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和孩子沟通的话术大全11篇

时间:2023-07-27 16:06:0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和孩子沟通的话术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和孩子沟通的话术

篇(1)

以一个知名五星级饭店的推销电话为例。电话响起,该酒店销售人员说道:“您好,我们酒店在迎中秋、庆国庆期间有优惠活动,请您了解下?”我想此饭店为新开业的高档饭店,有一定名气,但未曾去消费过,便放松了对陌生电话的警惕,答道:“哪方面的优惠?”销售:“是这样的,我们现在有个自助餐活动,您去的话原价168元一位的午餐及原价198元的晚餐都是打5折。”我答:“嗯,我知道了,有时间去看看吧。”销售:“那您对我们的活动是不是很满意啊?”我答:“我了解了。”销售:“那好!刘总,我们会安排人员到您的住处或是办公室给您送VIP会员卡。”我听后,有点激动,心想这家酒店服务真到位,但有些质疑,就出于防忽悠角度多问了一句:“会员卡是免费的吗?”销售:“我们就是象征性的收取点会费,一共2998元,也就是您两顿饭的钱,可以享受我们酒店4000元的消费额度。”她说得很淡定。我此时感觉有点被忽悠了,但毕竟他们也是正规酒店,有些名气,就回答她说:“这样吧,我下次去你们酒店消费一次感受下,满意的话,就办卡。”销售人员开始不淡定了:“您刚才不是说对我们的活动很满意吗?”我回答:“我没说满意,我说我了解了。”销售:“那了解了为什么不办卡呢?我们的确很优惠……”我回答:“我没去过你们饭店,我是不是需要了解下呢?”销售还要说什么,我打断道:“您这样的推销方式成功率基本会很低,我和您是同行,客户既然对你们的产品套餐有兴趣,先引导去酒店消费一次,你已经成功一半了。如果过度推销,会起反作用……”出于职业病我开始喋喋不休的教育了,最后,销售道:“嗯,谢谢您,欢迎您来我们酒店体验。”结束了近15分钟的沟通

我相信一家五星级酒店的话术一定是严格培训过的,但从上述案例来看,销售话术的技巧性还是有的,但偏向于小聪明,试图用“超级话术”一举成交的嫌疑很重。其主要运用以下环节:一、先介绍优惠活动吸引客户听下去;二、询问客户需求,细分客户类型,为吃饭主要需求,重点谈餐饮活动;三、得到客户的认可趁热打铁准备上门完成成交,隐藏卡费信息;四、客户追问,才提报办卡细节,但抓住大客户虚荣心理,语言绑架。整个环节放弃了成交最重要的临门一脚:客户体验。

语言技巧与体验不可剥离

销售存在技巧毫无置疑,但不能藏得太深。其实在电话聊天超过5分钟,了解了客户情况,可以定性为潜在客户的时候,引导客户去消费场所实际体验,才是重点。也可以用邮寄、上门送方式,给客户一张面值不高的体验券,或是通过微信二维码作为会员体验号等方式拉动体验进度,争取使客户先参与到体验中来,循序渐进地完成销售。而不是通过煽动、语言绑架和忽悠顾客取得主动权。上述案例中的饭店试图通过电话完成一次近3000元的卡费销售,对于从未去该酒店体验过的消费者来说,即使是大款,钱也不会这么挥霍。电话中设立了一个语言陷阱“我们的活动您很满意吧”,并多次提到这个问题,试图让客户在兴奋满意状态下签下冲动型订单。换位思考下,但凡有消费能力的人都不是傻子,他们更理性。既然能和客户聊这么久,就证明客户有兴趣,如果设立体验,真的是很好的酒店餐饮,3000元消费4000元,还有优惠,办卡自然不是问题。试图用语言技巧,用“超级话术”去卸载客户体验,这样会很危险。

“超级话术”只是敲门砖

无论是电话营销还是面对面的销售,话术很重要,它是连接消费者之间沟通的桥梁,但只起到敲门砖的作用,不要把它神化,有的企业整天要求导购人员背各种各样的话术和应对方式,最后导购员成了宣传员,见顾客来就喋喋不休,这样成交率并不高。而做试饮、试吃的效果远远胜于自己说产品怎么牛要强得多。所以现在出现了超市里面糖果都有试吃,卖散装豆干的大妈不再啰嗦,把食物送到顾客嘴边,顾客吃了一口觉得不错,买了两斤,销售完成。换位思考,如果没有体验的基础,就算有优惠活动,客户一般也都是不愿意买账的。话术很重要,体验更重要!

话术充当体验急先锋

现在的社会是不缺优质产品的,消费者被忽悠的太多,个个紧绷着神经,越来越理性,冲动的消费越来越少,有的消费者连体验商家产品的机会都不给,还怎能指望忽悠他们成交?营销话术的局限性因此越来越凸显。

篇(2)

一、沟通可以从自我介绍开始

要想让学生真正的了解你,愿意亲近你,向你敞开心怀,除了平时你的一言一行留给学生印象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利用一切机会向学生介绍自己,推销自己。特别是接手一个新班,更应该如此。介绍自己时可以谈自己的教育教学的方法,可以谈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也可以谈自己的喜怒哀乐,谈自己的学生时代的故事……学生了解了你,就会欣赏老师的好,即使老师有不是地方,也能谅解,也能找你沟通,也不会小误会积成大疙瘩。

二、沟通从可以从微笑开始

微笑是信任。只要老师张嘴微笑,孩子们就会感到你的亲切,就会喜欢你,听你说的话,就会想和你交谈,就会渐渐的接受你的观点,去反思,去自省,进而去改正自己的错误。

三、沟通应该从自我批评开始

老师批评学生难免有简单武断的时候,如果让学生受了委屈或者让学生一时想不开,而老师这时置之不理不及时沟通,就很容易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而产生怨气和抵触情绪。老师如果发现自己有误,就应该尽早找学生作自我批评,师生之间就会冰释前嫌,感情递增。

四、沟通从爱学生开始

爱是互相的,没有爱就谈不上沟通。你对学生的关心是出于爱,学生是可以感觉的到的。如果你对学生充满了爱,那么无论你做什么,哪怕你有时做错了,学生都能理解你。师生之间的沟通能让学生更加的相信你,依赖你。

只要老师与学生之间能以心换心,用真诚换真心,那么你的一切沟通行为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成功的教育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质量。如何才能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学生呢?

1.给予学生最真诚的爱,尊重并接纳学生

宋代程颐说:“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以术驭人者,人亦以术而待。”教师对学生的真诚是一种教育力量,学生只有感到被信任,才愿意去接纳老师。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和接纳度有多高,对老师所传递的教育影响的接受度就有多高。

2.巧妙运用语言艺术

幽默的语言是“具有智慧、教养和道德上的优越的表现。”人们都喜欢幽默的交谈者,喜欢听幽默的话语,具有幽默感的教师一走进学生中间,学生们就感到快乐,喜欢与幽默的老师交谈。在向学生表达一些否定性的意见时使用委婉的技巧,就会使学生更容易愉快地接受。除了幽默的语言外,还可以用“只需意会,不必言传”的含蓄手段;或者有意识地适当保持沉默,用不同的眼神传递信息,也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3.运用发自内心的动作和表情进行沟通

学生受到挫折时,投以鼓励的目光;学生取得好成绩时,送去赞赏的笑容。对于后进生,则给予更多的亲切和友善的表扬,给予关怀的目光。刘松老师说过他的搭档(女教师)上课前总是擦口红不理解为了弄明白就跟去上课,结果?是给受表扬的学生一个吻,那学生美得不得了

4.及时的表扬与适当的批评

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表扬。但是表扬不能太“廉价”或过度,这会使学生觉得老师的表扬不是真心的,而是一种惯用的手段。教师的表扬要公平、公正,不能因个人的心情,不同的学生而受影响。表扬是一种积极的强化,能增强学生的信心、勇气、责任感和荣誉。也许老师的一个微笑,一声鼓励都会改变学生的一时,甚至是一生。赏识教育家周弘说得好:不是好孩子被赏识,而是赏识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被抱怨,而是抱怨使孩子变得越来越糟。批评重要,但批评的方式更重要。批评应重在未来的改进,而不是追究过去的错误。当学生犯错误时,我们不要一味地训斥、责怪,这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使学生对老师产生厌恶感。教师在批评时,可用委婉的方式指出学生错误的地方,用暗示的话语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从侧面敲击一下,但不太伤害他们的面子。

5.课余时间多交流,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教师在课余时间找机会与学生交流,并参与他们的活动中,让学生感到老师容易亲近,从而赢得学生的好感。我觉得每一位老师,既要能当“严父”又要能当“慈母”。在学习之余,与学生谈谈生活上的事,谈谈他们的爱好,谈谈他们的喜怒哀乐,关心他们的成长,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地去了解他们的感受。老师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生活、工作,对于他们的发问、好奇,在尽可能的范围内给予回答。

篇(3)

女人最应该改进的恋爱习惯,就是找传声筒。

对男人而言,传声筒式沟通法,是一种三姑六婆的施压。

女人,即使是很年轻的女人,也常在不自觉的状况下成为三姑六婆,不但没有达到正面沟通的功能,反而为感情减分。

小诗的恋爱史上,曾经出现如下悲剧:

她与小娟本来是很好的朋友,小娟比她外向、能言善道。小诗交了男朋友之后,一与男友发生口角,或有沟通上的误会,总是生闷气不说话。而此时小娟就会仗义执言,教小诗应该如何处理。

“我……我说不出来啦,还是你去帮我说好了。”

小诗心想,托自己的闺中密友去当“使者”总没错。然而,一而再、再而三地雇用免费传声筒的结果,却让小娟和小诗的男友比较有话聊,而小诗和男友之间反而变得无话可说。

更坏的结果发生了,男友选择和小娟一起。小诗的恋情告吹,与小娟的友情也理所当然地破裂。

小诗痛骂小娟:“我当你是朋友,你却一点道义也没有!”而小娟的理由也正大光明:“我也很挣扎,可是,是他选择我的,我跟他的共通之处,比你跟他的多得多!”

“我从这件事上得到了一个教训。”小诗说,“有话想说,都要自己说。想想我也有错,为什么两个人那么亲密,但该说的话,我却要委托别人才能跟他说?”

女人常有这样的毛病:连该说的话都不敢对另一半开口,反而要请别人去说。

这样的人,对自己的感情极端缺乏信心。他们在潜意识里认为:他一定会把我的话当耳边风吧,不如找个比较有“公信力”的人来说。

而那些所谓有公信力的人,常常只是一些爱管闲事(美其名曰热心)、口若悬河(讲的都不是重点)的人,要不然就是长辈,因为常存在着代沟问题,往往越帮越忙,说错话的机会也很大。托他们出面,往往比不沟通还糟。

比如说,有的太太会习惯性地回娘家或婆家告状,搬来救兵,希望用“长辈”当传声筒,对先生施压。事实上,如果男人是个“察纳雅言”的人,老婆本人说了就有用;如果他自尊心很强、主见很够,老婆找传声筒反而会让他反感,造成感情的破裂。

如果选择的“传声筒”本身专业不足、心术不正、传声技巧不佳、态度不好,那么副作用会更大。

曾有朋友的孩子想要念戏剧系,她自知孩子个性顽强不会听她的,竟搬动所有亲友在过年团圆时一起施压。其中,孩子的舅舅当先锋部队,喝了酒后说教起来声音最大。孩子气不过,大声顶撞:“你自己连中学都没念完,凭什么来教我念什么系?”

大人语塞,小孩夺门而出,自此,每次家族聚会,孩子都不肯参加。后来,朋友要我劝他的孩子遵照“大家的愿望”,我则主张人生决定自己扛,赶紧找借口推辞,不肯帮忙做说客。

这样的状况,理性的家长应该要分析客观情况以供选择,而不是拒绝他的选择。未来的世界什么东西会变成大热门,没有人说得定。

亲密如母亲,自知说了都没用,有谁说了会有正面影响?

碰到一件你觉得非沟通不可的事情时,应该思考的重点是:我是不是该说?什么时候适合说?怎么说最能让他接受?而不是“我现在应该找谁说” 。

无论是爱情、婚姻还是教子,只要把握了这个重点,不仅可以更好地传达自己真正的想法,女人也不会慢慢演变成男人口中的三姑六婆。

篇(4)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2B-0010-01

沟通打开禁闭的心灵,关平累累创伤,教师应该学会每天都将微笑带给学生,用快乐面对生活,用幽默俏皮的话,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深切感受到尝试与学生沟通,平等地与学生交流,把他们看作朋友,让他们成为朋友,学会与学生交流、沟通,在教学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笔者总结的一些经验:

一、 学会微笑,笑着与学生交流

记得我刚工作那会儿,有一个老师要休产假,我接了她的班,摆在我面前的是这样的状况:学生多、机器设备落后、教学管理比较混乱。头一天上课,我刚走到机房门口,就听见里面“嗡嗡”“哗哗”“哈哈”,站在讲台上说话,好像只有我自己听见,底下乱作一团,再加上机器的声音,我好像是个外人,不属于这堂课。憋了张大红脸,我刚要发作,想想不行:冷静!冷静!我拿起黑板擦在桌上拍了两下,一阵嘘声过后,终于安静了。我满脸怒色,声嘶力竭地把他们批评了一顿,第一节课学生们在我的批评与责备声中下课了。从学生们的眼神中,我能看出他们虽然被我震住了,但他们并不喜欢我,想跟我作对。以后每次上课,我总是一本正经地绷着脸,遇到犯错误的学生,我还要严厉批评半天以警示全班同学。这种情况持续了一段时间,虽然课堂秩序好了些,但我能看得出,胆小的同学被我吓住了,胆大的在偷偷跟我作对。我心里很清楚,这不是一个好现象,但年轻的我实在不知如何是好。

慢慢的,我成家有了孩子,做了母亲,这时不知从哪来的一种温情,也许是母性吧!我有了孩子,眼里看到的孩子都是那么可爱,那么招人喜欢,小错误、小动作,也都能让人忍受了,我不再是那么凶巴巴、冷冰冰,脸上没有了以前的怒容。慢慢地,我会笑了,笑着去跟学生交流,笑着说话,无意识地笑着面对学生,自己都很奇怪。慢慢地,这种笑着的跟学生的沟通,就像有一种魔力,同学们看我的眼神变了,他们也会跟我笑了。慢慢地,我们的课堂就像寒冬的冰融化了,充满和谐的笑声和快乐的氛围。

这段经历让我深深地感受到,老师的一颦一笑、喜怒哀乐在无形中感染着学生,也影响着他们的情绪。微笑吧!微笑是最祥和的语言,微笑是沟通彼此心灵的钥匙。教师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尽量避免把不良情绪带给学生,以免学生渐渐疏远。

二、 巧施语言魔法,时不时幽它一默

自古以来,当老师的都离不开语言,如果语言没有特点,翻来覆去就是一套人尽皆知的大道理,日子久了学生就会生厌。对待那些反复出现不良行为的学生,更需要讲究语言艺术。如果教师拥有一支语言魔术棒,那么在轻松解决问题的同时,还能收获师生情谊。

在信息技术课上,学生们的自觉性差,大多都想着“玩”,当然,我觉得适当的玩也是可以的,我们没必要把课堂教学搞得像考试那样紧张严肃,我觉得在我们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同学们自己去操作尝试,也是很好的。这样,学生既有积极性,又能在学习之余适当放松一下。但是,偶尔也会有学生捣些乱,让老师吃不消。我记得有几次教师机总是受到病毒的侵扰,几次折腾下来,不光不能正常教学,还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后来,在课上,我生气地训斥某些学生恶作剧,但是效果不佳。一个机房五十多台机器,一个班六七十人,老师既要讲课,又要维护机器,盯住每个同学的操作,根本忙不过来。有一天,我发现一个同学机器上插着U盘打游戏,批评的话刚要出口,猛然间灵光一闪,幽了他一默:“同学们,你看咱们的机器最近总是受病毒侵害,XXX,是不是你带的毒?”这个学生连连说:“我没毒,不是我,我不玩了,不插U盘了。”全班同学“哄”一下全笑了。我把病毒的危害跟大家讲了,同学们也开始正确地认识了“病毒”这个问题,搞恶作剧的同学收敛了许多。

一发现问题,便斥责学生,也许能换来学生暂时的服从,却非长久之计。学生不愿在同龄人面前丢面子,更厌恶训导式的说教,这时,教师不妨用调侃的语气指出他们的错误,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反思、改过。有了语言魔术棒,教育自然如鱼得水。

总之,沟通的目的是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如同无处没有传播,师生的生活中无处不存在沟通,沟通是语言的交流、表情的意会、心灵的碰撞,作为一名教师,必须知道沟通,懂得沟通,发挥沟通的魅力。

篇(5)

站在玻璃台后的导购员看到我们对这个“怪物”有兴趣,马上说:“先生您好,这是智能拖扫机!”“智能拖扫机?拖扫机没听说过,只知道拖把和吸尘器。”看我们一脸迷茫,导购接着说“可以自动打扫房间,启动之后不用管,自动识别障碍物,自动打扫房间,包括墙角、桌底、床底。”原来如此,这是个具有扫地功能的机器人,导购把拖扫机从台上拿下来,放到地上进行演示,在遇到桌角、墙体时产品确实会自动转向。

“很先进!”、“有创意”、“没见过”……在笔者和朋友们围观时,旁边也来了几位受到从重效应吸引的顾客。

“旁边有边刷,可以刷到边角;还有像吸尘器一样的功能,可以清扫毛发。你看这里有个尘盒”导购接着讲。

笔者:“它靠什么能自动清扫?”

导购:“前面有一个高度感应器和碰撞板,只要高度够,不触碰感应器就会自动向前,如果碰到碰撞板,会自动转向。”

“明白了,清扫机没有眼睛,只能靠身体感触,不撞南墙不回头。”

“没电了,它会自动回去充电。”导购接着说,果然,清扫机自动跑回到了充电架上。

“是个不错的小孩玩具!”同行的朋友感叹。

导购:“它还能预约定时,操作很简单!”

笔者:“充一次电能用多久?能打扫多大面积?”

导购:“充一次电可以用1个小时,一次可以打扫150平米的房间。”

笔者:“灰多灰少是不是一样的扫法?”

导购:“不一样,有不同的模式,它是自动识别判断,灰尘多,螺旋形的清扫;灰尘少时扇形清扫;没有灰尘直线行走。”(设计考虑的很周全,效率高,还节能。)

笔者:“除了扫地板,能不能扫桌子?”

导购:“可以的。”

笔者:“前面没东西挡,那它不会掉下来?你刚才说的那个什么感应器是对高度和前方有判断。”

导购这时不理我了,开始对旁边的一个女顾客说:“您可以了解一下,使用很方便。”

我拿了张单页离开了,接着围观的几个人也散了。

话术分析:

这个产品确实很好,智能,简单、实用,对大多数顾客有吸引力。但这个导购没有充分掌握产品的销售话术,没能把产品的卖点与顾客需求结合达成销售。

一、演示吸引。

决定购买的因素有感性因素与理性因素,例如,料理机的销售就是把握住了顾客的感性因素。

现场演示有:磨冰糖、磨大料、榨果汁,做奶昔、做豆浆等等,好像无所不能,给顾客的第一印象就是多功能实用,加上品尝、体验,活动诱惑,大多顾客脑袋一热,掏钱购买了。我问过很多购买料理机的朋友回去用过多少次,反馈都是回去新鲜了半个月,以后再也没用过。

再回想下料理机的演示过程:先派送果汁、奶昔吸引顾客(味觉吸引),磨冰糖发出巨大的咔咔声吸引顾客(听觉吸引),聚集了人气,开始做各种演示。在演示开始前,会尽力吸引顾客到演示台前。

科沃斯地宝(看了单页才知道的名字)演示,在苏宁的摆放位置是自动扶梯转角处。摆在一个大概50公分左右的玻璃台上。这个高度很难吸引所有顾客的注意,视觉上不能吸引所有人,听觉上要下功夫,演示时配合音乐,通过听觉来吸引顾客。演示时,如果有些纸屑、毛发等做配合,比仅在玻璃台面上空转的吸引效果会更好。

二、开场话术。

智能拖扫机,这个名字把产品的全部功能全部涵盖,但这个词对顾客来说是陌生的,不能马上产生对等联想。开场的第一句话一是要让顾客明白你的产品核心卖点,二是让顾客产生兴趣,激起购买欲望。智能拖扫机的说法有待商榷,下面这几种说辞会不会更好?例如

“这是中国第一款自动吸尘器,还能自动拖地、扫地!”

“看一下最新上市的扫地机器人,省力省事心。”

如果一定要在第一句话中体现智能清扫机这个概念,就需要在产品的上盖贴上“智能清扫机”这行字,在讲第一句话的时候,配合动作,手指智能清扫机,有助于顾客理解。

三、卖点话术。

根据导购的讲解和单页介绍,这款产品的核心在智能,但智能这个概念是模糊的,需要导购员通过话术,将智能进行细化分解给顾客清晰的认知:不用费劲(省力)、不用看管(省事)、不留死角(省心)、不用费劲(省力),例如:

上班已经够累了,下班回家更需要放松,以往打扫房间,费力扫、拿着拖把拖,比上班还累。智能清扫机只需要按一下建,把您的双手就解放出来了!

不用看管(省事):启动后,它会自己判断灰尘多少,灰尘多,螺旋形的清扫;灰尘少时扇形清扫;没有灰尘直线行走,我演示给您看看……

不留死角(省心):桌底、床底这些地方,用拖把或吸尘器都很难清扫到,智能清扫机会自己钻进去打扫,一点卫生死角不留!

用通俗的语言,把智能带给顾客的好处表述清楚。也可以辅助一些故事,比如哪位顾客买了智能拖扫机以后,家里的小孩子特别喜欢,现在家里的卫生都是小孩子用清扫机打扫,也培养了孩子打扫卫生的好习惯等。

四、销售技巧话术。

一个标新立异的产品,顾客虽然会很有兴趣,但戒心会很重。导购需要和顾客进行彻底沟通,获得共鸣与认可,产生联想与信任,最后才能购买。产品是核心,但围绕产品之外的话术更能决定销售成败。

开场的话术,了解顾客需求的话术、产品异议处理的话术、价格异议处理的话术,品牌异议处理的话术、催单的话术等等,每个环节都需要固化训练。在正佳苏宁的导购,仅是对产品比较了解,但销售技巧话术的掌握确实空白。最起码的了解顾客需求都没做,比如顾客房屋面积大小,地面构造等。

五、协调话术。

小家电冲动性购买的消费特性决定了在销售终端必须通过演示将产品的功能,核心技术,操作方式,优异品质等产品利益点直接的操作展示给消费者,在一刹那时间调动起消费者的购买欲。

篇(6)

这里的自我完善是狭义的,因为从广义上说。自我成长的过程就是自我完善的过程,而狭义地讲,自我完善是指一个人通过自己可以利用的一切方式和途径去学习,以求告别昨日的软弱和偏执,超越自身的局限和困境,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当然,我们说的父母的自我完善,目的并不是单纯为了教育好孩子,以功利之心去学习,去衡量自己的付出值得不值得,那注定会失望的,因为我们已远离了自我。反省、学习、践行,都是为了负起我们对自己生命的责任,使我们能做一个更好的自己。孩子受益是结果,不是目的。

那为人父母,最该学习的,最需要完善的方面有哪些呢?育己即是育儿,做人的方方面面自然都需要完善,但如果我们对父母教育孩子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忻和总结,发现有几个方面,还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了解孩子——去学习孩子生长发育规律方面的共性知识

常听一些父母因为自己八九个月的孩子撕纸、扔东西;一岁多的孩子认生,或说谎,两岁多的孩子不懂分享,或对父母说“不”等,而批评和惩罚孩子,却不知道孩子撕纸、扔东西等行为对于八九个月的孩子是一种学习、探索和与外部世界的交流,而孩子认生是认知能力提高后的—种自我保护,一岁多的孩子所谓的“说谎”只是成人的定义,因为这么大还分不清什么是现实和想象,而两岁多的孩子喜欢说“不”,正是自我意识萌芽和发展的表现,孩子想以此来表明自己的独立,所谓成人眼中孩子的“自私”,也只是物权观建立的体现而已,就是说,孩子的行为都是特定成-长阶段的正常表现。那为什么会被我们视为问题呢?因为我们不了解,没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所以必须要去学习。只有我们充分掌握了孩子生长发育的客观规律,才可能尊重孩子成长的步调、秩序和敏感期等,从而努力跨过我们和孩子间的年龄跨度,去体察、感受孩子的内心,以他的视角来看世界。

情绪管理——每个人都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对自己负责

当孩子哭闹或做错了一件事时,你有没有批评过孩子“你真让我生气”“你太令我失望了”之类的话,这话的潜台词是说,孩子要对我们的情绪负责。可为什么面对孩子的同—种行为,我们却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孩子的顽皮、淘气,昨天你心情好夸他活泼、可爱,今天心情不好就批评他没规矩。而面对同一种行为,不同的父母又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比如你认为听话是好孩子该有的必备品质,所以孩子不听话你就会愤怒,而我认为独立思考对孩子才是重要的,听话不是,那孩子对我的话提出质疑我自然不会生气。其实,真正决定我们情绪的,不是孩子的行为,而是你自己的心情和对孩子行为的认知和评价。当我们可以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对自己负责后,就不会批评孩子“你怎么怎样了”,而会说:“我觉得很生气,“我很失望。”

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并不意味着要一味压制和否定自己的情绪。父母也是人,不仅可以,也应该有自己的情绪。情绪本身没有对错,但表达形式有好坏。父母作为成年人,应该有更理智成熟的表达情绪的方式,比如语言、深呼吸、哭泣、找朋友倾诉、画画、唱歌,写信、运动等。教会和发展了孩子恰当地表达自己情绪和诉求的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我们做父母的先学会如何恰当地表达。

亲子沟通——重要的不是你说了什么,而是孩子理解了什么

当你看到孩子在墙上乱画时,是马上训斥:“再画打手了,”还是会找张纸给他“墙不是用来画的,纸是用来画的?”对于孩子,接受提示比接受谴责容易得多,当你给他提示时,他往往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当孩子表示今天不想上学时,你是直接批评他“必须去,不上学是坏孩子”,还是会先承认孩子的愿望:“你很希望今天是周末,那样就可以不用上学了,我理解。现在该起床吃饭了!”必须拒绝孩子的某项要求时,我们是否能先承认孩子内心的愿望?这些都是沟通技巧,没有良好的沟通,就不可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而关系大于教育、先于教育、包含教育,没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家庭教育则无从谈起。

篇(7)

我认为,那些拥有游戏思维的家长更有可能做好自己的情绪管理,并与孩子建立信任关系。

我的女儿小时候,她的生活更多的是由父母来安排,大大小小的事儿也都由父母替她决定。但当女儿两岁左右、自我意识开始成长时,我的麻烦就来了。我最早注意到的是女儿为了吃巧克力和她爸爸讨价还价。

与“巧克力宝宝”斗智

女儿对巧克力的钟爱使我有时忍不住称其为“巧克力宝宝”,她会想尽各种办法吃到它。她爸爸一下班,她马上缠上去,“巧克力、吃巧克力!”我有一次做了一个小小的统计:她连着说了31遍!

在女儿坚持不懈的“轰炸”下,她爸爸往往会为了耳边清静一点,从拒绝到同意,最后还是把巧克力给了女儿。女儿高高兴兴地吃上了巧克力,并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如果自己坚持坚持再坚持,就一定会得到巧克力。

第二天又如法炮制。

有那么一段时间父女俩一直维持这种状况,而且女儿越来越占上风: 她百折不挠地坚持,而她爸爸则越来越不耐烦、越来越没有斗志。她爸爸本想充分利用一下和女儿在一起的宝贵时间,不想把时间都浪费在这无意义的“谈判”中。

看看先生确实为此烦恼,我觉得自己有必要出面了:我先跟先生约定今后不论女儿怎么闹,饭前都不能给巧克力。然后我跟女儿做一个游戏:教她“拉勾上吊,一百年不变”。女儿很喜欢这个游戏,我就把游戏的实质告诉她:“这是表明一个人说话算数,你愿不愿意做一个说话算数的人?”她点点头,然后我跟她约定不再在饭前吃巧克力。她同意了,于是,我们把这个游戏做了一遍又一遍。

第二天女儿见到爸爸回来第一句话又是巧克力,我马上跟她做“拉勾上吊”的游戏。我可以看出馋虫已爬到女儿的舌尖上,但她硬是把它咽下去,拉勾之后跟爸爸去玩游戏了。关于巧克力的纠缠从此很少再发生了。

用游戏法来进行沟通

我觉得自己在生活中并不是很讲技巧的人,所以我也会遭遇很多挫折。女儿3岁多时,我带她到朋友家去玩。贪玩的女儿玩到晚上还不想走,我一遍遍耐心劝说都不奏效,眼看着轻轨站末班车的时间就要到了,我急得巴掌也快要上去了,这时,只见我的朋友蹲下身,轻言细语地跟女儿说:“你想去坐小火车吗?呜――呜――,跑得好快哦!”女儿点点头,“阿姨带你去坐小火车,小火车能把你送回家,好不好?”女儿高兴地说:“好!”我非常感激朋友:她说服了女儿,也教育了我。我还是应该采用一定的技巧和孩子沟通,如果命令孩子的话,孩子可能会抗拒,如果采取游戏的方式,孩子则会很乐意参与。

父母怎样才能具有游戏思维?

我觉得游戏思维并不是一味哄孩子,更不是骗孩子,而是要从孩子的需要、心理出发,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来与其沟通。

有一段时间我出差数次,女儿看着我收拾箱包,就会扑到我身上说:“妈妈,我恨这个包。”我问她为什么,她说:“你一收拾包你不在家了。”我蹲下身耐心地对她说:“不要小看妈妈这个包,它是个魔术包。它能变出你想要的东西。你可以闭上眼睛,对着它许个愿,告诉它你想要什么东西,等我回来的时候,只要一打开包,你想要的东西就会变出来。”

女儿非常高兴地许个愿,她高高兴兴地送我出门,像个小大人似地叮嘱我早些回来,因为她想早点看到魔术包里变出来的东西。一个小小的游戏就让女儿改变了情绪。

很多父母都是把成人的思维和方式直接应用在孩子身上,孩子不一定能接受。一般的家长往往很难做到从宝宝的角度来分析问题。

我曾读过一则小故事:一个爸爸总喜欢带3岁的女儿去逛商店,但女儿每每哭闹着要回去,爸爸非常不能理解,有一次,他蹲下身帮女儿系鞋带,才发现女儿哭闹的原因:女儿所看到的,不是五光十色的商品,而是胳膊和大腿组成的森林!毫无乐趣可言。于是,他把女儿架在肩膀上要带女儿回去,女儿却高兴地大叫起来:“不回家!”因为在父亲的肩上,她看到玩具柜台了!

在生活中,如果父母都能像那位父亲一样,站在和孩子一样的高度、角度来看问题,可能更容易理解孩子的情绪、想法,也更容易找到沟通的共同语言。

特别是对学龄前的孩子,很多时候他们生活在游戏世界中,如果父母也能运用一些游戏思维,与孩子的沟通就会变得容易。

有一段时间女儿一直抗拒我们给她洗头,因为她觉得洗发水有进入眼睛的危险――其实从没有进去过。后来她就变得非常合作、非常享受洗头了,因为我们有了改变,我们在洗头时给她唱“许多小鱼游呀游,游呀游”,我们的手指就是小鱼,在她头上游来游去,还给她做出各种造型的泡沫发型,让她对着镜子给各种发型起名字,她玩得不亦乐乎。

游戏思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那些天生就擅长发散性思维的人来说,他们会比较幸运,由于他们常常在人际交往中运用各种技巧,所以他们也更擅长有技巧地与孩子沟通。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与孩子沟通的技巧是需要学习、总结和尝试的。但关键是你先要有技巧意识,要意识到技巧的重要性。如果有了技巧意识,父母会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有意识地总结出适合自己使用的技巧,亲子沟通就会更有效率,亲子之情也更浓厚。

篇(8)

1.尊重孩子,走进孩子的心灵

我和许多教师一样,总认为,学生尊重老师是理所当然的。当我与孩子们相处了几个寒暑后,我深为我的“理所当然”感到羞愧。走进孩子,走进他们的童心世界后,我才发现一个道理:与学生沟通的桥梁是尊重学生。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更好的与学生沟通。

师生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而在人们的相互关系中,最起码要做到人格平等,互相尊重。所以学生尊敬老师,老师尊重学生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然而师生关系又不同于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老师对学生有教育的责任,保护的责任,也就是说对学生既要严厉,又要平等。要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下促使他们的身心健康活泼成长。如果教师只要求学生如何做而不懂得尊重学生,那么,他对学生的一切要求都会落空。

教师与学生之间虽然有年龄之分,长幼之分,知识之别,但人格上的尊严却是一样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从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忽视孩子的心灵,忽视孩子的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怎样才能使教育的过程成为师生情理互动的愉快过程,进而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呢?几年的实践告诉我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尊重学生,这是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又是教育成功的一把钥匙。

2.沟通:教师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2.1 沟通误区:说教和批评产生距离和怨恨。

2.1.1 误区一:多说教,少倾听。许多老师家长和孩子交谈时,只顾自己“畅所欲言”,这其实是在堵塞孩子的耳朵或让他们闭嘴,发展下去就演变成为最常见的错误——说教。时间一长,孩子渴望交流的愿望便会被压抑住。无论学生犯了什么错误,教师都应让他讲话,决不能堵学生的嘴。我认为师生所受的教育不同,认识能力也不一样,对于某个错误的认识,教师已洞察昭然,学生尚朦胧昏然。犯了错误的学生如果一见教师就遭训斥,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酿成抗教情绪,有时会出现“随你批,听你骂,大小错误不认帐”的现象。这样,他们的错误思想或行为非但得不到及时纠正,反而会给教师带来教育上的负效应。

2.1.2 误区二:喜欢使用强硬的措辞。许多老师总是难以忘记自己“教育者”的角色,以至于和孩子沟通时总是难以保持平静,“你要”、“你应该”、“你不能”等词语常常挂在嘴边,结果是老师谈得越多,就越可能说一些不该说的话,这样,孩子就渐渐失去了与老师交流的愿望。而教育实践证明,给点时间让学生回回嘴,顶顶牛,多少有点益处,至少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顶撞的“力点”,有利于教师了解事情的各个侧面,体察学生“委屈”的真情,从而揣摩学生的错误思想,透视学生的个性特点,也有利于教师对教育方法的反思和改进。

2.1.3 误区三: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许多老师往往不明白“孩子的观点往往与大人是不同的”这个道理,所以和孩子交谈时缺乏足够的耐心,他们往往在未听完孩子的话就发火,或者把孩子对某事的态度或看法说成是小题大做,这样,得不到理解的孩子就很难对老师的苦心加以理解。有些学生,特别是高中生,由于自我意识较强,对教师的教育常常是貌恭而心不服,坚持自己的错误观点。对于这样的学生,应该多给一点时间,让他们反思。在反思中,跟他们谈心,沟通情感,增加共识。通过一段时间,他们是能够认识问题,服从真理的。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思想工作过于急促,结果是“欲速则不达”。

2.1.4 误区四:不懂把握时机。许多老师不懂得把握和孩子交谈的时机,例如,当孩子专注地做一件事的时候,老师就去打开话匣子,或者孩子刚受了批评,心情还未平静,老师和家长就想“趁热打铁”去与孩子沟通等,这样的结果,只会导致孩子的抗拒和不满。

2.1.5 误区五:漠视孩子的自尊。老师在某些问题和决定上有自己的原则,并坚持自己的意见是对的,但这并非意味着要忽视孩子的意见。无论孩子的意见如何,让他发表出来起码有两大好处:①孩子至少被征求过意见,他会更易于接受最后的决定;②这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得到满足。许多老师和家长在“关键”问题上总喜欢“封杀”孩子的意见,这就抑制了孩子与老师和家长进行交流的欲望。

2.2 蹲下来看孩子,亲近的师生关系。

有一句名言叫“蹲下来看孩子”,教育者要蹲下来和孩子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就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教育者才能够更主动地创造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剖析、关爱孩子,为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在与学生交流时蹲下来与他们平视,消除了老师身高带来的压迫感;在学校里,面对学生真挚的问候,要给予热情的回应;在课堂上,用“微笑”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育的平等不只是孩子之间的平等,更应是教育者和孩子间的平等,教育者和孩子之间的平等是平等教育、民主化教育的基础。在教育学生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在融洽的师生情感中,学生才会把老师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的爱护,把表扬看作是对自己的鼓励,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自觉把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心理定势和良好的习惯,收到“亲其师,信其道,受其术”的效果。不要老是摆着一副道貌岸然的面孔来威慑学生,以维护自己“神圣”的地位,用真诚的情感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富于同情心,就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就能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灵,学生就会亲近教师,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同孩子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教育,你们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儿童他们怎样穿戴,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这一切对儿童有重要意义。”可见,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做到。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对学生讲十次道理所产生的正面影响也抵不上一次反面行为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大。如果要求学生不乱插嘴,那老师就不应粗暴地打断学生的话。要求学生随手捡起地上的废纸,难道老师就不能也弯弯腰吗?“身正为范”,“让学生向我看齐”,这是每个教师要对自己提出的要求。

2.3 谈话的原则:理解和共鸣。

篇(9)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8-0149-02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校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只有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成长。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是将两者结合起来的桥梁。由于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与孩子实际状况不一致等原因,均可能给沟通带来重重障碍,甚至导致沟通失败。因此,班主任需要先理清沟通中可能存在的障碍,才能使沟通有效进行。

一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困惑

1.家庭环境不同

家庭环境的不同是引起班主任与家长沟通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家庭生活、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没有家长的配合,学校教育很难取得好的效果。人们常说5+2=0,意思是5天的学校教育加上2天家庭负面的影响,其结果为零。绝大部分中学的学生既有来自农村地区,也有来自城市的,这就存在家长的文化程度和对学生教育重视程度的差异。部分来自农村的学生,其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导致相当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重视不够,从来不过问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有些也重视孩子学习,与班主任的交流也很频繁,但由于文化水平的不同,与班主任沟通时,不太理解班主任所要陈述的意思,从而造成了沟通上的误解。此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家长并不在学生的身边,比如农村留守儿童,这导致家长与学生本身存在无形的隔膜,当班主任向家长告知孩子的情况时,其茫然不知,这也是导致沟通障碍的原因之一。因此,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前,必须了解家长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沟通策略。

2.班主任与家长的观察角度不同

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中都是父母及长辈的掌上明珠,这可能会导致家长对待孩子存在的问题不够客观,在他们眼中,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没有什么不足,特别是在小学表现良好的学生,家长更是深信不疑。当班主任将学生的不足与家长沟通时,家长会觉得很突兀,“我孩子一直都是很优秀的啊,中考的时候表现很好啊,怎么一到你们学校就产生这种情况?”这时,家长明显产生了抵触和怀疑的心理,从而出现对老师和学校的不信任,导致沟通失败。此外,家长忽视了自己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性,对学校和老师的期望过高,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不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将问题都归结为老师的不尽职、不负责,因此对学校和老师心怀抱怨,也容易导致家长和老师之间的矛盾,形成难以有效沟通的局面。因此,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时,既要了解学生既往的表现,同时需要了解家长教育学生的观点及态度。

3.社会观念和媒体舆论的影响

社会观念也影响着班主任与家长沟通。首先,许多家长也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却只在经济上给予满足,认为学生在校学习就该由老师负责,从而出现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两回事”的误区,这将严重影响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效果。有些家长只注重孩子在校安全,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视而不见,从不主动与老师沟通,拒绝参加家长会,甚至出现不接电话、不回短信等情况,导致沟通无法进行。

其次,部分家长听信别的家长说“一定要给班主任送礼,孩子在学校才会得到的良好照顾,才会得到发展机会”等诸如之类的话,这些无形中让家长误以为班主任的家访或电访其实是“变相要礼”,这种不良想法将严重影响沟通的进行。

再次,媒体与舆论左右了家长的思维,网上流传某校老师怎么体罚学生、某校的老师怎么利用教师节收受礼物、教师对学生存有不良动机等负面新闻充斥着家长的大脑。许多家长容易受到这些负面新闻的影响,对学校和老师采取一棍子打死的态度,与班主任沟通时有着严重的抵触心理,使得沟通无法顺利进行。

4.学生的介入

学生最怕班主任找家长,总以为班主任是要向家长告状,导致学生不告诉家长老师的电话、不告知家长会的时间、找其他人代替家长,甚至把家长手机里班主任的电话号码拉入黑名单,从而使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无法进行。所以,了解学生的心理也很重要。

二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策略

由于家庭、社会等诸多因素,导致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困难重重,达不到沟通的效果,甚至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这就要求老师选择合适的沟通方法,注意沟通技巧,以达到沟通效果。

1.改善沟通能力

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决定沟通能否成功的关键。首先,良好的沟通态度。班主任作为教育工作者,对教育较为熟悉,在与家长交流过程中,需要理解及包容家长这方面的不足,需要尊重家长及其想法,不能因为工作、经济及信仰等而出现不同的态度,要做到文明礼貌,一视同仁,充分尊重家长。如果家长在与老师的交往中拥有了被尊重感,就会主动与老师沟通,对老师产生信任感。其次,明确沟通的目的。与家长沟通过程中,既要让家长感觉是在拉家常,又要让家长体会到,这次谈话是为了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学习及发展,消除家长的不良顾虑。这样家长才会开怀畅谈,班主任才能得到有效信息。再次,敏锐的洞察力。在沟通过程中,敏锐的洞察力有助于班主任时刻关注家长的谈话语气及谈话的眼神,适时改变交谈策略,避开引起家长不安或不高兴的话题,谈及家长感兴趣的话题,在谈话中捕捉更多学生的信息,并传递自己的想法,让家长在高兴中接受建议。可见,一次成功的沟通离不开高水平的沟通能力。

2.召开定期的家长会

定期的家长会是班主任与家长沟通、解决问题、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重要方式。班级里学生较多,如果需要与每位家长进行单独沟通,班主任必然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家长会上班主任可以把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家长进行告知及解释,广泛收集家长的想法及意见,进行一定的归纳及总结,从而可以各个击破。定期家长会既可以让家长了解一定时期内孩子的表现情况,如学习的进步或退步、薄弱学科等,也让家长对学校、班级、教师及学生有个纵向的了解,这样学校及班级里的工作才能够得到家长的支持及理解,消除各种误会。此外,家长会期间,家长们可以通过互相交流家教心得及经验,通过横向比较,发现并改善自己家教方式的不足之处。因此,适当地举行家长会具有重要意义。

3.进行适当的家访

一个班级里,学生有来自农村,有来自城市,他们父母的职业及家庭环境各不相同,对于一些情况特殊或多次电访无效的,就有必要采用家访。家访不但能够使得与家长沟通时可以积极主动,还能够让班主任直接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及背景,对家长的素质亦能够有直观的理解,有助于班主任从侧面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最终达到沟通的目的。可见,家访具有重要意义。

4.通过QQ及微信沟通

除了短信和电话,QQ及微信也是目前重要的交流方式,它们也可以成为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重要途径之一。班主任可以通过建立QQ群或微信群,邀请各位家长加入。这样可以将班级的活动于网络,家长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够了解班级的状况及学生在学校的情况,这样可以增加家长对班级管理和学生的了解。同时,家长也可以随时向班主任反映学生的情况,特别在假期,这样有助于班主任与家长共同探讨培养孩子的最佳方式及途径。此外,通过网络,班主任与家长们也可以一起交流好的教育方法,为改善各自的教育方式提供参考。

5.举行亲子活动

学校或者班级可以组织多次不同主题的亲子活动(如母亲节主题班会,感恩节等),邀请部分家长参与其中,这可以增进老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的感情,是推动班级成长的一个平台。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地反射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长。”随着步入中学,大部分学生离开家,与家长的交流互动也日渐减少。在亲子活动中,通过互动,可以使家长更加了解班级及学生;触景生情,更容易把各自平时难以表达的心里话说给对方听,增进对彼此的理解。从而缓解学生对老师与家长交流的抵触心理,更好地实现沟通的目的。

总之,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是实现这一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在新形势下推进素质教育,必须赢得社会、家庭的支持,开创大家的教育大家办的局面。众多的沟通方式有弊有利,班主任应根据不同的家长选择不同的方式,从而实现有效的沟通,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

篇(10)

在商业领域,花钱不怕,关键是投资回报率和成本控制。在专卖店营业中,有些花钱不多的小项目倒是能考虑考虑,例如,在建立顾客正面感觉,或是对接顾客需求的前提下,店里主动给进店的顾客提供一些免费的小服务。这比单纯的打招呼,更能有效的建立起与顾客的关系,争取顾客的好感。这就类似于饭店给等待的顾客免费提供茶水和小点心,安抚等待的顾客是一个道理。

以下有些小型的免费服务项目,可供专卖店店主参考选择的:

1、眼镜清洗

在天冷的时候,戴眼镜的顾客在进店时,由于温差的关系,眼镜上会有雾气。这时,店员可主动给顾客递送一次性的眼镜擦布,方便顾客擦拭眼镜。或者,可在店里添置一台超声波眼镜清洗机,看到顾客所带的眼镜有污渍时,店员可主动提出替顾客清洗眼镜,一分钟的事,交还一副清亮的眼镜给顾客。

2、大镜子

在店里设置一块长条的全身镜,顾客进店时,可顺便照照镜子,顺手整理下着装什么的。同时,设置镜子,还有一个目的考虑,当人在照镜子的时候,大脑会记性脑补,进行图像修正,也就是说,当人照镜子的时候,镜子里的影像比真人更好看些。那么,顾客的心情也会好一点,也会注意在店里的举止谈吐,有利于和店员的沟通。

3、马甲袋

注意观察进店顾客手里拎着的东西,若是东西过重,或是东西太多,或是原有塑料袋破旧裂口时,主动提出给顾客换个新的、更结实的塑料袋。

4、水杯

给顾客倒杯水是基本的服务范畴之一,但是这个杯子也得讲究讲究,店里一般用的杯子多是一次性的纸杯和普通塑料杯,现在讲究些的顾客看到是这种杯子,直接就不要水了。为在细节上提供服务品质,可考虑更换质量更好的航空杯。

5、糖果

当顾客有随行的小孩时,主动给孩子拿块糖果,直接拉近与顾客的关系,也容易就孩子找到一些开场话题。另外一点考虑,糖果也是稳定剂,可以让孩子稍微安稳一会,不然孩子哭闹着要走,店员再多的话术也就没法施展了。那么,究竟选择什么糖果呢?按笔者自己的实际经验,雀巢单条包装的威化饼干最合适,品牌好、接受度高。

6、厕所

当顾客询问是否有洗手间时,若店里有洗手间,可提供顾客借用;若没有,也应该及时告诉顾客附近的洗手间所在地。

7、逛街地图

店员应熟悉附近的商圈情况,当顾客询问到本商圈内的其他商家信息,或是采购计划时,应可以及时告知顾客相关信息,最好可给顾客绘制一个简单的地图。

8、手机充电

据说用苹果手机的男人都是好男人,因为要每天回家充电。大屏幕智能手机用起来是好,但耗电也是个问题,店里可考虑购置底座型充电器,放在收银台上,用文字标注的形式,提醒顾客可在此免费充电,并准备一套多种型号的充电接口,方便顾客的各类手机的临时充电。

9、称重器

找个小角落,放置一个电子地秤,对于一些关注自己体重的顾客来说,看到有秤,都要秤一下。这里有个小建议,为取悦顾客,可考虑把秤的显示递减10%。

10、擦鞋机

小型的自动擦鞋机,为顾客提供免费的擦鞋服务,或是准备些一次性的单片装擦鞋布,看到顾客的鞋有点脏时,主动拿一片出来送给顾客。

篇(11)

如何能让孩子脱颖而出,这体现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了。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攀登理性之巅,没有一躇而蹴的捷径,只有奋斗拼搏。

在现在的这个社会,许多家长不会教育孩子,也许他们认为把孩子送入校园就完成了这第一步吗?家长们往往忽视了这一点,从而导致很多孩子在学校不学无术,无理取闹的严重现象。在我看来,家长们往往不从根源处去着手,而是从表面来看待问题的。当你的孩子从学校出来,回到家里,家长问道:“在学校里表现好吗,考试考得多少分。”当你的孩子回答你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他们对你撒谎了呢,没有告诉你真实的成绩。家长往往只听孩子的一面之词,而不进一步去挖掘!

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同,对于孩子的一生来说,也会有改变的。有些家长过于溺爱自己的孩子,导致他从来没有自己动手干过一件事情,从而形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把你的孩子包裹在一个糖果纸中,永远也不看看外面,将来如何面对这个社会,你的孩子能否在这个社会上生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时间是把双刃剑,当你们吵架了,时间会帮你们和解。但是当你远在他乡,时间只会把你们的感情拉的越来越远。当你在要离开家很长时间,去外奔波时,你留下你的孩子独自在家里,刚开始,你感觉不到什么,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当你有一天回到家中,看到了自己的孩子,他长大了。当你想与他热情的交谈时,而他却在敷衍你罢了。当你想给自己的孩子一个充满爱的拥抱时,你的孩子却躲开了。只说了一句:我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