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科研课题研究成果大全11篇

时间:2023-07-25 16:45:3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科研课题研究成果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科研课题研究成果

篇(1)

一、课题研究式教学实施过程

高等院校教学目标就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化人才,而体现高校教学工作的直接标准就是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创新性直接表现为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述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在校期间扎实的以研究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能力培养。下面,结合我在宏观经济学教学实践,就如何开展课题研究式教学谈谈个人体会。

1.课题选择。这里的课题选择不是单纯的学术研究,而是要充分结合教师学期内承担的宏观经济学课程,研究目标都要与你所要讲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有关的。在教学实践中,我承担的宏观经济学课题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教学本人承担的研究课题,例如教师承担或参与的学校立项课题、部级社会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以及承担的委托课题等;二是要求学生自己选择当前重要的社会经济问题,例如,房价问题、人民币汇率、债务危机等。对于前者,由于教师本人自己承担的课题,熟悉本领域发展前沿和存在的问题,能够较好把握课题范围和发展方向,因此,一般也是由教师本人确定课题方向,让学生们在已有范围内自己选择;对于后者,这些课题都是学生们自己自由选择下来的,学生之间的水平和经验差异较大,影响到所选课题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因此,教师必须参与到最终课题的选择确定上来。我往往组织学生进行小规模的开题报告,让学生利用短短几分钟时间汇报一下自己选题的原因和想法,教师在这方面必须控制好课题难度,课题是否与课程相关、是否与学生实际水平相适应。通过上述两种方式,就可以大致确定本学期展开研究式教学所需的课题了。

2.课题调研。研究式课题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展开,小组成员不超过5名。调研需要提前布置,因为在学期初已经就学生负责组织的课题了,在确定教学日历、教学进度安排、考核文件时就应该将课题研究工作结合进来。由于学生普遍缺乏基本的研究基础,经验缺乏,教师应就课题研究工作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研究工作过程、关键环节,特别是前期的文献资料搜集、资料归纳、问题提炼是必须重要讲解的。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组织进行课题调研的途径包括:一个是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这部分资料绝大多数是与数据等实证资料;另一个是教师组织学生到学校图书馆查阅图书文献,同时到中国知网等专业性文献检索网站检索文献,也让学生们掌握基本的文献检索方法,积累初步经验,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毕业论文写作奠定一定基础。此外,根据课题的实际需要,我们还组织学生有针对性的开展实践调研,例如组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方式。

3.课题讨论。课题分析讨论是课题研究式教学的关键环节,讨论的具体形式、时间安排、点评均由教师主导。在实际组织过程中,首先由教师介绍课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和前沿课题发展,重点放在目前研究现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将来可能的创新方向上,然后要求每个小组组长汇报本小组研究过程、研究内容、提出问题和介绍观点,小组其他成员补充意见,其他同学就此课题汇报情况展开讨论,教师在此阶段发言要少,把更多机会让给学生。但教师在此阶段却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其作用主要有:调控学生发言,控制课堂时间,让每个人都有充分的机会表达思想,并让发言集中在学术层面;引导学生发言,启发那些在发言和表达思想上有一定困难的研究生,同时就有关背景知识可做进一步补充;发现问题。研究生在课堂上提出的技术途径一般而言都不可能是成熟的,教师应及时发现研究生所提技术途径所存在的问题,促使其做进一步的思考。讨论局限于课堂上,学生们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交锋都可以通过网络学堂“研究式教学”专栏出来。个人的研究文章也在这个期间完成,字数可规定1000字以上。小组集体研究成果和个人研究成果均通过网络学堂“研究式教学”专栏出来。

4.课题总结。经过上面充分讨论交锋,我们发现学生对自己负责的课题显然有了充分的知识积累和信心,这是值得鼓励的,但是,课题研究最终目的还是服务于教学,因此,我们要在最后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总结,首先要肯定目前研究中已经取得了进步,特别是要表扬那些能够运用教学课程中基本原理、基本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生,还有能够不囿于已有理论观点大胆提出自己独立见解的学生。在对学生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时,必须要始终将学生的思考出发点拉回到教学内容上来,例如,我们讨论灾害影响有益还是有害时,可以归结于人们对GDP基本概念的理解,也可从中发现GDP局限性。通过由实践到原理的循环反复,让学生恍然大悟,或由于英雄所见略同而带来极大成就感,所以这些方式适合于学生感性、好奇的特点,可以让学生们更加重视对课程中基本知识的学习以及实际的应用能力。#p#分页标题#e#

二、课题研究式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1.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极其丰富,而其所联系的社会经济问题更是复杂多变,包罗万象,非常具有挑战性。因此,研究式教学对教师本身提出了更高要求,单独依靠一两个教师承担起来,是不可行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形成了稳定的教学团队,在团队中不同教师具有不同研究方向和科研基础,有的可能擅长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分析,有的可能更喜欢研究汇率问题,有的擅长于计量模型分析。实践证明,不同专业背景、研究经历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的效果会更好。

2.加强教师科研工作。宏观经济学课题研究式教学难度要超出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因为它要求教师要承担起比平时更多的教学备课任务,不但要熟知教材上的内容,还要熟悉掌握本专业发展前沿问题,了解最新的研究文献,并对研究课题有一定的研究积累,对问题有自己的观点,能够从实践中发现经济学原理的根源,对学生的研究内容、分析方法、观点建议及时给予指导,引导学生按照教学要求有效开展课题研究,既要有一定的自由度和研究空间,又不能任由学生发挥,要时刻体现教学要求。显然,这对教师的科研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如果教师没有或很少承担、参与课题研究,就不可能持续关注学术前沿发展动态,深化自己的研究课题,在研究观点和研究方法上就不能有创新,就会大大降低研究式教学的实际效果,导致学生消极参与。

3.加强研究方法指导。在宏观经济学分析方法中最重要的是实证分析法,为此,我们需要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三方面:第一,在课堂讲授中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经济变量定义。第二,注意假设条件。我们都知道假设是一种理论所适用的条件,任何理论离开了假设可能就不成立或不完全成立了。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习惯于现成的答案,满足于对结果的记忆,他们并没有认识到假设的重要性。第三,关注不同理论的表述方法。一般来说,经济理论可以用文字、表格、图形或函数关系来表述。在既往的学习中,数学与经济等理论是分离的,也许一个学生数学学得很好,但在经济生活中究竟有什么意义,他可能不太清楚。比如,曲线的斜率表示什么?它表示不同变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正斜率越大,表明横坐标的变化比纵坐标的变化速率要慢,即横坐标的变化对纵坐标的变化不够敏感,或者说是缺乏弹性的。教师可让学生回忆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并对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诸多变量之间的关系产生联想,从而创造性地用几何方法分析更多的经济问题。

篇(2)

一、让学生经历发现过程

现代小学科学教学过程像科学研究那样,应该是个发现过程,但是这不是简约化的重演科学家的科学发现过程,因为,科学理论、科学规律,甚至科学概念都是人类通过长期实践活动逐渐认识的,而且又是在不断发展的,很难在几堂课内简约化地重演它的发现过程。而科学课上所要学习的科学概念,揭示的科学规律,是经过专家们精心选择的,是在教师细心指导下通过观察、实验、思维,有目的地进行的。因此,应该说科学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再发现的过程。

《蜡烛熄灭了》一课,是让学生观察被大小不同的玻璃杯罩住的蜡烛燃烧的过程,发现蜡烛燃烧时间长短的规律。这一过程虽不能要求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反复地实践,但也要让他们亲身经历一个自行发现问题和提出假设的过程,这个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先让学生利用实验桌上的玻璃杯、纸板、水等材料,尽可能多地想办法使点燃的蜡烛熄灭,而后使其发现用玻璃杯罩住的蜡烛也会熄灭,并且玻璃杯越大蜡烛燃烧时间越长,熄灭越迟;而玻璃杯越小蜡烛燃烧时间越短,熄灭也就越早。“咦!这是怎么回事?是什么原因?”这个问题在学生头脑中油然而生。但这个问题如果仅用学生头脑中的原有知识经验是很难准确解答的,因此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猜测,让学生假设出它可能与杯子空间大小或者杯中空气的多少等因素有关。此时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眼观察、动口讨论,亲身经历了一次发现过程,同时问题的发现、假设的提出又进一步激起了他们探究的兴趣。

二、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

法国哲学家狄德罗认为观察、思考和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界的三种方法。他指出:“观察搜集事实,思考把它们组合起来,实验则证实组合的结果。”英国化学家普利斯列则指出:由思考形成的假说是实验的先导,由不断修正假设而使理论接近于真理。这些科学研究的方法同样都适用于自然教学过程。特别是实验,不管是科学研究,还是自然教学,它们的基本步骤都是相同的,包括五个方面:(1)明确实验目的;(2)进行实验设计;(3)实验的实施;(4)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处理;(5)对实验结果做出理论的解释。科学研究和小学科学教学在实验方面的区别只是发现的性质、采用的手段、认识的深度不同而已。

《蜡烛熄灭了》一课,当学生对“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可能与什么有关?”这一问题做出假设之后,教师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来证明自己假设正确与否。这样,学生首先明确了实验的目的,并很快地想到用实验桌上的三只大小不同的玻璃杯依次罩住燃烧的蜡烛,同时用秒表进行记时和把每次记录的时间填写在实验记录表内。最后仔细观察实验记录表内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与杯子空间大小或杯子空气的多少有关。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时间都交给了学生,自己只是在学生分组探究过程中加以个别指导和全面搜集学生的实验信息,而学生完全沉浸在实验的研究中,个个都像科学家一样对自己提出的假设进行了一次真刀真枪的实验验证。

篇(3)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250-01

一、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性

科研成果是指在科学研究活动中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创造性的研究成果。从经济学、管理学的角度分析,在它的学术价值、实用价值发挥之前,它的研究价值可能仅占1%,甚至是0。因为我们知道科学研究它必须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研究价值体现在哪儿?从应用的角度看,体现在所研究的问题能对社会或实际工作产生重大的意义或作用;从理论角度看,研究问题的提出应当能促进科学的发展。可见,研究成果的转化是科学研究价值的有效平台、是检验科研价值最有效的途径。

二、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的现状

(一)成果转化周期长、转化率过低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如何转化,是长期以来困扰社会科学界的一个问题。社会科学是一种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力,能否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这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特别是对基础理论研究是否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不同的理解。我们认为,社会科学成果无论是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应用对策研究,都是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只是转化的方式、途径与自然科学的成果有所不同。

当前,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速度慢,转化率低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不仅降低了研究意义,而且为重复研究埋下了隐患。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为例:1999年—2004年共立693项,截至2005年年底已结668项,结项率为96.39%。1999年—2005年共出版了9本体育软科学研究成果汇编,汇编内容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项目中已经结项的,部分优秀研究成果的6000字左右的摘要,其中1999年—2000年收录了28篇、2001年收录了39篇、2002收录了43篇、2003年收录了45篇、2004年收录了43篇、2005年收录了50篇,另外,2002年—2003年资助出版了三本书,包括5项研究成果,华南师范大学《美国体育社会学》、上海大学体育学研究中心《日本体育产业研究》、首都体育学院《体育经营学》、体育信息科研所《体育赛事经营管理》、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管理学院《美国体育管理理论与实践》。9本汇编共包括251项研究成果,转化率为37.57%。当然,部分研究成果通过或政策应用等形式也进行了转化,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以研究成果摘要汇编的形式还是以论文或政策应用的形式进行转化的仅仅是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二)成果转化途径单一、专业性不强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和推广的具体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以公开出版发行的方式面示学术界与社会。这是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和推广的最主要、最常见的形式;2、以内部报告的形式,为党和国家、政府部门、地方省市和企业的决策提供政策依据和正确的理论方法,服务于社会;3、以在学术研讨会议上发言或提交论文的方式,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4、以学术评价、评论的方式,向学术界和社会介绍和阐释社会科学成果的研究内容、研究状况、研究水平、学术成就以及研究的得失,推动学术交流与学术争鸣;5、以教学演讲、电视访谈、影视制作、网络文章等方式,进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大众传播媒体,多方面地发挥认识世界、传播科学知识、传承文明、教育青年与民众的功能,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

三、制约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因素

(一)学术环境影响

就社会科学自身而言,一些研究人员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对国家和社会急需的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热情不高;有的学者有意无意地远离实际,认为只有搞纯学理研究才是有学术水平和学术品位,看不上做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和宣传的人;有的学者的应用研究急于求成,深入研究不够,研究质量不高。这些都造成了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困难。科研成果推广应采用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战略。同时,现有的成果管理的评价机制,还没有将成果的转化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价内容。以学术价值为评价重点的取向,有利于学者不断提高其学术水平与学术质量,但由于评价的结果大多用于评奖、专业考核和评职称等项工作,也加剧了一部分研究人员重成果写作不重成果应用、重学术界反响不重社会影响的倾向。

(二)社会环境影响

就其外部而言,完备的社会科学成果转化与应用的制度与机制还未形成;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有效渠道和途径还需进一步拓展和规范化、制度化;对社会科学成果应用中的知识产权的保护有待改进;一些实际部门的同志对社会科学的学术贡献和实际作用仍缺乏深入的了解,重视不够。

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一)政策支持

制定政策,建立适宜科研成果转化的新体制;增加经费投入,设立成果转化基金;探讨建立科学、客观、可操作的科研成果转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强化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等。既要拓宽视角、转变观念,提高对成果转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也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国家和社会科学界在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方面的制度和机制建设。

(二)完善推广方式及途径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推广尤其自身独特方式与途径。按成果的性质及应用范围,其推广的方式与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包括应用基础):通过公开,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会议报告,专题讲座和出版专著等方式,进行推广;2、实用性研究成果:通过咨询、报告、和提供有关部门进行试用等方式,进行推广;3、拓展互联网在科研成果转化中的应用

扭转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困境,要求既要大力宣传社会科学研究的成就与社会贡献,又要不断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为社会和大众提供高质量、多形式的优秀成果;逐步纠正当前学术界的不良风气,改变的被动因素,增强研究人员的主动研究意识;增强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的联合协作,以其不断改变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氛围,继而不断提高研究质量。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6-0019-01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型人才,会计专业又是实践与理论并重的专业,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加就业机会,会计教学必须培养实践能力较强并具有创新精神的会计人才。会计实训课程作为会计专业的核心在会计实践教学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一 会计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开发

第一,以职业生涯为背景,分析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在本行业领域的就业范围及就业岗位,从而为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规格、课程体系设置等打下基础。通过调查,高职会计专业就业范围主要集中于财务核算、财务审计、财务管理三个方面。其中财务核算是高职毕业生主要就业范围;从事财务审计方面主要就业单位是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及行政事业单位审计机构等;毕业生在1~3年内多数从事会计核算方面的工作,3年后少数学生能走上领导岗位,从事主管会计方面的工作。通过对会计毕业生信息化就业范围及就业岗位的调研与分析,可初步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门类、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进行全面规划和设计,是课程改革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第二,以职业岗位为框架,分析本行业领域中主要职业岗位。分析各项工作任务及每项任务需要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应用性的理论与原理,分析各项工作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来构建会计专业职业岗位行动领域的课程结构体系。

第三,以工作任务为项目,确定各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将行动领域课程转化为学习领域课程。确定了典型工作任务,仅是对构成工作任务的特征、要求的特定能力进行了专门描述。要在进行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相应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的要求,运用教学论的基本原理进行加工,将企业中实际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型工作任务。并依照职业成长和认知规律,以能力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到行动领域再到学习领域的配置转换,确定需要开设的课程门类(学习领域),构成专业课程体系。

二 构建会计实训课程设计探讨

根据近几年教学体会和当前会计实训课程的教学现状,借鉴其他院校的教学经验,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改革引导下,笔者认为应对本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改革。以下是笔者对教学改革的一些想法。

第一,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设计所确定的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入相应的教学软件,以实际会计工作中的项目为任务驱动,构建与未来实际会计工作岗位相似的环境,把会计工作划分为若干岗位,让学生模拟会计人员身份进行情境式学习。在课程设计中,教师将会计专业各项基本理念、基本方法与技能有机地融合于实训项目内容中,形成了基于会计工作全过程的综合化课程内容。

以会计综合实训为例,根据会计工作过程,教师可以将会计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及其所需培养的职业岗位能力分解转化为课程的实训项目,设计了原始凭证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账簿的设置与登记(含建账、记账、对账、结账)、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对账的常见业务,出纳岗位能力)、错账更正(对账后的处理手段)、编制会计报表、纳税申报等实训项目,有针对性地对会计工作过程中的每个过程所需的职业能力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整体实践操作能力和对会计工作过程的了解。通过这些学习情境(实训项目)的学习,使学生熟悉会计工作过程,培养其基于会计工作全过程的出纳岗位能力、会计核算能力、会计管理能力和会计的基本技能。

第二,教学改革预期效果。根据会计工作流程进行岗位设置和实训开发后,教学设计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充分实现学生的自主实训。教学的组织形式多样化,主要采取角色扮演法、实际操作法等教学方法,通过“角色扮演”和“协同工作”以及角色轮换等方式进行综合实训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缩短学生进入社会后的适应期,更快地达到岗位要求的综合实训目的。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3-0135-02

引 言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近五年来教育部与财政部共同推进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高等职业院校在专业建设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专业建设的核心是课程建设,课程建设的起点是课程体系的构建。目前,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方法在各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笔者曾赴德国手工业技能发展中心学习“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与课程开发,通过对德国职业学校课程体系的学习和研究,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如何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本文通过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过程的分析,深入探讨了机械类专业如何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一、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概念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来源于德国的双元制教育,在德国被叫做“行动导向课程”,它是德国职业教育特别是双元制职业教育所应用的教学课程体系。2003年我国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引入这种教学课程体系,但我们采用的不是“行动导向课程”这个名称,而把它叫做“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亦称“学习领域课程”),其实两者指的是同一种课程模式,只不过叫“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更能阐释课程的本质,更有利于我国教育工作者理解。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主旨思想是“让学生有机会经历完整工作过程、获得与实际工作过程有紧密联系的带有经验性质的工作过程知识”。而这种课程体系不再划分理论课和实践课,取而代之的是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学习领域课程。在学习领域课程中,学科体系知识的系统性被打破,学生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学习内容载体,从工作的完整性角度来获取知识和技能,形成专业职业能力。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很好地解决了高职工科专业课程体系中长期存在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的现象,符合高质量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自教育部启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以来,在很多高职院校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应用。

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一)职业领域分析

在职业领域分析阶段,主要任务是找到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毕业生的核心就业岗位,包括毕业生初次就业岗位和毕业5-8年后的拓展岗位。本文职业领域分析主要采用毕业生反馈、企业实地调研的方法进行。通过调研分析,总结出本专业的核心就业岗位见表1。

(二)行动领域(action field)分析

在总结出核心就业岗位的基础上,进行行动领域分析,主要任务是对核心就业岗位所从事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纳总结,采用的主要途径是企业调研和召开企业与行业专家研讨会。通过认真的调研和反复的研讨,归纳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三个核心就业岗位所涉及的典型工作任务21个。将这些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类整理,总结出本专业学生在工作岗位上主要从事的12个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转化行动领域见图1。

(三)学习领域(learning field)课程构建

总结出行动领域之后就可以进行学习领域课程的构建了。在构建学习领域时充分考虑到本专业学生培养应该具备的能力、素质和岗位职业资格要求,并结合学校的具体软硬件条件,通过教学论的加工将12个行动领域转化为10个学习领域,行动领域转化学习领域见图2。这10个学习领域就构成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主干,然后我们必须将些课程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课程的难易程度进行排序,确定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和课时数。

三、机械专业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主要特点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建立在本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的教学模式。这种课程体系抛弃了原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替进行的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

(一)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理实一体化课程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显著特点。在此课程体系中找不到纯理论性的课程和纯实践性的课程,每个学习领域课程都是以具体的项目为载体,通过学生对项目的准备和完成让学生既学习到一定的理论知识又学习到相应的实践技能。

(二)每门学习领域课程至少涵盖职业岗位的一项工作

学习领域课程一般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每门课程都至少可以涵盖职业岗位中的一项工作。例如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零件的数控加工与工艺》课程,它主要学习数控加工中数车、数铣的工艺知识、编程知识和操作技术,学生学习这门课后可以完成数控车削、数控铣削两个工种的任务。实际上学生学完这一门课程相当于可以胜任两项工作。

(三)学习领域课程中的许多知识不具有学科完整性

由于本专业课程主要以项目为载体,所以在课程中的知识一般是为项目所服务的,许多知识不具有学科完整性。例如《零件的机械加工与工艺》课程,它的学习内容涵盖了车、铣、钳三个工种的操作和刀具与夹具、材料与热处理等相关理论知识。课程中所学到的刀具和材料的内容不再是系统化的完整知识,而只是相关项目所涉及到的部分知识。

四、结 语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虽然构建完成,但课程体系中的每一门课程的建设都需要经过深入的调研和思索,各门课程之间的课程边界划分,课程采用哪种方式建设、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都应该结合课程自身的特点而定,没有也不应该有统一的模式。所以课程体系构建只是为课程建设搭建了一个框架,具体课程的建设才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作。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C-0034-03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开设了计算机网络专业,高职教育的发展促进了计算机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为社会培养了许多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不过,由于一部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基本上是本科培养方案的“精简版”,“同质化”问题比较严重,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力相似。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市场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培养的毕业生质量不高,不能完全胜任所担负的工作;一些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因此,高职教育要防止“同质化”,培养的学生要区别于本科学生,办成“人无我有,人有我特”,围绕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这一中心,开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通过架构全新的课程体系,从而使高职教育主动适应市场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下面介绍我院在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些做法。

一、指导思想

德国技术和工艺的精湛让我们佩服不已,那么多的优秀技术工人让我们对德国职业教育的“学习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改革就是把工作过程中的任务作为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的依据,把工作任务划分为相应的行动领域,并把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再以行动为导向开展课程教学,这才是职业教育的本质。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的开发流程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的开发流程是:专业调研工作任务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分析学习领域分析学习情境设计。开发流程如图1所示。

(一)专业调研

专业调研是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必须要做的第一项工作,调研目的是专业团队教师了解目前人才需求情况、专业发展趋势、岗位的能力要求和往届学生就业情况,从宏观上把握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与学校的培养目标之间存在的偏差,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专业的教学改革思路、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具体的调研方法可采用实地调研、专家座谈会和毕业生问卷调查等各种不同的方式。在调研过程中,必须充分结合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及人才需求现状,积极探索符合地方区域经济特色及人才需求的切入点,有目的地进行研讨。

(二)岗位工作任务分析

此过程主要是在专业市场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由专业骨干教师与企业技术专家一起对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进行分析,归纳出岗位所对应的能力要求,进而分析专门技术能力、关键能力以及从业的基本素质,汇总和分析出岗位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在课程设置上,一般将课程分为三类:一是公共基础平台课程,包括大学英语、思想道德修养等课程;二是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培养专业的基础能力;三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培养专业核心能力,是本专业岗位区别于其他专业岗位的技术能力。

(三)典型工作分析

典型工作任务描述的是一项具体的、完整的专门工作,包括计划、实施、评估、反馈整个行动过程,是岗位任务的典型。典型工作任务具有促进职业能力发展的潜力,反映了该任务在整个职业中的意义、功能和作用。每个职业一般有10到20个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来源于企业,它对人的职业成长起到关键作用,一般是在实践专家访谈会的基础上得出的。

(四)行动领域分析

专业行动领域指在职业、生活和对公众有意义的行动情境中相互关联的任务的集合。首先要完成工作任务的分析,再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排序、归纳,这就构成了职业的行动领域,由此可见,行动领域涵盖了岗位工作任务所对应的全部技能、知识和能力。

(五)学习领域分析

“学习领域”是为开展职业教学而进行教学加工的“行动领域”,由专业教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完成学习领域的构建。由于学习领域的开发基础是职业工作过程,因此,职业能力成为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主目标,根据职业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提出的职业能力,分析学生基础情况、培养能力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等,按照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设计学习领域。

(六)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设计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设计,是由专业教师根据学校教学计划,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如师资条件、教学实训条件和学生素质等,而设计的教学实施方案。

三、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步骤

(一)专业调研

调研方法我们主要采用实地调研法和小组座谈会等方式。实地调研时,直接深入企业与被访者接触,当面提问并记录对方的回答;小组座谈会时,通过邀请行业专家和资深的专业教师开座谈会,进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以了解现有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状况、人才的需求及培养规格作为调研的基本诉求点,通过深入计算机企业实地调研、走访用人单位、发放毕业生问卷调查和赴兄弟学校进行交流等方式,就相关行业和企业对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

此次调研涉及的企事业单位主要有北海365网、北海市猎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广西西嘉网络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广西正群科贸有限责任公司、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和桂林理工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20余家企事业单位,访问了北海市人才网等人力资源网站。结合北海地方经济特色及人才需求,特制订了三个专业培养方向:网络建设工程师、网络运维工程师和Web开发工程师。

(二)岗位工作任务分析

岗位工作任务分析是指借助一批来自企业的专家对职业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分析的对象是工作。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是成功进行工作任务分析的一个重要保障,我院通过在社会上聘请10个左右的行业、企业专家,按照他们的工作实际形成职业岗位工作任务汇总表。计算机网络专业工作任务分析表汇总了共4O个工作任务。

(三)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是指通过行业、企业专家研讨会确定计算机网络专业对应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课程专家和专业教师按照学生的能力发展和职业成长规律,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的难度等级活动及职业成长规律,分析归纳岗位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描述如表1所示。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根据市场需求和职业岗位的要求来修订课程体系,设计出工作过程的课程学习情境。只有这样的学习情境,才能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才能实现高职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黄伟文,孟德欣.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J].计算机教育,2007(12)

[3]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游贵荣.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探[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8)

篇(7)

学生做题中的错误是普遍存在的,有些错例甚至是“顽固”的。当我们面对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的相同错例,往往是“见怪不怪”。如果能仔细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以错误原因来反观课堂、反思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参与各级各类教研、培训活动很多,但往往成为活动的“旁观者”而非“参与者”。在教学中,教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累经验、修正做法,在活动中分享研究成果、更新教育观念,从而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研究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确立课程目标,明确研究方法

研究学生单元检测试题中错误产生的本源(非智力因素方面),了解学生答题时的真实想法,力求读懂学生思维,从细节入手、以点带面,把错误进行归类整理,以便整体把握教材,对单元教学重难点准确分析提供依据,达到减负增质的目的。

针对学生的错例分析,加强教师梳理教材、进行单元教学研究的能力,培养一支研究型数学教师队伍。

细化实施阶段,明确研究过程

为了更好地将课程实施,我们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分两步进行了课题研究。

第一步:以实验课为载体进行研究。

实验教师加强日常的单元备课,确定教学重点及难点,进行正常有序的教学活动。同时,在实施过程中注重观察和检测。每一节实验课之前针对重难点内容进行前测,了解学生学习起点、学习困难、学习障碍;每一节实验课之后,我们都进行后测、分析和反思,并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成因分析,根据实际的研究情况调整方案;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学习重、难点,反复进行策略的检验;课题组组织有关指导和研讨、交流活动;了解实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并制定出解决方案。充分发挥专家引领的作用。

第二步:以单元试卷错例为载体进行研究。

由区级教研员根据各年级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设计单元检测A、B卷,集体研究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延伸;教师定期进行课题研究活动,如单元备课、重点课时备课、日常学生作业错例研究、单元检测错例研究、对学生进行访谈,与学生家长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指导,最大限度提高学习的实际效果;定期进行阶段性的检测和反馈。

努力用心实践,收获研究成果

第一,在研究中找出解决困难的方法,不断提出修正意见。

第二,形成规范和制度。积累课题研究资料,经实践逐步形成规范,并把规范了的文件条款在实践中检验,不断修改形成制度。

篇(8)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6.03.016

1 泰勒课程评价模式的解析

课程评价是查明课程设置和课程实施是否达到预设目标的一个过程,泰勒课程评价模式的特点就是将课程的评价与课程的目标结合起来,泰勒模式认为,课程评价与课程目标联系密切,只有确定了课程目标,才能对课程进行更容易的评价。因此,课程目标是泰克课程模式的核心。同时泰勒课程评价模式认为课程评价要至少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在课程设计的前期进行,另一方面是在课程结束的后期进行,为的是能对这个学习期间的变化进行评价。在此,本文对泰勒课程评价模式的一般程序进行解析。程序包含有:建立课程目标,创设评价情景,设计评价方法,利用评价结果。

1.1课程评价中对课程目标的分析

泰勒认为课程目标是课程评价的出发点,要想对课程进行评价就要从课程的目标入手,如果不了解课程的目标,就没法对课程进行评价。在泰勒看来,课程目标是指学生接受教育后所引发的各种行为的变化,也就是说确定课程目标就要明确学生行为的变化,而对学生行为的变化进行评价又必须依据于学习心理学、教育哲学等,除此之外,课程目标的建立还要结合专家的意见以及学生、社会的需求来进行综合考虑,若只是偏重于哪一方面,就会在评价的公正方面有所偏差。

1.2课程评价中对评价情境的分析

创设课程的评价情境是泰勒课程评价模式的第二步,它是指为使学生能够自由放松的表现自己,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能促使学生表现这种行为的情境,这样就会便于我们对学生有机会表现出来的行为变化进行观察,有利于课程评价的顺利进行。在这里需要注意,课程评价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课程评价情境的不唯一性,课程评价情境的创设需要依据课程目标,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创设,两者结合,才能提高课程评价的效果。

1.3课程评价中对评价方法的分析

泰勒认为,只有正确合理的评价方法才会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反对单一不变的评价方法,比如“纸笔测验即评价”。泰勒主张用多种课程评价方法对学生的行为变化进行评价,比如:笔试、面试、课堂表现、笔记、问卷调查等。同时,泰勒对测验与评价进行明确区分,他认为,测验只是考察书本上的知识,不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反映,而且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过程中,课程评价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它没有一个恒定的模式。

1.4课程评价中对评价结果的分析

对于课程评价的结果,泰勒认为,在进行课程评价时得到的评价结果,不应该只是以分数来作为评价的唯一依据,而是要从多方面来反映学生的情况,对其进行分析性的评价,同时利用评价的结果使学生、教师以及相关人士了解课程教学的成效,并发现它们的缺陷,从而提出改进的措施,而且课程评价不是终结性的,它是一个循环回路,在发展分析过程中,不断改进方法,设置情境,重新评价,进而促进课程的不断改进与发展。

2 大学体育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

2.1体育课程评价本末倒置

在泰勒模式中,课程评价分为两方面,一是课程实施前的评价,另一方面是课程实施后的评价。课程评价强调对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也就是说课程评价是为课程设置和课程实施来服务的。但在现在的大学体育课程中,课程评价的本末却倒置。以考试为主要评价方式,导致课程的实施在为课程评价服务,评价什么内容,课程便来教授什么内容,这是大学体育课程评价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2.2体育课程评价价值异化

以泰勒课程评价模式为视角的分析,并不意味着照搬泰勒模式,也并不意味着只是用泰勒模式的优势来分析当前体育课程改革,虽然泰勒评价模式中过于强调对提前设定好的课程目标的是否达成的评价,忽视了对课程实施对象,也就是学校学生本人的评价。但泰勒评价模式也注重了学生的发展,那就是重视在课程实施前的评价。在现在的大学体育课程中,我们也能看到,教师在进行课程评价时,依据的都是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评价原则,但每个学生本身是不同的,如果不以学生发展性为目的进行评价也就失去了评价原有的价值。重视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就必须重视课程实施前的评价,当然泰勒评价模式在这方面给我们深深的启示。

2.3体育课程评价主体单一

从目前高校体育课程的评价主体来看,主要是由学校的任课教师进行课程评价,呈现直线式、孤立式的方式,而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只是作为被评价的对象,使评价少了民主性。

从另一方面来讲,学院的院领导、相关专家甚至是社会上的工作单位或者团体部门更是几乎没有参与到体育课程的评价过程中,导致体育课程的评价过于片面性。高校体育人才的培养与学生就业需求密切相关,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上的用人单位或者团体部门对体育人才的要求更高,也最为清楚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体育人才。由于体育课程评价主体的单一性,束缚了体育生们往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

2.4体育课程评价方式形式化

在泰勒课程模式中,课程评价占据重要的地位,有效的课程评价既能为日后的课程改革提供依据,也能更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就目前而言,大学体育课程评价方式过于形式化,一方面是对课程本身缺乏审视,“别的学校有的课程我们也必须有”,不能有效评价课程本身对学校乃至学生本身有何种益处,照搬别的学校的课程。二是对课程实施主体和教授对象的评价过于形式化,比如在对教师或者学生进行评价时,往往是实名制的评价,导致学生不敢作出准确的评价,即使在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也会有所顾虑;对学生的评价,过度重视学生的显性指标的评价,而忽视了对学生隐形指标的评价,比如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学习的兴趣和态度等。

3 泰勒课程评价模式视角下大学体育课程评价改革的措施

3.1大学体育课程需本末相顺

大学体育课程的评价是为体育课程的设置、实施以及改革服务,体育课程评价的目的也在于看现今的体育课程是否适应当今社会发展,是否适应学科发展以及是否适应学生发展的要求,课程的设置,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评价和课程的改革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一个有顺序的整体,而不是课程评价需要什么,课程实施就教授什么。

3.2大学体育课程评价价值回归

教育所关注的应该是尊重学生,使学生成为一个不断超越自我,展现个人魅力的个体,而体育课程就是要把学生的内在力量激发出来,在运动过程中学会拼搏奋进,团结合作的精神。因此,大学体育课程评价应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课程评价机制,同时把体育课程的选择权与参与权交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贯穿于体育课程的评价过程中,当这种理念成为体育课程评价中的常态,就会形成一种行为规范,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均衡发展。因此,在这其中应重视学生课程实施前的评价,重视学生的发展性评价。

3.3体育课程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评价主体需要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相结合,但大多数高校的体育课程评价却都是依据评价主体的意愿去展开工作,课程设计的目是让不同的个体在不同的情境中释放自己,从而诠释出更多的内涵。因此体育课程的评价不仅包括评价者,还应包括被评价者,并且需要有不同利益的相关主体的参与,也就是说,体育课程的评价主体应是教师结合来自不同阶层的,代表不同利益的专家、工作单位、社会团体、家长、学生等等。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避免传统评价带来的弊端,给评价对象带来充分的发展空间。当然,体育课程评价的主体仍是以教师为主,教师是体育课程的决策者、执行者,因而教师必须是体育课程评价主体的核心。学生作为课程的接受者,对课程的优缺点深有感触,因而学生是体育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专家、社会团体、家长等,所代表的利益不同,需求不同,因此把他们作为体育课程评价的主体之一,对体育课程改革的进程是非常有利的。

3.4体育课程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泰勒的课程评价模式反对过去只计算课程分数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主张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综合性评价,比如交谈、笔记、问卷等。不同类型的体育课程会有不同的教学方式,不同的教学对象也会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此体育课程评价要利用多种灵活的方法进行评价,比如自评与互评结合、定量与定性方法结合、结果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结合等,这样既可以发挥各个评价方法的优势,也可以弥补方法之间的不足,不仅评价了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还评价了学生的智能、意志以及思想品质等,从而使体育课程的评价更加合理化。

3.5完善大学体育课程评价体系

泰勒的课程评价模式是一套逻辑严密的评价程序,从确定目标到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利用,再从中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结构紧凑,逻辑严密。结合这一点,在大学体育课程的评价体系中,就应综合多种因素进一步完善大学体育课程的评价体系,充分考虑学生的自觉性与积极性,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态度以及学习的进步成果等来综合进行评价,同时在评价体系中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反馈激励作用,并对评价前后进行对比,不断改善课程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也就是对评价结果进行再评价,再以此来修改教学,使课程评价形成一个循环回路。不仅达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效果,体现了体育课程评价的全面性和公平性,还有效的提高了完成体育教学目标的效率。

4 小结

泰勒课程评价模式对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之评价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但是它作为半个世纪前的产物,必然会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它忽视不同学校课程实践的特殊性,不易调动教育教学工作者的主体性,同时,忽视课程实施对象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当今,在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应辩证看待泰勒课程评价模式,根据具体的情况,分析研究,得出适合我国的课程评价模式。

参考文献:

[1]邓友超.看待“泰勒原理”的辩证法[J].上海教育科研,2005(2).

[2]刘春惠.泰勒课程评价模式述评[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2):47-50.

[3]王林毅,董阅.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5.03.

[4]李允,周海银.课程与教学原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5]易森林.课程评价多元化之探索[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04).

[6]赵联,孙福平.试论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完善[J].江西社会科学,2010,23(8):241-245.

篇(9)

2002年8月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随着新一轮高校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正引起体育理论与实践领域的重视与探讨,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体育课程目标达成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也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所以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必须纳入体育课程改革的计划,成为体育课程改革的重心。虽然各高校提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但实际操作起来缺乏理论体系和实践指导,而且也仅局限在体育教学大纲、教材的框架内,研究者也发现,目前甘肃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资源的认识还很陌生,使用的频率并不高,这种状况与体育课程教学资源极其单调乏味状况有很大关系。

国内外体育课程资源的研究

(1)国外体育课程资源的研究。国外不同的专家学者对体育课程资源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体育课程资源的研究是建立在课程资源的研究基础上的,并且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对于丰富和完善课程资源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现综述如下:

美国学者对于课程资源的研究起步较早,学校体育课程的内容就是让学生的身心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他们的体育教学强调的是教育学生学会身体锻炼的技能、知识和方法,并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发展实际,在尊重学生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制定科学的健身运动处方,合理规划教学内容,从而建立在以满足学生的健身和娱乐的基础上来开发体育课程资源。

1999年英国的体育教学大纲把增进学生健康作为体育教学的目标,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健身知识和技能,并灵活的运用所掌握的技能,以此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锻炼效果和运动方案,在课程资源建设方面突出强调人力资源的开发。

1997年韩国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强调试验、讨论、自主活动、社会活动等亲身体验学习活动的重要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重视条件资源的开发,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随后,德国、新加坡、加拿大等发达国家都开始从体育人力资源和体育教学的条件资源开发的角度来进行了相关的尝试。

纵观世界各地的教育改革,许多国家都把课程资源的开发作为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无论是反思本国教育的弊端,还是对教育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和目标,往往都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而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现阶段进一步开发体育课程资源,尤其重视对体育课程的人力资源、器材场地设施资源、内容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是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2)国内体育课程资源的研究。资源即资财的来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能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各种客观来源。拥有的资源越多,开发利用资源的程度越高,对事物的顺利运行就越有保障,从资源的定义可以看出,资源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所以应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研究体育课程资源。课程资源这个名词2001年6月开始在我国教育界流行,它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设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又称为教学资源。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关系到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目标的能否实现,它实际上是课程资源的整合,开发程度直接决定着课程开展的深度和广度,按照不同的划分方式,体育课程资源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各种资源的开发途径和策略各异,如何最大限度地研究和开发体育课程资源已成为国内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对于体育课程资源我国学者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

张玲在其硕士论文中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是指“形成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因素来源以及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刘贺则认为“体育课程资源是体育课程设计、编排、实施和评价等整个体育课程发展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及其它资源的总和,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基石”。韦颂在其硕士论文中指出“广义的体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体育课程资源仅指形成体育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

截止到目前为止,对于课程资源的概念,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最普遍的定义有吴刚平博士撰写的“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一文中把课程资源分为广义和狭义进行了讨论。“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这一定义,目前得到了普遍认可,且在后来的一些课程资源的相关文献中被广泛引用。

董满秀等在《论学校体育课程资源中对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了具体措施:①充分发挥社会体育场馆资源的作用,争取社会体育场馆设施免费或低费向学校进行开放;②充分利用校外、社区体育资源,组织学生积极开展校外体育锻炼;③各级各类学校应根据本地的地形、地貌、地况以及季节气候等条件,充分利用自然地理资源;④利用各种媒体,如广播、电视、网络等,开发体育信息资源。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对于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目前还不太多,大多数是在课程资源的理论基础上产生的,并且观点相互借鉴的多,创新的少,主要集中在高校体育人力资源、体育设施资源、运动项目资源、体育信息资源、课内课外资源和自然资源几个方面,这几乎涵盖了体育课程资源的各种问题,这一理论也正处于逐步的形成之中,但还未能建立完备的理论体系。排球运动作为高校体育课程的一部分,它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我国地域广阔,东西、南北方的经济、文化、教育发展不平衡,以致各地区高校排球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点。

篇(10)

国土资源事业是高科技行业,加快广西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既是落实国土资源部“科技兴地”战略的需要,也是保障广西国土资源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一、广西国土资源科技管理现状及问题

1、广西国土资源科技创新能力

近年来,国土资源部组织全系统积极承担国家科技计划、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土资源大调查等部专项以及各地方科技专项项目,在土地、地质、矿产等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取得一大批优秀科研成果。经过汇交总结,“十一五”期间共计1881项成果,其中,各省(区、市)相关单位汇交成果867项,占46。1%,广西汇交成果95项,占省(区市)汇交成果总数的9。1%,排在各省(区市)汇交成果的第二位,但是广西地质资料图文数字化率并不高。

从获奖情况看,“十一五”期间,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共评出一等奖37项,二等奖301项。其中,各省(区、市)国土资源厅(局)获奖数为111项,占获奖总数的32。8%;广西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

从申请国家专利情况、科技著作出版情况、核心论文等方面看,广西国土资源部门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够,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2、广西国土资源科技研发投入情况

2012年,国土资源部门投入科技研发经费38.9亿元,科技研发项目3016项,国土资源项目平均经费129万元。

2012年,广西国土资源部门141个项目中,19个部级项目,经费1153万元,项目平均经费61万元;区级项目56个,经费2420万元,项目平均经费43万元;本单位项目66个,经费9577万元,项目平均经费145万元。从项目数看,主要是本单位项目,区级和本单位项目较多;从项目经费看,以本单位项目经费为主,占总经费的72%。广西国土资源科技研发主要以本单位项目为主,其次是区级项目,没有国家级项目。

3、广西国土资源领域科技管理制度建设现状

从国土资源部科技管理制度看,在科技规划计划、科技创新、项目管理、成果管理、科技人才管理、科技推广等方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科技管理制度体系。广西国土资源部门在国土资源部和广西区委的领导下,在科技管理制度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制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2006―2020年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规制度,但尚未形成科技管理的制度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4、广西国土资源部门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状况

从国土资源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情况看,广西国土资源部门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省级科技人才等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方面与其他省区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课题组对广西14个地级市中的9个地级国土资源部门进行了调查统计。从科技管理方面看,广西国土资源部门实际科技管理人员多于所设岗位数,科技管理人员学历层次相对较高。课题组同时调查了四家相关单位,这4家单位的人员总数为617人,实际科研人员数为327人,占人员总数的53%。其中,本科以上有231人,占科研人员总数的71%。可以看出,广西国土资源部门科技研发力量主要集中在区级国土资源部门所属事业单位。

5、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情况

为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工作,积极开展野外科学研究,国土资源部门建立第一批野外科学观测与综合研究基地84个,其中,广西地区有4个野外科学观测与综合研究基地,占基地总数的4.8%。

按照《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推荐及命名暂行办法》和《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标准》,国土资源部门自2009年以来,已在全国设立了两批共计105个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其中,科技场馆类有36个,资源保护类有61个,科研实验类有8个。广西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总计有2个,即广西地质博物馆和中国岩溶地质馆,均为科技场馆类科普基地。

二、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总体目标及框架

在充分分析广西国土资源科技工作存在的不足及需求形势的基础上,根据国土资源“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以科学技术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为指导,以建立国土资源现代化管理体系为核心,以国土资源日常工作需求为切入点,构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总体目标及框架。这既是落实“富民兴桂”,“科技兴地”的重大举措,又是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破两难、促转变”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队伍科技素质,提升管理水平,实现国土资源管理科学化的有效途径,意义十分重大。

1、总体目标

以国土资源领域重大科技问题创新研究和实践应用为核心,深化国土资源科技管理改革,构建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保障体系。全区国土资源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高新、成熟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全系统工作人员的科技素质全面提升,科技拔尖人才大量涌现。建立与区国土资源工作相适应的科技工作新体制、新机制,促进全区国土资源工作的现代化。

2、科技支撑体系框架

广西国土资源科技支撑体系,包括“一个平台、三个体系、四个领域”。“一个平台”,指广义上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即物质与信息保障系统、科技制度体系、科技人才队伍三个方面。“三个体系”指科技创新体系、科技管理体系和科技投入体系。“四个领域”指重大专项、重点领域、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见图2)。

(2)创新人才引进机制

根据广西人才引进相关政策,建立健全国土资源人才引进机制。大力推进人才、智力与项目相结合的引才方式,建立国土资源重点领域人才特聘专家、访问学者制度,鼓励用人单位采取咨询、兼职、项目合作等形式,吸纳人才和智力。围绕国土资源重点领域,开展人才需求预测,建立国土资源人才信息平台,急需紧缺人才供需信息。

(3)积极开展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

积极选拔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到发达国家培训、培养和国内先进省份挂职锻炼,在实践中培养高级复合型人才。利用广西的区位优势,加强与东盟国家为重点的国际合作。鼓励广西企业到东盟国家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加强国际合作,力争境外找矿有大的突破,培养一批国际型创新企业。

【参考文献】

[1] Asheim B.T,Isaksen A.:Regiona linnovation systems:The integration of local“sticky”and global“ubiquitous”knowledge[J].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02(27).

[2] Poter M.: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2).

[3]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强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J].国土资源信息化,2012(2).

[4] 国土资源部: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00-2011)[M].地质出版社,20011.

[5] 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十一五”科技与国际合作工作总结与“十二五”工作思路汇编[S].2011.

[6] 姜琳、朱欣然:我国矿业权市场化程度评估[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8(11).

[7] 鹿爱莉、谢承祥:我国矿产资源可供性分析工作现状与建议[J].中国矿业,2009(5).

[8] 马晓河:区域经济发展:两个轮子一起转[J].市场论坛,2012(4).

[9] 田凤鸣: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和优质服务[J].南方国土资源,2012(1).

篇(11)

1.前言

随着大众体育的高速发展,以参与性为主要特征的休闲活动迅速普及开来,并且得到稳定发展。与此同时,如何培养休闲体育专业人才正迫切成为社会的现实需要。高等体育院校作为培养休闲体育工作者的“摇篮”,直接关系到我国休闲体育发展以及休闲体育发展水平的提高。因此本文通过对已开设休闲体育专业的高校进行资料分析,指引我国培养的休闲体育专业学生朝着一流水平方向发展,以期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高校未来设立休闲体育专业以及课程设置的改革与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2.我国休闲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2.1我国休闲体育专业定位

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决定了人才培养规格。社会需求,市场经济发展,体育改革需要,社会发展需要等是高等院校专业培养目标制定的基础。我国高校制定的休闲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基本上是一个方向,同时也结合了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各校的实际情况而确定。

2.1.1培养目标

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反映了休闲体育人才观在高校的集中,体现了休闲人才培养的价值主张和具体要求,指明了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方向;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内容的基本依据,也是休闲体育人才培养活动得以发生的基本依据和休闲体育人才培养制度安排的基本原则。休闲体育专业培养目标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休闲体育人的问题,明确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确保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应有质量的基本前提。

通过各高校培养方案可以看出我国休闲体育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意识,掌握休闲体育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有较强的休闲体育实践能力,有项目专长,且能把握休闲体育活动规律和洞察休闲体育市场变化,能从事休闲体育指导与服务、经营与管理、策划与设计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

2.1.2修业年限

修业年限体现了培养目标的安排,每一学年都有不同的要达成的目标。我国休闲体育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部分学校允许学习期限为3-8年。大部分学校第一学年针对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第二学年针对学生的专项学习,第三学年提高阶段,而第四学年则进入实习阶段。我国高校休闲体育专业学生毕业时符合学位条件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2.2我国休闲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结构

高校的课程,就其设置的层次来说,一般可分为下列几类:公共基础课、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就其对专业的适应性来说,还可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按课程内容,分为理论课与技术课;按修学的要求,又可以分为通识教育课、选修课与必修课。这都是由各院系实际情况的差异而表现出明显的不同。我国课程设置主要是一种“知识本位”的课程结构,它表现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休闲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需要的不单单是教练型人员。而是综合型的休闲专业人才。为使休闲产业得到更加快速稳定发展,对管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也需要更多的管理人才。休闲体育课程设置发展趋势从重技术轻理论到以理论与技术课并重、以及将来可能的重理论而轻技术发展。

2.2.1公共基础课

通识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是非专业性的、非职业性的、非功利性的、不直接为职业做准备的知识和能力教育。1除了国家规定的必修课之外,各高校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的开设另外的课程。我国高校休闲体育专业公共基础课基本在9-13门。主要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军事理论等。

高校都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军事理论、运动心理学、休闲体育导论、职业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大学生健康教育等。部分学校单独开设了休闲体育导论、基本运动技能、教育学、大学生健康教育、职业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大学语文(应用写作)、体育科研方法、国防教育、体育运动概论等课程中的某些课程。如杭州师范大学通识课学分为31,学时数为566。而成都体育学院通识课学分为50,学时数为784。可见,各高校休闲体育专业的通识课学分与学时是存在差异较大,从而显现出各高校休闲体育专业对通识教育的重要性看法也不一致,还没有形成一种合力。

大部分学校通识课的开展体现了培养目标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意识这一内容。也有些高校在通识教育中就将技能课罗列在内。这就使得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界限不清,把握不好轻重。

2.2.2学科(专业)基础课必修课程

专业课必修课程是所有学生必须修习的公共课程,是为保证所有学生的基本学力而开发的课程。2休闲体育专业必修课包括理论课和技术课。在高校中都开设的理论课有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损伤与防治。开设休闲体育学的高校有6所。开设教育学的有成都体育学院和杭州师范大学。休闲体育经营与管理、休闲体育产品设计与开发是常州大学的特色课程。而成都体育学院的攀岩基础、拓展运动基础、野外生存、定向越野是他们独有的。在我国休闲体育专业还没有形成一股合力,没有一个统一的发展方向。

2.2.3专业课选修课程

由于地域特色不同,经济不同,生活环境不同等原因,每个学校的选修课安排不同。每个学校对选修课的重视程度也有所差别,每个学校的理论选修课、技术课安排几乎都有不同的课程,这说明在我国休闲体育专业培养的学生类别多,面向社会不同的层次,不同的高校,培养出的学生能力不同,技术不同,就业方向也不同。大部分学校开设了经营管理类课程,如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体育统计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等,这些课程的设置符合培养目标的能洞悉市场变化、从事休闲体育经营管理、市场设计等。

3.小结与建议

3.1小结

目前我国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和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通识和专业课没有合理安排。有些学校通识课学时占的比例大,那么就会压缩专业课的学时安排。

2.专业课没有突出的重点。大部分的学校安排的课程不能很好的开班,往往会因为学生的选择而受到限制。

3.课程不能很好的执行培养目标。课程是对培养目标的体现,而休闲体育专业的课程安排不足以实现培养目标,主观安排不合理,客观上场地设施问题,师资问题也普遍存在。

3.2建议

我国休闲体育专业课应根据地域特点通过合理科学设置专业课程,要做到既有基本素质又有专门技能,从而更有效的培养出休闲体育专业人才。课程的开设要充分考虑体育场地、设施及专业教师的现状。(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课题项目:国家体育总局文化发展中心自筹项目(2012-2014TYWHG056)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