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城乡建设政策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 F3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3-0388-01
1 挂钩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农村居民点整理所需资金巨大
目前,河南省洛阳市吉利区“挂钩”整理主要靠区人民政府先行投入,资金来源比较单一,这给地方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涉及拆迁补偿、安置等经费问题,这对于经济实力欠佳的吉利区来说,高效实施挂钩政策的难度非常大。
1.2 农村规划相对滞后
整体规划是农村居民点建设宏观调控的关键,但是目前大多数村庄都还没有进行统一规划。长期以来,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村建设缺乏统一规划,规划仅局限于城市和城镇范围内,农民建房无序进行[1]。自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对开始规划的大部分农村居民点规划也仅是到中心村进行规划,没有统一、合理、科学的规划,村庄建设必会出现杂、乱、脏等情况,很难进行有序地村庄整理。农村规划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农村规划的编制水平不高,同时规划编制费用太高,镇村难于负担。
1.3 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
国家规定了农村居住用地人均不得超过150 m2,但是很多有一定建造年限的房屋基本上都超过了这个标准,超过部分是新增耕地的潜力部分。对超过的部分如何有效处理,是否应给予补偿以及如何补偿等问题目前都还没有明确规范。在这些问题上,若地方政府操作不当,很易侵犯农民和农村权益。另外,挂钩项目通常是跨区域项目,这就须依靠政府的行政手段支持才能顺利完成。然而在中国目前的现实条件下,较易忽视民众的意愿。因农户长期生活在传承区域,无形中便形成了特定的文化和社会生态,而其是否愿意搬迁、是否愿意接受家园环境改变,这些都是复杂的问题。
2 挂钩政策高效实施的政策建议
2.1 改革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
挂钩政策得以高效实施的关键在于要将农地整治和土地合理流转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为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创造条件,而高效农业又为会农户带来显著的增收,这样就会形成农地整治、农地流转、现代农业发展三者之间的一个良性循环过程,使农地整治成为农民发展农村经济的内在要求[2]。因此,实施挂钩政策最重要的便是改革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将整理后的土地出让收益主要归于农民,并在有效规划控制下给农民参与工业化的空间。对政府主导的城市化作出一些利益的妥协,给农民留一个分享级差收益的小空间。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分配关系目前还比较混乱,农民个人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必须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进行改革,通过让农民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获取好处而支持整理,这样也更有助于吸引民间资金,缓解土地整理资金不足的问题。必须加强政府职能,完善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改革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以进一步推动农村居民点的土地整理工作。
2.2 完善农村居民点整理资金保障体系
在挂钩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资金保障体系。资金以政府投入为主,同时拓宽筹措资金的渠道。资金来源可以是政府财政直接投入资金、招商引资、公开招标、政府投资公司入资以及当地乡镇或街道办事处入资等。可积极联合农业、水利等相关部门,多方筹措、申报项目资金,综合不同部门的专业意见,合理进行沟、渠、路、林的配套规划,在规划项目完成后,积极联系相关农业企业到项目区内投资高效农业。农业生产条件优良,农业企业投资意愿增强,而高效农业发展给村民带来的实惠又使村民从内心增加了对土地整理的认可,从而保证项目持续推进[3]。另外,在“挂钩”中可坚持“谁整理、谁受益”的原则,调动农民集体开展土地整理的积极性,如通过减免税费、改善居住条件等来促使其进行土地整理。
2.3 统筹规划,制订高标准的村庄规划方案
挂钩政策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促进经济发展。随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会离开农村成为城镇居民,农村空闲宅基地将越来越多。因此,必须加快村庄规划,因地制宜地对居民点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有序推进挂钩政策的实施[4]。针对规划编制费用高的问题,可规定由区、镇、村分别承担费用份额,或出台相关政策,由乡镇级资质单位协助编报,再由市(区)统一把关。
2.4 探索整理后土地的产权归属和利益分配问题
对于挂钩试点中复耕出来的土地,其产权还存在很多争议,应积极探索科学的产权归属问题。例如,应该归当地政府使用的土地,要有相应的法理基础,对是否给予农民一定的补偿、土地所有权的分配、利益分配等需要进一步研究。
3 参考文献
[1] 王君,朱玉碧,郑财贵.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运作模式的探讨[J].农村经济,2007(8):29-31.
一、农村“宅基地换房”现象的出现
最近几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多个省市出现了“宅基地换房”现象。所谓的“宅基地换房”,通常是指农民自愿以其宅基地,按照一定的置换标准,换取小城镇的房屋并迁入小城镇居住。腾出的宅基地进行复耕,节约下来的集体建设用地,经过土地储备以后再以招拍挂的形式出让,以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收益来安置农民和弥补小城镇建设的资金缺口。
基于《土地管理法》中关于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的限制性规定和“宅基地换房”中涉及到城乡建设用地挂钩流转的问题,中央和地方相继出台了一些规定,对其中涉及的城乡建设用地流转进行了规范。
二、城乡建设用地挂钩流转的法律与政策规定
(一)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于2005年开始,并在全国部分地区试点。
国务院于2004年10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国土资源部于2005年10月颁布了《关于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国土资发[2005]207号),并于2009年3月分别颁布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8]138号)。
1、《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对农村城乡建设用地挂钩流转作出了原则性规定:要加强村镇建设用地的管理。要按照控制总量、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原则,编制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明确小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的数量、布局和规模。鼓励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要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并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凡占用农用地的必须依法办理审批手续。禁止擅自通过“村改居”等方式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转为国有土地。禁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非法出让、出租集体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改革和完善宅基地审批制度,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禁止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引导新办乡村工业向建制镇和规划确定的小城镇集中。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村庄、集镇、建制镇中的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依法流转。
2、《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含义作出了明确规定,所谓“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3、《关于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中对城乡建设用地用地挂钩流转试点的基本要求、管理和操作流程均作出了规定。
第一,关于挂钩流转试点的基本要求。要严格依据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促进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要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复垦,最终实现项目区内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地布局更合理。对挂钩试点的规模进行控制和管理,通过下达一定数量的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周转指标来进行。挂钩周转指标专项用于项目区内建新地块的面积规模控制,并在规定时间内用拆旧地块复垦出来的耕地面积归还,归还的耕地面积数不得少于下达的挂钩周转指标。
第二,关于挂钩周转指标和项目区的管理。挂钩试点的规模按国家和省(区、市)下达的挂钩周转指标控制,挂钩周转指标按照“总量控制、封闭运行、定期考核、到期归还”的原则进行管理。对于挂钩周转的指标由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根据试点市、县及项目区情况提出申请,报国土资源部核定。挂钩周转指标下达试点省(区、市)后,由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按项目区分解下达到各试点市、县。
第三,关于挂钩试点的条件和操作程序。挂钩试点工作必须经国土资源部批准,未经批准不得自行开展试点工作。省级国土资源部门制定试点工作总体方案,向国土资源部提出开展挂钩试点工作申请。国土资源部对省级国土资源部门上报的试点工作总体方案进行审查,并批准挂钩试点省份。经批准的试点省级国土资源部门,依据试点工作总体方案,组织市、县国土资源部门编制项目区实施规划,并进行审查,建立项目区备选库;根据项目区入库情况,向国土资源部提出周转指标申请。国土资源部在对项目区备选库进行核查的基础上,按照总量控制的原则,批准下达挂钩周转指标规模。市、县国土资源部门对挂钩试点工作要实行动态监管,每半年将试点进展情况向上级国土资源部门报告;省级国土资源部门应定期对本行政辖区试点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并于每年年底组织开展年度考核,考核情况报国土资源部备案。项目区实施完成后,由试点县级国土资源部门进行初验。初验合格后,向上一级国土资源部门申请,由省级国土资源部门组织正式验收,并将验收结果报部备案。
(二)部分因“宅基地换房”事件受到广泛关注的地区,如天津、四川、浙江等地也制定了当地的关于城乡建设用地挂钩流转的操作细则。
1、天津市制定了《天津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津国土房规[2009]2号),其中强调了:要加强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建设用地总量和布局的控制和引导。要以挂钩试点周转指标安排建新拆旧规模,调控实施进度,考核计划目标,确保项目区内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挂钩试点工作应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切实维护农民个人、集体经济组织和相关权益人的合法权益。
2、四川省制定了《四川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川国土资发[2008]68号),其中强调了项目区实施规划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与城市建设规划、村镇建设规划和农房建设规划相衔接。挂钩项目与土地整理项目原则上实行分类管理,按照各自管理办法的要求分别申报、实施、验收,组卷归档。挂钩试点工作管理实行分级负责制。省国土资源厅负责对全省挂钩试点工作的总体部署和组织管理。负责制定管理办法,审批项目区实施规划和方案,实施监督检查,组织项目区验收。试点市(州)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辖区内挂钩试点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负责试点工作的管理与监督,审查项目区实施规划和方案,组织项目区初验等工作。试点县(市、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编制项目区。实施规划,制定工作计划并具体组织实施,组织开展项目区竣工自查。
3、浙江省制定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2009〕121号)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方案审查报批办法(试行)》(浙土资发〔2009〕37号),其中强调了组织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要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按照“先复垦、后置换”的原则,将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后,该复垦耕地面积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建设用地区内的农用地和未利用地进行等面积挂钩置换。其中,置换占用耕地面积小于复垦项目新增耕地面积的,新增耕地结余部分可用于其他建设项目的耕地占补平衡。省国土资源厅根据国土资源部下达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各市、县(市、区)年度建设用地复垦新增耕地任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账册余额和申报使用数量,编制各市、县(市、区)年度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计划,报省政府同意后实施。实施方案中拟安排的建设地块需征收农村集体所有土地的,应同时拟订土地征收方案,一并上报审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方案和土地征收方案经省政府批准后,由市、县(市、区)政府负责实施土地征收,并依照有关规定组织实施土地供应。
(三)2010年底,针对城乡建设用地挂钩流转中出现的问题,国务院和国土资源部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进行了规范。
国务院于2010年12月了《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7号)、国土资源部于2011年2月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整治清理检查工作方案》其中对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中亟需规范的问题作出了规定,强调不能片面追求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在推进农村新居建设和危房改造及小康示范村建设等工作中,凡涉及城乡建设用地调整使用的,必须纳入增减挂钩试点;不能突破挂钩周转指标;不能盲目大拆大建和强迫农民住高楼和侵害农民权益。
三、总结
笔者认为,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农民的宅基地会越来越多的体现商品化的属性,上述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出台,对集体建设用地的高效利用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而将农民的宅基地纳入整个建设用地的流转也是未来建设用地市场发展的趋势,虽然目前不宜在全国完全放开,但如果能通过试点来发现并处理好其中的土地规划利用和农民安置补偿问题,在使作为生产要素的土地资源得到经济高效的利用同时又提升农民居住生活条件和改善基本福利保障,那最终将实现社会各方的多赢。(作者单位:北京市天银律师事务所)
参考文献
[1]何缨:《“宅基地换房”模式的法律思考》,《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以下简称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和耕地保护“三位一体”的程序一体化建设;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然而,在该政策具体实施过程当中,暴露出诸多问题,例如指标分配缺乏依据,项目区资金落实困难,农村用地结构未优化,农民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等。
一、增减挂钩与农民权益保护的关系
2011年12月26日,国土资源部颁布《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明确强调要切实维护农民土地合法权益,包括充分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确保收益返还农村、加强农村集体土地权属管理等重要内容。
由此可以看出,在该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国家高度重视农民权益保护问题。而事实上,农民合法权益的保护也攸关该政策的成败。农民权益得到保障无疑会推动该政策的顺利实施,反之,则会从根本上阻碍该政策的推行;因为增减挂钩政策离不开农村土地、离不开对农民合法权益的干涉。
然而,该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引发了一系列侵犯农民权益的问题,如农民“被上楼”、“强制拆迁”、“暴力拆迁”所引起的恶性等,违反了增减挂钩政策的初衷,也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二、侵犯农民权益的具体表现形式
首先,未经农民同意强拆强建,强制实行增减挂钩。国土资源部颁布的《通知》明确规定充分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旧房拆迁、新居建设等必须征求农民意见,在农民的参与和同意下开展增减挂钩;严禁强拆强建,严禁强迫农民住高楼。但是在实践当中,由于土地财政的利益驱使,政府往往忽视农民的利益,强拆强建,因暴力拆迁所引发的自焚事件也是频发不止,甚至引发了一连串的流血事件。而政府以增减挂钩的名义争取更多的集体土地,将土地出让来招商引资,甚至从中谋取非法利益,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使得土地成为政府财政的重要来源。
其次,擅自开展增减挂钩试点,擅自扩大增减挂钩周转指标规模。对挂钩试点资格的取得,《通知》指出,未经国土部批准,不得以各种名义擅自开展增减挂钩和建设用地置换活动。各地开展增减挂钩试点的范围和规模,必须严格控制在部下达的年度增减挂钩指标规模之内,严禁擅自扩大增减挂钩指标规模或循环使用计划指标。然而在一些地方存在着这样一些现象:政府由于没有挂钩指标而无法得到上级拨付的补偿款,农民拆了房之后因无法得到补偿或者补偿标准低无法盖起新房;拆了房的地不复垦为耕地,转为建设用地又没有增减挂钩指标或审批等一系列非法行为。这些行为实际上剥夺了农民基本的居住权以及获取土地收益的权益。
再次,农民“被迫上楼”,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不方便。一些地方以“增减挂钩”的名义过度实施拆村运动【1】,使得很多农民被迫集体上楼,这无疑侵犯了农民的居住选择权以及对土地的收益权等。此外,农民“上楼进社区”也就意味着农民上田路途拉长,多数大型农机械无地可放,生活成本大幅度增加,额外的用水、用电、取暖等开支给农民带来很大的负担,生产方式和居住方式严重脱节【2】。加之配套的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无法得到保障,从农民的角度来看,是对农民权利的损害。
此外,擅自剥夺农民的土地产权,侵犯农民土地上的利益。根据我国《物权法》、《土地管理法》等的相关规定,农村土地产权包括宅基地使用权、自留地(自留山)使用权、农用地承包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副教授、社会学博士张林江认为,“农民进城有很多种方式,不应该与土地的产权挂钩。但是现在一些地方的做法是逼着农民进城,通过居住集中、耕作集中等方式,要收走农民的土地产权,或者要用城里的社会保障等福利来美其名曰‘换走’农地的土地产权。这事实上都是用所谓的表面合理理由来‘剥夺’农民,其目的不是‘利民、福民’,而是彻头彻尾的‘剥夺’。”【3】
三、保护农民权益的对策及建议
第一,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提高农民的参与热情。《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开展增减挂钩试点,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项目报批时,必须附具征求集体组织和农民意见情况、听证和公示相关材料,做到整治前农民愿意、整治中农民参与、整治后农民满意。
因此,地方政府在增减挂钩政策推行过程中,应当保持中立状态,应当积极“引导”而非“主导”,不能为民做主,更不能替民做主,要充分尊重农民群体的话语权,从决策做出之前到决策的最终执行整个过程都要有农民的参与。比如,在做出决策之前,决策机关要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及时将决策告知受影响的农民,使农民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评估决策实施对其可能造成的影响,以便决定在决策制定过程中应秉持的立场。在决策过程中,重视农民的参与权,对农民的意见充分考虑,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在决策的执行过程中保障农民的监督权,同时对那些有损农民利益的土地整治行为,要为农民提供诉求渠道,赋予农民应有的救济权利【4】。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同时赢得农民的拥护和支持,减少政策执行的阻力,提高执行效率。
第二,严格规范政府征地制度,减少强拆强建,促进增减挂钩健康发展。在增减挂钩政策实施过程中,有些政府为了利用土地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违背农民意愿强拆强建,强制征地,以致政府与农民矛盾尖锐。基于此,政府应当减轻对土地的依赖,严格依法征收农民土地,避免强制拆迁等非法现象。
对于征地制度,根据我国《宪法》等规定,只有当国家处于紧急状态,为了国家和社会整体利益时才能征收个人财产。因此征地制度是在非常状态下的非常做法,而在当今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一切产权的流转都应当通过交易来实现。在增减挂钩政策实行过程中,应当扼制政府依靠其垄断的土地征收权在支付征地补偿费用后强制性地将集体所有的土地转为国有土地的现象,政府征地最终应当回到合理协商、公平交易的市场法则上来,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公平的价值理念,才能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增减挂钩政策的健康发展。
第三,制定科学的补偿标准,完善政府问责机制。针对“拆旧”之后农民无法及时得到政府的补偿或补偿标准不合理以至农民没有住房的问题,挂钩项目的实施首先必须遵循“先建新、后拆旧”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政府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统一的补偿标准,综合考虑区位、自然生产力、开发成本、机会成本、复垦成本、预期收益、社会保障价值因素等。建立专业、权威的评估机构,科学估算土地价值的合理区间,将其作为监督土地交易市场正常运行的依据【5】,使得每位受政策影响的农民都能够得到合理的补偿,切实保障农民的住房问题,有效减少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
此外,政府应当强化依法行政,以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针对一些政府以“增减挂钩”为名从中牟取私利的行为,应当设立强制性措施和严格的问责机制,明确具体的责任承担者,严格追究相应责任人的责任,规范政府在增减挂钩政策施行中的行为。
一直以来,我国的项目管理都是使用的粗放型的管理模式,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前传统的施工项目的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不符合现在的项目管理。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分析,从目前的实际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对于建筑工程来说,通过相关研究可以很好地保证建筑质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人们的居住质量,实现高质量住房的标准;其次,对于建筑施工的管理者来说,通过提高施工质量的管理,可以保证管理水平的提高,减少工作失误,进一步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的发展;最后,对于施工人员来说,通过研究中提出的各种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地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
二、市政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设计质量不高
对于任何施工项目来说,都必须要进行科学的建设方案的设计与规划,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指导实际施工,保证工程建设的基本质量。但是从实际调查来看,施工项目的设计并不是十分的科学,严重影响了工程施工的进步。例如,工程设计方案的内容与实际建设情况并不是十分的符合,也就是说设计图纸并不能很好地指导施工建设,造成施工的困难;除此之外,由于实际施工状况总是会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这样就需要设计方案进行及时的变更。
(二)施工单位管理能力较弱
科学的管理,是开展工程建设工作的重要保证,关系到建设成本以及建设质量的高低。对于项目工程的管理而言,除了要在施工的建设方面进行一定的技术要求之外,更重要的是对施工人员的安排管理,只有进行了科学的建设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优化配置,才可以促使施工和建设效率达到最高,实现科学的项目工程管理,并且保证基本质量。但是在目前的分析中,部分工程的管理团队,并没有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的安排,这样就造成了部分管理人员出现管理不到位的现象;而有一些管理人员却整天无所事事。很显然,这种不合理的人员管理安排,会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项目工程的现场管理的科学发展。
(三)监理单位监督管理不到位
在项目工程的现场管理过程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就表现在监理单位监督管理不到位。例如,在施工过程中,原材料的选用问题。因为大部分的建筑商在进行原材料的选择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价格较低的原材料,这样一来就进一步降低了建筑工程建设的成本。这样的行为,虽然保证了建筑商的基本的利益,但是却给施工过程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不利于基本的安全质量的保证,容易出现一些严重的安全事故。除此之外,施工过程中的监督缺乏问题还体现在水电的安装方面。
三、市政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策略分析
(一)制定工程质量目标
为了更好地促进施工项目工程的管理的科学开展,施工管理者就必须要制定科学的工程质量目标,将保证工程质量放到建设的第一位。首先,项目负责人必须要建立一个统一的质量建设目标。根据现实中对建筑工程的基本要求以及建设实地的基本状况,设计出一个符合实际建设发展的指导目标,科学的指导施工人员的日常施工,使其成为建筑质量检测的一个基本的准则;除此之外,在制定了明确的工程质量目标之后,工程管理者还要确保该工程质量目标在实施施工中得到执行,这样才可以使该目标发挥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二)提高市政工程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
市政工程管理部門的管理水平关系到工程项目的建设与施工质量,因此对于市政工程建设管理部门来说,必须要提高对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首先,市政工程管理部门要对工程项目进行科学的审核与分析,确保工程项目建设的合理性;除此之外,市政工程建设部门还需要对工程项目设计方面进行实地考察,确保工程项目的科学性;最后市政工程管理部门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工程项目管理按照规章制度合理开展。
(三)加强监管部门的项目监管
工程项目的实施与开展,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尤其是对于项目施工过程来说,必须要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首先,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各方面的管理规定设置,保证促进项目工程的合理建设;除此之外,监管部门还要成立专门的监管小组,对监管工作进行专门的实施,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市政工程项目管理的科学进行,有效地促进项目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提高工程建设的基本质量。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市政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管理问题,通过对发展问题进行分析之后,提出了科学的发展策略,希望可以更好地促进工程项目管理的科学开展。
参考文献:
[1]黄将木.浅谈如何规范市政工程企业的项目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1期.
[2]张先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J].安徽建筑,2015年06期.
[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问题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5年06期.
[4]季秋媛.浅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审核问题[J].福建质量管理,2015年09期.
问题的提出
城市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最频繁的区域,是引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载体。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基本特征和重要趋势。在势不可挡的城市化进程和经济迅猛发展的共同作用下,促使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人口等各种压力和考验,特别是日益增长的城市能源消耗和超量的温室气体排放,使城市的能源安全利用日趋紧张并引起气候异常变化,导致城市生态面临的负荷日益增加,阻碍了城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和谐发展。因此,各国政府和学者针对日益严峻的生态变化,着手进行认真总结和评估城市经济发展的现有模式,认为在城市化、工业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外延增长式的城市发展模式是与维护城市生态平衡背道而驰的,必须进行城市发展模式的变革来有效应对因碳基能源大量消耗而产生的CO2排放量急速增加、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为此,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价值理念,“低碳城市”概念及发展路径选择开始成为促使城市碳排放外部性内在化的有效手段。
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对低碳城市的研究和实践来源于低碳经济。自2003 年英国提出“低碳经济”后,很多国家和城市开始将低碳概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为缓解城市“高碳锁定”现象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和相关协议颁布,进一步推动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的决策者、管理者积极践行低碳城市发展模式。低碳城市是在低碳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是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凭借技术革新和多元化激励机制,以碳捕获、碳蓄积、碳封存等手段降低生态系统中的碳通量,让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城市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影响最小化,尽最大限度地实现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的双控目标,从而达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因此,低碳城市成为城市政府为协调城市化、工业化与低碳化、生态化之间关系的战略选择,是加快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应对气候变化、推进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手段。
低碳城市建设的逻辑程式梳理
低碳城市建设需要遵循逻辑思维的基本运行程序即逻辑程式,也就是说低碳城市建设运行各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关系需要有一个顺畅的逻辑衔接。一个逻辑关系清晰以及简洁、优化的端到端的运行管理工作流程是保障和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目标的必要条件。为提高低碳城市建设工作的效率和效益,既要弄清和理顺、规范运行流程全生命周期各阶段之间的关系(见图1),又要明确各阶段所承载的基本使命和功能。
(一)低碳城市建设内在需求和目标确立
伴随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和工业高速发展,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种碳基能源的消耗量不断增加,致使大量的工业废弃物排放入环境中,超过城市生态系统的吸收和自我净化能力,使城市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特别是CO2等含碳物质的排放,引发了一系列生态危机问题。从世界范围来看,高碳已成为全球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如何有效降低碳排放,从而避免生态灾害、维护生态安全已成为现代城市共同的内在需求。这种对良好生态环境的内在需求既是城市人民的一项重要福利和权利,也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基本依据。事实上,生态需求既包括人类对生态系统中生态产品的需求,又包括体验和享受生态产品而产生的愉悦等精神性生态满足的需求(蔡聪裕等,2011)。为此,在低碳城市建设时首先需要结合政府的工作规划以及参照国际低碳城市建设经验,将这种良好生态需求量化为城市低碳发展的具体目标值。低碳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目标值涉及经济、社会、能源、技术、环境等诸多方面,这些目标值的实现将有利于缓解生态需求和生态供给之间不平衡状态,进而不断提升城市生态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能力。
(二)低碳城市建设规划制定
低碳城市规划是将低碳城市建设的需求、目标转化为具体形式的重要环节。低碳城市规划就是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以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城市规划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为指导,将低碳理念作为核心要素贯穿于城市建设发展的全过程,以最大限度维持城市发展的碳氧平衡为基点绘制出发展低碳城市的蓝图,并通过设置多元有效的科学途径和多维度的保障支撑体系,引导城市建设实现低碳排放、高碳吸收两大目标。低碳城市建设规划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和针对性。低碳城市建设规划是一项牵涉面广、线长、点多并需要多部门密切协作的复合型系统工程。
因此,低碳城市建设规划首先需要以系统观来考察规划要素,按照城市低碳排放指标制定总体的节能减排任务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从城市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产业发展、能源利用、交通组织、城市建筑与各种基础设施、自然生态格局等方面入手(黄平利等,2011),科学引导激励和发挥政府、社会、企业、个人等行为主体在协同治理中的功能,以规划城市的现有条件为基础制定个性化的寻求城市低碳发展的策略;其次需要构建一个长效的监督保障机制,要通过低碳环境监测机制、低碳发展的市场机制、舆论引导机制等,为推动低碳城市建设规划得到有效执行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三)低碳城市建设运行执行与监控
建立起科学有序的低碳城市建设运行管理与监控机制是实现低碳城市建设规划的基准点。首先,需要构建一套规范的体系、组织、文化或技术操作方法来推进低碳城市建设规划的决策、措施得到有效执行。持久的执行力离不开规范、合理的制度来保障。坚持制度化管理、标准化作业,不断增强将规划目标转化于现实的能力是低碳城市建设战略规划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石。当然,低碳城市建设运行执行力是各方力量协同配合的综合体现,其整体执行效果的发挥会受管理体制、执行主体、观念、激励机制等很多内外环境因子的影响。因此,规范、控制、整合这些影响因素,从而在低碳城市建设运行中理顺关系、明确责任体系、形成相互支持、协调顺畅的工作氛围,为确保有效执行规划措施提供坚实支撑。其次,在低碳城市建设运行过程中始终离不开对运行执行过程各环节的监控,从而确保低碳城市建设进度和质量。在监控中,要善于收集低碳城市建设运行执行中的关键信息,对各个要素的运行、配合、连接效能进行调查、分析、建议和评价,将实际绩效与事先确定的绩效标准进行比较,确定差距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弥补。由于环境变化、认识偏差、能力有限性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低碳城市建设运行执行中出现偏差在所难免。但是,可通过早发现、早控制,并坚持质量第一原则,使整体低碳城市建设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四)低碳城市建设效果评估与反馈
效果评估与反馈是低碳城市建设系统中的一个关键步骤。通过对低碳城市规划执行的持续绩效进行全面评估和反馈,有助于及时监测和全面掌握低碳城市建设绩效管理水平和进展效果,这对于选择正确的低碳城市多元化协同发展战略、探索有效的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的方法意义重大。低碳城市建设效果评估是一项难度较大的系统工程。国内外许多城市对于其评估的模式和方法都在积极探索实践之中。欧洲环境局(EEA)于1999年开发了DPSIR模型。该模型对评估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连玉明(2012)提出从经济发展、资源承载、社会进步、生活质量、环境保护等五大方面构建一套中国低碳城市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低碳城市建设评估必须立足于从减碳和固碳两个角度作为评价的重要基点,特别是在指标选择上既要注重碳排放和碳产生的指标以及对碳排放和碳产生起重要影响的因素指标,还要注重对有利于固碳、捕碳、减碳的指标及其关键的因子选择。另外,反馈也是贯穿于低碳城市建设的全过程。没有反馈,将会消弱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目标的效果。反馈是推动低碳城市建设成效持续改进的内在动力,在具体运用时需要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与技巧。
低碳城市建设的核心功能透视
(一)低碳城市建设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
党的十报告中再次明确提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途径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与工业文明时代不注重保护环境以及对大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背道而驰的。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强调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生态文明是一种绿色文明。低碳城市建设所坚持的“尊重、顺应、保护”生态的理念与生态文明的价值目标一脉相承。低碳化发展符合并顺应了生态文明的发展范式,是生态文明的基本诉求之一。低碳城市建设的基础架构是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资源、降低碳排放,转变生产生活发展方式,将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最小化,从而推动城市生态质量不断改善,这充分反映了生态文明价值建构的理论诉求和实践向度。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通过低碳城市建设来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目标。低碳城市建设成为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手段。低碳城市建设成果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功能,并且是将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的有力武器。
(二)低碳城市建设是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规模急剧扩张,导致城市生态环境的负荷日益加重,城市社会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硬性约束,城市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受限且缺乏后劲。在这一背景下如何不断增强城市生态环境效益和容量成为一个重要的亟待解决的命题。此时,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重要特征的低碳城市建设成为推动城市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在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以经济发展方式向低碳的战略性转移为契机,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引领实现“碳解锁”,逐步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和减少碳排放,日益摆脱对碳基能源形成的路径依赖,为保护和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提供坚强的保障。资源环境持续承载能力的保障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以城市生态化理念为指导、以节约资源能源、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为目标的低碳城市建设成为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低碳城市建设与我国倡导的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共同的精神实质,是增强城市持续竞争能力的方法和手段。低碳城市建设是寻求、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因素。
(三)低碳城市建设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系统的各个要素内部、要素之间以及整个社会系统与环境之间都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有序状态”(王继明,2010)。和谐社会的构成要素是多维度的,其中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是其重要标志之一。因为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础条件。和谐社会构建离不开良好自然生态环境的支撑。生态安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事实上,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利用确实已远远超过了其可再生的能力,并产生了一系列环境污染侵害事件的发生,严重扰乱和破坏了自然生态支持系统的正常循环,出现了人与自然之间不协调、不和谐的现象,进而对构建和谐社会形成阻力和制约因素。生态危机、能源危机、温室效应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失和”现象,破坏了自然生态发展的基本规律。低碳城市建设正是切合了构建和谐社会所提出的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调适与动态平衡的本质要求。低碳城市建设的理念和方法成为顺应推动和谐社会发展的理性选择。低碳城市建设坚持走集约式、绿色、低代价的经济发展道路,坚持对生态治理的全过程控制。低碳城市建设成为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美好目标的有力杠杆。
(四)低碳城市建设是我国城市发展模式的革命性变革
传统的城市发展是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为重要特征的运行体系,这种外延增长式的城市发展模式致使城市的“高消耗、低效率和高排放”现象异常严重,造成“城市病”问题日益凸显。在城市发展模式上需要重新定位来进一步增强城市发展的可持续能力、寻求城市发展的新空间。此时,低碳城市建设理念和运行机制为有效应对城市发展中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等不利因素以及增强城市的抗灾害性提供了新机遇。因此,面对经济发展与资源有限性的矛盾以及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居世界后列等现实问题,低碳城市建设模式应成为我国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方向,也是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大背景下实现城市价值最大化的有效模式。城市发展模式向低碳化建设转型不仅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现资源能源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性转变,而且在城市发展理念、生产发展、消费方式、生态治理、管理制度等方面均实现了全方位的变革。低碳城市建设从概念到行动与传统城市发展的“高碳”模式有实质性区别。低碳城市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是在城市发展模式选择上的新的里程碑。
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取向
政府在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政府通过发挥公共政策的杠杆效应来引导、支持、规范低碳城市建设工作。公共政策作为一个管理工具必须整合和吸收符合低碳城市建设基本规律的价值思想理念作为其价值取向基础。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价值取向就是指为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的近期和远期目标,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所遵循的基本价值判断、价值确认和利益选择。政策价值取向是低碳城市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将会对低碳城市建设的行为和结果产生方向性的影响。
(一)政策选择与公共利益取向
从标准的经济理论来看,政府应在供给公共产品的过程中担当关键角色,这就需要政府充分利用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导向为公共产品的提供保驾护航。众所周知,低碳城市建设成果就是一种公共产品。因此,在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就需要政府在公共政策选择上坚持公共利益取向,将维护社会根本利益和公民共同的生态利益作为公共政策选择的出发点和归宿,注重在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内容选择上和低碳城市建设需求之间实现长期平衡,避免出现因追求经济收益而忽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不利倾向。在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评价政府的公共政策选择是否有效坚持了公共利益取向的基本标准是: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是否有利于维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状况、保持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的需要;从长期利益和生态角度看,是否在公共政策价值上充分体现了城市公众对日益良好的生态公共产品的基本诉求;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的出发点是否是为了国家、社会的公共利益而非政府私利等。
(二)政策选择与市场化取向
虽然低碳城市建设成果具有很强的公共属性,但是政府的过度干预会导致低碳城市建设的整体效率下降。低碳城市建设要取得效率和效益,必须有赖于政府选择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支持政策,发挥市场化机制在低碳城市建设中调节作用。市场化取向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内在要求。政府必须通过不断进行公共政策内容和功能的创新,选择有利于低碳城市建设的市场化政策机制来放大市场的正效应,以有效的市场化机制构建来引导和规范社会、企业、公众等的行为,为低碳城市建设的市场化运行创造公正、开放、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第一,加紧研究开征针对碳基能源的使用税及环境税,充分运用税收的杠杆效应来引导能源利用的供需关系及为此支付相应的环境成本;第二,通过提供贴息贷款、低息贷款、财政担保等多种经济手段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参与到低碳城市建设中来;第三,通过立法、金融、税收政策来引导各类市场主体节能降耗的积极性,让“有形的手”遏制城市环境污染继续恶化的趋势;第四,对积极购买使用节能减排产品和设备的企业、个人等各类消费者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或财政补贴政策等。
(三)政策选择与公平价值取向
公平的政策选择既是利益整合的关键,又是获取政策客体的信任、支持、配合的根本保证。低碳城市建设会涉及到各类资源、利益在各种社会群体和个人之间的重新配置、平衡、可持续性分配。低碳城市建设市场需要公平的竞争规则、机制和环境。因此,必须将公平价值理念融入到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中,通过实施公平的低碳发展政策来调节各方关系,从而为达到低碳城市建设所要实现的终极目标提供公平的制度安排。把公平理念作为制定低碳城市建设政策的核心价值向度和基本准则,至少体现了三个方面的基本涵义:第一,在城市区域内生活的所有公民都拥有平等享受良好城市生态环境的权利;第二,城市环境污染侵权责任与承担保护的职责是一一对应的,即对城市环境形成的不利影响和承担的义务必须对等;第三,低碳城市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在政策选择中必须既注重代内公平,又要使代际公平不受损害。
(四)政策选择与公共治理取向
面对日益严重的城市生态危机,传统政府大包大揽的“强制-命令”型城市生态治理模式已无能为力。为了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的良好效果,必须将治理理念融入其中,以拓展治理主体的形式实现城市生态治理创新。公共治理是以“多元、合作、民主、自治”为基本要义,既突出政府的“元治理”主导地位,又充分发挥企业、社会、居民等多元主体在生态治理中的功能。低碳城市建设的公共治理模式离不开恰当的政策保障,即通过有效政策体系的建立来确保公共治理的合法、和谐,从政策层面来为公共治理模式在低碳城市建设中功能的发挥提供支撑。因此,政府有效的政策选择必须在公共治理框架下来引导、调控各种可能在低碳城市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多元主体的行为;有效的政策选择应着眼于公共治理的战略取向来构建各类主体之间的利益协调、表达机制以及做到要善于调动各类治理主体在低碳城市建设中的资源配置能力。由此看来,不同的政策供给模式将会对不同主体在低碳城市建设中的协同治理效应产生影响(Unruh G.C.,2000)。以公共治理方式来应对当前城市面临的高碳排放引起的生态问题,体现了在低碳城市建设中必须将增强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协同效果作为政策选择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蔡聪裕,陈宝国.生态需求调动的必要性及有效途径[J].管理学刊,2011(6)
2.黄平利,高程.大连市高新区低碳城市规划研究[J].山西建筑,2011(3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6-0160-02
一、引言
为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软件测试人才,适应卓越软件工程师培养要求,软件测试课程亟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笔者结合自己10余年软件测试课程的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经验,分别从教学内容组织、实验教学改革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论述《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课程改革的措施和体会。
二、国内高校在软件测试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通过多年软件测试教学实践和调研,发现国内高校在软件测试教学中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一)教材选择取舍两难
企业要求软件测试工程师掌握软件测试及软件质量保证知识及技能。但是,在售中文图书中(以2014年6月7日当当网在售中文图书作为基础数据),与软件测试相关的书籍居多达300多种,软件质量保证方面图书有10种,同时包含软件测试与软件质量保证知识的中文图书仅有6种。分析仅有的6种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教材,发现这几种教材都偏重软件测试理论和方法的讲解,很少涉及软件测试工具、软件测试项目实践等,难以适应软件测试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实验教学存在知识点遗漏
统计分析与软件测试、质量保证相关的中文图书发现:作为发现软件缺陷最高效的静态测试技术现有的中文图书很少系统讲述。除了软件测试工程师认证考试培训教材之外,其他图书均未阐述软件测试人才必需的专业外语知识。在内容组织上,上述教材普遍均未按照软件测试项目实践的过程进行系统化的组织,兄弟院校在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上述知识点遗漏情况。
(三)思维锻炼不足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掌握软件测试新的方法、技术和工具,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的软件测试环境;逆商是积极应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逆商培养有利于学生积累软件测试项目实践的经验教训,从而促进其软件测试工程师职业素养的形成。但是,国内高校在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教学时,很少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逆商的培养。
三、教学改革内容
在卓越工程师计划驱动下,以软件企业对软件测试人才的需求和国家软件测试工程师认证要求为导向,我们整合已有的校企合作课程资源,按照软件测试三要素组织课堂教学内容,强化实验教学环节,采用项目驱动的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堂教学改革
1.教材选择。我们选择同济大学朱少民教授编写的《全程软件测试》作为课程教材,该书按照软件测试项目实践的实际过程组织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技术以及最佳实践等知识,为学生系统化学习软件测试技术、开展软件测试实践提供具有高度可操作性的指南;选择NIIT培训教程《Software Testing and Quality Assurance:Student Guide》,作为专业英语教程,学生阅读该教程可以了解印度在软件测试职业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为学生专业英语水平的提高提供便利。
2.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内容组织方面,围绕软件质量,把课堂教学内容划分成软件质量管理、软件质量保证、软件测试基础和软件测试技术等课程模块。(1)软件质量管理模块,介绍软件问题的分类、软件缺陷管理、软件质量基础和软件质量管理等知识;(2)软件质量保证模块,讲解常用的软件质量保证措施(包括软件质量保证团队的组织、软件质量管理措施、软件质量标准、项目早期阶段的质量保证措施、软件开发维护阶段的质量保证措施等),让学生认识到软件质量的提高需要综合运用软件质量保证的各项措施;(3)软件测试基础模块,介绍软件测试的定义与目的、软件测试原则、软件测试过程模型、软件测试停止标准、软件测试类型的划分、软件测试自动化以及软件测试人才的职业素质等。(4)软件测试技术模块,突出软件测试用例的作用,按照软件测试项目实施过程组织,包括软件测试计划、测试设计(包括测试过程设计、测试用例设计、驱动模块及桩模块的设计)、测试实施(包括测试脚本编写、编码实现驱动模块和桩模块)、测试执行、测试评估、软件缺陷管理等知识点。软件测试执行方面,根据软件测试执行的层次划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
(二)实验教学改革
如何在有限的实验课时内,最大限度地加深学生对软件测试技术的理解,增强其软件测试实践能力,是实验教学的主要任务。根据软件测试项目实施过程编排教学内容,突出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的基本方法、原理和业界常用工具的使用,以反映中小企业软件测试项目实践的经验。
1.基于Microsoft Project的软件项目计划。软件项目计划及进度管理,既是软件质量保证中重要的管理部件,也是开展软件测试活动的前提。为此,安排软件项目计划实验,要求学生使用Microsoft Project建立软件项目计划。实验内容包括使用“资源工作表”定义软件测试项目所需的各类资源、使用甘特图制定软件测试计划、运用跟踪甘特图跟踪项目进展,等等。
2.软件测试与软件调试。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发现软件系统中潜在缺陷,而缺陷解决则通过软件调试手段实现。本次实验以员工工资核算软件Employee作为测试对象,要求学生在Eclipse开发环境中用Java语言描述软件测试过程,发现Employee中人为注入的软件缺陷,然后应用Java调试器的断点调试功能,结合回归测试手段修订所发现的缺陷。
3.BugFree软件缺陷管理。软件缺陷管理贯穿软件测试项目的始终,记录软件缺陷从发现、修复、回归测试直至关闭软件缺陷的全过程。“BugFree软件缺陷管理”介绍开源缺陷管理软件BugFree的软件缺陷管理思想,要求学生掌握BugFree安装与配置、软件缺陷管理等技能。
4.软件静态测试。软件静态测试是软件测试技术中发现软件缺陷效率最高的技术。我们安排“软件静态测试实验”,讲解软件制品阅读、静态分析的技巧,还介绍如何运用CheckStyle、FindBugs等静态测试工具分析程序源代码、目标程序中潜在缺陷。
5.JUnit单元测试。“JUnit单元测试”实验要求学生编写Triangle类描述三角形问题,使用等价类划分方法、边界值分析方法为三角形问题设计测试用例,把测试用例编码成为基于JUnit框架的测试脚本,执行测试脚本以发现潜在缺陷。推荐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学JMock,综合应用JUnit和JMock进行对Java应用系统进行集成测试。
6.QuickTest Professional功能测试。安排“QuickTest Professional(简称QTP)功能测试”实验,要求学生为机票预订系统设计测试用例,录用人工测试的过程形成机票预订系统的测试脚本框架,把测试用例中软件预期执行结果和测试实际执行结果的比较编码成为QTP检查点,产生测试脚本。然后,在回放测试脚本,产生功能测试执行报告。
7.LoadRunner性能测试。该实验讲述如何运用HP Mercury LoadRunner对Web系统进行性能测试,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理解虚拟用户技术,掌握基于LoadRunner的性能测试技术的过程及技巧。
(三)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课程开篇即向学生介绍软件测试人员的就业前景、能力要求。利用我校网络课程平台BlackBoard把讲稿、实验讲义、实验视频、参考文献等课程素材到BlackBoard,要求学生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利用课外时间完成课程扩展任务,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临时调整实验地点,要求学生在新的测试环境中快速完成测试环境构建,引导学生渐进地解决测试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锻炼学生的逆商能力。
四、结束语
《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通过十余年的建设已形成了较完善的课程体系,十多轮的授课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本课程作为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课程已进行了2轮教学,最近一轮的课程教学评价学生评分为98.19,教学效果较好。
当前,我校正转型应用技术大学,这将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鉴于此,本课题的教学团队正积极更新课程体系,以适合长三角地区中小型软件企业对软件测试人才的能力要求。
参考文献:
[1]陈翔,鞠小林.卓越计划驱动下的软件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改革[J].计算教育,2013,(13).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的城市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市政工程对美化城市环境,树立城市形象等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市政道路工程的设计合理性决定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同时对于一个企业能否在激烈的竞争大潮中立足也有很重要的影响。由于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环境比较复杂,所需要注意的环节很多,而且每个环节都与工程造价有着一定的联系,稍微疏忽就会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导致工程造价的失控,所以只有加强对工程设计造价的控制管理才能有效保证工程的顺利施工,才能使市政道路工程更好地为城市发展服务,为人们的出行营造良好的出行环境。
1 当前我国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设计工作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尽管我国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在设计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1 对市政道路工程设计过程中造价控制缺乏足够的重视
当前有些设计单位对于市政工程的造价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足够的重视,殊不知只有控制好工程造价才能将整个设计工程做好。由于对造价控制缺乏足够的重视,所以导致在实际中不能将工作围绕其展开,也不能采取相关的举措实现对造价的控制,并最终导致造价的失控。
1.2 对设计程序的监督管理力度不足导致了设计不尽合理,漏洞较多
相关管理机构对设计的过程步骤缺乏足够的监督和管理,导致了一定资源的浪费,而且由于缺乏对造价控制的合理思想,使得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使设计过程漏洞百出,为那些不法分子钻空当提供了便利,即使规定了限额设计,也不能有效地实现,使得控制造价成为了一纸空谈。
1.3 设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经验不足,导致理论设计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
当前我国从事市政道路工程设计的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不仅基本知识不够扎实,而且职业道德素质还有待提高,不仅对设计流程不够熟悉,而且不够尽职尽责。有些设计人员只考虑理论设计的合理性,而对实际情况认识不足,导致实际施工过程具有一定的难度,加大了不必要的施工开支。
1.4 工程施工过程中可变性很大,方案改动较多,导致重复施工
由于工程设计过程中考虑的因素不够全面,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对设计方案进行不断地改动,造成局部的重复施工,不仅浪费了时间,延长了工期,而且对资源也是极大的浪费,有些是因为建设单位没有完全地设计好就急于施工,导致的施工方案的变更。由于设计不完善,施工准备不足,对方案更改的随意性很大,并没有权衡合理性。
2 实现造价控制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要实现对市政道路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控制,需要做到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2.1 全面控制原则
要对工程建设过程实现全面性的控制,不仅要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控制,实行统一的参考管理标准。还应该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思想统一,共同对施工项目负责。
2.2 动态控制原则
由于施工环境比较复杂,而且处在不断变化的状态,施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可预见的故障,所以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体现出对造价的动态控制,体现出动态控制的原则。
2.3 责权利结合原则
在设计过程中要将工作和责任合理分配,每个部门想要获得利益和权利就必须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履行相应的义务,要将责任承担与权利利益的获得进行合理的结合。
2.4 资源节约原则
工程设计要合理可行,不能一味的追求过高的安全系数,要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尽量节约资源和人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需要。
3 加强对市政道路工程设计管理,控制造价的有效途径
要实现对市政道路工程的造价控制,加强管理,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3.1 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促进高水平工程设计团队的建设
相关设计工作人员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包括基础知识的培养和个人职业素质的培养,同时要注重对设计经验的累积,以便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和处理好问题。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使其能够长期处在良好的工作状态,促进高水平队伍的建设。
3.2 要健全和完善相关的监督管理制度,规范约束设计行为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设计行为的监督和管理,严格规范设计行为,建立起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对于那些违反原则触犯法律的行为要进行严厉的惩处。要树立起合理控制造价的思想,加强对过程设计的管理,对于相关规定要严格落实。
3.3 设计之前要充分考虑各个因素,设计方案不能轻易修改
在设计之前要充分考虑与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相关的各种因素,采取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争取做到能够轻松应对各种问题。对于设计方案的每个步骤,都要仔细斟酌,不得随意地去下一个决定,也不要轻易地去修改一个步骤,必须要避免边设计边施工的情况出现。
3.4 要遵循上述各项原则,实现对造价的有效控制
要实现全面控制,就要确定统一的管理参考标准,加强团队的合作,增强凝聚力,使其能够对项目充分负起责任,为保证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尽最大的努力。要实现动态控制,就要对施工环境进行详细的掌握和了解,并做好灵活的预防机制。要实现责任权利利益和结合,就要落实各个单位部门的责任,约束其去尽到自己的义务。要实现对资源的节约,就要合理设计方案,既要保证施工质量,又要节约资源,减少浪费。
4 结束语
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影响造价的因素,并采取措施实现对项目的有效管理,可以实现对城市环境的美化,提高城市建设的质量,促进我国城市化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陶华.非线性可拓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在城市道路交叉系统和市政道路工程质量评价中的应用[D].江苏大学,2005.
作为工科特色鲜明的测绘工程专业,应积极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在国内相关院校开展专业建设及认证工作。专业认证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全面评价学生的表现;以培养目标为导向,主要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必须有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强调持续改进,持续改进的基础是对常规教学活动的常态性评估与评价,效果则是通过学生的表现来体现[2]。
以下主要以笔者所在的兰州交通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测绘工程专业为对象,探讨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的测绘工程专业建设。
一、研究思路
学校把成为铁路行业和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测绘工程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作为努力方向。测绘工程专业以培养基础扎实、专业面宽、创新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工程应用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按照测绘工程专业认证相关要求,以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及素质培养为主体,从社会需求、学校定位、专业特色等方面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培养方案。此外,针对实验仪器缺乏、场地困难等问题,着力研究校内实践环节设置、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实习基地的扩展、实习项目的开发及校外工程实践中心的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及创新能力。建立与人才培养相配套的质量监控体系,在监控教学过程与课程考核的同时,重视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注重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改进专业人才培养各环节工作的依据。也就是从人才培养特色—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专业办学水平,达到工程教育认证的标准要求。
二、完善课程体系,突出人才培养特色
根据教育部“以教学改革为核心,注重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办出特色”的指导思想,依据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及认证要求,按照学校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对武汉大学、西南交大、长安大学和各铁道设计院及工程局等多家校企单位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原有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完善,制订了测绘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其主要特点是:
根据毕业生流向及工作特点,按照“精简必修、增加选修、单门课程建设转向重点课程群建设”的原则,构建了由本科、研究生两个层次,基础理论、知识应用、知识拓展及创新应用四个梯级,测绘基础、工程测量、现代测量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变形观测、3S技术六个模块组成的“246”测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删繁减旧,充实新理论、新技术,反映测绘学科最新的发展动态。
教学中以测量学与数字测图测量平差基础与数据处理控制测量学工程测量学“3S”技术及其应用为主线开展专业教育,夯实专业基础。同时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加强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开设多门特色专业课程,拓展知识领域。包括铁路选线设计、道路勘测设计、现代轨道交通、高速铁路及客运专线等多门铁路类相关课程。
以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为目标,结合行业及专业特色,架构全过程(从入学到毕业,实践教育不断线)、四层次(基础层、工程认识层、综合层、创新层)、八模块(实验教学、实习教学、工程训练、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创新实验、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的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利用校内测量实习基地,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推进多家单位合作,强化学校培养与企业实践相结合、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形成以强化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特色及优势鲜明的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三、创新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一)开展创新性开放式实验教学
完善综合实践教学体系,积极开展创新性开放式实验项目教学。根据学生兴趣自主选择实验项目,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供给学生相对宽松的时间与空间,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结合学校铁路专业特色,该项目的实验教学内容分3个层次:专业基础综合、专业综合、专业方向综合(如图1所示)。
开放式实验教学中,实验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科最新发展信息,及时更新实验教学内容,积极改进实验教学手段,在实验教学中不断创新。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演示关键步骤,提高实验效率;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利用现有的实验设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新设计,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实践教学中还可广泛使用学生和教师共同开发的各种测量程序。通过创新开放实验项目学分制管理、学校立项支持等多种方式,每年对创新开放实验答辩优秀的学生及指导教师给予一定奖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二)科研反哺教学,发掘新技术,拓展实习内容
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并及时将科学研究中的新成果应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开发新的实验项目。主要有:
1.基于LZCORS参考站的GPS测量综合实习
基于CORS技术的高精度GPS测量是当今测绘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兰州市国土局建设的LZCORS由7个连续观测站构成,于2008年开始运行,为兰州市主要区域快速获取高精度GPS测量数据提供有 力支持。
学院将CORS模式的测量技术方法纳入测绘工程专业卫星定位技术及土木工程等相关本科专业的课程实习及毕业设计环节,主要内容包括地形图测绘、施工放样等,帮助学生了解实时高精度连续跟踪站测量技术,为将来进一步将此技术应用于工程建设奠定基础。
2.高铁CPⅢ测量数据模拟系统及数据处理系统
结合测量平差基础课程,基于Matlab平台开发CPⅢ测量数据模拟系统,及CPⅢ平面控制网数据处理系统,并将其应用于实践教学。CPⅢ测量数据模拟系统主要功能是:输入CPⅢ点的个数、控制点的个数及仪器先验精度等参数,即可随机生成CPⅢ模拟观测数据。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开发CPⅢ平差程序,并应用模拟数据进行测试,然后通过数据处理进行系统验证。该系统的开发及应用,弥补了学校硬件设备及软件方面的不足。该系统的开发原理及代码已编入相关教材推广应用。
3.虚拟现实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在数字化测图实践环节,引导学生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基于terra vista以及X3d平台将二维平面地图构建为虚拟场景,利用Multigen Creator 以及X3D平台开发虚拟场景演示卫星定位系统中的卫星坐标变换等,此教学环节生动有趣,学生乐于接收
。
4.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及其应用
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施测方法、数据处理及工程应用等方面开展积极研究,以学校创新实验项目实施为依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相关试验项目,如在陇海线甘泉铁路轨道的测量、西部石油储备基地油罐变形测量等方面的多次试验,相关研究成果已在课堂及创新实验项目中得以体现,效果良好。
(三) 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竞赛活动
作为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及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国家、省级及校级学科竞赛活动,学院组织的工程测量大赛已连续举办22届。在参加全国“中海杯”测绘技能大赛,“全国高校GIS应用技能大赛”等过程中,学生的实践及创新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普遍加强。
(四)强化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机制
建立了高等院校、甘肃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解放军68011部队、中铁集团、中交集团、甘肃省地矿局勘查院和兰州市勘察院以及各产业部门相结合的实践平台,建成了3个国家级的工程教育实践中心,将学生、学校、企业三者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学生在工程实践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一方面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参与人才培养,改善现有师资队伍实践能力不足的状况;另一方面利用大量合作课题吸引更多的教师及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在实践—研究—再实践过程中不断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近年来,学生参与的实践项目主要有高速铁路精密测量控制网CPⅠ、CPⅡ的复测和加密、精密水准测量、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轨道精调CPⅢ控制网、长大隧道、特大桥梁独立施工控制网设计及施测、变形监测、施工放样、工程变更设计,二级铁路的初测、定测,站场的改建测量、铁路竣工测量,地理国情普查等,实习内容较丰富。
(五)以实验室建设为重点,构建高水平的教学实验平台
以“甘肃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及“甘肃省地理国情监测工程实验室”建设为契机,完善基础测量、交通工程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交通地理信息、卫星定位与导航应用等五个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工作。这些工作的开展为进一步提高人才的实践水平及创新能力提供了保障,也促使学校相关专业的实验教学达到工程教育质量认证的标准,并具备鲜明的铁路行业特色。
四、建立校内外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
专业认证通用标准要求建立专业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各主要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质量要求,通过课程教学和评价方法的改进实现
培养目标;定期进行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质量的评价[3]。
根据专业认证要求,结合专业办学特色,建立“以质量监控为基础,以过程评价为核心,约束与激励结合,反馈与改进互补”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保障体系[4]。利用学校、学院两级校友会及时了解校友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由学院督导委员会汇总后提出一些有效的改进意见,提高人才培养与工程需要的适应性。通过教师、学生、管理人员、校友、就业单位及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多层次并动态分析各阶段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建立较完善的信息反馈和持续改进系统。
五、结语
以测绘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为导向,以强化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形成特色及优势鲜明的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通过建立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从创新开放实验项目设置、科研反哺教学、学科竞赛、校企联合、实验平台建设等方面,研究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具体实施办法,建立校内外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通过上述工作的开展,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成效显著,受到一致好评,学生参加各种创新活动和专业竞赛的人数不断增加,获奖级别不断提高,新生录取生源充足,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专业建设成效显著。参考文献:
[1]范爱华.我国高校专业认证实施策略研究[D].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7.
中图分类号:F84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1
一、问题的提出
2011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城保”)试点。经过努力,我国养老保险的最后一个“缺项”得以解决,这标志着我国养老保险城乡全覆盖的制度体系最终形成。
随着“新农保”试点工作的不断深化,“新农保”制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开始凸显,诸如:制度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基金投资渠道不畅、保值增值难度大、保障水平过低等。在“新农保”试点工作呈现出的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的情况下,开始试点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并谋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统筹发展则可能会使上述问题的解决显得更加迫切。
当前,在很多省市,城乡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分别实施,或者简单地将二者合并实施,这样做既不能有效解决两种制度各自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更不能从根本上提高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尤其是实现农村与城镇的同步提升。如何有效解决“新农保”试点工作已经呈现出的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及二者统筹发展中将会出现的问题,是当前摆在政府面前十分重大的课题攻关。
二、“新农保”试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新农保”试点吸纳和借鉴了“旧农保”及“地方新农保”制度的优点及经验,应该说“新农保”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保险和福利的双重特征,能够调动农村居民的参保积极性。但是从制度的科学性、完善程度和试点效果看,各地区“新农保”试点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制度设计不完善。这主要体现在:试点制度总体上无法律保障,缺乏稳定性,百姓存在观望政策变动心理;各地方试点制度严重雷同,未体现“试点”制度的特点,更像是简单地片面追求扩大覆盖面和提高参保率;参保政策中的“捆绑式条款”被个别地方政府当做强制性政策执行,使得新农保受欢迎的程度下降;全国层面的制度衔接转换机制缺失,如城乡间不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间衔接政策不明朗,新、老农保及与其它社会保险之间缺少衔接政策。
二是管理体制不完善。这主要体现在:机构设置不健全,缺乏专业人才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基础数据严重失真;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资金的管理与运营模式缺乏创新,保值增值难。
三是政府责任缺位。这主要体现在:部分政府职能部门政策理解不到位,把引导群众积极参保当做政绩工作抓,偏离了中央试点的初衷;政策宣传不到位。一些地区对政策宣传工作不重视,宣传形式单一,部分参保群众对政策了解不够,甚至将养老保险与大街上拉保险的混为一谈,降低了参保积极性;养老资金监管缺位,参保户对政府资金监管能力存疑。
三、“新城保”试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新农保”与“新城保”针对的对象主要是农民和城镇居民不同的群体,两个群体的差异和不同诉求,就使得“老问题”仍然存在的局面下,“新问题”又开始凸显出来,“新问题”主要表现在:基础信息采集难度大;养老待遇偏低,使得参保政策缺乏吸引力,对参保抱犹豫和观望态度,参保积极性不高;不同年龄段参保对象对政策诉求差异较大;信息联查机制不健全,身份甄别存在困难;险种衔接不畅,保险转移难度大。
四、统筹发展可能面临的困境
一是外部运行环境不配套,主要表现为:户籍制度导致城乡分离,财税体制不利于地方财政专项补贴增长,金融机制不利于养老保障多样化等。
二是现有政策设计存在“制度空白”,主要表现为:激励性政策的缺失,无法充分调动参保人员积极性;制度衔接机制的缺失,使得统筹无从谈起;财政补贴增长机制的缺失,将使地方政府财政压力逐年增大;资金筹集保障机制的缺失,无法保障养老资金来源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三是管理体制混乱,主要表现为:地方保护主义严重,跨区域协调困难;经办机构临时设置,工作效率低下;管理方式遵循经验,水平参差不齐;日常管理沿用旧模式,基础信息失真;资金管理与运营水平低,保值增值难。
五、政策建议
第一,实施配套政策改革,努力营造良好运行环境。有效保障在二者统筹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与城镇职工养老的统筹,进而实现全国养老保障统。这些配套政策改革主要包括户籍制度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机制改革等。
第二,继续完善制度。结合各地在试点和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着重完善以下几方面:一是按照管理规范化、服务社会化的总体要求,制定和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各项业务管理规章制度,规范业务程序。二是制定激励性政策,主要用于鼓励民间社会团体和民间资本积极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投资运营和调动参保人员的积极性;三是制定并细化现有政策间的衔接机制,尤其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与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被征地农民、社会优抚、农民工进城等政策制度的配套衔接。
第三,进一步加强养老保险立法工作。针对养老保险工作,目前在法律依据方面仅有《社会保险法》,地方性法规存在“空白”。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应根据制度完善情况,适时的出台法规,以增强制度的稳定性,同时也能解决目前很多参保对象的观望问题,提高参保积极性。
第四,深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障管理体制改革,改变目前管理体制中存在的混乱局面。通过改革,真正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体系的地区协调同步化,机构设置常态化,管理方式制度化,日常管理信息化,资金运营多样化。
在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社会养老保险的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然而实现统筹不仅要符合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规律,形成长效机制,更要符合国家的整体利益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倩.城乡养老保险统筹发展的文献综述[J].劳动保障世界,2010(10).
[2]夏梁省,蔺岩.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问题探索与对策研究[J].北方经济,2007(13).
中图分类号:F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8-0013-01
一、船舶制造企业的发展战略和选址战略
作为海洋经济中的船舶制造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虽然美国的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给海洋运输业带来巨大冲击,也影响了船舶订单,但是企业家们如果从战略的角度分析,在中国经营和发展船舶制造企业的前景是非常美好的。可以达成以下几点战略共识:第一、全球贸易一体化过程中,虽然贸易额有波动,但是总体是蓬勃向上发展,作为海上交通工具的船舶制造业也必将随之发展。第二、更低能耗、更高速度的高附加值的各种类型船舶都会不同程度地发展,它们都需要懂得更高技术的专业人才。第三、面向全球客户服务的船舶公司需要高级的经营和管理人才保持并发展公司的竞争力。第四、船舶集团会兼并收购相对弱小的集团。第五、只有在中国船舶制造行业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在世界船舶行业中生存和发展。
船舶制造企业的战略趋势明确之后,具体的企业选址问题就摆在企业家面前。企业家给自己的企业选址涉及两大方面:一个是企业外部环境要素,如宏观经济要素和产业环境要素,另一个是企业内部要素。对于具体的企业来讲,要考虑该地址土地供应是否充足、是否接近原料供应地、是否能源充足廉价、是否交通方便、是否有充足的人力资源等等。本文提出该地区的城镇化政策是否具有长期竞争性也是企业家考虑选址的一个关键因素。
二、中国沿海城镇化建设中的政策分析
出于中国体制特点,中国城镇化机制被高度概括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基本模式。中国沿海各城镇在建设过程中都在制定相关的政策,其中海洋经济政策尤为突出,船舶制造业政策也作为海洋经济政策的一部分被放到显著位置。
本文课题组成员经过调查发现船舶制造业的地址主要沿海沿江沿湖发展,而且规模越大的企业沿海发展趋势是必然的。本文调查了沿海各个省市关于发展海洋经济的相关政策,得出以下一些分析和预测的成果:本课题组预测辽宁省将来海洋经济产业支柱可能为海洋渔业、海洋旅游、海洋交通。河北省将来可能为海洋旅游业、海洋运输业、临港工业。北京市将来会是海洋油气开采业、海洋科技服务业、海洋教育服务业三大支柱,其中后两项产业对全国的海洋产业有着重大的影响。天津市将来可能为滨海旅游业、临港工业、海水利用业。山东省将来可能为滨海旅游、海洋运输、海洋科技服务业。江苏省将来可能为海洋船舶制造、海洋运输、临港工业。上海市将来可能为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金融服务业、海洋贸易服务业、海洋科技服务业。浙江省目前的海洋经济产业支柱为海洋交通运输、海洋船舶制造、临港工业,将来这三大产业还将继续巩固和保持下去。福建省将来可能为海洋交通运输、海洋渔业、临港工业。广东省将来可能为滨海旅游、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油气业。广西省将来可能为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临港工业。海南省目前的海洋经济产业支柱为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将来依然可能为海洋旅游业、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
三、城镇化建设战略与企业战略的互动影响
在城镇化建设大潮下,不但中国的不少城市在跨越式建设中被相关媒体曝光为“鬼城”、“死区”、“空港”,而且在西方发达国家也出现了像“底特律市”局部中心街道为“死城”的现象。这些现象让本文思考“城镇化建设战略和企业战略的相互影响是什么?”这个问题。
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很多成功的企业家未必能继续劈波斩浪,究其根本在于企业家精神及战略定位。在考察国际上的跨国公司的背景,我们看到西方公司从1600 年起发展海洋贸易,积累和传承了几百年,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短短35 年,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才刚刚被社会认可。当第一代企业家白发上鬓、第二代企业家接班转型升级的时候,如何面对新的海洋经济和城镇化两大机遇,如何战略定位,都是迫切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根据本文前面的政策分析,很多省市和地区是不适合现代船舶制造企业战略选址的。而适合选址的若干个地区依然在城镇化建设战略中可以差异化发展,但是“自上而下”的模式似乎正在接受各种挑战,例如大连长兴岛。“自下而上”的模式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从企业战略的角度看,企业家势必更加关注“自下而上”模式中的产业链集聚、创新、发展三大因素。
中图分类号:F30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05-0890-04
Study on the Dynamic of Urban-Rural Construction Land in Baoding
SUO Xi-na,XU Yue-ming,HU Jian
(College of Business, Hebei Agricultual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1, Hebei, China)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more and more peasants are concentrating in urban areas, which cause the expansion of construction land area in both city and contryside. This change brings challenge to the control of construction land and threatens the food safety. The basic theory and approach of decoupling was introduced; and the decoupling model about urban-rural construction land was built inorder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about the urban-rural construction land in Baoding. And other theories were applied to analyze the results.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was expanded separately; there was litt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The expansion of urban-rural construction land was extansive.
Key words: urban-rural construction land; decoupling model; changing analysis; Baoding city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提高,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带来的不是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农村建设用地相应减少,而是城乡建设用地总量同步增长的现象,致使耕地总量急剧下降,直接威胁粮食安全。剖析城乡建设用地内部发展变化,掌握发展规律,对开展内部挖潜,缓解城乡建设用地供求矛盾意义重大。
近几年来,保定市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作为经济发展重要物质载体的城乡建设用地迅速扩张。采用脱钩理论建立脱钩模型对保定市城乡建设用地内部变化进行分析,并采用其他理论对其进行阐述,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城乡建设用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项目区概况
保定市地处京、津、石三角腹地,是“大北京经济圈”两翼之一,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之称。现辖3个区、4个市、18个县,土地面积约占全省的1/9。2000-2008年是保定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二、三产业生产总值从558.6亿元增加到1 333.9亿元。作为城乡经济发展重要物质载体的城乡建设用地迅速扩张,2000-2008年,由202 094.1 hm2增加到227 741.8 hm2,总量增加25 647.7 hm2,其中城镇建设用地由49 597.5 hm2增加到57 959.8 hm2,农村建设用地由152 496.6 hm2增加到169 782.0 hm2。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急剧扩张是否合理,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直接影响到经济是否持续健康发展,甚至关系粮食是否安全。
2 城乡建设用地脱钩模型建立
脱钩理论被广泛应用在不同学科领域,其含义为使具有响应关系的两个或多个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再存在[1]。利用限制条件确定的临界值划分不同的脱钩状态,以此来表述两个或多个物理量之间相互作用的程度。城乡建设用地主要由城镇建设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两部分组成,城乡建设用地发展,就是城镇建设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以此理论建立脱钩模型来阐述城乡建设用地发展变化相当贴切。
2.1 城乡建设用地脱钩指标选取
2.1.1 城乡建设用地变化主导驱动因素的确定 城乡建设用地变化受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同因素对城乡建设用地变化影响程度不同[2],产生的结果也就不同。选取了国内生产总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二、三产业总产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人口6个因素作为城乡建设用地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2000-2008年城乡建设用地变化主要影响因素如表1。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2000-2008年各影响因素与城乡建设用地的关联度分别为rGDP=0.768,r第二产业产值=0.733,r第三产业产值=0.770,r二、三产业总产值=0.748,r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0.657,r总人口=0.975,总人口与城乡建设用地的关联度最大,因此确定总人口为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扩张的主导驱动因素。
2.1.2 城乡建设用地脱钩指标的选取 英国学者莱温斯坦的人口移动理论提到有利的经济因素是吸引移民的最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人口迁移净流向常是从农村流向城市。中国是典型的二元城乡经济结构,城镇经济发展远快于农村经济发展。依此分析,则中国的人口净流向为从农村不断流入城镇,人口的转移必然会产生建设用地需求的变化。因此提出经济发展以及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会使人口由农村不断流向城镇,城镇建设用地需求增加,而农村建设用地则相应减少的假设。由此选取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城镇人口及农村人口作为脱钩指标[3,4]。
2.2 城乡建设用地脱钩模型建立
2.2.1 城乡建设用地脱钩模型参数 脱钩程度系数为增量人均城镇建设用地与增量人均农村建设用地的比例,即单位人由农村转移到城镇以后,占用城镇建设用地与原占用农村建设用地的转化比例。脱钩程度系数大小表示城乡建设用地变化状态。
2.2.2 城乡建设用地脱钩模型构建 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5,6],构建城乡建设用地脱钩模型公式:
x=(S城镇/|P城镇|)/(S农村/|P农村|)
式中,x为脱钩程度系数;S城镇为城镇建设用地变化量;S农村为农村建设用地变化量;P城镇为城镇人口变化量;P农村为农村人口变化量。
2.2.3 城乡建设用地脱钩模型状态规定 《城市用地分类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1990)中城镇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最低为60 m2/人,最高为120 m2/人;《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1993)中农村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最低为50 m2/人,最高为150 m2/人。基于合法与集约用地原则,单位人由农村转向城镇以后,城乡建设用地的转化系数为0.4(60/150)~2.4(120/50)。以此作为脱钩状态临界值,城乡建设用地脱钩状态如下:
随着单位人由农村转向城镇,S城镇>0,且S农村<0,x<0时,为强脱钩状态,视为理想的变化,处于第四象限;S城镇<0,且S农村>0,x<0时, 为强负脱钩状态,视为悖谬变化,处于第二象限;依据城乡建设用地转化临界值,细分一、三象限,S城镇>0,且S农村>0,0<x<0.4时,为弱脱钩状态,即占用农村建设用地高级别向占用城镇建设用地低级别转换,视为弱正常变化;S城镇>0,且S农村>0,0.4<x<2.4,为扩张连接状态,即占用农村建设用地低级别向占用城镇建设用地高级别转换,视为不集约变化;S城镇>0,且S农村>0,x>2.4,为扩张负连接状态;S城镇<0,且S农村<0,0<x<0.4,为弱负脱钩状态;S城镇<0,且S农村<0,0.4<x<2.4,为衰退连接状态;S城镇<0,且S农村<0,x>2.4,为衰退脱钩状态(图1)。扩张连接状态、扩张负连接状态、强负脱钩状态、弱负脱钩状态、衰退连接状态、衰退脱钩状态为违反指标规定转换,不利于土地集约、可持续利用,视为畸形变化。
3 保定市城乡建设用地脱钩分析
3.1 保定市城乡建设用地脱钩分析
参考《河北省土地调查统计年鉴》收集2000-2008年9年数据,进一步整理得到2000-2008年4个指标的变化量,依据城乡建设用地脱钩模型得出2001-2008年8年的脱钩程度系数如表2。
随着人口向城镇流动,2000-2002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S城镇>0),同时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呈现同步扩张(S农村>0),脱钩程度系数大于0.4小于2.4,城乡建设用地处于扩张连接状态。到2003年,则转为城镇建设用地增加(S城镇>0)、农村建设用地减少(S农村<0)的强脱钩状态,但理想变化持续时间不长,就变为严重的畸形发展;2004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缩小(S城镇<0),而农村建设用地规模扩张(S农村>0),脱钩系数为-0.07,转入强负脱钩状态;时隔1年,又回转到扩张连接状态;又经过两年,再次步入理想变化,2007年城镇建设用地增加(S城镇>0),农村建设用地略有减少(S农村<0),为强脱钩状态;到2008年再次退回到畸形变化,2008年城乡建设用地脱钩系数为25.72,处于扩张负连接状态,人均建设用地严重超标。
整体来看,2000-2008年保定市城乡建设用地呈现出不断波动的变化趋势,由畸形变化转为理想变化再次退回到畸形变化;大体上呈现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建设用地“双扩张”态势,个别年出现两者此长彼消的理想态势。
3.2 保定市城乡建设用地脱钩原因分析
2000-2008年保定市城乡建设用地总量不断增加,结构不合理,究其原因主要有:
其一,发展观念错位,政府重经济而忽视城乡建设用地集约利用。2000-2008年,保定市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水平由15.36%上升到30.27%。经济增长需要城乡建设用地作保障,政绩观念淡化了城乡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理念,导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盲目扩张[7]。
其二,土地相关政策出台及实行时效性强,持续性差。2000-2008年,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多个土地管理相关文件,地方政府在理解和执行方面存在时间性、阶段性,执行时效性强,但持续性差。如2004年国家连续出台了4个土地相关文件,极为关注土地问题,政策的督导促使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强建设用地管理,保定市城镇建设用地甚至出现总量减少的现象,但随着时间的发展,政策观念淡化,政府管理放松,城乡建设用地迅速退回到“双扩张”状态。
其三,农村居民点特征导致农村居民点整理见效慢。保定市农村居民点布局分散,且以平房为主,占地面积大;农民习惯自然院落形式居住,建筑密度和建筑容积率低。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逐步转移到城镇,大量闲置宅基地未得到再利用。分散、闲置的特征,使得农村建设用地控制难度大,短期效果不明显[8]。
3.3 保定市城乡建设用地脱钩分析结论
综上所述,保定市城乡建设用地发展仍处于不协调的发展状态。
其一,城乡建设用地总量随人口总量增加而增加,其结构却未随人口结构的变化而变化。
其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尚未形成联动机制,而是“各自为政式”发展,城乡建设用地发展仍以外延式扩张为主。
其三,城乡建设用地发展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源式结构调整空间大,存在可行性。从9年的发展变化可以发现,只要引导机制和监督机制到位,就可以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向理性发展转变。
4 相关理论对保定市城乡建设用地脱钩状态的阐述
4.1 系统论阐述城乡建设用地脱钩状态
系统论指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并且强调系统的发展与演化是内部各子系统(或要素)之间不断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子系统会影响母系统,母系统也会制约子系统。城乡建设用地系统由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建设用地两个子系统构成,其发展变化是两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不断影响的过程。2000-2008年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大体呈现出“双扩张”变化趋势(个别年份除外),城乡建设用地作为母系统,自然随子系统不断扩张而扩张,其结构也就不可避免地表现为子系统“双扩张”结构。但是考虑到建设用地资源供给有限,城乡建设用地不可能一直扩张发展,集约、可持续发展将是其最终选择。因此,建立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建设用地联动机制,挖掘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改扩张式规模发展为内源式结构调整发展,改变子系统发展方向及结构,才能使母系统处于良性发展。
4.2 城乡关系理论阐述城乡建设用地脱钩状态
城乡关系体现为城镇和乡村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过程,城乡发展经济史就是一部城乡关系“分离-对立-融合”的变化史。城乡土地是经济发展的载体,其发展变化也离不开“分离-对立-融合”。“分离”即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各自为政式”发展,“对立”即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伴随农村建设用地相应减少的此长彼消式发展。从表2不难看出,2000-2002年两者处于分离状态,到2003年出现对立状态,这种状态持续了1年,又回转到分离状态,直到2007年再次出现对立状态,2008年再次后退到分离状态。可见城乡建设用地互动呈现出“分离-对立-再分离”变化。从整体趋势分析,随着相关土地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城乡建设用地最终会逐步走向对立状态。
4.3 人地关系理论阐述城乡建设用地脱钩状态
我国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2000-2008年,保定市城镇化水平由15.36%上升到30.27%,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建设用地比例由32.5%变化为34.2%。城乡建设用地结构未随人口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相反出现“双扩张”现象,城镇建设用地发展压力增大,农村建设用地浪费严重,使得人地矛盾更为突出。
5 保定市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发展对策
5.1 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
保定市农村居民点分布广、规模小、数量多,人均居住面积严重超标,整理空间大,且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整理可行性强。因此,开展居民点整理,挖掘农村建设用地潜力,调整城乡建设用地结构,能够实现土地集约利用,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
5.2 建立城乡建设用地统筹联动机制
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变化应该响应人口结构的变化,只有建立城乡建设用地统筹联动机制,挖掘农村建设用地潜力,才能缓解城镇建设用地压力,实现城乡建设用地整体合理布局[9,10]。
5.3 加强城乡建设用地科学引导和审批管理
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建设用地尚未形成协调互动的统筹联动关系,应加强对相关政策的科学引导和政策实施的监督力度,强化城乡建设用地审批管理,以保障其联动机制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钟太洋,黄贤金,韩 立,等. 资源环境领域脱钩分析研究进展[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8):1401-1412.
[2] 张永康,李世平,夏显力.宝鸡市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灰色系统模型预测[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4):1385-1386.
[3] 袁浩正.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7):102-103.
[4] 周小平,黄 蕾,谷晓坤,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方法及实证[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10):79-85.
[5] 李效顺,曲福田,郭忠兴,等.城乡建设用地变化的脱钩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5):179-184.
[6] 钟太洋,黄贤金,王柏源. 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的脱钩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1):18-31.
[7] 郝冬芳,侯志玲. 沈阳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必要性分析[J].民营科技,2009(7):10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