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物流工程发展前景大全11篇

时间:2023-07-25 16:45:2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物流工程发展前景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物流工程发展前景

篇(1)

广西:2012年对东盟进出口值突破120亿美元

南宁海关最新统计显示,2012年广西对东盟进出口120.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26%,高于同期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增速15.8个百分点。进出口规模居西部12省市区之首。

南宁海关分析人士指出,东盟国家经济发展前景看好,为双边贸易上台阶带来新机遇。伴随着南宁-新加坡陆路运输通道交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桥头堡作用日益凸现,特别是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的建设,为广西与东盟双边贸易注入了活力。(来源:《广西日报》)

云南:将在5年内建成中国东盟保税物流

记者从日前在昆明召开的云南首届保税物流产业论坛上了解到,云南将在5年内建成中国东盟保税物流港,该项目总投资约99亿元,规划用地2800亩。

据了解,中国东盟保税物流港位于昆明主城东南方向的马金铺片区现代新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内。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以物流产业为主导,以保税物流为核心,整合高附加值产品加工、保税、物流、商贸等关联产业的发展,并逐步形成以上产业集聚区。

中国东盟保税物流港将建成辐射国际国内物流功能、出口加工及监管功能、进口保税功能、国际国内转口贸易功能、国际国内采购功能、国际国内配送功能、商贸服务功能、国际国内会议会展功能、保税商场和国际生态休闲配套功能为一体的国际性综合保税物流园区。(来源:《云南日报》)

重庆:力争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

今年重庆市将加快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力争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

据悉,去年重庆市重点构建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5362人,新建100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50个社区路径工程,50个乡镇健身广场,资助命名20条全民健身登山步道,新增体育场地面积90万平方米。

重庆市今年将继续推进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计划再建设100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50个社区路径工程,50个乡镇健身广场,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4500名,力争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比2012年增长0.1平方米。(来源:《重庆日报》)

篇(2)

1、前言

作为一种非常有发展前景的有机化工原料与新型能源燃料,甲醇在化工、轻工以及清洁能源领域都有着非常高的地位。作为一种附加价值较低的化工产品,甲醇的成本较低是其竞争的核心,也是许多甲醇生产企业的主要经营策略。生产甲醇的过程中对于甲醇的生产成本的影响是最大的,随着近年来资源的消耗量逐渐加大,资源的贫乏以及环境的污染都促使人们不断反思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因此研究甲醇的节能降耗是非常具有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当前寻找各种可以降低甲醇生产能耗的方法是各个甲醇生产企业的主要目标,并且在这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效。在化工过程中系统用能的一个重要手段是热集成,但是这项技术在甲醇工业中的应用却鲜为人知,作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热集成技术,夹点技术通过系统工程与热力学原理的有机结合,优化配置工程系统中的能量,提高系统的能量利用率,从而有效的降低了能耗。

2、甲醇合成以及精馏单元的物流数据

2.1甲醇合成及精馏单元概述

对于系统能量采用热集成技术加以优化,如果选取较大的系统,那么单元就会相应的增多,并且可以显著的提高节能效果。但是对于各个单元进行热集成会受到各个单元之间的距离的影响与制约,因此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就必须提高节能优化方案的可操作性,甲醇精馏与合成是两个在装置距离上较近的且具有上下游关系的工艺流程,这两个单元作为一个系统来进行热集成分析。如果是低压甲醇合成,那么进入甲醇合成装置中的原料气与循环气混合成甲醇合成如塔气,被甲醇合成出塔气预热后进入甲醇合成反应器,甲醇合成出塔气经循环水冷却器降温至40℃后进入甲醇闪蒸罐,气相排放部分弛放气后加压循环。

2.2甲醇合成及精馏单元的物流数据

针对甲醇合成以及精馏工艺进行分析,对于系统中参与换热的主要流股的物流数据进行提取,可以找出若干构造换热网络的热物流与冷物流。来自预精馏塔与加压塔的蒸汽冷凝液经过脱盐水站会被冷却至常温,并且可以大量吸收热量,如果没有合理利用这些热量的话就会使得循环冷却水的大量消耗,将蒸汽冷凝液作为工艺流股来处理时夹点分析的关键,冷公用工程为循环冷却水是甲醇合成以及精馏单元的重点,低压蒸汽为其热公用工程。

3、夹点分析

3.1单独的夹点分析

热回收量会受到最小传热温差的影响,在夹点分析中根据不同设备的投资大小,文章将最小换热温差取值为10度,处理甲醇精馏单元的物流数据采用夹点技术。一般来说83.6度是甲醇精馏单元热物流的夹点温度,而冷物流的夹点温度为73.6度,现有的甲醇精馏单元的换热网络在理论上的公用工程的节能潜力为5634KW,约占现行甲醇精馏单元热公共工程量的16.1%,冷与热两股物流构成甲醇合成单元,冷公用工程被消耗,无序消耗热公用工程,这就涉及阈值问题。在合成甲醇单元时应当注意冷却水对于热量的流失效果,将工艺物流中的热量尽量回收。换热网络结构在甲醇合成单元中较为简单,无法通过物流重新匹配来进行节能,但是要想对甲醇合成单元冷公用工程的耗量进行降低,就必须与其他单元或副产蒸汽进行富余热量外供给,甲醇精馏单元吸收了富余热量后就可以替代部分热公用工程。

3.2以两个单元为系统的夹点计算

对于甲醇合成及精馏两个单元的物流数据作为一个系统采用夹点方法进行分析,热物流与冷物流的夹点温度仍然不变,与当前的热交换网络相对,其节能潜力较大,并且在交换热网络公用工程量中所占的比例较大。与单独的夹点分析相比较,将两者作为一个系统进行分析可以有效的提高节能空间。

3.3以两个单元为系统的夹点分析

为了最大限度的达到节能效果,一般应当根据以下三个原则来设计夹点方法:首先,冷公用工程不得引入夹点之上,其次热公用工程不得引入夹点之下,最后不应存在跨越夹点的换热。根据相关计算可知,一般在甲醇合成及精馏系统中存在以下不合理之处:入塔合成气初始温度没有高于夹点,甲醇合成塔中的初始与末端都采用高于夹点温度的出塔合成气进行加热。出塔合成气的热量被浪费,没有得到高效利用。入塔与出塔合成气交换热后温度比夹点高,但是冷却时却采用循环冷却水,夹点温度虽然比齐温度高,但是该股流量很大,再加上甲醇冷凝的大量潜热,所有这部分能量不能被有效吸收。精甲醇产品在热物流中加压塔内的温度高于100度,采用循环冷却水进行处理有不适当之处。

在遵循夹点设计的三大原则基础上,通过多种换热匹配可以合理的改变这些不合理的物流,使得公用工程量达到最小,由于能量严格禁止穿越夹点,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产生流股分割与多换热器的增加,使得工艺更加复杂,成本更高,有效的维持换热流股间最小换热温差的同时应当尽可能简化流程,使得各项设备费用与操作费用都能得到有效控制。

为了有效的改善现有换热网络的状况,应当对甲醇合成和精馏单元进行优化,根据系统内的低品位热源将入塔合成气的温度提高,使得离开入塔气预热器的出塔合成气温度提高,有效的利用这部分出塔合成气替代热公用工程的部分热量,有效的进行节能。应当根据相关工艺的实际特点尽量使它们之间产生热交换,有效的减少公用工程的用量,设计出优化方案,具体的优化内容应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蒸汽冷凝液通过加压塔进料预热器(E3)后,不去粗甲醇进料预热器(E4),而直接去加热甲醇回收塔再沸器(E5),然后去甲醇合成单元。

结语

作为一种非常有发展前景的有机化工原料与新型能源燃料,甲醇在化工、轻工以及清洁能源领域都有着非常高的地位。作为一种附加价值较低的化工产品,甲醇的成本较低是其竞争的核心,也是许多甲醇生产企业的主要经营策略。文章对于甲醇合成及精馏两个单元的单独及联合夹点进行分析,对其节能效果进行分析,对于系统中的不合理之处提出改善建议,希望能够实现工程的效益型与经济型。

参考文献

篇(3)

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中浏览这份自荐信。我是南京农业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的一名学生,主修物流工程和管理,希望可以在贵公司谋得实习机会(可不要工资,只希望能有一个机会),特致自荐信。

我叫xxx,很喜欢自己的专业,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并打算把物流作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我对物流这个职业的发展前景很有信心。在校期间,我系统的学习了物流的相关知识,专业成绩优秀,为进一步掌握物流知识和技能,我参加了全国物流师培训,更深入具体的学习了物流知识,并在课余期间阅读大量物流书籍,通过杂志、网络了解物流发展动态,对物流兴趣更浓厚,并有信心在物流方面作出成绩来。

对于专业的热爱,我很注重专业知识的应用,在生活中培养工业工程意识,并在老师的引导推荐下自学相关专业技术,如系统论,数据挖掘技术等。我性格外向,喜欢思考,洞察力较强,不怕吃苦。由于专业需要,我有团队做项目的经验,喜欢团队作业,课余曾担任院英语协会,和会员一起克服困难把协会做成一个优秀的协会,并主编创办院首期英语杂志,获得老师同学好评。

我在不断完善自己理论知识的同时,迫切希望有时见得机会,使所学有所用,我希望贵公司能向我们这些渴望施展才华的新人提供一个机会,我也衷心的希望能为贵公司效力。我相信秉承着对物流这个职业的热爱和对公司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我可以胜任这份工作,我会尽心尽力珍惜这个机会,把每一件事情做好。

真挚的感谢贵公司,并祝公司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篇(4)

专业导论是大学新生入学后需要学习的一门十分重要的导论性课程。专业导论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内涵特点、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所学专业与行业的关系及本专业的发展现状,使他们能够对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涯作一个规划,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1]。近年来,在全国上下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对专业导论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效果,是一个值得授课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拟以所在的阜阳师范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开设专业导论课程的意义

(一)消除学生疑虑,帮助学生了解专业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笔者在与大一新生交谈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因听从了老师和家长的建议才选择的物流管理专业,而真正是在了解物流管理专业后自主填报志愿的学生并不多。还有一部分学生是通过专业调剂被录取到物流管理专业的,对物流管理专业更是缺少必要的了解。以上原因导致很多学生在入学后产生一些疑虑,比如“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哪些方面的工作”“物流不就是干快递吗”等,甚至有些学生在入学前就已经做好了转专业的打算。通过开设专业导论课程,可以让学生尽快了解物流管理专业,消除疑虑,端正专业学习态度。

(二)展现专业前景,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物流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如何是学生和家长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通过开设专业导论课程,可以加深学生对物流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战略地位和支柱性产业的认识,帮助他们了解物流行业发展前景及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增强学习物流专业的信心。

(三)揭示成长规律,帮助学生适应环境对于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其所面临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3]。在学习上,中学里的那种封闭式学习、过度依赖教师、填鸭式被动学习和单纯追求应试成绩的学习方法已经不再适用,取而代之的是开放式学习、教师只起引导作用、满足趣味性地主动学习和为成才而学习;在生活上,其生活方式也由高度依赖父母、以自我为中心的家庭生活转变为远离父母独立生活、需要顾及他人感受的集体生活。面对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很多学生会变得无所适从。开设专业导论课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大学教学管理及课堂教学的特点,掌握集体生活中与人相处之道,认识人才成长规律,尽快适应大学环境。

(四)确立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拟定规划升入大学只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一个短期目标,当这一目标实现后,如果不引导学生确立一个长远的学习目标,一部分学生可能会迷失方向,最终导致学业荒废。通过开设专业导论课,解读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可以使学生对将要开设的课程做到心中有数,为学生在确立专业学习目标、大学发展计划乃至职业生涯规划方面提供帮助。

二、专业导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作为所在学院物流管理教研室的负责人,近年来一直参与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工作,总结出该课程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一)授课形式单一以往的专业导论课程教学主要采用的是教师讲解结合PPT展示的传统教学形式,更多的时候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师生之间缺少必要的互动。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教学内容随意化由于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时数较少,一般只安排14~16学时,所以该课程很难找到合适的教材,以至于授课教师对授课内容的选择较为随意[4],有的侧重于作物流管理专业介绍,有的则侧重于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和职业生涯规划的介绍。教学内容的随意性容易导致教学重难点不突出,使学生对该专业产生怀疑,失去学习的兴趣。

(三)教师积极性不高作为一门专业启蒙课程,专业导论课程的内容虽然比较简单,但其涉及到的知识却十分广泛,尤其是与行业相关的一些最新数据,更需要授课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搜集。对于授课教师来说,在期末计算教学工作量时,专业导论课程的课时量只有十几个,对其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的帮助十分有限,很多教师不愿意接受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任务,即使勉强接受,在教学上也是墨守成规,不愿意尝试课程教学改革。

(四)缺少实践教学物流管理专业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学校在制定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时,如果笼统地将其全部设置为理论授课,则与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特点不符。缺少实践教学内容的专业导论课,会导致学生对物流管理专业缺少直观的认识,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改变传统授课形式,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为了克服单一授课形式的缺点,吸引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授课方法[5]。比如,授课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混合式教学理念引入到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阜阳师范大学为例,学校已经建成了先进的录播教室,同时引进了“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授课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录播教室录制教学视频,并将其连同课件、教案及学习资源等材料上传到教学平台中,供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在线下教学环节,授课教师可以挑选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专业话题,比如“你为什么选择物流管理专业”“你是通过哪些途径了解物流行业相关信息的”“你认为从事物流行业的工作前景如何”等,让学生分组讨论,再将讨论的结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授课教师再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克服了传统授课形式的弊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由过去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

(二)合理设置课程教学内容就物流管理专业而言,其专业导论课程应包含以下内容。1.专业内涵与行业发展前景。在专业内涵方面,可以介绍与物流相关的一些概念,如物流、物流行业、物流管理、传统物流、现代物流、国际物流等,引导学生明确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其特点,明确各概念所包含的基本问题及其本质。在行业发展前景方面,授课教师可以搜集相关资料,向学生介绍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物流行业发展概况及就业前景,物流相关岗位职责要求和任职条件、薪酬待遇、升迁路径等,以打消学生的疑虑,激发学生学习热情。2.学科性质及专业发展概况。首先,物流管理属于管理学门类中的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与之并列的还有物流工程、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等专业。这4个专业相互关联又相互区别,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各专业的相近性和交叉性,注意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其次,应介绍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介绍本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办学特色及办学成就,如师资队伍情况、专业与课程建设情况、毕业生的考研及就业情况、师生获得的各类荣誉情况及杰出校友等。3.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人才培养的依据和大纲。授课教师应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蓝本,向学生详细介绍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等内容,尤其是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制定大学阶段的学习目标,避免学生盲目地学习。4.大学阶段教与学的特点及学习方法。在向学生介绍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授课教师还应就大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学生管理以及对学生的要求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剖析,使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以及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此外,授课教师还应结合专业特点向学生介绍适用的学习方法。物流是一个注重实操的行业,中学里那种单纯为了应对考试的学习方法已经不再适用,学生需要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避免眼高手低。5.专业学习规划。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好的规划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专业导论课程还应包括学生专业学习规划的内容,授课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好大学阶段的学习规划,为毕业后的就业、创业及继续深造打好基础。

(三)提高教师的积极性针对专业导论课授课教师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学校层面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优先选派专业导论课教师到知名物流企业参观、交流,对承担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师给予适当的工作量补贴等。此外,还可以改变以往只由校内教师讲授专业导论课的做法,邀请物流行业和企业专家参与到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比如,在讲授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这部分内容时,可以邀请知名物流企业或物流行业的专家走进课堂做专题讲座,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给授课教师提供了与行业和企业专家近距离交流的机会。

篇(5)

本节内容,我们不仅对开设管理学类的高校进行总体排名,以便考生了解管理学类的总体情况。

榜单解读

管理学排行榜以综合实力做考量,反映的是该大学的总体竞争力,而不涉及具体专业门类的学科实力。与此同时,在管理学综合榜单和分门类排行榜单之外,有一些近年比较受关注、发展前景较好的专业,在此向考生进行重点推荐。

商务策划管理:商务策划不仅是一门新学科、新专业,而且更大的意义在于能够快速提高全民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素养,21世纪商务策划人才紧缺,商务策划将成为本世纪发展前景最好、收入丰厚、就业最稳定的热门职业之一。开设院校有西安邮电学院、内蒙古财经学院、厦门理工学院、重庆工商大学、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和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等。

会展经济与管理:本专业主要学习会展策划、营销、管理和服务等全过程实务运作流程,具备会展组织与管理等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运用能力。开设院校有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重庆文理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土地资源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是综合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区域学等诸多学科,用来解决土地规划与利用的一门综合学科。作为城市功能的一种载体,城市里的土地资源非常有限,如何规划和利用影响巨大。是大家密切关注的问题。所以,这个专业在各个国家都非常受重视。开设院校有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天津城市建设学院、上海财经大学、西南大学等。

榜单解读

在开设工商管理专业的院校方面,人民大学排名一直靠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不失物美价廉的选择:重庆大学偏安西南,但其工商管理专业具有全国性竞争力:吉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颇具特色,本科第四年除部分专业课以外,大部分时间在国内或国外进行实践训练,学生能借此打下扎实的外语基础,适应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实践需要。

榜单解读

中山大学管理学科实力超群,是管理学杰出人才的理想之地。公共管理属于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她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历史悠久,学术积淀深厚。武大的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拥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

榜单解读

篇(6)

主管单位: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

主办单位: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上海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1-3400

国内刊号:31-1476/U

邮发代号:4-754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5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中科双效期刊

篇(7)

《物流》:能再次见到竹内会长,看到您还在这个行业发挥领导作用,感到很高兴。

竹内克己:我是今年4月1日从大福株式会社董事长的位置上卸任,于今年7月1日出任日本物流系统及机器协会的会长。

日本物流系统及机器协会目前有28家会员,这些会员当中即有像大福、冈村、村田这样的提供综合物流系统及设备的生产商,也有专注于某一种设备的生产商,即有同时兼顾日本国内外两个市场的规模较大的企业,也有只针对国内市场的中小企业,尽管目前会员数量不多,但总的销售额却超过了6000亿日元。

《物流》:成立JIMH协会的目的是什么?

竹内克己:我们的会员中有生产搬运设备、存储设备、拣选设备的厂家,所服务的对象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工厂,即生产制造的自动化;二是针对流通领域的,即流通和分销自动化。成立协会的目的是,作为生产物流系统及设备的企业需要更好地理解制造业和流通业的需求,而且相比起日本国内逐渐成熟的市场,海外市场的发展机会对日本的物流设备制造企业来说更有吸引力,成立协会就是要让会员共享海外市场拓展的经验,加强合作交流,寻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也希望通过协会和国外的类似的机构相对接。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再比如,日本是地震多发的国家,前不久就有一家汽车生产厂因为地震导致零配件供应中断,造成了严重了后果,而日本在物流系统抗震设计方面的经验很丰富,也有很多先进的技术。今年中国发生了四川地震,应该说对这类技术也是非常需要的,所以双方可以进行交流。

所以我们希望成立协会,以促进日本企业和社会与外界的交流,不但在会员中进行交流也会在协会与协会之间进行交流。我想我们同中国机械工程协会的交流已经在计划中了。

篇(8)

为提高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质量,更好地指导物流管理专业推进教学改革、课程体系优化,为社会培养更多技能型物流人才; 2012年9月至2013年5月,课题组对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往届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进行了一次就业质量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涉及近年毕业生的就业状态、对目前工作的满意度、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收获、对母校专业建设改革方面的意见建议等等。本次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220份,收回问卷208份,问卷回收率为94.5%,其中有效问卷203份;调查对象主要为近5年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学生分布在全国各地,覆盖面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分布与分析

当前,从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和学校来看,十分重视毕业就业工作,其主要指标为毕业生就业率水平的高低。而本次调查不是针对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调查,重点是毕业生目前就业质量的调查。就业率反映的是就业的“量”,就业质量反映的则是就业的“质”,即反映了就业的结构、层次和性质等。就业率是一个数量型的指标,而就业质量是一个质量型的指标;就业率是一个单一指标,而就业质量是一个复合型的指标。本项分析主要着重于抽样样本总体的基本情况、样本的合理性与代表性,分析毕业生就业行业和就业地区分布等。

本次调查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办法,对在武汉及孝感本地工作的学生采取留置问卷调查或入户访问的方法,对在外省工作的学生采取电话调查、邮寄调查和网络调查的方法。调查收回问卷208份,其中男78人,占37.5%,女130人,占62.5%。学生毕业届次及每届抽样数量如图1。

图1 调查样本(毕业生)所在届次及人数

由于本次调查物流管理专业就业质量,在对毕业生就业届次选择上相对比较多,主要目的是研究毕业生工作时间与就业质量之间的关联性,即随着学生工作经验的积累、业务能力的提升,就业质量是否得到提高。

在毕业生就业地区上,本调查以孝感本地、武汉市、湖北省其他城市和湖北省外为选项,分析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区域分布,结果显示,在省外工作比例最高为42.00%,在武汉市工作比例次之为30.00%,在湖北其他地市比例为11%,在孝感本地的比例为17%。此项结果表明,毕业生在孝感本地就业比率不高,毕业生有偏好发到地区的倾向,湖北省外达42%,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本地物流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区域分布状况如图2所示。

图2 调查样本(毕业生)就业所在地区分布

对当前工作单位性质调查上,结果显示毕业生就业主要在民营企业,占69.0%,其他类型企业占23.56%(含国有企业、其他股份制企业及外资企业),两项合计占92.79%;表明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领域为各类型企业,仅有少数毕业生在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和其他非盈利性组织供职,具体分布见图3。

图3 调查样本(毕业生)就业行业企业类型

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

对就业质量,莫衷一是,有许多学者进行了界定。秦建国将大学生就业质量定义为:大学生所能获得的工作优劣及工作固有的特征满足大学生要求的程度。笔者认为这一界定相对比较科学,他强调了工作的满意度,也反映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主体感受,从主观以及客观的角度符合就业质量所涉及的范围。

就业质量是反映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综合性概念,它是一些特征(质量特性)的体现,所以很难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往往需要通过一系列指标进行衡量。在一般情况下,往往用以下指标体系来进行衡量:工作于专业对口程度、薪资水平高低、职业发展前景、享受福利待遇情况、学生对工作的满意度、用人单位满意度、工作创新程度等。

工作与专业对口程度指标反映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否与所在岗位、所从事的工作一致,同时也表明学校设置的专业是否符合社会需要,工作与专业对口度越高,就业质量相对来说就高。本次调查物流管理专业工作与专业对口度总体情况如图4所示,34.61%的毕业生认为现在所从事的工作与专业非常对口,29.33%的认为现从事的工作与专业基本对口,13.46%认为现在从事的工作与专业不对口但有部分关联性,22.60%认为现从事工作与专业完全不对口。

图4 物流管理专业就业的专业对口性分析

薪资水平也是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又一重要指标,工资水平高说明毕业生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得到企业的认同,是知识能力转化为生产力的物资表现,是毕业生价值的直观体现,反映学生就业质量。本次调查薪资水平以毕业生月薪及周劳动时间两个指标予以反映,总体情况见图5、图6所示,26.45%学生目前月薪在2000元以下,59.14%学生毕业目前月薪在2000-2999元,8.69%学生目前月薪在3000-4999元,5.72%学生毕业目前月薪在5000元以上;当前每周工作时间上,约87%大于40小时,反映了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工作时间与收入不对等的关系,劳动强度相对较大,劳动时间较长的特征明显。

图5 当前月收入情况

图6 周工作时间分析

职业发展前景是就业质量的核心衡量指标之一,主要反映学生就业后期发展前途及发展空间,是一种就业质量的未来许诺,该指标与学生个体职业发展规则密切相关,也与行业或企业发展前景相关,由于该指标的关联因素比较多,所以也是一个相对难以量化的指标。在此项调查上,课题组采取多维度强度性指标选修形式,调查结果如图7所示,表明毕业生对物流行业发展前景看好,但对个人发展前景一般。

图7 个人与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毕业生工作满意度是反映职业稳定性的指标,该指标与企业文化、员工收入、劳动时间、职业前景、保健与激励等因素有关,对工作满意度越高,职业稳定性越好,员工流失率越低。本次调查我们以对第一份工作满意度调查为主,具体见图8,一般满意者比例较高为49.52%,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者次之,分别为29.33%和15.38%,非常满意者比例较小仅为0.96%。

图8 毕业生对第一份工作满意度分析

三、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后对学院教学的反馈

本次就业质量调查中,课题组还就毕业生就业质量与学院教学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主要涉及到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获得的专业技能、培养的综合素质与就业质量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同时,也希望毕业生对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调研结果显示,学生对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认可度比较高,90%的毕业生对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理论教学满意度较高,但对实践教学满意度相对比较低,仅48%。在涉及对学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建议时,部分毕业生反映,在学校学习的一些先进管理方法、管理理念没有实际价值,如:物流信息技术、供应链管理等,这主要是由于当前许多物流企业仍然处在粗放式经营阶段。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毕业生反映课程体系比较合理,但存在少数课程在当前工作中不适用的情况;也有毕业生提出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有少数课程内容重复问题,需要进行有机整合。在涉及专业实践教学时,85%的毕业生认为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在校期间有更多的机会到生产企业参与实际生产活动,获得更多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同时,大部分毕业生认为实习环节十分重要,但需要对顶岗实习进行科学管理。在问及专业核心能力项目时,91%毕业生认为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能力不在物流作业技术上,而在综合素质上;同时,大多数毕业生觉得学校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上不够,主要表现为:团队精神培养不力、沟通能力有待加强、人际关系能力相对欠缺等。在对物流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看法上,大部分毕业生认为物流职业资格证书没有含金量,证书与就业质量没有关联性。

四、 结论

当前,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和教育部门普遍关注的问题,但过度关注就业率(数量)而忽视就业质量成为高校学生就业的一大突出问题。本调研通过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状况调查研究,找出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主要原因,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改进教育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提供决策支持。

通过调查研究,课题组的结论为:目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就业质量偏低,影响物流管理专业就业的主要是综合素质而非单一技能,在影响就业质量的关键因素中情商的大于智商。

1、 学生就业率虽高,但专业对口性不高。

本次调查显示,约有36%的毕业生现所从事的工作与专业不相关或不对口,由于毕业生当前就业行业部门与学生在校所学专业不一致或不相关,其实质可以界定为一种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在这种状态下,毕业生工作稳定性降低,可能面临再失业的风险,其就业岗位所要求的能力还需学生继续学习或适应,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

2、 毕业生薪资水平偏低,工作时间偏长

从调查结果看,大部分毕业生薪资水平在4000元以下,相对当地收入水平偏低。毕业生周工作时间偏长,大部分在40小时以上。同时工作环境比较差,劳动保障条件不好。

3、 校内活动对就业的促进作用有限

在校内活动对就业促进上,学生选择其他者占比相对较大,表明学校在此领域有极大的改进空间,目前校内活动项目缺乏、单一,对学生就业及后续发展的支持不够。

4、 从课程或教学环节对就业的影响上看

课程设置中,专业课程受到学生的普遍认同,素质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对实践教学有一定认可度,但对基础课程的认同度相对较低。

5、 技能证书与就业质量

尽管99%的学生毕业前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但对就业质量提升没有直接的意义或相关性,大部分学生有职业资格证书,然而就业质量或岗位并没有因为有职业资格证书而提高,57%的同学认为就业质量与职业资格证书无关。

6、 实习与就业质量

100%的学生认为顶岗实习或毕业实习是就业的重要基础,没有此环节就业必然难以实现,但顶岗实习或毕业实习的管理和控制有待提高,“放鸭式”实习使绝大部分学生感觉茫然;需要加强专业老师适时的指导,加强心理导师的适时辅导,加大学校适时的控制力度,将实习落到实处。(作者单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文章系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校级重点课题“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质量与提升途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2A04】

参考文献:

[1] 刘小红,王成宇.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调查与分析[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

篇(9)

中图分类号:F259.27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rapid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corridor, illustrated by the case of Guilin, the strategic problem of corridor logistics is researched in this paper. Strategic factors are analyzed, a SWOT quantitative analysis model and a strategic decision quadrangle are built, quantized strategic indicators are calculated, and a strategic choice is made based on these.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 corridor logistics of Guilin has promising prospects. The strategy choice based on SWOT quantitative analysis provides a new thought for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orridor logistics of Guilin.

Key words: logistics corridor; SWOT quantitative analysis; strategic choice

物流通道是物流系y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2015年国家《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即“一带一路”战略),全国各地又兴起了一股发展物流业的浪潮,构建物流通道、实现互联互通成为一个热门的课题。然而各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地理条件存在差异,物流业发展模式不能一概而论。以桂林市为例,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发展通道物流。

1 研究背景

1.1 相关政策

2009年,国务院出台《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了重点发展九大物流区域、建设十大物流通道和一批物流节点城市的战略布局;2014年,国务院出台《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强调要加快推进联通国内、国际主要经济区域的物流通道建设;2015年商务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全国流通节点城市布局规划(2015-2020)》,确定了“三横五纵”的全国骨干物流大通道体系。上述规划表明,国家在经济建设和战略布局中,十分重视物流通道的规划和建设。

1.2 理论研究

学术界关于物流通道的理论研究也不少,例如孔月红[1]、商霖[2]、徐榕行[3]等学者,都对物流通道的概念和内涵等进行了研究。尽管学术界对于物流通道的定义尚未有统一的标准,但都普遍认为物流通道的定义应该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物理通道、二是服务通道、三是信息通道。吕波[4]在其研究中首先提出了通道性物流(即通道物流)的概念,认为发展通道物流比仅依靠城市内生物流更具有发展前景,并以桂林市为研究对象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

根据相关理论研究,对通道物流的概念加以梳理。所谓通道物流,是指处于物流通道之上的物流节点,通过建设物流园区、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制定优惠政策等措施,培育和引进物流及流通企业,并提供仓储、运输、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报税通关等物流服务,将该节点发展成为区域性物流转运中心、集散中心的一种物流发展模式。

2 桂林市通道物流的战略因素分析

2.1 优势分析

区位优势明显。桂林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是广西北入中原内陆的门户,同时还处于中部经济区、珠江―西江经济带、泛北部湾经济区的结合部,是西南内陆地区与珠三角地区连接的出海要道,也是贯通国内与东盟的重要桥梁,显示出桂林作为物流节点的地理优势。

交通枢纽地位日益凸显。桂林交通便捷,桂、湘、黔、粤四省区在此交汇,使之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东西南北贯通和水陆空相连的立体交通网络,为发展通道物流奠定了物理通道基础。其中,桂林两江国际机场拥有4F等级飞行区,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国际机场;“湘桂高铁”和“贵广高铁”在桂林交汇,形成十字交叉的区域性铁路枢纽。

产业基础良好。改革开放以来,桂林形成了以旅游、商贸和高新制造业为主的特色产业,现代物流业与制造、商贸、农业等传统产业,加速融合、联动发展。良好的产业基础、初具规模的物流市场,为桂林发展通道物流提供了物质基础。

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桂林是一座开放的城市,作为国际旅游胜地,拥有较高的知名度,是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在“一带一路”互联互通中,旅游具有先联先通的天然优势。桂林推进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将带动国际会展、跨境电商、保税仓储等领域的发展,进一步丰富通道物流市场。

2.2 劣势分析

经济总量不大。2015年,桂林国内生产总值约为1 943亿元①,仅为深圳的十分之一,经济总量并不算大。桂林的工业基础也相对薄弱,而作为优势产业的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也不高。从增长极理论[5]来看,桂林发展通道物流,在地理空间上没有形成经济增长中心,在产业上也缺少核心产业的带动,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

物流业发展水平较低。桂林的物流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与国内发达地区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存在差距,物流业发展过程中的通病也是普遍存在的,例如:物流企业“小、散、弱”问题突出,物流信息化、标准化水平低,物流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等。

环境承载能力有限。当前国内自然环境形势严峻,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桂林作为国际旅游胜地,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是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桂林要发展包括物流业在内的各类产业,均受到资源和环境的约束。

缺乏新技术、新人才。桂林的物流业还处于传统的发展模式,物流企业发展理念比较粗犷,物流技术、装备的科技含量相对较低,创新型高端物流人才也相对匮乏,总体来说创新动力不足。

2.3 机遇分析

宏观政策向好。上述的国家系列政策和规划都对西南地区的开放开发、物流通道和节点建设作出了相应部署,而中央也明确提出了广西对接东盟、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的功能定位。从宏观政策环境来看,桂林发展通道物流的前景十分乐观。

区域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物流通道因区域经济流通需求而产生并存在于一定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中[6]。桂林处在珠江―西江经济带、泛北部湾经济区之中,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将进一步带动通道物流的发展。

政府的支持。在《全国流通节点城市布局规划(2015-2020年)》中,桂林被明确列为66个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之一,本地政府也十分重视发展物流及流通产业,随着相关政策的深入实施,桂林有望在物流通道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得到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新一轮的物流技术革命。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推广应用,物流技术和装备将迎来一场新的变革。物流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将为桂林发展通道物流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2.4 威胁分析

同质化竞争持续。在对接东盟、打造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的功能定位上,南宁作为广西首府,优势不言而喻;而与桂林毗邻的其他城市,同处于西南物流通道之上,容易形成通道物流竞争。在广西整体的发展格局中,这样功能定位趋同、同质化竞争的态势还将持续。

物流市场竞争加剧。广西周边发达省份,例如广东、湖南等,早已将物流业视作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其物流辐射范围不断扩大,在区域物流市场上对桂林形成一定的威胁。周边物流市场竞争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桂林作为物流节点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经济下行压力。当前国内正面临经济下行压力,使得市场对于通道物流这种新兴的业态缺乏足够的信心。一些本身具有发展前景的中小型物流企业,往往面临着融资难的困境,而仅依靠政府的扶持难以获得长远发展。

3 桂林市通道物流的SWOT定量分析

传统的SWOT分析法从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四个维度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但并未说明各因素的强弱关系以及战略决策的依据。有学者[7]在传统SWOT分析法的基础上,构建定量的SWOT模型,用以对企业进行战略分析。根据相关的思想,本文针对桂林通道物流l展的战略问题,构建桂林市通道物流SWOT定量分析模型,通过分析作出战略选择。

3.1 构造IFE矩阵和EFE矩阵

IFE矩阵即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nternal Factor Evaluation Matrix),EFE矩阵即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xternal Factor Evaluation Matrix),内、外部因素评价矩阵是一种帮助战略制定者归纳和评价内部因素、外部环境的工具。通常的做法是从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遇和威胁等方面列举关键因素,通过专家打分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和得分,最后计算加权总分。

根据上文的战略因素分析,列举S(优势)、W(劣势)、O(机遇)、T(威胁)四类关键因素,分别构造桂林通道物流的IFE、EFE矩阵。通过专家团队,根据AHP法计算准则层权重的方法,得出各个因素的权重,记为q,q∈0,1,其中0表示不重要,1表示非常重要,S与W的权重之和为1,O与T同理;采用德尔菲法,对各因素的强度进行评分,记为p,p

∈-4,4,其中S与O符号为正,W与T符号为负,其绝对值越大表示强度越大;加权分记为z,z=q・p,具体如表1、表2所示。

3.2 计算战略指标

3.3 战略分析与选择

在常规SWOT分析中,有四种战略组合,即优势―机遇(SO)组合、劣势―机遇(WO)组合、优势―威胁(ST)组合、劣势―威胁(WT)组合。在上述SWOT定量分析中,以战略方位角θ来判断战略类型,具体如表3所示。对于确定的战略类型,既可以采取积极开拓的态度,也可以采取保守求稳的态度。战略强度系数ρ可以反映战略类型的实施强度,一般以0.5为临界点,当ρ>0.5时,可采取相对积极的发展战略,当ρ

根据计算结果,桂林市通道物流战略决策四边形的重心落在第一象限,表明其具有特定方面的内部优势,而外部环境又为发挥这种优势提供有利机会,可以考虑选择优SO战略组合。具体而言,其战略方位角θ为57.06°,位于开拓新型战略区的机会型区间,表明外部机遇占有明显优势,应采取机会型的战略;同时,战略强度系数ρ为0.722,表明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发展战略。

4 结束语

通过SWOT模型对桂林市通道物流发展的战略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研究,既系统地反映了其发展现状,又较好地避免了战略决策的盲目性和主观性,为进一步制定发展规划和政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桂林发展通道物流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应当选择开拓的机会型战略、采取积极的战略态度,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利用当前发展机遇,积极对接国家和自治区的发展战略、主动融入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的开放发展,参与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致力于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物流节点。

在国家持续开放发展的战略背景下,物流通道建设与“一带一路”战略是相融相通的,发展通道物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像桂林市这样地理位置优越的西南部城市,研究其通道物流发展的问题,对于突破自身物流瓶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衔接“一带一路”战略,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孔月红,章良. 对物流通道内涵的再认识[J]. 中国市场,2011(49):40-41.

[2] 商霖. 物流通道概念的动态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6):11-13.

[3] 徐榕行. 区域物流通道运行机制研究[D].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4] 吕波. 发展通道物流的理论方法与实证[J]. 统计与决策,2010(12):78-80.

篇(10)

一、校园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

校园电子商务,就是在校园内部开展电子商务。为什么说它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呢?

(1)良好的网络环境。高校是知识密集型地区,百分之90以上的大学都具有很高的计算机普及率,大部分学校为了方便学生的学习,会建立各自的校园局域网。而且,网络使用费也很便宜。

(2)服务对象的固定性。校园电子商务是为学校范围内的人员提供服务,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在校师生员工和学校的一些职能部门。校园里的学生和教师是校园电子商务当中最稳定的消费群体,而且每年都有新的大学生涌入校园,尤其像湖北武汉这样的高校聚集地。还有就是大学生乐于追求新鲜事物,比如最近火热的摩拜单车,注册居多的就是大学生,这正是校园电子商务的良好发展趋势。

(3)安全的支付系统。如今,各大高校已经建立了一套非常安全完备的校园一卡通机制,各地的校园电子商务开展已经不必承担太多网络安全和电子支付的风险。

(4)快捷方便的物流配送。校园电子商务不像一般电子商务替工种类繁多的商品,校园区域集中,因此,物流服务也就相对局限。所以,物流配送也就可以做到及时,方便。

二、校园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高校校园是一个广阔的新兴消费市场,随着校园网的建成,校园电子商务也随之诞生了。现在的各个高校对各种设备的完善越来越重视,尤其是校园网络环境的建设,这就为校园电子商务在校园内快速发展奠定基础。校园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主体是高校内的师生,这部分人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且都掌握一定程度的网络知识。校园电子商务在快速发展中出现的诸如团队建设不成熟、信用机制不完善、校园电子商务业务不全面等问题,使其发展后劲不足,步入缓慢增长期甚至停滞期。

三、校园电子商务B2C模式

B2C模式是商家对消费者,实现价值创造的商业模式. B2C模式在校园电子商务中主要表现为网上商店和网上教育。从电子商务平台开发,支付方式,物流配送,营销方案进行分析,进而制定一套完整的体系。

(一)开发电子商务平台

建立平台官方网站以及手机APP,创建学校资源库,网站经营商品主要是师生学习、生活用品,小到食品、图书、学习用品、鲜花;大到电子产品、软件和学习工具,品种较多,价格较低,送货上门。此外,网上商店还可以经营广告,获取广告收入及相关服务交易信息。

(二)电子商务平台支付方式

第三方支付,实现网上在线支付功能,建立以支付宝、微信支付、QQ钱包转账支付以及货到付款为主体,开发校园一卡通预授权的支付模式。

(三)电子商务平台物流配送

建立自营物流与合作物流相结合的配送服务模式,打通校园最后一公里,探索在校园内设立自提点,由配送点组织学生进行上门配送。更有聚集在校园内的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物流配送点以及学生的“帮跑腿”服务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便捷的物流服务,从而降低了物流成本。

(四)电子商务平台营销方案

通过依托广大的学生资源,以勤工俭学,创新创业等方式组织学生参与到系统开发,设计,维护,管理,物流配送等环节,鼓励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开设店铺,开展B2C的电子商务活动,带动相关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为持续开展校园电子商务提供了人力保障。加大网站宣传力度,积极建立手机端、微信平台与网站的互联互通,实现与校园官网的友情链接,构建电子商务平台的多维空间,巩固和提升网站在同行业中的地位和整体形象,树立网站品牌。

(五)电子商务平台业务流程

首先,确定企业、商家、学生用户的角色,企业下放交易的权利给商家,针对学生采取实名注册的方式,针对个体户则采取收取一定数量的押金,商家每月初根据需求领取一定量的商品,在月底上交给企业本月进货款。其次商家进入校园电子商务平台必须经过校园网络中心注册、确认,将其信息输入商家信息数据库,在经营过程中如有信息变更也需将信息及时更新,退出电子商务平台必须经过校园网络中心注销用户,同时更新商家信息数据库. 业务流程如下:

在校师生登陆校园电子商务平台搜索浏览;确定购买的商品或服务之后,向商家下订单。进行网上支付;商家接收支付信息并进行确认,并将支付信息反馈给物流部门;物流队伍派送商品。还要保证有第三方进行监督确保买家以及卖家的权益。

四、总结

在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今天,校园电子商务作为网络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学生的消费力量为发展校园电子商务提供了可靠保障,带来了无限的发展空间;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完善、校园网络环境的进一步改善,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学生网上购物的意识不断增强,校园电子商务必将成为“大学经济”中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本文是基于对校园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抓住现实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校园电子商务的方案,在此模式下运行的校园电子商务充分发挥校园内的网络、支付和人力资源优势,有效的克服了目前模式的不足。

参考文献:

篇(11)

(一)指导思想。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任务,按照“发挥省城优势,发展省会经济”的总要求,以建设现代商贸服务业强市为目标,以发展大商贸、大市场、大流通为方向,以增强商贸服务业竞争力为核心,大力推行现代流通方式和经营业态,优化结构,扩大开放,完善政策,整合社会资源,培育发展大型商贸服务企业集团,完善现代商贸服务业流通体系,努力提高商贸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水平,全面提升全市商贸服务业整体素质、综合竞争力和服务水平。

(二)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50亿元,年均增长14%;全市流通业实现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25.5%以上,占GDP的比重达到11.6%以上;限额以上连锁商店商品销售总额达到1500亿元,年均增长15.5%,年营业额过50亿元的大型连锁企业集团达到10家,其中过100亿元的达到2-3家;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下降到15%,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有较大幅度增加,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社会物流量达到40%以上,基本确立起全省综合物流中心和全国区域物流中心的地位;流通业吸纳的劳动力占全市从业人员的比重由2005年的6.6%增加到7%。

二、发展重点

(一)做大做强骨干商贸服务企业。大力支持商贸服务业的大企业,通过资本运作、资源配置等方式,实现低成本快速扩张。引导具有服务、技术和市场等优势的商贸企业,通过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做大规模,共赢发展。重视“老字号”振兴工作,重点扶持历史悠久和具有一定发展前景的着名“老字号”商贸服务企业,在体制创新、知识产权保护、融资信贷、发展环境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加快培育一批拥有知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商贸服务业企业集团。

(二)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发展龙头连锁企业,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提高连锁企业的规模化、规范化水平。鼓励连锁大企业借助品牌、管理、技术和网络等优势,大力发展特许连锁,实现企业规模的快速膨胀,形成以*为总部、跨地域发展的大型连锁企业集团。加快发展民生需求导向的连锁经营,积极引进连锁经营总部和采购中心,推进连锁经营向多领域、深层次发展。引导和推动连锁企业拓展市场,向社区、新建居民区延伸,向县城及农村中心乡镇延伸。鼓励支持连锁企业加强配送中心建设,强化总部统一配送功能,提高统一配送比重。逐步构建起以大型连锁企业为龙头,以采购、配送、信息为支撑,业态多样、业种广泛、辐射城乡的连锁经营网络。到2010年,限额以上连锁企业商品配送率要达到90%以上。

(三)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适应经济发展对现代物流的需求,大力培育物流市场,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支撑体系建设,尽快构建起以物流园区为依托,以物流平台为支撑,以第三方物流为主体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形成全省综合物流中心和全国区域物流中心及重要物流节点。重点推进盖家沟、现代、郭店3大物流园区的建设和提升,整合物流资源,提高物流业的集聚辐射能力。结合物流区功能建设,加快建设交通网络、信息网络和流通网络3大物流平台。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推进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突出抓好10家经营规模较大、发展前景好的重点物流企业。建立现代物流业发展推进机制。完善现代物流统计、物流标准化和人才培养等物流基础性建设,及时掌握和监测分析物流业的发展和运行情况,加强宏观管理,促进物流业快速发展。

(四)加快改造提升各类商品批发市场。以推进商品批发市场改造升级为切入点,构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商品批发市场体系。重点建设生产资料、日用生活品、农产品批发市场,抓好茶叶、果品、蔬菜、海鲜、服装、汽配、建材等重点批发市场的整合改造提升,进一步突出商品市场的专业特色,增强综合服务功能。提高集聚辐射能力,在沿经十路、铁路线、小清河、黄河“四沿”发展带上,重点加快建设15个有潜力做大的大中型商品批发交易市场。重点支持2—4家农产品批发市场进入全国“双百”工程行列。建设完善商品检测、统一结算、网上交易、加工服务等服务体系,逐步提升各类商品市场的现代化营销水平。

(五)构建农村商品流通服务体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重点构筑农产品购销、农村日用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网络。积极培育发展直接为农村商品流通配送的骨干龙头企业,建立规范的配送中心,提高农家店的商品配送率,形成市、县、乡3级商品配送网络。根据国家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技术规范要求,把无公害农产品引进批发市场和大型超市,扩大农产品超市经营。重点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引导城市连锁店、配送中心和超市向农村乡镇和重点村延伸发展“农家店”。建立长效机制,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尽快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到2010年,力争农村连锁超市覆盖到乡镇和有条件的行政村,村级店建设达到3000家。

(六)大力发展商务服务业。以会展业、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特色经济为重点,推进商务服务业向规范化、产业化发展,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会展业要围绕提高国际化、专业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整合会展资源,培育骨干会展企业。引导和鼓励专业市场和企业集团,以各自的产业基础和网络优势,投资组建会展经营公司。围绕电子、信息、机械、家具、食品药品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品牌特色,培育做大具有*特色的展会项目,办成可持续发展的自主品牌展会。引进实力雄厚的大型会展企业落户*。争取国内外行业权威机构、国家有关部门、行业协会的支持,召展引会或共同举办展会。每年争取1-2场全国性的知名大型展会在*举办。进一步完善商务环境,促进总部经济发展。改善管理和服务,提高楼宇经营水平。盘活整合现有楼宇资源,推动楼宇经济上档次、上水平。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发挥各自优势,推进集购物、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特色街建设。开展创建商业名牌企业、商业服务名牌、商业服务明星推介评选活动,以特色创名牌,以品牌促特色。加大鲁菜品牌塑造和特色餐饮发展,实施品牌和“老字号”振兴战略,推进鲁菜创新。做好国家级酒家酒店和“绿色饭店”创建等级评定工作,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到2010年,争取国家特级酒家酒店达到50家。

(七)加快构建城市社区商业便民服务体系。围绕满足社区居民基本生活需要,推进实施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的社区“双进”工程和社区室内生鲜副食品市场建设。

(八)加强商贸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全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围绕提升商业聚集功能,形成与区域性中心城市总体布局相适应的现代化都市型商业发展新格局。市规划、建设部门在审批新建和改、扩建的城市大型商业网点前,需征求贸易服务业主管部门意见,必要时组织听证。对不符合我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的项目,尤其新建小区未规划预留便民商业设施的项目,市规划、建设部门不予核发规划建设许可证。城市居住区内的商业网点用地、用房以及作为小区公益性资产的便民网点,不得挪作他用。

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积极开发和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以技术创新促进管理创新,全面提高商贸服务业信息化水平和现代化管理水平。

三、保障措施

(一)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力度。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有关规定,市财政局要会同市国税局、地税局抓好支持连锁经营企业统一缴纳所得税、增值税政策落实;工商、质量技术监督、卫生等部门要研究提出简化连锁门店注册、登记、办证手续,支持连锁企业快速扩张具体实施意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文化等部门要为连锁企业经营专营、专卖商品提供政策支持;公安部门在符合交通管理规定前提下对连锁企业的车辆提供市内通行、停靠等便利;连锁企业统一配送的除食品以外的商品,其商品质量、卫生防疫等方面的检查,原则上只在配送中心进行。降低商贸服务企业用电成本,逐步缩小服务业照明用电与普通工业用电价格的差价,2年内实现并轨。在城市改造中,涉及老字号店铺原址动迁的,原则上应原地安置。对现存的老字号商号、商标采取保护性措施,为老字号申请注册商标提供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帮助。对具有发展前景的老字号连锁企业给予支持。将物流配送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纳入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范围,给予重点扶持;所需进口设备,可按规定享受免征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优惠政策;所需国产设备符合国家税收规定的,经税务机关批准,享受国产设备投资抵免所得税的政策;现代服务业项目,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前提下,依据有关政策优先办理建设用地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