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经济发展的方法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空间计量的概念
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概念在由J.Paelinck提出后,通过Cliff和Anselin等学者的进一步的拓展后,使得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模型在构建中更加有效。打破了在主流的经济学理论中认定的地理空间的均质性的假设,认为各地区间的经济活动是相互影响的。因为劳动、资本、自然资源和技术知识等要素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不是均衡分布的,所以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开拓性发展,发现并解决了原来忽略空间因素来进行经济活动的判定而存在的与实际经济不相符的问题。区域之间的距离和发展的差异会影响地区间的贸易活动,因此,在研究区域经济问题时将地理空间效应考虑在内是必不可少的,对空间因素的关注使我们不再局限于时间经济学,使空间计量经济方法得到发展和更好的应用。
二、空间计量方法应用前景
从各国发展格局来看,经济聚集会在少数地区出现,在产生经济聚集后,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规模效应。正是因为规模效应的作用使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对地区间差距有很大程度的影响,那些影响区域经济聚集的因素还会产生溢出效应间接地对地区间发展有显著影响。
但是,我国对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当前的发展状况下,仍只有少数研究将地理空间效应考虑在内,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空间外部性与经济集聚实证研究;第二,空间关联与经济增长的地理溢出效应研究;第三,地区财政支出的空间外部效应研究;第四,地理知识溢出效应研究。因此,对空间计量方法的研究具有切实意义。
三、空间计量方法的应用实例分析
空间计量经济学是研究空间地理分布对经济现象的影响的理论,把空间理论引入到经济理论的研究中,空间计量理论经过不断发展,通过空间加权矩阵将空间因素引入模型内,迅速成为计量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的现代分支,并发展形成了很多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在模型估计和检验中引入空间因素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些新问题。目前,我国空间计量模型主要应用在区域经济增长,下面列举一些具体的应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空间计量方法的领域,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金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研究等等。
(一)金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
在研究金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上,正因为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主要部分,实际研究中的很多结果也证明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金融系统在资源跨期的优化配置,和构建考虑时间和不确定因素的市场均衡体系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因而,金融业的发展对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集聚效应”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从而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增强经济行为向一个地区靠拢的力量,这也是导致城市形成和不断扩大的基本因素。
研究的过程是,在理论依据基础上,首先对数据进行模型分析,检验金融集聚的溢出效应,建立地理空间权重矩阵,对金融集聚溢出效应进行分析,进一步对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路径和影响程度进行分析。从金融规模和金融资源流动性两个角度分析了金融集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并对两种途径的影响程度进行了比较。建立时间固定效应、空间固定效应和时空固定效应模型,分别对不同模型的结果进行探讨,分析出金融集聚对于经济增长的溢出方式,然后对各个地区和各个年度的影响途径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得出主要结论。
(二)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
国内关于交通对经济影响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交通与旅游的关系、交通对旅游业的影响、特定交通方式和具体交通设施对区域旅游的影响、交通对旅游者行为的影响等。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一直伴随空间集聚的过程,旅游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且在东部地区形成了旅游经济活动的集聚区;旅游产业集聚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表现为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但这种溢出效应表现为显著的局部性特征,由此引起我国旅游经济增长的空间不均衡。
在进行变量的选择时,存在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使用经典线性回归模型就会受到限制,会使其研究结果出现偏差,应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能有效地解决变量存在的空间相关性问题,把与地理位置及其空间交互作用相关的地理空间数据纳入到了经典计量方法中,通过空间权重矩阵把地理位置与统计变量联系起来,从而来识别空间变动的规律与空间模式的决定因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是交通地理学关注的焦点,但现有研究对于两者的内在关系仍存较多争议。鉴于此,也可将交通可达性不同概念纳入空间计量模型对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研究中,构建关于可达性与经济增长的二阶空间滞后模型,试图从空间计量视角探讨可达性变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联系,同时,注意交通建设对经济发展的结构性效益。
(三)经济增长收敛性与空间计量方法
我国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全国各个地区的差异也在不断扩大,比如在:发展速度、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等方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增长,可以提高人们的福利水平,但收敛的经济增长更能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经济增长收敛主要是研究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及其背后的原因,通过论述了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两种不同框架中的收敛理论,概括性地回归了其发展脉络,并总结出了两大收敛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检验的两大分析框架――基础MRW模型和内生化MRW模型,来检验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研究两大收敛机制在我国的适用性,系统回答了这两大收敛机制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分析了两大收敛机制能否起作用及其背后深刻的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增长收敛性进行了检验。
四、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缺陷
在目前的空间计量方法的应用上,仍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首先,在变量的选取方面,在考虑影响经济发展的变量上可能存在误差和缺漏,使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其次,在空间权重矩阵的设立上,要考虑到经济权重的因素。最后,在数据的收集与处理上存在数据量的不足等问题。在空间计量的研究与应用上,仍然有广阔的空间等待我们去完善和探索。
(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财政与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及实现科技创新要求的实质为经济发展由过去的依靠能源消耗带动的经济粗放式发展模式向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是对传统增长模式的重新思考。
一、低碳经济含义
“低碳经济”这一概念源于英国政府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是一种将环境保护纳入传统经济发展考虑变量中的一种环境友好型概念,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通过技术创新、新能源开发、制度转变、产业升级等多种手段,具有多种表现形式的如欧盟的“碳标签”,日本的“环保积分”、美国的“限塑令”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很多发达国家从上世纪就已将低碳路线纳入考虑范围内,环境保护作为全球性公共物品在全球化大背景下重要性不容置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哥本哈根协定》等一系列文件构建了国际气候合作框架体系,文件的签订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奠定了有利的基础。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在“十二五”规划中主要体现为鼓励技术创新、降低碳排放、加速产业升级、提高环保意识、开发清洁能源等。
二、财税政策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理论基础
(一)财政干预理论基础
环境保护具有效用不可分性、受益非排他性以及消费的非竞争性,属公共产品提供范畴,必然存在市场失灵,且其全球性的特征更要求各国政府公共采取干预措施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环境保护具有正的外部性。从经营个体而言,其私人边际收益小于社会边际收益而私人边际成本大于社会边际成本。这就必然造成从理性人的角度出发,经营个体逃避承担成本,将其转嫁给政府。
(二)税收调节的理论基础
税收具有收入职能、调节职能以及监督职能,且其具有一般报偿性、确定性、强制性特征。利用税收手段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具有合理性及相对优势。从税收收入原则、负担原则(公平原则)、效应原则(效率原则)及执行原则具体来说,利用税收手段如征收碳税有利于促进税收收入,而税收又是针对高碳排放产业征收谁污染谁负担具有相对公平性,其作为一种直接手段加于企业有效率,可并于企业其他税种进行征收具有可执行性。
三、低碳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支持方法
(一)加大创新支持力度
创新是发展之本,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经济的发展具有直接决定作用。对创新技术发展的支持有利于优化工业生产方式,实现资源高效利用,是实现低碳经济的根本。我国对创新的支持力度虽逐年提高但相对于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仍有较大的差距。
(数据引自:1.OECD统计网站http:/// Gross Domestic Expenditure on R&D(million current);2. 2010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税务年鉴2011》)
1.从财政资金投入的角度,资金投入力度明显不足,且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科技创新主要集中于高等教育部门、政府部门和企业创新职能部门,而没有私人非盈利机构。
2.从政策支持角度,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若干配套政策》,我国主要创新支持手段为直接科技投入、税收优惠政策、政府采购及金融支持几方面。其中对税收政策的支持大多集中于企业层面,缺乏对人才的税收支持政策。从金融角度我国目前风险资本主要来自政府和商业银行,风险投资机制不完善。
总结来说,我国现阶段应加大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并完善配套制度,推进技术创新市场化,加强知识转化平台的建立,加快转化速度。
(二)进一步优化资源税
我国自2010年6月资源税改革在新疆率先启动,并逐步在全国范围推开。改革重点主要集中于解决资源税负过低不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问题,由从量征收改向从价征收。然而其并未与回采率、采收率挂钩。资源税为地方税种,征收的主要用途之一为弥补地方资源开采带来环境污染处理的成本。资源税过低不利于地方政府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且从资源税征收对象内部结构来说以2010年为例,煤炭生产量占能源生产总量比重高达76.5%,而煤炭开采税收收入占资源税总税收收入比重仅为25%。结构明显不合理,不利于资源税收入职能的实现。
(三)开征专门针对环境污染的税种
现阶段国际讨论热点为是否开征碳税。新税种的开征与否涉及到整体税收结构的协调性,问题较为复杂需多种配套制度相协调,然而与资源保护有关的直接税种的开征是必然趋势,作为经济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应积极的就自身情况借鉴国外理论进行试点性研究。
参考文献
十年前,连锁便利店还没有大规模兴盛的时候,有很多购物的问题困扰着消费者。比如明明只需要购买很少一部分的生活必需品,超市的付款等待时间却比购买时间还长;或者大卖场离家太远,来回一次需要很长时间,购物成了一种负担。而随着便利店的不断发展,顾客们惊喜地发现,这些问题得到了很大的缓解。但这不是连锁便利店的最终形态,而仅仅是一个开始。本文从连锁便利店的现状,不足以及解决方法三个方面出发,阐明连锁便利店如何更高效有序地发展。
一、我国连锁便利店的特点与分析
首先,就目前而言,我国连锁便利店的商品结构和经营模式极其类似于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概括的说,首先连锁便利店销量最大的还是食品类商品,包括饮料、休闲食品、速食类食品等,占所售商品比重为65%上下。其次是杂货,以洗浴等日化产品为主,达到销售额的15%左右。再接着是烟酒两项,各占销售额的10%和7%。最后是其他类物品,如电话卡、报纸、杂志等,所占比重为3%。
该种商品结构和销售比重是较为不成熟的。它只是普通零售商店的一个延伸,并不是真正意义上连锁便利店应该扮演的角色。
其次,我国连锁便利店发展十分迅速,但各地区发展参差不齐,存在较大差异。一些经济发达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便利店发展十分迅猛,已经基本形成产业规模化。而经济不发达地区由于众多因素的制约,连锁便利店的发展停滞不前。
这种不平均的原因是多层次多方位的,有物流行业发展水平的因素,也有当地本身经济水平发展的原因,还有消费者的认可度,生产企业对连锁便利店是否重视与配合,选址的科学性等,这些因素都在连锁便利店的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
最后,我国目前的连锁便利存在定位不明确,经营雷同化的问题。
我国连锁便利店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忽略了连锁便利店与超市、零售店的区别,没有完全体现出连锁便利店的特点,使得连锁便利店成了可有可无的鸡肋,或者沦为超市的一个补充性存在。同时,连锁便利店在选址中不注意科学,造成很多连锁便利店扎堆严重,网点过密,经营的品种毫无差别,也制约着连锁便利店的进一步发展。
二、当代连锁便利店存在的不足
1.经营地点太过于单一
以目前来看,大部分连锁便利店的经营地点都集中在居民小区附近,网点太过于密集。过于密集的下场就是几家相近的连锁便利店要在同一时间内面对同一生活区域内的消费者,也就是交叉的目标人群,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竞争难度并且显而易见得影响了连锁便利店的经营效益。
2.物流系统十分薄弱,缺少现代化管理
当代连锁便利店的管理大部分仍然停留在粗放简单的管理层次上,甚至有些还处于纸笔记录的经营方式。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有些连锁便利店已经引进了较为先进的电脑等现代化办公设备,但是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办公网络,在连锁便利店的实际营业中作用微乎其微。而国际先进的信息收集,库房整理和数据交换软件,如EDI系统,POS系统等在连锁便利店更是罕见。
3.缺乏自创品牌意识
便利店不应该仅仅满足于销售供应商的产品,在发达国家,如英国,主要超市和连锁便利店的自有品牌产品达到了总产品量的30%,最高的甚至达到了54%。美国也毫不逊色,在美国的超市里,40%以上的商品都为超市自有品牌。在我国,这方面还是一片空白。
4.连锁化程度较低
连锁便利店目前在国内发展得十分迅速,不过与国外先进企业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各地区的连锁便利店各自为营,没有全国化,规模化和集团化的连锁便利店龙头企业。而全球知名的日本连锁便利店巨头7-11自从1973年开始发展连锁经营以来,已经在全球开设了45,314家分店,它的加盟连锁店达到了比重的90%。
5.商品缺少特色
连锁便利店的销售形式应该是以小巧、方便、实用为特色的,它在商品的选择上应该集中体现“急需、必需、速食”的特征,这是连锁便利店区别于超市等其他零售模式的最大特点。而现在许多连锁便利店经常忽视这一点,选择的商品类型和大卖场、超市等大同小异,不能有效得体现出连锁便利店区别于其他零售业态的特征。
三、当代连锁便利店如何实现高速有效发展
1.选址科学化,多元化
在传统的便利店选址的基础上,首先要科学化。在选址时要充分考虑人口居住密度和日均人流量。同时也要考虑到竞争对象离自身的物理距离和对自身的冲击,不能仅仅考虑人口因素一个方面,周边是否有大型超市和多家同类型的连锁便利店,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人口年龄和文化结构,这些都必须纳入选址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中。其次要多向其他方面拓展。局限于居民生活区和城市大型商业圈的选址是具有很大局限性的,不可避免地会与竞争对手发生正面碰撞。如何另辟蹊径进行店址选择成为当下连锁便利店杀出重围的关键。笔者认为,规模较大的加油站,大型医院和大型院校附近,车站,旅行景点附近,度假村附近都可以列入店址选择的考虑中。
2.服务多元化,创意化
便利店不仅出售商品,也提供各种服务,如邮政服务、银行服务、票务服务、收费服务、速递服务、快印和复印服务等。服务的多样化和便利性是便利店区别于其他零售业态的重要特征,也是便利店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所以便利店要长期立足于发展服务多元化的战略。
3.商品组合应多元化
商品组合的多元化,意味着要根据所在地区和城市的不同文化差异,选择合适的商品和服务结构,以周转速度快的日常必需品为主。便利店根据所在位置顾客的需求和消费特色,开发富有特色的专营产品,通过整合供应链促使供应商生产适应便利店销售的商品和服务,并逐渐培养开发自有品牌产品的能力。
由于速食品毛利高、周转快,且具便利性,速食品是便利店保持竞争优势的有力手段。在开发速食品时要注意速食品关联设备的放置地点,方便顾客自行操作;需要慎重选择诚信可靠的供应商并应考虑其物流配送能力。除少数国际性品牌能保持持久畅销外,其他商品需定期检查,不断调整结构。以联华便利为例,在近80平方米的店铺内,销售30个大类2000多种商品,即食品有联华定牌的茶叶蛋、棕子、面包、蛋糕和豆奶等,门店设有蒸包机、冷热饮料机、加热锅等食保温设备,即用品有烟酒、洗涤化妆、生活日用品等,同时还引进了20 多种报纸、50 多种杂志、200 多种图书出售。
非食品类的销售金额占便利店的营业额虽然不高,但要求品种极多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另外非食品类的保存期较长,报废损失的可能性小,门店应及时对重要品项缺货和卖不出去的商品作出快速调整。对于非食品类商品中的必备商品应确保供应数量和品质,注重培养顾客对商店的忠诚度。
4.以特许加盟模式为基础提升品牌形象
要在未来的竞争中胜出,我国的便利店还要加快特许加盟步伐。世界最强大的便利店7- 11 发展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利用特许加盟方式。7- 11 便利店开展特许经营的一个重要策略是集中开店。集中开店是指在某个重点区域内以密集开店的方式,迅速达到规模效益的目的。零售业是一种以规模出效益的行业,小型便利店要取得一定的规模,必须走连锁经营的道路。便利店由于所需投资相对较小、经营相对简单、市场竞争激烈,因而更适合采取特许经营方式开拓市场,树立品牌形象。
5.“反超市化”趋势
中国的便利店发展至今,仍存在近一半的亏损,究其原因,业内专家认为创新不够是症结所在,尤其便利店仍然与超市没有形成明显的差异,是问题的关键。事实上,便利店与超市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零售业态。首先,便利店与超市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产物。超市是经济不景气的产物,世界性经济危机催生出了超市,它的目标顾客是消费大众。便利店是城市繁荣的产物,它的目标顾客是即时消费者。而在我国,便利店无论店铺选址、经营商品、营运管理、物流配送等都带着超市的痕迹,甚至有点像“迷你超市”。
因此,“反超市化”将成为便利店一种发展趋势。即重点在“便”与“利”上不断拓展广度与深度。业内人士认为:应该大力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便利店,发展“生鲜型”、“时尚型”、“服务型”等多样化的便利店业态。根据各地的实际市场环境,形成各种便利店模式,如依附于社区的传统便利店,主要依靠便利、亲和力和低成本取得效益;借鉴国外模式的标准型便利店,倡导便利、时尚、即食等概念;以经营生鲜食品为特色的生鲜型便利店,新鲜、廉价、方便是其特色;以经营专业化商品为主的专业化便利店等。
综上所述,当代连锁便利店的持续发展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如商品结构简单粗放,网点选址重合交叉,营业方向偏差,办公系统落后等。因此,在连锁便利店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综合考虑选址,经营方式,商品结构等多方面的因素,充分利用便利店本身的优势特点,科学合理地进行筹划,只有这样才能使连锁便利店走上创新发展的道路,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春霞:便利店营销五策[M].现代营销(经营版),2010
[2]刘树兴:我国便利店的发展状况与前景展望[J].市场研究,2007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4-0016-03
一、 低碳经济的内涵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资源价格飞涨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挑战的的情况下,低碳经济应运而生。低碳经济是“经济”和“低碳”二者兼顾的发展方式。“低碳经济”(1ow carbon economy)一词最早出现在2003年英国政府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之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该概念提出后,各国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对发展低碳经济相继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低碳经济的内涵从不同的研究角度进行了诠释。低碳经济的内涵是:在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清洁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就是在实践中运用低碳经济理论组织经济活动,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改造成低碳型的新经济模式。具体来说,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低三高)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1]。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CO2排放可分为自然排放和人工排放。人工排放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CO2排放,主要包括化石燃料消耗、生物质燃烧等,其中,化石燃料消耗所排放的CO2占95%以上,所以,化石燃料消耗为主要碳源[2]。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大量消耗化石能源,致使地层中沉积碳库的碳以较快的速度流向大气碳库。据统计,在20世纪的100年中,人类共消耗2 650×108吨煤炭、1 420×108吨石油,同时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从20世纪初的不到300m g/l(ppm百万分率)上升到目前的接近400mg/l。由于人类向大气排放了过量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从而引发了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近百年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上升了0.74℃,海平面上升约0.17m ,并引起近50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频发生。如此发展下去,预计在未来20年中,气温大约以每10年0.2℃ 的速度升高。全球气候变暖明显地威胁到全球的生态平衡[3]。
从工业革命开始到1950年,人类由于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CO2的总量中发达国家占了95%;从1950年到2000年的50年间,发达国家的排放量仍占到总排放量的77%[4]。全球气候变暖,我国也不能置身事外。2007年,中国CO2排放总量占全球排放总量的13.6%,仅次于美国目前,居世界第二[1]。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CO2排放总量很可能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5]。国际社会要求的中国承诺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的呼声强烈。无论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还是做为一个负责任发展大国,我国都应该积极发展低碳经济。
(二)减少未来GDP损失
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O% 的损失[6]。所以,越早发展低碳经济,避免的损失就会越大;或者说,越早发展低碳经济就越是有利。
(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从统计数据来看,2006年,我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为5.5%,但能源消耗、钢材和水泥消耗却分别占世界的15%、30%和54%[7]。目前我国的综合能源效率约为33%,比发达国家低近10%。电力、钢铁、有色冶金、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8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钢、水泥、纸和纸板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分别高21%、45%和120%。机动车油耗水平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比世界先进水平低20%[1]。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和比较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带来了许多环境和社会问题,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挑战。因此,我国必须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走科学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四)应对资源短缺的需要
我国是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步入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对能源、原材料等资源需求压力增大,粗放型经济快速增长使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战略性资源进一步紧张,如石油供应不足,水资源短缺,电力紧张等问题。到2020年,在我国经济发展所需的45种矿产资源中,可以保证的有24种,基本保证的有2种,短缺的有10种,严重短缺的有9种。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石油、铁、锰、铜、铅和锌的进口依存度将分别为58%、52%、38%、82%、52%和69%。以我国目前的增长速度和生产规模,依赖国际市场购入大量资源来支持粗放型增长是不切实际的[7],中国不能无限度地利用国际市场。这就要求在加强对国内资源开发和国外资源利用的同时,更要注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降低资源消耗,走低碳经济道路。
(五)能源安全考虑
我国能源消耗量正随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而增长。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我国每天石油进口大约350万桶。据国际能源机构的权威预测,尽管我国在能源生产上取得重大成果,但未来能源需求将不断增长,进口将日益上升。到2030年,我国可消耗多达38×108吨油当量(2008年消耗约19×108吨油当量),其中包括24亿吨煤及8×108吨石油,大部分石油将依赖进口(约每天1.3×107吨)[2]。考虑到国际社会对中国石油进口的过度敏感,以及根据西方国家在第一次和第二次石油危机时期的经验,中国必须重视能源供给安全[7]。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对进口能源的依赖,有利于巩固我国能源安全。
(六)预防“绿色贸易壁垒”
在现阶段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美、日、欧等国家已进入知识经济或服务经济时期,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处于领先地位,而中国产业仍处于低端位置,在产业技术含量、附加值和竞争力等方面均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在国际贸易中,中国出口的商品相当一部分为高能耗、高度依赖于原料加工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商品。并且,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中国承接了相当一部分劳动、资本密集型、高消耗、高污染的产业,中国在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 的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出口了大量能源资源,并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据2007年廷德尔气候变化研究中心的研究,中国2004年净出口产品排放的CO2约为11×108吨,约占总排放量的23%。IEA则估计,2004年中国国内出口商品生产蕴涵的与能源有关的CO2排放量为16×108吨,占中国排放总量的34%[9]。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碳排放”可能成为发达国家新的“绿色壁垒” ,打压和限制中国传统优势产品的出口[9]。
(七)减少环境污染的需要
资源瓶颈和生态环境的压力会导致经济运行成本和社会成本进一步扩大。有关研究表明,2003年中国环境负担占GDP的比例约为2.68%~5.78%。据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2006年的数据,2004年环境污染损失占同期GDP的3.05%[7]。发展低碳经济,就能减少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是减轻环境污染的需要。
三、国内外发展低碳经济途径与方法
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研究表明,降低C02排放的5种方法是:(1)减少能源消耗;(2)使用含碳量低的代替燃料;(3)使用可再生能源;(4)增加天然落水洞;(5)C02的捕集和封存[10]。
(一)国外实现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
调整经济结构,降低高度依赖化石能源的产业的比例,改变生产模式;改变生活方式,建立资源能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消费模式;开发新能源,降低化石能源比例,改变能源结构,并清洁使用化石能源;提高能源效率,降低温室气体及其他污染物的排放强度;利用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其中,新能源开发和提高能效是重点[11]。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途径与方法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有:(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减少经济发展对出口的依赖,变出口带动经济发展为国内消费带动经济发展。据统计,我国大约23%的污染物是在出口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产品卖给了外国人,污染和环境破坏留给了自己;(2)调整产业结构,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3)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能源的消费比重,增加核能、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的消费比重,同时在对煤炭消费前进行低碳化处理,减少燃烧过程中的碳排放;(4)发展低碳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碳捕获和埋存技术(CSS)、碳中和技术,加强技术创新、生产新型节能材料和节能产品,减少碳排放;(5)城市建设的进行绿色规划,建造绿色节能建筑;(6)增加碳汇,通过植树造林、草原修复、湿地保护、农田改造和海洋管理等措施保护自然碳库;(7)积极构建“低碳经济试点区”,探寻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总结可行模式,推广至全国;(8)积极利用联合国CDM项目,引进发展低碳经济的资金和技术,同时积极构建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9)建立国内的碳基金促进国内低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10)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减少碳排放[1][4][5][7][8][12]~[18]。
四、作为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其他可行途径与方法
从上述的内容可以看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方式和发达国家大同小异。主要集中在减少高碳能源的消费、提高高碳能源的使用效率,同时增加新能源的利用,方法都是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能源结构、构建低碳生活。但是,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应该根据自身发展中国家的国情,采取适合国情的发展途径与方法。有些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发达国家不必考虑或者不作为重点考虑,而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却可以从中挖掘发展低碳经济的潜力。
(一)加强交通道路建设,大力建设高等级公路和快速铁路
建设高速公路和快速铁路能缩短运输距离并且提高公路铁路的运载能力,能减少单位重量货物的运输能耗,也就是能以更低的能耗运载相同的货物。据统计,乘高速列车带来的人均碳排放只有飞机的十分之一[19],而在中短距离内,乘坐高速列车所花费的时间比飞机更短。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高等级公路远不如发达国家四通八达。2007年,我国的等级公路里程比重只有70.7%,高等级公路的比重更少,快速铁路建设也才刚起步不久,交通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所以,加强交通道路建设,大力建设高等级公路和快速铁路,既有利于经济发展,又能减少碳排放,完全契合了低碳经济的内涵。
(二)全面普及智能电网,改善电力运输
由于输电线有电阻,电在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被消耗一部分。而采用智能电网,可以有效地减少电在运输途中的损耗。2009年9月8日在重庆举行的第11届中国科协年会上,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院士表示,我国如果加快推广“智能电网”,利用先进智能技术,提升电网输送能力和运行控制灵活性,提高发电设备的综合利用效率,至少可将电网效率提高15%以上。
采用智能电网,减少电网输配电损失,最终都会相应地减少煤炭消耗。在用电量不变的情况下,减少的输配电损失量,就可以等同的减少电的生产总量,无论电力生产来源于水电、火电式核电等的哪一种,都可以在不改变其他电力的生产供给量,等同量地减少火电生产。
年节约煤炭量的计算公式为:S=T×L×R
S为年节约煤炭量、T为年发电总用煤量、L为输配电损失率、R为智能电网效率提高率,按照此公式计算, 2007年全年发电用煤量为130 548.8万吨,输配电损失率为6.287%,智能电网按效率提高15%计算,全年就可以减少发电用煤量为1 231.14万吨。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逐年上升,未来我国年输电节约煤炭量还会更多。
(三)改良暖气输送管道,减少运输途中的热量损失
暖气在输送到用户的途中,由于运输管道会传导热量,热量在运输途中就会损失掉一部分,所以,应该采用绝热性能更好的材料来做暖气输送管道,降低暖气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失。减少暖气运输损失,就会有更多的热量到达住户,在住户用热量不变情况下,则可以减少暖气供应,最终减少煤炭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四)注重城市长远规划,避免重复建设
城市规划必须考虑长远,满足人口增长需要。目前,我国城市总数为661个,城镇人口5.6亿,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将到达58%~60%。届时,我国的城市人口将到达8亿―9亿[20]。而我国的城市规划往往缺乏长远考虑,许多规划设计只能满足短期需求,对于长期由于城市人口增加所带来的需求变大估计不足,所以在城市中建了拆、拆了建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行为本身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是一种“高碳”行为。城市规划时,必须考虑长远,特别是对于交通、城市供水供电、城市污水收集管网等基础设施的设计建设,应该充分考虑将来由于城市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对交通、水、电、排污等需求增长变化。重复建设也是“高碳”行为,必须予以避免。
(五)大力发展节能建筑
根据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现有建筑4 300亿平方米,但全国城镇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不足总额的1%。现在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近20亿平方米,其中有8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的发达城市公共建筑能耗比国家要求的能耗标准高出2―3倍。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的节能建筑发展空间还很大。
在其它方面,如改良产业布局,减少中间产品运输;制定行业碳排放标准;加速被碳锁定企业的折旧,严格限制高碳企业发展等都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方法。
结语
低碳经济是确保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可行手段,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我国稳定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以及节能等多个目标的实现。在全球积极寻求发展低碳经济途径的背景下,中国也必须紧跟时代的脚步。在借鉴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方法的同时,也必须结合自身国情特点,发展适合国情的低碳经济之路。我国应该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去探寻发展低碳经济的方法,做好每一个节能减排的环节,走低碳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郎春雷.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产业的低碳发展研究[J].社会科学,2009,(6):39-45.
[2] 韩雪梅,刘欢欢.我国生态消耗与经济发展的动态比较研究――关于西部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考量[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3):118-120.
[3] 刘焕彬.低碳经济视角下的造纸工业节能减排[J].中华造纸,2009,30(12):10.
[4] 朱四海.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中国的选择[J].发展研究,2009,5:12-13.
[5] 宋德勇,卢忠宝.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工具创新[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3):86-88.
[6] 邵伟.低碳经济: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课题[J].金融与经济,2009.2:33.
[7] 庄贵阳,储诚山.低碳经济选择与践行科学发展[J].中外能源,2009(14):19):86-87.
[9] 张春华.低碳经济: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发展之路[J].本月焦点,2009(2): 23.
[10] 周宏湖.将温室效应促低碳经济――CO2减排、捕集和封存[J].轿车年报,2009(5):70.
[11] 杨海真.低碳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的必然选择.
[8] 金乐琴,刘瑞.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2009(1
http://finance.省略/roll/2010104/14367189760.shtml.2009-01-04.
[12] 陈瑞清.发展低碳经济――建设新型能源战略基地[J].北方经济,2009(6):7.
[13] 贾德昌.低碳经济时代向我们走来[J].中国工程咨询,2009(4):14.
[14] 任奔,凌芳.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经验与启示[J].上海节能,2009(4):124.
[15] 辛章平,张银太.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8,4(15)100-101.
[16] 任力.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J].社会科学家,2009,(2):49.
[17] 王利.低碳经济:未来中国可持续发展之基础――兼谈中国相关法律与政策的完善[J].池州学院学报,2009,2(23):20.
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相关分析
(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经济发展
在高校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中,普遍认为高校的科技成果能够对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理工类高校的科技成果比较多的是实验发展、应用研究,其科技成果的从课题研究之初就与企业需要的技术、产品、工艺等存在相关性,这样的科技成果对企业产品的更新、技术的提升等作用比较明显。人文社科类的科技成果较多的是在基础研究中,成果多以著作、论文和报告等形式体现,一方面在转化中的界定很模糊,另一方面很难进行统计,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较难量化。高校的科技成果的产出比其他科技单位多,其成果涉及产业结构、文化教育、投入结构、环境生态等诸多方面,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可以实现生产工艺的提升、技术的优化,实现有效的创新和创业,还可以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吸引更多的企业在当地落户发展,吸纳人才,扩大就业,为经济发展带来直接或间接的贡献。
(二)地方经济发展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地位和作用非常明显,在人才培养、技能传授等各个方面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力资源保障。反过来,地方政府为高校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资本、政策和环境等各方面的保障,为高校的有序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成长企业、需要技术革新的企业,可以为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更多对接的企业,企业对于技术、文化、管理等方面的新需求越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概率就越大,这有赖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同时高校要做到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协调融合。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在现状分析中以陕西省为例进行探讨,近年来,陕西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陕西省作为科教大省,高校科技成果在服务经济发展的作用方面未能有效释放。
(一)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分析
1.科技投入
高校的科技投入包括高校的科技人力和高校的科技经费,在《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2013-2017》中可以看出近五年来,陕西省高校的科技人力投入中,研究发展人员、教学与科技人员和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人员以及各类人员中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都呈上升趋势,为科技成果的产出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在科技经费投入中,2017年陕西省合计833亿余元,其中政府出资比重约62%,政府的出资比重从2013年的61%到2017年的62%,来源于政府的科技经费比重占到一半以上的比例,来源于企业的科技经费从2013年占比为41%到2017年的31%,2017年相比2013年有所下降,高校科技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
2.科技成果产出情况
在《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2013-2017》中可以看出,近五年来陕西省高校科技产出成果总量处于上升的趋势,发表学术论文数量中国外学术刊物从2013年的9797篇到2017年的14587篇,增加幅度较大,说明科技成果中论文的质量水平在不断提高。专利出售的合同数量从2013年的97项到2017年的203项,增长了52个百分点,高校中专利产出增长幅度较大,由专利出售合同所带来的经济收入也增长较大。陕西省近五年来的专利申请数量和专利授权数量的增速明显,分别增长了58.6和55.7%,但是专利出售的数量相比较专利申请和专利授权的数量是较少的,在科技成果产出中可以看出,随着科技成果产出量的增加,投入到实际生产中的成果增幅较小。因此,从科技成果转化的角度来看,陕西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高。在科技成果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实践中,科技成果只有应用于生产,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才能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3.技术转让情况
在《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2013-2017》中可以看出近五年来陕西省高校技术转让合同数量和合同金额都呈上升趋势,技术转让合同从2013年的356项到2017年的664项,合同转让金额从2013年的11.29亿元到2017年的27.37亿元。在合同数量中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占比较多,2013年国有企业占比46.9%,民营企业占比41.6%,在2017年国有企业占比37.2%,民营企业占比49.1%,民营企业占比增幅明显,外资企业和其他类型的占比较少。在技术转让中除合同形式以外,还有学术会议、报告讲座、派遣交流等形式的成果交流,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科技产出的成果进行了转化。综合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陕西省近五年来的科技投入中人员和经费都呈上升趋势,其中科技经费的投入中偏重于政府投入。科技产出成果呈上升趋势,但是以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项为主的专利出售数量相比较专利申请和专利授权的数量是较少的。技术转让合同的数量和成交金额成上升趋势,在签订技术转让合同的企业类别中,民营企业的合同数量增幅较大。因此,在科技成果转化中,要重视民营企业和高校的对接。
(二)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在分析科技成果转化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中,除了对科技成果转化现状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外,课题组也走访了陕西省的部分单位,通过访谈的形式与相关人员进行了交流,他们对于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都很感兴趣,从各单位的课题立项、结题和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之间做了说明,总结为以下几点:首先,近几年来的课题立项、结项数目都呈上升趋势,在科技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层面有一定的贡献,但是成果转化方面涉及较少,有的课题与成果转化之间的关联度较小,有些科技人员仅仅是为了评职称、完成学校的科技量化考核,对于科技成果是否能够转化关注较少,也缺少一定的导向机制。横向课题的效果较明显,部分横向课题已经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次,对于转化的概念界定问题,有一些项目通过论文、方法、著作和报告等形式被他人采纳和借鉴,也是一种成果转化的形式,但是这种数据的获得非常困难,有些人文社科的科技成果需要时间积累。再次,对于科技成果获奖的项目,一般会被政府部门进行调阅,在政府决策、民生问题等方面对获奖成果的部分内容进行借鉴,但是数量很少,大约占到总量的10%左右。缺乏有效的技术成果转让平台。最后,政府有关部门一方面会定期组织科技成果展,将高校科技成果进行集中展出,并组织省内企业进行参会洽谈,另一方面也组织高校科技人员到企业去调查,征集需求,在了解企业需求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再将研究成果反馈到企业,解决企业实际问题。陕西省作为教育大省,拥有与企业合作完整模式的院校只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少数顶级院校。大部分院校在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意识,校企深度合作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高校科技成果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没有突显出来,形成了科技成果未能充分的服务于经济发展的现状。通过运用数据统计和深度访谈的方法对于高校科技投入、产出、转化和服务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的初步结论:第一,高校从事科技人员,高校科技经费逐年在增加,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的科技优势,提高科技成果本身的质量。第二,近五年来,陕西省高校科技成果数量增加明显,专利授权的数量逐年攀升,但是技术转让和专利售出的比例较小,说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亟待探索转化途径,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第三,高校科技人员在从事科研时,功利性较强,以评职称、完成科技任务为主,较少关注科技成果转化。第四,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机制,较少对结题的科技项目进行成果反馈,缺少进行科技成果与企业对接的专业人员和专业平台。
三、加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途径分析
(一)改变观念,高校科技成果契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
要摒弃科学研究中的功利思想,让科学研究和当地企业、社会的发展能够有效的融合,既能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又能解决企业在发展中的问题,两者相得益彰,还能形成良好的溢出效应,为当地经济发展赢得较好的声誉,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优秀的人才融入到当地经济发展的建设中来。更具体的则是,鼓励科技人员开展调查,了解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以问题为研究导向,从科学研究之初就树立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思路,让更多的科技成果“走出”文件柜,释放科技成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力量。
(二)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在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合制度
高校和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建立联合制度,可以提高企业和高校之间的粘连,形成一种强关系,从而发展出一种有效的社会资本,推动高校和企业的长久合作。这种联合制度体现在四个内容上,即诚信、资本、选择和利益分享,首先科技成果转化要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降低合作双方的不道德行为,形成较为持久的合作关系。其次,资本更多的是体现在优势互补上,高校有优秀的科技人才,需要经费,才能够研究出优质的科技成果,而企业有经费,需要的是科技成果来创新发展,两者之间都强化了各自优势。再次,选择体现在适合上,高校科技成果众多,想要创新发展的企业也很多,哪些科技成果能更好的服务于自己的企业,哪些企业能更好的实现科技成果的价值,在选择时要以适合为前提,共同发展。最后利益分享则是校企合作走向深入的直接动力,要让合作持久、稳定,就要有利益的合理分配,以公平、公正的方式来进行分配,增强合作双方的信心,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平台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03-0092-03
近些年,随着国内各地方城市的能源消耗日益加大,社会百姓的生活环境也在逐步恶化,温室效益、臭氧层空洞、酸雨、沙尘等恶劣环境气候的频发,使得国家、地方城市、社会百姓越发关注生态环保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问题,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国内低碳经济的实施与发展。同时,随着社会环境、市场环境的改变,地方城市的经济发展也将面临诸多的难题与考验。
一、低碳经济含义的具体分析
低碳经济的定义有很多种,目前鲁宾斯德教授对低碳经济的描述受到广泛认同,他定义的低碳经济是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以地方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为保障,实现新型技术及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对可再生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并合理利用,进而实现以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率、高效能、高效益为特点的生态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强调通过自然能源及资源的合理利用,并得到较多的经济产出,有效提升经济效益,进而实现生活方式的转变及生活质量的提升。同时,低碳经济还强调对生态环境的全面保护,维护生态平衡,有效平衡生态与经济的关系,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综合了人文、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问题,而从地方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石油这一类经济项目具有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特点。低碳经济的核心是实现节能减排技术、经济产业结构及社会制度的全面创新,转变人类生存及发展观念,进而改革人们的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及消耗方式。其实质是能源的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及使用并不断追求绿色GDP。
二、低碳经济对地方城市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
1.对地方城市贸易发展的影响。现阶段,地方贸易在出口方面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严格限制,其他国家通过严格的环保标准及技术标准,对进口产品进行严格限制,这造成了我国地方贸易受阻,严重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世贸组织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前言中有“不能阻止任何成员方按其认为合适的水平采取诸如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与健康以及保护环境所必须的措施”的具体条文、规定,由于我国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地方企业在出口贸易中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严重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2.对地方经济市场环境的影响。随着低碳理念的逐步形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重视,“低碳经济”也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很多地方企业产品还处于初级加工阶段,以制造、原材料生产这一类的产业居多,同时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点,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地方企业受到了严重冲击,面临巨大挑战。这就要求我国地方企业转换思想,深入研究、分析行业市场环境与前景,通过专业、系统的规划,逐步实施技术革新,最大限度地提高、发挥煤炭资源的使用效率,并倡导能源节约与高效利用,提升企业竞争力,从而为企业发展壮大奠定坚实基础,实现企业及地方经济的全面发展。
3.对社会环境与经济模式的影响。地方经济的发展除了依靠出口及外销,更多的还是依靠地方居民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及生活方式刺激来实现。随着“低碳生活”的逐步深入,地方消费方式及生活方式得到了全面转化,逐步向低碳环保方向发展,并将低碳经济融入到日常生活中,通过购买环保家电产品,出行时放弃驾车,而选择骑自行车,使用老款手机等方式实现能源节约。随着公交系统不断完善,更多地选择公交车作为出行工具,有效减少尾气排放;同时,加强对植树造林工作的重视,有效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并全面改善,将低碳环保与日常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而实现地方经济模式的转变,推动地方经济全面发展。
4.彻底改善了地方城市的能源结构。以低碳理念为指导、低碳政策为依据,许多地方企业逐步进行了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而随着对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的应用越发广泛,煤炭、石油这一类传统能源的使用范围越发集中、效率逐步提高,通过能源结构的有效调整,能够有效整合、科学利用新型环保能源与传统能源,有利于地方经济、低碳经济的同步发展。
5.有效促进了地方农业生态的优化。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上也实现了全面发展。通过农业生产与低碳经济的全面结合,有效地改善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全面提升生产效率,并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低碳经济对地方财税收入的间接影响
要想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伟大目标,便必须致力于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并坚持“低能耗”、“低污染”以及“低排放”的经济发展原则,由此促进我国农业经济体系的调整,进而维护我国农业发展的健康与稳定。
1低碳经济时代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1农业科技滞后
在我国,农村地区的农业科技普遍处于落后状态,务农的收入水平偏低使得大部分农民都只得通过外出打工的方式来维持生活,再加上农村教育的发展程度也远远不及城市地区,以至于许多本身便缺乏一定的文化素质农民,不仅不愿意去主动学习新的农业耕作方式,更遑论去主动接触新型的农业科技。这便使得许多农村地区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都难以得到有效开展,加之这些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偏低。因而导致农村地区的农产品不仅科技含量角度,就连农业生产的效率与产品质量都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1.2农业产能偏低
近年来,我国虽也持续加大了在农业方面的投入力度,并逐步实施了城市反哺农村的策略。但鉴于农村的辽阔地域,因而一时之间也很难让农村地区整体得到有效的改善。当前,我国许多农村虽已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各方面环境与条件也较之早前有了极大改观,但问题却已然突出,尤其是在我国相对较为落后的西部地区,其生产能力不高仍是困扰当地农业发展的主因。此外,众所周知,水利设施是促进农业发展的关键辅助“工具”,然而在我国,许多农村地区的水利设施大多是上世纪世纪中期所修建,时至今日。这些水利设施不仅遭到了严重的损坏,其灌溉能力也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因而极大影响了农村地区的农业产能。
2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式
2.1建立低碳结构,发展生态农业经济
由于我国之前在发展过程中并未对环境保护问题给予足够重视,以至于大批的林木资源遭到人们肆意的毁坏,基恩导致我国的草地沙漠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对此,我国更需积极建立低碳结果,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经济。与此同时,在同等资源的条件下,各地区都应致力于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并尽可能减低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简言之,即一切发展方式均应秉持优先保护环境资源的原则,做到有节制的开发农业经济,唯有如此,以促进我国传统农业逐步往低碳、环保的方向发展。
2.2确立低碳理念,发展可持续农业经济
人们对自然环境疏于保护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对低碳理念的有效认知。因此,要想从根本上促进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转型,便需务必加强人们对低碳理念的贯彻,尤其是针对处于农业生产第一线农民,更应充分认识到低碳环保的重要性,如此方有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进而保证我国农业经济始终处于良性循环的状态。当然,考虑到我国人口数量的庞大以及对粮食的巨大需求,若仅是依靠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力,显然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因此,要想真正达到富国富民的目标,便需在发展科技经济的同时注重农业经济的发展,而要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不应仅是停留在现代化的机械方面,而是要向广大从事农业生产工作的农民灌输科学的农业生产理念,并积极宣传新型的种植方法,如此方有利于促进农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3加强低碳经济宣传,提高低碳生产管理力度
当前,低碳环保理念虽已在工业产业领域得到了大力的普及与宣扬。却针对农业领域却尚处于宣传的初级阶段。在此阶段中,由于农民普遍对低碳经济的认知与理解不足,从而给宣传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对此,相关部门一定要秉持永不放弃的精神,无论何时,都应致力于低碳环保理念的宣扬与推广,让广大农民均能认识到低碳生产的重要性,如此放有助于低碳理念的进一步推广。
2.4提高对低碳农业的支持力度,促进低碳环保成本内在化
为推动农业低碳化生产,其关键便在于如何促进低碳环保成本的内在化。对此,作为担负社会管理重则的政府,需在坚持市场调控的同时加大对低碳农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力度,以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并规范农业生产行为,进而达到低碳环保的目的。如政府可推出低碳环保税,将环境污染的成本亦融入到农业的生产成本中心,如此必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对环境破坏以及资源浪费行为的遏制作用,进而满足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
2.5强化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不管任何时候,人都是生产及推动生产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促进我国农业生产低碳化目标的有效实现,便需务必重视对农民的文化教育,以切实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各地也应结合自身的地理条件因地制宜的发展低碳农业。并谴派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予以现场指导,如此不仅有助于低碳发展理念的宣传与推广,且同时还能促使农民理解并接受,从而切实推动农业低碳生产的发展进程,并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2.6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为促进我国农业逐步往规划化、低碳化的方向发展,国家便必须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以促进我国农业逐步往低碳化的方向发展。当然,要想确保相关法规制度建设的合理性,便需深入实地展开调研,如此方能确保法律与制度满足农业发展实际,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对于农业低碳发展的问题,我国尚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为了规范低碳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国家必须要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只有以制度和法律作为发展的依据与参考,农业生产才会真正走上低碳发展之路。在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的时候,需要加强对农业实际的调查研究,使制度和法律的制定和完善,都切实符合农业发展的实际,符合低碳经济的内在发展理念,这样,才会从根木上实现农业生产的转变和农业机构的优化升级,促进我国农业走上健康、良性发展之路。
2.7加强新技术指导和培训,坚持走科学化发展之路
农业生产低碳化,其目的在于促进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协调与统一。因而在实际的践行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务必加强对农民的新技术指导与培训,以提高农民的技术素质,并确保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如此方有利于实现低碳农业经济小于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与此同时,在实际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相关部门还应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与生产方式,以推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从而维护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协调发展。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低碳经济已然成为时展的必然要求。对此,为维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有效实现,国家便必须重视对低碳环保理念的宣传与教育,并将之视作我国农业转型的关键,如此方能在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自然环境,从而稳定我国的发展基础。
参考文献:
[1]赵玉兰.低碳经济与农业发展思考[J].农家科技.2017(4):45-46.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5-0052-01
房地产经济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房地产市场是整个市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向宏观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和中坚力量。本文就讲述了房地产经济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走向。
一、房地产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1.规划脱离市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出让城镇土地使用权,其地块的选址、规模、范围和时机的选择,应该是南市场的需求决定的,而不是由政府的供给决定的。但是,现在我国不少地方政府把厂房、住宅、交通、商业区、环卫等预先规划实施好,然后以优惠条件吸引投资者、居民户来投宿美其名曰“筑巢引凤”,这种做法虽然也有成功的,但是不成功者居多,这说明脱离市场实际需求的盲目“筑巢引凤”是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实际上这是产品经济“以产定销”的翻版.政府在这个问胚上的正确做法是只能按照需求决定供给的原则,进行规划协调,才能使房地产市场的供需运行保持一种良性状态。
2.调整脱离市场化。在市场经济中,产业结构的变动是平均利润规律作用的结果,市场导向既有盲目的一面,又有合理的一面政府的理性思考是尊重其合理性,调整其盲目性。在地产市场中政府利用批租权实现其一定经济发展阶段上的优化产业结构,发挥城市集聚经济的功能。现在的问题是,或者不顾投资者的经营方向,下命令定指标,谁出高价就批租给谁;或者不尊重投资者的市场取向,强行改变投资方向,片面追求高技术、高消费的高层次产业。
3.地产市场不成熟。土地本身不是商品,在市场经济中它的价格不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所决定,而是地租的资本化,也就是由对土地的投资收益率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现在可供计算地价的方法有“收益还原法”、“成本法”、“比较法”和“剩余法”等等但可靠地运用这些方法的先决条件是地产市场已经成熟,有已经积累的市场统计数据作参数。可是,我国地产市场的“买方市场”还并未真正形成,确定土地的批租价格很大程度上靠“拍脑袋”。有两个问题显得很突出:(1)盲目的高价行为表面看来,地价高的国家总是收益大,其实不然,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地价过高会使房地产业投资或成本上涨,商品房价格上涨又会限制生产和消费这反过来会导致经济萎缩和地产市场的不景气。因此,盲目性的高地价对经济增长并不利,是一种非理。(2)行政和政策上的需要,竞相压低土地价格,这带来了土地投资的盲目性,实物地租的无谓流失,这种行为暴露的是现行政治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4.经济泡沫和金融风险。房地产泡沫是由于虚拟需求的过度膨胀造成的价格水平相对于理论价格的非平稳性上涨,泡沫可分为安全区、警戒区、危险区、严重危险区四个阶段,安全区的泡沫通常有积极作用,而危险区与严重危险区的泡沫则具有明显的负面作用,地产泡沫的破裂还产生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房地产过热,必然形成泡沫,房地产价格的过快上升很容易产生虚假需求信息,影响开发者和消费者的预期,而且虚假需求造成的过度供给,又会形成新的房产积压,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大而长期的负面影响。房地产金融风险不仅影响着房地产业和房地产金融业的稳定发展,而且当前房地产业己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整个金融业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也至关重要,房地产金融风险不仅包括单项业务、单个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也包括整个房地产金融体系的风险。
二、房地产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
1.合理规划建设用地,搞好“城市经营”。很多人认为“城市经营”就是“炒地皮”,地方政府单纯通过土地出让增加财政收入,以房地产开发拉升GDP,这种简单的“城市经营”理念不符合科学的发展观,房地产开发项目有的是短期通过出售直接获利,比如商品住宅、小商铺等;有的是长期出租或经营获利,比如大型商场、写字楼等;有的是通过其他经济行为的加入而长期获利,比如工业厂房、娱乐用房等;有的则作为公共设施本身没有获利能力,但却提升了城市形象、品味,吸引资金或客流前来投资置业或旅游观光,使城市经济收入增加。
2.将市场逐渐走向成熟化。综合当前房地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及房市表现,从房市周期论的角度分析,我国房地产投资目前还处于繁荣期,整个房市还处在有利的上升阶段,但从市场表现看,房市则处于不成熟到成熟前的调整期。在未来的几年里,市场理性将逐渐回归,毕竟房地产开发是作为城市建设重要的参与者,城市运营商很多,而房地产消费属于长期使用的大宗物品,盲目不得。从当前城市居民的经济实力和市民购买力分析,只要经济形势保持平稳增长和楼市不出现严重的供不应求,楼市就不会倒掉。近期,国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加强了对房地产的调整,这种调整并不是指楼市崩溃,而是引导房地产业进人一个成熟理性的稳定发展期,将涌现越来越多的性价比优越的产品,市场将逐渐走向成熟化。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低碳经济的提出和发展、不但为未来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符合国家的科学的发展观,贯彻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部署,也为参与到世界经济竞争、建立新的绿色会计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那么如何结合低碳时代经济的背景,研究我国发展绿色会计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的对策,意义重大,本文对绿色会计的发展进行探讨。
低碳经济与绿色会计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一定的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制度创新、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的减少石油、煤炭等高碳能源消耗,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国家积极鼓励过人们出行尽量坐公共汽车,交通选用自行车,减少私家车出行的方式来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排放,绿色出行的方式与低碳经济都是这个道理。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来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体态。
绿色会计是将环境科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现代经济理论和传统的会计学相互结合,社会环境资源和自然环境资源耗费要以有关的法律为依据,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形式,运用会计学中一定方法计量并记录环境污染、环境开发和环境防治的成本费用,同时对于环境的保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的计算和报告,这样就可以综合评价环境绩效和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造成的影响。所以只有结合低碳经济来重新审视绿色会计的内容和体系才能适应目前经济的发展需求。
低碳经济和绿色会计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互助互利的关系,绿色会计是低碳经济的必要手段和实现途径,绿色会计体系的建立有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
我国绿色会计的现状
在我国,绿色会计的发展还不成熟,有一部分从业人员甚至于没有搞清楚绿绿色会计的意义,对于其认识还不够清楚。国家对于绿色会计还在理论探讨之中,而且深度不够,企业的环境会计实物在我国企业界已经存在,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起步探索的阶段。更不要说跟国外的绿色会计理论相比较,我们已经落后很多了。我们国家的绿色会计主要面临以下几点问题:
1、普遍大众社会重视程度不够高。在国家“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下,大多数人认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相矛盾,要换取经济的发展就是要损害环境为基础,要想保护好环境经济就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这种想法已经形成了共识,企业的管理者往往也只注重投资回报,进行环境保护的努力又会减少其利润,所以对环境的污染就视而不见,社会普遍对于环境的保护重视不够阻碍了绿色会计的理论和发展。
2、绿色会计理论不够完善。(1)研究其内容缺乏系统性,很多时候就是大而化之,敷衍了事,大多数的研究只注重其某一方面,并没有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关系及之间所产生的影响,将绿色会计作为一个系统或一个整体来研究的极少。(2)研究方法的单一性。我国对绿色会计的研究仍然是以规范性为主,尽管近几年来对其有了部分实证性的研究结果,但实证性的研究还是少的可怜。(3)研究性成果缺乏实质性指导,很多学者注重理论性的研究。
3、相关的法规制度不健全。我们国家的会计法中没有关于绿色会计的内容,颁布的环境法规也缺少环境会计的内容,所以企业对绿色会计的应用缺乏法律的支持和约束。此外我国对于环境犯罪方面也没有规定,对环境方面违法的惩罚力度不够,容易使企业抓住法律中的漏洞。只有建立健全的法律机制,才能够使企业领导者重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对他们来说就是“光打雷不下雨”,起不到震慑作用,国家相关部分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
4、缺乏相应的人才储备。绿色会计对绝大一部分国家来说都是一个新生事物,理论上讲是一个边缘性学科,发展绿色会计需要跨学科领域的复合型人才。要深谙会计理论又要掌握一定的资源、环保知识,目前我国缺乏这样的人才,高校相关学科建设和研究也相对滞后。
5、绿色经营理念认知少。现在的企业会计对象,是与企业资金运动相关的,是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来源,都没有考虑到资金以外的资源环境,整个社会的生产消费和生态循环价值。企业会计的目标是要兼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从眼前利益到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到整体利益。对于这样的一种现状,企业应该加强对绿色经营理念的认知。
低碳经济下绿色会计发展的意见
1、国家和社会要重视绿色会计的发展和宣传。政府要对绿色会计多进行宣传,对于宣传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我认为就是到企业内部中对从事会计职业的人员进行讲解,使从业人员提高自己的认识,明白什么是绿色会计,绿色会计有哪些作用。特别是要督促好国有企业,要以身作则来引导更多的企业应用绿色会计,要不断的提高全社会人民保护环境的意识。还可以要求高校内开设与绿色会计相关的课程,并且要作为核心课程来开设,培养更多的了解绿色会计的人才,为绿色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做出贡献。在高校中的开展也利于普遍大众的认识,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学到相关绿色会计的知识,但是这一观念深入民心对以后开展环境的保护也有着积极的作用。企业应用环境会计的目的是要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进而实现社会价值。
2、完善绿色会计理论体系。(1)不断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绿色会计在前面我已经谈到了它是一个复杂的学科,其中的应用包含了方方面面的知识,相关从业的人员一定要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在掌握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基础上能够充分了解绿色会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还可以从经济上对从事绿色会计的从业人员提供支持和补贴,激励他们从事绿色会计理论研究,能够完善绿色会计理论体系。毕竟这一新型的会计方式还不够成熟,还需要很多从业人员的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行业会成为朝阳行业。(2)吸收国外优秀的研究成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时,会计的实践如果不能够关注到环境保护,环境问题将会逐渐恶化。还会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不利于生态与经济的平衡发展。西方国家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注意到这个严重的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对我们国家来说这些成功的经验都是值得借鉴的,避免我们犯同样的错误,可以少走些弯路。把这些现成的成功经验直接转为我们所用。吸取经验教训,将治理、保护和发展结合起来,政府不仅要用自身的优势来保护和治理环境,也要对环境的保护加紧立法,制约企业发展时的环境破坏,建立绿色会计也是企业要实施的重要措施之一。
3、加大社会的监督力度。绿色会计如果没有国家的法律保护和强制,那么它就失去了绿色会计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变成一纸空文,加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对于其中不好的现象进行曝光或者披露。因此,加大社会的监督机制力度必须由国家有关部门制度相关的法律和条例,对绿色会计的核算内容、计量方法、披露内容等实行统一的规范,这样才能保证绿色会计为企业和社会提供符合质量的会计信息。
参考文献
[1] 陈留平;张珊珊.低碳经济背景下绿色会计的思考[J].商业会计.2011.
[中图分类号] F06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11-0081-03
[作者简介] 钟添生,宜春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理论。(江西 宜春 336000)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本世纪头20年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和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首先是资源约束矛盾日益突出。从资源禀赋看,我国是总量上的大国,人均上的贫国。我国耕地、淡水、能源、铁矿等重要战略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均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1/3。资源禀赋与人口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国际经验表明,这是一个资源消耗强度加大的阶段,更加剧了资源短缺的矛盾。近两年,我国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又加大了国内资源的供给压力。其次是环境形势更加严峻。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水环境每况愈下,大气环境不容乐观,固体废物污染日益突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二次污染严重。农村畜禽粪便、水产养殖污染,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使农村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直接威胁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影响。再次是提高国际竞争力面临更大压力。随着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竞争将更加激烈。目前,我国在出口产品结构中,初级产品和原材料仍占较高比例,处于国际贸易分工的下端。资源消耗高、浪费大、利用率低是产品成本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企业和产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制约着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关税壁垒作用日渐削弱,但包括产品能效和环境标准、标识、废弃物回收、包装等绿色壁垒在内的非关税壁垒日益凸显,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扩大出口产生了日益严重的影响。实践证明,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增长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受。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减轻环境压力,增强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第一,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资源战略,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战略措施。我国的资源状况,一方面人均资源量相对不足,另一方面资源开采和利用方式粗放、综合利用水平低、浪费严重。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在节约资源方面是大有可为的。第二,发展循环经济是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实施清洁生产,这可以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是保护环境的治本措施。另外,各种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也大大地减少了固体污染物的排放。第三,发展循环经济是应对入世挑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客观要求。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转变增长方式,走内涵发展道路。发展循环经济,可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使企业的竞争能力得到增强。目前,我国工业产品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占企业生产成本的75%左右,若降低1个百分点就能取得100多亿元的效益。近几年,资源环境因素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益突显出来。绿色壁垒成为我国扩大出口面临最多也是最难突破的问题,有的已对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造成重要的影响。对此,我们不仅要有清醒的认识,更要及时和巧妙应对。发展循环经济在突破绿色壁垒和实施走出去战略中能发挥重要作用。
二、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种种误区
当前,在全面推进循环经济的大好形势下,社会上对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种种误区。要么不屑一顾,只把循环经济当作一个时髦的口号和环境保护的标签去给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涂脂抹粉,循环随你循环,经济照旧经济。要么把循环经济单纯理解为环境理想主义的乌托邦,一切工艺、一切废弃物全部闭路循环、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这些作法把经济和生态割裂开来,都不是在搞循环经济,都是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种种误区。
1.发展循环经济能够彻底解决生态环境与发展问题。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是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而循环利用技术能否在实际中应用,要受到理论、技术和经济可行性等条件的制约,即使一项循环方案在理论上和技术上可行,在经济上不可行,即它的成本――效益指标不如非循环方案,在实际中也不能盲目采用。其次,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是实现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率,即使实现了废物零排放,解决了环境问题,但如果不能实现高效率,不能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进步,那将会失去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我国的传统农业就是一种典型的循环经济:城乡居民的粪便、垃圾和秸秆、绿肥、沼液是农田宝贵的肥源,农家的猪、牛、鸡、狗、鱼、桑、蚕和菜地、农田、鱼塘、村落构成和谐的农村生态系统,轮作、间作、湿地净化、生物降解等被充分利用,可更新资源在低生产力水平和小的时空尺度上循环,但这种循环是封闭保守的,环境风险虽低,但经济效益也不高。这种低技术、低效益、低规模、低影响的传统循环经济解决了环境问题,却遏制了经济的有效发展。
2.循环经济严禁发展高物耗、高能耗、重污染型的产业。发展循环经济首先必须严禁发展那些高物耗、高能耗、重污染型产业的提法是值得商榷的。这个口号喊了几十年,但过街老鼠却是越打越多,这类企业并没有真正被砍掉或改掉,而只是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由城市转移到乡镇或者农村而已,那里生态脆弱,环境管理不严,治理技术落后,社会生态意识低下,其环境成本要比发达地区高,环境污染后果也要严重得多。其实,对于社会必需的高物耗、高能耗、重污染型产品,应当优先考虑布局在环境容量大、技术水平高、环境法规严格、社会生态意识高的地区集中发展、系统整改。发展循环经济,首先要做的不是从末端一刀切,简单地淘汰或挤走这些产业,而应从更大尺度上进行纵向、横向、区域、社会和技术的整合,从体制、机制和全过程整合方法上解决这些产业和常规技术的更新换代问题,而不要也不可能一窝蜂都去搞高新技术。产业转型中有两类主导技术:一类是纵深领域的前沿高新技术(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材料技术、电子技术等);另一类是横向组合的系统技术(如具有完整的生命周期、高效的代谢过程、和谐的服务功能、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生态技术)。循环经济欢迎并尽可能引进和发展高新技术,但城乡循环经济建设的主流和特色却在于传统技术的系统整合,在于硬技术的软组装和软科学的硬着陆。循环经济既要阳春白雪,更要下里巴人。后一类循环经济,无论在发达地区还是落后地区,无论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还是传统农庄,无论在生产领域还是消费领域,都可以蓬勃发展,前提是政府、企业和社会对循环经济内涵、机理和转型方法的深入理解,要有产业催化、孵化、活化和进化的组织手段和科学方法,要有产业生态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技术手段和能力建设措施。
3.循环链越长生态效益越好。丹麦著名的卡伦堡生态产业园的形成是一个自发的过程,是在商业运作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所有企业都从彼此利用废物中获得了好处。但我们在参观卡伦堡时,园区负责人就坦诚地告诉我们园区耦合链的苦恼:当市场某些产品滞销、原材料价格波动(如天然气价格低于废热供应价格)或某一工艺环节出现事故时,整个系统运行就会失调,效率和效益比单个运行时要低。实践证明,产业生态链不是越长越好,产业生态网也不是越复杂越好,一定程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可能导致稳定性,但过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可能导致不稳定性,通过长链将废弃物吃干榨尽和零排放,即使在技术上、经济上可行,由于系统可靠性差,生态上往往也是不合理的。循环经济涉及四个方面的创新:一是生态效率的创新。怎样把产品生产工艺改进得更好,以生态和经济上最合理的方式利用资源。二是生态效用的创新。怎样设计一类生态和经济上更合理的产品,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的需求。三是生态服务的创新和企业经营目标的创新。变产品导向为服务导向,减少中间环节,为社会和区域自然环境提供一条龙的功能。四是生态文化的创新。企业经营目标进一步从物、事转向人,聚焦于员工、用户和周边社区居民的观念、技术、能力的培训,培育一类新型的企业和社区生态文化。国外有人统计,通过工艺革新,可以提高效率1-2倍,通过产品创新,可以提高效率4-6倍,通过服务功能的革新,可以提高效率8-10倍,通过系统重组和体制革新,可以提高效率10-20倍。
4.衡量循环经济型城市产业结构合理程度的指标是第三产业的比例。从理论上讲,以任何一类产业为核心,都可以合纵连横,结链成网,发展循环经济。但单一的企业、单功能的行业很难形成规模型循环经济。三大产业的界限在未来的循环经济中将被逐步打破,单一功能的工业的涵义将转为产业。一方面,每个循环经济企业内部都将有从第一、第二到第三产业的全生命周期循环过程,企业内部研究与开发、服务与培训的从业人员将大大超过在第一线生产工地上的从业人员。另一方面,如前所述,第一产业必须将种植业、养殖业发展为加工业、物流业和服务业;第二产业必须向一三产业的两头延伸才能融入循环经济圈;而第三产业如不和一二产业联姻也是没有前途的。所以说,衡量循环经济型城市产业结构合理程度的指标不是第三产业比例的高低,而是企业和行业内部及相互间生态耦合程度的高低、经济规模效应的大小以及系统主导性和多样性、开放度与自主度、刚性与柔性的协调程度。
三、循环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探讨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实践基础。广大劳动人民崇尚节俭、尽量做到物尽其用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文化基础。追求人与自然和谐是循环经济的思想基础。发展循环经济还有一个内涵不断扩大、思路逐步清晰、重点与时俱进的过程。
1.依据《循环经济促进法》制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指导循环经济健康发展。乘《国家循环经济促进法》制定与实施的东风,加快制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提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路、目标、步骤和政策措施等,指导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发展循环经济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与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依法保护和合理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永续利用的方针,紧紧围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增强企业竞争力为目标,加强法制建设,强化政策导向,依靠技术进步,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循环经济宏观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促进经济、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强化政策导向,坚持鼓励与限制相结合,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一是用足用好国家对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充分发挥优惠政策的鼓励、引导和扶持作用。二是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三是研究制定适应新形势的政策体系,包括财政、税收、金融、投资、技术等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技术政策。确保按照总理在2008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鼓励和支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的要求全面落实,推进可持续发展。
3.提高科学转化生产力速度,依靠技术进步,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一要提高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二要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水平。三要组织重大示范项目,要以解决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共性和关键技术为重点,选择具有标志性目标和有广泛推广前景的先进适用技术,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示范工程。四要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不要仅仅为了搞示范,还要使示范的技术开花结果,发挥效益。技术推广这个环节很重要,特别要做好推广技术的筛选、信息传播和技术服务工作,使科学技术充分发展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4.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发展循环经济涉及面广,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抓住重点,注重实效。一是要积极开发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加快高耗能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改造,促进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二是要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积极建设节约型社会,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严格保护矿产资源,做好国土资源保护工作。三要努力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形成能源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四是以推行清洁生产和发展环保产业为重点,促进工业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转变。五是以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为重点,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再上新台阶,为新型工业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5.提高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加大示范试点和典型企业的推动和辐射作用。一是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全民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提高公众参与水平。二是继续推进清洁生产示范试点计划的实施。三是开展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创建活动,使企业经过努力,其清洁生产主要指标达到国内同行业的领先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污染物达到或接近零排放,为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在开展创建活动中,要特别注重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的创新,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四是以循环经济的要求,推进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设,特别是新建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或工业园区,从规划、设计到整个实施过程中,都要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五是抓紧推动全国发展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城市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如松.循环经济:认识误区与整合途径[J].前线,2005,(7).
[2]冯之浚.循环经济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毛如柏,冯之浚.论循环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经济发展方式是指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其中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还包括结构优化、环境改善、技术不断创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资源趋于合理等。转变的途径主要有: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资源消耗型发展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转变;技术引进型发展向技术创新型发展转变;外需拉动型发展向内需主导型发展转变;投资拉动型增长向居民拉动型增长转变;倾斜型发展向均衡型发展战略转变;效率优先的分配模式向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分配模式转变。辽宁老工业基地凭借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条件与优势,加快发展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以提升辽宁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为目标,重点打造辽宁优势产业、新型产业和重大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以培育和完善“内生式”的产业集群形成机制为核心,创新发展一种以市场为导向,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建设工业园区为载体,以大中型骨干企业为龙头,以项目带动为抓手,以构建和完善主导产业与产品产业链为支撑,以改善市场环境、增强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为保证的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必须考虑产业集群发展的一般规律,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原则,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装备制造业除了具备技术含量高、与其他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事关国家经济安全及综合国力提升等产业特征以外,还具备资源消耗多、对环境压力大、兼有资本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等产业特征。
在经济与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要求日益提高、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时代背景下,继续沿袭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建设,科技含量低、技术进步贡献率小、单纯依靠廉价资源获取价格竞争优势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即使采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也已经没有出路。旨在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原则,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作为硬道理的发展,必须是以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为实质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按照这一理论,在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中,必须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以提高增长质量为中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通过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有效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形成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经济体系和节约资源、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体现了时代特点,符合我国国情。充分运用最新科学技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对于发展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建立国家新型产业基地,实现辽宁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遵循产业区域布局优化原则
遵循产业区域布局优化原则,考虑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条件与优势,重点发展辽宁优势产业、新型产业和重大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业是一个范围广、门类多的产业。任何地区都不可能同时做强做大各种装备制造业产业。辽宁应该围绕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较为显著的造船、机床、重型装备及轨道交通设备、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业,集中配置资源,重点推进沈阳与大连地区的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以及后发优势日渐增强的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产业集群发展;按照产业集群发展的一般规律,重视整机和成套设备生产企业与零部件配套件生产企业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构建和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集群的外部经济性。
辽宁集中了大批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向骨干企业周边地区聚集。辽宁发展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必须增强核心企业的龙头作用,巩固中小企业的主体地位,扶持产业集群发展载体:要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和政府的服务职能,突出地方特色,走差异化错位发展道路,避免产业结构趋同化;在创新、提升现有优势产业基础上,要大力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及各类潜力型、创新型产品和产业,发挥产业集聚效能,实现优势产业、新型产业和重大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共同发展。
三.展产业集群模式
总结经验,借鉴成功做法,创新发展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总结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经验,值得研究和借鉴的成功做法主要有:
1,以建设工业园区为载体。依托专业化工业园区发展,充分利用工业园区的“虹吸”效应和资源整合、共享的有利条件,使相关企业和机构向工业园区及集中,并且在搬迁的同时进行技术改造与升级,使整个产业集群的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如沈阳通过建设铁西新区,使装备制造企业大规模搬迁改造,逐步向沈西工业走廊集聚,企业的发展环境得到改善,发展空间得到拓展,成立了提供专业配套的加工中革,包括加快完善电信网、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的“三网融合”,出台电信法、生物安全法等并切实加强新兴产业的创新体系建设,加大培育新兴产业的市场需求。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娄勤俭也透露,未来我国将加强对信息技术的政策扶持,支持集成电路、软件、数字电视、信息服务等行业的发展,加快信息技术行业的结构调整。
可以看出,在政府重点发展新兴产业的政策扶植下,新兴产业在技术、资金、政策的支持上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的产业结构将面临新一轮的调整,新兴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份额将不断加大。
(二)技术影响
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更加强化科技创新在产业调整振兴中的核心作用。新时期下我国支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节能环保、信息通信等新兴产业,加大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垫定良好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加强研发投入的同时,及时更新出台相关的技术标准,避免因大力推动行业发展的同时引发一哄而上的投资冲动。
(三)筹脊规模影响
筹资规模是制约产业发展规模的因素之一。现阶段风险投资商和基金判断部分新兴产业链出现过剩。纷纷对其敬而远之。此时出台的对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政策无异于雪中送碳。
(四)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尽管经济危机对新兴产业的影响相对较小,但由于新兴产业成为促使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政府应为其提供更多扶持和保障政策。从长期来说。政府应关注中小企业发展创新。鼓励科技研发,注重培养科研人才和管理人才。
五、新兴产业对我国经济复苏的促进作用
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那些在危机中善于抓住机遇的国家,往往会率先复苏并占据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发展新兴产业,是立足当前战胜经济危机,着眼长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不仅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更引领了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
(一)抢占经济发展制高点
当前经济形势下,传统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果已经十分有限,因此,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通过产业调整来抢占经济发展制高点。随着我国在世界上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我国必须要有能力率先发展新兴产业,引领世界经济潮流。