County.

Key words rainfed agriculture;efficient water saving;demonstration base;water supply project;benefit analysis;Haiyuan Ningxia;Gaoya Town

海原县高崖乡旱作农业高效节水示范基地供水工程实施后,有效促进了该地区的节水灌溉项目发展,同时也解决了作物种植的水资源供给问题,为高效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海原县农民脱贫致富开辟了新途径。本文从工程现状、工程规模、效益分析、综合评价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该项目的实施提供借鉴。

1 项目区基本情况

海原县高崖乡地处海原县东部,路网发达,为农产品交通运输提供了便利,信息传播畅通,农业信息化发展刚刚起步并前景看好。项目区范围包括高崖、草场、联合、三分湾、红古、高湾6个行政村。高效节水灌溉覆盖面积为2 320 hm2,其中:设施瓜菜面积2 003.73 hm2,经果林面积316.2 hm2。工程总投资10 039.61万元。

2 水利工程现状

高崖乡为扬黄灌区,灌溉系统条件较好,粮食作物产量较高,是海原县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对周边地区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但近年来由于灌区开发土地面积不断扩大,项目区内水资源紧缺情况日渐显现。由于灌溉系统扬水量不足,阻碍了项目区农业发展,水资源缺乏与浪费同时存在,加上水利工程基础设施水平较低,传统用水结构阻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1-3]。

3 工程规模

供水规模:灌溉工程年毛供水量466.99万m3,新建3个调蓄水池,1#蓄水池蓄水量35万m3,引水设计流量为0.7 m3/s,2#蓄水池蓄水量21.5万m3,引水设计流量为0.6 m3/s,3#蓄水池蓄水量10万m3,泵站设计流量为0.15 m3/s。种植规模:总种植面积为2 320 hm2,其中拱棚甜瓜种植面积为2 000 hm2,经果林种植面积为313.33 hm2。

4 效益分析

4.1 水资源高效利用效益

工程实施后,田间灌溉水利用系数超过0.9,实现了水资源高效利用;工程实施后,项目区年毛用水量466.99万m3,平均综合灌溉2 013 m3/hm2。

4.2 经济效益

工程效益的直接效益主要指灌溉效益;间接效益指社会和环境效益。国民经济评价只包括直接效益,对间接效益只作定性分析。经过项目的实施,在高崖乡发展节水农业示范基地2 003.73 hm2,经果林316.2 hm2。项目区经济效益统计结果见表1。高效农业节水灌溉产生的效益是项目经济效益的主要方面。灌溉效益为农业、水利等综合投入产出,水利工程的具体效益应采用合理分摊的方法,一般分摊系数为0.35,灌溉效益为5 427.7万元[4-7]。

4.3 社会效益

项目区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建成后,将带动全县周边地区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通过培训、示范可使项目区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甜瓜种植科技含量提高到40%以上,同时通过种植业结构调整示范,幅射带动宁夏中部干旱带发展抗旱节水高效农业,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为贫困地区优势农产品的种植树立样板。另外,通过项目建设,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为海原县高效农业和振兴经济探索出一条新途径。

4.4 生态效益

项目实施后,项目区防护林体系基本完善。村镇绿化改善,森林植被覆盖率将达到15%。随着灌溉面积的增加,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农田作物覆盖时间延长,防风固沙功能增强,水土流失减弱,生态环境大为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明显好转。

4.5 供水成本分析

工程总投资10 039.61万元,总成本1 199.82万元,其中经营成本363.19万元。工程折旧费按30年计,根据平均年限法计算,年折旧费为334.65万元。工程摊销费按15年计,不计残值,年摊销费501.98万元。年工程维修养护费200.79万元。职工人均工资及福利费根据每年1.5万元计,24人总工资及福利费用36万元。年管理费用12万元,水资源费用为93.40万元,电费为15.00万元。年供水量443.64万m3,年取水量为466.99万m3。单方供水经营成本为0.78元/m3,全成本为2.57元/m3。

5 综合评价

供水工程是一项关系中卫市海原县产业结构调整、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工程。该项工程实施后,有效促进了该地区的节水灌溉项目发展,同时也解决了作物种植的水资源供给问题,为高效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6 参考文献

[1] 牛红霞.浅谈塔城市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管理的改革[J].中国西部科技,2010(2):78-79.

[2] 崔国锋,张彦光,贾国华.浅析聊城市农村供水工程管理模式[J].山东水利,2009(8):59-60.

[3] 方宝秋.浅谈县级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及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浙江建筑,2009(5):75-76.

[4] 张凌峰.太钢岚县项目供水工程总体方案比选[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36):18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