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城镇现代化建设大全11篇

时间:2023-07-25 16:45:1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城镇现代化建设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城镇现代化建设

篇(1)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004-01

城镇化水平标志着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代表着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以我国的许多地方在这方面化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但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我认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同步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农业现代化包括变革农业手段与农业制度,使这两方面均达到现代化。这项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现代化建设中重要的要求。这项重大任务的完成首先要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要科学合理的改革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促使农村现代化建设稳定、可持续的向前发展,土地制度进一步的科学、完善,推进创新科技在农业中的应用,土地的耕种任务与解决农民工在城市的权益等六个重要问题。

一、始终坚持农业家庭经营方式不动摇

资料显示,现阶段我国有农户约2.2亿,户均土地所有量不到0.6公顷,随着农村主流劳动力向城市迁移,一些农田少人耕种或无人耕种,伴随着土地的不断集中出现个别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会不断增大的现象,这种现象是我国农业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

因此,政府应该坚持农田农用,田地由农民自己耕种,通过利用农业科技和合理分配,使得较多的土地被较少的农民所耕种。切实的实现农民之间能科学自由的进行土地的流转,用来保证占主体地位是的经营方式是农民家庭经营。

作为农户土地经营规模最小的国家之一,我们应鼓励有条件的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大规模农田集中耕种。随着农民不断向城市迁移,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这种具有一定组织规模的承包机构可以解除农业小规模家庭经营的局限性,为农业发展带来生机。

二、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需要保护

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以农业相关法规及制度制定的完善为前提,没有合理的制度,就不会有进步。本着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这一目的,完善农村土地制度,这是最有效地方法对农民利益进行保护。在推进健康发展城镇化和和谐社会建立的过程中,保证农民获得其应具有的权利,逐渐成为城市的新市民。我国农村金基本经营制度的科学和稳定过程中土地产权制度作为一项基础性制度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1.明确何为农民土地财产权利。为了使农村长期稳定快速的发展,就要确保农民在生产经营上安心,就是要保证农村土地在进行承包时保持关系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对具有法律效应的证书的颁发资格的农民,要提高速度的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和宅基地使用权证书的办法速度。彻底的消除以多种的非法名义进行强征强占土地,侵害农民产权的现象。确保农民知道自身所具有的自身合法权益及义务。

2.禁止以强迫的方式强制农民用土地权换取市民权。法律赋予农民土地承包权利和宅基地用益物权的权利,而不是国家无偿赋予农民的,所以说,依法保障农民的权利,是让农民成为城市新市民的同时拥有自己的权力。

3.对被征土地进行合理补偿。我国征地补偿存在偏低。在土地非农化和城镇化过程中由土地产生的利益值巨大。应按照土地当前的市场价值对农民进行补偿,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所占的比例。虽然党的十在这方面有了明确规定,但在执行过程中许多地方还是不按照规定来办,在符合国家土地利用制度和规划的基础上,把更多的非农建设用地留给农民进行集体开发利用。

三、农业经营服务体系的建立

把农村散户经营和集体经营的优势结合在一起。这是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加快由家庭经营向科技经营转化的速度,发展农户之间的联合经营,将服务体系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发挥村级组织在联合经营中协调管理的作用,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经营体系。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使农户尽快向专业化生产转化,向生产销售一体化发展。形成有利同享,有风险同当的利益共同体,这是农村体制创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四、 以科技发展农业生产

为了实现农业的稳定持续发展,确保农产品的长期有效供给这一目的,我们应把科技发展农业作为我们的首要任务。

我们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应该把技术合理应用到农业技术改造中去。用高科技武装农业成产,提高农业成产效率,是农业现代化的薄弱之处,也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当务之急。要发挥科技在农业中的领导与支柱地位,加强科技改造农业,使农业达到机械化,科技化,从而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与农田建设。

五、加快培养新型农民

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出现主要劳动力减少,平均素质下降。在一些农忙季节,劳动力明显不足,而且随着问题越来越突出,可能会造成农业生产能力下降。未来谁种地,这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必须发展各种专门人才,以发展农业。

1.在农村展开技能培训,培养高素质新型农民;

2.发展适合现代农业所需的职业教育。

3.对农林院校的学生鼓励他们毕业之后能够到农村学以致用,帮助农村进步。

六、使农民融入城市

减少农民的数量是发展农村的根本解决办法,但同时也是最大的难点。在我国正在建设中的城市,存在大量农民工,他们没有稳定的就业,收入少,与家人两地分居且不享有相应的社会福利制度。随着劳动力供求关系的改变,农民工应要求合理的社会保障,包括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获得更公平的待遇。总之,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必须要大力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真真正正的增加农民收入,彻彻底底的改变农村面貌,让农民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努力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奋力谱写现代化大农业的壮丽篇章。

参考文献

篇(2)

一、城乡一体化趋势下城镇规划的要求

WTO规则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必须紧紧围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经济、改善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开展城镇规划建设工作,用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的发展思路,努力强化中心城市功能,提高城镇集聚能力和建设水平,积极发展小城镇,形成以城带镇、以镇带村、整体协调发展的格局。

1系统协调。

1.1镇与区域发展的协调。我国具有人多地少、资源贫乏、城市少实力弱和城镇多规模小等特点,因此城镇发展方针必须合理发展核心城市,积极发展地区中心城市,改善提高小城镇,以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明确把发展城市作为城镇体系规划的重点,使城镇发展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加快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城市规模科学合理、职能分工明确、空间布局有序。

1.2资源与城镇发展的协调。资源与城镇发展相协调包括土地资源与城镇发展的协调、水资源与城镇发展的协调、旅游资源与城镇发展的协调。我国城镇用地的发展与保护耕地的矛盾突出,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但地域之间分配不均,因此,城镇规划时需考虑各省市自身情况,根据不同特点和实际,使资源与城镇发展相互协调。

1.3基础设施与城镇发展的协调。区域基础设施的重点在交通,交通是联系着各地经济发展的枢纽,因此,要发展城镇经济,必须考虑拓展扩大经济和接受经济辐射的特点,加快铁路和公路的出省通道建设,将核心城市建设成为综合通枢纽,中心城市建设成为区域通枢纽,加强各中心城市的交通联系。通过便捷通畅的交通运输网络,促进协调、合理的城镇体系的形成。

2科学整合。

2.1空间的整合。就全国范围而言,城镇特别是沿海城镇的发展战略,应充分利用各地区位条件,立足于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强化闽台合作的中转和通道作用。一方面要合理发展核心城市,另一方面要改善提高小城镇,大力扶持中心城镇发展,优先发展中心城镇。

2.2小城镇整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是以小城镇全面发展为主要内容和特征呈现的。必须加强对小城镇科学整合,加快中心城镇的发展,对中心城镇重点扶持,优先发展,将小城镇按照地域或交通特征分类指导。

3整体提升。整体提升是城镇体系规划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我国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基本形成与国际经济接轨、与国内外广泛联系的全方位、多功能的开放格局,构筑布局合理、功能协调、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化城镇网络也成了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

二、目前城镇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

1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低下

不少城镇的职能构成还停留在为周围农村提品交换、物资集散的初级阶段。农村与城市的二元结构占主导地位,农村经济型城镇在数量上占绝对多数,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作为城镇集聚所需求的二、三产业仍处在次要地位,产业结构还在一、二、三或者一、三、二的阶段。城镇的市场发育处于低层次的阶段,长期得不到改善。多限于与上一级和下级的市场之间的交换,而未在更大的环境中寻求发展机遇与空间,没有形成跳跃式的发展。对市场动向与体系外部的机遇把握缺乏足够的主动性,市场结构单一,彼此不能协同发展,反而进入恶性循环之中,导致风险加剧。

2城镇规划工作滞后于城镇发展,规划思路和作用有待完善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社会的出现,对城市和区域的空间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城市体系结构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原有的城镇(市)体系结构被打破,世界城市体系的不断形成和发育,促使国家和地区的城镇体系变得更加开放。一些地方在编制城镇体系规划过程中,没有重视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背景对城镇体系规划的重要影响,忽视区域城镇发展的特点和真正应解决的问题,不顾区域城镇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发展目标,就区域论区域,片面追求区域城镇体系的完整,而没有充分考虑到其作为一个整体参与更大范围的区域所产生的多方面的影响,忽视了城镇体系规划的本质和规划编制的意义。另外,从全国情况看,不论是独立的省域规划,还是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所作的市域和县域的规划,真正能指导城镇发展,发挥作用的不多。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规划指导城市和区域发展的方式需要转变和调整。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城市快速发展以及地方自扩大,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管理是当前城镇体系规划工作面临的关键问题。另一方面,有些地方政府对区域规划重视不够,规划的宏观和长远效益未被充分认识,也严重制约了规划发挥作用。

3城镇规划的难度大大增加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城镇规划研究的范围扩大了。而且因为城镇、区域之间相互联系更为紧密、竞争更加激烈,人口、资本、技术等的流动性大大增强,不确定因素增多,城镇的发展规模(用地和人口)在区域中的地位很难确定,城镇规划的难度大大增加。加上外来人口大量涌入,流动性增强,有的地方外来人口数量要超过本地人口数量,甚至出现了移民城镇,城镇人口预测难度增大。城镇住宅除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市民的需求还要满足大量外来投资者、外地人士生活、工作、商务活动的要求。以往根据城镇人口未来发展来确定城镇用地规模的传统城镇规划方式受到挑战。

三、城镇规划管理的对策

1要有速度,农村经济要做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为农村经济发展有效载体的小城镇建设,也应当讲求速度和效率。首先要采取独资、合资、股份制、转让或出让基础设施股权或经营权、资源合作建设、给予国内外客商项目特许经营权等方式,吸引企业、客商、城乡居民和社会各界投资参与城镇建设。小城镇的道路、给排水、电力、通讯、绿化、对外交通等基础设施要优先发展。同时,供气、供热和污水治理等要统筹规划,力争同步配套建设;其次要坚持小城镇建设和管理并重的方针,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法》和《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抓紧制定小城镇建设中规划编制审批、镇容镇貌、市政设施、环境卫生、建筑市场管理、城管监察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组织和管理。

2放宽城镇户籍政策,鼓励农民向小城镇集中。允许已经在小城镇就业、居住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村人口办理常住户口,取消农民入户城镇增容费,对进入中小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要根据情况取消或降低临时户口费、综合治理费等限制性收费。

3构架城市联盟协调机构,做好保障措施,城镇体系规划就是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促使城镇协调有序地发展。从而避免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行政壁垒、生态恶化、重复建设等问题。从区域整体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生态共存共保、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角度出发,突出强调不同行政区划之间在产业结构分工、基础设施共享、生态环境保护、城镇空间延续等方面的衔接和协调。针对实施机制、政策、措施研究与制定普遍不被重视,缺乏规划实施必须的后续手段,对新编制的城镇体系规划在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各城镇之间边缘空间布局等区域性共同的问题上应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建议建立由省级机关和市、县政府组成的城市联盟协调机构负责跨行政区域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发展、环境保护工作的协调,协商解决发生的重大问题,确保城镇体系规划付诸实施。

篇(3)

一、合唱与现代城镇文化精神构建之关系

现代城镇社区建设必须把社区基础建设与文化建设放在同样的地位。现实中,社区文化建设却常常不受重视,现代城镇在为人们提供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却不能满足其精神生活需求,而此时人们对交往、互动的需要比任何时候都要迫切,越来越多的人急切向往一种艺术化、美学化的人生态度,因此以艺术为题的“群”体活动似乎更能满足人们这一需求。合唱就是最受人们欢迎的“群”体活动之一,正如我国老一辈合唱指挥萧白所说:“合唱是一项高品位的艺术,它不属于娱乐文化,它属于经典文化;但是它和其他经典文化的区别又在于它的大众性,高可攀低可就。”也就是说合唱是最简便、最直接、最广泛、最容易使普通人接受艺术感染和熏陶的高雅艺术,因而也是最能激发“自觉、平等、包容、互助”的社区文化精神的社区艺术活动。

“群”是合唱社会性的根源,合唱以“群”声创美,以“统一、平衡、和谐”的本体要求体现明确的集体主义、秩序与规范等社会学意义,这是合唱艺术本体对合唱者“行为”的要求,要达到一定的艺术境界,必须有意将其内化,在作品规范下做到身心合一,以求其主观精神情感和作品思想内涵的高度融合,才能达到精神的充分对接,才能体现合唱本体的社会性作用。

一个演唱者容易做到的事,一“群”演唱者做到就很难了,因此合唱“群”成员之间的良好社会性互动,是合唱社会性的重要内容。广东合唱协会副会长平黎明教授谈到他带领肇庆合唱团2012年春节期间出国演出前后的艰辛,是对合唱群体互动质量最好的检验,要保证演唱质量,春节期间也没有放松排练,即使演出之前的欧洲之旅,在巴士上、饭店旁、广场空地甚至是酒店地下室都成为了合唱团的排练舞台,最终演出获得了很高的赞誉,合唱团的纪律也获得了组委会的高度评价。该团建团十多年来先后获得了许多荣誉,正是因为这一群体有明确的活动目标、一致行动的能力,有持续的互动关系和情感交流,甚至能表现出具有严密高效的群体行为特征,否则这些成绩都是不可能达到的。因此合唱群体互动的质量,体现在合唱艺术水平的高低,而对社区文化来说,合唱的作用远远超出合唱本身,其社会性意义更为重要。

在我国,关于“群”的研究,从来就没有停止,从荀子的“能群”到晚清的“合群变法”,即使是在现代社会,“群”的活动依然是政府关注并引领的重要问题。当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群”存在的价值、目标、意义完全不同,如果说“合群变法”是合群、是求知、是使涣散的个人变为凝聚的社会力量而改变社会政治体制,那么合唱的“群”是合作、是传承、是愉悦、是净化、是服务社会。合唱的“群”虽然是文娱性群体,但也能展现出巨大的社会力量,其共同的审美性需求和创美目标,极易激发成员对群体的信任和积极性,形成集体共同意识和一致行动的能力,因此合唱的塑造力不可忽视。

“自觉、平等、包容、互助”是社区合唱中最能体现社区文化精神的基本内容,这些内容都来自合唱对成员行为意识的塑造。作为开放的社会群体,社区合唱群体互动是成员自主选择和支配并源于自身需要的自主性社会互动,如果没有自觉、平等意识,如果没有包容、互助意识,这样的团队是不可能存在的。

之所以把合唱放入现代社区文化精神构建的视域中,是因为合唱一直以来以一种特定的文化意义吸引着不同层次却有着相同爱好的人们参与,并以它独特的文化图示影响人们的认知方式和途径,以崇高而神圣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态度向人们展示自身的、自然的、人生的美,净化他们的心灵,塑造他们的行为,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合唱与现代城镇文化精神构建之现状

然而,在珠三角,特别是“百歌颂中华”活动期间,虽然有成千上万支合唱团在参与(有记者统计广州市就有“三千多支业余合唱队唱响云山珠水”),其实,有大部分是完成任务临时组团的,还有一部分是歌咏队,不具备合唱团的实质,社区合唱发展并没有因此而受到足够的重视。

(一)对社区合唱认识、扶持不足

在采访中,肇庆合唱团副团长回忆起当年建团的往事:“历时十三年,开始起步确实是苦,但是很快乐。”该团常任指挥平黎明教授也是感慨万分:“肇庆合唱团没有用政府一分钱,也活了十三年。”他们的话中透着辛酸。的确如此,一个自觉、义务服务肇庆人民、深受当地人喜爱的团队,却引不来相关部门关注的目光。在珠三角经济较为发达的一些地区,社区合唱团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社会需要是一个群体诞生和成长的理由,社区合唱的产生和发展是一定区域内普通民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然而,在一些城市社区合唱群体活动并没有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主要原因还是经费问题,社区合唱活动与企业、校园合唱活动有所不同,要扶持、发展社区合唱就得政府出资。所以,在一味关注政绩、荣耀和经济效益的思想意识下,忽略社区文化建设,无视社区合唱群体的存在和作用,放弃合唱艺术独特的引导和教化功能对管理者来说并不会有什么影响,但社区合唱团队的成绩一样能被写入他们的年终报告中。

(二)社区合唱活动专业人才的缺乏

对社区合唱活动的认识不足,必定会忽视相关人才的培养、引进和运用。群体活动的能动性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有关部门应该主动利用并合理管理,而不是放任其自生自灭。虽然合唱团能凭借团员的人脉优势,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地方政府文化活动,以获取一定的支持,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合唱社团的活动不能只靠热心人的自觉奉献,在当下城镇社区,缺乏社团管理经验和管理人才是十分普遍的事,有的部门即使配备有专门的管理人员,但大多都不会主动到社区进行联系。社区合唱还必须依靠指挥的专业技能和亲和力才能正常维。然而,具有一定水平的指挥人才依然缺乏,有社区工作经验并热心社会工作的合唱指挥更是少之又少。现有的音乐人才对参加社区合唱活动也没有多大兴趣,有学者针对一些城市音乐人才参与社区音乐活动做出了调查和统计:“61%的曾经参与社区音乐活动的被调人员反映没有专业人员参与,20%和19%的人反映偶尔和经常有专业人士参与社区音乐活动”。在肇庆合唱团的常年活动中,除指挥和伴奏外,专业音乐人才的参与度是极低的。

(三)扶持社区合唱活动的场地设备等硬件严重不足

其实,社区合唱最直接的需要就是排练场地问题。中山市做出了榜样。2005年中山市建成了多功能的文化艺术中心,其培训大楼建筑面积就有19551平方米,设有多间合唱排练室,免费提供给当地合唱团排练,为合唱团体活动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并不是每城必有。肇庆合唱团就一直深受场地的困惑,几经辗转依然“练”无定所。在采访中,合唱团副团长还说出了他目前的担忧:随着指挥平教授的退休,合唱团将再一次面临“无家可归”的境地,因为合唱团近些年的排练场地都是由平教授所在工作单位提供的。在一些新建的居民住宅区也并不缺少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但实验证明“以地缘为主聚集在一起的社区居民,并没有因此而关系密切、互动频繁一,而以亲缘、业缘、趣缘为主的社团互动频繁而有效,因此要发展社区文化必须有功能性的场所,如果一个群体没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场所,成员就会失去对群体的归宿感,一定的活动场所有利于群体空间文化的塑造。

三、合唱与现代城镇文化精神构建之发展对策

对合唱与现代城镇社区文化精神构建的研究,其目的就是要促进两者之间的互动发展。只有修正我国合唱发展的一些偏差,建立正确地合唱艺术观念,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才能还原合唱艺术精神,服务社区文化建设。

(一)摒弃功利思想,让合唱走进人民生活

人口不足加四十万的美国辛辛那提在美国是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城市,却有一千多个合唱团在常年活动,现代化的音乐厅也有六个。在日本,合唱的训练从小学六年级就开始,每个城市、每个街区都有各年龄段的合唱团,合唱作为国民教育的一部分被列入国家教育的战略计划中。在欧洲,市民常年参与或间接参与合唱活动的人数比例更高。而在我国,常有这样的现象:一有重大活动就会凭空冒出很多歌咏队、合唱团,为比赛成绩托人情找关系,活动完后迅速消失。可见我国合唱并没有真正走进人们生活,合唱的功利思想是多么地严重。

众所周知,合唱的价值在于对人的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合唱的功利思想是管理部门认识偏差所带来的不当导向而引出的,它导致合唱群体文化建设走向错误的方向:导致群体内部成员相互埋怨、群体之间互不交流:导致合唱作为大众文化的认识偏差,从而忽视社区合唱文化建设。回归合唱文化本质,扶持和关注这种投入少、效益大的健康社区合唱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并使之走进普通人的生活中,合唱的教化作用才会显现。

(二)加强软硬件建设,促进社区合唱发展

1.建造和提供具备合唱功能性的场地,是政府对社区合唱事业的最大支持。根据城镇状况合理布局文化活动场馆或规划建造或维修改造或出资租用,只要解决了场地问题,社区合唱发展才能发挥作用。

2.人才引进、培养和管理能把社区合唱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有这样一种说法“没有不好的合唱团,只有不好的指挥”,可见指挥对于合唱的重要性。一个优秀的指挥人才能带动一个地区的合唱发展水平,在深圳、中山、广州、佛山、肇庆已有成功的事例。但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培养新一代优秀指挥才是社区合唱发展的长久之计。从引进、培养、管理人手,把合唱指挥人才梯队的建设作为扶持社区文化的一个重要课题。深圳音协合唱团为我们提供了好的经验,合唱团成员都毕业于专业音乐院校,他们有些是基层文化干部,有些是中小学音乐教师,本身也是各地音乐活动的中坚力量。他们在音协合唱团是团员、是学生,在学校、在社区他们又是社区合唱的组织者和指挥,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提高现有音乐人才参与社会音乐活动的热情,还能通过在高水平合唱团的活动增强专业能力服务社区合唱发展。

3.培养社区合唱环境,助推社区文化建设。定期展开各类型各层次的合唱活动;支持和鼓励优秀合唱团队对外文化交流;鼓励企业文化与社区文化共建,并为企业资助社区合唱牵线搭桥;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借助高校人才优势推进社区合唱的培训、辅导、组织等工作。总之,要借各方之力推动合唱服务社会文化,有关部门就必须转变工作态度和方法,主动服务社区群体。

篇(4)

多年来,农场加大了对“十项民生工程”的投入和改善力度,幼儿园开园、医疗水平提升、供热和饮水质量提高,道路条件完善,参保人员实现应保尽保,扶低帮困、低保救助工作实现全覆盖,呈现农场的生产生活整体向好的景象。

2014年,实现粮豆总产33.39万吨,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64亿元,实现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3万元:在全场党员干部及职工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农场的经济社会事业取得丰硕成果。

(一)现代化大农业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夯实。全年投资800余万元,完成水利桥涵、清淤、排涝等工程。投资2080万元,建设侵种催芽基地一处;投资1182万元,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9000亩;投资750万元,完成千亿斤田间工程建设。加大了农机更新投入力度,投资1500万元,引进各型号农机具500余台,套,发放农机具补贴130余万元。二是科技含量不断增加。全场57万亩水田实现种子包衣、统供芽种、三膜覆盖、大棚卷帘器通风、微喷浇水等10项新技术应用率100%,全场共完成了88万亩水田的防病航化作业。同时,开展了高产高效、节水控灌、侧深施肥、水稻适口性等新技术科学示范和推广,效果显著。三是“绿满红卫”工程持续建设。投资180余万元,完成植树造林1400亩,栽植树木12万株;四足畜牧水产业健康发展。新建养猪基地一处、养牛基地一处、生态养殖基地两处。

(二)工业与自营经济增长情况

2014年,以米业加工为主的民营工业保持稳步增长,实现了水稻加工3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1.25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578万元,实现利润921万元。自营经济发展迅速。实现自营经济产值27027万元,利润10172万元,户均收入4.2万元。

(三)小城镇建设和服务情况

全年,农场投资801万元,建设48#楼教师周转宿舍,解决大学生住宿难题。投资300余万元,完成了绿色城堡30%工程。投资17万元,完善休闲广场亮化工程。同时,加大了场区环境卫生的管理力度,做到了整洁干净无死角、并保持常态化。

(四)经营管理与体制改革工作情况

一是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严格土地承包制度,土地包满种严,土地承包费100%收缴到位。全年协调多家金融机构为农户贷款3.6亿元,并协助其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贷款100%按时偿还;按时足额完成了3090户3350万元支农惠农资金的发放;规范经费管理制度,实现了公用经费压缩10%,三公经费压缩15%的目标。持续加大清欠力度,盘活资产。全年共收回各类欠款1535万元,其中陈欠35万元,房屋欠款1500万元。二足体制创新改革逐步深化。农场体制改革实行人才兴场战略,继续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引进和生源地大学生的安置力度,共公开引进本科毕业生13人,公开招聘幼儿园教师、保育员、工勤人员32人;公开招聘实地看护员(协警)、征税员电工、维修工等9人,提高了全场就业增长率。

(五)强化民生实现了社会和谐稳定

篇(5)

一、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一种全新的城镇建设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突出人的主体地位,统筹城市建设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协调发展,以新型工业化发展为引擎,注重经济发展生态化的重要性,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公共服务公平化、合理化。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在于以人为本,即实现人的城镇化,能够平等地享用城市化的教育、卫生、户籍、就业、公共服务等公用资源,不断提升自身的生活水平。

农业现代化是以现代工业技术装备为依托,充分运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不断改造传统农业,并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等改革手段,运用现代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农业,不断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

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统筹协调推进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新型城镇化本质就是“农转非”的过程,即人口与生活方式两种形式的转化,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有助于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享受城市生活,从而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创造健康条件。新型城镇化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源动力,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撑,人才和市场支持,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需求市场,同时新型城镇化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推动农业生产的专业化、集约化。

二、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共性特征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推进过程中体现出如下三方面共性特征:

1.强调人的重要性。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都强调了人在推进过程中的重要性,都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原则基础上。新型城镇化的实质就是人口的城镇化,其根本目的就是让中国大多数农民到城镇定居,实现农民的市民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只有农民的综合素质提升了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也是逐步实现农民科学文化水平、再教育机会不断改善的过程,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是使更多的农民享受城市文明,即使是留在农村的人口,通过农业生产关系的深度改革,以农业工人的身份再就业,从而有更高的收入,享受更为完善的社会保障。

2.突出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体现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共赢,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不断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通过户籍制度、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改革途径逐步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新型城镇化在实现城市现代化的同时更要实现农业现代化,逐步打破“城乡分割”、“重城轻乡”的偏见,切实将“三农”问题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消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提高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影响力,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并为城市发展提供大力支持。

3.倡导集约化发展模式。近年来,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是由于资源浪费严重、城镇化不健康的扩张、生态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水污染、空气污染、食品卫生等问题日益引起广大居民关注,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城市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农业现代化必须建立在科学发展的前提下,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原则,注重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运用,合理有度地开发土地,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科学规划耕地和建设用地,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

三、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存在的共性问题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三个方面的共性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河北省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方面发展缓慢,乡镇一级污水处理厂尚未建设,配套设施项目建设滞后,收集处理率不高。城镇化建设推进过程中,单纯追求GDP,更多关注看得见、成效快、收益高的“短视工程”,而广大居民生活真正需要的交通、污水、垃圾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却相对滞后。农业建设方面,近年来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现有的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已经严重不适应疏水、排水要求,再者用于农业建设的技术装备水平较低,抗灾减灾能力不强。

2.发展理念相对滞后。从河北省城镇化建设发展理念滞后突出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上,河北省第一产业生产集约化程度较低;第二产业以钢铁、煤炭、建筑材料为代表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为主,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产业发展的失衡直接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2014-2015两年的全国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排名中,河北省连续两次有7个城市入选。农业发展理念的滞后主要体现在现代管理手段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较少和农民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十二五”以来,河北省农产品出口总量有了显著增加,但相对发展缓慢,农产品出口增长速度低于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劳动技能提高难度和科技推广应用难度逐渐加大,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障碍。

3.创新驱动力不足。我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创新驱动力不足问题。城镇化建设中交通阻塞、内涝成灾、环境污染、信息分享滞后等问题集中折射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创新技术发展滞后,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创新技术的配套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创新驱动力不足主要表现在自主研发能力有待于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落后于农业科学研究,农业科技人员紧缺,基层农技服务队伍老龄化,农民在接受和运用科技成果能力有待于提升等方面。

四、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三点建议

1.统筹谋划,强化基础工作的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现代农业建设的稳健推进离不开扎实的基础工作,其中包括道路交通、园林绿化、信息技术、土地资源规划、居民户籍制度改革等。各级政府应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统筹谋划,协调发展,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良好局面。在新型城镇化与现代农业建设推进过程中,切实注重解决农民问题。一是解决失去土地的农民的再就业问题,可通过合理规划第三产业的发展,引导闲置的人力资源投身新型服务产业,通过职业培训提高其谋生技能;二是切实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放开户籍管理,消除城乡两种身份,提高居住在城市中农民工的主人公意识,使其真正享受城镇化的各种待遇;三是改善政府的公关形象,正确处理好政府与民众的关系,通过走基层、勤调研等形式掌握基层居民的民声所需,切实解决大众关注的基本问题,树立政府威信。

篇(6)

根据国家批复的发展规划,苏南要在2020年基本实现区域现代化,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超过7万元,农村居民可支配纯收入接近4万元,成为全国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到2030年,要全面实现区域现代化,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达到主要发达国家水平,成为经济发达、社会进步、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政治民主的现代化地区。从现在起到2020年不到8年的时间,到2030年不过17年的时间,从经济发展的水平看,意味着今后不到十年就要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意味着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目前,苏南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世界银行确定的上中等收入水平,经济总量已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欧洲发达国家。按照2011年的数据以及当年的人民币平均汇率,苏南的地区生产总值已超过4500亿美元,其规模已经超过奥地利,略低于比利时。在这样一个水平上,要继续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如果没有创新的增长方式,不仅要消耗更多的资源,对环境造成更大的污染,而且保持速度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苏南在致力于现代化的实践中必须走出一条新的道路,必须依靠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

所谓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就是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大力发挥创新活动的作用,用创新要素替代传统要素成为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创新能力上基本达到世界上创新型国家的水平,用更少的资源消耗,较小的环境代价,追求更高的发展质量,维系一个更长时间的可持续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的核心是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发展,要使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到主要的作用。除了少数特殊类型的国家,世界上大多数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均走过了一条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达到发达水平的道路。例如,韩国在上个世纪经历了“汉江奇迹”的快速发展后,进入21世纪后在同类型国家中依然能够保持较快的发展,主要依靠的就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过去十年内,韩国的产业实现了迅速的升级,在半导体、平板显示、智能化移动电话、造船、汽车等产业的创新速度很快,许多方面超越了日本和欧洲竞争对手,单位GDP消耗的能源明显下降,使得这个国土面积比江苏还要小的国家在发展上有更大的承载空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2万美元。苏南目前的发展阶段与十多年前的韩国有相似之处,正处在迈进现代化的门槛之际,一方面发展速度的要求依然较高,另一方面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的任务更为紧迫,而且也只有通过完成后者的任务才能达到前者的要求。

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是一个以创新为主要发展动力的整体模式。从具体的发展路径看,重点体现在创新型经济、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现代化农业、社会事业现代化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

首先,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彻底转变,把苏南率先建成江苏乃至全国的创新型经济的高地。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在苏南的实践就是要通过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水平,提高发展的质量,建成在全国有示范意义的创新型经济高地,以高质量的创新型经济展现区域现代化的经济发达繁荣一面。

其次,根据现代化的基本特征,结合苏南的实际,大力推动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在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城镇化的质量,促进城乡一体化朝纵深方向发展。现代化的社会总是伴随发达的城市化水平,城市成为展现现代化生活的主要平台,城市文明高度繁荣。苏南的城镇化率本来就高于其他地区,城镇密集成网,大城市比较集中,应当在进一步提高城镇化率的基础上,重点完善和优化城镇体系,突出南京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地位,完善苏南各个省辖市的城市功能,带动周边小城市和城镇的品质提升,并促进城市之间的联动合作与同城化进程,形成内部结构紧密、互动发展的宁镇(扬)大都市区和苏锡常城市群。苏南的乡村建设基础要明显好于其他地区,但以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标准来衡量,目前仍存在农村落后于城市的二元经济现象,必须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推进从农业转移出来的人口市民化,要通过交通、教育、医疗、通讯等公共服务产品建设向农村的延伸,推动苏南美丽乡村和新农村的建设,使乡村的文明生活能够与城市同步发展。

第三,在苏南地区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与城镇化互动协同发展,并造就一个均衡发展的现代化区域。一个现代化的社会离不开现代化的农业,这既是为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市化率创造条件,也是现代化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国际上现代化实践的成功经验表明,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瑞士、以色列的国土面积不大,其中以色列的面积与苏南相仿,但这两个国家均有高度发达的农业,对该国现代化水平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苏南要率先建成基本现代化,发展现代化的农业也是一条重要路径。

第四,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推动社会现代化快步发展。其中,改革收入分配体系,扩大中等收入阶层具有重要意义,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一定有一个庞大的中等收入阶层或群体。

篇(7)

一、城镇化

在传统的观念中,城镇化就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其实不然,从不同的角度就会得到不同的理解,乡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仅仅只是城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而已,不能仅仅是简单的用城镇化率来说明城镇化的效果。城镇化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他不仅仅包含了人口的变动,即城镇人口的增长和乡村人口的锐减,还包括其他多方面的问题。城镇化不仅仅是社会发展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必要的历程。它涵括了城镇的繁荣与兴盛以及乡村的变化,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地区产业结构发生变动、城市文化的扩散和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就是其具体的相关内容。

总之,新型城镇化就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准,建设生态文明城镇集群,在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前提下,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二、城镇化过程中人的现代化建设必要性

和传统城镇化相比较,新型的城镇化可不仅仅只是农民进城,更加不是城市的规模盲目扩大。新型城镇化是人口因素和相关社会经济因素集聚的过程;是生态空间的格局和社会经济优化的过程;同时也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生活能力和生活方式的升级过程;更是人类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过程。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这些过程呢?社会现代化的主体是人,人是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承担者,是财富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这里的财富不仅指物质财富,同样包括精神财富。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要实现整体社会的现代化,必然绕不开人的现代化问题。

三、我国人的现代化情况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碰撞。中国历史文化悠久,是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那么在我国人的现代化过程中,其发展的民族性特征十分的鲜明。中国人的现代化程度要低于西方发达国家,面对外来的冲击和影响,既要完成现代化的时代性转换,同时还需要考虑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精髓的传承问题。这样一种矛盾的现象就成为了中国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难题。

(二)现有的思想优劣性影响。中国人现存的思想有优点也有缺点,而这种优缺点直接影响着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发展。但是,时代在变,思想也在随之转变,而当社会发展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不同文化的碰撞过程中,国人的现代化内容必然会因为融入了新的元素,有一个全面的升华。

(三)传统价值观的遗落。社会大发展过程中,由于中国处于一个转型的特殊时期,因而国人的现代化也就具有着过渡性的特征。社会多元化、多样化的进程中,人的价值选择空间变得庞大,传统的价值观得到怀疑甚至是抛弃,人们在价值取向上陷入随波逐流的境地,优良的传统价值观被很多人认为是不适用现在的社会生活而被扔掉。

(四)教育水平落后的制约。由于中国教育体制的问题,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造就了一大批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人才”。从当前的教育进展来看,教育改革的深化及素质教育的推动,其速度都是十分缓慢的,全面人才的培养成为空中楼阁,人的现代化进程在无形中遭到阻碍。

四、如何实现城镇化过程中人的现代化建设

(一)创造坚实的经济基础。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体力劳动在整个劳动体制中占有较重的比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不争的事实,重视科技的发展,将科技转换成生产力的形式,这样就能实现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力的提高带来的结果是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这样使得个人可以支配的时间随之增多。自由的人拥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及发展,个人社交和关系得到不断的扩大,人的现代化建设得到发展。

(二)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人是群居动物,外部风气对个人的影响巨大。我国处于转型的特殊时期,各种风气交相影响。社会风气是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和道德等情况的综合反应,是人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社会风气凭借其强大舆论和社会习惯势力的形式,掌控人们的言行举止,故而良好社会风气的创造能够为人的现代化提供了优良的外部环境,对人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不可估量的影响。

(三)完善社会制度。大力发展和完善社会经济体制和社会政治制度,为人的现代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经济发展的一种折射,不同经济状态下的人也是不一样的。只有生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才是真正具有独立人格的现代人。市场经济对于人的现代化进程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影响,其将传统的人身依附的社会关系转化成为通过交换对物质的依赖关系,并且使人拥有独立的人格,故越完善的经济体制制度越有利于人的现代化发展。

人生活的环境自然也包括政治环境,民主和法制建设是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保证。不断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增强人的民主法制意识,从而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这样民主管理和监督等政治参与的能力素质得以提高,真正意义上在行为方式、思想和态度上实现现代化的转变。

(四)发展现代教育。科教兴国是我国的既定战略,坚持把教育作为根本,把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前头,依靠教育来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以及向生产力转化的能力,全面提高民族的科技及文化素质,加快实现国家的繁荣与富强。教育作为人力资本因素中最最基本的因素,其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教育不足会对经济的发展产生的致命的影响。广大人民享有接受良好的教育机会,我国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消除文盲。形成终生、全民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带动人的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篇(8)

现阶段,发展新农业就是推进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以农业现代化为标志的新农业模式,应当具有科学化、企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社会化(产业化)、多功能化、生态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等内涵及特征。[1]农业现代化的全面推进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的农业科技落后、结构不合理、生产方式粗放、社会化水平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以及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因而发展新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新农业建设特别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农业发展必须以现代科技体系为支撑

我国新农业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是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装备农业,最终实现农业物质装备现代化、农业技术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和资源环境优良化等。[2]所以,现代新农业建设始终离不开现代科技的支持,具体讲就是要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和现代农业机械技术,全面实现农业科学化、机械化和电气化,在此基础上不断培育农业优良品种,积极研制、引进、推广使用新型高效低污染肥料及农药等农用生产资料。现在发达国家的农业还出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新技术化特征,使农业生产力水平达到空前高度。由于大批农业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推广,特别是生物、计算机、信息、激光、遥感、原子能等现代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并配合科学管理手段与经营方法,很好地推动了农业快速、高效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推进新农业和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重视现代农业科技体系的建立及创新。

(二)发展新农业必须遵照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及管理模式

首先,新农业建设要求实行农业企业化经营。以农户家庭为基础分散的小规模土地经营与农业现代化存在内在矛盾,不利于使用、推广机器和农业新技术,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实行农业企业化经营可以扩大农业规模,通过合同、契约等方式使农业生产要素在企业这个制度平台上进行市场化运作,达到合理配置农业资源、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目的。[3]其次,发展新农业要求加强农业生产标准化建设。标准化建设与管理是现代企业的生命线,正由工业领域扩展到农业领域,农业标准化生产经营与管理越来越成为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潮流,甚至成为国际农产品技术贸易壁垒的重要条件,加速农业标准化建设是应对国际市场竞争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农业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重视农业标准化管理,严格农业投入品指标,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再次,发展新农业要求采取社会化和产业化经营。现代农业产业链不断延长,农业生产经营中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客观上要求发展社会化、专业化和组织化的新型农业。目前农业现代化国家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由政府、企业和农业合作社提供各类服务,很好适应了农业社会化发展的需要。今后,我国新农业发展的方向必须走社会化和产业化经营道路,不断壮大农业社会化组织,加强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盈利能力,降低其经营风险。

(三)新农业发展应当追求生态化和低碳化模式

现代化农业虽然提高了农业单产和经济效益,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农业发展的非持续性增强。正在兴起的现代生态农业较好实现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促进了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继生态农业后,近年来在一些国家兴起的低碳农业发展模式也应受到重视。低碳农业是为逐步降低农业生产中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达到发展低能耗、低投入、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现代农业。[4]低碳农业具有农业生产、安全保障、气候调节、生态涵养等多元功能,可以提高农业固碳功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拓宽农民收入来源和低成本实现农业现代化。[5]不论是发展生态农业还是发展低碳农业,均要求降低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提高其利用率,推广秸秆还田,扩大绿肥、农家肥等有机肥种植,利用生物的食物链原理防治作物病虫害,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和沼气等农业生产新能源,减轻污染,改善农业生态。所以,鉴于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未来新农业发展目标必然体现其生态化和低碳化,必须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低碳农业。

(四)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要求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演进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被广泛应用,农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农业逐渐演化为信息农业。信息农业的基本特征是农业生产与管理的高技术化、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等。[6]因此,我国实施农业现代化战略必须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企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跨越发展。同时,农村是农业信息化的依托,是实施信息农业建设的主阵地,而农民是农业信息的接受者、传播者、使用者和受益者,是实施信息农业的重要主体,我国在发展信息农业过程中,通过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各类信息数据库,建立健全农村水质监测系统、病虫害监测防治、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和村务管理等信息系统,不断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和农民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所以,信息农业建设过程实际也是实现新三农全面信息化的过程,必然推动新三农建设水平的提高,为根本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奠定基础。

二、建设新农村和实现农村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建设

新农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村的落后面貌,最终实现农村现代化,这一过程包括实现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等,这些目标的实现对促进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起到关键作用。

(一)通过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

一方面,我国新农业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归根结底离不开农村这块主阵地,新农村建设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乃至成败,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关联性和互动性决定了二者必须同步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成为农业现代化推进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新农村与农村现代化的发展也会加快农村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改变农村经济社会面貌。20世纪80年代后,乡镇企业在中国广大农村异军突起,成为农村工业化的一大亮点,特别是大量以农产品加工业为特征的农村第二产业发展,不但带动了农村服务业兴起,也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今后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加强,农村工业会进一步发展和优化,农民的收入会不断提高,起到以工促农的作用。同时,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工业化又加快了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广大农村地区崛起的新城镇,吸纳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为提高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水平,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对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和解决三农问题无疑具有深远意义。

(二)通过新农村建设为农民现代化奠定基础

新农村建设及其推动的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促进了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改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使农民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加速了新一代农民的成长步伐。首先,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文化和科技素质。通过完善农村的科技推广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和各项文化事业,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移风易俗和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农民树立文明、科学的生活观念,确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其次,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条件,提供完善的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这不但有利于农民群众的健康成长,而且有利于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使农民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科学消费、文明生活的良好习惯,塑造与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相适应的新一代农民队伍。再次,新农村建设还有利于改变我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解决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问题,通过扩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迅速改变农村在文化、教育、公共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落后局面,为农业和农民的现代化创造条件。

三、培养新型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证

农民的综合素质如何,直接影响我国新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培养新型农民和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证。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关键在于打破传统农业自身的封闭体系,转变的契机在于投入并使用新的现代农业的生产要素,特别是人力资本是改变传统农业和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8]81-82那么,我国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落后农村向农村现代化转变,需要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本,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些新型农民应当具备多元化的基本素质要求。

(一)培养大批新型农民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首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生产经营者确立新的经营理念。现代农业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需要的各类知识、技术、信息越来越复杂,农业现代化建设涉及的产业和环节越来越多,农业产业链条延长和农业分工越来越细,作为经营现代农业的劳动者,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及时掌握科学种田和科学养殖本领。随着农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业技术成果需要在农业领域推广应用,农民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对其文化、技术、能力等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培养大批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农民,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目前,我国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普遍偏低,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有20%,接受过初、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仅占0.5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达76.4%,这与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70%以上受过职业培训的水平相差甚远。[10]因此,我国必须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尽快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其次,随着农业现代化目标的推进,我国农业的市场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等对农民综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新型农民不仅要有知识、懂技术,而且还要懂经营管理,能及时把握市场信息,勇于和善于参与市场竞争,形成按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游戏规则进行生产经营及依法办事的意识,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和在市场经营中的盈利能力。总之,为了更好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及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问题,要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新型农民队伍。

(二)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农村现代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包括农民的现代化,而农民现代化包括思想观念、知识结构、技术技巧、能力和智力等全方位的现代化。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阿历克斯·英格尔斯认为,一个落后的国家要转变为自身拥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国家,只片面强调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是不够的,必须从心理、思想和行为方式上实现由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11]6-8因此,要实现农村现代化,不但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而且需要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新型农民。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完善,广大农民是农村市场活动和市场竞争的重要主体,要求农民必须树立市场竞争观念和风险意识,自觉参与市场交易和市场竞争,适应市场多变的环境,及时进行生产结构和经营方向的调整,提高驾驭市场、利用市场以增加收益的技巧与能力,成为高素质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和管理者。同时,在推进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许多农民面临着非农就业的形势和机会,农民的收入逐渐实现多渠道和多元化,农民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还要适时掌握农业经营以外的知识和技能。这也给我国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必须积极转变农村办学理念,创新农村教育教学模式,农村基础教育应尽快从单纯应试教育转变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服务的素质教育轨道上来,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使农村青少年各有所学,学有所用,既要满足一部分农村学生升学深造的愿望,也要培养大批志在农村就业,承担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建设任务的新型劳动力,引导部分青年在农村创业和就业。事实上,我国新型农民的培养和成长过程,就是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逐步实现的过程。

四、协同推进新三农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三农问题涉及许多方面,但从本质上说就是农业落后、农村贫穷、农民收入低的问题,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深层次问题。[12]而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发展新三农,尽快形成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模式,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三位一体与协同推进体系。

(一)积极发展新农业,推进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

中国人多地少,农业人口规模大、素质低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不仅要追求农业现代化,还要追求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如果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无法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反过来,如果没有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就不会得到持续发展。[13]经验表明,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农业在国民经济乃至农村经济中的比重会不断下降,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因而,今后实现农业现代化仍然是我国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而且农业顺利发展也是新农村和新农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其他两个现代化。同时,农业现代化目标也为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提出了新要求,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我国传统农村会逐渐演变为现代农村,这个演变就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现代化实现的过程,作为农业现代化推动者的广大农民其综合素质也会得到极大提高,一代新型农民会随之成长。因此,积极发展新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既是新三农建设的核心内容,又是加快新农村、新农民建设事业和实现农村与农民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也是成功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前提。

(二)加快建设新农村,促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农民成长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早日实现农村现代化,尽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发展,推动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为实现农业和农民现代化奠定牢固基础。首先,新农村建设改善了农村居住、交通、通讯、生态环境、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和社会保障条件,这些同样也是新农业发展所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因而加速了农业现代化进程。随着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差别的不断缩小,农村居民的综合素质和生活水平日益与城市居民接近,为新型农民的塑造奠定了基础。其次,新农村建设加快了农村工业化进程,农村工业化可以直接成为推动我国农村发展的强大动力,尤其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从资金、技术、人才、管理模式和经验等多方面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吸收了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和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再次,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村城镇化发展,城镇化充分发挥产业和人才等要素集聚效应,可以吸收众多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城镇对周边农业和农村发展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在资金、市场、技术、人才、教育、文化等方面对农业和农村进行支持,促进新农业持续发展和新型农民队伍快速成长。

篇(9)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本质上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户籍制度改革方向是逐步突破户籍与福利合一的制度。

“市民权”不能与土地挂钩,尽快明确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能,探索建立农民工承包地和宅基地的流转或退出机制。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一个核心问题是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党的十提出,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如何更好实现这些目标,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

以健全公共服务制度为核心,稳步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记者:我国大量农民工融入城镇难,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韩俊:2011年我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3亿人。目前,不到4个城镇常住人口中,就有1个是非户籍的常住人口。大量进城就业、居住半年以上的农民工就被统计为“城镇常住人口”,但他们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却比较低。主要表现在:

落户难。一些地方的户籍改革对流动人口基本没有放开,或者设置的门槛较高。

住房难。大部分地区未将农民工作为住房保障对象,缺乏针对农民工特点的租金补贴和实物配租政策。

看病难。由于新农合报销限制,农民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比例不高,以及经济状况不佳等原因,大量农民工难以获得城市正规医院的医疗服务。

子女入学难。目前约20%的农民工随迁子女无法入读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校,最近很多省份陆续公布了异地中考高考方案,但人口流入省份的方案“门槛”整体还是比较高。

记者:大量农民工尽管在城镇就业和居住,但还没享受到同等的公共服务,如何改变这种状况?

韩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本质上就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要以健全公共服务制度为核心,稳步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强化输入地政府属地管理责任,保障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权利。全面实行输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逐步降低门槛,对长期在本地就读的,允许就地参加中考、高考。

根据常住人口配置公共服务资源,保障农民工平等享有安全、公益、便利的基本医疗服务,将农民工职业病防治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完善和整合“碎片化”的社保体系,扩大农民工社保覆盖面。实现农民工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关系全接续,制定促进农民工参保的政策措施,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城市低保范围。

推动农民工纳入住房保障范围,改善其居住条件。制定适合农民工特点的住房公积金缴存和使用办法,扩大农民工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

逐步剥离附着在户口上的福利,分类调整户口迁移政策

记者:谈到农民工市民化,不得不提户籍制度,它是造成农民工不能平等享受城镇公共服务的最大障碍,今后如何突破?

韩俊:户口是造成城乡居民待遇差别的最大障碍。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将附着在户口上的福利逐步剥离,逐步突破户籍与福利合一的社会管理制度。

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实行省级行政区域内“一证通”。居住证办理者,在子女就学、社会保障、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方面享有与当地人口同等的权利。

分类调整户口迁移政策,逐步让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在就业居住地有序落户。逐步全面放开在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和其他建制镇的落户限制,进一步放宽中等城市户口迁移政策,完善落实大城市现行户口迁移政策,逐步赋予农民工与当地人口同等的权利。

“市民权”不能与土地挂钩,依法保障农民工土地财产权利

记者:有人说,给农民工城市户口,让他们享受均等公共服务,他们就应该放弃土地,否则两头好处都占,不公平、不合理,这种观点您怎么看?

韩俊: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计保障。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不是国家无偿给农民的福利,而是法律赋予农民的财产权利。

目前,绝大多数农民工不愿意以放弃承包地和宅基地换取城镇户籍,必须完全尊重个人意愿,不能把农民工获得城镇户口与放弃农村土地权利挂钩,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收回。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必须尽快明确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能,明确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的内涵和实现形式。在确权的基础上,为农民颁发具有更明确法律效力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和宅基地使用权证书,加快建立统一、权威的农地权利登记体系。

适应农民工进城落户和城镇化发展的需要,需要赋予农民对承包土地、宅基地更大的处置权。要在健全法制和发育土地市场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探索建立农民工承包地和宅基地的流转或退出机制。

“新四化”同步是现代化建设的大思路

记者:如何理解“新四化”同步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意义?

韩俊:“新四化”同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大思路。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加快推进我国现代化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信息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新的时代条件要求我们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和增进人民福祉的必由之路,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支撑,必须使产业发展、就业吸纳和人口集聚相统一,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农业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我们不能在农业衰退、农村凋敝、农民贫困的情况下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而必须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之路,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新四化”同步是党的十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符合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推动“新四化”同步,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基本途径。

记者:实现“新四化”同步面临哪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韩俊:一个突出问题是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基地,但总体上还处于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中低端,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的集成应用水平不高,企业创新能力不强,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必须推动信息网络技术广泛应用和全面覆盖,加快促进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变,带动产业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一个突出矛盾是城镇化相对滞后、质量不高。我国城镇化水平不仅大大低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城镇化质量问题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大量农业转移人口不能平等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城镇用地规模扩张过快,城镇建设对“土地财政”依赖过大;城镇空间分布与资源承载能力不匹配,不同规模和层级城镇发展不协调;城镇水资源短缺和空气污染等问题突出,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城镇房价上涨过快,成为提高城镇化水平的一大障碍。1990年到2012年,我国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由20%多上升到52.57%,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60%左右,峰值将在70%―75%之间。今后20年间,我国将新增城镇人口3亿人左右。如此大规模的人口城镇化,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应当明确,推进城镇化,核心是推进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应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核心,加快改革户籍制度;科学规划城镇空间布局,既避免农业转移人口在大城市过度集聚,也防止小城镇遍地开花、盲目扩张。

“新四化”同步面临的最突出矛盾是农业现代化滞后。当前,农业现代化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最大制约因素。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阶段。现阶段推动“新四化”同步,应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加快克服农业基础薄弱这一瓶颈制约,加快解决农村发展滞后、城乡发展不协调这一突出问题,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这一深层矛盾,努力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记者:推动“新四化”同步,政府应在哪些方面着力?

韩俊:“新四化”同步是发展问题,也是改革问题。应坚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各个环节,以体制改革拆除妨碍“新四化”同步的樊篱,以制度建设铺就“新四化”同步的新路。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市场取向的改革是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动力。目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既要鼓励地方探索创新,又要从国家层面统筹考虑,方向是注重社会公平,突破城乡居民身份界限和制度壁垒,改革户籍与福利合一的管理制度,还原户籍的人口登记功能。应健全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逐步创造居民自由迁徙的公平环境。

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扶持一家一户的农民发展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土地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民的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

建立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进一步推进财税体制和各级政府公共服务事权改革,以财力定事权,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创新城乡社会管理体制。“新四化”同步不仅是城乡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也是社会结构的深刻转型。社区是社会管理体系的落脚点。应适应社会管理扁平化趋势,加快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加强基层社区服务功能,完善社区管理体制。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呼唤政府和社会各归其位。应改变社会是政府附属物的传统观念,明确政府与社会的边界,规范政府与社会的职能,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系,让社会组织在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增进社会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三化同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所在

记者:“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请您谈一谈实现“三化同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在什么地方?

韩俊: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阶段。强调推进“三化”同步发展,就是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现代化建设重中之重的位置上,加快克服农业基础脆弱这一瓶颈制约,加快解决农村发展滞后和城乡发展不协调这一突出问题,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这一深层矛盾,努力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

第一,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农村人口比重很大的发展中大国,解决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必须把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把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作为重点任务。

第二,人多、地少、水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必须始终将农业资源保护和节约集约使用摆在突出位置,建立健全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节约用地制度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发展方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三,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农业发展中亟待加强的环节。必须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潮流,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改善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

第四,培养新型农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抓好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培养造就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篇(10)

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部分。我国最初只注重对个别文物的保护,后来才发展到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并逐步形成了今天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随着我国各项有关国计民生建设项目的开展,不可避免地对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由于各种现代文明的冲击,我国不断涌现出各种不同的思潮,这时人们就会面临一种选择,即怎样对待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党的十七大之后,我国继续沿着“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方向前进。我国文化的影响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十的召开,文化体制改革变成了振兴中华民族的重要策略,文化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向前推进,这一切都促进了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

(二)我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优点

首先,我国充分地利用了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优势。中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这些资源是由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留下的。而韩国是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资源较少。所以,中国在文化遗产的申请方面有更多的选择性。而经过选择之后申请成功的文化遗产每一个都是精华。目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同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一样进入了新的战略机遇期。在迎接各种挑战的同时也得到了很多机会。与韩国相比,我国更具有发展的潜力。

(三)我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不足

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没有与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受大规模现代化建设的影响比较深刻。首先,文化遗产保护受城镇化建设影响深远。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发现了不少文物古迹,但有的黑心企业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利益而选择了视而不见。我国许多城市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都“旧貌换新颜”,缺乏浓郁的城市特色。而这些地方多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名城。其次,我国文化遗产缺少完整的法律保护。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一些法律来保护文化遗产,但并不能解决当前的所有问题。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还需要稳定充足的经费支持,这些都需要法律来提供保障,而我国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完善。

二、从中韩文化遗产之争看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改进措施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要与公民的思想道德建

设有机结合起来我国目前存在很多不尊重文化遗产保护的行为,都是因为思想道德水平不高,没有认识到传统文化遗产对当今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所以,我国必须加强对传统文化中有益部分的宣传,可以多种渠道相结合。学校、家庭、社区、各种网络媒体、传统媒体等都是宣传的有效渠道。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们不断地认识到,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宝贵的,是不可替代的,并且会指引我们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二)要从法律层面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我国的法律部门要与其他有关部门协调配合,联手加快立法进程,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更多的法律依据。文化遗产保护的最终目的是巩固本民族文化的根基,更好地弘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不能被韩国的步伐扰乱阵脚。首先,要做到历史文化资源不被遗漏。各个文化遗产的重要性都不同,但无疑都是我们不可忽略的部分。其次,要将具体的保护措施纳入法治轨道。遇到具体问题要有依据可循。对于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无论其主体是政府还是个人,都要追究其责任。最后,要通过法律形式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提供充足的资金。资金充足了,才能放开手去保护我国的文化遗产。

篇(11)

城镇化与农村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我国城镇化与农村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城镇化主要是指农村人口向非农村人口和农村生活方式向城镇生活方式转化的过程。而要实现这一过程,农村现代化则是不可避免的环节,只有农村现代化得到实现,更多的农民才能得以从土地中解放,进而实现真正的城镇化。农村现代化不仅能使更多地农民享受到城市文明,而且给城镇化的实现创造了更多的条件。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两者之间是同步发展的,所以必须要注意协调发展问题。过去某段时期,我国对“农业支援工业”、“农村支援城市”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城镇化进程比农村现代化进程明显过快的状况,致使我国出现了很严重的“农村空心化”等问题。所以,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再次发生,我国必须要重视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

实现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建议

以农民工市民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对我国城市发展和农业生产的推动有重要作用,能够促使其产生翻天覆地的变革。而要对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顺利推进并实现其协调发展的同时对社会稳定没有负面冲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对覆盖城乡和实有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建立。

不管是进入城市谋生的农民工还是已经从农民转化为非农民的市民人员,又或者留在农村的农业工人,都应该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使他们也能像其他城市居民一样,在得到较高水平的医疗保障同时还能获得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其中医疗保障是最为重要的,很多家庭会因为生病而致贫,如果不能享受到一定的社会医疗保障,很容易产生对社会稳定不利的因素。为了适应我国城乡统筹的发展要求,我国必须要对覆盖城乡和实有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建立。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行重点整合,对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进行统筹,使其缴费标准和待遇保持统一水平,这样能够更好地对推动社保体系由城乡二元保障向城乡一体化保障转变进程。

有效设计和监管土地经营权规模化流转

最近这些年来,由于政府推动或者市场经济自发调节等原因,我国一些地方相继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土地流转方式,比较常见的有反租倒包、土地入股和土地互换、委托经营等。但从整体的情况来看,我国农村在土地流转上的方式还是以零星和分散为主而且在法律和制度上都没有保障,无法达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为了对农村土地经营权规模化流转进行有效促进,我国应该对农村土地经营权规模化方面的制度和规则进行设计、制定。比如,可以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政策进行制定,并对交易平台和具体的交易规则加以建立,也可以对农村土地交易所加以成立,不断推出符合社会发展的交易新模式。与此同时,还必要要注意有效监管农村的土地规模化流转,尽可能地对一些腐化和分配不均等现象进行避免,对农民的利益进行保证。

推动农村市场化进程,对农民的生产技能和就业能力进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