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对学校学生管理的建议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技工学校生源现状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普通高中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绝大部分初中毕业生选择了上普通高中。而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首先考虑上中专,大量技工学校的招生已经到了无生源可选的地步:只要有人报名,不严格限制年龄、不要求初中毕业、不管有无进一步学习的基础,统统录取。即使这样,也很难完成招生计划。于是,不少技工学校采取向本校教工下达招生任务,完不成任务的处经济惩罚等措施,形成了校长为招生头疼、教工为招生发愁的局面。从目前形式看,这种状况短时间内难有改观。近几年,国家及地方政府对技校招收的农村学生和家庭困难学生实行了助学金政策,但吸引力不大,对改善技校招生困境效果不明显。
手机已成为技校学生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靠邮寄信件、有急事发电报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去不复返了。电话已成为人们之间联系、交流的重要工具,手机的出现更为人与人联系、交流带来了极大便利。在校学生已成为手机的庞大用户,他们以拥有一部功能齐全、外观漂亮的手机为时尚。
技校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的联系都离不开手机。手机已成为技校学生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如果哪天手机出现故障,无法使用,学生通常会感到学习、生活变得索然无味、无所适从。
技校学生具有购买和使用手机的条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的财政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同时,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对贫困家庭学生及农村家庭学生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除国家每年每人1500元的补助外,各地方政府对技校学生也有不同程度的资助,以解决家庭困难学生的上学难问题,这也充分表明了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扶持。
这部分助学金是通过银行直接转到学生个人账户上的,至于学生如何使用却无人监管。事实上,许多学生并没有将这部分助学金用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上:有的拿到助学金就去大吃大喝、吸烟喝酒、买高档服装,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用之购买高档手机,用来听音乐、看视频、上网聊天、玩游戏等等。因此,技校学生具有购买和使用手机的条件。
技校学生想拥有手机的迫切性
技校学生很多都是初中没有读完、在社会上游荡多时,家长无法管教者。为使子女有一技之长,生活上能独立,将来能有份工作,家长才把他们送到技工学校。这些学生大多素质较差,不安心学习。
为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人身安全,使学生安心学习,大部分技工学校都实行了封闭式管理,学生的行动自由都受到了极大约束。学生想到校外餐馆换一下口味、利用课外时间上网等想法都无法实现。
封闭式管理看似管理严格,实则并没有让学生把心思全都用在学习上。很多学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一门心思想走出校门逛逛,利用手机上网则成了替代途径。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用手机上网聊天、玩游戏、看视频等习惯。于是,学生迫切需要一部功能齐全的手机。
技校学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
使用手机便于技校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学生还可利用手机上网了解国内外新闻,真正做到不出学校门可知天下事。有了手机,学生还可在学习生活的闲暇时间听听音乐、玩玩游戏,使身心得到放松。但由于种种原因,技校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打好文化课基础,学习成绩不理想,自我约束能力不强以至于经常受到教师和家长的指责和埋怨。很多学生十分怀疑自己的智力和学习能力,产生了自卑心理。而技工学校由于招生困难等原因,对在校学生管理十分宽松,对于违纪学生不到万不得已不轻易开除。也就是说,凡是报名上技工学校的学生只要在校期间没有特别严重的违纪行为,无论学习成绩如何,都能毕业并就业。这就增强了部分学生在技工学校混日子的思想,使他们认为学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差不多。因此,在上课过程中,学生并不关掉手机,手机铃声不断,甚至在课堂上接打电话,严重者以接到电话有事为由离开课堂,把上课放在次要位置。 在技校课堂上利用手机听音乐、看视频、看电子小说、玩游戏者大有人在。而教师也无可奈何,只能批评教育,并无显著效果。若强行没收手机,也不好处理,因为要为学生保管,万一手机丢失或出现故障,无法向学生交代。可见,教师在管与不管以及如何管的问题上处于两难境地。由于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很多学生玩手机游戏、上网聊天到深夜,而在白天上课时睡觉。所以,学生滥用手机严重干扰了技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
甚至于出现了个别学生用手机炒股的现象。学生利用手中闲散资金买些股票,使资产保值、升值是一种理财能力锻炼,无可厚非。但迷恋上炒股,长时间利用手机查看股市行情,人在教室,心在股市,严重影响学习,就得不偿失了。如果操作不当,使来之不易的资金出现亏损,必然影响个人情绪,他们会更加无心向学,甚至影响个人的日常行为,产生不安定因素。
此外,学生不停地使用手机上网聊天、玩游戏、看视频、听音乐要消耗大量电能,充电的无序性也带来了安全隐患,有引发火灾的可能。学生的手机没有有效的保管措施,时有丢失或被盗现象发生,学生之间有时因此互相怀疑,影响了团结。
对学生使用手机的几点管理建议
高科技通讯手段发展到今天,人们的生活已经与手机相伴,要禁止学生使用手机很不现实。如何管理好学生的手机使用行为已成为了考验技校管理者智慧的课题。
下面就在不影响学生正常使用手机的情况下,管理好学生手机使用的无序状态提出几点建议。
技校学生管理部门、教学部门以及后勤部门通力合作才能有效解决好学生在使用手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管理部门以管理、检查、监督为主,教学部门以正面引导、思想教育、强化教学为主,后勤部门则以加强电源管理为主,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才能将学生在使用手机过程中存在的弊端消除。
一要正确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要让学生知道在校期间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在课外时间与校外同学、家长进行必要的联系是应该的,利用课外时间听音乐、上网了解国内外新闻都是可以的,但在上课时间应关机,以免影响正常上课。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做好表率,上课时间关掉手机。
二要有效地上好每一节课。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上,自然会减少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的现象。这也是对技校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能力的一个考验,教师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为了使学生乐于学习,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在教学形式上下功夫,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活跃课堂气氛,即要营造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良好教学氛围。
三要把政府发给学生的助学金直接交到父母手中,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学生的手机消费,从而减少学生对手机的使用。
四要多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把学生精力吸引到有益的课外活动中,比如开展球类比赛、棋类比赛,举办文学艺术班、书画班等。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也能使学生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还可组织学生参加讲座,学习一些模范先进人物事迹,以激励学生发奋学习,刻苦钻研,发扬不断克服学习困难的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148-02
时间管理倾向(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是黄希庭等人于2001年从人格特质的角度提出的一个与时间管理行为有关的理论构想, 它是个体在运用时间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是一种人格倾向[1]。时间管理是个人管理能力的一种重要体现,个体所有的管理都从时间开始,对大学生而言,如何管理时间是影响学业成绩及大学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黄希庭等人探讨了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满意度的关系,认为时间管理倾向对大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具有显著的递增效度[2]。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地处高寒缺氧的甘南藏族自治州,这里是民族聚居区,半农半牧,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信息比较闭塞,学校70%以上是少数民族学生。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偏远地区民族院校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现状以及与学习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一、研究过程
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一到四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340份,其中有效问卷311份,有效率为91.47%。
2.研究工具
时间管理倾向量表( Time-management disposition,TMD) :该量表由黄希庭2001年编制,量表分为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共44个项目,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在0.62~0.81 之间,重测信度系数在0.71~0.85 之间[3]。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得分越高表明时间管理倾向的水平也越高。
学习满意度:采用“总的来说,您对自己目前的学习状况是否满意”来测量被试,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即“1很不满意 、2不满意、3 居中、4满意、5 很满意”。得分越高表明学习满意度水平越高。
3.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以班为单位集体施测,当场收回问卷。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 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三、研究结果
1.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调查研究
(1)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总体情况
研究结果表明,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民族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平均得分为3.32,说明该校的大学生的时间管理水平处于中等偏上。三个维度中,时间价值感得分最高,为3.68,而时间监控观得分最低,仅为3.13。这与安桂花2013年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4]。
(2)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在不同变量上的差异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性别在时间管理倾向的时间效能感维度差异显著(t=-2.3,p<0.05);年级在时间效能感维度差异显著(F=2.813,p<0.05);不同民族大学生在时间价值感维度差异显著(F=2.955,p<0.05);而对于不同学习成绩的大学生,除了时间价值感维度,在其他两个维度和总时间管理倾向差异达到显著水平(F=14.418,p<0.001;F=7.188,p=0.001;F=8.784,p<0.001),总体上,成绩越好的学生时间管理水平越高。
2. 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调查研究
(1)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总体情况
研究结果显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大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平均分为2.81分,说明该校大学生的学习满意度较低。
(2)大学生学习满意度在不同变量上的差异研究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差异显著(F=3.799,p<0.05),大四学生的学习满意度显著高于其他年级;民族在学习满意度上没有差异性。
3.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满意度的相关研究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满意度正相关,并且达到显著水平。在时间管理倾向的三个维度上,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与学习满意度之间呈正相关,达到显著的水平( P
表1: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满意度的相关分析
时间价值感 时间监控观 时间效能感 总时间管理倾向
学业满意度 Pearson 相关性 .030 .258** .272** .234**
从基本上来看,台湾高校学生工作在管理架构上,一般是学务部门统领全校的学生事务管理和服务工作,院系以导师制为主开展学生工作。比如,世新大学在校一级设学生事务处,学务处下设几个工作小组:生活辅导组、课外活动组、咨商中心、生涯发展组、卫生保健组、军训室。这些小组直接面向广大学生工作。当然各班会有班代(班级代表),学务处会定期组织各个工作小组跟各班班代开沟通会议。台湾高校十分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辅导、心理辅导、就业辅导等方面。内地高校的学生辅导十分注重学生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方面的教育养成以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心理辅导工作也较为薄弱。
专任老师也同时担任学生的导师,院系以导师制开展学生工作。在世新大学每个专任老师都有自己的办公空间,学生平时跟导师的沟通接触比较方便,所以也比较频繁。
另外,台湾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方面比较突出的就是学生的高度自治管理。在世新大学设有学生自治团体,全校学生都是会员,含毕联会、学生会、学生议会、学生评议会。另外,还有学艺性、服务性、联谊性等各类学生社团。学生们自主开展活动的主动性很强。在世新大学有专门供这些学生自治团体及各类社团日常开展工作事宜的场所。该场所内各个学生组织都有自己布置的个性鲜明的办公场地,彰显着他们的创新、创造能力。
二、台湾高校与大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比较
从学生工作管理者方面来看,通过跟一些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台湾老师的亲身接触,以及从在台学习的同学们的口中,都可得知台湾老师管理非常人性化,管理更像是服务。他们能真正把自己放在一个服务者的位置,真诚、耐心地跟学生沟通,并且可以做到能解决的问题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而他们的工作理念也正是:“服务重于管理,奖励优于惩罚”、“关怀先于要求,耐心多于忧心”。而且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乐于为学生服务。相比之下我们大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还不免带有传统的一刀切式的管理与命令形式,学生工作者服务意识不够,且缺乏敬业精神。
打开世新大学的官网,可以看到上面的各项信息详细、清晰:“世新资讯通”、“学生事区”、“主题性网站”、“一般事区”,各项内容可谓应有尽有。而且为了进一步方便学生及时获知最新信息,学校还开发了官网APP,体现出了这些背后管理者们的用心,还有一点就是专业。能把工作做到这样细致、有条理,是这些管理者专业化水平的体现。通过阅读相关文献也得知,台湾高校都拥有一支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的学生事务管理队伍,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多数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工作等专业硕士以及以上学历,具备相关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能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服务。相比之下,内地高校辅导员大多知识结构较为单一,工作年限较短,阅历经验不足,不足以为学生提供各方面专业化的指导与服务,比如在职业生涯指导、心理方面等。
从学生层面来看,在台湾高校,在学生活动方面,自治特色明显,所有活动以学生为主导,经校方审批后,由学生自主开展。在这样更加自由、自主、灵活的环境下,学生的热情、主动性、创造性很好地被激发了出来。他们会自发地思考每件事情该怎样做,哪些地方需要向学校提议改进。自己的兴趣点在哪里,活动该如何开展,怎样更有吸引力,以及如何通过募捐为自己的组织储备实力。相比之下,我们内地高校的一些学生活动很多是通过自上而下的形式通知给学生去开展的,导致一些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不高,活动新颖性不够,创新不足,甚至流于形式。
三、对大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和借鉴
通过感知台湾高校(世新大学)学生管理工作方面的做法,从学生管理者的层面,从学生自身的层面都可以带给我们一些思考。从学生管理工作者层面来讲,应该从观念态度上更加注重服务意识;从专业技能层面来讲,应该要不断提高学生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从学生主体层面来讲,应该树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
(一)在观念态度上更加注重服务意识
这种工作理念值得我们借鉴。逐步落实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及重服务的观念意识,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相比于国内公立院校受各种传统体制机制影响较多,我们独立学院可以在由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转变中迈的步伐更快、更大一些。我想每一个进入学生工作岗位的老师,都要有清晰的目标,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带着目标工作,带着服务意识,富有坚忍精神,真心、耐心地对待学生,力争通过走进学生的内心而真正帮助到学生,给予学生真正需要的,感染学生,给学生较好的体验。这样有利于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校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二)要不断提高学生工作者专业化水平
站在学生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老师要努力朝着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争做专家型辅导员。比如根据辅导员日常工作涉及的内容,可以努力做思想政治教育型专家、学生事务管理型专家、心理健康教育型专家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型专家等。当然要成为专家型辅导员需要做的努力还很多,需要走的路还很长,因此辅导员群体要学会在处理日常学生事务中不断总结经验,摸索方法,不断学习理论,并跟学生工作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有时候学生可以原谅我们的态度不好,但不能原谅我们没有水平和能力。
(三)树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
借鉴台湾高校学生活动管理工作的经验,如何通过给学生一些大方向的指导,逐步养成学生的自治能力,让他们也通过自己的努力、用心,真正成为高校的主体,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地方。尤其是高校的辅导员要切实摆脱对学生“保姆”式的做法,而应致力于教会学生做事的方法,引导他们自己去完成,把握好原则和度,不可“溺爱”。不断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因为这样才是对学生真正的“爱”,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健全的人格。
著名的“挫折―攻击”理论模型的创立者多拉德认为,攻击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必然前提。修正后的“挫折―攻击”模型,其挫折并不直接导致攻击,它只是为攻击行为的实际发生创造了一种唤醒状态或准备状态。
攻击有两种指向:一种是指向自身,即自伤、自残或者自杀;另一种是指向他人,即暴力(攻击行为)。大一学生入校后需要在生活、学习、人际等方面进行适应和调试,在这期间会遇到诸多挑战,也必然会遭受挫折。因此,本研究在结合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心理健康水平、人格特质及应对方式等因素,分析其与自杀意念和暴力风险的关系,为日后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提供参考及帮助。
一、对象、工具与方法
1.对象
本文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南京某高职院校面向大一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58份,有效问卷率为87.78%。其中男生59人(37.3%),女生99人(62.7%)。问卷由各系心理健康专职教师主持施测, 由被试大学生现场独立完成。问卷的发放和填写采用网络和纸质两种方式。
2.工具
① EPQA是在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及其夫人编制的艾森克人格调查表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该表共85个项目,由E、N、P、L四个量表组成,主要调查内外向(E)、神经质(N)、精神质(P)三个维度,其中E维度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强度密切相关,N因素与植物性神经的不稳定性密切相关。②暴力风险:攻击问卷(BPAQ),该问卷在对攻击性的测量方面表现出良好的信效度。该问卷各条目5点计分,共29个条目。包括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敌意4个维度。③自杀意念: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由夏朝云编制,包含26个条目,包括绝望、睡眠、乐观和掩饰4个因子。④SCLl-90,共90个项目,涉及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方面,并采用10个因子分别反映10个方面的心理症状情况。⑤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应对方式是在应对过程中个体进行认知评价后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行为方式,其影响着应激反应的性质与强度,调解着应激同身心健康的关系。该问卷主要包括两个主成分:消极应对(NC)和积极应对(PC),各含10个条目。
3.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 Y果
1.自杀意念和暴力风险的总体状况
自杀意念和暴力风险的总体状况如表1所示。
2.自杀意念和暴力风险的户籍差异比较
经表2数据分析显示,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的学生在自杀意念和暴力风险的得分及各因子中未见显著差异。
3.贫困生和非贫困生自杀意念和暴力风险的差异比较
经表3数据分析显示,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在暴力风险的敌意因子上呈现差异显著,其他各因子及自杀意念和暴力风险总分上差异均不显著。
4. 自杀意念和暴力风险与心理健康水平、人格结构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表4显示,大学生SCL-90与自杀意念及其各因子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相关系数在-0.200~0.502之间。其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精神病性和总均分与绝望、睡眠、乐观、自杀意念呈显著正相关;强迫症状、焦虑、恐怖和其他与绝望、睡眠、自杀意念呈显著正相关;敌对与绝望、睡眠、乐观、自杀意念呈显著正相关,与掩饰呈显著负相关。除恐怖因子外,SCL-90各因子与总均分与暴力风险各因子及总均分呈显著正相关。恐怖因子与言语攻击、愤怒、敌意和总分呈显著正相关。
表5显示,E(内外向)与自杀意念总分及绝望因子呈显著负相关。N(神经质)与绝望、睡眠、乐观和自杀意念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精神质)与绝望、乐观和自杀意念总分呈显著正相关。L(掩饰性)与自杀意念总分呈显著负相关。N(神经质)与暴力风险各因子及总分呈显著正相关;L(掩饰性)与暴力风险各因子及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精神质)与身体攻击、愤怒、敌意及总分呈显著正相关。
表6显示,NC(消极应对方式)与自杀意念总分及绝望、睡眠、乐观呈显著正相关;PC(积极应对方式)与自杀意念总分及绝望、睡眠和乐观呈显著负相关。NC(消极应对方式)与暴力风险总分及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C(积极应对方式)与暴力风险总分及愤怒、敌意呈显著负相关。
5.人格、心理健康水平、特质应对方式对自杀意念和暴力风险影响的回归分析
以暴力风险和自杀意念为因变量,以SCL-90、EPQA和TCSQ的各因子及总分为自变量,分别考察SCL-90、UPI、EPQA和TCSQ的各因子对暴力风险的预测作用。根据表7、表8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SCL-90中的敌对因子、EPQA中的N和L因子进入了暴力风险的回归模型。SCL-90中的抑郁因子、EPQA中的N(神经质)和TCSQ中的PC(积极应对因子)进入了自杀意念的回归模型。
三、 讨论
1.自杀意念和暴力风险在人口学变量中的比较
本研究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暴力风险的敌意因子得分显著高于非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能是在面对心理困境或者是挫折情境时,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更为敏感,更容易与他人或环境产生对立情绪。一方面,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往往有留守儿童的经历,离开父母的关爱,在亲戚家或者是寄养家庭生活的经历让他们看待周围世界时多了些紧张和警惕。另一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具有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负担,由此感到压抑、恐惧和孤独,对目前的生活和现状不太满意。
2. 大学新生自杀意念和人格特质、心理健康水平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新生的自杀意念总分和暴力风险总分与SCL-90总均分呈显著性相关(P0.01),与SCL-90各因子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相关系数在-0.200~0.502之间;大学生的自杀意念总分与EPQA的各因子呈显著性相关,暴力风险总分与EPQA中的N、P、L呈显著性相关。自杀意念和暴力风险各因子与EPQA各因子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自杀意念和暴力风险总分与特质应对方式中的NC和PC均存在着显著性相关,各因子之间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相关性。由此可知,自杀意念和暴力风险与大学生的人格特质、心理健康水平和特质应对方式存在着非常显著的相关性。
3.大学新生自杀意念和暴力风险与人格特质、心理健康水平和特质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SCL-90中的扯砸蜃印EPQA中的N,L因子进入暴力风险的回归方程时,可有效预测暴力风险的发生;EPQA中的N和TSCQ中的PC进入自杀意念的回归方程时,可有效预测自杀意念的发生。这一结果对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可进一步明确心理危机的主动干预路径。我们的教育可以在降低敌对状态、稳定情绪水平及提高其社会性的成熟水平方面发挥作用以降低暴力风险;也可以在稳定情绪和减少消极应对方式方面发挥作用以降低其自杀意念的产生。
参考文献:
[1]于 情,王礼桂,黄 艳.大学生自杀意念的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5(3).
[2]夏朝云,王东波,吴素琴,等.自杀意念自评量表的初步制定[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2,12(2):100-102.
[3]胡玉婷.大学生人格特质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4.043
学生管理制度化,是一种以制度化规范作为基本手段来调整学生行为的管理方式。其主要依靠外在于个人的、科学合理的理性权威对学生实行管理。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类学校对于制度化管理的重视,对学生进行制度化管理已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的普遍模式。但是在学生制度化管理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学生管理制度化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1 学生管理制度化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
1.1.1 制度过于原则和笼统
目前,我国各类学校都制定有本校的学生管理制度,然而在这些制度中,不难发现一些制度规定得过于原则和笼统。例如有些学校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应注重仪容仪表,不得穿着奇装异服。那么,什么才是奇装异服,如何去界定,制度中却没有具体说明;再比如,各类学校都规定有学生请假制度,那么什么样的事由可以请假,请多长时间的假,请假制度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只能由班主任或辅导员自己来进行判断。这些过于原则和笼统的制度规范,不仅不利于实践操作,而且在执行这些制度规范时,有可能会产生新的问题和矛盾,对学校的管理工作造成极大的不便。而学生管理人员自由裁量权的扩大,也有损于学校制度的权威性。
1.1.2 制度的缺失
学生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而又系统的工作,涉及诸多方面的内容。科学全面的管理制度,不仅能使学生管理工作更加的细致、规范、有序,而且能有效地降低学生违规的可能性。然而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的学生管理制度中,重处罚,轻预防的现象却普遍存在。各类制度中,基本都是事后处罚的措施规定,而缺少事前预防的措施规定。笔者认为,确立制度,其最终目的不在于如何去严格地处理学生,而在于教育学生,遵守规则,不去触犯规则。这才是设立制度的最终目的。
1.1.3 制度的相对滞后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在校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发生着巨大地变化,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也日趋复杂。然而,面对新形势,部分学校的学生管理制度仍停留在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的水平,远不能适应新时期学生管理工作的需要。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这些陈旧的规章制度不仅不能发挥良好的规范作用,反而会因为制度的陈旧和不足,导致在出现新问题需要处理时,却“无法可依”,使学生管理工作陷入被动。
1.2 学生管理制度化中存在执行难问题
学校制度的权威,来自于制度的执行力。然而在现实工作中,一些学校的规章制度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并不能有效执行。例如,很多学校都规定有学生违纪处理办法,学生违纪达到什么程度,就应当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理。但是,或由于一些人情关系,或为了避免家长纠缠,减少麻烦,或为了维护学校名誉,或为了保留生源,部分学校对学生违纪现象,采取了“软处理”或变通的方法。表面上看达到了“和谐”,但却为日后埋下了隐患,使学生对学校规章制度的权威性产生质疑。
1.3 缺乏有效的参与和监督机制
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与执行,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和监督。在学校,公众的参与和监督,主要是指学生的参与和监督。目前各类学校在制定学生管理制度时,作为被管理对象的学生,很难参与到制度的制定过程中,更不用说对各项制度提出意见和看法。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学生也很难成为制度是否正确合理执行的监督者。
2 对学生管理制度化的建议
2.1 进一步规范学生管理制度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各类思想空前活跃的今天,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作为学生管理制度,也应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及时地做出调整和补充。在管理制度的制定中,要坚持预防为主、教育为主的思想。各类管理制度既要有原则性的规定,也要具体的细化规定,做到各项管理措施均有章可循。
2.2 增强学生的参与和监督意识
学生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有赖于学生的参与和监督。各校在制定管理制度时,可适当地采取例如“听证会”、“研讨会”等形式,积极吸引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对管理制度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对合理意见,应当在制度中予以反映。这样做,不仅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且能提高学生对制度的关注,激发学生学习制度、了解制度的热情,有利于管理制度在学生中贯彻执行。
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可邀请学生作为监督员,以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意识。同时继续加强学生申诉制度,建立健全学生申诉委员会,培养学生委员。在具体处理申诉案件中,随机选择学生委员参与申诉全过程,保证制度执行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2.3 在制度化管理的基础上发展人性化管理
随着近些年教育的不断改革创新,职业院校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变化。下面主要围绕如今职业院校学生管理上存在的问题,阐述生本教育理念对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意义,并提出生本教育在职业院校推行的几条建议。
一、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弊端
1.以师为本的落后教育理念。生本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传统的教育理念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虽然目前有很多职业院校在管理方面选择从班里挑选负责人来负责管理班级事务,这种做法看似生本教育,其实质上还是师本教育。班干部只是辅助教师管理班级事务,学生仍然是处于被动地位。师本教育理念不仅剥夺学生的自由,还抹杀学生的个性与特点,使学生变成循规蹈矩的“机器人”。2.过时落后的学生管理模式。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职业院校旧的学生管理模式已经过时,学校不能再以管理者为中心,而应该把学生放在主置,从学生发展角度出发,发挥学生的个性与特色。以往学生管理工作者只给予学生学习方面的帮助,忽视学生的生活和心理方面,使学生和管理者产生距离感,管理者不能发现学生的特长和闪光点,使学生的才华被埋没。
二、生本管理理念对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意义
1.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生本教育理念将学生放在主导地位,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负责。没有以前传统管理的束缚,学生可以更加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大胆创新,利用更多的自由时间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同时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对自己负责。2.提高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传统教育理念通常要求学生听从教师的安排,严格按照学校的管理制度做事,不能创新不能破坏秩序。学生一直顺从者的角色,往往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叛逆心理。这不但达不到学校管理者的目的,还使学校与学生产生紧张的关系。提倡生本教育理念,有助于学生和教师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有效提高职业院校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得到两全其美的效果。3.提高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生本教育理念不仅可以提高管理者学生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减轻管理者的工作负担,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需要的方面,为学生学习生活做坚强的后盾,可以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我管理,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
三、职业院校推行生本教育的相关建议
1.正确理解生本教育理念。生本理念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它与师本教育理念是相对的,师本教育理念中学校管理者占据主导位置,管理者负责安排监督学生的学习和工作。学生的任务就是按照学校的安排乖乖地完成学习,不破坏学校的组织纪律。生本理念中,学生不扮演被管理的角色,而是成为被重点培养的对象。管理者不应一味地批评学生,而应该耐心地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特长,发挥自己的个性,鼓励他们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2.提高管理者素质。管理者在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重要影响。管理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成效。职业院校在聘请管理者时应严格考核管理者的专业素质以及他们的教育理念,选择一批优秀年轻的管理者,为学校注入新鲜的血液。在职管理者应该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及时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管理者管理技能的首要前提。管理者既具备专业的管理技能,又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高水平的沟通能力,才能更好地胜任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3.学校管理与社会需要相一致。职业学院的教育理念应与社会需要相符合,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给予学生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彰显,因材施教,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为学生以后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步入社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在社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职业院校应该多与企业沟通,开展合作,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了解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知道自己的发展方向,将自己变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四、结束语
生本理念是以人为本在学校的具体表现,它是时展的新产物,是学校管理者的智慧结晶,是学生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本教育理念对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有着显著的效果,不仅使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工作效率显著提高,还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拥有主人翁意识,促进学生全方面、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孔凡华.职业院校学生管理的实践策略分析[J].科技视界,2015
研究技工院校生源、学生特点及其管理重点,目的是研究技工院校学生管理规律,提升学生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创新管理水平,确保教学质量和技工院校的持续发展。
技工院校学生管理的内容主要是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管理的内容大体相同,而结果不同呢?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就是管理水平,包括管理理念、管理策略和管理技巧等不同。
一、强化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提升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学生是技工院校发展的核心要素。因此,各技工院校都把学生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但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的角色定位和管理思想还有不够科学的方面,让学生参与管理和自主管理的意识不强,方法不多,没有把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提升培养放在学生管理的突出位置,技工院校发展速度与学生管理素质能力不匹配。
参与管理和自主管理,是现代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在技工院校学生管理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学生是被管理者,同时也是管理者,对学校的发展也应树立责任意识。对于学生的这种责任,班主任应有意识地主动赋予,调动学生行使民力的意识,培养其行使民力的能力,搭建其行使民力的平台。创造学生参与管理和自主管理的环境、条件,是学生有效参与管理和自我管理的前提与基础,具体措施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搭建平台,如成立学生会,发挥好学生会的作用;二是建立学生建议信息反馈及其激励制度,尊重学生的各种意见和建议;三是加强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引导工作,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等。
二、实施挫折管理,给学生适度压力,激励学生自我发展动力
由于优越的生活条件和独生子女的特殊性,技工院校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很少遇到压力。有些毕业生参加工作以后,出现过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的情况。据反映,这是技工院校学生管理遇到的普遍难题。问题虽然表现在学生身上,但背后是社会和家庭等多种复杂因素影响所致。因此,对学生实施挫折、压力管理,需要得到社会和家庭的认可,更要让学生知道,生活、工作对任何人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人往往不是被困难打倒,而是被自己所打倒。实施挫折管理,可以提升战胜自我的能力,激励自己发展动力。
三、控制过程、关注细节
管理是一个过程和手段,而不是一个结果。管理的目的是期盼一个好的结果。技工院校学生管理不外乎有以下几个重要过程,即学习过程、生活过程和业余活动过程,特别要注意的是校企合作过程,当然还有其他过程,如与人相处的过程等。要注意这些过程相对独立的特点,更要关注各要素的内在联系。大家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切记要永远抓住主要矛盾,即学生的学习。学习是学生的职责任务,做有素质的劳动者是学生的目标。学生管理实施过程中,要紧紧抓住学生的根本职责和任务,还要贯彻综合素质培养的宗旨,做好生活、业余活动安排等。通过控制过程实施对学生的管理,切记不是把学生控制住,而是要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某些关键点,容易发生问题的节控点。这些节控点,既是应当关注的重点要素,也是管理过程的细节问题,管理过程的每个节控点抓住了、抓好了,细节问题也基本解决了。
通过实践分析发现,学习过程的节控点和细节,应是学生学习中的主要困难,要分析是学习方法问题、学习基础问题,还是学习意识问题等;生活过程的节控点和细节,应是健康的生活理念和行为,注意其不良理念和行为;业余活动过程的节控点和细节,应根据业余活动的特点把握,但无论是提升学生何种能力的项目活动,关键都是要注重学生的主动性;至于校企合作,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安全问题。总之,控制好学生的管理过程,抓好细节,是为了指导更加有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我发展能力。
四、制度管理和情感管理的有机结合
情感管理是比较成熟而有效的管理方法,特别是未成年学生的管理,情感管理比制度管理更加有效。制度无情人有情,因此,技工院校学生管理,特别是对年龄小的学生,更要重视情感管理。在管理中,在制度实施过程中,管理者要充满爱的热情,充分体现爱的关怀,更要懂法知法,由此让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参考文献:
[1]毕结礼.班主任工作导航[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2]劳凯声.教育学[M].南京: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一)学生参与途径有待扩展
当前很多高校没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生参与学生管理途径,学生能够直接参与管理的方式和渠道较少,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直接影响了学生参与学生管理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当前很多大学生会存在“被控制”和“被管理”的心理,没有给予学生更多的参与管理机会,学生对学生管理的制度不够了解。这些问题大大影响了高校学生管理的质量和效果,学生没有从心底接受管理制度,高校学生参与学生管理的途径有待扩展。
(二)学生参与管理不够科学
不同年级的学生对于事物的客观认识也会有所不同。高校中的学生由于没有接受过系统性的管理方式培训,学生的管理经验较为匮乏,管理能力有待提升,很多学生在参与学生管理的过程中,会造成决策的主观性和情感性,导致决策失误或者决策失衡,学生的统筹和计划能力明显存在一定的漏洞,不能够协调各方面的权益,一旦出现失误或者方式问题,可能会引发更大的矛盾和争端,对高校校园的稳定、和谐将会带来不良的因素和消极的影响。
二、高校学生参与学生管理的具体策略
高校学生参与学生管理可以通过完善高校学生参与学生管理的制度,拓展高校学生参与学生管理的方式,保证高校学生参与学生管理的质量等方式开展。
(一)完善高校学生参与学生管理的制度
高校学生参与学生管理需要具备良好的管理环境和制度的保证。高校需要结合学校自身的发展环境和未来发展要求,结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和现代教育观念以及适度参与性原则,不断完善高校学生参与学生管理的制度。在高校学生参与学生管理制度制定之前,学校首先可以采取问卷调查、访谈以及网上投票或者调查等方式,丰富高校学生参与学生管理制度的完善性和科学性,学校内的问卷调查能够使问卷调查更加全面,充分展现每一位学生的意见和见解。同时,在高校学生参与学生管理制度制定的过程中,学校可以邀请专家或者学者参与到制度制定的过程当中,并组织学生参与到制定的活动当中,确保制度的合理性和实效性。
(二)拓展高校学生参与学生管理的方式
很多学生由于找不到学生参与学生管理的方式,而出现消极的管理情绪。高校要注意扩展学生参与学生管理的方式和途径,确保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学生管理的过程当中。正如Northington所言:“为了使年轻人学主义的过程,学校必须给学生积极参与对他们有直接影响的决策[3]。”学校可以通过提供机会让学生对课程、教师以及学校的管理模式等进行评价的方式,实现“双向”的管理效果,在增进学生对教学环节、教学管理模式等了解的基础上,使学校也能够明确当前学生存在的主要思想问题和对学校未来发展的相关建议。另外,学校可以通过设置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参与到学校的日常管理活动当中,使学生能够对学校中的礼仪服务、卫生情况、纪律保持等内容进行直接的参与和管理。同时,在一定制度制定的过程中,学校可以邀请一些学生代表参与到制度制定的过程中,保证学生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提升高校学生参与学生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Exploring College Students Management Mode
in the Background of College Reform
WANG Falong
(Lishui University, Lishui, Zhejiang 323000)
Abstract The Necessity of College Student Management Mode Overview main analytical college system reform in the context of this paper and its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ve proposals to give the corresponding management mode.
Key words college system; college student management; innovation
一直以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都是高等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关键内容,随着我国高校招生、就业以及教学管理的改革,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书院制改革背景下的学生管理模式是新形势背景下的产物,是对学生管理模式的重大创新。针对书院制改革背景下的高校学生管理,高校应该在充分了解与认识的基础上开展学生的管理工作,加强管理方式的创新,真正发挥出“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1 “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的相关概述
书院制是在继承中国古代书院制度的基础上实施的新型学生管理体制。与古代书院制度不同,现代意义上的书院制实质是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的简称,强调“以生为本”,以学生宿舍为管理平台,并承担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个性塑造任务的管理模式。在我国,最早实行书院制国内高校是香港中文大学以及内地的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复旦大学,这三所高校实施书院制与取得的成效为国内其他高校的学生管理模式的改革和推行书院制提供了现实的依据和模式的借鉴。
2 实施书院制改革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2.1 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新思想与新观念不断的涌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高校是受影响最大的领域,很大程度上对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带来了冲击。在高校扩招以及收费制的实施下,学生与学校的关系也发生着变化,学生观念趋向于消费者观念,学生存在花钱受教育的思想,并希望获得优质的服务和高效率的教学。新的社会经济形势与教育环境下,实施书院制改革背景下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是必然的选择。
2.2 高校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存在较多弊端
我国高校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存在较多弊端,书院制改革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有实施的必要性。首先,学生管理理念落后。一直以来,高校学生管理理念过分追求学生的意志统一、绝对服从,“重教育、轻管理”的思想严重。这种落后的管理理念制约了学生多元化需求及个性发展。其次,学生管理队伍建设滞后。在当前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队伍中其辅导员流动性较强,且整体素质不高,有的高校尽管拥有相对稳定的学工队伍,但因各方面因素造成其忠诚度与归属感不强,进而对学生管理工作失去责任心。最后,科层管理缺少民主参与监督。我国高校的科层管理体制忽视了民主与监督的内容,不能适应新时展下的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学生难以表达出内心的想法,使得其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下降。
3 创新书院制改革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模式
3.1 转变理念,合理设置管理机构
高校实施书院制改革背景下的学生管理模式应该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管理理念,将学生放在高校管理的主置,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强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使其真正参与到管理工作。书院制改革背景下的高效学生管理模式,要一切以学生为本,合理设置管理机构。各高校应该建立总的书院管理办公室以指导和管理各书院的管理工作,而各书院也应该建立自己的职能机构,如综合管理办公室、教学管理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教师办公室以及党政工作办公室等,通过层层递进的管理机构的设置将学生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3.2 加强学校各级管理部门的协调合作
为了提高书院制改革背景下的高校学生管理的工作效率,学校应该加强各级管理部门的合作,给予书院各项工作指导和建议。例如,学校教务处应该在通识课程设置上与书院的教学办公室合作,从而配置好教学资源。书院与学校的专业学院是不可分割的,其共同目标都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因此,学校各级部门应该在职能明确的基础上加强交流合作,从而发挥出团队合作的最大效益。
3.3 抓住重点,充分发挥宿舍教育的功能
宿舍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说,宿舍是陪伴大学生的最主要生活环境。因此,在书院制改革背景下,以宿舍为依托,充分发挥出宿舍教育的功能是最好的实现学生管理目标的方法。我国高校应该借鉴香港书院的管理模式,将学生管理工作由班级转向宿舍,建立学生自主的宿舍管理模式,发挥出宿舍的教育功能。学校应该安排相应的教师入住宿舍,加强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并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其次,学校应该建立面向宿舍而开展活动的学生社团,积极开展文化特色活动并鼓励学生参与,进而发挥出学生的才智,并建立同学间的友谊。
3.4 加强书院文化建设与管理队伍建设
建立高校的书院文化,应从书院中的人际关系、学习风气以及发展理念建设出发,突出书院文化的特色。各高校在建立书院文化时应注重打造自己的文化精品,建立书院的院训、院歌、书院名称等,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培养人文精神,并不断创新文化系统,优化学习环境以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
建立专职的学生管理队伍,主要体现在辅导员的队伍建设中。高校在聘选辅导员时应该遵循“高进、严管、精育、优出”四个原则,从而增强辅导员的管理力量;高校还应完善辅导员的激励制度,提高辅导员的待遇,增强其归属感与工作责任感;最后,要加强辅导员培训工作的开展,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增强辅导员的业务能力与综合水平,使辅导员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科学的管理学生。
4 结语
通过本文对书院制改革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分析,我们了解到书院制改革背景下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更适应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高校应该广泛的应用这一学生管理模式,并加强管理手段的创新。在不断优化的书院制改革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模式中,培养社会所需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和不断深入和发展,新时期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向高等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障在校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达到高校教育管理的双向效果,高校需加强与学生家庭之间建立畅通、持续的互动教育模式。而家校联系就是在此基础上提出并不断完善的。
一、“家校联系”的提出
高校作为社会知识精英的集聚地,社会人才的孵化培育基地,社会科学文化知识孕育传播的基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对于构建和谐高校的作用更是直接而至关重要的。笔者在长期从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工作中,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提出“家校联系”这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模式。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和不断深入和发展,新时期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向高等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障在校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达到高校教育管理的双向效果,高校需加强与学生家庭之间建立畅通、持续的互动教育模式。而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普遍强调以教育、管理为主要内容,两者并重。但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以管理为主,以不出问题和少出问题为原则,从而形成了以“问题管理”为核心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而很少注意到“服务学生”与“发展学生”。“家校联系”主要就是针对目前高校传统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而提出来的。通过此,进一步推动当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
二、“家校联系”的内容
“加强与学生家庭之间建立畅通、持续的互动教育”是“家校联系”制度的核心内容。通过此制度,学校以“服务学生”和“发展学生”两个角度来完善学生管理工作、强化学生在校管理;通过与家长的互相联系,一方面,让家长对于学生在校的表现有一个简单而又详细的了解;另一方面,又让学校和家长在互相接触过程中对学生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以便能够对学生进行更为合理的管理。对于家校联系主要从家校联系的对象、联系人,家校联系的内容以及家校联系的方式或途径三方面进行论述:
1.家校联系对象及联系人
目前,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方式比较普遍化、大众化,无法对学生中的特殊群体进行有效地指导教育和管理,基于此,家校联系的对象一方面进行整体管理――基本管理对象,同时又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特点进行分群体管理,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联系人进行关注指导;另一方面,学生管理工作者应该与家长建立长效的联系机制,通过彼此之间的沟通,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个性化的成长需要。
2.家校联系内容
基于如上家校联系对象及联系人的分类,对于家校联系的内容也要根据联系对象的特点而确定。主要的内容有:(1)新生第一学年学习成绩及在校期间的适应性情况;(2)毕业、就业困难毕业生在校思想、心理状况;(3)未达到学年学分要求,专业情绪重、逃课、挂科现象严重者;(4)因经济困难产生的厌学、心理自卑等不良情绪问题;(5)网络成瘾、思想偏激问题;(6)在校学生突发事件、重大疾病情况;(7)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及重要奖惩情况。而最终联系的效果反映在家校联系表中,主要分为学生自我鉴定、学校评价、在校期间主要表现以及家长对学校意见建议三部分,作为效果评价分析及备案之用。
此外,家校联系表上包括学生个人、学校联系人以及家长三方面的内容,首先学生个人鉴定,让本人对在校期间的情况向家长做一汇报,同时由学生在校联系人在通过综合考虑,对学生做一客观评价,让家长通过此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同时,家长可以通过此表格向学校反馈个人的意见建议,说明自己对学生的期望、对学校的期待,从而指导校方改进工作方式,有针对性的开展学生教育工作。
3.家校联系方式和途径
家校联系制度能否在学校和家长之间起到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桥梁的作用,不仅仅要看这个制度的内容,还要看这个制度的运行方式。良好的家校联系方式一方面,可以让家长看到学校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向家长表明自己的态度;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家长能够将学生的一些问题及时向校方反馈,逐步建立起良性的沟通机制。目前,家校联系的方式途径主要有如下三方面:
1.新生入校第一学期结束,于第二学期开学后一个月内向家长邮寄《****新生家长通知书》。按照联系地址以便加强家校双方的沟通,共同做好新生适应教育。
现在的大学生虽说已经不是第一次出门,但是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第一次在外这么长时间学习生活,作为家长,首先就是担心学生在校生活和学习的情况。很多家长很难对学生在外学习的这一阶段有一个详细的了解。为此,就需要学校向家长说明,同时不断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共同做好新生适应教育。
2.每学年向家长邮寄《****学年学生情况告知书》
为加强家校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的基本情况,以便更好地教育、培养学生。学校要根据每位学生个人的情况,向家长邮寄本学年课程成绩、综合素质发展情况及其他需要说明的特殊事项,同时,向家长告知下一学期学生开学注册报到等相关事宜,以便家长与校方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3.若遇特殊或紧急情况,也可采取电话、E―mail、QQ等其他方式,在第一时间进行家校联系与沟通,同时填写《****家校联系记录表》。
三、结语
作为一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深知良好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对于在校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时期,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向高等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障在校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达到学校与家长教育管理的双向效果,营造良好的全员育人氛围,高校需建立与学生家庭之间畅通、持续的互动教育模式,推动当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和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陈国忠,徐凌霄.高校学生工作机制的理性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4).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利益群体要求在学校决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享有话语权。其中。作为高校最主要成员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管理,表达自身利益诉求,行使建议、监督和决策的权力,不仅是高校管理民主化的体现,还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实际上,国内一些高校早已开始积极尝试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提升高校管理的民主化程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2004年1月,南昌大学全国首创的大学生校长助理正式上岗,其主要工作是收集、反馈学生对学校管理、教育和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并提交相关议案:参与学校有关管理制度的起草、修订;宣讲学校政策、制度,监督其实施,协助校长处理学生工作,列席学校有关会议和活动,并接受校长委托、布置的其它工作。他们聘期一年,“待遇”视同学生干部,没有月薪。
尽管已经取得一些进展,但与欧美大学相比,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还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不仅表现出参与程度低、层次浅的问题,同时在组织机构及制度上也远未达到成熟。本文在分析我国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机制的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构建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新机制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我国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机制的现状
2005年9月1日.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该《规定》是教育行政部门对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所作出的最为明确和具体的规定,其实施意味着国家对高校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支持力度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度。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与途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其第41条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和完善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组织形式,支持和保障学生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根据这条规定,我国各高等学校有义务支持和保障学生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必须建立和完善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组织形式。从而在组织制度上对高校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予以保障
其次,大学生对学校所做出的有关处理决定有参与权和申诉权。《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5条第5款规定:学生在校期间依法享有“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或者处理有异议.向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职员工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等权利。其第59到第62条同时还赋予了大学生参与处理该等事项的权利.学生代表可以参加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该委员会有权要求学校重新研究对学生处分的决定。
此外,从近年来的实践来看.目前大学生主要是通过参加行政管理机构和学生组织机构来实际参与高校管理活动。
前文已述,南昌大学是国内第一家聘请大学生担任校长助理的高校。之后,东华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安徽大学、安徽财经大学等高校也陆续建立了“学生校长助理”制度。其中,安徽财经大学《学生校长助理实施办法(暂行)》规定学生校长助理的职责与权限是:“受校长委托负责收集学生对学校管理、教育和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并提交相关议案和处理意见。负责向学生反馈校领导针对反映的问题所采取的解决措施。对于未被采纳的建议和未解决的问题,学生校长助理应当及时向广大学生说明原因。各职能部门应向学生校长助理提供相关资料和开放相关档案以配合工作。”“参与学校相关管理制度的起草和修订,协助校长处理学生工作.有权列席学校领导的有关会议、学生工作例会、教学工作例会,有权参加有关职能部门组织的相关工作会议。”
不过.校长助理制度并不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决策参与机制.而且校长助理也不是由学生选举产生,一般是由各院系推荐,由校团委组织考核,经岗前培训后,由校长发聘书就职。因此,他们并不对学生和学生组织负责,其代表性和广泛性受到制约。
相比较高校行政管理机构中的直接参与而言,学生组织是更为普遍地实现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机制,这些学生组织包括学生会、学生社团、学生自治管理机构和学生申诉管理委员会等。从实际情况来看,各类学生组织参与学校管理普遍存在着程度不足,参与范围有限,参与效度不高的现象,往往局限于部分一般性决策和决策的初始阶段.而且学生组织和学生干部更多的是在管理人员和学工干部的指挥下承担事务性和联络性的工作,缺少独立锻炼的机会。
二、构建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新机制的三点建议
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目前的国情与校情条件下,笔者认为,要构建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新机制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校内外各界,尤其是高校管理者要转变观念,真正认识到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承认大学生在高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这样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才能得到切实的支持和保障。
高校管理者应认识到:大学生的参与可以使校领导从一部分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更有利于高校核心工作的开展。同时,大学生自身也应该培养积极参与的意识.增强集体责任感。这种培养应注重寻找和协调校方和大学生的共同利益来调动在校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积极性这就需要高校管理者从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把解决广大在校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放在首位,把解决大学生们关心的焦点、难点问题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由于解决这些问题既符合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的共同需求和利益,又需要他们的积极参与,因此,可以有效地调动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