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中医号脉基础知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医在社区优势凸显
其实早在2003年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各地就积极开展中医药进社区服务,但直到最近几年间,中医在社区的发展才有了起色。
北京市卢沟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主任杨若濒说,他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热乎起来是最近三四年的事。19年前,杨若濒刚来卢沟桥医院时,不仅医院规模很小,中医师也仅有他一个,患者少得可怜。面对这样的医疗环境,他除了失望还是失望,但因为身有残疾,“没有办法”,他不得不接受现实留了下来。后来,硬是凭着对中医的热爱和钻研,他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诊疗技术,逐渐得到附近老百姓认可。让杨若濒从心底里感到高兴的是,居民看他的眼神从以前的不屑变成了渴望,慢慢地,找他的患者越来越多。
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杨若濒感慨道,中医存在和发展主要还是在社区实践,如何开药方、用什么药,都是在实践中积累,且因人而异。所以只有在社区,中医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的确,中医与社区,已经融为了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中医需要社区,社区也需要中医。
分析
中医就是天然的全科
《扁鹊传》记载:扁鹊“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雒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意思是,扁鹊到了邯郸,听说赵国人尊重妇女,就做起了妇科医生;到了洛阳,听说周王朝的人敬爱老人,就做起了老年病医生;到了咸阳,听说秦国人爱护小儿,就做起了小儿科医生。总之是随着风俗的不同而变换行医的项目。
在高碑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季和平看来,自扁鹊开始,中医就是天然的全科,中医与全科理念相通;而中医师可根据当地百姓需求来行医,即“对各科都必须了解”,这又与全科医师的要求相同。此外,中医师与全科医师一样,服务的对象不仅是患者,还包括健康人群。不仅要考虑疾病因素,还要考虑患者的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等,中医与社区服务在理念上有着相通相融的地方。
如果说理念上的契合是中医和社区结合的基础,那么二者的相互促进则源于大众的需求。
老百姓信任中医更需要中医
北京市卢沟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只有杨若濒1名中医师、1间门诊,发展到现今15名中医师和占据整整一层的中医门诊室,完全因为老百姓的“需求”。该中心主任吴海涛回忆起该中心中医科发展的历程时说,在社区发展中医,最初凭借的是一种“本能”。“最开始,中医一直包含在全科医学里,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老百姓信中医、需要中医。他们对中医的需求给社区医疗机构带来了人气。再加上中医有其特点,所开展的一些项目,如号脉、针灸、理疗、按摩等,更多的依靠每个医生的个人技术,不需要大型的仪器设备,这为社区开展中医诊疗提供了便利条件。而我们也找到了社区发展的重点方向。后来中心有意引进了很多中医人才,逐步发展起来,而中医也随着社区的发展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科’。”
北京广济医院王志华院长对此亦有同感,她认为西医的引进和发展并没有淹没中医的魅力,老百姓的需求一直是中医革新发展的最大动力,可以说早期中医的发展是自下而上的。随着人们健康理念的改变,中医越来越受老百姓欢迎,包括其丰富有效的治疗项目和简单便捷的治疗形式,如在大医院手术后的患者不用排队,在家门口就可以接受理疗,退休的老人下楼就可以拿中药,还有医生建档跟踪治疗,中医整体治疗的理念能更好地在社区体现。
如今的卢沟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每个医生平均接诊患者来计算,中医的门诊量是最多的。
问题
人才短缺制约中医在社区发展
随着中医疗效越来越被老百姓认可,其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强烈,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记者在高碑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到,早晨7:30,已有附近居民陆续来到针灸室。据季和平介绍,为了节约自己的时间,不影响别的患者就医,这些“老病人”都赶在门诊开始前的半小时抵达医院进行针灸治疗。而8:00之后,门诊量迅速增加,只半个小时的时间,中医门诊外便排满了病人。
“医生有限、人手不够,必须要引进人才”已经成为社区中医科当务之急要解决的问题。季和平感慨道,虽然中心一直在招人,但能留下来的太少。
有识之士指出,中医人才奇缺,后继乏力是影响制约中医发展的关键所在,虽然每年有数量众多的中医大学生毕业,但实际能植根中医事业者却只有10%左右。为此,各地政府给社区医疗机构纷纷定下优惠政策,以吸引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留在社区,如北京提供户口,签订十年合约,违约者需付违约金等。但也有相关人士表示,用优惠政策留下人才固然可行,但留下来的人才究竟是为这一户口还是为中医事业则不得而知。事实上,在大型综合医院中医科日渐萎缩的背景下,社区应该是中医人才得以大显身手的地方。
杨若濒认为,中医师从中医学中掌握的人文理念更适合在社区发挥。社区的性质决定了医生有更多的机会与患者交流,而中医的理论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和患者打交道。杨若濒甚至认为中医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天生适合在社区工作。只要具备广博的中医基础知识、悟性和愿意与居民打成一片的心性就可以。“毕竟中医关注的是人,而不只是病。”
因此,杨若濒认为,现在的中医院校应该在医学教育中灌输“扎根基层”的理念,同时解决中医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而对已经引进到社区的中医人才,则需为其提供发展和获取成就的机会。因为引进的大多是研究生,而研究生的强项就在于科研,所以吴海涛给他社区中心的中医科“压了”很多科研的担子,要求中医师必须做科研。与此同时,尽一切可能为他们创造更多进修、学习的机会。“社区医生的学习也需要‘有点有面’,‘面’需要每个医生对各科的疾病有广泛的了解,这方面目前已经足够了,而‘点’则需要每个医生最终都能有所专长。”吴海涛认为,这是中医在社区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名中医进社区仍需时日
人才是关键,但人才的培养周期长又是管理者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从大的中医院聘请名中医进社区是最快捷的办法,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我们希望能够有一些名中医来我们社区医疗机构坐诊,不是短期,而是希望能够几个月或半年、一年在社区坐诊。但我们请不起这些专家,而专家也不愿意长期在社区医疗机构坐诊。”这是记者在北京市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考察中听到最多的话。
王志华表示,请名中医坐诊是社区比较头疼的问题。要让老百姓更加认可中医,认可社区的中医能力,就需要有名中医的带动。王志华告诉记者,原本医院计划邀请名中医在社区长期坐诊,或由几名名中医在社区轮流坐诊,但社区能提供的资金较少,无法支付这些名中医与在大医院一样高额的挂号费,并且在社区中医挂号费只能收十多元钱,显然无法体现名中医的劳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