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农业前景分析大全11篇

时间:2023-07-25 16:45:2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农业前景分析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农业前景分析

篇(1)

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中国技术市场,在经过了10多年的艰苦探索后,从2002年起,终于走出了低迷和徘徊的困境,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繁荣阶段[4]。伴随着整个技术市场的成熟,农业技术市场也在这一过程中茁壮成长,发展成为技术市场领域中的一枝奇葩。由表1可知“:十一五”期间全国共达成农业技术合同30145项、成交额为343.76亿元,占“十一五”期间技术合同总成交额的2.52%。“十一五”开局之年我国技术市场农业技术领域的交易合同数为5962项,成交额为46.00亿元,占2006年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的2.53%;2007年农业领域的技术交易增幅明显,成交金额为60.49亿元,占2007年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的2.72%,较2006年增长31.50%;2008年农业领域的技术交易出现负增长,成交金额为53.52亿元,占2008年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的2.01%,较2007年下降12%;2009年农业领域技术合同成交金额为98.17亿元,占2009年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的3.23%,比2008年增长83.42%;由于2009年农业技术领域交易额的不规则增长,导致2010年成交额出现下滑,2010年技术合同成交额为85.58亿元,占2010年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的2.19%。2011年全国技术市场紧密围绕“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战略部署,技术市场交易活跃,农业技术领域的交易增长也较为显著,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的良好开局,成交额突破100亿元,达到202.1亿元,增幅为136%,占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的4.29%,比2010年提高了2.1个百分点;其中农业技术开发和转让合同比重超过30%,成交金额为65.9亿元,同比增长39.6%;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较快,技术合同交易额度高速增长,成交技术合同527项,成交金额达10.7亿元,同比增长8.7倍,品种权转让合同金额占成交金额的40%,达到4.4亿元,同比增长了约6倍,其中,玉米新品种和水稻新品种转让合同额分别为2.2亿元和0.52亿元。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的增长说明我国农业技术进步对提高产量的巨大作用,技术进步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广大农民粮食自给的问题,满足了农业生产者自身对农产品消费的需求。

1.2山西省农业技术领域交易情况

2006—2012年山西省农业技术领域交易情况见表2。由表2可知:“十一五”期间我省共输出农业技术合同619项、成交额为93149.92万元、占“十一五”期间全省技术合同出总成交额的14.56%,共吸纳农业技术合同715项、成交额为116752.82万元,占“十一五”期间全省技术合同总成交额的4.81%;吸纳的农业技术成交额比输出的成交额高出25.34%,说明我省对农业技术的应用需求极大,农业技术的发展大有空间。2011年围绕省委、省政府“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部署,以培育县域特色经济、推进“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为农业发展重点,我省农业技术交易总额比2010年增长133.40%,输出农业技术125项,成交金额达46853.00万元,较2010年增长111.68%,占2011年技术合同输出总额的20.66%,比2010年高出8.71个百分点,吸纳农业技术137项,成交金额为59420.78万元,较2010年增长153.95%,占2011年技术合同总吸纳额的8.40%,比2010年高出3.80个百分点;2012年输出农业技术140项,成交金额为34039.24万元,较2011年降低27.35%,占2012年技术合同输出总额的11.12%,吸纳农业技术174项,成交金额为44407.60万元,较上年降低25.27%,占2012年技术合同吸纳总额的3.99%,增长趋势呈现波浪形。近年来我省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以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为核心,推进基础材料创制、品种研发、良种繁育、示范推广等产业一体化,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分工明确的现代产业科技创新体系。

1.3我国农业技术发展的缺陷

农业是“靠天吃饭”的产业,对自然气候条件依赖严重,同时对交通、储存、加工等后天条件的依赖程度也极高,加之我国农业长期分散经营的特点,市场信息原本就不灵通,即使有了市场信息,也因农业生产周期长、季节性强、生产和需求弹性不大等原因难以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地做出反应。而我国农业经营主体又有一些明显的缺点,即零星分散、经营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自给性强、商品率低、参与市场能力较弱。这些都导致了我国农业技术商品的生产、推广和应用具有极大风险性,造成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主要靠行政推动而非市场诱导,农业技术的研究主要依赖农业科研院所来承担,而一些科研院所的农业技术商品生产的内在动力不足,使农业技术商品生产和研究同农业经济的具体实践脱节。同时,在进行以市场为导向、追求农业经济效益的商品化生产时,农业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生产过程,更多地取决于同生产相关联的经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业生产技术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我国农业技术市场发展滞后,农户在被动地接受政府部门供给的农业生产技术后,缺乏根据市场和其自身特点选择农业技术的机会。

2现阶段大力发展农业技术市场的措施

2.1明确农业技术市场责任主体并创新运行机制

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导,农业技术理论研究机构、农业技术运用研究机构与农业经营主体相衔接的农业技术市场服务体系,分层次地整合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机构,强化农业科研机构在基础农业技术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发挥公益性农业机构运用农业技术的示范、试验作用,普及农业技术市场的推广、咨询、服务功能。明确定位技术市场是为交易主体服务的市场,一切围绕为农业交易主体提供技术服务这个中心,自主创新发展现代农业,使农业技术交易主体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切实加强产学研的结合,真正把农业科研技术融入到农业生产中去。

2.2发挥农业技术市场促进农业科学技术转化的作用

农业技术市场建设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宗旨,本着“建设一个新市场、成就一个新市场,培育一个新技术、推广一个新技术”的原则,促使农业生产从自给自足生产型向专业化分工生产型转变,在农业高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示范作用。保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产品和技术快速进入田间地头,使科学技术真正惠泽农民,如浙江省高科技示范园区研究的“分阶段推广法”值得在农业技术市场建设中加以学习。分阶段推广法就是根据农业生产者掌握技术的熟练度和设施条件的完善度推广抗市场风险的新技术、新成果,将产品连同配套技术转让给有条件的农民,让农民对技术和市场存在“两个明白”、化解“两种风险”。

2.3完善农业技术市场服务体系并创新商业化模式

加强技术贸易机构、科技研发机构和科技创业投融资机构等各个公共服务平台的有效联动,通过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方式,推动农业技术市场发展,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积极创新农业技术市场商业化模式,变买卖关系为服务关系,变单纯的科技行为为市场行为,专注技术创新和新技术的商业化推广。从农民需要的角度入手,对市场需求逐一地分析,力促农业技术市场所有新上项目都有机会从市场经营的角度充分论证其可行性,从技术、市场、营销模式等多个角度对项目进行研究,确保相关农业产业的选择是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提出的。

篇(2)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7-0313-02

丰宁满族自治县位于河北省北部,介于北纬40°53′~42°0′,东经115°54′~117°20′之间。全县总面积8 765 km2,县辖26个乡镇、309个行政村,总人口38.2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32.6万人。丰宁县气候属于中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型高原山地气候。无霜期90~140 d,年降水量350~550 mm,具有坝缘山地、疏缓丘陵、坡状高原地貌特点,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阶梯分布,分坝上、接坝和坝下3种地貌,是冀北山地及丘陵一年一作旱作农业区。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7.476万hm2,主要作物有玉米3.42万hm2,蔬菜1.47万hm2,马铃薯6 666.67 hm2,莜小麦、杂粮1.44万hm2。

1 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有利条件

一是丰宁县迎来了历史性的政策支持。丰宁县在享受国家重点贫困县优惠政策的基础上,2010年又被确定为燕山―太行山片区县,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政策。二是丰宁县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丰宁县被列入河北环首都扶贫攻坚建设示范区,纳入国家首都经济圈“十二五”规划。同时也迎来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期,张唐铁路、虎蓝铁路、张承高速、抽水蓄能电站正在建设中。同时积极谋划的北京大外环,连接宣大、张承2条高速公路,将使丰宁县真正融入北京经济圈、文化圈,对整个社会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三是丰宁县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基础。地域面积大,幅员辽阔,土地、生态、文化等资源丰富。毗邻京津高端消费市场、区位优势明显。气候条件优越,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是公认的黄金奶牛养殖和无公害错季蔬菜产业带。四是拥有强大的科技支撑。丰宁县是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产、学、研”联系基地。五是丰宁人民期盼崛起式发展。新世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县委、县政府以“跨越发展、绿色崛起”为主基调,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开放强县、旅游兴县、文化活县”四大战略,确定实现“建设山水园林中等城市和打造文化旅游与绿色产业高度融合的国际旅游名县”两大目标。全县上下有着强烈的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形成合力攻坚的大扶贫格局[1-2]。

2 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2.1 产业规模尚未形成

山区农业产业存在区域布局和产品生产结构不合理,生产经营规模小、产业技术落后等特点,产品市场没有形成固定的商业品牌,缺乏市场营销网络建设,产业基地尚在建设完善之中。农副产品加工规模不大、效益不高,产业关联度低,无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2.2 产业缺乏市场竞争力

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产业缺少龙头企业,现有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22家,专业合作组织和经纪人队伍数量少,加工、营销、信息等服务相对滞后;龙头企业竞争力弱,产品市场占有率低,带动贫困农户致富引领作用不明显。基地认证和品牌建设相对滞后,产品知名度不高,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没有鲜明的丰宁地域标识。

2.3 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发展困难重重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水平低,掌握实用技术能力差,贫困乡村科技队伍不完备,没有全部形成县、乡、村三级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各类农技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技术经纪人组织,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正在加速建设之中。

2.4 产业投入严重不足

丰宁县每年国家投入财政扶贫专项产业资金不足2 000万元,农业产业综合开发投入严重不足。丰宁县担负着为京津涵水源的重任,实施生态功能控制,延缓了县域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步伐。扶贫对象“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薄弱。基础设施建设迟缓,配套设施严重滞后。蔬菜产业水利设施配套不齐,种苗体系不健全,加上产地质量安全检测条件差,严重制约蔬菜产业的发展。奶牛产业亟待向牧场化经营转变,中草药产业缺乏科学技术支撑,产业开发条件落后,产业技术更新迟缓[3-4]。

3 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以扶贫开发引领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全局的扶贫攻坚基本思路,按照中央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新阶段扶贫攻坚主战场的部署要求,依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及丰宁县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结合县奶业、蔬菜、林果等产业发展目标,强力推进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加快建设山水园林中等城市步伐,打造文化旅游与绿色产业高度融合的国际旅游名县。

4 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重点

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区位特点,从产业基础出发,以市场为导向,采取多种措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产业布局向贫困乡村倾斜的力度,大力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支柱,进一步增强群众自身“造血机能”,为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奠定基础。

4.1 农业开发重点

以自然条件承载能力为前提,抓住重点,打造特色农业。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加快特色产业带和生产园区建设,培育一批重点龙头企业,争创一批有机认证名牌农副产品,快速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扶持龙头企业,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率,建立“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利益共享机制,创出新模式、新路径,实现农业跨越发展,把丰宁县建设成环首都绿色有机食品和苗木花卉供应基地。一是做大做强奶业,举全县之力,全力打造“中国有机奶都”。二是规模发展无公害蔬菜产业,打造绿色有机蔬菜基地和河北省蔬菜产业示范区。三是结合生态建设,大力发展林果经济产业,促进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重点开展杏扁、苹果梨、园艺花卉、大果沙棘等基地建设,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及果品加工等增收产业项目。四是因地制宜抓好发展肉牛、肉羊、生猪、特种养殖、杂粮杂豆、油料种植、中草药种植等富民特色产业,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4.2 农产品加工开发重点

重点依托奶牛、蔬菜、林果三大立县产业,发展产品深加工。坚持走低碳环保、清洁循环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产业园区建设为平台,切实优化壮大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4.3 完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健全县乡村农业技术体系,积极推广节水农业、高效农业,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滴灌等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推广转化农业科技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完善培训体系建设,采取集中培训、巡回指导、技术承包、信息咨询、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服务,推广先进农业实用技术。加强与各级农业科研院所的合作,提高科研成果的技术转化率。

4.4 农业综合开发配套设施建设

水利配套建设方面,推进以喇嘛山水库、西湾子水库为重点的水源工程项目建设,实施引滦入潮、西水东调工程,提高区域水资源供给;加强农田水利节水工程建设,实施重点灌区节水改造,实施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因地制宜针对贫困乡村实施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水渠、小泵站等“五小水利”工程。推进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和土地开发整理。

4.5 加强市场体系建设

加强与北京蔬菜批发市场合作,发展订单农业。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流通企业、农民经纪人开展农产品营销,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开拓市场。积极推进物流配送,鼓励农民设立直销店、连锁店,加强农超对接、农餐对接,不断拓展产品销售渠道。构建“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形成种、养、加紧密衔接的农产品转化增值模式,促进扶贫产业良性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推进农产品深加工。

5 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是有利于统一全县干部、群众的思想,增强加快发展山区经济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二是有利于引导山区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和模式的创新;三是有利于提升山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民素质。

6 参考文献

[1] 谢志刚.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推动“富民强市”新跨越[J].传承,2011(10):32-33.

篇(3)

第三,非价格因素日益成为影响农产品国内消费和出口的关键。国际经验表明,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会更为关注食品卫生安全、环境保护、劳工福利等问题,从而导致相关标准的提高。正是由于这一点,发达国家实施的标准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并且越来越严格,日本和欧盟于2006年开始实行的新食品安全法规就反映出这一趋势。恰恰在这些方面,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经营体系存在诸多的薄弱环节。例如,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公害频繁发生,面临这一形势,政府监管机构表现出严重的能力缺失或不作为。由于这种情况,我国具有很强价格竞争力的畜禽肉类产品并没有能够如一些人预期的那样大量出口海外,进口产品却显著增加,使我国在这些产品上也成为净进口方。虽然我国的园艺产品和水产品出口保持了较好的势头,但也多次受到进口方限制措施的打击。然而,我国也有一些企业成功地突破了进口国设置的“绿色壁垒”,例如山东省龙大食品集团有限公司针对日本加强食品安全管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通过主动改善产品质量和调整生产结构,把别人失去的市场转变为自己扩大出口的新机会。

第四,只有不断扩大农民在非农业的就业机会才能够持续地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在2001-2005年期间,以当年价格计算的农民人均农业纯收入增长了30%,同期农产品生产价格提高了约20%,消除价格因素后,农民农业经营纯收入年均仅增长2%左右。鉴于在开放的贸易环境下农产品价格不可能持续上升,即使政府继续增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单纯靠发展农业显然不足以保证农民收入持续提高,更不要谈实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目标了。另一方面,入世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的转移加快,第一产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例由2001年的的50%下降到2005年的44.8%,由非农业经营活动得到的收入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然而,考虑到第一产业GDP占全部GDP的比例已经下降到12.6%,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势在必行,非此不足以消除城乡收入的巨大差距。

最后,加入WTO对我国政府实施支农政策的空间构成严格限制。入世后,我国政府采取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逐步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支持,这些惠农政策是导致农业增产、农民增长的重要因素。然而,政府可以选择的手段和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我国入世承诺的约束。这种情况在大豆产业上表现得最为突出。加入WTO时,我国完全开放了大豆和豆粕市场,大豆进口关税率为3%,豆粕为5%,进口数量不受任何限制;对豆油进口实行关税配额制度管理,配额内进口关税由2001年的13%立即下调到9%,配额外进口关税由2001年的121.6%逐步下调,到2006年过渡期结束时改为9%的单一关税。入世之初,我国利用制定转基因产品管制办法的机会限制了2002年的大豆进口,但2003年后大豆进口量急剧增加,2006年上升2658万吨,是2001年进口量的将近2倍;豆油进口量更由2001年的7万吨上升到2004年最高时的252万吨。面临这一局面,我国政府只能通过“大豆振兴计划”等间接措施支持大豆生产,对进口数量却无法有效实施调控。此外,很多符合WTO绿箱标准的政策在我国现行农业经营模式下面临操作成本过高的限制而难以实施,而价格补贴和口岸保护等操作成本较低的政策则受到WTO规则的约束,只能在有限程度上使用,这使得政府在制定农村发展政策上面临困难的选择。

总结我国入世后的农业发展实践,可以概括出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开放农产品市场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格局演变有重要的影响,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国内因素,特别是国民经济发展对农产品供给和需求的影响。

第二,我国农民和涉农企业对市场变化有相当强的适应能力,能够对市场信号做出及时和灵敏的反应,但在市场体系不健全、政府治理能力薄弱的条件下,农户和企业也会理性地利用市场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机会谋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即使其行为有时会损害到公众利益。例如,我国很多食品公害事件完全是人为造成的,而不是由于缺乏技术能力。

第三,我国尚未形成适合参与国际竞争的农产品产业链和有效的质量监管体系。一方面,农户与涉农企业之间普遍未能形成利益共赢机制,在缺乏社会征信保障制度的条件下,各方出于自身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常常导致产业链的断裂,出现“市场失灵”;另一方面,政府治理能力的缺失和不当作为常常不仅未能解决“市场失灵”问题,而且造成“政府失灵”。这种情况加大了市场交易成本,损害了我国农产品在国内外消费者心目中的信誉。

第四,国内政策比口岸干预政策更有助于实现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入世后,我国政府在扩大农产品市场开放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在鼓励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收入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是我国得以避免入世前预期的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增长停滞甚至下降局面的重要因素。

尽管我国顺利地实现了向WTO贸易体制的过渡,但今后的农业发展仍面临严峻的挑战,能否成功应对挑战决定了我国农业和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前景。

最近商务部了关于农产品出口的五年规划,提出了放低出口增长速度、加强质量效益、侧重于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方针。根据规划,2010年的农产品出口额将达到380亿美元,年均增长7%,其中深加工产品的比重达到50%以上。这一规划体现了将提高农产品非价格竞争力放在首位的思路。

在日益开放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中,非价格竞争力要比价格竞争力更为重要,对贸易发展起的作用也更为持久。这是由于价格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可以廉价使用的资源,在我国,这主要是通过降低劳动成本和环境标准实现的,从根本上说这种模式与社会发展要求并不一致,并且也非常容易受到进口方利用动植物检疫措施、技术标准、环境标准、劳工标准、反倾销措施等合法限制措施的打击。此外,我国农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也将受到人民币升值造成的不利影响。只有改善非价格竞争力,我国才有可能建立起一种可持续的农产品贸易发展模式。而改善非价格竞争力不仅需要加强农产品生产和加工技术的开发应用,更需要在制度上创新,建立起产业链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效率,健全产品质量监管体系,以降低交易成本,并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这一制约竞争力的“瓶颈”。可以说,在将小农户与国内外大市场有效连接进而在农产品市场日益开放的环境下实现促进农业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目标上,我国还面临很多有待探索的问题,特别是政策问题和制度问题,决不能由于过去几年平稳实现过渡的经验而盲目地感到乐观。

篇(4)

内蒙古拥有我国最大的牧区,牧区的发展是内蒙古统筹城乡经济的关键,是实现自治区“十二五”发展目标的重点和难点。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的三农三牧经济取得很大的成就,但仍面临不少特殊的困难。牧区既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功能区,也是草原畜牧业生产区,更是少数民族人口的集中分布区。就保险业而言,如何为农牧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风险保障,合理开发农牧区保险市场都是有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内蒙古保险业迅速发展,有效保障了社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人民生活的安定。未来几年是内蒙古保险市场加快成熟、保险服务不断提升的关键时期。为了推动农牧区保险业的发展,内蒙古保监局在2011年9月出台了《内蒙古保险业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健全牧区保险市场体系,对保险机构在牧区铺设网点给予政策支持,特别指出要加快发展农牧业保险,支持商业养老保险,探索试点牧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

二、牧区可发展主要保险种类和功能概述

(一)商业养老保险

商业养老保险是以获得养老金为主要目的长期人身险,它是年金保险的一种特殊形式,又称为退休金保险,是社会养老保险的补充。商业性养老保险的被保险人在交纳了一定的保险费以后,就可以从一定的年龄开始领取养老金。这样,被保险人在退休之后尽管收入下降,但,由于有养老金的帮助,仍然能保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

目前,我国现有养老保障体制与人民养老保障需求存在缺口,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问题逐步突显。与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相比,商业养老保险同样具有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增进国民福利的功能,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可以丰富养老保障体系的内涵、增强养老保障体系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应发挥的作用。通过商业保险,还可有效解决现有体制下养老保障可携带性不强的问题,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和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完善。

(二)农牧业保险

农牧业保险是对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过程中可能遭到的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保险。保险机构通过保险的形式,组织农牧业从业人员集体互助,使受损单位或个人得到应有的补偿,以便及时恢复生产,保证农牧业生产顺利进行。政策性农牧业保险是由政府主导、组织和推动,由财政给予保费补贴,按商业保险规则运作,以保障“三农三牧”为目的的一种保险,由商业保险公司承办具体实务,并提供专业化的保险服务。政策性农牧业保险一般承担农牧民自己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如洪灾等自然灾害以及流行性、暴发性病虫害和动物疫病等。

农牧业保险是市场经济国家扶持农牧产业发展的通行做法。通过政策性保险,可以在世贸组织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代替直接补贴对我国农业实施合理有效的保护,减轻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冲击,减少自然灾害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稳定农牧民收入,促进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的发展。

(三)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以企业发生污染事故对第三者造成的损害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为标的保险,是一种特殊的责任保险。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关系中,保险人承担了被保险人因意外造成环境污染的经济赔偿和治理成本,使污染受害者在被保险人无力赔偿的情况下也能及时得到给付。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风险的日益加剧,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开始被关注。利用保险工具来参与环境污染事故处理,有利于分散企业经营风险,帮助其快速恢复正常生产。同时,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还充分发挥了保险机制的社会管理功能,利用费率杠杆机制促使企业加强环境风险管理,提升环境管理水平。此外,受害人通过保险及时获得经济补偿,也稳定了社会经济秩序,减轻政府负担。

三、牧区可发展保险现状和前景

(一)商业养老保险前景广阔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区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目前,内蒙古常住人口2470万人,65岁及以上占7.56%,虽然没有沿海发达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但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2.21%,老年人口增加了近百万。自2009年开始,内蒙古开始试点新型农牧民基本养老保险,遵循自愿缴费原则,强调集体补助和国家政策扶持。但筹集的养老保险基金一般只能保值,增值并不明显,个人账户上的保险基金受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有时还会出现相对贬值。对于已经开始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的农牧民来说,领到的保险金难以支付基本生活消费需要,目前多数老年农牧民仍然依靠从事生产劳动或服务性劳动,填补养老生活费用的不足,借以维持基本生活。

商业养老保险作为健全多层次农牧区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牧区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业务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补充。2010年内蒙古实现生产总值11655亿元,首次超过万亿,人均GDP达到37287元,排名全国第7。全区农牧民纯收入达到5530元,同比增长1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461元,同比增长12.4%,连续5年位列西部省市第1。“十二五”期间,内蒙古农牧区将利用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持续快速发展,这为开拓牧区商业养老保险市场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未来政府将大力发展牧区商业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健全和完善与牧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畜牧生产企业通过商业保险建立多层次的养老和医疗保障计划,切实提高牧民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水平。如何开拓农牧区商业养老保险市场,为广大农牧民提供合适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协助新农合、新农保等政策性保险的经办和管理,将成为保险公司未来发展的新关键。

(二)农牧业保险任重道远

内蒙古是农牧业大区,作为全国首批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地区之一,自2007年起,内蒙古开始试点推广玉米、小麦、大豆和能繁母猪政策性农业保险。近年来,油菜、葵花等农作物和奶牛等牲畜也已纳入政策性农牧业保险覆盖范围。2010年,内蒙古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达到14.89亿元,累计承保小麦、玉米及大豆等农作物6469.13万亩,各类牲畜77.42万头,为215万户(次)农牧民提供风险保障近195亿元,保费规模、承保面积和财政补贴均位居全国第一。但农牧业保险风险大、收益低,大部分财产险公司仍不愿涉足农险领域,相对于其他险种,农险保费收入一直不高。而政策性农牧保险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补贴品种有限,一些本地区特色品种不在国家财政补贴范围之内;农牧保险政策缺乏连续性,存在先出险、后签单的现象,违背了保险的基本原理;农险保费补贴拨付划转机制不合理,农险补偿作用不能及时发挥。

农牧业在内蒙古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保障农牧业发展,保证农牧民收入是内蒙古和谐发展的前提。农牧业是弱质产业,难以抵御自然灾害,因此,发展农牧保险必不可少。现阶段,农牧民的保险意识逐步增强,对农牧保险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像牧区奶牛养殖保险、肉牛、肉羊养殖保险,农区小麦、玉米、葵花及能繁母猪保险等,农牧户都有较强的购买意愿。政府今后将鼓励和支持保险公司围绕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和涉农涉牧优势产业,积极开展种植业、养殖业保险试点,拓展旗县、牧区保险市场。目前,内蒙古承办政策性保险的公司主要有人保财险、安华农险和中华联合3家,农险占财险比重较低,险种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随着农牧业的发展及内蒙古保险监管机构的推动和引导,更多的商业保险公司可以参与农牧保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积极开拓商业性农险业务,丰富农牧保险产品,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农险经营效率,建立健全农牧保险市场。

(三)环境污染责任险存在潜力

内蒙古是能源大省,煤炭资源丰富,土地含煤面积达12万平方公里。近些年,内蒙古能源产业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全国能源的供给做出巨大贡献。但能源产业在快速发展同时,也对牧区的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内蒙古大型煤矿、发电厂一般都坐落在煤炭资源蕴藏量丰富的草原、山区,煤炭露天开采、掘井的过程,破坏了地表植被,造成水土流失;采煤产生的废水未经处理排放到河流或渗入地下,对水源造成污染;煤炭发电产生的烟气、煤粉灰、炉渣中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悬浮颗粒等对空气又造成污染。近十年来,内蒙古环境污染事故屡有发生,由于缺乏机制保障,企业应承担赔偿和恢复环境的责任往往得不到落实,国家已累计投入371亿元帮助内蒙古改善生态环境。

“十二五”期间,内蒙古将全面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推进矿区生态保护与环境综合治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开始注重环境保护,遏制草原生态恶化的势头,实现草原生态良性循环。随着内蒙古保险业的发展,保险覆盖面和对经济社会参与度在逐步提高,保险业在能源产业生产发展过程中分散风险,组织经济补偿的功能应得到发挥。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作为一种市场化、社会化的责任风险管理机制,能够合理转移能源企业责任风险,帮助污染企业快速恢复生产,让受害人及时获得经济补偿,稳定社会经济秩序,也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压力。保险公司通过开发环境责任保险产品,确定责任范围,分类厘定费率,对参保企业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分析、预防和控制,从而强化能源企业的责任意识,增强企业治污的积极性,最终减少环境污染和责任事故发生的概率。随着2010年内蒙古地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规章制度建设将逐步完善,在政府的助力推动下,内蒙古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发展潜力巨大,也为产品同质化,传统业务增长乏力的中小财险公司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四、牧区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未来内蒙古农牧区经济仍将处在快速发展,夯实基础,逐步实现农牧业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转型期。“十二五”期间,中央及自治区政府将出台一系列政策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惠农惠牧政策,提高农牧民的收入水平。这些都为农牧区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保险公司应抓住机会,采取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保险也在农牧领域的保障功能。

首先,要积极创新发展农牧区保险。农牧区不同于城市,有着鲜明的特点,要发展好农牧区保险,就要从营销渠道、服务和产品上做好创新。现阶段,农牧区保险产品的销售主要是直接销售,以村级为单位农牧户自愿投保。今后可尝试直接和间接销售相结合的多元化销售模式,充分利用农村合作组织、农信社、农业龙头企业等中介机构,以较低的成本将保险网络延伸至基层农户。在服务上,可以通过提供全方位的防灾防损服务,提高农牧区生产行为控制风险的能力,将风险防线前移。还可围绕商业养老险、农险和环境污染责任险,进一步开发针对高新养殖业、外出务工农民和失地农民养老、环境巨灾风险等的保险产品。并通过开发新形式费率模式,设定多级费率,满足不同经济水平农牧户的要求。

篇(5)

前言

 

温室效应已经成为当前世界上最受关注的话题,同时也是人类将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并且在人们在生活生产中对于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没有有效的控制,从而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较多,从而导致全球变暖。由于气候的全球性变暖,从而导致人类在农业生产发展中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实现农业经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当前我国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低碳农业被广泛的推广,因此在我国的农业生产过程中被广泛的运用。但是低碳农业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的发展不是很均衡,从而使我国的低碳行业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因此低碳行业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正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在低碳行业的开发过程中,要对其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并且在能源的利用方面也要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能够进一步扩大循环农业的发展空间。然而我国的人口数量众多,因此在我国的人口比例中,农民占据较大的比例,并且我国农民的总体素质相对较低,并且缺少低碳农业这方面的意识,从而导致我国的低碳农业不能够较快的发展。由于我国的低碳行业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主要面临一系列问题,如下所示:

 

(一)农业资源分布较为分散

 

我国的农业资源的分布较为分散,从而给我国的农业带来极大的困扰,随着我国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粗放式的管理经营模式,从而导致农民群众对土地及环境不能够有效的管理。在农业生产中最为重要的管理经营方式就是集约化经营,在集约化经营模式下,农民群众可以更好的对土地和环境进行保护,并且还能够有效的降低农民对于土地的依赖,并且对我国农业经济的集约化发展带来巨大的推进作用。

 

(二)财力物力投入不足

 

由于我国在农业生产中没有给予较多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支持,从而导致有大量的基础设施受损严重,并且各级政府的支持力度还略显不足。各级政府在财力支持上不能够做到均衡分配,从而导致当地的节能、节水与减排等举措无法有效地施行。

 

(三)劳动群体的总体素质不高

 

因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大国,并且在我的人口比例中,农民要占据较大的人口比例,因此我国农业的开发与改造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并且在对农业科技进行推广时,也不能够介绍的很全面,从而是我国的低碳农业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并且在对于一些比较先进的技术的应用时,也不能够科学的使用,由于劳动群体的农业发展意识及节能减排意识的普遍不高,从而导致低碳农业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二、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的对策分析

 

(一)体制方面

 

当前,我国土地流转制度正在试行,这是一种在现行体制下的制度创新,对土地规模化经营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应该充分利用制度创新尽快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在土地流转方向上加强控制,对流向低碳农业生产用途的土地加强政策倾斜,对流向高碳投入和高化学投入用途的土地实行政策限制。另外,加强农业生产组织化建设,建立和扶持各种农业生产协会和生态农业合作社组织,是目前克服分散经营模式下主体众多难于实现低碳农业规模经营比较现实的方法。

 

(二)生产方式方面

 

在低碳农业的生产方式上,要积极引导并推广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并且在推广的过程中要重视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

 

1.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

 

在农业生产中要对化肥和农药进行有效的控制,并且降低农业生产对化工能源的依赖性,注重绿色有机生产,并建立起绿色有机的生产模式。例如,在农业生产中,可以使用家产的粪肥等有机肥料来替代化肥,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壤进行有机改良,使土壤的有机成分含量能得到大幅度提升。

 

2.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

 

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对其成产方式进行改革,还要重视节约型农业的建设。可以将农作物的秸秆充分利用,这样一来,既可以防止环境污染,又能够节约资源,并且对秸秆资源还能够重新加工利用。

 

3.是开发和推广使用新能源

 

太阳能集热器的有效使用时低碳农村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能够大幅度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还能够对农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行有效的控制。

 

(三)技术支持方面

 

在低碳农业的发展过程中,首先在节能减排的工作中要加以重视,并且对于节能减排工作中的要给予相应的先进技术支持,同时要有效提高能源的附加值,并且在对于能源的使用时也要对温室气体的排放做到有效的控制。将一些低碳能源进行大范围推广,并给予一定的技术支持,低碳能源的有效利用是建立环保型农业的重要基础。

 

(四)工作人员素质方面

 

低碳农业的发展中,要注意对农村低碳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并且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起全新的理念及发展模式。另外在农业发展中还需要广泛的招收低碳技术专业人员和相关的管理人才,积极组建一支高水平的低碳专业技术团队,并且形成发展低碳行业的良好氛围。

 

三、结论

 

篇(6)

【英文摘要】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 from 1978 to 2004. The finding of our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the different institutions of land create different incentive to the persons who engage in the agri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the change of benefit space is caused by the movement of price and finical impacts on the activity of farmers. Hence, the change of institu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 after China' s reform and opening.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hange of land institution, price system and the finical and taxation institution, which impact on the 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 in different phases from 1978 to 2004 in the econometric and statistic methods. The survey shows that the change of institution has greatly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ccording to our research, we should take the innovation of rural institution as the main way which to realize the 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

【关 键 词】农村/制度变迁/农业增长

Country/Change of Institution/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

【正 文】

JEL Classification: Q190, R110

一、引言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引起长期停滞的农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业一改过去长期徘徊的局面,进入了一个增长的快车道,粮食产量在短短的几年里上了一个大台阶。这带给中国经济的一个显著变化是,长期困扰我们的吃饭问题终于得到解决。但是,中国不同阶段的农业增长有起有落,特别是1996—2002年,农业进入了一个持续低增长的阶段,增长的幅度连续低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平均水平(见图1)。面对中国农业增长的这种趋势,许多学者选择不同的分析思路予以解释和分析。

其中林毅夫(1994)以及麦克米兰等(Mcmillan, Whalley and Zhu, 1989)比较早地分析了中国农村改革对农业增长的影响。他们的研究均认为1978年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农村的经济制度从生产队体制向转变,这一转变对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农业产出惊人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黄少安等(2005)则对中国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前的土地产权制度变化影响农业增长予以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农业经济在此期间,由于不同阶段实行的产权制度不同,所激励的生产要素投入也不同,从而农业总产出有较大差异;而投入相同的或可比的生产要素,在不同产权制度下,要素的利用率也有差异。另有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的王红林、张林秀(2002)则以江苏省为例分析了公共投资如何促进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改善以及技术进步与发展,进而说明公共投资对农业可持续增长的作用。此外冯海发(1992)、顾焕章等(1992)、樊胜根(1992)、吴方卫等(2000)则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基本分析框架,从一个较长期的视角对我国农业增长结构及增长效率进行分析。孟令杰(2000)则利用非参数DEA方法对我国1980—1995年农业产出的生产效率进行测量。从现有的文献来看,我国的农业产出的变化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每一个因素都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对农业增长产生影响。但是,进一步分析这些因素发生作用的情况,会发现它们在农业增长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其中的一些因素对农业增长的影响更加明显。回顾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农业增长,总结对这个时期农业增长的不同分析,我们认为,这个时期的中国农业增长与农村经济制度的变迁有密切的关系,当然,这里所讲的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不仅是土地产权制度的变迁,还表现为价格制度、财税制度的变迁。并且这几项制度相互支持,成为影响农业增长的主要因素。对此,我们将从两个方面来说明:一是分析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与其他农业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二是对农村经济制度变迁影响农业增长进行实证分析。

本文的基本结构安排如下:在文章的第二部分我们主要对制度变迁与其他影响农业增长因素的关系进行说明;在第三部分我们首先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制度变迁进行了一个简要的回顾,然后我们根据格利克斯(Griliches, 1963)提出的生产函数方法,评估和验证各项制度创新对我国农业增长的影响;最后,是本文的结论部分,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二、制度变迁与其他影响农业增长因素的关系

篇(7)

在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下,农业经济仍未及时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在农业经济管理方面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管理体制与农业经济发展脱节

在国家发展初期,国内仍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所有制并存的发展体系,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及服务经济共同协调发展的模式。因国内经济成分过于复杂,国内不同经济的管理配置仍然缺乏相应的制度体系的配置。对于农业经济,同样也缺乏相应完善的管理体系。

当前发展阶段,尽管国内农业经济管理节奏得以持续提升,但是与农业经济管理相匹配的管理体系仍未得以明显地改善,不利于国内农业经济管理的进一步改善。这种管理制度的缺陷,严重不利于国内经济的稳健、快速发展。

2.农业经济管理不全面

在当前阶段,农业经济管理不够全面,部分农业实际生产环节几乎是死角。在实际农业经济管理中,往往存在过于注重特定环节,而忽视了其他生产环节的问题。比如,农业经济管理过于关注农业种植环节,重视农业生产质量的提升工作,但是却忽视了农业产成品后期加工环节的管理工作。而农产品后期加工工作是食品安全领域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大多数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均是由于非法商家处于成本下降的考虑而应用了非法的农产品加工方式所引起的。

3.农业经济管理意识过于薄弱

在国内经济发展中,农业经济扮演着极其关键的角色,为了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稳健快速发展,党和政府已制定了很多保护农业经济的法规与正常,而针对农业经济管理同样也制定了一系列详细的规范。

但是,自从工业改革及城市化的进步进展,从事农业经济发展的人员在急速锐减,造成农业经济发展队伍后备力量严重不足。此外,当前部分农业经济管理员工实践经验过于薄弱,对农业经济发展有着错误的理解,造成农业经济管理意识过于薄弱。比如,部分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员工在平常实际工作中,农业管理制度关注度严重不足,再加上管理理念过于滞后,严重影响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快速发展。另外,不同农业经济工作员工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异,工作态度不够端正,知识储备不足,难以满足当前市场经济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当前农业经济管理解决策略

(一)改变农业经济管理发展模式

目前,国内农业经济管理中最大的不利因素便是农业经济管理思维过于滞后,管理模式跟不上国内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需求。结合全球发达国家的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经验来看,改变农业经济管理的思维模式便是积极有效的解决策略之一。传统的思维模式大多是应用产量扩大策略,比如在建国初期,为了超英赶美,而应用不正确的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策略。当前,随着居民环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烈,针对农业经济的管理也应该要转变思维模式,而不能仅仅依靠农业产量提升这一单一的发展策略,而应该更为关注环境保护,注重环境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此外,还需要密切关注农产品的安全与健康。

(二)加强农业经济管理队伍建设

农业经济管理发展中,管理队伍参差不齐是阻碍其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农业经济管理队伍建设,以更好地为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服务,推动农业经济稳健发展。

1.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福利地位

当前,农业经济管理团队参差不齐,难以吸引高水平的管理人员,最为重要的原因在于目前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薪酬福利较为低下,与其他行业相比毫无吸引力可言,因而,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薪酬福利极重要。其一,国家应该加大对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扶持力度,投入更多的资金关爱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其二、应该加大对农业经济发展企业的优惠力度,这样才能够让农业经济发展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力度,从而为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吸引更为优秀的人员加入到农业经济管理工作队伍中。

2.加大高校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力度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国内大多高校所设置的学科更加接近于这些经济发展领域。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农业经济管理队伍建设,应该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加大高校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力度,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

(三)应用信息化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效果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本质上就是指利用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全面实现各类农业经济发展领域信息及知识的获取、处理、传播和综合应用,从而实现传统农业经济结构优化,明显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效率和管理决策能力,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健康、稳健及快速发展的过程。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不仅仅有利于传统型农业经济向知识型农业经济的转变,并且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还能够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篇(8)

一、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基本状况

近年来,特别是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实施以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1.合作社数量快速增长,整体实力逐步增强。

2.合作社行业分布广泛,以种养殖业为主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已经逐步拓展到种植、养殖、农机、植保、技术信息等多个行业,其中主要分布在种植业和畜牧业。

3.合作社服务领域拓宽,以产品销售和生产服务为主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服务的领域已由过去主要开展信息服务延伸到农资供应、农技推广、加工、仓储和销售等多个环节。

4.合作社运作模式多元化,大致有四种类型

一是“合作社 + 农户”,这类合作社一般由农户自发组织成立,主要通过合作社把自己的产品销往市场;二是“合作社+基地+农户”,该类合作社通常拥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合作社通过生产基地,指导农户生产,并按标准收购或代销社员产品;三是“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这类合作社一般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起,企业占合作社的绝大部分股份,农户以劳动或产品入股,合作社搭建了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桥梁,成为企业的生产车间。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对促进我国农产品生产流通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有效抵御市场风险

从交易成本理论来看,农业生产经营具有较强的资产专用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相比于单个分散的农户具有更高的市场开拓能力,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获得规模收益。近年来,各地通过积极发展合作社,将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家庭经营规模小、生产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弱的局限性,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2.有利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合作社通过将科技推广、品种改良覆盖到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等各个环节,推进了农业生产标准化和农产品品牌化。带动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成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助推器。

3.有利于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

近年来,各地不断探索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利益分配机制,一方面,按市场价或保护价收购社员农产品,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另一方面,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营利润按社员的交易额进行分红,促进农民既增产又增收。

4.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和市场竞争力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这就要求农产品生产的整个流程都需要符合质量标准,进入最终消费环节的产品具备可追溯性。各地通过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了农业生产、加工、营销全过程的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和市场竞争力。

三、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1.合作社规模普遍偏小,整体实力仍显薄弱。很难形成产品规模和提高产品质量等,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产业化经营、提高规模效益的主要障碍。

2.合作社服务层次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服务面不广、层次较低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民合作社组织优势的发挥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3.合作社融资难,高素质管理和技术人才匮乏。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组织加工、开拓市场的开展及合作社的发展与创新。

4.合作社制度尚不健全,管理运行有待规范。

5.对合作社的扶持政策有待配套完善。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税收减免等政策主要给予重点龙头企业,对合作社的优惠政策还存在着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四、政策建议

1.促进各类合作社的规范化发展

明确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法律地位,鼓励和扶持合作联社的发展壮大。完善合作社的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制度,加大理事会、监事会权力的行使。规范和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形式,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委托生产、入股分红、盈余返还等方式,与合作社建立自愿平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

2.改进对合作社的金融服务

创新合作社金融服务的监管方式,鼓励金融机构针对合作社的资金需求特点,切实改进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加大信贷投入。与此同时,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成立同类合作社的资金互助社,扶持合作社之间开展金融联合与合作。积极组织产销对接、科技对接、银农对接等活动,为合作社机制创新搭建平台。

3.加强合作社专业人才的培养

引导和鼓励农技人员到合作社任职,进一步加强合作社带头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除此之外,应充分发挥实训基地作用,组织开展合作社各类人才培训,增强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4.强化对合作社的项目支持力度

篇(9)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及近年来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故的双重压力下,中国的农产品与食品加工企业面临着成本增加、资金短缺、利润降低、竞争日益激烈等问题,企业发展举步维艰。如何在困境中突围,开辟一片蓝海市场成为当务之急[1-4]。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与行业调研,以2家具有代表性的农产品、食品加工企业作为案例,应用swot分析法进行分析与探讨,希望能为我国农业企业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出路。 中国

1案例分析

禾丰农产品公司(以下简称“禾丰”)是某市一家以生产草莓、黄白桃、甜糯玉米等为主的速冻果蔬加工企业,夏、秋两季是该公司的生产旺季,冬、春两季为生产淡季。

泰昌食品公司(以下简称“泰昌”)则是某市一家以生产水饺、面点等为主的速冻加工企业,冬、春两季是该公司的生产旺季,夏、秋两季为生产淡季。

2家企业均是华北地区具一定知名度的公司,但由于近年来市场大环境的影响以及2家各自行业的竞争压力——成本居高不下、行业平均利润率降低、产品雷同且竞争力降低等等,使得两家企业经营举步维艰,企业生存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根据两家企业各自的行业特点,若能通过跨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彼此带动,必能探索一条新的出路。

2拓界合作的优势

2.1淡旺季的生产互补、资金共享的优势

传统的速冻水饺面食行业每年的4—9月为淡季,10月至翌年3月为旺季;而速冻果蔬行业则相反,每年的12月至翌年4月为淡季,5—11月为旺季。旺季是工厂的创收季节,工厂往往存在产能不足、资金紧缺、人手不足的缺陷;淡季是工厂的消耗季节,工厂往往存在产能过剩、资金富余、人员富余、设备闲置等问题。如何有效地协调和解决行业淡旺季问题成为了农产品加工企业与食品加工企业发展的瓶颈。

由于2家工厂存在资源互补、共享的条件,若能跨越行业界限进行合作,充分利用产能、设备、人员、资金等,则能起到规避行业淡季、减少消耗、增加利润的功效。夏秋季节是果蔬业的旺季,以禾丰为平台(果蔬专业厂),扩大定单范围,泰昌提供资金支持,协助生产,提高产能,扩大市场供应能力;冬春季节是水饺面食业的旺季,禾丰提供资金支持,协助生产,提高市场占有率,2家工厂的合作可达到淡旺季互补、资金共用、稳定员工的双赢局面。

2.2渠道共享的优势

2家工厂的产品都是采用冷链环节生产流通的,销售通路、客户群体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若可彼此共享对方的销售网络,可有效拓宽销售渠道,降低销售成本。如禾丰可通过泰昌的销售通路拓展部分产品的内销市场(甜玉米、糯玉米、混合菜、毛豆、薯条、烤地瓜等),泰昌则通过禾丰的国内外的渠道向客户推荐自己的产品。

转贴于中国

2.3变废为宝,增加双方边际利润的优势

不同行业对产品标准的定义不同,速冻果蔬业对加工的农产品外观、保鲜程度、口感、品质、农残等有较严格的要求,速冻果蔬业中所谓的“下脚料”大多为外观、鲜嫩程度不符合要求,多数下脚料可以作为水饺的优质原料(如香菇、西兰花、芦笋、甜玉米等),这样提高禾丰的速冻果菜产品利润的同时,也为泰昌的水饺面食生产提供了优势的原料。通过转变淡季的消耗、果蔬厂“次品”的再利用、销售网络成本的分摊等资源共享能有效降低产品的成本,增加利润。中国

3拓界合作的边际创新

2个不同且又关联的行业交叉合作,可碰撞产生出一些新的发展思路,跳出传统产品的限制,通过发展优质特色、有机蔬菜原料基地,提高产品利润,提升品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3.1交叉利用

一般速冻水饺的旺季在冬春2季,但冬春季的蔬菜(速冻水饺的主要原料)相对夏秋季节,品种单一、价格较贵,这样的现状制约了行业的发展。然而,速冻果蔬业的本质就是延长果蔬的保鲜期,缓解供需失衡的压力、调节果菜产销季的价格,达到反季节供应。泰昌可利用裕丰的速冻保鲜技术优势,在夏秋季为自己生产储备旺季所需的低成本、有特色的优质原料,既降低泰昌的生产成本,又能为其新产品的研发提供优质的原料。

3.2立体开发

2个行业的本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方便人们生活、缩短就餐时间、丰富饮食文化,结合2个行业的特点、两家工厂的优势,可开发出多种速冻食品、微波食品、调理食品;向微波、调理以及半成品菜肴食品发展,实施多品牌战略,迎合市场发展趋势。利用禾丰的农业优势,发展优质特色、绿色、有机原料基地,把特色农业、绿色、有机原料的概念引入到泰昌的产品生产研发中,打造成泰昌品牌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产品档次,增加企业利润。如高赖氨酸玉米、绿色小米、高粱米、彩色糯玉米研发特色面点、汤圆、饺子;地瓜(黄、紫)、特种马铃薯开发丸子、汤圆;特殊颜色、特殊功能蔬菜开发的饺子等。参与多个地区的有机原料基地的认证,如我国的ofdc有机认证、欧盟的bcs有机认证、美国的ocia有机论证、日本的ics有机认证等,促进开拓国际市场。

4合作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2家工厂分属不同的行业,优势组合能产生较好的边际效益,但也容易混淆彼此的主业,这是最大的隐患。2个相近而又不同的行业给管理带来了一些挑战,水饺面食业原料稳定、机器化作业,管理计划性较强;果蔬业原料不稳、手工作业、市场波动较大,经营管理必须强调灵活性。彼此合作的目的应该是各自在自己的行业更具优势、更加专业,因此绝不能混淆各自的主业。管理要释放生产力,而不束缚生产力,这是“1+1能否大于2”的关键。

2008年的这场危机也许更像是前进路上的清道夫,使企业能静下心来思考自身的出路,与其束手无策等待经济回暖,不如积极开展新局面,希望2家企业的合作能创出一片蓝色海洋。

5参考文献

[1] 任湘怡,赵金晶.出去、进来都是商机——长三角农产品企业合作的故事[j].乡镇企业导报,2008(3):21.

[2] 刘小锋,林阿春.农业高校与农业企业合作技术创新探讨[j].福建经济,2003(8):30.

篇(10)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及近年来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故的双重压力下,中国的农产品与食品加工企业面临着成本增加、资金短缺、利润降低、竞争日益激烈等问题,企业发展举步维艰。如何在困境中突围,开辟一片蓝海市场成为当务之急[1-4]。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与行业调研,以2家具有代表性的农产品、食品加工企业作为案例,应用SWOT分析法进行分析与探讨,希望能为我国农业企业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出路。

1案例分析

禾丰农产品公司(以下简称“禾丰”)是某市一家以生产草莓、黄白桃、甜糯玉米等为主的速冻果蔬加工企业,夏、秋两季是该公司的生产旺季,冬、春两季为生产淡季。

泰昌食品公司(以下简称“泰昌”)则是某市一家以生产水饺、面点等为主的速冻加工企业,冬、春两季是该公司的生产旺季,夏、秋两季为生产淡季。

2家企业均是华北地区具一定知名度的公司,但由于近年来市场大环境的影响以及2家各自行业的竞争压力——成本居高不下、行业平均利润率降低、产品雷同且竞争力降低等等,使得两家企业经营举步维艰,企业生存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根据两家企业各自的行业特点,若能通过跨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彼此带动,必能探索一条新的出路。

2拓界合作的优势

2.1淡旺季的生产互补、资金共享的优势

传统的速冻水饺面食行业每年的4—9月为淡季,10月至翌年3月为旺季;而速冻果蔬行业则相反,每年的12月至翌年4月为淡季,5—11月为旺季。旺季是工厂的创收季节,工厂往往存在产能不足、资金紧缺、人手不足的缺陷;淡季是工厂的消耗季节,工厂往往存在产能过剩、资金富余、人员富余、设备闲置等问题。如何有效地协调和解决行业淡旺季问题成为了农产品加工企业与食品加工企业发展的瓶颈。

由于2家工厂存在资源互补、共享的条件,若能跨越行业界限进行合作,充分利用产能、设备、人员、资金等,则能起到规避行业淡季、减少消耗、增加利润的功效。夏秋季节是果蔬业的旺季,以禾丰为平台(果蔬专业厂),扩大定单范围,泰昌提供资金支持,协助生产,提高产能,扩大市场供应能力;冬春季节是水饺面食业的旺季,禾丰提供资金支持,协助生产,提高市场占有率,2家工厂的合作可达到淡旺季互补、资金共用、稳定员工的双赢局面。

2.2渠道共享的优势

2家工厂的产品都是采用冷链环节生产流通的,销售通路、客户群体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若可彼此共享对方的销售网络,可有效拓宽销售渠道,降低销售成本。如禾丰可通过泰昌的销售通路拓展部分产品的内销市场(甜玉米、糯玉米、混合菜、毛豆、薯条、烤地瓜等),泰昌则通过禾丰的国内外的渠道向客户推荐自己的产品。

2.3变废为宝,增加双方边际利润的优势

不同行业对产品标准的定义不同,速冻果蔬业对加工的农产品外观、保鲜程度、口感、品质、农残等有较严格的要求,速冻果蔬业中所谓的“下脚料”大多为外观、鲜嫩程度不符合要求,多数下脚料可以作为水饺的优质原料(如香菇、西兰花、芦笋、甜玉米等),这样提高禾丰的速冻果菜产品利润的同时,也为泰昌的水饺面食生产提供了优势的原料。通过转变淡季的消耗、果蔬厂“次品”的再利用、销售网络成本的分摊等资源共享能有效降低产品的成本,增加利润。

3拓界合作的边际创新

2个不同且又关联的行业交叉合作,可碰撞产生出一些新的发展思路,跳出传统产品的限制,通过发展优质特色、有机蔬菜原料基地,提高产品利润,提升品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3.1交叉利用

一般速冻水饺的旺季在冬春2季,但冬春季的蔬菜(速冻水饺的主要原料)相对夏秋季节,品种单一、价格较贵,这样的现状制约了行业的发展。然而,速冻果蔬业的本质就是延长果蔬的保鲜期,缓解供需失衡的压力、调节果菜产销季的价格,达到反季节供应。泰昌可利用裕丰的速冻保鲜技术优势,在夏秋季为自己生产储备旺季所需的低成本、有特色的优质原料,既降低泰昌的生产成本,又能为其新产品的研发提供优质的原料。

3.2立体开发

2个行业的本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方便人们生活、缩短就餐时间、丰富饮食文化,结合2个行业的特点、两家工厂的优势,可开发出多种速冻食品、微波食品、调理食品;向微波、调理以及半成品菜肴食品发展,实施多品牌战略,迎合市场发展趋势。利用禾丰的农业优势,发展优质特色、绿色、有机原料基地,把特色农业、绿色、有机原料的概念引入到泰昌的产品生产研发中,打造成泰昌品牌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产品档次,增加企业利润。如高赖氨酸玉米、绿色小米、高粱米、彩色糯玉米研发特色面点、汤圆、饺子;地瓜(黄、紫)、特种马铃薯开发丸子、汤圆;特殊颜色、特殊功能蔬菜开发的饺子等。参与多个地区的有机原料基地的认证,如我国的OFDC有机认证、欧盟的BCS有机认证、美国的OCIA有机论证、日本的ICS有机认证等,促进开拓国际市场。

4合作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2家工厂分属不同的行业,优势组合能产生较好的边际效益,但也容易混淆彼此的主业,这是最大的隐患。2个相近而又不同的行业给管理带来了一些挑战,水饺面食业原料稳定、机器化作业,管理计划性较强;果蔬业原料不稳、手工作业、市场波动较大,经营管理必须强调灵活性。彼此合作的目的应该是各自在自己的行业更具优势、更加专业,因此绝不能混淆各自的主业。管理要释放生产力,而不束缚生产力,这是“1+1能否大于2”的关键。

2008年的这场危机也许更像是前进路上的清道夫,使企业能静下心来思考自身的出路,与其束手无策等待经济回暖,不如积极开展新局面,希望2家企业的合作能创出一片蓝色海洋。

5参考文献

[1] 任湘怡,赵金晶.出去、进来都是商机——长三角农产品企业合作的故事[J].乡镇企业导报,2008(3):21.

篇(11)

>> 发展有机蔬菜生产势在必行 有机蔬菜 发展设施蔬菜,构建绿色有机蔬菜村 绿色、有机蔬菜种植技术探讨 有机蔬菜土壤培肥技术的探讨 探讨有机蔬菜的种植技术 武汉有机蔬菜发展现状分析 发展有机蔬菜种植的前景分析 有机蔬菜种植发展前景分析 有机蔬菜种植技术 有机蔬菜生产十二要素 有机蔬菜投资难题 有机蔬菜的故事 有机蔬菜的营销 有机蔬菜绝对安全吗 有机蔬菜生产技术 蔬菜,还是有机的好 论有机蔬菜"土壤病" 有机蔬菜的种植技术 加快辽宁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发展的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 王晓茹.发展绿色、有机蔬菜的意义与途径[J].现代农业科技,2007(1):42.

[5] 有机蔬菜种植技术[EB/OL].[2014-02-28].http://.cn/User_Doc/30383/News/3205/20127251215101876303831.htm.

[6] 杜永臣,胡鸿,刘凤权.美国有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启示[J].中国蔬菜,2010(19):9-11.

[7] 强百发.中韩有机农业的发展:比较与借鉴[J].科技管理研究,2009(8):79-83.

[8] 李伟勇,刘建平,李展彬.有机蔬菜种植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8):138,142.

[9] 于丁巧.有机蔬菜种植问题――以北京市和泰安市为例[J].农家科技,2011(S2):33.

[10] 黄锦明,郑卓辉,刘泽林.有机蔬菜种植的可持续发展[J].广东农业科学,2008(9):186-187.

[11] 李知军,孙诗明.浅谈有机蔬菜的种植[J].中国农业信息,2013(19):70.

[12] 李润根,廖振军.江西省有机蔬菜发展对策探讨[J].长江蔬菜,2005(12):6-8.

[13] 王子强,刘合昌,马明敏,等.对发展有机蔬菜的认识与对策探讨[J].中国果菜,2006(1):31-32.

[14] 马超,王天文,文林宏,等.贵州省发展有机蔬菜的优势及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09(6):179-181.

[15] 方志权.上海发展有机蔬菜的实践与思考[J].经济地理,2002(S1):40-43.

[16] 康起亮.广州市有机蔬菜发展现状及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06(6):98-99.

[17] 汪李平,刘义满,周国林.有机蔬菜――水生蔬菜生产技术规程[J].长江蔬菜,2014(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