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大全11篇

时间:2023-07-25 16:45:1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篇(1)

(一)安徽主要城市生产业发展现状

迄今为止,国内外对生产业的分类尚有出入,参考现有研究文献与传统分类,并结合《安徽省统计年鉴》与安徽投入产出表中有关服务贸易的统计分类,本文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业①为代表来研究安徽生产业的发展现状。缘于数据可得性及生产业统计口径的变化,这里仅对2002~2010年间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由表1可知,从总体上看,2002~2010年安徽17个城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产值虽有波动,但总体显示出快速增长趋势。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安徽主要城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产值增速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如:淮北、亳州、蚌埠、马鞍山、芜湖、宣城、铜陵、安庆和黄山),其中蚌埠受金融危机产业波及效应影响最为明显,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产值由2008年53.07亿元下降为24.67亿元,减少28.40亿元。其次是芜湖(减少17.23亿元)和安庆(减少16.68亿元)。在研究期间,安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产值排名前5的城市依次为合肥、芜湖、蚌埠、安庆和宣城。由图1可知,从总体上看,2002~2010年安徽17个主要城市批发零售业产值呈现递增趋势。其中,合肥增长最为明显,由2002年45.59亿元增长为2010年的202.18亿元,其他城市总体表现为稳中有升。从考察期间安徽17个主要城市批发零售业均值来看,合肥排名第1(100.74亿元),其次是安庆(37.13亿元),阜阳名列第3(32.70亿元)。铜陵(13.27亿元,15位)、黄山(13.00亿元,16位)和池州(10.29亿元,17位)排名相对靠后。由图2可知,从总体上看,2002~2010年安徽17个主要城市金融业产值呈现出“增降增”趋势,2005年除芜湖和池州外,其他城市与2004年相比较,金融业产值均有所下降。2006年之后,安徽17个主要城市金融业产值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在考察期间安徽17个主要城市金融业产值排名前3的依次是合肥、安庆和芜湖;而黄山、淮北和池州排名相对靠后。

(二)安徽生产业发展水平与中部省份的比较分析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伴随安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生产业发展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安徽生产业无论在绝对规模、增长速度还是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就。但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安徽生产业发展水平与全国服务业发达省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哪怕就中部省份而言,安徽生产业发展也相对滞后(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首先,从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来看,安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及金融业在中部六省中排名第五,排名相对靠后;批发零售业位列第四,落后于河南、湖北、湖南,并且安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业生产总值依次为527.02亿元、887.66亿元、396.17亿元,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依次为693.36亿元、1296.72亿元、696.96亿元)。其次,从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来看,安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固定资产投资较少,仅为477.93亿元,在中部六省中排名最后,而且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98.38亿元)。批发零售业固定资产投资为252.52亿元,在中部六省中排名第三,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9.18亿元)。安徽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在这三个行业中排名最为靠前,在中部地区排名第二,但是我们必须清楚看到,虽然排名相对靠前,但从规模上看,其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安徽金融业投资水平尚有待进一步提高。最后,从2010年城镇单位从业人数来看,安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吸纳就业人数仅为15.14万人,在中部六省中最低,并且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0.36万人)。批发零售业吸纳就业人数为13.97万人,在中部六省中排名第五,高于江西(7.88万人)及全国平均水平(5.99万人)。金融业吸纳就业人数14.69万人,在中部六省中排名第三,高于山西(13.79万人)、江西(10.50万人)及全国平均水平(6.75万人)。总体来看,一方面安徽生产业尽管发展势头良好,但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与全国生产业发达省份相比差距较大。另一方面,虽然安徽生产业在吸纳就业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缘于安徽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及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上力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安徽生产业产出的增加。同时,我们应该严格区分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概念,加大对安徽生产业就业人员的培训,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从而提升安徽生产业总产值。

二、安徽生产业影响能耗强度的路径分析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伴随安徽经济发展,自然资源短缺、能源耗竭、生态环境恶化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显。本部分尝试分析安徽如何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来缓解经济发展与能源的冲突,在能源约束条件下,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与节能降耗来实现安徽经济持续发展。

(一)安徽生产业单位GDP能耗分析

生产业往往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与低能耗等特点,这恰好契合我国节能降耗的目标。因此,生产业通常被认作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而生产业构成中,缘于部门自身特性的差异,单位GDP的能耗强度又有所不同。安徽统计年鉴中缺乏批发零售业能源消耗数据,同时考虑中国统计年鉴与安徽统计年鉴中均没有列出第三产业总的能源消费总量数据,本研究仅通过比较全国与安徽的第一、第二产业与生产业(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为代表)单位GDP能耗来阐述安徽生产业在降低能耗中的重要性。再者,本研究仅列出全国批发零售业单位GDP能耗数据作为参考,为安徽生产业结构调整与节能降耗提供思路。由表3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考察期间,安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单位GDP能耗明显高于全国水平。全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单位GDP能耗相对稳定,在12.04~14.08范围内变动;而安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单位GDP能耗一路攀升,由2001年的33.42变为2010年的97.31,增长了近两倍。安徽应加大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整治力度,加强与先进省份的经验交流,加速安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单位GDP能耗的降低。第二,从全国来看,第二产业单位GDP能耗最高,其次是农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最低。从安徽来看,考察期间农业单位GDP能耗最低,在2001~2005年间第二产业单位GDP能耗最高,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居中。在2005~2010年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单位GDP能耗超过第二产业,排名第一。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是生产业中能耗最高的部门,如果综合考虑其他部门的能耗优势,生产业单位GDP能耗还是应该明显低于第二产业水平,因此,安徽生产业在降低单位GDP能耗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第三,从全国来看,批发零售业单位GDP能耗显著低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这为安徽生产业内部结构调整提供一个思路,在发挥生产业对安徽经济增长促进性同时,可考虑优先发展批发零售与金融业等,在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确保节能降耗目标的实现。

(二)安徽生产业对制造能耗强度的影响

工业是能源消耗的主体,而制造业又是工业的核心,因此其能耗水平将直接关系到安徽整体能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降低制造的能耗强度,必须实现安徽制造业向高端的攀升,发展以高知识、高技术含量和高复杂度为特征的高技术产业(如大型先进装备制造业等),而生产业作为新技术应用与传播的载体,可为制造业发展提供配套支撑,生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有助于制造业生产效率提高与能耗强度降低。首先,安徽生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安徽地处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带西端,在承接东部制造业转移中有着自身显著优势,但这种优势并没有得到显著发挥,高端制造业的发展还较为落后,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较弱。这一方面由于物流成本的制约,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其发展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关系中间环节的流通成本,从而影响产品竞争力。安徽应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加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互动,提升安徽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金融保险体系的不完善,将制约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众所周知,高技术产业对人力资本与资金需求明显高于其他产业,而生产业发展的滞后将严重阻碍人力资本、知识资本与技术资本进入高技术产业领域,同时制约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能力,进而制约制造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安徽应进一步加强金融保险业对高技术产业的支撑,加速其研发,充分利用技术创新、技术贸易与技术外溢等途径发挥生产业对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加速节能技术应用推广与落后产能的消除,提高制造业能源利用效率。

三、安徽生产业构成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促进性研究

(一)变量选取及数据描述

本文运用Super-SBM模型,基于2004~2010年安徽主要城市数据,通过多投入单产出模型,对考察期间加入资源环境约束的安徽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投入要素包括劳动、资本、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产出要素为地区生产总值。具体变量选取如下:1.人口子系统。本文以安徽各城市单位从业从数(单位:万人)作为反映人口子系统的指标。2.经济子系统。本文以固定年份为基期的不变价资本存量作为衡量资本投入的指标(单位:万元)。本文在确定安徽各主要城市初始资本存量时,沿用了张军(2000)和杨格(Young,2000)的估算方法,即用安徽各主要城市1990年的固定资本形成去除以10%作为该主要城市的初始资本存量。3.能源子系统。文中选取安徽主要城市电力消费(单位:万千瓦时)作为衡量能源子系统投入指标。4.环境子系统。本文污染排放以工业三废中工业废水排放量(单位:万吨)和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反映(单位:吨)。5.产出。产出沿用习惯做法以地区生产总值体现(单位:亿元),借助地区生产总值平减指数,将其折算为1990年不变的价格。数据来源于1991~2011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及《安徽省统计年鉴》。考虑行政区划的调整及部分城市数据的缺失严重,亳州、池州和宣城没有包括在样本内。投入产出变量统计性描述见表4。

(二)引入资源环境约束的安徽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借助Super-SBM模型,基于2004~2010年安徽主要城市相关数据,计算得出引入资源环境约束的安徽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结果如表5所示。由加入资源环境约束的安徽主要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结果可以得出:考察期间,安徽主要城市反映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数值虽有所波动,但大部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呈现出进一步增强趋势,如合肥、芜湖、蚌埠、淮南、淮北、马鞍山、铜陵、安庆等。

(三)安徽生产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联分析

为了进一步检验安徽生产业是否有利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以Super-SBM模型计算得出安徽主要城市历年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数的对数(LNSDi,t)为因变量,以安徽生产业各部门生产总值为自变量,同时引入控制变量构建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具体变量设置如下:(1)生产业发展水平,本文以1990年不变价格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业生产总值的对数衡量,分别为LNTPCi,t、LNLSi,t、LNJRi,t。(2)经济发展阶段: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以证实,本文用1990年不变价格地区人均GDP的对数(LNGDPi,t)反映安徽经济发展水平,来检验安徽可持续发展与人均GDP间是否具有二次型关系。(3)结构因素:众所周知,产业结构(ICi,t)与可持续发展关联紧密,本文选取第二、三产业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占该地区GDP比重IRi,t和SRi,t来依次衡量。第一,安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与经济基础关联不显著,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相关结论在安徽并没有得到很好验证。第二,第二产业比重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关联不显著,而服务业发展有助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伴随安徽工业化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能力的冲突将日趋明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任重道远。一方面,要加快安徽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步伐,促进第三产业(如创意产业、环保服务业、文化产业等)竞争力提升,另一方面,安徽应加强政府导向,加大清洁能源(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源等)开发与利用,加快节能环保设备的推广与应用,推进节能减排工作顺利进行。第三,在生产业构成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与安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关联不显著,而批发零售业与安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显著正相关。

篇(2)

理论基础

(一)区域分工与区域经济关系我国农村地区幅员辽阔,基于不同资源禀赋形成的不同农业区域分工是农村地区发展的比较优势。各区域需结合自身的资源等条件,发展适合本区域的经济活动,由此也体现了农村地区的不同区域分工与不同发展模式。区域分工的目的在于达成整体效益的最优,通过对资源进行整合,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伴随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农村地区的发展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区域分工也在逐步调整,如区域间的生产要素或产品等的流动加速,原有的区域分工和优势发生了改变,且在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政策的指导下,不同区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明显增强。区域经济关系中的竞争与合作特征愈加明显,一方面,从合作的角度来讲,区域之间的合作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要求,同时也符合全球化和市场化的经济发展趋势;从竞争的角度来讲,区域经济关系主要以利益为基础,不同区域之间的利益要达到平衡的状态才能进行有效的合作,而区域之间的竞争关系是长期存在的。

(二)区域农业协调发展的内涵及趋势当前农村地区发展仍然主要以农业为主,区域农业协调发展是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关系着农村可持续发展。基于可持续目标的区域农业协调发展内涵应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低碳经济。新农村建设以“美丽乡村”为目标,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发展道路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二是因地制宜。我国农业经济结构在不同区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也要突出地域特色,最大限度发挥资源优势;三是整体筹划。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从整体考虑,注重农村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区域农业协调发展注重分工与合作,各区域发挥自身优势,增进各自利益。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从发展趋势来看,产业结构趋向多元化,农业地域分工更加明确,同时也面临着部分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生产布局不合理导致一系列的生态问题等。从区域经济视角出发,对农村可持续发展进行布局,应进行统筹规划和协调,立足于当前新农村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力求缩小不同区域之间的差距,细化农业分工,构建完善的区域协作体系。区域农业协调的目标是发挥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形成新农村发展良性互动的空间秩序,该模式的优势在于既能够避免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拉大,也有助于避免恶性竞争或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项目的盲目跟风。

区域经济视角下新农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区域间发展差距较大,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均衡是客观存在的,当前农村地区区域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梯度和层次,为了实现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需将区域间的不平衡性控制在合理区间。分析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是否过大主要考虑两方面因素:其一,区域内不同层次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否属于同一范畴,且区域间的差距是否在逐渐缩小;其二,区域内不同层次的经济发展格局中,低层次的占比不宜过大,这样对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制约作用会更明显。现阶段,我国从政策上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整体布局,但不同行政区域间的农村发展和建设水平不尽相同,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十分明显。即便是在同一区域范围内,也面临政策、平台、资源等方面的差异,目前而言,尚未建立功能完备的综合性区域经济系统。从政策方面来看,当前还缺乏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机制和组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性。

(二)区域之间竞争关系显著,缺乏区域协同发展机制一直以来国家对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考核主要以竞争导向为主,不同区域多呈现经济竞争关系,因此在行政区划之内,主要领导考虑的是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在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未来发展规划等方面,仍然以本区域影响因素作为主要参考,及时考虑到其他区域的利益也更多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目标来研究的,并没有从未来发展角度制定共同的目标,在推进经济发展过程中也缺少相应的学术机制,区域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合理利用,产业发展协同性较差,区域之间缺少有效联动。

(三)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不够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已经是客观的事实,且不同区域均或多或少存在对环境保护关注不够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偏远农村地区,为了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吸引外资,制定的优惠政策过于宽泛,由于缺乏对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严格限制,实际上也纵容了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农村的污染企业不能达到绿色生产的标准,必然会破坏原有的农村生态环境,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从政府监管角度来看,政府对引进来的企业监管力度不够,对于周边群众反映出来的环境问题重视不足,这些都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平衡好环境保护问题的主要原因,从长远来看,区域经济的整体提升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要平衡好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

(四)低碳农产品市场管理体系不完善我国正处于转型关键期,转型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受传统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现有的农村市场体系并不完善。以低碳农产品为例,低碳农产品市场作为新鲜事物,在我国东中西部都均有分布,但由于低碳市场内的企业规模相对较少,能够提供低碳农产品种类也不多,导致整个农产品市场影响力有限,农产品市场销售的低碳农产品都以本地为主,很少有出省或出口的地产农产品。我国地产农产品市场多以行政区域为依托,在市场管理层面一般以区域管理为主,这种条块分割式的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低碳农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也破坏了低碳农产品市场体系的构建,这种带有半垄断式的管理方式不利于低碳农产品市场向外拓展。同时,低碳农产品的生产者一般都是以农户为主,广大农村信息发展相对滞后,低碳农产品市场信息渠道有限,加之当前我国没有形成区域生产的低碳农产品统一展示平台,导致整个产业发展始终处于数据监测盲区,即使是多年生产低碳农产品的农户,也无法掌握市场数据,生产低碳农产品的种类和数量缺乏可持续的规划,常常导致低碳农产品滞销或供给不足。

基于区域经济视角的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模式创新与路径选择

(一)构建区域生态经济产业体系第一,投入减量化。由于农业发展农药化肥使用超标,为了发展生态农业,应对农药化肥进行减量,大力推动精准施肥,精准播种,精准使用农药,通过精准管理和科学管理,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进一步提升新农村土地利用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第二,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农业生产的废弃物含有大量有机质,这些农业废弃物只要通过合理开发能够发挥自身价值和作用,可以通过沼气利用方式将农业废弃物放到沼气池,既能够为家庭生活提供沼气,同时也能够将废弃物发酵之后用于土壤肥力改善等;对于可利用秸秆可以实施秸秆还田,也可以用于生物发电,造纸等;对于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应该按照垃圾的不同性质进行分类,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三,发展生态农业。新农村可持续发展需要生态农业作为支撑,对农业生产各种要素进行科学合理规划,通过系统整体谋划的方式,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之下,提升农业发展质量。例如,打造立体农业模式,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作物在一个农业生态系统之内进行混合耕作,一方面能够提升产量,另一方面还能够改善环境;再如,发展观光农业,将生态农业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等多项功能,为农民增收拓展新的路径。

篇(3)

“中部崛起”出现在政府的工作报告中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中部经济的发展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在中部六省中,中原地区的人口占到了27%,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对中部六省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比较研究的结果显示:河南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位居中部六省之首。

一、环境禀赋与比较优势价格理论

环境系统作为一种公共消费品,可能影响一个国家在服务部门的贸易竞争地位。如果一个国家在自然环境自净能力上具有丰裕的禀赋,则这个国家比环境自净能力稀缺的国家具有贸易竞争优势。根据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如果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产品上具有比较价格优势,它将出口该产品。

假定A、B两个国家发展相互间的贸易,且都生产两种产品1和2。p 1和p2代表A国在自给自足状况下的两种商品1 和2的价格。P*1和p*2 代表B国在自给自足条件下的两种商品1和2的价格。令p=p 1/p2 ,p*=P*1/p*2 。两国建立贸易关系的条件是p>p*或p

二、地区优势

(一)中原地区的资源禀赋优势

中原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矿藏34种,主要有煤、铝矾土、耐火粘土、水泥灰岩、油石、硫铁矿和石英砂等。天然油石矿质优良是全国最大的油石基地之一;中原地区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花生棉花、经济林果等粮食作物和苹果、梨、红枣、柿饼、葡萄、西瓜、大蒜、金银花和黄河鲤鱼等农副土特产品;中牟、新郑、荥阳是全国重要的粮食基地县。

1.中原地区铝工业基础雄厚

现有电解铝企业28家,铝土矿资源和一、二次能源都很丰富;是全国的消费中心,铝产品辐射全国各地,运输成本低廉,有利于增强铝产品市场的竞争能力。中铝河南分公司是国内惟一具有完整产业链的特大型铝联合企业,年产氧化铝130万吨,可以带动电解铝、铝加工、炭素等一大批相关行业的发展。境内驻有国家惟一的轻金属研究机构――郑州轻金属研究院和沈阳铝镁设计院郑州分院、长铝公司设计院、中铝研发中心等四家涉铝研究机构,堪称中国铝工业的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区内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7000多名,其中涉铝专业中高级技术人才3000多人。

2.中原地区盛产小麦

年产量超过200亿公斤,为本区域的食品加工提供了可靠资源保证,为食品深加工和贸、工、农多种产业的有机结合创造了条件。经过近年来的发展,中原地区的食品工业粗具规模,一些行业在全国达到领先水平,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潜力。河南工业大学的前身郑州粮食学院是亚洲惟一的粮食高等学府,为本区域食品工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基础。食品工业已成为中原地区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3.中原地区的交通优势明显

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客运中转站之一,陇海铁路、京广铁路在这里交会,还有亚洲最大的货运编组站,物流畅通。

4.我国首家农产品期货交易所

郑州商品交易所,落户中原地区,其综合经济功能是其他企业不可比拟。从棉花期货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的半年间,其价格发现功能日渐凸显。上市半年以来,共成交461万手(约折合2303万吨),日均成交38099手(折合190495吨),与经历了130年历史、全球最大的棉花期货市场――美国纽约棉花期货市场相比,自上市的第二个月起郑棉日均交易量就相当于纽约市场同期量的19.54%以上。中国棉花期货合约以及其他农产品合约在郑商所的推出,可以使中国涉棉、涉农企业在国内进行期货交易和套期保值,这不仅可以使这些企业规避风险,也有利于中国农产品权威价格的形成。

5.中原地区的纺织工业有着雄厚的基础

国家在上世纪50年代在郑州投资2亿多元,先后建成了国棉一、三、四、五、六厂5个大中型棉纺织企业及与之相配套的大型印染厂、纺织机械厂、纺织器材厂等企业。另外还有4所纺织院校,有充足的人才储备、技术优势。整个纺织工业区方圆6平方公里,驻有10万纺织产业大军,再加上年产能为50万锭、1.5万台布机的郑州二棉,中原地区有成为全国纺织工业基地的硬件。而且中原地区具有原料优势。

(二)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决定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

过去20年来,经济发展、贸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人类关于保护环境和促进现有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可持续性开发利用的认识日益深化,有关环境方面的政策措施日渐完善。基于经济的和行政的原因,政府还会采取直接的管制措施。政府出于环境目的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往往对贸易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一,政府的环境标准可能会影响企业之间的竞争条件。

第二,环保标准要求不太严格的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以及转轨经济国家)的企业担心他们的产品可能会受到进口国贸易措施的制裁,这些企业所采用的环境标准达不到进口国更为严格的要求。

第三,越来越多的公众开始关注人类面临的臭氧层破坏、物种变化以及濒危动物保护等共同问题,由此产生了一个新的贸易议题,即针对全球环境问题而制定的国际性环境协议是否应该包括一些条款,要求成员限制与非成员的贸易往来,以迫使非成员加入国际性的环境协议。实际在很大程度上,在一个健康运行的市场经济中,价格反映资源的相对稀缺程度和消费者偏好。

篇(4)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前言

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是当今社会尤为关注的两大点。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由于人们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导致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资源不断的在减少。人们在反思的同时,对环境、经济及社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保证我国的生态环境的到持久的保护、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实现各区域的平衡发展。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首要目标是实现经济的增长,不断消除贫富差距,缩小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增长势头越来越猛,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对我们来说是必须及时解决的问题。不同的国家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标准均不同,在国内,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主要是对环境、生态以及社会问题,在国外,他们主要是如何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环境进行保护,对经济、环境、社会的兼容发展缺很少关注。我国区域资源的环境各异,且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虽然其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但是拥有着丰富的资源,所以该区域迫切希望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由于资金等因素的限制,使其走上了粗放型的道路,因此对环境造成了大量的污染,资源得不到科学、合理的利用。

一、建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施模型

利用经济控制原理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模型基础,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对未来的规划,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其模型建立的每个环节,并逐渐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选择状态评价体系

从规划上来看,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整体一致,区域属于国家的一部分,所以在利益方面二者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区域在确定其经济的发展目标时,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分析,参考相关的文献资料,有机的整合各项指标(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经管水平、就业水平等)。

(二)对模型的步骤进行科学的排序

要实现对经济进行良好的控制就是要对预期目标进行一一的实现。每个步骤所设定的目标各不相同,实现这个目标的时间和区域也各不相同,所以,要学会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的步骤进行排序。在我国,各地区的发展水平均有差异,并且各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也有好有坏,所以它们所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我国各地区需要认真对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分析,对发展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排序。

(三)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相关人员要学会科学地对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指标进行评判,对某地区的经济增长情况、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等各个方面进行合理的评判,依此来判断该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满意度,其中还包含各项目的满意程度。

当建立了状态集后,随之需要建立一个理想状态集,其中包含每个小目标满意程度的评级。采用经济控制论作为其理论依据,将每个环节的步骤设定为相应的策略,在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科学的排序,制定可行的实施步骤,将顺序靠前的目标进行优先实现,再实现步骤靠后的各项指标,使之达到最佳状态。

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我国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以简述为:在当今环境等自然资源的制约下,发挥自身区域的优势,实现该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经济增长的前提是技术在不断进步,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而实现集约型增长;可再生能源的再生速度超过了能源被消耗的速度,不可再生能源受到技术条件的约束。环境对废物吸收的能力大于废物自身产生的速度。根据该定义,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评价指标有三个方面:第一,集约型经济增长指标,包含:GNP增长、产业结构系数、支柱产业的专业化水平。第二,资源消耗及利用程度指标。指标主要有: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的消耗以及利用程度指标。第三,环境污染指标。该指标包含:河流、水域污染情况、大气污染情况、工业废气的排放情况等。

(一)集约型的经济指标

要想使一个区域内的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实现其经济的增长是关键因素,如果经济没有实现增长,那么经济就不可能得到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更加不可能得到实现。我们迫切应该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想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增长就不能对环境资源进行破坏,即经济的增长必须是净增长的模式。要实现该模式的经济增长,企业必须不断优化自身的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的技术化水平。

(二)区域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利用指标

自然资源的种类包括: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它对区域的经济增长有着关键的作用,其利用的程度和效率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自然资源包含的种类繁多,对于目标实施模型不能讲每种资源都进行考虑,所以,我们应该重点注重耕地、水资源及矿产等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

结束语

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面对各类问题的不断出现,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随着实际情况不断的进行改变,只有相关部门对优秀的措施进行借鉴,并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才,吸取以往的教训,不断完善相关政策,策略,调整改革措施,认真建设目标实施模型,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区域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永伟.大连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

[2]陈梅.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其策略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06).

篇(5)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2

前言:现阶段,我国经济水平有了极大程度的提高,而区域经济发展对促进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但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受到人口问题的制约,因此,只有控制区域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的素质以及实现人口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在辽宁人口问题的研究方面,对于辽宁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人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还不够全面,为此,本文旨在针对辽宁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人口问题和解决问题思路、方案加以研究和论述。

一、辽宁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口的关系

(一)人口数量变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目前,我国辽宁省的人口数量变化较大,人口数量逐渐增加,呈现正增长的趋势。现阶段,辽宁省已经通过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数量有了较好的控制,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其一,优化了地区的人口类型;其二,减缓了区域资源、环境、人口之间的压力;其三,提高了区域人口的整体素质;其四,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辽宁省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既加快了辽宁省城市化的进程,又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目前,辽宁省人口数量虽然得到了较大的控制,但是仍然呈现出缓慢的增长趋势,其人口数量的增加,致使辽宁省人均经济较低。因此,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对区域经济有较大的影响,只有保持人口数量与区域经济相适应,才能促进区域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1]。

(二)劳动力质量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辽宁省经济发展中,劳动力质量对辽宁省经济有重大影响,一方面,高效的、复杂的劳动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低效的、简单的劳动创造的价值相对较小,因而减缓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目前,我国辽宁省的劳动力水平普遍较低,而劳动力质量也有所下降。由此可见,对于人口数量较多的辽宁省而言,其劳动力质量较低,则不利于辽宁省的经济发展,甚至对辽宁省经济发展有着阻碍作用。劳动力质量对辽宁省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劳动力的身体素质直接影响辽宁省的物质资料生产,辽宁省劳动力质量较低降低了劳动生产率,进而影响辽宁省经济的发展。其次,劳动者的文化、科学技术素质影响辽宁省的科技发展水平。目前,辽宁省不具备更多高素质的劳动力,阻碍了信息技术在区域内的传播,从而降低了辽宁省的经济效益。最后,劳动者的思想素质影响辽宁省的经济发展。劳动力的思想意识影响着劳动力的行为,而劳动力的行为又影响着区域的经济发展,所以,劳动者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可以促进辽宁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人口文化、科技素质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现阶段,我国辽宁省的人口教育程度分布不均,从整体角度而言,人口素质较低,所以对辽宁省的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首先,辽宁省人口的文化素质较低,导致人口流动较大。有许多年轻人未曾接受过高等教育,而较低的文化水平使这些年轻人思想狭隘,不能对促进辽宁省的经济发展有更大的作用。其次,辽宁省人口的科技素质较低,从而影响和制约辽宁省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人口的科技素质较低会阻碍辽宁省经济的发展。最后,劳动力转移对辽宁省经济影响也较大。区域劳动力人口转移多以青壮年为主,进而使区域人口结构以老幼妇孺为主,但是这部分人口的文化程度和实践能力都相对较低,所以导致区域人口的文化、科技素质提升难度较大[2]。

(四)人口结构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人口结构的变化对区域经济有一定的影响,而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是由于人们的观念等众多因素导致的。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区域的人口结构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首先,人口数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其次,性别比例偏高并且呈现上升趋势;再次,多数区域的人口结构为成年型,而且结构较为优化,随着区域的不断发展,成年型人口结构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也必然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最后,我国多数区域的人口素质有所提高,地区人口的文化教育程度也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辽宁经济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一)人口质量的问题

篇(6)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河南区域经济布局研究

收录日期:2014年9月27日

一、河南省各经济区域的划分

21世纪初,我国就确立了以科学发展观为引导,以转变发展模式为方式,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小康社会为目标的发展方向。根据这一要求,河南省在2003年出台的《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中将全省划分为中原城市群,豫北地区、豫西豫西南地区和黄淮地区四个经济区。

二、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四大经济区的国民经济均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但各地经济的增长速度存在差异,致使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依然严重,区域间发展差距呈扩大趋势,尤其是中原城市群与黄淮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在逐步拉大。

(一)经济总量差异较大。根据图1,2010年中原城市群完成GDP生产总值13,375.36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7.6%;豫西、豫西南地区完成GDP生产总值2,827.77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12.2%;豫北地区完成GDP生产总值2,520.11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10.8%;黄淮地区完成GDP生产总值4,517.64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19.4%。(图1)

(二)人均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悬殊。由图2可以看出,全省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较大,2010年人均GDP的变异系数为40.8%,最高的郑州市与最低的周口市之间相差37,547元,最大值是最小值的3.9倍;人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差异系数为24.3%,最高的郑州市与最低的周口市之间相差3,63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差异系数为20.1%,最高的郑州市与最低的周口市之间相差4,716元,最大值是最小值的2.1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地区间差距较小,差异系数分别为10%。(图2)

三、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一)区域发展战略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采取由东至西的梯度开发战略,河南省作为中部省份,在改革开放初期受到国家开放政策影响较小,经济发展处于低水平的均衡状态,差异不显著;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经济体制转型,河南经济总量增长和发展速度均加快,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各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条件不同,经济差异逐渐显现。同时,河南省根据省情采取的是非均衡发展战略,比如提出建设中原城市群以带动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战略,中原城市群地区是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条件最为优越的地区。这在客观上将使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在一定时间内呈扩大趋势。

(二)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的差异。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是导致各区域经济差异的客观因素,而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区位和资源上。经济发达的中原城市群地区处于西部山地与东部平原的交接地带,矿藏资源、农业资源条件均优于省内其他地区,轻重工业发展的条件都很优越。而豫西、豫西南地区由于处于山区,沟壑纵横交错、土地分散,给其发展集约农业造成了极大的障碍,加上区内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阻断了其与区外的经济联系,资源并未得到有效地开发利用,严重制约了本区的经济发展。

(三)产业结构的差异。中原城市群、豫北地区集中分布电子、机械、化工、纺织等工业部门,其旅游业和其他服务业也较发达,三次产业的比例基本协调,郑州、洛阳、平顶山、焦作等经济发达地区都已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进入到工业化社会,产业结构正在向高级化的方向迈进;豫西、豫西南地区和黄淮地区技术条件落后,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各产业发展水平都低,第一产业比重大,产业结构不合理。南阳、驻马店、商丘、信阳等市的产业结构尚处于较低级的阶段,第三产业比重虽然都超过了其第一产业的比重,呈现出了“三、一、二”的产业结构特征,但其发展历程违背了产业间协调演进的正常规律,不能说其产业结构是高级的,而这种结果正是其极其不发达的第二产业造成的。

四、促进河南区域经济布局协调发展的对策

加快河南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强力推动区域合作,形成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发展合力。这四大经济区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相互割裂的,既要有分工,又要有合作。分工是建立在各自的优势基础上的,中原城市群和豫北经济区侧重于重化工业,是基于矿产资源和重工业基础优势豫西、豫西南经济区的南阳和黄淮经济区侧重于轻纺工业,基于农产品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

(一)区域主导产业布局。按照主导产业的理论,主导产业应是产业区位商、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等大于区域平均水平的产业。主导产业布局遵循成本最低、市场份额最大、获得聚集效益的原则,有明显的燃料动力、原料地、消费地、交通运输枢纽等区位指向。我们按照近几年产业区位商及投入产出的影响力和感应度系数测算,各大经济区的主导产业可作如下选择:

中原城市群应积极发展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烟草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橡胶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等个主导产业。

豫北经济区应积极发展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烟草制品业、天然气生产和供应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个主导产业。

豫西豫西南经济区应侧重于发展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医药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饮料制造业等个主导产业。

黄淮经济区应侧重于发展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家具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食品制造业、塑料制品业、饮料制造业等个主导产业。

(二)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是经济发展在区位上的选择。在理论方法上通常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选择经济增长极或经济增长核心区。根据各地投资比重与全省投资比重的对比分析,比值大于的,中原城市群中有郑州、济源、新乡,豫北经济区有淮阳,豫西豫西南经济区有三门峡,黄淮经济区有商丘、信阳根据人均计算的经济核心区标准值分析,人均标准化值大于、处于核心区的城市有郑州、洛阳、焦作、许昌、三门峡、济源,过渡区城市有安阳、新乡、蹼阳、洛阳、南阳、济源、鹤壁、平顶山,处于区的城市为开封、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按区域经济增长率与全省经济增长率的比值分析,增长率大于全省的有12个省辖市。根据这些指标综合判断,中原城市群的增长极应当是以郑州为核心,形成洛阳、焦作、许河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昌、济源四足拱卫的隆起区豫北经济区的增长极应当是安阳一淮阳工业带豫西豫西南经济区的增长核心应当是三门峡,黄准经济区的增长极是信阳、商丘。由于豫西豫西南经济区被伏牛山阻隔、黄淮经济区面积广大,这些区域分布相对分散,将增长极定位于某一省辖市,范围过大,定位过宽。因此,可以考虑将增长极的选择点延伸到县域,更具体地选择某几个点作为整个区域的增长极。按人均标准化值、人均投资标准化值进行测算,南阳市区及镇平可作为豫西、豫西南经济区伏牛山以南的经济增长极,永城市可作为商丘经济的增长极,新县可作为信阳东部经济的增长极,项城可以作为周口东南部经济的增长极,将这些地方作为原有增长极的细分和补充。

主要参考文献:

[1]宋歌.试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区域竞合策略[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1.1.

篇(7)

中图分类号:S718.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211-1

1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全力开展各项工作

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是充分发挥森林的作用,切实提高森林生态效益的根本途径;是建设生态强县战略的必然选择;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保证。因此,县委、县政府要对林业生态建设工作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发展生态建设的相关政策,切实加强对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的领导,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配合,为林业生态建设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 强化生态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意识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宣传标语、生态讲座、送戏下乡等渠道,多形式、多角度、深层次地宣传国家林业政策、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及法律法规。宣传保护建设生态林业的重要意义和措施,特别是要加强中央、省委《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森林法》及《森林实施条例》等林业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全面提高全社会爱林护林、爱护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

3 加大科技支撑,不断提高林业科技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林业新技术的应用是促进林业生产、提高生产力水平的捷径。

生态林业的建设,必须以科技兴林为基础。因此各级林业部门必须把林业发展转换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围绕种质资源保护、新品种开发、森林经营与管理、丰产栽培技术、生态建设、灾害预防与控制、储藏保鲜技术、辅料加工与利用等领域开展科技攻关,重点支持和扶持推广新品种的培育等研究与开发,突破瓶颈环节,攻克关键技术,为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工程以及特色林业等产业发展提供关键的必要的技术支撑,依靠林业科技实现兴林富民强国战略。

4 深化林业改革,加快林业现代化进程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纵深发展有利于推进现代化林业生态建设进程。首先要建立健全林业经营机制,按照“山区林业商品化、社区林业休闲化、城镇林业绿色化、庭院林业经济化”的发展总体规划格局,按实际情况实施分类经营与碳汇造林战略,改革创新商品林采伐制度,按照实际要求适时提高生态公益林的补贴、补助资金标准,大力实行封山育林工程,使其生态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其次要加快林业产业建设,规范林地、林木合法流转,健全现有的林业要素市场,通过公平、公正交易,维护林权所有者、使用者合法权益。通过对林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和扶持,全力打造碳汇品牌市场,促进全县林业产业持续健康合理的的发展;最后要不断完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调整优化林业机构,为林业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服务技术等支撑。

5 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体系

林业生产是一项周期性长的基础产业,并且它也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存的特殊产业。如果仅仅依靠投资回报来扩大再生产,必然影响森林资源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同时资源配置也无法达到林业自身特点对其所要求的合理程度。因此,要现实森林资源的良性健康的发展,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保护和扶持。同时要以银行信贷、资本市场融资和风险投资为支撑,以引进外资和社会集资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体系,切实保障林业生产健康合理的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谐一致,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6 积极构建生态、产业、文化体系,全方位推进生态林业建设

首先构建林业生态体系,打造绿色生态屏障。构建布局合理、管理高效的现代化林业生态体系,是促进林业生产由“单一用材”向 “非木质资源开发”转变的关键环节,是满足全社会对生态产品的需求的根本解决措施。要建立健全林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增强御灾抗灾能力,积极预防次生、衍生灾害的发生,加快建成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稳定、安全的生态屏障。其次积极推动林业产业体系建设,促进城乡之间协调发展。积极组织与实施林业产业发展长远战略规划,要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重点发展速生丰产林、笋竹两用林、特色经济林等。同时要重点发展人造板业、竹木地板业、竹木家具业等,努力实现以林促工、以工带农。开发森林生态旅游业,有计划的举办原生态旅游节,宣传林业生态文明特色。大力发展原生态文化、竹茶文化、,努力构建主题突出、内容丰富、贴近生活、富有感染力的森林文化体系。

篇(8)

一、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分析

1.人力资源的内涵

所谓人力资源,主要指人具备的知识、技能、智力、体力等综合劳动能力。把人具备的各种能力加以组合,即形成各种各样的人力资源,尤以智力、体力因素最为关键。根据经济学分析,人力资源主要在特定时间范围内,全部人口所拥有的整体劳动能力,其作为重要的社会资源,与人的自然生命体密切相关。

2.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

要想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其关键因素是人的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密切相关。特别是我国人口基数较大,人才质量参差不齐,人力资源面临较大压力。当人口数量增长超越经济资源消耗时,就会影响区域内人口素质的提升以及人力资源的投入份额,造成人力资源开发条件不足。加之区域范围内就业压力较大,生产中容易使用低素质劳动力,引发人口数量增多而人口质量下降的恶性循环。

二、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根据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调整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调整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就是对人才数量、质量以及结构等人力资源进行调整开发。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囊括了区域经济发展结构、速度以及效益等内容。因此,人力资源开发实际是调整开发人力资源的过程及其方法,自身无法进行价值判断。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方面体现了经济发展过程,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经济发展结果及其形态,其自身能够进行价值判断,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及其方向。所以,调整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时必须符合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

2.合理分配安排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人作为经济发展主体,其行为直接决定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结果。特定时间内区域经济的资源总量不变,针对某领域投入过多自然影响其他领域发展。而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又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资金我。因此,人力资源上投入过多势必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效果。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必须合理分配安排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3.实现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谐统一

人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主体,同时人也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所以,人力资源开发实际上是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开发所需人才。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体现人的发展过程及其发展方式。而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统一是实现了人的发展。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体现的都是人类活动,两者共同发展才促进了社会发展进步。所以,要实现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统一,最终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三、基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

1.增加财政投入促进人口素质提高

医疗卫生、学习教育以及社会保障等各种社会资源供给均需要大量财政资金投入,其直接关系到人口素质的水平。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应增加财政投入力度,为区域范围内人口素质提升提供基础保障,促进人口素质提高,强化人力资源质量,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2.控制人口规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基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开展人力资源开发,就在控制区域范围内的人口规模。保持人口数量符合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既不过多也不过少,以免造成不利影响。人口数量会对人口质量带来一定影响,所以严格控制人口数量至关重要,应结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和地方发展实际,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3.结合实现制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篇(9)

京津冀都市圈地处环渤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和河北省的石家庄、唐山、廊坊、保定等11市,城市密集,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根据京津冀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将建设以北京为中心,以京津为主轴,以石家庄、秦皇岛为两翼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覆盖京津冀地区的主要城市,基本形成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两小时交通圈”。按照规划,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高速铁路总里程将达到710公里。

一、京津冀高速铁路发展概况

2009年4月1日,中国最早开工的石太客运专线正式通车,石家庄――太原1小时便可到达,大大缩短了山西与京津冀地区的空间距离,进一步密切了区域经济、文化、信息交流。中国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一流水平的高速城际铁路――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已有二年多的时间,不仅将京津间的交通时间大为缩短,还以其高速度、高效益改善了城市联动发展格局,“1小时经济圈”正在为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除已经开通运营的客运专线外,在途经京津冀地区的已经开工建设的还有京石、津秦、石武等客运专线。2008年4月,总投资2209.4亿元、长约1318公里的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开工,已于2011年6月建成通车。石武客运专线2008年10月全线开工,将于2012年投入运营,实现石家庄3个多小时直达武汉的目标;2008年11月8日,津秦客运专线在天津滨海新区正式开工,预计建设总工期为4年,届时,天津-秦皇岛全程运营时间不超过1小时,途径唐山、秦皇岛两市;北京-石家庄的客运专线于2008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北京-石家庄不到1小时就可以到达。

二、高速铁路交通网络对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影响

(一)高速铁路交通网络加强了京津冀地区城市的职能分工

城市职能分工的明确与否,是关系到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的最重要条件之一。一直以来,由于缺乏一个稳定的利益协调机制和明确的产业定位,京津冀经济圈内的“同构化”竞争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高速铁路交通系统的建成通车,京津冀地区的城市分工将越来越明确。北京聚集了大量的科研人才,积极发展高新产业、高端服务业为主,逐步转移低端制造业,以更好地承担起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职能。而天津将成为承载“经济中心”职能的最佳城市,天津有现代制造业及港口优势,定位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现代商贸、生物技术与新能源等。河北定位于京津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研发转化及加工配套基地,依托天津和北京,承接部分天津的产业和北京的服务业。此外,河北拥有良好的资源优势和港口优势,将钢铁、石化、电力等重化工业布局逐步向沿海转移、向临港聚集,建设环渤海重化工工业基地。另外,河北还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是京津旅客主要的旅游休闲度假区域。

(二)高速铁路交通网络将有助于京津冀实现深度对接

用空间缩短时间,这无疑是高速铁路带给我们的最大实惠。2012年底,京津冀三地13个区市将全部贯通高速铁路,形成以天津、北京为中心,包含河北11个市的 “两小时交通圈、经济圈、生活圈”,真正实现从产业、交通运输到生活配套的高度融合。廊坊是河北距离北京最近的市,廊坊着眼深度对接京津、加快产业升级,并根据廊坊的产业基础,提出了“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的发展定位;唐山依靠丰富的资源优势对接北京,像石油化工、化学制药、冶炼等有污染、高耗能的产业项目,都不适合在北京发展,因此,唐山成为了北京重工业项目迁徙的首选,首钢的迁徙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石家庄在养老、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领域,都可以与京津建立互动协调共赢的体制。

(三)高速铁路交通网络有助于发挥京津冀产业竞争力

区域整体竞争力归根到底在于产业的竞争力,而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产业区域特色优势的形成。高速铁路网的建成将有助于京津冀实现各自的产业优势。以天津为例,天津的定位是京津冀区域经济的“经济中心”。?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空中客车、三星电子等120多家在天津滨海新区投资建厂,70多家大型央企相继抢滩天津滨海,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服务业等战略新兴产业,形成了区域联动,构成天津滨海新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津秦线使天津到唐山、秦皇岛的时间缩短到1小时以内,至此,天津的发展可以辐射到北至秦皇岛、唐山,南到保定、石家庄,形成区域联动。

(四)“同城效应”的两面性

《京津冀都市圈规划》辐射区域土地面积约为9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约为6000万人,随着高速铁路的相继通车,京津冀将会实现“同城时代”。但“同城效应”是把双刃剑,尽管高速铁路加速了京津冀三地交通、经济和生活的一体化,但因此而来的人才、资金、技术的流向让人忧虑。由于科研环境、地域发展的差距等原因,也许并不像人们料想的那样,京津人才、资金为河北所用,它可能更像是一个“人才黑洞”,把河北本土的人才、资金也吸引了过去。从前面的发展情况来看,京津对于河北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微弱,但吸收能力却很强大,2001―2004年河北外流的8170名人才中,90%流向了京津和上海。

三、加快河北省在京津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建议

(一)积极利用京津资源优势,加强与京津及对外的交流与合作

河北省应借助于高速铁路的便捷优势,积极利用京津资源优势,加强与京津及对外的交流与合作,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经济实力上,大力发展实业,发展壮大民间投资。面对天津滨海新区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河北应积极发展其下游产业,形成区域联动。如保定可以积极发展汽车零配件、医药、信息技术等。在津冀交通网络一体化趋势下,随着要素的低成本流动,河北的腹地作用将日益坚实。在进行城市规划和产业规划时,要着力夯实基础产业,为京津发展高技术和现代制造业做好配套和服务。

(二)积极调整产业政策

河北产业结构呈现出第一二产业比重较高,三产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在第二产业中,初加工产品占主要地位,深加工及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低,大多数工业企业还实行的是粗放的增长模式,河北的产业结构转变势在必行。2011年河北提出了“四个一”战略,即“一圈、一带、一区、一批”,运用增长极理论中的“点”带动“面”的原理来发展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河北省环抱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利用京津这些“点”来带动整个省的经济发展。高速铁路所起的作用就是加快京津的“点”向“面”的扩张速度。产业结构升级依托高速铁路,而高速铁路又进一步带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三)变“条件吸引型”为“市场取向型”的人才战略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河北在引进人才上要改变以往的思路,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引进需要经济基础,更需要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其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也就是变“条件吸引型”为“市场取向型”。先建设平台,再吸引人才,人才与市场的积极对接,才能产生人才的良性互动。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经济水平落差,尽早真正融入京津冀一体化中,进而提升区域经济实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速铁路,高速铁路又进一步促进了京津冀的经济发展。随着高速铁路的相继建成,京津冀的经济活力也将逐渐地显现出来,到时,京津冀将成为真正助推环渤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三级的主要力量。

参考文献:

①蒋秀兰. 高速铁路对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J].《中国铁路》,2009(08)期

②肖伟民. 高速铁路建设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时代经贸,2008年第10期

篇(10)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一批中专校经国家或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这是根据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发展融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之中,加快我国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人才需求,根据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工业化向信息化的全面转变,实现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市场需求,根据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和扩大就业,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的国策需求等,所推出的重大举措。

一、国内外就业市场对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呈持续发展势态。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其经济发展已逐步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时代和信息化时代并行推进,其产业结构面向国际市场调整过程中,传统的工业制造业得到全面改造和提升,向现代制造业方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份额也在不断扩大。高度发达的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不仅需要高层次的研究型、学术型人才,也需要高层次的应用型、技能型、操作型人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主动面向市场,根据社会的需求,根据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主动为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一)根据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为我国制造业基地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证

21世纪世界经济市场上新的国际分工,使中国 )9制造业面临着巨大的历史发展机遇。目前,许多跨国公司正在进行全球的调整,把生产制造业基地从国外向中国转移。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本和巨大的国内市场,使中国正在迅速成为世界工业制造品的生产基地、装备基地和配送基地。2002年5月28日、韩国现代汽车集团与中国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合资合同,即将成立的“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将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生产企业。北京汽车制造业基地的建设不仅有利于提升汽车工业制造业的整体水平,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并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以IT工业为主导产业的第五次产业革命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新世纪IT产业的国际分工将会形成新的格局:美国可能继续承担其IT产业领域的研究功能,保持IT产业的领先地位;日本有可能承担IT产业的技术开发功能,成为IT产业技术开发的主战场;而中国最有可能成为世界IT产业制造业的基地,这不仅因为我国具有丰富的低成本的人力资源,而且我国是目前世界上IT产品最大的消费国。

因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根据世界产业革命的发展周期、新的国际分工和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大专业调整的力度,大力培养相关制造业企业生产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操作型的人才。经济管理类的学科专业也要根据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行调整,如法律、金融、旅游、工商管理、物业管理、社区服务等人才的培养,可以整体提升我国管理和服务的水平。

(二)根据国际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为开辟国际就业新渠道提供人力资源保证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国际市场必须有意识地去开拓,境外就业和人力资源市场的国际分工也必须要有意识地去扩大。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面向国内市场,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类应用性人才的同时,更应该面向全球培养国际市场短缺的实用型人才,如护理、建筑、烹饪、信息技术等行业的专门人才。通过劳务输出的方式,为国际就业市场提供适销对路的应用性人才,不仅可以解决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就业的重大问题,提高我国在国际就业和人力资源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将不断扩大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教育市场及其国际分工中的份额。

菲律宾每年劳务输出600万-700万人,巴基斯坦每年劳务输出300万~350万人,他们的大学中都设有相关专业为劳务输出服务。在建筑行业的劳务输出中,台湾的劳务输出人员多从事技术、管理方面的工作,而我国的劳务输出人员还基本上以操作工人为主。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如北美、澳大利亚等国虽然对护理人员的缺口很大,但我国的护理专业在英语教学方面的欠缺,致使这方面的劳务输出受到很大的制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遵循人力资源跨国界流动和配置的规律和规则,积极参与新的国际分工,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来进行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开办有关国际劳务输出的专业:整体提升我国劳务输出人员的素质和技能,为我国经济“走出去”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支持,开辟国际就业的新渠道。

(三)根据城市化和小康社会发展目标,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证

城市化和工业化是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推进器。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提高和完善了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聚集和整合了区域内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产业等经济要累,加快了服务业、建筑业、信息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增强了城市的辐射能力。专家预测,未来50年内我国将有6亿农村人口转入城市,城市化率将从现在的36%提高到70%。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械市化不仅仅是城市地域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在加速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全面提高区域人口的文化素养和生活水平,实现富民强国的国策。具统计资料,1999年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比重高达60%~80%,一般发展中国家的第三产业比重为35%~45%,而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仅为27%。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社区服务业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逐步拓展的。社区就业的份额发达国家为20%-30%,发展中国家为 12%~18%,我国仅为3.9%。以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最低水平计算,我国社区就业份额由3.9%提高到 12%,大约可以增加2000万个就业机会。因此,发展社区服务业不仅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还可以扩大就业渠道。在餐饮、修理、零售等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通信、运输、教育、金融、保险、旅游、物流、连锁经营、咨询服务、技术服务、健康服务、文化娱乐、体育运动、物业管理等新兴服务业都有一定的需求量。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根据城市化进程中新兴服务业的发展需求,加快专业结构的调整,为区域人文素质的提高和社会全面发展发挥教育功能。

二、经济发达地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给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基础上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不论是在教育理念、运行机制、管理体制,还是专业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产学研基地建设方面,与国内外就业市场对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都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只有坚持教育理念的创新,走内涵发展之路,才能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可持续发展。

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中任何高新技术的开发,均能在生产中很快实现,转化为生产力并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其关键就是培养了大量高级应用型、工艺型、操作型的人才。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这些国家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半个世纪以来,北美、澳大利亚、德国等经济发达国家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根据其本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建立了完善的教育体系,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因此,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尽快进入国际教育市场,置身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主动、积极地开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更新教育理念,拓宽发展思路,加快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为我国的经济腾飞加快人才培养的步伐。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素质教育与能力开发相统一的教育理念,把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品德、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的教育集中体现在能力的培养与开发上。注重学生人格发展和个性化培养,注重学生国际理解、国际竞争、国际合作等意识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和背景,使学生能够主动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国际市场而学习,为学生将来面对国内、国外两大市场进行就业选择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引进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意识的培养,使培养的学生能够在生产实践中把高新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以满足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二)引进世界职业分类新概念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设置要主动与国际接轨,注意国际职业分类的新变化。要根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的层次、类型、定位,根据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根据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企业的需求,进行专业结构的调整。学院要成立行业专家委员会,每年对专业和课程的设置进行动态的调整,以保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以及国内外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推行“产学研”相结合的专业教学模式,把学业和就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高等教育与人才市场之间的“零距寓教育”,以形成独具特色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

(三)建设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特色,要求其必须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依托职业教育的优势,可以与企业建立密切的联系,使企业成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生产实践基地,使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成为企业的培训基地。同时,企业可以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提供来源于生产一线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实习指导教师,为学院“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保证。

(四)通过中外教育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关起门来孤立封闭地发展教育,每一个国家都需要理解和学会如何利用他国的教育资源来弥补本国的不足。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可以通过与国外高等院校以合作办班的形式,可以直接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如课程体系、教材等,借鉴国外成功的办学经验,加快专业的开发和建设,培养能够适应国内、国外两个人力资源市场就业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通过中外合作办班,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教师到国外短期进修,可以更直接地感受和学习到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培养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通过中外合作办班,可以迅速转变教育理念,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评估体系等,在较短时间内培养和造就一批有较强国际合作能力、教学管理水平的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

(五)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多层次办学

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的同时,还应逐步实行全国招生,为中西部地区培养各行业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这是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我国经济均衡发展的有效措施。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多层次办学。不仅培养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还要培养本科层次、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以满足高新技术产业核心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需要,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六)建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评估体系

通过成立中外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的办学理念+建立从办学的指导思想到人才培养的规格,从专业课程的设置到人才培养的模式,从"XSt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到“产学研”实习基地建设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使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能够持续、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篇(11)

依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于生产活动当中地域条件的不同加以区分,自然规律应得到充分的重视,即做到因地制宜。区域作为客观存在的一种实体,在不同区域间通常是由不同自然条件共同组合而成的,这也决定了文化传统背景的差异所对社会生产活动带来差异性的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目的在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伴有生存环境的破坏。长久以来,人们对于大自然与人类间的统一对立性认识比较片面,对人的主观意识过分夸大,其结果则同自然的客观规律相背离。我国具有地域光,各地条件差异较大的特点,过去计划经济的不足,使得资源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原本可以避免的问题没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市场经济体制是机遇也是挑战,需要我们直面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其自身体制中探寻应对途径。对于我国来讲,市场经济是一种新生事物,在各方面对人们的经济行为进行着改变,其过程中亦伴有负面的影响。市场经济对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如何及何种对策能有效促进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实施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一、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要素分析

1、经济要素分析

区域可持续发展首先得确定经济的可持续性,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质的区域经济,应该是少污染、高效低能、无废弃物、持久稳定的,并在其演化的过程当中会随经济的不断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演进。区域经济的运行过程中,能量、物资和价值会依次沿着生产链向高一级发生转化和传递。而这一过程一部分的能量和物质必定不能实现完整的转化而存在损耗,将这一损耗的能量和物质降到最低,才能保证小投入、少废弃物间做到产出的最大化,以实现区域经济本身的高效运行。从区域状况的内外发展来看,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着手于持久性和稳定性。持久性指的是区域经济自身发展势头保持的基础上,其内在机制也在不断的加强,稳定性指的是区域经济本身对于外界干扰的高抗能力,从而保持正常的运行。因此,只有当区域经济系统具有持久、稳定、高效这些特性时,才能在其发展过程中做到动态平稳,并最终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

2、人口要素分析

人口要素既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要素,亦是其实现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首先就是要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数量。人口数量与人员素质往往存在着反比的关系,人口数量的失控伴随着人口整体素质的降低,而过剩的人口又对人口素质的提升起着严重的阻碍作用。要解决这一矛盾,直接的办法就是从人口数量出发,来逐步实现人口素质的提高。人口数量的控制需要政府政策的调控和群众积极的配合,严格履行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中,关键是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教育,使得人们转变传统的观念,建立同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观念。此外,农村人口城市化、妇女地位、人口老龄化、婴儿性别比等人口问题都同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3、科技要素分析

科学技术既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其最终实现的重要支撑。通过科学技术可以为可持续发展的高效决策提供手段和依据,可以说,科学技术渗透于可持续发展的各个领域。正式因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所面临的粮食短缺、人口膨胀、资源枯竭、能源危机、环境破坏等问题才最终有可能被解决。这也决定了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需要政府加大对于教育和科技的投入力度。

此外,环境资源的经济性运作、持续提高的生活质量和地方政府在可持续发展上的能力均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其要素控制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自身调控的效率。

二、市场体制对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影响分析

市场体制下,利益最大化成了生产行为的追求的最终目的,而利益的驱动之下就会导致两方面效率的趋向,第一是劳动者经济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实现劳动效率的最大化;第二则是为实现物质收益的最大化而对资源性生产要素的过度利用。这两个趋向实质上有着密切的联系,究其原因,是积极性的发挥最终需要在资源的利用上得到落实,从而最终确保经最大化的经济利益。资源利用机制的欠缺。市场运行缺少规范性、执法不严或法律制度不健全以及生产行为对于资源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等都会对我国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带来深刻和广泛的影响。总体上来看,其影响从政府方面和生产主体方面来进行不同程度的体现。

1、来自于政府方面的影响分析

按照常理来讲,区域政府是我国政策是执行者,区域政策的制定者和国家利益的维护者,在市场中应不会做出不利于社会的行为。但是实际上,现有技术水平和制度的缺陷,加之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得政府在智能的行驶过程中往往不可避免出现短期行为,从而对区域环境、资源产生不利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个人权利目的和经济利益目的导致的。一些区域政府的领导为了短期政绩的追求而忽略区域本身的长远发展。政府的主要干部存在任职期限,而任期内的政绩则直接关系到自身的晋升,此时政绩就显的极为重要,但是领导对于政绩的片面认识,认为其是单纯的经济增长,从而出现了对产量的浮夸、虚报,甚至伪造现象,对于环境等长期效益行为则不加重视。区域利益的代表是区域政府,短期的区域利益和局部利益至上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此外,从政府干部的行为上进行考虑,政府干部具有人的素质,在金钱的诱惑下,少数素质低下的干部就会出现对物质的不合法、不正当追求。区域政府干部受利益的趋势,管理效力下降,这就导致区域内环境、资源危害行为屡见不鲜,进而影响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来自于生产主体方面的影响分析

市场体制下,生产者的行为均是受利益驱使的,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其目的都是为了利益,生产更好、更多的产品,来满足社会的需求。这无可厚非,但是利益的追求之下往往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背离。首先,这种体制下对于利益的追求十分的现实,过分关注于眼前的利益,而对长远的利益则不加顾及,而这样直接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同可持续发展相冲突;其次,市场体制下追求的是最大化、无限制的利益,为此,生产主体对于资源不加吝惜,以致造成资源的枯竭,甚至是环境的破坏、污染和物种的消失。这些都从根源上影响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市场体制自身生产调节盲目性的弊端亦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三、市场体制下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特殊性分析

当前,市场体制下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经济的模式影响已经根深蒂固,区域政府虽对地方经济进行自主管理,但是仍受制于中央政府,在管理水平和管理方式上无法跟上发展的脚步。在行政管理上存在着一定的缺位,对于区域经济的运行和可持续发展都未能起到有效的支撑管理作用;第二,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法规政策不完善不健全,监督机制的效率也比较低;第三,地方政府官员的思想素质不理想,在管理水平上存在缺陷,环境保护意识欠缺,责任感不强,存在追求私人利益的现象;第四,生产者和劳动者思想观念落后,素质不高,环保意识淡薄也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影响因素。

四、市场体制下,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条件分析

1、科技发展推动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必然需要对一系列问题加以解决,比如粮食问题、人口控制问题、环境保护问题、资源利用问题、社会生活效率问题及引导消费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要依赖于高新技术的发展,从而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撑,引进综合资源利用技术、无公害环境技术、生态工业技术、技能技术、情节生产技术等。此外,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需要大量信息的随时获取,包括大量的定量信息和定性信息,其中重要的地理信息,有其是同空间相关的一类信息,从而方便在规划与决策时及时做出调整和反馈。为了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利用来满足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和规划的需要,必须进行区域可持续发展信息系统的建立。

2、法律体系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在区域经济的运行过程当中,各类市场竞争、市场机制同经济主体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要在本区域中进行公平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的建立,必须通过相应法律制度的建设。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往往会涉及到企业或一些部门的利益,从而一系列的阻力不可避免,这是就需要法律的权威性来为其提供必要的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体系涉及经济法、基本法、环境法、自然资源法等,是战略实施法制化、定型化的途径,使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有法可依。

3、经济策略完善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可以说正因为有经济的发展才有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可以说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源头。从宏观角度来看,经济策略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全局性和长期性的规划作用。区域经济战略同区域经济、资源的现状相结合,从而实现对区域优势资源的有效利用。此外,群众的参与和相关的计划手段也是有效的战略实施途径。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开展。

五、总论

总而言之,导致我国市场经济下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相对来说难度较大,针对上述问题首先我们要防范由于市场本身不足而产生的影响,其次也要从我国的某些特殊情况出发采取针对性措施,对某些问题进行深入讨论。最后,到目前为止,我们的一切经济制度都还在不断的完善之中,所以我国现阶段搞市场经济,就必须要引导人们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市场体制下,进行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必须要选择合理的途径,从而才能进一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尹亮.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素与途径[J].商业研究.2008(3).

[2]刘国炳.论市场体制与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J].经济地理.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