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消防工程新技术大全11篇

时间:2023-07-25 16:45:3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消防工程新技术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消防工程新技术

篇(1)

2.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技师分院,江苏徐州221000)

摘要: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技工院校如何搞好课程教学是教育者值得思考的问题。技工院校机械类课程在机械专业中很重要,本文重点探讨技I院校机械类课程信息化教学现状以及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机械类课程进行融合。

关键词 :技I院校;机械类课程;信息技术;融合

DOI:10.16083/j. cnki. 22 - 1296/g4. 2015. 08. 039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 2015 )08-0085-02

我国教育很早就与信息技术进行接触,比如计算机技术专业的出现、课程的设置、计算机技术在各类教学中的应用等。但是计算机技术对教育所带来的影响却不明显,学校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没有从本质上发生改变,对我国教育的优化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信息技术好像成了有它不多、可有可无、绝非必不可少的因素,更谈不上其对教育的发展产生的影响有多大。通过课题组成员的走访、调研发现.95%以上的教师都参加过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如教学软件应用、计算机基础操作、网络课件的制作等,但是最终的培训结果并不是很理想。

一、技工院校机械类课程信息化教学现状

目前,技工院校教师的各类教学设计按照学校要求虽然实现了计算机信息化,但设计的过程既要考虑到学生、教师、信息技术、多媒体,又要考虑课程知识、学习效果等多种因素。绝大多数教师缺乏先进教学过程设计的思路,教学过程设计仅是一种形式,来应付学校检查,大部分精力放在了课堂教学设计上,从而忽略了课前教学准备的过程和学生进行自学的过程。技工院校教师在进行机械课程教育教学设计过程中基本是围绕本次课堂教学内容来实施,较少关心学生的预习和课堂知识的巩固和拓展,从而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利用课外业余时间来关注学习。从目前技工院校教师信息计算机技术应用的现状来看.96%以上的教师在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仅是停留在课堂上,而且绝大部分只是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的环节上运用,如图片、图形、声音、视频等。还有些条件较好的技工学校尝试运用网络教室来完成课堂教学过程,其也只是教学形式的改变,课堂教学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教育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多数教师对于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认识依然停留在公开课、评优赛、教研等活动中。要想让技工院校所有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在教学中都能正确地认识和使用信息技术,的确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因此,信息技术的应用要具前瞻性,尤其是教育理念更要适当超前。课堂教学仍然是信息技术应用的好场所,应尽可能让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真正地发挥作用。

二、将机械类课程与信息技术相融合

信息技术在技工院校机械学科中的普遍运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促进了教学方式、教育教学结构的变化。机械课程信息化教学着重以培养学生的识图动手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加强信息技术与机械专业课程教学的整合。课题组成员在认真听取和收集大量优秀课例的基础上,将机械类课程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方式归纳总结为“创立课堂情境一组织交互活动一加强拓展训练一开展评价运用”四个步骤。

(一)创立课堂情境

信息技术是学习环境的创设工具,利用网页或课件创设与新认知知识密切相关的情景,激活学生原认知知识,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化。机械课程教学目标通常有“听、识、绘、议”等四方面要求,“听”主要是听教师讲课,“识”主要是学生识图,“绘”主要是学生自己进行绘图,“议”主要是师生互动,进行讨论。课堂相应的教学内容应包含文字、语音和视频等不同媒体的信息,但是在传统的教材中,有关图形的操作方法无法与文字内容组成一体化的教材,只能是教科书、视频两者各自独立的形式。多媒体以超文本方式组织的图、文、音、像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一体化电子教材使学生置身于较为真实的语言情境中,其注意力马上被这些活泼、有趣的画面吸引住了,学习兴趣高涨。例如:在进行“机械制图”三视图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创设出各种代表物体的三面视图样式,使学生在虚拟的真实环境中进行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也有了较感性的认识,有利于他们今后在实际情景中进行运用。同时,媒体教学能把文字、声音、动画等集于一身,赋予教学信息传播以交互功能,使教者自得其乐,学者轻松愉快,学生对机械课程产生较大的兴趣。

(二)组织交互活动

学生将信息技术作为自学的工具,并利用专业课教师提供的专题网站、网络课件或校园网资源进行探讨研究、协作学习,使得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人机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寻找好的学习方法。在多媒体设施的帮助下,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互动得很好,教师与学生进行现场技能演示,有的时候学生之间展开户型比赛,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另外,学生发挥其想象力,联系以前所学的相关知识对某些机械专业问题进行讨论,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渐渐地对机械专业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

(三)加强拓展训练

因材施教是优化教学过程的重要目标之一,但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差异很大,要在过去传统教学中同时满足后进生、中等学生和优秀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不同需求是做不到的。而在现阶段信息化社会中,这对于多媒体教学来说却是很简单的事情,只要按照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水平把相关机械学科的预备知识及需要的拓展知识整合成有机的整体,利用计算机超文本特性设置与预备知识相关的热键以及和拓展知识相关的热键即可。这样既解决了传统教学中“优等生想多学,后进生学不了”的教学难题,又有助于巩固学生的操作技能,拓宽机械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篇(2)

考虑到中小学数据中心的设备数量较少、设备层次不高、管理人员极少,我们把中小学数据中心定义为微型数据中心,并为微型数据中心建立相应的规范,以利于指导中小学开展装备工作。

一、微型数据中心机房工程建设原则

经济性:装备经费是有限的,中小学数据中心不同于专业数据中心,应以极高的性能价格比构建,使教育装备的产出投入比达到最大值。

先进性:尽可能采用领先的技术、设备,以适应高速发展的教育现代化数据传输需要,满足当前中小学的信息化需求,兼顾未来教育业务拓展。

可靠性:为保证各项教学业务应用,减少单点故障率,对数据中心机房布局、结构设计、日常维护等各个方面进行高可靠性的设计和建设。

可分期性:学校的经费是有限的,故此在微型数据中心项目设计中,机房的工程和设备应采用模块化结构,适宜分期实施,后期工程可无缝结合,有效节约资金并保护原有投入。

可管理性:微型数据中心具有一定技术复杂性,网络管理人员往往由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兼任,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管理的任务会日益繁重,减少人工管理而推进自动化管理非常必要,必须建立一套全面、完善的机房管理和监控系统。

标准化:微型数据中心虽较为简单,但其规范性不能因此下降。系统结构的设计要基于国际标准,从而降低故障的风险,提高扩容的标准性。

虚拟化:学校设备不多但应用需求比较零散和复杂,可充分采用虚拟化技术,拓展学校的应用范围。

二、微型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标准

1.微型数据中心机房装修系统

装修原则:

(1)美观大方,采用防潮、防火、保温处理。

(2)电缆较多,短路易酿成火灾,需严格控制耐火等级。

(3)灰尘二次飞扬对机房内的空气洁净度影响较大,装饰材料选用不易积灰、不易起尘的饰面材料,注意此种材料应不能产生眩光。

(4)机房内所有管道都进行防锈处理,选用质量好的镀锌管材,所有线缆都用铁质线槽、钢管或金属软管进行保护。

方案建议:

(1)布局:机房不应放在顶层或一层,总面积在25 m2左右为宜。

(2)地面:均铺设抗静电复合活动地板,规格600 mm×600 mm(燃烧性能均为B1级)。

(3)踢脚:采用不锈钢踢脚,选用九厘板基座不锈钢,龙骨采用中密度板,踢脚板高度为100 mm。该踢脚板不燃烧,不起尘,平整度好。

(4)吊顶:采用微孔铝扣板暗龙骨吊顶,规格为宽600 mm、厚0.6 mm。表面平整,漆面坚固,无色差,不起尘,无静电,易清洁,防火性能好。

(5)墙面:实体墙采用彩钢板暗龙骨包墙,彩钢板与墙体之间采用保温隔热岩棉相填,确保洁净度高、耐久性强,同时起到防潮、防霉、隔热的节能效果。展示墙体采用12 mm夹胶钢化玻璃隔断和电动幕帘组成。

2.微型数据中心机房配电系统

机房设备接地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机房的背景电磁场强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 9175)的有关规定。

方案建议:

(1)从大楼配电室或全校总配电房引一路电源至机房区配电柜,由校方提供并安装至机房。机房区设一台综合配电柜为机房内所有设备供电,其中地面插座供电通过在线式UPS提供。

(2)不间断电源是机房中的重要设备,所有设备全部由UPS供电,额定功率不小于5 kVA,机架式、纯在线式、电池容量不低于全负荷1小时,有输出短路保护、过载保护功能。

(3)机房的用电设备、配电线路装置过流过载两段保护,同时配电系统各级之间有选择性地配合,配电系统分别向用电设备供电。

(4)机房的设备供电和空调供电应独立,其中设备供电由不间断电源提供并按设备总用电量进行预留,而空调由市电提供,并按空调设备的要求提供。

(5)机房内的应急照明仅作为市电停电及紧急事故情况时,工作人员安全下电和安全撤离使用,不作为工作照明用,因此对它的照度要求较低,为≥15lx。

3.简易环境监控及消防系统

机房环境的温、湿度符合所配置设备规定的使用环境条件及相应的技术标准;根据机房的规模和管理的需要,宜设置机房环境综合监控系统。

方案建议:

(1)中小学微型数据中心从成本考虑仅需要架设简易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即可,简易监控系统主要以环境监控为主,侧重对温度、湿度、空气质量进行测试,并通过声光、短信或邮件提醒等方式实现主动预警。

(2)配置适合微型数据中心机房使用的消防设备。

4.防雷接地系统

微型数据中心机房工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和《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方案建议:

(1)微型数据中心机房防雷系统为电源防雷,主要用于防止感应雷及雷电反击等引起的瞬间大电流和过电压。

(2)防雷系统设计安装2个电源避雷设备,分别安装在市电配电单元和不间断电源配电单元中,防止感应雷对电源系统的攻击;接地系统中,在微型数据中心机房内部防静电地板下方利用铜质等电位带为机房设备提供接地点,同时在办公楼外侧,利用镀锌扁铁和镀锌角钢建立独立接地网系统,两者之间采用铜导线连接,使之成为一体。

5.空气调节系统

机房设专用空调系统和空气净化系统,以满足设备间和操作间的分置温度调节,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方案建议:

(1)本着务实节约原则,可选择多台具备掉电记忆自动重启功能的高品质机房专用分体空调系统,房间面积25 m2左右采用两台三匹机器制冷量可以满足。

(2)配合空调,必须配置增加自动抽湿设备和空气净化设备调整室内的空气质量,也可加装强制排风的高端换气扇(含过滤网),并定时启用。

6.室内照明系统

照明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 的有关规定。

方案建议:

(1)机房主要依靠人工采光,要避免直接反射光,宜用带隔栅的荧光灯,可选用三管或二管的,灯具的镜面为亚光。

(2)照明系统分为正常照明与应急照明两种。正常照明采用市电供电,应急照明采用UPS供电。

(3)机房内所用灯具均设有接地线(PE线),应严格接地,保障用电安全。

7.桥架管道安装及线缆敷设

方案建议:

(1)所有电缆均套管敷设,照明电线管墙内暗敷,吊顶内明敷;地板下插座线沿全封闭镀锌电缆桥架敷设。

(2)所有配电箱进线电缆均采用全塑电缆,主进线选用铠装全塑电缆,有较好的机械性能;电缆头用专用电缆分支手套制作,用堵油型铜线鼻压接,线耳与导线间需用耐压1 000 V的绝缘胶带包缠密封。进入配电箱的导线应标识清楚,线序准确,排列整齐。

(3)线缆敷设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分回路敷设,每个回路分别标识,并且此标识是唯一的,相线L/中性线N/地线PE必须标识;线缆敷设完成后对线缆进行测试并采取成品保护措施。电缆绝缘测试,线间、相间、与保护管间绝缘电阻应大于100 MΩ;塑料铜芯线绝缘测试,线间、与保护管间绝缘电阻应大于0.5 MΩ。

(4)不同回路的导线严禁在同一根管敷设;严禁管内只穿一根相线或零线,杜绝涡流现象;接地线如需穿管,必须采用塑料管以避免涡流发热。机房内各设备电源线缆应采用金属桥架敷设,强弱电分开,避免长距离平行走线,交叉时,应尽量以接近于垂直的角度交叉。适当设置维修照明及维修插座。

8.机柜系统

方案建议:

(1)具备70%以上通风率及承重1 000 kg以上的高性能机柜。较强的热量管理能力,保证机柜内设备的安全。

(2)提供充足的线缆通道,可从机柜顶部、底部进出线缆,内部数据线、电源线缆管理方便、高效,即使在很多机柜并排安装时,也容易接近操作。

(3)高密度、可扩展的电源分配管理能力,保证大量设备的安全供电需要。提供至少4个可安装机柜PDU的位置,保证机柜电力的需求;具备多种输入规格,可以配合不同的供电环境,免工具安装,适合刀片服务器和机架式服务器应用。

(4)方便、快捷的功能设计,自带并柜件,提供全程可调角规系统方便快捷的角规调节、定位,前后门以及侧板可快速拆装,每块侧板为上下2块,方便日常维护。机柜自带良好的接地系统,保证使用人员的人身安全。

(5)设备较少的学校机柜配置不低于3台,设备较多的学校机柜配置不低于5台,其中第一台为配电和UPS机柜;非机柜设备,如塔式服务器,一般均入柜集中放置。

9.操作间和其他必配设备及配套设施

方案建议:

设备间与操作间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必须分开放置,在操作间完成对设备间的监控、切换、管理等操作,配置必备的资料柜、空调、工作站等设施设备。

参考文献

[1] 赵俊红,赵书印.基于数据中心的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研究与探索[J].科技信息,2012(19):106-107.

篇(3)

中图分类号:GB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a)-0149-03

2010年,教育部在天津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一方面是要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计划纲要(2010-2020年)》,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则是看到了我国虽有世界规模第一的工程教育,然而却难以培养出直接符合企业需求、创新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才的困境。

那么,经过三年的发展,我国的工程技术教育如何呢?据2013年8月26日的《人民日报》报道,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有1047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1.5%;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452.3万人,占高校本科在校生规模的32%。然而,同年的《全球竞争力报告》(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32014)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可用度(12.06 Availability of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指标反映为:中国得分4.5,排名第44位;同比,美国得分5.3、排名第6位,日本得分5.5、排名第4位。如果我们与美国、日本的得分差距还不足以引起注意,那么该报告的细节研究表明:“美国81%的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以立刻胜任工作,而中国的比例只有10%”。这足以说明,我国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面,还有面临着巨大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应用型本科转型以改变传统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且极其紧迫,在进行必要的理论探讨的同时,需要积极论证以付诸实施,通过多方面发现、正视当前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并逐一寻求合理化的解决措施。

1 地方院校在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困境

教育部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进行了积极的应对,强调“联合培养”制度:推行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和“双导师”制,鼓励高等学校和企业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共同评价培养质量以提高工程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然而,何以收效甚微?调研发现以下的一些问题值得考虑。

(1)工程技术人才vs.技能人才?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职能。应用型本科所培养的人才,如何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本科或专科?这是应用型本科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时首先面临的问题。传统的做法是将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解释为处于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专门人才”。而工程技术亦称生产技术,是在工业生产中实际应用的技术。因此,在转型中的应用型本科培养思路中,容易将“第一线的专门人才”直接替换为“工业生产第一线”,来培养服务于工业生产技术第一线的专门人才。而事实上,这种依据仍然是技能型人才的基本标准。以至于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走上了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路线,也就更难挖掘创新能力。

(2)资源匮乏的地方院校是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主力军。

以信息领域为例,早在2001年教育部就提出了“软件学院”要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与国际化的高级软件人才为目标。并且许多高校经过实践探索,对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提出了一些较为成熟的模式,如:浙江大学实施“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办学”、华中科技大学提出“基于CDIO模式的软件工程实践能力成熟度模型”等。但是,包括:卓越计划在内,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多为985、211等重点高校。这些高校占全国高校比例极低,虽然成果显著却难以掩盖全局形式。而队伍最为庞大的地方高校,无论在地域、机遇、资源及生源等方面,都无法拥有重点高校的条件与优势,因此不可能复制他们的成功,甚至无法具备进行大幅度改革的底子。

(3)地方高校工科教育的非工化、研究化等问题突出。

“大工程理念”是美国工程教育界在“回归工程运动”中形成的指导工程教育改革实践的教育教学理念。据其理论,不难发现资源相对匮乏的地方高校的工程教育常存在的问题包括:①沿用教学研究型高校的传统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效仿研究化教学方法而较少从工程实践需求的角度进行考虑和权衡,存在重科学轻技术、重研究轻实践、重知识而轻能力等倾向。②工程教育片面追求学科的系统性而开设了大量的理论课和并不符实的实践课,缺乏理论与实践综合性的统一。③服务于地方是地方高校的价值体现,非工化教育磨灭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毕业及转行的比率居高不下,作为最佳的口碑传递者,少量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因人少、渠道缺乏而难以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建立起广泛的互相认知、认可及联合的桥梁。

(4)“以学科为基础”的工科教育导致课程多、学时紧,给“从高校到高校”为主的师资队伍造成了时间、视野以及心理上的束缚。

据调研发现,当工程教育以学科为基础时,地方高校的应用型专业只能依托明确的主干学科,导致实践教育严重缩水。同时,培养体系中的课程设置难分主次、目标重复/交错,“因才施教”也就变成了“因材(教材)施教”。导致这一问题的还有传统的培养体系给“高校到高校”为主的师资队伍造成的束缚:由于本身就接受的是传统工科甚至理科教育,再缺乏实践经验、时间和机会,若干年后视野即被束缚,缺乏改变、自我突破的勇气。以至于虽有雨后春笋般的研究或议案(根据CNKI统计,近两年关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研究文献≥1970篇),却常流于形式,甚至属于应付,而让研究成了理论/科研而未能“回归工程”。

2 地方院校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1 给工程技术人才以准确的定位

工程技术是介于基础自然科学与实用型学科之间的技术性科学,它的核心技术研发是推动知识经济产业和信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因此,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必须应当通过“技术研发”相关的技术性、创新性特点的准确、紧密关联来准确定位,以区分学术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2.2 人性化培养,正确看待生源差异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出现了资源短缺、“生源质量差别较大”等问题和矛盾。为此,一方面,工程技术人才教育需要及时转变观念,形成适应大众化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自身特色”;另一方面,更要辩证地看待“生源差异”问题。事实上,从笔者在求学和工作的十余年所经历学术性、工程型和技能型团队的教育经验来看:“生源差异”这一个所谓的共识并不存在,因为评价生源质量的标准多源于中学教育,而评价毕业生创新意识、工程能力、发展潜质和就业前景的是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如同学术界研究“自适应策略”道理相同,更为关键的是挖掘“自身特色”和“地方区域性特点”,因此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应考虑到学生特色、教师特色和特色的培养体系等方面。

2.3 以大工程理念为指导,结合产学研环境,探寻合理、灵活的人才定位与培养模式

俗语云:“心有所想,事有所成”。地方高校,尤其是应用本科转型院校,在进行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时,首先要解决的是对人才培养的定位,然后才能灵活的培养模式。传统的人才培养定位是要在“通才、专才、复合型人才等”方面做出选择,但笔者认为:地方高校应当以“能力培养+潜力挖掘”为主,创新不单是一种能力,更是源自于一种开放的思维方式。因此,培养模式的建立,一定要重新审视大工程理念,从“创新型、工程技术”和“工程技能”三个层次来形成金字塔的培养目标(图1所示的层次化培养体系),并以内而外地将创新型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再到工程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师资配套形成环状辐射体系,以此营造开放的相互支撑、相互合作、协同发展生态。整个培养目标要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而培养过程不可磨灭学生潜质。

3 工程技术人才的职业化培养和应用型培养相融合的模式

985、211等重点院校的成功也源自积累,虽然不可复制但值得借鉴思考。他们的资源优势使得学生在整个四年学业里能依据自己的兴趣参与大量的理论或工程项目,因此其在理论、工程与实践相结合的灵活培养模式下拓宽了兴趣和就业面,并没有像传统理解的大多进入科研岗位。同时,很多经济发达或沿海城市的专科或职业院校则倾向于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面走订单式培养模式。而对于更多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既不处于文化中心,也不处于经济中心,更没有大规模的产业聚集区,因此不能直接照搬工科人才培养或工程技能型、职业化培养模式,而应当在抓住地方特色,持续化地建立小而精的核心竞争力团队,并以此来辐射、支持小众、多样化就业市场对不同工程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培养体系,形成有地域特色的工程型和应用型相融合的培养模式,而非走马观花地开设种类繁多的短平快专业。短平快的专业更替模式,不仅难以形成特色满足需求,而且造成师资团队分散,疲于转换角色,没有核心竞争力,本质上是另一种隐性的大众化教育模式。

4 建立产学研结合的课程体系,系统化学生能力培养、潜力挖掘和教师特色、教育特色的关系

首先,任何目标的人才培养最终需要落实到课程体系上,而前面曾提到对于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两个最为关键的词是:“工程技术人才”和“创新意识”。并且,首先得是满足社会基本需求的工程技术人才,然后才能谈创新意识培养。

其次,在课程体系方面,除了要结合本地产学研情况设定基础课程和特色专业课程之外,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建立高校教师、企业工程师相结合的授课模式也很有必要。高校教师以传授理论基础为主,而企业工程师以分享企业解决方案为主,二者的相辅相成极为重要。但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对能快速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技能兴趣大于理论,如果把握不好这个度和提升高校教师的综合能力和教学特色,容易导致整个培养过程成为变相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我们建议地方高校应保留并持续建设地方特色的学术团队,并在授课模式方面引入研究员(学术团队)、教师(教学团队)及工程师的授课模式,以把创新、研发的理念融汇,而非一味地追求双师型比例。

同次,为了强化工程师培养,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理清:实践体系≠实验体系。项目案例入课堂,这是目前普遍的方式,但应当尽量保证项目的完整性,而不是拆分项目以适应传统教学大纲的知识点。同时,所谓的验证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的传统实验体系也应当革新以支持项目实践为主的自上而下实践模式,以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结果。

再次,地方院校的教育也应当担负维护学生自由、多元化发展的责任。例如,申请者培养的学生中每年均有考入重点大学攻读研究生、博士的科技创新人才,也有进入企业专注技术和管理的人才。但要形成更为广泛的影响,必将从学生能力培养、潜力挖掘的教育模式入手,让课程体系、内容革新能与产学研结合以(科研/工程)项目为依托的实践体系改革相互融合、相互支持。

最后,专业教师是毋庸置疑的产学研、校企联合的中坚力量。产学研结合的课程体系在大工程理念指导下的正确执行,最为关键的一环便是教师转型、联合课堂。学生培养,教师为先。同时,改革中不能因为应用转型而让教师成为多面手、全才而失去自己的特色,要允许特色、优势互补、资源互补,教师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前沿化与实用化才是培养优秀学生的关键。允许并鼓励形成教师特色,才能有院校的教育特色,而此重中之重便是不要过于依附于各种计划、指标,应更多地借鉴企业的目标管理方法,让教师能不再受限于所谓的量化指标,并在同岗位小同行中竞争合作,与学生一同朝着一个准确的目标成长。

5 建立课程、科研、工程、竞赛的系统化评价与激励机制,注重创新思维引导

割裂课程学习与参加教师科研项目、工程项目及竞赛等来研究工科生的创新思维是不可取的。课程、科研、工程和竞赛与当前的产学研发展并无矛盾,反而是应当紧密结合的。在产学院环境下去开展课程教学、科研项目、工程研发,并参与各类竞赛是可以相辅相成的。另外,本科生在参与教师的纵向科研项目过程中,也可使其工程能力得到锻炼。

但是,恰巧在当前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大量的课程内/外活动占据了学生太多精力,申请者经常发现很多本科生热衷于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等项目,却多数半途而废。究其原因,通常是没有恰当的、系统化的评价与激励机制。创新是一种思维。Anandi Mani等在2013年4月的《Science》期刊上发表的最新研究表明:当一个人过多地陷入繁重的事务时,创新必将远离。

3 结语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圣地,是培养工程精英和科技精英的地方,但更是多方资源、思维、文化的集结地,因此培养人才的工程技能是基础和骨架,而挖掘人才的潜力、引导由内而外的创新意识、创新型思维习惯才是灵魂。作为服务地方发展的人才培养主力军的地方院校而言,更应责无旁贷地面向市场、面向行业建立、完善与优化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体系,加强协作型师资队伍建设以不失核心竞争力,给国家、社会与学生最大的受益的同时,找到自己的生存与特色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陈小虎.“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解析及其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江苏高教,2008(1).

[2] Chris Tachibana. Opening Industry-Academic Partnerships[J].Science,2013,4.

[3] Anandi Mani, Sendhil Mullainathan, Eldar Shafir, Jiaying Zhao. Poverty Impedes Cognitive Function [J].Science, 2013,341(6149):976-980.

篇(4)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消消防工程施工是为了保证建筑物及其周边建筑消防安全的工程,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施工过程具有专业性和系统性。消防工程建设得好,有助于促进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在消防工程施工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施工进度,工程能否按规定工期交工,对工程经济以及后续可能产生的社会经济效果都有直接的影响。消防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管理、资金与质量是消防工程施工的三个重要管理标准。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又存在许多问题。推进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只有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关系,保证其共同发展,加强消防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管理,制定合理规范的控制措施,才能行之有效得保证工程按工程进度施工,严格按照工期保质保量交工。城市综合体作为一个新型的建筑体,消防施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消防工程进度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大型城市综合体工程项目的施工需要多方参与,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也各种各样。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甲方原因:甲方提供的地质材料不准确引发不可预知的阻碍;现场临时占地手续办理不及时;工程设计图纸没有按期交给乙方;甲方对图纸所做调整和修改耽误的时间等。(2)工程监理原因:监理人员没有及时上岗,延误工程开工日期;监理人员素质低下,业务水平不高,现场问题没有及时沟通、解决,延误工期。(3)工作面交叉施工原因:城市综合体工程土建、水电、空调、消防、智能化等专业繁杂,施工作业面大量交叉,有时还需要进行大空间超高施工。之前,在进行消防工程施工时,各个作业工序都是相互独立的,没有统一的协调组织与管理控制,出现施工单位工期冲突的现象,甚至影响下一工序的开工,拉长工期,提高生产成本。

施工进度工程管理措施分析

协调甲、乙、监理三方协作

在城市综合体工程非常注意时间效益,所以城市综合体消防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按照总计划制定的进度控制节点,组织双方开展会议协调施工。检查本节点实施情况,并制定、调整下一节点的实施要求。对于现场施工内容和期间产生的问题,土建和安装技术人员要及时与消防工程有关人员进行沟通、协商。同时,项目经理部要严格按照计划对现场施工进度和已完成部分的质量和消防工程安全进行验收,并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严格规范施工人员的日常工作行为。随着工程进度的不断进行,施工相关人员要就施工进度问题及时与消防工程人员进行分析、研究,甲方也要定期举行组织协调会议,对现场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施工进度控制措施。

明确质量目标

工城市综合体作为公用大型工程,利用率高,使用负荷大,工程质量要求比较高。工程质量是消防工程施工需要保证的重要内容,是确保工程一次性通过验收,按工期交工的重要影响因素。质量管理控制由甲方牵头,控制流程包括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要建立明确的质量管理制度,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全面规划和管理现场施工,全程监督和把握工程进度。现场技术负责人要做好现场施工与项目经理之间的及时沟通工作,并对消防工程相关工作人员明确分工,各项工作责任到人,确保工程有序运作。

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和控制措施

工工程进度质量保证体系是保障消防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消防工程施工相关部门质量控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好坏。只有正确、科学的工程质量体系,才能保证工程施工高速运转,保证项目质量管理顺利开展。质量保证体系要贯穿在消防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包括前期准备阶段、施工过程阶段和施工准备阶段,最终实现对消防工程项目质量的有效控制。质量目标的实现,是工程进度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格按照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质量控制措施,有利于按工期完成施工作业。

原材料和设备控制管理

原城市综合体消防工程设计标准高,系统配置全,新技术、新材料应用较多,材料品种复杂。因此,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按工期交工的物质基础,对于供货方提供的样品,要经过乙方、甲方、监理逐级审查,检验合格后方可决定使用,对于检验不合格的不予使用,或者经调试合格后再使用。对于现场施工所需要的设备进行正确的安装和使用。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注意原材料自身的特性,选择正确的工艺和施工方法,配备合适的设备进行现场施工。技术管理部门还要定期对原材料进行抽检,并不断改进和完善现场施工工艺,如果发现任何一种原材料经检验不合格,必须停止使用,避免发生质量安全事故,影响工程进度。对现场安装设备进行验收,质量检查等,把握好消防工程的全过程,保证施工保质保量得以如期完成。

完善安全保证体系

消城市综合体消防工程在现场施工过程中,要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政策,城市综合体消防工程施工中存在大量的高空及超高施工,必须严格按照《劳动法》和《安全管理办法》进行施工,并且施工单位内部还应当制定工人日常行为规范手册,规范工人日常工作流程。对于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有关人员进行处理。定期开展会议总结近期工作情况及进度,分析有可能产生安全隐患的原因,防患于未然。同时,要做好安全知识的宣传工作,增强工人现场施工安全意识,努力创造无安全事故的工程。

现现场要建立安全岗位责任制,将安全岗位责任制落实到各个施工工序中,严格按照国家和企业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安全员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保证注意力集中,持证上岗,尤其是对于塔吊司机等特殊工种的工作人员,必须杜绝无证上岗。在现场施工作业时,必须要佩戴安全帽等防护用品,对于“四口”、“五临边”等常见不安全区域,要设置围栏、盖板等安全标识。如果需要夜间施工,必须在施工区域附近设置夜间安全红色警示装置,制定相关保护措施,未经施工技术人员的准许不得私自挪动或撤离警示装置。

现场消防管理措施

在因城市综合体施工作业面大,进行现场施工时必须要建立专门的现场消防组织,定期到现场去巡查。消防人员在上岗前必须要经过一定时间的消防知识的学习,并且接受一些基础性的消防技能培训与实战演练。步入工作岗位后,消防人员要积极宣传防火知识,增强居民防火意识,避免不良事故的发生。同时,企业应该对在岗消防人员进行定期的再教育,在不断学习和总结消防工作经验的同时,保证现场安全施工。建立健全的现场用火制度,任何动火施工都要向上级请示,并经批准后才能开工。对于电气焊等施工,工作人员必须要佩戴足够的灭火器和防火石棉板。对于现场易燃易爆的材料,要集中堆放,统一管理。

结语

当目前,我国消防工程基础还比较薄弱,城市综合体消防工程表现得尤为突出,加强城市综合体消防工程进度控制管理任重道远。只有建立完善的工期保证体系和质量安全保证体系,不断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合理安排进度计划,提高现场消防工程施工进度管理水平,才能保证消防工程如期交工,推动我国城市综合体消防工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明钰. 爱家花园消防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3.

[2]牛瑛华. 浅谈建筑消防设施施工进度的控制管理[J]. 科技与企业,2013,05:64.

[3]包洪其. 项目法施工进度计划控制管理与应用[J]. 水利水电施工,1996,04:6-9.

[4]刘雷. 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管理探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7:169-170.

篇(5)

消防工程作为国家消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建筑物防灾、抗灾能力与维护国家与广大人民群众安全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消防工程存在这样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本文将从其存在问题的角度出发,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合理建议。

一 关于消防工程的概述

消防工程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涉及多个学科之间的融合、渗透以及交叉。它不仅涉及化学、数学、机械、物理学、建筑、生理以及心理等多个自然学科,同时也涉及经济学、哲学、管理学、教育学以及灾害学等多个社会人文学科。

二 针对消防工程存在问题的研究

(1)问题之一——消防工程中系统布线存在的问题

消防工程中系统布线存在问题的表现是:一是消防系统中的预埋布线的信号差,线管的管口位置出现错误,同时没有预埋接线盒;二是消防系统中的布线设置不符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将所有的线路都接在了一条管道上,甚至有的竖向管线线槽未做水平式的封堵,给消防安全遗留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三是很多消防工程中的明敷穿线管没有得到及时地固定,管接线与管盒之间的接口脱节。

(2)问题之二——消防工程中配电系统存在的问题

消防工程中配电系统存在问题的表现是:一是消防工程中的配线在安装方面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有些工程使用了塑料槽作为保护措施,有些事使用还没有经过防火灾处理的明金属管,还有一些是使用敞开式的桥架进行敷设;二是消防工程中的主电源与配备电源不可以自由的切换,需要人工进行操作,这在很大程度上拖延了防灾系统的启动时间;三是有些消防工程是按照一级负荷的标准进行设计的,需要两路同时进行供电,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两路电源不是独立的,是同一路完成供电任务,虽然有些消防工程中配备了备用电源,但因为电容量小,仍然不能满足电力负荷的要求。

(3)问题之三——消防工程中消防栓与给水管网存在的问题

消防工程中消防栓与给水管网存在问题的表现是:一是在消防栓方面,很多消防工程中消防栓的高度与栓口朝向不符合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标准,而且消防栓箱被装在墙体内部,洞口没有设置过梁,如果墙体的压力过大,会导致消防栓箱发生变形,使得消防栓箱的开启非常困难,这不利于建筑物的防灾;而是在给水管网方面,有些工程承建单位为了降低消防工程的建筑成本,在施工的过程中,从同一条管网的相邻部位接入两条水管,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给水管网供水的可靠性,同时有些单位在安装给水管网的过程中,没有按照施工规定对其进行试压试验。

(4)问题之四——消防工程中火灾探测器在安装方面存在的问题

消防工程中火灾探测器在安装方面存在问题的表现是:一是火灾探测器在安装过程中没有预埋接线盒;二是火灾探测器的灵敏度的调节不合适,这使得该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时常出现失误;三是消防工程中火灾探测器的型号与类型和设计方案不一致;四是消防工程中报警设备的安装位置不合理,不利于建筑物的抗灾。

三 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建议的研究

(1)建议之一——采取措施强化对设计与建设单位的监督管理

要强化对设计与建设单位的监督管理,就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在设计单位方面,要组织人员参与消防工程的设计过程中来,监督设计人员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消防工程设计的规定,根据消防工程建设所在地的地质条件与气候条件进行合理的设计,尽量避免过多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浪费,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障消防工程的建设进度;二是在建设单位方面,要组织相关技术人员与监理人员全程参与消防工程的建设工作,既要严格审核承建单位的资质,又要对其建设进程进行全程的监督管理,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地找出解决措施,以保障消防工程的建设质量。

(2)建议之二——采取措施强化对消防工程审核验收的监督管理

要强化对消防工程审核验收的监督管理,就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在消防工程建设的初期,进行抽样性检查,比如说,人员相对密集与极易发生火灾的区域,对在抽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进行细致地分析研究,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二是对于在抽查过程中,多次发现问题的设计、建设与施工单位,要限期进行整改,并采用相应的处罚措施,在最大程度上维护消防工程建设的质量。

(3)建议之三——采取措施扩大消防防灾宣传的力度

要扩大消防防灾知识宣传的力度,就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利用各种各样的宣传媒介或者手段宣传消防知识与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提升社会民众对消防设施与工作的关注度的基础上,努力为社会消防的安全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要对消防工程的承建单位的负责人及工作人员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消防专业知识培训工作,在工作人员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强化消防安全的主体意识,并明确消防安全的责任;三是要在消防工程的建设与使用过程中,强化消防新知识与新技术应用的培训工作,不断地更新工作人员的消防知识结构,并在平时的工作生活过程中开展消防大演练,努力提升工作人员与社会大众的消防意识。

四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城市建设的规模变得越来越大,建设速度也越来越快。消防工程作为维护建筑物安全与防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速度相当迅猛。但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消防工程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消防工程的基本功能。因此,加快对消防工程存在问题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是当前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

篇(6)

自动化消防系统中要求报警系统能够主动的采集环境湿度、温度、灰尘和波光等数据进入数据库中,而后可根据这些数据来进行提早的预报警,从而减少漏报、误报、迟报等情况。也可以根据消防系统中的火警自动报警系统,对火灾的探测,根据烟的浓度、范围、蔓延方向等提出一个详细的数据。一方面方便救火,提高灭火的速度,降低火灾引起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另一方面也为事故之后,查出火灾原因提供数据依据。消防自动给水系统的自动化技术目前,在我国,多数消防工程的给水系统主要有:消防水池、消防栓、高位水箱、消防给水管网、水泵接合器等等。而在火灾自动警报响起后,消防水池、消防栓对最初的灭火有着重要的意义,若得及时,可以减少火灾的损害。当火灾自动报警响起后,自动给水系统主要有喷淋系统和消火栓系统。当火警启动后,消火栓泵迅速启动,消火栓输出一定压力,从而喷出灭火原料从而达到灭火的效果。但是喷淋系统常常会在火灾发生后,因为管道破裂等原因,造成压力不足无法进行救灾。一般情况下回采用两种采压方式,但方法却增加了消耗和设别的损耗。因而现在一些消防部门已经激昂自给水系统进行改造。是将变频器与PLC(可编程控制器)运用到消防给水系统中,从而节省工程量、节能,也增加了消防自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并且自我保护功能完善,延长了设备的寿命。除此之外,上海消防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运用抵押细水雾和特殊制成的灭火剂联合,用于扑救汽车火灾。天津消防科所验证了研制的厨房灭火器设备,扑灭火灾只需1.5s,而普通灭火剂通常需要3.5s。大大节省了救灾时间。利用红外热像仪调查汽车火灾事故,运用数值模拟技术在消防工程中,等等,这些创新技术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救灾的速度和增加了安全保障。

自动化技术在消防工程中的应用

森林火灾的突发性强,危害也大。森林中火灾被发现总是较晚。利用现代技术提高对森林火灾的监控是现在消防中的必然趋势。首先是计算机技术在监控中的应用。计算机网络传输与通信系,数码摄像技术,被应用于森林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可以对大面积的森林地区进行观察,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也增加了对森林中各个地方的监控。并且通过遥控摄像,还能清楚的了解到火势的范围,蔓延方向等等。卫星监控现在在森林防火系统中也被用到。通过卫星提供的数据、传感来进行判断。卫星进行监控的周期短、效率高,但因为成本大,现主要是在日本、法国、俄罗斯、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中得以应用。其次是自动化技术在扑火中的应用。在扑火过程中,通过航空护林灭火,主要是机降灭火和吊桶灭火两项技术的应用。而在俄罗斯,某一科学生产中心,在“喀秋莎”火箭的基础上研制出一种高效的灭火器装置,在森林和均是等大型火灾上作用重大,可以同时发射多个内装的灭火分,且位置精准。最后,环保的高效灭火。灭火器中的一些物质对环境会产生一些危害。最近几年一些国家开始研究一种灭火器环保且高效。目前已经投入使用的,如七氟丙焕(FM-200)等。这些灭火剂,灭火快,用水省,并对人身和环境安全上都无损害。现在随着人们对防火意识的增强,并且意识到在消防中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日益受到危害,因而加强自动化技术在消防工程中的应用,减少人力资源的投资,降低救灾过程中造成的人员伤亡,消防工程需要自动化技术的支持。

消防工程需要自动化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火灾发生的现场情况日益复杂。而没有创新技术突破的消防部门,在灭火工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急需解决一些技术上的问题,来提高救灾水平。面对迅速发展的社会,每一次火灾的发生,引起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都很惨重,因而急需消防部分提高自己的救灾能力和技术,减少人员的伤亡。但消防技术研发要有独创性,并要有前瞻性,要考虑到对环境、生态的保护。因为违反消防安全客观规律建设导致先天性安全隐患大量存在,一些建筑在几经转手后,内部消防设施成了摆设,物业部门也不关心这些,导致消防设备出现故障了,都无人知晓,而这些都会影响到火灾发生后的救灾。让消防设备正常的运作,提升百姓消防意识,才能保障社会的公共安全和自身的人身安全。

篇(7)

关键词: 消防工程;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对策

Key words: fire protection engineering;construction;security issues;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1-0057-02

0 引言

安全管理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始终,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的环节,因为只有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问题进行有效的规避和管理,才能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对消防工程施工而言,同样也不例外,其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消防工程施工企业的综合实力,也是衡量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和竞争实力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因为消防工程的施工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消防系统综合功能的有效发挥,是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对消防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当成企业内部管理的首要任务,严格消防设计、采购、施工、维护等环节的工作,确保消防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后期服务质量。

1 影响消防工程施工安全的主要因素分析

消防工程的施工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涉及到很多环节和人员,因而影响消防工程施工安全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如果某个环节处理不当,很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严重的将会威胁到国家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1 人的因素 目前,很多消防工程的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的认识存在很多不足,未能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虽然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但是很多施工单位还是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因此,人的因素是消防工程安全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只有技术、管理和施工等人员都具备了足够的安全管理意识和安全管理知识,才能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的贯彻与执行。同时,要注重对相关人员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的培养,提升各类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1.2 消防工程的设计因素 消防工程中的安全问题,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于设计上的缺陷引起的,因为有的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没有同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充分的协调,导致了设计上的缺陷,有时会带来施工上的不便或施工中的安全问题。例如,设计人员在进行消防系统的给水管网设计时,没有按照试压分试漏检验和强度试验两步进行,一些地方试验压力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这样给消防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了安全隐患;再如,在对室内外的消火栓系统进行设计时,其安装要求和压力没有达到相关要求,带来了安装施工中的不便和安全隐患。

1.3 管理因素 有的消防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建立完善的组织队伍,如管理人员不足、安全监督人员不到位、安全检查浮于表面、竣工验收过于粗放、安全监督管理程序没有进行严格执行等。因此,管理因素也是影响消防工程安全管理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消防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监督体系作保障,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程序和标准,加大安全管理中的监督范围和监督力度。

1.4 施工质量因素 通过调查研究不难发现,很多消防工程的安全问题都是由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引起的。很多消防工程施工单位,由于过多追求经济利益或赶工程进度等原因,忽视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例如,有的施工单位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施工标准或程序进行施工、对设计变更等环节控制不严、频繁更换建筑原材料等。此外,还有的施工单位不具备消防工程施工的资质,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不能满足消防施工的需要,这显然都很难保证消防工程的施工质量,对整体工程的安全运行是非常不利的。

2 消防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消防给水管网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2.1.1 在有的消防工程施工中,有时会出现把塑料给水管道当作消防给水管道使用或者与建筑消防给水管道连接的问题,这种在消防给水管网中使用塑料给水管的现象不科学的,因为塑料给水管具有受热后变软、强度下降、易燃等特性,所以当火灾发生时,塑料给水管极易发生损坏,无法保证火灾发生时水压和消防流量的需要,将会使消防给水管网输送消防用水的职能和作用受到限制,导致火灾无法及时扑灭等危害。

2.1.2 消防给水管网试压不够规范 消防给水管网的试压分为强度试验和试漏检验两部分。试漏检验要求在稍起压或常压状态下进行,而强度试验则必须遵照工作压力和试验压力分阶段进行。然而很多消防工程施工方并没有严格遵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对消防给水管网进行试漏检验和强度实验,或者施压工作只集中在一个环节,这都会对消防工程的安全、可靠运行带来隐患。

2.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主要有:

①通风管道宽度大于1.2m时,喷头未按照在最恰当的位置,无误保证喷洒动作的及时性和保护范围;

②感温喷头与周围建筑物的距离过大或过小,有可能会导致喷水时间延误或者喷洒范围过小等隐患;

③有的喷淋系统未安装末端试水装置,或者将末端试水装置安装在走廊位置,却没有安装地漏和排水管,导致无法试压或者试压流水无法正常排出;

④水力警铃没有安装在值班室外墙或公共通道的最恰当位置,警报不容易被及时发现,有时会贻误消防时机;

⑤消防工程的管道没有或减少了防晃支架的安装;

⑥屋顶消防水箱的安装不合格,导致发生火灾时水箱不能及时供水或无法保证正常消防用水量。

2.3 消火栓安装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3.1 有的业主和施工方存在对消火栓箱底预留孔的位置进行随便更改的问题,有的甚至用气焊割孔,这就使得消火栓在安装之后,栓口的出水方向无法同设置消火栓的墙面成垂直角度,有时则是因为间距太小的原因,导致无法安装消防水带或影响到消防水带的正常出水量。

2.3.2 由于施工环境的不同,有的建筑工程是无法按照常高压消防系统进行设计与施工的,但是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投资,还是按照常高压消防给水进行设计、施工,影响了后期消火栓作用的正常发挥。

2.3.3 在施工过程中,有的消防箱及其附件因为二次装修被其他物品遮掩,未能保证箱门颜色与装饰材料之间的区别,加上消火栓接口与消防水带的随意安扎或者在接口处忘记了安装卡簧等,都会对消防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3 加强消防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对策

基于以上对影响消防工程施工安全的因素分析,要想确保消防工程在施工中的质量和安全,相关部门需要增加安全管理的投入和力度,构建完善的安全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3.1 重视消防设计,加强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 消防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人员在消防设计环节的设计质量。因此,设计人员在开展消防设计时,一定要严格遵守《消防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同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积极沟通,做好图纸会审工作,避免设计中的问题和缺陷,尽量将各种安全隐患进行有效地规避。在设计过程中,要明确设计单位、总工程师、设计人员的具体责任和义务,做到权责明确。

3.2 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安全教育与管理 在消防工程开工前,必须对企业的全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活动,并最终对施工单位和个人进行有针对性的考核,对于达不到相关要求的组织和个人将不予录用或进行二期培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消防工程施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有限控制消防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同时,在进行消防设备和施工机械的采购时,一定要购置能够满足工程消防需求的产品,严格遵守相关使用标准和施工规范,做好施工机械的安全维护工作。

3.3 建立健全工程安全质量监督体系 消防工程的监督与审查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也将对对消防工程的安全管理产生重要影响,这时必须充分发挥监督部门和监督人员的职能和作用,不断被完善监督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专业素质和监督技能。例如,对消防设计的审查,审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技术规范和设计图纸进行审核,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纠正,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在制定安全监督制度时,要实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安全监督人员的及时到位,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措施。

3.4 做好消防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 消防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施工中存在安全问题,将很难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反过来说,如果无法保证施工质量,也必然会给消防工程的后续施工和使用埋下安全隐患。因此,在消防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做好施工质量管理工作。首先,要保证消防工程施工队伍的稳定性,确保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素养能够满足消防工程施工的各项需要;其次,要明确施工组织内部相关人员的具体责任,实行质量管理岗位责任制;再次,施工中的各个环节都要严格遵循相关设计标准和制度规范,确保各项质量管理措施的严格贯彻与执行。

4 总结

综上所述,消防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问题是至关重要的,需要引起消防施工人员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对于其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以及影响因素,一定要多加强研究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方法。同时,工程施工部门要积极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尽量将可能发生的消防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全面提高消防工程施工中的综合效益,促进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摘 要:为培养宽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消防工程专业人才,在十几年消防工程专业教学和实践工作基础上,结合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提出消防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采用5+3模式。针对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实践动手创新能力较弱的问题,提出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注入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交互式教学,注重启发学生思维。此外通过推行教授课程负责制,革新课程教学内容,改进实验课教学模式、加强实习和进行针对性的毕业设计等实践动手环节,构建完善的消防工程专业创新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关键词 :消防工程;课程体系;人才培养;创新;研讨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X9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2.025

收稿日期:2014-11-14

0 引言

消防工程成为高等教育一门独立的专业是在20世纪50年代。1956年美国马里兰大学第一个建立了消防工程系,并于当年招收消防工程专业本科生。迄今为止,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荷兰、比利时、韩国、巴西等国都在大学里开设消防工程专业课,有的大学还建立了专门的消防教育机构,提供正规化的学历教育,可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我国高等院校从20世纪80代初开始培养消防工程专业人才,当时只有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一家高校设置了消防工程专业。随着社会对消防安全的逐渐重视,我国对培养高素质消防工程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教育部批准,中国矿业大学于2000年设立消防工程专业,2001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是国内地方高校设立的第一个消防工程专业,目前在全国本科专业排名中名列第一,同时被评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到目前为止,已有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中国矿业大学、沈阳航空工业学院、中南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西南林学院、西南交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等10余所院校开设了消防工程专业,且数量仍在增加。

经过十几年消防工程专业的教学和实践工作,结合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目前该校消防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消防专业知识的掌握上基本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遇到新问题的解决能力以及现场实践动手能力较欠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作为培养消防工程技术人才的高等学校有必要对现有的教学培养体系进行适当的调整,重点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1 消防工程专业创新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1.1 培养目标

消防工程专业培养宽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掌握火灾科学基本理论、消防安全技术,消防政策法规,具有消防安全技术研究、设计、监测、管理和火灾安全评估、控制及火灾事故调查分析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

1.2 培养方案

消防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采用5+3模式,即前5个学期进行学院内大安全专业的课程学习,淡化专业方向,后3个学期分安全工程和消防工程2个方向进行专业课程学习。新生进入学校后只进入学院而不进入专业,在低年级学习基础课程,高年级时进入学科领域学习专业课程。这种课程安排使学生入学后能够得到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避免学生因过早进入专业学习而知识面狭窄的弊端。

1.3 课程体系

1.3.1 基础课程

基础课程主要有数学、英语、思想政治教育、物理、化学等全校统一设置的课程。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统计、大学英语、大学物理、大学化学、工程力学、工程图学、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工程流体力学等课程。

1.3.2 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分专业主干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专业主干必修课主要有燃烧学、火灾动力学、建筑防火工程、水灭火工程、建筑防排烟工程、火灾识别与联动控制、建筑耐火结构。专业选修课程主要有火灾事故调查、电气防火、消防法规、现代灭火技术、消防专业英语、化工企业火灾防护、消防队伍管理与灭火战术、应急救援导论、火灾数值模拟、火灾风险评估、消防心理学、地下工程火灾防护。

1.3.3 实验课程

实验课程是学生巩固、理解课堂知识、提高动手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实验课程安排了火灾及烟气蔓延、材料热释放速率的测定、火灾时期烟雾特性的测定、灭火剂灭火、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自动灭火系统等。

1.3.4 专业实习

消防工程专业实习分为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认识实习采用大组参观了解的方式。生产实习采用小组跟班学习的方式,直接参加消防系统的安装施工和调试工作。毕业实习安排到武警消防支队,参加消防系统的验收工作,并收集毕业设计资料。

1.3.5 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包含一般部分、专题部分和翻译部分。一般设计部分是在毕业实习期间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就业单位岗位需求,在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建筑消防水灭火系统设计、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建筑气体灭火系统设计、建筑防排烟工程设计中选择1项内容完成设计。毕业设计专题由指导教师提供一些已经具备研究条件,切实可行,有研究和应用价值的题目,由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完成。专业文献翻译部分是将与消防有关的英文专业论文翻译成中文。

2 消防工程专业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消防工程是一门新兴学科,其内容涉及多个学科。既有理论基础方面内容,又涉及到各种法律规范和工程实践等知识。学习内容十分繁杂,需要的基础知识门类较多,如建筑、力学、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传热学、燃烧学等。因此该专业的教和学均存在一定的难度,必须进行教学改革。

2.1 教材建设

以课程教学团队为依托,积极推行教授课程负责制,着力革新课程教学内容,规划建设与新课程体系相适应的专业教材体系。在新教材编写上注意易教易学、深浅适度、理论联系实际,加强“三基三新”(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内容,并在教材中设置一定的典型案例、讨论题、分析和思考题。

2.2 多媒体教学

全部课程均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和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节约时间、增大信息量;促进交互式教学;易于补充和提高。

2.3 研讨式教学

开展研讨式教学,以特色课程“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为例,该课程共计32课时,要求学生先经过“建筑防火工程”、“火灾动力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32学时中,课堂教学12课时,主要由教师讲授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介绍相关信息的获取途径;余下20课时,由教师提供若干实际建筑物,将学生分成不同的设计小组进行设计,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首先分析这一建筑存在哪些消防问题,然后提出性能化设计指标和解决方案。在具体实施时,可利用学院提供的实验室条件和计算机条件。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学生完成分工协作、查阅资料、设计实验、上机计算、编写报告和社会能力交流等。课程考核采用小组答辩方式进行。

2.4 改进实验课教学模式

为了提高实验课教学效果,实验课教学先由教师讲解实验系统的构造和基本原理、能够进行的实验内容、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等,然后由同学们提出实验方案,在教师的指导下修改实验方案,完成实验,写出实验报告。

2.5 加强实践环节

消防工程实习基地建在徐州、无锡、苏州、杭州、厦门等城市。实习分为三个环节,即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实习环节与教学紧密结合,针对性强,与学生的就业联系较紧,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实践效果。

2.6 有针对性的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选择徐州国际饭店、徐州金鹰国际商厦、 徐州金地商都等大型公共建筑作为蓝本,进行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建筑消防水灭火系统设计、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建筑气体灭火系统设计、建筑防排烟工程设计。通过毕业设计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3 加强消防工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3.1 建设目标

建设一支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能够承担消防工程本科教学相应基础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能够从事消防科学技术研究的师资队伍。

3.2 培养方式

采用“下现场”、“上学历”、“引进来”、“导师制”等多种途径建设师资队伍,为消防工程专业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现有师资和拟引进师资我们拟采用“导师制”、“国内外进修”和“岗位培训”等方式进行培养,以尽快适应本专业的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提高专业的整体水平。

3.3 聘请兼职教授

根据本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特点,中国矿业大学已聘请了公安部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高水平研究人员作兼职教授,定期来校作有关专题报告,开阔了广大师生的视野、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

4 结论

针对目前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遇到新问题的解决能力以及现场实践动手能力较欠缺等问题,结合中国矿业大学消防工程专业10多年的教学实践工作,必须对现有的教学体系进行改革,重点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本文得到的结论如下:

(1)消防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采用5+3模式,采取大类招生,学生通过对学科、专业的学习和了解后,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再在院系范围内自由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这种课程安排使学生入学后能够得到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

(2)以课程教学团队为依托,积极推行教授课程负责制,着力革新课程教学内容,规划建设与新课程体系相适应的专业教材体系。将燃烧学、火灾动力学、建筑防火工程、水灭火工程、建筑防排烟工程、火灾识别与联动控制、建筑耐火结构作为消防工程专业主干必修课。

(3)通过实验课、专业实习和针对性的毕业设计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4)采用先进的多媒体交互式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注入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交互式教学,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把学生看作教学活动的主体,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动手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肖学锋.中国消防工程及其21世纪的前景[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0(1)

2 姜学鹏,徐志胜,李耀庄,等.我国消防工程专业学历教育前景和亟待解决的问题[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4)

3 傅智敏,黄金印,屈震.消防工程教育与课程体系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4(12)

4 傅智敏,黄金印.消防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回顾及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学科体系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9)

5 郭铁男,傅智敏,黄金印.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学发展现状及学科体系构架[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4(3)

6 陈爱平,于春华,陈先斌.“消防工程”专业发展与定位的思考[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3(6)

篇(9)

精研产品为公司扩张奠基

现今,消防行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及防火、灭火需求逐年扩大而面临良好发展机遄灭广消防始终把技术创新视为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公司承担了“SSFZ100/65-1.6防撞型室外消火栓”,“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系统”等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研发项目,在自动灭火和消防供水两大领域,拥有非专利技术6项,专利技术20项,另有9项专利申请已获受理。同时,天广消防瞄准消防行业将朝设计、施工'维护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依托自身在产品技术领域的优势,向下游拓展业务链。公司2009年实现消防工程收入580万元,已初具集消防工程设计、施工、服务和消防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系统配套服务能力。截至今年10月25日,已签署的待执行或正在执行的消防工程合同,累计总金额约5680万元,消防工程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未来重要的利润增长点。今后公司将紧跟市场需求和科技前沿,依托天广消防研发中心的科技资源与研究力量,积极开发新产品,不断提高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其次,消防行业受益于国内城镇化加速和社会安全意识的提高,也在迅速发展。天广消防作为“大行业、小公司”的市场格局,具有高增长潜力。从市场占有率看,在自动喷淋灭火系统领域,公司是福建省规模最大的自动喷淋灭火系统供应商,2008年公司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国内市场占有率约2.1%。同时也是福建省规模最大的自动气体灭火系统供应商,公司的自动气体灭火系统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约0.3%。在消防供水系统领域,公司在国内的综合市场占有率位居三甲;公司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为1.5%。依照行业发展趋势,未来我国消防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将逐步提高。因而天广消防上市后将处于行业有利地位,公司也将进一步开拓市场渠道,扩大其市场占有率,未来天广消防的成长空间将更广阔。

篇(10)

1.前言

新时期建筑给排水与消防工程施工控制工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这其中涉及的六大环节、三个阶段、两个结合是一个有机整体。给排水欲消防工程设计成功与否对建筑的安全关系重大,而施工管理、给排水与消防设施的落实也非常重要。此外,施工阶段给排水与消防工程施工技术控制也是给排水工程安全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在建筑工程给排水与消防工程施工控制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结合最初的工程资料,通过现场监测获取相关参数,通过理论计算和经验分析最终明确建筑给排水与消防工程施工控制方案,并多方位地对获得的信息实施整理和分析,以此判断建筑运营状态以及安全性能,再反馈到给排水与消防工程施工网络内容中去,优化和改进给排水与消防工程施工任务,并保证给排水与消防系统在建筑今后的运营中使用安全。

2.建筑给排水与消防工程施工技术控制

2.1认清建筑给排水系统任务,区域性控制

我们知道,对于普通住宅建筑而言,内部排水系统的主要任务大多是将生活污水并排到室外,保证室内生活用水卫生环境。普通住宅生活的排水系统大抵都是采取雨、污分流制。从时代角度来看,如今,对于生活排水系统设计,开发中水系统无疑是一项未来排水系统的新趋向,所谓的中水系统就是把再生水是指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从经济的角度看,再生水的成本最低,而海水淡化的成本明显要高的多。从环保的角度看,污水再生利用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生态的良性循环。可见,在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管理中,认清给排水任务,实行区域性控制模式无疑是很有必要的。

2.2楼层分区供水的方式充分利用城市给水管网的余压

在我国城市供水系统中,可根据城市规模的大小合理地设计给水压力,并利用给水管网的压力采取一定的分区给水方式,这样可以有效控制二次加压带来的加压能耗。按照楼层高低的不同划定分区,一般设计低楼层可采取供水管网直接给水,高楼层则采取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进行余压加压供水的方式以取代以往的增压给水方式,具体楼层分区可依实际情况而定。由此可见,这样的给水方式既能做到保证居民用水,又能做到对水资源的节约。

2.3变频调速水泵的利用

我国高层建筑一般都采用水泵水箱联合供水的方式,然后又水泵将水加压送水到高位水箱,通过向下供水,为居民生活提供用水。但是,这种供水方式通常都会设置一定的减压装置,主要是为了能够避免水压过大的情况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能源浪费。为了达到给排水节能设计的目的,我们可以通过采用变频调速水泵直接向居民用户供水,并采用调节供水速率的方式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流量调节,从根源上可以控制供水耗能。而且当今变频调速技术愈来愈发达,利用变频调速水泵供水更突显其节能的优势,因此在变频调速水泵被利用于建筑给排水设计当中的意义非凡。

2.4开发利用给排水工程的中水系统

中水即再生水是指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和海水淡化、跨流域调水相比,再生水具有明显的优势。从经济的角度看,再生水的成本最低,而海水淡化的成本明显要高的多。从环保的角度看,污水再生利用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生态的良性循环。建筑物中水主要是特指建筑物或建筑小区内的生活废水、雨积水和冷却用水等经过后期处理的可二次利用水。由于中水系统对于居民用水量浪费严重的情况有十分明显的效用,而其系统具备使用时间比较均匀、处理水质较好和稳定等优势,因此中水系统被利用已经俨然成为城市居民给排水设计的一项关键内容。

3.建筑消防工程施工技术控制

3.1 主动消防控制技术

3.1.1自动报警系统设置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新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以往建筑不能跨越的障碍,如今运用新技术很容易地就得到了解决。如今在大城市的高层建筑中,每一楼层都会设置漏电火灾报警装置和,通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帮助,从远程的电磁感应装置中可以轻易地接收声音信号。此外,防火门控制系统能够在火灾突发的第一时间发出指令,并自动关闭防火门,给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保障。

3.1.2消防给水设置

在我国建筑的相关规范中,一般对于建筑体积超过 5000 m3的建筑,都要设置室内消防栓给水系统;由于一般的建筑耐火强度较低,原则上都必须设置自动喷水系统,对于建筑面积较小的建筑,可以采取局部自动喷水系统。

3.2 被动消防控制技术

3.2.1防火间距的确定

我国建筑相关规范中,对建筑间的防火间距有严格的规定。一般来说,防火间距应该按照相邻建筑外墙的最小距离计算。如果相邻建筑之间的外墙不存在任何门窗洞口时,防火间距最小不低于4m。

3.2.2建筑层数及防火分区面积

由于建筑的受力限制,通常乡镇建筑一般不会超过3层。对于不同层数的建筑,其防火分区面积和最大允许长度国家都有相关规定。比如在设置了自动喷水系统的木结构旅馆建筑中,每一层楼的最大允许面积、长度要按照相关规定增1倍,局部设置自动喷水系统时,所增加的面积则应该按局部面积的1倍计算。

3.2.3建筑防火构造要求

在建筑结构的面板和框架构件之间,施工人员应该增设挡火构造,从构造上阻断火焰、烟气和其他高温气体在构件上的传播。一般我们依据火焰和烟传播的规模与方式,将挡火构造分成横向和竖向两种。这两种挡火构造都可以阻挡火焰的蔓延,并且通过构件上的开孔,可以阻止烟气在不同构件之间的传播。

3.2.4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

对于高层建筑构件,国家在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上都有严格要求。比如说各种构件以及空间所要填充隔热、吸音、保温材料时,这些材料的防火性能不能小于B1级。房间内的吊顶、墙面、地板、采光窗等所使用的材料,防火性能不能低于B1级。防火石膏板也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并符合耐火极限的设计要求。

此外,施工单位按防火分区编制调试手册(方案),详细说明系统中联动装置位置、名称、代号、数量及其间的逻辑关系,该方案是编程的依据,其位置、名称、数量、代号及其间的逻辑关系应清晰准确。监理应仔细研究合规性与合理性。

4.结束语

建筑给排水与消防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影响着用户的生活质量。如今,管道渗漏、堵塞、跑水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矛盾越来越严重。如何有效地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开展施工控制工作,无疑是社会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笔者以为,在建筑给排水与消防工程施工阶段,除了要把“统一管理,两级集中”的概念融入控制目标中外,还需要我们在具体工作中全方位地掌握和理解每一个管理细节问题,以端正严谨的工作态度投入到给排水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来,才是决定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0-0141-03

1 工程概况

无锡新区科技交流中心建筑设计造型独特新颖,建筑形象象征无锡市市花——梅花(图1),它是一座富有时代感和科技特色的地标性建筑。该建筑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局部四层,总建筑面积35474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17811m2,总投资估算4.8亿元。

科技交流中心复杂工程为争创“鲁班奖”项目,同济大学上海科瑞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实行项目管理。

2 工程项目管理

2.1 工程项目管理策划与施工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通过项目策划和项目管理有效控制,以使工程项目进度、质量、造价和消防安全目标得以实现,由此可见建设工程的项目管理策划、施工过程的有效管理及其消防竣工验收严格把关是工程项目建设成功的关键。

2.2 工程项目的复杂性

2.2.1 消防系统工程的复杂性。科技交流中心复杂工程形体特殊、复杂多变,大空间办公用房、剧院及其他公共用房较多,人员流动多,消防安全隐患容易发生。因此,消防安全的结构档次提高是必要的。

2.2.2 工程项目管理的复杂性。

(1)消防系统工程施工的复杂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设规模和数量越来越大,承包商的经济意识越来越强。他们以分包形式承揽工程,专业化程度低,劳务队伍素质不稳定,专业人才投入不够,缺乏高层次技术人才和高层次项目管理人才,复杂工程项目管理能力更是显得薄弱,工程项目技术管理往往主要依赖于项目管理公司。

(2)项目管理的难度。影响工程建设的因素很多:权力关系、利益关系、技术水平、质量意识、人力及工程资源等各种社会环境因素,这些突出问题的产生和显现,暴露出社会建筑工程的复杂性与矛盾性,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目标控制的实现,增加了项目管理难度。

2.3 消防系统工程的重要性

复杂工程消防系统不同于一般建筑的消防系统,由于复杂工程大空间用房较多,涉及到大量的人员生命及财产安全,因此复杂建筑工程消防安全显得非常重要。

消防安全三维视角。消防工程项目是城市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物使用者人身安全的人类生存的基本保证,消防工程具有一票否决的特殊权力,城市建设的宗旨是服务于人民,造福于社会,其质量、安全是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

工程建设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民,造福于社会,不能只重视工程进度、质量、造价控制目标的实现,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消防安全控制目标的实现。

科技交流中心形体特殊和复杂多变,大空间用房多,人员流动量大,消防工程项目管理加大管理力度,为了杜绝消防安全隐患,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经过认真研究分析,提出了消防安全三维视角(图2):即工程建设消防安全社会效益。

3 消防系统工程打造金子般亮点造福于社会

3.1 空气采样报警系统安装技术创新

人是社会的最大财富,人身安全保障应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城乡建设的宗旨要以人为本,确保人员工作的安全性,工作环境内无任何火灾隐患。科技交流中心复杂工程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各种火灾隐患,加大工程消防安全设施投入:空气采样报警系统、灭火系统(消防喷淋、水炮自动灭火系统、雨淋灭火系统等)及隔火设施(特级防火卷帘)等全自动化消防安全装置。

空气采样报警系统是通过管道空气采样分析判断烟雾粒子浓度的一种烟雾探测器,进而极早期发现火灾。空气采样报警系统(一般报警分四个阶段:警告、行动、火警1、火警2)发现火灾即刻启动空气采样报警系统灭火系统火灾隔离设施(特级防火卷帘)。

科技交流中心共享空间空气采样报警器探头安装布置采用“多探头立体交叉布置”建造技术(图3),做到火灾探测、报警快速准确,大幅度提高了消防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彻底消除火灾隐患,确保员工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

3.2 积极推广“四新技术”应用,保证消防工程质量

科技交流中心充分掌握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在消防系统工程中积极推广使用四新技术“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加快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为创优工程打下基础,同时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1)阻燃普利卡管在复杂工程中的应用。感温、感烟探测器安装在天棚下侧,金属软管脱落现象比较严重,防火涂料施工进度迟缓,管路达到耐火等级难度较大。

根据工程的复杂性,消防系统工程采用新材料“阻燃普利卡管”(图4),从而解决了报警系统质量目标控制风险。

3.3 消防灭火系统

(1)消防喷淋施工工艺创新打造艺术精品。科技交流中心地下室通风系统与消防喷淋系统安装一体化,消防喷淋安装在通风管道下部,如花朵一般绽放在通风管道中间排成一行(图6),机电安装施工工艺创新,既保证消防功能,又具有艺术品质形象,成为机电安装工程质量创优一大亮点。

(2)消防水炮自动灭火安装技术创新。科技交流中心大空间办公用房和公共场所灭火装置首选水炮自动灭火系统,主要配合雨淋灭火系统、消防栓灭火系统协同灭火,杜绝灭火死角,确保人员财产不受损失。

水炮自动灭火器安装技术创新,3台水炮自动灭火器同时布置在一个异形体大空间内(图7),形成“三角形动态立体灭火体系”,杜绝了灭火死角。水炮自动灭火器360度旋转,射程远、灭火速度快,消除火灾隐患。

(3)雨淋灭火系统施工精细化、打造优质亮点。“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是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现代人把这种追求统称为“精细化”:精细化管理、精细化施工就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传统美德的演变。

复杂工程消防系统施工重点就是要强调“精细化”,以过程优质保证整体工程优质,雨淋灭火系统就是典型精细化施工案例(图8)。雨淋灭火系统给水管道接通室内消火栓,并设有手动开启阀门装置与高科技消防系统同时启用,确保消防灭火系统的全面性、安全可靠性,杜绝一切火灾隐患。

3.4 大面积折叠提升防火卷帘施工技术创新打造金子般亮点

大面积折叠提升防火卷帘简介:防火等级(特级)、柔性异型体、双层防火结构、防火卷帘直径26m,高4.5m,每层防火卷帘展开面积367.38m2,大面积折叠提升防火卷帘设计、施工为本工程的重点难点之一。

科技交流中心大面积折叠提升防火卷帘从设计到施工采取了一系列科学管理创新、施工工艺创新措施,其核心作用一切围绕消防灭火,提高灭火速度,保证灭火效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失,真正使我们的消防工作做到“服务于人民、造福于社会”。

由于项目管理精心策划,设计师发挥无限的创造力,大面积折叠提升防火卷帘既保证了消防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又保证了建筑装饰效果的美观性、协调性、整体性,为工程建设增加亮点(图9)。

科技交流中心大面积折叠提升防火卷帘荣获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证书。

4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