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数字校园信息化大全11篇

时间:2023-07-25 16:45:0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数字校园信息化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数字校园信息化

篇(1)

学校依托业已建成校园网络为基础,在学校的日常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全面实施信息化管理,借此次教育信息化督导之际,近几年来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及数字校园建设工作如下:

一、创造有利条件,营造良好氛围

1.确立信息化工作总体目标

为了把我校办成素质教育的典范、现代化教育的模范,历年来从办学的第一天开始,学校领导就高度重视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建设工作,根据学校的自身情况和学校对信息化的要求,确立了学校信息化工程的总体目标:建设一个实用、适用、够用、易用的网络信息平台,拥有一支具有较高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师资队伍,培养一批能够适应信息社会的现代化学生,建成一个数字化教育的书香校园。在组织机构上成立由分管校长主要负责的现代教育技术领导小组,设立了与学校中层部门同级的学校信息中心,专门负责学校的信息化建设。

2.坚持适度超前,构建数字校园

我们一直坚持根据学校教育的发展需求,在硬件投入方面进行整体规划,分布实施,分期分批逐步添置设备,按主次、缓急,逐步完善校园网建设。今年暑期,我们对校园网络进行了改造,构建了以有线网络为主,无线网络为辅的立体网络框架,将教职工办公室、专业教室等教学场所接入校园网络,为全校师生随时上学校网站查阅备课、共享资源和信息或在因特网收集资料、查找信息创造条件。适时地引入方便适用的教学、管理、电子图书馆等软件,为建立数字化校园提供软件支撑。

3.利用校园网络进行资源整合

为了满足学校教育教学的需求,我们在学校服务器上建立了五个“FTP”服务平台,有存放各部门管理资料的“部门FTP平台”,有存放学校举办的各类活动照片的“照片FTP平台”,有存放示范课录像、教学素材、常用软件、教学光盘等的“资源FTP平台”,存放各类教学课件的“课件FTP平台”,以及汇集全校教师电子备课的“备课FTP平台”。通过校园内网的主页,五个“FTP”服务平台与校园各部门公告整合起来,将行政管理与教学管理“一网打尽”。现在教师获取校内的各类信息已经全部移到了校园内网上,我们还在内网开设设备报修专栏和教学调课专栏,方便相关行政部门进行后勤和教学管理,简化了程序,提高了效率,为数字化办公积累经验。现在教师只要打开电脑就能做到网上“三看”:看每周工作活动安排;看学校新闻动态;看“腾讯通”和内网短消息相关信息。

二、加强学校网站建设,展示新城网上学校形象

学校的网站是我们学校对外的窗口,我们在网站首页有七大板块,各版块下面还有21个二级目录,全面展示学校的形象。学校的各类教学活动、教学成果都要通过学校网站来体现,学生家长和教育部门的领导都对学校网站也十分关注和认可,长期以来我们根据学校的发展需要逐步对网站的板块上做相应的调整,进一步细化校园网络的功能,使校园网站的信息量更加丰富,去年还为科研处的课题研究网络化管理开辟专门栏目并按其要求设置板块,为课题管理提供了方便。在校园网站上学校举办的各类活动、师生取得的教学成果、校际交流等校园动态及时实时和动态更新,在第一时间为关心我们学校的家长、领导以及教育同行提供最新的校园动态和教育教学成果,努力把校园外网办成展示学校形象的窗口,全方位展示了全校师生实施素质教育所取得的成绩。在08年苏州市优秀教育网站评比活动中获得优秀教育门户网站一等奖;去年网站参加了苏州市中小学优秀网站评选,以后又相继被推选参加江苏省和全国的中小学优秀网站评选。网站获得江苏省中小学优秀网站评比一等奖(苏州市区唯一的小学获奖网站),同时推荐参加全国网站比赛,获得全国中小学优秀校园网站称号。

三、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我校拥有一支年轻化的教师队伍,他们对新事物、新理念比较敏感,对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热情很高,希望将信息技术引入自己的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我们充分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对教师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校本培训,同时还根据市电教馆的要求积极探索和组织教师参加多种形式的培训,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市级以上互动远程培训。

针对现有学校教师的实际情况,加强新加盟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提高全体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最大效度地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配合科研处以各种形式进行有层次、有针对性的信息技术培训,本学期将进行电子显示屏信息更新培训;学生信息汇总培训;教师博客管理培训;各年级电脑维护管理培训,使教师掌握常用的计算机操作方法、多媒体设备的操作方法及课件制作技能,并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促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和应用,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水平,以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继续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优化与整合,加大对青年教师互动电子白板技术白板专业培训的力度,并为青年教师在教学中用互动电子白板技术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先进的设备,良好的硬件环境,只有通过全体教师在教学中的掌握和运用,才能发挥效益,才不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不仅要求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在各科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目前我校所有教师都能胜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使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等新技术新媒体。

四、充分利用信息平台,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效益

1.教学管理网络化

(1)备课电子化、多媒体化

长期以来我们充分发挥校园网互连、互通、互动的优势,借助备课平台,进行无纸化备课,同时采取切实措施开展形式的教研活动,创造机会让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年龄的教师交流在无纸化备课过程中的感受和状态(包括态度、技术、碰到的问题等方面),不断纠正、及时完善无纸化备课的方法、途径,让全体教师能共享先进的、成熟的教学方案,共享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对整体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资料无纸化、便捷化

学校管理中,资料档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资料无纸化”就是借助网络优势进行资料管理,让资料和纸张说“bye”。但是,从纸张资料变为电脑资料,不是一蹴而就的,为此我们经历了从共享文件夹到FTP文件服务器,从粘贴、复制到使用模板等实践过程,碰到了很多困难,也遭遇了无数失败,如今可以说获得了成功,教学计划、作业设计、考试试卷、数据上报等等都能通过网络快捷地直达目的地,既便于收集,又便于修改。

(3)管理网络化、人性化

工作节奏快,竞争压力大,使得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此时,网络再一次成为我们最好的帮手。我们在校园网上布置各项工作,推荐重点文章,讨论热点问题,畅谈各种观点,交流思想和情感……教导处、科研处还利用平台组织教研活动,举行基本功竞赛。校园网络平台为教师提供了相互学习、共同切磋、携手提高的最佳场所,一种充满现代感的、友好的、平等的网络学习氛围已在我校形成。近年来,学校将教师调课管理、设备报修管理、“创意新城”等板块嵌入校园内网,教师需要调课、报修、提建议等只要点击鼠标就能完成,而相应的管理部门通过网络就能进行审批和安排相应的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教学研究信息化

随着教学管理手段的逐步自动化、规范化,教学资源的立体化、多样化,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教学过程、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更新和变革,教研活动的重要性也日益突现。我们尝试让电脑网络参与教学研究,如自制课件评比、网络课教案设计比赛等,都很好地体现了我校“学习自主性、合作协同性、模式多样性”教研特点。

连续二年,在学校举办的教学展示活动中,科研处与信息中心联合安排青年教师互动电子白板教学比赛活动,通过比赛来推动全校教师学习新技术的兴趣,逐步提高全体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最大效度地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在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参加苏州市网络团队比赛获得二等奖,潘小军、孙姣二位教师参加苏州市互动电子白板比赛获得二等奖,孙姣的白板教学录像课获得全国新媒体新技术比赛一等奖、马彩芳在苏州市信息技术与课程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徐艳的录像课“夏天的小虫”参加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NOC)教学实践评优,获得初赛入围资格。杨琳娜、朱小萍彭莉娟的教学课件参加江苏省教育协会的课件和教学设计比赛。

篇(2)

在国内高校,随着校园档案数据增加、保管条件差、查找利用率低、管理人员管理概念的缺乏等问题频繁出现,我们逐渐意识到实现校园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校园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工具对档案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使档案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价值和对学校、学生、社会的作用,真正的共享资源。校园档案信息化是以学校的档案资源建设为中心,通过计算机网络加强对电子文件的管理,充分发掘和利用档案资源,以实现校园档案的信息化。

当前,我国各学校的管理者和师生对于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缺乏足够认识,没有形成校园档案信息化的管理理念,大都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只是简单的整理和保管,甚至有些学校的管理者对档案管理工作漠不关心,也不给予经费支持,严重影响了学校档案管理的效应。笔者认为,在进行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最基础设备就是硬件基础设施和档案信息网络。而一些学校缺乏功能强大的硬件设施和档案存储设备,满足不了信息化建设对校园档案信息处理的需求,也严重阻碍了校园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目前,教育部和各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推行,对高职院校的档案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的全过程,采用计算技术处理和保存教学档案信息,利用网络技术为教学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不仅能进一步提高档案的利用价值,而且为学校教学评估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凭证,还成为衡量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识之一。

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条件

其一,计算机可以促进设备管理的全面化,加强网络的覆盖率,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与效率,这也就为档案管理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基础。通过计算机建立的档案管理系统可以做到:档案进行自动编目和检索、档案业务工作上的管理、档案自动全文存储与检索、档案自动标引、计算机辅助立卷以及文档一体化管理等。这就要求在校园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要对学校基础设施进行不断完善,提高计算机的使用程度,以此来提高档案管理的效果与质量。

其二,在构建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机制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明确的就是权责的分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从根本上保障网络及数据的安全运行。同时,还应该对现阶段档案管理的状况进行研究与分析,以此来建立相应的管理规范,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约束,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创新档案管理制度。校园相关的档案管理部门应该按照国家的要求与规范制定适应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档案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和完善档案管理业务流程和技术规范,对电子档案工作环节和步骤进行细化;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尤其是在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方面应该予以重视,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完整性。此外,还要统一档案管理标准。标准规范化是完善校园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方式,它也是衡量管理工作人员工作效率高低的重要依据。反之,学校就难以建立有效的档案数据库信息资源。如果没有对档案管理的工作进行约束与管理,就容易导致档案管理的工作流于形式,难以起到相应的作用与效果,档案信息网络就无法正常与稳定地运行,资源共享也就难以实现。

其三,应该对档案管理队伍进行建设,完善管理队伍的复合型,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信息时代高校档案管理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来进行自动登记、辅助立卷、归档、著录、检索、信息网络传递和安全,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熟悉电子文件的特征和电子档案的全程规范管理,而且要对自身的计算机技术水平进行不断提高,以此来进行规范的操作与系统的管理。同时,还应该对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与安全防范能力进行不断提高,以此来确保档案信息的完整性与信息的安全性,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强化自我学习意识,不断更新相关专业知识与自身的综合素质,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相关建议

加强校园档案管理的软硬件设施建设 首先应该加强学校管理者和师生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识,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将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上日程。同时,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水平,加强学校局域网的建设,使档案网络和学校的办公档案实现资源共享。在档案管理的网络系统中,引入相关的档案管理软件。各个基层的部门将本部门的归档文件按照相关要求自行录入档案管理的网络系统,既分担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又能够使各部门的档案及时、完整地进入档案数据库,提高资源共享的速度。另外,管理人员将档案目录通过人工输入的方式转化为机检数据,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对各部门的电子档案进行监督和指导,使其电子档案具有真实性和完整性。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还应该注重对档案数据库中信息资源的监督和管理。在学校的网络主页上,检录档案管理系统的网站,为师生提供档案的检索和下载功能,实现电子信息对档案管理的全面覆盖,方便师生对档案的使用,完善校园档案管理系统。

加强资金的投入力度 资金的投入不足,严重地影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见效慢的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来缓解一些矛盾突出的问题。档案管理部门的经费一般都是由学校的财务部门提供,其自身不能创造资金。所以,档案管理部门需要争取学校管理者和财务部门的支持,进一步扩大筹资的途径,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使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得到有效落实。

加强档案管理的规范和安全体制建设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和规范,保证校园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正常运转。在进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应该加强对计算机数据库的监管,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防止泄密等事件的发生。一些非公开的档案信息严禁在网上,一些已经在网上公开的信息,也必须要求使用者通过身份认证、采用防火墙等安全措施,使档案信息系统能够安全、正常地运转。

强化管理人员的管理结构和专业素质 学校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统一的管理机制,集中处理校内各个基层部门的档案信息。要以分管校长为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组成一个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组织和协调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在进行新旧数据的处理时,要尽量采用新的方式先处理新的档案数据,把旧的档案放在新档案后面处理。在进行馆藏档案的处理时,也要注意先处理重点档案。基于对档案的分析,重要价值的档案应优先进行数字化处理;为避免不必要的工作,一些没有使用价值的档案可以按照规定进行销毁。另外,要注重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训,提高整个档案管理队伍的素质。改善人才的结构,引进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加强对骨干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强整个管理部门的学习氛围,对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定期指导和检查,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工作能力,促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加快发展。

结束语

笔者认为,高职学院应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档案信息为主体,结合具体的问题,加强校园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校园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从而实现校园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全面普及,真正对我国档案管理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志敏.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山东档案,2003(5)

篇(3)

摘要:随着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高校财务管理迈入信息化时代,财务管理信息化从增强资金调控能力、解决财务信息孤立、提高财务信息透明度等几个方面提升了财务管理水平,创新了财务管理方式,提高了财务管理效率。为进一步加强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完善内部控制,重视网络安全和系统稳定,建立财务信息化管理回馈机制,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关键词 :数字化校园;财务管理信息化;信息互通;回馈机制

随着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高校财务管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形成了以数字化管理为中心,信息技术与财务会计有机结合,财务会计全面信息化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模式,以财务信息系统为基础,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在数字化校园网络环境下实行财务核算、分析、控制、决策和监督,从而进一步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

一、信息化对于高校财务管理的积极作用

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不仅能解决财务信息孤立、提高财务信息透明度和共享度,也有利于学校收费、资金、资产、收入的科学规范管理和资源优化配置,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质量。

1.解决财务信息孤立问题,真正实现信息交流与互通

在数字化校园环境下,财务管理系统由原来单一处理具体业务转变为多功能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财务信息的自动化处理,与校内其他系统在统一信息平台上构成一体化管理,其他部门可以通过网络及时采集大量财务信息,解决了财务信息孤立问题,真正实现财务信息数据同步与共享,实现信息交流与互通。

2.提高财务管理透明度,方便管理和决策

在数字化校园环境下,财务信息可以实时对外进行披露,解决了以往财务信息不能及时公开披露问题,达到了新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信息及时公开透明披露的要求,为高校财务透明化管理提供了保障。通过网络向使用者提供信息服务,也可以让教职工及时了解学校的财务状况,提高了财务管理信息的透明性。同时,财务信息化管理能自动生成各种有利于决策的财务信息,让决策者及时了解学校的财务状况,使决策者合理安排预算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率,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活动提供信息和资源的支持,更好的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

3.可以加强收费管理,便捷组织收入,增强资金调控能力

在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各项收费及结算都以校园卡方式进行,通过校园卡系统的运用,使各项收费及结算透明化。解决了学生收费难问题,通过网络信息一体化可以让其他部门了解学生欠费情况,对于欠费学生不予以注册、选课等;加强了对收费行为的全面监控,规范收费项目及标准,纠正违规收费行为;网络化运营校内各项收入,减少现金流量,为学校组织收入提供便利,有利于学校资金周转运作,增强资金调控能力。

4.革新财务管理方式,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高校财务信息化管理的核心是“管理”,它改变了传统单纯的会计电算化核算模式,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实现网络化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简单快捷,并通过财务信息系统自动生成各部门需要的会计信息报表,提高了财务工作效率;以信息技术进行财务信息管理,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也随之革新,传统的财务管理制度转换为信息化环境下的财务信息化管理制度;财务内部管理更加规范,给学校财务管理工作带来变革性的发展。

二、当前高校财务信息化管理现状

高校财务信息化的发展是高校管理现代化与高校会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时展的必然。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目前我国高校在实施财务信息化的过程中尚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高校财务信息化的发展进程,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观念制约信息化的发展

目前大多数高校在数字化校园的大环境下基本实现了财务信息化管理,但很多高校财务管理者仍然存在“重核算、轻管理”的观念,忽视了财务信息化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导致财务信息化的运用依然停留在简单的会计电算化上,业务范围也局限于会计核算、收费管理、预算管理、报表生成等,没有发挥财务信息化的真正作用。这些观念导致高校信息化建设得不到投入而停留在表面,制约了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

2.财务信息化系统存在安全风险

在数字化校园环境下,财务信息化管理全部在网络运行,这对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出了严峻挑战,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电算化系统安全范围。财务信息存在泄密和被删除风险,信息系统也存在硬件、软件、黑客攻击、病毒入侵等风险,这些将严重影响着财务信息系统的运行安全,也成为影响高校财务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财务信息化管理后高校内部控制不完善

传统的财务内部控制主要针对处理会计业务的财务人员,只要指定了相应的岗位职责和内部审批制度,就可以保证会计核算和会计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严谨性。而在数字化校园环境的财务信息化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其财务内部控制的范围更广,还需增加对网络系统开发员、维护员、管理员、操作员的控制;重点也由原来的会计核算职能控制转换为信息的数字化控制。目前高校虽然已建立了相关的财务信息化管理制度,但仍存在基础薄弱、控制制度不完善、执行不严格等问题。

4.缺乏财务信息化管理的专业人才

高校财务信息化管理对高校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人员不仅要掌握财务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网络、财务软件应用与维护等方面的知识;财务信息化管理者则需要更强的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和洞察力。而目前,高校的财务人员知识水平依然停留在单一的财务会计知识上,同时具备财务知识和信息网络技术知识的复合型专门人才较少,缺乏财务信息化管理的专业人才已成为制约高校财务信息化发展的瓶颈。

三、加强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对策与措施

1.加强重视,广泛运用

随着高校财务信息化的推进,财务信息系统也得到更为广泛的运用,高校财务管理者要转变观念,把重心从原来的会计核算转向财务信息化管理上,充分将信息化运用在高校财务管理上,进一步推进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发挥财务信息化的真正作用。

2.保证系统稳定与网络安全

如何保障财务信息系统运行稳定及网络安全是实现高校财务信息化管理的首要问题,要加大对系统的投入,购买质量好的硬件设施保证运行稳定,配备杀毒软件防治计算机病毒入侵;制定合理的维护网路安全制度,完善对财务信息系统内部权限设置,安排专业维护人员及时处理网络完全问题和定期维护系统,定期对相关财务信息进行备份;实行安全技术控制,加设防火墙,防止黑客攻击,为数据传输、转换保驾护航,保障财务数据安全准确。

3.完善信息化制度,创新内部控制体系,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制度是加强财务信息化管理的根本保证,制度建设的程度关系着财务信息化管理水平。财务管理信息化对高校财务制度和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加强传统的财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财务信息化管理制度,保障高校财务信息化管理的运行。补充传统的财务内部控制,现有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基础上,完善对网络系统的权限设置,强化网络系统操作员之间的控制,重点完善财务信息处理、、使用的内部控制制度,逐步形成会计职能与信息化处理相结合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通过信息化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4.重视财务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随着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全面建设,对财务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已不能只局限于本专业和简单的电算化应用,必须转型为具有财务信息化复合型知识的人才。因此,为更好的服务于数字化校园建设,适应不断发展的财务管理信息化趋势,提高财务人员素质、拓宽财务人员知识范围成为重中之重。通过组织专题讲座、外派交流学习、专项知识培训等各种形式的财务人员继续教育,不断更新财务管理知识,广泛学习并运用财务信息化技术,提高财务管理和信息专业技术业务素质和信息化管理水平,培养一支具有较高财务知识,又对信息化技术有较强驾驭能力的复合型财务信息化管理队伍。

5.加强资金管理与监督

在数字化校园环境下,校内消费结算都是通过校园一卡通来进行,实行存款消费的模式,这种模式会在短时间内形成数额较大的沉淀资金,如何管理这部分资金也是完善财务信息化运行的一大问题。成立校园一卡通管理中心专门负责管理资金,单独立户,将圈存资金专款专用,并制定相应的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监管资金的收支,每月核对一卡通资金账户,保证账实相符,定期对资金的使用和结算情况进行检查。

6.建立财务信息化管理回馈机制

为进一步提高财务信息化管理水平,及时高效收集并处理财务信息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成为必要措施。在信息化网络上建立信息化系统使用回馈机制,专人负责,通过BBS论坛开设版面、微信、微博、QQ等方式及时有效收集现行财务信息平台运行中的各种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正和升级,达到完善财务信息系统的目的,提高财务信息化管理水平。

7.重视财务信息审计,提高财务信息透明度

财务信息都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自动运行,可能存在不及时、不完整、失真等问题。这对高校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传统的财务审计基础上加强对财务信息的审计,对财务信息进行定期不定期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在网络上公布,让全校师生及时了解学校财务状况,提高财务信息透明度,加强对财务信息化的监督力度。

参考文献

1.陶红,论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经济研究导刊,2013(03).

2.林钺.高职院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刍议,现代商业,2013(18).

3.毛珮.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经济师,2013(05).

篇(4)

1 高校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内涵

1.1 高校教育信息化内涵

教育领域处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时代,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技术必然会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之带来的是教学手段、教学思想、以及评价教学的标准等关系到教育基本问题的巨大的革新。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内涵就是指:高等院校着眼于现代信息化手段技术的现状,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自身教育水平的发展的,全面变革高等教育执行过程中的理念,最终培养出掌握与新知识经济背景相适应的人才。构建数字化校园,推进高校教育信息化水平要跟踪先进的信息教学手段技术,引进高效率的科研、教学模式,学习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经验,提高我国高校教学教育质量和全面服务范围和水平。推进高校教育信息化,是高等院校发展在当今经济时代背景下的主要方向,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世界一流大学的衡量标准。

1.2 教育信息化体系的相关问题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的系统建设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建设的问题,每个问题都关系到整个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教育信息化体可以达到不同层面的理解。从硬件建设配制的角度来说,信息建设是高校教育信息化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体系成功建立运行的起点; 从软件建设配制的角度来说,相关制度和机构是保证教学平台信息化和教学资源成体系的保障,其中最为重要的当属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硬件与软件、设施和制度相互影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相互促进,是信息化教育完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校园数字化的内涵

校园数字化是建设网络化、数字化的学校平台,该平台的使用者可以在该平台上进行便捷的教育、学习、交流活动,从而从时间和空间维度上拓展校园的领域,使其跳跃出传统教育的范畴。校园数字化的健设意味着传统校园在教学效率、校园功能等方面的提升,达到教全面信息化的新高度。

总而言之,数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广泛应用于校园,使新时代背景下学校的管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进行数字化信息资源的整合; 集成和管理当今的信息资源,构键科学合理的用户管理、调度权限;数字化校园在某种意义上承担着统资源一管理、统权限一控制的角色,越来越多地发挥着传统大学所不能发挥的功能。数字化校园也因此把学校的建设面向校外,面向社会,超越了时间空间的信息化虚拟大学。

1.4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目标

建设数字化校园,其目标与要求在某些方面是契合的。该目标的显著特点是建设能够自动化办公、应用计算机手段辅助教学、蕴含现代信息化核心文化的校园。数字化校园应该以现代数字化技术为基础,建设覆盖全校的、技术成熟、扩展性强的主干校园网网络,连接起学校的所有PC机工作站、局域网覆盖和设备终端,是全校平台的参与者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资源。

2 推进高校教育信息化与数字化校园建设

2.1 平衡教育资源分配、协调软硬件发展

目前,信息化建设上,各高校过于注重投入资源于硬件设备、忽视了软件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究其原因是:硬件建设投入的财力较为直接,所消耗的人力和物力较少,而且成效快,大部分学校领导只看到短期的利益。其结果不言而知,科研、教学、管理等关系到数字化校园的三大环节不能协调。因此,必须保证在硬件灵魂――软件系统的投入,保证其协调统一性。

2.2 引进高效的的管理机制

目前,建设校园网过程中,成立信息化工作指导监督小组是各高校的统一做法。领导小组是建设校园网最高责任机构,建设过程能否顺利推进,有赖于责任机构能否提升自己的领导才能,能够发挥自己的作用。引进高效的的管理机制,合理评估建设信息化的进度、预见相关问题和难度,充分利用并配置网络资源,实现数字化校园办公的自动化、教学的统一化和科研管理的公开化。对建设信息化校园有一个确定、成熟的计划,保证信息化建设攻坚克难,在相应的发展阶段有科学合理的指导建议,推进工作一马平川、顺利进行。

2.3 建设各应用系统之间的接口

随着校园网相关硬件建设搭建完成后,应用系统应陆续建立。这些系统包括:教务管理系统、自动化办公系统、科研平台管理系统。该三大系统的建立能极大提高管理、科研和教学的效率。但随着数字化校园逐渐成为一个整体,信息交流的密切,深化这些应用系统之间的协调成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主要任务。但是选用的各系统由开不同发商、不同开发软件开发提供,导致数据库的连接共享也各异,这就在形成了“系统孤岛”,使全校内系统的孤立,导致了低水平重复的校内建设,严重浪费资金,使管理、科研和教学跟不上学校发展的节奏。此时建设访问接口使各应用系统统一管理、调度,不同的应用系统,用户能够访问不同位置时需要使用相同的用户账号和登陆密码。使高校建设教育信息化的构想在初期就能以较高的效率展开,提现以人为本的系统建设理念,降低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繁琐性。

3 结语

目前,建设数字化校园都在各高校的紧锣密鼓的开展,这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绝不是一挥手、一投足,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我们应该利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和发展机遇,不失时机地把握时代契机,大力推进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王莎莎.教育信息化环境中高校数字化校园的实现[J].科技创新导报,2012(01):33.

[2]黄锦煜.数字化校园建设和数字化信息平台的探究[J].科技信息,2012(07):169-170.

[3]卢德江.关于高校信息化建设与数字化校园的探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10):214.

作者简介

篇(5)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2-0031-02

0 引言

当前,科技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普及,对高校所面临的整体的教育大环境、教育手段、教育的方式方法,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目前的形式来看,校园信息化与数字化的建设存在着严重的贫富差距:高校的发展较早,普及率较高,发展的现状也普遍较好;中小学教育为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政策扶持、资金的投入较大,其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也较快。而高职院校处于社会边缘人的角色,其起步低、发展晚的现状,更是制约着其进一步发展。高职院校如何迎头赶上、奋勇直追,是一件非常艰巨而长期的任务。

1 高职院校信息化与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难点

1.1 从观念上说,观念的转变不够彻底

在高职院校的信息化与数字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着把信息化与数字化建设仅当做是技术应用,而没有从观念上转变对数字化建设内涵的深刻认识。没有把信息化与数字化建设作为改变其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手段,这就可能会导致高校信息化与数字化建设不能充分满足当代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同时,高职院校信息化与数字化建设中还存在盲目跟风这样一种状况。高职院校没有从自身实际需要和现有经济技术条件出发,合理规划、全面布局本校的校园信息化与数字化建设。因此建设中的风险评估也存在很多漏洞,为以后的建设埋下隐患。

1.2 依赖厂商,后续的维护和开发力度不够

高职院校自身经济力量和技术力量的不足,其信息化与数字化建设一般会采用“校企共建”的联营模式。在这个过程中,高职院校提出自己的要求和在项目完成后负责验收,中间的开发过程基本由企业来完成。这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是,系统一旦出现故障或运行不畅,校方在不了解系统的情况下,不能自己进行系统的维护和检修。同时,随着时代的进步,系统的更新换代是必然趋势,校方在自身技术力量跟不上的情况下,只好继续依赖厂商。

1.3 技术人员与教研人员分离,导致开发与实际需要的偏离

目前,有技术条件的高职院校的信息化与数字化建设主要依赖院校技术人员。而系统的实际使用者为高职院校的教研人员。二者的脱节会导致系统开发者不能实地了解教研人员的实际需要,这将会严重影响系统的物尽其用,造成资源的重复和浪费。同时,教研人员的需求没能得到很好的满足,还可能影响教研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发挥。

1.4 建设中重建设,轻视管理的存在

系统的开发运用过程中,需要良好的管理制度以确保其正常运转。高职院校在系统完成之后,往往会忽视管理的重要性。他们没有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案,同时也缺乏相应的专业管理人员。高职院校的主要负责人往往把工作重心放在系统的最终成果上,忽视了系统在实际中的运用情况。这就导致了系统的使用不充分、使用率低的现状,对系统的持续发展不利。

1.5 建设中急于求成,急功近利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高职院校的信息化与数字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在现实的建设过程中,校方由于自身认识的局限性,往往走向了“”的误区。再者,系统的更新与日常维护是数字化建设中常涉及的环节,一项系统不可能在任何时候和任何不同条件的学校通用。

2 解决高职院校信息化与数字化校园建设难点的方式

2.1 转变观念,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

从高职院校自身现状和实际需要出发,研发一套切合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数字化信息化系统,并将高职院校信息化与数字化校园建设运用于具体的教育教学中,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教学理念。使信息化数字化校园建设成果能实际惠泽于教师和学生。数字化信息化建设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校园网资源库,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拓展空间有了极大的改变和扩张;教师则可利用资源库丰富教育教学资料,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优化了教育教学环境。

2.2 培养自己的专业人才,减轻对厂商的依赖

高职院校信息化与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最为重要的是对专业技术研发人员的培养。针对“校企联营”模式所出现的后续更新维护问题,高职院校更应该自立自强、自力更生。在选择适合学校的企业同时,要加大对专业人才的资本投入。这样,不仅对以后自己独立自主开发系统,以及专业的维护,都是极为有利的。

2.3 技术人员与教研人员的定期交流

如前所述,技术开发人员开发的数字化信息化校园建设系统,在使用者教研人员的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二者功能上的偏差。为弥补这一偏差,更好的使用系统,高职院校应定期举行技术研发人员和教研人员的信息交流。同时,有必要加强教研人员的信息素质的培养和教育。通过开展专题知识讲座、座谈会等,让广大的教研人员了解基本的信息化数字化知识,从而参与到数字化信息化校园建设中来。

2.4 “两手抓”,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齐头并进

在高职院校信息化与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校方主要负责人应充分认识到系统管理的重要性作用,重视在开发使用过程中对系统的综合管理和运用。务必要坚持“两手抓”的方针,做到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并重。同时,适时招揽专业的管理人才,对系统的正常高速运行进行日常管理。

2.5 脚踏实地,在建设中稳扎稳打

高职院校信息化与数字化建设的前景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校方应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立足当下,放眼未来。用有限的资金、人力,有步骤、分阶段地实施数字化建设这一目标。先着手于基础的公用系统和门户网站的开发,舍弃复杂的、经常变化更新的小的子系统的开发,在建设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3 结论

在面临着起步晚、发展慢的状况之下,高职院校信息化与数字化校园建设存在一系列困难:如观念上认识的不到位,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上的滞后以及建设中的急于求成,都严重制约着高职院校数字化与信息化校园建设的进程。高职院校要在建设中不断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建设属于自己的数字化校园。

参考文献

[1]刘颂.高职院校信息化与数字化校园建设难点初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8(11):143-144.

篇(6)

数字化校园,是一个系统而繁杂的工作,必须有一个严密的规划设计,规划得不科学,不切实际,会顾此失彼、费时费力,适得其反。

1.步骤一:网络架设

首先,数字化校园需要建设一个统一规划的、先进的、完善的网络硬件环境。

目前,一般的校园骨干网都使用丁兆交换以太网,二级网络采用快速以太网技术,基础设施已经相当成熟 由下用户数量的迅速增长,网络结构的日益复杂,对网络安全和网络传输效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这里面包括:

(1)建设与完善覆盖整个校园的高速主干网。

(2)建设与完善办公室、实验室、教室、图书馆等办公场所的网络连接状况,形成一个结构合理、高速通畅的教学办公网络。

(3)建设与完善学生宿舍、教工宿舍的宽带接入网络,使所有教工、学生可以方便上网。

2.步骤二:构建平台

2.1建设一个支持全校教师、学生使用校园网及网上各种资源的应用环境

目前一般高校的校园网除了提供网页浏览外,都包括对校内外的网站服务,如电子邮件、上网、BBS等服务。通过校园网,实现教育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很容易就实现了校务公开,校务公开更为透明,校务管理更为便捷。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需要对现有的系统进行扩充如下:

(1)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鼓励学生自己购置计算机使用学校的网络及各种资源。

(2)配备供教师、学生使用的硬软件资源,包括多种服务器、系统软件等。

(3)建立足够数量的多媒体网络课室,配备网络接口、投影仪、扩音机等设备,以适应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

(4)建立超级计算机系统,为科研中的大规模计算创造条件。

(5)建立网络海量存储系统,为校园网用户提供存储服务。

(6)配备具有良好多媒体制作条件、支持课件开发使用的课件开发中心。

2.2网络教育资源建设

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和远程教学系统。建立网上教务管理系统、网上考试系统、网上智能答疑系统、网上备课系统、网上讨论系统。开发、引进各种多媒体课件。建立各种教育资源库、素材库、案例库、题库。建立、发展网上实验室、虚拟实验室,大力推动虚拟实验课件的开发与应用。除此之外,还可尝试构建如下的网络平台:

(1)利用网络的多种方式、方法(聊天室、视频会议系统等)开展网上答疑、网上辅导、网上讨论。

(2)建立电子辅导柜。教师通过电子辅导柜向学生布置与批改作业,辅导学生。

3.步骤三:充实资源

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就是采用Internet技术,基于工作流的概念,使校园内部工作人员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高效地协同工作;改变过去复杂、低效的手工办公方式,实现迅速、全方位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为学校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一个学校实现办公自动化的程度也是衡量其实现数字化管理的标准。

3.1办公自动化工程

(1)统筹规划、开发以校园网、主服务器为支持环境的全校综合性的管理信息系统。

(2)在各职能部门、院系建立管理信息分系统,支持内部事物处理和信息管理。

(3)在学校主服务器建立综合信息服务系统,面对校内外、国内外提供信息服务。

3.2实现无纸化办公和教学

校园网的建设,不能仅仅为满足学校进行信息化改造,更为重要的是变革传统教学方式,加强对分布式多媒体交互教学的探索。在这种没有粉笔的课堂上,教师所能操纵的只有键盘和鼠标。

3.3数字档案馆建设

随着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全面展开,高校的档案管理系统也要逐步完善起来。主要包括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数据源定义标准化、技术规范标准化、信息化技术应用平台标准化和业务标准化等。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源点数据,也都需要用到别人的源点数据。通过总体数据规划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使每个部门内部、部门之间、部门与外部单位的频繁、复杂的信息流畅通,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

3.4数字图书馆建设

结合校园网建设,建立一座可靠、快速、安全的数字化图书馆是校园数字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1)建立以采购、编目、馆藏、流通及馆际互借等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

(2)建立情报资料检索系统,支持校内外、国内外用户查询。

(3)建立海量图书资料存储系统。

(4)建立大量的专题数据库,以适应教学科研的要求。

(5)建立多媒体情报资料阅览室为师生提供多媒体资料环境。

(6)建立光盘查阅系统。

4.步骤四:提供服务

4.1建立与发展网络社区服务

“校园一卡通”是完成学校网络和社区服务的纽带,既是高校建设“数字化校园”的突破口,也是银行业进入校园金融领域的捷径。校园一卡通的广泛采用,使数字化、信息化气息渗入大学校园生活,让师生员工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

4.2网上生活、娱乐系统

(1)VOD点播。

(2)网上购物系统。

(3)网络服务保障系统。

4.3校园网吧

校园网吧为数字化校园注入了无限生机。校园网吧的营建应充分体现“以教育教学为本、以教师学生应用为本”的思想内涵,切合教学活动实际情况。当然,我们应加强网络信息的安全管理以及网吧市场的规范管理,使网络市场能够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高校一旦建成数字校园以后,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都将依托该平台,效率会极大的提升。这样一场教育的变革任重而道远,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数字校园又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我们在学校的应用建设上采取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在总体设计时规划数字校园的所有应用,同时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应用实际分步骤、分模块地实施应用系统的建设,确保在建设过程中使网络基础、应用平台、信息资源的建设以及信息化建设的队伍和相关制度的建设同步发展。目前,高校应该根据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的内容,本着科学务实的态度,高目标、高起点、高效率地进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使学校办学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5.结语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也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总之,这一切都对高等学校和高等教育提出了十分严峻的挑战。 [科]

篇(7)

一直以来,校园的信息化建设都没有固定的指标和方案,许多计划和想法都是在摸索中得出,但渐渐的,我们也发现了许多存在的问题。例如,学校盲目投资,缺乏科学的规划以及内部的信息化建设,信息资源利用效率不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等等。我们都知道,在2000年的时候,清华大学是最先提出了UPR理论,当时的基础与核心就是在大学的资源计划方面。时隔多年,通过本人的实践与思考,就关于“基于UPR的数字校园信息化建设的研究”这个话题略论几点。以期待实现数字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有序管理和高效利用。

一、目前数字校园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清华大学提出数字校园信息化建设之后,短时间内就取得了让人欣慰的成绩。但同时,在其他方面,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中所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有的问题已经成了每个校园的共同缺点,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目前数字校园信息化建设中存的问题:

(一)缺乏理性的投资,盲目跟风现象严重

这种情况的出现,和我国目前的校园信息化建设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我国目前的工业化进程比较慢,信息化、数字化的基础比较差。但是许多专家会急功近利,急于迅速缩短与发达国家的信息化差距,这样就会导致许多校园盲目花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建设校园的网络中去。由于缺乏对实际情况的了解和分析,建设之后又会进一步加剧问题的产生。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二)缺乏科学的内部设计、建设和计划

这个问题已经渐渐成为了每个校园的通病,许多校园在校级的信息化规划中无法得出可行、科学的建设方案,这样就会进而影响了各个学院在信息化方面的规划和建设,从而会导致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无法高效使用,还会造成资金浪费、损失。例如,我们都知道的北京师范大学校内的科研网接入的是教育网,但是所存在的严重问题是,学生的宿舍和家属的楼层却是由不同的公司控制,这时就会造成学校的网络无法集成一线,进而给各种教学工作和学生、老师的沟通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三)资金消耗巨大,且资金的利用率低下

总所周知,校园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巨大的资金来支撑。早期北京大学的校园网投入就大大超过了5000万人民币。除了前期的巨额投入之外,在使用的过程中,还要花一笔巨大的资金对校园的信息化建设进行相关的维护工作。据有关数字统计,我国的人民大学每年在信息化设备上的维护更新方面的费用都将近500万。如此巨额的负担,对于许多学校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无底洞”,如何更高效地改善、维护校园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了各大学校的一大难题。

二、URP对校园信息化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URP可以利用大学里现有的教学资源,包括内部和外部的所有资源,通过一个固定、统一的平台以及链接的接口,把大学里的所有可用的学习资源以及各种有用的信息,实现快速、高效地转换、分享,为用户提供了方便以及后续的正常使用。

基于URP的校园数字信息化建设的改善方案

(一)科学规划,合理实施计划,逐步完善

要想全面搞好校园的数字信息化,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有科学合理的开发计划以及方案。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首先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充分了解学校信息化的实际现状。,特别是要重点关注学校信息化的基础以及IT开发的程度。除此之外,计划要随时和社会的发展相联系,不能一成不变,也不能好高骛远,忽视校园的资金、经验、人才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例如,在历史上有许多这样失败的案例,我们要引以为鉴,1993年的时候,英国伦敦的股票交易所,当时是花了近一亿美元开发交易所的信息化相关的系统,但在十年之后就宣布结束了。这里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项目的计划方案没有根据实际的情况以及实际的需求,总体规划。因此,校园在搞信息化的进程中要时刻谨记根据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合理实施,构建更好的信息化校园。

(二)内外联手,资源共分享,优化信息化系统

随着信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我们要合理引进和利用校外的先进技术,不断对我们的校园信息系统进行优化,合理科学分配资金,使校园的软件和硬件都可以快速地开发,避免导致水平低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紧紧根据校园信息的实际开发程度,高效率地使用校园的信息化技术,以取得最佳的应用效果。

(三)改革创新,不断探索

信息化在校园的进程不断地加快,在新的形势之下,我们要跟随最新的信息化发展脚步,不断思考、探索、创新改革,并且加大投入力度以及加快发展速度,迅速形成自己的优势。实现信息化的过程中,还需要教师要勇于改变过去落后的教学方式,学习有关的信息化,数字化技术,通过对信息化的研究和探索,做出更好的课程。现在也有许多校园采取自主开发学校的信息化技术,通过校内部人员的调研和开发,建立相关的信息资源库,这样也更有利于整个校园的信息化建设和培养更出色的信息化队伍。

结语:URP的数字校园信息化建设就是要建立一个有网络化、信息化、科技化高效结合的新时代素质教育,这是我国校园不断进步的标志之一。校园早日实现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赶上时展的脚步,也是我们所面对的巨大挑战和机遇,因此,我们要主动适应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通过规范学校的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加速建设现代化的校园。

参考文献:

篇(8)

1.1 简述数字化校园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校园数字化建设在逐步加深,网络信息技术是数字化建设的基础,通过计算机网络来按成校园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储、传输等工作,并且建立相应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技术服务等等。采用信息化的手段,能够加速校园信息的传递、拓宽教学空间、提升资源利用率,进而大幅度的推进校园建设的进步,改善传统校园运行模式,实现教育的信息化、数字化,从而在根本上改善校园教育水平和管理质量。

1.2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现状

科研管理工作是每个高职院校都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内容,它能够推动校园的发展和进步,改善校园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从而增强校园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对科研管理和科研建设缺少认识,校园中没有专业的科研人员,教师的科研素质也有待提升。在管理方面,科研管理工作落后于时代,工作过于形式化,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却没有实现管理目标,进而导致科研管理工作逐步落后,无法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动力。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科研管理工作也要实现数字化、信息化,但由于对科研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大部分院校在科研管理工作方面的投入并不大,导致科研管理工作与时展脱轨,没有真正实现信息化的管理。

2 数字化校园的高?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

2.1 科研管理信息化的意义和作用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诸多行业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从而推动了行业进步和发展。高职院校包含了多项专业,科研项目涉及了多个领域,所以科研管理工作的难度较大。随着科研工作的不断进步,校园在对科研工作的投入越来越大,更多的人参与到了科研工作之中,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也随之提高。不过,随着发展和建设,人们对科研管理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传统的管理模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只有建立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才能推动科研管理工作更进一步。

除了建立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之外,信息技术也要不断的更新和进步。现如今,大部分科研管理人员仍旧只掌握着传统的信息技术,管理工作仍旧依赖于传统的办公软件来实现,这些工作软件和工作模式已经脱离了时展的脚步,造成了劳动力和资源的浪费。随着工作时间的推移,工作内容和管理数据也在不断的增加,传统的管理模式和应用技术逐渐出现弊端,进而导致管理质量和效率受到影响。从效率角度看,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建立对管理效率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从规范角度看,信息技术能够更进一步规范管理工作,使管理工作更加简便快捷且具有一定的规范性。

2.2 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

所谓数字化校园建设就是将数字化作为校园发展的核心,实现环境、管理、教学、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数字化,并且建立一个用于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实现教学、训练、科研的三位一体,进而促进校园的建设与发展。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背景下,建立信息化的科研管理模式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拥有独特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但是这些管理体系仍旧存在漏洞,无法满足学校每一个部门的要求。如,人事部门负责报表的统计,在统计的过程中,该部门的管理人员需要了解校园中各个教职员工的信息,但是科研处也需要通过人事处了解校园职工的信息,并在数据库中进行信息的共享和获取。然而,数据库之中的信息可能存在错漏或相同信息内容不一致的情况,进而导致管理工作受到影响。可见,高职院校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需要升级和改进,运用新的信息化技术能够实现数据的快速整理和共享,确保数据的统一性和准确性,从而在根本上提升科研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篇(9)

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学校资源得到得到充分优化和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通过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图书、课件、讲义等)到应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化空间,以拓展实现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校园的运作效率,扩展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学、管理等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目的。其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须坚持“先进性、园解决方案实用性、开放性、标准化、可靠性、稳定性、可扩展性、易升级性、安全性、保密性、易维护性、可管理性”的设计原则。

高校财务信息化是高等院校根据自身需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网络、通信等信息化手段,在互联网信息平台上,实施的财务核算、分析、控制,同时对现有的财务运行模式和各种财务资源进行整合重组,将财务信息有效集成和优化,以建立能够及时收集各种有效、相关的财务资源,提供准确、综合的财务信息和强有力地支撑高校财务决策,以提高高校各种经济资源使用效益的综合系统。财务信息化管理是在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用信息化管理来装备高校财务运行,建立信息综合系统,使财务信息得到集成和综合,从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过程,让财务管理体系达到科学、规范、高效的目的。

2 数字化校园对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影响

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必要环节之一,其程度高低是衡量一个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数字化校园对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充分实现财务信息共享

由于高校规模大,机构设置复杂,统计数据来源渠道多,整个高校的信息化平台建设缺乏统一的信息标准和开发规范,各个信息管理系统缺乏数据接口,各部门统计口径不一致,增大了同其他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的难度,导致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孤岛”存在。财务部门要考虑到财务信息安全性和机密性等原因,使财务信息不能随意共享交换。而数字化校园不仅规范了信息来源的格式,而且强大的身份认证系统又为财务数据的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使财务信息的相互共享交换成为可能,保证了财务信息的统一性、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加快了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了高校财务管理水平。

2.2 数字化校园给“校园一卡通”提供了流通平台

“校园一卡通”是按照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第一部分:学校管理信息标准》进行设计实施的,其强大的身份认证系统又为财务数据的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校园一卡通”对学校内部各部门业务管理子系统的信息进行统一管理,使得财务信息的互联共享、交换成为可能,是财务管理从事后到实时的转变,也提高会计原始数据采集的及时性、准确性,避免财务信息管理中的重复性劳动,简化了部分财务工作流程,提高了学校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和整合度。学费的收缴、各类工资津贴的发放,校园内的各种消费都可以通过一卡通来完成,减少了缴费环节流程,控制了现金的流动,既为师生提供了便利,也减少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加强了管理。学校师生还可以通过校园网、银行、电话随时查询自己的消费明细,即时发现问题并通知财务部门更正、修改,确保了财务信息的统一性、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而改善了财务工作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促进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2.3 在数字化校园环境下,财务管理部门可以建立专属的财务网站和财务综合信息查询平台

通过财务网站,财务部门不仅能够相关的财经法规、财务制度以及校内各类财务管理办法,还可以办公指南及业务流程,方便了学校教职工办理相关的财务事宜,从而提高了财务部门的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通过财务综合信息查询平台,可以查询教职工的工资、岗位津贴等发放情况以及公积金缴存情况,还可以查询部门经费使用情况以及科研经费使用情况,学生还能够查询学费缴纳情况以及欠费金额等等。

2.4 通过数字化校园,可以实现校园内一切与财务相关的工作的电子一体化办公,从而实现各类财务信息的一体化管理

如校园一卡通管理、工资管理、公积金管理、各类财务收费管理、部门经费管理、科研经费管理、水控电控管理、医疗经费管理等,大大提高了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同时也利于学校对教育事业经费的统筹管理,改善学校资金运作能力,提高资金运作效益。

3 基于数字化校园下的财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3.1 建立财务信息管理系统

在数字化校园下学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外延大为扩展,形成融合了会计核算管理账务信息和校园卡系统的有用信息,通过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来共同支撑的网络化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融合和利用来自多方面的管理信息,使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由原来因具体业务而设的单一功能管理变成了在统一信息平台上、以功能模块形式构成的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财务信息系统包括财务核算管理系统、财务信息处理系统、财务决策支持系统等。

财务核算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学校预决算编制系统、日常资金核算系统。预决算编制系统主要是从预算到年终决算,对实时预算全过程的预算控制,掌握每个阶段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每个项目跟踪管理并及时准确地为决算做好基础工作,提升学校财务管理质量。日常资金核算系统主要用于学校财务前台核算和日常事务的处理,包括报账系统、工资系统、学校收费系统、固定资产系统等,最终形成电子报表和预算分析系统。该系统是在按会计核算规范进一步完善科目管理信息的基础上,参照校园数字化标准的规定,科学合理地设置收支账目的项目信息,使得任何一笔账目记录既对应相应的科目,又附带了相关的管理信息。

财务管理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化校园的一项主要目标就是要实现学校内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然而由于这些资源是分散在学校各个二级学院、职能部门,所以如何把来自于各个学院、不同部门、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整合起来,是实现信息资源优化共享的关键。财务管理信息处理系统应具有两种职能:一是收集和加工处理财务业务数据,二是为财务管理者提供各种决策所需的财务信息。即借助基于数字化校园的财务业务一体化建设,通过“校园一卡通”对学校内部各部门业务管理子系统的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建立一个跨学院、跨部门的信息处理系统,提供授权的公共管理和服务,把高校财务部门与学校各个二级学院、职能部门连接起来,允许高校财务部门与各学院、各部门及时和弹性地分享信息,极大地实现各部门信息的共享,并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传输、存储、加工,为财务管理部门提供信息服务,提高财务工作质量和效率,为领导者提供辅助决策服务。

财务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采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学校的财务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同时系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加以执行的管理过程。它是以财务管理信息处理系统提供的信息为基础,建立有效的财务数据的财务数据仓库,全面反映学校的财务状况,运用各种预测方法对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分析,为学校管理、融投资和日常资金运行管理等决策提供各种信息支持,保证决策的科学性与正确性。

3.2 建立并完善高校财务信息化的制度体系

财务信息化的制度体系是一个包含管理体制、内控制度、操作流程、规范程序的综合体系。它的目的是为财务信息化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体制保障,使信息化工作能够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高效化。通过规范相关财务工作的业务流程和内控管理,在财务部门保证财务信息系统的各项安全措施有效执行,包括岗位分工及人员权限、计算机软硬件操作、数据备份与恢复、电算化档案管理、病毒预防及灾难防范等,应该充分体现对系统和数据安全的保障。制度制定后,只有有效执行,严格落实,才能对工作起到促进和制约的作用。

3.3 实施全面的安全技术控制

运用防火墙技术、组合加密算法、数字签名、安全协议等技术以及IP地址集中管理,设置电子屏障,验证身份,防止外部非法用户访问,合理设置网络资源的属主、属性和访问许可权。建立多层次的安全防御体系,保障高校财务数据的安全。另外,由于财务内部信息系统是高校极为重要的核算和内部管理系统,信息的安全性要求极高,最可靠的方法是内外网络分机工作,实行物理分离,充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篇(10)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4.024

[中图分类号]F232;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4-00-02

“中国数字教育2020行动计划”中提出,建设数字化校园,通过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实现校园数据共享与系统整合。在数字校园建设过程中,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是指从会计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到传输使用的全过程,都与网络信息技术相互运用并有机结合,实现高校财务数据在财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顺畅流通,有助于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推动高校内涵发展。

1 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高校资金渠道来源的多元化,高校财务关系日益复杂,迫切需要创新财务管理方式,提升高校财务服务能力。因此,在数字化校园背景下,构建高校财务信息化管理模式,加快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显得非常必要。

1.1 财务信息化建设是高校发展的客观需求

首先,落实教育信息化战略的要求,《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强调了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学校管理信息化应该广泛普及,加快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步伐。其次,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办学内外环境的变化,高校财务管理模式上要求实行集中核算、分级管理,迫切需要通过财务信息化建设,来解决不同校区之间会计数据无法共享的问题,搭建起适用于高校发展的动态财务管理平台。再次,高校自身内涵发展,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内涵建设需要财务信息化建设向共享化和智能化转变,构建高校整体财务规划与分配资金计划、高效处理财务数据,最大程度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效益,为高校科学决策提供财务支撑。

1.2 财务信息化建设是高校财务管理模式创新发展的需要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财务工作需要从传统手工作业向信息化、共享化转变,从静态向动态转变,财务管理信息化有助于数据资源共享。高校财务管理实现全过程精确动态管理转变,大大提高了财务信息时效性、可靠性。借助财务信息系统数据的实时传递,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重复度、提高了财务工作效率、确保了财务数据的准确。高校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经过授权可以对所需的数据信息进行查询,如校内的学生学费查询、教职工工资查询;校外的税务机构、财政机构也可以及时监督高校财务情况,避免因财务信息失效而造成的财务风险。

1.3 财务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

首先,通过高校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能使高校妥善、科学地管理资金的收支活动,提高资金使用效果,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其次,在现阶段财务管理模式下,财务人员在基础会计信息的核算、报表输出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工作效率与管理效率低下。财务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大幅减少财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和效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会计核算质量。再次,财务管理信息化可以加强财务监督职能。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实现了高校的财务信息互联共享,提高了高校信息的透明度,便于管理层进行科学决策;同时也有利于财务人员内部控制职能的发挥,有利于加强高校的财务监督职能。

2 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现状

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是整体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环节,是高校财务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阻碍了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完善。

2.1 高校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财务信息化意识淡薄

目前,有些高校的管理层没有充分理解财务信息化的内涵,没有认识到财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更高层次。长期以来,高校领导对财务信息化的认知不全面,始终无法将信息化手段与财务管理相结合,不能用发展的眼光去支撑高校财务的信息化建设。受传统的管理观念和思维方式影响,仍将会计信息作为高校的财务秘密加以保护,阻碍了财务信息的互联共享,没有充分认识到建立高度信息共享财务信息系统对高校管理的重要作用。

同时,高校普遍对财务信息化的整体施投入不够,“重硬件采购、轻人才培养”特别是对熟练信息化技能的会计人才培养投入不足,导致财务部门仅停留在传统的电脑记账、出报表层次,阻碍了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进程。

2.2 高校缺乏高素质复合型财务信息化人才

人才匮乏瓶颈是制约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首要问题。高校财务信息系统的运行,需要一大批既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又具有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作为支撑。因此,对财务人员的计算机能力要求较高。目前,高校中财务人员计算机综合运用能力偏低,信息化知识更新接受能力差。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呈现出不均衡性,不能真正能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会计界,满足财务信息化需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与会计处理相结合的高端专业人才极度缺乏,具有较强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领军人才更是稀缺。人才因素成为制约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首要因素。

2.3 互联网风险导致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安全缺乏保障

数字校园背景下,高校校内外之间、部门之间处于动态的开放环境中,财务信息化建设必将使高校的财务信息系统处在高风险的环境下。高校财务管理人员最担心的问题就是财务数据的网络安全性。目前,校园网络安全风险高,高校财务网络安全涉及财务信息系统安全很多方面的问题:会计信息系统存在可能遭受黑客的闯入、非法访问、病毒侵入等导致的非法交易事项,从而导致会计基础信息失真。只有解决好校园网络安全问题,才能为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提供安全的网络环境,提高会计人员使用信息技术的信心,推动高校财务信息化的深入发展。

2.4 缺乏相关配套制度,部分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不恰当

首先,当前与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配套制度不够健全,给财务信息化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制度障碍。移动互联时代,人们对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也越来越高,但数据安全、权限设置、流程管理等有关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制度还不够完善。其次,高校财务信息化,对高校财务管理模式有重要影响,部分高校由于对信息化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没有正确的认识,在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技术实现上都无法满足信息化发展要求,导致财务管理信息化停滞不前,无法满足高校财务的科学精细管理要求,使高校信息化财务管理的决策咨询作用无法实现。

3 数字化校园背景下完善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3.1 转变管理观念,提高对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目前,大多数高校由于对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统一思想,缺乏合理规划和组织协调,资金投入也仅以满足基本财务运行为目标。高校要完成财务信息化建设,首先,领导要有强有力的重视,切实转变管理观念,紧跟信息时代的技术发展。高校管理层要正确认识财务信息化建设在高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高校财务管理中,这是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成功的保证。其次,全校要统一思想和认识,合理规划和组织,由财务部门牵头制定本校财务信息化实施的战略与规划;再次,高校要加大资金投入,提供资金保证,加快推进高校财务信息化进程。

3.2 创新高校财务信息化管理模式

移动互联时代,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局限性,限制了高校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发展。首先,迫切需要从管理模式的创新上来解决,依靠财务管理模式创新推动财务信息化建设。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本质上就是要利用先进的财务信息化管理手段,优化管理服务职能,提供新的管理服务,实现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由传统模式向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过渡。其次,提高高校的管理能力,构建高校院系部门二级管理机制,建立的扁平化的组织模式,构建信息化网络式跨部门的协调机制,并通过信息、机构和监督来建立严密的内部控制机制,提高财务预测与财务风险防范能力,为高校管理层提供综合财务决策咨询服务。

3.3 提高高校财务人员的财务信息化综合能力

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对财务工作者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应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加强员工的理论与实践培训,要求财务人员不断学习,加强高校财务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培养既能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又能掌握管理会计知识实务的、复合型人才,引导财务人员习惯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工作方式的变化,建立适应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定期培训制度,使技术人员熟练操作财务管理软件,适应新的工作方式,满足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需要。

3.4 强化校园网络安全,为财务信息化建设提供安全环境

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需要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随着网络安全问题的日益突现,首先,应完善财务数据管理制度和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等制度。高校财务信息网络的维护与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高校信息管理部门有义务强化校园网络平台安全管理,确保数字化校园中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安全运行。其次,采取安全技术防范措施,完善财务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会计岗位责任,对不同人员根据其身份设置不同权限,规范网络操作。其次,建立针对财务人员的系统风险警示机制,将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嵌入日常工作中,帮助财务人员树立良好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确保高校财务信息安全。

4 结 语

数字校园背景下,财务信息化是高校管理信息化中的重要环节,是提高高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财务信息系统的构建实现了财务工作方式的全面创新,促进了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与精细化,实现了高校数据与资源共享的目的,促使会计职能向“管理服务型”转变,有助于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资源共享。为建设数字化、信息化、现代化智慧高校奠定基础,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景莉.数字化校园环境下高校财务预算管理[J].财经界,2013(6).

[2]丛磊.高校财务信息化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14(11).

篇(11)

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的论点之后,2012年3月,教育部又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可以说,这两个文件奠定了未来10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调。

我国高校的校园信息化发展向来走在整个教育信息化的前列,扮演着引领者角色。在刚颁布的《规划》中,专列一章论述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问题,指出“高等教育信息化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创新前沿”,要求“大力推进普通高校数字校园建设……建设完善的信息、网络教学、知识共享、管理服务和校园文化生活服务等数字化平台”等。

可以看出,高校数字校园的建设将是引领和代表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工程的一个典型样板。它将直接决定整个高校信息化的水平与方向,值得认真研究和探讨。

重新认识高校的数字校园

首先需要探讨的问题是:数字校园的建设与发展,其所依据的核心理念究竟是什么?

在20世纪末,当高校数字校园初建之时,它通常也已水到渠成,稳步发展;管理似乎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这种情况下,数字校园未来的发展将走向何方呢?

本质上说,数字校园是展示信息技术对高校整体性、全方位和结构性深刻影响的重要舞台,其所体现的是一种信息时代社会变革整体背景下的共同发展趋势。它的核心目标是利用信息技术来改变高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流程,推动高校组织模式、管理结构与运行方式的变革,从而实现优化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促进教学与科研之目标,最终实现高校管理与运行模式的重大变革。简言之,就是要用“数字校园6E理论”作为指导,分析未来数字校园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模型。

“数字校园6E理论”认为,数字校园是由6个要素组成:管理信息化(E-administration)、教学信息化E-learning)、科研信息化(E-research)、校园网络生活方式(E-lifestyle)、电子化参与(E-participation)和电子化民主(E-democracy)。这6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则构成数字校园的基本结构(见图1),各要素之间既有先后顺序,同时也相互关联,共同影响着数字校园的发展进程。大基本职能。相应地,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也是围绕着这3个核心来展开和延伸,即管理信息化(E-administration)、教学信息化(E-learning)和科研信息化(E-research)。进一步讲,数字校园还构成了大学的网络生活方式(E-life style),即一个由信息通讯技术所构成的工作、学习与交往的“数字虚拟生活环境”。它主要是针对大学校园中数量最多、最为活跃和最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的学生而言的,他们是校园网络生活方式的核心主体和代表人物。

在校园网络生活方式的基础之上,就是“网络化参与”(E-participation)和“电子化民主”(E-democracy)。信息与数据的传递与交换的加快、工作效率的提高和教学环境的改变仅是手段,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最终目标,应该是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总之,以管理信息化为基础,以教学信息化、科研信息化为核心,以网络生活方式为表现形式,最终实现校园管理的民主化,是大学数字化校园的核心理念和发展目标,也是认识数字校园建设重大作用和意义的基本出发点。

理解网络环境下的校园管理民主化

我们认为,当前数字校园对大学的影响与作用正在进入一个更深的层面:高校的管理民主化问题。教育民主化是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初看起来似乎与教育技术关联不大,但实际上从国内外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来看,数字校园将可能会对高校的教育民主化产生显著而深刻的影响,值得重视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